|
容知日新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3-08-30
|
48.52
|
--
|
--
|
56.26
|
15.95% |
|
56.26
|
15.95% |
-- |
详细
事件:容知日新8月25日发布2023半年报:2023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6亿元,同比-1.59%,归母净利润-0.01亿元,同比-103.57%;2023Q2实现营业收入1.49亿元,同比-12.29%,环比+160.43%,归母净利润0.19亿元,同比-60.22%,2023Q1归母净利润为-0.20亿元。 投资要点:业绩短期承压,风电业务同比实现高增。公司2023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1.59%,基本持平;2023Q2营收同比-12.29%,环比+160.43%,2023Q2归母净利润0.19亿元,环比实现转正。分下游行业来看,风电、石化、冶金、水泥、煤炭行业收入分别同比+76.44%、-37.62%、-45.97%、+7.90%、+42.32%,风电业务同比实现高增,石化、冶金行业较弱的景气度影响下,相关领域业务表现较弱。2023上半年风电、石化、冶金、水泥、煤炭行业收入占比分别为44.17%、17.55%、13.06%、9.85%、8.51%。 毛利率水平保持稳定,费用率有所提升。利润率方面,2023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63.40%,同比+1.98pct,基本维持稳定,归母净利率-0.57%,同比-16.41pct,主要源于收入季节性属性下,收入增幅较低,而费用同比增幅较大且费用发生相对均衡。费用率来看,2023上半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2.93%、12.29%、30.49%、-0.67%,同比分别+7.37pct、+3.88pct、+12.61pct、+0.70pct,期间费用率整体同比+24.56pct。 累计监测重要设备超12万台,竞争力持续迭代强化。截至2023上半年,公司累计远程监测重要设备超12万台,监测设备类型超200种,成功诊断多种类型工业设备的严重故障和早期故障,积累各行业故障案例超1.6万例,预计故障监测案例的积累将持续迭代强化公司对故障识别及解决的竞争力。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考虑到行业景气度有望伴随周期恢复,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收入6.80、9.63、12.90亿元,同比增速为24%、42%、34%;实现归母净利润1.29、1.93、2.52亿元,同比增速为11%、50%、30%,现价对应PE32.9、21.9、16.9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风险提示应收款回款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新行业拓展不及预期,行业景气度恢复不及预期,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
|
|
东华测试
|
计算机行业
|
2023-08-29
|
37.51
|
--
|
--
|
42.60
|
13.57% |
|
48.69
|
29.81% |
-- |
详细
东华测试 8月 22日发布 2023半年报:2023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0亿元,同比+42.72%,归母净利润 0.45亿元,同比+66.59%。 投资要点: 业绩实现快速增长,PHM 及测控分析系统收入增速较快。2023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42.72%、+66.59%,业绩实现快速增长;单季度来看,2023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8亿元,同比+36.87%,环比+78.66%,归母净利润 0.35亿元,同比+55.98%,环比+237.43%。分业务来看,结构力学性能测试分析系统、结构安全在线监测及防务装备 PHM 系统、基于 PHM 的设备智能维保管理平台、电化学工作站、自定义测控分析系统、开发服务及其他业务收入分别同比+26.00%、+115.65%、+72.50%、+41.88%、+212.34%、+128.28%,PHM 及测控分析系统相关收入增速较快。 盈利能力优化明显,费用管控表现较好。2023上半年公司毛利率66.03%,同比-0.13pct,归母净利率 22.47%,同比+3.22pct,盈利能力优化明显。单季度来看,2023Q2公司毛利率 66.34%,同比+0.57pct,环比+0.86pct,归母净利润 27.04%,同比+3.31pct,环比+12.72pct。费用率方面,2023上半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92pct、-4.82pct、-0.07pct、+0.11pct,期间费用率同比-5.70pct,费用管控表现较好。 PHM 业务收入亟待进一步放量。PHM 行业内,公司是少数兼具软硬件技术研发、生产能力,可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服务商之一;设备故障诊断和状态监测应用领域覆盖行业较广,能够覆盖所有细分市场的企业较少;2023上半年公司结构安全在线监测及防务装备PHM 系统、基于 PHM 的设备智能维保管理平台收入分别同比+115.65%、+72.50%,PHM 相关业务收入亟待进一步放量。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考虑到公司具备软硬件解决方案能力,业务放量机会较大,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实现收入 6.00、8.21、10.72亿元,同比增速为 64%、37%、31%;实现归母净利润 2.01、2.75、3.60亿元,同比增速为 65%、37%、31%,现价对应 PE24.9、18.1、13.9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PHM 业务推广不及预期,新业务开拓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小市值公司二级市场股价大幅波动及流动性风险。
|
|
|
杭叉集团
|
机械行业
|
2023-08-24
|
23.00
|
--
|
--
|
24.88
|
8.17% |
|
24.88
|
8.17% |
-- |
详细
事件:杭叉集团8 月18 日发布2023 半年报:2023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22 亿元,同比+9.27%,归母净利润7.82 亿元,同比+71.53%。 投资要点: 业绩实现快增,海外布局持续延伸。2023 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9.27%、+71.53%;单季度来看,2023Q2 公司实现营收42.93 亿元,同比+9.48%,环比+9.26%,实现归母净利润4.90 亿元,同比+84.39%,环比+67.89%,业绩实现快速增长。同时,公司海外营收占比从2022 上半年的27%提升至2023 上半年的33%,当前公司全球营销网络已覆盖9 个海外销售公司、1 个海外研发中心、600 余家海内外经销商,海外布局持续延伸。 盈利能力提升明显,费用管控基本维持稳定。2023 上半年公司毛利率19.09%,同比+2.98pct,归母净利率9.52%,同比+3.45pct;单季度来看,2023Q2 公司毛利率19.94%,同比+3.09pct,环比+1.79pct,归母净利率11.42%,同比+4.64pct,环比+3.99pct,盈利能力提升较为明显。费用率来看,2023 上半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47pct、+0.10pct、+0.15pct、-0.52pct,期间费用率同比+0.20pct,费用管控基本维持稳定。 叉车行业电动化趋势较为显著。从行业车型结构来看,2023 上半年中国I 类叉车销量7.64 万台,同比+23.22%,II 类叉车销量1.06 万台,同比+40.84%,III 类叉车销量29.03 万台,同比+5.20%,IV/V类叉车销量20.82 万台,同比+0.19%,I 类、II 类叉车销量同比增速较III 类、IV/V 类更快,带的弄叉车占比达到64.45%,平衡重式叉车中电动化比例达到26.85%,叉车行业电动化趋势较为显著。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考虑到行业电动化进程较快,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实现收入166.10、197.16、215.15 亿元,同比增速为15%、19%、9%;实现归母净利润13.88、17.25、20.31 亿元,同比增速为41%、24%、18%,现价对应PE15.6、12.6、10.7 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产品出口不及预期,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叉车电动化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
|
|
|
汇川技术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3-06-20
|
63.55
|
--
|
--
|
75.74
|
19.18% |
|
75.74
|
19.18% |
|
详细
事件: 汇川技术 2023年 6月 2日公告公司副总裁邵海波、副总裁李瑞琳、副总裁易高翔决定提前终止 4月 28日披露的股份减持计划。 投资要点: 股份减持计划提前终止,彰显管理团队信心。2023年 4月 28日,公司于巨潮资讯网披露,副总裁邵海波、副总裁李瑞琳、副总裁易高翔计划于 2023年 5月 25日至 2023年 11月 24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6月 2日,邵海波、李瑞琳、易高翔决定提前终止本次股份减持计划。根据公司公告披露减持情况,5月 25日至 6月 2日期间,三位高管均未通过任何方式减持公司股份,提前终止减持计划,显现公司管理团队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2022年业绩稳健增长,2023Q1业绩增速有所放缓。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28.23%、+20.89%,业绩维持稳健增长;其中,通用自动化业务收入 114.65亿元,同比+27.64%;智慧电梯业务收入 51.62亿元,同比+3.92%;新能源汽车及轨道交通类业务收入 55.52亿元,同比+57.80%;工业机器人业务收入 5.61亿元,同比+54.96%。2023Q1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0.07%、+4.15%,增速有所放缓;其中,通用自动化业务收入 27.07亿元,同比+9.74%;电梯电气大配套业务收入 9.21亿元,同比-21.98%;新能源汽车及轨道交通类业务收入 9.04亿元,同比-2.23%;工业机器人业务收入 1.36亿元,同比+29.06%;轨道交通业务收入 0.26亿元,同比-64.08%。 2022年毛利率基本维持稳定。从利润率来看,2022年公司毛利率35.01%,同比-0.81pct,毛利率水平维持基本稳定;归母净利率18.77%,同比-1.14pct;2022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5.47%、4.75%、9.69%、0.54%,分别同比-0.39pct、-0.08pct、+0.30pct、+0.92pct,整体期间费用率同比+0.75pct。 多领域份额持续领先,持续巩固龙头地位。1)根据睿工业数据,2022年公司通用伺服系统在中国市场份额达 21.5%,同比提升 5.2pct,稳居行业第一;低压变频器产品(含电梯专用变频器)在中国市场份额达 14.9%,同比+2pct,位居行业第三,内资品牌第一;小型PLC 在中国市场份额 11.9%,同比+5pct,位居行业第三,内资品牌 第一。2)根据 NE 时代统计,2022年公司新能源乘用车电驱总成的中国市场份额为 3%,位居行业前十,电机控制器在中国市场份额为7%,位居行业第三,仅次于比亚迪和特斯拉,在第三方供应商中位居第一。3)根据睿工业数据,公司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市场份额为5.2%,位居第七;其中 SCARA 机器人在中国市场份额为 17%,位居第二,为内资品牌第一。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考虑到工控国产化仍在持续推进,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实现收入 303.88、386.71、482.41亿元,同比增速为 32%、27%、25%;实现归母净利润 54.96、69.65、87.55亿元,同比增速为 27%、27%、26%,现价对应 PE30.8、24.3、19.3倍,考虑到制造业有望周期复苏,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制造业复苏不及预期,自动化进程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新能源景气度不及预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