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铁设计
|
建筑和工程
|
2021-11-01
|
18.68
|
25.77
|
45.43%
|
20.55
|
10.01% |
|
21.65
|
15.90%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三季报,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34亿元,同比增长37.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6亿元,同比增长40.1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3.21亿元,同比增长45.73%;基本每股收益0.82元,同比增长26.15%。 QQ33营业收入高速增长,归母净利润增速强劲。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34亿元,同比增长37.54%,较2019年同期增长52.07%。 分季度看,2021Q1、Q2、Q3营收同比增长29.10%、14.82%、75.33%,Q3营收高速增长。期内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26亿元,同比高增40.10%,较上年同期业绩增速(+21.55%)大幅提升18.55个pct。其中Q1、Q2、Q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25.75%、53.95%、38.74%,Q2、Q3业绩增速强劲。公司为轨交勘察设计领域优质龙头企业,2021年前三季度经营规模大幅扩张,营收业绩高增,根据勘察设计行业季节性特点,全年营收业绩规模值得期待。 毛利率、净利率同比提升,绩效薪酬支出影响现金流水平。2021Q1-Q3公司毛利率为37.93%,同比提升2.10个pct。期内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2.22%,同比下降0.94个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0.08、0.36和0.64个pct。期内公司实现净利率为17.99%,同比提升0.14个pct。公司货币资金充足,2021Q3末在手资金为7.83亿元,占总资产比重达17.84%。随公司经营规模扩大,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分别增加至2.55亿元和14.2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3.07%和76.74%。期内公司经营性现金为净流出2.49亿元,净流出较上年同期增加,主要由于期内支付员工绩效薪酬增加所致。 城轨设计龙头在手订单充裕,优先受益城轨建设需求释放,多元布局成效显著。公司为城市轨道交通设计领域优质龙头,具备勘察设计行业双甲级最高资质,重大复杂项目经验充足,技术竞争力显著,控股股东项目充足,公司项目资源渠道优势显著,根据公告,2021H1末,公司在手订单达120亿元,为2020年营收的6.4倍,未来业绩确定性强。《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以及《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均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目标作出要求,多地轨道交通新增和调整规划获批复,2020年末内地在建线路可研批复投资金额达45289.3亿元。根据《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广东将安排交通重大项目投资约20020亿元,其中轨道交通8800亿元。公司立足广东,全国布局,有望充分受益于全国轨道交通市场需求释放,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可期。此外,公司以轨道交通为核心,横向拓展业务维度,积极参与以轨道交通站点为核心的综合体开发项目,业务拓展至建筑和市政设计等多个领域,承接多个项目,并延伸业务链长度,布局人防工程总承包,持续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估值与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成长空间,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营收24.50亿元、30.63亿元和36.7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1.0%、25.0%和20.0%;实现净利润3.82亿元、4.83亿元和5.9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3.3%、26.3%和22.3%;EPS分别为0.96元、1.21元和1.48元,动态PE分别为19.6倍、15.5倍和12.7倍,PB分别为3.4倍、2.8倍、2.3倍,维持“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26.4元。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波动;疫情控制不及预期;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固定投资下滑;人员流失;地方政府财政表现不及预期等。
|
|
|
地铁设计
|
建筑和工程
|
2021-04-22
|
22.28
|
30.35
|
71.28%
|
22.23
|
-3.35% |
|
23.54
|
5.66% |
|
详细
事件4月20日,地铁设计发布2021第一季度业绩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9.1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5.75%;基本每股收益为0.25,较上年同期增加13.64%。 点评:业绩增长提速,成长通道逐步打通。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3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9.10%;实现归母净利润1.01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5.75%;公司通过广撒网、多渠道的销售方式,公司全面布局长三角、大湾区和雄安新区等地区,积极把握轨道交通工程咨询核心业务的发展,从而保持经营业绩的持续增长。 降本增效效果显现,重视研发创新投入。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率为2.009%,较上年同期减少0.132%;管理费用率为7.45%,较上年同期减少3.05%。同时,公司研发费用为0.2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60.05%。 公司降本增效成果显现,并且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智慧地铁落地方案研究,积极推动BIM数据协同与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装配式科研成果转化,持续扩展创新平台,为技术提升赋能。 合同项目稳步履行,紧抓发展契机。公司日常经营重大合同合同总金额接近56亿元,累计确认收入将近26亿元,合同包括广州、深圳、福州、佛山等相关项目,项目实施顺利。可见,配合公司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及时把握各地启动项目的契机,逐步承接并完成其他多地项目,公司未来业绩有望持续稳步增长。 服务质量与效率突出,比较优势逐渐清晰。公司取得AAA顶级认证,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全方位运行,有效确保了公司多过程、多方面的管控,实现了质量管理精细化水平及管理效能的不断提升。在保证主营业务稳定发展的同时,公司希望探索节能领域,研究空调节能环节,减少强电能耗,从而扩大企业自身的优势,提升行业地位。 给予公司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1-2023年EPS为0.89/1.07/1.29元。 对应PE为26.09/21.67/18.12倍。 风险提示:订单落地不及预期,盈利预测和估值不及预期
|
|
|
地铁设计
|
建筑和工程
|
2021-04-16
|
22.28
|
30.35
|
71.28%
|
23.32
|
1.39% |
|
23.54
|
5.66% |
|
详细
地铁勘察设计壁垒高筑,核心业务带动增长。公司2020年勘察设计业务实现收入15.75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4.21%,同比增长6.39%。勘察设计作为公司的核心业务,技术壁垒高企,新入局困难,雄厚的技术实力为公司形成宽广的护城河。公司人才背景优异,硕博占比40%以上,2020年研发费用为1.03亿元,研发费用率为5.48%,与去年同期同比增长0.53pct,研发能力强大,依靠广州地铁,利用日运千万的庞大数据,结合实践不断创新,核心业务竞争力强大,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经营业绩稳步增长,盈利能力不断增强。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18.70亿元,同比增长13.7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86亿元,同比增长21.08%。截止2020年12月31日,公司已签订的合同保有量为101.23亿元,已中标尚未签订合同总额超过20亿元,期间三费为1.56亿元,较去年减少14.79%。销售净利率从去年14.62%增长0.89pct至15.51%,充裕订单叠加降本增效,有效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根植广州,挖掘湾区蓝海市场。公司控股股东为广州地铁集团,强大的背景有助于公司中标优质项目。且国家长期战略规划大湾区互联互通,规划建设13个城际铁路和5个枢纽工程项目,总里程约775公里,总投资有望超过4000亿元。以广州为首的九城未来二十年城际轨道交通建设源源不断,公司有望在此大背景下,开拓广袤市场。 省外市场持续发力,入局民建开拓新市场。公司辐射华南,国内多点开花,积极开拓走出国门。2020年度公司广东省内实现营收9.69亿元,省外收入9.01亿元。省内省外营收已然占比相当。且公司在南昌、长沙等地均设立区域分院,不断承接当地业务。在业务横向拓展方面,公司开始涉及地铁上盖建设设计,在地铁设计领域的技术沉淀使得公司便于入局民建市场,地铁上盖设计难度复杂,对一般设计院要求极高,却是未来公司极佳的增长利器。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57/4.30/5.14亿元;预计2021-2023年EPS为0.89/1.07/1.29元,对应PE为25.62/21.31/17.68倍。 风险提示:订单落地不及预期,盈利预测与估值不及预期。
|
|
|
地铁设计
|
建筑和工程
|
2021-02-25
|
18.48
|
18.91
|
6.72%
|
19.45
|
5.25% |
|
29.39
|
59.04% |
|
详细
地铁设计:迈向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国家甲级设计研究院。 公司是国内主要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咨询企业之一,广州地铁集团持有公司 77.75%股份,是公司的控股股东,广州市国资委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城市轨道交通勘察设计为公司核心主业。 2016年至 2019年,公司营收从 11.10亿元增至 16.4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13.99%,归母净利润由 1.43亿元升至 2.3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18.34%。 分业务类型看,勘察设计为核心业务, 为公司贡献了 85%以上的营业收入以及 90%以上的净利润,其毛利率稳定在 约 35%的水平。分区域看, 2019年公司广东省外业务的营收首次反超广东省 内业务,占比为 52.22%, 全国布局持续推进。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持续放量,行业集中度较高。 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的总运营里 程从 2013年的 2746公里升为 2019年的 6736.2公里,六年 CAGR 达到 16.13%, 其中新一线城市及二三线城市中不断有新城市开通轨道交通运营,其总运营里 程于 2015年超越一线城市,成为我国轨道交通发展的新增长点。 2016-2019年 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新中标设计总体总包项目线路共计 241条,其中前十名中标 单位的中标总数为 225条,按中标项目数计算,市场占有率达到 93.36%,行 业集中度极高,龙头企业市场地位稳固。 公司为省内地铁设计绝对龙头,广东省区域投资力度大,资金保障性高。 2016年至 2019年,广东省内共有 8家企业中标了 21个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咨询项目, 按照合计中标金额统计,公司在广东省内的市占率为 45.20%,位列第一。广 东省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水平长期在国内名列前茅,截至 2019年底,广东省城 市轨道交通总运营里程达 981.7公里,在地铁项目审批趋严的背景下, 2017年至 2019年仍分别同比增长 17.11%, 11.72%和 7.49%,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其中广州市总运营里程为 501.0公里,在全国各省市中位居第三。 技术与研发构筑核心壁垒,分红政策积极稳健: 1)公司拥有工程设计综合甲 级资质,截至 2020年底全国共有 80家勘察设计企业拥有此资质; 2)业务团 队素质较高,员工薪酬有竞争力, 2019年公司平均薪酬为 42.69万元, 远高于 行业 17.76万额的平均薪酬; 3)科研体系完善,公司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安全与运维保障国家工程实验室”的联建单位,拥有多个科研平台,研发费率 长期维持在 4%至 6%; 4)分红政策积极稳健,根据招股书,在公司无重大现 金支出或投资等事项,且利润可满足正常经营所需的必要性支出时,公司每年 的现金分红至少为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 30%。 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各为 2.77亿、 3.21亿、 3.70亿,业绩增速维持在 15%以上,对应 EPS 各为 0.69元、 0.80元、 0.92元/股。 地铁设计行业集中度较高,专业壁垒较强,公司业务能力行 业领先,所在区域基础建设投资力度大,业绩增长具备较高的确定性,且财务 数据表现优异, 分红率较高, 我们给予 2021年 25x 估值,目标价 20元/股,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