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花科创
|
能源行业
|
2023-11-17
|
9.20
|
--
|
--
|
9.87
|
7.28% |
-- |
9.87
|
7.28% |
-- |
详细
煤炭产量增长&煤化工盈利改善,关注煤矿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发布三季报, 2023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96.0 亿元,同比-16.1%;实现归母净利润 18.0 亿元,同比-34.8%, 其中 Q3 实现营业收入 31.4 亿元,环比-9.17%,实现归母净利润 4.4 亿元,环比-25.8%。 公司业绩下滑主因煤炭、尿素等主要产品价格下降,我们适当下调 2023-2025 年盈利预测,预计 2023-2025 年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 22.2/24.6/27.2 ( 前 值 28.1/31.0/33.4 ) 亿 元 , 同 比-31.3%/+10.8%/+10.7%; EPS 为 1.49/1.65/1.83 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为 5.8/5.2/4.7倍。考虑到公司当前估值较低,未来经济复苏带来需求改善,公司煤炭产能仍有增量,业绩具备增长潜力, 维持“买入”评级。 煤炭业务: 前三季度量增价减, 新矿产能逐渐释放2023 年前三季度量增价减。 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原煤产量/销量 1000/898万吨,同比+12.8%/+3.5%,吨煤售价 750 元,同比-23.5%,吨煤成本 306 元,同比+3.7%,吨煤毛利 444 元,同比-2.2%。 2023 年 Q3 产销量继续增长。 Q3 现原煤产量/销量 355/331 万吨, 环比+0.3%/+4.5%,吨煤售价 683 元, 环比-1.9%,吨煤成本 306 元/吨, 环比-1.5%,吨煤毛利 377 元, 环比-2.2%。 产量增加主因玉溪煤矿产能利用率提升,同宝煤业也进入联合试运转。 煤化工业务:煤价下行成本压力趋缓, 尿素盈利环比改善前三季度尿素盈利下降。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尿素产量/销量 75/74 万吨,同比+7.2%/+6.5%,综合售价 2249 元/吨,同比-9.4%;综合成本 1904 元/吨,同比-8.2%,尿素产品总毛利 2.5 亿元,同比-9.7%。二甲醚/己内酰胺总毛利分别为-195/-5270万元, 产销积极性下降。 单季度看, 尿素盈利增加, 己内酰胺扭亏, 二甲醚几乎停产以减少亏损。 2023 年 Q3 尿素综合售价/成本 2178/1699 元/吨, 环比+3.7%/-6.3%, 吨毛利环比+7.3%,尿素盈利好转; 己内酰胺毛利率 3.9%,扭亏为盈;二甲醚基本停止产销。 在建煤矿稳步推进,公司产能仍有增长煤矿成长性: 公司同宝煤业(90 万吨/年)、 沁裕煤矿(90 万吨/年) 已进入联合试运转, 在建资源整合矿井 2 个,共计年生产能力 180 万吨,其中百盛煤业(90万吨/年)预计 2023 年底进入联合试运转,公司煤炭产能仍有增量。 晋城防治污染措施或将影响企业生产。 根据晋城市要求, 预计影响公司 Q4 度尿素产量减少约 7.8 万吨,己内酰胺产量减少约 1.35 万吨,影响公司收入减少约 3.2 亿元。 风险提示: 煤价下跌超预期;煤炭产量不及预期;新建产能不及预期。
|
|
|
兰花科创
|
能源行业
|
2023-08-11
|
8.72
|
--
|
--
|
9.48
|
8.72% |
|
9.87
|
13.19% |
-- |
详细
事件:2023年 8月 4日,公司发布 2023年半年度业绩快报。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 64.69亿元,同比下降 15.53%;归母净利润 13.62亿元,同比下降 31.43%;基本每股收益 0.9170元。 煤炭及化工品价格回落拖累业绩。据公司公告,2023年上半年,全国煤炭产量保持稳定增长,供需格局相对宽松,公司主导产品煤炭、尿素、己内酰胺等产品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明显,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同比下降。 23Q2公司煤炭、尿素产销量同环比均增,尿素毛利环比改善。据公司披露的 2023年半年度主要生产经营数据测算,1)煤炭:23Q2公司实现煤炭产量353.89万吨,同比增长 9.67%,环比增长 21.43%;煤炭销量 317.07万吨,同比增长 0.51%,环比增长 27.13%;因煤价回落、成本略有上升,吨煤毛利同比下降 50.98%,环比下降 36.71%。2)尿素:23Q2公司实现尿素产量 27.03万吨,同比增长 7.89%,环比增长 23.54%;尿素销量 28.66万吨,同比增长 19.52%,环比增长 39.06%;尿素单吨售价 2101.2元/吨,虽环比下降,但由于成本降幅更大,单吨毛利环比提升 7.28%。 煤炭业务扩产空间充足,23H2释放产量增量。公司在建资源整合矿井中,同宝煤业 90万吨/年矿井已于 2022年进入联合试运转,我们预计近期有望竣工验收;90万吨/年沁裕矿已于 2023年 7月进入联合试运转,年内将贡献产量增量;90万吨/年百盛矿公司预计 2023年底联合试运转。此外,公司 240万吨/年的无烟煤矿玉溪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2021年 3月正式投产后产能利用率持续偏低,2022年仅 42.36%,经过磨合目前矿井生产经营组织已进入正轨,公司预计 2023年将实现稳产达产。公司未来扩产空间充足,2023年内增量可观。 短期出口预期拉涨尿素价格,后续秋季用肥旺季持续赋能,公司有望受益。 近期国内尿素价格在出口预期的作用下强势上涨,主要因 7月后国际市场尿素价格在天然气价格反弹作用下快速走高,而后俄罗斯宣布 7月 18日起暂停参与黑海运粮协议加剧全球对粮食运输安全的担忧,印度也在市场强招标预期下于 7月25日启动新一轮不定量大小颗粒尿素进口招标,从而国内出口预期持续升温。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国内小颗粒尿素市场价从 6月下旬的 2144.6元/吨涨至 7月下旬的 2406.8元/吨。而伴随入秋后备肥需求逐步释放,三季度尿素价格上行动力依然较强。公司现有尿素生产企业 3个,年尿素产能约 100万吨,且原料为公司自产无烟块煤协同性强,23H2公司有望充分受益尿素价格上涨,释放业绩弹性。此外,公司加快尿素生产工艺的升级改造,2023年 6月投资 2.2亿元建设田悦化肥分公司气化项目,未来公司尿素生产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 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30.60/33.92/37.47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2.06/2.28/2.52元/股,对应 2023年 8月 8日收盘价的PE 分别均为 4/4/3倍,考虑到公司有望受益煤炭量增、煤价反弹和尿素价格上涨,上调至“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煤炭及尿素价格大幅下跌;在建矿井投产不及预期。
|
|
|
兰花科创
|
能源行业
|
2023-05-09
|
8.96
|
--
|
--
|
13.16
|
3.79% |
|
9.30
|
3.79% |
|
详细
兰花科创发布 2022年年度报告以及 2023年一季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1.6亿元,同比增长 9.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32.2亿元,同比增长 36.52%,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35.3亿元,同比增长 46.34%。基本每股收益为 2.82元,同比增长 36.52%。 加权平均 ROE 为 22.57%,同比增加 2.71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7.1亿元,环比减少28.4%,同比减少 33.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4.7亿元,环比减少 39.7%,同比减少 51.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3.2亿元,环比减少 65.4%,同比减少 66.2%。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2亿元,环比增长 11.3%,同比减少 7.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7.7亿元,环比增长 66.1%,同比减少 11.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7.7亿元,环比增长 138.8%,同比减少 11.4%。 投资要点: 煤炭业务:量价齐升,业绩大幅增长。 2022年,公司实现煤炭产量 1146万吨,同比+10.16%;实现煤炭销量 1163万吨,同比+13.29%。随着玉溪煤矿陆续放量,产销量持续增长。2022年公司煤炭均价为 945元/吨,同比+17.12%,单位销售成本 297元/吨,同比+13.8%。价格成本均有上涨,2022年煤炭毛利规模达到 75.3亿元,同比+34.48%。 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煤炭产量 291万吨,同比+4.06%,煤炭销量 249万吨,同比+2%;平均价格 906元/吨,同比-7.9%,单位销售成本 298元/吨,同比+1.1%。进入 2023年,煤价有所回调,利润空间收窄。 煤化工业务:成本上行,盈利压缩。 2022年,公司实现尿素销量 82万吨(-10.36%),二甲醚销量 1.7万吨(-86.76%),己内酰胺销量 12.58万吨(-13.18%);平均价格分别为 2465元/吨(+13.71%)、3421元/吨(+5.69%)、11862元/吨 (-2.62%);单位销售成本分别为 2117元/吨(+22.2%)、3759元/吨(+8.3%)、12869元/吨(+11.9)。主要化工品价格上涨幅度不及成本上涨,盈利能力下降。 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尿素销量 21万吨(+0.39%),二甲醚销量0.17万吨,己内酰胺销量 2.47万吨(-27.14%)。化工板块盈利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己内酰胺及二甲醚持续亏损。 分红:维持分红承诺。公司 2022年度拟派发每股现金红利 1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达到 11.4亿元,占当年归母净利润 35.44%,以2023年 5月 5日收盘价计算,股息率达到 7.93%。另外公司拟每股送红股 0.3股。同时公司制定了《2023—2025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未来现金分红比例承诺维持不低于 30%。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1/31.0/33.0亿 元 , 同 比 -7%/+3%/+7% ; EPS 分 别 为2.64/2.71/2.89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为 4.78/4.65/4.36倍。公司煤炭业务量价均有弹性,煤质优良,估值较低,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煤炭市场价格大幅下跌风险;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煤矿达产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化工品价格持续下跌风险;停产风险。
|
|
|
兰花科创
|
能源行业
|
2023-04-27
|
8.82
|
--
|
--
|
13.16
|
5.45% |
|
9.30
|
5.44% |
|
详细
事件:2023年4月24日,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1.56亿元,同比增长9.66%;归母净利润32.24亿元,同比增长36.52%。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17亿元,同比减少7.74%;归母净利润7.73亿元,同比减少11.62%。 煤价高位运行助推业绩成长,非经常性损失及安全费计提影响利润。2022年公司营收和利润同比均大幅增长,主要受益于煤炭市场高位运行。据年报公告,2022年公司因对资产进行报废处理及整体关停搬迁兰花纳米厂区确认非经常性损失5.7亿元;此外,公司提高矿井安全费用提取标准,致使年度利润总额减少1.6亿元,对业绩形成一定拖累。 煤炭业务盈利能力提升,扩产空间充足。1)2022:公司实现煤炭产量1146万吨,同比增长10.16%;煤炭销量1163万吨,同比增长13.29%;吨煤售价945元/吨,同比增长17.12%;吨煤成本273元/吨,同比增长6.01%;煤炭业务毛利率为64.92%,同比增加5.71pct。2)23Q1:公司实现煤炭产量291万吨,同比增长4.06%,环比增长12.40%;煤炭销量249万吨,同比增长2.00%,环比下降15.72%;吨煤售价906元/吨,环比增长7.85%;吨煤成本298元/吨,环比下降2.17%。公司在建资源整合矿井中,同宝煤业90万吨/年矿井已于2022年进入联合试运转,预计23H1竣工验收;90万吨/年沁裕矿和90万吨/年百盛矿预计2023年进入联合试运转,公司未来扩产空间充足。 煤化工业务整体毛利率提升。1)尿素:2022年实现产量81.38万吨,同比下降12.32%;综合售价2465元/吨,同比增长13.71%;单位成本2104元/吨,同比增长20.98%。23Q1实现产量21.88万吨,环比增长90.43%;综合售价2539元/吨,环比增长6.82%;单位成本2271元/吨,环比下降3.27%。2)己内酰胺:2022年实现产量12.5万吨,同比下降14.32%;受销价下降成本大幅抬升影响,己内酰胺毛利率同比下降14.13pct至-8.53%。3)二甲醚:2022年实现产量1.72万吨,同比下降87.40%,主要原因系公司二甲醚生产企业受市场和环保因素影响基本停产;毛利率下降2.38pct至-9.66%。2022年,经调整公司煤化工业务整体毛利率提升至29.20%,同比增长1.94pct。 拟现金分红35.44%,2022年股息率7.99%,未来分红比例不低于30%。 公司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并送红股0.3股,共计派发现金股利11.42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35.44%,以2023年4月25日股价测算,2022年股息率7.99%。公司制定2023-2025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未来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30%,公司股息配置价值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根据公司经营计划,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为30.60/33.92/37.4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68/2.97/3.28元/股,对应2023年4月25日收盘价的PE分别均为5/4/4倍,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煤炭价格大幅下跌;在建矿井投产不及预期。
|
|
|
兰花科创
|
能源行业
|
2023-04-26
|
8.94
|
--
|
--
|
13.16
|
4.03% |
|
9.30
|
4.03% |
|
详细
事件一:公司发布 2022年年度业绩报告,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 141.56亿元,同比增长 9.6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 32.24亿元,同比增长 36.52%;实现基本每股收益为 2.82元,比上年同期提高 36.52%。 事件二:公司发布 2023年一季报,2023年 Q1实现营业收入 30.17亿元(-7.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73亿元(-11.62%),基本每股收益 0.68元(-11.62%)。 2022年煤炭板块量价齐升带动业绩增长,23年 Q1煤价同比下降业绩小幅下滑。煤炭板块 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 109.88亿元(+32.68%),实现营业利润 75.31亿元(+34.48%)。产量方面,实现煤炭产量 1145.93万吨(+10.16%);实际销售商品煤 1163.27万吨(+13.29%)。公司 2022年全年商品煤综合售价为 945元/吨(+17.12%);成本方面,公司自产商品煤成本为 297.20元/吨(+13.79%)。公司商品煤实现吨煤毛利 647元/吨(+18.71%),毛利率为 68.54%(+0.92pct)。煤炭营收占公司总营收 77.62%。受煤炭产销量增加及价格上涨影响,公司业绩大幅提升。 2023年 Q1公司实现煤炭产销量为 291.44/249.40万吨,同比增长4.06%/2.00% ,吨煤销售均价 906.39元/吨(-7.91%)同比下降是 Q1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煤化工板块业绩承压下行,尿素是最主要的利润来源。2022年公司煤化工板块营业收入 35.70亿元(-14.23%),营业利润 1.52亿元(-67.35%)。 实现尿素产/销量分别为 81.38/81.95万吨(-12.32%/-10.36%),销售单价/成本为 2464.95/2103.79元/吨(+13.71%/+20.98%),单位毛利 361.16元/吨(-15.77%),吨毛利率 14.65%(-5.13pct);实现二甲醚产/销量分别为 1.72/1.70万吨(-87.40%/-86.76%),销售单价/成本为 3421.20/3915.62元/吨(+5.69%/+11.33%),单位毛利-494.42元/吨(-76.59%),吨毛利率-14.45%(-5.80pct);己内酰胺产/销量分别为 12.50/12.58万吨(-14.32%/-13.18%),销售单价/成本为 11862.13/ 12646.4元/吨(-2.62%/+12.92%),单位毛利-784.27元/吨(-179.87%),吨毛利率-6.61%(-14.67pct)。受市场和环保等因素影响,2022年公司生产二甲醚的企业基本处于停产状态,且各煤化工产品产销量均有所下降,导致煤化工板块营收、利润降幅明显。 产能逐步释放,产量增长可期。公司现有各类矿井 14个,其中生产矿井 8个,合计产能为 1230万吨/年,在建资源整合矿井 5个,年生产能力 420万吨。整合矿井建设开始陆续收官,同宝煤业 90万吨/年矿井预计 2023年 5月底完成竣工验收;沁裕煤矿 90万吨/年矿井预计 2023年6月进入联合试运转;百盛煤业 90万吨/年矿井 2023年底有望进入联合试运转;芦河煤业 90万吨/年矿井取得重新开工报告批复,产能扩张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股利分红方案:据公告,公司拟以 2022年 12月 31日总股本 114,240万 股为基数,每股分配现金 1元(含税),共计 11.24亿元(含税),占 2022年度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 35.44%,按照 2023年 4月 24日收盘价12.52测算,股息率 7.99%。同时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送红股 0.3股,本次送红股后,公司总股本为 148,512万股。 盈利预测以及投资评级:预计公司 2023年-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5/35.8/37.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4.3/4.1/4.0倍。考虑到公司煤炭产能增长仍有空间,无烟煤业务保持高毛利水平,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煤炭价格下跌,化工品需求低迷,产能扩张不及预期
|
|
|
兰花科创
|
能源行业
|
2023-03-17
|
13.09
|
--
|
--
|
13.05
|
-0.31% |
|
13.28
|
1.45% |
|
详细
煤炭产能扩张,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截至 2022年年底,公司共有矿井 13座,核定产能 1990万吨/年,权益产能 1387万吨/年。其中 8座在产矿井,5座在建矿井。在产矿井合计产能 1420万吨,在产权益产能 947万吨;在建矿井合计产能 570万吨,在建权益产能 440万吨。公司 90万吨/年沁裕煤矿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和 90万吨/年百盛煤业兼并重组整合项目进展顺利,预计 2023年可以进入联合试运转。未来伴随新增产能陆续投产,到 2026年公司在产权益产能有望增加至 1387万吨/年,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 行业景气向上,供需缺口有望扩大。公司煤炭产品销售以无烟块煤为主,其余为混煤。无烟块煤全部内部消纳,同时混煤以长协为主,公司业绩稳定。当前煤炭下游行业景气向上,疫情“放开”趋势明确、消费复苏预期强烈有望助力火电需求增长;原料用煤从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中解放,并结合煤化工“十四五”规划,煤化工或迎产能高潮,有望带动无烟煤需求进一步提升。随着煤化工相关政策逐步落地,无烟煤供需缺口预计扩大,公司整体售价有望进一步提升。对比山西省其他煤炭行业上市公司,公司自产煤毛利率处于行业内较高水平,随着产能扩张与预期价格提升,公司盈利空间或将进一步扩大。 公司业绩与尿素价格联动性较强,近期尿素价格上涨成为看点。公司无烟块煤全部由公司尿素厂内部消化,业绩表现与尿素价格波动关联性较强。公司现有尿素生产企业 3个,产能约 100万吨/年,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尿素产品产销量同比小幅增长;公司尿素销售价格自 2021年起也有较为明显的上涨趋势。 2023年 2月中旬以来尿素价格略有上涨,公司尿素板块业绩仍需观察后续尿素价格走势,有望为公司贡献业绩增量。 二甲醚对公司整体盈利影响有限,己内酰胺盈利能力有所下降。1)受市场低迷、成本价格倒挂等因素影响,2019年以来公司二甲醚业务毛利率为负值,但由于业务在公司整体营收中占比较小,对公司整体盈利影响有限。2)受纯苯、液氨等主要原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己内酰胺成本增加,2022年前三季度毛利与2021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公司己内酰胺业务盈利能力有所下降。公司目前已形成独特经营模式,优质无烟煤为煤化工业务提供原料支持,具备一体化经营优势,未来煤化工板块有望企稳上行。 投资建议:公司为山西省煤炭头部企业,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无烟煤煤质优越,自产煤毛利率处于行业内较优水平。我们预计 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为 31.42/38.38/40.48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2.75/3.36/3.54元/股,对应 2023年 3月 15日收盘价的 PE 分别均为 5/4/4倍,行业中估值较低,首次覆盖,给予“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增速放缓;煤炭价格下跌;在建矿井投产不及预期。
|
|
|
兰花科创
|
能源行业
|
2022-11-03
|
13.86
|
--
|
--
|
14.72
|
6.20% |
|
14.78
|
6.64% |
|
详细
2022第三季度利润下行,综合售价下降导致利润收窄:公司公告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7.6亿元,同比+96.0%,扣非净利润32.0亿元,同比+120.7%;单三季度来看,2022年Q3实现归母净利润7.7亿元,环比-30.5%。实现扣非净利润9.4亿元,环比-32.8%。 经营数据:第三季度煤炭业务利润收窄。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原煤产量/商品煤销量283.9/307.4万吨,环比-12.0%/-2.6%;吨煤售价877元/吨,环比-18.6%;吨煤成本298元/吨,环比+2.4%;煤炭业务毛利润为66%,环比-7.0pct。价格方面,2022Q3晋城无烟煤小块坑口均价1766元/吨,环比+1%; 晋城无烟末煤坑口均价1202元/吨,环比-4%;同时集团7月开始的保供任务对公司的业绩也有一定影响,2022Q3公司承担了160万吨的电煤保供任务,但是公司自有动力煤产能少,只有口前煤业与永生煤业生产动力煤,总设计产能210万吨/年,使得保供任务的缺口需要公司购买市场煤或低热值的煤种与公司自产无烟煤混合用来完成保供任务,使得业绩出现较为明显的环比下滑。煤化工板块景气度下行业绩承压。尿素:Q3产量/销量25.1/24.5万吨,环比+0.1%/+2.3%; 综合售价2225元/吨,环比-20.3%;综合成本2068元/吨,环比+1.5%; 尿素产品总毛利3848万元,环比-78.8%。二甲醚:Q3产量/销量0.46/0.53万吨,毛利为-62万元。受二甲醚市场低迷成本倒挂,除丹峰化工自5月下旬至6月末通过外购甲醇暂时恢复二甲醚系统生产外,丹凤化工和清洁能源公司两家二甲醚生产企业均处于停产状态。己内酰胺:Q3产量/销量4.1/4.2万吨,环比+6.2%/+21.8%;综合售价11214元/吨,环比-12.5%;综合成本12500元/吨,环比-9.4%;己内酰胺产品总毛利-5453万元,亏损继续扩大。根据公司10月30日公告,为执行秋冬季差异化管理措施,公司所属化肥化工企业将在2022Q4至2023年Q1实行部分停产。 公司预计2022年Q4素减产约10.45万吨,己内酰胺减产约1.6万吨,二甲醚减产约5万吨,影响2022年Q4销售收入约6亿元。预计影响2023年Q1尿素减产约1.8万吨,二甲醚减产约5万吨,影响营业收入减少约2亿元。 煤化工板块因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疫情导致下游需求不足,产品价格下滑成本倒挂,利润出现亏损。今年的冬季减产措施将减轻煤化工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主要煤炭产品为无烟煤,是市场稀缺的高热值煤种,具有一定的溢价。无烟煤作为煤化工的主要原料,2022Q4至2023Q2的下游的补库需求将支撑无烟煤价格维持在较高的水品。三季报公布后,市场主要担忧的风险点:保供对业绩的影响程度也能得到较好的评估,未来业绩的不确定性得到了释放。 经过2022Q3业绩环比下滑后,2022Q4公司业绩将得到边际改善。一方面,价量双升煤炭业绩提升,截至11月1日,晋城无烟末煤平均坑口均价为1360元/吨,环比第三季度+13.1%。同时公司现有在建资源处于建设尾声阶段,产能约有270万吨的提升空间将逐步释放。第二方面,11月28日,11月年度长协价格环比上涨9元至728元/吨,为今年5月以来的首次上涨,这次价格上涨具有象征意义,表明了未来长协基准价格有继续上调的可能性。那么随着长协价格的上涨,公司完成保供任务对业绩的影响也将减轻;第三方面,化肥化工业务减产将减少对于公司2022Q4-2023Q1业绩的负面影响。第四方面,公司第三季度计提了2.2亿元兰花纳米公司旧厂区关停搬迁补偿款。使得第四季度计提大额减值的风险也得到了一定释放。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5.4亿元、38.7亿元、47.6亿元,对应PE估值4.77/4.37/3.55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公司煤矿安全事故影响正常生产,公司控股子公司兰花焦煤所属子公司兰兴煤业资产减值,保供任务大幅增加。
|
|
|
兰花科创
|
能源行业
|
2022-08-25
|
16.05
|
--
|
--
|
16.92
|
5.42% |
|
16.92
|
5.42%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76.58亿元,同比增长 45.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 19.86亿元,同比增长 185.80%;实现基本每股收益为 1.74元,比上年同期提高 185.81%。 煤价销售量价齐升,下半年有望继续实现高盈利。2022年上半年公司累计生产煤炭 602.76万吨,同比增长 11.23%,销售煤炭 559.96万吨,同比增长 12.51%,上半年煤炭板块营业收入达 58.05亿元(89.73%),占总营收比例为 75.80%。上半年公司煤炭销售单价为 1036.68元/吨,同比增长 68.64%,单位生产成本 265.46元/吨,同比增长 8.52%,吨煤毛利 771.04元/吨,毛利率达 74.38%,比上年同期增加 14.17个百分点。 公司主要生产煤种为无烟煤,根据 Wind 数据,上半年全国无烟煤(2号洗中块)平均市场价为 1810.21元/吨,同比上升 75.25%,当前国内煤炭市场整体供需结构偏紧,价格倒挂下进口困难,预计煤炭价格下半年仍将保持高水平运行,公司无烟煤不受价格限制,预计下游需求走强将带动煤价维持高位水平,支撑公司实现高盈利增长。 化肥板块实现高盈利,化工业务亏损但占比较小。2022年上半年公司销售尿素 44.51万吨(-3.80%),化肥板块营收为 11.67亿元(29.05%),占总营收比例 15.24%,吨毛利率为 21.65%(下降 5.53个百分点)。上半年销售二甲醚 1.02万吨(-84.50%),己内酰胺 6.87万吨(-4.58%),化工板块营收为 8.96(-12.33%)亿元,占总营收比例 11.70%。尿素价格受成本端影响上半年高位震荡运行,是板块营收增长的主要原因,六月末市场价格约 2900元/吨,高价格有望继续带动板块收入增长;而成本增加和需求减弱双重压力导致己内酰胺减产减收严重,二甲醚基本停产,化工板块整体亏损。 一体化产业链初步建成,固定资产报废影响利润 3.55亿元。公司煤炭产业现有各类矿井 14个,年设计能力 2020万吨。 其中生产矿井 8个,年煤炭生产能力 1200万吨;参股 41%的亚美大宁年生产能力 400万吨; 在建资源整合矿井 5个,设计年生产能力 420万吨。尿素年产能约 100万吨;二甲醚产能 20万吨,己内酰胺年产能 14万吨。公司已初步形成从煤炭到化肥化工的一体化产业链,资源内部利用率高,成本相对可控。 此外,公司于报告期末对所属分子公司固定资产进行了盘点,对部分无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进行了报废,账面净值合计 3亿元;对所属同宝煤业、沁裕煤矿两个建设单位由于工程时间较长,建设标准变化,不能继续使用的在建工程进行报废,账面净值合计 0.54亿元,以上两项合计报废资产净值 3.55亿元,合计影响利润 3.55亿元。 盈利预测以及投资评级:预计公司 2022年-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8/36.5/37.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5.0/4.9/4.9倍。考虑到公司无烟煤价格维持高位,业绩确定性强,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煤价超预期下跌,稳增长不及预期导致需求不足。
|
|
|
兰花科创
|
能源行业
|
2022-08-23
|
15.79
|
--
|
--
|
16.92
|
7.16% |
|
16.92
|
7.16% |
|
详细
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主要财务数据如下: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58亿元,同比增加4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9.86亿元,同比增加185.8%,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2.67亿元,同比增加207.1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29亿元,同比增加510.85%。基本每股收益为1.7386元,同比增加185.81%。加权平均ROE为14.48%(同比增加8.2个百分点) 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88亿元,环比增加34.16%,同比增加41.9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11亿元,环比增加27.01%,同比增加137.38%;实现扣非后净利润13.93亿元,环比增加59.38%,同比增加175.3%。 上半年业绩增长主要由于煤炭量价齐升,尿素价格上涨,具体来看: 煤炭业务:玉溪步入正轨,煤炭量价齐升。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煤炭602.76万吨,同比增加11.23%,销量559.96万吨,同比增加12.51%。上半年煤炭平均售价1037元/吨,同比上涨68.64%,吨煤销售成本293元/吨,同比增加17.49%,吨煤毛利744元/吨,同比增加107.94%,毛利率达到71.8%。分季度来看,二季度生产煤炭322.7万吨,同比增加10.02%,环比增加15.23%;销量315.46万吨,同比增加7.85%,环比增加29.02%。二季度煤炭平均售价1077元/吨,同比上涨73.36%,环比增加9.45%;吨煤销售成本291元/吨,同比上涨17.49%,环比下降1.04%,毛利率72.9%。具体到矿井,伯方、大阳、唐安、宝欣、玉溪等利润贡献较多,上半年利润总额分别为8.46亿元、6.39亿元、5.12亿元、3.32亿元、3.09亿元。此外参股大宁矿实现净利润7.53亿元,获得投资收益3.09亿元;永胜煤业由于部分无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进行报废,报废资产账面净值2.01亿元,导致上半年亏损0.9亿元。玉溪煤矿生产逐步进入正轨,开始贡献高额利润(去年同期净亏损5549万元),上半年实现产量79.6万吨,预计全年产量达到160-200万吨。兰兴、同宝、沁裕等多个在建整合矿工程进度超过90%,短期内有望投产贡献增量,未来增长可期。 化肥业务:产销微降,毛利提升。报告期内,生产尿素44.8万吨,同比减少5.49%,销量44.51万吨,同比减少3.8%。上半年尿素平均售价2623元/吨,同比上涨34.15%,单位销售成本2077元/吨,同比增加41.36%,单位毛利546元/吨,同比增加3.44%,毛利率20.8%。分季度来看,二季度生产尿素25.06万吨,同比增加1.46%,环比增加26.95%;销量23.98万吨,同比减少5.89%,环比增加16.8%。二季度尿素平均售价2793元/吨,同比上涨36.03%,环比上涨15.23%;单位销售成本2037元/吨,同比上涨41.36%,环比下降4.04%;单位毛利756元/吨,同比增加23.47%,环比增加151.16%,毛利率27.1%,环比增加14.64个百分点。下属田悦分公司、煤化工公司由于化肥保供而未执行停产,一季度基本维持满产,二季度化工分公司停产执行完毕,化工分公司、田悦分公司、煤化工分公司上半年利润分别为6667万元、5945万元、-611万元。 二甲醚业务:停产亏损。报告期内,生产二甲醚1.03万吨,同比减少85.12%,销量1.02万吨,同比减少84.5%。受二甲醚市场持续低迷,成本价格倒挂,以及一季度秋冬季错峰生产等因素影响,除丹峰化工自5月下旬至6月末通过外购甲醇方式短暂恢复二甲醚系统生产外,丹峰化工和清洁能源公司两家二甲醚生产企业均处于停产状态,上半年合计亏损约0.6亿元。 己内酰胺业务:成本、需求双重承压。报告期内,生产己内酰胺7.28万吨,同比减少 1.62%,销量6.87万吨,同比减少4.58%。上半年己内酰胺平均售价12532元/吨,,同比上涨9.04%,单位销售成本13118元/吨,同比上涨23.33%,单位毛利-586元/吨,同比增加减少168.37%,毛利率-4.7%。分季度来看,二季度生产己内酰胺3.89万吨,同比增加1.04%,环比增加14.75%;销量3.48万吨,同比减少10.31%,环比增加2.65%。二季度己内酰胺平均售价12809元/吨,同比上涨7.56%,环比上涨4.58%;单位销售成本13796元/吨,同比上涨23.84%,环比增长11.05%;单位毛利-986元/吨,同比下降228.15%,环比下降464.74%。上半年受纯苯、液氨等己内酰胺的主要原料价格上涨影响,己内酰胺成本增加,对市场价格形成支撑,但由于供应整体充足,下游需求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终端领域需求偏弱,成本和需求双重承压,新材料分公司上半年亏损1.03亿元。 固定资产报废影响利润3.5亿元,会计变更影响利润0.55亿元。公司对所属分子公司固定资产进行了盘点,对部分无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进行了报废,账面净值合计3亿元,对所属同宝煤业、沁裕煤矿两个建设单位由于工程时间较长,建设标准变化,不能继续使用的在建工程进行报废,账面净值合计5434万元。合计影响利润3.5亿元。此外由于提高安全费用,预计影响全年净利润1.2-1.6亿元(影响上半年利润约4000万元),坏账计提比例提升影响上半年利润约1500万元。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5.17、169.69、184.7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41、41.07、46.97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3.11、3.60、4.11元,当前股价15.82元,对应PE分别为5.1X/4.4X/3.8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煤炭价格大幅下跌、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研报使用信息数据更新不及时风险。
|
|
|
兰花科创
|
能源行业
|
2022-07-14
|
14.78
|
--
|
--
|
15.68
|
6.09% |
|
16.92
|
14.48% |
|
详细
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主要财务数据如下:2022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8.5亿元到21.5亿元,同比增加166%到209%;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1.5亿元到24.5亿元,同比增加191%到232%,上半年业绩几乎与2021年全年业绩持平。 2022年第二季度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75亿元到12.75亿元,同比增加108%到172%,环比增加11%-46%(或5.07亿元-8.07亿元);扣非后归母利润12.76亿元到15.76亿元,同比增加152%到211%,环比增加46%-80%(或4.02亿元-7.02亿元),单季度业绩创历史新高。 业绩增长主要由于煤炭、尿素等主要产品价格上涨:煤炭业务:量价齐升,业绩高增。公司煤炭业务定价市场化,上半年晋城无烟煤坑口价、临汾焦煤坑口价、朔州动力煤车板价同比分别上涨523、426、234元/吨,涨幅分别为68%、45%、43%,预计公司煤炭销售价格同比大幅上涨。此外,公司下属玉溪煤矿(240万吨/年,主产无烟煤,持股53%)2021年首年投产,在今年有望进入正常生产状态,贡献较多产量,带来高额利润。 化肥业务:尿素停产影响减小,贡献较多利润。上半年山西兰花尿素出厂价平均为2841元/吨,同比上涨33%(或+710元/吨),二季度价格环比一季度进一步上涨13%,尿素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公司下属田悦分公司(40万吨/年)、煤化工公司(40万吨/年)由于化肥保供而未执行停产,一季度基本维持满产,二季度化工分公司(20万吨/年)停产执行完毕,在尿素价格高位上行的情况下,预计化肥业务利润贡献较多。 固定资产报废带来非经常性损失固定资产报废带来非经常性损失3亿元。亿元。公司对所属单位部分已超过使用年限且已无使用价值固定资产进行报废处理,影响利润3亿元。此外,其他可能影响利润的因素包括:兰兴煤业(60万吨/年,主产焦煤,持股71.17%)长期未能投产,将挂牌转让;由于化工分公司的安全问题导致集团控股子公司兰花纳米关停搬迁,相关补偿由公司承担。 会计处理影响利润影响利润5500万元。自4月1日起,将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安全费用提取标准由吨煤30元提高为吨煤50元,将其他矿井安全费用提取标准由吨煤15元提高为吨煤30元。影响公司上半年利润4000万元左右,我们预计影响全年利润1.2-1.6亿元;另外,公司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中期限5年以上(含5年)的应收其他客户账款、应收商业承兑汇票预计违约损失率从65.75%调整为100%,其他应收款中期限5年以上(含5年)的应收的备用金、代垫款项、往来款及其他款项的违约损失率从74.84%调整为100%,影响上半年利润1500万元左右。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5.17、169.69、184.7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41、41.07、46.97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3.1、3.60、4.11元,当前股价14.92元,对应PE分别为4.8X/4.1X/3.6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煤炭价格大幅下跌、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研报使用信息数据更新不及时风险。
|
|
|
兰花科创
|
能源行业
|
2022-05-31
|
15.24
|
--
|
--
|
19.38
|
21.66% |
|
18.54
|
21.65% |
|
详细
优质无烟煤企业,竞争优势突出。兰花科创以煤炭、化肥、化工为核心产业,主要煤炭生产矿井地处全国最大的无烟煤基地-沁水煤田腹地,资源储量丰富,公司以煤炭资源为依托,积极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煤炭业务:公司所产的兰花牌优质无烟煤具有热值高、含碳量高、低灰、低硫等优点,属于优质化工煤,在化肥原料煤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截至2021年,公司拥有约7.2亿吨煤炭可采储量,合计产能1200万吨/年,权益产能1048万吨/年。煤化工业务:公司依托自身优质化工煤产品,已形成一体化完整产业链,可以100%满足化工板块煤炭需求,产品包括尿素、二甲醚、己内酰胺等。截至2021年,尿素产能为100万吨/年,二甲醚产能20万吨/年,己内酰胺产能14万吨/年。 高价格、低成本,盈利弹性较大。发改委于2022年4月30日发布《关于明确煤炭领域经营者哄抬价格行为的公告》,明确动力煤哄抬价格行为,而无烟煤、炼焦煤等不在价格限制范围之内。兰花科创所售无烟煤、焦煤均以市场价格销售,且二者合计销量占比约为80%,不受限价政策影响。2021年商品煤售价(不含税)涨幅达73.3%,充分享受煤价上涨红利。低生产成本,具备竞争优势,主要原因有:1)技术装备在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机械化水平高;2)主力矿井均建有铁路专用线,运输费用低;3)矿区煤层埋藏浅、开采条件简单,生产成本低。公司得益于价格与成本双项优势,煤炭毛利率一直保持在50%以上,盈利能力高于同业水平。2021年公司收益于煤炭行业高景气,测算吨煤净利润同比上涨394.15%,盈利弹性较大。 在建投产、资产注入,成长潜力十足。1)在建矿井投产及产能核增带来产量增加:公司目前拥有5座整合在建矿,合计产能达420万吨,其中沁裕煤矿(90万吨/年)、同宝煤矿(90万吨/年)、百盛煤矿(90万吨/年)当前处于联合试运转状态。此外,望云煤矿核增至120万吨/年(+30万吨/年)已获得能源局验收,公司短期增量可期。2)政策支持,集团资产或注入。山西省国资运营公司2021年制定目标:十四五期间省属企业资产证券化率达80%以上。截至2022年3月,兰花科创作为兰花集团旗下唯一上市平台,总资产占兰花集团的63.42%,资产注入空间较大。当前兰花集团拥有三座优质无烟煤矿井:东峰煤矿(120万吨/年)、莒山矿(90万吨/年)、沁阳矿(45万吨/年)。 无烟煤长期需求向好,涨价空间较大。2022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再纳入消费总量控制。我们认为‘原料用能’指煤炭不作为燃料应用,而是作为原料参与生产,因此化工用煤能耗指标或将放宽,可促进化工领域用煤需求增长,为无烟煤价格形成长期支撑。2022年一季度无烟煤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13.32%,需求强劲。目前下游尿素价格持续走高,考虑目前尿素工厂库存偏低,尿素高价格行情预计将持续,无烟煤需求无忧。考虑公司无烟煤品质优异,价格上涨空间依然较大。 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5.17、169.69、184.7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41、41.07、46.97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3.1、3.60、4.11元,当前股价15.70元,对应PE分别为5.1X/4.4X/3.8X。考虑公司价格弹性高、成本弹性低,加上煤炭价格高位运行,盈利能力预期向好,估值较低,首次覆盖并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煤炭价格大幅下跌、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研报使用信息数据更新不及时风险。
|
|
|
兰花科创
|
能源行业
|
2019-12-25
|
6.21
|
--
|
--
|
6.65
|
7.09% |
|
6.65
|
7.09% |
|
详细
事件:公司近日公告,拟发行不超过 30亿元公司债,其中一期不超过 10亿元,期现为 2+2+1(第二年、第四年附调整利率权利及投资者回售权),担保为旗下大阳、博方两矿井采矿权。同时,公司公告旗下玉溪矿(240万吨/年)及洗煤厂进入联合试运转。 点评: 1. 玉溪矿接近投产,贡献权益增量为 14%。 玉溪矿为公司仅余基建矿井,这次联合试运转已可认为已经投产,按产能计可使产量增加 25%,权益增量为14%。将玉溪计入在内,公司目前在产产能 1200万吨/年,剩余五座矿井均为资源整合矿,合计产能 480万吨/年。考虑到资源禀赋等问题,后续矿井的投产对公司盈利的影响较为有限。 2. 产量大增难抵煤价下滑影响。 受下游工艺改进,无烟沫煤甚至劣质动力煤亦开始用于制尿素等流程中。在需求疲软的情形下,无烟煤价格走弱明显,今年以来晋城地区无烟煤均价下降约 8%-12%。 今年望云、永胜等矿井投产致使产量大增, 但仍然难抵煤价对收入的影响。展望全年预计煤炭板块盈利 9.1亿元,同比下降 11%。 3. 债务结构有望优化。 2017年通过短期贷款偿还“ 12兰花债” 后,公司短期债务占比一度接近 40%。同时由于银行对传统行业态度较为谨慎,公司中长期资金来源持续受限。此次发行公司债,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得到大幅优化,流动比率可由 0.46上升至 0.70(以 2019Q3为基准),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4. 盈利预测及评级。 今年以来尿素业务有所改善,而二甲醚、己内酰胺因产品价格下滑出现小幅亏损,总体而言化工板块较去年减亏约 1.0亿元,但煤炭板块因无烟煤价格弱势有所下滑。 预计 2019-2021年公司 EPS 将达到0.81/0.74/0.77元/股, 同比增长-13%/-9%/4%, 当前估值处于低位, 给予“ 审慎推荐-A”评级。 风险提示: 煤价大幅回落、主要化工价格大幅下跌、 在建工程进度低于预期、采暖季限产政策影响公司正常经营
|
|
|
兰花科创
|
能源行业
|
2019-11-04
|
6.21
|
4.46
|
--
|
6.44
|
3.70% |
|
6.65
|
7.09% |
|
详细
下调盈利预测,维持“谨慎增持”评级。2019前三季度营收61.61亿元,归母净利润7.40亿元,实现每股收益0.65元,同比下降25.15%,业绩低于预期。我们下调2019-20EPS为0.81/0.83元(原预测0.97/1.04元),新增2021年预测EPS0.84元,维持目标价6.96元,对应2019年PE8.6倍,维持“谨慎增持”评级。 产品销量上升、价格下降,经营业绩整体下滑。前三季度公司销售煤炭/尿素/二甲醚/以内酰胺等产品611.37/67.96/21.86/8.93万吨,同比增加13.9%/7.9%/5.3%/-1.5%,测算单位煤炭/尿素/二甲醚/以内酰胺售价570/1714/2835/11215元,同比下降11.1%/1.9%/20.5%/19.6%。 价格大幅下降拖累业绩表现,兰花科创前三季度实现营业利润9.16亿元,同比下滑22.2%。 子公司破产清算增厚公司业绩。报告期内,下属子公司重庆兰花太阳能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冲回抵消减值损失26490万元,以前年度超额亏损转回确认投资收益19408万元,合计金额4.59亿元,增厚公司业绩。 有息负债压缩,财务费用下降,负债率维持低位。前三季度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合计规模86.29亿元,同比下降2.2%,产生财务费用2.45亿元(同比下降18.6%)。资产负债率相较期初上升1.03PCT,达到55.45%,依然维持在三年来相对低位。 风险提示。煤炭及化工产品价格下跌;环保限产影响;宏观经济风险。
|
|
|
兰花科创
|
能源行业
|
2019-08-28
|
6.50
|
--
|
--
|
6.99
|
7.54% |
|
6.99
|
7.54% |
|
详细
事件描述 公司8月26日发布2019年中报: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41.23亿元(+1.11%),归母净利润5.45亿元(-13.35%),其中Q1、Q2分别为2.10和3.35亿元,公司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为5.52亿元(-3.44%),每股收益0.48元/股(-12.73%),加权平均ROE为5.27%(-3.26pct)。 事件点评 新矿投产及整体产能利用率提高,煤炭板块维持增长。报告期内随着永胜煤矿投产,公司生产矿井变为7个(望云、伯方、唐安、大阳、宝欣、口前、永胜),年煤炭生产能力由840万吨增加到960万吨。公司1-6月份煤炭产量实现463.30万吨(+23.32%),销量实现415.73万吨(21.8%)。产销量的增加除新投产的永胜煤矿贡献产量43.36万吨,销量34.71万吨外,主要得益于公司产能利用率的提高,扣除永胜煤矿后的其余6矿井生产煤炭419.94万吨,折算产能利用率99.99%,同比增长了10.54pct。也正因此,虽然公司煤炭平均吨煤售价下调9.28%(主要因为4个无烟煤生产矿井望云、伯方、唐安、大阳平均销售单价同比下跌5.06%,焦煤矿井宝欣煤矿销售单价下跌5.99%),销售成本有所上升0.49%,吨煤毛利(337元/吨)同比下降了15.11%,但公司煤炭业务仍实现营收23.94亿元(+10.49%),实现毛利14.03亿元(+3.39%),维持了小幅增长。 尿素产销稳定,受益于成本下降实现毛利大幅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化肥板块仍为4家尿素企业,产能120万吨,实现产量44.53万吨(+0.29%),销量42.97万吨(+0.07%),产销基本稳定。售价方面,上半年公司尿素平均售价1738元/吨(-0.06%),变化不大,但公司通过加大节支降耗、修旧利废,将尿素平均生产成本下降到1496.5(-6.38%),使得尿素业务毛利率由9.28%提高到14.57%,增加5.29pct。尿素业务整体得以实现营收7.55亿元(+0.01%),实现毛利1.10亿元(+57.01%),增长明显。 二甲醚和己内酰胺售价下跌,化工板块表现不佳。报告期内,公司第三大业务板块仍为化工板块,包括3家企业(清洁能源和丹峰化工生产二甲醚,合计产能20万吨/年;新材料分公司生产己内酰胺,产能10万吨/年)。二甲醚方面,公司上半年产量14.46万吨(+4.86%)、销量14.36万吨(+3.83%),产销均有一定增长,但受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带动等影响,二甲醚销售价格下跌明显,公司二甲醚上半年均价2904.09元/吨(-17.64%),使得这项业务营收实现4.17亿元(-14.52%),毛利为-0.28亿元,出现亏损;己内酰胺产品方面,受环保限产及贸易战影响,公司上半年产量5.85万吨(-2.99%)、销量5.73万吨(-4.82%),产销量及价格均有一定下降,公司己内酰胺上半年销售均价11413.29元/吨(-16.08%),使得营收实现6.55亿元(-20.07%),毛利0.63亿元(-57.24%),下降较多。 新建项目稳步推进,国企改革方兴未艾。公司主营业务仍有进一步增长空间:煤矿业务方面,公司仍有7座未投产矿井,设计产能1060万吨,是目前在产产能的一倍之多,其中大部分为无烟煤矿井,投产可能性很大,如玉溪煤矿(240万吨产能,煤种为无烟煤)预计11月联合试运转,望云西区接替项目井巷三期工程已完成,预计9月联合试运转等;化工项目方面,新材料分公司已内酰胺节能增效技术改造项目基本按计划推进,省市重点项目巴公园区“气化岛”项目建设也在快速推进。同时,2019年3月4日,晋城国投受让原晋城市国土资源局和原太行无烟煤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无偿划转的合计56.74%的兰花集团股权后间接持有兰花科创45.11%的股权,公司成为晋城市国资委旗下唯一上市平台,在国企改革的进行方兴未艾的情况下,公司有望在资源配置,重组整合等方面受益。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0/2021年分别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9.91/11.70/12.70亿元,折合EPS分别是0.87/1.02/1.11元/股,对应8月26日收盘价6.50元/股,PE分别为7.5/6.3/5.8,PB分别为0.7/0.6/0.6。目前公司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而成本端压减效果明显,业绩仍有改善空间,并推动估值修复,给予“增持”评级。 存在风险 宏观经济低迷;煤炭消费下滑超预期;贸易战影响超预期,化工产品量价大幅下行;二级市场下跌超预期等。
|
|
|
兰花科创
|
能源行业
|
2019-03-28
|
7.74
|
--
|
--
|
9.14
|
18.09% |
|
9.14
|
18.09% |
|
详细
公司简介:优质无烟煤企业,具备产业一体化优势。公司是优质的无烟煤企业,生产的“兰花牌”无烟煤是重要的煤化工原料,且为稀缺品种。近年来公司确立了强煤、减肥、扩化的发展思路,由于开采煤种为无烟煤,煤化工业务用煤基本可由煤炭业务供给,公司逐步形成了产业一体化优势。2017年以来伴随煤价上涨,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以及ROE、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等各项重要数据均呈现出良好的上升势头。 煤炭业务:在产产能有望持续增长,产销量增长空间大。产能方面,永胜煤矿已于2018年7月16日进入联合试运转,期限6个月,2019年有望正式投入生产;在建的玉溪煤矿2019年内有可能实现首采工作面投入联合试运转;在建的资源整合矿井也在有序建设中,未来几年公司煤炭在产产能有望持续增长。产销量方面,据我们分析,目前在产的大阳煤矿还有30万吨增量空间、宝欣矿还有20万吨增量空间,加之已经进入联合试运转的永胜煤矿有望逐步贡献产量,未来公司煤炭产销量存在进一步增长空间。 煤炭业务:吨煤毛利显著提升,盈利能力行业领先。纵向对比,2017年随着煤价上涨公司吨煤毛利同比大幅上升102.5%,2018年前三季度继续同比上升11.82%。未来煤炭价格预计继续中高位运行,且公司2016年投产的口前矿目前吨煤毛利仅为-0.42元/吨,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公司煤炭业务高盈利能力有望持续,甚至有进一步上升空间。横向对比,高售价+低成本的健康模式造就了公司盈利能力强劲、大幅领先行业其他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吨煤毛利(396.96元/吨)相比第二名的昊华能源(204.99元/吨)高出191.98元/吨,高盈利能力奠定了公司在行业中的优势地位。 化工业务:终端覆盖众多行业,有望持续贡献业绩。公司化工产品为二甲醚+己内酰胺,终端覆盖纺织、燃料等众多行业。二甲醚,目前处于超产状态,后续受环保限产影响产量预期下降。产品2016年以来盈利能力逐步上升,未来甲醇价格维持高位+LPG价格上升引发二甲醚需求增加的双逻辑预计对二甲醚盈利能力持续性形成保障。己内酰胺,产量不受环保限产影响,“10改14”有望19年投产。中长期看,公司己内酰胺项目规划产能为20万吨,仍有10万吨增量空间。未来己内酰胺行业预计呈现供需双升态势,但随着新增产能逐渐投入市场,企业间竞争加剧预计引发产品价格下降。考虑到产品成本下降空间较小,未来公司己内酰胺产品盈利能力预计小幅下滑。总体看,虽然公司化工产品贡献利润的绝对值不大,但对业绩的贡献持续性可以得到保证。 化肥业务:环保限产打压产销量,近两年产品大幅减亏。公司化肥产业现有尿素企业4个,年尿素产能120万吨。近年来,由于公司关闭化肥厂以及2017年开始环保限产对尿素行业打压等因素,公司尿素产销量大幅下滑。近两年受行业供需格局转好以及环保限产因素影响,公司尿素价格恢复性上涨带动产品盈利能力显著提升,但从分公司利润总额数据看也仅仅是实现了大幅减亏,盈利能力依旧疲软,拖累公司业绩。未来尿素产品盈利能力增长空间预计有限,化肥业务大幅减亏后实现扭亏为盈仍存在一定难度。 投资策略:给予“买入”评级。我们预计未来随着煤炭价格持续中高位、公司新矿井投产带来产销量增长、己内酰胺“10 改14”项目投产,公司未来业绩有望进一步改善。我们测算公司2018-2020 年EPS 分别为1.12、1.17、1. 25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6.9X/6.6X/6.2X,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增速不及预期;政策调控力度过大;可再生能源替代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