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李航

民生证券

研究方向: 能源开采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100521110011。曾就职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民生证券能源开采行业分析师。...>>

20日
短线
24.24%
(第444名)
60日
中线
24.24%
(第100名)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5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中煤能源 能源行业 2024-06-03 13.20 -- -- 13.44 1.82% -- 13.44 1.82% -- 详细
事件: 2024 年 5 月 30 日,公司公告称,公司收到控股股东中煤集团出具的《关于提议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特别分红和 2024 年度中期分红的函》 ,中煤集团提议:在已制定的 2023 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基础上, 每股再派发含税现金红利 0.113 元/股,同时提议制定并实施 2024 年度中期分红方案,建议分红金额不低于 2024 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的 30%。 股东提议特别分红 15 亿元以及中期派息不低于 30%, 以 5 月 30 日收盘价和我们的业绩预期计算,股息率为 2.72%。 特别分红以 2023 年 12 月 31 日的总股本 132.59 亿股为基数,提议派发的含税现金红利为 0.113 元/股,合计 15亿元,相当于公司 2023 年归母净利润 195.34 亿元的 7.68%。此外,中煤集团建议 2024 年中期分红不低于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的 30%,以我们对公司 2024 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期 214.52 亿元简单半年化计算,中期分红或将达到 32 亿元,则公司上半年合计派息 47 亿元,折合每股分红 0.3558 元,以 2024 年 5 月 30日收盘价计算,股息率为 2.72%。 24 年 1-4 月自产商品煤销量提升。 2024 年 1-4 月,公司商品煤产量 4321万吨,同比下滑 2.7%;商品煤销量 8627 万吨,同比下滑 13.9%,主要是贸易煤销量下滑所致;其中,自产商品煤销量为 4341 万吨,同比增长 0.9%。公司生产情况稳定,煤炭业务盈利能力强、 23 年自产商品煤实现毛利率 49.0%, 叠加公司长协比例较高、综合煤价波动较小, 从而公司盈利能力有望高位稳定。 24 年 1-4 月聚烯烃产销量略有提升。 2024 年 1-4 月,公司聚乙烯产销量分别为 26.5/26.2 万吨,同比+3.5%/+4.0%;聚丙烯产销量分别为 25.2/24.8 万吨,同比+2.4%/+0.8%。 2024 年 1-4 月, 公司尿素产销量分别为 65.5/78.1 万吨,同比+5.5%/-5.4%;甲醇产销量 51.8/50.6 万吨,同比-17.8%/-21.7%;硝铵产销量 18.5/18.6 万吨,同比+6.3%/+3.9%。 煤、化稳步推进。 公司 400 万吨/年的里必煤矿和 240 万吨/年的苇子沟煤矿项目正在建设施工中, 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规划建设聚烯烃规模 90 万吨/年,计划 2024 年开工建设,有望为未来煤炭、煤化工产量贡献增量。 投资建议: 公司煤、化项目稳步发力,有望贡献未来成长点。我们预计, 2024-2026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214.52/226.09/239.82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1.62/1.71/1.81 元/股,对应 2024 年 5 月 30 日的 PE 分别为 8/8/7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煤价大幅下跌; 最终分红方案不及预期的风险;在建产能建设不及预期;计提大额减值
新天然气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4-05-07 34.67 -- -- 35.00 0.95%
35.49 2.37% -- 详细
事件: 2024 年 5 月 6 日,公司公告称, 拟通过下属境外全资子公司佳鹰有限公司以 1.5 亿元现金对价收购王国巨持有的柏龙有限公司 100%股权,而柏龙有限公司持有港股中能控股(00228.HK) 9.7 亿股股份, 占中能控股已发行股份的 10.2%,从而交易完成后,公司将间接持有中能控股 10.2%的股份。 收购溢价率 54.7%,收购 PS/PE 分别为 4.4/21.2 倍。 中能控股 2023 年实现营业收入 3.32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0.70 亿元,归母净利率为 20.94%。公司拟以 1.5 亿元现金间接收购中能控股 9.7 亿股股份, 收购 PS 和收购 PE 分别为 4.4 和 21.2 倍。若以 2024 年 5 月 6 日中能控股收盘价 0.11 港元和港元兑人民币的中间价汇率 0.9089 计算, 此次收购溢价率为 54.68%。 以中能控股 2023年利润计算,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利润有望增厚 0.07 亿元,相比公司 2023 年归母净利润的比重为 0.68%。 中能控股持有新疆喀什一气权, 2019 年末 1P 权益储量 6.8 亿立方米。 中能控股拥有油气勘探开发、天然气管输销售、销售食品饮料以及放债四项业务,其中,公司的利润主要来自于油气勘探开发, 2023 年, 中能控股油气勘探开发除税前经营业绩为 11537 万港元, 天然气管输销售除税前经营业绩-78 万港元,相比其当年除税前总经营业绩的比重为 127.10%和-0.86%。 其间接全资子公司中国年代拥有新疆塔里木盆地喀什北区块的阿克莫木气田, 产出油气产品后, 其和中国石油的分成权益分别为 49%、 51%, 石油合同期自 2009 年 6 月起,为期30 年。 截至 2017 年末, 气田拥有 5 口勘探井; 2019 年 7 月, 开发方案完成备案, 截至当年末, 中能控股持有的 49%的权益储量 1P 和 2P 分别为 6.83 和 9.19亿立方米; 2020 年 10 月,该气田进入商业生产期; 2021 年下半年, 其新投产及新建设 3 口生产井, 据公司预计, 3 口新井全部投产后, 该气田项目天然气高峰产量可达到 300 万立方米/日;据财报披露, 22H1 和 23H1 该气田产量分别为 1.52 和 1.47 亿立方米。 上下游产业联动, 城燃业务气源保障能力增强。 公司在新疆拥有 8 个市(区、县)的天然气市场的长期经营权, 新收购的新疆资源一方面进一步拓宽了公司的资源储备,另一方面也为公司下游城燃业务提供了充分的气源保障, 从而公司的产业优势有望进一步深化。 投资建议: 公司产量成长性较高, 且储量丰富、新资源不断充实, 我们预计,2024-2026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06/17.02/18.99 亿元, EPS 分别为3.55/4.02/4.48 元/股,对应 2024 年 5 月 6 日的 PE 分别为 10 倍、 8 倍、 8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天然气价格下降风险;气井开采不达预期的风险; 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甘肃能化 能源行业 2024-05-01 3.31 -- -- 3.94 15.54%
3.82 15.41% -- 详细
事件: 2024年 4月 29日,公司发布 2024年一季报。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8.22亿元,同比下降 10.59%;归母净利润 5.36亿元,同比减少 44.01%;扣非归母净利润 5.29亿元,同比下降 44.06%。 2024年煤炭、电力业务体量或将提升。 2024年一季度, 公司煤炭产品产量526.27万吨、销量 416.73万吨;售电量 10.32亿度,供热量 488.39万吉焦,供汽量 39.66万吉焦;复合肥产量 4.03万吨,销量 3.25万吨;浓硝酸产量 1.15万吨,销量 0.99万吨;页岩油产量 0.62万吨。 公司以 24Q1简单年化的煤炭产量和售电量分别达到 2105.08万吨和 41.28亿度,同比 2023年实际完成量增长6.98%和 9.24%,公司 2024年煤炭电力业务体量或将继续提升。 煤炭产量增量可期。 公司 90万吨/年景泰煤业白岩子矿已进入联合试运转,24年将贡献产量增量; 酒泉肃北红沙梁露天矿和井工矿各产能核增至 300万吨/年并按计划推进建设。 此外,公司王家山矿、红会一矿尚未满产,未来仍有提产空间,公司煤炭产量增量可期。 兰州新区热电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公司兰州新区热电联产项目位于兰州新区高家庄,占地面积为 57.66hm,项目新建 2×350MW 超临界空冷燃煤发电供热机组, 设计年发电量 33.02亿度,供热量 1362.41万吉焦, 目前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 2025年 10月建成。 项目有助于公司夯实煤电主业,促进煤炭资源转化消纳和保价增值。 煤化工项目投运可期, 有望贡献业绩增量。 公司 2020年发行可转债投资建设的清洁高效气化气综合利用项目, 目前一期工程顺利进入单机试车调试阶段,24H1有望投入运行,全年有望贡献业绩增量。 公司现有 25万吨复合肥产能,受原料供应量不足、原料运输成本高等影响,产能利用率低,气化气项目建成后,原料将得到充分保障,采购成本下降,复合肥产量和利润预计将有效提升。 气化气项目有助于公司完善下游产业链,据此前公告气化气二期项目建设也已启动,公司布局煤化工业务将消纳部分长协动力煤,所生产的高附加值化工品有助于保障公司未来盈利。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19.51/21.52/23.72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36/0.40/0.44元/股,对应 2024年 4月 29日收盘价的 PE 分别均为 9/9/8倍。 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煤炭价格大幅下跌;在建矿井投产不及预期。
华阳股份 能源行业 2024-04-30 9.20 -- -- 11.36 23.48%
11.36 23.48% -- 详细
事件: 2024年 4月 28日,公司发布 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1.58亿元,同比下降 26.51%;实现归母净利润 8.67亿元,同比下降 49.7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7.80亿元,同比下降 54.64%。 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来源于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 公司 24Q1非经常性损益为 0.87亿元,其中, 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有 1.11亿元。 24Q1产销同比下降,价格有所回落。 1) 产销量: 24Q1,公司煤炭产量为850万吨,同比下降 26.52%,环比下降 22.91%;煤炭销量为 828万吨,同比下降 22.63%,环比下降 11.87%。 2)价格和成本: 24Q1,公司吨煤售价为 589元/吨,同比下降 13.45%,环比仅下降 2.22%;吨煤成本为 361元/吨,同比上升 5.51%,环比上升 35.72%。 3) 盈利能力: 24Q1,公司吨煤毛利为 227元/吨,同比下降 32.69%;毛利率为 38.59%,同比下降 11.03pct。 存量矿井推进产能批复, 在建煤矿有望投产贡献增量。 公司加快推进存量矿井和在建矿井的建设步伐。一方面, 平舒矿取得 500万吨/年采矿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榆树坡矿 500万吨/年产能核增获得批复,预计 10月底前完成提能项目环评手续办理;另一方面, 2024年七元矿进入联合试运转阶段, 产能规模 500万吨/年, 服务年限 137年, 以无烟煤为主,主采煤层为 8号、 15号煤; 泊里矿 2025年底前具备联合试运转条件, 产能规模同为 500万吨/年, 服务年限 77.6年, 以贫煤、无烟煤为主,主采煤层为 15号煤。 随着公司在产矿井的产能批复逐步完善、在建矿井陆续投产,公司的产量有望在 24年后三个季度逐步提升。 资产负债表持续修复,融资成本或将下降。 截至 2024年第一季度末,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 51.95%,相比 2023年末下降了 3.11pct。 据 2023年年报披露,公司 2024年发行的科技创新可续债利率仅为 2.88%,相比 2019年发行的公司债利率下降了 1.62pct,且该公司债将在 2024年到期,公司财务费用后续有望下降。 投资建议: 公司在建矿井稳步推进,分红比率大幅提升,成长和股息配置价值凸显。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4.64/49.40/56.69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1.24/1.37/1.57元/股,对应 4月 26日收盘价的 PE 分别为 8/7/6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政策变化风险, 在建煤矿投产进度不及预期,新能源业务进展不及预期。
兖矿能源 能源行业 2024-04-29 22.99 -- -- 26.00 13.09%
26.00 13.09% -- 详细
事件: 2024 年 4 月 26 日公司披露一季报, 2024 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6.33 亿元,同比下降 20.76%; 归母净利润 37.57 亿元,同比下降 41.85%。 煤炭业务量增价减,毛利下滑。 24Q1 公司生产商品煤 3463 万吨,同比增加 15.4%, 销售煤炭 3418 万吨,同比增加 7.1%,其中自产煤销量 3113.1 万吨,同比增长 12.7%,贸易煤销量 305.3 万吨,同比下降 28.88%。公司煤炭综合售价为 727.07 元/吨,同比下降 29.24%,其中自产煤售价 675.69 元/吨,同比下降 29.45%,贸易煤售价 1250.96 元/吨,同比下降 15.27%。公司吨煤成本为 445.44 元/吨,同比下降 18.77%,其中自产煤销售成本为 368.38 元/吨,同比增长 1.61%,贸易煤销售成本为 1231.35 元/吨,同比下降 29.39%。煤炭业务实现毛利 96.27 亿元,同比减少 56.65 亿元,降幅 37.05%,毛利率 38.73%,同比下降 7.8 个百分点。 化工业务盈利提升。 24Q1 公司完成化工品产量 216.4 万吨,同比增长1.76%,完成化工品销量 188.1 万吨,同比下降 3.56%。化工品综合售价为3326.95 元/吨,同比下降 0.42%,综合成本为 2769.27 元/吨,同比下降 2.91%。化工业务实现毛利 10.49 亿元,同比增长 0.96 亿元,增幅 10.07%,毛利率16.76%,同比增长 2.14 个百分点。 电力业务盈利微增。 24Q1 公司实现发电量 19.66 亿千瓦时,同比下降8.94%,实现售电量 16.37 亿千瓦时,同比下降 10.31%。测算度电售价为 0.39元,同比增长 3.6%,度电成本为 0.33 元,同比持平。电力业务实现毛利 1 亿元,同比增长 900 万元,增幅 9.89%,毛利率为 15.55%,同比提升 2.4 个百分点。 2024 年公司力争“两增三降四提升”。 2024 年公司将深化开展“两增三降四提升”活动。重点突出产品产量、达产达效项目“两个增加”优化石拉乌素、营盘壕等矿井生产组织、工作面设计和采煤工艺,尽快达产达效。加快重点增量项目建设,五彩湾四号露天矿 2024 年年底前剥离见煤。坚决做到负债率、成本费用、资金占用“三个降低”。稳步推动盈利能力、全员劳动生产率、科技研发投入、营业现金比率“四个提升”。 投资建议: 考虑到公司资本开支相对稳定,未来产量仍有提升空间,且公司保底现金分红比例为可分配利润的 60%,股息率具备投资价值。我们预计 2024-2026 年公司归母净利为 190.01/207.51/220.43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2.55/2.79/2.96 元/股,对应 2024 年 4 月 26 日股价的 PE 为 9/8/8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煤价大幅下跌;化工品价格大幅下滑、汇率波动风险
中国神华 能源行业 2024-04-29 39.48 -- -- 43.41 9.95%
45.12 14.29% -- 详细
事件。2024年4月26日,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度报告。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6.47亿元,同比增长0.7%;归母净利润158.84元,同比下降14.7%;扣非归母净利润164.60亿元,同比下降11.2%。国际企业会计准则下,24Q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77.60亿元,同比下降14.1%。 捐赠支出致非经常性损失同比增加。24Q1公司非经常损失5.76亿元,其中主因捐赠支出导致的营业外支出6.81亿元,拖累公司盈利,上年同期则实现非经常性收益0.83亿元。 煤炭产销同比增长,售价回落叠加成本抬升,毛利率下滑。24Q1,公司生产商品煤8130万吨,同比增长1.5%,环比下降1.5%;销售商品煤1.171亿吨,同比增长8.8%,环比下降15.6%。销售结构中,公司年度长协占比50.0%,同比下降7.5pct;月度长协占比31.3%,同比上升2.4pct;现货占比13.8%,同比增长6.1pct。24Q1商品煤综合售价为573元/吨,同比下降7.7%,其中年度长协售价为490元/吨,同比下降1.4%;月度长协售价为737元/吨,同比下降17.3%;现货售价为591元/吨,同比下降20.0%。自产煤单位售价533元/吨,同比下降6.8%;自产煤生产成本190.6元/吨,同比增长12.5%,主要原因系人工成本上年同期基数较低、本期按进度计提从而大幅上涨106.3%。煤炭业务毛利率28.9%,同比下降4.8pct,实现利润总额134.06亿元,同比下降23.0%。 发电装机规模持续扩大,发售电量同比增长,毛利率抬升。24Q1,公司总发电量55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环比下降1.2%;售电量52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环比下降1.4%。截至24Q1末公司总装机容量已达到44801MW,其中燃煤发电装机容量43244MW,24Q1新增燃煤装机80MW,光伏装机87MW。24Q1公司售电价格为409元/兆瓦时,同比下降2.6%;平均售电成本为364.8元/兆瓦时,同下降3.0%。24Q1公司发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达1236小时,同比下降3.7%。电力业务毛利率16.9%,同比上升0.8pct,实现利润总额31.88亿元,同比增长11.0%。2024年公司发电业务计划资本支出171.78亿元,较2023年完成额提升7.9%。2024年公司计划发电量2163亿千瓦时,增速较低为1.9%,但考虑清远、岳阳机组均于23Q4投运,我们预计2024年公司发电量有望维持高增长并持续贡献业绩增量。未来伴随公司电力业务资本投入加大、机组建设投运步伐加快,煤电一体对冲效应将进一步增强,促进公司业绩稳定性提升。 运输板块盈利同比提升。24Q1,公司自有铁路周转量82.0十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0.1%,环比下降0.4%;黄骅港装船量545万吨,同比增长11.5%,环比下降0.7%;天津煤码头装船量105万吨,同比下降6.2%,环比下降16.7%;航运货运量337万吨,同比下降1.2%,环比下降21.6%;航运周转量36.3十亿吨海里,同比增长3.1%,环比下降20.9%。运输业务中,铁路毛利率38.1%,同比上升2.1pct,实现利润总额37.77亿元,同比增长16.7%;港口毛利率48.6%,同比上升5.4pct,实现利润总额6.55亿元,同比增长15.3%;航运毛利率11.2%,同比上升2.1pct,实现利润总额1.02亿元,同比增长121.7%。 2024年一季度,包神铁路大物流集装箱发运量突破2万箱大关,较上年同期增长超30%;东月铁路项目自东胜东至台格庙铁路环评审批取得积极进展;黄骅港正式开通雄安新区至黄骅港的集装箱海运业务。公司完成黄骅港煤炭港区第五期工程的投资决策,拟在黄骅港新建4个7万吨级泊位,新增煤炭装船能力约5000万吨/年。五期工程总投资约50亿元,建设工期约2.5年,计划于2024年内开工。 烯烃产品量价双降,压缩盈利。24Q1,公司销售聚乙烯8.95万吨,同比下降1.8%,环比下降6.1%;销售聚丙烯8.27万吨,同比下降3.9%,环比下降1.7%。受聚烯烃产品销售量、平均销售价格下降影响,煤化工业务毛利率6.3%,同比下降0.9pct,实现利润总额0.16亿元,同比下降5.9%。 投资建议:公司煤炭中期产量增量可期、发售电量持续增长,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631.41/675.41/706.6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3.18/3.40/3.56元/股,对应2024年4月26日的PE分别为12/12/11倍。 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煤炭价格大幅下降;火电需求不及预期;项目建设慢于预期。
新天然气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4-04-29 33.82 -- -- 35.00 3.49%
35.49 4.94% -- 详细
事件:2024年4月26日,公司发布了2023年年度报告和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17亿元,同比增长2.94%;实现归母净利润10.48亿元,同比增长13.4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16亿元,同比增长8.40%。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1亿元,同比增长11.11%;实现归母净利润3.32亿元,同比增长126.8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32亿元,同比增长125.40%。煤层气产销大幅增长,毛利率维持高位。截至2023年末,潘庄和马必两个区块的2P储量约197亿立方米,公司煤层气储量资源丰富。经营方面,1)产销量:2023年公司煤层气总产量17.0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6.16%;总销量完成16.2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4.78%。其中,潘庄区块产销量分别为11.32、10.85亿立方米,同比减少4.27%、减少5.47%;马必区块产销量分别为5.72、5.4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1%、增长101%。2)价格:公司煤层气以管道气销售为主,23年实现煤层气均价2.09元/立方米,同比降低7.83%。 其中,潘庄和马必区块均价分别为2.07、2.13元/立方米,同比降低10.39%、增长3.90%。3)成本:公司拥有潘庄区块和马必区块的分成权益分别为80%和70%,以此计算公司的净销量约为12.46亿立方米,从而推算公司的煤层气单位成本为0.77元/立方米,同比上年降低11.33%。4)毛利率:公司煤层气业务实现毛利率59.87%,同比下降5.19pct,但依然处于较高水平。强链、延链和补链,产业链得到不断夯实。一方面,公司不断夯实煤层气的资源的竞争力,完成了亚美能源的私有化,取得了以产品分成合同模式合作开发的约528.3平方公里的紫金山区块,并获得了贵州的页岩气资源;另一方面,公司持续延伸产业链,控股65%与克拉玛依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合资成立新疆明新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完成博爱益众的破产重整、更名为河南鑫泰新合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构建了以LNG工厂为桥头堡的河南市场并辐射周边地区,并全资设立河南鑫泰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中深部煤层气的勘探开发。股票激励计划彰显信心,25年产量相比23年增速不低于20%。公司发布了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激励对象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140万股,授予价格为16.39元/股,且制定了2024-2025年的业绩考核指标,两个限售期的条件分别是23年为基数,24年营业收入和产量增长率不低于10%,以及25年营业收入和产量增长率不低于20%,彰显了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投资建议:公司产量成长性较高,且储量丰富、新资源不断充实,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06/17.02/18.99亿元,EPS分别为3.55/4.02/4.48元/股,对应2024年4月26日的PE分别为10倍、8倍、8倍,维持“推荐”评级。风险提示:天然气价格下降风险;气井开采不达预期的风险;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永泰能源 综合类 2024-04-29 1.33 -- -- 1.37 3.01%
1.37 3.01% -- 详细
事件: 2024 年 4 月 25 日,公司披露 2023 年年度报告及 2024 年一季报,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01.20 亿元,同比下降 15.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2.66 亿元,同比增长 18.67%。 2024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3.21 亿元,同比增长 3.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67 亿元,同比增长 11.41%。 23Q4 业绩实现同、环比增长。 23Q4 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6.42 亿元,同比增长 74.43%,环比增长 5.01%。 23 年电力业务盈利改善明显。 2023 年,公司实现原煤产量 1297.23 万吨,同比增长 17.58%,实现原煤销售量 1299.37 万吨,同比增长 17.98%。综合售价为 872.46 元/吨,同比下降 27.73%,销售成本为 390.43 元/吨,同比下降13.61%,煤炭业务毛利率为 55.25%,同比下降 7.31 个百分点。 全年实现发电量 373.49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4.16%,实现上网电量 353.91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4.1%。电力业务实现毛利率 10.68%,同比增长 17.55 个百分点。展望 2024年, 公司全年计划煤炭产量 1200 万吨以上、煤炭销售量 1200 万吨以上、发电量 375 亿千瓦时以上,整体保持稳健。 24Q1 煤炭业务稳产增效,电力业务成本优化。 据公告, 24Q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67 亿元,同比增长 11.41%,主要系本期电力业务发电量同比增加及动力煤采购成本同比下降所致。公司实现原煤产量 239.52 万吨,同比增加 0.49%,销量 237.42 万吨,同比减少 1.79%,测算吨煤销售收入 918.03元/吨,同比下降 16.66%,吨煤销售成本 399.64 元/吨,同比下降 0.2%,毛利率 56.47%,同比下降 7.18 个百分点。电力业务方面, 2024 年一季度发电量99.99 亿千瓦时,同比增加 14.15%,售电量 94.70 亿千瓦时,同比增加 14.23%。 重点项目加速推进,转型储能指日可待。 据公告,公司一期 3000 吨/年高纯五氧化二钒选冶生产线和一期 300MW/年新一代大容量、长时全钒液流电池及相关产品生产线建设预计今年四季度建成投产。 德泰储能装备公司 32kW 钒电池电堆研发已迭代至 1.3 版本,并完成了自主研发的 BMS 程序测试和储能模块整装定型等工作。 南山煤业光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已于 3 月签订 EPC 合同,并组织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德泰储能装备公司示范项目已完成设备安装施工招标,施工单位已入场开始安装。 投资建议: 公司煤电互补经营助力业绩稳健,同时积极转型储能领域,我们预计 2024-2026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24.05/26.35/31.47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11/0.12/0.14 元/股, 2024 年 4 月 25 日股价的 PE 分别为 12/11/9 倍。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焦煤价格大幅下滑;向新能源转型不及预期
恒源煤电 能源行业 2024-04-26 12.42 -- -- 13.13 5.72%
13.19 6.20% -- 详细
事件: 2024 年 4 月 25 日,公司发布 2024 年一季报。 2024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0.51 亿元,同比下降 8.34%;归母净利润 4.31 亿元,同比下降 29.09%;基本每股收益 0.3594 元。 煤炭量价均降叠加四费增加拖累盈利。 24Q1,公司商品煤销量同比有所下降,叠加煤炭产品售价同比降幅大于成本降幅,公司煤炭毛利同比减少 0.97 亿元,降幅 9.98%。此外, 24Q1 公司四费合计同比增加 0.65 亿元,增幅 22.16%,其中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分别同比-10.33%/+16.28%/-26.88%/53.17%。24Q1 末,公司资产负债率 38.80%,较 23Q1 末下降 1.24pct,较 2023 年末下降 1.54pct。 24Q1 煤炭产销环比增长, 售价环比提升, 煤炭毛利环比增长明显。 24Q1,公司实现原煤产量 254.42 万吨,同比增长 15.07%,环比增长 5.33%;商品煤产量 194.86 万吨,同比增长 11.64%,环比增长 3.54%;商品煤销量 191.71 万吨,同比下降 2.71%,环比增长 2.55%; 吨煤售价 1017.15 元/吨,同比下降5.18%,环比增长 12.24%;吨煤成本 561.16 元/吨,同比下降 3.24%,环比下降 1.14%;煤炭业务毛利 8.74 亿元,同比减少 9.98%,环比增加 38.09%;煤炭单位毛利率 44.83%,同比下滑 1.11pct,环比抬升 7.46pct。 煤炭潜在扩产空间广阔。 据公司 2023 年年报, 公司恒源煤矿改建工程、钱营孜煤矿改建及二水平延深工程、恒泰公司延深技改工程按计划推进。 此外,公司对控股股东皖北煤电集团多个矿业公司拥有不可撤销收购权,集团在上市公司体外拥有煤炭产能 1980 万吨,未来公司煤炭板块扩产空间广阔。 电力业务加快布局。 2022 年 11 月,公司与皖能股份同比例增资建设钱营孜电厂二期扩建项目,项目年发电量约 48 亿千瓦时,计划于 2024 年底建成投产,投产后公司电力权益装机规模将提升至 1050MW,较当前扩大 90.84%,有望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 此外,公司祁东分布式光伏电站投入运营; 皖恒新能源300 兆瓦风电和淮北矿区分布式光伏项目完成核准,即将开工建设。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 2024-2026 年公司归母净利为 19.32/20.66/22.00 亿元,折合 EPS 分别为 1.61/1.72/1.83 元/股,对应 2024 年 4 月 25 日收盘价的PE 分别为 8/8/7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煤炭价格大幅下跌;集团资产注入、在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兰花科创 能源行业 2024-04-24 9.68 -- -- 10.15 4.86%
10.15 4.86% -- 详细
事件: 2024 年 4 月 22 日,公司发布 2023 年年报及 2024 年一季报。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32.84 亿元,同比减少 6.16%;归母净利润 20.98 亿元,同比减少 34.93%。 2024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2.62 亿元,同比减少25.03%;归母净利润 1.35 亿元,同比减少 82.55%。 2023 年四费大幅降低,煤价下滑、成本增加及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拖累业绩。2023 年,公司四费合计同比减少 4.92 亿元,降幅 24.7%,但受煤价同比下滑明显,公司外采保供煤增加,新投产整合矿井掘进开拓支出较高成本增加,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1.01 亿元等因素影响,公司盈利受到拖累。 24Q1 煤价下滑、投资收益减少、所得税率大幅提升致盈利受损。 24Q1 煤炭售价下滑减少毛利约 8.84 亿元,参股公司亚美大宁利润减少致投资收益同比减少 1.09 亿元,公司所得税率同比大幅提升 38.23pct 至 61.42%减少净利润约0.78 亿元,财务费用同比增长 45.70%即 0.18 亿元,考虑同宝、沁裕尚处产能爬坡阶段或拖累盈利,上述因素综合导致公司归母净利同比大幅下滑 82.55%。 前三季度现金分红 53.10%,股息率 7.0%。 23Q4 公司拟不再分配现金股利,公司已于 2024 年 2 月 8 日实施完成 2023 年前三季度利润分配,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 0.75 元(含税),共计分派现金红利 11.14 亿元(含税),分红比例 53.10%,以 2024 年 4 月 22 日股价计算,股息率 7.0%。 煤炭业务盈利受损,未来扩产空间充足。 1) 2023: 受益 240 万吨/年玉溪矿达产及 90 万吨/年同宝、沁裕矿均联合试运转, 公司实现煤炭产销量1380/1299 万吨,同比+20.46%/+11.65%; 吨煤售价 739.1 元/吨, 同比下降21.75%; 吨煤成本 327.6 元/吨,同比增长 10.23%; 单位毛利率为 55.68%,同比下降 12.86pct。 2) 24Q1: 公司实现煤炭产销量 312 万吨,同比增长 6.96%,环比下降 17.96%; 煤炭销量 238 万吨,同比下降 4.46%,环比下降 40.58%;吨煤售价 631.5 元/吨, 同比下降 30.33%, 环比下降 11.73%;吨煤成本 365.4元/吨, 同比增长 22.74%, 环比下降 3.00%;单位毛利率为 42.13%,同比下降25.02pct,环比下降 5.21pct。公司同宝、沁裕矿分别于 2023 年 11 月、 2024年 1 月正式投产, 90 万吨/年百盛煤业 2024 年 3 月进入联合试运转, 90 万吨/年芦河煤业二期工程也在有序推进,力争 2026 年 9 月联合试运转。 2023 年同宝、沁裕矿仍处于亏损状态,伴随 24 年产量逐步释放,盈利能力有望好转。 24Q1 受停产减排影响尿素产销环比下滑,成本大幅下降致毛利率提升。2023 年实现尿素产销量 96.78/97.65 万吨, 同比+18.92%/+19.16%;综合售价 2249.9 元/吨, 同比下降 8.73%; 单位成本 1870.8 元/吨, 同比下降 11.63%;单位毛利率为 16.85%,同比上升 2.73pct。 24Q1 实现产销量 22.11/19.34 万吨, 同比+1.05%/-6.16%, 环比+1.10%/-19.92%; 综合售价 2028.3 元/吨, 同环比-20.12%/-9.90%; 单位成本 1579.2 元/吨, 同环比-30.45%/-10.79%;单位毛利率为 22.14%,同环比+11.57/+0.77pct。 2023 及 24Q1 受益成本降幅较大,公司己内酰胺业务同比、环比均减亏。 受市场和环保因素影响, 公司二甲醚企业基本处于停产状态。 投资建议: 考虑 2024 年公司煤炭及煤化工产品售价或同比降低,我们预计2024-2026 年公司归母净利为 13.15/19.41/22.42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0.89/1.31/1.51 元/股,对应 2024 年 4 月 22 日收盘价的 PE 分别均为 12/8/7倍, 下调至“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煤炭价格大幅下跌;在建矿井投产不及预期
盘江股份 能源行业 2024-04-24 6.17 -- -- 6.81 10.37%
6.81 10.37% -- 详细
事件:2024年4月22日,公司公布2023年年度报告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94亿元,同比下降20.60%,归母净利润7.32亿元,同比下降66.62%。2024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9.49亿元,同比下降31.91%,归母净利润2132.5万元,同比下降93.92%。 2023年产销下滑,价格下降影响利润。2023年,公司完成煤炭产量1126.94万吨,同比下降3.6%;商品煤销量1153.36万吨,同比下降9.61%。2023年公司煤炭综合售价782.16元/吨,同比下降13.61%;吨煤成本563.6元/吨,同比增长3.87%,吨煤毛利218.56元/吨,同比下降39.75%;毛利率为27.94%,较2022年下降12.13个百分点。 2024年产量增长明显,期待业绩释放。公司2024年经营计划为生产原煤1560万吨(+1.93%),生产商品煤1013万吨(-10.11%),营业总收入101.3亿元(+7.73%),利润总额11亿元(+19.24%)。 现金分红82%,股息率4.37%。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8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股利6.01亿元,占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的82.06%,以2024年4月22日市值测算,股息率4.37%。 24Q1煤炭产销下滑明显,导致毛利大幅下滑。2024年一季度,公司完成煤炭产量203.73万吨,同比下降35.72%;煤炭销量190.07万吨,同比下降45.67%。24Q1公司煤炭综合售价894.41元/吨,同比增长12.1%,吨煤成本665.61元/吨,同比增长16.7%;吨煤毛利228.80元/吨,同比增长0.5%;总毛利为4.35亿元,同比降低3.61亿元,降幅45.37%,毛利率为25.58%,同比下降2.94个百分点。 煤电新能源一体化格局逐步形成。2023年马依公司马依西一井一采区(120万吨/年)、恒普公司发耳二矿西井一期(90万吨/年)顺利通过联合试运转验收,并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新增煤炭产能210万吨/年;公司首个露采项目杨山煤矿(100万吨/年)取得省能源局核准;接续采区建设和矿井技改扩能有序推进,煤炭主业发展持续向好。电力业务方面,公司新能源发电项目已实现并网容量超过100万千瓦,拟建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超过150万千瓦;盘江新光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1号机组已投入运营,2号机组力争今年上半年实现并网发电;盘江普定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力争今年底实现首台机组并网发电。 投资建议:公司为贵州省煤炭龙头,煤炭资源储量丰富,资源禀赋优异。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为8.05/9.79/12.0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7/0.46/0.56元/股,对应2024年4月22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17/14/11倍,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煤炭价格波动的风险。2)项目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甘肃能化 能源行业 2024-04-19 3.32 -- -- 3.66 7.02%
3.82 15.06% -- 详细
事件: 2024 年 4 月 15 日,公司发布 2023 年年报。 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2.59 亿元,同比下降 8.17%;归母净利润 17.38 亿元,同比减少45.16%。 23Q4 盈利同环比均降。 23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6.53 亿元,同比下降6.09%,环比下降 6.94%;归母净利润 1.78 亿元,同比减少 59.55%,环比下降36.22%。 23Q4 公司资产减值损失 1.70 亿元,对业绩形成拖累。 现金股利支付率 30.79%,股息率 2.87%。 公司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 0.10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股利 5.35 亿元,占当年合并报表实现的归母净利润的 30.79%,以 2024 年 4 月 16 日收盘价 3.48 元计算,股息率为 2.87%。 煤炭产销大幅增长, 成本降幅不及售价, 毛利率同比下滑。 2023 年,公司所属煤炭业务实现煤炭产量 1967.68 万吨,同比增长 31.70%;煤炭销量 1926.73万吨,同比增长 36.13%;煤炭产品吨煤收入 448.52 元/吨,同比下降 33.93%;原煤单位制造成本 335.46 元/吨,同比大幅下降 16.25%;吨煤毛利为 191.33元/吨,同比下降 49.31%。煤炭业务毛利率同比下滑 12.94pct 至 42.66%。 公司景泰煤业白岩子矿已进入联合试运转,酒泉肃北红沙梁露天矿和井工矿各产能核增至 300 万吨/年并按计划推进建设。 此外,公司王家山矿、红会一矿尚未满产,未来仍有提产空间,公司煤炭产量增量可期。 电力业务盈利改善, 兰州新区热电项目开工建设。 2023 年,公司完成火力发电量 37.79 亿度 ,同比减少 10.02%; 度电收入 0.3908 元/度,同比增长10.46%;度电成本 0.3223 元/度,同比增长 6.32%;度电毛利 0.0684 元/度,同比增长 35.29%。电力业务毛利率同比抬升 3.21pct 至 17.51%。 公司兰州新区热电联产项目设计年发电量 33.02 亿度,供热量 1362.41 万吉焦,现已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有助于公司夯实煤电主业,促进煤炭资源转化消纳和保价增值。 煤化工项目投运可期, 有望贡献业绩增量。 公司 2020 年发行可转债投资建设的清洁高效气化气综合利用项目, 目前一期工程顺利进入单机试车调试阶段,2024 年有望进入试运转贡献业绩增量。气化气项目有助于公司完善下游产业链,据此前公告气化气二期项目建设也已启动,公司布局煤化工业务将消纳部分长协动力煤,所生产的高附加值化工品有助于保障公司未来盈利。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 2024-2026 年公司归母净利为 19.54/21.57/23.78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37/0.40/0.44 元/股,对应 2024 年 4 月 16 日收盘价的PE 分别均为 10/9/8 倍。 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煤炭价格大幅下跌;在建矿井投产不及预期
昊华能源 能源行业 2024-04-18 7.99 -- -- 10.05 21.08%
10.39 30.04% -- 详细
事件: 2024年 4月 16日,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和 2024年一季报。 2023业绩符合预期, 23Q4、 24Q1营收均环比增长。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4.37亿元,同比下降 9.15%;归母净利润 10.40亿元,同比下降22.60%。 23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3.17亿元,同比下降 6.39%,环比增长17.48%;归母净利润 2922.83万元,同比增长 115.82%,环比下降 90.34%,其中计提减值准备减少归母净利润 2.91亿元。 24Q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4.13亿元,同比增长 7.58%; 归母净利润 4.52亿元,同比增长 5.12%。 拟派发每股现金股利 0.35元(含税),分红比例 48.46%,股息率 4.2%。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派发每股现金股利 0.35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 5.04亿元(含税),占 2023年归母净利润的 48.46%,以 2024年 4月 15日股价计算,股息率 4.2%。 2023煤炭产销增加、毛利率小幅下滑, 24Q1产销延续增势。 2023年, 公司实现煤炭产销量 1706.35/1705.18万吨,同比+14.50%/+14.52%。 2023年公司吨煤售价 448.76元/吨,同比下降 21.98%; 吨煤成本 187.14元/吨,同比下降 18.77%; 煤炭业务毛利率为 58.30%,同比下降 1.65pct。 24Q1, 公司实现 煤 炭 产 销 量 484.07/487.92万 吨 , 同 比 +9.22%/+10.86% , 环 比+12.78%/+14.09%。 24Q1公司吨煤售价 440.20元/吨,同比下降 7.01%, 环比下降 4.99%;吨煤成本 190.91元/吨,同比下降 1.37%,环比增长 16.11%; 煤炭业务毛利率为 56.63%,同比下滑 2.48pct,环比下滑 7.88pct。 2023年公司 240万吨/年红一煤矿顺利通过竣工验收,累计销售煤炭 201万吨, 240万吨/年红二煤矿于 2023年 12月联合试运转, 2024年有望贡献产量增量。此外,公司确定了“十四五”末实现煤炭产能 3000万吨的规划目标,正积极在煤炭资源富集区寻找优质煤矿项目,未来产能规模有望持续提升。 2023甲醇业务亏损拖累盈利,铁路毛利率下滑; 24Q1甲醇减亏,铁路盈利同比抬升。 1)甲醇: 2023, 受停机检修影响, 公司甲醇产销量 32.47/32.08万吨,同比-24.15%/-25.78%; 甲醇售价 1836.74元/吨,同比下降 8.14%;甲醇成本 2550.76元/吨,同比下降 0.74%。 2023公司甲醇业务毛利-2.29亿元。 24Q1, 公司甲醇产销量 12.44/12.76万吨,同比+26.55%/+41.46%,环比+18.14%/24.12%;甲醇售价 1765.96元/吨,同比下降 5.23%,环比下降 2.66%; 甲醇成本 1996.62元/吨,同比下降 16.00%,环比下降 37.28%。 24Q1甲醇业务毛利-2943.2万元,环比减亏幅度 79.09%。 2)铁路: 2023, 公司铁路专用线运量 621.72万吨,同比下降 13.74%; 运价为 23.47元/吨,同比增长 5.03%; 成本为 7.76元/吨,同比增长 11.55%。 2023铁路专用线业务毛利率为 66.92%,同比下降 1.93pct。 24Q1, 公司铁路专用线运量 175.59万吨,同比下降 2.42%,环比下降 12.77%; 运价为 24.53元/吨,同比增长 5.15%,环比下降 0.81%; 成本为 7.02元/吨,同比增长 2.77%,环比增长 13.54%。 24Q1铁路专用线业务毛利率为 71.38%, 同比抬升 0.66pct,环比下滑 3.62pct。 投资建议: 考虑 24年公司煤炭产销有望增长、甲醇业务有望减亏, 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12.45/14.88/16.89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0.86/1.03/1.17元/股,对应 2024年 4月 15日收盘价的 PE 分别均为 10/8/7倍, 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煤炭价格大幅下跌; 在建矿井投产不及预期。
九丰能源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4-04-12 26.15 -- -- 28.59 7.72%
31.52 20.54% -- 详细
事件: 2024年 4月 9日,公司发布 2023年年度报告。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65.66亿元,同比增长 10.91%;实现归母净利润 13.06亿元,同比增长 19.8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3.35亿元,同比增长 26.25%。 高效资源配置保障清洁能源单吨毛差稳定,新码头项目稳健推进。 2023年,公司 LPG 销量为 190.99万吨,同比略下滑 3.49%,单吨毛差约 256元/吨,同比略下滑 3.63%; LNG 销量为 227.60万吨,同比增长 55.52%,单吨毛差为 470元/吨,同比下滑 21.09%。 两者单吨毛差相较历史实现毛差处于中位水平,整体相对稳定,主要是得益于公司高效的资源配置和自有船舶的优势。一方面, 公司海气陆气并进, 提升海气现货资源采购量, 匹配工业园区类项目的管道气基础保障量,增加陆气调节气源采购; 另一方面,公司积极拓展广西、江西、湖南等泛华南终端市场, 通过价格联动、背靠背交易、成本加成、协议顺价等方式,构建不同类型资源与客户的匹配关系,强化国内国际业务顺价能力。 2023年公司 LPG和 LNG 业务实现毛利率分别为 5.6%和 7.3%, 其中, LPG 业务毛利率相比 2022年提高 0.5pct(LNG 业务毛利率 2023年和 2022年口径不同) 。 此外, 公司惠州液化烃码头项目(5万吨) 及配套 LPG 仓储基地项目已完成相关土地交付、项目报批报建等事项, LPG 仓储基地项目于 2023年 5月 30日正式动工建设。 能源作业和能源物流快速增长。 1) 回收处理: 公司在运营天然气回收处理配套服务项目共三个, 天然气处理规模约 172万方/天, 全年配套服务作业量达38万吨, 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超过 30%。 2) 辅助排采: 2023年公司顺利切入该领域, 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建立了良好的服务合作关系, 服务的低产低效井涉及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山西吕梁、四川达州等区域,截至 2023年末,公司在运营超过 110口天然气井。 3)能源物流: 2023年公司自有 LNG船舶 Energy Spirit 号常年对外提供运力服务,全年总航次 44次, Pioneer Spirit号除自用外对外总航次 3次;此外, 2023年 7月, 公司与粤文能源达成 LNG 接收站窗口期综合服务合作,充分利用了接收站富余仓储能力。 综合来看: 公司2023年能源作业服务实现收入 15.58亿元, 毛利率 19.3%,其中,公司以 8560万元于 2023年 8月 3日购买取得河南中能的股权,控股 70%,截至 2023年末该子公司实现净利润 1314万元,净利率高达 24.98%;能源物流服务实现营业收入 2.82亿元,实现毛利率 32.05%。 特种气体业务取得跨越式突破。 氦气方面, 2023年公司氦气产量达 30万方, 占国产氦气产量的 10%, 进入国产氦气规模第一梯队,同时积极布局液氦槽罐资产用以进口,业务毛利率高达 83.85%;氢气方面, 2023年 4月,公司以1.04亿元购入正拓气体 70%股权,提升多种制氢技术实力和氢气运营管理能力,截至 2023年末, 氢气现场制气项目在运行产能规模达 2万方/小时。 此外, 2023年, 公司成功签约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特燃特气配套项目,拟投资 4.93亿元,为火箭发射提供液氢、液氧、液氮、氦气、高纯度液态甲烷等产品, 是我国商业航天发射场首个特燃特气综合配套项目, 也是公司接入航天产业链的重要载体。 2024年归母净利润考核目标 15亿元,利润目标下限提高 2亿元以上。 公司明确 2024年归母净利润考核目标为 15亿元, 同比 2023年增速至少将达到12.8%, 且相比于 2022年出台的员工持股计划所制定的目标,利润目标下限从12.3~12.6亿元提高了 2亿元以上。 其中:清洁能源/能源服务/特种气体业务实现归母净利润目标分别为 9.6/4.7/0.7亿元,占比 64.0%/31.3%/4.7%。 投资建议: 公司三项主业快速发展, 协同优势显著, 竞争壁垒不断增强, 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19/17.36/20.09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 2.40/2.74/3.17元/股,对应 2024年 4月 10日股价的 PE 分别为11/10/8倍, 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LNG 需求不及预期,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恒源煤电 能源行业 2024-04-01 11.32 -- -- 14.35 18.50%
13.42 18.55% -- 详细
事件: 2024年 3月 29日,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7.86亿元,同比下降 7.24%;归母净利润 20.36亿元,同比下降 19.43%; 基本每股收益 1.697元。 23Q4营收增长,盈利同环比均降。 23Q4,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8.19亿元,同比增长 11.01%,环比增长 5.16%; 归母净利润 4.03亿元,同比下降 56.22%,环比下降 21.90%。 拟派发每股股利 0.85元(含税) ,分红比例 50.1%, 股息率 6.9%。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派发 2023年度末期股息每 10股 8.5元(含税), 共计拟派发现金红利 10.20亿元(含税),占 2023年归母净利润的 50.1%,以 2024年 3月29日股价计算, A 股股息率达到 6.9%。 煤炭产销同比增长, 洗精煤价减成本增拖累盈利。 1)产销: 2023年,公司实现原煤产量 943.94万吨,同比增长 1.07%;商品煤产量 745.49万吨,同比增长 6.07%;商品煤销量 761.86万吨,同比增长 8.19%,其中混煤/洗精煤/块煤/煤泥销量占比分别为 51.6%/37.8%/0.5%/10.1%。 2)售价: 2023年,公司吨煤售价 958.1元/吨,同比下降 14.2%。 其中,混煤售价 541.1元/吨,同比增长 3.1%;洗精煤售价 1703.9元/吨,同比下降 15.9%。 3)成本: 2023年, 公司吨煤销售成本为 517.0元/吨,同比下降 6.1%。 其中,混煤成本 317.7元/吨,同比下降 12.0%;洗精煤成本 842.4元/吨,同比增长 0.4%。 4)效益: 2023年公司商品煤销售毛利率为 46.67%,同比下滑 4.15pct。 2023年,公司恒源煤矿改建工程、钱营孜煤矿改建及二水平延深工程、恒泰公司延深技改工程按计划推进。 此外,公司对控股股东皖北煤电集团多个矿业公司拥有不可撤销收购权,集团在上市公司体外拥有煤炭产能 1980万吨,未来公司煤炭板块扩产空间广阔。 电力业务权益净利润为负, 规模较小影响有限。 2023年, 公司完成发电量33.56亿度, 电力业务实现权益净利润-1136.76万元, 2022年权益净利润为410.66万元。 其参控股的 5个电厂中, 仅钱营孜发电和新收购的宿州热电实现盈利, 合计贡献权益净利润 3369.47万元, 其中钱营孜发电权益净利润同比下滑16.8%;宿州热电同比由亏转盈,实现权益净利润 259.49万元; 其余 3个电厂均为亏损状态。 公司钱营孜电厂二期项目有序推进,该项目年发电量约 48亿千瓦时,计划于 2024年底建成投产; 祁东分布式光伏电站投入运营;皖恒新能源300兆瓦风电和淮北矿区分布式光伏项目完成核准,即将开工建设。 投资建议: 公司计划 2024年煤炭产量 946.98万吨, 发电量 35.6亿度,综合考虑公司煤炭、电力计划产量有所上升但公司毛利占比较高的洗精煤价格或有所降低,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为 19.54/20.80/22.15亿元,折合 EPS 分别为 1.63/1.73/1.85元/股,对应 2024年 3月 29日收盘价的 PE 分别为 8/7/7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煤炭价格大幅下跌;集团资产注入、在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5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