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杨阳

华龙证券

研究方向: 公用事业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230523110001。曾就职于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硕士,湖南大学电气工程本科,5年证券从业经验,现任国海证券公用事业和中小盘团队首席。获得2021年新财富分析师公用事业第4名,21世纪金牌分析师和Wind 金牌分析师公用事业行业第2名,21年水晶球公用事业入围,2020年wind 金牌分析师公用事业第2,2018年新财富公用事业第4、水晶球公用事业第2核心成员。...>>

20日
短线
11.11%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6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长城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4-29 26.40 -- -- 26.76 1.36% -- 26.76 1.36% -- 详细
事件:4 月 25 日, 长城汽车发布 2024 年一季报: 公司 2024Q1 实现营收 428.6 亿元, 同比+47.6%, 实现归母净利润 32.3 亿元, 同比+1752.6%,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0.2 亿元, 同比+1032.9%。 观点: 2024Q1 营收同比+47.6%, 出口+高端车型放量拉高单车均价。 公司 2024Q1 营收同比+47.6%, 销量方面, 公司 2024Q1 累计销量27.5 万辆, 同比+25.2%。 售价方面, 公司 2024Q1 单车均价 15.6万元, 同比+2.4 万元, 环比+0.9 万元, 主要系公司出口以及高端车型占比提升, 其中 2024Q1 出口销量占比 33.7%, 同/环比+10.1pct/+5.2pct; 坦克、 WEY 等高端品牌车型销量占比 21.4%,同/环比+8.8pct/+3.2pct。 销量提升+费用控制+高 ASP 车型放量推动 2024Q1 业绩高增。 公司 2024Q1 归母净利润同比+1752.6%,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1032.9%, 增速差异主要系 2024Q1 包含政府补助等的非经常性损益同比+8.1 亿元至 12.0 亿元。 公司 2024Q1 毛利率 20.0%, 同比+3.97pct, 或系海外以及坦克等高 ASP、 高毛利车型放量以及整体销量规模提升下摊薄成本; 公司费用控制进一步优化,2024Q1 期间费用率同比-2.87pct, 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同比-1.0pct/-1.3pct/-0.7pct/+0.2pct。 海外渠道积极布局有望推动出口高增, 智能化加速助力品牌高端化进程。 出口方面, 公司积极布局海外渠道, 截至 2023 年底已覆盖全球 170 多个国家和地区, 拥有超过 1000 家海外销售渠道。 展望 2024 年, 公司坚持“ONE GWM” 全球战略, 加速拓展欧洲、东盟和拉美等多个市场, 有望持续获取出口销量增量。 高端化方面, 长城智驾系统 4 月中旬直播测试中实现全场景无图 NOA, 后续有望落地 WEY 等品牌车型, 加速智能化进程, 逐步品牌高端化。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公司 2024 年开启产品高端化周期, 全球化与智能化加速, 有望持续推动业绩增长,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8.79/122.96/146.94 亿元, 当前股价对应 PE为 22.8/18.3/15.3 倍,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不及预期; 新车销量不及预期; 智能化进展不及预期; 上游原材料涨价; 地缘政治风险; 测算存在误差, 以实际为准。
隆盛科技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4-29 16.30 -- -- 18.50 13.50% -- 18.50 13.50% -- 详细
2024 年 4 月 22 日, 公司发布 2023 年年报及 2024 年一季报: 公司 2023 年实现营收 18.3 亿元, 同比+59.1%, 实现归母净利润 1.5 亿元, 同比+94.3%; 2024Q1 实现营收 5.7 亿元, 同比+66.8%, 实现归母净利润 0.5 亿元, 同比+30.2%。 观点: 客户拓展+下游高景气推动营收增长, 有效费用控制推动业绩高增。 收入端, 公司 2023 年营收同比+59.1%, 分业务来看, 新能源铁芯业务营收同比+92.7%, 主要系公司在报告期内拓展金康动力、 弗迪动力等 Tier1 客户并进入赛力斯、 比亚迪和吉利等主机厂供应链; EGR 业务营收同比+97.3%, 主要系混动乘用车和天然气重卡渗透率提升迅速。 利润端, 公司 2023 年归母净利润同比+94.3%, 其中毛利率 17.8%, 同比-1.1pct, 或系新能源产品产能利用率较低(铁芯和混动 EGR 产能利用率分别为 73%和 49%);期间费用率同比-2.0pct 至 9.8%, 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同比-0.1pct/-0.8pct/-0.5pct/-0.6pct。 2024Q1 归母净利润同比+30.2%, 产量爬坡或推动毛利率环比改善。 收入端, 公司 2024Q1 营收同比+66.8%, 或系下游高景气推动, 其中 2024Q1 混动乘用车/天然气重卡销量同比+77%/+135%。 利润端, 公司 2024Q1 归母净利润同比+30.2%, 其中毛利率同比-2.3pct, 环比+1.4pct, 环比或系新能源产品逐步爬坡, 产能利用率提升; 期间费用率同比-2.1pct, 费用控制持续优化, 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同比-0.1pct/-0.8pct/-1.1pct/-0.1pct。 下游高景气度有望推动公司维持高成长性。 新能源铁芯方面, 公司已进入特斯拉、 比亚迪、 吉利和赛力斯等头部车企产业链, 有望充分受益于配套车型销量高增。 EGR 和天然气喷射系统方面,混动乘用车和天然气重卡渗透率不断提升, 其中公司 2023 年天然气喷射系统市占率已达 50%, 下游高景气度有望持续推动公司维持高成长性。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公司新能源铁芯、 EGR 和天然气喷射系统等业务下游有望维持高景气度, 有望助力公司成长, 预计公司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43/3.36/4.10 亿元, 当前股价对 应 PE 为 15.5/11.2/9.2 倍, 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不及预期; 产品定点不及预期; 下游景气度回落; 上游原材料涨价; 测算存在误差, 以实际为准; 适当性管理。
宇通客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4-29 26.74 -- -- 28.15 5.27% -- 28.15 5.27% -- 详细
事件:4 月 26 日, 宇通客车发布 2024 年一季报: 公司 2024Q1 实现营收 66.2 亿元, 同比+85.0%, 实现归母净利润 6.6 亿元, 同比+445.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5.7 亿元, 同比+1094.7%。 观点:量价齐升拉动营收同比高增, 出口销量同比+92.0%。 公司 2024Q1营收同比+85.0%, 主要系销量方面, 公司 2024Q1 累计销量 7731辆, 同比+74.2%, 其中大中型客车销量 6967 辆, 同比+101%。 在海外客车市场高景气度的推动下, 公司 2024Q1 出口销量 2598辆, 同比+92%, 占比达 33.6%, 同比+3.1pct。 售价方面, 公司2024Q1 单车均价 85.6 万元, 同比+5.0 万元, 我们认为主要系大中客车以及出口销量占比提升。 降本控费+产品向上推动 2024Q1 业绩高增。 公司 2024Q1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1094.7%, 其中公司 2024Q1 毛利率 24.9%, 同比+3.4pct, 主要系出口占比提升且高端产品布局逐步完善, 2024Q1单车毛利 21.3 万元, 同比+4.0 万元; 公司 2024Q1 期间费用率同比-7.3pct, 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同比-1.7pct/-2.0pct/-3.5pct/-0.1pct。 海外大中客新能源渗透率处于上行区间, 公司布局全球市场有望充分受益。 展望 2024 年, 海外大中型客车新能源渗透率处于低位, 在政策推动和出行等下游需求恢复的双重推动下, 海外新能源大中型客车销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宇通作为我国大中型客车龙头, 通过 60 余家多元渠道布局独联体、 中东和欧洲等 6 大区域,并在十余个国家建立 KD 工厂, 从“产品输出” 走向“技术输出和品牌授权”; 海外产品完成平台化和系列化整合, U 系列双层公交等高端产品逐步上市。 渠道、 产能和产品三重优势下, 出口增量可期。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海外新能源大中型客车渗透率处于上行区间, 公司作为我国大中型客车龙头有望充分受益, 预计公司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6.38/32.49/40.41 亿元, 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21.6/17.5/14.1 倍, 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不及预期; 新车销量不及预期; 海外出行等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上游原材料涨价; 地缘政治风险; 测算 存在误差, 以实际为准。
海兴电力 机械行业 2024-04-19 49.49 -- -- 51.15 3.35% -- 51.15 3.35% -- 详细
事件: 2024年 4月 15日, 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 2023年实现营收 42亿元, 同比+27%; 归母净利润 9.82亿元, 同比+48%,其中, 2023Q4单季营收 13.28亿元, 同比+44%; 归母净利润 3.14亿元, 同比+61.2%。 观点: 公司产品渠道优势显著, 智能配用电业务较快增长, 新能源业务提升迅速。 分业务来看, 智能用电/智能配电/新能源业务分别实现 营 收 35.95亿 元 /4.06亿 元 /1.63亿 元 , 同 比 分 别+23.93%/+24.19%/+283.50%。 其中, 智能用电业务受益于系统软件和解决方案的营收占比大幅提升; 智能配电业务实现了非洲市场配网集采项目中标和交付、 南方电网集采项目的首次中标等; 新能源业务方面公司在非洲、 拉美中标了微电网、 综合能源管理等 EPC 项目, 在国内, 公司中标了千万级充电场站 EPC 项目。 海外占比快速提升, 非洲、 欧洲区域营收大幅增长。 分区域来看,公司 2023年境外/境内分别实现营收 27.91亿元/13.72亿元, 同比分别+51.29%/-3.71%, 海外营收占比达到 66.46%, 同比提升 10.71个百分点。 其中, 公司在非洲区域实现营收 10.03亿元, 同比+157%; 在亚洲实现营收 8.72亿元, 同比+32%; 在拉美实现营收 7.99亿元,同比+3.5%;在欧洲实现营收 1.18亿元,同比+436%。 展望后续, 随海外智能化及更新换代需求提升, 公司出口动力有望持续。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费用管控成效显著。 2023年公司盈利能力明显提升, 毛利率 41.90%, 同比提升 3.67个百分点, 创近 6年新高; 净利率 23.39%, 同比提升 3.33个百分点, 创近 7年新高。 盈利提升主要系原材料价格下降、 人民币贬值、 解决方案占比提升等因素影响。 同时, 公司 2023年期间费用率 13.64%, 同比下降 2.98个百分点, 费用管控成效显著。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公司是智能配用电出海领先企业, 具备深刻的先发优势和渠道壁垒, 有望受益于海内外需求增长。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2.08/14.64/17.17亿元, 对应2024-2026年 PE 分别为 19.9/16.5/14.0倍。 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 评级。
双环传动 机械行业 2024-04-18 21.19 -- -- 24.95 17.74% -- 24.95 17.74% -- 详细
事件:4 月 12 日, 公司发布 2023 年年报: 公司 2023 年实现营收 80.7亿元, 同比+18.1%, 实现归母净利润 8.2 亿元, 同比+40.3%; 2023Q4实现营收 22.0 亿元, 同比+9.4%, 实现归母净利润 2.3 亿元, 同比+31.5%。 观点: 乘用+商用量价齐升助推营收增长, 新业务民生齿轮收入同比+87.05%。 公司 2023 年营收同比+18.1%, 主要系乘用车齿轮/商用 车 齿 轮 业 务 2023 年 销 量 同 比 +11.4%/+19.5% , 售 价 同 比+3.9%/43.3%, 实现量价齐升。 分产品来看, 新能源齿轮销量同比+22.9%至 1657 万件, 收入同比+16.5%, 改善齿轮业务整体收入结构, 提高均价。 公司民生齿轮收入同比+87.5%, 主要系智能家居、 车载部品等领域需求旺盛以及公司市占率提升。 在下游持续高景气度的支持下, 民生齿轮业务未来有望助力公司实现稳定而持续的业绩增长。 下游景气回升+降费增效提升盈利能力。 公司 2023 年归母净利润同比+40.3%, 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商用车齿轮/工程机械齿轮业务下游景气度回升叠加上游原材料降价作用下, 盈利能力修复, 毛利率同比+6.5pct/+3.3pct, 拉动公司整体毛利率同比+1.2pct。 二是降费增效效果明显, 公司 2023 年期间费用率同比-0.6pct, 其中销售 费 用 率 / 管 理 费 用 率 / 研 发 费 用 率 / 财 务 费 用 率 同 比-0.01pct/-0.4pct/+0.4pct/-0.6pct。 在技术改善和自动化水平提升的作用下, 公司 2023 年人均效率同比+20%。 布局机器人业务打开成长空间, 环动科技分拆上市拓宽融资渠道。 公司通过子公司环动科技布局机器人精密减速机领域, 已形成成熟的研发能力和批量交付能力, 在国内 RV 减速机的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谐波减速机产品也已实现供货。 公司 2024 年 3月发布环动科技分拆上市预案, 在保持对环动科技控股的条件下进一步拓宽其融资渠道, 聚焦机器人领域业务发展, 有望为公司打开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公司是齿轮行业龙头, 2024 年民生齿轮等新业务业绩增量可期, 布局机器人领域打开成长空间。 预计2024-2026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3/12.8/15.5 亿元, 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7.5/14.0/11.6 倍, 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 评 级。 风险提示: 新增定点不及预期; 机器人商业化落地不及预期; 原材料涨价风险; 民生齿轮等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测算存在误差,以实际为准。
华明装备 机械行业 2024-04-17 20.86 -- -- 21.62 3.64% -- 21.62 3.64% -- 详细
事件: 2024年 4月 10日,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 2023年实现营收 19.6亿元,同比+14.6%。归母净利润 5.4亿元,同比+50.9%,其中, 2023Q4单季营收 5.1亿元,同比-1.0%;归母净利润 0.8亿元,同比+14.7%。 观点: 2023年公司营收、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分业务来看, 电力设备/数控成套加工设备/电力工程业务分别实现营收 16.3亿元/1.6亿元/1.2亿元,同比分别+20.5%/+7.7%/-29.3%; 分区域来看, 国内/海外分别实现营收 16.9亿元/2.7亿元,同比分别+8.2%/+79.2%,海外业务实现快速增长。公司 2023年度提前完成了前期制定的在2025年之前实现扣非净利润 5亿元的业绩目标,并制定了未来 4年内净利润在 2023年基础上实现翻倍的新目标。 毛利率提升,费用持续下降。 得益于产品结构改善和海外收入提升, 2023年公司毛利率 52.23%,同比提升 2.93个百分点;受美元存款利率提升的影响,利息收入完全覆盖利息费用,公司财务费用大幅下降 2054.8万元;同时销售费用率持续下降, 2023年同比下降 0.87个百分点至 10.83%。 积极布局东南亚、美国、欧洲,出口有望成为快速增长点。 公司已在新加坡设立子公司,并正积极组建本地化团队,服务于东南亚市场,力争在未来 2-3年内取得显著突破;公司已经积极融入美国市场并陆续获得了数批订单,同时积极在美国寻求产能布局的机会;公司也将着力在欧洲拓展新的销售渠道,深度融入当地市场,与当地的变压器客户共同参与欧洲的能源革命及电网升级改造。 高分红延续, 2023年预计分红 7.4亿,股利支付率预计达 136%。 2023年公司拟派发现金红利 4.9亿元,每股分红 0.55元;此前 2023年 9月已派发现金红利 2.4亿元,每股分红 0.27元。 2023年度公司合计现金分红 7.4亿元,同比增长 2亿元,股利支付率达到136%。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公司是具备全产业链生产能力为国内变压器分接开关龙头,有望受益于海内外需求增长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64/8.03/9.77亿元,对应2024-2026年 PE 分别为 25/20/17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特高压产品应用推广不及预期;国网投资不及预期、不可抗力风险等。
永清环保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4-04-12 5.95 -- -- 6.28 5.55% -- 6.28 5.55% -- 详细
先发布局环保全产业链, 新能源新动能逐步切换。 公司 2011年上市后逐步拓展土壤修复治理、 垃圾焚烧、 危废处置、 新能源运营和新能源工程 EPC 等业务, 形成全环保产业链。 在传统危废处理业务承压后, 公司在分布式光伏、 储能建设和运营等双碳业务布局逐步落地, 推动利润持续增长。 公司 2023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0.6-0.85亿元, 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新能源业务逐步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动能。 光伏工程建设屡获新单, 储能工程建设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公司2023年以来在湖南、 广西和广东等地屡次获取分布式光伏、 户用光伏和农光互补等光伏工程建设项目订单。 2022年公司签订首个12MWh 储能电站工程项目, 2023年新增获取尔康制药光储一体化项目以及重庆精鸿益、 重庆成田等 4个用户侧储能项目。 随着新能源装机并网容量快速增长, 叠加用户侧储能商业模式逐步明晰, 储能电站建设需求有望进一步增长, 储能工程建设业务有望获取更多订单, 成为公司业绩新的增长点。 新能源运营项目布局全国, 高毛利率有望推动盈利能力提升。 公司以湖南为基础, 布局全国, 已在湖北、 陕西和广东等多地投建运营光伏电站。 新项目获取方面, 公司在湖南、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浙江等地成立了专门的新能源营销团队, 积极拓展分布式光伏和用户侧储能等新能源业务。 参考 A 股光伏运营商财务表现, 近 3年光伏发电行业平均毛利率在 60%左右, 远高于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 25.1%的整体毛利率水平。 随着未来一批优质新能源运营资产的投运, 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增长, 推动业绩持续增长。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公司拥有全环保产业链, 积极布局分布式光伏和用户侧储能建设和运营新业务, 逐步成为公司业绩增长新动能。 预计 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80/1.50/1.82亿元, 对应 PE 分别为 48.5/25.9/21.4倍, 首次覆盖, 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电价波动风险; 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新能源项目获取不及预期; 新能源项目建设不及预期; 第三方数据统计风险; 适当性管理。
长城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4-08 23.96 -- -- 27.23 13.65%
27.23 13.65% -- 详细
事件:3月29日,长城汽车发布2023年报: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1732.1亿元,同比+26.1%,实现归母净利润70.2亿元,同比-15.1%,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8.3亿元,同比+8.0%;2023Q4实现营收537.1亿元,同比+41.9%,实现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1818.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652.0%。 观点:2023年单车售价同比+8.9%,量价齐升拉动营收增长。2023年公司整车业务实现量价齐升,营收同比增长26.1%。2023年整车销量同比+15.8%至123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99%至26万辆,占比达21.3%,同比提升9pct。单车均价同比+8.9%至14.1万元/辆,其中2023Q4单车均价14.6万元/辆,同环比+2.6%/2.0%,主要系高端品牌销量占比提升,2023Q4坦克+魏牌销量占比同环比+0.5pct/2.9pct。 汇率收益影响下归母净利润承压,2023Q4归母净利率同比+3.5pct。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15.1%,排除汇率收益影响后扣非归母净利润+7.98%。其中2023Q4扣非归母净利润率同比+3.5pct,盈利能力同比提升,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规模效应降本,2023Q4毛利率同比+0.5pct至18.5%;二是费用控制优化,期间费用率同比-1.4pct至12.98%,其中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同比-0.7pct/-1.4pct,销售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同比+0.6pct/+0.2pct,主要系公司加大对新能源产品的研发的销售投入。 高端品牌进入新产品周期,海外销量持续高增。展望2024年,公司旗下高端品牌坦克和魏牌等进入新产品周期,坦克300Hi4-T、坦克800、魏牌拿铁等重磅新车有望在2024年上市贡献销量增量,推进新能源转型并提高公司整体盈利空间。2024年Q1海外销量同比+79%,维持较高增速。在已有的超千家海外渠道支撑下,随着马来西亚、厄尔多瓜等海外KD工厂逐步建设、投产,公司出海销量有望持续高增。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公司2024年进入高端品牌新产品周期,海外渠道、产能逐步建设完善有望维持出口高增速。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8.8/123.0/146.9亿元,对应PE分别为20.7/16.7/13.9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产品销量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上游原材料涨价;测算存在误差,以实际为准;第三方数据统计风险。
新泉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4-01 44.00 -- -- 48.00 9.09%
48.25 9.66% -- 详细
事件:3月25日,新泉股份发布2023年报: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105.7亿元,同比+52.2%,实现归母净利润8.06亿元,同比+71.2%;2023Q4实现营收32.5亿元,同比+46.2%,实现归母净利润2.45亿元,同比+56.6%。 观点:Q4营收环比增长21%,外饰新业务逐步放量。公司2023Q4营收环比+21.1%,高于特斯拉、吉利、理想和奇瑞等公司核心客户2023Q4销量口径环比增速的17.3%,主要原因或系核心客户份额提升及外饰新业务拓展。2023年公司支柱业务仪表板总成/门板总成营收同比+53%/+37%,其中销量同比+47%/+50%,均价同比+4.1%/-8.9%。外饰新业务放量,成为新增长点,2023年保险杠总成/外饰附件营收同比+113%/202%,其中销量同比+57%/158%,均价同比+35%/+17%。 规模化降本+费用优化推动2023年业绩同比+71.2%。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71.2%,其中Q4业绩同比+56.6%,环比+31.7%。2023年业绩高增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规模化生产下成本进一步下降,2023年公司毛利率20.05%,同比+0.3pct,分业务来看,仪表板总成/门板总成/保险杠总成/外饰附件毛利率同比+0.5pct/+1.77pct/+10.6pct/-24.2pct,外饰附件毛利率同比下降或系新业务初期投入较高。二是公司加强费用控制,期间费用率下降0.6pct至10.2%。 产能扩张推动市场份额增长,全球化布局加速推进。公司国内新增产能持续加码,2026年底前预计在芜湖、合肥等5地新增130万套仪表板总成、120万套门内护板总成、100万套外饰附件和50万套保险杠总成产能,就近配套国内自主品牌,有望推动公司市场份额持续增长。公司进一步推动全球化布局,墨西哥二期工厂预计于2024年12月投产,配合新设立的加利福尼亚州和德克萨斯州下属子公司,提升对北美客户配套供应能力。公司拟向斯洛伐克新泉增资4500万欧元,加强公司欧洲生产基地建设,进一步拓展、服务欧洲客户。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公司外饰新业务有望逐步放量,海外产能落地推动全球业务进一步增长,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4/14.3/17.9亿元,对应PE分别为18.5/14.7/11.8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风险;公司产能增长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新增定点不及预期;配套产品销量不及预期;测算存在误差,以实际为准。
申能股份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3-09-06 6.49 -- -- 6.75 4.01%
6.75 4.01%
详细
事件:8月29日,申能股份发布2023年半年报:2023H1公司实现收入139亿元,同比+8.9%,实现归母净利润18.5亿元,同比+127%;2023Q2实现收入66.2亿元,同比+29.1%,实现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82%。 投资要点:电价结构性提升+电量增长,2023Q2同比收入+29%。2023Q2公司收入同比+29.1%,一是2023H1公司平均上网电价较2023Q1+0.8%,或系相对高电价的燃机和新能源发电量增加所致;二是因为公司2023H1发电量同比+11.9%,主要系2022Q2上海疫情导致电量需求低基数,以及风光装机增加拉动发电量增长。 2023Q2公司煤电/燃机/风电/光伏发电量为88.2/15.8/14.3/6.4亿千瓦时,同比+30%/+224%/+1%/+14.2%。 金融资产带来的收益增加+煤电业绩改善+新能源利润增加,拉动2023H1业绩改善。2023H1公司归母净利润18.5亿元,同比+127%,主要是因为煤电业绩改善、新能源利润增加、金融资产带来的收益增加。根据我们测算,2023H1公司煤电归母净利润为0.3亿元,上年同期为-0.65亿元,度电净利0.3分/KWh,上年同期为-0.8分/KWh。 新能源归母净利润为7亿元,同比+18.3%,度电净利0.18元/KWh,同比+4.6%。投资收益8.7亿元,同比+4.4亿元,其中,参股公司贡献3.3亿元,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贡献5.4亿元;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1.7亿元,同比+3.8亿元,主要由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贡献。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贡献2023H1主要业绩增量。 煤电业绩改善+新能源或贡献2023Q2业绩主要增量。2023Q2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1.1亿元,环比增幅3.8亿元,我们认为主要是煤电业绩改善、新能源业绩增加。根据我们测算,其他收益、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合计对归母净利润贡献为0.22亿元。其中,2023Q2投资净收益7.1亿元,环比增加4.1亿元,主要由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贡献;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1.1亿元,环比减少3.9亿元。 假设2023Q2燃机度电净利与2023H1相等,则燃机2023Q2环比增发电量对应的归母净利增量约0.4亿元。而剩余的管网业务等盈利相对稳定,因此2023Q2盈利增量或主要来源于煤电的业绩改善以及新能源。 2023Q2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9.0亿元,同比减少64%,降幅为16亿元,主要是因为公司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22%,增幅为9.2亿元,我们认为或是2023Q2公司购买较多高价煤所致。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支付的现金10.55亿元,同比+81%,或是公司增加新能源建设力度。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基于2023年半年报业绩表现,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9/31.9/38.2亿元,对应2023-2025年PE分别为10.7/10.0/8.4倍,展望2023H2,煤价有望下行,公司火电业绩有望环比改善;叠加绿电成长修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新增装机不及预期;煤炭价格大幅上涨;电价下调;行业竞争加剧等。
隆盛科技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9-04 19.45 -- -- 21.70 11.57%
23.22 19.38%
详细
事件:隆盛科技于 2023 年 8 月 29 日发布 2023 年半年度业绩报告,2023H1 公司实现营收 7.34 亿元,同比+43.76%,实现归母净利润 0.72 亿元,同比+80.6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59 亿元,同比+56.85%。 投资要点: 业绩改善显著,新增定点加速落地。2023H1 公司的新能源业务、EGR系统、精密汽车零件的营收占比分别为 35.19%/33.61%/28.52%。 (1)新能源业务:2023H1 收入同比+83.56%,电机马达铁芯业务新增弗迪动力、星驱动力、金康动力等多个客户的项目定点;(2)EGR 系统业务:2023H1 收入同比+58.48%,商用车市场相对稳定,非道路机械市场获新增客户订单,乘用车混动领域长期绑定比亚迪、吉利、奇瑞、广汽、东安等客户,并获得多个定点项目;(3)精密汽车零件业务:2023H1 收入同比+13.66%,在电驱动/电控/热管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等领域项目实现降本增效,在滤波器铜牌项目/电机电控连接铜牌项目领域已进入批产阶段。 国六 B 标准已落地叠加柴油机市场销售稳步,公司 EGR 业务产业地位有望持续巩固。EGR 系统技术作为国六柴油发动机主流排放技术路线之一,2023 年 7 月 1 日起,国六 B 标准正式落地,排放标准的提高将进一步减少机动车对大气有害物的排放;据中内协会数据显示,2023H1 多缸柴油机累计销售 243.87 万台,同比+5.96%,其中潍柴、玉柴、全柴、云内、新柴稳居前列。公司 EGR 产品客户包括全柴动力、云内动力、康明斯、新柴股份、中国一拖、韩国斗山、常柴、玉柴、常发等企业,未来有望持续巩固 EGR 产业地位。 汽车行业景气度或将持续恢复,汽车电气化转型下公司马达铁芯业务有望受益。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 年 1-7 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 459.1 万辆和 452.6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40%和41.7%,市占率达 29%。中国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预计,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 900 万辆。7 月下旬,国家发改委等13 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伴随新一轮汽车促销费政策实施的落地,汽车行业有望持续稳增长。公司马达铁芯产品以进入蔚来、上汽、奇瑞、理想、长城等汽车品牌供应链,伴随国家汽车电气化转型,马达铁芯业务有望持续增长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 2023-2025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20.50/28.48/39.21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9%/39%/3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5/2.96/4.19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58%/51%/42%,对应 2023-2025 年 PE 分别为 23/15/11倍。公司为 EGR 行业龙头企业,同时布局新能源领域马达铁芯产品,马达铁芯下游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为公司带来新机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新能源汽车增速不及预期;产能放量不及预期;技术路线切换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
东方电气 电力设备行业 2023-09-04 16.72 -- -- 17.10 2.27%
17.10 2.27%
详细
事件: 8月 30日,东方电气发布 2023年半年报:2023H1公司实现收入 299.2亿元,同比+7.2%,实现归母净利润 20.0亿元,同比+12.85%;2023Q2实现收入152亿元,同比+10.1%,实现归母净利润9.8亿元,同比+15.9%。 投资要点: 清洁高效能源装备+工程贸易业务拉动公司 2023H1收入同比+7%。 2023H1公司收入 299.2亿元,同比+7.2%,其中,可再生能源装备/清洁高效能源装备/工程与贸易/现代制造服务业/新兴成长产业收入分别为 81/183/68/28/62亿元,同比-15%/+21%/+33%/+2%/+3%。 工程贸易业务收入增长或与疫情结束,订单获取和执行恢复有关。 工程与贸易、现代制造服务业贡献 2023H 利润主要增量。 1) 2023H1公司归母利润增速 13%,高于收入增速,工程与贸易、现代制造服务业贡献主要增量。2023H1公司装备业务子公司(锅炉、汽轮机、发电机、风电公司等)净利润合计 12.5亿元,同比-10.3%,主要是因为东方汽轮机/东方锅炉净利润同比-11.4%/-5.7%;非装备类业务净利润 8.5亿元,同比+79%,我们认为主要是工程与贸易、现代制造服务业贡献非装备类业务利润增量。 2) 分业务看,可再生能源装备/清洁高效能源装备/工程与贸易/现代制造服务业/新兴成长产业营业利润分别为 8.6/17.6/10.5/12.9/7.0亿元,分别同比-14%/+15%/+92%/+61%/-18%,其中,工程与贸易、现代制造服务业 2023H1营业利润合计占比 41.4%,同比+12.8pct。 此外,工程与贸易、现代制造服务业利润率高于公司整体水平,因此其利润的快速增长拉动公司 2023H1毛利率同比+1.0pct 至17.4%。 清洁高效能源装备订单同比+87%,有望保障公司 2024年业绩高增。 2023H1公司新增生效订单 489亿元,同比+33.3%。其中,清洁高效能源装备/可再生能源装备/工程与贸易/新兴成长产业/现代制造服务 业 订 单 分 别 为 210/116/57/61/45亿 元 , 同 比+87%/+8.0%/+87%/+4.5%/-23%。清洁高效能源装备订单增长或主 要由煤电主机贡献。 财务公司金融同业业务致使经营性净现金流减少。2023Q2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 3.4亿元,同比 2022Q2的 60亿元减少 94%,主要是所属子企业财务公司开展金融同业业务流出。具体来看,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 47亿元,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同比增加 13.7亿元。2023Q2投资活动现金净额 21亿元,同比增加 103亿元,主要是因为所属财务公司投资同业存单等业务净流入同比增加,对应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同比增加 91亿元。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9.1/50.1/58.1亿元,PE 分别为 14/11/9倍。清洁能源装备板块订单高增有望拉动公司订单快速增长,公司业绩有望保持快速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风险;煤价大涨;电价大幅下行;电源装机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三大主机价格涨幅不及预期;招标不及预期。
大唐发电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3-09-04 2.76 -- -- 2.87 3.99%
2.87 3.99%
详细
事件: 8月 29日,大唐发电发布 2023年中报: 2023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82.0亿元,同比+4.68%;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8.43%。 投资要点: 2023Q2业绩环比显著改善。2023Q2,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13.8亿元,同比-4.29亿元,主要原因是投资收益同比减少 3.04亿元及来水同比偏弱导致水电业务盈利下滑;2023Q2归母净利润环比+12.43亿元,盈利改善主要来自煤电减亏。分业务来看,2023年 H1煤机、燃机、风电、光伏、水电板块利润总额分别为-8.0亿元/2.2亿元/14.7亿元/3.4亿元/0.9亿元,同比分别+62.9%/+45.19%/+8.42%/+68.92%/-92.85%,煤电减亏带动盈利如期修复。 煤机度电亏损大幅收窄,三季度有望持续修复。2023年 H1,公司上网电量 1172亿千瓦时,同比+2.07%,其中煤机、燃机、水电、风电、光伏上网电量分别同比+3.96%/+56.19%/-40.22%/+21.18%/+58.68%。根据煤机上网电量 896亿千瓦时计算,公司煤机度电亏损约 9厘,较 2022年 H1度电亏损 3分进一步收窄,主要受益于国内动力煤现货价格与进口煤价格下行。由于煤价下行与入炉成本之间存在一定库存周期,Q2业绩尚未完全反映 5月以来煤价大幅下行的影响,我们认为 Q3业绩有望持续修复。 新能源核准+在建达 7.3GW,项目储备较为充足。2023年 H1,公司新增装机 1.58GW,其中火电燃机 0.5GW、风电 0.6GW、光伏 0.5GW,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 34.72%。截至 2023年 H1,公司在建新能源项目共计 4.3GW,其中风电/光伏为 2.6/1.7GW。公司在建+核准项目新能源达 7.3GW,项目储备较为充足,后续有望贡献业绩增量。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受水电业务盈利波动影响,我们小幅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5/47/62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5/11/8倍。后续随燃料成本下行,公司业绩有望持续修复,新能源装机持续增长也将贡献业绩增量。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滑风险;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来水不及预期;电力需求不及预期;电价下滑风险;风光新增装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风险等。
长光华芯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9-04 64.01 -- -- 71.94 12.39%
77.99 21.84%
详细
事件: 长光华芯于 2023年 8月 30日发布 2023年半年度业绩报告,2023H1公司实现营收 1.42亿元,同比-43.23%,实现归母净利润-0.11亿元,同比-117.9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同比-200.17%。 投资要点: 工业激光需求萎靡业绩承压,多策略并行静待下游复苏。2023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43.23%,其中高功率单管系列、高功率巴条系列、VCSEL 芯片系列的营收占比分别为 90.16%/8.24%/0.70%。 2023H1激光器市场需求较为疲软,公司策略调价且产能利用率有限,业绩短期承压。2023H1公司积极应对行业萎靡等不利因素,多策略并行: (1)稳步推进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VCSEL 芯片/光通信芯片等产品的研发工作, (2)整合平台资源,横向拓展氮化镓方向进军可见光领域,入股中久大光真更特殊科研领域; (3)国产替代与海外拓展并行增加市占率,战略调价提高竞争力; (4)完善内控建设加强公司治理。 维持较高的研发投入水平,优化核心产品竞争力,强化行业领先地位。2023H1公司的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58%(-0.92pct YoY)、12.30%(+6.65pct YoY)、38.54%(+16.94pctYoY),营收同比减少下公司依然滑维持较高的研发投入水平。 (1)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方面:2023年 2月,在业内首次推出最大功率超过 66W 的单管芯片;2023H1公司推出 9XXnm 50W 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已实现大批量生产; (2)光通信产品方面:公司的单波100G EML(56GBd EML 通过 PAM4调制)和 50G VCSEL(25GVCSEL 通过 PAM4调制)已实现量产。2023H1公司研发费用投入0.55亿元,主要用于 VCSEL、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蓝绿光激光器的研发,持续优化核心产品竞争力,强化行业领先地位。 光通信产品已实现量产,上量节奏值得关注。2023年 5月公司发布56G PAM4EML 光通信芯片,是 400G/800G 超算数据中心互连光模块的核心器件,现已实现量产。据 Omdia 数据,2025年高速光通信芯片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43.40亿美元,AI 行业的蓬勃发展或将带动数据中心更高要求、更大规模的建设,光芯片的市场需求有望大规模增长。2023年公司将以 10G 和 25G 产品为主,规划发展硅 光平台。高端光芯片产品或将蓄势待发,上量节奏值得关注。 盈利预测 根据行业及公司发展情况,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有望达 4.80/6.65/9.68亿元,同比变化+25%/+38%/+4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70/1.56/2.48亿元,同比增长-41%/+122%/+59%,对应 2023-2025年 PE 分别为 162/73/46倍。长光华芯是国内领先的半导体激光芯片企业,未来有望持续受益于半导体激光芯片国产化率提升。调整为“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存货跌价风险、新技术渗透不达预期风险、产品价格下降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扩产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公司光通信业务收入占比较低、AI 行业发展及光通信芯片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长江电力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3-09-01 21.95 -- -- 23.18 5.60%
23.48 6.97%
详细
事件:8月31日,长江电力发布2023年中报(调整后):1)2023中报:实现营业收入309.75亿元,同比-1.54%;归母净利润88.82亿元,同比-22.85%。 2)2023年Q2:实现营业收入155.77亿元,同比-18.68%;归母净利润52.69亿元,同比-37.32%。 投资要点:Q2业绩承压,收入降幅远小于发电量降幅。受长江来水同比偏枯、运行水位显著偏低(梯级水库持续向下游补水)影响,2023年Q2,公司总发电量约476.16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减少38.33%,而收入同比仅下降18.68%,或系电价提升影响。2023年5月,白鹤滩送江苏和浙江输配电价分别核定为8.36分/8.14分每千瓦时,倒推出的上网电价高于2022年平均上网电价0.27元/千瓦时,有利于提振收入。 乌白并表带来折旧和财务费用增加,后续降费有望贡献增量。2023年H1,公司营业成本155.09亿元,同比+14.77%,主要系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后全额计提折旧费用及境外配售电业务量增加带来的成本增加。2023年H1,公司财务费用为62.90亿元,同比+37.41%,主要系并购云川公司带息负债规模增加使得利息费用相应增加,后续有望通过债务置换降低财务费用。 三季度流量、水位均有好转,汛期表现可期。根据WIND数据,截至8月31日,三峡电站水位为156.76米,同比提升10.86米;7月1日-8月31日,三峡电站平均日出库流量达14975.81立方米/日,同比+12.40%。在2022年Q3发电量基数偏低的情况下,三季度有望实现较高增长。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上半年来水偏枯致业绩承压,我们小幅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5/330/34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8%/5%/5%,对应PE分别为17/16/16倍。后续来水有望回归多年均值,乌白电站注入也将带动全年业绩增长,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滑风险;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来水不及预期;电力需求不及预期;电价下滑风险;风光、抽蓄新增装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风险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6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