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3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新华制药 医药生物 2020-03-30 11.84 -- -- 12.59 6.33%
12.59 6.33%
详细
公司是亚洲最大解热镇痛类药物生产与出口基地以及国内重要的心脑血管类、抗感染类及中枢神经类等药物生产企业,多个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以制剂、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三大业务板块为核心的布局,制剂包括清热解毒、消化代谢、心血管等领域,战略品种有舒泰得、库欣、介宁、保畅等;原料药主要有布洛芬、安乃近、咖啡因、阿司匹林和左旋多巴等;医药中间体主要包括甲酸三甲酯等化工产品。 在制剂方面,公司通过整合内部资产推进大制剂战略,目前公司主推以保畅、介宁、库欣为首的核心战略品种,逐步优化产品结构、增强公司制剂产品竞争力,公司营销资源向战略品种倾斜,集中优势打造数个过亿品种,目前公司核心制剂品种正处在快速放量之中,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 特色原料药品种格局相对固定,公司主打品种市占率均较高且相对稳定。2017年之后公司主要原料药价格增长加快,一方面是由于环保核查原料趋严持续涨价,增加生产成本,另一方面部分原料药企业因环保核查限产或是停产,市场供应趋于紧张。当前由于疫情推动叠加全球需求高涨,主打品种需求进一步增加尤其是布洛芬,价格有望继续提高进一步增厚业绩弹性。 公司解热镇痛原料药量级大,下游需求非常庞大,天生具有延伸优势,且公司国际化历史悠久,特色制剂CMO布局持续推进,200亿片制剂CMO产能预计于2022年底完全达产(100亿片属于新旧动能转换),假设以0.03元/片净利润计算,完全投产将带来3亿新可观增净利润。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0-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4.39、5.50、6.86亿元,EPS为0.71、0.88和1.10元,PE为15.7、12.6和10.1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扩建不达预期,制剂销售不达预期,其他风险。
新华制药 医药生物 2019-07-08 7.18 8.51 -- 7.44 3.62%
7.56 5.29%
详细
布洛芬原料药量价齐升,整体原料药业务有望持续稳定增长。 公司是国内解热镇痛原料药龙头企业,由于环保和成本因素使得原料药价格上涨得以持续,尤其是占比最大的布洛芬原料药有望量价齐升。考虑到公司搬迁早已完成,目前进行的工艺改进和降本增效,原料药业务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高。我们认为未来三年整体原料药业务有望维持10%以上增长,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确定性。 制剂核心品种持续快速增长,低价普药降价压力较小。 受益于持续加大的销售投入和品牌优势,我们认为6大核心战略新品种有望维持快速增长势头,尤其是最大单品舒泰得收入继续放量,2019年有望达到2亿元。而其他普药品种受益于低价药提价的趋势,由于是成本推动,因此我们认为即使是新一轮降价,整体价格水平有望稳定,销量的提升因素将远大于降价的影响,整体有望高于仿制药行业增速。 国际加工业务有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新华制药现代医药国际合作中心建成于2017年10月,设计固体制剂生产能力200亿片/年,2018年11月新华现代医药国际合作中心(1期)正式启用。 目前整体项目处于试生产阶段,假设现代医药中心未来五年内能顺利达产,即每年200亿片,按照每片制剂价格0.3元计算,收入规模可达60亿元,按照15%-20%净利润率计算,每年新增净利润9亿元-12亿。 维持“推荐”评级。 我们保守预计公司2019-2021年EPS分别为0.46元、0.52元和0.60元,我们认为可以给与公司20倍的合理估值,目标价为9.20元。公司作为解热镇痛原料药龙头,竞争优势稳固,长期看好公司发展,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招标进一步下降;市场推广弱于预期;费用增长过快等。
新华制药 医药生物 2018-11-09 6.50 -- -- 6.90 6.15%
6.90 6.15%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2018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拟向185名激励对象(董事、高管、核心骨干人员等)授予1625万份权益,占公司股本的 2.61%,行权价格5.98元。考核要求为 2019/2020/2021年营业收入不低于52亿、56亿和60亿,以2015年-2017年净资产收益率均值为基数,三年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不低于55%/60%/65%。 投资要点: 激励草案绑定公司管理层和骨干人员,有利于激发团队积极性。 本次公司激励对象包括公司高管和中层管理人员以及核心业务骨干,其中公司高管11人,占授予总量15.63%;中层管理人员137人,再加上核心骨干人员37人,合计占授予总量的84.37%。激励计划将管理团队和核心销售技术人才利益和公司发展绑定,一方面有效激发积极性,企业活力充分提高,有利于提升公司效率和业绩;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留住和吸引优秀人才,在人才招聘上占据优势地位。 行权条件注重股东权益的增长,实现条件较为宽松。 此次股票期权激励草案对公司业绩考核要求分为营业收入和净资产收益率(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我们认为实现条件较为宽松。其中收入层面,2019-2021收入复合增长率为7.42%;净资产收益率是三年增长率不低于55%/60%/65%,选择净资产增长指标,体现了公司对股东权益收益水平增长的重视,也表明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提高的信心。 维持“推荐”评级。 我们维持前期预测,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0.40元、0.49元和0.60元,PE分别为15倍、12倍和10倍,估值水平目前明显低估,考虑到公司制剂大战略,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药景气下行;市场销售不利;费用增长快于预期等
新华制药 医药生物 2018-08-21 6.42 -- -- 6.85 6.70%
6.98 8.72%
详细
公司发布2018年半年报:上半年营业收入26.88亿元,同比增长11.83%;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15.5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20亿元,同比增长37.75%;每股EPS为0.26元。 投资要点: 主营业务稳定增长,6大战略产品增速超50%。 分类别来看,上半年原料药实现收入11.74亿元,同比增长11.79%,其中出口创汇实现1.28亿美元,同比增长21.96%。制剂业务实现收入11.83亿元,同比增长10.80%,其中制剂工业实现收入7.25亿元,同比增长18.54%,而舒泰得、佳和洛等 6大战略品种实现销售1.48亿元,同比增长 52%。另外医药中间体上半年实现收入3.31亿元,同比增长15.89%。 毛利率有所提高,控费增效延续。 2018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为27.86%,同比提高0.40百分点,主要与制剂业务毛利率同比上升7.25百分点有关。期间费用率为17.45%,同比减少3.6百分点,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2.51%,4.19%和0.75%,其中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4.36百分点,表现优异,主要与业务招待费、办公费和差率费减少所致,体现了国企改革后控费的成效。 一致性评价进展顺利。 公司上半年有7个产品、10个文号通过BE,其中3个产品材料已经递交药审中心候审,下半年有望都顺利申报国家药审中心。 维持“推荐”评级。 根据最新股本,我们预计2018年-2020年EPS为0.40元、0.49元和0.60元,目前估值水平较低,考虑到公司大制剂战略的持续推进和国际化战略,再加上一致性评价的持续推进,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药景气下行;市场销售不利;费用增长快于预期等。
新华制药 医药生物 2018-03-28 12.24 10.45 -- 13.55 10.70%
14.09 15.11%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2017 年实现营业收入45.2 亿元(+12%)、归母净利润2.1亿(+7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 亿(+67%);2017Q4 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6 亿(+2%)、归母净利润3592 万(+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756 万(+112%)。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 股转增3 股并派发现金红利0.5 元(含税)。 Q4 业绩恢复高增长,各业务板块收入和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从单季度业绩来看,即便Q4 的销售费率和管理费率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都有明显升高,但扣非后净利润仍能保持翻倍以上增长,业绩增速回升。分业务来看,原料药实现收入19.6 亿,同比增长11%,毛利率提升约3 个百分点至29%,主要是因为环保政策趋严导致原料药价格提升。制剂实现收入19.8 亿,同比增长13%,毛利率提升约4 个百分点至30%;其中舒泰得等6 大战略品种合计收入达到2 亿元,同比增长34%,大品种战略成效显著。销售费率提升1.22 个百分点至11.29%,其中占比接近50%的终端销售、开发推广费用同比提升52%,估计与两票制下销售模式变化及制剂大品种重点推广有关。管理费率基本持平,但研发费用同比提升46%至1.6 亿,估计与多个重点品种开展一致性评价有关。 一致性评价快速推进,2018将有多个品种获批。公司积极推动一致性评价战略,38个品种已申报参比制剂备案,在国内企业中排名靠前。目前公司已有8个品种进入BE阶段,年内有望陆续获批一致性评价。其中进展最快的卡托普利片、格列美脲片、头孢氨苄胶囊、盐酸地尔硫卓片4 个品种已完成BE,或将尽快申报。我们对公司已完成参比制剂备案的品种进行分析,这些品种市场竞争激烈,平均批文数量超过30 个,2016 年在PDB 样本医院的平均市占率为1.89%。预计一致性评价品种的平均市占率有望从2016 年的1.89%提升至2020 年的5%,从而显著增厚制剂业务的收入和利润弹性。考虑到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市场竞争格局更好且净利率也有望提升,相应的估值水平也有望提升。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2018-2020 年EPS 分别为0.59 元、0.82 元、1.01 元, 对应PE 分别为20 倍、14 倍、12 倍。维持“买入”评级。给予2018 年25 倍PE,对应目标价14.75 元。 风险提示:原料药增速或低于预期的风险,制剂销售或低于预期的风险,一致性评价或低于预期的风险。
新华制药 医药生物 2018-03-27 11.90 -- -- 13.51 13.53%
14.09 18.40%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2017年年报:2017年营业收入为45.16亿元,同比增长12.47%;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10亿元,同比增长71.42%;每股EPS0.45元。每股派息0.05元(含税),每10股转增3股。 投资要点: 各板块齐发力,收入持续增长。 2017年公司原料药实现收入19.65亿元,同比增长10.97%,而2017年原料药销量整体为2.88万吨,同比减少1.09%,表明主要来自于原料药价格上涨所致,这与wind价格数据一致,主要产品布洛芬和安乃近以及咖啡因等价格都有所上涨。制剂板块,2017年实现收入19.82亿元,同比增长13.42%,其中舒泰得、介宁和保畅等6大核心战略品种实现收入1.99亿元,同比增长33.91%,另外“品牌普药”持续开拓实现收入稳定增长。医药中间体2017年实现收入5.69亿元,同比增长14.48%,也主要受益于产品价格上涨。 毛利率提高进一步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2017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8.08%,同比提高3.14个百分点,其中原料药、制剂和医药中间体分别提高了2.86、3.61和2.57百分点,我们认为这一方面与主要产品价格提升有关,另外也与公司的产品技术攻关取得成效有关,主要表现在制剂方面。而受益于公司制剂产品规模的持续扩大和工艺等方面改进,公司未来几年毛利率水平有望持续提升。另外非经常性损益也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业绩表现,2017年全年为0.41亿元,增加了0.20亿元,同比增长95.24%,主要与处置资产损益有关。而期间费用方面,2017年全年为21.57%,同比提高了1.84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1.29%、8.52%和1.77%,同比均有所提高。 研发投入大幅增加,稳步推进国际化战略。 2017年全年研发投入1.58亿元,同比增长47.85%,全年取得授权专利11件,其中格列美脲片、卡托普利片等 4个产品 5个文号顺利通过 BE。左旋多巴、维生素 E 软胶囊两个产品生产批件获批,非布司他完成临床即将报产。 国际方面,公司以国际委托加工为突破口,进一步提升制剂产品质量,2017年实现1.14亿元,同比增长102.4%。另外原料药方面完成了13个产品32个国家的DMF注册,我们认为随着国际注册工作的不断开展尤其是ANDN产品的成功注册,将进一步提高公司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推进公司国际化道路。 维持“推荐”评级。
新华制药 医药生物 2018-01-19 13.18 -- -- 13.24 0.46%
13.98 6.07%
详细
业绩持续高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17年净利增速处于中位,归母净利2.1亿元,同比增长71%,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第四季度单季度净利3600万元,同比增长5%。对比2017年公司上半年的净利增长趋势,下半年增速有所下滑,我们认为主要是公司原料药盈利提升边际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显现,对应2017年下半年基数提高。从提价品种来看,安乃近和咖啡因成交价格从7月开始提价,分别提价6%和11%,幅度相对有限而且考虑7月份山东环保核查对产量影响。 解热镇痛原料药进入长周期景气。公司目前核心原料药品种安乃近、咖啡因、布洛芬和阿司匹林经过长期低价竞争,小产能基本出清,已形成稳定的供应格局。随着格局集中,供方的溢价力提升,而近年来环保监管趋势加强,供方产能受限,我们判断目前解热镇痛原料药已进入景气周期,截至2017年12月,布洛芬、安乃近、咖啡因和阿司匹林分别较同期提价10%,16%、47%和22%。我们预计2018年整体提价幅度在15%以上。 借助一致性评价,公司优质制剂具备增长弹性。公司长期为跨国公司代工制剂出口海外,其工艺水准和质量体系符合国际标准,目前已有57个品规已经进行一致性评价备案(备案数排名第5位),多数是竞争较为激烈品种,仅是在备案数量排名前10的品种中公司就有4个(阿莫西林胶囊、头孢氨苄胶囊,头孢拉定胶囊和诺氟沙星胶囊),这些品种市场规模大而分散,公司品种目前占比小(市占率小于5%),未来市场份额提升空间较大而具备相当的业绩弹性。 员工持股计划完成,激发内生增长动力。2017年10月公司完成面向员工持股计划的非公开发行,发行价格每股9.36元,解禁期36个月。本次员工持股计划覆盖公司主要高管和核心员工,计划实施有助于建立长效内部激励机制,激发公司管理层和各部门骨干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也彰显了管理层对于公司未来长期发展的信心。 继续看好公司原料药景气和制剂增长弹性,维持买入评级。考虑公司研发投入增加以及原料药涨价的业绩显现周期,下调公司2017-2019年EPS至0.44、0.74和1.07元,对应PE为30、18、12X。考虑解热镇痛原料药仍处于景气周期的起始,业绩弹性较大,同时公司制剂持续强劲增长,一致性评级提供新机遇,估值有提升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制剂销售不达预期;原料药业务景气度下降;一致性评价政策执行不达预期差异化的路线。
新华制药 医药生物 2018-01-19 13.18 13.78 -- 13.24 0.46%
13.98 6.07%
详细
事件:2017年业绩预告实现归母净利润1.84-2.44亿元,同比增长50-100%。 四季度业绩恢复高增长,原料药销售恢复正常。估计公司全年业绩在预告区间的中值2.2亿左右,估计第四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600万左右,同比增长约4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估计在4000万左右,增速在80%左右,恢复至一季度和二季度的高速增长。Q3业绩处于低点与原料药发货节奏有关,估计Q4的原料药销售恢复正常,业绩也延续了高增长趋势。公司的四大主要原料药品种布洛芬、安乃近、阿司匹林、咖啡因自2017年初以来持续涨价,目前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考虑到原料药从签订单到确认预计有3-6个月的滞后期,预计18年仍能维持在较高水平,保障2018年业绩持续增长。 化学制剂一致性评价有望提升业绩和估值水平。公司积极推动一致性评价战略,38个品种已申报参比制剂备案,在国内企业中排名靠前,已有7个品种进入BE阶段。这些品种市场竞争激烈,平均批文数量超过30个,2016年在PDB样本医院的平均市占率为1.89%。预计一致性评价品种的平均市占率有望从2016年的1.89%提升至2020年的5%,从而显著增厚制剂业务的收入和利润弹性。考虑到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市场竞争格局更好且净利率也有望提升,相应的估值水平也有望提升。 低价药提价幅度达1-3倍,有望增厚制剂利润。公司有较多产品均属于低价药,随着国家低价药政策落实,价格明显提升。如吡哌酸片(0.25g)每片平均中标价从0.15元提升至0.45元(2016年收入估计3000万,提价幅度200%,目前仅9个省份低价药提价)、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0.05g)的每片平均中标价从0.45元提升至0.88元以上(2016年收入估计2000万,提价幅度100%,目前仅10个省份低价药提价)、格列美脲片的每片平均中标价从0.5元提升至1.0元(2016年收入估计2000万,提价幅度100%,目前仅4个省份低价药提价)、尼莫地平片的每片平均中标价从0.1元提升至0.2元(2016年收入估计1000万,提价幅度100%,目前仅7个省份低价药提价)、布洛芬片(0.1g)的每片平均中标价从0.05元提升至0.2元(提价幅度300%,目前仅2个省份低价药提价)。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业绩预告,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17-2019年EPS分别为0.47元、0.65元、0.85元(原预测值分别为0.57元、0.90元、1.16元),对应PE为28倍、20倍、15倍,维持“买入”评级。结合18年利润高增长和原料药行业平均29倍PE,给予2018年30倍PE,目标价为19.50元。 风险提示:原料药增速或低于预期的风险,制剂销售或低于预期的风险,一致性评价或低于预期的风险。
新华制药 医药生物 2018-01-18 13.31 -- -- 13.42 0.83%
13.98 5.03%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2017年业绩预告:2017年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为1.84亿元-2.44亿元,同比增长50%-100%,符合之前预期。 投资要点: 原料药和制剂双轮驱动,业绩持续高增长态势。 公司自2016年开始净利润明显上规模,今年业绩持续高增长态势,我们认为这与原料药涨价和普药提价使得盈利能力明显提高有关。2017年公司主要原料药品种均有所涨价,由于主要是长单签订,考虑到目前的环保趋严和滞后效应,2018年长单价格尚有空间。而制剂方面,目前6大战略品种规模尚小主要依靠普药上量,不过我们认为随着销售区域的扩大和队伍的扩容,营销实力有望持续提高,长期来规模和盈利均有较大改善空间,未来三年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快速增长势头。 一致性评价进展顺利,定增实施完成注入企业活力。 公司一直在推进一致性评价工作,对重点品种进行了梳理,目前有9个品种在做BE,考虑到这些品种的竞争态势,我们预计一致性评价顺利完成后凭借公司的品牌和质量优势,有望出现量价齐升的局面,为公司制剂业务增长提供有力支撑。而公司今年10月份顺利完成定增,成功引入员工持股计划,尽管量不大,但有利于企业和员工利益一致,再考虑到公司对研发和工艺改进的激励以及后续的人才计划,均为公司发展注入了活力。 维持“推荐”评级。 我们维持前期预测,预计2017-2019年EPS分别为0.41元、0.56元和0.69元,目前估值水平略低,考虑到公司原料药价格上涨预期和制剂持续增长态势,维持“推荐”评级,长期看好公司发展。 风险提示。 制剂销售慢于预期;费用提升快于预期;招标降价压力等。
新华制药 医药生物 2018-01-15 14.13 -- -- 14.20 0.50%
14.20 0.50%
详细
公司是原料药与制剂一体化的高质量仿制药企业。 公司是原料药和制剂一体化的仿制药企业,在制剂的成本和质量上具有优势。公司原料药产能3.5万吨,年产化学原料药总量2.5万吨以上,制剂年生产能力达片剂80亿片、针剂3亿支、胶囊2亿粒。同时,公司是国内制剂出口10强企业,产品质量得到拜耳、百利高等跨国药企的认可,每年出口制剂超过亿元。 原料药企业转型制剂生产,公司大制剂战略受益于销售改革和医保调整,普药业务受益于低价药政策和一致性评价。 公司执行大制剂战略,目前制剂毛利占比达到50%,公司战略品种未来受益于2017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介宁和保畅都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普药产品受益于低价药目录提价,以及一致性评价政策的推广。一致性评价中,公司作为老牌国有企业,产品质量具有优势,备案数目居于国内企业前列,随着国内仿制药整合阶段开始,医保资金更加青睐于高质量低成本的仿制药,公司有望受益于行业环境的净化,市占率有望不断提高。 原料药行业受益于环保治理。 公司是亚洲最大的解热镇痛药物生产基地,年产原料药超过2万吨,随着环保治理,主要产品价格都在提高,未来有望为公司转型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参与非公开发行,管理层与股东利益一致,我们预计公司17-19年EPS分别为0.50元/0.64元/0.80元,对应PE为28/22/18倍,公司是国内高质量仿制药龙头,原料药与制剂一体化,产业基础雄厚,是国内药企一致性评价受益性标的,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国内业务受制于招标降价的影响;制剂出口低于预期;研发费用大幅增加;一致性评价未通过的风险。
新华制药 医药生物 2017-11-06 16.95 -- -- 17.28 1.95%
17.28 1.95%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三季报:2017年1-9月份实现收入34.53亿元,同比增长16.00%;归母净利润为1.74亿元,同比增长94.74%;每股EPS为0.38元。 投资要点: 收入稳定增长,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 公司2017年三季度实现收入10.49亿元,同比增长7.31%,我们认为主要是制剂收入由于降价滞后影响本季度放缓,原料药方面由于价格上涨销量有所承压。而从公司盈利能力来看,前三季度净利率为5.30%,同比和环比提高2.00和0.55个百分点,同比提高主要是毛利率原因,我们认为主要受益于原料药价格和制剂工艺和搬迁结束使得主要类别产品毛利率同比均出现提高;而环比提高则一部分体现在费用的控制上,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环比分别降低了0.17和0.10百分点,另外也与7-9月份公司取得了土地收储收益使得营业外收入大幅增加有关。 制剂和原料药双轮驱动,员工持股注入活力。 随着一致性评价的推进,公司主要战略制剂品种和重点普药品种销量有望迎来持续增长,再加上低价药提价预期,制剂业务业绩有望稳定增长。而原料药方面受益于本轮价格上涨周期,未来三年有望增厚整体业绩并带来弹性空间。另外公司10月份顺利完成定增,其中核心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积极参与的员工持股计划使得利益一致,为公司发展注入了活力。 维持“推荐”评级。 根据增发后股本调整,我们预计公司2017-2019年EPS 为0.41/0.56/0.69元,基于原料药带来的业绩弹性和制剂业务稳定增长预期以及公司经营质量的改善,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制剂销售慢于预期;费用增长较快;毛利率下滑超于预期等。
新华制药 医药生物 2017-10-23 16.95 -- -- 17.28 1.95%
17.28 1.95%
详细
新华制药发布公司前三季度业绩预告,2017年前三季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200-19,600万元,同比增长70-120%,EPS 0.33-0.43元。 解热镇痛类原料药产能集中,龙头企业议价能力强,未来业绩弹性大。公司重点布局解热镇痛原料药领域,产能集中度高,随着在河北、山东等地加强环保核查力度,供给侧产能的挤压效应进一步提升龙头企业在产业链中优势议价地位,从国内和出口数据可以观察到,公司主打4大品种咖啡因、布洛芬、安乃近和阿司匹林价原料药近期持续走高,分别较去年4季度上涨了47%、22%、11%和3%,我们判断受到环保政策和中间体价格影响,未来公司原料药价格将到2018年初维持较快上涨趋势。 借助一致性评价,公司优质制剂杨帆起航。一致性评价政策的持续推进利好大普药企业,一方面,一致性评价对于资金、时间和技术能力方面要求较高,倒逼部分企业退出相关市场,导致未来竞争格局向好,而具备相应品种和研发实力企业将受益于市场集中度的提升,公司长期为跨国公司代工制剂出口海外,其工艺水准和质量体系符合国际标准,目前已有57个品规已经进行一致性评价备案(备案数排名第5位),多数是竞争较为激烈品种,仅是在备案数量排名前10的品种中公司就有4个(阿莫西林胶囊、头孢氨苄胶囊,头孢拉定胶囊和诺氟沙星胶囊),这些品种市场规模大而分散,公司品种目前占比小(市占率小于5%),未来市场份额提升空间较大而具备相当的业绩弹性。另一方面,通过一致性评价之后与原研药在同一质量层次上竞价,通过价格优势和医保支付手段,公司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格列美脲等品种有望加速进口替代。公司依托于长久以来积累的技术工艺优势,结合其在一致性评价方面处于第一梯队的先发优势,有望在其所在市场领域觅得先机,优先受益于一致性评价利好政策。 员工持股计划启动,激发内生增长动力。根据公司近日公告,中国证监会已批准公司向员工持股计划正式发行,发行价格每股11.27元,高于初定方案,同时本次员工持股计划将覆盖高管和核心员工。公司通过员工持股计划与核心员工和公司利益进行深度绑定,有助 于建立长效内部激励机制,激发公司管理层和各部门骨干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也彰显了管理层对于公司未来长期发展的信心。 首次覆盖,予以买入评级。考虑股本定增摊薄,预计2017-2019年EPS分别为0.58、1.04、1.40元,对应PE为26.56、14.96、11.07倍,考虑到公司短期内受益于原料药供给侧改革带来业绩弹性,中长期制剂业务通过一致性评价后保价增量,市场集中度提升打开成长空间,同时非公开增发和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强化内部激励机制,增强利益协同,首次覆盖,予以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制剂销售不达预期;原料药业务景气度下降;一致性评价政策执行不达预期差异化的路线。
新华制药 医药生物 2017-10-17 16.95 17.67 80.54% 17.28 1.95%
17.28 1.95%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前三季度预增公告,1-9月公司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2亿-1.96亿,同比增长70-120%。 三季度预增符合预期,高增长逐步得到印证。按照业绩预告,我们测算三季度单季度净利润为4520-8923万之间,我们根据公司基本面判断三季度单季度利润在6700万以上,相对于2016年三季度4300万净利润增长显著。公司业绩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在于:第一,公司开展产品技术攻关活动,产品成本有所降低。第二,公司原料药产品价格进一步上涨,制剂销售规模扩大。 制剂和原料药双发力,预计公司未来三年净利润持续高速增长。公司已经连续数个季度业绩超预期,主要是源于公司原料药量价齐升开启景气周期以及制剂的拐点出现。原料药方面,竞争对手因为环保和缺乏中间体原料药关停,供需缺口急速放大,根据草根调研的厂家开工情况和需求测算,预计价格上涨趋势至少到18年三季度。制剂方面,制剂的拐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经营上大制剂战略初见成效,2017年上半年中报六大品种30%以上增速,其中介宁和保畅分别实现60%和翻倍以上增长;营销上激励提升激发销售人员积极性,从根本上扭转了过去公司重生产却轻销售的局面;研发上一致性评价给公司带来极大的业务弹性。我们判断,受益于制剂和原料药双发力,公司未来三年净利润有望持续高速增长。 投资建议:买入-A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25.00元。预计公司2017-2019年的收入分别为49.24亿、60.32、73.07亿元,增速分别为22.7%、22.5%、22.1%,预计公司2017-2019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8、4.8、6.0亿元,增速分别为128%、70%、27%,净利润三年复合增速高达75%。预计公司2017-2019年的EPS分别为0.58、0.99、1.26元,当前股价对应估值分别为30X、17X、14X。维持买入-A 的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25元,相当于股本摊薄后2018年25倍的动态市盈率。 风险提示:公司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原料药景气度下滑。
新华制药 医药生物 2017-10-16 16.95 17.67 80.54% 17.28 1.95%
17.28 1.95%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非公开发行新增2104万股将于2017年10月13日在深交所上市,锁定期为36个月。认购方新华制药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和山东聚赢产业基金分别认购311万股和1793万股,发行价格为11.15元/股,重庆宝润和北京信诚达融两家机并未认购。本次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2.23亿全部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本次非公开发行完成对公司发展有非常积极的影响。聚赢产业基金的最终穿透至实际控制人山东省国资委和中国信达,相当于本次员工持股和大股东全部认购了定增股份。我们认为,本次定增完成对公司发展有非常积极的影响。第一,员工持股(其中董监高占25%)完成有助于理顺利益,尽管总金额并不高,但是对于山东市国资委属下的国企意义重大,理顺内部员工和外部投资者的关系,有利于激发公司的发展潜力。第二,财务费用显著下降,公司业绩得到增厚。公司2016年财务费用高达5200万元,严重拖累公司的业绩,募资后2.3亿用于偿还贷款,年财务费用有望下降1200-1400万元。第三,公司的流动资金增加,资产负债率下滑,公司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 制剂和原料药双发力,预计公司未来三年净利润持续高速增长。公司已经连续数个业绩超预期,主要是源于公司原料药量价齐升开启景气周期以及制剂的拐点出现。原料药方面,竞争对手因为环保和缺乏中间体原料药关停,供需缺口急速放大,根据草根调研的厂家开工情况和需求测算,预计价格上涨趋势至少到18年三季度。制剂方面,制剂的拐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经营上大制剂战略初见成效,2017年上半年中报六大品种30%以上增速,其中介宁和保畅分别实现60%和翻倍以上增长;营销上激励提升激发销售人员积极性,从根本上扭转了过去公司重生产却轻销售的局面;研发上一致性评价给公司带来极大的业务弹性。我们判断,受益于制剂和原料药双发力,公司未来三年净利润有望持续高速增长。 投资建议:买入-A 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25.00元。预计公司2017-2019年的收入分别为49.24亿、60.32、73.07亿元,增速分别为22.7%、22.5%、22.1%,预计公司2017-2019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8、4.8、6.0亿元,增速分别为128%、70%、27%,净利润三年复合增速高达75%。考虑到股本摊薄,预计公司2017-2019年的EPS分别为0.58、1.00、1.28元,当前股价对应估值分别为28X、17X、13X。维持买入-A 的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25元,相当于股本摊薄后2018年25倍的动态市盈率。
新华制药 医药生物 2017-10-16 16.95 16.43 67.98% 17.28 1.95%
17.28 1.95%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称2017年三季报归母净利润为1.52-1.96亿,同比增长70%-120%,2017Q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为4500-8900万,同比增长5%-107%。 业绩预告符合预期,维持快速增长。我们估计三季报归母净利润为预告区间的中值即1.7-1.8亿左右,Q3单季度实现净利润在7000-8000万左右,与Q1的5155万和Q2的5522万相比有明显增加,估计主要是因为原料药价格逐季度持续上涨,净利润也逐季度提升。考虑到原料药价格仍在持续提升,预计四季度净利润将进一步提升至1亿左右,全年净利润估计在2.7亿左右,符合我们预期。 供给侧改革推动原料药价格上涨,显著增厚业绩。上游化工原材料价格提升+中游原料药产能收缩+下游低价药提价且需求增加,推动原料药价格显著提升。以公司四大主要原料药产品咖啡因、阿司匹林、安乃近、布洛芬(合计占原料药收入的比例为65%)为例,截止2017年8月份,全国海关总出口的平均价格分别同比提升52%、36%、9%、2%,仍处于持续提升阶段。我们测算新华制药原料药在2017-2018年的平均提价幅度将分别达到15.59%和8.62%。按照当前价格测算2017年实现满产(目前产能利率用低于80%)的理论毛利将达到10.6亿,相比2016年增长130%。按照10%的原料药销量增长进行保守估计,原料药业务贡献的净利润将从2016年的0.9亿增长到2017-2019年的2.3亿、3.7亿、4.2亿,显著增厚业绩。 化学制剂一致性评价有望提升业绩和估值水平。公司积极推动一致性评价战略,38个品种已申报参比制剂备案,在国内企业中排名靠前,卡托普利片已完成BE备案。这些品种市场竞争激烈,平均批文数量超过30个,2016年在PDB样本医院的平均市占率为1.89%。我们预计一致性评价品种的平均市占率有望从2016年的1.89%提升至2020年的5%。如不考虑一致性评价增量,2020年的制剂收入和净利润分别是2016年的2.2倍和3.9倍;如考虑一致性评价增量,2020年的收入和净利润将分别达到2016年的3.2倍和14倍,显著增厚制剂业务的收入和利润弹性。考虑到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市场竞争格局更好且净利率也有望提升,相应的估值水平也有望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7-2019年EPS分别为0.57元、0.90元、1.16元,PE分别为31倍、20倍、15倍,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23.25元。 风险提示:原料药增速或低于预期的风险,制剂销售或低于预期的风险,一致性评价或低于预期的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3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