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5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蓝思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9-20 15.16 -- -- 15.55 2.57% -- 15.55 2.57% -- 详细
1H24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1H24营收288.67亿元(YoY+43.07%),归母净利润8.61亿元(YoY+55.38%),2Q24营收133.68亿元(YoY+29.31%,QoQ-13.74%),归母净利润5.52亿元(YoY+12.72%,QoQ+78.54%)。分业务看1H24智能手机与电脑类营收240.20亿元,占总营收的83.21%;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座舱类营收27.16亿元,占总营收的9.41%;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类营收14.35亿元,占总营收的4.97%。 1H24智能手机与电脑业务营收同比增长49%,AI推动手机、PC市场增长。 1H24年公司智能手机与电脑业务营收240.20亿元(YoY+48.87%)。据IDC数据,1H24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5.75亿部,同比增长超过7%。随着AI大模型在端侧加速应用,智能手机行业向更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迅速发展,预计2024年生成式AI手机出货量将达到2.34亿部,占智能手机出货量的19%。同时,多款AIPC在上半年集中高调发布,各大厂商在硬件和软件端积极发力,争抢AI迭代升级的新机遇。据Canalys,2024年全球AIPC出货量将占PC总出货量的18%,AI成为驱动PC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深化产业链垂直整合,ODM、OEM带动公司业绩增长。2024年上半年,公司依托在玻璃、金属、蓝宝石、陶瓷、触控模组、指纹模组等关键领域的领先优势,加速产业链垂直整合,向更多客户推介并提供垂直整合方案,以ODM或OEM模式开发及量产智能手机、支付终端、PC、笔电、医疗、智能家居等智能设备,促进结构件与模组的市场份额提升,进一步增强客户粘性,带动公司营收规模增长。 1H24公司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座舱业务同比增长19%。1H24公司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座舱类营收27.16亿元(YoY+19.01%)。根据中汽协的数据,1H24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494.4万辆,同比增长32%,渗透率达到35%。据IDC预测,中国乘用车市场中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预计在2028年将突破2300万辆,年复合增长率达22.8%,持续增长潜力强劲。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将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投资建议: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38.49/49.41/62.6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7.4%/28.4%/26.8%,对应PE为19.9/15.5/12.2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客户集中的风险。
蓝思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7-09 17.73 -- -- 20.47 15.45%
20.47 15.45% -- 详细
蓝思科技成立于 2006年 12月 21日,是全球智能设备视窗及外观防护、结构件与电子功能件行业高新技术制造企业。主营产品涵盖玻璃、金属、蓝宝石、陶瓷、塑胶等材质的防护面板、触控模组、生物识别等外观结构及功能组件。2023年,智能手机与电脑类业务收入 449.01亿元,占比 82.40%;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座舱类业务收入 49.98亿元,占比9.17%;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业务收入 31.04亿元,占比 5.70%。 商业模式壁垒高,技术、资本与人力密集。1)重资产:2020-2023年 Capex 维持在 54-69亿元,近 5年固定资产周转率 1.30-1.52X。2)人力密集:2023年末员工数量 13.37万人,人工成本在营业成本占比 24%。3)技术密集:2015年上市以来,蓝思科技累计研发投入 152亿元。2023年末有效专利为 2,231件,专利数量稳居行业首位。 智能制造 14载,人效翻倍、成本优化。2010年蓝思科技全面推动整体生产自动化战略,2020年末蓝思科技智能制造开发团队规模已超 1200人。2011-2023年,人均产值从 17.2万元提升至 40.8万元,提升 1.4倍,人工成本占比显著下降。 秉持大客户战略,充分受益高端智能手机外观件在材质、色彩、质感等方面的创新。iPhone12采用超瓷晶面板,iPhone 15Pro 系列配备更高端的亚光质感玻璃背板,苹果背板玻璃单价逾千元。2020年,蓝思科技外延收购业界领先的消费电子金属机壳加工及组装企业可成科技子公司,布局铝合金结构件,进一步加强对苹果外观件的配套能力。2020年以来,蓝思第一大客户苹果公司营收占比 55%-71%,前五大客户合计营收占比位于79%-83%。 整机业务崭露头角。2019年蓝思科技开始布局智能终端组装业务,2021年湘潭新园区投产,成为小米等智能手机组装供应商。蓝思科技已积累了智能手机、智能穿戴、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座舱系统级产品能力。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2024-2026年蓝思科技营收预测 656/743/851亿元,净利润预测 36/51/61亿元,2024/25/26PE 分别为 25/17/15X。可比公司 2025平均 PE为 22X,对应蓝思科技估值上升空间为 28%,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汇率波动的风险、2.客户集中的风险 3.竞争加剧风险
蓝思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7-08 18.35 -- -- 20.47 11.55%
20.47 11.55% -- 详细
本篇文章是我们过往五年对蓝思科技研究的第三篇深度报告,这五年以来,我们看到了蓝思不断强化自身优势,坚持研发投入与持续创新,逐步拓延自身供应链覆盖长度,实现跨领域集成、全球化供应链布局,并最终进阶为横跨多品类、 多业务布局的大型平台类公司: 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历久弥新,方得九转功成。 终端成长趋缓, AI 手机界临,功能与外观创新始终是终端差异化竞争战略重心。 智能手机问世至今,发展超过十余年,当下市场保有量已达到较高水平,不同消费者的换机决策虽不尽相同,但整体而言,创新驱动和追求功能与实用性改善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在终端出货量整体趋缓, AI 手机雏形渐明但规模未起的当下,一线核心品牌厂商为了维系自身的产品受众与用户数量,会把功能体验与外观辨识度的创新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而这就给予了蓝思科技非常好的持续成长机会。 金属等非玻材料制程的逐渐成熟与规模起量为公司的全体系材料供应以及整机代工组装打下坚实基础。 铝合金等金属材料是当下最为主流的手机中框或机身的应用材料,公司 2020年末通过收购可胜和可利(泰州) 100%的股权切入这一赛道,并通过资源整合、升级改造,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出效能,成为了下游关键客户手机金属中框的头部供应商。目前蓝思已成为全球消费电子供应链中少有的同时具备玻璃和金属制程能力的供应商,可以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外观件解决方案。金属中框与外观结构件,作为消费电子智能终端的结构框架主要载体,对于后端的模组、整机组装的工序,是非常重要的依托和承载, 全体系材料供应的快速发展,为同期组建的湘潭蓝思在整机代工组装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平台化产业链布局,整机组装业务茁壮成长。 时至今日,公司通过自研及对外投资等方式,先后布局指纹识别模组、触控模组、声学器件、模切件以及 PCBA 等领域,形成了结构件+模组的一站式供货体系,实现了智能手机端到端的供应链垂直整合,并依托全产业链布局整合客户需求,顺利切入至整机组装赛道, 2021年,公司投资 30亿元,在湘潭蓝思建设智能终端智造一期项目,以手机组装起步,迈入智能穿戴、平板/笔记本电脑、汽车电子和医疗设备等领域。 当下公司已能为客户提供从设计、生产、 制造、物流以及售后的一站式服务,具备全面的 ODM 和 OEM 能力,并全力推进智能制造,产线自动化率高达 70%以上,良率超过 99%,已达到组装业界一线水准。 盈利预测与估值蓝思科技的领先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结果,而是多年与行业头部客户同研共进,每一代工艺的迭代与开发都保持领先并不断积累。我们认为,对蓝思的认知已不能停留在单一结构件层面,通过在金属、蓝宝石、陶瓷以及部件等领域的布局,蓝思科技在外观结构件领域顺利实现全覆盖,这为公司在整机组装业务的发力奠定了基础,于此同时,组装业务又“反哺”结构件业务,进一步强化了公司在玻璃、金属、蓝宝石以及陶瓷结构件等领域的供给地位。后智能机时代,下游客户对供应链管理简化,节省成本做垂直与水平集成的的要求是持续的,未来蓝思这种横跨多品类多业务布局的大型平台类的竞争优势将会越来越明晰。 预计 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712亿、 1067亿和 1402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0.72亿、 59.72亿、 74.95亿,当下市值对应估值分别为 22.53、15.36、 12.24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蓝思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6-06 15.23 -- -- 18.58 22.00%
20.47 34.41%
详细
蓝思科技:打造电子行业精密制造平台型企业。 作为消费电子玻璃盖板龙头,公司消费电子业务垂直整合,纵向以组装业务为抓手,拓展上游玻璃、金属结构件及模组产品,横向拓展新能源等领域。 公司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主营业务持续改善,消费电子基本盘业务稳健增长, 2023 年智能手机与电脑类业务实现营收 449.01 亿元, YOY+17.50%,占比 82.40%;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座舱类实现营业收入 49.98 亿元, YOY+39.47%,开拓长期成长空间。 消费电子:玻璃+金属+组装,迈入新成长周期。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呈现复苏态势,玻璃盖板工艺和价值量持续提升。公司掌握玻璃盖板核心技术,玻璃盖板在国内占据主导地位,与苹果、三星、小米等国内外知名品牌深度合作。公司消费电子基本盘持续开疆拓土,横向拓展陶瓷、蓝宝石等新材料以及触控传感器项目,纵向拓展下游组装业务, 良率已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得到客户高度认可,取得良好盈利表现,同时拓展上游材料,实现主要辅料辅具内部高比例自供与配套。 2020 年 8 月,公司以现金约 93 亿元人民币收购可胜泰州和可利泰州并于 2021 年成立蓝思精密(泰州)有限公司, 切入大客户金属结构件体系并持续导入国内外优质客户。 此外,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专利积累, 2023 年公司研发投入为 23.17 亿元, 同比增加 10.1%。截至2023 年,公司已获得专利授权 2231 件,涵盖加工工艺、产品检测、设备开发、新型材料等多个领域。 新能源:汽车业务多点开花。 汽车智能化趋势助力车载屏幕种类增加,包括仪表盘、中控显示屏、流媒体后视镜,透明 A 柱、虚拟后视镜、副驾驶娱乐显示屏以及后座娱乐屏。 智能座舱市场空间扩大,带动车载显示屏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Omdia 预计车载显示屏市场到 2030 年将达到 2.38 亿片。 公司深入拓展汽车玻璃产品及其他车载产品,并拓展充电桩、动力电池精密金属结构件等,汽车业务增长迅速。 2023 年, 公司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座舱类业务实现营业收 入 49.98 亿 元 , 占 公 司 总 营 收 9.2% , 同 比 增 长 39.47% , 毛 利 率15.47%; 公司已经与超过 30 家国内外新能源及传统豪华汽车品牌建立合作关系,覆盖技术研发到产品供货全链条。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4-26 年营收分别为 660.39/775.62/917.74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2.27/53.80/67.12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8/14/11 倍,公司是国内消费电子玻璃盖板龙头,以组装业务为抓手,拓展上游玻璃、金属结构件及模组产品,横向拓展新能源等领域,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新产品和新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
蓝思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07 14.26 -- -- 15.58 7.30%
20.47 43.55%
详细
2023 年营收、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Q24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379%。 公司发布2023 年年报及2024 年一季报, 2023 年营收 544.91 亿元(YoY +16.69%),归母净利润 30.21 亿元(YoY +23.42%) , 分产品看智能手机与电脑类、 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座舱类、 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类分别占总营收的 82.4%、9.17%、 5.70%。 1Q24 营收 154.98 亿元(YoY +57.52%, QoQ -25.07%) , 营收大幅增长主要来自智能手机与电脑类业务的营收增加, 归母净利润 3.09亿元(YoY +379.02%, QoQ -77.46%) 。 智能手机与电脑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18%, AI 手机、 AIPC 推动需求增长。 2023年公司智能手机与电脑业务营收 449.01 亿元(YoY +17.5%) 。 公司与各大客户在玻璃、 金属、 陶瓷、 蓝宝石等结构件和模组领域保持深度合作, 市场份额领先。 在组装领域, 湘潭蓝思不断优化效率、 良率、 品质, 批量组装多款高端手机及零部件, 如期完成扭亏为盈年度经营目标。 2023 年下半年各大手机厂商新品发布提振了市场需求, 消费电子行业逐步回暖, 据 IDC 数据, 4Q23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 3.26 亿部(YoY +8.5%) , 预计 2024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 12 亿部(YoY +2.8%) 。 同时, 据 IDC 预测, 2024 年 AI手机出货量将达 1.7 亿部, 渗透率 15%, AIPC 新机出货渗透率将超过 50%。AI 软硬件市场的升级热潮, 有望使提前布局新材料应用、 结构件、 模组和组装的企业受益。 2023 年公司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座舱业务同比增长 39%。2023 年公司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座舱类营收 49.98 亿元(YoY +39.47%)。 公司已与超过 30 家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及传统豪华汽车品牌建立合作关系, 客户结构持续优化, 中控模组、 仪表面板、 智能 B 柱与 C 柱等新产品得到更多客户认证, 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业务在 2023 年内完成研发、 认证、 量产, 市场份额实现突破。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 2023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 949.5 万辆, 同比增长 38%, 渗透率达到 40.2%, 2023 年充电基础设施增加 338.6 万台, 同比增长 30.6%,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将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为 38.49/49.41/62.64 亿元 ( 前 值 2024-2025 年 为 36.16/41.71 亿 元 ) , 同 比 增 速 分 别 为27.4%/28.4%/26.8%, 对应 PE 为 18.5/14.4/11.4 倍,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需求不及预期; 汇率波动风险; 客户集中的风险。
蓝思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4-25 13.38 -- -- 15.08 12.71%
20.47 52.99%
详细
事件: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44.91亿元,同比增长 16.69%,归母净利润 30.21亿元,同比增长 23.42%,扣非归母净利润 22.46亿元,同比增长14.48%。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4.98亿元,同比增长 57.52%,归母净利润 3.09亿元,同比增长 379.02%,扣非归母净利润 2.35亿元, 同比增长1608.35%。 平台化布局规模效应已成,多业务线增长筑鼎公司 23Q4与 24Q1季报高增。 对于蓝思而言,其实平台化规模效应在 2023年 Q4就已经有所体现,公司 2023年 Q4营收达到 206.83亿,今年一季报营收更是创下了过去十年的 Q1新高。在核心客户 watch、 pad、 Phone 等产品销售趋缓的过去两个季度,能够做到这种营收规模,足以体现蓝思已经摆脱了过往单一玻璃产品,需要倚赖核心客户下半年几个关键产品销量支撑,才能体现出成长性的弱波动周期。 智能终端:横向拓展与垂直整合并举, 新布局迎来收获期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领域,公司在玻璃、陶瓷、蓝宝石等结构件和模组市场中,份额稳居领先地位,通过最近几年对蓝思精密的不断投入,公司顺利成为国际大客户手机金属中框加工及组装的头部供应商之一;湘潭蓝思是这两年公司垂直切入整机组装领域的关键,通过在布局、良率、品质等方面的不断优化,过往两年赢得了诸多关键客户的鼎力支持与认可。公司未来有望继续获得对应客户的整机及零部件组装批量订单,并以整机组装为突破口,持续推进自身横向供应链的整合与供给一体化,而这正是公司在全球智能手机景气度未见有效复苏的情况下,相关业务收入大幅增长的重要原因。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复苏与创新热情重燃,蓝思成长质变进行时2023年下半年,华为手机业务的回归,以及各大品牌厂商新品的发布,一定程度提振了市场需求, 据 IDC 统计, 2023Q4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 3.26亿部,同比增长 8.5%。与此同时,品牌厂商的创新热情也被重新点燃: 上周国内核心客户发布的新机型就是很好的案例, 玻璃/金属等外观结构件材质与形态的升级、摄像头结构与外观的进化、 AI 功能的导入等, 上述具备行业代表性的创新变化均与蓝思当前业务及产品息息相关,创新升级带动的产品单机价值量提升,叠加智能手机市场的复苏,公司的持续成长逻辑有望得以延续,尤其是金属结构件及整机组装等新业务,在实现与玻璃构件等原有业务实现横向整合后,为客户的外观创新又提供了更多新的可能, 这些创新的兑现与落地都将为公司贡献新的利润增长。 新能源车及智能座舱:客户结构优化, 稳健成长可期在新能源车领域, 公司中控模组、仪表面板、智能 B 柱与 C 柱等产品已获得较多客户认证,与超过 30家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及传统豪华汽车品牌建立了合作关系,陆续进入批量生产供货阶段,新增的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亦已在 2023年快速完成产品研发、 客户认证、量产供应。 2023年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49.98亿元,同比增长 39.47%。 在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业务供给上,蓝思并未过于追求规模,而是聚焦行业一线客户,有选择性地做有质量、能兑现、有保障的客户产品订单,这体现了蓝思一如既往的,进取又不失稳健的发展思路。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41.30、 60.39和79.67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PE 分别为 16.41、 11.22和 8.51倍,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蓝思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4-11 13.52 16.68 8.66% 14.92 8.43%
19.67 45.49%
详细
公司产品最大下游应用是智能手机与电脑, 收入占比接近 80%。 公司产品涵盖玻璃、 蓝宝石、 陶瓷、 金属、 塑胶等材质的防护面板、 触控模组、 生物识别等外观结构及功能组件, 主要下游应用包括消费电子、 新能源汽车及光伏等领域, 2023年上半年, 公司智能手机与电脑类产品营收 161.35亿元, 同比增长 1.34%, 占总营收的 79.97%;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座舱类产品营收 22.82亿元, 同比增长 54.98%, 占总营收的 11.31%; 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类营收 11.91亿元, 同比减少 4.48%, 占总营收的 5.90%。 智能手机是公司稳定收入的基础, 材料升级提升价值量。 公司第一大客户是苹果, 多年来占公司总营收 50%左右, 苹果在智能手机、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市场份额位居前列, 是公司稳定收入的基本盘。 根据 IDC 的数据,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降幅自 4Q22连续收窄, 3Q23实现同环比增长, 4Q23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 3.24亿部, 同比增长 7.8%, 环比增长 6.7%。 IDC 预计 2022-2027年全球 VR 出货量 CAGR 24%, AR 出货量 CAGR 85%, 智能手表出货量 CAGR 7.31%。 四季度作为消费电子传统旺季, 叠加华为、 苹果高端新机发布, 智能手机市场整体有望进一步好转。 玻璃盖板及手机中框材料升级, VR/AR、 智能可穿戴等新兴市场将为玻璃盖板行业带来新的增量。 车载显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带动智能座舱业务增长。 公司自 2015年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 目前公司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座舱类产品包括新能源汽车中控屏、 仪表盘、 显示屏、 B 柱、 C 柱、 充电桩、 新型汽车玻璃、 动力电池结构件等结构件与模组。 根据盖世汽车的数据, 2025年中国车载市场规模将达到 1305亿元, 2021-2025年 CAGR 23.17%。 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座舱的加速渗透将带动公司相关业务快速增长。 新能源汽车保持高增速, 充电桩和动力电池业务推动业绩增长。 据中汽协数据, 2023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944万辆, 同比增长 37%。 新能源汽车高增速带动充电桩及动力电池市场增长。 据 EVCIPA, 2023全年中国充电桩增量 338.6万台, 同比增长 31%。 据 SNE research, 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总量达到 705.5GWh, 同比增长 38.6%。 公司 2023上半年开始为头部动力电池客户供应动力电池结构件, 未来动力电池业务有望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21/36.16/41.71亿元, 参考可比公司 PE 估值, 给予公司 2023年28.0-30.0倍 PE, 对应股价 16.98-18.19元, 给予“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需求不及预期; 汇率波动风险; 客户集中的风险。
蓝思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1-16 12.00 -- -- 12.28 2.33%
14.23 18.58%
详细
蓝思科技:消费电子外观件龙头,深耕多年业绩放量加速。蓝思科技系全球消费电子智能终端视窗与外观防护功能部件行业龙头,产品方向包括智能手机与电脑、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座舱类、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类及其他智能终端类,能够提供各类产品的结构件、模组及组装,涵盖玻璃、蓝宝石、陶瓷、塑胶、碳纤维等新材料。公司2023Q1-3的营业收入为339.08亿元,yoy+7.07%;归母净利润为16.49亿元,yoy+117.23%。尽管2023年上半年消费电子行业需求仍然萎靡,但进入Q3以来,华为及小米新机发布带动市场回暖,大客户新机也进入生产旺季。叠加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进展顺利,产能利用率持续攀升,盈利能力改善明显。Q1及Q2毛利率均明显同比改善,Q3单季毛利率/净利率同比有所降低主因2023年大客户新机发布较往年有所推迟,部分订单滞后所致,但环比有所改善。2023年9月24日公司《关于向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公告》推出股权激励计划,作为行权条件,以2022年为基准,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需达20%,2024年则为40%。 消费电子:复苏趋势明朗,创新动力不竭。全球智能手机Q3出货同比转正,复苏趋势有望持续。据ifid数据,全球智能手机2023Q3出货量达到3.03亿部,同环比+0.3%/+14.1%。2023Q3同比增速转正,且2024年AI、潜望镜、5.5G、卫星通讯等多重助力,市场有望从复苏转为成长。此外,AI大模型突破以来,AIPC、平板电脑等系重要终端,2024年有望推出新品。 消费电子外观材质多样,玻璃质地较好,对消费电子外观材质多样,玻璃质地较好,对5G的干扰小,同时成本不的干扰小,同时成本不高,因而被手机、电脑、手表等终端广泛应用。盖板玻璃主要分为2D、2.5D和3D,各有不同的应用场景。伴随消费需求走向高端,出于对材质、性能等方面追求,手机等终端的应用也从2D向2.5D、3D演化。 3D触控防护玻璃盖板与OLED屏幕的适配程度更高,搭配在OLED屏幕上可以使屏幕尺寸看起来更大,具备更好的视觉效果。OLED快速渗透,3D玻璃盖板的应用有望进一步加速。而折叠屏、VR等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通道,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智能手机行业复苏背景之下,公司核心客户销量增长明显。三季度以来,华为Mate60系列及小米14系列新机发布,在终端市场中引起强烈反响。苹果方面,尽管2023年新机发售日期较往年稍晚,且在中国市场遭遇华为和小米的竞争压力,但苹果在全球有良好的客户基础和强大的创新实力,iPhoe的收入份额在2023年三季度达到43%,是有史以来三季度最高收入份额记录。公司系消费电子玻璃领域龙头,玻璃业务系公司最主要收入来源,凭借多年深耕积淀的技术实力,已切入苹果、华为、小米等公司产业链。公司继续精研横向拓展,材质上形成玻璃、蓝宝石、金属、陶瓷、塑胶为一体的矩阵,可以满足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多个终端不同需求。2023年上半年,在消费电子行业需求萎靡、汽车行业竞争较激烈的背景之下,公司逆势实现利润增长,足见垂直整合、降本增效、产能利用率提升带来的盈利能力改善力度之强。展望未来,随着黄花园区、湘潭园区产品逐步导入,量产逐步开启,其他园区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降本增效步履不停,公司业绩有望持续放量。 汽车:电动智能化打开增量空间,公司渐迎放量时点。在技术底层逐步完善,商业及政策环境趋于明朗的背景下,各主流车厂先后转型电动汽车。据乘联会数据,2023年11月中国新能源车销量达84.0万辆,同比+40.5%;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达40.4%,同比+4.16pct。全球市场方面,市场研究公司RhoMotio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月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达到140万辆。玻璃在汽车中有广泛的运用,包括外部玻璃、保护盖板、内部玻璃、新应用等。伴随汽车智能化,中控屏、仪表板等迎来较大升级,此外HUD等增量市场亦逐步落地。消费体验驱动汽车行业消费电子化,一体屏等创新不辍。 电动汽车动力源从燃油更换为电能之后,避免了油电转换,电气化赋予汽车娱乐属性释放的空间。 公司汽车业务增长迅速,业绩持续放量。公司布局汽车领域已久,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座舱类业务收入22.82亿,同比增加55.0%。此外,尽管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整车竞争较为激烈,但公司通过加深与优质客户的合作,同时提高自身管理能力,优化成本,毛利率同比上涨4.29pct。新能源汽车行业贝塔依然强势,公司切入大厂供应链。新能源汽车逐步渗透过程中,比亚迪及特斯拉两大车企较为强势,此外传统车厂积极转型,新势力打造差异化。公司已切入特斯拉、比亚迪等大厂供应链,同时与传统车厂及新势力合作密切,客户包括宁德时代、宝马、奔驰、大众、理想、蔚来等。展望未来,公司有望跟随核心客户一起成长,收入增长过程中产能利用率渐渐提升,同步改善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E/2024E/2025E营业收入分别为556.84/638.07/709.97亿元,分别同比+19.2%/+14.6%/+11.3%。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06/40.24/50.41亿元,分别同比+26.9%/+29.5%/+25.3%。综合考虑产品结构、主要下游、客户结构、发展历程等因素,我们选取立讯精密、歌尔股份、徕木股份作为可比公司。截至最新交易日(1月12日),公司股价对应2023E/2024E/2025E的PE为19.22x/14.84x/11.84x,低于可比公司均值,成长空间广阔,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消费电子行业发展不及预期风险;汽车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蓝思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8-23 11.68 -- -- 13.70 17.29%
14.34 22.7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年 H1公司实现营收 201.77亿元,同比+5.18%;实现归母净利润 5.54亿元,同比+281.90%;实现扣非净利润 4.53亿元,同比+192.19%。分季度看,公司 2023年 Q2实现营收 103.38亿元,同比 +4.97%,环比+5.08%;实现归母净利润 4.90亿元,同比+358.94%,环比+658.72%;实现扣非净利润 4.69亿元,同比环比皆大幅扭亏。 Q2业绩表现亮眼,开源节流成效显著:收入端:2023年 H1,面对消费电子需求下滑,公司基本盘业务智能手机与电脑类业务仍逆势实现平稳增长,同时新能源汽车类业务高速增长带动公司整体营收稳步增长。分产品看,智能手机与电脑类营收为 161.35亿元,同比+1.34%;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座舱类营收为 22.82亿元,同比+54.98%;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类营收为 11.91亿元,同比-4.48%;其他智能终端类营收 0.63亿元,同比-31.04%。利润端: 23年 H1公司毛利率为 16.41%,同比+2.86pcts;净利率为 2.80%,同比+4.19pcts。Q2毛利率为 16.86%,同比+1.13pcts,环比+0.91pct;净利率为 4.82%,同比+3.50pcts,环比+4.14pcts。费用端:2023年 H1销售/管理/ 研 发 / 财 务 费 用 分 别 为 3.02/11.65/11.43/0.34亿 元 , 同 比 分 别-9.02%/-12.55%/-13.69%/-81.54%,公司控费成果显著。财务费用大幅下降主因利息收入及汇兑收益增加。 消费电子根基深厚,新能源车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公司是苹果、三星、华为、荣耀、小米等多个领先手机品牌供应商。公司通过不断提高垂直整合能力,已覆盖 ODM、显示模组等电子件和结构件,以及整机组装。智能手机方面,公司已经形成结构件+模组的一站式供货能力,实现了智能手机端到端的供应链垂直整合,下半年有望受益于苹果新机发布带来的强劲拉货动能。智能穿戴方面,产品以手表为主,公司积极配合客户开发包括铝合金、不锈钢、钛合金、3D 打印等新材料、新技术;苹果头显新品 Vision Pro 将于 2024年初出货,当前处于蓄势待发状态,公司配合客户进行的长期研发项目有望逐步进入到收获阶段。未来智能穿戴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重要的业务增长点。 公司在互动平台表示,新能源汽车作为公司的业务发展重心,已围绕智能座舱,研发、生产中控屏、仪表盘、显示屏、B 柱、C 柱、充电桩等模组,与超过 30家国内外新能源及传统豪华汽车品牌建立合作。同时,公司还配合客 户对侧窗、挡风、天幕等大尺寸新型汽车玻璃等新产品进行创新优化和验证,墨西哥工厂汽车项目 6月已投产,为新能源汽车业务规模可持续性增长奠定了较好基础。 股权激励目标明确,彰显长期成长信心:公司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共计 3,097人,包括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高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员工。本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 53,159,866股限制性股票,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 1.07%。其中授予第一类限制性股票 10,631,973股,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 0.21%;授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 42,527,893股,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 0.86%,授予价格为 6.34元/股。公司业绩考核目标设定为:以 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基数,23-24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20%/40%。本次激励计划考核目标清晰,彰显了公司对长期业绩增长的信心,有利于充分调动高管及核心骨干的积极性,将公司利益与股东、员工结合起来,促进公司经营核心队伍的建设和稳定,有助于公司长远发展。 维持“增持”评级:消费电子方面,公司已完善从 ODM 到整机组装的垂直一体化整合能力,将继续受益于大客户的订单放量,为营收和利润带来稳定增量。汽车电子方面,我们预计汽车电子行业高景气仍将持续,公司在汽车电子板块不断深入,为公司业绩带来新的增长动能。我们认为公司未来能够多领域多层次地协同发展业务,持续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并巩固市场地位。预估公司 2023年-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 30.20亿元、42.41亿元、50.82亿元,EPS 分别为 0.61元、0.85元、1.02元,对应 PE 分别为 19X、14X、11X。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客户相对集中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蓝思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5-12 11.46 -- -- 11.95 4.28%
12.71 10.9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年报及2023 年一季报,2022 年公司实现营收466.99亿元,同比+3.16%;实现归母净利润24.48 亿元,同比+18.25%;实现扣非净利润19.35 亿元,同比+56.60%。2023 年Q1 公司实现营收98.39 亿元,同比+5.41%,环比-34.94%;实现归母净利润0.65 亿元,同比+115.69%,环比-96.18%;实现扣非净利润-0.16 亿元,同比+96.34%,环比转亏。 经营业绩承压反转,基本面稳中向好:2022 年上半年消费电子市场总体需求同比有所下滑,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公司经营业绩承压,但通过精益生产、降本增效多措并举,下半年公司紧抓消费电子旺季需求,2022 年Q4 创下了历史同期最高盈利水平,推动全年营收及净利润均实现了正向增长。分产品看,中小尺寸外观及功能组件营收为315.18 亿元,同比-0.40%;大尺寸外观及功能组件营收为61.15 亿元,同比-1.75%;新材料及其他产品营收为78.75 亿元,同比+20.86%。 2022 年公司毛利率为19.21%,同比-1.71pcts;净利率为5.40%,同比+0.72pct。毛利率下滑主因:1)人力成本、水电价格上涨一定程度增加了成本压力;2)大尺寸产品车载新工厂试运行,汽车项目周期比较长,前期研发打样较多,开发成本较高,产能利用率不高,影响22 年大尺寸产品毛利率同比减少0.44pct;3)为提高公司的销量和产能利用率,新材料产品向客户有所让利,导致新材料产品毛利率同比减少6.68pcts。 未来随着大尺寸产品定型量产之后需求稳定以及新材料产品更新换代,公司整体毛利率有望迎来稳健增长。 消费电子垂直整合优势凸显,手机+智能穿戴贡献盈利:公司是消费电子行业外观创新变革的引领者,是苹果、三星、华为、荣耀、小米等多个领先手机品牌供应商。公司不断提高垂直整合能力,已覆盖ODM、显示模组等电子件和结构件,以及整机组装。智能手机方面,公司基于精密结构件的技术和资源优势成功向蓝宝石、陶瓷、金属等结构件和触控、指纹、天线及摄像头模组延伸,已经形成结构件+模组的一站式供货能力,实现了智能手机端到端的供应链垂直整合,下半年有望受益于苹果新机发布带来的强劲拉货动能。 智能穿戴方面,公司在智能手表、AR/VR 等AIoT 品类拥有玻璃、蓝宝石、陶瓷(背盖组件、表壳、表冠)、金属(表壳、表冠)、触控、贴合、镀膜(玻璃、蓝宝石)等在内的一站式供应及组装能力,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智能穿戴产品解决方案。公司2020 年发布定增公告,由子公司长沙蓝思建设智能穿戴和触控功能面板项目和3D 触控功能面板和生产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两个项目均预计在2024 年12 月31 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将实现年产智能穿戴设备零组件900 万个及消费电子3D 触控功能面板12,015 万件,预计分别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8 亿元及70.27 亿元。2023 年,随着供应链库存出清走出底部,消费电子厂商多款新品发布,持续在材料、外观及功能上进行创新,公司订单有望在下半年传统旺季快速增长。 深度布局汽车电子,看好新能源汽车成长弹性:2022 年度,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35.84 亿元,同比增长59.41%,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上升至7.67%。 中控屏、B 柱、充电桩等主要产品销售持续增长,侧窗、挡风、天幕等大尺寸新型汽车玻璃等增量新产品也持续配合客户进行创新优化和验证,公司的汽车客户数量进一步增加至三十家以上,为新能源汽车业务规模可持续性增长奠定了基础。TrendForce 预计2023 年新能源车销量将同比增长36.2%至1451 万辆。公司在主攻产品基础上,有望凭借多年与客户核心产品的高质量供应经验,未来有望获得更多新订单。在新材料产品方面,公司已经和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头部客户进行接触。产能方面,子公司长沙蓝思建设车载玻璃及大尺寸功能面板项目,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将实现年产车载玻璃及大尺寸功能面板3,719 万件;孙公司蓝思精密可以为客户生产相关金属件。 其园区改扩建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将新增汽车及新能源金属结构件产能7,500 万件/年。此外,公司为配合海外客户新需求,在墨西哥成立了子公司专门从事汽车电子零配件业务,可就近更好地为客户提供生产制造与售后服务,有利于进一步开拓北美市场。墨西哥厂目前设备已经安装调试并试产,有望在下半年为公司贡献部分收益。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公司是一家覆盖玻璃、金属、蓝宝石、陶瓷、塑胶等材质的防护面板、触控模组、生物识别等外观结构及功能组件的精密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涉及中高端智能手机、智能穿戴、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一体式电脑、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家电、光伏产品等领域。消费电子方面,公司已完善从ODM 到整机组装的垂直一体化整合能力,将继续受益于大客户的订单放量,为营收和利润带来稳定增量。汽车电子方面,我们预计汽车电子行业高景气仍将持续,公司在汽车电子板块不断深入,为公司业绩带来新的增长动能。我们认为公司未来能够多领域多层次地协同发展业务,持续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并巩固市场地位。预估公司2023 年-2025 年归母净利润为30.20 亿元、42.41 亿元、50.82 亿元,EPS 分别为0.61 元、0.85 元、1.02 元,对应PE 分别为19X、14X、11X。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客户相对集中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蓝思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2-03 13.20 15.21 -- 14.03 6.29%
14.14 7.12%
详细
经营指标和盈利水平持续改善。公司发布业绩预告,2022 年全年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实现稳步增长,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4-25 亿元,同比增长17%-22%,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19-20 亿元,同比增长54%-63%。其中,根据公司初步测算,计提和转回减值准备将减少当期利润总额约5 亿元。 创收、降本、增效措施效果显著。首先,公司在保持已有消费电子结构件(玻璃、金属、蓝宝石等)、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智能头显等)、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舱等业务规模基础上,全力争取新客户、新项目落地;其次,公司坚定落实一系列强化经营目标达成的优化措施,较好地推进了年度的研发创新与导入、业务垂直整合与协同、工业互联网自动化、供应链资源优化、园区精益生产提升等工作;再次,公司继续创新变革,强化内部管理,倡导开源节流,竭尽全力完成客户交付的任务。 车载产品需求旺盛。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不断提升,行业市场前景良好。公司与头部新能源车已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新开发的客户中包括蔚来、理想、比亚迪、小鹏、五菱、零跑、小米等,以及传统汽车品牌,例如保时捷、宝马、奥迪、现代、大众、广汽、上汽等,公司的中控屏、B 柱、仪表盘、充电桩等多类汽车零组件产品得到了众多客户的认可,公司持续积极与客户探讨更多新产品研发与大量应用,需求持续旺盛。 加大智能穿戴领域投入。22 年4 月,公司将“长沙(二)园智能穿戴和触控功能面板建设项目”的投资总额由15.15 亿元增加至54.06 亿元,项目预计2024 年底全部建成达产。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将实现年产智能穿戴设备零组件8,139 万件,项目正常年份生产销售收入约65.5 亿元,净利润9.0 亿元。 我们预测公司22-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3、31.2、51.2 亿元(原22-24 年预测为19.2、34.7、56.1 亿元,主要调整了营业收入和毛利率预测),根据可比公司23年平均25 倍PE 估值,对应目标价为15.75 元,维持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大客户手机出货量不达预期,公司新产品产能良率爬坡不及预期。
蓝思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11-04 10.06 12.16 -- 11.44 13.72%
14.03 39.46%
详细
短期业绩承压,研发投入不断增加。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315.8亿元,同比减少 7%,归母净利润 7.6亿元,同比减少 77%,扣非归母净利润 5.4亿元,同比减少 80%。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 123.9亿元,同比减少 1%,归母净利润 10.6亿元,同比增长 8%,扣非归母净利润 10.3亿元,同比增长 37%。前三季度公司的研发费用为 18.4亿元,占收入比例提升至 5.8%,研发规模持续扩大。 消费电子垂直整合能力提升。公司是全球消费电子视窗防护玻璃领先企业,在此基础上公司积极推进垂直整合战略、开展整机组装业务。湘潭新园区第一季度手机组装产量已突破千万级,自动化、物联网水平较高,随着客户顺利导入有望释放更多产能。下半年公司对重要客户的备货有序开展,湖南园区、泰州园区的交付状况良好,同时推进跟新客户的业务合作。 AR/VR 客户认证顺利,预留产能充足。公司目前与 AV/VR 市场上几大头部客户都有合作,产品主要为金属、塑胶、玻璃镜片以及光学模组等结构件。4月,公司对募投项目增加了 10亿元的投入;7月,黄花园区十二厂得到客户的全面认证通过。 未来随着 AR/VR 市场启动爆发,公司将有充分的产能应对市场增长带来的需求。 车载业务增长迅速,前景广阔。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收入 24.9亿元,同比增长超 60%,其中三季度实现收入 10.2亿元,同比增长超 80%。公司客户群体持续丰富,新产品研发、认证顺利。在智能汽车领域,电子化、新能源化、轻量化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公司中控屏、B 柱、仪表盘等项目与客户合作顺畅,遮光板、充电桩、内饰玻璃件等新品也顺利推进。新开发客户中包括蔚来、理想、比亚迪、小鹏、五菱、零跑、小米等造车新势力,和保时捷、宝马、奥迪、现代、大众、广汽、上汽等传统车企。车载募投项目预计年底达产,将新增车载玻璃及大尺寸功能面板产能 3,719万件/年,为公司市场拓展提供持续支持。 我们预测公司 22-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2、34.7、56.1亿元(原 22-23年预测为 79.8、95.7亿元,主要下调了中小尺寸、新材料等业务收入和毛利率预测),根据可比公司 23年平均 18倍 PE 估值,对应目标价为 12.60元,维持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大客户手机出货量不达预期,公司新产品产能良率爬坡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5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