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程晓东

太平洋证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3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京基智农 食品饮料行业 2023-05-11 20.28 34.44 74.91% 20.87 2.91% -- 20.87 2.91% -- 详细
事件:公司近日发布2022年报和2023年1季报。2022年,实现营收59.95亿元,同增86.12%;归母净利润7.73亿元,同增98.56%;2023年1季度,实现营收66.63亿元,同增1347.36%;归母净利润12.19亿元,同增960.38%。点评如下:养殖业务发展迅速,22年成本下降明显。2022年,四大养殖基地湛江徐闻项目、茂名高州项目、海南文昌项目、广西贺州项目均全面引种投产,项目产能利用率快速提升,出栏高速增长。全年,累计销售生猪126.44万头,同增856.42%。23年1季度,累计销售生猪41.28万头,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方面,2022年,核心高州项目全年保育育肥成活率约93.5%,全程平均成活率近90%。23年1季度,公司育肥猪出栏均重约112kg-113kg,PSY约24头,育肥猪上市率约86%。据测算,2022年,育肥猪生产成本约17.1元/公斤,较上年同期显著回落;23年1季度,育肥猪平均生产成本约17.4元/kg,断奶仔猪生产成本约440元/头,1季度成本有所上升主要受冬春季蓝耳、流感等疫病的影响导致生产效率季节性下降所致。 公司积极推行和持续优化高标准的楼宇聚落式养殖模式,养殖生产效率有进一步提升空间,随着产能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双双提升,生产成本有望趋势性下降。 地产业务今年有望贡献大部利润。2022年,公司主要在售项目主要为山海御园和山海公馆项目,其中,山海御园项目总货值约110亿元,于2022年12月底至2023年1月初期间分批次办理了集中入伙,2022年度结转销售面积约43161平米,结转收入约27亿元,贡献毛利14.79亿元,占全部毛利额的73.16%,23年1季度结转收入58.5亿元;山海公馆项目总货值约38亿元,目前预售超10亿元,预计2023年下半年可实现交付。 其他业务发展平稳。2022年,饲料业务销售饲料21.57万吨,销量和上年基本持平,实现销售收入8.86亿元,较上年略有增长。家禽业务实现营收7024.2万元,同增约11%。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生猪养殖业务区位优势,模式较为先进,我们看好其养殖业务的长远发展,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预计公司23/24年归母净利润1.67/5.92亿元,对应PE为125/35倍。 风险提示:养殖业务疫情风险上升导致出栏不及预期,猪价走势不及预期等
隆平高科 农林牧渔类行业 2023-05-11 15.48 20.25 36.46% 15.79 2.00% -- 15.79 2.00% -- 详细
事件:公司近日发布 2022年报和 2023年 1季报。2022年,实现营收 36.89亿元,同增 5.29%;归母净利润-8.76亿元,由盈转亏;2023年 1季度,实现营收 10.64亿元,同增 17.49%;归母净利润 1.71亿元,同增 213.22%。点评如下: 玉米种业营收和利润增长明显,转基因研发布局成果进入落地阶段。2022年,玉米种业实现营收 13.17亿元,同增 29.73%;毛利率33.75%,较上年提升 2.54个百分点。子公司联创种业、河北巡天公司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海外业务方面,重要参股公司巴西隆平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品种创新等实现营收 38.43亿元,同比增长 60.84%,占巴西玉米种子市场的份额进一步提升。转基因方面,公司投资布局的生物技术平台已获得瑞丰 125、浙大瑞丰 8、nCX-1、BFL4-2、CAL16等 5个转基因性状的安全证书。主要品种裕丰 303、中科玉 505、嘉禧 100等品种已实现转育和制种试验。随着前期转基因研发布局的成果转化落地,公司有望在玉米种业转基因生物技术新征程中继续保持产品市占率领先的优势。 水稻种业推出新品,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2022年,水稻种业实现营收 13.02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公司两大水稻事业部亚华水稻事业部、隆平水稻事业部整合运行顺利,其中亚华水稻事业部在其完整运作的第一年,就通过运作大单品的创新经营等方式控本增效,实现营收 5.5亿元。水稻品种在“隆晶系”的优势基础上,促进以“玮系”、“臻系”、“冠系”、“昌系”、“昱系”等系列为代表的重点新品系迅速上量,品种优势继续增强。 22年亏损主要资产减值计提的影响,23年有望轻装上阵。公司2022年经营出现亏损的原因主要是:1)计提商誉、存货等资产减值准备合计约 3.69亿元;2)公司 2022年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摊销股份支付费用为 0.56亿元;3)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约 2.31亿元;4)因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美元贷款汇兑损失约 1.85亿元,该项目属于非经常性损益;5)由于会计估计变更,应收账款及预计退货金额,使得利润减少 1.87亿元。认为,公司 2022年各项资产减值计提比较充分,2023年有望轻装上阵。 研发体系进一步完善,长期优势持续增强。公司研发以自主研发为主,同时积极推进合作研发。自主研发方面,公司新增了国丰生物等生物技术平台,与此前布局的瑞丰生物、隆平生物、绿谷生物一起构建成新的玉米转基因创新前端体系,朝着提升生物技术平台的长期 目标又近了一步。合作研发方面,继续与知名院士团队扩大合作,开展基因与资源合作利用项目研究,与中国农业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校保持深度合作关系,联合 9家科研院所单位共同组建杂交水稻创新攻关联盟,与 20家优势科研单位建立玉米专项合作,协同推进性状开发,生物技术平台。2022年,公司拥有国内外水稻、玉米、蔬菜等专职研发及研发服务人员达 457人,占公司总人数 17.50%;公司及下属公司自主培育或与他方共同培育的 85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其中水稻新品种 43个,玉米新品种 42个。水稻新品种中双抗品种实现突破,综合性状质量明显提升,27个品种品质达到部标二级以上。玉米品种类型实现全国主要玉米生态区全覆盖,高产、优质、特用新品种实现突破。 新品种的审定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矩阵,为公司扩大优势区域、丰富产品线提供强有力支持,进一步增强了公司在杂交水稻、玉米领域的产品竞争能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长远发展,维持“买入”评级。预计公司 23/24年归母净利润 1.67/5.92亿元,对应 PE 为 125/35倍。 风险提示:养殖集团压价导致饲料产品提价幅度不达预期,生猪养殖业务产能增长速度不及预期,业内竞争加剧导致销售不及预期等
科前生物 医药生物 2023-04-24 25.49 35.50 53.61% 26.44 3.73%
26.44 3.73% -- 详细
事件:公司近日发布 2022年年报及 2023年一季度业绩,2022年全年实现营收 10.01亿,同减 9.22%,归母净利润 4.10亿,同减 28.25%。 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8亿元,同增 37.92%,归母净利润 1.36亿元,同增 49.33%。 2022年业绩受猪价拖累,2023年猪价回暖带来业绩复苏。2022上半年,猪价持续低迷,公司下游客户亏损严重,导致猪用疫苗的使用减少。2022年下半年,猪价上涨,公司下游客户恢复盈利,公司业绩随之出现复苏。2022年全年,公司猪用疫苗实现销售收入 9.37亿,同减 11.3%。2023年一季度的猪价虽然高于 2022年一季度,但仍然低于全行业的养殖成本,在相对低迷的猪价行情下,公司一季度营收和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凸显出公司超强的盈利水平。 毛利率持续改善,未来仍有空间。公司 2022年全年毛利率为73.61%,同减 6.19%,其中猪用疫苗毛利率为 75.31%,同减 6.48%,为历史低位水平,毛利率下降主要受新产能投产导致设备折旧费用增加。2022年下半年毛利率逐季度提升,环比改善趋势明显,2023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为 77.34%,同增 4.39%,预计随着公司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以及下游客户盈利水平的改善,公司毛利率提升仍有空间。 研发持续高投入,重磅新产品陆续推出。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投入 1.03亿,同增 28.43%,占公司营收的 10%,研发费用创历史新高。 长期的研发投入,使得公司的新产品储备丰富,2022年公司已上市三个新产品,2023年预计会有更多的新产品取得重要进展,如公司自主研发的非洲猪瘟病毒活载体疫苗、猪瘟-伪狂犬二联苗、圆环-支原体二联苗、 宠物“猫三联”疫苗、禽新流法腺四联灭活疫苗、鸡滑液囊支原体活疫苗等,新产品的陆续推出为后续业绩持续增长打开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战略聚焦在猪用疫苗领域,宠物疫苗和禽用疫苗多点发力。随着下游客户盈利修复,预计公司业绩会出现较强的复苏,因此维持“买入”评级。预计公司 23/24年归母净利润5.9/6.7亿元,对应 PE 为 22X/17X。 风险提示:猪价格走势不及预期,新产品上市不及预期。
瑞普生物 医药生物 2023-04-03 21.53 30.00 58.56% 22.95 6.60%
22.95 6.60% -- 详细
事件:公司近日发布2022年年报。2022年全年,公司实现营收20.84亿元,同增3.84%;归母净利润3.47亿元,同减16.0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8亿元,同减1.37%。分版块:原料药及制剂9.75亿,同增7.63%;禽用生物制品8.96亿,同减1.61%;畜用生物制品1.29亿,同减8.76%;宠物药品4398万元,同增175.68%,宠物生物制品593万,同减23.55%。点评如下:禽用动保产品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2022年全年,禽板块营收保持增长,其中禽用药品营收4.76亿(同增10%),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禽元”)营收2.7亿(同减3.2%),常规禽流感疫苗营收2亿(同增7%),新支疫苗营收1亿(同增8.2%)。近日,公司与圣农发展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了合作模式的创新,推动了各方优质资源整合,此次合作达成,公司的销售规模及品牌影响力将进一步扩大,家禽疫病防控知名品牌的市场地位将得到巩固。2023年,公司家禽板块将推出新支二联活疫苗,鼻支二联灭活疫苗等新产品,建立高品质、多元化、全品类的产品矩阵。预计2023年蛋鸡、肉鸡养殖行情整体趋好,养殖行情助推公司家禽板块经营持续向好。 畜用疫苗大客户销售取得突破:2022年全年,畜用药品营收2.6亿(同减8%),畜用生物制品营收1.9亿(同减8.9%)。猪用疫苗大单品在大客户销售方面取得突破进展:蓝耳病疫苗营收2486万(同增59.4%)、猪瘟疫苗1868万、猪圆环疫苗1968万、猪乙脑疫苗1848万。预计2023年全年的生猪价格要好于2022年,大集团客户的合作会进一步取得突破,显著提升集团客户粘性。同时,家畜板块2023年将推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猪圆环病毒亚单位灭活疫苗等新产品,产品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驱虫药大单品驱动宠物板块业务高速增长:公司多年布局的宠物板块产品进入收获期,2022年宠物板块营收接近5000万(同增92.3%)。 2022年三季度公司成功推出了犬猫用驱虫药“莫普欣”,“莫普欣”全年营收达到2800万,公司已经成功将其打造成犬猫用驱虫药的爆品。公司倾力打造的“猫三联”疫苗预计会在2023年下半年上市,有望打破国外公司垄断的局面,成为另一个现象级的爆品,我们预计公司宠物板块业务在2023年仍是高速增长。 原料药产能完全释放,毛利率得到修复:2022年全年,原料药板块营收2.38亿(同增23.6%)。预计龙翔药厂在2023年产能会完全释放,同时公司会推出孟布酮、头孢噻呋、头孢噻呋钠、吡丙醚等重点原料药新产品,结合已有6种产品,原料药板块会打造出全新产品矩阵。原料药板块会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毛利率高的产品销售占比,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战略聚焦动保领域,宠物动保产品和畜禽动保产品多点发力。我们看好其宠物产品依托瑞派宠物医院等所形成的协同优势和爆发潜力。此外,随着畜禽养殖盈利修复,畜禽动保业务将回归增长,因此维持“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3/24年归母净利润5.5/6.67亿元,对应PE为18X/15X。 风险提示:鸡猪价格走势不及预期,项目推进进度不及预期。
圣农发展 农林牧渔类行业 2023-04-03 24.35 29.06 52.07% 25.29 2.89%
25.05 2.87% -- 详细
事件:公司近日发布2022年报。全年实现营收168.17亿元,同增16.15%;归母净利4.1亿元,同减8.33%;扣非后归母净利3.54亿元,同减2.77%。Q4单季,实现营收44.64亿元,同增11.34%;归母净利2.18亿元,同增174.12%;扣非后归母净利2.01亿元,同增1005.12%。点评如下:家禽养殖及屠宰业务产能持续提升,鸡肉销量稳步增长。该业务全年实现营收104.42亿元,同增17%;销售鸡肉114.11万吨(含内销),同增8.12%;平均售价11510元/吨,同增7.8%;全年实现盈利约2亿,与上年基本持平;倒算单吨造肉成本11289元/吨,同增7%左右,成本上升主要系玉米和豆粕等原料价格上涨所致;产能方面,目前公司自有白羽鸡养殖产能已超6亿羽,未来目标是到2025年将养殖产能提升至10亿羽。同时,通过入股森胜农牧、与德之馨集团合作产销鸡蛋蛋白,加深产业布局。 食品深加工业务战术聚焦大单品,实现快速增长。该业务全年实现营收63.9亿元,同增14%;销售肉制品23.41万吨,同增4.25%;实现净利润2.16亿元,同增45.37%;增长主要来自ToC端业务,2022年,ToC端销售额突破14亿元,同增64%,占食品深加工比重为23%,占比较上年提升了8个百分点。公司在ToC端战术聚焦打造大单品,着力提升品牌影响力。其中,爆款单品“脆皮炸鸡”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嘟嘟翅”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同时香煎鸡胸肉、手枪腿、脆皮炸翅等新爆品持续上量。产能方面,公司目前已建及在建食品深加工产能合计超过43.32万吨。未来两年,随着品牌力的提升和产能利用率的释放,食品深加工业务有望继续贡献业绩增量。 父母代种鸡业务快速增长,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公司是国内首个打破国外企业在种源上的垄断、批量供应国产父母代种鸡雏的企业,研发的“圣泽901”白羽肉鸡配套系于2021年末获得农业农村部批准,取得对外销售资格。公司于2022年6月正式对外出售父母代种鸡雏,2022年全年销售父母代种鸡雏655万套,其中内部销售510万套,面向市场销售145万套,占国内父母代种鸡市场份额约3%。供种能力方面,随着江西资溪祖代场完成整体建设,公司具备了1750万套父母代种鸡雏的年供种能力。在欧美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持续高发的背景下,公司种鸡有望凭借其不受海外疫情影响的供种能力和良好的产品生产性能优势,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受前期引种减少所形成的供需缺口影响,国内鸡产品价格自2023年初以来呈现出快速上涨的走势,并有望在下半年延续。此外,豆粕等原料价格大幅下跌,成本上升压力得到缓解。 公司有望同时受益于产品价格上涨和原料价格下跌,盈利上升或超预期。此外,欧美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仍在持续,对国内祖代引种和更新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公司供种业务发展前景明朗。我们看好公司依托产业链一体化运营模式和自主供种能力所形成的核心竞争优势,维持“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3/24年归母净利润24.32/28.13亿元,EPS为1.96/2.26元,对应PE为10.66/14.31倍。 风险提示:鸡价2023年涨幅不及预期,深加工鸡肉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回盛生物 医药生物 2022-11-28 22.11 39.50 126.75% 22.60 2.22%
22.97 3.89%
详细
事件:公司近日发布2022年三季报。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74亿元,同增30.59%;归母净利润1988.33万元,同增8.1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697.8万元,同增3.43%。公司1-3季度,实现营收6.71亿元,同减9.98%;归母净利润2640.59万元,同减77.9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835.94万元,同减83.51%。点评如下:猪周期反转带来营收快速增长。2022年7月份后,生猪价格大幅上涨,猪价迅速上涨至行业平均成本线上方,近期猪价更是达到阶段性的高点(30元/kg),单头育肥猪的盈利达到非瘟发生以前的历史性高位。养殖场持续盈利,使得猪场关注猪群的成活率,猪只使用化药的数量和频率大幅上升。公司是猪用化药制剂产品线最全的公司,截至2021年末已取得兽药批准文号166个,下游客户持续高位盈利使得公司营收快速增长,从经营数据上看,公司三季度营收环比增长43.43%,同比增长30.59%。 外购原料药价格下降使得产品毛利率得到修复:2022年上半年原料药价格持续下降,使得公司产品毛利率得到修复,公司三季度主营产品毛利率为22.25%,比二季度毛利率提高了4pct,三季度净利润环增343.18%,同增8.11%。公司从制剂稳步向上游原料药延伸,原料药产能逐步释放预计可充分保障产品质量与供给,成本把控能力有望提升,有利于产品毛利率提升和盈利能力的进一步改善。 研发-销售-技术服务一体化带来公司业务长期成长:公司多层次打造研发平台,目前有四大研发平台,具有强劲的研发实力,使公司不断推出新产品。公司建立了以集团客户直销与经销商渠道销售相结合的营销网络,有针对性地覆盖了不同规模的养殖场,强大的技术服务能力增强客户黏性,且猪价预期持续向好,预计公司明年业绩持续增长。 风险提示:猪价下跌导致下游客户亏损,产能投产释放不及预期
回盛生物 医药生物 2022-11-03 26.02 32.40 85.99% 26.03 0.04%
26.03 0.04%
详细
专注兽用化药20 年,一生做好一件事:回盛生物成立于2002 年,公司创始人张卫元先生秉持“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理念,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兽药领域,截至目前已取得兽药批准文号166 个。2021年公司营收9.96 亿元,2017-2021 年年复合增长率达 25.6%;其中,兽用化药制剂是公司的核心产品,收入占比超过 80%。公司以猪用药品为核心,已涵盖抗微生物、抗寄生虫等各类药品。同时,公司也在家禽、水产、宠物、反刍等其他兽用药品领域进行了拓展,进一步丰富了业务结构。 行业政策促进产业集中,猪周期反转带来量价齐升:新版兽药 GMP提高了准入门槛,遏制低水平产能重复建设,落后产能进一步淘汰,有利于促进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新一轮的猪周期正式确定,猪价处于上行阶段,高猪价带来猪只使用化药数量和频率的上升,回盛生物作为兽用化药龙头公司最为受益。 原料制剂一体化、研发-销售-技术服务一体化带来公司业务长期成长:公司从制剂稳步向上游原料药延伸,原料药产能逐步释放预计可充分保障产品质量与供给,成本把控能力有望提升,稳定产品毛利率,盈利能力有望改善。多层次打造研发平台,公司目前有四大研发平台,铸造了强劲的研发实力,使公司不断推出新产品。公司建立了以集团客户直销与经销商渠道销售相结合的营销网络,有针对性地覆盖了各类兽药终端用户,强大的技术服务能力增强客户黏性。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2 全年营收为9.8 亿元,同比下降1.6%,归母净利润0.72 亿,同比下降45.8%。由于公司的营收跟猪价强相关,同时公司主要产品的市占率进一步提升,叠加公司新产能释放,以公司各项业务的销量与销售均价作为基础假设,预计2023-2024营收同比增长50%/20%至 14.7/17.64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8/2.78亿元,对应PE 为19.7/12.7,首次覆盖给与“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猪价下跌导致下游客户亏损,产能投产释放不及预期。
隆平高科 农林牧渔类行业 2022-11-03 14.90 20.00 34.77% 16.80 12.75%
18.78 26.04%
详细
事件:公司近日发布 2022年三季报。前 3季度,实现营收 12.83亿元,同增 55.2%;归母净利-7.1亿元,同减 138.17%;扣非后归母净利 5.66亿元,同增 18.69%。单 3季度,实现营收 8563.2万元,同增 129.25%;归母净利-4.12亿元,同减 71.07%;扣非后归母净利-3.35亿元,同增 43.94%。点评如下: 汇率变动带来汇兑损失,拖累业绩表现。前 3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 138.17%,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由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变动,导致确认美元贷款汇兑损失增加,上年同期为汇兑收益,使得财务费用同比增加; (2)对联营企业的投资损失增加,上年同期确认处置股权投资收益较高,使得投资收益同比减少; (3)研发费用同比增加。 前 3季度,研发费用 2.02亿元,同增 85.7%;财务费用 3.25亿元,同增 233.73%。单 3季度,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 43.94%,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水稻种子、玉米种子及蔬菜瓜果种子业务同比增长,主营业务毛利润同比增长所致。 研发效率提升,产品优势突出。2022年,公司持续投入研发,着力提升创新优势和产品优势。期间,公司及下属公司自主培育或与合作方共同培育的 88个水稻新品种、50个玉米新品种和 1个棉花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品种支撑。生物育种方面,参股公司杭州瑞丰转基因玉米产品瑞丰 125、瑞丰 8获得生产应用的安全证书;隆平生物股权结构得到优化,转基因玉米抗虫、抗除草剂性状研发工作也取得阶段性突破。公司市场主导玉米品种裕丰 303等均已完成生物育种产业化的各项准备工作,玉米品种和转基因性状的产品线进一步丰富。 合同负债大幅增长,4季度营收增长有保障。2022年 3季度末,公司合同负债 28.55亿元,同增 51.43%。合同负债的增长显示公司种子产品销售预定情况良好,合同负债将于 4季度和明年 1季度转化为收入,因此未来业绩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种业核心龙头,研发和品种优势十分明显,市占率长期业内领先。我们看好公司在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种子领域的竞争优势以及在转基因种子研发和产品方面的先发布局优势,给予“买入”评级。预计公司 22/23/24年归母净利润1.07/5.27/6.87亿元,对应 PE 为 185.08/37.58/28.86倍。 风险提示:成本上升幅度超于预期,制种产量不及预期
回盛生物 医药生物 2022-11-02 22.25 39.50 126.75% 26.03 16.99%
26.03 16.99%
详细
专注兽用化药 20年,一生做好一件事:回盛生物成立于 2002年,公司创始人张卫元先生秉持“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理念,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兽药领域,截至目前已取得兽药批准文号 166个。2021年公司营收 9.96亿元,2017-2021年年复合增长率达 25.6%;其中,兽用化药制剂是公司的核心产品,收入占比超过 80%。公司以猪用药品为核心,已涵盖抗微生物、抗寄生虫等各类药品。同时,公司也在家禽、水产、宠物、反刍等其他兽用药品领域进行了拓展,进一步丰富了业务结构。 行业政策促进产业集中,猪周期反转带来量价齐升:新版兽药 GMP提高了准入门槛,遏制低水平产能重复建设,落后产能进一步淘汰,有利于促进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新一轮的猪周期正式确定,猪价处于上行阶段,高猪价带来猪只使用化药数量和频率的上升,回盛生物作为兽用化药龙头公司最为受益。 原料制剂一体化、研发-销售-技术服务一体化带来公司业务长期成长:公司从制剂稳步向上游原料药延伸,原料药产能逐步释放预计可充分保障产品质量与供给,成本把控能力有望提升,稳定产品毛利率,盈利能力有望改善。多层次打造研发平台,公司目前有四大研发平台,铸造了强劲的研发实力,使公司不断推出新产品。公司建立了以集团客户直销与经销商渠道销售相结合的营销网络,有针对性地覆盖了各类兽药终端用户,强大的技术服务能力增强客户黏性。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 2022全年营收为 9.8亿元,同比下降 1.6%,归母净利润 1.15亿,同比下降 13.5%。由于公司的营收跟猪价高度相关,叠加公司新产能释放,以公司各项业务的销量与销售均价作为基础假设,预计 2023-2024营收同比增长 50%/28%至 14.7/18.8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2.63/3.24亿元,对应 PE 为 13.9/10.95,首次覆盖给与“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猪价下跌导致下游客户亏损,产能投产释放不及预期。
金新农 食品饮料行业 2022-11-02 5.60 9.32 77.52% 6.13 9.46%
6.40 14.29%
详细
事件:公司近日发布 2022年 3季报。前 3季度,实现营收 30.3亿元,同减 18.05%;归母净利-3820.89万元,去年同期-2.92亿元; 扣非后归母净利-1.44亿元,去年同期-1.48亿元。单 3季度,实现营收 10.98亿元,同增 1.78%;归母净利 1.46亿元,同增 144.07%;扣非后归母净利 3498.67万元,同增 216.4%。点评如下: 养殖业务量增价涨,单 3季度盈利大幅上升。上半年,养殖业务出栏生猪 66.96万头,同增 48.43%;但由于猪价低迷,出现亏损。进入 3季度,猪价大幅上涨,带动养殖业务扭亏为盈。单 3季度,出栏生猪 28.51万头,同增 65.37%;实现净利润 5812万元。截至 3季度末,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账面价值之和为 24.8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0.65%,主要系种猪场建设项目完工转固。新增产能的释放有利于明年生猪出栏量的增长。 饲料业务平稳发展。前 3季度,饲料业务实现收入 16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 53%,实现归母净利润 5300万元。单 3季度,饲料业务实现归母净利润 2495万元,单吨盈利约 166元。 管理提升,控费成效显著。2022年,公司通过调整组织架构、关停低效养殖场、以及对各子公司进行薪酬总额差异化管理,提升人均效能等措施,来精简组织提高效率,改善内部管理运营,控制费用。 前 3季度,公司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合计为 24710.49万元,同比下降 44.37%。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进入 10月份,猪价突破前期 20-24元/公斤的盘整区间,进一步摸高至 29-30元/公斤,近期有所回调。从前期产能变化角度,我们预计,猪价 4季度仍将震荡上涨。受益于此,公司养殖业务盈利水平有望继续上升。考虑到原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略微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2/23年归母净利润 1.04/5.01亿元,对应 PE 为 7.6/12.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鸡价 4季度涨幅不及预期,鸡肉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科前生物 2022-11-02 24.20 36.75 59.02% 27.10 11.98%
31.84 31.57%
详细
事件: 公司近日发布 2022年三季报。 公司 1-3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87亿元,同减 11.5%;归母净利润 2.83亿元,同减 26.6%。其中,单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93亿元,同增 27.0%,环增 53.4%;归母净利润 1.24亿元,同增 24.6%,环增 81.9%。 点评如下: 猪周期反转,业绩快速修复。 公司的主要产品为猪用疫苗,公司的业绩与生猪存栏数量、生猪价格密切相关。 2022年上半年,生猪价格低位运行, 下游客户深度亏损,导致生猪产能去化,生猪存栏数量降低, 受此影响,公司业绩有所下滑。 2022年 7月份开始,猪价快速上涨至养殖成本线上,尤其是近期猪价达到阶段性的高点,单头猪的盈利已达到非瘟发生前的历史高位,下游客户盈利开始修复, 继而带来生猪疫苗免疫程序的恢复, 使得公司的营收和利润得到快速恢复。 公司单三季度营收快速恢复至 2.93亿, 单三季度营收增量主要系因为动保产品需求量提升, 产品的销售毛利率为 73.2%,环比二季度提升 1pct,单三季度销售净利率为 42.4%, 环比二季度提升 6.6pct.持续投入研发加宽护城河,产品储备丰富未来成长可期。 公司公告预案,拟向实际控制人非公开发行股票,共计募得资金约 1.6亿元,用于高级别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拟定为 P3实验室),该项目的实施将助力公司开展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病原学(非洲猪瘟等重大疾病) 、流行病学研究及相关疫苗、诊断试剂、治疗性生物制剂等产品和防控技术的研究开发,进一步提升公司研发实力, 公司在研发端持续加强力量,有利于夯实研发平台优势,加宽护城河。公司在研产品储备丰富,在研猪苗产品圆环-副猪二联亚单位灭活疫苗、猪传染性胸膜炎基因缺失苗已进入新兽药注册复核阶段,预计今年底能够上市;圆-支二联、猪瘟-伪狂二联等大单品已提交新兽药注册,预计明年底有望上市; 非瘟疫苗同时推进腺病毒活载体路线和亚单位路线。此外,禽苗和宠物疫苗研发业在快速推进,鸡新流法腺四联苗已提交新兽药注册, 犬四联疫苗已经上市主要销往警犬基地,猫三联疫苗已完成实验室研究,已提交临床试验申请。 我们认为,随着公司丰富的储备产品落地,产品矩阵和产品组合优势得到加强,公司综合竞争实力和市占率将得到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是猪苗领域的核心龙头,猪伪狂犬疫苗、腹泻疫苗、圆环疫苗等市占率持续领先。我们看好其持续投入研发所形成的产品组合优势和技术服务优势,以及市占率的长期提升潜力。 近年来加码禽苗和宠物疫苗后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未来有望形成猪苗为主,禽苗和宠物苗为辅的一体两翼业务体系。 终端起来看, 随着生猪养殖修复, 猪用疫苗回归增长,因此维持“买入” 评级。 预计公司 22/23年归母净利润 5/6.8亿元,对应 PE 为 22.69X/16.54X。 风险提示: 猪价下跌,生猪产能进一步去化, 养殖集团压价导致动保产品大幅跌价, 业内竞争加剧导致销售不及预期。
登海种业 农林牧渔类行业 2022-11-01 20.75 24.72 57.55% 22.24 7.18%
22.24 7.18%
详细
事件:公司近 日发布 2022 年三季报。前 3 季度,实现营收 5.63亿元,同增10.01%;归母净利1.12 亿元,同减3.81%;扣非后归母净利6266.57 万元,同减16.97%。单3 季度,实现营收1.23 亿元,同增26.46%;归母净利16.77 万元,同减98.56%;扣非后归母净利-1459.89 万元,同减213.34%。点评如下:控费得力,费用率下降明显。2022 年,受原粮价格大涨的影响,种子制种成本上升明显,导致毛利率承压。上半年,公司种子业务综合毛利率37.86%,较上年同期下降2.66 个PCT;其中,玉米种子业务毛利率37.94%,较上年同期下降2.39 个百分点。单3 季度,综合毛利率为17.96%,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2.15 个百分点。控费得力,费用下降明显。单3 季度,三项费用率22.24%,较上年同期下降了5.42 个PCT。 品种组合优势明显。2021 年,公司自主研发的41 个玉米新品种(包括“登海1925”等登海系列24 个新品种、和“先玉1970”等先玉系列5 个新品种以及“航研8066”等12 个新品种)获国审通过。 此外,还有两个小麦新品种(登海202 和登海216)分获国审和山东省审通过。我们认为,随着产品矩阵的扩充,公司未来在种子行业的品种组合优势将进一步增强。 合同负债同增6.7%。2022 年3 季度末,公司合同负债8.65 亿元,同增6.7%;合同负债的增长显示公司种子产品销售预定情况良好,合同负债将于4 季度和明年1 季度转化为收入,因此未来业绩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玉米种业核心龙头,积累了丰富的种质资源,资源和品种优势十分明显,市占率长期业内领先。我们看好公司在玉米种子领域的种质资源优势和在转基因种子方面的产品布局优势,维持“增持”评级。考虑到成本上升压力,小幅下调业绩预测,预计公司22/23/24 年归母净利润2.77/3.83/4.35 亿元,对应PE 为62.47/45.17/39.81 倍。 风险提示:成本上升幅度超于预期,制种产量不及预期
圣农发展 农林牧渔类行业 2022-10-31 22.11 28.67 50.03% 27.56 24.65%
27.56 24.65%
详细
事件:公司近 日发布2022年三季报。前 3季度,实现营收 123.52亿元,同增18%;归母净利1.92 亿元,同减47.83%;扣非后归母净利1.52 亿元,同减55.96%。单3 季度,实现营收48.25 亿元,同增30.52%;归母净利2.91 亿元,同增210.39%;扣非后归母净利2.73 亿元,同增216.4%。点评如下:新产能释放,鸡肉销量有望持续增长。上半年,鸡肉销量53.54万吨,同增8.53%;进入3 季度,受益于新增产能释放,鸡肉销量增长提速。单3 季度,鸡肉销量31.13 万吨,同增17.07%;其中,深加工鸡肉销量7.2 万吨,同增11.8%;初加工鸡肉销量23.93 万吨,同增18.76%。Q3 期末,存货31.61 亿元,同增23.33%;在建工程账面余额2.06 亿元,较年初减少5.32 亿元,同减72.03%,主要系肉鸡加工六厂、政和肉鸡产能工程、祖代场建设项目、食品八厂及九厂工程完工转固。存货的增长和新增产能的释放有利于4 季度和明年毛鸡出栏量及鸡肉销量的增长。 受益于鸡价上涨,单3 季度盈利水平明显上升。单3 季度,综合毛利率为10.76%,环比单2 季度5.4%上升了5.34 个PCT,较上年同期8.91%上升了1.85 个PCT。毛利率上升,主要受益于鸡价上涨,且涨幅超过成本端。简单测算,单3 季度,初加工鸡肉平均售价11.39元/公斤,同涨7.05%;深加工鸡肉平均售价26.83 元/公斤,同涨14.34%。 欧美史上最强禽流感疫情或导致国内白鸡祖代引种受限,有利于公司种鸡销售放量。22 年前9 月,国内累计祖代更新约68 万套,同减22%。祖代引种减少,主要受到2022 年欧美爆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影响。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供种能力的公司,自研品种“圣泽901”于2021 年12 月获批可向全国市场销售。预计,随着国内祖代供种紧张度上升,公司祖代及父母代鸡苗销量有望迅速增加。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进入10 月份,鸡价突破前期高点持续上涨。从产能角度来看,我们预计,鸡价在11-12 月有望进一步上涨,带动公司肉鸡养殖和深加工业务盈利水平继续上升。公司实行自繁自养和屠宰加工一条龙运营模式,产品和渠道优势业内突出。我们看好公司依托独特运营模式所形成的长期竞争优势和自主供种优势,给予“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2/23 年归母净利润5.68/24.02 亿元,对应PE 为46.7/11.05 倍。 风险提示:鸡价4 季度涨幅不及预期,鸡肉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牧原股份 农林牧渔类行业 2022-10-25 55.55 69.82 72.99% 54.80 -1.35%
54.80 -1.35%
详细
事件:公司近日发布2022年三季报。前 3季度,实现营收 807.73亿元,同增43.52%;归母净利15.12 亿元,同减82.63%;扣非后归母净利12.99 亿元,同减84.97%。单3 季度,实现营收365.05 亿元,同增147.6%;归母净利81.95 亿元,同增1097.41%;扣非后归母净利81.7 亿元,同增1140.27%。点评如下:3 季度大幅扭亏为盈,成本保持领先。上半年,生猪出栏3127.5万头,同增79%;但受猪价低迷的影响,生猪养殖业务亏损76.38 亿元,单头亏损约260 元。进入3 季度,猪价大涨,带动养殖业务大幅扭亏为盈。单3 季度,生猪出栏1394.3 万头,同增60.81%。其中,仔猪出栏114.5 万头,同增181%;商品猪出栏1279.8 万头,同增55%。 商品猪平均售价21.7 元/公斤,较上年同期上涨61.5%。实现归母净利润81.95 亿元,加回少数股东权益后的净利润为92.13 亿元,匡算出商品猪单头盈利约700 元。成本方面, Q3 养殖全成本估算为15.5元/公斤,环比Q2 略有下降,在行业内持续保持领先。 预计4 季度出栏量继续增长。Q3 期末,存货374.83 亿元,环比Q2 期末增长6.26%,同增11.3%。存货主要为育肥猪,集中在未来6 个月内上市。因此,预计4 季度和明年1 季度,生猪出栏量将在3 季度基础上有所增长。产能方面,Q3 期末,生产性生物资产69.1 亿元,环比Q2 增长7.44%,结束了自去年1 季度以来的连续下滑。产能的企稳回升为2023 年出栏量的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进入10 月份,猪价突破前期高点继续上涨。我们预计,高猪价将贯穿整个4 季度,同时对2023 年猪价保持乐观看法。基于此,判断公司生猪养殖业务盈利水平将继续上升。公司持续聚焦团队能力建设和智能化自繁自养模式优化,团队管理能力和养殖集约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叠加集中采购的规模优势,养殖成本管控能力持续增强,成本始终保持领先。我们看好公司成本领先优势和长远发展,维持“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2/23 年归母净利润133.97/306.08 亿元,对应PE 为21.96/9.61 倍。 风险提示:猪价4 季度涨幅不及预期,出栏增长不及预期
海大集团 农林牧渔类行业 2022-10-25 59.79 77.25 65.59% 60.64 1.42%
65.47 9.50%
详细
事件:公司近日发布2022年三季报。前3季度,实现营收789.54亿元,同增22.76%;归母净利21.01亿元,同增20.34%;扣非后归母净利20.8亿元,同增22.09%。单3季度,实现营收326.29亿元,同增24.91%;归母净利11.83亿元,同增453.2%;扣非后归母净利11.75亿元,同增467.87%。点评如下:养殖业务量增价涨,单头盈利大幅增长。上半年,公司生猪出栏160万头,同比大幅增长;但受猪价低迷的影响,生猪养殖业务亏损3.68亿元,单头亏损230元。进入3季度,猪价大涨,带动养殖业务大幅扭亏为盈。估计单三季度,公司生猪销售均价约20.8元/公斤,单头盈利约540元,生猪养殖业务盈利3.78亿元。公司持续聚焦生猪养殖团队能力建设和自有育种体系建设,团队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进一步提升,叠加饲料端的研发及规模优势,综合养殖成本管控能力进一步增强。估计单三季度,生猪养殖综合成本降至16.3元/公斤,成本管理水平已经领先于大多数同行。截至3季度末,生产性生物资产5.05亿元,同增5.72%。2季度末和1季度末,同比增速分别为10.63%和45.22%。与前期相比,同比增速有所回落。 饲料业务持续逆势增长。上半年,饲料外销量915万吨,同增9.1%,增速超过全行业。同期,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同比下降4.3%。单3季度,饲料外销量590万吨,同增5.16%。与上半年相比,3季度增速略有下降,但仍超过全行业水平,市场份额在进一步提升。估计单3季度,饲料业务单吨净利超过100元,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动保和种苗业务维持较快增长,预计全年两位数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进入10月份,猪价突破前期高点继续上涨。我们预计,高猪价有望贯穿整个4季度,带动养殖产业链景气上升。在行业高景气背景下,公司依托自身较强的竞争优势,养殖、饲料等各项业务盈利水平将进一步上升。公司不断加码研发、采购和激励机制建设,产品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提升,竞争优势明显,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我们看好公司核心竞争优势和长远发展,给予“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2/23年归母净利润32.2/51.3亿元,对应PE为30.65/19.29倍。 风险提示:养殖集团压价导致饲料动保产品提价幅度不达预期,业内竞争加剧导致销售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3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