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刘舒畅

东北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证书编号:S0550516120002,曾就职于长江证...>>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5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华兰生物 医药生物 2018-05-18 35.46 20.82 12.30% 37.65 5.20%
37.59 6.01%
详细
事件 近日,华兰疫苗公司成人型四价流感疫苗(适用于3岁及以上人群)获得样品检验合格报告。同时,儿童型四价流感疫苗(适用于6-35月龄人群)已申报生产,目前正在审评中。 点评 公司是国内首家获得四价流感疫苗样品检验合格报告的企业,后续通过药品审评中心的综合审评后,即可获批上市。预计公司四价流感疫苗有望于5月底6月初获批上市,在18-19年流感季实现完整年度销售。 四价流感有望率先上市,业绩弹性值得期待。2017年底至2018年初,国内爆发严重流感疫情,民众对流感疫苗认知度加深,2018年流感疫苗市场需求有望迎来爆发。公司拥有国内最大的流感疫苗生产基地,四价流感疫苗年产能达3,000万人份;2017年三价流感疫苗批签发量超600万人份,市场份额居行业首位。四价流感疫苗保护率明显优于现有三价疫苗,上市后有望对三价疫苗形成明显替代,进而为公司带来巨大业绩弹性。 持续加强销售渠道建设,血制品业务发展向好。白蛋白进口、“两票制”等因素使血制品行业发展趋缓。但国内人均用量远低于发达国家、二三线市场渗透率极低、同时新医保提高患者可及性,血制品长期供需缺口仍然存在。市场推广能力或将成为血制品企业继采浆量后的又一核心竞争力。2017年公司浆站增至24家,采浆量近1,100吨,采浆能力稳健提升。同时,公司正在不断加强渠道建设,销售人员数量与销售费用率持续增加,随着销售渠道的理顺及二三线市场的有效开拓,血制品业务发展稳步向好。 维持“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1.23元、1.52元、1.83元,对应PE分别为29倍、23倍、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降价风险,产品研发及销售渠道开拓不及预期等。
上海医药 医药生物 2018-05-09 24.13 23.78 33.22% 27.29 11.39%
26.88 11.40%
详细
工业板块增长略超预期:公司工业收入49.63亿元,同比增长30.82%;毛利率59.44%,同比增长8.83pct。公司工业板块增长较快,主要在于重点产品聚焦战略以及营销改革的实施促使60个重点品种增速超过行业平均水平,预计随着公司营销整合力度的逐步加大,工业板块增速有望继续保持较高增速。一致性评价方面,公司共有70个品种开展一致性评价,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完成评价并申报,累计有三个品种完成申报,近1/2的产品进入临床研究阶段,预计公司有望通过一致性评价占领先机。同时,公司持续加快新品种研发进度,重组抗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MCC-DM1偶联剂、羟基雷公藤内酯醇片和注射用重组抗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组合物等重磅品种陆续获批临床,丰富的在研创新药有望支撑工业长期发展。 分销板块增速放缓,长期整合趋势不变:分销业务实现收入314.47亿元,同比增长6.66%;毛利率6.48%,同比增长0.33pct;扣除两项费用后的营业利润率为2.71%,同比增长0.07pct。受两票制影,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一季度公司调拨业务受影响较大,导致分销业务整体增速放缓,预计随着两票制的全国推进,对调拨业务的影响有望在今年三季度逐步减弱,分销业务有望迎来转折。2017年公司收购了康德乐中国业务,一季度已经完成并表,全国龙头地位更加稳固,分销实力大幅增强。我们认为随着流通行业整合浪潮的到来,公司分销业务的整合将稳步推进,全国化布局逐步提速,分销业务有望迎来快速外延式发展。 零售板块增速回暖,看好DTP业务发展。公司医药零售业务实现收入14.44亿元,同比增长12.78%;毛利率15.95%,同比增长0.07pct。药分开大背景下,零售药店市场增量空间巨大,零售药店分级管理进一步带动行业整合,公司零售药店位于全国前十名,有望在行业整合中赢得先机。同时,公司2017年收购康德乐中国,整合后DTP药店超过70家,极大增强了公司DTP业务实力,有望在处方外流中占领先机。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工业板块极具增长潜力,两票制对调拨业务的影响有望在三季度减弱,分销业务有望迎来转折,同时零售板块将保持稳健增长,看好公司长期发展。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1.36元、1.55元、1.78元,对应PE分别为17x、15x、1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产品招标降价风险,两票制推进不及预期风险。
艾德生物 医药生物 2018-05-08 68.73 28.46 32.06% 130.86 5.53%
72.54 5.54%
详细
公司经营情况:2017年公司营收3.30亿元,同比增长30.5g%;归母净利润0.94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8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0.33%、66.01%。2018QI公司营收0.89亿元,同比增长43.51%;归母净利润0.25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1.51%、31.80%。公司业绩维持高速增长。 组织活检覆盖全面,液体活检享先发优势。目前我国鼓励创新药研发,创新药进口及审批速度不断加快,国内靶向药物数量迅速增加。 同时,医保谈判降价提升患者可及性,肿瘤靶向治疗市场迎来高速发展,进而带动肿瘤伴随诊断需求持续高速增长。公司已上市18种组织活检试剂,涉及EGFR、KRAS、ALK、ROS1等多种基因位点,涵盖肺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等主要癌种,未来发展空间值得期待。此外,公司于2018年1月国内首家获批EGFR液体活检试剂盒,市场先发优势明显;并有基于NGS的癌症多基因突变液体活检试剂盒处于特别审批程序,BRCAl/2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处于注册发补阶段,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营销坚持直销为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公司坚持直销为主,销售团队近170人,覆盖近300家大中型医疗机构,是阿斯利康、辉瑞、默克等跨国药企在中国大陆的靶向诊断合作伙伴。并且,公司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与多家药企就靶向药物临床研究中的基因检测展开合作,抢占市场先发优势。2017年公司海外营收突破3,000万元,同比增长136.gg%;ROSI诊断试剂盒成功进入日本医保,成为全球首个克唑替尼伴随诊断试剂。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为1.66元、2.31元、3.08元,对应PE为72倍、52倍、39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降价风险,产品研发及销售渠道开拓不及预期等。
大参林 批发和零售贸易 2018-05-07 64.13 26.04 22.83% 77.85 20.25%
77.12 20.26%
详细
事件:大参林发布2017 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74.21 亿元,同比增长18.29%; 归母净利润4.75 亿元,同比增长10.4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73 亿元,同比增长7.92%;基本每股收益1.26 元。 大参林发布2018 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20.34 亿元,同比增长17.11%;归母净利润1.47 亿元,同比增长25.3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9 亿元,同比增长16.54%;基本每股收益0.37 元。 点评: “并购+自建”双轮驱动,门店扩张稳步推进:2017 年公司一共新增门店633 家,其中并购231 家,自建402 家,关闭57 家,总数达到3146 家,主要覆盖广东、广西、河南、江西、福建、浙江等省份。分地域来看,广西新增148 家,营业收入同比增加36.79%,河南新增门店84 家,营业收入同比增加54.39%,重点布局市场均实现快速增长。2018 年一季度公司新增门店263 家,其中自建130 家,收购门店133 家,闭店14 家,总数达到3234 家,自建和并购速度相比2017 年明显提升,预计外延式发展仍然是驱动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 积极布局DTP 药房和中医馆,承接处方药外流:目前公司不断拓展增值服务,创新经营模式,加大院边店和DTP 布局力度,积极承接处方外流,同时积极筹建坐堂医门店和中西医结合门诊,并在门店推行精品中药营销,加速实现服务转型。 精细化管理良好,期间费用率稳定: 2017 年公司销售费用率25.91%, 同比增长0.95pct;管理费用率4.67%,同比下降0.05pct;财务费用率0.35%,同比下降0.09pct,三项费用率总体管控良好,相比同行业精细化管理能力较突出。 给予“买入”评级:公司是华南地区优质零售药店龙头,通过“自建+并购”快速拓展门店数量,实现以两广地区为核心,以河南、浙江和福建为重点布局区域的增长态势,稳健的扩张策略与良好的精细化管理能力将驱动公司长期稳定发展。预计公司2018-2020年 EPS分别为1.47元、1.85元、2.30元,对应PE分别为44x、35x、28x,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外延发展不及预期风险。
寿仙谷 医药生物 2018-05-03 48.59 41.19 55.79% 58.83 20.55%
58.58 20.56%
详细
事件: 寿仙谷发布2017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3.70亿元,同比增长17.4g%; 归母净利润0.89亿元,同比增长9.7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78亿元,同比增长11.34%;基本每股收益0.71元。 寿仙谷发布2018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44.61%; 归母净利润0.36亿元,同比增长46.7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比增长34.03%;基本每股收益0.26元。 点评: 健字号孢子粉大幅增长,毛利率维护良好:2017年公司主力产品灵芝孢子粉(破壁)实现营业收入1.67亿元,同比下降14.16%;新产品破壁灵芝孢子粉颗粒实现营收0.42亿元,同比增长328.20%;新产品破壁灵芝孢子粉实现营收0.41亿元,同比增长595.3g%,老产品增速下降,新产品实现大幅增长,主要系新产品为保健食品,相比老产品有宣传渠道广泛、服用方便等诸多优点,从而抢占老产品部分市场份额。灵芝孢子粉类产品毛利率94.27%,维护良好。 销售网络布局持续深化,看好互联网等新兴渠道:分地区来看,浙江省作为主要销售地区,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2.36亿元,同比增长6.11%:上海、北京和湖北分别同比增长13.86%、57.02%、979.6g%,浙江省收入增速逐步放缓,省外市场增速较快,上海、北京等地消费水平较高,目标客户群体较大,随着公司的重点开拓,未来仍有巨大增长空间。2017年公司新增湖南、山东、陕西三个区域市场,区域市场和省级办事处总数已达17个省市,总体销售网格基本完成布局,省外市场有望继续快速增长。除此之外,2017年互联网渠道实现营收0.57亿元,同比增长71.22%,目前公司已经在天猫、京东设立旗舰店,运营团队持续组建,互联网渠道有望快速增长。 消费升级新时代,灵芝孢子粉迎来广阔市场:消费升级大趋势下,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期望值不断提高,高端保健品的需求量快速增长,市场空间巨大。目前国内灵芝类产品生产企业数量及灵芝类产品种类繁多,尚未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市场上多以区域性品牌为主,相比于市场同类产品,公司的灵芝孢子粉质量领先,有效成分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品牌知名度高,市场空间巨大。预计随着公司市场拓展力度的逐步加大,销售网络的逐步完善,灵芝孢子粉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给予“买入”评级:消费升级大趋势下,公司主力产品灵芝孢子粉市场空间巨大,随着公司销售网络的逐步完善,业绩有望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0.82元、1.06元、1.36元,对应PE分别为56x、43x、34x,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科伦药业 医药生物 2018-04-30 33.15 33.41 3.12% 36.07 8.81%
36.07 8.81%
详细
事件:科伦药业发布2017 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14.35 亿元,同比增长33.49%;归母净利润7.49 亿元,同比增长28.0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9 亿元,同比下降74.09%;基本每股收益0.52 元。 点评: 输液板块增速回暖,参股石四药实现强强联合:公司输液板块实现销售收入75.79 亿元,同比增长26.12%;毛利率10.76%,同比增长7.35pct,输液业务增速略超预期,毛利率提升幅度较大。目前我国输液行业基本见底,输液产品价格下降空间较小,限抗等政策对输液行业负面影响基本消除,行业增速逐步回暖,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公司收购石四药集团20.05%股权,实现强强联合,竞争力大幅提升,输液板块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环保问题解决,抗生素有望开始贡献稳定利润:2017 年,公司伊犁川宁项目实现营业收入18.51 亿元,亏损0.75 亿元,主要因抗生素中间体二期在试生产中未能如期释放产能。目前二期项目工程已经通过竣工环保验收,预计2018 年有望逐步实现满产,逐步贡献稳定利润。下游企业广西科伦、四川邛崃等也已经逐步投产,抗生素全产业链协同效应有望逐步体现。 研发转型加速,逐步进入业绩兑现期:历时5 年研发,公司研发管线中储备超过320 项药物,包括240 余项国内仿制药、30 余项创新小分子、20 余项生物药与近20 项NDDS,研发管线雄厚。2017 年公司共上市7 个产品,其中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注射用帕瑞昔布钠和双室袋丙谷市场空间巨大,竞争格局良好,新产品的上市标志着公司仿制药和创新药已经逐步进入业绩兑现期,为公司长期成长注入动力。 给予“买入”评级:公司输液板块逐步回暖,抗生素业务开始贡献稳定业绩,仿制药与创新药业务逐步进入业绩兑现期,看好公司长期发展。预计公司2018-2020年 EPS分别为0.82元、1.04元、1.28元,对应PE分别为38x、30x、24x,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原料药价格下降风险。
华东医药 医药生物 2018-04-30 43.55 41.86 27.74% 77.02 16.75%
53.20 22.16%
详细
事件:华东医药发布2018 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78.37 亿元,同比增长9.61%;归母净利润6.59 亿元,同比增长21.1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56 亿元,同比增长22.94%;基本每股收益0.68 元。 点评: 业绩增长稳健,费用率管控良好: 公司2018 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8.37 亿元,同比增长9.61%;归母净利润6.59 亿元,同比增长21.17%, 业绩情况基本符合预期。销售费用率17.09%,同比增长1.33pct;管理费用率3.14%,同比增长0.77pct;财务费用率0.08%,同比下降0.08pct,三项费用率总体管控良好。 主力品种竞争格局良好,研发布局逐步加速:公司核心品种百令胶囊和阿卡波糖竞争格局良好,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其中百令胶囊跨科室拓展潜力大,同时有望在基层市场和OTC 端有望实现放量;阿卡波糖进口取代速度逐步加快,基层空间巨大。研发方面,公司先后受让利拉鲁肽和小分子 GLP-1 口服糖尿病药物TTP-273 在16 个国家的独家许可,自主研发的抗肿瘤药物迈华替尼进入二期临床,治疗2 型糖尿病的DPP-4 类一类新药HD118 获得临床批件,公司研发布局全面加速。公司在美国设立科研办事机构,全面推动国际化进程,长期发展动力充足。 商业稳健增长,整合空间较大:公司加大在浙江省内布局力度,并进一步通过多元化增值服务加大医疗机构覆盖率,预计随着两票制的逐步推进,外延发展有望提速,商业业务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核心品种维持高增长,在研品种丰富,商业板块区域优势明显,借力两票制有望迎来快速发展。预计公司2018-2020 年 EPS 分别为2.34 元、2.97 元、3.72 元,对应PE 分别为29x、23x、1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招标降价风险,新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千红制药 医药生物 2018-04-23 5.96 6.21 19.65% 6.85 13.22%
6.85 14.93%
详细
事件: 千红制药发布2017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0.65亿元,同比增长37.23%;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下降18.4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87亿元,同比下降30.37%;基本每股收益0.14元。 千红制药发布2018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3.38亿元,同比增长38.73%;归母净利润0.84亿元,同比增长19.4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同比增长20.14%;基本每股收益0.07元。 点评: 收入大幅增长,成本上升拖累净利润。2017年公司原料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72亿元,同比增长65.17%,增速较快主要系肝素原料药下游需求旺盛所致;制剂业务实现营收5.93亿元,同比增长21.24%;毛利率70.81%,同比下降10.37pct,制剂业务因公司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增速大幅回升,从而带动公司整体营收快速增长,但是销售费用和折旧大幅增长导致利润端增速低于收入端增速。 制剂业务有望保持快速增长,新品种依诺肝素等市场空间广阔。公司主力品种胰激肽原酶、复方消化酶等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依诺肝素等低分子肝素制剂经过2017年市场铺垫将迎来快速放量,预计2018年一季度制剂业务整体增速维持在40%左右。低分子肝素制剂是主力抗凝品种,应用领域广阔,市场空间巨大。目前,国内依诺肝素和达肝素市场主要被国外原研厂商所占有,国内厂商竞争格局良好,未来进口取代空间较大。 创新药研发持续布局,长期成长充满动力。2018年公司的1类新药QHRD107临床申请获得受理,QHRD107是目前活性最强的CDK9抑制剂之一,也是国内目前唯一已申报临床的CDK9抑制剂类药品,有望成为第一个有效治疗AML的新型CDK9抑制剂,市场空间巨大。除已申报临床的QHRD107,公司的LS009项目也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预计明年申报临床。公司目前已建有以大分子药物研发及小分子药物研发相结合的新药创新平台,研发实力大幅提升,同时与南澳大学共建中澳新药研发联合实验室,有望持续引入优质创新药项目,通过创新转型驱动公司长期发展。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制剂业务增速较快,新品种依诺肝素等市场空间广阔,2018年公司业绩有望迎来转折,同时公司创新药转型加速,未来业绩增长动力充足。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0.23元、0.29元和0.37元,对应PE分别为26x、21x、1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通化东宝 医药生物 2018-04-19 20.66 23.02 117.37% 31.20 25.05%
27.51 33.16%
详细
通化东宝发布2017年度报告:2017年公司营收25.45亿元,同比增长24.75%;归母净利润8.37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3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0.52%、34.00%。公司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每10股送红股2股。 各业务毛利率提升,期间费用控制良好。2017年公司各项业务毛利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其中胰岛素毛利率同比增加0.82pct;但低毛利房地产业务的高增长,使公司综合毛利率降至74.68%,同比下降1.21pct。公司期间费用控制良好,销售费用率维持稳定,管理与财务费用率分别降至10.25%和0.55%,同比下降0.96pct和1.74pct。 深耕基层市场,慢病平台效果初显。2017年公司继续深耕基层市场,加强县级医生教育,并向乡镇医院拓展,基层市场份额与渗透率持续提升。2017年医保目录将二代胰岛素由乙类上调至甲类,并对三代胰岛素进行明确限制。三代胰岛素对基层市场的渗透被迫放缓,公司二代胰岛素销售有望延续快速增长。公司慢病管理平台效果初显,已拥有9,000多名医生,管理20余万患者,大大提高公司产品粘性与营销优势,助力业绩快速增长。 研发管线丰富,即将步入收获期。公司三代胰岛素研发管线布局完善,甘精胰岛素于2017年10月申报生产获得受理,有望于2018年获批上市;门冬胰岛素即将申报生产,门冬胰岛素30、50预混已启动Ⅲ期临床;地特胰岛素于2017年10月获得临床批件,赖脯胰岛素于2017年11月申报临床。GLP-1研发方面,公司利拉鲁肽于2017年11月获得临床受理,度拉糖肽将于2018年底申报临床。此外,公司还有多项口服降糖药在研,二代胰岛素在波兰和德国的Ⅲ期临床也相继启动,公司正在成长为糖尿病领域综合服务商。 维持“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0.63元、0.83元、1.06元,对应PE为39倍、30倍、2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三代胰岛素申报进度不及预期等
华东医药 医药生物 2018-04-03 43.33 -- -- 72.80 10.91%
53.20 22.78%
详细
工业增长稳健,核心品种持续高增长:公司工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66.42亿元,同比增长17.70%:毛利率85.76%,同比增长2.08pp。实现过亿品种7个,核心产品百令胶囊和阿卡波糖销售额均超过20亿,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其中百令胶囊跨科室拓展潜力大,同时有望在基层市场和OTC端有望实现放量。阿卡波糖竞争格局良好,进口取代速度加快,基层空间巨大。免疫抑制剂受益于医保调整、适应症拓展、进口取代等因素增速加快。泮托拉唑剂型调整后,胶囊剂保持快速增长。新产品达托霉素、吲哚布芬纳入新版医保,中标情况良好,有望快速放量。 在研品种丰富,国际化步伐加快:公司先后受让利拉鲁肽和小分子GLP-1口服糖尿病药物TTP-273在16个国家的独家许可,其中利拉鲁肽有望成为首仿,市场空间巨大。自主研发的抗肿瘤药物迈华替尼进入二期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DPP-4类一类新药HD118获得临床批件,公司研发布局全面加速。同时,公司在旧金山硅谷和波士顿两地分别设立科研办事机构,进一步挖掘创新药物及项目的研发与合作机遇,全面推动国际化进程。预计未来公司将通过自主开发、合作委托开发和Licensein的方式加速向国际化和创新转型发展。 调拨业务萎缩拖累商业,看好中长期整合:公司商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11.90亿元,同比增长7.36%;毛利率7.43%,同比增长0.14pp。调拨业务在2017年四季度受两票制影响较大,导致商业板块整体营收增速放缓,预计2018年影响逐步减小,同时公司加大在浙江省内布局力度,整合速度加快,并进一步通过多元化增值服务加大医疗机构覆盖率,提升客户粘性,预计纯销业务有望快速增长,从而带动商业板块增速回升。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核心品种维持高增长,在研品种丰富,商业板块区域优势明显,借力两票制有望迎来快速发展。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2.34元、2.99元、3.77元,对应PE分别为27x、2lx、17x,维持“买入”评级。
上海医药 医药生物 2018-03-29 23.98 24.36 36.47% 25.66 7.01%
27.29 13.80%
详细
事件: 上海医药发布2017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308.47亿元,同比增长8.35%;归母净利润35.21亿元,同比增长10.1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8.46亿元,同比下降2.73%;基本每股收益1.31元。 点评: 工业板块保持较快增长:公司工业收入149.87亿元,同比增长20.71%;毛利率55.14%,同比增加3.3pp。公司工业板块增长较快,主要在于重点产品聚焦战略以及营销改革的实施促使60个重点品种增速超过行业平均水平,60个重点品种实现收入79.79亿元,同比增长14.42%;毛利率71.28%,同比增长2.65pp,其中37个品种高于或等于IMS同类品种的增长,全年实现过亿品种28个。一致性评价方面,公司共有70个品种开展一致性评价,其盐酸氟西汀胶囊和卡托普利片已完成评价并申报,近1/3的产品进入临床研究阶段,预计公司有望通过一致性评价占领先机。同时,公司持续加快新品种研发进度,重组抗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MCC-DM1偶联剂、羟基雷公藤内酯醇片和注射用重组抗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组合物等重磅品种陆续获批临床,丰富的在研创新药有望支撑工业长期发展。 分销板块增速放缓,长期整合趋势不变:分销业务实现收入1161.50亿元,同比增长6.93%;毛利率6.12%,同比增长0.23pp;扣除两项费用后的营业利润率为2.61%,同比增长0.14pp。2017年下半年公司调拨业务受两票制影响较大,导致分销业务整体增速放缓,预计随着两票制的全国推进,对调拨业务的影响有望在今年上半年逐步减弱,分销业务有望迎来转折。2017年公司收购了康德乐中国业务,全国龙头地位更加稳固,分销实力大幅增强,同时进军四川、重庆、贵州和天津四个省份,覆盖省份从20个拓展到24个,全国化布局更进一步。 零售板块平稳增长,看好DTP业务发展:公司医药零售业务实现收入56.40亿元,同比增长9.44%;毛利率16.36%,同比增长0.84pp;扣除两项费用后的营业利润率1.58%,同比增长0.13pp。零售药店市场增量空间巨大,零售药店分级管理进一步带动行业整合,公司零售药店位于全国前十名,有望在行业整合中赢得先机。同时,公司2017年收购康德乐中国,整合后DTP药店超过70家,极大增强了公司DTP业务实力,有望在处方外流中占领先机。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工业板块极具增长潜力,两票制对调拨业务的影响有望在三季度减弱,分销业务有望迎来转折,同时零售板块将保持稳健增长,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发展。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1.36元、1.55元、1.78元,对应PE分别为17x、15x、1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产品招标降价风险,两票制推进不及预期风险
千红制药 医药生物 2018-03-28 5.80 -- -- 6.37 8.33%
6.85 18.10%
详细
事件: 公司自主研发的QHRD107 胶囊的药品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受理。 点评: 国内唯一申报临床的以CDK9 为靶点的创新药。公司的1 类新药QHRD107 适应症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其作用靶点是CDK 9, 通过在转录水平抑制RNA 聚合酶Ⅱ的磷酸化起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QHRD107 是目前活性最强的 CDK9 抑制剂之一,也是国内目前唯一已申报临床的CDK9 抑制剂类药品,有望成为第一个有效治疗AML 的新型CDK9 抑制剂。 QHRD107 市场空间广阔。全球约有35 万白血病患者,我国的发病率在3-4/10 万人,而AML 是临床发病率最高的白血病类型,占所有白血病发病人数的40%以上。目前针对AML 的靶向药物有吉妥珠单抗和辉瑞的Rydapt,靶点分别为CD33 和FLT3,其中2017 年上市的Rydapt 拉开了靶向小分子药物治疗AML 的序幕。AML 常有CDKs 活性异常增高,CDKs 抑制剂可以明显提高AML 的治疗有效率,作为国内目前唯一已申报临床的CDK9 抑制剂,QHRD107 市场潜力巨大。 创新药研发持续布局,有望厚积薄发。除已申报临床的QHRD107, LS009 项目也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预计明年申报临床。公司目前已建有以大分子药物研发及小分子药物研发相结合的新药创新平台,研发实力大幅提升,同时与南澳大学共建中澳新药研发联合实验室,有望持续引入优质创新药项目,通过创新转型驱动长期发展。 上调至“买入”评级:公司加速向创新药企转型,在研产品梯队丰富。依诺肝素等品种快速放量,制剂收入占比大幅提升,业绩增长持续性大大增强。预计公司2017-2019 年 EPS 分别为0.14 元、0.23 元、0.29 元,对应PE 分别为40x、25x、20x,上调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山河药辅 医药生物 2017-11-08 27.32 -- -- 32.38 18.52%
32.38 18.52%
详细
业绩增长平稳,期间费用率管控良好:公司前三季度总体保持稳健增长,其中毛利率31.08%,同比下降1.41pp,目前主要原材料价格逐步趋于稳定,毛利率下滑趋势得以扭转;销售费用率8.47%,同比下降0.13pp;管理费用率7.81%,同比下降0.79pp;财务费用-90.77万元, 同比增长39.99%,主要系本年度新区建设、并购项目资金减少利息减少所致,三项费用率总体控制良好。 药辅行业迎来整合,助力外延式发展:我国药辅行业集中度低,竞争格局混乱,目前国家出台一致性评价以及关联审评政策,随着政策逐步推行,行业门槛大幅提高,整合有望加速。公司作为药用辅料行业龙头,在产品质量、上下游资源的掌控上有巨大优势,有望通过外延扩张赢得快速发展。目前公司已完成收购曲阜市天利药用辅料公司52%股权,打开外延并购的大门,预计公司外延战略将持续推进。 进军高端市场,进口取代有望加速:目前我国高端药辅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公司作为行业内龙头,未来将向高端辅料市场转移,随着二期生产线、研发中心的建成投产,产品竞争力将大幅增强,有助于扩大高端市场份额。同时,相比于国外供应商,公司在后期客户沟通和技术服务上存在巨大优势,客户粘性强,进口取代趋势明显。 维持“增持”评级:公司是药用辅料行业龙头企业,核心品种在产品升级、进口取代的趋势下保持稳定增长,外延式发展有望在政策推动下提速。预计公司2017-2019年 EPS 分别为0.60元、0.69元、0.79元,对应PE 分别为47x、41x、36x,维持“增持”评级。
科华生物 医药生物 2017-11-01 16.28 -- -- 16.55 1.66%
16.55 1.66%
详细
科华生物发布2017年三季报: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11.41亿元,同比增长9.65%;归母净利润1.86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8亿元,同比下降8.99%、6.70%。2017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3.90亿元,同比增长11.27%;归母净利润0.60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58亿元,同比下降9.93%、8.70%。预计2017年净利润增速为-10%-10%。 毛利率下降明显,拖累净利润增长。公司第三季度毛利率为40.22%,较去年同期下降4.34个百分点,这可能与低毛利代理仪器的销售占比上升有关。第三季度营业收入维持稳定增长,同比增速为11.27%,但受毛利率下降拖累,净利润出现负增长。期间费用率控制良好,为22.19%,同比下降1.08个百分点。 “仪器+试剂”协同发展,化学发光优势互补。生化业务是公司业绩贡献最大的产品线,公司以“仪器+试剂”巩固终端覆盖,基层市场布局享受分级诊疗政策红利。公司核酸血筛业务在血站招标中已取得较大优势,并有望在浆站血筛政策落地时抢占先机。化学发光方面,公司“自产卓越+TGS+Biokit”化学发光系列产品形成优势互补,代理高端产品有望带动自产产品的快速放量。出口方面,公司正在积极恢复金标HIV产品的海外市场份额,出口业务恢复值得期待。外延并购整合渠道,积极探索营销创新。除加强产品布局外,公司还积极整合优化渠道资源,继控股陕西省经销商西安申科后,再次收购日立生化的华南代理商广东新优,终端把控能力大幅提高。此外,公司还积极探索集采打包等创新营销模式,渠道开拓有望助力未来业绩高增长。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是体外诊断龙头企业,我们看好公司生化诊断的基层市场优势,化学发光的多层次布局以及出口业务的恢复。预计公司2017-2019年EPS分别为0.50元、0.65元、0.82元,对应PE为35倍、27倍、2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获批及销售推广不及预期等。
通化东宝 医药生物 2017-10-31 22.02 -- -- 24.25 10.13%
25.41 15.40%
详细
通化东宝发布2017年三季报: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18.53亿元,同比增长25.28%;归母净利润6.49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4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9.60%、29.53%。2017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6.71亿元,同比增长14.06%;归母净利润2.38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3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8.55%、28.96%。 业绩持续高速增长,期间费用略有降低。公司前三季度业绩继续维持高速增长,营收与净利润增速均达到25%以上,符合预期。2017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上升至75.66%,同比增长2.83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为31.85%,同比下降1.45个百分点。受此影响,虽然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仅同比增长14.06%,但净利润增速超过28%。 深挖国内基层市场,布局慢病管理平台。公司是二代胰岛素龙头企业,凭借多年基层医生教育与渠道挖掘,在我国基层糖尿病市场占据重要份额。分级诊疗政策的推进使基层糖尿病患者就诊数量迅速增长,公司成最大受益者;医保控费政策使公司凭借价格优势获得进口替代机会。2017年医保目录将二代胰岛素由乙类上调至甲类,报销比例的提升使患者经济可及性与依从度提高。此外,公司慢病管理平台发展顺利,未来有望转型为糖尿病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 三代胰岛素申报生产,即将再添利润新增长点。公司积极开展三代胰岛素研发工作,2017年10月甘精胰岛素申报生产获得受理,地特胰岛素获得临床试验批件。此外,门冬胰岛素Ⅲ期临床进入总结阶段,赖脯胰岛素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在研三代胰岛素获批后,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是胰岛素龙头企业,深挖国内基层市场,我们看好公司二代胰岛素的稳定增长、三代胰岛素的多管线研发以及慢病管理平台的布局。预计公司2017-2019年EPS分别为0.59元、0.76元、0.96元,对应PE为39倍、30倍、24倍,维持“买入”评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5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