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6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华东医药 医药生物 2024-05-08 33.38 -- -- 34.05 2.01%
34.05 2.01% -- 详细
公司披露 2024年一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4.11亿元,同比增长 2.93%;实现归母净利润8.62亿元,同比增长 14.18%;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归母净利润 8.38亿元,同比增长10.66%;营业收入及净利润环比 2023年第四季度均实现正增长。如扣除股权激励费用及参控股研发机构等损益,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9.28亿元,相比 2023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增长 22.45%。 事件评论 2024年一季度医美业务增速持续在公司各业务线条中表现优异。 收入端分业务来看,2024Q1公司医药工业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0.53%,医药商业一季度受高基数影响出现收入端负增长,工业微生物板块同比增长 23%,医美板块增速为 25%,医美业务持续引领公司整体增长。 医药业务: 医药工业稳步增长, 工业微生物保持较快增长水平。 公司医药工业核心子公司中美华东整体经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实现营业收入(含 CSO 业务) 33.99亿元,同比增长 10.53%;实现合并归母净利润 7.51亿元,同比增长 11.67%。公司医药商业整体实现营业收入 67.17亿元,同比下降 1.86%,实现净利润 1.07亿元,同比增长 1.51%,公司医药商业营业收入降低,主要是受 2023年第一季度基数较高影响,预计该因素有望在进入二季度去年同期基数走低后迎来缓解。 2024Q1公司工业微生物板块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同比增长 23.00%,后续随着海外市场的积极拓展,国内动保业务加大线上线下市场推广及湖北美琪健康的投产,预计工业微生物板块业务增速将有望加快。 医美业务: 国内医美保持 20%以上的较快成长水平, 国外医美阶段性受全球需求波动影响。 公司医美业务整体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医美板块合计实现营业收入 6.30亿元(剔除内部抵消),同比增长 25.30%。全资子公司英国 Sinclair 继续拓展全球医美市场,报告期内实现合并营业收入约 2.72亿元人民币,因受全球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影响,造成需求波动,同比下降 4.40%。国内医美全资子公司欣可丽美学积极拓展国内市场,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2.57亿元,同比增长 22.65%,环比 2023年第四季度增长 13.38%。 投资建议: 医美业务方面,当前光学射频治疗仪 V20、 MaiLi Extreme、 MaiLi Precise 和Ellansé?伊妍仕?M 型等产品在国内的临床和注册工作正持续推进,公司国内医美业务管线储备丰富、持续增长值得期待。而在医药业务方面,公司在 2023年获批上市的利拉鲁肽注射液(商品名:利鲁平?),为公司持续投入产品创新的重要结果转化,是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利拉鲁肽生物类似药,销售势头良好,有望为后续 GLP-1类产品商业化奠定坚实基础。预计 2024-2026年 EPS 分别为 1.95、 2.26、 2.5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行业政策和市场经营风险; 2、新药研发的不确定性风险; 3、投资并购风险。
华东医药 医药生物 2024-05-01 32.20 -- -- 34.05 5.75%
34.05 5.75% -- 详细
事件:公司公布2023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406.24亿元(同比+7.71%),实现归母净利润28.39亿元(同比+13.5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7.37亿元(同比+13.55%)。公司公布2024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104.11亿元(同比+2.93%),实现归母净利润8.62亿元(同比+14.1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38亿元(同比+10.66%)。 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利润增速快于收入增长,医药工业保持增长态势,经营趋势稳健,工业微生物各板块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加强,美护板块少女针保持较快增长,海外首次实现盈利,收购肉毒进一步完善注射类版图。 2024年创新板块有望逐步迎来兑现期,公司在内分泌、肿瘤和自免领域形成丰富布局,利拉鲁肽销售启航,公司深挖降糖减重差异化管线构筑强劲护城河。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作为传统医药白马,药品、商业、工业微生物、美容护理四大板块均边际向好,商业板块稳步增长,药品板块甩开集采包袱,2024-25年多款创新产品上市放量,工业微生物和美护板块高速发展,我们调整对于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1.95、2.30、2.59元,对应2024年04月29日收盘价,PE估值分别为16.9、14.4、12.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药品集中采购风险,新药研发风险,产品竞争格局加剧风险。
华东医药 医药生物 2024-04-30 32.11 -- -- 34.05 6.04%
34.05 6.04%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报及 2024年一季报, 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 406.2亿元,同比增长 7.7%;归母净利润 28.4亿元,同比增长 13.6%;扣非归母净利润 27.4亿元,同比增长 13.6%; 24Q1公司实现收入 104.1亿元,同比增长 2.9%;归母净利润 8.6亿元,同比增长 14.2%;扣非归母净利润 8.4亿元,同比增长 10.7%。 医药工业:创新驱动力显著增强,产品管线持续丰富。 2023年核心子公司中美华东实现营收 122.2亿元(+9.5%);归母净利润 23.3亿元(+9.6%);净资产收益率 24%。工业微生物板块剔除特定产品业务后实现销售收入 5.3亿元(+20.7%)。公司专注于内分泌、自免和肿瘤三大领域,实行“自研+引进”战略,加速创新项目和外部并购,扩充产品管线。截至 2023年,公司拥有超过60项产品管线,其中 9款处于 III 期临床或上市申报阶段。创新转型稳步推进,1)肿瘤领域: ADC新药 ELAHERE?中国上市许可申请于 23年 10月获受理,有望 2024年获批上市;迈华替尼片用于 EGFR 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III 期临床达主要终点,预计 2024年递交 1L EGFR敏感突变 NDA; 2)内分泌领域: 口服小分子 GLP-1受体激动剂 HDM1002糖尿病适应症于 23年 5月获中美双 IND批准、超重或肥胖适应症中国已启动 II期临床研究; GLP-1R/GIPR双靶点激动剂 HDM1005用于超重或肥胖、 2型糖尿病适应症中国 IND 申请 24年 3月获批并完成 Ia期首例受试者给药; FGF21R/GCGR/GLP-1R三靶点激动剂 DR10624正在新西兰开展肥胖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的 Ib/IIa 期临床,预计2024年底前完成。 3)自免领域: ARCALYST?用于复发性心包炎(RP)中国NDA 申请 24年 3月获受理;乌司奴单抗生物类似药 HDM3001(QX001S)用于治疗斑块状银屑病 NDA 申请 23年 8月获受理。 医美板块:医美板块表现亮眼,全球拓展效果显著。 2023年公司医美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24.5亿元(+27.8%),英国 Sincair子公司销售收入达 1.5亿英镑(约13亿元, +14.5%),首次实现年度盈利;国内医美业务实现收入 10.5亿元(+67.8%)。截至 2023年,公司已有 38款“无创+微创”医美领域高端产品,其中 24款已上市。截至 2024Q1,与韩国 ATGC 和重庆誉颜合作引进两款肉毒素产品 ATGC-110和 YY001分别取得重要进展, ATGC-110上市申请已获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MFDS)受理,适应症为改善成年患者的中度至重度眉间纹; YY001在国内已完成 III 期临床受试者入组。公司医美板块国际化步伐加快,产品注册及市场拓展成效显著,为公司长期增长策略奠定坚实基础。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 2024-2026年 EPS 分别为 1.87元、 2.14元和 2.42元,对应估值分别为 18倍、 15倍和 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在研或引进创新产品临床及商业化进度不及预期风险;产品竞争格局加剧风险;仿制药品种集采降价幅度超预期风险;海外经营风险及汇率波动风险;医美行业政策风险及医疗事故风险等。
华东医药 医药生物 2024-04-26 31.71 -- -- 34.68 7.37%
34.05 7.38% --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披露 2023年年报, 2023年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406.24亿元,同比增长 7.7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8.39亿元,同比增长 13.59%。公司 2023年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02.29亿元,同比增长 3.7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6.50亿元,同比增长25.51%。拟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5.8元(含税)。 事件评论 2023年, 公司医美业务快速成长, 医药工业稳健增长。 收入端分业务来看, 2023年全年公司医药工业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9.45%;公司工业微生物板块剔除特定产品业务后全年合计实现销售收入 5.25亿元,同比增长 20.67%;公司医药商业实现营业收入 269.81亿元,同比增长 5.59%;此外,医美板块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合计实现营业收入 24.47亿元(剔除内部抵消因素),同比增长 27.79%,重点来看医药工业和医美业务: 医药工业: 全年稳健增长, 持续保持较高研发投入。 公司医药工业核心子公司中美华东整体经营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全年实现销售收入 122.17亿元,同比增长 9.45%,实现归母净利润 23.30亿元,同比增长 9.63%。公司医药工业研发投入持续加大,报告期内公司医药工业研发投入(不含股权投资) 22.93亿元,同比增长 23.67%,截至年报披露日,公司创新产品管线已超 60项,其中 9款产品处于Ⅲ期临床或上市申报阶段,已形成持续有创新产品临床推进和上市的良好发展态势,为中长期发展提供新动能。 医美业务: 2023年公司海外医美业务盈利能力提升, 国内医美实现了伊妍仕产品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2023年全年医美业务合计实现营业收入 24.47亿元(剔除内部抵消因素),同比增长 27.79%,医美板块整体盈利能力及对公司整体净利润贡献占比均稳步提升。海外来看,全资子公司英国 Sinclair 作为公司全球医美业务运营平台,报告期内克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影响,积极拓展旗下医美注射填充类及能量源设备类产品的全球市场销售,实现销售收入约 13.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4.49%,自公司收购以来首次实现年度盈利; 国内来看,国内医美全资子公司欣可丽美学报告期内累计实现收入 10.51亿元,同比增长67.83%,截至 2023年底, Ellansé?伊妍仕?官方合作医院数量已超 600家,培训认证医生数量超过 1100人,产品影响力不断提升。 投资建议: 医美业务方面,当前光学射频治疗仪 V20、 MaiLi Extreme、 MaiLi Precise 和Ellansé?伊妍仕?M 型等产品在国内的临床和注册工作正持续推进,公司国内医美业务管线储备丰富、持续增长值得期待。而在医药业务方面,公司在 2023年获批上市的利拉鲁肽注射液(商品名:利鲁平?),为公司持续投入产品创新的重要结果转化,是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利拉鲁肽生物类似药,销售势头良好,有望为后续 GLP-1类产品商业化奠定坚实基础。预计 2024-2026年 EPS 分别为 1.95、 2.26、 2.5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行业政策和市场经营风险; 2、新药研发的不确定性风险; 3、投资并购风险。
华东医药 医药生物 2024-04-22 30.78 -- -- 34.68 10.62%
34.05 10.62% --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6.24亿元(+7.71%,表示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28.39亿元(+13.59%),扣非归母净利润27.37亿元(+13.55%)。2023年Q4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02.29亿元(+3.79%),归母净利润6.50亿元(+25.51%),扣非归母净利润5.77亿元(+13.29%)。利润业绩落在预告中值左右,业绩符合预期。 医美板块2023年实现快速增长,海外医美实现扭亏为盈。2023年公司医美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4.47亿元(剔除内部抵消因素),同比增长27.79%。2023年,国内医美(伊妍士少女针为主)实现收入10.51亿元(+67.83%),伊妍仕实现快速放量。海外医美业务运营平台全资子公司英国Sinclair实现收入约13.04亿元(+14.49%),自公司收购以来首次实现年度盈利。我们预计医美板块2024年仍将实现较快增长,随着海外医美贡献利润,我们认为医美板块利润增速将明显高于收入增速。 工业板块2023年接近双位数增长,工业微生物进入发展快车道。2023年工业板块实现收入126.63亿元(+8.55%),其中核心子公司中美华东实现收入122.17亿元(+9.45%),归母净利润23.30亿元(+9.63%)。 2024年在暂无新产品进入集采、利拉鲁肽加快推广、部分创新药品种有望上市的情况下,我们预计2024年工业板块有望提速,实现双位数收入增长。此外,工业微生物板块剔除特定产品业务后全年合计实现收入5.25亿元(+20.67%),随着业务边界拓宽、产品集群丰富、产能基地投产,工业微生物板块有望进入发展快车道,利润率有望继续提升。商业板块于2023年下半年增长放缓,我们预计2024年将实现恢复性增长。 在研管线储备丰富,新药即将陆续上市贡献业绩。截至2023年年报,公司创新产品管线已超60项,其中9款产品处于Ⅲ期临床或上市申报阶段。2023年开始,公司创新药及生物类似药管线不断迎来品种落地商业化或申报上市:2023年,利拉鲁肽注射液分别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肥胖或体重超重。2023年11月,公司引进的创新药ARCALYST(注射用利纳西普)用于治疗冷吡啉相关的周期性综合征的中国上市许可申请获得受理,2024年3月该品种用于治疗复发性心包炎(RP)的中国上市许可申请获得受理等。我们认为公司创新管线储备丰富,随着新药品种陆续上市,将为公司中长期发展提供新动能。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宏观经济环境与行业政策变化,我们将公司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从35.11/42.16亿元下调至34.14/40.36亿元,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47.21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估值分别为16/14/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产品研发或推广或不及预期,政策不确定性风险等。
华东医药 医药生物 2024-02-05 29.80 -- -- 34.82 16.85%
34.82 16.85%
详细
事件:2024.1.31,华东医药发布公告,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28.12亿元-28.62亿元,同比增长12.50%-14.50%,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7.35亿元-27.84亿元,同比13.50%-15.50%。 QQ44利润增速明显加快,全年利润增速符合预期: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1.89亿元,同比增长10.48%,根据公告,Q4归母净利润为6.23-6.73亿元,同比增长20-30%,高基数背景下依然加速增长。公司持续推进创新转型战略,研发工作不断取得积极进展,生产经营各项工作稳定开展,四大业务板块均实现正向增长,经营质量及能力进一步提升。 创新产品持续兑现,新产品推动工业持续稳健增长:2023年前三季度工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89.94亿元(含CSO业务),同比增长9.4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8.35亿元,同比增长13.41%。我们预期2024年工业板块仍将实现较快增速,主要增量包括创新产品持续上市兑现(BCMACART、乌司奴单抗、利拉鲁肽、Elahere、Arcalyst等)、工业微生物盈利能力提升以及CSO产品持续市场拓展,另外存量产品整体也将实现稳定增长(吲哚布芬、吡格列酮二甲双胍、他克莫司目前均只有2家仿制药企通过一致性评价,环孢素是窄治疗窗药物,存在换药风险,以上产品集采风险相对可控;百令胶囊、阿卡波糖院外销售持续拓展)。 医美保持高速增长,海外医美盈利能力改善: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整体医美板块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8.74亿元(剔除内部抵消因素),同比增长36.99%。我们预期2024年公司医美板块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其中英国子公司Sinclair盈利能力将持续改善,对公司利润产生更多积极贡献;国内欣可丽美学也将持续推进新产品上市销售,包括LanlumaV、MaiLi玻尿酸、Perfectha、M型少女针、重组肉毒素等。 投资建议:公司是集医药研发、生产、经销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药公司,医美与工业微生物板块高速发展,医药工业与商业板块经营保持稳健,创新转型为公司中长期发展提供想象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28.54/34.15/40.90亿元,同比增长14.21%、19.63%、19.79%,EPS分别为1.63/1.95/2.33元,当前股价对应2023-2025年PE为18/15/12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降价超预期的风险、产品注册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华东医药 医药生物 2023-11-17 41.50 52.04 87.13% 42.30 1.93%
42.30 1.93%
详细
事项:近日,公司公布 23 年三季报,Q1-3 收入 304.0 亿元(同比+9.1%),扣非净利润 21.6 亿元(同比+13.6%),扣除股权激励和参控股研发机构等损益影响后扣非 24.6 亿元(同比+19.4%)。单三季度收入 100.1 亿元(+3.6%),扣非净利润7.3 亿元(+16.4%),利润超市场预期。 评论:医药工业:2023 年 1-9 月实现营业收入 89.94 亿元(含 CSO 业务),同比增长9.4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8.35 亿元,同比增长 13.41%;单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9.40 亿元(含 CSO 业务),同比增长 8.3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6.09亿元,同比增长 10.13%。 医美:公司整体医美板块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23 年 1-9 月合计实现营业收入 18.74 亿元(剔除内部抵消因素),同比增长 36.99%。海外方面,全资子公司英国 Sinclair 积极克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影响,继续拓展全球医美市场,报告期内实现销售收入 1.10 亿英镑(约 9.73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3.27%),实现 EBITDA 1,729 万英镑(约 1.48 亿元人民币),并持续实现经营性盈利。 国内方面,欣可丽美学 2023 年 1-9 月合计实现营业收入 8.24 亿元,同比增长88.79%,在实现较好盈利的同时对公司整体的利润贡献率也在快速提升,有望继续保持优秀的业绩表现并全面完成年度经营目标。 工业微生物:2023 年 1-9 月板块整体收入剔除特定商业化产品业务后实现同比增长 36.22%。公司不断完善产业布局,报告期内公司工业微生物业务在 ADC原料和特色原料药市场拓展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完成多家海外客户战略及业务合作协议的达成,并加快推进动保业务的管线布局和市场推广。 投资建议:考虑到工业端持续研发投入以及商业短期发货节奏扰动影响,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9.1、35.3、43.2 亿元(原预测值为 29.5、35.4 和 43.1 亿元),同比增长 16.4%、21.1%和 21.8%。 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25、21 和 17 倍。根据分部估值计算,公司 2023 年医药工业对应估值 636 亿元(传统药品 459 亿元+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 121 亿元+工业微生物 56 亿元),医美业务对应估值 234 亿元,医药商业对应估值 54 亿元,2023 年公司合理估值为 924 亿元,对应股价 53 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创新药和医美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2、药品集采和医保控费力度加大;3、内分泌、自免和肿瘤药品市场竞争格局恶化
华东医药 医药生物 2023-11-17 41.50 -- -- 42.30 1.93%
42.30 1.93%
详细
投资摘要华东医药:由医药拓医美,迈入增长新阶段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3年,历经30年的发展公司业务覆盖医药全产业链,以医药工业为主导,同时拓展医药商业、医美产业和工业微生物业务。2020年以来受集采及疫情等外部环境影响,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出现回落。2022年公司实现总营收为377亿元(yoy+9%),归母净利润为25亿元(yoy+9%)。其中,公司通过前瞻布局,先发进军医美市场,实现医美业务的高速增长,2022年公司医美板块合计实现营业收入 19.15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91%。医药方面加强研发创新,有望重回较快增长趋势,2022年中美华东实现销售收入(含CSO业务)112.44亿元,同比增长10.88%。 少女针领跑再生类产品,深耕高端注射市场2021年公司伊妍仕少女针成功获得三类医疗器械证,目前,国内获批三类医疗器械的再生类产品仅圣博玛的艾维澜、爱美客的童颜针以及华东医药的少女针三款。少女针上市后凭借产品优势及先发优势快速放量,截至2022年底,欣可丽美学签约合作医院数量已超500家,培训认证医生数量超过1100人。2022年国内全资子公司欣可丽美学实现营收6.26亿元并实现较好盈利。此外,公司深耕医美高端市场,多款面部及身体填充注射产品在研。其中MaiLi玻尿酸定位高端,根据2023三季报,MaiLi Extreme 透明质酸于2023年8月完成中国临床试验全部受试者主要疗效指标的收集,期待MaiLi玻尿酸在国内获批上市。 战略布局光电设备领域,逐渐步入收获期公司在2021年收购西班牙High Tech 100%股权,获得了Cooltech等冷冻溶脂器械及Primelase等激光脱毛设备等系列产品;2022年2月Sinclair完成了对专注医美无创及微创能量源设备的美国Viora公司股权的收购,进一步扩充了公司医美创新产品管线。多款产品预计将在国内上市,光电设备将迎来收获期。2022Q1酷雪Glacial Spa?在国内成功完成了全球首发,根据2022年年报已与国内超过40家美业机构开展商业化合作,2023年将进一步拓宽合作模式,加快和国内美业机构的合作和市场覆盖。此外主打精细部位“抗衰+紧致”双重功效的光电射频类产品Reaction?芮艾瑅已在国内上市,期待产品放量。 全周期、差异化创新产品管线,期待重磅新品上市公司持续加强医药业务研发创新,成立了全球新药研发中心,构建了覆盖从药物发现、药学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至产业化的较为完整的药物研发自主创新体系。根据2023年中报,公司已储备在研创新药及生物类似药项目51款,覆盖内分泌、自身免疫及肿瘤等领域,有效保障了持续有创新产品临床推进和上市的良好发展态势,为中长期发展提供新动能。 工业微生物有望成为增长新动能公司持续拓展工业微生物领域,2022年公司通过整合传统原料药业务,拓展创新药物原料、大健康产品原料等新业务快速抢占市场,整体业务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全年合计实现销售收入5.1亿元,同比 增长22%。公司已确立了创新药物(xRNA&ADC药物)原料、医药原料药&中间体、大健康&医美原料、宠物动保和特色生物材料五大方向。预计将不断通过研发丰富五大业务领域高创新性、高技术壁垒、高附加值的产品管线,并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有望成为公司增长的又一引擎。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国内医美市场长期渗透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以注射填充和光电等项目为主的轻医美成为医美的主流项目。公司全面布局注射填充+光电设备产品,伊妍仕上市后快速放量持续领跑,后续玻尿酸及光电多款在研产品接力上市,医美业务增长动能强劲。医药工业逐渐走出集采影响,创新药逐步商业化为医药工业板块带来新的增长点。 布局工业微生物业务,有望贡献新增量。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20/463/51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1.4%、10.3%、10.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36/4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8.2%、21.1%、20.6%,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1.68/2.04/2.46元/股,对应PE分别为25/20/17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存量产品降价风险;监管政策变化风险;新药研发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等。
华东医药 医药生物 2023-11-16 41.86 -- -- 42.30 1.05%
42.30 1.05%
详细
事件1:11月月14资日华东医药全资子公司欣可丽美学出资1.5亿认购重庆誉颜4.29%股权。 华东医药全资子公司欣可丽美学、杭州产投、拱墅国投与重庆誉颜及其股东代表签订股权投资协议,合计出资3亿元认购重庆誉颜新增注册资本210万元,对应本次交易后8.57%的股权;其中欣可丽美学出资1.5亿,本次交易后持有重庆誉颜4.29%的股权。 件事件2:与重庆誉颜签署《独家经销协议》,获重组A型肉毒毒素YY001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医美适应症的独家商业化权益。 1)首付款5000万元,注册里程碑付款不超过1亿元。此外,公司还拥有该肉毒素产品在授权区域外的开发及商业化权益的优先受让权;以及YY001肉毒素其他产品形式的开发及商业化和医美适应症之外的推广销售合作的优先谈判权。 2)重庆誉颜负责产品在中国大陆的临床/注册申报/全球生产供应;华东医药负责在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临床/注册申报。华东医药负责产品在授权区域医美适应症领域的商业化。 公司将与重庆誉颜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合作研发长效肉毒毒素产品,重庆誉颜为广州因明生物子公司。 1)因明生物:最早业务板块于16年成立,主要进行创新生物药研发,目前在眼科、肉毒毒素、肿瘤免疫、宠物免疫领域有7条在研管线,22年8月在港股提交招股书。18年由因明生物创始人之一黄明国控股的投资基金+欧阳晖+金榕生+其他出资人共同设立苏州誉颜,因明生物成立后苏州誉颜控股权转移至公司,并设立孙公司重庆誉颜,肉毒毒素管线由重庆誉颜进行。 2)首席技术官、创始人之一欧阳晖: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化学硕士,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药学博士。曾任职艾尔建,后创立美国AlanLaboratories,专注于缓释剂的开发。18年9月加入因明生物,负责集团研发业务运营与发展。直接持有因明生物3.84%股份,并通过一致行动协议被视为控股股东之一。 3)科学顾问金榕生: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生理学及生物物理学系教授,是肉毒素结构和功能研究领域的权威人士。首次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保妥适(Botox)的结构和机理,奠定了对肉毒素进行基因工程改造的基础。通过J&ZConsulting持有因明生物1.53%股份,并通过一致行动协议被视为控股股东之一。 YY001肉毒素眉间纹适应症III期临床中,为全球唯一临床阶段重组A型肉毒毒素,具有高纯度、良好的安全性及生产可扩展性等优点。 1)III期临床中:23年5月结束II期临床,III期临床推进中。适应症为中度至重度眉间纹,形态为冻干制剂。 2)稀缺性强:国内首个获批临床的重组A型肉毒毒素在研产品&全球唯一临床阶段的重组A型肉毒毒素在研产品。 3)特点:第一,降低外源蛋白引入人体有关的免疫原性风险,提高给药安全性;第二,高纯度、生产可扩展性。 4)产能充沛:研发基地位于苏州(1500㎡)、生产基地位于重庆(1.2万㎡,23.3已投产)。生产设施符合GMP规范,设计年产能200万瓶。 的目前华东医药已经布局两款肉毒素:本次代理的YY001与此前代理的韩国ATGC-110可形成差异化矩阵1)技术路径不同:YY001为重组A型肉毒毒素(基因工程法、创新性基因结构设计);ATGC-110是零复合蛋白成份的肉毒杆菌素,通过去除导致抗药性的无毒蛋白来减少抗药性。 2)目标市场不同:YY001主要面向国内医美;ATGC-110主要面向全球市场。 3)产品定位不同:YY001强调整体安全性、解决免疫原性问题;ATGC-110强调在重复治疗&大剂量治疗场景下的相对安全。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积极布局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和医美三大板块,随着少女针放量和其他医美产品陆续获批,医美将贡献重要业绩增量;从公司创新药BD的全球合作网络和国际化医美销售平台角度看,公司亦有望在23-25年朝着国际化品牌药企方向迈进。预计23-25年归母净利28.9/35.1/42.4亿元,同增15.7%/21.5%/20.6%,对应PE25/21/1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新品研发及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政策变化的风险等。
华东医药 医药生物 2023-10-27 39.76 56.34 102.59% 43.39 9.13%
43.39 9.13%
详细
公司第三季度保持稳健增长。 23Q1-Q3公司实现营收303.95亿元/+9.10%,扣非归母净利润21.60亿元/+13.60%,扣除股权激励费用及参控股研发机构等损益影响, 23Q1-Q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4.62亿元/+19.36%。其中2023Q3实现营收100.09亿元/+3.6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33亿元/+16.43%。 医药工商业持续稳健增长,工业微生物和医美板块深度布局。 分板块来看: 1) 医药工业板块: 23Q1-Q3医药工业板块(含CSO业务) 实现营业收入89.94亿元/+9.48%,扣非归母净利润18.35亿元/+13.41%,增长稳健,其中23Q3实现营收29.4亿元/+8.3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09亿元/+10.13%; 2) 医药商业板块: 2023Q1-Q3实现营业收入202.91亿元/+6.99%, 实现净利润3.16亿元/+6.03%; 3)工业微生物板块: 剔除特定商业化产品业务后23Q1-Q3营收实现同比增长36.22%。 ; 4)医美板块: 23Q1-Q3实现营收18.74亿元/+36.99%,其中海外医美子公司Sinclair营收9.73亿元/+23.27%;国内医美子公司欣可丽美学实现营收8.24亿元/+88.79%。 医美和创新药在研产品管线丰富, 医美新产品注册逐步推进。 公司在不断丰富创新药研发管线布局,管线已达到60项,其中自主项目研发超过50%。 公司在多个赛道进行强化布局: 1)肿瘤: 引进的全球首创ADC新药索米妥昔单抗注射液预计于2023Q4获得受理, 1类新药迈华替尼片于2023年5月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 2)内分泌: 自主研发的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HDM1002糖尿病适应症已于2023年5月获中美双IND批准,肥胖适应症的中国IND申请已于2023年9月获批,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于2023年9月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 3)自身免疫: 公司在此领域已拥有生物药和小分子创新产品10余款; 4)创新医疗: MB-102注射液为全球创新药,已完成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全部受试者的入组,并完成中国pre-NDA递交与美国PMA递交; 5)医美: 国内目前有7款产品(注射剂及能量源设备)在进行注册, 壳聚糖医美产品皮肤动能素预计23Q4在海外递交注册。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考虑到公司在研产品管线丰富,三大板块业务成长趋势明确,我们维持原有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营收为427.36/469.04/503.6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0.45/36.57/44.20亿元。采用分部估值法,预计2023年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医美各实现归母净利润21.46/4.26/4.73亿元,分别给予35/10/45倍PE,对应市值751.19/42.55/212.67亿元,合计目标市值为1006.4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开发和注册风险;药品价格下降风险;医美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医美业务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
华东医药 医药生物 2023-10-27 39.76 -- -- 43.39 9.13%
43.39 9.13%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三季报, 2023Q1-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04亿元,同比增长 9.1%,归母净利润 21.9亿元,同比增长 10.5%,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1.6亿元,同比增长 13.6%;2023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0.1亿元,同比增长 3.6%,实现归母净利润 7.6亿元,同比增长 17.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7.3亿元,同比增长 16.5%,利润端表现超预期。 医药工业:存量压力逐步出清,创新转型持续加码。 2023Q1-3公司医药工业板块实现营收 89.9亿元(含 CSO 业务, +9.5%),扣非归母净利润 18.4亿元(+13.4%); Q3单季度实现营收 29.4亿元(含 CSO 业务, +8.3%),扣非归母净利润 6.1亿元(+10.1%)。 我们认为, 目前公司核心品种多数已完成集采降价,未来几年存量产品及尚未参与集采产品压力逐步出清; 创新品种聚焦肿瘤、内分泌、自免三大核心治疗领域,利拉鲁肽、淫羊藿素胶囊、阿格列汀等新品驱动,迈华替尼、 IMGN853、 QX001S 等品种紧随其后, 截至 2023H1公司已储备在研创新药及生物类似药项目 51款, 创新转型逐见成效。 医美板块: 国内增长超预期,海外盈利能力提升。 2023Q1-3公司医美板块合计实现营收 18.7亿元(+36.7%); Q3单季度实现营收 3.1亿元(+82.3%)。 截至2023H1公司拥有无创+微创医美高端产品 36款,其中已上市 24款、在研全球创新产品 12款, 国内: 伊妍仕强产品力带来高速放量,设备类产品蓄势待发,医美子公司欣可丽美学实现营收 8.2亿元(+88.8%); 海外: 公司收购 Sincair整合初见成效, 2023Q1-3实现合并营收 1.1亿英镑(约 9.7亿元, +23.3%)、EBITDA 1729万英镑(约 1.5亿元), 持续实现经营性盈利,预计全年海外医美有望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对公司盈利贡献也将不断提升。 工业微生物: 深耕合成生物学 40年,打造医药工业第二成长曲线。 公司以珲达生物为核心研发创新平台持续践行工业微生物发展战略,已完成创新药物(xRNA&ADC 药物) 原料、医药原料药&中间体、大健康&医美原料领域整体布局, 2023Q1-3整体收入剔除特定商业化产品业务后同比增长 36.2%。 结合美华高科业务逐步修复、美琪健康 2023年投产、 华仁科技 2023年并表等因素,我们认为工业微生物有望成为公司医药制造板块第二成长曲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 2023-2025年 EPS 分别为 1.66元、 2.00元和 2.41元,对应估值分别为 24倍、 20倍和 1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在研或引进创新产品临床及商业化进度不及预期风险;产品竞争格局加剧风险;仿制药品种集采降价幅度超预期风险;海外经营风险及汇率波动风险;医美行业政策风险及医疗事故风险等。
华东医药 医药生物 2023-10-26 41.02 -- -- 43.39 5.78%
43.39 5.78%
详细
件: 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303.95亿元,同比增长9.1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1.89亿元,同比增长10.48%。 点评: 公司业绩增长符合预期。 分季度看, 2023年Q1-Q3,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01.15亿元、 102.71亿元和100.09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13.23%、 10.85%和3.61%; 分别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58亿元、 6.70亿元和7.5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45%、 16.85%和17.84%。 单三季度来看,营收增速有所下降,但归母净利润继续高增,可谓稳中求进。 今年以来, 公司连续三个季度营收规模超百亿,主要得益于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医美和工业微生物四大业务板块业务共同发力, 推动公司整体发展。 医药工业围绕内分泌、自身免疫、 肿瘤等领域发展,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2023年前三季度, 医药工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89.94亿元(含CSO业务),同比增长9.4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8.35亿元,同比增长13.41%。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丰富创新药研发管线布局, 重点攻克肿瘤、内分泌、自身免疫三大领域,并涉及创新医疗药械等领域。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在医药工业研发投入16.50亿元,其中直接研发支出10.22亿元,同比增长17.29%。 截至目前, 公司创新产品管线已达到60项,其中自主研发项目超过50%。 其中, 公司引进的全球首创ADC新药索米妥昔单抗注射液的中国BLA申请预计于今年四季度获得受理, 同时建立了涵盖口服、注射剂等多种剂型包括长效和多靶点全球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相结合的GLP-1及相关靶点8款产品。 工业微生物业务布局持续完善。工业微生物发展战略上,公司明确以xRNA、特色原料药&中间体、大健康&生物材料、动物保健四大领域进行战略布局。 目前公司在ADC原料和特色原料药市场拓展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完成多家海外客户战略及业务合作协议的达成,并加快推进动保业务的管线布局和市场推广。 2023年前三季度, 板块整体收入剔除特定商业化产品业务后实现同比增长36.22%。 医药商业继续稳健增长。公司医药商业传统业务持续深耕浙江,提质增效,获取高增长份额;创新业务聚焦产品代理、三方物流、医药电商、特色大健康等领域。 2023年前三季度, 医药商业板块实现收入202.91亿元,同比增长6.99%, 累计实现净利润3.16亿元,同比增长6.03%。 医美业务保持快速增长。 2023年前三季度, 公司医美收入18.74亿元(剔除内部抵消因素),同比增长36.99%。 海外市场方面,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影响下,全资子公司英国Sinclair继续拓展全球医美市场, 今年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约9.73亿元,同比增长23.27%。 公司预计, Sinclair全年整体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趋势,对公司的盈利贡献也将不断提升。 国内医美方面,全资子公司欣可丽美学继续深耕中国市场, 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24亿元,同比增长88.79%。 公司在国内医美市场上, 以少女针为核心, 并融合主打精细部位抗衰和紧致双重功效的光电射频类产品Reaction芮艾瑅、以创新“冰息科技”进行功能性肤色管理的酷雪GlacialSpa两大新上市产品。 投资建议: 公司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稳步发展,少女针等产品推动医美业务快速增长, GLP-1相关产品布局持续推进, 公司发展未来可期。 我们预计公司2023年/2024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1.70元/2.06元,当前对应PE分别为24倍/20倍,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新产品研发和注册风险; 新产品市场接受度不及预期等。
华东医药 医药生物 2023-10-26 41.02 -- -- 43.39 5.78%
43.39 5.78%
详细
事件: 2023.10.24公司发布三季报,前三季度 实现收入 303.95亿元,同比增长 9.10%;实现归母净利润 21.89亿元,同比增长 10.48%。分季度来看,单 Q3实现收入 100.09亿元,同比增长 3.61%;实现归母净利 润 7.55亿元,同比增长 17.84%。 反腐承压下医药工业继续稳健向上,商业略受影响。 分 业务 来看 ,工 业前三季度实现收入 89.94亿元,同比增长 9.4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8.35亿元,同比增长 13.41%;单 Q3实现收入 29.40亿元,同比增长 8.3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6.09亿元,同比增长 10.13%。工业板块积极提升运营管理水 平,持续落实降本控费,运 营质效 稳步提升。商业前三季 度实现 收入 202.91亿元,同比增长 6.99%,实现净利润 3.16亿元,同比增长 6.03%;单 Q3实现收入 66.6亿元,同比下降 1.5%。 海外医美预计扭亏,国内医 美快速增长。 医 美前 三季 度 实现 收入 18.74亿元,同比增长 36.99%,单 Q3实现收入 6.5亿元,同比增长 38.30%。 Sinclair前三季度实现销售 收入 1.10亿英镑(约 9.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3.27%),实现 EBITDA 1,729万英镑(约 1.48亿元人民币),并持续 实现经营性盈利。 预计 Sinclair 全年将保 持较快 增长趋势,实 现扭亏为盈 。国 内医美欣可丽美学前三季度实现收入 8.24亿元,同比增长 88.79%,单 Q3实现收入 3.08亿元,同比增长 82%。伊妍仕销售将 持续加速,并融合芮 艾瑅和酷雪两大新品,全面完成年度经营目标 。 创新产品逐步兑现,提供长期成长弹性: 创新方面, ELAHERE 的中国 BLA申请预计 Q4获得受理,有望于 2024年获批上市。乌司奴单抗生物类似药的上市许可申请已于 8月获得 NMPA 受理,用于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创新药 HDM3002已正式加入 IIa 期 MRCT 试验。另外,公司以 GLP-1为核心,建立涵盖口服、注射剂等多种剂型包括长效和多靶点相关 8款产品。公司自主研发的口服 GLP-1受体激动剂 HDM1002糖尿病适应症已于 5月首获中美双 IND 批准,并于 6月初实现 FIH;肥胖适应症的中国IND 申请于 9月获批。自主研发的 GLP-1R/GIPR 双靶点长效多肽类激动剂HDM1005预计 2024年初递交 IND 申请。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德谷胰岛素注射液的Ⅲ期临床研究已启动 ,并于 9月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 投资建议: 公司是集医药研发、生产、经销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药公司 ,医美与工业微生物板块高速发展,医药工业与商业板块经营保持稳健,创新转型为公司中长期发展提供想象空间。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 29.17/36.66/46.13亿元,同比增长 16.70%、 25.70%、 25.81%, EPS 分别为1.66/2.09/2.63元,当前股价对应 2023-2025年 PE 为 22/18/14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降价超预期的风险、产品注册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华东医药 医药生物 2023-10-18 42.21 53.72 93.17% 43.39 2.80%
43.39 2.80%
详细
推荐逻辑: 1)医药工业: 仿制药存量品种集采风险逐步出清,整体政策端压力已在 2019-2021年持续释放;创新管线聚焦肿瘤、内分泌、自免三大核心领域,创新转型逐见成效,截至 2023H1储备在研创新药及生物类似药项目 51款; 2)医美板块: 医美国际化布局龙头企业,板块有望迎来收获期,截至 2023H1拥有“无创+微创”医美高端产品 36款; 3)工业微生物: 合成生物学深耕 40余年,发掘工业微生物市场新机遇,打造医药工业板块第二成长曲线。 医药工业:存量压力逐步出清,创新转型持续加码。 1)存量品种: 此前经历2019年“4+7”集采扩面阿卡波糖意外失标, 2020年百令胶囊医保降价,泮托拉唑、地西他滨陆续纳入集采等,目前公司核心品种多数已完成集采降价,未来几年存量产品及尚未参与集采产品压力逐步出清; 2)创新品种: 聚焦肿瘤、内分泌、自免三大核心治疗领域,利拉鲁肽、淫羊藿素胶囊、阿格列汀等新品驱动工业板块增长,迈华替尼、 IMGN853、 QX001S 等品种紧随其后, 截至2023H1公司已储备在研创新药及生物类似药项目 51款,创新转型逐见成效。 医美板块: 聚焦无创+微创医美高端市场,产能+销售蓄势待发。 截至 2023H1公司拥有无创+微创医美高端产品 36款,其中已上市 24款、在研全球创新产品12款, 国内: 伊妍仕高速放量,设备类产品蓄势待发; 海外: 公司收购 Sincair整合初见成效, 2023H1实现合并营收 7629万英镑(约 6.7亿元, +26.1%)、EBITDA 1260万英镑,实现经营性盈利,预计将持续贡献较大利润弹性。 工业微生物: 深耕合成生物学 40年,打造医药工业第二成长曲线。 公司以珲达生物为核心研发创新平台持续践行工业微生物发展战略,已完成创新药物(xRNA&ADC 药物)原料、医药原料药&中间体、大健康&医美原料领域整体布局。结合美华高科业务逐步修复、美琪健康 2023年投产、华仁科技 2023年并表等因素,我们认为工业微生物有望成为公司医药制造板块第二成长曲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4年制药、工业微生物、医美、医药商业收入分别为 171.8/12.6/36.2/28.9亿元,分部估值得 2024年合理市值 959.6亿元,当前总股本对应目标价 54.71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在研或引进创新产品临床及商业化进度不及预期风险;产品竞争格局加剧风险;仿制药品种集采降价幅度超预期风险;海外经营风险及汇率波动风险;医美行业政策风险及医疗事故风险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6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