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刘生平

国联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证书编号:S0590513090002...>>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6/1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通策医疗 医药生物 2015-04-20 85.16 -- -- 94.99 11.54%
110.36 29.59%
详细
事件:近日,我们与公司高管深入交流了公司的战略部署和最新进展,相关纪要整理如下。 辅助生殖市场空间广阔。国内辅助生殖市场供不应求,发展中国家因环境导致的不孕不育患病率急剧升高,平均发病率从20 年前的3%快速提升到现在的12.5%。每8 对夫妇就有一例生育困难,国内市场空间巨大,但受限于政策壁垒,国内生殖中心排队现象普遍。通策引进的技术全球领先,会对国内存量市场构成冲击,试运行期间的重点是保证治疗的质量,建立昆明生殖中心的口碑,同时持开放的态度,在国内培育优秀的医师队伍,对于盈利暂时没有要求。由于13 年与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院仅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重庆波恩生殖医院目前遇到了当地妇幼保健院的干扰,正在与当地政府沟通,未来有可能会被妇保医院收购。 推进与公立医院的合作,选择性布局。国内有意愿合作共建生殖中心的公立医院很多,大多是政府主导,公司一直在持续接触,但在选择的时候比较慎重,如果地处三级城市,即使已经拿到牌照,也暂时不会考虑。未来计划布局不超过10 个,不设分支机构,基本上5 个就可以覆盖全国。目前与广州地区的合作已进入实质阶段。 互联网春风吹起“三叶”,打开向上空间。医疗服务领域有较高的行业壁垒,互联网医疗是很好的商业模式,可以帮助医疗机构更快获得大量的消费人群。14 年设立的三叶儿童口腔发挥了快速的集聚效应,已募集14000 名会员。其中杭州三叶有720 多,会员费2500-5500 元/人,200 多万会员费,即使在会员费提高以后,还超募了120 个会员,明显供不应求。杭州三叶仅3 名医生就获得了600 万收入,远大于传统口腔医院的人均收入水平,未来还将尝试将儿童会员卡升级为全家卡,会员费相应增加1000 元。杭州三叶的成功可在全国快速复制。目前等待加盟的个人投资者已达800 多人,公司鼓励医师成为三叶的合伙人。 积极培育隐秀正畸项目。公司与通策集团所属的Hibeauty 隐秀正畸矫治项目合作,看好国内的正畸美容市场。国内大约有4 亿人需要正畸,如果仅10%就诊,人均诊疗费1 万,就有4000 亿的巨大市场。但国内仅有2%的医师可以做正畸,公司现有114 个正畸医生,国内最多。未来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思维,将正畸业务扩展到传统的美容整形。但考虑到稳定的盈利要求,投入大量的销售费用不现实,因此更多还是在集团的层面去做。 总院+分院稳健发展,省外布局一线旗舰店。公司坚持总院+分院的模式,不赞成疯狂扩张,现阶段目标是把浙江省内的市场份额继续做大,省内目标布局50 家医院,杭州达到2000 张牙椅数的规模,对应20 亿收入目标。省外在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开设旗舰式的口腔医院,挤压竞争对手的市场空间。 新杭口6 月3 日正式开业,北京差别定位。新杭口开业后,首要目标是抢夺更大的市场份额,衢州今年年初也尝试了一个月的价格战,收入同比翻倍。北京尚未扭亏,原因一方面是当地竞争激烈,此外,当初收购前欠缺考量,运营期间也没有投入太多精力,未来定位为三叶医学总部,通过特色寻求差异化竞争。宁口下半年利润增速放缓,原因一是9 月份受部分医师流失的影响,盈利受到短暂的影响,但11 月份就已经恢复;此外,宁口作为改革试验田,由牙医导向(打造明星医生)转为品牌导向,目标收入过亿,打造为第二个杭口。新杭口证件已齐备,将于6 月3 日,借承办德国牙科工业学会第八届论坛之际,正式开业。 维持“推荐”评级。预计公司2015-2017 年EPS 分别为0.99 元、1.33元、1.74 元,对应4 月15 日收盘价82.90 元的市盈率分别为84 倍、62 倍、48 倍,考虑到公司在口腔专科领域的高增长及辅助生殖领域的预期,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新院盈利低于预期;2、工程建设进展低于预期。
以岭药业 医药生物 2015-04-17 21.90 -- -- 54.38 23.93%
31.47 43.70%
详细
事件:4月10日晚间,以岭药业发布定期公告,2014年实现营收29.21亿元,同比增长17.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4亿元,同比增长45.11%;基本每股收益0.63元,略低于此前预期。同时拟每10股转增10股派1元。 点评: 费用率平稳回落,净利润增速超收入。2014年主营业绩稳步增长,通心络、参松养心、芪苈强心三大心脑血管产品贡献收入20.47亿元,同比增长13.83%,后两者增长较快;连花清瘟系列由于其季节性特征,四季度销售回暖,全年贡献收入5.33亿元,同比增长8.24%。14年毛利率小幅下滑至63.11%,公司平稳渡过高投入期,期间费用率水平回落,销售费用率39.05%,管理费用率9.80%,均为近三年低点。受招标进度不达预期影响,公司存货明显增长,随着招标落地,收入净利润同步高增长的确定性较强。 糖尿病并发症新药上市在即。14年5个在研新药结束III期临床,柴芩通淋片、解郁除烦胶囊、连花急支片待申报生产,两个糖尿病并发症新药:周络通和芪黄明目已申报生产,上市后与津力达发挥协同效应,快速切入糖尿病市场,完善产品结构。 万洲国际打开国际化道路。14年设立了全资子公司以岭万洲国际制药有限公司,已由化药的国际制剂业务起步,从OEM加工走向ANDA注册,未来将开展专利药的国际化市场销售。作为国内唯一同时通过欧美GMP认证的中药企业,出口销售额居行业前列,2014年化生药销售额破亿元。目前已申报三个ANDA产品,是未来的业绩增长点。 多元化发展,O2O布局大健康。公司顺应时代变革,切入医药电商和基因检测领域,以岭健康城网顺利上线,欲打造“中国医药健康领域最大的垂直平台”,以岭药堂连锁大药房六家门店在石家庄正式开业。同时,健康体验综合实体店——以岭健康商城将于2015年开业,与线上销售相呼应。 维持“推荐”评级。预计15-17年EPS分别为0.88、1.10、1.28元,对应2015年4月10日收盘价41.50元的市盈率分别为47、38和32倍,公司独家品种有循证医学护航,招标放量带来业绩提升,大股东将在7月底解禁,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药品降价幅度大于预期;2、应收账款风险。
泰格医药 医药生物 2015-04-17 41.92 -- -- 109.87 30.80%
62.00 47.90%
详细
事件: 4月10日晚间,泰格医药发布定期公告,2014年实现营收6.25亿元,同比增85.5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增33.43%;EPS 为0.58元,基本符合预期。 点评: 克服行业短期压力,方达并表业绩靓丽。由于跨国药企在华新药审批酝酿变革,审批环节或被拉长,14年跨国药企开始削减在华的研发投入,减少CRO 订单,对国内CRO 行业带来短期压力。 公司依然交出了超出行业的成绩单,临床试验服务的收入同比增长38.13%,临床研究咨询服务的收入同比增长154.52%。其中,方达医药并表,增厚收入1.46亿元,增厚净利润1157万元。同时,积极发展国内创新药优质客户,14年新增合同9亿元。截至2014年期末在执行合同金额15亿元,累计待执行的合同金额为8亿元。 并购整合大年,竞争力显著提升。14年并购整合方达医药、康利华、上海晟通等优质标的,新增生物分析、CMC、I 期临床、GMP服务、冷链物流等业务,进一步完善了公司的产业链,提升竞争优势。同时,公司参股的“睿德信”医药产业并购基金,已收购多个细分行业潜力或龙头企业。待孵化培育后,将逐个注入上市公司。 与沃森生物开展合作,战略共赢。近日,公司与沃森生物及其子公司嘉和生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由泰格完成嘉和生物8个系列单抗药物的临床研发。并与沃森生物共同发起设立医疗健康产业并购基金,作为行业内鲜有的上市公司平台间的合作,发挥双方各自的优势,互利共赢。 维持“推荐”评级。预计公司15-17年EPS 分别为0.89、1.14和1.44元,对应4月10日股价74.59元的PE 为84、65和52。看好公司在CRO 领域的平台价值和发展潜力,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收购风险;2)新获订单不达预期。
通策医疗 医药生物 2015-04-15 85.00 -- -- 94.56 11.25%
110.36 29.84%
详细
事件:4 月9 日晚间,公司发布定期公告,2014 年实现营收5.84 亿元,同比增26.0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0 亿元,同比增9.66%;EPS 为0.69 元,符合我们此前预期。公司同时公告投资设立萧山口腔医院及扩建杭州城西口腔医院,进一步扩大浙江省内的市场份额。 点评: 营收高增长,利润增速暂时承压。2014 年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3.94%,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增8.58%。近三年的营收依然保持加速增长的态势,但净利润增长不及营收,主要是口腔业务处在扩张期,人员薪酬、医用耗材及场所租金、装修成本的增长,综合毛利率下滑到40%左右,未来三年随着新开网点渡过培育期,毛利率将会有所回升。 口腔服务仍在加速阶段,15 年目标30%增长。根据公司经营计划,15 年目标实现口腔医疗营收同比增长30%以上。公司的口腔业务以杭州为中心,目前90%的营收来自浙江省内,72%的营收由杭州贡献,为确立浙江省内的行业霸主地位,打造杭口成为世界一流的口腔医院集团,公司新建的杭口总院将在6 月正式开业,同时扩建城西口腔医院,充分发挥总院+分院协同效应。 口腔服务龙头扩张加速。目前除了杭州市内的杭口及其分院(门诊部),异地已有7 家口腔医院正在运营,除了北京以外,都已实现盈利。14 年又陆续新增8 家口腔医院,在郑州、南京、海宁、上虞、舟山、绍兴、湖州、新昌等地。2015 年,在浙江省内将新建至少5 家杭州口腔医院分院;并借助合伙人制度,在南京、上海、北京、广州、郑州、哈尔滨完成布局。 顺应互联网+,打造数字口腔。公司在14 年已介入数字口腔医疗服务,与通策集团所属Hibeauty 隐秀正畸矫治项目合作,用互联网手段获取市场,以互联网思维改造口腔医疗诊流程。 辅助生殖获得试运行牌照,标的稀缺。公司与昆明妇幼保健院合作建设的生殖中心在3 月底刚刚获得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准入试运行的批复,是目前唯一一家获得试运行牌照的上市公司,先发优势显著,而且技术全球领先,合作方创立的剑桥波恩诊所,是世界首例试管婴儿的诞生地,具备国际领先的辅助生殖技术。 维持“推荐”评级。预计公司2015-2017 年EPS 分别为0.99 元、1.33元、1.74 元,对应4 月9 日收盘价69.95 元的市盈率分别为71 倍、53 倍、40 倍,考虑到公司在口腔专科领域的高增长及辅助生殖领域的预期,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新院盈利低于预期;2、工程建设进展低于预期。
华海药业 医药生物 2015-04-09 20.13 -- -- 24.40 20.49%
33.99 68.85%
详细
公司2015年 4月6日晚间发布2014年年报:公司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25.85亿元,同比增长12.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6亿元,同比减少26.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52亿元,同比减少21.03%,基本每股收益0.34元。同时公司发布2015年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将增长80% 到100 %。 点评: 制剂业务快速增长,公司业绩走出低谷。年报分产品来看,普利类实现营收3.27亿元,同比减少3.73%;沙坦类实现营收7.81亿元,同比增长11.9%,制剂产品营收9.91亿元,同比增长20.13%。 分地区来看,国内制剂营收达6.76亿元,同比增长46.03%,国外营收18.89亿元,同比增长4.28%。受制剂业务占比提升影响,整体毛利率提升0.82个百分点至44.68%。一季度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一是由于去年同期环保整治的影响导致原料药产能未能充分释放,基数较低;二是由于制剂业务稳步增长。 产能释放,原料药恢复增长。去年受国内环保政策趋紧公司产能受限、市场竞争加剧等不利影响导致原料药业务增速放缓。我们预计随着公司环保问题逐步解决,产能逐步释放,在原料药需求逐步回暖的带动下,公司原料药营收有望恢复增长,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 海外业务有望加速。公司是国内制剂出口的领军企业,针对欧美市场的仿制药研发申报体系完备,销售网络逐步完善。去年全年美国项目完成17个项目的转移申报,其中包括首仿产品7个,缓控释制剂产品6个。去年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帕罗西汀获批,赖诺普利片原料厂商变更、盐酸罗匹尼罗片增加原料药供应商,我们预计今年缬沙坦片、安非他酮缓释片和左乙拉西坦缓释片等有望获批,公司海外业务有望加速。 受益药品招标,国内制剂高速增长。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优先采购达到国际水平的仿制药,目前这一要求在福建、浙江、山东等地的药品招标中已经有所体现。随着国内市场逐步规范,公司凭借优质低价的药品有望从中受益。近两年公司国内制剂的增速逐步加快,今明两年受药品招标放量的影响,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研发方面,公司近年来申报待获批的制剂43个,研发产品线较为完备。 生物制药进展顺利。公司生物药研发取得阶段性成果,获得首个基因重组蛋白药发明专利证书,构建了高表达细胞株技术及抗体基因工程技术等多个技术平台,阿达木单抗已完成三批合格临床报批生产,并达到预期目标。公司在生物药和新药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预计公司2015-2017年EPS 分别为0.50元、0.68元、0.84元,对应4月3日收盘价20.02元,市盈率分别为40倍、29倍、24倍,考虑到公司制剂出口有望加速和国内市场快速增长,我们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原料药业务大幅下滑;2、国内外药品获批低于预期。
红日药业 医药生物 2015-04-03 22.27 -- -- 36.30 8.36%
32.80 47.28%
详细
公司2015年3月30日晚间发布2014年年报: 公司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28.64亿元,同比增长36.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7亿元,同比增长31.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21亿元,同比增长27.95%,基本每股收益0.78元,公司业绩符合我们之前的预期。 与此同时,公司发布2015年一季报业绩预告:预计2015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309.68万元-9556.13万元,同比增长0-15%。业绩略低于我们之前的预期。 点评: 业绩持续较快增长,符合我们之前的预期。根据公司年报数据显示,全年实现营收28.64亿元,同比增长36.54%,净利润4.47亿元,同比增长31.65%;其中,四季度单季度实现营收8.48亿元,同比增长27.46%,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30.18%。总的来说,凭借颗粒和血必净两大主营产品快速放量,公司2014年全年业绩和四季度单季度业绩均表现出较快增长的势头,符合我们之前的预期。 血必净注射液持续快速增长。根据公司年报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血必净注射液实现销售收入12.78亿元,同比增长26.50%,我们预计全年血必净销量超过3500万支。我们认为血必净注射液的销量快速增长是由于公司医院开发的增加和持续的学术推广所致。综合考虑公司在脓毒症方面的持续学术推广和中药注射剂的影响,我们预计血必净注射液将在未来两年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 配方颗粒业务仍在高速增长阶段。公司2014年全年实现12.18亿元销售额,同比增长51.69%,我们预计四季度配方颗粒销售额约为4.3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0%。公司凭借强有力的学术推广和定增项目产能的逐步释放,配方颗粒将在全国范围内持续放量增长,我们预计公司配方颗粒业务在未来三年内将持续快速增长。 期间费用率保持稳定水平,2015年期间费用率预计将稳中有降。 根据公司2014年年报显示,全年销售费用15.7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55.13%,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全年管理费用2.70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9.44%,同比下降0.47个百分点。总的来说,公司2014年全年期间费用率保持稳定水平,随着股权激励费用摊销的减少和募集资金的到位,公司2015年期间费用率有望稳中有降。 成立拓益投资中心,加快医疗互联网方面外延并购。公司在2014年投资2500万元与TMT行业上市公司共同成立北京拓益投资中心。此中心的成立为公司在医疗互联网项目并购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这是公司外延发展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受医药招标影响,2015年一季度业绩略低于预期。根据公司发布的2015年一季报业绩预告和目前经营状况,我们预计公司一季度业绩净利润在9100万元左右,同比增幅在10%左右。从预告数据来看,我们认为公司一季报业绩略低于预期,主要原因在于医药招标影响和股权激励费用较多等方面。 维持“推荐”评级。预计公司2015-2017年EPS分别为0.94元、1.19元、1.43元,对应3月30日收盘价33.54元,市盈率分别为36倍、28倍、24倍,由于公司配方颗粒持续快速增长和外延步伐加快是大概率事件,我们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血必净注射液推广不达预期;2、期间费用增长过快。
江中药业 医药生物 2015-04-01 29.83 -- -- 35.99 19.85%
49.18 64.87%
详细
公司2015 年 3 月 27 日晚间发布2014 年年报:公司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28.34 亿元,同比增长2.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5 亿元,同比增长53.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58 亿元,同比增长91.80%,基本每股收益0.87 元,公司业绩符合我们之前的预期。 点评: 非处方药业务表现亮丽,带动业绩高增长。非处方药类业务实现收入16.4 亿元,同比增长42%,毛利率大幅提升11.56 个百分点达到74.64%的历史高位。健胃消食片通过广告推动、渠道突破和终端促销,实现营收约13 亿,同比增长超过30%,预计今年增速在20%左右。2014 年推出的新品乳酸菌素片通过有效的价值链设计并配合有效的媒体宣传与终端推广,实现营收约1.5 亿,上市首年即成为药店“黄金单品”,我们预计今年乳酸菌素片营收有望翻番。公司业绩的高增长主要是由于非处方药业务增速较快并且毛利率提升带来的。此外今年公司计划推出古优男女钙、肝纯片、消毒湿巾、六味地黄膏等非广告品种,通过品类组合提升渠道与终端的利润空间,力争成为药店重视的医药工业企业,未来业绩增长具备可持续性。 保健品和酒类业务探索转型。2014 年保健品及其他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 亿元,同比下降20%。未来初元将通过跨区连锁卖场直营等方式增加销量,参灵草业务继续和医院加强合作,通过临床试验拓展产品未来空间。集团的猴菇饼干业务2014 年实现营收8 亿左右,预计今年营收有望翻番。我们认为未来有望通过集团和上市公司大健康业务的整合带动上市公司的跨越式发展。 发力电商业务,培育电商品牌。公司电商官网江中医药保健电子商务平台已经上线,公司计划未来对具有“大需求、独特性”特点的产品进行专营,对保健类、药妆类和消杀类产品进行线下线上同步推广,探索非处方药的电商销售模式。 改革进程有望加快。公司目前已被纳入江西省开展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试点,2015 年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江中集团的战略重组。公司的未来发展战略是剥离地产,聚焦制药,加快推进改制进程,做大做强健康产业。我们预计在江西省继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受自上而下的推动,公司改制进程有望加快。 维持“推荐”评级。预计公司2015-2017 年EPS 分别为1.08 元、1.38元、1.77 元,对应3 月27 日收盘价30.09 元,市盈率分别为28 倍、22 倍、17 倍,考虑到公司新品推出带来的营收和利润的持续增长,我们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销售费用持续攀升;2、保健品业务营收大幅下滑。
福安药业 医药生物 2015-04-01 23.48 -- -- 27.27 15.65%
40.97 74.49%
详细
事件:3 月27 日晚间,福安药业发布公告,2014 年实现营业收入4.49亿元,同比增长25.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570.73 万元,同比增长19.13%。同时公告预计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700~1100 万元,同比下滑33%~57%。 点评: 转型进入收获期。在全年招标进度不达预期的情况下,公司14 年业绩低于我们的预期,但仍然拉开了转型的大幕,15 年一季度净利润下滑主要受到成本端和费用端的牵制,导致了净利率下滑,预计下半年将重拾高增长。从营收占比来看,制剂占53.64%,已成为公司的核心板块。随着全国招标推进,制剂及专科药的放量将推动整体营收的高增长。 大品种即将获批,业绩爆发或将来临。公司现有94 个在审品种,其中,其中3.1 类新药22 个,重磅品种,如盐酸奈必洛尔、托伐普坦、甲磺酸伊马替尼、阿戈美拉汀、拉科酰胺已进入生产批件审评阶段。6 类仿制药奥拉西坦原料药已获生产注册批件。 外延并购仍将继续,天衡并表增亮业绩。14 年外延收购兑现我们此前预期,收购宁波天衡药业已于3 月20 日获得证监会有条件通过。天衡药业业绩靓丽,备考业绩给公司带来显著的业绩增厚,我们认为,收购完成以后与现有业务发挥协同效应,仍有超预期的可能;15 年经营计划提到将持续加强并购整合力度,通过外延拓宽产品线,从收购广安凯特、人民制药的经验来看,公司具有优秀的并购整合能力,值得期待。 维持“推荐”评级。若考虑天衡药业的并表,预计15-17 年净利润为0.94 亿元、1.25 亿元、1.56 亿元,按照2.82 亿股本摊薄后的EPS为0.33 元、0.44 元、0.55 元,对应3 月27 日收盘价24.43 元的PE为74、55 和44 倍。考虑到招标放量、重磅专科获批及并购整合以后潜在的业绩弹性,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招标进度低于预期;2、新药审批进度不及预期;3、收购整合风险。
博雅生物 医药生物 2015-03-27 55.98 -- -- 75.46 34.80%
75.46 34.80%
详细
公司3月23日晚间发布公告:公司拟与控股股东高特佳集团控制的子公司高特佳弘瑞投资及其他方以有限合伙企业的形式共同设立医药产业并购基金,拟募集资金不超过6.5亿元,其中弘瑞投资为普通合伙人,出资不少于0.065亿元;博雅生物为有限合伙人,出资1.00亿元;其他资金由该基金对外募集。 点评: 借力专业投资团队,助推公司外延发展。高特佳近年来聚焦于大健康领域的投资,运作了像迈瑞医疗、博雅生物等成功案例。公司之前并购天安药业55%的股权、收购江苏仁寿药业和海康生物以及收购西他沙星项目等均有高特佳的协助,上述项目目前多数已进入收获期,表明了高特佳在大健康领域投资的运作能力和专业水准。本次与控股股东再次设立医药产业并购基金,将有力推动公司的外延发展。此外,通过并购基金培养管理并购标的,有利于降低投资并购的风险,保障并购标的的质量。 外延发展有望开辟新篇章。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是血制品,虽然行业持续景气,但受采浆量的限制较大。公司积极寻求外延发展,在继续开拓血液制品业务的基础上,将天安药业发展为国内糖尿病用药的专业制造商;将仁寿药业发展为妇儿肝病用药的专业制造商;将筹建的抚州医药产业园作为小分子化学药业务平台。公司将打造“四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此次成立并购基金,公司外延发展有望开辟新篇章。 维持“推荐”评级。根据公司经营情况,不考虑血制品提价因素,我们预计公司2015年-2017年EPS 分别为1.71元,2.21元和2.82元,对应2015年3月23日收盘价84.20元的PE 分别为49倍,34倍和25倍。由于公司血制品业务持续景气和外延发展加速,因此我们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浆站建设不达预期;2、并购步伐放缓。
宝通带业 基础化工业 2015-03-24 12.96 -- -- 14.28 10.19%
23.35 80.17%
详细
事件:3月19日晚间,公司发布年报,2014年实现营收50245.06万元,同比下降10.4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7358.12万元,同比下降27.96%,EPS为0.25元,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同时,公告2015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增0-10%。 点评: 上下游交困,主营业绩触底。14年以来传输带的主要原材料橡胶价格持续下滑,成本下降引起传输带售价下降11%;同时,下游煤矿、钢铁、港口等行业不景气,项目进度延期,除钢铁营收同比增长22%,水泥、煤炭、电力营收同比均呈现一定幅度的下滑,上下游交困的格局导致2014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均有所下滑。 开拓海外市场,15年业绩回暖。一方面,虽然下游行业不景气,但钢铁和水泥的产量同比仍然保持增长,传输带作为易耗品,需求依然保持增长,公司与国内宝钢、神华等优质大客户合作紧密,能够持续获取订单,还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外贸出口较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保障收入规模稳步回升;另一方面,目前产品结构以耐高温带和钢丝绳带为主,各占传输带业务收入的30%,综合毛利率30%,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依托先进输送带技术研发中心项目及研发团队,自主研发高强力耐高温钢丝绳芯输送带等新产品,形成销售规模后,盈利水平还有提升空间。我们预计2015年公司业绩将恢复增长。 市场热炒转型概念,期待后续进展。目前A股市场化工、地产、机械制造等传统行业跨界转型医疗健康的公司约50家,涉及的细分领域繁多,与宝通同属传输带行业的双箭股份也已涉足养老服务业,行业平均估值大幅提升。公司投资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宝通医疗,旨在通过投资与创业孵化、合资、收购、兼并等多种方式,搭建医疗健康产业平台,培育新的业绩增长点。 维持“推荐”评级。预计公司2015-2017年EPS为0.28元、0.32元、0.36元,对应3月19日收盘价12.55元的市盈率分别为45、40、35倍。考虑到跨界医疗健康,可享有一定的估值溢价,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新进医疗健康产业的经营风险;2、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3、下游行业短期难以复苏。
尚荣医疗 医药生物 2015-03-23 29.58 -- -- 36.65 23.90%
62.00 109.60%
详细
事件:近日,我们与公司高管交流了公司经营状况及未来规划的最新情况,整理纪要如下。 医疗服务提供商,产业链趋于完整。公司管理层战略前瞻,核心业务已从洁净手术室工程建设转变为提供医院建设整体解决方案,除了药品配送,公司从医院的融资、设计、建设、装修、医疗专业工程、设备配置、信息化系统设计到后勤托管服务和医用耗材的配送,构建了一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下游医院客户已达上千家,大多数为地市级三甲医院,我们认为其掌握的终端入口,将成为公司布局互联网医疗的渠道优势。 买方信贷风险低,手握医院优先收购权。对于资金短缺的医院客户,由公司提供买方信贷额度(一般为70%)和贷款保证担保(担保金一般为信贷额度的15%),由银行对贷款进行全程监管,专款专用。标的医院一般偿债能力较强,对于可能存在的偿债风险,公司享有债权转股权的优先权,公司就能以较低的价格获得优质的医院资产,可视为潜在的利好。 加大外延力度, 围绕骨科纵深发展。公司14 年收购了普尔德医疗55%的股权,切入上游医疗耗材,产品出口欧美。继而收购张家港锦州医械制造66.21%股权,先期布局骨科器械,公司看好骨科细分市场,未来将围绕该领域,打通产业链条。 南昌产业园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公司拟投资16 亿元在建的南昌健康产业综合体,地处江西南昌,将聚集国内众多耗材器械企业,小蓝经济开发区已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条件好。项目建设期为2012-2017 年,规划用地40 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发挥产业聚集效应,起到孵化器的作用。建成后年产值30亿左右,将进一步完善公司的产品体系和产业链条。 参与公立医院改制,垄断区域医疗资源。当前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革的政策红利加速释放,贵州省独山县人民政府与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书,控制了县内除了妇幼保健院以外所有的医院,对县内的医疗资源几乎形成垄断,掌握经营主动权,充分释放盈利空间。后续这一模式将成为公司参与PPP 项目的主导模式。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考虑到45 亿的在手订单,15 年起将逐步兑现,预计公司2015-2017 年EPS 为0.28 元、0.54 元、0.74元,对应2015 年3 月17 日收盘价29.97 元的市盈率分别为106 倍,56 倍和41 倍。作为国内稀缺的医院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医改政策红利下可享有一定的估值溢价。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应收账款及担保风险;2、订单延迟确认的风险;3、外延并购低于预期。
乐普医疗 医药生物 2015-03-23 33.11 -- -- 39.60 19.24%
57.80 74.5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定期公告,2014年实现营收166,863.70万元,同比增长28.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319.26万元,同比增长17.02%。EPS为0.52元,基本符合预期(我们预计为0.54元)。 点评: 心脏高值耗材平稳回升。2014年,母公司的核心产品贡献营收83,650万元,占总收入的50%。其中心脏支架类实现销售收入68,642万元,同比增3.87%;封堵器营收8,691万元,同比增14.12%;单腔起搏器同比大增89.52%。心脏支架更新换代趋势明确,传统Partner支架营收同比下降9.65%,新的Nano支架同比上升56.18%。 体外诊断试剂成为内生新亮点。公司通过参股雅联百得拓宽销售渠道,14年体外诊断试剂实现营收6,094万元,同比增长96.15%。 整个IVD细分行业仍处在朝阳期,公司在现有的体外诊断产品基础上,增加了分子诊断研发平台,战略布局明确,该板块已成为新的内生增长点。 氯吡格雷同比增248%,仍有放量空间。在14年招标政策延迟落地的情况下,核心产品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实现营收12,095万元,同比增长248%,同比增速高一方面是因为新帅克在13年下半年才并表,公司完成了山东、广东、湖北、青海、重庆、云南、海南、甘肃等省市地区的招标采购工作,已中标省份的销售工作正在全面展开,15年药品业务仍有放量成长空间。 外延并购超预期,多家公司并表。2014年,公司新增并表海合天、金卫捷、乐健医疗及医康世纪,大幅提升业绩预期。14年在医药制造、医疗服务和移动医疗领域,共完成对外投资项目9个,围绕心脑血管疾病搭建了庞大的健康服务平台,还设立了投资基金,为公司继续完成大健康拼图提供投资标的。 强势进军电商,拼图趋于完整。公司拟全资收购护生堂大药房,包括旗下的11家连锁药房、2家门诊部,并获得了其《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和《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护生堂成立于2004年,成长迅速,并先于市场开展了电商业务,此次收购使公司快速切入医药电商平台,与现有业务实现协同发展。 维持“推荐”评级:暂不考虑新的并购影响,预计15-17年EPS分别为0.70、0.91、1.18元,对应3月17日收盘价33.21元的PE为48、37、28倍,公司大健康产业链平台价值稀缺,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招标进度低于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下滑,并购整合的风险。
迪安诊断 医药生物 2015-03-20 63.05 -- -- 147.27 79.55%
156.55 148.30%
详细
事件: 3月16日晚间公司发布定期报告,2014年营收13.35亿元,同比增31.48%,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增44.71%,EPS为0.61元,与我们此前预测EPS0.60元基本一致。公告预计2015年一季度净利润2,367.91万元,同比增长25%-45%,拟每10股转增3股派1.00元(含税)。 点评: 诊断服务高增长,完成4+4扩张计划。公司连续三年净利润增速超过40%,且呈现出加速态势。14年核心业务诊断服务收入8.3亿,占总收入的62%,其中,运营5年以上的江浙沪和北京实验室保持了30%左右的高增长,培育期实验室同比增长60%,新建实验室大幅扭(减)亏。年内新建昆明、昆山、天津、长沙4家实验室,收购1家实验室,收购3家实验室的少数股东股权,并启动4家实验室筹建,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4+4”扩张计划,全国布点超过20家。15年还将延续加速扩张的发展战略,行业龙头地位势在必得。 诊断产品增速放缓,搭建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14年诊断产品业务收入5.02亿元,同比增长26.78%,低于整体增速,主要受市场竞争与业务调整的影响,公司终止了梅里埃产品华北地区物流商业务,占诊断产品收入的8.7%,造成了直接影响。未来诊断产品将依托公司平台,研发诊断试剂,搭建诊断产品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 杭州体检中心尚处培育期,择机连锁扩张。杭州体检中心韩诺健康于2014年下半年试运营,定位中高端人群,平均客单价在1400元/人次左右,实现收入336万元,尚未达到盈亏平衡。后续将搭建大数据和转诊平台,实现健康管理,并择机进行连锁扩张。 维持“推荐”评级。暂不考虑15年博圣并表的业绩增量,预计公司2015-2017年EPS为0.84元、1.16元、1.61元,对应2015年3月17日收盘价82.70元的市盈率分别为99倍,71倍和51倍。考虑到博圣生物并表后业绩有大幅提升,现在可享有一定估值溢价,看好公司在政策红利下快速成长为行业龙头,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募投项目进展低于预期;2、行业竞争加剧;3、新进领域整合低于预期。
博雅生物 医药生物 2015-02-12 42.24 -- -- 75.45 18.32%
75.46 78.65%
详细
公司2015年2月9日晚间发布2014年年报:公司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4.38亿元,同比增长78.4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04亿元,同比增长26.43%,归属于上市公司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净利润0.99亿元,同比增长25.43%,基本每股收益为1.37元。业绩略超我们的预期。 点评: 业绩延续高增长,略超预期。根据公司年报数据,公司四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1.40亿元,同比增长105.46%,净利润0.36亿元,同比增长40.85%,公司四季度业绩延续了年初以来高速增长的势头。公司业绩高增长是由于产品销售增加及控股合并天安药业所致。 血液制品业务平稳增长,浆源瓶颈有望缓解。公司血液制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9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45%,主要得益于公司投浆量的增长和公司产品收得率的增长。公司去年年底新获批设立两个浆站,有3个浆站在建,其中邻水浆站已完成主体工程。 上述浆站建成后有望新增采浆能力100吨,有效缓解公司血浆来源不足的难题。保证血制品业务的平稳增长。 天安药业扩充产能,未来业绩增长潜力看好。天安药业实现营收1.4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13%,实现净利润0.26亿元,同比增长约26.6%。其中主要产品盐酸二甲双胍实现营收0.73亿元,占天安药业营业总收入的52.33%。此外,天安药业启动了“研发与质检中心项目”和“年产15亿片(粒)片剂、胶囊剂GMP生产线扩能技改工程项目”的建设,未来研发能力和产能将不断提升,有力助推公司业绩增长。 “四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初现。公司目前的业绩主要由血液制品业务和天安药业所贡献。此外,公司欲将其间接参股的仁寿药业发展成为聚焦妇儿肝病领域的专科药企,将博雅欣和筹建的抚州医药产业园作为旗下小分子化学药业务平台,“四位一体”的医药产业集团已现雏形,公司未来的成长空间可期。 维持“推荐”评级。维持“推荐”评级。根据公司经营情况,我们预计公司2015年-2017年EPS分别为1.71元,2.21元和2.82元,对应2015年2月9日收盘价63.88元的PE分别为38倍,29倍和23倍。由于公司高毛血制品业务平稳增长和外延发展加速,因此我们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浆站建设不达预期;2、并购步伐放缓。
江中药业 医药生物 2015-01-27 24.87 -- -- 30.00 20.63%
35.99 44.71%
详细
公司2015年1月23日晚间发布2014年业绩预增公告:2014年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约28亿元,同比增长约0.8%;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东的净利润2.6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约54%。公司业绩大幅超出我们之前的预期。 点评: 四季度业绩暴增,带动全年业绩高增长。根据公司披露数据计算,公司2014年四季度单季营业收入约7.46亿元,环比增长约12%。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10亿元,同比增长约232%,环比增长约85%。2014年四季度及全年营收增速较慢是由于低毛利率的医药流通业务下滑所致。但由于公司四季度医药工业利润暴增,带动全年净利润增长约54%,大幅超出市场预期。 太子参降价大幅增厚业绩。健胃消食片延续今年以来恢复性增长的势头,预计营收约13亿,同比增长约40%。健胃消食片主要原料太子参价格已经从2011年的380元/kg降至目前的50元/kg左右的水平。预计今明两年太子参价格仍将维持在50-60元/kg的水平。根据测算,同2013年相比,2014年太子参的采购成本减少约6000万,大幅增厚公司业绩。 产品梯队完善,未来成长可期。公司前年推出乳酸菌片,预计去年营收近2亿,猴姑饼干(集团业务,非上市公司业务)2014年全年营收超8亿,预计两款产品今年营收仍有望翻番并开始大幅盈利。同时公司计划推出补钙类、护肝类等系列新产品,借助于已有的OTC渠道和商超渠道有望实现快速放量,未来营收和利润增长具备可持续性。 营销能力显著改善。公司领导目前高度重视营销工作。公司在产品营销上不断优化渠道和终端策略。在部分地区通过增加省级经销商的数量、提升重点连锁药店的销售额、扩大终端覆盖、强化可控终端管理等方式提高产品销售水平。同时公司也改进了销售人员的考核政策,营销能力不断提升。 维持“推荐”评级。不考虑资产注入和外延并购等因素,我们上调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014-2016年EPS分别为0.88元、1.08元、1.38元,对应1月23日收盘价22.68元,市盈率分别为26倍、21倍、16倍,考虑到公司已有产品的盈利能力不断提升和新产品推出带来公司业绩持续增长,我们认为公司市值被低估,因此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销售费用持续攀升;2、保健品业务营收大幅下滑。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6/1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