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王颖华

中泰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0740513120001...>>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4/6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克明面业 食品饮料行业 2014-04-23 30.91 10.53 -- 32.92 6.50%
37.00 19.70%
详细
公司公布2014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3.58亿元,同比增长37.61%;实现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2525万元,同比增长28.55%;扣非后的净利润为2174万元,同比增20.97%。公司给出中报预告10%-35%的增速。业绩超出市场预期。 公司1季度收入增速达37%,超出市场预期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由于年初即开始在京津冀、西南等地区进行渠道拓展、加强市场投入,部分复制去年华东区域的成功经验,因此对收入拉动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同时由于阴雨天气较多,导致众多需要靠日晒进行烘干的小作坊无法生产,从而使得工业化品牌化的挂名需求有所增加。这也从侧面反应,如果出台相关规则对行业内中小作坊进行整顿将给行业腾出非常大的市场空间。 1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2.87%,同比下滑2.23个百分点;由于去年底进行的提价并未完全转嫁成本上涨幅度,因此毛利率同比依然下滑;我们预计由于行业竞争激烈程度相比较过去几年更为激烈,因此毛利率呈略降的态势。销售费用率上由于今年一季度没有投入央视广告费用,因此相比去年1季度有所下滑,销售费用率从9.3%下降到6.47%,但是预计后期在市场费用投放上依然会加强力度。 同时,公司公布了股权激励计划,授予48名管理人员及骨干,包括:1、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标的涉及320万股,约占总股本的3.85%;,授予价格为15.33元/股,2、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标的涉及160万股,约占总股本的1.93%,行权价格为31.05元/股。在经过一年的锁定期后,其后如果满足解锁/行权条件的分为5年、每年可解锁/行权20%。激励计划对业绩的考核指标为:2014年收入增速不低于25%,2015-2018年收入复合增速不低于20%;2014-2018年净利润增速不低于10%、9.1%、16.7%、17.9%、21.2%。 我们认为这一股权激励目标复合公司短期内做大规模抢占市场份额的目标,而随着规模扩大、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公司的净利率水平将有望出现拐点。目前公司对应2014年估值仅23.2倍,我们认为在收入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将拉动公司估值向30倍的上线靠近。 我们预计2014-2016年公司实现收入15.88亿元、19.73亿元、23.94亿元,同比增29.6%、24.2%和21.3%;实现净利润1.07亿元、1.22亿元、1.40亿元,同比增22.8%、13.7%和15.3%;实现EPS1.29、1.46、1.68元,2014年EPS给予28-30倍PE,对应目标价为36.12-38.7元,维持增持评级。
中炬高新 综合类 2014-04-18 10.52 15.66 -- 11.05 4.25%
10.97 4.28%
详细
投资要点 事件:中炬高新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14年一季度同比增长105%左右,净利润7891.47万元,EPS约为0.1元。业绩增长的原因:1、子公司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2、公司本部及其他主要子公司的净利润均取得不同程度的增长。至此中炬高新已经连续四个季度业绩超过市场预期。 根据公司公告和我们持续的草根调研,预计一季度公司整体收入增速为30%以上。我们判断盈利增长的主要贡献来自于调味品业务,其中调味品业务收入增速在23-26%之间,调味品业务净利润增速约为50-60%左右,净利润约为7000-7300万元,净利润率从去年全年的10.8%提升到11.5%左右。调味品业务增长主要来源规模效应、渠道扩张和产品结构持续升级,以及厨邦智造带来的生产效率的的提升。另外一部分或来至于母公司对物业出售带来的收益(去年同期母公司亏损577万元,预计本部出售物业将带来约1100-1300万元的收益)。 中炬高新已经连续四个季度业绩超越市场预期。我们的判断是这是一家正处于高速成长期的调味品龙头公司不容错过!预计到2019年(阳西基地竣工第二年)公司调味品将实现每三年收入翻倍,净利润涨150%。也就是说到2019年,公司调味品业务收入将突破80亿元。净利润不低于13.5亿元。净利润率约17%。建议长期持有,分享公司的快速增长。 实现上述目标难不难?不难。从公司自身角度观察:通过阳西基地建设,将大幅提升生产的现代化水平,预计阳西基地的装备水平将向业内最先进水平靠齐。渠道方面持续深挖五大重点区域,并积极开拓江西、华北等区域。产品方面持续研发新的调味品风味和佐餐食品。 股东大会通过公司制定了《董监高等核心管理人员薪酬与绩效考核管理制度》,迈出了激励的第一步。截止2013年末,可纳入《制度》范畴,进行绩效考核的核心管理人员约210人,占公司及下属企业人员总数(约3800人)的5.5%),对核心管理人员的考核与激励有利于提升公司核心管理团队的凝聚力,促使董事、监事、高管人员等核心人员努力贯彻执行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保持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上调公司2014-2015年EPS,分别为0.37/0.49元,重申“买入”评级,目标价17元。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风险;部分南方地区竞争激烈导致收入增长缓慢。
青岛啤酒 食品饮料行业 2014-04-17 40.29 46.23 -- 41.38 2.71%
43.85 8.84%
详细
我们前面的行业报告中提到:行业竞争正在从中低端份额争夺向中高端利润的争夺升级,从而,竞争焦点从渠道的比拼渐渐转变成为品牌的比拼和消费者满意的比拼,中国啤酒市场上,百威英博、雪花、青啤三强的决赛之争已然演变成为品牌之争。 我们在上篇报告中给予“增持”而非“买入”的理由是,虽然青啤是传统的中高档品牌,竞争力显著,但过去几年,青岛啤酒在品牌比拼的决赛中,这种品牌优势没有得到强化和发挥。我们从企业竞争行为上看不到青啤清晰而强大的品牌战略,因此难以表现出清晰一致的品牌声音,消费者沟通和品牌传播中效果打折,弱于两大竞争对手,主要体现为:1、青啤品牌体系不够清晰,“青岛啤酒”主品牌在做大和做强之间时常摇摆,副品牌“崂山”“山水”等在扩张时又显得不够聚焦;2、青啤渠道以大客户制为代表,对终端和消费者的掌控不够直接和充分,品牌传递效果差,品牌扩张和升级计划难以得到精细化落实。当时,我们看到了公司做强品牌的决心和战略调整,却难以判断青啤战略调整的进度和效果。 从2014年1季度我们最新跟踪的情况来看:公司经过过去2-3年品牌、渠道的战略调整,在部分基地市场已经显现出了较好的效果。我们从草根调研中了解到:1、公司2014年一季度收入和增速重新回到较高水平,尤其是在山东等基地市场,前两年的一直在推进的渠道结构扁平化调整开始发挥作用,使得收入增速比2013年同期高了10多个百分点;2、公司的“青啤”高端化得到了更加有力的执行,凭借纯生、奥古特、易拉罐等高毛利品种的大力推广和集中投入,公司在部分基地市场的吨酒价格大幅提高,“青岛”主品牌的产品结构和盈利都有大幅度提升,同时,也给副品牌的增长和升级留下了成长的空间。 我们相信,这种经营拐点不是区域特例,而将会在更多的市场发酵,并带动企业盈利和外省扩张步伐重新提升。这种变化,也意味着青啤已渐渐为新一轮的品牌比拼做好准备。我们调高公司评级,至“买入”! 我们认为,未来将看到青啤更加清晰的品牌战略思路的展现:从主品牌青岛啤酒的拔高,到“崂山”“银麦”“山水”“汉斯”四个副品牌的重新规划定位;从经销商做分散的市场投入,公司通过主题活动的方式做空对空的品牌宣传,到全方位、统一的品牌宣传落地(包括品牌组合、货架陈列、跨渠道互动促销、促销员展示、广告等),品牌的年轻化、高端化、亲民化都将更加清晰。 我们认为,未来青啤的收入、利润增速会走进一个上行的通道,恢复20+%的增速将是大概率事件,同时,这将帮助公司扩大在行业的收入份额和利润份额上的优势,成为行业盈利集中的主要受益者: 1、通过由“大客户制”向“密集分销”微观运营的渠道转变,公司可以更好地掌控终端,并直接和消费者的沟通,使得需要大量市场投入的高端品种能够更好地放量,提升品牌以创造更高的吨酒价格,从而带动收入和毛利水平的提升; 2、公司可以对于渠道资源的投放、渠道队伍的管理有更多的控制力,因此,提升公司市场费用使用的效率和效果。虽然名义上,费用投放从体外的经销商投放转换到了体内成为了公司费用,但是从整体的供应链来看,降低了全供应链费用率水平,给供应链整体利润水平带来了增量增长; 3、随着公司品牌在消费者选购的过程中占据更大的话语权(而非渠道),公司可以凭借更强的品牌、更短的渠道层级,获取供应链上利润分配的更大比例,提升利润空间。 4、同时,利润空间的增厚,也使得公司更有资源将这一资源通过市场投入、差异化产品研发或者是更大的降价空间,反哺给消费者,通过更高的品牌、更优的性价比进一步拉动销售,提升周转,提高ROE水平。 我们调高,公司2014-2016年的EPS为1.68、1.99、2.39,盈利增速15.0%,18.4%,20%,我们按照2015年的EPS,给予龙头消费品公司26倍PE估值,给予公司目标价51.74元。调高至“买入”评级。 同时,我们也期待,国企改革的推进激发青岛啤酒转型步伐的加速和企业治理结构、激励机制的更加优化。竞争对手的战略失误,也可能给青啤带来额外的市场机会。 风险提示:1、天气、宏观经济、和消费政策风险;2、新管理团队的思路和转型进度。 推荐报告:行业报告:《中端市场竞争加剧,三强座次难言定局-20140130》、《啤酒行业高管访谈之走近百威-20140209》、《啤酒四强年报出炉,强者恒强,优势扩大-20140403》,公司深度报告《青岛啤酒:周转为本品牌为王-20140410》
洽洽食品 食品饮料行业 2014-04-14 18.86 13.21 -- 19.89 2.47%
19.33 2.49%
详细
投资要点 洽洽食品公布2013年年报:实现销售收入29.88亿元,同比8.68%,其中销量增长5.1%;实现营业利润2.96亿元,同比下降18.2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55亿元,同比下滑13.14%;实现EPS=0.75元。 从全年来看,毛利率27.76%,同比下滑3.11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及管理费用率基本持平,利息收入减少,使得净利率从10.3%下滑到8.54%,受原料成本上涨导致的毛利率下降是最终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4季度单季收入增长5.21%,净利润下滑28%。毛利率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但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了近3个百分点,同时利息收入减少,最终使得净利率从10.22%下滑到8.98%。 分品类看:葵花子实现收入23.44亿元,同比增长9.46%,其中量增6%左右,价增3%左右,毛利率26.8%同比下降4.42个百分点;薯片实现收入1.71亿元,同比下滑17.87%,毛利率33.65%,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其他产品品类实现收入4.27亿元,同比增长19.1%。 存货8.33亿元,同比增长57.8%,其中,主要是原材料存货大幅上升,从年初3.9亿元上升到6.92亿元,这主要是因为去年底开始的新一轮采购季节原材料价格下降使得公司更多备货的原因。原料方面,公司也在进一步推进原料基地建设项目,在甘南县、昌吉州设立原料基地,并在广西进行树坚果种植,计划2014年原料基地供应比例达40%以上,这将有效缓解公司受困于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盈利波动。 我们认为随着新一季原材料采购价格的下滑,将带来极大的盈利弹性;而公司潜在的外延式并购也将给公司带来收入端的增长。我们预计2014-2015年公司将实现收入35.14亿元,39.95亿元,同比增17.5%和13.7%;净利润3.62亿元、4.25亿元,同比增42.7%和17.4%;实现EPS1.07元、1.25元。对应2014年23-25倍PE给予24.61元-26.75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外延式并购进展缓慢,收入端增长乏力;食品安全问题;下一季原材料价格上涨。
青岛啤酒 食品饮料行业 2014-04-14 41.70 43.39 -- 41.38 -0.77%
43.85 5.16%
详细
投资要点 啤酒是典型的快速消费品子行业,青岛啤酒也是中国快消领域极具代表性的本土品牌。我们试图站在行业的角度来看青啤的过去和未来,和大家探讨青啤成长背后的动力、青啤转型面临的压力,和青啤成为中国啤酒三强背后真正的竞争力。本文不仅讨论企业本身,也试图展示更多快消企业成长背后的规律。 我们对青啤的观点可概括为:竞争升级的行业、龙头稳定的地位、优秀运营的企业、管理调整的阶段。 我们认为,快销品(FMCG:fastmovingconsumergoods)公司成长的核心来源是快速周转(fastmoving),而这一点在产品差异可识别性极弱的啤酒行业尤为突出。公司过去二十年,青啤分别通过完成计划导向向市场导向转变的供应链改革、以销售公司为核心的小供应链向公司产销一体化的大供应链优化,实现了运营效率的两次飞跃,实现了企业的发展,也从地方酒企中脱颖而出,稳坐行业三强宝座。 目前,公司极强的现金流为扩张积累了丰厚的资本,也给ROE增长带来了压力,如何通过有效的再投资来保持和提升投资回报水平和盈利能力,强化和巩固竞争中的龙头地位,是青啤成长中最重要的任务。 我们认为,现阶段,将公司的供应链优化范围,从销售端继续向下延伸至消费者端,是维持和提升公司扩张投资效率的必然选择,而这一优化的核心思想是完成由销售导向向消费者导向的转变,品牌建设和消费者沟通的加强是这一转变过程的主要内容。 对于青啤来说,消费者导向的供应链建设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n首先,清晰产品体系,拔高“青岛啤酒”,清晰副品牌定位。通过行业对比,我们发现原有青啤的“1+X”品牌体系中,主品牌“青岛啤酒”似高不高,几大副品牌缺乏清晰规划自然生长。而青岛啤酒工艺决定的成本不占优势,主品牌坚定高端化赚利润,副品牌大力进攻赚份额,将是青啤扩大规模最好的选择。 2010年起,青啤高端化思路开始逐渐清晰。2010年推出奥古特、逸品纯生两个重要的高端单品,带动高端品种保持了年20%左右的复合增速,2013年,青啤主品牌高端化加速推进,铝瓶、黑啤、“鸿运当头”等单品极大的提升了青啤整体的品牌形象。我们同时也期待副品牌战略的清晰化。 其次,渠道精细化,外埠基地市场逐渐实现“微观运营”的少层级精细化渠道管理。青啤除山东外的基地市场主要采取的是大客户制的渠道管理方式,我们对比了三大啤酒公司的渠道分销方式,认为,大客户制虽然在历史上凭借其高效、灵活在青啤外埠扩张中立下汗马功劳,但现在已不适应新市场争夺战,公司需要通过强化自身的话语权获得更高的产业链利润分配比例,需要缩短渠道层级加强和消费者直接沟通。 广东这一青啤的最大外地基地市场,正在积极进行这一转变。通过建设公司自身的销售队伍、发展新经销商实现市场增长和对终端更好的掌控。同时,公司在夜店渠道积极发展开放的量贩式KTV、零售渠道积极推进与KA的合作,都是在力图实现更多渠道的扁平、可控化,从而更贴近消费者,提升产业链议价能力。 第三,加强品牌宣传,通过更加一致、协同的品牌宣传,加强和消费者各接触点的立体化沟通。由于各区域渠道的强势,和不够清晰的品牌战略规划,青啤旗下各品牌常在不同时间、不同区域、不同渠道展示着不同的形象和精神,难以形成合力,而从产品、包装、陈列、广告、促销、渠道互动等全方位统一规划和一致表达,才能使市场投入带来更好的规模和盈利效果。 在品牌战略思路清晰、渠道扁平可控这两方面实现过程中,我们相信很快能看到青啤营销资源更系统化的发挥作用。而品牌规划、渠道规划、消费者沟通三者的协同,将给青啤销售带来更大的拉力,也给青啤品牌公司争取到供应链中更强的话语权和利润分配比例,从而实现供应链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和规模盈利增长。 同时,行业规模集中的过程,也是龙头企业和竞争对手运营效率拉开差距的过程,行业盈利、市场份额、营销资源、人才和管理资源将会越来越快的向龙头企业集中。在这个过程中,龙头公司有能力通过对产品品质和研发、以及对中高端市场的更多投入,完成对低端市场的替代和升级,从而实现盈利增长、做强品牌。 我们认为,在这一过程中,只要青啤可以顺利完成以上三个方面的转型,巩固其和另两大龙头啤酒公司的比较地位,就能分享到这一升级的利润蛋糕,实现调整后更高的利润增长。 我们预计,公司2014-2016年的收入328亿、379亿、428亿,EPS为1.61、1.87、2.12,盈利增速10.4%,15.7%,17.8%,我们按照2015年的EPS,给予龙头消费品公司25倍PE估值,给予公司目标价46.75元。如果按照PS=2,则公司总市值656亿,折合每股48.56亿。综合绝对估值方法得到的50元每股价值,我们给予48.56的目标价,给予“增持”评级。 同时,我们也期待,国企改革的推进激发青岛啤酒转型步伐的加速。竞争对手的战略失误,也可能给青啤带来额外的市场机会。 风险提示:1、天气、宏观经济、和消费政策风险;2、新管理团队的思路和转型进度。
恒顺醋业 食品饮料行业 2014-04-11 17.16 6.96 -- 17.85 4.02%
17.85 4.02%
详细
事件:近期我们参加了恒顺醋业股东大会,并走访了江苏、湖北等调味品市场。 3月公司对主力产品进行了5%左右的提价,同时在全国范围加强和细化了对经销商的管理,实现了全国范围的分类考核,并加强了营销人员对终端的管控。 随着定增过会和奖励基金的实施,公司未来有更多方式激励基层和中层骨干员工,考虑到与同行相比较低的工资水平,此举或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制度和物质增强恒顺基层执行力,弥补恒顺醋业最大的短板-在体制的束缚下执行力不佳的问题。 公司拟在江苏省外市场开展“春耕计划”,加大对终端投入,目标在全国实行万店强化陈列、堆头,进行持续营销,进一步加强镇江香醋第一品牌在省外的市场地位。目前计划投入最多的是湖北和河南。 同时针对不同的省外市场采用不同的营销方式。如在河南山西醋强势的地区采用切割的方式提出“凉拌有香醋,炒菜用陈醋”。引导客户使用镇江香醋。而在武汉,由于商超渠道已经经营的不错,因此重点突破餐饮市场,据草根调研了解,武汉当地某使用醋较多的大型连锁快餐未来或全面使用恒顺品牌的“镇江香醋”。如果能成功,将在全国复制这样的营销模式. 恒顺不仅仅是醋业龙头,料酒也是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我们在武汉也与部分厨师进行了交流,醋的消费主要在前厅,餐饮渠道调味品中,前厅的消费量并不多。但料酒在后厨的使用量很大,而且厨师本身也希望有不同风味的料酒满足菜品出品的需求。未来恒顺的香醋和料酒如果能成功打包培养厨师的使用习惯,或在这一块开创出新市场。 我们认为未来恒顺醋业将持续聚焦主业,定增完成后,将通过营销改革等多种措施全面持续调动市场营销人员的积极性;通过市场网络和品牌店的建设,扩大恒顺产品的覆盖面;通过新品开发和技术进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公司切实做好开源节流和降本增效工作;通过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增添企业发展的后劲。 2014年是公司经营的变革之年。定增项目的完成将有效扩大公司高端醋产品的产能、提升产品品质、改善产品结构,进一步扩大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升恒顺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降低资产负债率、财务成本和偿债风险,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整体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 公司“恒顺”系列酱腌菜等调味食品也具备很高知名度和产品力,未来这一块业务也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当公司完成再融资后,公司将拥有更多资源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可持续增长。 我们预计恒顺醋业2014-2015年收入分别为14.75亿元18.32亿元,同比增长32.76%,24.30%;净利润为0.94,1.79亿元,对应EPS为0.37元、0.70元(未考虑摊薄),看好公司长期增长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问题。
两面针 基础化工业 2014-04-04 5.07 6.50 40.69% 5.55 9.47%
5.55 9.47%
详细
投资要点 公司出现拐点,大股东现金全额认购增发,支持公司主业发展。两面针拟向大股东柳州产投(实际控制人柳州国资)非公开发行股票1亿股,价格4.6元,募集资金4.6亿元,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新产品开发及研发中心升级改造、营销网络体系建设及品牌传播、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公司流动资金。若定增能顺利实施,柳州产投持股比例将从18.5%上升到33.3%,持股比例上升有利于大股东持续全力支持两面针发展。 新董事长上任,基本面发生积极变化。2013年1月大股东柳州产控董事长钟春彬接任两面针董事长。钟总经验丰富,曾主持柳工第一次跨区域兼并重组。2013年5月,在钟总领导下,沉寂多年缺乏新品问世的两面针公司,推出最高零售价达59.9元的全新两面针中药消痛系列牙膏,进军中高端牙膏市场。同时对旗下产品进行梳理、升级换代,形成以消痛三宝(30-60元)、御方系列(10-20元)和普通中药牙膏(10元以下)高中低端产品系列布局。 股权激励承诺事项开始与国资委沟通,若实施将极大的激发公司活力。我们认为在国企改革快速推进的背景下,两面针这家作为处于完全竞争的日化行业国有控股企业或将迎来机制、激励等的全面转变。2006年柳州市国资委等非流通股东承诺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启动管理层激励计划,但没有实施。该项承诺没有明确的履约时限,不符合证监会《监管指引4号》的相关规定。今年3月4日、4月1日两面针两次发布《关于公司及相关方承诺事项及履行情况的公告》,其中4月1日公告与前一次公告不同在于明确指出“公司实际控制人柳州市国资委也已通过召开专题会的形式与公司就完善(股权激励)承诺的事项做了沟通。”也就是说在3月4日-3月31日短短一个月内,久拖不决的股权激励事项开始与国资委沟通推进了。 本土中药牙膏崛起,外资份额下降。2012年牙膏市场销售额178亿元,预计到2017年牙膏市场规模突破245亿元。前三大品牌佳洁士、高露洁、联合利华(中华)遇到瓶颈,市场份额持续下降,从2009年48.6%下降到2012年42.2%。本土中药牙膏-云南白药强势崛起,市场份额从5.6%上升到10.6%。 两面针中国第一只中药牙膏,连续十五年全国第一。柳州市牙膏厂(上市公司前身)研制出中国第一只中药牙膏-两面针药物牙膏,开创我国中药牙膏先河。1985年,两面针牙膏年产销量突破1亿支。到2001年,两面针牙膏连续15年保持全国第一15年在国内同类产品中产销量第一。2002年两面针市场占有率16.3%(按自然支计算),是牙膏Top3中唯一的本土品牌。 聚焦主业,加大投入。预计三四年内两面针牙膏销售收入有望达到8-10亿元,市场份额从现在的1.6%提升到3-4%,进入行业第二梯队。(云南白药牙膏2007-2010年销售额从2.9亿元迅速增长至12.1亿元)。 本次定增完成后,公司准备投入1.2亿元用于媒介传播和品牌推广,提升品牌价值,提高市场占有率。利用公司“中草药口腔护理专家”的品牌优势,在高端中草药牙膏领域深耕细作,积极开发中药中草药消痛系列和“御方姜盐”系列等高端产品。同时投入6000万元对重点省份营销网络进行改造,打造样板市场,以点带面向全国复制,逐步完成全国区域营销网络整合改造,实现公司三到五年类跨越式发展。 子公司盐城捷康是全球第二大三氯蔗糖生产企业,盈利良好。两面针拥35%权益。三氯蔗糖是新一代甜味剂,目前已被120多个国家批准使用,市场快速成长。2012年盐城捷康产能达到1200吨,净利润6134万元,2013年扩产到1500吨,远期规划产能12000吨。 目前,除柳州两面针纸品(亏损)和盐城捷康外,其他子公司小幅亏损或盈利,对业绩影响不大。未来纸业板块能扭亏或能妥善处理纸品公司,公司利润能迅速提高。 我们预计两面针2013-2015年收入分别为12.68亿元、14.26亿元、17.16亿元,同比增长3.35%、12.45%、20.32%;净利润为0.1亿元、0.34亿元、0.67亿元,同比增长-30.29%、244.09%、100.54%,对应EPS为0.02元、0.07元、0.15元。 市值低估明显,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目前公司市值仅21.4亿元,拥有全国知名日化品牌。2013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37.58%,账面现金3.2亿元,旗下中信证券等金融资产价值8.7亿元。定增完成后,大股东注入4.6亿元,充分体现大股东对公司信心和支持。此次大股东定增价4.6元,现价4.74元。市值低估明显,给予目标价6.5-7元,首次评级“增持”,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 催化剂:增发项目顺利实施;营销改革、亏损资产剥离;股权激励承诺事项的实施、国企改革进一步全面推进。 风险提示:增发项目未能实施;新品牙膏推广力度低于预期,新品推广过程中费用大幅上升,影响公司利润;纸业等资产或持续亏损拖累公司业绩;三氯蔗糖行业若大规模扩产可能导致价格大幅下跌,影响公司盈利。
百润股份 食品饮料行业 2014-04-02 17.90 5.30 -- 20.58 14.97%
20.58 14.97%
详细
投资要点 公司公布2013年年报:实现销售收入1.28亿元,同比下降21.78%(其中销量下滑17.1%);实现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4855.8万元,同比下滑45.44%;实现EPS=0.26元。公司2013年综合毛利率72.1%。2013年由于下游软饮料行业小年以及部分客户订单有变及烟草香精订单确认等原因导致业绩下滑,市场对2013年年报已经有充分预期。 同时公司公布了2014年1季度业绩预告:预计2014年1-3月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41万~1406万,同比增长50%-70%。 我们认为2014年公司业绩好转的原因基于以下几点: 2013年由于订单确认原因导致烟用香精有所下滑,预计2014年将恢复到2012年的水平(相对2013年烟草香精增量来看在1400万左右),由于烟用香精毛利率较高,因此对净利的弹性更大; 由于2013年受到单一大客户较大影响,因此2013年公司也重点拓展了较多百万级别的中型客户,这些新客户将为2014年带来增量; 另外,由于公司具备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及下游软饮料行业的敏感度,因此我们认为公司极具进入下游快速发展的软饮料品类供应体系的潜力,从而借力下游产品实现快速放量。过去一年除了传统的果味饮料外,功能性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含乳饮料等细分市场都有较大增长,从而为公司的产品研发及销售带来了契机 公司是卓有成效的食用香精整体技术解决方案提供者,从市场需求研究、产品研发到产品应用都为客户提供一系列的解决方案,通过前期主动参与到下游企业的市场调研中,先期形成与下游企业的密切合作,对于下游企业产品的市场发展方向有更多的理解,能够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具备一定的主动性,从而与客户形成更为紧密的黏性,也拥有更多机会进入到下游潜力品类的供应体系。 公司未来中长期的发展路径我们认为需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1、内生增长做大食用香精业务,通过公司自身较强的市场敏感度及研发能力,通过新增新客户及进入新产品供应链来拓展在食用香精领域的市场份额;2、外延式并购拓展至其他香精业务,香精行业内的企业都集中在自己的细分领域市场,之间有较大差异,跨品类的拓展势必要通过外延式并购来进行,公司账面持有4.31亿现金,同时优秀的现金流使得每年的货币资金有增无减,为未来并购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我们上调对2014及2015年的盈利预期,预计2014-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71亿,2.24亿,同比增长33.8%和30.5%,;实现净利润6766万和9097万,同比增长60%和34%;实现EPS0.42和0.57元;对于2015年40-43倍PE给予22.76-24.46目标价。我们上调评级至“买入”。 风险提示:1、食品安全问题;2、客户订单流失。
海天味业 食品饮料行业 2014-03-26 34.01 9.33 -- 74.00 8.03%
37.48 10.20%
详细
事件:海天味业发布2013 年年报,其中净利润为16.06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33.03%;营业收入为84.0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18.84%;EPS2.15 元。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 股转增10 股派5 元(含税)。 渠道精耕、产品结构持续向上升级驱动三大业务实现收入、市场份额快速增长。酱油收入55.82 亿元,同比增长17.57%;调味酱收入11.6 亿元,同比增长16.86%,蚝油收入11.14 亿元,同比增长25.42%,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 主力产品提价和中高端产品销量占比提升推动毛利率、净利率持续提升,净利率19.1%同比增长2 个百分点,遥遥领先同行。整体毛利率达到39.2%增长1.6 个百分点。其中酱油40.7%增1.6%,调味酱37%增4.1%,蚝油35.2%增2.2%。海天酱油业务的高毛利率得益于强大的品牌、全方位领先的管理水平和规模效应,其产能几乎是行业第二名到第五名的总和,供应链管理,原料利用率等指标均高于其他企业。 渠道的网络效应进一步加强,并展现强大的“渠道复利效应”。分地区观察,西部、北部、中部地区随着渠道的进一步下沉,分别实现了26.29%、24.61%、21.20%的快速增长。成熟市场南部、东部地区也实现了10.98%和17.76%的增长。2013 年公司拥有2100 多家经销商,相比2012 年新增约400 个,直控终端达50 万,增加约10 万个。产品全面覆盖全国31 个省级行政区域,超300 个地级市和近1000 个县份市场。网络渠道的进一步精耕和下沉到县乡镇市场的密集布点将进一步支撑公司收入的快速增长。 未来公司将进一步从广度、深度和终端密度上开拓市场,实现网络开发与经销商上规模的同步发展;同时,继续利用网络优势加快上规模产品群组团发展,通过产品优势打通渠道并带动更多后继潜力产品快速上量,实现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并继续提高经销商和渠道成员的稳定盈利水平,巩固良好的企商合作生态环境。 迈出外延扩张发展第一步,在江苏宿迁设立海天(江苏)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非酱油品类调味品。此举显示公司生产基地布局已经跨出广东省,开始生产基地的全国化布局。此举有利于扩大公司产品线,并进一步降低公司产品的在北方、中部等地区的物流费用。 海天未来将进一步加强行业并购,并充分运用在调味快消品行业的管理、渠道、技术等优势,多元化做大调味品主业,推进行业的整合。我们认为具有原产地产品质和品牌优势地方风味调味品将是其重点关注,从风味上与公司优势的广式风味有互补的产品将是扩张的重点,如辣酱类等非广式大众调味品。 目前传统调味品行业处于大变革时期,调味品行业高端化、品牌化趋势将造就行业未来的黄金十年。消费者高端化、品牌化的需求不是小品牌小公司能满足的,只有行业龙头才能满足消费者品牌、品质的诉求。行业龙头的将长期享受品牌化、高端化的红利,收入、利润增速将显著快于行业平均增速。同时消费者由购买单一调味品逐步升级至购买整套厨房调味方案,这直接导致优秀调味品企业高增长和中小企业加速退出并存致使行业集中度稳步提升。 2014 年是调味品行业新一轮创新升级周期的起点。去年底以来海天、中炬高新等均推出高端、“无添加酱油”新品,“无添加酱油”作为新品种已经到了爆发的临界点。特别是海天彻底抛弃了之前跟随李锦记的定价策略和产品策略。从整个调味品行业观察,高端酱油只是传统调味品高端化的序幕,预计未来食醋、香辛料、调味食品、佐餐食品、配料均将陆续出现高端化、品牌化的浪潮。 我们预计公司2014-2015 年销售收入为97.69 和114.42 亿元,同比增长16.3%和17.1%;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8.76、23.51 亿元(对应EPS 为2.51 和3.14 元,对应PE 为26 倍、21 倍),同比增长16.7%、20.4%。结合目前市场估值,我们给出海天味业的合理估值区间为77.77 元-85.34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食品安全风险。
中炬高新 综合类 2014-03-21 9.77 15.66 -- 11.09 13.51%
11.09 13.51%
详细
中炬高新发布2013年年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1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69.31%;营业收入为23.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32.14%;基本每股收益为0.2672元,较上年同期增69.33%。其中调味品业务收入19.78亿元,较上年增长22.77%,净利润2.16亿元,同比增长46.23%。公司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0.81元(含税)。 调味品业务稳健发展,内地市场拓展卓有成效,净利润率将继续大幅提升。五大重点市场收入保持平稳增长,中西部和北部地区收入增速均超过30%。显示公司调味品业务已经从沿海市场扩展到内地,渠道突破在东北和中西部部分地区已经取得成效。净利润增长大幅超过收入增长,主要原因是营业收入增长及费用率的下降,调味品业务毛利率31.08%,同比提升2.47个百分点;销售费用1.76亿元,同比增长14.37%;管理费用1.69亿元,同比增长39.56%,财务费用0.14亿元,同比增长9.41%;销售净利率10.86%,同比提升1.73个百分点。阳西生产基一期工程进展理想,预计可在2014年下半年竣工投产。 公司期末预收账款9628万元,我们预计其中调味品业务预收款7000万元左右,n公司制定了《董监高等核心管理人员薪酬与绩效考核管理制度》,迈出了激励的第一步。截止2013年末,可纳入《制度》范畴,进行绩效考核的核心管理人员约210人,占公司及下属企业人员总数(约3800人)的5.5%),对核心管理人员的考核与激励有利于提升公司核心管理团队的凝聚力,促使董事、监事、高管人员等核心人员努力贯彻执行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保持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中汇合创销售商品房收入增加1.68亿元。实现净利润2,776万元,同比增长9.5倍。从预收账款和14000平米的高层住宅已经封顶分析,今年房地产开发业务仍有希望实现2600-7000万元左右的销售收入。 中炬精工主营业务为生产汽车、摩托车配件,报告期内产品通过某外资企业认证,实现营业收入7,409万元。同比增加44.88%;实现净利润858.9万元,同比增长1242.03%。考虑到公司已经通过某欧洲汽车厂商认证,我们认为该项业务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速和盈利能力。 预计公司2014-2015年EPS分别为0.34/0.48元,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7元。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风险;部分南方地区竞争激烈导致收入增长缓慢。
海欣食品 食品饮料行业 2014-03-21 14.68 5.17 -- 14.83 0.27%
14.75 0.48%
详细
海欣食品公布2013年年报:实现销售收入7.54亿元,同比2.26%;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375万元,同比-48.7%;实现EPS=0.238。综合毛利率31.52%,相比2012年下滑3.52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21.08%,同比上升了3.14个百分点。净利率4.47%,同比下滑4.42个百分点。 4季度单季实现收入2.69亿元,同比增长2.95%,4季度收入在全年中的占比达35.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657万,同比下滑40.1%;单季毛利率31.78%,环比3季度有所回升3.47个百分点;单季销售费用率20.29%。 公司2013年销量6.08万吨,同比增长9.65%,因此测算出厂均价下滑6.65%至1.24万元/吨。2013年业绩下滑主要基于毛利率的下滑和销售费用率的上升,而这两点都是由于行业竞争加剧,主要竞争对手在大举抢夺市场份额造成的,促销加剧实际销售价格下滑以及大量的市场费用投入使得2013年的业绩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而募投产能投产延后也导致公司错过了最旺的销售季节,销量增长受到压制。 分区域来看,最大的华东片区由于市场饱和度较高、竞争较激烈、产品系列丰富导致更容易断货,因此全年收入下滑1.95%;其他新兴市场,如西南、西北、华北由于有适应当地消费习惯的品项,收入都有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公司给出2014年的财务预算计划:预计2014年实现销量7万吨,其中海欣产品6.43万吨(相对于原有增量约6%),鱼极品牌5700万吨(相对2013年销量增量为9.4%),同时由于鱼极品牌单吨出厂价是原有海欣品牌的接近2.5倍,因此2014年主营业务收入预计9.4亿元,同比增长24.5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543万元,同比增长64.24%。 截止2013年,公司可控终端数量为16992家,相比2012年中10328家增加了64%;经销商503家,相比2012年中的250家翻番;二批商达到4061家,农贸市场6348家,餐饮5154家;可以看到2013年公司在渠道拓展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预计2014年公司将继续积极拓展市场,公司计划在2-3年内开发300个特通渠道客户、3000家A类商超卖场、30000家农贸终端、麻辣烫、BC类商超客户,同时成立电子商务部,推动海欣电商渠道的突破;通过扎实的渠道建设,带动销售的放量。同时公司的重点也会向高端的鱼极品牌倾斜,以形成差异化的产品战略,公司将围绕高端产品进行产能扩建,包括嘉兴、东山、金山各新增2条高端产品线,同时加大宣传及市场开拓力度。 虽然短期来看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市场参与者处于抢占市场份额的过程中;但是高端产品能够显著优化产品结构,通过高端产品保利润中端产品抢份额,拥有更多资源针锋相对地对竞品进行狙击,不断扩大自身在市场份额上的优势。我们对于高端产品的市场拓展抱有较大的期待。 我们预计公司2014-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9.89亿、12.03亿元,同比增长29%、22%;实现净利润5700万、6600万,同比增69%、30%。实现EPS0.41元、0.53元。对应2015年EPS我们给与35-37倍的PE估值,则对应目标价位18.55元-19.61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食品安全问题;市场推广费用超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上海家化 基础化工业 2014-03-19 37.06 46.20 17.71% 37.98 1.01%
37.43 1.00%
详细
投资要点 上海家化2014年3月14日举行投资者年报交流活动,要点如下: 全体高管出席并非常积极和坦诚的与投资者做了深入交流。董事长谢文坚与高管团队既不讳言过去的不足,也对未来充满信心,给投资者很正面的印象。 谢总提出家化四大核心竞争力,综合应用中草药和中国文化、渠道覆盖和掌控能力、企业高效运作和快速反应、互联网。平衡短期、中期和长期利益,重视和维护经销商利益。 2013年,六神增长8%、佰草集增长15%、美加净增长20%、高夫增长14%。未来聚焦两大超级品牌(六神和佰草集)、两大主品牌(美加净和高夫)、及一个新兴品牌(启初)。 六神,保持相对市场较高的增长。作为一个品牌伞,在夏季清凉系列中,会针对80-90后消费者推出随身装。在中药健肤系列中,除艾草系列外,准备推出新的中药系列,植根于中药文化。 佰草集,百货渠道提高单产,今年对终端形象和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升级。太极丹上市当年销售过亿,今年四季度末到明年初将推出太极丹系列下一个重磅新品。典萃,专卖店渠道,在VI、包装、设计上与佰草集区隔,主攻专卖店渠道,已经覆盖2000家,再开900-1000家店。一花一木,今年在屈臣氏上架,主要针对年轻消费者。 美加净,大众护理品牌。护手霜市场第一。面霜天然实效(10元左右)覆盖96%市场。对新推出的花样年华系列(50元以上),会在有美加净背柜和嵌入式货柜的重点大卖场加强促销人员投入。沐浴露表现很好,已经成为美加净第三大品类,未来会加强渠道覆盖。去年推出洗面奶表现超过公司预期,预计未来会保持较好的增长。 高夫,2013年对渠道、库存、产品系列进行梳理,今年一季度末-4月完成梳理。蓝系列价格高、针对百货渠道,红系列价格便宜、针对商超和专卖店。百货渠道会保留效益好、形象好的店铺,对表现不好的店铺会退出。专卖店渠道加强覆盖,商超渠道依托市场一部力量加大全国覆盖,现在仅覆盖全国7个KA系统和屈臣氏。电商和KA系统增长会很快。 启初,定位0-3岁中高端婴童产品,产品质量非常好。现在主要商超渠道,在重点进入的19个区域卖场中,未来要在零售终端陈列、促销活动和促销人员上超过强生。母婴店渠道已经和全国前十大母婴店渠道合作,今年5月前可以在孩子王看到启初和花王纸尿裤联合促销。现在仅进入700家最好的门店,未来继续覆盖。 我们认为上海家化未来最大敌人不是内外资强敌或行业增速受经济影响下滑,而是内部团队能力(如营销、市场部),而这经过磨合是可以解决问题的,继续看好本土化妆品企业龙头上海家化的未来。我们预计上海家化2014-2016年收入分别为52.27亿元,61.08亿元、71.90亿元,同比增长17%、23.6%、22.3%;净利润为10.23亿元、12.97亿元、14.70亿元,同比增长19,6%、19.6%、21.2%,对应EPS为1.52、1.93、2.19元。考虑公司在行业本土企业中的领先地位,结合国际同类企业估值,目标价51.3元,维持“买入”评级。
上海家化 基础化工业 2014-03-17 35.93 46.20 17.71% 38.00 4.22%
37.45 4.23%
详细
投资要点 上海家化发布2013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69亿元,同比增长11.74%;营业利润9.36亿元,同比增长30.7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8亿元,同比增长28.76%;扣非后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7.82亿元,同比增长39.97%;每股收益1.19元,略超市场预期。由于会计政策调整,公司调减原材料销售收入5.12亿元,剔除此影响后按公司去年承诺口径计算营业收入49.81亿元,符合公司2012年年报披露2013年经营计划“2013年公司管理层力争实现营业收入不低于49.5亿元,其中产品销售收入不低于两位数增长”。 公司克服内外部不利因素,各项业务发展良好。2013年受宏观经济低迷、消费趋缓影响,日化行业整体增速放缓,2013年限额以上零售企业化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3.3%,较2012年放缓3.7个百分点。在不利局面下,卡尼尔和露华浓退出中国市场,欧莱雅销售增速放缓(同比增长10.2%)。另受葛总退休和关联交易整改等事件影响,三四季度部分经销商拿货放缓。在内外部不利局面下,销售和利润实现双增长,电商渠道同比增长70-80%。 分品牌看:1)六神保持良性发展,花露水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超过70%并继续增长,沐浴露排名保持第四,清爽功能子类排名第一,份额超过20%,除菌子类排名第二,市场份额显著上升。2)佰草集零售终端保持20%以上增长,太极丹克服包装调整断货影响,推出第一年销售过亿。TNS调研数据显示,佰草集品牌认知率持续提高,从2012年83%上升到2013年87%,消费者忠诚度持续上升,较2012年提高4个百分点达到73%较高水平。3)高夫在2013年年中进行品牌调整,对渠道重新进行梳理,受此影响2013年年中连续几个月负增长,但全年仍实现小幅正增长。4)美加净完成全年销售计划,品牌全面升级(从8-10元提高到20-30元),新增花样年华系列(零售价50-60元),全年保持较快增长。5)新上市启初市场反响较好,家安继续保持增长。 公司各项费用平稳,预计2014年股权激励费用将大幅下降。2013年公司销售费用14.38亿元,同比增加4.24%,销售费用率32.19%,较2013年中报提高5.71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与2012年同期(30.97%)相近,打消了市场对2013年年中销售费用率(26.48%)大幅下降,公司靠压缩费用投入实现增长的疑虑。公司管理费用5.72亿元,同比增长13.84%,管理费用率12.81%,较2012年同期提高1.65个百分点,其中股权激励费用1.86亿元,受此影响2013年管理费用率略高。预计2014年股权激励费用5000-6000万元,较2013年有较大幅度下降。 2014年公司将集中三大超级品牌,针对专营店和电商渠道推出定制品牌和产品线。2014年公司提出经营目标,力争实现营业收入不低于51亿元,其中产品销售增速不低于15%,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保持两位数增长,确保经营业绩持续增长。 三大超级品牌,六神保持稳定增长,强化品牌伞效应;佰草集围绕太极丹推出更多新品,保持销售政策稳定,给予经销商更多支持,实现品牌可持续良性增长;美加净品牌升级,在大众化妆品黄金价格带(20-60元)做好品牌升级工作,实现品牌销售较快增长,努力成为公司第三个超级品牌。 在去年面向化妆品专营店渠道,推出佰草集副牌“典萃”系列的基础上,今年公司将针对屈臣氏推出定制品牌“一花一木”。高端婴童品牌启初2013年市场反响较好,今年公司将加大商超覆盖,借助花王纸尿裤渠道优势向母婴店进行深度覆盖。 上海家化未来最大敌人不是内外资强敌或行业增速受经济影响下滑,而是内部团队能力(如营销、市场部),而这经过磨合是可以解决问题的,继续看好本土化妆品企业龙头上海家化的未来。我们预计上海家化2014-2016年收入分别为52.27亿元,61.08亿元、71.90亿元,同比增长17%、23.6%、22.3%;净利润为10.23亿元、12.97亿元、14.70亿元,同比增长19,6%、19.6%、21.2%,对应EPS为1.52、1.93、2.19元。考虑公司在行业本土企业中的领先地位,结合国际同类企业估值,目标价51.3元,维持“买入”评级。
承德露露 食品饮料行业 2014-03-14 18.68 7.52 22.29% 24.51 3.37%
19.34 3.53%
详细
投资要点 承德露露公布了2013年年报: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26.32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3.33亿元,同比增长50.13%;实现EPS0.83。符合市场预期。 其中4季度单季实现收入5.94亿元,同比增长20.26%;实现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6289万元,11.71%。单季综合毛利率36.1%,相比3季度的38.91%有所下降,在4季度收入规模超过3季度的收入规模的情况下,我们认为这一毛利率下降的原因是毛利率较低的核桃露及果仁核桃露等新品的占比在提升。 分产品看,杏仁露及其他(包含果仁核桃露等)实现销量31.03万吨,同比增长22.43%,实现收入24.83亿元,同比增长22.22%;杏仁露及其他全年毛利率39.34%,与2012年持平,但相比2013年中报的43.08%有所下滑;核桃露实现销量1.85万吨,同比增长42.06%,实现收入1.47亿元,同比42.41%;核桃露全年毛利率19.06%,与2012年基本持平,相比2013年年中的15.32%上升了3.74个百分点。根据中报披露的核桃露2.3亿元(包含核桃露及果仁核桃露),假设果仁核桃露2013年实现约2亿元销售额的话,那么实际上分产品项的毛利率变动主要是由于果仁核桃露的归类的变动,而果仁核桃露本身的毛利率水平可能仅10%出头。 销售费用方面,2013年公司共投入4.9亿销售费用(略低于我们5.1亿的预期),同比增长14.25%,费用率18.61%,相比2012年下降1.4个百分点。广告宣传费用为2.97亿,同比增17%,预计未来两年广告宣传费用依然维持在15%以上的增速以加强品牌的打造。物流费用9900万,2013年与2012年持平,充分体现了郑州产能布局对于公司整体运输效率的提升,由于郑州工厂开工,新增产能靠近市场及交通更便利,即使2013年销量增长23%,但物流费用依然持平。而在销售人员薪酬部分,人均薪酬水平提高了30%(2013年销售人员总数依然维持在660人),反应了公司对于一线销售人员的激励机制逐步到位。 公司2013年ROE 达到36.9%,相比2012年28.6%提升8.3%,主要基于净利率的提高(从10.65%到13.05%)及资产周转率的提升(主要是存货周转率从4.56上升5.2次)。公司净利率的提升主要基于销售费用率及管理费用率的下降。 从年报来看,我们认为物流效率的提升、周转率的提升、人均效率的提升都很好地反应了公司正在朝积极的方向迈进,体现了公司在管理效率、销售激励上正逐步改善,不过公司的经营性净现金流/收入的比例近几年在下滑,主要原因为支付的税费及支付的其他与经营相关的现金增幅较快。后续我们期待露露能从品牌形象及渠道上做出更多变革与创新,从而实现从固有杏仁露市场的突破! 由于露露在利基市场的绝对龙头地位,拥有稳健的经营能力及很好的现金流。因此在估值底部时配置是一个很好的防御性品种。 我们预计在渠道逐步改善的情况下销售收入复合增长在20%左右,预计2014-2015年收入分别为32.1亿、38.6亿,实现利润4.17亿、5.15亿,对应EPS 为1.040元、1.284元。给与27.39-28.95元的目标价区间,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问题;渠道变革速度低于预期。
百润股份 食品饮料行业 2014-03-14 17.08 4.57 -- 19.09 11.77%
20.58 20.49%
详细
投资要点 百润股份由于2013年下游软饮料行业小年以及部分客户订单有变以及烟草香精订单确认等原因,导致2013年营业收入下滑21.78%至1.28亿元;由于经营费用增加等原因导致营业利润下滑46.55%至4500万;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187万元,下滑45.61%,2013年实现EPS=0.26。 我们认为百润最差的时点已经过去,2014年百润将迎来业绩的逐步好转,季度增速将逐步提升:2013年1-4季度单季公司收入增速分别是-14.91%、-28.64%、-22.30%、-19.85%,而2013年1-4季度单季公司利润增速为-29.96%、-59.86%、-35.91%、-45.43%。我们预计随着烟草香精的恢复以及食用香精部分的增长,2014年公司业绩将逐步好转。 我们认为虽然受到种种原因公司2013年业绩大幅下滑,但是公司长期的核心竞争力并没有改变,公司具备有优秀的、经验丰富的调香师队伍及研发能力、具备对客户的快速反应能力,使其具备脱颖而出的潜力及长期成长性。 公司具备有优秀的研发能力:1、优秀的研发团队,拥有近20年调香经验的周永生先生率领的50多位经验丰富的科研人员及调香师队伍,重要的管理及技术人员已持股,团队稳定;2、大量的研发费用投入,公司研发费用投入在销售额的10%以上,高于国际巨头的8%-10%;3、大量产品及技术储备,公司每年研发新品300多个,拥有大量技术储备,拥有对本土市场更深的理解与洞察。 同时公司还自主研发出flavor‐one 系统,专门针对公司多产品、多项目、多客户的特点,在客户需求管理、项目管理、人才培训经验积累上拥有优势,逐步形成一个良性反馈体系,从而达到对客户需求快速反应的目的。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卓有成效的食用香精整体技术解决方案提供者,从市场需求研究、产品研发到产品应用都为客户提供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我们建议关注公司的长期成长性,同时由于业绩最差时点已过,2014年公司将面临一个业绩逐步向上的改善过程。 我们预计公司销售收入在2013-2015年达1.28亿、1.7亿和2.2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0.41亿、0.63亿和0.85亿元,增速为-45%、51%、35%;EPS 为0.26、0.39、0.53元。按照2015年37-40倍PE给予目标价区间19.61-21.2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食品安全问题;2、下游客户订单流失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4/6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