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王琦

中邮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340522100001。曾就职于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4.17%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9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中牧股份 医药生物 2023-09-05 11.65 -- -- 11.82 1.46% -- 11.82 1.46%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 年中报,实现营业收入 25.08 亿元,同比下降3.40%,归母净利 2.69 亿元,同比微增 4.61%。公司盈利增长主要来自于减持金达威带来的投资收益同比增加,上半年公司投资收益达1.11 亿,去年同期为 0.58 亿。下游养殖行业低迷,兽药、生物制品等主营业务均承压。 兽药和生物制品收入下降,销售费用增加公司收入同比下降主因禽苗、原料药及多维产品收入同比减少。上半年公司兽药、生物制品业务分别实现收入 5.86 亿、4.80亿,同比分别下降 11.16%、15.71%。下游养殖行业的持续低迷,以及市场竞争加剧,公司整体毛利率亦下降 1.6 个百分点至 20.98%。 从费用来看,销售费用率上升较多,同比上涨 1.4 个百分点至6.19%,主因公司各板块继续加大集团客户的维护和开发,技术服务费、业务经费及会议费增加。 收购成都中牧弥补短板,非瘟疫苗稳步推进8 月 3 日,公司公告拟以自有资金 1.27 亿元收购成都中牧 65%的股权。成都中牧主要产品包括宠物(小动物专用)兽药、大动物(猪牛羊)药、禽用药,拥有产品批文 267 个。成都中牧业绩承诺为 23-25 年三年累计利润不低于 4000 万。收购完成后,将填补公司在兽用针剂业务的空白,公司产品线将进一步得到丰富。 公司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和广东蓝玉联合开发非洲猪瘟亚单位(纳米颗粒)疫苗已向农业农村部提交了兽药应急评价申请材料。公司有望成为首批获得生产资格的企业。若非瘟疫苗顺利上市,必将为公司带来丰厚利润。 看好公司,维持“买入”评级公司竞争力雄厚,且若非瘟疫苗上市,公司业绩将明显增厚。 我们维持原有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 EPS 分别为 0.60元、0.80 元和 0.90 元。看好公司发展前景,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非洲猪瘟疫苗进展缓慢风险
圣农发展 农林牧渔类行业 2023-09-04 19.50 -- -- 20.48 5.03% -- 20.48 5.03%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中报,实现营业收入 90.80亿元,同比增长20.63%;归母净利 4.26亿元,扭亏为盈。其中二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 45.43亿,同比增长 9.51%;归母净利 3.37亿,同比增长1106.94%。二季度公司盈利较一季度再度大幅提升。 养殖景气度改善,肉制品业务增长强劲养殖业务:行业景气度提升,公司效率改善。上半年公司家禽饲养业务实现营收 51.28亿元,同比增长 10.41%。公司二季度环比一季度生鸡肉单吨利润翻了 7.42倍,一是鸡肉价格上涨。上半年公司鸡肉销售均价为 11683元/吨,同比增长 13.15%。二是多举措提升管理、生产效率,养殖全成本的环比下降。另外随着新建产能的释放,公司鸡肉销量达 55.25万吨,同比增 3.2%。 肉制品板块:增长强势。上半年公司肉制品业务实现收入 30.36亿元,同比增 32.93%,一方面 B 端市场份额继续扩大,上半年整体销售同比增长超 40%,大客户渠道同比增长接近 50%;另一方面公司不断推进 C 端线下销售渠道建设,重新梳理了自有品牌矩阵布局,爆款新品手枪腿连续 6月销售额破千万,同时多款产品不断上新。 一体化白羽肉鸡龙头,自研种源进一步增强竞争力公司白羽鸡养殖产能超 7亿羽(含圣越农牧产能),已建及在建食品深加工产能合计超过 43.32万吨,位列全国第一。未来公司白羽鸡养殖产能将逐步提升至 10亿羽、食品深加工产能将超 50万吨。同时公司是国内首个打破国外企业种源垄断、批量供应国产父母代种鸡雏的企业,22年 6月公司正式对外出售“圣泽 901”父母代种鸡雏,23年计划销售 1000万套左右,其中外销约 500万套。 看好公司,维持“买入”评级一体化白羽肉鸡龙头,国产替代进程不断推进。因上半年原材料成本下降不及预期,我们下调 23年盈利预测,同时维持 24、25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3-2025年 EPS 分别为 1.10元、1.50元和1.65元。看好公司发展前景,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产能去化缓慢风险
唐人神 食品饮料行业 2023-09-04 6.44 -- -- 6.72 4.35% -- 6.72 4.35%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 年中报,实现营业收入 134.80 亿元,同比 18.39%;归母净利为亏损 6.64 亿元,同比多亏 5.24 亿。单季归母净利来看,Q1 为亏损 3.4 亿元,Q2 为亏损 3.24 亿。Q2 生猪价格较 Q1 进一步下降,但公司有所减亏,主因疾病影响减弱、成本下降。 饲料稳健,生猪养殖成本有所下降生猪:出栏增长快,肥猪占比提升,成本压力较大。上半年公司生猪出栏 165.94 万头,同比增 92%,其中肥猪 153.32 万头,同比增100.86%,占比 92%,去年同期为 87.60%。公司加大“公司+农户”的养殖规模,公司肥猪占比提升。同时公司养殖效率明显改善,第二季度肥猪存活率 97%、PSY 25。公司成本较 Q1 进一步下降至 17.5 元/公斤。但行业仍处于产能过剩阶段,公司成本压力依然较大,仍有较大下降空间。 饲料:盈利改善。上半年公司饲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01.88 亿元,同比增长 7%,其中销量为 319 万吨,同比增长 16%。公司提高高毛利产品占比、大客户占比,饲料业务盈利能力有所改善,毛利率同比增 0.4 个百分点至 6.51%。 看好公司,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出栏量快速增长,根据规划 2023、2024 年将分别达 350/500万头。但由于生猪价格不及预期,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 EPS 分别为:-0.13 元、0.27 元和 0.46 元。看好公司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产能释放缓慢风险
温氏股份 农林牧渔类行业 2023-09-04 16.75 -- -- 17.80 6.27% -- 17.80 6.27%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中期报告,营业收入为418.89亿元,同比增长30.61%;归母净利为亏损46.89亿元,比去年同期多亏11.23亿元。 生猪、肉鸡价格低迷,公司亏损较多。 出栏量稳步增长,成本下降持续推进生猪:出栏稳步增长,成本持续下降。上半年公司出栏生猪1178.57万头,同比增加47.21%;销售均价14.58元/公斤,同比上升3.18%。公司养殖成本持续下降,预计已从Q1的17元/公斤下降至Q2的16.7元/公斤。但肉猪市场行情低迷,且在饲料价格较高、疫病等影响下,公司养殖综合成本仍然高于销售价格。预计上半年公司生猪业务亏损35亿左右,头均亏损约300元左右。 肉鸡:量增价跌。上半年公司肉鸡养殖板块实现销售收入157.56亿元,同比增加11.40%,其中销量增加是主要原因。上半年公司销售肉鸡5.53亿只,同比增加13.30%;但毛鸡销售均价13.09元/公斤,同比下跌5.69%。预计上半年公司肉鸡业务亏损12亿左右,单羽亏损约2.2元。 猪鸡共振,下半年业绩有望好转下半年猪鸡价格均有望改善。1)猪:今年前7个月,我国能繁母猪存栏累计去化不足3%,行业产能去化缓慢,对应下半年生猪供给将有所增加。同时下游餐饮消费持续复苏,且下半年为传统消费旺季。供需均增,预计下半年猪价将季节性回升,价格中枢较上半年有所抬升。2)鸡:黄鸡产能去化较多,在消费回暖、猪价拖累减少背景下,下半年黄鸡价格亦将有所上涨。 看好公司,维持“买入”评级上半年猪、鸡价格低于预期,且生猪产能去化缓慢,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EPS分别为0.16元、1.05元和1.28元。看好公司发展前景,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价格上涨缓慢风险
新希望 食品饮料行业 2023-09-01 11.70 -- -- 11.78 0.68%
11.78 0.68% -- 详细
事件:公司公布2023年中报,实现营收694.53亿,同比增11.43%;归母净利为亏损29.83亿,同比减亏11.57亿元。其中公司二季度亏损12.97亿,环比一季度减亏3.89亿。 点评:饲料、生猪、禽、食品等业务盈利均同比改善生猪:降本增效成果显著。上半年公司生猪养殖业务实现收入106.32亿元,同比增长37%。虽然Q2猪价相比Q1下降0.6元/公斤,但Q2的头均亏损较Q1收窄30多元至360元/头左右。公司生猪养殖业务减亏主要来自于养殖成本的下降。今年以来公司对猪产业进行了较大战略调整,养殖效率明显提升。一季度公司成本17.4元/公斤,二季度下降至16.6元/公斤,预计年底将进一步下降至16元/公斤。 饲料:效率提升,吨利增加。上半年公司饲料外销量同比增3%,贡献归母净利近7亿,同比增长33%,其中Q2归母净利润约4.2亿元,同比增长62%。公司吨均盈利增加明显,一方面受益于料种结构优化,猪料、水产、反刍料比重增加;另一方面则源于公司管理、生产更加精益,上半年公司国内饲料业务吨均生产费用同比下降4%。 食品:大单品持续发力。上半年公司食品业务实现收入58.07亿,同比增18.19%,贡献归母净利8000多万。其中小酥肉系列销售额6.4亿元,同比增近20%;肥肠系列销售近1.4亿元,已超去年全年。另牛肉片、丸滑、烤肠等后续梯队产品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同比销售增长。 禽产业:H1归母净利5200多万,同比扭亏了近2个亿。 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公司降本增效成本持续推进,业绩将进一步改善。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的EPS分别为0.12元、1.00元和1.27元。看好公司发展前景,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出栏量不及预期风险,成本上升风险,价格不及预期风险
益生股份 农林牧渔类行业 2023-09-01 12.29 -- -- 12.55 2.12%
12.55 2.12%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实现营业收入18.53亿元,同比增长116.73%;归母净利5.6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3.7亿元。行业高景气、产品量增价涨,共同推动公司业绩大增。 白羽鸡量利同增,益生99909销量快速增长白羽鸡苗:量增价涨。上半年公司白羽肉鸡鸡苗业务实现收入15.79亿,同比增151.2%,其中公司共销售3.28亿只鸡苗(含父母代、商品代),同比增长11.5%,均价为4.88元/羽,同比涨130%。 受海外引种不足影响,上半年父母代鸡苗价格大幅上涨。根据畜牧业协会统计,上半年父母代鸡苗销售均价为57.56元/套,同比增153%。且在补栏、断档期等影响下,商品代鸡苗价格亦大幅攀升。 益生909小型白羽鸡:销量快速增长。上半年公司累计销售4219万只,同比增长41.4%,贡献收入7104万,同比增长58.3%。 行业结构性短缺仍在,上游龙头企业受益更明显2022年5-7月、10-11月我国祖代海外引种量均为0,奠定了23年父母代、商品代鸡苗供应短缺的总基调。进入2023年,虽然国产品种兴起,弥补了部分祖代供给不足,但海外禽流感疫情、航班问题等困扰仍在,海外品种引种量依然低位。而长期以来的养殖习惯等因素影响下,当前以AA+、科宝为代表的海外品种在下游养殖端的接受度更高,故而白羽肉鸡行业仍将在较长时间内呈现出结构性短缺的特征。故而下半年鸡苗价格将维持高位。 公司祖代肉种鸡饲养规模约占国内市场1/3的份额,商品代鸡苗的外销量约占国内市场1/10的份额。行业高景气度自上而下传导,上游企业将受益更明显且业绩弹性更大。 看好公司,维持“买入”评级行业供给紧张,鸡苗价格高位,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大增。我们维持原有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EPS分别为1.17元、0.81元和0.60元。看好公司发展前景,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华统股份 食品饮料行业 2023-09-01 14.70 -- -- 15.13 2.93%
15.13 2.93%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中报,实现营收 41.18亿元,同比增 6.75%;归母净利为亏损 3.56亿(其中资产减值 1.38亿),去年同期为亏损 5908万元。从单季度来看,公司 Q2亏损 2.52亿,较 Q1多亏 1.47亿。公司出栏增长、成本下降,但猪价低迷,亏损扩大。 点评:猪价下降拖累业绩亏损扩大,成本持续下降猪价进一步下降是公司 Q2亏损扩大的主要原因,Q2公司生猪出栏均价为 14.5元/公斤,环比 Q1下降 5.3%。从出栏量来看,Q2公司出栏生猪 61.9万头,环比 Q1增加 15.9%。同时公司生产效率持续提升,成本下降明显。Q1公司养殖完全成本约为 17.8元/公斤,Q2下降至 17.5元/公斤左右,2023年底有望进一步下降至 17元/公斤。 现金充足、定增加码,生猪出栏有望持续高增至 2季度末,公司持有货币资金 8亿元,虽然较 22年底有所减少,但依然相对充足。同时公司正拟定增募集不超过 19.4亿元,用于生猪养殖、饲料生产加工和偿还银行贷款等项目。公司持续扩大生猪养殖业务布局,目前在浙江省内的 18个猪场已经建成并陆续投产。 根据公司规划,23年公司生猪出栏将达 250-300万头,24年产能将达 500万头。 看好公司,维持“买入”评级公司生猪出栏持续高增长,同时养殖效率提升、成本下降。但行业整体供给充足,生猪价格或低于预期,故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3-2025年 EPS 分别为 0.11元、1.05元和 1.45元。公司成长性突出,看好公司发展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能建设缓慢风险,产品价格下跌风险,发生疫情风险。
天康生物 农林牧渔类行业 2023-08-30 7.19 -- -- 7.33 1.95%
7.33 1.95%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 89.63亿元,同比增加11.92%;归母净利为-4.47亿,亏损同比扩大 358.85%。 点评:生猪业务亏损严重,降本增效迫在眉睫出栏快速增长,成本压力较大。上半年公司生猪养殖业务实现销售收入 25.87亿元,同比增长 17.39%;虽然出栏生猪 130.97万头,同比增长 40.60%,但上半年公司生猪养殖业务亏损严重,主因 1)上半年生猪价格持续低位运行,且公司主要在西北地区运营,猪价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上半年公司生猪均价仅 14.13元/公斤;2)受疾病、饲料价格上涨等影响,公司生猪养殖成本较高,预计上半年头均亏损350元左右,Q2亏损幅度较 Q1有所扩大。 饲料:盈利改善。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 30.08亿元,同比增长9.28%,其中销售量为 125.41万吨,同比增长 14.28%,且受原材价格回落等推动,公司饲料业务毛利率提升 1.6个百分点至 10.10%。 疫苗:稳中微降。上半年公司制药业务销售收入为 4.46亿元,同比下降 0.84%,毛利率下降 0.83个百分点至 1.81%。 出栏量有望持续高增公司在新疆、河南、甘肃产能布局合计已超过 300万头,2023年出栏目标增至 280-300万头。目前公司正在积极进行产能建设,截止23年上半年,公司在建工程 8.37亿元,同比增长 86.76%。同时公司资金相对充足,上半年工资资产负债率仅 51.84%、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 39.45亿,同比增 67.22%。 看好公司,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出栏量高增长,但生猪行业持续磨底,猪价不及预期,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3-2025年 EPS 分别为-0.01元、0.28元和 0.41元。看好公司增长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建设缓慢风险、产品降价风险、发生疫情风险。
民和股份 农林牧渔类行业 2023-08-30 15.19 -- -- 15.48 1.91%
15.48 1.91%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实现营业收入11.21亿元,同比增加75.18%,净亏损3989.55万元(去年同期净亏2.97亿元)。上半年鸡苗价格同比大涨,公司业绩同比大幅改善。 点评:上半年鸡苗价格同比大涨,公司业绩改善鸡苗价格同比上涨带动公司亏损收窄。上半年公司销售商品代鸡苗1.4亿羽,同比微增4.8%。价格方面,上半年公司鸡苗销售均价3.43元/羽,同比去年上涨1.7元/羽。上半年商品代鸡苗价格先涨后跌,一季度,鸡苗供应偏紧和节后集中补栏使得商品代鸡苗价格不断上行;而二季度,市场鸡苗供应不断增加,但消费端恢复不及预期,且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苗价逐步回落到亏损区间。 鸡肉制品持续放量。公司持续推进产业链延伸,两个熟食品工厂生产和销售能力不断提升。上半年公司鸡肉制品业务收入达5.21亿,同比增长65.55%。公司鸡肉制品销量3.59万吨,同比增长18.14%。 祖代引种不足向下传导,下半年鸡苗价格有望持续高位2022年5-7月、10-11月我国祖代海外引种量均为0。虽然今年以来引种量有所恢复,但其主要影响一年以后的鸡苗供给,2023年缺口已成定局。另虽然国产品种弥补了部分供给缺口,但下游养殖端仍处于磨合期,行业依然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短缺特征。当前行业已进入业绩兑现期,预计下半年鸡苗价格将维持在相对高位。 看好公司,维持“买入”评级上半年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同时从当年引种情况来看,24年后鸡苗供给或有所改善,故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3-25年EPS分别为0.64元、0.48元和0.53元。下半年鸡苗价格有望继续向好,看好公司表现,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鸡苗价格上涨不及预期,产能拓展缓慢
金河生物 农林牧渔类行业 2023-08-28 4.69 -- -- 4.94 5.33%
5.02 7.04%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 年中报,实现营收 10.32 亿元,同比减少8.26%;归母净利 8936 万元,同比增 3.08%。国内金霉素市场修复、疫苗新品放量,上半年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多业并举,关注下半年业绩进一步修复情况兽药业务:海外市场库存压力较大、国内市场持续恢复。上半年公司兽药业务实现收入 4.86 亿,同比增 0.72%。分市场来看,美国代理商硕腾公司库存积压,其减少进货量,拖累公司母公司收入下降;而国内市场需求修复,牧星重庆等子公司销售收入增长明显。另玉米、能源等价格下降,公司兽药业务成本亦下降较多。 疫苗业务:收入增长,但费用增加拖累盈利。上半年公司疫苗业务销售额依然同比增长了 6.55%,主要原因公司加大客户开发力度、新品放量。但从利润看,公司疫苗业务核心子公司金河佑本上半年实现净利润 1765 万元,同比减少 41.43%。净利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为扩大产品销售,销售人员薪酬、差旅费用、第三方提供服务等相关费用增加;金河佑本动物疫苗项目建设一期工程拟生产疫苗尚未取得批准文号,相关管理成本增加。 环保业务:业绩贡献大幅提升。上半年,金河环保实现收入9888 万元,同比基本持平;净利润为 4319 万元,同比增 6.36%。22年四季度公司收购金河环保 49%少数股权成为全资子公司,故今年上半年对公司整体业绩的贡献大幅提升。环保板块业绩持续增长,已成为上市公司业绩中最稳定的组成部分。 持续看好公司,维持“买入”评级公司进入业绩修复快车道:一方面公司为兽用金霉素全球龙头且 2024 年产能将翻倍,随着兽用金霉素行业底部回升,公司金霉素业务业绩将持续修复;另一方面,公司有多种动物疫苗新品种将陆续上市,公司动物疫苗业务盈利能力将明显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 EPS 分别为 0.19 元、0.22 元和 0.26 元, 看好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的风险、市场波动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牧原股份 农林牧渔类行业 2023-08-21 41.58 -- -- 42.69 2.67%
42.69 2.67%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 年中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 518.69 亿,同比增17.17%,归母净利-27.79亿元(去年同期为-66.84亿),同比大幅减亏。其中二季度单季营收为 276.71 亿元,同比增 6.47%,归母净利亏损15.81亿元。上半年生猪价格同比稍有回升,同时公司成本持续下降,故亏损幅度少于市场预期。 成本优势构建宽阔护城河出栏量:如期增长。上半年公司生猪出栏 3026.5 万头,同比降3.2%,主因仔猪销量下降拖累,公司商品猪出栏 2907.7 万头,同比增 7.8%。截至 6 月末,公司生猪养殖产能超过 7800 万头/年,能繁母猪存栏为 303.2 万头。公司完成年出栏 6500-7100 万头的目标无忧,预计下半年出栏量将稍有增加。 养殖成本:持续下降。上半年公司生猪均价 13.6 元/公斤,预计头均亏损仅 90 元左右,亏损幅度远小于行业,其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养殖成本的持续下降。22 年底公司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为 15.5 元/公斤,6 月末下降至 14.9 元/公斤,至 8 月初已降至 14.3 元/公斤,预计年底有望进一步下降至 14 元/公斤。 屠宰肉食业务:快速推进。截至 6 月末,公司已在河南、山东、安徽、东北等生猪养殖产能较为集中的地区成立 25 家屠宰子公司,已投产 10 家屠宰厂,投产产能合计为 2900 万头/年。公司屠宰肉食业务已服务农批经销商、连锁商超、连锁餐饮、食品加工企业、新零售企业客户 13000 余家。上半年公司屠宰业务贡献了 86.7亿元的收入,占比 16.72%(不含内部抵消)。 看好公司,维持“买入”评级明显的成本优势下,公司龙头地位稳固。随着下半年生猪价格季节性的回升,公司业绩将较上半年明显改善。但行业依然处于去产能阶段,生猪价格上涨幅度或不及之前预期。故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分别为 52 亿/182 亿/213亿,对应 EPS 分别为:0.95 元、3.33 元和 3.90 元。持续看好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感染动物疫病风险,价格上涨缓慢风险
金河生物 农林牧渔类行业 2023-08-17 4.83 -- -- 4.94 2.28%
5.02 3.93% -- 详细
专注动保行业三十余年,股权激励彰显业绩修复信心金河生物从事动保行业三十余年,形成了“动保、环保、农产品加工”三大板块、六大领域。受政策变动、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2019-2022 年公司业绩持续下滑,但 2023 年 Q1 已有触底回升迹象。公司2023 年股权激励的行权解锁条件为 2023-2025 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 1.76 亿、2.22 亿和 2.86 亿,展现公司对业绩改善的信心。 兽用金霉素行业见底改善,动物疫苗市场化程度提升金霉素行业:市场逐步恢复,未来仍有大空间。“禁抗”影响最严重的时期已经过去。美国和中国是金霉素最大消费地区,其中美国市场 2017 年用药政策改变、2019 年市场基本恢复;中国也在快速修复中:1)使用剂量提升,养殖端渗透率提升。2020 年金霉素预混剂文号从“兽药添字”转为“兽药字”,使用剂量从饲料中添加 25-75ppm调整为现场添加 400-600ppm。金霉素在控制动物的呼吸道疾病和肠道疾病方面效果突出,目前中小猪场已普遍使用,大型猪场正在逐步加量。2)未来国内反刍动物市场预计有 1.5-2 万吨增量。 动物疫苗:市场化程度快速提升,新的疫苗不断推出。我国已明确“2025 年全面取消政府招标采购强免疫苗”,动物疫苗市场走向全面市场化,“大单品”、“大客户”已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战略。同时在研和申报的多个产品,包括牛羊布病和非洲猪瘟疫苗,有望在未来几年内陆续投向市场。 金河生物全球兽用金霉素龙头,动物疫苗新星公司金霉素业务规模和效率优势兼具。一方面公司金霉素预混剂年综合产能 5.5 万吨,全球市占率 50%以上,且新一期工程建设将在23 年底完成,公司产能将翻倍增长。在美国市场,公司已与全球最大动保公司硕腾续签了为期五年的金霉素采购总协议;同时已与大部分国内养殖公司建立了联系。另一方面公司地处内蒙古,靠近玉米主产区且能源成本低廉,公司生产成本低于行业平均。 动物疫苗业务快速发展,新品储备丰富。公司已形成四大生产基地,产品涵盖多种猪用疫苗、宠物疫苗。公司蓝耳灭活疫苗市占率全国第一。同时公司多种新品正在或者即将放量:如美国子公司的圆支疫苗已经在国内代理销售、布病疫苗正在等待核发新兽药证书和生产许可证。此外,公司收购吉林百思万可,提前布局非瘟疫苗。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金河生物进入业绩修复快车道:一方面公司为兽用金霉素全球龙头且 2024 年产能将翻倍,随着兽用金霉素行业底部回升,公司金霉素业务业绩将持续修复;另一方面,公司有多种动物疫苗新品种将陆续上市,公司动物疫苗业务盈利能力将明显提升。我们预计公司 2023 2025 年 EPS 分别为 0.19 元、0.22 元和 0.26 元, 看好公司,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的风险、市场波动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晨光生物 食品饮料行业 2023-08-16 15.81 -- -- 16.17 2.28%
16.17 2.28%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实现营业收入36.69亿元,同比增长13.68%。实现归母净利润2.99亿元,同比增长24.23%。其中二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8.51亿,同比增长12.69%,实现归母净利润1.64亿,同比增长22.58%。虽然基数较高,但公司业绩持续较快增长,且处于业绩预告的上限。 业务多点开花,主力品种优势扩大植提类产品持续稳增。公司植物提取类产品收入同比增5.75%,一方面受益于三大主力品种的销量的提升,其中辣椒红素销量同比增长约16%至5900吨、辣椒精销量同比增长约25%、食用级叶黄素销量同比增约110%;另一方面众多二梯队产品的快速增长,如甜菊糖收入破1亿、花椒提取物销量同比增长约50%,另有水飞蓟素、姜黄素、番茄红素等多个品种快速发展。另外,公司保健品业务实现收入7000多万,同比增长超60%。 棉籽业务产量释放,利润大增。晨光科技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20.69亿元,同比增长16.44%;实现净利润8815万,同比增长74.38%。 一方面受益于公司棉籽新增产能的释放,另一方面公司采取锁价政策后,利润水平更加有保障。 持续看好公司,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是植物提取行业龙头,三大主力产品稳健增长,多个二梯队产品蓄势待发;同时技术、原材料成本等优势突出,铸造宽广护城河。 “十个世界第一或前列产品”的阶段性目标逐步实现。我们维持原有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的EPS分别为1.02元、1.29元和1.63元。公司持续稳健成长,看好公司表现,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供应量及价格波动风险,需求低迷风险。
立华股份 农林牧渔类行业 2023-08-15 18.00 -- -- 21.47 19.28%
21.47 19.28%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 年中报,实现营收69.59 亿元,同比增20.86%;归母净利亏损5.92 亿元,较去年上半年亏损扩大281.36%。公司黄鸡、生猪出栏量如期增长,但行业低迷,拖累业绩亏损加剧。 黄鸡:量增、成本降,但价格低迷拖累业务亏损上半年公司肉鸡业务实现收入61.31 亿元,同比增长14.26%,其中毛鸡销售量为2.13 亿只,同比增长13.09%;同时受益于原材料价格回落,公司肉鸡成本已降至二季度末的6.7 元/斤。但上半年黄羽鸡市场需求低迷,价格持续低位,公司肉鸡销售均价仅约为13.18元/公斤,同比下降2.24%。肉鸡销售价格长期位于成本线下,我们预计上半年公司黄羽鸡单羽约亏损0.6-0.8 元,肉鸡养殖业务整体亏损约1.4-1.8 亿左右。 生猪:出栏量如期增长,成本下降仍有较大空间2023 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肉猪36.60 万头,同比增长88.08%;虽然公司成本已回落至18 元/公斤以内,但上半年生猪养殖行业低迷,公司生猪销售均价仅14.80 元/公斤,预计头均亏超550 元/头,生猪养殖业务对公司业绩拖累严重。 预计下半年公司盈利情况将有所改善:一方面下半年猪价回升趋势明显,行业景气度改善;另一方面虽然当前公司生猪养殖业务面临着较大成本压力,但公司降本增效、产能扩大持续推进中。截至二季度末,公司能繁母猪存栏约5 万头,后备母猪存栏近3 万头;公司已建成年出栏150 万头商品猪的产能。23 年出栏量80 万头的目标完成无忧。随着养殖规模的提升,公司固定摊销将进一步下降,进一步压缩成本。 下调公司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由于养殖行业持续低迷,肉鸡、生猪价格持续低于预期,我们下调公司2023-2025 年EPS 为0.45 元、1.93 元和1.87 元。公司出栏量如期增长、降本增效持续推进,我们持续看好公司发展前景,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价格上涨不及预期风险
华统股份 食品饮料行业 2023-05-08 16.29 -- -- 16.96 3.92%
18.79 15.3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1)2022年实现营收94.52亿元,同比增加13.3%;归母净利为0.88亿,同比增145.59%。 四季度生猪价格上涨明显,公司扭亏为盈。2)2023年Q1实现营收21.33亿元,同比增加59.69%;归母净利润0.44亿元,同比下滑6.93%。 养殖出栏高增,但一季度生猪价格低迷,对公司业绩形成较大拖累。 点评:生猪出栏高增,降本增效迫在眉睫22年公司屠宰及食品加工、肉禽养殖及饲料业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6.51亿、4.88亿和0.38亿,同比增速分别为8.83%、358.10%和-38.19%。公司业绩的增长主要来自屠宰量和生猪出栏量的快速增长。 22年公司屠宰生猪346.6万头,同比增长14.7%。公司育成肥猪主要用于自营屠宰,22年及23年Q1分别出栏120.48万头、53.4万头,同比分别为794.44%、229.4%。22年在四季度价格回升带动下,生猪养殖业务预计实现小幅盈利。但23年Q1生猪价格持续在成本线下,生猪养殖业务对业绩拖累明显。 打造自主高繁育种体系,提升养殖效率2022年下半年起,公司计划以法系大白猪与美系大白猪为基础培育母系母本,以美系杜洛克猪为基础培育父系(终端父本),打造公司自身的高繁体系。23年Q1公司养殖的完全成本约为17.8元/公斤。 随着公司母猪性能提升、管控加强等,公司养殖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 看好公司,给予“买入”评级公司生猪出栏持续高增长,2023-2024年出栏目标为250万头、400-500万头。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EPS分别为0.81元、1.72元和1.72元。看好公司发展潜力,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建设缓慢风险,产品价格下跌风险,发生疫情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9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