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邓胜

中信建投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证书编号:S1440518030004...>>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桐昆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0-08-21 16.46 24.28 107.70% 16.89 2.61%
21.94 33.29%
详细
聚酯产业链至暗时刻已过,下游需求逐渐回暖。受疫情影响,2020Q1聚酯产业链持续累库,Q2行业开启去库存周期,聚酯价差大幅收窄并击穿行业盈亏平衡线。2020H1,PTA 价差为589元/吨,同比下降46%。Q1涤纶长丝POY 价差虽然维持在1563元/吨的高位,但因需求大幅收缩,有价无市,Q2价差跌至1180元/吨,创下2017年以来单季度最低值,加速清退落后产能。近期涤纶长丝库存已回归合理水平,且我国纺织服装零售额以及出口额均开始回升,下游需求逐渐回暖。虽然当前涤纶长丝价差依然处于底部,但由于行业内存在大量小产能,长期低于行业盈亏平衡线的可能性并不大,未来价差有望回升。公司作为国内涤纶长丝龙头,具备长线配置价值。 涤纶长丝龙头逆势扩张,超额收益显著。公司为涤纶长丝龙头,现有产能690万吨,2019年市占率18%,并配套420万吨PTA产能。公司在行业景气低点逆势扩张,2020年内预计新增50万吨涤纶长丝产能,继续提高市占率。此外洋口港PTA-聚酯一体化项目、恒翔纺织化纤油剂项目有序推进,公司龙头地位不断巩固。 随着海外疫情逐步缓解,纺服需求回暖,聚酯产业链有望走出低谷,公司将充分受益。按照长丝200元/吨、PTA 100元/吨的超额收益估算,即使在全行业处于盈亏平衡线时,公司长丝+PTA 业务依然能够实现18亿元的净利润。且2020-2021年PX、PTA 产能大量投放,聚酯产业链利润存在向下游转移预期,届时公司利润将更高。
万盛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0-08-14 13.17 17.48 67.43% 15.38 16.78%
16.85 27.94%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2020年中报,2020上半年实现营收8.84亿元,同比下降5.87%;实现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上涨43.2%。2020年Q2实现营收4.98亿元,环比增长29.0%,同比上涨4.8%;Q2实现归母净利润0.72亿元,环比增长108.0%,同比增长50.2%。Q2单季度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21元,加权ROE为5.6%。预计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同比增长35%-65%,扣除非后同比增长55%-85%,Q3单季度实现净利润0.77-1.16亿元。 简评 受益工程塑料阻燃剂和叔胺需求旺盛,上半年业绩同比增长43.2%。公司是全球有机磷系阻燃剂的龙头,由于环保趋严,阻燃剂行业不断有小产能退出,迎来供不应求价格飞涨的局面。2019年以来工程塑料阻燃剂BDP的价格从2万元/吨上涨到2.6万元/吨。2020上半年公司的阻燃剂平均售价为1.7万元/吨,同比上涨9%。公司是国内脂肪叔胺的龙头,由于疫情因素带动叔胺供不应求,叔胺作为洗手液添加剂具有杀菌消毒作用,销售价格从1万元/吨涨至2万元/吨。同时,2020年上半年公司的主要原材料除三氯氧磷外价格都明显下降,综合导致公司产品毛利率提升,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3.2%。 供给收缩需求提速,阻燃剂价格不断上涨。工程塑料阻燃剂BDP被三大寡头垄断,日本大八、日本艾迪科、万盛股份产能占全球产能90%,其中万盛股份市占率不断攀升(二期投产后约为40%)。2019年以来BDP价格已经从2万元/吨上涨到2.6万元/吨,随着下游需求的提升BDP未来三年需求有望从12万吨增长至18万吨,需求驱动价格继续上涨。聚氨酯阻燃剂TCPP下半年有近10万吨产能关停,达到全球产能的30%,且随环保趋严小产能退出,行业供给缺口持续放大。聚氨酯阻燃剂TCPP生产壁垒高,前期设计到通过环境评价和安全评价需要2-3年的时间,预计TCPP供给紧张的局面会维持1-2年。7月以来TCPP海外需求复苏,叠加供给收缩和原材料环氧丙烷价格上涨,TCPP的价格被迅速推高,从1万元/吨涨到1.5万元/吨以上。近期公司拟投资21亿元在山东打造新材料一体化生产项目,该项目投产后拟再造1.5个万盛,其中包含2万吨高端环氧树脂及助剂,公司涉足千亿级别的环氧树脂市场和百亿级别的环氧树脂固化剂市场,打开未来精细化学品成长空间。 叔胺供不应求,特种胺业务前景可期。目前叔胺全球需求大于20万吨,中国是叔胺需求大国,年需求增长率在5%左右。受环保政策影响,山东和安徽地区的一些小规模叔胺厂家逐步退出,同时受疫情影响,叔胺作为洗手液的成分添加剂,其杀菌消毒作用使得市场供不应求,销售价格也从1万元/吨涨至2万元/吨。且疫情期间人们培养起来的卫生意识大概率会保持,使得叔胺的需求和价格维持在高位。公司作为国内叔胺产业龙头,目前具有叔胺产能1万吨,并有1.5万吨在建产能,预计于2021年上半年投产,未来量价提升,有望给公司带来丰厚回报。子公司万盛大伟在2020年上半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一个月的产能,但是盈利水平依旧大幅提升,实现净利润0.14亿元,同比增长49.5%,预计下半年业绩会更加亮眼。同时公司利用现有特种胺中TOA、乙氧基丙胺等电子化学品技术及市场资源,已成立电子化学品事业部,集中研发力量扩宽产品种类,目前公司的电子化学产品已经向下游厂商少量供货,主要用于电子面板的制造,电子化学品业务也是公司未来要重点拓展的领域。 盈利预测与估值:上调公司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3.06亿元(前值2.31亿元)、4.05亿元(前值3.11亿元)和5.10亿元(前值3.81亿元),EPS0.88元、1.16元和1.46元,对应PE分别为22.2X、16.8X和13.3X。按照PEG为0.77计算,给予公司2020年30倍PE,上调目标价至26.4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涨,项目投产不及预期。
新凤鸣 基础化工业 2020-05-11 10.09 -- -- 10.33 2.38%
11.59 14.8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一季报,2020年Q1实现营业收入50.6亿元,同比2019年Q1下降33.9%;实现归母净利润0.59亿元,同比2019年Q1下降77.9%;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33亿元,同比2019年Q1下降115%;加权平均ROE为0.50%,同比2019年Q1下降2.68个百分点。 简评受疫情拖累,一季度业绩大幅下滑:2020年Q1实现营业收入50.6亿元,同比2019年Q1下降33.9%;实现归母净利润0.59亿元,同比2019年Q1下降77.9%。细分来看,2020年Q1公司POY产量为75.5万吨,同比增长15.3%,POY销量为52.3万吨,同比降低16.2%,销售额31.2亿元,同比降低43.8%;FDY产量为17.8万吨,同比降低3.7%,销量为13.2万吨,同比降低15.8%,销售额为8.6亿元,同比降低34.3%;DTY产量为7.5万吨,同比降低7.2%,销量为6.0万吨,同比降低6.9%,销售额为4.8亿元,同比降低21.2%。产品价格方面,POY在2020年Q1不含税销售均价为5962.4元/吨,同比降低20.0%;FDY在2020年Q1销售均价为6490.3元/吨,同比降低21.9%;DTY在2020年Q1销售均价为8013.7元/吨,同比降低15.3%;PTA在2020年Q1销售均价为3582.5元/吨。费用方面,2020年Q1销售费用为0.23亿元,同比降低10.7%,管理费用为0.92亿元,同比增长30.0%。 2020年Q1公司取得投资收益0.45亿元,同比增长287%,主要为期货收益增加所致;存货为33.4亿元,同比增长130%。 长丝市场短期低迷,公司具备较强承压能力:受疫情影响,一季度长丝产销不佳且停工时间较多,国内PX-聚酯行业出现供需两淡的局面,下游企业开工低迷,一季度长丝库存处高位尚需消化;同时因疫情在国外发酵,外贸不畅导致下游需求进一步受限。目前涤纶长丝企业开工率在70%上下徘徊,短时间内开工弱稳运行,全球疫情出现拐点之后有望迎来复苏。在该形势下,落后产能多、盈利能力差的企业将会被淘汰,而公司PTA及长丝新增产能占比高,工艺技术先进,具备高盈利能力,能凭借总体成本优势抵御风险,承压能力强。在下游复苏后,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公司将率先受益。
华峰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20-05-08 4.67 -- -- 5.14 10.06%
6.46 38.3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6.2亿元,同比下降 24.5%(调整后);实现归母净利润 2.73亿元,同比下降 17.5%。 简评 评氨纶整体行业供过于求,回暖延迟,龙头企业逆势扩张,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2020年第一季度氨纶 20D、氨纶 30D、氨纶 40D、纯 MDI、PTMEG 市场价格分别为 36,000元/吨、34,000元/吨、29,467元/吨、15,235元/吨、14,703元/吨,同比 2019年一季度-8.9%、-10.5%、-10.2%、-28.5%、-12.1%;氨纶 20D、30D、40D 价差分别为 21,937元/吨、19,937元/吨、15,404元/吨,同比-346元/吨、-1,346元/吨、-692元/吨。目前大多企业的扩产意愿与能力逐渐降低,而 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加速抢占市场份额,进入新投产期,2019四季度 3万吨氨纶业务投产,并在 11月份达到稳定运行,预计 2020年上半年第二个 3万吨投产,2021年末第二期 4万吨产能投产,19-21年末公司合计有 10万吨氨纶产能投产。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口罩和防护服等所需的弹性丝用量大幅增长,清明节至五一期间 70D/140D 氨纶价格大幅上涨,自 30000元/吨上涨至约 40000元/吨,涨幅超过 30%,目前价格逐渐恢复理性。 但是在全球疫情形势仍处于紧张状态的背景下,口罩仍然是刚需,粗旦氨纶作为口罩耳带原料仍然不可或缺。普通氨纶(20D/30D/40D)下游需求仍处于疲软状态,氨纶厂家开工率下滑,库存高企,目前平均库存天数有下降的趋势,但仍然在 45-50天左右,行业景气复苏推迟。但是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行业洗牌的过程,龙头企业抗风险能力强,仍处在逆势扩张阶段,资源逐渐向头部企业集中,疫情过后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 己二酸行业正在洗牌,己二腈技术突破有望拉动需求。2020年第一季度己二酸、纯苯价格分别为 7,572元/吨、5,181元/吨,同比-10.1%、+9.0%,己二酸-纯苯价差为 2,391元/吨,同比下降1,280元/吨。全球己二酸市场整体供应充足,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己二酸行业正经历优胜劣汰、产能集中化的过程。子公司华峰新材目前已具备年产 42万吨聚氨酯原液、54万吨己二酸的生产能力,聚氨酯原液和己二酸产量均为全球第一,并且目前正在扩建新的生产线,扩建之后己二酸年产量达 75万吨。公司聚氨酯鞋底原液产量国内市场份额占比 60%以上,己二酸产量国内市场份额占比 30%以上。公司 2020年业绩增量来自第四套己二酸(自用为主)和环己酮项目投产贡献业绩,随着国内己二腈技术(己二酸氨化法、丁二烯法)和生物发酵法制备戊二胺技术不断突破,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带动己二酸需求大幅度增长。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可实现 2020、2021和 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 20.04、26.01和 31.84亿元,EPS分别为 0.43、0.56和 0.69元,PE 分别为 11.9X、9.2X 和 7.5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滑、产品价格下滑
道明光学 基础化工业 2020-05-08 8.56 -- -- 9.09 5.82%
10.44 21.96%
详细
受疫情影响,公司一季度业绩仅小幅下滑。公司2020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3亿元,同比下降15.1%;实现归母净利润4343万元,同比下降13.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293万元,仅同比下降3.41%。自2020年1月底开始,国内新冠疫情开始爆发,全国各地采取了多种限制措施以阻止疫情蔓延。受疫情影响,2020年Q1全国基建项目停工期比往年更长,2020年Q1全国汽车销量367万辆,同比大幅下跌42.4%。面对如此不利影响,公司业绩并未受到巨大冲击,仅出现小幅下滑,说明公司微棱镜型反光膜和车牌膜及半成品等高毛利核心产品仍保持稳定,市场占比仍在提升。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为1658万元,同比增长17.3%;管理费用为1706万元,同比下降9.5%;研发费用为908万元,同比下降14.3%;财务费用为-149万元,同比下降124.3%,主要是部分贴现利息调整科目列支所致。 国内外疫情阶段不一,反光材料国内市场增量提升,国产替代加速。目前国内疫情已经趋于稳定,反光材料下游需求恢复情况良好。为刺激国内经济增长,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步入“快车道”,微棱镜型反光膜由于出色的性能将更多地在高速公路、国道以及城市道路交通标志中进行应用,作为公司核心业务之一微棱镜型反光膜的增量市场需求将随之扩大。目前微棱镜型反光材料国内市场规模在30亿元左右,公司市占率约10%,近90%市场仍被3M等国外企业垄断,但当前海外疫情仍在发酵,阻断了高端反光材料等相关产品的全球产业链供应,这将加速这类材料的国产替代,随后续技术革新和上游核心原材料国产化,同时凭借公司自身一体化经营模式的优势,市场份额将逐步提升。车牌膜业务方面,为刺激汽车市场,推动新能源汽车增长,国务院已确立相关政策,有望使得国内汽车产销量触底回升,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也将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车牌使用的是烫印技术,该类车牌盈利能力是传统车牌的一倍以上。公司已占据国内车牌膜及半成品30%的市场份额,随利好政策落地及市场拓宽,公司车牌膜业务收入和盈利能力将稳步提高。 铝塑膜、5G手机背板等新业务前景看好,蓄势待发。铝塑膜业务方面,公司主要以数码类客户为主,2019年新增了部分储能类客户。2020年公司将维系动力类客户关系,加大储能类客户的开发,并在数码类客户方面优化客户结构向中高端客户进行拓展。由于疫情导致DNP等日韩铝塑膜生产企业产能供应不足,国内锂电池生产厂家也在不断寻求国内铝塑膜生产厂家进行合作,也将加速铝塑膜业务的国产替代。2019年公司新增4条德国生产的PC/PMMA复合板材生产线,主要针对5G手机背板和汽车内饰来进行市场拓展,预计2020年下半年会有部分实现销售,投产放量后也会对公司业绩产生显著的提升。2020年子公司华威量子点膜售价将恢复至市场价格水平,通过引入新的阻隔膜供应商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由此提高量子点膜产品的盈利能力。如排除疫情的影响,华威凭借自身增光膜业务的优势、复合膜产能的提升以及量子点膜在其它下游企业的拓展,2020年业绩相较于2019年将明显好转。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0、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6、3.79、4.6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3、0.61、0.75元,对应PE分别为19.9X、14.0X、11.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发展不可控、项目投产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万盛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0-05-08 9.08 -- -- 9.32 2.64%
12.33 35.79%
详细
阻燃剂产品价格及毛利率提升,拉动一季度业绩快速增长:全球有机磷系阻燃剂龙头企业,现有有机磷系阻燃剂产能9.5万吨,其中聚氨酯软泡和聚氨酯硬泡产能5万吨,工程塑料阻燃剂4.5万吨,二期2万吨BDP工程塑料阻燃剂预计于2020年7月投产。 受疫情影响,一季度阻燃剂产销量分别为1.51万吨、1.75万吨,较2019年一季度2.45万吨、2.38万吨下降明显,致营收同比下降16.8%。一季度BDP工程塑料阻燃剂供不应求,带动BDP价格大幅提升,一季度公司阻燃剂价格1.75万元/吨,同比上升10.7%。2020年一季度,环氧丙烷、三氯氧磷、苯酚、双酚A价格分别为8158元/吨、5413元/吨、6923元/吨、8278元/吨,分别同比-8.09%、+33.28%、-5.31%、-10.95%,受石油价格下跌影响,阻燃剂上游原材料价格下跌,一季度阻燃剂毛利率大幅提升,二季度有望继续受益于石油价格下跌。2020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60万元,同比增加30.8%,阻燃剂产品价格及毛利率提升为核心驱动因素。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及国内PC产能高速扩张等因素驱动下,未来磷系阻燃剂尤其是工程塑料阻燃剂需求空间广阔,BDP工程塑料阻燃剂需求预计未来三年从目前12万吨增长至18万吨以上,随着新产能的陆续投产,公司市占率将不断提升,持续受益于阻燃剂市场量价齐升的格局,内生增长强劲。 叔胺供不应求,特种胺业务前景可期:中国是叔胺需求大国,年需求增长率在5%左右,且近几年受到环保相关政策的影响和限制,山东和安徽地区的一些小规模叔胺厂家逐步退出,供给减少,叔胺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作为国内叔胺产业龙头公司,公司目前具有叔胺产能1万吨,并有1.5万吨在建产能,预计于2021年初投产,届时新一期投入的产能,将会成为公司一个有力的增长点。公司特种胺系列产品丰富,目前共有20多个产品,且在不断丰富过程中,包括烷氧基丙胺系列,特种吡咯烷酮系列和多胺系列,涉及到电子化学、涂料、医药、染料、工业润滑油等多个下游领域,应用广泛,客户粘性高,需求稳定,且平均毛利率为30-60%之间,盈利能力极强。随着创新技术的发展及需求的增加,电子化学品具有非常良好的发展前景,公司利用现有特种胺TOA、乙氧基丙胺等电子化学品技术与市场资源,成立电子化学品事业部,集中研发力量扩宽产品种类,未来电子化学品高壁垒的特点可为公司带来超额利润,成为公司重要增长点之一。 涂料助剂项目投产,打开精细化学品成长空间:腰果酚具有低成本及天然的生物基、低毒性、可降解优势,是极好的涂料助剂生产材料,且在近年国家对环保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政策收紧的背景下,腰果酚这类低毒性、可降解的优质产品更受青睐。我国是腰果酚的需求大国,也是国际市场腰果壳液的最主要进口国,公司是为数不多能同时大规模生产腰果酚固化剂和聚酰胺固化剂的厂家。涂料助剂认证门槛高,而公司相关产品已获得全球领先涂料公司的认证,主要下游客户包括海虹老人、宣伟、立邦、鱼童等国内外工业环氧涂料公司。 涂料助剂生产线已于2019年9月投入试生产,2020年一季度,公司涂料助剂产销量分别为564吨、182吨,实现营收229万元。随着公司市场开拓进程不断推进,产能将逐步释放,公司有望在未来2-3年内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涂料助剂供应商,打开精细化学品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1亿元、3.11亿元和3.81亿元,EPS0.66元、0.89元和1.09元,PE20.4X、15.1X和12.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涨,项目投产不及预期。
桐昆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0-05-04 11.43 -- -- 12.64 8.87%
15.73 37.62%
详细
事件 2020年4月28日,公司发布2020年一季报,2020年Q1实现营业收入76.9亿元,同比2019年Q1下降34.1%;实现归母净利润4.3亿元,同比2019年Q1下降17.8%;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2亿元,同比2019年Q1下降11.1%;加权ROE为2.23%,同比2019年Q1下降0.96个百分点。 简评 浙江石化投产有效对冲长丝销量大幅下滑:2020年Q1公司POY产量为110.9万吨,同比增长32.4%,POY销量为65.4万吨,同比降低29.6%,销售额38.5亿元,同比降低43.8%;FDY产量为27.8万吨,同比降低3.0%,销量为19.2万吨,同比降低27.5%,销售额为12.0亿,同比降低44.2%;DTY产量为17.5万吨,同比降低3.2%,销量为12.1万吨,同比降低32.5%,销售额为9.3亿元,同比降低43.0%;PTA产量9.1万吨,同比降低27.0%,销量7.3万吨,同比降低23.3%,销售额为2.6亿元,同比降低50.5%。产品价格方面,POY2020年Q1均价为5885.4元/吨,同比降低20.0%;FDY2020年Q1均价为6234.6元/吨,同比降低23.1%;DTY2020年Q1均价为7703.6元/吨,同比降低15.5%;PTA2020年Q1为3603.1元/吨,同比降低35.5%。费用方面,2020年Q1销售费用为0.36亿元,同比增加16.0%,管理费用为1.6亿元,同比增加5.7%,研发费用为1.5亿元,同比增加67.3%。2020年Q1公司取得投资收益3.6亿元,主要是确认浙石化损益所致,2019年Q1该值仅为250余万。受疫情影响及原油暴跌,全产业链均受到巨大冲击,公司作为长丝行业龙头,依靠经营优势及投资收益,在该局面下站稳脚跟,业绩仅实现18%下滑。 长丝市场短期低迷,长丝龙头具较强承压能力:受疫情影响,二月长丝产销不佳且停工时间较多,同时国内PX-聚酯行业出现供需两淡的局面,下游企业开工低迷,一季度长丝库存处高位尚需消化;因外贸不畅,下游需求受限,目前涤纶长丝企业开工率在70%上下徘徊,短时间内开工弱稳运行,全球疫情出现拐点之后有望迎来复苏。在该背景下,产能较低的企业将会被淘汰,而龙头企业凭借总体成本优势抵御风险,承压能力强。在疫情结束、下游复苏后,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而作为长丝龙头,公司将率先受益。 浙石化一期已全面投产,短期发展聚焦如东项目,长远发展聚焦广西钦州项目: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总规模为4000万吨/年炼油、800万吨/年对二甲苯、280万吨/年乙烯,一期2000万吨/年炼油装置已于2019年底投产,两期完全投产后预计可实现PX权益产能160万吨。该项目的投产,有助于打造“原油—芳烃(PX)、烯烃—PTA、MEG—聚酯—纺丝—加弹”全产业链,进一步提高公司总体实力和抗风险能力。2020年Q1公司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3.2亿元,主要是确认浙石化收益所致。公司持有浙石化20%股份,预计浙石化Q1盈利16亿,具有超高盈利能力,随着后续浙石化负荷提升、开工顺畅,盈利能力预计进一步加强,2020年公司将取得高投资收益。与此同时,公司已计划投资160亿元在江苏如东打造新的石化聚酯一体化生产基地,新建年产2*250万吨PTA、90万吨FDY、150万吨POY产能,其中项目一期新建产能2*250万吨PTA、30万吨FDY、90万吨POY,2021年开始长丝产能将逐步投产,二期新增60万吨FDY、60万吨POY。全部投产后预计产值可达350亿元。长远来看,钦州项目将在园区内实现整个产业链,该项目规划总投资510亿,包括炼化、PTA和聚酯长丝,由上游到下游建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链一体化。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7亿元、41.4亿元和50.3亿元,EPS1.9元、2.3元和2.8元,PE6.1X、5.1X和4.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滑,项目投产不及预期。
华峰氨纶 基础化工业 2020-04-29 5.08 -- -- 5.66 10.33%
6.35 25.00%
详细
行业供过于求,公司降本增效抵抗业绩下滑:2019年我国氨纶新增产能6.4万吨,同比增加8.1%,合计产能约为85.0万吨,产量约64.7万吨,表观需求量约为61.6万吨,仍处于供大于求态势,氨纶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下滑,2019年氨纶20D、氨纶30D、氨纶40D、纯MDI、PTMEG市场价格分别为37,404元/吨、35,912元/吨、31,143元/吨、19,538元/吨、15,859元/吨,同比-10.2%、-10.2%、-11.8%、-30.1%、-13.0%,;全年氨纶20D、30D、40D价差分别为23077元/吨、21585元/吨、16816元/吨,同比-918元/吨、-750元/吨、-863元/吨。目前大多企业的扩产意愿与能力逐渐降低,而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加速抢占市场份额,进入新投产期,2019四季度3万吨氨纶业务投产,并在11月份达到稳定运行,预计2020年上半年第二个3万吨投产,2021年末第二期4万吨产能投产,19-21年末公司合计有10万吨氨纶产能投产。2019年公司氨纶年产能近15万吨,实现氨纶销量15.3万吨,同比增长8.7%,逆势抵抗业绩下滑。 新冠肺炎疫情推迟氨纶整体行业回暖,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口罩和防护服等所需的弹性丝用量大幅增长,自清明节后70D/140D氨纶价格强势上涨,自30000元/吨上涨至约40000元/吨,涨幅超过30%。部分氨纶企业已经转产或有转产计划,粗旦生产能力逐渐提升,氨纶70D/140D价格将逐渐恢复理性。而由于2020年疫情影响,普通氨纶(20D/30D/40D)下游需求疲软,氨纶厂家开工率下滑,库存高企,平均库存在45-50天,行业景气复苏推迟。但是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行业洗牌的过程,龙头企业抗风险能力强,仍处在逆势扩张阶段,资源逐渐向头部企业集中,疫情过后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 华峰新材并表助力业绩大增,2019年华峰新材超额完成业绩承诺:华峰新材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3.3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1.9亿元,承诺数为9.75亿元,业绩完成率122%。华峰新材目前已具备年产42万吨聚氨酯原液、54万吨己二酸的生产能力,聚氨酯原液和己二酸产量均为全球第一,并且目前正在扩建新的生产线,扩建之后己二酸年产量达75万吨。公司聚氨酯鞋底原液产量国内市场份额占比60%以上,己二酸产量国内市场份额占比30%以上。2019全年己二酸和纯苯的价格分别为8165元/吨和5058元/吨,同比-23.9%、-21.3%;己二酸-苯价差为3108元/吨,同比下降1201元/吨,虽然己二酸价格及价差同比大幅下滑,但是公司凭借低成本优势和鞋底原液在国内的绝对垄断地位超额完成19年业绩承诺。 己二酸行业正在经历洗牌过程,己二腈技术突破有望拉动需求。2019年我国己二酸消费量为113.9万吨,同比增长2.0%,增速较之前有所放缓。近五年我国己二酸消费复合增速为6.8%,大幅高于全球3.8%的复合增速。全球己二酸市场整体供应充足,叠加近年来国内环保要求提高,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行业内不符合环保要求或缺乏竞争优势的厂商迫于压力停产或减产,己二酸行业正经历优胜劣汰、产能集中化的过程。2020年业绩增量来自第四套己二酸(自用为主)和环己酮项目投产贡献业绩,随着国内己二腈技术(己二酸氨化法、丁二烯法)和生物发酵法制备戊二胺技术不断突破,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将带动己二酸需求大幅度增长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可实现2020、2021和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20.04、26.01和31.84亿元,EPS分别为0.43、0.56和0.69元,PE分别为11.9X、9.2X和7.5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滑、产品价格下滑。
桐昆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0-04-28 11.69 -- -- 12.43 4.63%
15.73 34.56%
详细
核心产品产销提升、新产能工艺先进配套带动业绩逆势增长:2019年公司Q1、Q2、Q3、Q4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7亿元、130亿元、126亿元与133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5.2亿元、8.7亿元、10.6亿元与4.3亿元;2019年研发费用投入为11.2亿元,同比2018年增长129%,占营业收入比例达2.2%;实现长丝产量568万吨,同比增加20%;销量579万吨,同比增加28%。 公司2019年聚酯聚合产能约为640万吨,在恒邦四期年产30万吨绿色智能化纤维项、恒优年产30万吨POY项目和年产30万吨POY技改项目、恒腾四期年产30万吨超细旦绿色纤维四大项目顺利投产之后,公司长丝产能进一步提升,全年涤纶长丝产能增加120万吨至690万吨,贡献2019年全行业增量的46%。公司连续十多年在国内市场实现长丝产量及销量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约18%,全球占有率12%,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涤纶长丝制造企业,也是技术最先进的涤纶民用长丝制造商之一。2019年醋酸市场价格为2937元/吨,相对2018年4593元/吨,同比下降36%,醋酸价格下降带来成本降低预计在2亿元左右。公司通过自产长丝油剂,自备纸管、包装材料方式降成本,增强盈利能力。同时公司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和组织架构,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业务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长丝行业景气度下滑背景下,受益于一体化产业链降低成本,公司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2019年,PX、PTA、POY、FDY、DTY市场均价分别为902元/吨、5753元/吨、7936元/吨、8349元/吨、9542元/吨,分别同比-15.1%、-10.6%、-16.7%、-15.4%、-13.9%;PTA、POY、FDY、DTY价差分别为886元/吨、1373元/吨、1786元/吨、2979元/吨,分别同比-53元/吨、-159元/吨、-93元/吨、-111元/吨。受原油、中美贸易战等诸多因素影响,化纤行业景气度下滑,下游需求低迷,主要产品市场价格刷新三年最低,而在该背景下,公司逆势实现高盈利:2019年化纤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33亿元,毛利率为13%,同比2018年增加1个百分点,主要产品FDY毛利率为11.7%,同比2018年增加3.4个百分点,POY毛利率为13.6%,同比2018年增加了0.6个百分点,凸显了产业链一体化的极大优势。当前国内PX产能显著提升,PX对外依存度降低,各企业纷纷向其现有产业的上游产业进行延伸,做大做强产业链,以抵抗行业波动的风险,PTA进入成本为王时代,竞争日趋激烈。部分装置老旧、技术落后的生产厂商失去成本优势,拥有低PTA生产成本的厂商将获得市场份额。桐昆股份嘉兴石化PTA项目引进了国际上稳定先进的INVISTA工艺技术,从能耗、运行成本、投资成本方面都有较强竞争力,二期PTA项目采用INVISTA优化后的P8工艺技术,在原辅料单耗、单位能耗和单位产品排污量等方面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利用超低压蒸汽回收技术满足主装置除正常用电外,全厂公用工程设施用电的。在2019年第四季度PTA进入行业大面积亏损状态的形势下,公司仍保持一定的利润。 公司布局深远,浙石化一期已全面投产,短期发展聚焦如东项目,长远发展聚焦广西钦州项目: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总投资约1800亿元。按多产芳烃、配套乙烯并适当生产成品油的原则,项目总规模为4000万吨/年炼油、800万吨/年对二甲苯、280万吨/年乙烯。每期规模为2000万吨/年炼油、400万吨/年对二甲苯、14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化工装置。一期2000万吨/年炼油装置已于2019年底投产,主体工程包括22套炼油装置和15套化工装置;二期工程炼油,芳烃和乙烯等核心装置规模与一期相同,包括22套炼油装置和12套化工装置,两期完全投产后预计可实现PX权益产能160万吨。该项目的投产,有助于打造“原油—芳烃(PX)、烯烃—PTA、MEG—聚酯—纺丝—加弹”全产业链,进一步提高公司总体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带动中下游化工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达到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最优化。从恒力石化炼化项目投产2019年利润超百亿,以及荣盛石化披露的一季报来看(浙石化为荣盛控股子公司,荣盛一季度盈利预增98%-115%),浙石化项目具有高盈利能力,公司持有浙石化20%股份,2020年将会取得高投资收益。与此同时,公司已计划投资160亿元在江苏如东打造新的石化聚酯一体化生产基地,新建年产2*250万吨PTA、90万吨FDY、150万吨POY产能,全部投产后预计产值可达350亿元,利税为35亿元。其中,项目一期投资120亿元,新建产能2*250万吨PTA、30万吨FDY、90万吨POY,2021年开始长丝产能将逐步投产;二期投资额为40亿元,新增60万吨FDY、60万吨POY,同时建设燃煤热电联产项目,项目建成后,公司龙头地位将进一步巩固。 目前公司生产基地比较多,上下游产能未完全匹配,钦州项目希望在一个园区内实现整个产业链,项目规划总投资510亿,包括炼化、PTA和聚酯长丝,由上游到下游建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链一体化。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7亿元、41.4亿元和50.3亿元,EPS1.9元、2.3元和2.8元,PE6.4X、5.4X和4.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滑,项目投产不及预期。
荣盛石化 基础化工业 2020-04-20 11.58 -- -- 12.36 5.64%
16.63 43.61%
详细
PTA、芳烃盈利下滑,炼化一体化项目贡献主要业绩:2019年Q2-2020年Q1,公司分别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亿元、8.0亿元、3.7亿元、12.5亿元(业绩预告中值);其中2020年Q1业绩同比大增106.5%,主要系2019年Q1浙石化一期尚未投产运行,自2019年5月浙石化一期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第一批装置投入运行后,下游装置陆续投入运营,于2019年12月全面投产;2020年Q1原油价格大幅下跌,PTA、芳烃价格下跌、价差收窄,盈利下滑,炼化一体化项目保持平稳运行贡献效益明显。2020年Q1布伦特原油、PTA、苯、PX、FDY、DTY市场价格分别为353美元/吨、4239元/吨、5173元/吨,714美元/吨、7081元/吨、8381元/吨,分别同比-20.35%、-34.5%、+8.9%、-33.6%、-24.5%、-18.4%;2020年Q1炼油、石脑油裂解、PTA、PX-布伦特原油、FDY、DTY价差分别为1216元/吨、30美元/吨、347元/吨、2904元/吨,1947元/吨、3247元/吨,分别同比+320元/吨、-76美元/吨、-450元/吨、-2024元/吨、-141元/吨,+274元/吨。荣盛作为PTA行业龙头企业之一,PTA参股和控股产能合计约1350万吨,权益产能近600万吨。从2019年Q4到2020年确定能投产PTA产能包括逸盛新材料330万吨在内合计1400万吨,PTA在2019年Q4已经进入行业大面积亏损状态,预计2020年PTA行业仍维持亏损状态。 浙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增效明显,定增助推二期建设:公司控股子公司浙石化在浙江舟山积极推进“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总投资1731亿元,总规模为4000万吨/年炼油、800万吨/年对二甲苯、280万吨/年乙烯、60万吨/年丙烯。项目一期工程投资901.6亿元,主要包括为2000万吨/年炼油、400万吨/年对二甲苯、14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化工装置(常减压及相关公用工程装置等)已投入运行。截至2019年H1,浙石化二期项目在建工程余额14.28亿元,较年初增加12.52亿元,工程进度1.72%。目前一期项目已全面投产,二期项目正稳步推进,部分装置吊装工作已开始进行。2019年3月27日,公司公布增发预案公告,拟发行不超过6亿股,募集不超过80亿元,用于浙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二期项目;2020年1月7日,定增方案获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批文。浙石化项目具有装置大型化、产品高端化、工艺清洁化等优势,浙石化62%的炼油产品将作为乙烯和芳烃的原料,化工品的占比较高,同时柴汽比仅为0.46,也更符合我国柴汽油供需结构。另一方面所生产的汽油、柴油达到“国VI”标准,同时多产PX和乙二醇,多生产高端聚烯烃料,此外还引进德国的聚碳酸酯技术,生产高端聚碳酸酯。随浙石化一期项目投入运行和二期项目的稳定推进,荣盛将具备“原油—燃料油、石脑油—芳烃、烯烃—PTA、MEG—聚酯—纺丝—加弹”产业链一体化的竞争优势。通过产业链延伸,上下游相互配套,降低公司主营业务成本,在保障原料供应的同时,确保产品质量可靠稳定,也提高了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浙江自贸区成品油出口获批,民营炼化出海通道打通:2020年3月26号,国务院批复浙江自贸区油气全产业链开发举措,时隔4年再次打通国内民营炼化出海通道。浙石化项目位于舟山国际绿色石化基地,舟山地处“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的关键交汇区,长三角经带的核心区域,是油品和化工产品消费中心区,海运和航运条件优越。浙江自贸区油气出口获批,有利于缓解国内成品油产能过剩问题,凭借国内成本优势,使得民营企业在全球竞争格局中夺得一席之地,荣盛作为浙石化控股股东(控股比例51%)将直接受益于成品油出口获批政策,有助于缓解浙石化项目成品油销售及贸易难点。此外,公司与浙能集团合资成立浙江石油,拟自建加油站700个,目前已经完成部分加油站建设,进一步打通产销通道,优化成品油销售布局。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2亿元、45.9亿元和60.9亿元,EPS0.35元、0.73元和0.97元,PE33X、16X和12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价格大幅波动,项目投产不及预期。
恒力石化 基础化工业 2020-04-20 13.13 -- -- 14.66 8.43%
16.14 22.92%
详细
炼化一体化项目运行稳定贡献主要业绩,2021年Q1业绩超预期大增315%:公司是国内最早、最快实施聚酯化纤全产业链战略发展的行业领军企业,致力于打造从“原油—芳烃、烯烃—PTA、乙二醇—聚酯—民用丝、工业丝、聚酯薄膜、工程塑料”世界级全产业链一体化协同的上市平台发展模式。2019年二季度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的投产运行,标志着公司打通“原油-PX-PTA-聚酯”全产业链,凭借着上下游产能一体化协同的精细化产品经营模式,同比实现了营收规模的较快增长和盈利能力的显著改善。2019年Q2-2020年Q1,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5.2亿元、28.0亿元、40.8亿元、21.0亿元;单季度分别实现ROE11.8%、8.6%、12.5%、6.4%;其中2020年Q1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315%,年化ROE达25.8%,主要系2019年Q1炼化一体化项目尚未投产,炼化一体化项目自2019年Q2投产以来持续保持高负荷、高效率、产销顺畅运行态势,持续贡献利润。2020年Q1,布伦特原油、PX、PTA、涤丝FDY价格分别为50.4美元/桶、714元/吨、4240元/吨、7081元/吨,分别同比-20.6%、-11.0%、-13.0%、-2.1%;炼油、PX-原油、PTA、涤丝FDY价差分别为1216元/吨、2904元/吨、347元/吨、1947元/吨,分别同比+428元/吨、-2024元/吨、-449元/吨、-141元/吨。2020年Q1业绩环比下滑主要系原油价格大幅下跌致产品价格下跌,公司库存损失较大所致,我们认为随着原油价格企稳,产品价格恢复,库存收益逐步释放,公司业绩呈现向好态势。公司不断出台回购政策,第一期股票回购用于员工持股计划并于2019年11月16日完成,回购金额12.4亿元;近期公司再次出台回购方案,拟回购5-10亿元股票,坚定看好公司未来发展潜力。 炼化一体化装置盈利能力强,乙烯项目2020年Q1进入试生产阶段:恒力2000万吨炼化项目2017年3月建设工作全面展开,18年12月成功投料开车,2019年3月打通生产全流程,从破土动工到全面建成仅19个月,打通生产全流程仅3个月,2019年5月实现全面投产。整个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150万吨大乙烯投资额才700多亿元,主要来自前期建设PTA项目配套公用工程和高效管理团队带来的超快建设速度和成本管控。公司炼化项目在刚投产即可实现较好的盈利主要是来自炼化一体化产业配套齐全,成本优势显著。利用全加氢工艺,加氢规模达2770万吨,可用于加工高硫、高酸的低成本原油以及柴油、液化气、轻石脑油等低附加产品,使得公司原油采购成本低于同行平均采购成本近5个百分点。加氢工艺氢气需求量100万方/小时,园区配套3套连续重整装置,总规模960万吨/年,可提供70%的氢气;拥有1000万吨煤指标,配套煤制氢装置,提供30%的氢气,同时也产出甲醇、醋酸、燃料气。煤制氢气成本是天然气制氢的55%,每年节约成本约20亿元,园区自配2座30万吨级原油码头。150万吨乙烯项目已于2020年Q1进入试生产阶段,该项目总投资210亿元。项目建设包括150万吨/年乙烯装置、14万吨/年丁二烯抽提装置、35万吨/年裂解汽油加氢装置、2套20万吨/年聚丙烯(PP)装置、72万吨/年苯乙烯(SM)装置、40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2套90万吨/年乙二醇(EG)装置、17万吨/年碳四加氢装置,随着乙烯项目逐渐投产,公司业绩将不断迎来新增长点。 PTA规模优势显著,高盈利成就全球霸主地位:公司现有PTA产能910万吨,在建产能250万吨,预计2020年投产后,PTA产能接近1200万吨,全球规模最大,成为全球当之无愧的PTA霸主。从2019年Q4到2020年确定能投产PTA产能有新凤鸣440万吨、中泰石化120万吨、恒力石化500万吨、逸盛新材料330万吨,合计在1400万吨,PTA在2019年Q4已经进入行业大面积亏损状态,而恒力石化凭借低加工成本、高产品质量仍能保持盈利,我们预计恒力石化在2019年第四季度的平均单吨利润在150-200元/吨(2019年上半年为626元/吨),体现了公司PTA强劲的盈利能力,尤其是第四套和第五套PTA合计500万吨,总投资不足60亿元,单吨投资成本不足1200元,为全球PTA最低投资成本,即使PTA单吨利润为150元/吨,最新投产的PTA装置的ROA达到12%以上,回报率相当有吸引力。大炼化配套的450万吨PX产能,实现了现有1-3号产线660万吨PTA产能的PX完全自供,公司PTA的抗价格波动能力、抗市场风险能力出色,规模优势显著,我们预计2020年PTA行业仍将维持亏损状态,即使行业普遍亏损公司PTA业务仍能实现年化20亿元以上净利润。 盈利预测与估值:上调公司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109、131和144亿元,EPS1.55元、1.86元和2.05元,PE8.4X、7.0X和6.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下跌,项目投产不及预期。
东方盛虹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0-02-06 4.70 -- -- 5.30 12.77%
5.30 12.77%
详细
长丝差异化定位,19年收购集团炼化和PTA资产:公司主攻超细纤维、差别化功能性纤维的开发和生产,目前具备民用差别化涤纶长丝年产能210万吨,在建20万吨;19年手头集团150万吨PTA产能和1600万吨炼化一体化在建工程,目前在建240万吨PTA和1600万吨炼化一体化装置。19年业绩大幅核心来自两个因素:1)18年Q3计提了5.99亿商誉减值,19年没有了;2)PTA资产19年注入上市公司贡献业绩。2019年PTA、POY、FDY、DTY价格分别为5753元/吨、7937元/吨、8349元/吨、9542元/吨,分别同比-10.57%、-16.65%、-15.39%、-13.88%;PTA、POY、FDY、DTY价差分别为896元/吨、1374元/吨、1786元/吨、2979元/吨,分别同比-16元/吨、-160元/吨、-93元/吨、-112元/吨。随着2019年四季度新凤鸣一期220万吨、中泰石化120万吨、恒力石化第四套250万吨PTA产能陆续投产,2019年PTA盈利由盛转衰,全年来看,2019年PTA盈利基本与2018年持平,仍保持较高盈利,预计2020年投产的PTA产能仍在800万吨左右,PTA行业再度进入亏损状态,而未来长丝盈利的好转有望弥补PTA方面的亏损。长丝需求刚性,其价格存在底部支撑。预计2020-2021年“PX-PTA-长丝”产业链利润将向下游长丝转移,且公司专注差异化长丝的开发,彰显差异化丝高盈利能力和抗周期波动能力。2019年6月,子公司港虹纤维拟投资建设年产20万吨差别化功能性化学纤维项目,产品定位为差别化化学纤维市场,投产后有望提高公司产品差异化率及产品附加值,从而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此外,公司还收购了苏震生物引入生物基PDO及新型生物基纤维高新生产技术,布局可再生PTT聚酯纤维产业链,成为全球两大PTT纤维生产商之一。 融资渠道多元,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持续推进,成为未来业绩新增长点。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1600万吨的单线规模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单线产能,是全球炼厂平均规模的2倍多,是我国炼厂平均规模的近5倍,装置规模直接影响能耗水平,进而影 响生产成本,项目装置比国内大量单线200万吨的装置能耗节约50千克标准油/吨左右,成本竞争力强。该项目将重点聚焦于高附加值的芳烃产品和烯烃产品,将成品油产量降至约31%,化工品占比达到69%,高于同行业三大民营炼化项目平均水平。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对二甲苯占炼油产能的比例达到17.50%,远高于我国平均水平和日韩水平,充分挖掘和发挥了产业链配套优势,实现原油精细化、经济充分利用。公司实施产业链纵向整合后,形成了完整的“原油炼化-PX/乙二醇-PTA-聚酯-化纤”新型高端纺织产业链。项目建成后,盛虹炼化产出品PX将直供虹港石化生产PTA,虹港石化产出品PTA和盛虹炼化产出品MEG将进一步提供给国望高科生产差别化化学纤维(POY、FDY、DTY等),公司将形成从“一滴油”到“一根丝”的全产业链业务经营。为加快推进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2019年4月,公司拟非公开发行绿色公司债券,募集资金30亿元;6月,公司参与投资设立连云港盛虹炼化产业基金,募集资金25亿元;8月,公司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50亿元,已获中国证监会受理;9月30日,公司完成了2019年非公开发行绿色公司债券(第一期)的发行,发行规模10亿元;10月,公司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50亿元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项目审查一次反馈意见通知书》。12月,连云港盛虹炼化产业基金以增资方式向盛虹炼化投资人民币24.8亿元,本次增资前,盛虹炼化的注册资本为80亿元,东方盛虹石化产业(东方盛虹全资子公司)持有其100%股权;本次增资后,盛虹炼化的注册资本为130亿元,石化产业持有其80.92%股权,产业基金持有其19.08%股权。这些均为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全面推进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随着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全面推进,公司向产业链上游不断延伸,打通“炼化-PX/乙二醇-PTA-聚酯-化纤”全产业链,增长潜力巨大。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19、2020和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3亿元、18.0亿元和21.0亿元,EPS0.40元、0.45元和0.52元,PE12X、11X、1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下跌;炼化项目投产不及预期。
日科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20-01-23 8.96 -- -- 9.00 0.45%
9.00 0.45%
详细
销量提升叠加产品结构升级,助推全年业绩有质量的大幅度增长:公司2019年Q1-Q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6、0.44、0.47和0.53~0.83亿元。公司按照既定的发展战略,全面做好研发、生产和营销各项工作,通过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产品销量、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19年四季度公司将核心产品CPE中B型料占比从之前的10%提升到40%左右,B型料相对A型料售价要高1000元/吨,成本仅仅增加小几百元/吨,叠加公司技改后日产量提升,我们判断公司四季度业绩将非常亮眼(Q4预计在8000-9000万,Q3为4700万),11月份以后由于CPE下游需求的大幅度减弱(北方进入施工淡季)CPE价格相对有所下滑(原材料CPE专用料价格也下滑500元/吨),随着春节后下游需求旺季到来,尤其是2020年将是基建投资起来、地产竣工大年PVC管道需求提升也将拉动PVC助剂的需求增长,预计2020年2-3月份PVC的需求相对四季度将大幅度改善。 CPE供给收缩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ACR处在行业底部向上概率远大于向下概率:曾经行业龙头亚星化学(市占率近30%)已于2109年10月底永久性关停,供给大幅度收缩,亚星与日科达成战略合作,亚星停产后其原有客户与市场将由日科化学接手,日科提前一年规划技改日产量由500吨/天提升到700吨/吨,有效覆盖部分亚星原有市场,市占率从30%提升到40%。从亚星化学近期公告来看,亚星终止了此前非公开发行筹集资金用于新的5万吨CPE项目,最近亚星化学抛出重组预案,拟以资产置换和发行股份“同步走”的方式,注入宏济堂和科源制药,我们判断亚星化学将永久性退出CPE行业。公司的另外一个PVC助剂产品ACR在19年产品价格一路下滑,目前是处于行业底部,行业亏损公司仍能保持微利,向上概率远大于向下概率,待公司完成行业整合后。 不断整合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拓宽市场,日科化学迎来高速成长期。日科化学控股股东鲁民投的两大股东为东明石化和万达集团,为产业链上游企业,万达旗下的山东宏旭化学为日科化学第一大供应商,为公司提供高纯MMA原料,联合上游股东有助于公司完整PVC助剂产业链,提高竞争优势。本次公告购买滨州海洋化工20万吨氯碱指标,,项目建成后可就近运输液氯,有效解决氯气作为危化品的运输安全问题,确保日科橡塑持续稳定、安全生产,实现上游产业链的延伸发展,满足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同时,公司规划新建东营33万吨高分子新材料项目、20万吨橡胶胶片项目和50万吨PVC复合料项目,积极延伸下游产业链,拓宽市场。启恒基金专项投资东营33万吨高分子新材料项目,计划投资12亿元,项目包括年产14万吨PMMA、10万吨ACS、4万吨ASA工程塑料、4万吨功能性膜材料及1万吨多功能高分子新材料。在投产能在未来2-3年投产后,总产能增加4倍。本次回购公司股份数量为59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9%,回购金额3995万元,基本达到3000万元-4000万元原计划回购金额的上限,本次回购股份拟全部用于员工激励,有利于绑定核心管理层团队,确保未来新项目的顺利投产。 盈利预测与估值:上调公司2019、2020、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8、4.12、5.0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2、0.97、1.12元,对应PE分别为22X、9.3X、7.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低于预期,产品价格下跌。
桐昆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0-01-20 14.69 -- -- 15.76 7.28%
15.76 7.28%
详细
事件020年 1月 15日,桐昆股份发布 2019年度业绩预告,2019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8-30亿元,同比 2018年增加 6.8-8.8亿元,预计同比增长 32%-41%;201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26.8-29.3亿元,同比 2018年增加 6.1-8.6亿元,预计同比增长 29%-42%;基本每股收益为.52-1.62元。 简评业绩提升来自核心产品产销量提升、新产能工艺先进配套产业链一体化等:从前三季度披露数据来看,前三季度长丝实现产量 406万吨,同比增加 17%;实现销量 420万吨,同比增加 29%。2020年公司长丝产能从年初的 570万吨增加到 690万吨,全年新增产能为 120万吨,贡献了 2019年全行业增量的 46% ;公司 2018年全年销量为 446万吨,我们预计 2019年全年销量在 580万吨,预计全年销量增速在 30%左右。16-17年投产的 POY 长丝新装置比老装置毛利率要高 1-2个百分点,对应单吨利润要高 100-150元;嘉兴石化 18年 5月投产的 30万吨差别化纤维项目,由于生产原料 PTA 来自嘉兴石化,与 PTA 产业配套有效降低能源消耗、运输成本和包装成本,毛利率比同一类型的要高 2个百分点以上。 019年醋酸市场价格为 2937元/吨,相对 2018年 4593元/吨,同比下降 36%,醋酸价格下降带来成本降低预计在 2亿元左右。公司通过自产长丝油剂,自备纸管、包装材料方式降成本,增强盈利能力。同时公司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和组织架构,加大产品创新和智能制造投入,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业务盈利能力显著增强。2019年,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8-30亿元,预计同比增长 32%-41%,超过市场预期。 9年 PTA 价差略有下滑,长丝价差下滑幅度较大:2019年,PX、TA、POY、FDY、DTY 市场均价分别为 902元/吨、5753元/吨、936元/吨、8349元/吨、9542元/吨,分别同比-15.1%、-10.6%、16.7%、-15.4%、-13.9%; PTA、POY、FDY、DTY 价差分别为宋体 902元/吨、5753元/吨、7936元/吨、8349元/吨、9542元/吨,分别同比-15.1%、-10.6%、-16.7%、-15.4%、-13.9%; PTA、POY、FDY、DTY 价差分别为 886元/吨、1373元/吨、1786元/吨、2979元/吨,分别同比-53元/吨、-159元/吨、-93元/吨、-111元/吨。从 2019年 Q4到 2020年确定能投产 PTA 产能有新凤鸣 440万吨、中泰石化 120万吨、恒力石化 500万吨、逸盛新材料 330万吨,合计在 1400万吨,PTA 在四季度已经进入行业大面积亏损状态,预计 2020年 PTA 行业仍维持亏损状态,而桐昆股份嘉兴石化二期凭借全球最先进的英威达 P8技术仍能有一定的利润。2019年长丝行业新增产能在 260万吨,对应产能增速为 7%,预计 2020年长丝新增产能仍在 250-300万吨,产能增速仍在 7%左右,与需求增速大体匹配,基于长丝行业新增产能有序和需求好于 2019年,我们预计 2020年长丝价差将好于 2019年,公司未来长丝产能保持每年 100万吨新增产能,投资额度在 30-40亿元。 短期发展看如东项目,长远发展看广西钦州项目:上市公司计划投资 160亿元在江苏如东打造新的石化聚酯一体化生产基地,新建年产 2*250万吨 PTA、90万吨 FDY、150万吨 POY 产能,全部投产后预计产值可达350亿元,利税为 35亿元。其中,项目一期投资 120亿元,新建产能 2*250万吨 PTA、30万吨 FDY、90万吨POY,公司投长丝,2020年 1月 2号举行桐昆如东聚酯一体化项目开工仪式,2021年开始长丝产能将逐步投产; 二期投资额为 40亿元,新增 60万吨 FDY、60万吨 POY,同时建设燃煤热电联产项目,项目建成后,公司龙头地位将进一步巩固。目前公司生产基地比较多,上下游产能未完全匹配,钦州项目希望在一个园区内实现整个产业链,项目规划总投资 510亿,包括炼化、PTA 和聚酯长丝,由上游到下游建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链一体化,长远发展看广西钦州项目。 浙石化一期全面投产,投资收益带动 2020业绩继续增长。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总投资约 1800亿元。按多产芳烃、配套乙烯并适当生产成品油的原则,项目总规模为 4000万吨/年炼油、800万吨/年对二甲苯、280万吨/年乙烯。每期规模为 2000万吨/年炼油、400万吨/年对二甲苯、14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化工装置。一期 2000万吨/年炼油装置与 12月 30日投产,主体工程包括 22套炼油装置和 15套化工装置;二期工程炼油,芳烃和乙烯等核心装置规模与一期相同,包括 22套炼油装置和 12套化工装置,两期完全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 PX 800万吨归属于桐昆股份权益为 160万吨(20%)。项目建设完成后,一方面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在芳烃产业方面的话语权,进一步向上延伸公司产业链,提升公司总体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将会带动中下游化工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达到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最优化。 另外,浙石化带来投资收益可以对冲掉 2020年 PTA 价格下滑损失,因此整体预计 2020年业绩相对 2019年仍能保持两位数增长。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 2019年、2020年和 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9.0亿元(前值 27.5亿元)、36.9亿元(不变)和 40.8亿元(不变),EPS 1.59元、2.02元和 2.24元,PE 9.2X、7.3X 和 6.6X,维持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下跌;炼化项目开工率不及预期。
恒逸石化 基础化工业 2020-01-09 13.96 -- -- 14.85 6.38%
14.85 6.38%
详细
事件 2020年 1月 3日,恒逸石化发布 2019年度业绩预告,2019年公 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8-31亿元,同比(去年同 期为 19.6亿元)增长 42.7%-58.0%;基本每股收益约 0.98-1.08元。 简评 全行业景气偏低的情况下,文莱炼化项目助推公司业绩逆周期创 历史新高。2019年,PX、PTA、POY、FDY、DTY 市场均价分别 为 902元/吨、5753元/吨、7936元/吨、8349元/吨、9542元/吨, 分别同比-15.1%、-10.6%、-16.7%、-15.4%、-13.9%;PX、PTA、 POY、FDY、DTY 价差分别为 3027元/吨、886元/吨、1373元/ 吨、1786元/吨、2979元/吨,分别同比-441元/吨、-53元/吨、- 159元/吨、-93元/吨、-111元/吨。2019年,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8-31亿元,同比(去年同期为 19.6亿元) 增长 42.7%-58.0%,超过市场预期,其中文莱炼化项目的顺利投 产为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2019年 11月 3日,公司文莱一 期 800万吨/年炼化项目全面投产,顺利产出汽油、柴油、航空煤 油、PX、苯等产品,生产运行稳定,所有生产产品合格,已进入 商业运营阶段,逐步为上市公司贡献效益。文莱炼化项目优势显 著:项目位于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出口免关税,无增值税和消费 税,免企业所得税 11年,最长可享受 24年的税收优惠政策;工 艺技术先进,能够充分受益于 IMO2020新规,产出低硫柴油;公 用工程和生产装置成本优势明显,大幅降低单位生产成本;文莱 处于东南亚的核心位置,极利于发展出口贸易,贸易辐射区域可 覆盖整个东南亚地区,靠近马来西亚(亚洲最大的转运港口)和 新加坡(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港口),具有十分丰富的航道资源。 践行“新建+并购整合”产业发展模式,积极布局聚酯产品线。 2019年 4月,子公司嘉兴逸鹏二期“年产 50万吨差别化功能性 纤维提升改造项目”第一阶段正式建成投产运作。海宁恒逸新材 料有限公司“年产 100万吨智能化环保功能性纤维建设项目”也 在加快推进,项目总投资 63.6亿元,定位于数字化智能工厂,有 利于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增强公司盈利水平,完全投产后将进 一步增加公司的长丝产能,完善公司“PX-PTA-聚酯”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宿迁逸达竞得江苏翔盛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名下的全部资产,项目总产能 40万吨/年;同时,公司通过以 8.07亿元现金支付方式收购控股股东持有的杭州逸暻 100%股权,项目总产能 85万吨/年。通过聚酯并购整合及新建工厂,公司聚酯产能已达到 740万吨/年,进一步丰富了聚酯产品结构,公司化纤龙头地位进一步稳固。展望 2020年长丝行业新增产能继续控制在 300万吨以内,供需基本平衡,其中公司有 125万吨长丝投产,为 2020年新增产能的最大贡献者。聚酯产业链产能结构日趋合理,供需结构也趋于良性疏导,产业链上下游价格传导更加顺畅,2020年-2021年“PX→PTA、乙二醇→聚酯”产业链利润有望向下游聚酯转移,体现出公司管理层率先进行长丝行业整合,加大自建长丝自有产能建设战略的高瞻远瞩。 率先实现“一滴油,两根丝”的战略布局,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公司现有己内酰胺产能 40万吨/年,集团还将在钦州开工建设年产 120万吨己内酰胺-聚酰胺产业一体化及配套工程项目,总投资约 220亿元,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约 200亿元、税收约 20亿元,规模优势有望进一步提升。文莱一期 8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配套235万吨/年轻烃回收装置、22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150万吨/年芳烃联合装置、130万吨/年煤油加氢装置、22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100万吨/年灵活焦化装置、2*6万吨/年硫磺回收装置,投产后可年产 150万吨 PX、262万吨汽油、117万吨航空煤油、174万吨柴油、48万吨苯和 8.4万吨硫磺等产品。随着文莱一期炼化项目的顺利投产,公司打通了整个炼化化纤产业链的最后一环,实现“产业链一体化”的战略布局。公司通过海外建设文莱炼化项目、国内扩建中下游、并购重组等差异化发展模式,逐步实现原料完全自给,打造“原油-芳烃-PTA-涤纶”和“原油-苯-CPL-锦纶”均衡一体化的双产业链,持续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 2019年、2020年和 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0.2亿元、48.2亿元和 55.0亿元,EPS1.06元、1.70元和 1.93元,PE13X、8X 和 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下跌;炼化项目开工率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