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邵将

天风证券

研究方向: 汽车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110523110005。曾就职于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1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中鼎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5-06 12.07 -- -- 16.08 31.80%
22.46 86.08%
详细
事件概述:2022年5月5日,公司公告,中鼎股份子公司安徽中鼎减震近期收到客户通知,公司成为国内某头部自主品牌主机厂新平台项目底盘轻量化总成产品的批量供应商。本项目生命周期5年,生命周期总金额约为30.61亿元。 底盘轻量化再获30亿大单,轻量化业务超预期底盘轻量化是公司实现智能底盘战略转型的重要环节,公司旗下孙公司四川望锦球头铰链总成技术(底盘系统核心安全部件及性能部件)全球领先,是国内稀缺的球头铰链总成供应商。公司在轻量化领域总成能力国内领先,2021年底盘轻量化板块营收7.89亿元,占总营收比为6.28%,同比+2.46Pcts,表明公司在底盘轻量化系统总成领域的布局已初显成效。当前公司底盘轻量化总成产品已获比亚迪等多家头部新能源品牌主机厂订单,客户结构优质。此次再次获得国内某头部自主品牌主机厂新平台项目底盘轻量化总成产品30.61亿元大单(此前智能底盘业务单次最大订单为18.79亿元),助力公司底盘轻量化加速放量。截至目前公司轻量化产品累计在手订单总金额达73.34亿元,按照定点项目平均生命周期5年计,公司所获底盘轻量化订单有望为公司年化贡献约14.67亿元营收。 智能底盘业务在手订单超150亿,量价齐升驱动公司业绩估值“戴维斯双击“智能底盘业务显著提高公司配套单车价值量,随着核心产品空悬深度国产化,公司该业务有望持续领先对手,实现进口替代,成为汽车电子全球化龙头。公司传统汽车减震密封橡胶业务单车价值量仅几百元,智能底盘业务中空悬(智能化)、底盘轻量化总成件(轻量化)及热管理管路总成(电动化)单车价值量上万元,智能底盘业务单车价值量显著提升。当前公司传统业务营收已跻身全球零部件百强,规模化带来成本优势、优质的客户结构,以及对海外先进技术的深度吸收国产化,为公司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公司以空悬为核心加速布局智能底盘战略,通过高质量并购掌握核心技术,反向投资实现国产化,具备先发优势,有望在行业电动、智能及轻量化转型期快速抢占市场,成为全球汽车电子零部件龙头。截至目前,公司公告的智能底盘累计获得国内定点项目总额达153.75亿元,其中,热管理55.56亿元,空气悬架24.85亿元,在手订单充沛,增量业务量价齐升有望显著打开公司成长空间,驱动公司业绩及估值“戴维斯双击”。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营收138.07/150.16/165.9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1.84/13.92/15.59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2-2024年PE为14/12/11倍。随着公司业绩周期性恢复以及智能底盘战略的持续推进,作为全球零部件龙头公司有望享有估值溢价,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毛利率低预期,新品拓展不及预期,汇率风险等。
长城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4-26 24.12 -- -- 37.70 56.30%
44.52 84.58%
详细
事件:2022年 4月 22日,公司发布 2022年一季报,2022Q1实现营业总收入336.19亿元,同比+8.04%,归母净利润 16.34亿元,同比-0.34%。 毛利率大幅提升,研发投入加大支持产品力。疫情叠加缺芯影响,2022Q1公司销量同比-16.32%,在此背景下营收同比+8.04%,毛利率提升至 17.18%,同比+2.06pct/环比+1.88pct,营收与毛利率改善主要系:1)品牌焕新和向上战略支持下,单车均价持续提升;2)一次性计提费用环比减少。费用率方面,2022Q1三 费 合 计 7.5% , 同 比 +2pct ; 其 中 销 售 / 管 理 / 研 发 费 用 率 分 别 为3.13%/3.50%/3.94%,同比-0.55/+1.37/+1.02pct,管理费用率提升主要系股权激励费用增加所致,研发费用率提升主要系智能网联与新能源研发投入增加所致。利润方面,受三费提升影响,2022Q1净利润同比-0.3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13.03亿元,同比-2.41%,非经常性损益提升主要系:1)政府补助减少;2)外汇波动产生汇兑浮亏;3)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加。随着芯片供给逐步恢复,预计 Q2产能得到释放,规模效应增强,公司业绩和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销量结构持续改善,2022Q1单车营收同比+29%。2022Q1公司实现总销量 28.35万辆,同比-16.32%,哈弗/坦克/WEY/欧拉/长城皮卡分别销售16.7/2.6/1.4/3.4/4.3万辆,同比-25.1%/+79.8%/+22.3%/+10.0%/-27.7%。 截至 2022Q1,坦克 300累计销量破 11万;欧拉好猫累计销量 1.95万辆,同比大增 240%。得益于坦克 300/哈弗初恋/哈弗神兽/长城炮等高售价车型的热销,公司销售结构进一步改善,2022Q1单车营收达 11.86万元,同比+29.12%/环比+3.21%;单车利润达 0.58万元,同比+19.10%/+8.74%。2022年,哈弗酷狗、坦克 700/800、欧拉芭蕾猫/欧拉朋克猫/欧拉闪电猫、沙龙机甲龙等产品有望陆续上市。随着各品牌高端化车型逐步落地,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增强。 智能化技术赋能品牌向上,全球化布局加速。2022Q1,柠檬、坦克和咖啡智能三大技术品牌车型占比达 70.4%。依托于模块化平台降本增效,公司车型迭代加速。目前公司智能化车型占比提升至 84.5%,2022Q1毫末 HPilot 月度搭载增速超过 200%,未来随着“毫末城市 NOH 版”逐步上车,智能化技术发展将进一步赋能品牌向上。全球化布局方面,公司加快在巴西、东南亚、西欧等地布局。目前公司已接手巴西伊拉赛马波利斯工厂,预计 2023年投产;东南亚市场方面,公司积极加快“4+4东盟战略”布局;此外公司积极推进 WEY 品牌在欧洲发展。智能化与全球化驱动下,公司迎来快速发展新阶段。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分别为 95.49/156.57/188.78亿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为 24/14/12倍。看好公司电动智能化和多品牌战略发展,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芯片供应不及预期,乘用车市场复苏不及预期。
伯特利 机械行业 2022-04-13 50.66 -- -- 65.46 29.21%
91.55 80.71%
详细
事件概述:2022年4月8日,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34.92亿元,同比增长14.81%;归母净利润5.05亿元,同比增长9.33%;扣非归母净利润4.31亿元,同比增长5.77%。同时,公司公告,出资2亿元收购万达转向系统45%股权并获得董事会控制权,强化底盘系统协同优势。 2021年营收符合市场预期,受疫情及原材料影响,利润略有承压公司2021年全年实现营收34.92亿元,同比+14.81%,归母净利润5.05亿元,同比+9.33%,其中,2021Q4实现营收11.64亿元,同比+14.45%,实现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15.53%。21Q4利润端略有承压,其主要原因为全球汽车行业芯片短缺以及原材料、运费价格上涨影响所致。 加大研发投入推进电控制动快速落地,2022年有望持续保持高增长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2.39亿元,研发费用率为6.8%,同比+1.09Pcts,其中,21Q4研发费用率高达8.1%,同比+1.39Pcts。高研发投入助力公司电控制动产品持续落地,2021年公司新增项目定点160项,其中EPB83项,线控制动项目11项等,全年电控制动产品实现营收12.75亿元,占总营收比为36.51%,同比+11.18pcts。作为国内自主研发One-Box线控制动产品的企业,年产30万套线控制动产能建设已完成,于21年6月量产,21年已配套3个量产车型,公司持续规划线控制动产能建设,预计22年将再新增2条线控制动产线,预计到22年底公司将有望突破百万套线控制动产能,线控制动有望成为未来主要增长点。 收购浙江万达,布局转向系统,线控底盘再下一城浙江万达是一家专业从事汽车转向系统产品的研发、制造及销售的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企业,核心客户包括大众、上汽通用五菱、奇瑞汽、吉利等。其主导产品为汽车转向器和转向管柱,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EPS产品2021年实现40万套的销售量。公司与关联方瑞智联能收购万达方向机公司股权(公司出资2亿,45%股权;瑞智联能出资0.9亿,20%股权),有助于公司品类拓展,提升公司线控底盘领域核心竞争力。 投资建议:基于新业务不断开发,我们上调公司营收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营收45.68/57.60/74.8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5.99/8.17/11.18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2-2024年PE为36/27/20倍。公司汽车电子产品持续放量,受益于底盘域集中趋势,自主替代加速,制动领域龙头企业有望享有估值溢价,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毛利率低预期,新品拓展不及预期,收购协同不及预期,新产能投放不及预期,汇率风险等。
长城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4-12 26.02 -- -- 27.53 5.80%
44.52 71.10%
详细
事件概述:2022年4月11日,长城汽车发布3月产销快报,长城汽车3月汽车产量为10.4万辆,同比-5.5%/环比+47.2%;3月汽车销量为10.09万辆,同比-8.9%/环比+42.6%。新能源车销量为1.51万辆,环比+129.4%。 芯片供应有所缓解,销量边际改善在即。公司3月乘用车销量8.25万辆,同比-7.1%/环比+39.4%,环比强于行业表现(据乘联会数据,3月狭义乘用车销量181.4万辆,同比-1.6%/环比+23.6%),主要系公司芯片供应有所缓解。分品牌来看,哈弗/坦克/欧拉/WEY/皮卡销量分别为5.45/0.89/1.43/0.48/1.85万辆,环比+29.9%/+37.9%/+127.8%/+7.3%/+58.6%,其中欧拉及皮卡销量边际增长明显。当前,受上海、江苏、吉林等多地疫情影响,公司多家零部件供应商受到波及,但影响较为短期,我们预计5-6月份芯片及疫情影响有望好转。 强产品周期开启,高端个性化车型需求持续旺盛。分品牌重点车型来看:1)哈弗:H6销量2.16万辆,同比-38.0%/环比+10.3%,1-3月累计销量7.68万辆,同比+15.4%;大狗销量0.93万辆,同比+54.5%/环比+25.5%,产品力持续得到验证;神兽销量0.46万辆,环比-8.2%;2)坦克:坦克300销量0.89万辆,同比+78.3%/环比+37.9%,中大型商务豪华SUV坦克500已于3月正式上市,首批车辆预计在4月中下旬开启交付;3)欧拉:好猫销量0.64万辆,同比+201.2%/环比+56.8%;4)皮卡:长城炮销售1.45万辆,环比+70.4%,蝉联皮卡销量冠军;5)WEY:魏牌咖啡系列的明星车型拿铁DHT销量达到2,576台,环比+8%,冲击30万元以上高端新能源市场。一季度,长城汽车智能化车型占比提升至84.5%,三大技术品牌车型占比超70%,不断推动品牌向上。 海外市场多点开花,重磅车型出海有望带动销量攀升。3月海外销量达1.05万辆,同比+30.8%/环比+74.5%,占总销量比例达10.4%,1-3月累计销量2.93万辆。2021年第三代哈弗H6、哈弗JOLION、长城炮等全球化产品在多个海外市场实现上市,公司海外销售近14万辆,营收161.6亿元,同比+142.2%。据南非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最新批露,2022年1月和2月,长城汽车第三代哈弗H6在南非紧凑型SUV细分市场占有率高达15%,持续保持当地细分市场销量第一。 3月21日-4月3日,哈弗H6HEV、哈弗H6PHEV、哈弗JOLIONHEV、欧拉好猫于泰国曼谷国际车展亮相,欧拉好猫GT、坦克300HEV概念车于泰国市场首次展出,纯电动、油电混合、插电式混合动力等多种新能源车型陆续登陆海外市场,有望带动海外销量进一步攀升。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5.49/156.57/188.78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4/14/12倍。看好公司电动智能化发展和多品牌战略发展,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芯片供应不及预期,乘用车市场复苏不及预期。
广汽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4-11 11.04 -- -- 12.45 11.56%
18.11 64.04%
详细
事件概述:2022年4月7日,公司发布产销数据,广汽集团3月汽车销量为22.75万辆,同比+30.66%/环比+58.56%,1-3月累计销量60.82万辆,累计同比+22.48%。 自主产品力受到市场认可,后续重磅车型增厚销量。3月传祺销量3.01万辆,同比+15.08%/环比+26.47%,1-3月累计销量9.04万辆,累计同比+21.80%。分车型来看,GS4销量1.24万辆,环比+21.76%,连续三个月破万,销量进一步攀升;21M12上市的全新GS8上市2个月订单超2.5万,车型产品力持续受到市场认可。今年EMKOO、换代M8、影豹混动版等车型有望陆续推出,增厚传祺销量。埃安3月销量2.03万辆,同比+189.70%/环比+138.29%,其中AionY单月订单破万,交付0.95万台,稳居A级纯电SUV销冠;1-3月累计销量4.49万辆,累计同比+154.85%,持续领跑“新势力“。产品快速迭代叠加产能扩建,我们预计2022年埃安销量有望翻倍增长至25万辆。 两田保持两位数高增长,广丰新车表现亮眼。3月广本销量7.68万辆,同比+21.46%/环比+34.55%,其中雅阁/皓影/缤智分别贡献2.07/1.25/1.66/万辆,同比+22.36%/-29.54%/1.35%;1-3月累计销量21.24万辆,累计同比+16.75%。3月广丰销量9.7万辆,同比+41.00%/环比+93.62%,其中凯美瑞/雷凌/威兰达分别贡献2.72/2.00/1.43万辆,凯美瑞同比+78.87%,新车赛那/锋兰达上市即热销,月销为0.63/0.71万辆;1-3月累计销量24.7万辆,累计同比+23.44%。2022年两田加速扩张,产能方面,广汽丰田新能源车产能扩建项目一期、广汽丰田发动机建设项目按期完工,广汽丰田新能源车产能扩建项目二期(20万辆/年产能)稳步推进。车型投放方面,两田产品强周期开启,广本首款Honda品牌纯电e:NP1、广丰纯电SUVbZ4X将在今年陆续上市,电动燃油齐发力,有望进一步带动销量上行。 电动智能化加速推进,混改有望提振公司估值。电动化方面,埃安已实现海绵硅负极、超充、弹匣电池安全技术等“三电”领域核心技术自主可控;3月埃安埃安自研电池试制线开建,并投资设立能源生态科技公司,加速布局充换电、储能等能源生态战略;智能化方面,埃安在智能驾驶及智能网联技术保持领先优势,L2级、L2+级的辅助驾驶汽车装配量达到了50%以上。埃安于3月实施股权激励与引入战投,并计划于三季度启动A轮融资及股份制改制,随后积极寻求适当时机上市,本次埃安混改有望重构公司估值体系,提振公司估值水平。 投资建议:公司把握新能源市场崛起契机,技术与制度多措并举,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5.79/108.75/126.27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2/11/9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芯片供应不及预期,乘用车市场复苏不及预期。
亚太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4-08 7.43 -- -- 7.18 -3.36%
10.34 39.17%
详细
事件概述:2022年4月6日,公司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暨业绩预告修正公告,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31亿元,同比+24.29%;归母净利润0.44亿元,同比+168.37%,扣非归母净利润-0.17亿元,同比+64.42%。同时公司发布2022年Q1业绩预告,2022Q1预计实现归母净润0.2-0.3亿元,同比+33.28%-99.93%;扣非归母净利润0.15-0.25亿元,同比+59.69%-166.15%。 21年营收超预期,22Q1业绩超预期,公司拐点已至,业绩反转在即21年公司实现营收36.31亿元,同比+24.29%,超出我们预期;归母净利润0.44亿元,同比+168.37%。归母净利润略有下调(前期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0.63-0.73亿元),主要原因为:公司联营企业北京亚太业绩大幅下滑且部分客户出现财务困难而单项计提大额坏账准备,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对应收账款根据预计可收回金额单项计提坏账准备。过去几年随着行业的周期调整,公司持续优化客户结构,当前下游客户主要为长城、长安、大众、本田等头部企业,下游客户抗风险能力持续提升,预计此次坏账计提为单次影响。同时,公司2022Q1预计实现归母净润0.2-0.3亿元,同比+33.28%-99.93%;扣非归母净利润0.15-0.25亿元,同比+59.69%-166.15%。22Q1业绩持续保持高增长,其主要原因为,基础制动器与长城、吉利、广汽本田、东风本田等头部车企新产品落地,项目逐步量产;同时,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叠加缺芯带来的自主汽车电子国产替代新机遇,公司电子产品持续获得长城、零跑等头部自主主机厂认可,电子产品持续放量;基础制动器触底反弹叠加电子产品加速渗透,助力公司迎来业绩拐点。 基础制动器产品与电子制动器产品双轮驱动,公司进入新一轮高速成长汽车制动产品作为核心安全件,产品品控及制造工艺要求高。以基础制动为基础,向上逐渐升级汽车电子(ABS/ESC/EPB),最终升级为线控制动(IBS)为国际市场主流制动企业发展路径。公司基础制动领域优质广泛的客户结构,以及多年稳定的量产供应经验,为其进一步升级为线控制动提供重要切入点。同时公司作为国内最早研发并生产ABS的企业,近期多款汽车电子产品实现对国内核心自主品牌大规模量产配套。当前公司已与一汽、东风、长城、上汽、吉利、长安等核心自主品牌及零跑汽车等核心新势力车企展开紧密合作,产品持续获得客户认可。自主品牌全面崛起,份额持续提升,公司有望和自主品牌实现“伴随式成长”,实现核心汽车电子产品进口替代。公司多年聚焦汽车制动领域,基础制动和汽车电子业务“双轮驱动”有望实现进口替代,未来3-5年驱动公司实现高质量增长。 投资建议:公司产品加速放量,我们上调2021年营收,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营收36.3/41.9/54.7亿元;受联营公司业绩影响,我们下调公司2021年归母净利润,预计2021-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44/1.22/1.99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1-2023年PE为123/45/27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价格波动致毛利率低预期,新品拓展不及预期,汇率风险等。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4-07 245.00 -- -- 252.39 3.02%
358.86 46.47%
详细
事件概述:2022年4月3日,公司发布3月产销数据,比亚迪汽车3月汽车销量为10.49万辆,同比+157.0%/环比+15.2%。 22M3插混需求持续旺盛,同比劲增+615%。据乘联会数据,我们预计3月乘用车销量同比-12.7%/环比+4.3%。公司3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0.43万辆,同比+346.2%/环比+19.3%,22年累计销量28.47万辆,同比+433.4%,大幅超越市场。终端售价调价1-7K不等的情况下,销量依旧超市场预期,体现了强产品力下的需求韧性。分动力来看,纯电销量5.37万辆,同比+229.2%/环比+24.3%,22年累计销量14.32万辆,同比+271.1%;插混销量5.07万辆,同比+615.2%/环比+14.4%,22年累计销量14.15万辆,同比+857.4%,纯电与混动双轮驱动,同环比增速维持高位,我们预计今年DM需求有望持续旺盛,公司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冲刺110万辆,目前1-3月累计销量达预测年销量25.9%,超我们此前预期。4月3日,公司宣布停产燃油车(2月燃油车占比3.1%,销量影响较小),全力进攻新能源领域,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王朝+海洋网车型布局加速完善,强产品周期已至。3月王朝系列销量8.64万辆,环比+11.2%。其中旗舰车型汉系列3月销量1.24万辆,环比+33.0%,领跑自主中高端中大型轿车市场,3月19日汉DM开启预售,预售10小时订单超1.2万辆,热度持续高涨;定位20-30万元SUV的唐系列3月月销0.96万辆,全新一代唐DM同比+565.9%;宋/秦/元系列3月销量2.67/2.48/1.29万辆,环比+9.0%/+1.2%/+43.9%,元系列销量破万,元PLUSEV上市进一步贡献增量。海豚3月销量破万,环比+22.60%,上市以来销量持续爬坡。3月17日,军舰系列首款车型驱逐舰05上市,进军10-15万元混动市场。2022年海鸥、海豹、海狮等多款车型有望逐步上市,公司产品强周期已至。 平台化持续导入,公司长期逻辑持续兑现。公司凭借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等颠覆性技术,迎来了技术、产品和市场的全面发展。平台端,公司凭借DM平台打造多款高经济性与强动力性混动车型,铸就混动领域龙头地位,E3.0平台开启纯电产品强周期,平台化能力持续得到验证。产业端,公司核心零部件刀片电池持续外供长安/北汽/一汽等车企,据起点锂电统计,比亚迪电池2022/2023年产能有望达285/430GWh,助推新能源市场发展;公司半导体树立行业技术标杆,与电池打造稳定供应链,掌握上游话语权。零部件扩产+整车强产品周期多倍加速度赋能下,公司长期逻辑不断兑现,二次成长拐点已至。 投资建议:受电池成本影响,我们下调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78.83/165.73/222.95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87/41/31倍。公司在混动和纯电市场全面发力,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芯片供应缓解不及预期,乘用车复苏不及预期,产品落地不及预期。
广汽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4-04 11.00 -- -- 12.33 10.98%
18.11 64.64%
详细
事件概述:2022年3月30日,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56.76亿,同比+19.8%,归母净利润73.35亿,同比+22.95%。 2021Q4表现超市场预期,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公司2021年汽车销量214万辆,同比+4.92%,表现优于市场(行业同比-1.6%),市场占有率提升至8.16%,同比+0.09pct。2021年投资收益114亿元,同比+19.2%;自主经营性业务(归母净利润-投资收益)亏损44.8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提升13.5%,主要系股权激励费用同比+7.5亿元所致。单季度来看,2021Q4集团实现营收201.63亿元,同比+0.77%;归母净利20.51亿元,同比+112.81%,盈利能力改善明显。2021年公司毛利率7.92%,同比+1.45pct;第四季度毛利率10.27%,同比+0.83/环比+2.38pct,在原材料成本提升和电池涨价背景下毛利率边际改善明显。 产能扩张叠加新车加速,两田持续向上。2021年广本/广丰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148.10/1294.65亿元,同比-3.05%/+16.89%,实现销量78.03/82.80万辆,同比-3.17%/8.23%,单车营收分别为14.71/15.64万元,同比提升0.02/1.16万元。2022年两田加速扩张,产能方面,广汽丰田新能源车产能扩建项目一期、广汽丰田发动机建设项目按期完工,广汽丰田新能源车产能扩建项目二期(20万辆/年产能)稳步推进。车型投放方面,两田产品强周期开启,广丰全新MPV赛那2021年10月上市热销,有望成为新“现金牛”;2022年年初锋兰达、威飒陆续上市,其中锋兰达累计订单达1.1万台;广本全新轿车型格1月份上市销量近万辆。电动车方面,广本首款Honda品牌纯电e:NP1、广丰纯电SUVbZ4X将在今年陆续上市,电动燃油齐发力,有望进一步带动销量上行。 自主表现亮眼,埃安混改有望提振公司估值。2021年广汽自主销量达44.44万辆,同比+25.5%;单车营收11.07万元,同比+7.66%,其中广汽乘用车/埃安实现营收528.85/172.65亿元,同比+26.02%/+84.27%,单车营收16.3/14.4万元,同比+0.91/-1.37万元。产能方面,2月埃安产能扩建竣工,2022/2023年产能有望达20/40万辆。埃安于3月宣布对旗下多款车型官方指导价上调4000-10000元不等,有望消化成本上行压力。2022年3月埃安实施股权激励并引入战投,融资25.66亿元,埃安投后估值近390亿元。据公司指引,埃安将进一步启动A轮融资及股份制改制,并积极寻求适当时机上市。混改激发员工积极性,并有望重构公司估值体系。2022年广汽集团计划推出EMKOO、M8换代等。随着产品矩阵完善,广汽自主销量和盈利能力有望稳步提升。 投资建议:看好今年公司自主发力,两田产品投放周期来临,我们上调2022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5.79/108.75/126.27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2/11/9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芯片供应不及预期,乘用车市场复苏不及预期。
长城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4-01 28.19 -- -- 28.09 -0.35%
44.52 57.93%
详细
事件:2022年 3月 29日,公司发布 2021年年报,实现营业总收入 1364.05亿元,同比+32.0%,归母净利润 67.26亿元,同比+25.4%。 营收创历史新高,研发投入加大支持产品力。2021Q4公司营业收入达456.07亿元,同比+10.8%/环比+58.0%,达单季度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 17.81亿元,同比-35.8%/环比+25.8%。2021年公司营收创历史新高;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净流入 353.2亿元,同比+581.61%;海外营收 161.6亿元,同比增长 142.24%,助力经营业绩攀升。2021年公司毛利率 16.2%,同比-1.1pct,主要系管理、研发费用增加所致。2021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 分 别 同 比 +26.5%/+58.5%/46.4%/-212.9% , 费 用 率 同 比 -0.2pct/+0.5pct/+0.3pct/-0.7pct,销售费用率边际下行,股权激励摊销增加管理成本。2021年公司加大研发力度,研发投入高达 90.7亿元,同比+76.05%,占营收 6.65%,为产品体验升级提供技术强支撑。 销量结构持续改善,单车营收同比+15.0%。2021年全年公司实现总销量128.10万辆,同比+15.2%,哈弗/坦克/WEY/欧拉/长城皮卡分别实现销量77.00/8.46/13.50/5.84/23.30万辆,同比+2.6%/-/+140.0%/-25.7%/+3.6%,其中坦克占硬派越野车市场份额超 50%,长城皮卡连续 24年保持国内、出口皮卡销量第一,全球累计销量突破 200万辆。得益于坦克 300/哈弗初恋/哈弗神兽/长城炮等高售价车型的热销,公司销售结构进一步改善,全年单车营收达 10.65万元,同比+15.0%,21Q4达 11.49万元,同比+20.3%/环比+5.8%;单车利润达 0.53万元,同比+8.84%。2022年,哈弗神兽/Wey 摩卡 DHT/坦克 500相继上市,有望进一步促进销量及业绩增长。 智能化技术赋能品牌向上,2022年有望量价齐升。2022年 1-2月,柠檬、坦克和咖啡智能三大技术品牌车型占比达 75.1%。依托于“柠檬+坦克+咖啡智能”模块化平台降本增效,公司车型迭代加速,哈弗酷狗、坦克 700/800、欧拉芭蕾猫/朋克猫/闪电猫、机甲龙等全新产品将逐步上市,助力公司销量持续上行。 智能驾驶方面,2022年 1-2月,长城智能化车型占比已提升至 88.1%,毫末智行全栈自研的 NOH 高阶智能驾驶计划 2022年底搭载 34款长城乘用车车型。 技术赋能下,2021年 1-2月长城汽车 15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提升至 15.5%,未来随着各品牌高端化车型逐步落地,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受缺芯及原材料涨价影响,我们下调 2022年归母净利,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分别为 95.49/156.57/188.78亿元,对应当前股价 PE为 28/17/14倍。看好公司电动智能化和多品牌战略发展,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芯片供应不及预期,乘用车市场复苏不及预期
拓普集团 机械行业 2022-04-01 58.12 -- -- 59.90 2.57%
72.15 24.14%
详细
事件概述: 2022年 3月 28日公司发布 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 公司预计 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36.3亿元~37.3亿元,同比增长 50%~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46亿元~3.86亿元,同比增长 41%~5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预计 2022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4亿元~3.8亿元,同比增长 42%~58%。 业绩高增涨彰显龙头地位,平台化战略初显成效公司预计 2022Q1实现营业收入 36.3亿元~37.3亿元,同比增长 50%~54%,其中 3月实现营收 11~12亿元, 同比增长 30%~4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46亿元~3.86亿元,同比上年增长 41%~57%, 其中 3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0.96~1.36亿元, 同比增长 3%~45%; 扣非净利润为 3.4亿元~3.8亿元,同比上年增长 42%~58%。 3月受缺芯及海外局势等多重因素扰动,公司业绩仍能保持高速增长, 我们判断其主要原因为公司产品平台化战略和 T0.5级营销战略推进顺利,各项业务均快速发展。 面向智能电动汽车的轻量化底盘、热管理等业务增长强劲,助力公司业绩高增长。 线控底盘相关转向、刹车、空气悬架等业务有序推进, 后续有望持续推动营收保持快速增长。 受益于公司产品结构化调整,高端产品占比持续提升,叠加行业复苏带来的产能利用率持续修复, 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向上, 2022Q1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保持高增速。 NVH 核心龙头企业, “2+3” 战略助力公司向平台化顺利转型公司是 NVH 行业龙头,客户资源优质,受益于周期共振业绩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公司推进“2+3” 平台化战略,为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公司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以优质的客户资源为基础,伴随着汽车行业下半年进入滞涨期,补库周期的开启将带动公司业绩提升,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公司积极推进“2+3” 产品布局,形成以“减震+隔音” 为拳头产品,前瞻化布局轻量化底盘+热管理系统+汽车电子的一家综合性汽车零部件的领军企业。 在汽车电子产品领域, 公司持续导入智能驾驶系统产品, 包括电子真空泵 EVP、智能刹车系统 IBS、智能座舱等核心汽车电子产品。公司是国内首个成功量产 EVP 的零部件企业, IBS 产品也发展到第 IV代,有望打破国际巨头的技术垄断。汽车电子业务盈利能力强,产品营收毛利率高,公司 EVP 和 IBS 项目预计 2022年 5月达产,有望开拓新市场。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实现营收 113.29/144.98/182.0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11.02/14.63/20.13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2021-2023年 PE 为55/41/30倍。公司积极布局汽车电子业务,如今已陆续进入收获期,作为中国稀有的汽车零部件平台化龙头公司有望享有估值溢价, 维持“推荐” 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毛利率低预期,新品拓展不及预期,新产能投放不及预期,重点客户订单不及预期,汇率风险等。
广汽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3-21 10.94 -- -- 11.91 8.87%
17.54 60.33%
详细
事件概述:3月17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埃安实施员工股权激励及相关事项的议案》,同意埃安采取非公开协议增资的方式,实施员工股权激励、广汽研究院科技人员“上持下”持有埃安股权及同步引入部分战略投资者。 员工持股绑定核心人才,“上持下”释放企业活力。广汽埃安本次增资共计融资25.66亿元,其中股权激励对象出资17.82亿元,包括广汽埃安员工679名以及广汽研究院科技人员115名,持股比例约4.55%,激励覆盖范围约20%,充分调动公司核心骨干及优秀员工的积极性。广汽集团开创性地采用“上持下”持股方式,给予115名科技人员埃安股权,是广汽集团作为国企改革“双百企业”用足政策红利、全力推进改革的一次创新性突破。作为广汽集团的研发主体,广汽研究院与广汽埃安业务联系紧密,增资使部分研发人才能够同时享受到广汽集团、广汽埃安的双重激励政策,最大程度激发创新活力。 引入多家行业巨头,强强联合提升竞争力。本次融资同步引入诚通集团、南网动能、广州爱安作为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约2%。其中诚通集团为中央企业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能链接到优质国企的资源及政策支持赋能广汽埃安发展;南方电网与南航集团共同组建的专项基金“南网动能”参与本次混改,将助力广汽埃安在布局充电设施及换电储能等能源生态建设、绿色出行生态共建及智慧交通技术合作业务的推进;广州产投牵头多家广州优质国企组建的基金广州爱安参与本次混改,有利于广汽埃安立足本地优势,继续深耕大湾区,推动业务发展。按规划,随着员工股权激励工作的完成,广汽埃安将进一步启动A轮融资及股份制改制,并积极寻求适当时机上市。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及A轮融资,埃安有望与在资源、市场、技术等方面具备优势的战略投资伙伴深度合作,发挥自身在电池、电驱产业链自主可控的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 有效激励提振销量,埃安估值有望破千亿。埃安作为广汽集团发展电动智能化的核心载体,背靠集团全球化体系优势,在新能源“赛道”快速发展。2021年埃安销量12.4万辆,超额完成10万辆年度目标。22M1Aion S PLUS和续航达1008km的AION LX PLUS上市,快充+长续航打造强产品力,埃安有望实现量价齐升。2019-2021年,埃安销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3%,2021年产能利用率一度超160%。22M2埃安智能生态工厂二期项目顺利竣工,随着工厂扩产+新建积极推进,预计2022/2023年埃安产能将达20/40万辆,今年销量有望翻倍。对标“蔚小理”PS估值水平,埃安估值有望破千亿。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3/91.5/110.4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7/13/11倍。公司把握新能源市场崛起契机,技术与制度多措并举,自主崛起有望成为公司新增长点,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及芯片供给波动;新品拓展不及预期。
拓普集团 机械行业 2022-03-16 52.49 -- -- 61.14 16.48%
67.92 29.40%
详细
事件概述:2022 年3 月14 日公司发布2021 年度业绩快报,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38 亿元,同比增长75.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45 亿元,同比增长66.39%。同时,公司公告2022 年1 至2 月经营情况,2022 年1 至2 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5.30 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6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0 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64%。 营收略超预期,新业务量价齐升推动业绩持续高增长2021 年公司实现营收114.38 亿元,同比+75.68%,其中2021Q4 营收36.16亿元,同比+64.91%,环比+24.41%,2021 年总营收略超我们预期。2022 年以来公司经营情况依旧稳健,1-2 月份营收同比增长约60%,我们判断,业绩持续保持高增长的原因为公司加速推进平台化战略,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增长强劲。 2021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10.45 亿元,略低于业绩预告(10.5-11.5 亿元)下边界,其主要原因为公司前期业务扩张进行一系列收购后于2021 年计提了商誉减值0.47 亿元,加回计提后其实际归母净利达10.92 亿元。2021Q4 实现归母净利3.39 亿元,同比+40.63%,环比+15.32%。受益于公司产品结构化调整,高端产品占比持续提升,叠加行业复苏带来的产能利用率持续修复,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向上,2022 年1-2 月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保持约64%的高增速。 NVH 核心龙头企业,“2+3”战略助力公司向平台化顺利转型公司是NVH 行业龙头,客户资源优质,受益于周期共振业绩有望保持稳健增长,同时公司积极推进“2+3”战略,多重优势为长远发展保驾护航。公司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客户集中度高,以优质的客户资源为基础,伴随着汽车行业下半年进入滞涨期,补库周期的开启将带动公司业绩提升,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公司积极推进“2+3”产品布局,形成以“减震+隔音”为拳头产品,前瞻化布局轻量化底盘+热管理系统+汽车电子的一家综合性汽车零部件的领军企业。在汽车电子产品领域,公司持续导入智能驾驶系统产品,包括电子真空泵EVP、智能刹车系统IBS、智能座舱等核心汽车电子产品。公司是国内首个成功量产EVP 的零部件企业,IBS 产品也发展到第IV 代,有望打破国际巨头的技术垄断。汽车电子业务盈利能力强,产品营收毛利率高,公司EVP 和IBS 项目预计2022 年5 月达产,有望开拓新市场。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实现营收113.29/144.98/182.04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1.02/14.63/20.13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1-2023 年PE 为53/40/29 倍。公司积极布局汽车电子业务,如今已陆续进入收获期,作为中国稀有的汽车零部件平台化龙头公司有望享有估值溢价,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毛利率低预期,新品拓展不及预期,新产能投放不及预期,重点客户订单不及预期,汇率风险等。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3-14 8.64 -- -- 8.94 3.47%
13.05 51.04%
详细
事件概述:2022年 3月 10日,长安汽车发布 2月产销数据,汽车产量 13.09万辆,同比-17.3%/环比-47.1%;销量 13.81万辆,同比-15.1%/环比-50.2%。 自主:供应链制约产销释放,公司销量短期承压。 2月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销量 10.87万辆,同比-22.1%/环比-51.9%,其中乘用车销量 6.99万辆,同比-32.7%/环比-55.9%,整体表现弱于行业(2月国内狭义乘用车销量同比+26.9%/环比 -32.6%)。 分品牌来看:1)CS75/CS55系列销量 1.36/0.52万辆,同比-58.4%/-49.4%,第二代 CS75PLUS 预售 1个月订单突破 2.4万台; 2)UNI 系列销量 1万辆,同比+42.5%,UNI-K iDD 3月已正式上市;10万级轿跑 UNI-V 预计 3月份上市,截至 2月 22日累计订单已突破 1.6万台,UNI系列车型上市有望带动公司 ASP 上行;3)逸动/欧尚/凯程销量 1.02/1.47/1.73万辆,同比-32.3%/-27.0%/+9.8%。 销量表现偏弱主要是受春节假期及博世、施耐特等上游供应链企业芯片短缺影响。 目前公司设专供团队管控芯片,积极和供应商沟通,同时寻求芯片国产替代,我们预计 3月份产业链供应有望逐步好转,目前公司在手订单近 10万,后续芯片恢复有望带动销量上行。 合资:同比表现好于自主,强车型周期开启复苏。 长安马自达销量为 1.00万辆,同比+58.4%/环比-49.9%,1-2月累计销量 2.98万辆,同比+64.5%;长安福特销量为 1.19万辆,同比+9.2%/环比-52.0%,1-2月累计销量 3.68万辆,同比-10.4%,同比表现好于自主。“福特中国 2.0”转型计划开启新周期,主销车型蒙迪欧全新一代有望于 3月份开启预售,四缸福克斯/探险者/锐界等主力车型将迎来换代,即将上市的林肯 Z 搭载 27英寸中控屏、 2.0T 发动机/8AT 变速箱,在 30万级乘用车中优势突出,有望带动品牌销量持续上行,高端化产品将进一步提振盈利能力。 新能源平台加速产品落地,电动智能化提速前进。“华为+宁德” 打造 CHN架构赋能阿维塔,首款高端智能纯电 SUV 阿维塔 11预计 2022Q3量产。 长安基于方舟架构和 CHN 架构自主研发 EPA0/EPA1/EPA2纯电平台,打造紧凑级家轿车 C385、入门级轿车 A158以及紧凑型 SUV C673,预计今年陆续上市,或快速抢占 15-20万细分市场份额。未来 EPA 将升级为智能汽车超级数字化平台——SDA 架构,助力长安新能源未来三年 11款全新产品投放、 2025年销量突破 70万辆目标的实现。 随着产品规划落地,香格里拉计划、蓝鲸 IDD 混动、北斗天枢计划稳步推进,公司电动智能化提速前进,有望带动品牌上行。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5.62/57.97/66.71亿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19/15/13倍。公司传统燃油车竞争力持续强劲,新能源差异化双品牌+多款新车有望带来业绩增长。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芯片供应不及预期,乘用车市场复苏不及预期。
中鼎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3-11 16.61 -- -- 17.08 2.83%
17.08 2.83%
详细
事件概述:2022年3月9日公司公告,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安徽特思通管路技术有限公司近期收到客户的通知,公司成为国内某头部新势力品牌主机厂新平台项目热管理管路总成产品的批量供应商。本次项目生命周期为5年,生命周期总金额约为2.13亿元。 热管理业务持续发力,再获定点彰显产品核心竞争力 公司2017年通过收购全球流通龙头公司TFH布局热管理业务,致力于发动机及电池热管理系统总成产品的研发与配套。TFH拥有creatube工艺、TPV软管等先进技术,在汽车冷却管路细分市场市占率全球排名第二,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公司并购TFH后对其深度整合,国内反向投资成立安徽特斯通,以TFH为基础,公司快速掌握全球领先的热管理系统总成技术,现已成为国内汽车热管理系统总成产品的高端供应商。公司当前已获得吉利、理想、小鹏、零跑等在内的多家车企热管理管路总成订单,此次再次获得国内某头部新势力品牌主机厂认可,彰显产品核心竞争力,有望加速推动公司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管路国内业务持续拓展。截至目前,公司热管理管路订点总金额达55.56亿元,按照5年生命周期计算,将为公司每年贡献营收多达11.11亿元。 以空悬为核心加速布局智能底盘战略,全面迎接行业电动智能化变革,现已累计获得定点项目总额达123亿元 公司传统汽车减震密封橡胶业务单车价值量仅几百元,智能底盘业务中空悬(智能化)、底盘轻量化总成件(轻量化)及热管理管路总成(电动化)单车价值量上万元,智能底盘业务单车价值量显著提升。当前公司传统业务营收已跻身全球零部件百强,规模化带来成本优势、优质的客户结构,以及对海外先进技术的深度吸收国产化,为公司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公司以空悬为核心加速布局智能底盘战略,通过高质量并购掌握核心技术,反向投资实现国产化,具备先发优势,有望在行业电动、智能及轻量化转型期快速抢占市场,成为全球汽车电子零部件龙头。截至目前,公司公告的智能底盘累计获得国内定点项目总额达123.14亿元,其中,空气悬架24.85亿元,轻量化42.73亿元。增量业务量价齐升,有望显著打开公司成长空间,驱动公司业绩及估值“戴维斯双击”。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营收130.28/137.15/149.2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0.50/11.50/13.88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1-2023年PE为19/17/14倍。随着公司业绩周期性恢复以及智能底盘战略的持续推进,作为全球零部件龙头公司有望享有估值溢价,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毛利率低预期,新品拓展不及预期,汇率风险等。
长城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3-10 29.96 -- -- 30.19 0.77%
37.27 24.40%
详细
事件概述:2022年 3月 8日,公司发布 2月产销快报,汽车销量为 7.08万辆,同比-20.5%/环比-36.7%;1-2月累计销量 18.26万辆,同比-20.0%。 芯片供给短缺制约产能,公司销量短期承压。公司 2月销量同比下滑 20.5%,弱于行业表现(据乘联会数据,2月国内狭义乘用车销量 145.5万辆,同比 +26.9%/环比 -32.6%)。主要系 1)春节假期影响;2)博世 ESP 芯片供应受限(博世 ESP 为公司主力车型独家供应商)。分品牌来看,哈弗/坦克/欧拉/WEY/皮卡销量分别为 4.20/0.65/0.63/0.44/1.16万辆,同比-31.2%/+96.0%/-15.1%/+103.1%/-23.1%,仅坦克与 WEY 品牌在低基数影响下同比增速较高,其余三大品牌均同比下滑。当前 ESP 芯片供应不足为短期扰动,目前公司正积极与供应商协商,预计 3月 ESP 芯片供应有望逐渐恢复,二、三季度芯片供给将进一步缓解。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充裕,芯片恢复有望推动销量上行。 销量结构持续优化,高端个性化车型需求旺盛。分品牌重点车型来看:1)哈弗:哈弗 H6销量 1.96万辆,同比-38.1%;哈弗神兽销量超 5000辆,上市3个月累计销量破 2万,销量表现亮眼。2)坦克:坦克 300销量 0.65万辆,上市累计销量破 10万,坦克 500(广州车展预售首日有效订单超过 2.2万)将于3月上市,高端化助推坦克盈利上行。3)欧拉:好猫销量0.41万辆,同比+165.1%,后续 20万左右的芭蕾猫、闪电猫等明星车型上市有望实现量价齐升。4)WEY: 拿铁 DHT 销量 0.24万辆,环比+52.4%;搭载全栈自研高阶智能驾驶 NOH 的摩卡 DHT PHEV 于 3月全球上市,进军高端新能源市场。5)长城皮卡:长城炮销量 0.85万辆,同比+4.9%,缺芯下持续热销。金刚炮于 3月开启预售,有望进一步打开皮卡市场。2022年,哈弗酷狗、坦克 500/700/800、欧拉芭蕾猫/欧拉朋克猫/欧拉闪电猫、金刚炮(首款超跑皮卡概念车)、沙龙品牌机甲龙等产品将陆续上市,品牌高端化持续推进,助力长城实现量价齐升。 模块化平台加速车型迭代,智能化技术赋能品牌向上。2022年 1-2月,柠檬、坦克和咖啡智能三大技术品牌车型占比达 75.1%。依托于“柠檬+坦克+咖啡智能”模块化平台降本增效,公司车型迭代加速。智能驾驶方面,2022年 1-2月,长城智能化车型占比已提升至 88.1%。毫末智行全栈自研的 NOH 高阶智能驾驶计划 2022年底搭载 34款长城乘用车车型。技术赋能下,1-2月长城汽车 15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提升至 15.5%,未来随着各品牌高端化车型逐步落地,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投 资 建 议 : 预 计 公 司 2021-2023年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67.82/110.25/144.59亿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40/25/19倍。看好公司电动智能化发展和多品牌战略发展,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芯片供应不及预期,乘用车市场复苏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1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