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邵将

天风证券

研究方向: 汽车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110523110005。曾就职于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10%
(--)
60日
中线
5%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0/2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科博达 机械行业 2022-08-31 57.11 -- -- 63.87 11.84%
78.90 38.15%
详细
事件概述:2022年8月25日,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2022H1实现营业收入14.85亿元,同比+1.82%;归属母净利润1.99亿元,同比-13.52%。 新能源产品放量,带动22Q2营收逆势增长。1)营收逆势增长:受芯片短缺、疫情等因素影响,22Q2我国汽车产销同比分别-9.43%/-13.29%,公司22Q2实现营收7.48亿元,同比+6.77%,实现逆势增长;实现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1.06%,环比+17.44%,边际持续改善。分业务来看,2022H1照明控制/电机控制/能源管理/车载电器与电子业务实现营收7.48/2.81/0.43/2.79亿元,同比+4.52%/-11.85%/+19.59%/+10.37%,能源管理和车载电器与电子业务贡献主要营收增量。上半年新能源车业务营收1.1亿元,同比大增76%,受益于新能源产品持续放量,公司营收有望进一步增长。2)盈利能力短期承压:22H1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4.55%,同比-1.09pct,受疫情导致的原材料及芯片价格上涨影响,盈利能力短期承压。其中,Q2毛利率为35.73%,环比+2.38pct,环比改善明显。细分业务端,车载电器与电子业务毛利率为28.8%,同比+5.9pct,随着疫情及缺芯等外部影响减弱,公司盈利能力有望回升。3)费用保持稳定:22H1公司四费费用率为17.63%,同比+0.39pct,其中销售费用0.29亿元,同比+16.15%,系疫情导致海外运费增加所致,研发费用1.67亿元,同比+18.01%,研发费用率11.21%,公司维持高研发投入,保持产品核心竞争力。 汽车电子业务加速拓展,充沛订单量支撑公司可持续发展。公司前瞻性深入布局能源车赛道,客户、产品战略持续推进。上半年,公司现有的灯控、智能执行器、车内智能光源、车载电子、域控制器等主要产品,共获得宝马、大众、一汽红旗、理想等客户新定点项目60个,预计产品生命周期销量约1.2亿只,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其中,宝马大灯和尾灯控制器项目预计生命周期销量约4500万只,拟于2025年底前量产,有助公司立足于国际高端市场。22H1福特、雷诺、宝马全球平台产品及战略产品底盘控制器,销售收入同比逐步增长;车内智能光源和USB产品持续放量,销售收入分别实现50%、40%的同比增幅。 底盘域处国内领先地位,域控制器打开新增量。公司在国内底盘控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拥有DCC、ASC、底盘域控制器等产品,已获得小鹏、吉利、比亚迪及国内头部自主品牌等多个客户产品定点,其中,小鹏汽车底盘控制器产品DCC已于2020年量产。同时,公司域控制器产品顺利延伸到车身领域,并已获得国内一家头部新势力车企的车身域控制器定点。客户+产品持续拓展,助推公司业绩高增长。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55/7.12/9.05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2-2024年PE为41/32/25倍。公司作为国内灯控龙头企业,有望享有估值溢价,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下游客户产销量不及预期等风险。
中鼎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8-25 19.45 -- -- 18.50 -4.88%
18.50 -4.88%
详细
事件概述:2022 年8 月22 日,公司公告,中鼎股份子公司AMK 成为欧洲某知名汽车制造商空气悬挂系统总成产品的批量供应商。本次项目生命周期为7年,单车价值约为9000 元,生命周期总金额约为1.8 亿元。 海外空悬订单落地,公司总成供货能力持续验证空悬技术壁垒高,目前全球市场空悬供应商仍然以大陆、威巴克和AMK 为主。AMK 为全球第三大空气悬挂供应商,公司2016 年收购AMK 切入空气悬架核心赛道,现已掌握供给单元和控制程序核心技术,跻身全球空悬头部阵列。 2021 年公司空悬业务毛利率提升至16.81%,同比+4.75Pcts,AMK 非空悬核心业务剥离初现成效,盈利能力显著改善。此次获得欧洲某知名汽车制造商1.8亿元空气悬挂系统总成产品定点,是公司在空悬领域总成能力的有力背书,表明:1)公司海外客户持续拓展,空悬海外营收有望持续稳步增长。公司空悬海外客户主要为沃尔沃、戴姆勒、特斯拉和捷豹路虎等,客户结构优质,2021 年公司空悬海外营收达6.03 亿元,随着海外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公司海外空悬业务营收有望稳步增长;2)空悬总成能力持续强化,公司核心竞争力持续加强。集成趋势下,空悬系统零部件自产化率高的企业将获得高份额,相较国内其他企业,中鼎布局较广、进度较快,空气悬架总成供货能力持续验证。总成化研发和深度国产化将进一步助力公司快速拓展国内市场,空悬国产化迎来高速增长。 智能底盘业务在手订单超211 亿,量价齐升驱动公司业绩估值“戴维斯双击”公司传统汽车减震密封橡胶业务单车价值量仅几百元,智能底盘业务中空悬、底盘轻量化总成件及热管理管路总成单车价值量上万元,智能底盘业务单车价值量显著提升。当前公司传统业务营收已跻身全球零部件百强,规模化带来成本优势、优质的客户结构,以及对海外先进技术的深度吸收国产化,为公司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公司以空悬为核心加速布局智能底盘战略,通过高质量并购掌握核心技术,反向投资实现国产化,具备先发优势,有望在行业电动、智能及轻量化转型期快速抢占市场,成为全球汽车电子零部件龙头。截至目前,公司公告的智能底盘累计国内定点项目总额达211.38 亿元,其中热管理59.89 亿元,轻量化96.89 亿元,增量业务量价齐升,驱动公司业绩及估值齐增。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实现营收138.07/150.16/165.98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1.84/13.92/15.59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2-2024 年PE 为22/18/16 倍。随着公司业绩周期性恢复以及智能底盘战略的持续推进,作为全球零部件龙头公司有望享有估值溢价,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毛利率低预期,新品拓展不及预期等。
光洋股份 机械行业 2022-08-22 9.47 -- -- 9.08 -4.12%
9.08 -4.12%
详细
事件概述:2022年 8月 17日,公司公告全资子公司天海同步获得吉利汽车《定点函》,天海同步被选定为 Everest 项目(第二代 DHT 机型)齿毂组件的定点供应商,产品将会先后搭载吉利和领克品牌旗下多个新能源车型,预计2023年 7月进入量产。 中高端轴承国产替代持续突破,新能源业务二次腾飞。自主品牌全面崛起,助力汽车零部件国产替代加速落地,汽车轴承、齿轴等基础制造环节国产替换趋势已来。目前,全球轴承市场 70%左右的份额被斯凯孚、舍弗勒等外资占据,国产品牌占有率仅在 10%-20%,且主要为低端轴承产品。公司深耕汽车轴承十余载,以国产化替代为突破口,产品向中高端、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等方向转型升级,当前中高端轴承已获得突破,现有的中高端轴承产品包括新能源车用驱动电机轴承、轮毂轴承等。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加速渗透,新能源产品需求量加速上行,公司抓住新能源机遇,顺利切入比亚迪、小鹏、蔚来、理想、零跑等新能源车企供应链,中高端轴承类产品持续落地。据公司年报披露,2021年公司为吉利汽车重点配置的产品有传动轴承与同步器总成产品,此次获得吉利汽车 Everest 项目齿毂组件定点,公司产品品类持续拓展,公司产品持续获得主机厂认可。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公司 2021年配套新能源轴承、同步 器 行 星 排 、 毛 坯 加 工 产 品 销 量 分 别 达 149/176/51万 套 , 同 比+981%/+1086%/4950%,2021年销售收入达 1.13亿元。公司产能逐步释放,支撑收入大幅增长,公司新能源板块的营收有望带动公司业绩快速上行。 收购威海世一,剑指电路板核心赛道,布局汽车电子业务。随着汽车进一步向智能化、轻量化等方向发展,更多的传统的机械驱动部件将升级换代为电驱动,车用 PCB 会新增摄像头及 FPC(柔性电路板)等单元(新增价值量超 1000元),进一步推升汽车电子的市场规模,带来 PCB 市场规模新增长。据 Prismark 测算,2021年全球 FPC 年产值超过 125亿美元,市场空间广阔。公司于 2020年12月收购威海世一(主要终端客户为手机、无线蓝牙耳机等消费类电子厂商,目前也已向部分汽车行业客户的摄像头模组供应 PCB 板,主营业务扩展至 FPCB 产品),进入印刷电路板领域。凭借威海世一 FPCB 领域长期积累的经验及优质的下游客户资源,叠加公司现有汽车领域优势的客户资源,有望助力公司开启第二成长曲线,助力光洋营收再上一个台阶。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0.09/1.39/2.67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2022-2024年 PE 为 485/33/17倍。看好公司轴承板块的龙头地位及 FPCB 领域的强劲布局,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疫情不可控导致海运成本加剧;原材料成本超预期上行导致公司毛利率低预期;新产品落地不及预期;并购后的整合风险。
拓普集团 机械行业 2022-08-22 85.20 -- -- 89.28 4.79%
89.28 4.79%
详细
事件概述:2022 年8 月18 日,公司公告与安徽省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管委会签署《项目协议书》,公司拟在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投资25 亿元分期建设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 投资25 亿建设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轻量化业务扩产加速整车轻量化可有效提升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催生了轻量化底盘需求的快速增长。2022 年7 月12 日,公司公开发行25 亿元可转债,用于在宁波杭州湾新区建设共计480 万套轻量化底盘系统项目,预计将于2023 年10 月底竣工投产。 此次拟在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投资25 亿元分期建设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此基地将主要用于生产轻量化底盘、一体化车身及内饰系统等新能源汽车关键产品,公司轻量化底盘战略布局再提速。从拟投资建设的项目情况来看,协议书项目下的计划总用地约500 亩,其中项目一期用地约200 亩。布局新能源汽车底盘系统和内饰系统生产基地将大幅扩大公司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品的产能,有效解决客户需求。该工厂区位优势明显,距离相关客户较近,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快速响应能力,有效降低生产和运输成本,提升公司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随着新增产能落地,公司轻量化业务有望再上一个台阶。 8 大模块战略带动单车价值提升,Tier 0.5 合作模式持续推进产品端:公司持续推进平台化战略,形成以“减震+内饰”为拳头产品,“轻量化+热管理+底盘+空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为新增长点的8 大模块战略布局,智能化产品陆续导入,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从量价来看,2021 年公司底盘系统营收26.24 亿元,占比23.82%,单价935 元/套,毛利率17.68%;汽车电子营收1.83 亿元,占比1.66%,单价265 元/套,毛利率26.3%;热管理营收12.85亿元,占比11.66%,单价2,500 元/套,毛利率17.83%,新产品单价、毛利率较高,八大产品线提升单车价值至3 万元,有望推动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保持高速增长。公司EVP 和IBS 项目预计2022 年年内达产,空气悬架、波兰底盘和热管理项目将陆续做批产准备,产能扩张+高度自研持续深化公司竞争力。客户端:公司积极与特斯拉、Rivian、蔚小理等头部新势力以及华为、小米等科技企业合作,探索Tier 0.5 级的合作模式,为公司实现数百万辆级的配套合作奠定基础。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加速渗透,公司业绩有望快速上行。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4.63/20.13/25.82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2-2024 年PE 为64/47/36 倍。公司积极布局汽车电子业务,如今已陆续进入收获期,作为中国稀有的汽车零部件平台化龙头公司有望享有估值溢价,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拓展不及预期,新产能投放不及预期等。
华达科技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8-18 19.45 -- -- 22.44 15.37%
22.44 15.37%
详细
汽车冲压业务国内龙头,切入特斯拉与“新势力”供应链,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公司主营业务为乘用车冲压焊接总成件、发动机管类件及相关模具的开发、生产与销售,目前主要为国内各大整车商提供汽车车身部件、发动机总成管类件等冲压及焊接产品,是国内乘用车冲压及焊接总成零部件产品较为丰富的公司之一。2018年公司收购江苏恒义进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研发制造电池箱下托盘总成、电机壳、电驱总成等产品。从客户来看,冲压件领域,公司主要客户包括本田、丰田、通用、特斯拉等整车厂。2018年公司切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后,客户拓展至小鹏、蔚来、理想、宁德时代、上汽时代等”新势力”及动力电池企业,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强者恒强效应凸显。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47.17亿元,同比+14%;归母净利3.25亿元,同比+56%。 传统主业市场空间大但格局分散,公司产能持续释放,龙头效应加速。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测算,平均每辆车上包含1500余个冲压件,单车配套价值超1万元。以2021年汽车产量来算,我国2021年汽车冲压件市场空间达2609亿元左右,市场空间较大。目前汽车冲压件种类繁多,格局较为分散,以华达科技为代表的国内大型民营冲压件生产企业有望凭借地域优势、规模效应、生产效率等优势,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公司采取紧贴汽车产业集群的战略,在靖江、长春、广州、武汉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并已筹建海宁、成都生产基地,产品直接配套长三角、东北等汽车产业集群,并可辐射京津汽车产业集群。伴随着汽车行业景气度回升,以及公司产能逐渐投产,公司龙头效应加速,市占率有望加速上行。 收购江苏恒义切入电池盒增量赛道,全产业链布局一体化压铸打开公开第二成长曲线。江苏恒义是国内主要的电池箱托盘供应商,2018年公司通过江苏恒义,快速切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华达科技凭借冲压焊接技术优势和总成零件生产管理能力、铝合金压铸件、型材等零部件基础工艺技术优势,与江苏恒义(新能源客户资源丰富)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联合布局电池壳产品和轻量化领域,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竞争实力与盈利水平。目前电池壳市场处于启动初期,公司先发优势明显,2020电池托盘产量仅12万套,我们预计2023年公司将具备165万套电池托盘产能。此外公司正积极建设压铸产线,切入产业上游,全产业链布局一体化压铸,未来有望充分受益于电动车快速放量实现业绩大幅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71/5.07/8.00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2-2024年PE 为23/17/11倍。细分领域龙头加速切入一体化压铸行业有效打开成长空间,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成本超预期上行导致毛利率低预期;产业竞争加剧;轻量化及新能源相关业务拓展进度不及预期。
华安鑫创 机械行业 2022-08-16 67.54 -- -- 71.50 5.86%
71.50 5.86%
详细
事件概述: 2022年 8月 12日,公司公告拟与深天马设立合资公司, 名为江苏天华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 10,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公司出资 4,500万元人民币,持股比例为 45%,深天马出资 5,500万元人民币,持股比例为 55%。 战略转型期深度捆绑上游原材料, 构筑核心竞争力公司当前正处于战略转型的初期阶段,产品形态由简单模组向复杂模组升级,产业链位置由原来 Tier2向 Tier1迭代。相比于传统 Tier1供应商,因公司 Tier2阶段已与上游原材料厂商建立长期稳固合作关系,因此具备一定的上游原材料资源优势。 主营液晶显示器(LCD)及液晶显示模块(LCM)的深天马位于车载屏幕供应链上游,为公司的供应商,为其提供汽车座舱显示的核心器件——液晶屏。 2021年公司对深天马采购金额达 4.33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达 69.91%。 此次与深天马建立合资公司,公司深度布局上游原材料产业链,强强联合构筑公司 Tier1位置核心竞争力,有望加速车载屏幕市场市占率持续上行。 合资公司将基于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全球市场,建立独立的研发、测试、自主或委托生产、销售团队,为下游车厂客户直接交付智能座舱的相关产品和服务,有利于公司业务向下游车厂客户延伸的转型升级。 Tier1转型效果初显,在手订单充足驱动公司业绩持续高增长据公司中报披露,22Q2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0.20亿元,同比+1.1%。 公司 22H1核心器件定制/软件系统开发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 65.0%/6.0%,营收分别同比-0.01%/+72.1%;综合毛利率分别达 13.8%/73.1%,高毛利率产品放量带动公司营收及毛利率进一步提升, Tier1转型效果初显。 公司频获主流车厂定点,据公司公告,截至 2022年 8月 5日,公司累计来自国内主流系统集成商及主机厂已定点项目未交付金额约 104.08亿元(2022年 4月 15日至今新增定点未交付金额约 21.48亿元,已交付金额约 2.40亿元),项目周期集中在 3-5年, 我们预计公司在手订单每年有望贡献 26亿元左右的收入。同时,为满足当前在手定点项目的生产,公司在嘉兴、南通的产线今年有望陆续投产, 155亩自建主体厂房预计 23Q3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主体厂房将持续扩大简单模组、智能模组及屏显系统产线、智能驾舱域控制器产品及高级辅助驾驶系统、智能网联终端等产品的制造产线)。公司在手订单充足,产能稳步扩张将进一步扩大公司经营规模,为公司构建新一代汽车智能座舱电子产品体系提供强劲支撑。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85/1.45/1.80亿元,当前市值对应的 PE 倍数分别为 67x/40x/32x。看好公司向 Tier1转型带来的估值切换,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芯片供应短缺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降低等。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8-15 17.33 -- -- 17.45 0.69%
17.45 0.69%
详细
事件概述:2022年 8月 9日,长安汽车发布 7月产销数据,汽车产量 20.04万辆,同比+11.15%;销量 20.09万辆,同比+12.91%。 自主:新车迅速放量,原有车型改款后销量稳步提升。7月长安自主(重庆+河北+合肥长安)销量 12.50万辆,同比+26.48%/环比+1.60%,1-7月累计销量 80.43万辆,累计同比+0.44%。7月长安系自主品牌同环比持续改善,环比表现优于行业整体(乘联会数据 7月乘用车批发销量环比-2.2%)。重点车型CS 系列销售 4.14万辆,其中 CS75月销 2.14万辆,同比+6.5%/环比+1.6%,CS 75PLUS 换代后全系搭载“蓝鲸新一代+爱信 8AT”动力组合,产品竞争力强势,销量稳步提升;UNI 系列销售 2.70万辆,同比+166%/环比+46.5%,其中 UNI-V 销售 1.56万辆,环比+36.5%,稳态月销有望达 2W。新车方面,欧尚 Z6于 6月底上市,7月销量累计订单超 3万,稳态月销有望破万,Lumin7月销量 0.74万辆,环比+334%,销量爬坡稳定,稳态月销量有望达 1.5万辆。 随着下半年政策刺激发力,新车放量+原有车型发力有望带动公司销量快速上行。 合资:合资走势平稳,福特增长可期。7月长安福特销量 2.36万辆,同比-9.38%/环比-12.60%,1-7月累计销量 13.62万辆,累计同比-7.34%,长安马自达销量 0.8万辆,同比-20.02%/环比-23.08%,1-7月累计销量 7.17万辆,累计同比+1.88%。改款车型方面,长安马自达新 CX-5于 3月上市,长安福特新款福克斯 6月在重庆车展上市;新车方面,蒙迪欧改款与林肯 Z 因疫情影响销量提升,但凭借在动力性能和车身尺寸的优势,下半年销量有望稳步提升。 电动化产品落地加快,积极引领品牌向上。2022年是公司“香格里拉计划”快速落地之年,技术路线上实现了混动、纯电和氢能并进,产品格局方面形成了深蓝(定位 15-30万元中高端品牌)+阿维塔(定位高端智能纯电品牌)的格局; 产品方面,SL03和阿维塔 E11已陆续上市,混动方面 UNI 系列 iDD 车型落地加快,Uni V、欧尚 Z6以及 CS 系列的混动车型未来有望陆续上车。重点车型方面,SL03增程、纯电版本售价 16.89-21.59万元,上市 30分钟订单破万,产品力竞争力强,未来稳态月销量有望达 1.5万辆;E11已于 8月 8日上市,定价34.99-40.99万元,对标 Model Y、小鹏 G9等市场核心竞争车型,华为与宁德时代赋能下,智能化和电动化优势明显。公司预计今年将投放 8款全新的新能源产品,新能源产品矩阵快速完善,有望成为未来公司销量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将充分受益于产业政策,看好公司自主品牌盈利能力改善,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0.14/80.23/92.85亿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25/21/19倍。公司多款新车即将上市,电动智能化转型加速,中长期向上逻辑明晰,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芯片供应恢复不及预期,疫情控制不及预期。
瑞鹄模具 机械行业 2022-08-15 30.51 -- -- 34.69 13.70%
34.69 13.70%
详细
事件概述:2022年 8月 9日,公司发布 2022年半年报,2022H1公司实现营收 4.28亿元,同比-1.7%;归母净利润 0.55亿元,同比-3.2%。 22Q2归母净利同比大增 13.3%,新业务导致费用短期增加。22Q2公司归母净利润达 0.40亿元,同比大增 13.3%,大幅跑赢汽车销量增速(中汽协数据: -13.5%)。分业务来看,公司 22H1模具及检具/焊装自动化生产线/汽车零部件及配件业务(新增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 46.9%/50.2%/1.7%,营收同比分别-24.1%/+28.2%/+100%,其中模具及检具营收减少系 22Q1疫情导致海外交付减缓所致。22H1公司综合毛利率达 25.0%,同比-2.0pct,其中模具及检具业务毛利率达 35.2%,同比+3.8pct;焊装自动化生产线业务毛利率达 14.7%,同比-4.15pct,主要系疫情导致销售费用增加所致。此外,公司出口业务竞争力提升,毛利率同比+11.8pct。22H1公司三费费用率达 16.3%,同比+1.4pct,其中销售费用同比+37.6%,主要系轻量化新业务导致售后服务费及职工薪酬增加所致。 公司客户持续拓展,在手订单充沛,传统业务有望迎来高速增长。公司为国内少数能够同时为客户提供完整的汽车白车身高端制造装备、智能制造技术及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凭借着强大的研发技术实力、优异的产品质量,公司客户从宝马/捷豹路虎/福特/大众等全球主流品牌,上汽/一汽/广汽/吉利/长城等自主品牌,成功拓展至蔚来/理想/小鹏/长城新能源系列等头部新能源车企或造车新势力。受益于下游整车厂新车型推出节奏加快,公司在手订单充裕。截至 2022年 6月末,公司在手订单 29.5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20.24%,市场订单承接大幅增加,充足的在手订单助力公司传统业务进入高速增长期。 新能源轻量化发力,产能建设加速布局,公司有望迎来第二成长曲线。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积极布局,围绕汽车白车身制造领域完成了轻量化车身成形装备、轻量化车身冲焊成套装备、智能制造及机器人系统集成三大产业布局。公司已累计为全球 100余款车型开发出车身材料成形装备和 30余条车身焊装自动化生产线。新业务、新建设项目整体进展顺利,2022年初公司启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车身及关键零部件精密成形装备智能制造工厂建设项目(一期)”建设,22M6末“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零部件项目”已完成产品样件开发及试制试装,预计下半年完成项目首期工程建设和生产准备,年内实现项目部分竣工并批产供货。生产产能正在快速释放,22M6末,公司存货在产品余额 12.4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7.99%;公司通过一系列新项目的投资建设,力争为公司业务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空间,推动公司未来一段时期业务规模和综合能力迈上新台阶。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46/2.1/2.93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2022-2024年 PE 为 39/27/20倍。看好轻量化业务为公司业务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空间,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芯片供应短缺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降低等。
长城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8-15 31.87 -- -- 35.72 12.08%
35.72 12.08%
详细
事件概述: 2022年 8月 8日,长城汽车发布 7月产销快报:7月汽车产量10.22万辆,同比+15.02%;汽车销量 10.19万辆,同比+11.32%。 产销秩序平稳恢复,下半年销量表现有望持续改善。长城 7月汽车销量 10.19万辆,同比+11.32%/环比+0.73%,连续两月同比正增长,且 7月环比为正,公司产销持续恢复。分品牌来看,哈弗/坦克/欧拉/WEY/皮卡销量分别为6.13/1.25/0.88/0.30/1.63万辆,同比分别为+7.14%/+128.03%/+21.76%/-24.26%/-7.53%,其中坦克同环比表现亮眼,主要系坦克 300、500系列销量拉动。上半年供应链制约产销释放,随着疫情后供应链恢复、ESP 的 B 点供应逐步上车,制约公司产能释放的瓶颈逐步打开。伴随下半年汽车下乡与减征购置税等政策刺激消费需求;供需快速恢复叠加新品周期,公司销量有望持续改善。 品牌差异化战略效果凸显,产品结构优化推动品牌向上。分品牌来看。1)哈弗:哈弗 H6销售 2.76万辆,同比+7.35%;新车哈弗大狗追猎版销售 1万辆,同比+19.36%;酷狗将于 8月上市,售价 12.58-14.98万元,智能化配置领先,定位年轻化用户群体有望带来新增量。2)Wey:拿铁 DHT 6月已上市,进一步完善 WEY 品牌产品结构,后续圆梦等系列新车上市有望逐步拉动品牌销量; 3)欧拉:芭蕾猫 7月正式上市,下半年闪电猫/朋克猫也将陆续上市;4)坦克: 坦克 300上市至今累计交付量突破 13万辆,高端产品坦克 500月度销售 2518辆,目前在手订单充裕,高端车型坦克 700/800上市有望带动品牌量价齐升。 通过优化产品矩阵,公司 7月 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环比提升至 21%。下半年产品强周期持续,哈弗酷狗、拿铁 DHT、圆梦、闪电猫、朋克猫等车型有望在下半年上市。随着各品牌重磅新车密集推出,公司有望迎来量价齐升新局面。 智能化转型稳步推进,全球化战略加速落地。公司通过成立咖啡智能生态联盟,全面整合了上中下游产业链的核心资源,已具有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服务等全维度智能化领域的核心技术全栈自研能力,能够为用户提供领先的智能产品及数字化的服务,加速公司向全球智能化企业转型。 7月智能化车型销量占比达 88.32%,后续有望进一步提升。目前公司海外累计销量突破百万,已出口至全球 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渠道近七百家。7月长城汽车宣布其巴西工厂生产智能化新能源车型和长城汽车马来西亚销售有限公司正式成立;8月长城汽车与 Emil Frey 签约,对魏牌摩卡 PHEV、欧拉好猫进行联合营销,新车将于今年第四季度正式交付。公司加快拓展欧洲市场,全球化战略加速落地。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5.49/156.57/188.78亿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31/19/16倍。预计公司将充分受益于产业政策,看好公司电动智能化发展和多品牌战略发展,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芯片供应不及预期,疫情控制不及预期。
华安鑫创 机械行业 2022-08-09 68.56 -- -- 73.48 7.18%
73.48 7.18%
详细
事件概述:2022年8月4日,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2022H1实现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5.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0.21亿元,同比+19.8%。 高毛利率产品放量显著增厚业绩,加大研发投入助力技术升级尽管受疫情、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22Q2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20亿元,同比+1.1%,大幅跑赢汽车销量增速(中汽协数据,22Q2汽车销量同比-13.5%)。公司22H1综合毛利率达14.0%,同比+2.7pct,业绩表现亮眼。分业务来看,公司22H1通用器件分销/核心器件定制/软件系统开发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29.0%/65.0%/6.0%,其中软件系统开发业务占比同比+2.4pct;营收分别同比+2.1%/-0.01%/+72.1%;综合毛利率分别达8.6%/13.8%/73.1%,高毛利率产品放量带动公司营收及毛利率进一步提升。22H1公司四费费用率达7.6%,同比+1.7pct,主要系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大幅增长76%所致(22H1公司研发费用率达4.6%,同比+1.9pct)。22M4,公司披露投资20亿元的车载液晶显示模组及智能座舱显示系统智能制造项目签约落地南通,叠加LTPS-InCell组装屏定制开发、国产座舱芯片平台等项目的逐步落地,公司技术实力有望实现跨越式提升。 产业链升级打开公司成长空间,在手订单充足驱动公司业绩持续高增长芯屏分离成趋势,公司于2021年10月公告与京东方精电成立子公司,建设自动驾驶及智能辅助驾驶软硬一体方案,战略性升级为Tier1供应商。公司产业链由Tier2向Tier1升级,公司简单模组产品向复杂模组升级,产品单车价值量由几百元升级为2-3千元,进一步打开公司成长空间。Tier1转型加速公司在手订单持续获取,当前公司获多个主流车厂新项目定点,据公司公告,截至2022年8月5日,公司累计来自国内主流系统集成商及主机厂已定点项目未交付金额约104.08亿元(2022年4月15日至今新增定点未交付金额约21.48亿元,已交付金额约2.40亿元),项目周期集中在3-5年,我们预计公司在手订单每年有望贡献26亿元左右的收入。同时,为满足当前在手定点项目的生产,公司在嘉兴、南通的产线今年有望陆续投产,155亩自建主体厂房预计23Q3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主体厂房将持续扩大简单模组、智能模组及屏显系统产线、智能驾舱域控制器产品及高级辅助驾驶系统、智能网联终端等产品的制造产线)。公司在手订单充足,产能稳步扩张将进一步扩大公司经营规模,为公司构建新一代汽车智能座舱电子产品体系提供强劲支撑。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5/1.45/1.80亿元,当前市值对应的PE 倍数分别为65x/38x/31x。看好公司向Tier1转型带来的估值切换,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芯片供应短缺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降低等。
广汽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8-09 14.99 -- -- 15.33 1.79%
15.26 1.80%
详细
事件概述: 2022年 8月 4日,公司发布产销数据, 7月汽车销量 22.01万辆,同比+21.9%/环比-6.1%, 1-7月累计销量 137.00万辆,累计同比+13.5%。 传祺淡季不淡显韧性,埃安持续领跑“新势力”。 广汽埃安 7月销量 2.50万辆,同比+138.3%/环比+3.8%, 7月地区补贴政策退坡下环比仍略有提升,且持续领跑“新势力”; 1-7月累计销量 12.5万辆,同比+134.7%,累计销量超去年全年水平,核心车型 Aion Y 月销 1.25万辆,环比+6.2%,销量连续两个月破万,随着下半年汽车消费旺季来临,埃安销量有望持续超预期,全年有望实现 25-30万辆销量目标。传祺 7月销量 3.13万辆,同比+7.2%/环比-4.0%,累计销量 20.4万辆,同比+13.2%。 7月重磅 SUV 影酷已开启盲订,是 GPMA 架构下的首款搭载 GMC2.0混动系统的车型, ADIGO4.0智驾互联生态系统+高通8155芯片赋能,产品竞争力强劲;此外影豹与 GM8混动改款车型下半年有望陆续上市。 行业复苏+购置税减免政策刺激下,自主有望迎来高增长。 终止广菲克轻装上阵,两田增长可期。广本7月销量7.54万辆,同比+24.8%/环比+1.9%;累计销量 43.29万辆,同比+0.2%,累计同比转正。 其中雅阁/皓影 7月销量 2.41/1.22辆,环比+11.3%/-7.2%。伴随供应链制约逐步缓解,下半年有望维持高增长态势。广汽丰田 7月销量 8.4万辆,同比+11.8%/环比-16.7%;累计销量 58.42万辆,同比+18.7%。环比下滑主要系 7月传统淡季+6月高基数效应。重点新车方面,高端 MPV 赛那销量 0.61万辆,累计销量 4.4万辆,有望成为新现金牛;锋兰达销量 0.91万辆,保持热销。新车销量持续超预期,广丰今年有望实现百万销量目标。 7月广汽宣布有序终止广菲克, 自主崛起背景下,美系合资难见曙光,本次终止广菲克是轻装减行,利好公司长期业绩释放。 两田利润增长可期+退出亏损广菲克,投资收益有望稳定上行。 埃安 A 轮融资在即,加速能源生态布局。 7月广汽埃安宣布预挂牌, 新能源业务重组有望提振公司估值。融资所募资金将重点用于新产品开发、新一代电池、电驱研发及产业化建设、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能源生态及产能扩建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布局,保障技术行业领先,提供产品核心竞争力。 同时公司积极推进电动智能化布局, 新能源方面,广汽能源科技公司正式成立, 将围绕充换电、电池运营管理、 储能技术等开展业务, 埃安能源产业布局再提速。智能化方面,埃安联合广汽研究院组建软件研发团队,全栈自研 AION LX L4Robotaxi,具备车规级前装状态。 躬身入局 Robotaxi, 智能驾驶布局行业领先。 投资建议: 公司新能源产业建设步伐居行业前列,科技成果落地步伐加速,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5.79/108.76/126.30亿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17/15/13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芯片供应不及预期,疫情控制不及预期。
天成自控 机械行业 2022-08-09 11.71 -- -- 14.78 26.22%
14.78 26.22%
详细
商乘并举,重构座椅新格局· 公司1984年成立至今,始终致力于座椅的研发,在工程机械与商用车座椅方面积累多年,当前已具备行业领先优势。于2016年开始布局乘用车领域,不断丰富自身产品线,现已形成包含乘用车座椅、航空座椅、工程机械与商用车座椅、儿童安全座椅等各类座椅产品的内资综合座椅总成商。公司客户遍及全球,现有客户数量1815家,海外客户430家。 2021年乘用车、工程机械、商用车、航空座椅四项主要产品营收增速分别为23%/18%/-11%/94%,其中,乘用车座椅业务营收占比27.4%,随着定点项目逐步落地,公司乘用车座椅业务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22Q1整体营收同比+15.48%,业绩持续高增长。 乘用车座椅业务“低谷”已过,现已进入收获期· 中国座椅市场空间较大, 据我们测算,2025年,国内乘用车座椅市场空间将有望达到1070亿元,占全球28%,5年CAGR为12.1%。 公司16年开始布局乘用车座椅,虽然前期受下游客户经营不善导致乘用车座椅业务短期亏损,但积累了大量的开发与项目落地经验,如今乘用车座椅业务已步入平稳期。在新项目开发上,公司将充分利用公司在座椅轻量化、智能化领域的优势,深化与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技术与业务合作,稳固与上汽集团、威马汽车的合作关系,逐步与北汽新能源及其他国际、国内领先的新能源造车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利用与比亚迪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包括轻卡和客车)的合作关系基础逐步拓展到比亚迪的乘用车领域,确立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座椅领域的行业地位,实现公司乘用车座椅业务的快速提升。 商用车座椅格局稳固,贡献稳定现金流,航空业务量价利三升打开公司第二成长曲线· 2021年公司商用车座椅总营收3.77亿元,市场占有率约4.38%,与国际头部企业格拉默在华营收体量为同一阵列,公司商用车座椅业务收入稳固,将为公司贡献稳定现金流。同时,公司开始发力飞机座椅业务,多系列产品布局,与空客、波音、中国商飞等飞机制造商合作,开拓多家航空公司客户,2021年公司航空座椅业务收入2.83亿元,同比+82.97%。2020年定增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之一为飞机座椅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其中飞机座椅碳纤维复合材料背板生产线已部分投产,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背板产能已达到每周600席。 随着疫情的好转以及公司航空座椅放量,公司有望凭借低成本、轻质量等产品优势加速国产替代,航空业务业绩增长空间打开。 ·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07/24.87/29.59亿元,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6/1.56/2.80亿元,当前市值对应的PE倍数分别为100x/30x/17x,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 风险提示: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全球航空景气度不及预期;原材料上涨导致毛利率不及预期;乘用车座椅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2
光洋股份 机械行业 2022-08-02 8.70 -- -- 10.49 20.57%
10.49 20.57%
详细
深耕汽车轴承十余载,发力新能源车和FPC。 光洋传统业务主要是轴承产品,公司主要产品为滚针轴承、滚子轴承、离合器分离轴承与轮毂轴承单元、同步器中间环及工程机械轴承等,产品主要运用于汽车变速器、离合器、重卡车桥和轮毂等重要总成。凭借多年轴承领域的实战经验,公司产品技术已具备市场核心竞争力。公司具备下游客户资源优势,当前客户主要包括大众、通用、奔驰、日产等众多优质外资品牌以及上汽、吉利、比亚迪、小鹏等众多优质自主品牌,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11%,营收持续保持高增长。 以新能源相关产品为核心抓手,加速国产替代,传统业务“老树开新花”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测算,2021年汽车轴承规模约为852亿元,国内汽车轴承市场广阔。尽管整体市场外资主导,但内资国产替代加速进行,从2016-2020年全球轴承市场规模占比变化来看,国产品牌占有率从10%上升至20%,国产替代进度提速,公司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较高的性价比,有望抢占国产替代红利。同时,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加速渗透,新能源车用轴承需求量加速上行,公司当前驱动电机轴承产品已落地,相继收到比亚迪、一汽大众、理想、小鹏、零跑科技等产品开发通知书,伴随着新能源汽车需求放量,公司新能源板块的营收有望带动公司业绩持续高速上行。 收购威海世一,剑指电路板核心赛道,布局汽车电子业务 据Prismark测算,2021年全球FPC年产值超过125亿美元,市场空间广阔。公司于2020年12月成功收购威海世一100%股权,威海世一主要终端客户为手机、无线蓝牙耳机等消费类电子厂商,目前也已向部分汽车行业客户的摄像头模组供应PCB板。主营业务扩展至FPCB产品,助力光洋营收再上一个台阶,凭借威海世一FPCB领域长期积累的经验及优质的下游客户资源,叠加公司现有汽车领域优势的客户资源,有望助力公司开启第二成长曲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09/1.39/2.67亿元,当前市值对应的PE倍数分别为446x/30x/16x,看好公司轴承板块的龙头地位及FPCB领域的强劲布局,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疫情不可控导致海运成本加剧;原材料成本超预期上行导致公司毛利率低预期;新产品落地不及预期;并购后的整合风险。
经纬恒润 2022-07-22 174.50 -- -- 251.00 43.84%
251.00 43.84%
详细
聚焦控制器赛道,“三位一体” 协同发展。 公司业务涵盖电子产品、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高级别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透视其三大业务的内核,我们认为,公司并非为选择市场普遍认知的“广而全”路线,而是在顺应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下,深度聚焦“控制器”这一优质赛道,并持续发力,以确保自身的成长性;同时, 通过全面的业务布局尤其是通过“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 业务,与主机厂建立良好合作,并前瞻性地洞察其需求与规划;此后,针对性开发相关电子产品,亦或是全栈式解决方案,并凭借超强的研发能力及高性价比获取主机厂青睐;最后,通过积累,以实现“五大域” 的全线布局,并以共性的软硬件技术,抢占更“高瞻” 的自动驾驶方案,以最终实现在战略上协同,攫取更多市场份额。 以广获取,由广见深:打造硬核“软实力” , 前瞻洞悉客户需求。 公司凭借多样化的软件研发服务,已深度覆盖了众多主机厂前期的研发/规划环节,进而洞悉了客户需求,获得明显的先发优势,并最终实现产品的“深入” 。而在此谋进战略的背后,我们更应该关注公司在“硬件制造” 能力下其内核的“软实力” 。即,从基础软件、中间件到整车SOA 的超强软件底蕴:公司通过代理众多工业软件以打磨工具链,经由“魔方化” 组合形成方案级供主机厂选择。通过回溯发现,公司最早实质是以软件代理起家,而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其目前已代理/自主拥有共计几十种电子系统研发软件,如 Model Scroll、XORAYA SUITE 等。结合行业发展趋势,我们判断,公司此举的目的在于以代理软件为基石,使自身一直保持技术敏感性,并为后续软实力迭代做铺垫,从而以汽车软件国产替代的先锋身份比肩诸如博世、大陆等的国际一流巨头。 以深占优,由深至广:聚焦智能化,向全栈解决方案进击。 公司产品横跨“五大域”,并以控制器为“焦点”贯穿“感知-决策-执行” 环节,以全面拥抱汽车智能化浪潮。 经纬恒润在智驾“感知-决策-执行” 的三大环节均有布局,但结合公司战略以及控制器等技术储备,我们认为,公司最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 在于其对于决策层域控制器产品的把握。 其中,在感知-决策环节, 针对智能驾驶域控制器产品(含一体机),未来其营收增量主要来源于: 1) Mobileye 方案下: VO/1V1R 将获取更多自主品牌客户订单(Mobileye/经纬恒润市占率的双重提升),并有望在行泊一体市场中斩获更多定点(协同赋能+组合打法,开拓新市场); 2)多芯片方案下:依托于其平台化能力,协同多类芯片打造差异化方案,以获取更多市场(多元化合作+自身软硬件能力)。 投资建议: 公司产品横跨“五大域”,并以控制器为“焦点”贯穿“感知-决策-执行”环节,以全面拥抱汽车智能化浪潮,是智能汽车大时代冉冉升起的“全能新星”。基于对行业/业务的分析,我们认为,现阶段对于公司的价值应采用分布式估值法。而根据我们的分析,其现有的合理估值约为 260亿元,同时考虑到智能驾驶仍处于发展初期,公司现有业务中长期具备更强的向上弹性,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经营风险; 市场风险; 上游原材料风险; 政策风险;技术风险; 其他风险等。
保隆科技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7-20 56.11 -- -- 72.05 28.41%
72.05 28.41%
详细
事件概述:2022年 7月 7日,公司微信公众号披露,保隆科技成为国内某自主品牌主机厂全新车型平台项目的空气弹簧减振器总成的零部件供应商。此外,该客户又陆续增加该定点车型的产销量规划,根据定点通书和后续新增的规划,该项目生命周期为 6年,总金额超过人民币 9亿元,预计 24年 1月量产。 稀缺空悬总成内资企业,空悬业务加速落地。空悬研发难度较大,技术壁垒高,当前全球空悬市场仍以大陆、威巴克和 AMK(原为外资)等外资企业为主。 尽管市场外资主导,但内资不断突破,空悬国产化有序推进。国产化助力空悬成本持续下探,搭载车型由 70万豪华车向 30万甚至以下车型不断渗透。据交强险上险量数据,国内空气悬架渗透率由 21M1的 0.29%增长至 22M5的 0.74%,市场空间持续打开。公司 2012年启动空悬国产化项目,突破国外技术壁垒,当前已具备空簧减振器总成、储气罐、高度传感器、车身加速度传感器、悬架控制单元(ECU)等系列产品研发能力,空气弹簧减振器总成拥有 9项专利,2021年末实现量产。公司凭借空气弹簧减振器总成研发及量产能力,空悬产品持续获得主机厂认可,截至目前已获得 5个车企的 9个平台车型量产项目定点,预研项目20个,储备充足助力公司空悬业务持续放量,空悬业务进入收获期。 TPMS 全球龙头,整合落地开启利润贡献。新业务提升公司综合单车价值量,助力公司打开新的成长空间。公司 19年与霍富成立合资公司,成为全球第三大 TPMS 供应商,21年保富海外亏损 0.12亿(19年亏损 0.68亿),保富中国盈利 0.31亿(19年亏损 0.25亿),盈利能力大幅改善。同时,公司持续加大新业务布局,传统业务如平衡块(单价约 1元)、气门嘴(单价约 10元)、排气管(单价约 100元)等产品单车价值量低,新业务中传感器(约 300元)、ADAS(约 1000元)和空气悬架(3000-10000元)提升公司综合单车价值量,打开公司新的成长空间。公司空悬产能建设进展迅速,2021M 12、2022M6,公司自动空气悬架柔性装配线第一条、第二条分别投产,第三、第四条线预计在2022年第四季度投入使用,据公司披露,2022年底/2023年将具备配套 30/50万台套的产能。新业务中 ADAS 产品已在一汽等客户量产,空气悬架产品已获得蔚来汽车等头部客户定点。TPMS 开启业绩贡献,ADAS 与空悬等新业务加速落地, 助力公司开启新一轮成长期。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实现营收 47.97/56.38/66.9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3.06/4.16/5.59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2022-2024年 PE 为38/28/21倍。公司为国内稀有的空气悬架核心供应商,伴随着空悬渗透率的持续提升,公司有望率先获益,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毛利率低预期,新品拓展不及预期,汇率风险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0/2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