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5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欧林生物 医药生物 2023-08-22 15.95 21.28 164.35% 19.90 24.76%
22.88 43.4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H1业绩。公司2023H1实现营业总收入2.33亿元(+0.21%),归母净利润2854.61万元(-8.04%),扣非归母净利润2009.48万元(-22.74%)。其中,2023Q2实现营业总收入1.66亿元(-7.17%),归母净利润2469.24万元(-34.76%),扣非归母净利润1715.58万元(-47.81%)。 收入基本持平,回款质量提升。公司2023H1收入比同期略微提升0.21%,预计主要是接种儿童数量没有增长;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2097.13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流出幅度大幅缩窄。公司2023H1实现销售毛利率93.04%,同比提升0.54pp,销售净利率11.34%,同比下降2.00pp,净利率下降主要是研发投入加大所致;费用率整体小幅上升,销售费用率43.86%,同比下降0.53pp;管理费用率14.20%,同比上升0.68pp;研发费用率17.83%,同比提升4.27pp;财务费用率0.68%,同比提升0.32pp。 研发投入大幅增加影响利润。2023H1公司研发投入总额同比增加64.95%,主要系公司费用化研发投入和资本化研发投入均较上期大幅增长。受此影响,公司2023Q2利润下滑。公司报告期内费用化研发投入为4156.9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76%,主要系随着公司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MDCK细胞)项目的推进,发生相关研发费用所致,上年同期无该研发项目;报告期内公司资本化研发投入为1849.6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0.08%,主要系随着重组金葡菌疫苗Ⅲ期临床试验的加快推进。 投资建议:公司破伤风疫苗推广顺利且渗透率提升空间广阔,即将上市的三联苗和处于临床Ⅲ期的金葡菌疫苗均有望成为独家重磅品种。 我们预测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1/1.39/2.26亿元,同比增长129.56%、127.64%、62.53%,对应EPS为0.15/0.34/0.56元,对应PE为107/47/29倍,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疫苗新品研发失败的风险、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的风险、新生儿数量超预期下降的风险等。
天坛生物 医药生物 2023-07-18 25.50 29.25 1.99% 25.87 1.45%
29.76 16.71%
详细
事件:天坛生物发布2023H1业绩快报。2023H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6.92亿元,同比增长42.41%;归母净利润5.64亿元,同比增长46.47%;扣非归母净利润5.56亿元,同比增长48.65%。其中,2023Q2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00亿元,同比增长18.04%;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同比增长16.15%;扣非归母净利润3.03亿元,同比增长17.44%。 业绩略超预期,2023Q2业绩在高基数上仍保持较快增长。公司已连续三年Q2单季度业绩保持较快增长。公司2021Q2-2023Q2单季收入增速分别为20.97%、22.97%、18.04%;单季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2.12%、42.46%、17.44%。公司2023Q2业绩在连续两年高增长的基数上仍能保持较快增长,主要是因为血制品高景气持续以及公司行业优势地位不断增强。 公司扩产效果显现,采浆投浆两旺。公司依托央企平台优势,新建浆站储备丰富,Q2共有6家浆站获得单采血浆许可证。随着去年新建浆站逐步投产,公司采浆能力有望迅速提升。公司血浆处理产能扩张初见成效,永安厂区已于2022年8月投产,未来随着云南项目和兰州项目逐步落地,公司将拥有三个单厂投浆能力超千吨的血液制品生产基地。 三个千吨级扩产项目搭配充足的在建浆站,奠定公司长期增长基础。 补库存需求旺盛,血制品高景气将延续。今年一季度由于疫情需求旺盛,静丙等血制品库存短缺,预计二季度渠道补库存需求旺盛。我们从去年起就观察到血制品销售增速高于医疗行业增速,预计主要是医保对仿制药控费后,临床血制品处方增加,静丙和凝血因子类国内人均使用量不到欧美1/10,医保压力减轻后需求有望得到释放,同时各家在十四五期间浆站建设提速,行业增速有望从之前5-10%提升至15%。 投资建议:公司依托国药背景,是十四五期间浆站扩张最大受益者,预计云南和兰州项目投产后,公司将拥有4000-5000吨的血浆处理能力,赶上国际一线血制品公司。我们预测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21/12.95/15.67亿元,同比增长27.29%、15.48%和20.99%,对应EPS为0.68/0.79/0.95元,对应PE为37/32/27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血制品安全性问题及单采血浆站监管风险、疫情反复影响采浆及终端需求的风险、新产品研发和上市进度不达预期的风险等。
上海莱士 医药生物 2023-05-09 6.72 8.21 16.62% 7.10 5.19%
7.83 16.52%
详细
事件:公司 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 65.67亿元(+53.16%),归母净利润 18.80亿元(+45.24%),扣非归母净利润 18.26亿元(+33.40%)。 其中,2022Q4实现营业总收入 16.16亿元(+30.17%),归母净利润2.76亿元(+371.76%),扣非归母净利润 2.25亿元(+564.96%)。2023Q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20.63亿元(+22.40%),归母净利润 7.19亿元(+31.12%),扣非归母净利润 7.08亿元(+20.77%)。 公司资产质量良好,营收利润稳步高增长。公司 2022年及 2023Q1保持高速稳健增长,一方面是公司采浆稳步增加,2022年采浆突破 1400吨,另一方面是 22年底及 23年 1月新冠患者对静丙的巨大需求、静丙出现供应缺口。浆站建设方面,公司 2023年 2月新获批浆站 1家,目前合计共有浆站 42家,国内数量仅次于天坛。公司收入持续高增长主要是引进新业务,2020年公司通过定增换股引进基立福成为大股东(持股 26.20%),取得 GDS(血筛核酸试剂全球龙头)45%股权,基立福将国内白蛋白进口总代业务交给上海莱士,同时 GDS 血筛试剂中国区也已由莱士开始代理销售。 关注公司治理变化预期。公司股价之前被压制,主要是原有两大股东莱士中国与科瑞天诚股权被动减持问题。根据公司 23年一季报,莱士中国与科瑞天诚已分别被动减持至 5.39%、2.44%,合计持股 7.83%。 公司近期公告新一届董事会换届选举,基立福作为大股东提名5位董 事候选人,有通过控制董事会实际控制公司的可能,公司治理结构变 化值得关注。 投资建议:公司资产质量优秀,股东及治理结构问题如能解决,估值有较大修复空间。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2.35、25.85、29.87亿元,同比增长 18.90%、15.63%、15.57%,对应 EPS 为0.33/0.38/0.44元,对应 PE 为 20/17/15倍,首次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股东及治理结构不合理对公司经营造成干扰的风险、新增浆站规划不及预期的风险、浆站管理及血制品质量事件风险等。
上海医药 医药生物 2023-04-28 21.46 25.34 43.98% 23.85 7.87%
23.28 8.4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报,2023Q1实现营业总收入662.26亿元,同比增长16.39%;归母净利润15.18亿元,同比增长21.31%;扣非归母净利润13.57亿元,同比增长8.60%。 受益于诊疗复苏,工商业利润较快增长。公司2023Q1工业业务贡献利润7.08亿元,同比增长19.07%;商业业务贡献利润8.61亿元,同比增长15.39%;主要参股企业贡献利润1.77亿元,同比减少15.12%。受益于诊疗服务复苏,公司工业、商业利润增速均明显好转。 创新研发稳步推进,中药深挖品牌价值。公司工业板块创新药步入收获期,I001片针对高血压适应症的III期临床试验达到预期结果。 I008-A艾滋慢性异常免疫适应症已提交pre-NDA/附条件上市沟通交流申请。I022用于脂肪肉瘤的适应症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中药则是工业板块另一重点,上药厦中、上药雷允上、胡庆余堂、上药中华等品牌历史悠久。公司持续加强中药品种二次开发,开展循证研究,加强学术推广,深挖中药品牌价值。 全国最大的进口药品分销商,打造一站式管理服务。在医药分销板块,公司着力打造创新医药服务平台,为全球医药企业创新产品提供涵盖上市前合作、进出口服务、全国分销、创新增值四大领域的全供应链一站式管理服务。2023年一季度,创新药板块销售同比增幅约28%,成功引入7个进口总代品种。 投资建议:公司工业以创新药和中药为两大抓手,重点品种保持较快增长;商业受益于诊疗复苏,增速明显回升。我们看好公司国企深化改革的潜力,预测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78/73.11/81.58亿元,同比增长15.33%、12.85%、11.59%,对应EPS为1.75/1.98/2.21元,对应PE为13/11/10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药品集采降价高于预期的风险、混改整合不畅的风险、新药研发失败的风险等。 要财务指标
康泰生物 医药生物 2023-04-27 29.80 -- -- 30.72 3.09%
30.72 3.0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及2023Q1 业绩。公司2022 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1.57 亿元(-13.55%),归母净利润-1.33 亿元(-110.50%),扣非归母净利润-1.83 亿元(-115.35%)。其中,2022Q4 实现营业总收入5.92 亿元(-53.54%),归母净利润-3.36 亿元(-247.85%),扣非归母净利润-3.26(-262.24%)。2023Q1 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48 亿元(-14.12%),归母净利润2.05 亿元(-24.90%),扣非归母净利润1.90 亿元(-23.60%)。 新冠资产减值拖累业绩,常规疫苗增长靓丽。公司2022 年对新冠疫苗资产计提减值8.96 亿元,还原后利润可高达7.63 亿元,高于2019 和2020 年水平。公司2022 年常规疫苗实现销售收入29.46 亿元,同比增长85.39%;其中,四联苗收入同比增长54.18%,乙肝疫苗收入同比增长26.34%,新产品13 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销售逐步放量。公司2022Q4 常规疫苗收入约5.63 亿元,单季同比增长约68.95%;2023Q1常规疫苗收入7.48 亿元,同比增长3.42%。2023Q1 疫苗销售或受疫情过峰影响,随着疫苗接种秩序逐渐恢复正常,常规疫苗销售有望恢复正常增长。 推进二类疫苗出海有望贡献新增长点。公司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2022 年以来,公司推进了23 价肺炎疫苗在菲律宾和巴基斯坦的出海工作以及13 价肺炎疫苗在菲律宾、印尼、巴基斯坦的出海工作。2023 年以来,公司与合作方推动康泰生物疫苗在印度尼西亚的本土化生产及商业化。由于国内新生儿数量承压,开辟出生率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市场有望为面向婴幼儿的疫苗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投资建议:公司具有多款重磅二类疫苗品种,研发储备丰富,长期成长空间大。我们预测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84/15.23/18.56亿元,同比增长916.97 %、40.50 %、21.86 %,对应EPS 为0.97 /1.36/1.66 元,对应PE 为31/22/18 倍,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疫苗新品研发失败的风险、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的风险、新生儿数量超预期下降的风险等。
百洋医药 批发和零售贸易 2023-04-27 28.44 -- -- 29.18 2.60%
30.15 6.0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及2023Q1业绩。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5.10亿元(+6.50%),归母净利润5.02亿元(+19.08%),扣非归母净利润5.03亿元(+21.60%)。其中,2022Q4实现营业总收入19.90亿元(+9.58%),归母净利润1.58亿元(+39.85%),扣非归母净利润1.35亿元(+19.97%)。2023Q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6.86亿元(-9.35%),归母净利润1.22亿元(+39.78%),扣非归母净利润1.26亿元(+32.10%)。 核心业务稳健增长,剥离分销优化结构。公司核心业务品牌运营业务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7.00亿元,同比增长27.36%;2022Q4实现业务收入约10.55亿元,同比增长35.89%;2023Q1实现业务收入9.17亿元,同比增长10.97%。批发配送业务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4.34亿元,同比减少7.32%;2023Q1实现营业收入6.77亿元,同比下降27.56%。 公司剥离北京分销业务,出售北京万维,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改善。 2023Q1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54亿元,同比增长219.87%。 持续拓展合作品牌,海露和安斯泰来增长亮眼。2022年,公司新增运营品牌创新药企上海谊众的紫晟、跨国药企阿斯利康的安立泽、罗氏制药的罗盖全等。公司代理品牌迪巧系列收入16.28亿元(+18.16%),泌特系列收入3.29亿元(+6.00%),海露系列收入4.27亿元(+43.09%),安斯泰来系列收入4.14亿元(还原两票制+31.19%),罗氏制药的肿瘤创新药产品收入1.41亿元(+92.65%),罗盖全收入1.10亿。 投资建议:公司以专业化的医药品牌运营迎接国内创新药发展浪潮,医药CSO业务在国内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我们预测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6.43/8.10/10.12亿元,对应EPS为1.23/1.54/1.93元,对应PE为24/19/15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使得医院诊疗用药需求减少的风险、新签约产品运营推广进度不达预期的风险、医药销售合规的风险等。
欧林生物 医药生物 2023-04-27 19.58 -- -- 22.20 13.38%
25.00 27.6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及 2023Q1业绩。公司 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47亿元(+12.38%),归母净利润 2657.71万元(-75.38%),扣非归母净利润 72.07万元(-99.25%)。其中,2022Q4实现营业总收入 1.77亿元(-12.69%),归母净利润-1359.95万元(-144.90%),扣非归母净利润-3425.45万元(-220.54%)。2023Q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6687.11万元(+24.91%),归母净利润 385.36万元(+156.63%),扣非归母净利润 293.90万元(+142.83%)。 破伤风疫苗推广顺利,AC-Hib 三联苗将于近期上市。2022年公司对吸附破伤风疫苗产品持续推广宣传,吸附破伤风疫苗销售收入 4.38亿元,同比增长 11.46%。AC-Hib 联合疫苗向药监局提交的生产注册上市许可申请已被受理,已做好申报生产的准备工作。AC-Hib 三联苗曾是智飞生物销售的十亿级重磅品种,不过智飞的三联苗已经停产,公司的三联苗若上市将是国内独家品种,有望迅速放量。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金葡菌疫苗进入临床Ⅲ期。公司 2022年研发费用高达 1.22亿元,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导致净利润下滑。2022年重组金葡菌疫苗进入临床试验Ⅲ期,使得资本化研发投入同比大幅增加。公司持续推进 A 群链球菌疫苗、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大肠杆菌)、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MDCK 细胞)等多个临床前在研项目进度,并扩大了研发队伍、新增搭建病毒疫苗技术平台,使得费用化研发投入同比增加 116.45%。 投资建议:公司破伤风疫苗推广顺利且渗透率提升空间广阔,即将上市的三联苗和处于临床Ⅲ期的金葡菌疫苗均有望成为独家重磅品种。 我们预测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61/1.39/2.26亿元,同比增长 129.56%、127.64%、62.53%,对应 EPS 为 0.15/0.34/0.56元,对应PE 为 129/57/35倍,给予“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疫苗新品研发失败的风险、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的风险、新生儿数量超预期下降的风险等。
天坛生物 医药生物 2023-04-13 27.03 29.19 1.78% 28.00 3.59%
28.02 3.66%
详细
事件:天坛生物发布2023Q1业绩快报,2023Q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2.92亿元,同比增长83.30%;净利润2.62亿元,同比增长109.23%;扣非净利润2.53亿元,同比增长118.19%。 23Q1营收利润增速均大超市场预期。高增长主要有三方面原因:1)1月静丙销售受益疫情,2-3月依然处于补库存状态。静丙短期供应缺口较大,预计销售费用明显下降,公司利润增速超过收入增速。2)医疗服务复苏带动白蛋白销售恢复高增长,白蛋白与国内手术量密切相关;3)去年Q1因新基地生产节奏安排导致同期基数较低。不过,今年一季度2.62亿的净利润仍是近年来的较高水平,单季利润额仅次于去年四季度。23Q1相较21Q1增长72.4%,两年Q1复合增长31.3%。 批签发方面:2023Q1天坛白蛋白批签发73批次,同比下降26%,静丙批签发79批次,同比增加22%,销售相对于批签发数据滞后2-3个月,预计二季度增速会回到正常水平。 血制品需求向好,行业增长提速。我们从去年起就观察到血制品销售增速高于医疗行业增速,预计主要是医保对仿制药控费后,临床血制品处方增加,静丙和凝血因子类国内人均使用量不到欧美1/10,医保压力减轻后需求有望得到释放,同时各家在十四五期间浆站建设提速,行业增速有望从之前5-10%提升至15%。 投资建议:天坛是国内血制品龙头企业,十四五期间浆站扩张最大受益者,预计成都永安、云南基地和兰州建成后,公司将拥有4000-5000吨的血浆处理能力,赶上国际一线血制品公司规模。我们预测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78/10.72/13.08亿元,同比增长15.53%、22.14%和21.93%,对应EPS为0.53/0.65/0.79元,对应PE为51/42/34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血制品安全性问题及单采血浆站监管风险、疫情反复影响采浆及终端需求的风险、新产品研发和上市进度不达预期的风险等。
上海医药 医药生物 2023-04-03 20.34 25.34 43.98% 23.18 13.96%
23.98 17.9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319.81亿元,同比增长7.49%;归母净利润56.17亿元,同比增长10.28%;扣非归母净利润42.97亿元,同比增长7.40%。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573.69亿元,同比增长4.59%;归母净利润8.03亿元,同比增长31.84%;扣非归母净利润5.99亿元,同比增长31.43%。 公司收入稳健增长,商业盈利质量改善。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319.81亿元,同比增长7.49%。其中,医药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67.58亿元,同比增长6.61%;医药商业实现销售收入2052.24亿元,同比增长7.60%。公司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6.17亿元,同比增长10.28%。 其中,工业板块贡献利润22.47亿元,同比增长10.55%;商业板块贡献利润30.97亿元,同比增长12.56%;主要参股企业贡献利润4.35亿元,同比下降38.78%。公司商业板块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主要是抗疫物资配送贡献更大弹性。 定增引进白药推动混改,强强联手发挥协同效应。公司140亿规模的定增圆满落地,顺利引进云南白药为战略投资者,为优化股权结构、深化国企改革提供重要支持。双方强强联手也将充分发挥各自中药业务领域优势,开展业务协同。上海医药、云南白药与天津医药的“云天上”产业联盟建设加快推进,积极开展全方位业务对接,促进各领域协同共生发展。报告期内,三方在中药资源领域率先开启合作,已确定首批中药材集采8个品种并推进实施,以保证中药材的稳定供应并有效降低原材料成本。 投资建议:上海医药是工商业并重的综合性大型药企,公司资源丰富,创新药管线品种上市兑现业绩,持续改革的成效将逐渐体现。我们预测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35/72.99/81.45亿元,同比增长14.56%、13.43%、11.58%,对应EPS为1.74/1.97/2.20元,对应PE为12/10/9倍,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药品集采降价高于预期的风险、混改整合不畅的风险、新药研发失败的风险等。
太极集团 医药生物 2023-04-03 39.23 44.80 36.92% 54.33 38.49%
68.44 74.4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40.51亿元,同比增长15.65%;归母净利润3.50亿元,同比增长166.84%;扣非归母净利润3.67亿元,同比增长152.59%。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5.07亿元,同比增长35.96%;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113.07%;扣非归母净利润0.49亿元,同比增长106.25%。 工业营销改革效果明显,部分品种受疫情提振。公司聚焦医药主品,找准营销增长赛道,建立品牌营销标杆,销售突破性增长。医药工业实现销售收入87.85亿元,同比增长14.22%。其中,藿香正气口服液同比增长70%;注射用头孢唑肟钠同比增长9%;急支糖浆同比增长89%;洛芬待因缓释片同比增长15%;通天口服液同比增长53%;盐酸吗啡缓释片同比增长8.6%;鼻窦炎口服液同比增长67%。急支糖浆和鼻窦炎口服液等呼吸系统用药高增长部分是因为疫情需求的提振。 商业优化布局,改革初见成效。报告期内,公司医药商业以“整体做活、区域领先、协同工业”为指引,确立“以客户为中心,数字化赋能,全业态协同”的战略方向,优化业务布局,加强品种运营,大力拓展终端,降本节费增效,医药商业实现销售收入80.06亿元,比上年同期72.96亿元增长9.73%。其中医药分销实现收入65.77亿元,同比增长9.82%;医药零售实现收入14.29亿元,同比增长9.33%。 投资建议:公司是营销改革效果明显,品牌价值不断提升,我们看好国药对公司的整合效果。我们预测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1/8.14/10.15亿元,同比增长77.63%、31.01%、24.72%,对应EPS为1.12/1.46/1.82元,对应PE为38/29/24倍,给予“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药品集采降价高于预期的风险、国药入主整合不畅的风险、新药研发失败的风险等。
华兰生物 医药生物 2023-03-30 21.50 25.49 33.60% 25.09 15.09%
24.75 15.1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45.17亿元,同比增长1.82%;归母净利润10.76亿元,同比下降17.14%;扣非归母净利润8.94亿元,同比下降25.61%。其中,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5亿元,同比下降14.93%;归母净利润1.76亿元,同比下降26.36%;扣非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下降40.44%。 公司大批浆站获批,奠定血制品业务增长基础。公司目前共有单采血浆站32家,其中广西4家、贵州1家、重庆15家、河南12家,2022年采浆量为1100多吨。2022年公司先后获准在信阳市潢川县、洛阳市伊川县、商丘市夏邑县、周口市商水县、许昌市襄城县、开封市杞县和南阳市邓州市共7地设置单采血浆站,同时完成了封丘、滑县、浚县、鲁山、贺州、博白、武隆及潼南共8家浆站单采血浆许可证的换发工作,大批新建浆站获批为公司血液制品业务保持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公司征地350亩新建华兰生物医药研发及智能化生产基地,进一步加码生物药业务。 新冠疫情消退叠加甲流严重,公司流感疫苗业务有望快速复苏。2022年公司流感疫苗销售18.18亿元,同比下降0.39%。尽管2022年流感疫苗销售受新冠疫情不利影响,公司流感疫苗于2022年5月份取得批签发率先上市,抓住了我国南方地区流感高发带来的市场机遇,将不利影响降到了最小。防疫常态化后,新冠疫苗对其他疫苗的挤出效应将消退,随着2023年春季甲流严重爆发,公司流感疫苗业务有望快速复苏。 投资建议:公司浆站建设提速,血制品业务有望较快增长。防疫常态化后,公司采浆成本有望降低,疫苗业务有望恢复。我们预测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37/14.15/16.05亿元,同比增长14.98%、14.34%、13.46%,对应EPS为0.68/0.78/0.88元,对应PE为32/29/25倍,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血制品成本上升过快的风险、后续浆站获批不及预期的风险、流感疫苗销售不稳定的风险等。
国药股份 医药生物 2023-03-28 33.59 -- -- 41.30 20.44%
43.89 30.6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年报,2022 年实现营业收入454.99 亿元,同比下降2.09%;归母净利润19.64 亿元,同比上升11.97%;扣非归母净利润19.11 亿元,同比上升12.97%。其中,2022 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9.56 亿元,同比下降10.02%;归母净利润5.69 亿元,同比上升5.69%;扣非归母净利润5.67 亿元,同比上升13.63%。 公司业务结构优化,利润保持稳健增长。公司2022 年整体收入微降,其中Q2 和Q4 单季度收入下滑较多,主要是受疫情影响。尽管收入下滑,但公司净利润仍保持稳健增长,主要是麻精药及抗疫物资配送业务贡献利润。公司面对地区带量采购新批次执行和国谈品种降价常态化的不利因素,持续调整优化业务、品种结构,麻药、口腔及营销业务比重进一步提升,带动公司毛利率有所提升。同时公司不断挖掘内部潜力,加大货款回笼,压缩库存占用,强化资金集中管理,努力降低财务费用。 疫后医疗修复,公司麻精分销业务有望恢复高增长。2022 年公司麻精药品分销持续保持增长态势,麻精分销渠道保持着龙头地位。在全国三家麻精药品一级分销企业中,公司一直保持近80%市场份额。公司麻精药品业务覆盖31 个省政级区域,辐射50000 余家全国麻精医疗客户。新冠疫情过后,医院手术量恢复有望拉动公司麻精分销业务。 麻精分销业务毛利率高于一般的药品分销业务,麻精业务占比提升可有效改善盈利质量。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北京医药分销和全国精麻药分销龙头,资产质量稳健,区位优势显著。我们预测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64/25.54/28.15 亿元,同比增长15.26%、12.81%、10.23%,对应EPS为3.00/3.38/3.73 元,对应PE 为11/10/9 倍,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超预期的风险,麻精制品被控费的风险,医院诊疗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天坛生物 医药生物 2023-01-18 24.90 -- -- 24.98 0.32%
27.92 12.1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度业绩快报,2022 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2.66 亿元,同比增长3.73%;归母净利润8.78 亿元,同比增长15.53%;扣非归母净利润8.68 亿元,同比增长14.76%。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3.53 亿元,同比增长4.56%;归母净利润2.77 亿元,同比增长37.13%;扣非归母净利润2.85 亿元,同比增长39.02%。 业绩大超预期,静丙需求骤增。公司四季度利润在21Q4 高基数背景下继续大幅增长,超出市场预期,但利润增速显著高于收入增长,预计是产品提价因素;22 年12 月国内防疫政策转向,由此新冠感染患者大幅增长,重症患者对静丙需求骤增,院外市场价格暴涨;全年来看,利润增速也高于收入增速,也和2021 年6 月份公司对成都蓉生公司增资带来子公司持股比例变化有关。展望2023 年,国内新冠重症患者带来静丙巨大需求,而供给端增长预计有限,全年血制品有望保持高景气,天坛作为国内采浆增长明确的龙头,最为受益。 天坛更多浆站陆续投产,新基地投产提升盈利能力。2022Q4 至今,公司又有两家浆站获得采浆许可证,分别是贵州省的江口浆站以及河北省的临城浆站,公司在建浆站最多,且依托国药集团在浆站获取上更为有利。另一方面,22 年8 月成都永安基地1200 吨新工艺产能投产,23 年满产,我们看好公司新建产能后续业绩放量的前景。 投资建议:随着国内防疫政策放开,新冠重症患者带动血制品需求大增,浆站建设提速有望解决血制品供应瓶颈。公司是国内血制品龙头企业,预计成都永安、云南基地和兰州建成后,公司将拥有4000-5000吨的血浆处理能力,赶上国际一线血制品公司规模。我们预测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78/10.72/13.08 亿元,同比增长15.53%、22.14%和21.93%,对应EPS 为0.53/0.65/0.79 元,对应PE 为46/38/31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血制品安全性问题及单采血浆站监管风险、疫情反复影响采浆及终端需求的风险、新产品研发和上市进度不达预期的风险等。
百洋医药 批发和零售贸易 2023-01-13 26.28 29.20 -- 29.42 11.95%
29.42 11.9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预告实现归母净利润4.70至5.10万元,同比增长11.16%至20.6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75至5.15亿元,同比增长14.94%至24.62%。其中,第四季度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1.26至1.66万元,同比增长10.53%至45.6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8至1.48亿元,同比增长-4.42%至30.97%。 公司业绩增速稳健,预计核心产品较快增长。公司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保持稳定增长,运营的品牌数量不断增加,逐渐打造出了优势的品牌矩阵,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与经营业绩。公司核心品牌运营业务毛利率远高于批发和零售业务,是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公司业绩增速稳健,虽然收入增速受剥离批发业务拖累,但公司核心品牌运营业务较快增长将推动公司整体利润保持快速增长。 四季度拿下阿斯利康沙格列汀片商业化运营权。2022年11月11日,公司公告批露与阿斯利康签署了关于沙格列汀片(商品名:安立泽)的推广及销售业务协议,约定阿斯利康授权百洋作为特定医院渠道内推广产品的独家推广商,在协议有效期内且在特定医院渠道内独占和排他(包括针对阿斯利康及其关联方)地推广产品;以及授权百洋作为在零售渠道内销售和推广产品的独家一级经销商,在协议有效期内且在零售渠道内独占和排他(包括针对阿斯利康及其关联方)地经销和推广产品。该药物进入中国十余年,是经典口服降糖药物,预计本次合作能充分发挥跨国药企与中国本土第三方商业化平台在各自领域的专业和优势,增厚公司业绩。 投资建议:公司发展思路清晰,以专业化的医药品牌运营迎接国内创新药发展浪潮,医药CSO业务在国内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我们预测2022-2024年营业收入为75.09/81.61/91.3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05/6.28/8.04亿元,对应EPS为0.96/1.20/1.53元,对应PE为28/22/17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使得医院诊疗用药需求减少的风险、新签约产品运营推广进度不达预期的风险、医药销售合规的风险等。
诺唯赞 2022-11-01 60.81 -- -- 78.01 28.28%
78.01 28.28%
详细
事件:公司2022 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23.05 亿,同比增长78.87%,归母净利润7.5 亿,同比增长36.26%,扣非净利润6.98 亿,同比增长31.93%。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6.85 亿,同比增长47.99%,归母净利润1.36 亿,同比下降14.25%,扣非净利润1.22 亿,同比下降19.73%。 常规业务保持高增长,新冠业务占比下降。公司2022 年前三季度常规业务实现销售收入7.25 亿元,同比增长48.19%;新冠相关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5.80 亿元,同比增长97.66%。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常规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77 亿元,同比增长44.27%,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公司上半年基础科研试剂业务受部分地区新冠疫情影响、三季度预计有所恢复;新冠相关业务实现销售收入 4.08 亿元,同比增长约50.62%。 第三季度,公司新冠业务收入占比约为59.6%,环比上半年72.3%的占比大幅下降。利润端,利润增速显著低于收入增速,预计主要是新冠相关业务新冠核酸原料、及新冠抗原试剂价格环比大幅下滑所致。 毛利率下滑拖累盈利能力,或受新冠业务降价影响。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72.84%,下降13.87 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34.14%,下降2.24 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14.99%,下降0.65 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7.86%,下降1.20 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11.71%,提升0.23 个百分点。公司Q1-Q3 单季毛利率逐季下滑,分别为74.77%、73.16%、69.78%。公司毛利率下滑主要是因为新冠业务毛利率下降,受新冠核酸检测酶原料价格下降和新冠抗原检测试剂价格下降影响。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产生物试剂和核心原料龙头企业,多业务布局具有良好好的长期成长性。我们预测2022-2024 年营业收入为31.18/26.35/28.64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8.99/8.45/10.11 亿元,对应EPS为2.25/2.11/2.53 元,对应PE 为27/29/24 倍,给予“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试剂的集采使得终端价格大幅下滑的风险、生物试剂原料市场竞争加剧致产品价格大幅下滑的风险、新产品研发及上市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5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