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牟俊宇

国泰君安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880521080003...>>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6-10 239.03 274.62 9.74% 259.87 8.72% -- 259.87 8.72% -- 详细
24 年 5 月销量超预期,看好公司新车型对燃油车主力价格车型的需求平替。长期看,公司中高端品牌发力以及海外市场开拓将对未来业绩增长持续推动。 投资要点: 维持增持评级。 维持公司 24-26 年 EPS 为 11.95 元、15.32 元、18.94元。行业出清过程中龙头确定性更强,维持目标价为 274.62 元。5 月销量超市场预期。24 年 5 月,公司实现新能源车销量 33.18 万辆,环增 5.9%,同增 38.1%。其中,纯电乘用车 14.6 万辆,同增 22.4%;混动 18.4 万辆,同增 54.1%;海外乘用车 37499 辆,同增 267.5%。24年 1-5 月,公司累计实现新能源车销量 1271325 辆,同增 26.8%。新能源产品持续迭代。公司 5 月 28 日推出第五代 DMI 混动技术续航里程超 2000 公里,配套新车型秦 L 和海豹 06 起售价仅 9.98 万元极具性价比。根据中汽协数据,2024 年 1-4 月 8-20 万价格带乘用车占乘用车整体市场份额为 59.2%,其中新能源渗透率 30.2%仍有提升空间。我们认为,公司第五代 DMI 技术的推出,有望加强公司在混动领域市场竞争力,有望更好实现燃油车主力价格带的需求平替。“国产替代”加速,龙头业绩确定性高。根据中汽协数据,2024 年 4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占比我国乘用车市场份额 63.5%,较同期提升8.4pct。我们预计,电动化加速开启和国内主机厂产品力提升的背景下,国内车企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作为新能源车领域行业龙头,中高端与出海并举,产业链一体化充分布局将进一步熨平短期行业波动影响,价格战隐忧下业绩确定性更强。 风险提示:新能源需求不及预期,新能源行业价格战加剧
珠海冠宇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23 14.02 17.76 19.19% 15.14 7.99%
15.60 11.27% -- 详细
维持“增持”评级。考虑公司动力业务对业绩的拖累,下修公司24-25年公司EPS为0.50(-0.26)元、0.82(-0.24)元,新增26年EPS为1.05元,参考可比公司给予24年2.67XPB,宏观环境逐步复苏背景下龙头确定性提升,上修公司目标价为17.76(+0.28)元。 苹果降价有望促进销量。苹果是珠海冠宇重要客户,目前供应的产品主要包括笔记本及手机电池。5月19日,天猫AppeStore官方旗舰店开启iPhone15产品价格优惠,不同机型优惠从1400-2050元不等。 IDC数据显示,24Q1苹果手机国内份额占比从同期17.8%下滑至15.6%,需求疲软。我们认为,苹果手机降价有望刺激销量提升,从而带动珠海冠宇产能利用率提升。 关注手机电脑领域新技术新产品。5月21日,微软宣布将推出具有人工智能的新型PC;6月10-14日,苹果将举行年度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此前苹果在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提及正探索生成式AI领域等布局。我们认为,随着AI等新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的逐步应用,有望对珠海冠宇消费电子产品的带电量和销量提供正向贡献。 动力电池业务有望减亏。2023年公司动力储能业务主体控股子公司浙江冠宇实现营收6.6亿元,净利润亏损6.28亿元。在公司控股子公司浙江冠宇近期增资扩股引入战投规划下,后续浙江冠宇资本实力和竞争力有望提升,股权稀释也有助于带动母公司层面业绩减亏。 风险提示:消费电子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动力类业务减亏不及预期
厦钨新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13 36.08 44.09 41.13% 37.31 1.33%
37.00 2.55% -- 详细
维持“增持”评级。考虑公司三元正极新客户增量及钴酸锂下游需求回暖,上修公司24-25年EPS为1.36(+0.01)元、1.80(+0.26)元,同时新增26年EPS为2.27元,参考可比公司给予25年25XPE对应目标价45.00(+4.68)元。 24Q1业绩超预期。23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为5.27亿元,同降52.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66亿元,同降52.4%。24年Q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11亿元,同降3.7%,环降3.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03亿元,同增4.3%,环增5.1%。考虑新能源车行业需求从四季度旺季向一季度淡季切换,公司一季度业绩环比变动好于预期。 需求增长快于行业,三元布局欧洲市场。23年公司锂电正极材料销量7.21万吨;其中,三元材料销量3.74万吨,同比下滑19.4%,主要受下游去库存影响;钴酸锂销量3.46万吨,同比增长4.2%,市场龙头地位稳定。24Q1公司实现三元材料销量为1.59万吨,同比增长249.5%;钴酸锂销量为0.84万吨,同比增长62.5%;主要系24年动力领域新客户、低空与数码领域客户需求提升带动。海外方面,公司于法国布局三元正极材料和前驱体合资公司,加速开拓海外市场。 产品体系丰富,氢能或成亮点。磷酸铁(锰)锂、钠电正极、正极补锂剂、固态电解质等产品研发推进导入顺利。公司作为行业贮氢合金龙头企业,自主研发固态储氢材料,受益于氢能行业发展。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三元高电压产品销售不及预期
中科电气 机械行业 2023-12-28 10.01 12.82 50.65% 10.61 5.99%
10.61 5.99%
详细
公司在行业出清过程中实现与宁德、亿纬等下游客户合资配套,提供较好需求保障。 随着盈利逐步探底走平及海外市场的开拓,有望实现业绩的长期增长。 投资要点:[Tab维e_S持um增m持ar评y]级。维持公司2023-2025年EPS为0.03元、0.62元、0.71元,维持目标价13.02元。 锂电产业链生产环节旺季不旺,公司增长有望快于行业。销量端,23年四季度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单月首次突破100万辆,预计全年销量有望实现930万辆以上,同比增长35%以上。生产端,由于材料价格的迅速下降,锂电产业链加速去库存,一定程度致使生产端需求放缓。根据鑫椤数据,2023年1-9月全球负极产量125.46万吨,同比增长20.6%;同期公司产量10.73万吨,同比增长25.5%。我们认为,当前行业仍处出清过程中,公司深度捆绑宁德、亿纬等核心客户合资配套,需求有望好于行业。 盈利有望逐步探底走平。根据鑫椤数据,12月石墨化(箱式)价格已跌至8250元/吨,低端人造石墨价格已跌至20500元/吨。受2022年下半年以来行业产能过剩影响,负极材料价格持续下行。我们认为,往后看考虑负极材料的电池成本占比已经较低及电池质量安全保障要求,预计向下空间有限。随着公司石墨化自给率的抬升,盈利有望逐步探底走平。 逐步开拓海外市场。公司目前已经实现SKOn、LGES等客户的批量供货。此外,公司正积极推进海外拓展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锂电负极业务海外销售占比。 风险提示:行业价格战持续,电动车需求不及预期
贝特瑞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3-12-04 24.39 29.53 60.66% 25.98 6.52%
25.98 6.52%
详细
国务院日前批复《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公司作为北交所第一权重股的全球最大负极企业,有望受益政策进一步提升认知度。 投资要点: 维持增持评级。维持公司 23-25年 EPS 为 1.78元、2.32元、2.77元,维持公司目标价为 30.16元。 北交所金融政策再迎优化。日前,国务院批复《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其中提到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在北交所、新三板上市的中小企业发展,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同时,研究并适时推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积极推进北交所对外开放工作。 负极行业全球龙头,估值有望迎来修复。根据鑫椤数据,公司负极材料 2023年上半年国内占比约 26%,全球占比约 25%,继续保持全球第一。从公司 PE 估值上看,目前公司较璞泰来、尚太科技、中科电气等沪深市场负极材料企业估值有一定折让。我们认为,此次方案鼓励北交所企业发展及对外开放,相应 ETF 的研究推出有望迎来市场对北交所标的的更大关注。公司作为北交所目前上市的第一大权重股,公司的市场认知有望进一步提升。 硅基需求静待放量,正极业务仍有空间。公司现有硅碳负极材料已迭代至第五代,已配套三星、松下等国内外客户,后续受益消费电池掺硅、动力 468电池等需求爆发。正极材料出货以高镍三元为主,未来随着配套亿纬、SK 等合资客户新产能的释放实现持续增长。同时,钠电正负极材料已实现批量出货并获得客户认可。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增长放缓,负极行业阶段性产能过剩
信德新材 基础化工业 2023-11-17 49.77 60.33 118.27% 53.90 8.30%
53.90 8.30%
详细
投资要点: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 EPS 为 0.73 元、1.79 元、2.46 元,公司作为负极包覆材料行业龙头且行业内唯一的上市企业,结合 PE和 PB 两种估值方法并基于审慎性原则给予公司 2024 年 34XPE,给予公司目标价为 60.86 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快充及掺硅技术缓解里程焦虑,包覆材料添加量有望进一步增加。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成为主流,更丰富的座舱体验和智能驾驶功能都对动力电池都提出了更快速充电、更高能量密度的要求。在快充方面,增加负极包覆材料添加,在有效吸附电解液的同时,增加了锂离子的扩散通道,可以改善石墨材料的充放电性能。在硅基负极方面,将碳包覆材料包覆在硅材料表面不仅可以为负极提供较高的比容量,还可以缓冲和改善硅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剧烈变化。我们预计,到 2025 年全球负极包覆材料市场需求量将超过 25 万吨,2023-2025 年 CARG 为 43.7%。 需求放量龙头加速扩产,一体化布局延伸价值量。公司全面布局石墨负极包覆材料及硅基负极包覆技术,有望随下游客户在快充、硅碳领域的需求放量实现公司负极包覆材料出货量进一步提升。同时,公司将上游原料由古马隆树脂进一步延伸至乙烯焦油,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和提升一体化产能比例,有望实现生产成本的进一步降低。 催化剂:快充负极与掺硅负极产品在客户中拓展顺利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