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沈阳化工 基础化工业 2017-04-07 7.91 -- -- 7.96 -0.25%
7.89 -0.25%
详细
蓝星东大聚醚业务持续向好,成为公司亮点。公司2016年聚醚业务营业收入21.51亿元,营业利润3.36亿元,毛利率15.62%,比上期提高了2.37个百分点,成为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聚醚多元醇主导产品的目标区域和市场定位于高回弹聚醚、弹性体聚醚、硬泡交联剂和软泡聚醚,公司注重市场分析和下游应用市场的供求变化研究,准确把握市场需求新动向,充分发挥产品品质稳定和行业品牌优势,走中高端产品路线,目标客户为行业中高端客户,有效规避低端市场只追求低价的恶性竞争。新开发低气味软泡聚醚和新型高活性、低气味高回弹聚醚,有效弥补了高端市场产品不足的短板,目前正在进行高端客户和目标市场的应用推广,高端市场的品牌拉动效应将逐步显现。 PVC糊树脂价格稳中有升,公司产能已释放。针对公司新厂产能释放,全体销售人员逐区域、逐品种、逐用户进行排查摸底,制定了糊树脂及烧碱全产全销落实方案。对糊树脂产品应用国际化战略,采用国内先进的托盘缠绕膜包装形式,取得了显著效果,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同时,抓住中韩、中日、台海关系变化出现的市场机遇,全面抢占进口糊树脂的市场份额。充分发挥公司国内糊树脂龙头及行业组长单位的作用,紧紧抓住市场行情。 随着原油价格逐步稳中回升,石化行业景气度也有所回升。2016年国际原油形势震荡起伏,国内化工市场先抑后扬,化工行业出现缓慢回升态势。公司优化丙烯酸及酯、聚乙烯产品区域结构,通过优化销售网络的方式,抢抓市场机遇占领新市场,降低市场物流费用的不利影响。2016年公司石化业务营业收入33.11亿元,毛利率8.62%,比上期提高了1.06%个百分点。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7-2019年的营业收入分别达到90.11亿元、92.92亿元和96.87亿元,同比增长1.86%、3.11%和4.25%,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3.68亿元、3.69亿元和3.74亿元,同比增长8.10%、0.27%和1.45%, EPS分别达到0.45元、0.45元和0.46元,对应2017年04月05日收盘价(7.97元/股)的动态PE分别为18倍、18倍和17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原油价格下滑,PVC糊树脂及聚醚多元醇等产品价格下跌。
沈阳化工 基础化工业 2016-04-21 7.23 -- -- 7.23 0.00%
7.34 1.5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15年年报,201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64亿元,同比下降27.1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8亿元,同比增长105.90%,折合基本每股收益0.23元,同时公司公告2016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2016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0.61-1.12亿元,同比增长207%-296%。 点评: 2015年扣非后亏损,2016年一季报业绩预告超预期。公司主要以三条产业链为主,一是以PVC糊树脂为龙头的氯碱化工产业链,二是以 CPP 及 DCC 为上游的特种聚乙烯、丙烯酸、丙烯酸酯等化工新材料产业链,三是蓝星东大的聚醚多元醇产业链。2015年受到原油价格下降,国内石化产业链相关产品产能过剩,下游市场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扣除公司搬迁的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实际亏损约2亿元。2016年一季度,受到原油价格回升,国内部分产能关停等影响,PVC糊树脂及丙烯酸及酯等石化产品价格回暖,公司一季度预计可实现较好的盈利,业绩预报超预期。 PVC糊树脂价格回暖,今年公司搬迁完成后产能有望释放。2015年行业不景气,PVC糊树脂行业退出部分产能,加之2016年以来原油价格上涨,造成乙烯法生产企业成本提升,因此PVC糊树脂价格回暖。公司预计今年6月份内完成所有搬迁工作,搬迁完成后,公司的20万吨PVC糊树脂产能有望陆续释放。 蓝星东大盈利超业绩承诺,预计今年仍能奉献稳定盈利。2015年大股东注入蓝星东大,主要产品为聚醚多元醇。2015年蓝星东大净利1.05亿元,超出业绩承诺。由于今年以来原油价格上涨带来了产品价格上涨,加之公司在聚醚多元醇的行业地位,预计2016年仍能奉献稳定的盈利。 控股股东资产证券化加速,公司作为唯一石化平台未来可期。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一直秉承以资本运营为主,海外并购与国内板块同业的全球领先公司,借其专业能力整合国内协同资产,通过旗下上市公司平台分板块实现证券化的战略思路,对其旗下的资产进行整合,加速其证券化的进程。公司目前是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石油化工板块唯一上市平台,因此存在较大的资产整合预期。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6-2018年的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01.88亿元、109.12亿元和116.37亿元,同比增长5.42%、7.11%和6.64%,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4.39亿元、2.75亿元和3.15亿元,同比增长133.63%、-37.27%和14.46%, EPS分别达到0.54元、0.34元和0.38元,对应2016年04月19日收盘价(7.20元/股)的动态PE分别为13倍、21倍和19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原油价格下滑,PVC糊树脂及聚醚多元醇等产品价格下跌。
沈阳化工 基础化工业 2016-04-19 7.32 10.80 255.19% 7.45 1.78%
7.45 1.78%
详细
本报告导读: 公司PVC糊树脂受益于行业景气反转,炼化业务因原油价格上涨而扭亏,并购标的蓝星东大盈利超业绩承诺,我们认为上述三点被市场所忽视,存在巨大的预期差。 投资要点: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11.2元。20万吨PVC糊树脂受搬迁影响,预计二季度开始贡献盈利,受益于产品价格近期出现20%的涨幅并可持续;原油价格大幅反弹,公司炼化业务边际改善显著,盈利由2015年亏损1亿元至预计2016年一季度盈亏平衡;蓝星东大的聚醚多元醇大超承诺业绩且产品价格仍在上涨。我们认为此三点是被市场忽视的,存在巨大的预期差。我们预计公司2016-2018年EPS分别为0.63元、0.47元和0.56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11.2元。 PVC糊树脂供需格局改善,预计价格将进一步上涨。国内PVC糊树脂退出产能占比30%左右,实际有效供给不足100万吨,供需偏紧。原油价格上涨推动了乙烯法企业成本,近期产品涨价20%,未来预将进一步上涨。公司目前产能20万吨/年,受搬迁影响预计全年开工率五成,预计2017年产能完全释放,将极大地改善公司的业绩水平。 预计炼化业务扭亏,聚醚多元醇盈利超业绩承诺。炼化业务2015亏损1亿元左右,原油价格由30美元涨至40美元/桶,预计公司炼化将扭亏。 大股东注入的蓝星东大是国内聚醚多元醇龙头,2015年盈利1亿元超出业绩承诺,且产品价格仍在上涨,预计仍有较大边际改善的空间。 公司是中国化工集团国企改革潜在标的之一。公司是中国化工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2015年注入蓝星东大显著提升公司盈利水平,由此可见中国化工是将公司作为推进国企改革的重要资本运作平台。 风险提示:PVC糊树脂价格下跌、原油价格下跌。
沈阳化工 基础化工业 2016-01-19 5.66 -- -- 6.36 12.37%
7.58 33.92%
详细
沈阳化工是中国化工集团旗下石油化工板块唯一上市平台。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建设,目前已拥有内地电石、沿海盐场和大庆油田等巩固的原料供应基地,逐步形成了以聚氯乙烯糊树脂为龙头的氯碱化工产业链和以CPP 及DCC 为上游的特种聚乙烯、丙烯酸、丙烯酸酯等新材料化工产业链,推进了产品结构向高端化、系列化和精细化发展。 蓝星东大整合完成。公司通过向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其持有的蓝星东大99.33%的股权。标的资产评估值为70,729.30万元,发股价格为 4.46元/股,新增股份为158,585,867股,于2015年11月20日正式上市。沈阳化工集团持股比例26.68%,仍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中国化工集团合计控制公司股本比例从34.58%上升至47.24%。 蓝星东大主营业务为聚醚多元醇。蓝星东大主导产品为环氧丙烷和聚醚多元醇系列产品,其中环氧丙烷全部自用于聚醚多元醇的生产,而聚醚多元醇是聚氨酯合成材料的主要原料之一,广泛应用于汽车、软家具、防水、塑胶、保温、交联剂、粘合剂等行业和应用领域。2013年度、 2014年度及 2015年 1-3月份,蓝星东大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20.69亿元、27.26亿元及 6.13亿元,毛利分别为10.65%、10.60%及12.06%。 控股股东资产证券化加速,小公司大平台前景可期。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一直秉承以资本运营为主,海外并购与国内板块同业的全球领先公司,借其专业能力整合国内协同资产,通过旗下上市公司平台分板块实现证券化的战略思路,对其旗下的资产进行整合,加速其证券化的进程。公司目前是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石油化工板块唯一上市平台,且受到市场油气价格及国内产能过剩等问题的影响,近年来业绩不甚理想,因此存在较大的资产整合预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将蓝星东大合并至沈阳化工2015-2017报表中后,我们预计公司2015至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7.87亿元、129.64亿元及133.53亿元,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分别为13974万元、9320万元和9284万元,按照公司最新股本8.20亿股计算,对应2015-2017年摊薄EPS 分别为0.17元、0.11元和0.11元。根据可比公司的市盈率预测,我们给予公司2015年36-40倍的PE,计算出公司估值区间在6.12~6.8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化工品类产能持续过剩;经济波动大幅影响化工品销售价格;国家税费优惠政策变化风险。
沈阳化工 基础化工业 2012-04-02 5.75 -- -- 6.09 5.91%
6.09 5.91%
详细
收入增速超预期,但经营业绩低于预期。公司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100.9亿元(+3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亿元(-2.41%),每股益0.32元。公司营业收入增速超预期,主要因产品价格同比增长,但另一方面,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每股收益0.18元,低于我们的预期,主要因毛利率下降2.8个百分点,及公司所得税率从上年的2.5%提升至16.2%。 费用率、资产负债率均下降,经营性现金流减少。2011年,公司三项费用率从去年的6%下降至5.1%,资产负债率由56.2%降至52.g%。但另一方面,由于50万吨CPP技改项目增加工程物资采购及劳务费用支付,导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减少5.3亿(-73.5%)。 2011年产品产销量稳定,2012年行业供需结构进一步恶化。2011年,公司主导产品销量为:烧碱18万吨(-l-0.2万吨),糊树脂12万吨(-l-0.3万吨),汽油15万吨,柴油10万吨,环氧丙烷4万吨,丙烯12万吨,丙烯酸及酯20万吨,聚乙烯6万吨(+1.3万吨)。2011年,国内同行业产能增速不减,预计糊树脂将新增产能29万吨,总产能近100万吨;丙烯酸丁酯料将新增产能26万吨,总产能达到121万吨,而下游需求动力不足,供过于求的矛盾突出。 风险因素:经济持续低迷影响公司盈利的风险;厂区搬迁进展低于预期拖累公司装置开工率的风险;主要产品新增供应压力大导致行业盈利低于预期的风险。 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2012年,公司主要工作为厂区搬迁,装置开工可能会略受影响,加上丙烯酸及酯、糊树脂行业供需结构有恶化的趋势,调低公司2012-2013年业绩预期至0.28/0.48元(原为0.48/0.68元,2011年EPS为0.32元),当前价5.95元,对应2012-2013年PE21/12,PB为1.2/1.1倍,维持“增持”评级。
沈阳化工 基础化工业 2012-03-30 5.90 7.23 94.30% 6.09 3.22%
6.09 3.22%
详细
营业收入同比大增,每股收益基本持平。公司主营收入100.92亿元,同比上涨34.8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1亿元,同比微降2.41%;每股收益0.32元,和去年基本持平。 外需低迷,产能扩张较快,糊树脂业务承压。糊树脂业务贡献了公司净利润的半壁江山,但是面临着外需低迷、行业产能快速扩张以及老厂区整体搬迁的三座大山考验。按照投产进度,12年行业糊树脂产能增加29万吨,行业产能达到100万吨。 地产政策短期难以放松,丙烯酸酯业务反转需时间。国家的地产政策短期难以放松,丙烯酸酯业务承压。同时,12年行业丙烯酸酯扩能26万吨,行业总产能达到121万吨。 CPP装置需要考虑调整运行模式。商务部增加公司原有配额后,CPP和DCC装置基本能够开满,但是CPP装置目前仍按照乙烯优先的模式运行,干气产率偏高,需要考虑调整运行模式,节效增收。 股价合理,给予“增持”评级。预计公司12~13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42和0.53元,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位7.5元。 不确定因素:老厂区因为城市改造存在搬迁可能。
沈阳化工 基础化工业 2012-03-30 5.90 -- -- 6.09 3.22%
6.09 3.22%
详细
201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92亿元,同比增长34.85%,实现净利润2.10亿元,同比下降2.41%。 公司石化、石油产品实现销售收入80.18亿元,同比增长41.18%,实现毛利6.40亿元,减少0.98亿元。 公司氯碱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9.28亿元,同比增长11.08%,实现毛利3.66亿元,增加1.48亿元。 国内汽柴油价格不到位,下半年化工产品价格的下跌,导致公司增收不增利。 展望后市,化工市场将维持低位整理,汽柴油定价机制改革有望推出,公司的内生发展面临一些困难。公司作为沈阳地区一家重要的石化企业,外延式的发展方式仍然值得期待。 基于一般的预期,对公司2012、2013年业绩预测,每股收益分别为0.30元和0.36元。维持对公司股票“谨慎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化工市场景气度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会对公司的预期业绩产生一定的影响。
沈阳化工 基础化工业 2012-03-30 5.90 -- -- 6.09 3.22%
6.09 3.22%
详细
2011年经营情况:沈阳化工公布了2011年业绩,实现营业收入100.9亿元,同比增长34.9%;营业利润1.4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亿元,同比略降2.4%,合每股收益0.32元。不分配不转增。 正面: CPP及DCC装置原料成本优势:公司目前拥有50万吨CPP和50万吨DCC裂解装置,采用石蜡基重油替代石脑油(轻油)进行生产,具有一定成本优势且符合国家能源战略。 原油进口指标保障装置开工负荷:公司本年获得商务部新批准的进口配额72万吨,用于50万吨CPP装置的原料供应。 进口配额增加有利于公司提高装置负荷率,降低成本。 丙烯酸及酯盈利能力稳定:公司11年丙烯酸毛利率达到28.2%,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主要受益上半年产品高价。 氯碱产品盈利贡献显著提升:公司氯碱产品11年毛利贡献3.7亿元,较去年同期提高1.5亿元,以不足20%的销售占比提供了公司36%的毛利。公司氯端产品为PVC糊树脂,主要用于医用手套等,相对PVC普通树脂其周期性不明显,毛利率较10年提高3%;而烧碱则受益去年的行业低开工率,毛利率显著提升30.7%。 负面: 下半年盈利明显下滑:公司下半年销售收入较上半年下降15%,净利润下滑高达57%;若扣除非经常损益,下半年实际亏损0.14亿元,其中四季度单季度亏损近3000万元。主要因产品价格下跌(丙烯酸下半年均价下降19%,糊树脂均价下跌10%),同时原料价格高企,压缩利润空间。 新增产能加剧竞争:糊树脂行业本年将新增产能29万吨,总产能达到近100万吨;而丙烯酸丁酯将新增产能26万吨,总产能达到121万吨。新增产能投放将恶化公司主打产品的盈利能力。 估值与建议:公司未来盈利受低需求高油价压制仍不乐观。我们预计公司2012-2013年EPS预测分别为0.4和0.46元,目前股价对应2012-2013年PE分别为15x和13x,估值压力不大,维持“审慎推荐”评级。 风险: 1、下游需求持续低迷致产品价格承压;2、新增产能加剧竞争降低产品毛利率;3、油价高企压缩公司利润空间;4、市场估值中枢下行风险。
沈阳化工 基础化工业 2011-11-08 7.40 -- -- 7.51 1.49%
7.51 1.49%
详细
2011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亿元,同比增长44%; 营业利润1.94亿元,同比增长82%;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35.4%;基本每股收益0.26元。 第三季度增收未增利。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5亿元,同比增长40%,实现归属上市公司所有者净利润2408万元,同比下滑20%,第三季度实现每股收益0.036元,丙烯酸及酯为主要盈利产品。报告期内,公司子公司沈阳石蜡化工厂的丙烯酸及酯业务实现营业收增长较快,产品盈利能力增强,成为贡献公司营业利润的主力。丙烯酸及酯是石油加工的下游产品,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较大,今年自进入二季度以来丙烯酸以及丙烯酸甲酯价格出现大幅下滑,目前仍处于下跌通道之中。 PVC糊树脂业务保持了行业领先水平。公司是我国最大的PVC糊生产商,拥有20万吨的生产能力,其盈利能力保持了行业领先水平。公司生产的PVC糊树脂是医药级PVC手套的主要原料。 72万吨原油配额开始贡献生产,未来将成为贡献盈利增长的重要因素。商务部批复的72万吨原油进口配额是为了满足公司通过验收投入生产的CPP催化热裂解制乙烯项目和石蜡化工厂得13万吨丙烯酸及酯项目,5月11日,72万吨配额首批原油到达营口港,此批原油正式开始贡献生产运营,此项配额随着三季度来国际原油价格的下跌给公司到来利好。 未来看点在于CPP项目带来的低成本高收益。CPP项目的投产是我国在此领域的一个重大技术突破,受到发改委的重视,此项目一改过去使用高品质原油作为原料的生产模式,使用渣油作为裂解原料,为公司生产PE、丙烯酸及酯产品提供了低成本的原料,将成为未来几年的利润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2011-2013年每股收益为0.33元、0.70元和0.94元,对应于10月26日股价7.19元,动态市盈率为22倍、10倍和8倍,维持“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波动带来的成本上升风险;丙烯酸及酯等产品价格波动风险。
沈阳化工 基础化工业 2011-11-01 7.29 8.10 117.62% 7.51 3.02%
7.51 3.02%
详细
三季报业绩低于预期:公司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78.0亿元,同比增长43.65%,其中三季度销售收入为23.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7.1亿元,同比增长35.4%,当季净利润为2.4亿元,同比下滑19.6%;前三季度每股收益约0.26元,低于我们之前的预期。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大幅下滑,单季毛利仅为8.8%,主要原因是下游需求放缓,产品价格从8月份开始出了较大幅度的下跌。丙烯酸丁酯由8月初的20000元/吨下跌至16500元/吨,而丙烯则由1600元/吨下跌至1380元/吨。同时公司在三季度进行了技改和检修,营业成本有所上升,并对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 CPP装臵运转良好,丙烯产业链前景广阔:公司的CPP装臵目前运转状况理想,开辟了小规模炼化厂制取丙烯的途径。目前裂解主要产品是乙烯,丙烯是副产品。以石脑油为原料生产乙烯,每生产1吨乙烯,副产0.4-0.6吨丙烯;以乙烷为原料,生产1吨乙烯,仅副产0.04-0.06吨丙烯。但今后的发展趋势是,石脑油的用量将从目前占裂解原料的50%以上降低到50%以下,乙烷用量将由目前的近30%上升到30%以上,这意味着裂解得到丙烯的产量将减少,短缺量将进一步扩大。目前丙烯及其下游产品需求的增速快于乙烯,我们认为丙烯产业链前景广阔。 下调评级至增持-A:丙烯产业链一体化带来竞争优势,产品多元化助推公司长期发展。考虑到下游需求萎靡导致产品价格低于预期,短期内行业颓势仍难以改变,我们下调2011年和2012年EPS预测至0.34元和0.56元,按照2012年15倍估值,6个月目标价8.4元。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持续低迷导致产品价格低位徘徊
沈阳化工 基础化工业 2011-10-31 7.19 -- -- 7.51 4.45%
7.51 4.45%
详细
2011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99亿元,实现净利润1.7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3.65%和35.41%,每股收益0.26元。 由于炼油毛利下降等因素影响,公司三季度业绩不佳,单季实现净利润仅2408.85万元,同比下降19.63%。 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为11.29%,较去年全年下降1.63个百分点。而三季度单季毛利率仅为8.80%,同比下降2.74个百分点。 展望后市,由于成品油价格仍不到位,公司的石油产品可能出现亏损;由于化工产品价格出现一定回落,公司的化工产品的盈利水平也出现下降。公司全年业绩将低于预期。 从宏观面分析,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可能不久会推出,这有利于公司石油产品盈利能力的改善;本轮化工调整周期可能比较温和,这有利于公司化工产品盈利水平的稳定。 基于公司三季度的业绩表现,下调对公司2011、2012年的业绩预测至,EPS分别为0.36元和0.44元。同时下调对公司股票的投资评级至“谨慎推荐”。
沈阳化工 基础化工业 2011-09-02 8.50 -- -- 8.46 -0.47%
8.46 -0.47%
详细
2011年中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46亿元,实现净利润1.4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4.84%和52.55%,每股收益0.22元。 糊树脂实现收入6.84亿元,同比增长28.53%;烧碱实现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44.16%。氯碱产品实现毛利1.99亿元,增收1.30亿元。 丙烯酸及酯实现收入11.06亿元,同比增长36.40%;丙烯实现收入3.51亿元,同比增长167.2%;聚乙烯实现收入3.13亿元,同比增长76.62%;汽油实现收入8.44亿元,同比增长26.51%。石油石化产品实现毛利4.70亿元,增收0.94亿元。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5.09%,比期初下降1.12个百分点,但仍较高;除成品油业务受到国家政策调控影响之外,其余业务景气度好。 展望后市,公司的石化业务仍是主要的增长点;成品油业务盈利水平将有所改善;氯碱业务可能受搬迁的影响,但不会太大。综合分析,由于石化业务将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公司的盈利水平将会提升。 基于目前的宏观环境及公司的现状,维持对公司2011、2012年的业绩预测EPS分别为0.46元和0.54元。维持对公司股票“推荐”的投资评级。
沈阳化工 基础化工业 2011-09-01 8.47 10.90 192.75% 8.56 1.06%
8.56 1.06%
详细
报告摘要: 中报业绩低于预期: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4.5亿元,同比增长44.84%,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增长52.55%,每股收益约0.22元,低于我们之前的预期。主要原因是下游需求放缓,以及原油价格调整,产品价格在二季度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丙烯酸丁酯由4月初的22000元下跌至17000元/吨,而丙烯则由1600元/吨下跌至1360元/吨。 最坏时点已经过去,产品价格逐步回暖:二季度价格普跌的局面已从7月份开始改变,产品需求逐步回暖。国内丙烯酸及脂产能过去两年基本没有扩张,供给依然偏紧。随着需求的复苏,丙烯酸丁酯已经回升到20000元/吨。丙烯价格则上涨到1550元/吨,大致接近前期高点。 原油价格低位徘徊,公司成本压力骤减:由于国内成品油价格管制,公司上半年汽油和柴油毛利率分别为8.2%和-1.7%。原油价格在7月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目前在低位徘徊。我们判断公司成本压力在下半年将得到改善,成品油业务盈利能力转好。同时对于其它产品,成本降低也将带来毛利率的提升。 维持买入-A评级:丙烯产业链一体化带来竞争优势,原料瓶颈打破极大降低成本,产品多元化助推公司长期发展,我们认为公司业绩在今年将呈现拐点,步入稳定增长路径。考虑到公司二季度业绩低于预期,我们下调2011年EPS预测至0.51元,仍然维持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11.3元。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持续上涨;新增产能运转不正常。
沈阳化工 基础化工业 2011-09-01 8.47 10.28 176.17% 8.56 1.06%
8.56 1.06%
详细
投资要点: 公司201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46亿元,营业总成成本52.75亿元,营业成本47.73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4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84%、43.54%、46.24%和52.55%。 公司产能规模较大,产业链较为完整:公司在沈阳拥有两个生产基地,东方高新区主要涉足石油化工产业,包括120万吨炼油装置(联产),50万吨DCC装置、50万吨CPP装置、20万吨聚乙烯装置(联产)、17万吨丙烯酸及酯装置;西方铁西区涉足氯碱行业,包括13万吨糊树脂、19万吨烧碱、20万吨盐酸、液氯4.5万吨。此外公司丙烯产业链和氯碱产业链延伸都有很好的尝试,公司控股子公司金碧兰化工拥有丙烯下游环氧丙烷4万吨,PPG4万吨;公司通过2000吨气相法白炭黑拓展氯资源的应用且填补当年气相法白炭黑的空白。 利用DCC及CPP装置的首创性,石油烯烃化工将成为公司的主要发展:公司对石蜡基原油的利用目前走在全国的最前面,十多年来,公司建设了DCC、CPP等一系列全国示范定点项目。目前公司石油化工行业在公司比重越来越大,但CPP规模只有50万吨,全部炼油能力只有120万吨,在目前的炼油企业中是规模较小,很不经济的;因此,围绕石化领域的壮大及延伸将会是公司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公司目前及未来原油供应有保证,规模扩大可期:公司目前有48万吨的大庆重质原油的指标油;此外还有根据市场价格结算的72万吨石蜡基原油贸易指标,目前公司已确定长期供货商,采用日价日结的模式。根据石化十二五规划对非常规油气产品利用的支持,同时考虑公司搬迁对价,最后结合当前公司原油贸易模式,我们认为未来原油供应是可期的。 公司新建装置业绩释放持续:氯碱装置今年预计都将具有良好业绩,而公司CPP 装置5月份才真正达产,目前公司开工率达到90%,达产将带来业绩的持续释放。 不考虑搬迁及新产能建设,认为公司年度报告前能获批高新技术企业,我们预测公司2011-2013年EPS为0.51、0.59、0.74元;公司CPP产品成本优势明显,厂区搬迁、产能扩张是大概率事件,业绩可能爆发增长,给予其“买入”评级;我们认为可给予公司2010-2011年业绩18-20倍市盈率,参考公司增发解禁价格,半年目标价10.66-11.32元。
沈阳化工 基础化工业 2011-08-30 8.71 9.64 159.07% 8.82 1.26%
8.82 1.26%
详细
投资要点 事件:2011半年业绩:净利润1.47亿,EPS0.22元,同比增长52.5%,扣非后增长49% 2011年公司快速增长。上半年营收54.5亿元,同比增长45%;盈利1.47亿元,EPS 0.22元,同比增长52.5%;扣非后盈利1.29亿元,同比增长49%。盈利与营收同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50万吨CPP装置的投产与石化、烧碱产品的毛利率大幅提升。主要产品丙烯酸酯(占20%)PVC 糊树脂(占12%)与烧碱(占2.7%)等受上半年油价飙升与限电的影响,产品价格快速上涨毛利率分别上升9%、4%与27%。 1-6月成品油扣除消费税后大幅亏损。上半年国际油价同比上涨超过30%,国内成品油价上调11%,使得公司炼油业务大幅亏损。汽油(占15%)与柴油(占11%)的毛利率分别为8%与-1.7%,但同时价内征收的消费税占汽柴油销售收入的13%,总额增加13%至1.83亿。 20万吨/年丙烯酸及酯和50万吨/年CPP等项目是新增收入的主要来源。上半年国际油价同比上涨超过30%,下游化工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丙烯酸酯、PVC糊树脂与烧碱的价格分别上涨25%、20%与50%。 观点:半年报业绩略低于预期,化工产品盈利能力快速增长是主要看点。下半年看点在于化工产品盈利的延续;原油价格下跌对于原材料成本的下降的贡献与成品油机制的微调贡献。 2011年1-6月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1.56亿元,每股净现金流-0.24元。主要原因是公司取得了国家72万吨的原油进口指标,原油采购的预付款大幅增长。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下降为短期内经营过程中原材料采购集中付款增加所致。 预计公司2011-2013年EPS分别为0.63、0.93和0.97元。考虑到公司与大宗石化化工品公司辽通化工、英力特等类似。预计公司合理估值为相对2012年16-18倍PE,即10-12元。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