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维图新
|
计算机行业
|
2023-03-03
|
13.36
|
--
|
--
|
13.88
|
3.89% |
-- |
13.88
|
3.89% |
-- |
详细
事件概述:2023年3月1日公司发布公告,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发出的定点通知,公司将为东风乘用车2024年起量产上市的指定车型提供高精地图、引擎及人机共驾车机渲染等产品及开发服务。具体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取决于东风乘用车量产上市的新一代指定车型的销量。 国内核心车企再下一城,公司自身能力充分体现。公司近年来全面推进技术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拓展新市场,自动驾驶时代持续加大自身布局。 此次获东风乘用车定点通知,为公司首次进入东风乘用车供应体系,是重要客户对公司技术实力、产品性能等综合实力的再次肯定,充分展现了公司在高精地图、引擎及人机共驾等领域具备的核心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公司的业务拓展能力。 重要订单持续落地,地图、系统多点开花。1)2023年2月公司发布公告,公司将为宝马集团在中国市场的下一代自动驾驶功能提供ADAS地图、HD地图及LBS等产品及服务。 2)2022年公司收到国内某头部新能源汽车B公司发出的合作订单。公司将与该车厂内部团队共同开发L2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软硬一体解决方案。将在2022年底-2024年底数款车型上实现量产出货。 3)2022年公司收到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出的中选通知书,公司与一汽红旗在高精度地图、车道级导航应用服务、停车场高精度地图及自动泊车软件模块达成合作,将为一汽红旗2024年至2029年量产上市的新一代车型提供高精度地图、车道级导航应用服务、停车场高精度地图及自动泊车软件模块。 地图、系统多点开花,自动驾驶大时代下公司全方位布局体现实力和发展潜力。 公司面向L2及以上级别智能驾驶,不仅可以提供自身核心优势产品高精度地图以及完整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而且可以支持量产车型实现自动紧急制动、自适应巡航控制、高速公路辅助、自动泊车辅助、交通拥堵辅助、领航辅助驾驶、城市巡航、自动代客泊车等功能,未来有望在自动驾驶时代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投资建议:公司高精度地图、合规、自动驾驶等业务处于发展关键阶段,此次订单落地更加凸显公司自身实力,看好公司长期发展前景。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6/1.30/2.86亿元,2023/2024年对应PE分别为243X、110X,公司在自动驾驶领域具有重要卡位优势,重要订单持续落地,短期波动不改长期预期,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车市波动影响;业务整合进程不达预期;新技术研发进程不达预期。
|
|
|
四维图新
|
计算机行业
|
2023-02-16
|
12.93
|
--
|
--
|
13.70
|
5.96% |
|
13.88
|
7.35% |
-- |
详细
事件概述:2023年 2月 13日,公司发布公告,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签署许可协议,公司将为宝马集团在中国市场的下一代自动驾驶功能提供 ADAS 地图、HD 地图及 LBS(基于位置的服务,即 Location Based Services)等产品及服务。具体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取决于由宝马集团规范的国内搭载辅助级自动驾驶功能的宝马品牌汽车数量。 获得头部客户认可,全方位合作持续加深标杆效应。1)自动驾驶领域获得头部客户认可:此次公司与宝马汽车公司签署关于下一代自动驾驶地图及 LBS 服务协议,是宝马对公司自动驾驶地图产品的充分认可,合作范围包括 ADAS 地图、高精度地图以及 LBS 定位服务,说明了公司在自动驾驶领域得到了头部客户的全面认可,是公司在全球高端汽车市场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果,标杆效应凸显。 此次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有效期至 2033年 12月 31日,长达 10年周期的合作也说明宝马对公司的高度认可和深度绑定。 2)公司近几年与宝马的合作:2022年 6月,公司与宝马汽车公司签署了关于TSP 和 ConnectedDrive Store 的框架协议,将为 2023年 9月至 2028年 8月在 国 内 销 售 的 宝 马 汽 车 公 司 旗 下 所 属 品 牌 汽 车 提 供 TSP 平 台 以 及ConnectedDrive Store 的搭建和运维服务。2019年 9月,公司与宝马汽车签署 TLP 框架协议,公司通过 TLP 即车联网位置数据平台为其集成、分析和处理从其在中国销售的 2019年-2024年量产上市的宝马集团所属品牌汽车获取的地理位置相关数据。 自动驾驶大时代下的领军企业,重磅订单落地体现自身实力。1)自动驾驶解决方案:2022年公司收到国内某头部新能源汽车 B 公司发出的合作订单。公司将与该车厂内部团队共同开发 L2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软硬一体解决方案。将在 2022年底-2024年底数款车型上实现量产出货。2)自动驾驶功能不断开发: 2022年公司与一汽红旗在高精度地图、车道级导航应用服务、停车场高精度地图及自动泊车软件模块达成合作,将为一汽红旗 2024年至 2029年量产上市的新一代车型提供上述产品和服务。 投资建议:公司高精度地图、合规、自动驾驶等业务处于发展关键阶段,此次订单落地更加凸显公司自身实力,看好公司长期发展前景。综合评估疫情影响、行业景气度波动、公司业务落地进度,同时参考公司 2022年业绩预告,调整 2022年业绩预测,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6/1.30/2.86亿元,2023/2024年对应 PE 分别为 233X、106X,公司在自动驾驶领域具有重要卡位优势,重要订单持续落地,短期波动不改长期预期,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车市波动影响;业务整合进程不达预期;新技术研发进程不达预期。
|
|
|
四维图新
|
计算机行业
|
2023-01-20
|
11.62
|
--
|
--
|
13.64
|
17.38% |
|
13.88
|
19.45% |
-- |
详细
事件概述2023 年1 月18 日披露2022 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2 年实现营业收入32.5 亿元-34.5 亿元,同比增长6.21%-12.74%;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2.81 亿元-3.65 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1.22 亿元;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亏损2.81 亿元-3.65 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6022.12 万元。 分析判断:? 营收利润低于预期,智舱业务收入出现大幅下滑根据公司业绩预告,公司单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预计为11.7 亿元-13.7 亿元,同比增长-2.08%-14.62%;但四季度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2.22 亿元-3.06 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1.64 亿元。 智舱收入大幅下滑,政企业务验收延后,股权激励影响利润。2022 年受商用车市场环境影响(根据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2 全国商用车产/销量分别同比下滑31.9%和31.2%),公司智舱业务收入出现大幅下滑,2021年智舱业务占公司营收的比例为22.17%。受疫情和宏观经济的影响,公司政企业务合作及项目验收进度推迟,2021 年政企大数据业务占公司营收的比例为14.93%。股权激励影响利润,前三季度股权激励摊销费用约0.97亿元计入损益。 ? 智芯、智驾稳步推进,看好需求高景气智驾: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软硬一体产品及解决方案不断签订量产订单并陆续出货,智驾业务收入实现明显增幅。智芯:车规级MCU 芯片、Soc 芯片持续放量,智芯业务国产化顺利推进。 高精地图业务拿下自主品牌一汽红旗。公司11 月收到中国一汽发出的中选通知书,将为一汽红旗2024 年至2029 年量产上市的新一代车型提供高精度地图、车道级导航应用服务、停车场高精度地图及自动泊车软件模块,自主品牌智驾客户又下一城。公司2021H2 公布的订单还集中在外资品牌,但去年公告的项目中,公司已先后拿下头部自主品牌车厂A 及头部新能源自主品牌车厂B 的L2 智驾订单,可以明显感受到公司客户结构在向自主品牌延伸;此订单是公司公告的首张自主品牌高精地图订单,代表公司高精度地图业务在自主品牌的突破。我们看好公司在保持外资品牌优势的同时,客户在自主品牌中的持续拓展。 看好订单后续兑现。根据公司2022 年公告的多张订单,以及公司的现金流改善及存货增加情况,我们推断公司的在手订单较为充足,相关收入或将在2023 年逐渐显现。 投资建议根据公司公告,我们下调了公司车联网业务及政企业务的营收增速,将22-24 年营收预测39.7/52.1/66.6 亿元, 下调至33.6/44.7/58.4 亿元; 将22-24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4.65/8.65/12.04 亿元, 下调至-3.25/4.14/8.15 亿元;每股收益(EPS)预测0.20/0.36/0.51 元,下调至-0.14/0.17/0.34 元,对应2023 年1月18 日11.81 元/股的收盘价,23-24 年PE 分别为68/35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新产品/业务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2)全球汽车芯片供应紧张3风)险宏。观经济下滑风险智能汽车行业发展不及预期风险。
|
|
|
四维图新
|
计算机行业
|
2022-12-02
|
11.78
|
--
|
--
|
12.10
|
2.72% |
|
13.64
|
15.79% |
|
详细
事件概述:2022年 11月 29日公司发布公告,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出的中选通知书。 获一汽红旗订单,包含高精度地图、自动驾驶等产品。公司与一汽红旗在高精度地图、车道级导航应用服务、停车场高精度地图及自动泊车软件模块达成合作,将为一汽红旗 2024年至 2029年量产上市的新一代车型提供高精度地图、车道级导航应用服务、停车场高精度地图及自动泊车软件模块,具体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取决于一汽红旗在上述时间内量产上市的新一代车型的销量。 智云业务获得头部自主车企认可,核心业务实力凸显。智云领域,公司中标内容包括高精度地图、停车场高精度地图等。公司智云业务面向汽车客户,提供车规级 SD 地图、ADAS 地图、HD 地图、AVP 地图、高精度定位及基于此打造的云端一体化服务,商业模式从传统 license 模式向基于“合规+地图+算法+定位”强耦合的云 SaaS 服务转变,盈利模式也从单纯的地图数据销售向“平台搭建+数据持续性运营服务”模式升级,旗下六分科技能够为国内高精度地图采集更新及 L2级以上智能驾驶。同时,智云业务向合规方向延伸,与宝马、戴姆勒、大众、沃尔沃、福特等多家核心 OEM,以及造车新势力、科技巨头企业签订服务订单与合作协议。此次中标再次凸显了公司核心业务的实力,也树立了国内车企的标杆项目,为后续拓展奠定重要基础。 自动驾驶不断进取,有望成为重要成长动力。车道级导航应用服务、自动泊车软件模块是公司此次中标的另外两大产品。公司面向 L2及以上级别智能驾驶,可以支持量产车型实现自动紧急制动、自适应巡航控制、高速公路辅助、自动泊车辅助、交通拥堵辅助、领航辅助驾驶、城市巡航、自动代客泊车等功能。目前在智驾领域公司已经获得国内某头部新能源汽车公司(与该车厂内部团队共同开发 L2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软硬一体解决方案)、国内某头部车厂(为其 2022年至 2027年量产上市的部分车型提供 L2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软硬一体解决方案)等重要客户订单。此次获得一汽红旗订单,更加凸显了公司的行业地位和自身实力,有助于公司在智驾领域加速发展。 投资建议:2022年是公司“地图数据+合规安全”等云业务发展的关键一年,此次订单落地更加凸显公司自身实力;同时考虑到公司在芯片等领域的优势,看 好 公 司 长 期 发 展 前 景 。 预 计 公 司 2022-2024年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2.83/4.51/7.34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97X、61X、37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车市波动影响;业务整合进程不达预期;新技术研发进程不达预期;疫情波动影响;芯片短缺影响;智能汽车需求不及预期。
|
|
|
四维图新
|
计算机行业
|
2022-11-21
|
12.45
|
--
|
--
|
12.09
|
-2.89% |
|
13.64
|
9.56% |
|
详细
微软雅黑微软雅黑 事件概述:2022年 11月 16日,根据华为云官方公众号,华为云与四维图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云计算技术以及自动驾驶、物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交通、智慧供应链等行业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历史合作基础深厚,未来合作前景可期。1)合作历史:2019年开始,四维图新就在高精地图、云等领域与华为云展开初步合作,随着新能源产业兴起,基于地图数据和数字孪生的自动驾驶产业高速发展,双方的合作也逐步深入。公司已与华为签订相关协议,对华为花瓣 Petal 地图及衍生的应用服务和其地图开发平台提供全面的数据和技术支持。2)本次战略合作的意义:四维图新是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华为云则能够提供强大的云计算能力,携手赋能汽车行业变革。具体说,四维图新具有大量地图数据及自动驾驶数据,华为云则能够提供云计算能力,在车企数据合规闭环、智慧城市等场景具有合作潜力。 3)未来更长远的合作:双方将加强在交通、汽车、地理信息等领域的研究与合作,在物联网、智慧城市、智能出行、智能汽车等领域实现产业融合共建,融合产业生态,实现双方共赢。 自动驾驶等领域合作紧密,实现双方共赢。1)智云业务方面,公司提供车规级 SD 地图、ADAS 地图、HD 地图、AVP 地图、高精度定位及基于此打造的云端一体化服务,以及 MineData 位置大数据平台及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的Maas 业务内涵不断拓展,与宝马、戴姆勒、大众、沃尔沃、福特等多家核心 OEM,以及造车新势力、科技巨头企业签订服务订单与合作协议,开展合规方案 POC验证以及量产订单的落地实施。相关合规平台的搭建,背后需要强大的云计算能力进行支撑。2)智驾业务方面,公司已经能够提供包括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离预警、自动紧急制动等功能在内的 L2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软硬一体解决方案,并不断向其它细分领域拓展,数据存储、数据计算需求将不断增加。因此,整体看,公司与华为云的战略合作将助力公司智能驾驶业务发展。 同时,在物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公司能够在项目获取、实施等方面与华为云形成强大的生态协作能力,进而形成双方合作双赢的态势。 投资建议:2022年是公司“地图数据+合规安全”等云业务发展的关键一年,同时考虑到公司在芯片等领域的优势,看好公司长期发展前景。参考公司前三季度业绩以及下游景气度,综合考虑,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83/4.51/7.34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05X、66X、40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车市波动影响;业务整合进程不达预期;新技术研发进程不达预期;疫情波动影响;芯片短缺影响;智能汽车需求不及预期。
|
|
|
四维图新
|
计算机行业
|
2022-11-01
|
11.90
|
--
|
--
|
12.63
|
6.13% |
|
13.03
|
9.50% |
|
详细
事件概述2022年10月28日公司披露2022年三季度报告,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78亿元,同比增长11.5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59亿元,亏损同比扩大41.3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60亿元,亏损同比扩大8.9%。 单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0亿元,同比增长6.7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24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24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分析判断::三季度营收增速低于预期,存货、现金流预示四季度有望高增现金流环比改善,存货、预付高增,反映公司需求高景气。公司单三季度营收增速仅实现6.71%的增长,我们推测与上半年受疫情影响项目进展缓慢有关。但从现金流和存货角度:(1)公司单三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8.10亿元,同比增长23.05%,环比二季度情况有了较大程度改善;(2)公司三季度末存货较年初增加69.46%,较二季度末增加36.31%,根据公司公告,存货增加主要是本期合同履约成本、芯片在产品增加所致。我们对公司历史单季度相关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公司的营收表现较存货与现金流的表现有明显滞后性。我们认为,存货和现金流能够反映公司当期的订单获取及订单履约情况,是营收的先行指标。另外,公司年初以来预付款项大幅增长103.28%,根据公司公告,主要是公司对部分物料增加备货所致,我们认为也能够反映公司目前订单旺盛的情况。公司年初以来先后拿下国内两家头部车厂的L2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软硬一体解决方案订单,叠加国产化芯片需求持续高景气,我们预计相关订单带来的营收增长将四季度到明年开始逐渐显现。 股权激励影响利润,研发投入力度加大根据公司公告,公司前三季度股权激励摊销费用约0.97亿元计入损益,单三季度股权激励摊销费用约为0.46亿元,刨除股权激励影响后,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约约008.38亿元,单三季度实现净利润约002.22亿元。 费用方面,公司注重研发,加大研发投入,三季度研发费用为3.65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为51.46%,同比去年增加6.57pct。公司前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31%/13.45%/47.62%,分别同比增加1.03/1.13/1.02pct;单三季度,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7.21%/9.56%/51.46%,分别同比+1.69pct/-2.29pct/+6.57pct。 智驾赛道全面布局,看好公司业务高景气智驾赛道全面布局,生态圈不断扩大。公司虽出身于图商,但目前已具备智图、智舱、智驾(Tier1)的全面能力。智驾赛道高景气下,公司多点发力形成产业链联调,各个业务之间形成相互加持,数据合规、芯片、智驾、地图都能成为合作切入点,有助于公司不断扩大与各大主机厂的联系,扩充公司朋友圈。 智芯:国产化芯片高景气,有望带动其他业务协同发展。缺芯窗口下,公司芯片供不应求,高度景气,有利于公司扩大生态合作,并带动其他业务协同发展。智驾:Tier11能力得到头部验证,智驾业务有望爆发。我们认为,公司的智驾方案在中低端车型中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目前公司ADS业务已成功打入头部车厂供应链,在ADAS前装量产加速向中低端车型渗透的背景下,公司相关业务有望抓住机会,持续获得突破。智云:LL33法规突破,高精地图上量拐点渐近。L3立法在深圳率先落地,Robotaxi进入无安全员时代,自动驾驶有望加速向更高级别演进;我们认为,高精度地图将伴随L3的大规模商业化迎来上量拐点,公司直接受益。另外,公司朋友圈的持续扩大,有助于公司后续利用众包形式进行实时更新,巩固市场地位。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具有“国家队背景”的汽车智能龙头,合规+地图+芯片将持续推动公司增长。我们维持公司的盈利预测,给予22-24年营收预测39.7/52.1/66.6亿元,22-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4.65/8.65/12.04亿元,每股收益(EPS)预测0.20/0.36/0.51元,对应2022年10月28日11.72元/股的收盘价,PE分别为60/32/23倍,强烈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新产品/业务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2)全球汽车芯片供应紧张风险。3)宏观经济下滑风险智能汽车行业发展不及预期风险。
|
|
|
四维图新
|
计算机行业
|
2022-10-31
|
11.90
|
--
|
--
|
12.63
|
6.13% |
|
13.03
|
9.50%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78 亿元,同比增长11.54%,归母净利润-0.59 亿元,同比下滑41.32%。其中,Q3 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10 亿元,同比增长6.71%,归母净利润-0.24亿元,同比下滑272.02%。 收入增长稳健,股份支付费用拖累利润。收入端,公司2022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0.78 亿元,同比+11.54%,Q3 单季度实现营收7.10 亿元,同环比+6.71%/-4.83%,我们判断二季度国内多地疫情反复影响项目进展在三季度有所体现。利润端,公司2022 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6 亿元,同比-41.32%,Q3 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24 亿元,同环比-272.02%/+48.89%;前三季度业绩亏损主要受到股份支付费用影响,扣除股权激励摊销费用0.9 亿元后利润转正,实现归母净利润为0.3 亿元。 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构筑核心竞争力。公司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31%、13.45%、47.62%,分别同比增加1.03pct、1.13pct、1.02pct。其中,销售费用为1.31 亿元,同比+33.35%,主要是由于人员相关费用的增加所致;管理费用同比+21.75%,主要受计提股权激励成本增加的影响;研发费用为9.89 亿元,同比+13.98%,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占营收的比例长期维持在50%左右,其中Q3 单季度研发费用为3.65 亿元,同环比+22.25%/+15.8%,占营收的比例为51.41%。 现金流显著改善,存货、预付款预示在手订单充足。三季度末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0.56 亿元,去年同期为-1.55 亿元,同比显著改善,主要得益于销售回款的增加。三季度末公司存货6.24 亿元,较年初增长69.46%,较二季度末增长36.54%,主要是本期合同履约成本、芯片在产品增加所致。三季度末公司预付款项1.77 亿元,较年初增长103.28%,较二季度末增长27.33%,主要系公司对部分物料通过预付款方式增加备货所致。公司存货与预付款项大幅增长,侧面反映出公司在手订单充足,预计相关订单将在四季度到明年逐渐转化形成收入。 智芯、智驾业务持续发力,回购彰显信心。智芯方面,座舱SoC 和车规级MCU 持续放量,新一代智能座舱芯片AC8015 和AC8257 持续出货中,多数项目将于2023 年量产;车载MCU 市场整体目前仍供不应求,公司MCU 已在多家汽车品牌中实现量产;公司预计新增产能Q4 逐渐释放。智驾方面,公司6 月获得某头部车企定点;8 月斩获国内某头部新能源汽车B 公司L2 级ADAS 软硬一体解决方案订单,预计将在2022 年底-2024 年底在数款车型上搭载,部分收入将在今年年底确认。 此外,基于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公司持续回购股份。截至2022 年9月末,公司累计回购近1000 万股,成交总金额为1.24 亿元,根据回购方案,公司拟回购金额为3 亿元至5 亿元,目前回购计划仍在进行中。 投资建议公司定位“智能汽车大脑”,加速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形成了“云-芯-驾-舱”全栈布局,看好公司长期成长潜力。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8.88/53.38/77.48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4/4.67/6.88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14/0.20/0.29 元/股。对应2022 年10 月28 日11.72 元/股收盘价,PE 分别为83.65/59.78 /40.58 倍,PS 分别为7.18/5.23/3.60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影响业务开展;新技术研发不及预期;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
|
|
四维图新
|
计算机行业
|
2022-08-22
|
15.24
|
--
|
--
|
14.96
|
-1.84% |
|
14.96
|
-1.84% |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2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 13.68亿元,同比增长 14.22%; 实现归母净利润-0.35亿元, 去年同期-0.56亿,同比减亏。 智芯业务 39.3%增长带动总体营收增长, 销售回款增加促进经营净现改善。 1)2022H1公司实现营收 13.68亿元(YoY 14.22%), 其中智云业务实现营收 8.47亿元(YoY 18.6%) , 智舱业务实现营收 2.95亿元(YoY -6.27%), 智驾业务实现营收 34.2万元(YoY -45.04%) , 智芯业务实现营收 2.12亿元(YoY 39.27%), 主要系随着芯片国产化顺利推进,车规级 MCU 持续放量,智芯业务收入大幅增长,带动营收稳步提升。 2) 2022H1公司经营净现实现 0.03亿元, 去年同期-1.20亿元,主要系销售回款增加促进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改善。 智芯、智舱业务毛利率提升对冲智云业务毛利率压力。 1) 2022H1公司整体毛利率为 56.0%(同比+0.83pct), 其中智云业务毛利率 68.23%(同比-5.48pct), 智舱业务毛利率 20.60%(同比+5.83pct), 智芯业务毛利率 56.46%(同比+4.63pct)。 智云业务成本大幅增长,主要原因系随着数据合规服务项目和地图数据运营服务规模增长,相应项目成本及运营成本增加。 智云+智驾+智舱+智芯“四维”智能业务取得进展。 1) 智云业务,为 BMW、上汽乘用车、长安等客户提供地图数字底座能力,为宝马、戴姆勒、大众、沃尔沃、福特等提供合规平台解决方案。 2)智驾业务,获得国内某车企未来 5年内量产上市的部分车型的 ADAS 定点, 与阿尔派电子(中国)签署全景泊车影像系统项目技术开发合同。 3)智舱业务, 与丰田及雷克萨斯多个项目实现量产。 4)智芯业务,新一代智能座舱芯片 AC8015和 AC8257获得多家定点,多数项目将在 2023年开始进入量产; 车规级 MCU 芯片通过霍尼韦尔等 Tier1厂商,已在多家汽车品牌中实现量产; 第二代 TPMS 胎压监测芯片产能持续爬坡中,上半年出货量已达去年全年水平; 第二代车规级音频功放芯片,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得到客户广泛认可; 在产能端,多条产品线均获取了新增产能,新增产能将逐渐在今年第四季度释放。 维持“买入”评级。 汽车智能化趋势明确、市场空间巨大,高精度地图天然具有高壁垒,公司作为国内地图导航龙头,具备强先发优势及技术优势,考虑在自动驾驶领域业务的持续拓展、公司基本面边际改善明显等,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 37.26/45.47/54.8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1.60/2.05/2.59亿元。 风险提示: 技术迭代及研发投入不及预期的风险;汽车半导体供应链紧张的风险; 关键假设可能存在误差的风险。
|
|
|
四维图新
|
计算机行业
|
2022-08-19
|
15.01
|
21.65
|
59.43%
|
15.81
|
5.33% |
|
15.81
|
5.33% |
|
详细
事件:公司于 2022年 8月 15日收盘后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 点评:l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4.22%,归母净利润亏损同比收窄2022年上半年,公司持续聚焦汽车智能化,积极推动传统业务向新型服务模式演进升级,实现营业收入 13.68亿元,同比增长 14.22%;归母净利润为亏损 3517.10万元,亏损同比收窄 36.79%。分产品看,智云业务实现收入 8.47亿元,同比增长 18.60%;智舱业务实现收入 2.95亿元,同比下滑6.27%;智芯业务实现收入 2.12亿元,同比增长 39.27%;智驾业务实现收入 34.20万元,同比下滑 45.04%。公司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科技企业高端人才,持续进行研发创新,上半年研发投入为 7.06亿元,同比增长 14.93%。 智云、智驾进展顺利,智舱有望受益于视频部标机换装需求1)智云:地图业务成为 BMW、上汽乘用车、长安等重要战略客户的供应商;合规平台整体解决方案与宝马、戴姆勒、大众、沃尔沃、福特等多家核心 OEM、造车新势力等签订服务订单与合作协议;2)智驾:2022年 6月,公司获得定点通知,将为国内某头部车厂 2022年 9月至 2027年 9月量产上市的部分车型提供包括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离预警、自动紧急制动等功能在内的 L2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软硬一体解决方案;3)智舱:重卡业务方面,新国标 GB/T19056-2021《汽车行驶记录仪》于 2022年 7月 1日正式实施,未来 2-3年内有望带来可观的普货存量市场视频部标机换装需求。 MCU 在多家汽车品牌实现量产,带动公司智芯业务快速增长在 SoC 端,新一代智能座舱芯片 AC8015和 AC8257持续出货中,在国内及海外车型上均有量产,同时获得多家乘用车和商用车客户新的量产车型定点,多数项目会在 2023年开始进入量产。在 MCU 端,面向小节点的MCU 新产品实现了提前流片,面向中高端的 MCU 实现了提前回片并一次点亮。MCU 仍然供不应求,通过霍尼韦尔以及本土 Tier1厂商,已在多家汽车品牌中实现量产。在 TPMS 端,二代 TPMS 胎压监测芯片产能持续爬坡中,上半年出货量已达去年全年水平;作为国内唯一的车规级音频功放芯片,公司第二代车载音频功放芯片,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得到客户广泛认可。 在产能端,多条产品线均获取了新增产能,新增产能将逐渐在 Q4释放。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坚定推进“智能汽车大脑”战略,在汽车产业大变革的背景下,未来成长较为空间广阔。预测 2022-2024年营业收入为 39.50、49.89、61.9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3.60、6.05、8.33亿元,EPS 为 0.15、0.26、0.35元/股,对应 PE 为 91.33、54.40、39.50倍。公司大力布局智能驾驶时代,研发投入较多,对净利润影响较大,因此,采用 PS 估值法较为合适。过去五年公司 PS 主要运行在 8-20倍之间,维持公司 2022年 13倍的目标 PS,对应目标价为 21.6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的风险;全球芯片供应紧张;新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L3及以上自动驾驶功能落地进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
|
|
四维图新
|
计算机行业
|
2022-08-18
|
13.98
|
--
|
--
|
15.81
|
13.09% |
|
15.81
|
13.09% |
|
详细
事件:2022 年8 月16 日,公司发布2022 年半年度报告,公司2022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68 亿元,同比增长14.22%;归母净利润-0.35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35 亿元。 点评: 智芯业务收入实现大幅增长。公司2022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68 亿元,同比增长14.22%,其中智芯业务、智云业务收入分别增长39.27%、18.6%,商用车受疫情影响收入有所下降,智芯业务收入实现大幅增长,主要系随着芯片国产化顺利推进,车规级 MCU 持续放量。上半年归母净利润-0.35 亿元,因计提股权激励成本,管理费用同比增长40.4%,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后的利润为正。 智云重点战略客户回归,Mass 业务持续拓展。2022 年上半年,智云业务实现营收8.47 亿元,同比增长18.60%,占营收比重为61.92%,较上年同期提升约2.3 个百分点。公司成为BMW、上汽乘用车、长安等重点战略客户的供应商,服务内容包括高级辅助驾驶地图数据、在线服务、NDS 编译、 SDK 交付等;与宝马、戴姆勒、大众、沃尔沃、福特等多家核心 OEM,以及造车新势力、科技巨头企业签订服务订单与合作协议,开展合规方案 POC 验证以及量产订单的落地实施。 智驾业务获多个重大订单,软硬一体解决方案进展喜人。2022 年上半年公司获得多张重大订单:2022 年6 月,公司获得定点通知,将为国内某头部车厂2022 年9 月-2027 年9 月量产上市的部分车型提供L2 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软硬一体解决方案;8 月,公司再获国内某头部新能源汽车的合作订单,公司将与该车厂内部团队共同开发L2 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软硬一体解决方案,预计将在2022 年底-2024 年底数款车型上实现量产出货。 加强智芯业务供应链建设。2022 年上半年,智芯业务实现营收2.12 亿元,同比增长39.27%,占营收比重为15.53%。公司各类芯片产品均有所进展,公司在新一代高性能智能座舱芯片研发的同时,持续保持竞争优势,SoC 芯片在国内后装市场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前装市场也不断获取新的量产订单;车规级MCU 芯片持续放量,第二代TPMS 胎压监测芯片产能持续爬坡中,上半年出货量已达去年全年水平。此外,公司着重加强供应链建设,多条产品线均获取了新增产能,预计新增产能将逐渐在Q4 释放。 投资建议:随着订单持续放量、芯片供应问题逐渐缓解,公司自动驾驶、汽车芯片等业务增量可期。预计公司2022-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9.74、53.48、72.02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1、5.19、9.64 亿元,EPS 分别为0.13、0.22、0.41 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芯片供应不及预期;研发投入变现速度不及预期;行业周期波动。
|
|
|
四维图新
|
计算机行业
|
2022-08-18
|
13.98
|
--
|
--
|
15.81
|
13.09% |
|
15.81
|
13.09%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3.68亿元,同比增长14.2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35亿元,亏损同比缩窄46.77%。单季度来看,2022Q2公司实现营收7.5亿元,同比增长9.9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7亿元。整体落在业绩预告区间内,符合预期。 业绩符合预期,智云、智芯业务表现亮眼:1)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3.68亿元,同比增长14.22%。其中,智云、智芯、智舱业务分别实现营收8.47、2.12、2.9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6%、39.27%、-6.27%,收入占比分别为61.92%、15.53%、21.59%。智云业务中数据合规服务和MaaS地图服务实现快速增长,但面向政企的位置大数据服务项目受疫情影响落地延后;智芯业务国产化顺利推进,车规级MCU持续放量,出货量与收入贡献实现较大增幅长;智舱业务收入有所下滑,主要受疫情影响国内重卡市场进入下行周期。2)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35亿元,亏损同比缩窄36.79%;扣除股权激励摊销费用6300万元后利润转正,实现归母净利润为0.28亿元。公司销售毛利率为56.00%,同比提升0.83pct,主要系智芯及智舱业务毛利率提升,智云毛利率下降对整体有所拖累。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85%、15.46%、45.62%,分别同比提升0.70pct、2.88pct、-1.92pct,管理费用率提升主要系计提股权激励成本所致。上半年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303.71万元,同比增长102.53%,主要得益于销售回款的增加。 智云、智芯、智驾需求旺盛,未来成长值得期待:1)智云方面,地图服务赢得BMW、上汽乘用车、长安等重要战略客户回归,数据合规业务与宝马、戴姆勒、大众、沃尔沃、福特等多家核心OEM以及造车新势力签约,“合规+地图”SaaS收入放量进行时,打开成长空间。2)智芯方面,座舱SoC和车规级MCU持续放量,新一代智能座舱芯片AC8015和AC8257持续出货中,多数项目将于2023年量产;MCU市场整体目前仍供不应求,公司MCU已在多家汽车品牌中实现量产;公司预计新增产能Q4逐渐释放。3)智驾方面,6月获得某头部车企定点,智驾业务尚处于开拓阶段,随着相关订单进入量产阶段,将迎来高速增长。4)智舱方面,7月1日实施的新国标《汽车行驶记录仪》在未来2-3年内或可带来较为可观的普货存量市场视频部标机换装需求,商用车业务有望迎来边际改善。我们认为,公司长期高研发投入进入收获期,看好下半年订单持续落地,未来成长值得期待。 投资建议公司定位“智能汽车大脑”,加速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云-芯-驾-舱”四大业务有望迎来全面发展。维持前期2022-2024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8.88/53.38/77.4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4/4.72/6.9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14/0.20/0.29元/股。 对应2022年8月15日13.90元/股收盘价,PE分别为98.76/69.91/47.59倍,PS分别为8.48/6.18/4.26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影响业务开展;新技术研发不及预期;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
|
|
四维图新
|
计算机行业
|
2022-08-18
|
13.98
|
--
|
--
|
15.81
|
13.09% |
|
15.81
|
13.09% |
|
详细
2022年 8月 15日公司披露 2022年半年度报告,公司 2022年 H1实现营业收入 13.68亿元,同比增长 14.22%; 归母净利润亏损 0.35亿元,同比去年亏损缩窄 36.79%;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 0.35亿元,同比去年亏损缩窄46.77%。 分析判断: 增速符合预期,智芯智云高毛利业务维持高增 (1)智芯(营收 2.12亿元,同比+39.27%,占总营收的 15.53%,毛利率 68.23%):缺芯打开国产替代窗口,公司芯片业务供不应求。新一代智能座舱芯片 AC8015和 AC8257持续出货,同时有多个定点项目于明年进入量产。MCU 技术层面持续突破,面向中高端的首款功能安全 MCU 芯片 AC7840x 已经陆续送样,部分客户进入产品验证阶段。产能方面,多条产品线均获取了新增产能,新增产能将逐渐在 Q4释放。我们预计芯片业务 3-4季度将持续放量,全年维持高增速。长期看,子公司杰发科技在车载芯片自主可控方面具有高稀缺性,芯片国产化替代背景下,我们认为芯片业务将成为公司一项强劲的驱动力。 (2)智云(营收 8.47亿元,同比+18.60%,占总营收的 61.92%,毛利率 56.46%):数据合规业务与多家 OEM开展合规方案 POC 验证以及量产订单的落地实施;地图业务不断赢得重点战略客户回归。我们推测,公司合规、地图等业务需要路测等验证流程,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推进速度受到影响,预计下半年推进速度将回归正轨。借助“合规+地图+算法+定位”业务强耦合,我们长期看好公司商业模式转变与客户价值提升。 (3)智舱(营收 2.95亿元,同比-6.27%,占总营收的 21.59%):商用车联网业务下滑但乘用车联网崭露头角。商用车联网方面,受整体行业产销影响,收入出现大幅下滑。上半年商用车市场受疫情影响供需两弱,行业产销进入下行周期,根据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2年 1-6月全国商用车产量同比下滑 33.2%,销量同比下滑 37.4%。公司旗下中寰卫星在重卡市场份额领先,随着《汽车行驶记录仪》新国标于 7月 1日正式实施,在未来 2-3年内,或可带来较为可观的普货存量市场视频部标机换装需求;目前中寰部标机换装业务已在黑龙江部分县市取得突破。乘用车联网方面,去年 11月丰田汽车智能助手正式上线,今年上半年又获得雷克萨斯项目定点,智能座舱软硬件一体化平台不断出货。 (4)智驾:目前公司智驾业务占比较小,上半年拿下国内某头部车厂的 L2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软硬一体解决方案订单,后续伴随多张订单迈入量产阶段,我们预计公司智驾业务将实现高速增长。我们认为,公司的智驾方案在中低端车型中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当前公司 ADS 业务已成功打入头部车厂供应链,在 ADAS 前装量产加速向中低端车型渗透的背景下,公司相关业务有望抓住机会,持续获得突破。 需求持续爆发,看好公司业务高景气“缺芯”打开黄金窗口,芯片业务曙光初露。缺芯窗口下,公司芯片供不应求,高度景气,有利于公司扩大生态合作,并带动其他业务协同发展。智驾赛道全面布局,协同业务相互带动。公司虽出身于图商,但目前已具备智图、智舱、智驾(Tier1)的全面能力。智驾赛道高景气下,公司多点发力形成产业链联调,各个业务之间形成相互加持,数据合规、芯片、智驾、地图都能成为合作切入点,有助于公司不断扩大与各大主机厂的联系,扩充公司朋友圈。 L3法规突破,高精地图上量拐点渐近。L3立法在深圳率先落地 ,Robotaxi 进入无安全员时代,自动驾驶有望加速向更高级别演进;我们认为,高精度地图将伴随 L3的大规模商业化迎来上量拐点,公司直接受益。另 外,公司朋友圈的持续扩大,有助于公司后续利用众包形式进行实时更新,巩固市场地位。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具有“国家队背景”的汽车智能龙头,合规+地图+芯片将持续推动公司增长。我们维持公司的盈利预测,给予 22-24年营收预测 39.7/52.1/66.6亿元,22-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 4.65/8.65/12.04亿元,每股收益(EPS)预测 0.20/0.36/0.51元,对应 2022年 8月 15日 13.90元/股的收盘价,PE 分别为 71/38/27倍,强烈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新产品/业务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2)全球汽车芯片供应紧张风险。3)宏观经济下滑风险智能汽车行业发展不及预期风险。
|
|
|
四维图新
|
计算机行业
|
2022-08-18
|
13.98
|
--
|
--
|
15.81
|
13.09% |
|
15.81
|
13.09% |
|
详细
事件概述:8月 15日,公司正式发布 2022年半年度报告:期间实现营业收入 13.68亿元,同比增长 14.22%;实现归母净利润-0.35亿元,同比增长36.79%;实现扣非后净利润-0.35亿元,同比增长 46.77%。 业绩符合预期。此次中报业绩无论是收入端,亦是利润端均处于此前预告中枢,整体而言符合预期。从表观数据看,公司业绩增速可能不及一季度,但在预告点评中我们就已强调,如果“剥茧抽丝”其实公司中报情况是符合预期,甚至超预期的,原因在于:1)智芯:报告期内该业务实现营收 2.12亿元,同比增长39.27%,符合我们此前预期(预期增速 40%)。其中,我们判断 MCU 在行业供不应求的背景下,其收入增速或达到倍数级增长,而新一代座舱 SoC 也已实现量产,并获得多家乘用车和商用车客户新的量产车型定点,公司预计多数项目将会在 2023年开始进入量产;2)智云:报告期内该业务实现营收 8.47亿元,同比增长 18.60%,从表观增速看或不及预期,但我们在此前预告点评中也已提及,该业务的组成包含了政企大数据服务+基于针对车企的全栈式 MaaS 服务等。而根据公司在中报预告中的表述,该业务受到影响的主要是政企大数据服务,数据合规业务及相关的 MaaS 地图服务收入呈现增长。根据我们的预测,2022年 H1合规服务及相关地图 MaaS 服务(更多是新增量)预计超过 1亿元,已实现“0-1”的巨大突破,同时考虑到“订单发布-实施-量产收费”时间差,上半年更多收取的是平台的搭建费,而“年费”形式的收入或将在下半年开启,而根据订单均价判断,公司掌握的订单或不止于现有发布的,因此后续该业务的成长更值得期待;另外,政企大数据业务需要说明的是,其主要受到疫情影响导致项目落地延后,并非“终止”,预计后续或将“回补”以充实业务弹性。 后续成长性值得期待。我们判断,1)智芯业务:在充分证明竞争力后或将受益于“缺芯”,其车规级 MCU 客户规模,芯片出货量与智芯业务收入或将同比均实现较大增幅;座舱 SoC 也已获得量产,后续随着新定点的量产,成长性值得期待。此外,根据公告显示,在产能端,多条产品线均获取了新增产能,新增产能将逐渐在 Q4释放。我们认为,在需求端保证的情况下,产能的释放将有效提升该业务成长性,因此预计该业务或仍将维持高速增长;2)智云业务:展望下半年,随着大数据服务合作项目的加速推进/增多,以及前期项目所带来的“年费”收入的落地,我们预计“平台搭建费+年费”均将呈现大幅增长趋势,以带动业绩成长;3)智驾业务:受益于商业化量产合作的大幅增加(如 2022年 6月公司获得定点,成为国内某头部车厂 2022年 9月至 2027年 9月量产的部分 L2车型的自驾方案商),我们预计其增速或达 40%+;4)智舱业务:受商用车下滑影响较大,后续或有边际修复可能。而在以上观点下,结合公司收入的确认周期(主要释放在 Q3/Q4),我们认为下半年公司成长性仍然显著,也更值得期待。 投资建议:2022年是“地图数据+合规安全”SaaS 收入的放量元年,预计2022-2023年收入为 10.4亿、22.8亿,参考 A 股 SaaS 龙头企业金山办公(其处于 2020-2021年 SaaS 高成长期 PS 分别为 38、26倍),该类业务合理估值区间为 270亿-395亿。暂不考虑公司旗下拥有的:中国最好的高精度定位服务商之一六分科技、最优质的乘用车联网商之一四维智联、国内头部商用车前装企业中寰卫星等众多“独角兽”,仅考虑传统导航业务 100亿估值(2014年腾讯以 11.73亿元入股公司 11.28%股份作为产业资本定价基准)、芯片业务估值140亿(参考 A 股同类芯片龙头企业兆易创新 19-20年高成长期估值区间 20-30倍 PS,保守给予杰发 2022年 20倍 PS,对应估值 140亿)+云服务估值270-395亿估值,公司目前合理估值区间在 510亿-635亿。考虑目前云服务收入尚处于放量元年,中长期具备更高向上弹性,故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车市波动影响;业务整合进程不达预期;新技术研发进程不达预期;疫情爆发影响;芯片短缺影响;智能汽车需求不及预期。
|
|
|
四维图新
|
计算机行业
|
2022-08-18
|
13.98
|
--
|
--
|
15.81
|
13.09% |
|
15.81
|
13.09% |
|
详细
事件:2022年8月16日,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68亿元,同比增长14.22%;归母净利润-0.3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35亿元。 点评: 智芯业务收入实现大幅增长。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68亿元,同比增长14.22%,其中智芯业务、智云业务收入分别增长39.27%、18.6%,商用车受疫情影响收入有所下降,智芯业务收入实现大幅增长,主要系随着芯片国产化顺利推进,车规级MCU 持续放量。上半年归母净利润-0.35亿元,因计提股权激励成本,管理费用同比增长40.4%,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后的利润为正。 智云重点战略客户回归,Mass业务持续拓展。2022年上半年,智云业务实现营收8.47亿元,同比增长18.60%,占营收比重为61.92%,较上年同期提升约2.3个百分点。公司成为BMW、上汽乘用车、长安等重点战略客户的供应商,服务内容包括高级辅助驾驶地图数据、在线服务、NDS 编译、SDK 交付等;与宝马、戴姆勒、大众、沃尔沃、福特等多家核心OEM,以及造车新势力、科技巨头企业签订服务订单与合作协议,开展合规方案POC 验证以及量产订单的落地实施。 智驾业务获多个重大订单,软硬一体解决方案进展喜人。2022年上半年公司获得多张重大订单:2022年6月,公司获得定点通知,将为国内某头部车厂2022年9月-2027年9月量产上市的部分车型提供2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软硬一体解决方案;8月,公司再获国内某头部新能源汽车的合作订单,公司将与该车厂内部团队共同开发2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软硬一体解决方案,预计将在2022年底-2024年底数款车型上实现量产出货。 加强智芯业务供应链建设。2022年上半年,智芯业务实现营收2.12亿元,同比增长39.27%,占营收比重为15.53%。公司各类芯片产品均有所进展,公司在新一代高性能智能座舱芯片研发的同时,持续保持竞争优势,SoC芯片在国内后装市场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前装市场也不断获取新的量产订单;车规级MCU芯片持续放量,第二代TPMS胎压监测芯片产能持续爬坡中,上半年出货量已达去年全年水平。此外,公司着重加强供应链建设,多条产品线均获取了新增产能,预计新增产能将逐渐在Q4释放。 投资建议:随着订单持续放量、芯片供应问题逐渐缓解,公司自动驾驶、汽车芯片等业务增量可期。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9.74、53.48、72.0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1、5.19、9.64亿元,EPS分别为0.13、0.22、0.41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芯片供应不及预期;研发投入变现速度不及预期;行业周期波动。
|
|
|
四维图新
|
计算机行业
|
2022-08-17
|
13.90
|
--
|
--
|
15.81
|
13.74% |
|
15.81
|
13.74%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3.7亿元,同比增长14.2%;实现归母净利润-3517.1万元,亏损同比收窄36.8%。单季度看,公司Q2实现收入7.5亿元,同比增长10.0%;实现归母净利润-4695.7万元,同比下降349.2%整体业绩符合预期。疫情短期冲击,股权激励摊销影响表观利润。1)收入端:2022年H1公司智云、智舱、智芯、智驾业务分别实现收入8.5亿元(+18.6%)、3.0亿元(-6.3%)、2.1亿元(39.3%)、34.2万元(-45.0%),公司“智能汽车大脑”战略稳步推进,但行业产销受到疫情影响,部分合规、地图等业务进度有所延后,导致部分业务收入短期波动。2)毛利率方面:受益于高毛利的智云、智芯业务占比提升,2022年H1公司毛利率为56.0%,同比提升0.80pp,公司毛利率结构如预期改善。3)费用率方面:2022年H1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85%(+0.70pp)、61.1%(+0.97pp)、45.6%(-1.92pp);报告期内,公司股权激励摊销费用约6300万元,剔除该影响后,真实业绩好于预期。紧抓行业扩容+缺芯黄金窗口期,智芯业务快速放量。 公司已形成SoC、MCU、TPMS、AMP四大产品矩阵,在经历前几年的研发、试销等导入阶段后产品力、供应链能力均获得市场认证,现已步入快速放量阶段。SoC方面,新一代智能座舱芯片AC8015和AC8257持续量产出货,并获得多家乘用车和商用车客户新定点,有望在2023年落地。MCU方面,公司与霍尼韦尔战略合作成效逐步显现,产品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TPMS方面,上半年出货量已达全年水平,产能持续爬坡。此外,公司持续加大供应链端投入,多条产品线获取新增产能,预计从Q4开始逐步释放,为智芯业务的高速增长保驾护航。智驾业务接连突破,斩获多项定点。公司已形成面向全场景的自动驾驶软硬一体解决方案Tier-1产品矩阵,2022年6月和8月,公司分别获得国内某头部车企和某头部新能源公司的L2级别ADAS定点,预计均将于2022年Q4开始量产出货。我们认为,公司智驾方案产品力已逐步得到车厂认可,伴随L2级别逐步向中低车型渗透,未来订单量有望持续增长。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秉持“智慧汽车大脑”战略核心定位,依托“国家队”资质背景和数据底座的关键技术卡位优势,智云业务在数据监管驱严的大背景下迎来广阔增量空间,助推公司初步完成SaaS服务商转型;智芯业务在行业扩容和缺芯的大背景下迎来量价齐升的黄金窗口期,爆发增速值得期待;智舱和智驾业务方面,前装量产持续取得突破,有望凭借Tier1身份收获更多订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影响平台交付;智云服务收入不及预期;智驾、智舱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行业竞争加剧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