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彩虹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07 8.18 -- -- 8.61 5.26%
8.61 5.26% -- 详细
2024年 4月 30日公司发布 2024年 1季报, 2024年 1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9.14亿元,同比增长 28.85%,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2.78亿元,其中扣非归母净利润 2.51亿元,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 13.22亿元,同比增长 24,140.24%。 2024年 1季度公司毛利率为 19.55%,同比增长 25.90pcts,公司净利率为 9.51%,同比增长 29.90pcts。 头部厂商按需生产, LCD 面板价格持续回升。 2024年受益于大型体育赛事的召开, TV 终端及面板需求恢复有望加速,尤其是在 TV 大尺寸化趋势延续的背景下, TV 面板出货量和面积有望实现双增长。 在产品价格方面,根据咨询机构数据及分析,进入 2024年一季度,受春节休假、面板厂岁修等因素影响, 2月 LCD 行业头部厂商稼动率降至低位,推动面板价格在 2月份止跌回升,随着品牌端采购需求的恢复, LCD TV 面板价格先后经历了 1月份的价格企稳和 2月份的全面上涨后, 3月价格涨幅明显扩大, 4月份价格持续上涨。公司显示面板主要产品涵盖 32寸、 34寸(曲面)、 50寸、 58寸、 70寸、 85寸、 100寸等市场主流尺寸的 TV 显示屏,技术具备 4K/8K、窄边框、高清晰等,产品主要使用于TV 及其他显示新应用场景。 公司卡位较好,在龙头厂商控产稳价期间,公司将深度受益“量价齐升”。 基板玻璃业务新产能释放,预计 2024年增长显著。 公司是全球新型平板显示行业唯一具备“基板+面板”上下游联动效应的高技术先进制造企业。 在基板玻璃领域, 公司率先实现高世代(G8.5+)产业化。 公司基板玻璃产品主要涵盖 TFT-LCD、 MiniLED 显示技术用 6代、 8.5代、 8.6代、 8.7代等多品种 a-si 基板玻璃,主要客户为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知名面板厂。 2023年公司合肥基地完成了 G8.5+基板玻璃二期项目建设,全面转入生产运营,目前已有 10条产线稳定运营。咸阳基地首条 G8.5+基板玻璃产线点火并快速转入生产运营,后续产线建设稳步有序推进,为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提升市场占有率奠定了坚实基础。 投资建议: 给予“买入”评级。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2.94/147.67/160.7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50/17.52/24.68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25.27/16.59/11.78。 风险提示: 面板涨价不及预期、 面板出货量不及预期
彩虹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9-23 8.21 -- -- 8.75 6.58%
8.75 6.58%
详细
事件:公司于9月16日发布公告,拟在陕西咸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使用自有资金和其他方式自筹资金投资建设总额达91.01亿元(含流动资金)的G8.5+基板玻璃生产线项目。 阳投资建设咸阳G8.5+:玻璃基板项目,持续提升玻璃基板产能:公司拟在咸阳高新区注资1亿元人民币设立全资子公司作为项目建设主体,并投资91.01亿元以建设8条热端窑炉和4条冷端生产线,建设周期预计36个月,完成后可年产G8.5+基板玻璃约580万片。目前公司已在合肥建成两条溢流法G8.5+液晶基板玻璃生产线,并已成功实现量产和批量供货,前两条产线的量产将为该项目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本项目扩张玻璃基板产能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玻璃基板收入体量,降低产品单位成本,规模效应有望体现,建成后将进一步扩大市占率,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 玻璃基板国产替代空间巨大,8.5+:代自主产品打破国外垄断:玻璃基板是LCD面板中最高的零部件之一,随着国内高世代LCD面板产线的产能逐步释放,国内市场在全球LCD玻璃基板市场的需求占比将进一步提高,预计将从2020年的58%提高到2025年的73%。从供给端来看,玻璃基板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有极高的进入壁垒,生产设备需要玻璃基板厂商自主研发,目前LCD玻璃基板大部分被海外巨头如康宁、NEG、旭硝子垄断,国内厂商占比非常低,且绝大部分集中在8.5代以下产品。公司在玻璃基板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自主研发的溢流法G8.5+玻璃基板产品进展顺利,是国内唯一可以批量供应8.5代玻璃基板的厂商,第一条和第二条产线已经实现满产满销。公司接下来将逐步完成合肥6条产线建设,全部达产后预计将实现30万片每月产能,将逐步缩小公司和海外龙头在玻璃基板上的差距。 面板供需关系有所缓和,大尺寸面板周期属性有望弱化:自2020年6月以来面板价格持续上涨,主要原因包含韩厂收缩产能,面板厂缩减TV产能,以及下游需求强劲复苏。7月之后大尺寸面板价格有所回落,主要由于TV、IT等面板需求边际放缓及驱动IC等原材料紧缺相对缓解。行业供给端方面,2021年面板厂无大量新增产能投产,长期供给平稳,韩厂LCD产能逐步退出,行业集中度将持续提升,同时上游驱动IC及玻璃基板等材料供应仍偏紧。需求端,在TV大尺寸化以及商显等新应用新形态出现等催化下,行业需求端稳步扩张。总体来看,LCD行业将由投资驱动的高速发展逐步进入成熟期,由供给周期主导的大幅周期性转为由需求淡旺季影响的窄幅波动,行业集中度将大幅提升,供需结构持续改善。 维持“增持”评级:我们看好液晶面板周期性弱化,液晶显示行业有望逐渐由周期性波动走向稳定成长,带动公司盈利能力中枢提升。另外,公司在玻璃基板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两条G8.5+代玻璃基板产线已经实现满产满销,未来将逐步扩大产能,进一步缩小与海外厂商的差距,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37亿元、54.84亿元、57.53亿元,EPS分别为1.46元、1.53元、1.60元,对应PE分别为5.82X、5.56X、5.30X。 风险提示:面板价格不及预期、疫情影响超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彩虹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7-27 9.20 -- -- 9.25 0.54%
9.34 1.5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报告,预计2021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7亿元-2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6.50亿元-28.50亿元,同比大幅扭亏。 2021H1业绩同比大增,玻璃基板业务实现盈利:公司2021H1归母净利润为27亿元-2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6.50亿元-28.50亿元,同比大幅扭亏。受益于液晶面板产品价格上涨,面板收入大幅增加,液晶面板和基板玻璃产线生产效率持续提升,产品销量不断增长,盈利能力提升明显;上半年玻璃基板业务实现盈利,整体经营业绩大幅增长。此外,公司上年同期业绩亏损主要是由于液晶面板价格处于低位,以及公司对控股子公司相关资产计提了大额资产减值准备。 玻璃基板国产替代空间巨大,8.5+代自主产品打破国外垄断:玻璃基板是LCD 面板中最高的零部件之一,随着国内高世代LCD 面板产线的产能逐步释放,国内市场在全球LCD 玻璃基板市场的需求占比将进一步提高,预计将从2020年的58%提高到2025年的73%。从供给端来看,玻璃基板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有极高的进入壁垒,生产设备需要玻璃基板厂商自主研发,目前LCD 玻璃基板大部分被海外巨头如康宁、NEG、旭硝子垄断,国内厂商占比非常低,且绝大部分集中在8.5代以下产品。公司在玻璃基板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自主研发的溢流法G8.5+玻璃基板产品进展顺利,是国内唯一可以批量供应8.5代玻璃基板的厂商,第一条和第二条产线已经实现满产满销。公司接下来将逐步完成合肥6条产线建设,全部达产后预计将实现30万片每月产能,将逐步缩小公司和海外龙头在玻璃基板上的差距。 面板价格趋于稳定,大尺寸面板周期属性有望弱化:2021年7月下旬65寸、55寸、43寸、32寸价格分别为288美元、227美元、137美元、87美元,相比2020年6月上旬的低点分别上涨75.0%、120.4%、106.0%、175.0%。此轮面板价格大涨原因包含韩厂收缩产能,面板厂缩减TV 产能,以及下游需求强劲复苏。此外,上游玻璃基板供不应求,康宁继第二季度调涨玻璃基板价格后再度提价,有望对Q3面板价格起到支撑作用。行业供给端方面,2021年面板厂无大量新增产能投产,长期供给平稳,韩厂LCD 产能逐步退出,行业集中度将持续提升,同时上游IC 及玻璃基板等材料供应仍旧紧张。需求端,在TV 大尺寸化、宅经济刺激下IT 需求中枢上移以及商显等新应用新形态出现等催化下,行业需求端稳步扩张。总体来看,LCD 行业将由投资驱动的高速发展逐步进入成熟期,由供给周期主导的大幅周期性转为由需求淡旺季影响的窄幅波动,行业集中度将大幅提升,供需结构持续改善。 维持“增持”评级:我们看好液晶面板景气周期的延续,面板价格有望维持高位,带动公司盈利能力中枢提升。另外,公司在玻璃基板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首条G8.5+代玻璃基板产线已经实现满产满销,未来将逐步扩大产能,进一步缩小与海外厂商的差距,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68亿元、52.38亿元、56.24亿元,EPS 分别为1.36元、1.46元、1.57元,对应PE 分别为7X、6X、6X。 风险提示:面板价格不及预期、疫情影响超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彩虹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4-19 10.87 -- -- 11.78 8.37%
12.23 12.51%
详细
事件: 1.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104.47亿元,同比+78.29%,实现归母净利润-8.07亿元,同比转亏;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05亿元,同比增加12.32亿元。2020年Q4公司实现营收35.70亿元,同比+101.25%,环比+21.5%;归母净利润8.65亿元,同比+13.04%,环比+16526%,扣非归母净利润8.07亿元,同比扭亏,环比扭亏。 2.公司发布2021年Q1业绩预告,预计Q1实现归母净利润10.5-11.5亿元,同比扭亏,环比+21%到+3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11亿,环比+24%到+36%。 20Q4盈利能力大幅改善,21Q1业绩预告超预期:公司2020年营收同比大增,主要由于LCD面板产能提高,归母净利润同比转亏,主要由于计提了10.5亿资产减值损失以及政府补贴大幅减少。在玻璃基板方面,公司2020年玻璃基板营收4.52亿元,同比+41%,毛利率16.64%,同比+13.63pct。从Q4单季度来看,公司2020年Q4营收以及归母净利润均环比大增,其中毛利率38.28%,环比提高29.48个百分点,净利率23.74%,环比提高23.65个百分点,2020年Q4公司盈利能力环比大幅改善,主要受益于LCD面板价格提高。另外,公司Q4产生了2.77亿元的资产减值损失,主要来自基板玻璃生产线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损失。对于21年Q1的情况,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环比21%到33%,业绩预告超预期。21年Q1业绩环比大增主要由于LCD面板价格上涨,预计Q2价格将维持上行趋势,业绩环比将延续高增长。展望2021全年,LCD面板价格将维持高位,面板业绩有望迎来爆发,并且公司首条G8.5+玻璃基板产线已连续稳定批量供应国内各主要面板厂,实现满产满销,公司各项业务均有望实现大幅改善。 玻璃基板国产替代空间巨大,8.5+代自主产品打破国外垄断:玻璃基板是LCD面板中最高的零部件之一,随着国内高世代LCD面板产线的产能逐步释放,国内市场在全球LCD玻璃基板市场的需求占比将进一步提高,预计将从2020年的58%提高到2025年的73%。从供给端来看,玻璃基板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有极高的进入壁垒,生产设备需要玻璃基板厂商自主研发,目前LCD玻璃基板大部分被海外巨头如康宁、NEG、旭硝子垄断,国内厂商占比非常低,且绝大部分集中在8.5代以下产品。公司在玻璃基板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自主研发的溢流法G8.5+玻璃基板产品进展顺利,是国内唯一可以批量供应8.5代玻璃基板的厂商,第一条产线已经实现满产满销,第二条产线也已经点火启动,有望在今年二季度具备量产条件。公司接下来将逐步完成合肥6条产线建设,全部达产后预计将实现30万片每月产能,将逐步缩小公司和海外龙头在玻璃基板上的差距。 面板价格持续强势,大尺寸面板周期属性有望弱化:2021年4月上旬65寸、55寸、43寸、32寸价格分别为256美元、206美元、128美元、77美元,相比3月下旬分别上涨1.6%、2.0%、1.6%、2.7%,相比2020年6月上旬的低点分别上涨56.1%、100.0%、91.0%、140.6%。此轮面板价格大涨原因包含韩厂收缩产能,面板厂缩减TV产能,以及下游需求强劲复苏。另外,近期上游玻璃基板和驱动IC供应紧缺,进一步加剧了面板行业供应紧张。预计玻璃基板和驱动IC在今年下半年仍将处于供应紧张的局面,考虑到下游需求的复苏以及韩厂计划退出LCD面板,以及接下来奥运会等体育赛事恢复带来的对大尺寸面板需求的刺激作用,液晶面板价格有望延续上涨趋势。从中长期来看,大尺寸LCD面板投资已经进入尾声,预计2021-2025年大尺寸LCD面板产能增速分别为7%、1.3%、1%、1%、-1%,产能增速大幅下降,行业周期属性有望弱化。 维持“增持”评级:我们看好液晶面板景气周期的延续,面板价格有望延续上涨趋势,带动公司业绩大幅提高。另外,公司在玻璃基板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首条G8.5+代玻璃基板产线已经实现满产满销,未来将逐步扩大产能,进一步缩小与海外厂商的差距,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49亿元、52.49亿元、56.04亿元,EPS分别为1.35元、1.46元、1.56元,对应PE分别为8.23X、7.60X、7.12X。 风险提示:面板价格不及预期、疫情影响超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彩虹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3-10 9.18 -- -- 13.25 44.34%
13.40 45.97%
详细
深耕显示领域,一体化布局“面板+基板”:公司作为国内深耕显示领域的企业,一体化布局“面板+基板”产业,联动效应逐年强化,在玻璃基板和液晶面板领域逐步深化护城河。玻璃基板方面,公司具备5代、6代、7.5代、8.5+代基板玻璃制造能力,打破了国际垄断。面板方面,公司于2018年实现G8.6液晶面板项目达产,实现了上下游配套及产业协同效应。随着混切技术生产导入,产品错位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在2020年5月以来面板价格快速上涨的背景下,公司自2020Q4起业绩呈爆发式增长。我们预计21年面板供需关系仍将趋紧,上半年面板价格有望持续上涨并维持高位,预计2021年公司将迎来利润爆发期。 玻璃基板国产替代空间巨大,8.5+代自主产品打破国外垄断:玻璃基板在LCD面板中成本占高,其市场需求紧跟LCD面板,随着国内高世代LCD面板产线的产能逐步释放以及韩厂产能的收缩,国内市场在全球LCD玻璃基板市场的需求占比将进一步提高,预计将从2020年的58%提高到2025年的73%。从供给端来看,玻璃基板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有极高的进入壁垒,目前LCD玻璃基板大部分被海外巨头如康宁、NEG、旭硝子垄断,国内厂商占比非常低,且绝大部分集中在8.5代以下产品。公司在玻璃基板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自主研发的溢流法G8.5+玻璃基板产品进展顺利,第一条产线产品已成功下线并已进入用户认证阶段,第二条产线也已经点火启动,公司接下来将逐步完成合肥6条产线建设,全部达产后预计将实现30万片每月产能,将逐步缩小公司和海外龙头在玻璃基板上的差距。 面板供需关系持续偏紧,21年涨价有望延续:目前TV面板价格持续强势,根据WitsView数据,21年3月上旬65寸、55寸、43寸、32寸价格分别为245美元、195美元、123美元、72美元,相比2月下旬分别上涨2.1%、2.6%、1.7%、2.9%,相比2020年6月上旬的低点分别上涨49.4%、89.3%、83.6%、125.0%。面板价格大涨原因包含韩厂收缩产能,大陆厂高世代爬坡进度低于预期,以及下游需求强劲复苏。另外,近期上游玻璃基板和驱动IC供应紧缺,进一步加剧了面板行业供应紧张。考虑到下游需求的复苏以及韩厂计划退出LCD面板,液晶面板供应仍然紧张,价格前景乐观,预计在2021年面板价格仍将维持高位。受益面板价格的持续上扬,公司主营业务将进入业绩收获期。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液晶面板景气周期的延续,面板价格有望延续上涨趋势,带动公司业绩大幅提高。另外,公司在玻璃基板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中G8.5+溢流法玻璃基板进展顺利,产品已经成功下线,未来将逐步扩大产能,进一步缩小与海外厂商的差距。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36亿元、46.05亿元、50.83亿元,EPS分别为-0.23元、1.28元、1.42元,PE分别为-38.95X、7.08X、6.41X。 风险提示:面板价格不及预期;技术突破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彩虹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02-21 4.11 -- -- 5.95 44.77%
5.95 44.77%
--
彩虹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8-02-05 8.26 -- -- 8.98 8.72%
8.99 8.84%
详细
股权结构清晰,主营业务明确,政府补助助力研发投入 彩虹股份第一大股东为咸阳市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1.01%,实际控制人为咸阳市国资委。公司以彩色显像管业务起家,历经转型后形成了以液晶基板玻璃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主营的业务结构,2016年液晶基板玻璃业务收入占比78.27%。公司主营业务属于高新技术行业,研发项目多为国家级别,政府支持力度较大,2016年政府补助为1.46亿元(同期营收3.37亿元),研发投入为1.38亿元,其中资本化研发占比达97.06%(由于公司很多研发技术是在试生产过程中形成,公司自2014年起将基板玻璃产品试生产费用计入资本化研发投入)。 高世代产线渐放量,推升业绩增长 近年来,消费者对更大尺寸显示终端产品的需求提升明显,业内主要厂商纷纷将业务重心转移至G8.5及以上高世代面板生产线,公司也逐渐开始在升级生产线,向高世代产线布局。2017年公司关停了G5线体,合肥G6线体稳定运行,并开发了基板玻璃制造关键技术,实现了国内首条G7.5TFT-LCD基板玻璃的规模量产。2017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00亿元,同比增长24.48%,毛利率为11.11%,较去年全年提升15.49个百分点。 大尺寸液晶面板生产转向国内,基板玻璃技术垄断待打破 TFT-LCD是目前液晶显示器市场的主流技术,占比超过90%,预计未来5-10年仍将占据主导地位,需求端的增长不言而喻。近年来我国高世代液晶基板产线量产增速迅猛,预计2017年全年销售收入将超过2200亿元,2018年有望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国。基板玻璃在液晶面板成本端占比约10%,但大尺寸基板玻璃长期被进口寡头垄断,主要厂商包括美国康宁和日本旭硝子公司等,使得玻璃基板成为TFT-LCD上游材料中占据主导的零配件。彩虹股份多年保持高研发投入,目前已实现G7.5基板玻璃量产,另G8.5基板玻璃研发项目已运行,产线顺利放量将助推公司打破大尺寸基板玻璃寡头垄断的局面。 大规模定增落地,产线放量业绩将巨幅提升 2017年10月,公司定增项目正式落地,募集资金达到192.2亿元,投入项目分别为增资咸阳彩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建设G8.6TFT-LCD项目(投入140亿元,项目总投资280亿元)和增资彩虹(合肥)液晶玻璃有限公司建设G8.5液晶基板玻璃生产线项目(投入52.20亿元,项目总投资60.03亿元)。定增完成后,咸阳市国资委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G8.6液晶面板生产线已正式投产,预计2018年8月项目一期达产,2018年年底全线达产,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是公司2016年营收的29.7倍),对比国内其他从事大尺寸液晶面板的企业,公司毛利率有望由负转正。G8.5玻璃基板生产线已投入建设,投产后预计将为公司带来年销售收入20.22亿元。公司在合肥、张家港、咸阳均有产线布局,未来或会将高世代基板玻璃产线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两个项目的结合将助力公司成为国内液晶基板玻璃的龙头,未来业绩有望实现质的改变。 盈利预测与估值 2017年,公司盈利能力开始复苏,前期大幅的研发投入成效开始显现,随着定增落地,公司将打破国内大尺寸液晶玻璃基板进口垄断的局面,在成本端助力大尺寸液晶面板发展。公司在合肥、张家港和咸阳均有产线布局,区位优势有望支撑公司成为国内液晶玻璃基板龙头。目前项目建设推进顺利,2019年开始有望实现放量,静待公司业绩爆发。我们预测,2017-2019年,公司EPS分别为0.02元/股、0.02元/股、0.11元/股,对应PE为429倍、349倍、76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定增项目未顺利达产;液晶面板下游需求不达预期。
彩虹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6-11-08 9.97 13.00 190.18% 11.10 11.33%
11.10 11.33%
详细
公司发布2016年三季度业绩报告 10月27日晚间,彩虹股份发布2016年三季度业绩报告,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2.41亿元,同比增长3.71%,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9220万元,比上年同期上涨59.99%。 走出阵痛期,业绩有望逆转 早先公司以彩色显像管作为主营业务,其后为了顺应市场的发展,公司实现了业务转型,主攻液晶基板玻璃。但是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原有业务剥离的拖累,新业务生产线的建设、研发的投入,公司在转型的阵痛期内一度经历营收的大幅缩水和亏损,不过目前来看,公司业务转型正在逐步走向成功,G8.5、G6等生产线逐渐释放产能,公司利润逆转之日将为期不远。 高世代产线布局稳步推进,技术领先、产能持续扩张 公司看好液晶面板市场的发展,进行两方面的布局:一、出售CX01、CX03等生产线,提高资产运营效率;二、推动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的建设,在G6持续释放产能、为公司带来盈利的同时,公司积极布局G8.5生产线和8.6代TFT-LCD项目,目前G8.5产线已经投入试生产,而且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世界第五家掌握溢流法技术生产液晶基板玻璃的少数专业性公司之一,技术在国内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 高世代产线打破垄断,公司净利润实现由负转正 中小尺寸面板产能的严重过剩,传导至上游造成低世代玻璃基板价格出现明显下滑,彩虹股份首当其冲,受G5产线的拖累主营业务出现了一定的亏损。不过公司灵活布局,出售和关停部分低世代产线,而在高世代产线上进行大规模投入,高世代产线具有高毛利率、市场需求大、行业集中度高等特点,公司布局G8.5产线有望打破垄断,将逐步受到市场认可,转入盈利只是时间问题。 我们预测2016-2018年EPS分别为-0.201、-0.086、0.038元,对应PE为-50.35X、-118.48X、267.74X,公司虽未进入我们给予“增持”评级。
彩虹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6-11-02 10.06 -- -- 11.10 10.34%
11.10 10.34%
详细
事件:彩虹股份公布三季报,公司2016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为2.41亿元,同比增加3.71%;净利润亏损0.92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30亿元,亏损明显收窄,每股收益-0.13元。值得关注的是公司三季度已经实现了盈利1600万元(二季度亏损6100万元,去年三季度同期亏损7300万元)。 点评: 前三季度公司玻璃基板销售增加带来主营收入为微增。费用方面,销售费用下降了31.60%,主要由于期玻璃基板产品的良品率的攀升带来销售三包费用减少。从公司盈利能力看,毛利率水平以及净资产收益率都叫去年同期明显好转,环比也有明显上升。总体看,公司玻璃基板业务的逐步好转以及下游客户需求的稳定增长有望带来公司未来业绩的继续提升。 公司的最大看点在G8.5代线玻璃基板的公司玻璃基板生产线的后续盈利能力。G8.5建成后将重点服务于咸阳8.6代线面板、中电熊猫8.5代线,后续会继续开发新客户。公司的8.5代线整体良率较前几年有了稳定提高,目前前端窑炉良品率维持在85%左右,已经接近康宁的良率水平。预计到2018年将有6条8.5代线建成,年产能有望达到340万片。2017Q4年将有第一条8.5代线投产(包括前后端),咸阳的TFT-LCD 将于2018年2月投产,我们判断公司玻璃基板业务的拐点已经到来,预计2017年公司盈利能力会有明显提升,2018年将有望进入业绩释放期。未来公司核心业务将围绕着G8.5代玻璃基板做量和盖板玻璃做利润展开,公司有望成为国内新型显示器件领导者。维持“买入”评级,盈利预测如下: 风险提示: (1) 玻璃基板价格大幅度下跌拖累公司业绩 (2)新的玻璃基板生产线投产低于预期。
彩虹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6-10-26 10.18 -- -- 11.10 9.04%
11.10 9.04%
详细
玻璃基板行业是液晶显示面板上游的核心原材料器件,具有高技术壁垒、高利润空间、高行业垄断的特点(目前市场绝大部分为美日企业占据),也是国家长期重点扶持的战略新兴产业。中国大陆预计到2018年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生产地,以彩虹股份为代表的自主玻璃基板企业有着巨大的进口替代空间。 彩虹股份全部退出传统CRT业务以后一直坚持走研发生产玻璃基板之路。目前公司的主要生产线是G5、G6代,但总体盈利能力不佳。公司现在重点发展G8.5代线,彩虹股份的8.5代线是本土第一家拥有完全自主技术的生产线的企业,已经掌握了从前端到后端的所有技术。公司玻璃基板生产线将重点服务于咸阳8.6代线面板、中电熊猫8.5代线,后续会继续开发新客户。公司的8.5代线整体良率较前几年有了稳定提高,目前前端窑炉良品率维持在85%左右,已经接近康宁的良率水平。预计到2018年将有6条8.5代线建成,年产能有望达到340万片。2017Q4年将有第一条8.5代线投产(包括前后端),咸阳的TFT-LCD将于2018年2月投产,如果进展顺利,玻璃基板生产线完全可以配合上面板线的投产进度。 盖板玻璃业务是彩虹又一个战略的重点,集团计划将重点培育此项业务,使其成为集团旗下的优秀资产。盖板玻璃具有极高的利润率,目前基本为康宁一家独占,彩虹经过多年技术储备已经握液流加压法制备盖板玻璃的全套技术,包括原料配方,炉子工艺等,良率目前接近90%;由于采用与康宁相同的技术,产品性能要优于日本旭硝子和电气硝子,并且能够做出与康宁水平不相上下的产品。彩虹集团在玻璃盖板领域的战略是在未来几年能够进入盖板玻璃主要生产商领域,能够与一线厂商分享市场。目前公司有一条在咸阳改造后的盖板生产线,计划年产能100万平方米。公司还计划建设8条盖板线(咸阳4条,长沙4条)主要为了配套当地的手机盖板玻璃供应商。 考虑到玻璃基板行业和面板产业一样是国家重点扶持的高端制造业,彩虹在国内具有领先的高世代玻璃基板生产能力,有着非常强烈的进口替代预期,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预计公司2016-2018年EPS为-0.25/0.08/0.12元,给予“买入”评级。
彩虹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6-08-03 11.08 13.97 211.83% 11.84 6.86%
11.84 6.86%
详细
液晶基板玻璃领军企业,国企背景优势使公司获得地方支持较多。公司主要业务为液晶基板玻璃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液晶基板玻璃是平板显示产业不可或缺的关键性材料,是液晶面板的重要组件。公司在合肥、张家港、咸阳均有生产基地,本土化配套具有较强的地理优势,且与当地政府合作较深,获得了较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6代线带来盈利,8.5代线将是公司未来业绩成长的支撑。公司6代线已进入试产,预计大规模出货后就能给公司带来盈利。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合作,公司已掌握8.5代基板玻璃生产线的装备技术和生产工艺技术,8.5代液晶基板玻璃生产线项目计划于下半年开始建设。目前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当前8.5代线竞争较少,预计投产后价格下降不会如5代线这么激烈。预计8.5代项目明年下半年投产初期有约30%的毛利率,能使公司主营业务产品由亏转盈。 影响业绩的5代线将逐渐停产或转产,亏损有望止住。公司当前5代线良率80%左右,已经属于较好水平,然而良品率的提高不足以弥补玻璃基板价格下跌带来的冲击。公司计划将5代线停产,在停工后,公司亏损情况将得到改善,而且公司深挖潜能,将5代线转产玻璃盖板,转产相关工艺相差不大,有望使5代线工厂转亏为盈。 公司由中国最大的电子行业国有集团CEC管理,未来国企改革预期强烈。公司自2012年起,管理权由国资委移交至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CEC),CEC旗下拥有大量电子产业相关上市与非上市公司,在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公司作为CEC旗下上市平台,引发较强烈的国企改革猜测。 盈利预测。(1)我们预计在2017年公司6代线产生盈利前,公司业绩仍将严重受到5代线亏损的影响。(2)我们预计公司2017年将是由亏转盈的起点,此后盈利状况在8.5代线的帮助下逐渐好转(3)考虑到公司作为CEC旗下上市平台的国企改革预期。综合来看,我们预计公司2016~201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3、-0.09、0.2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4、-0.01、0.04元/股。公司2015-2018年每股净资产为2.12、2.15、2.14、2.18元,给予公司2015年6.5xPB,对应目标价13.97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不确定性分析。玻璃基板竞争加剧,价格进一步下降。
彩虹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5-10-21 12.44 -- -- 14.51 16.64%
14.51 16.64%
详细
收入同比翻倍,亏损继续扩大: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2亿元,同比增长130.9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亿元,去年同期公司净利润亏损1.13亿元,亏损金额同比扩大约一倍。去年同期营业成本1.2亿元,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成本2.76亿元,营业成本增长130.09%,和营收增幅大致相当。营业收入及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增加,主要因为:1)G6玻璃基板产品销量增加;2)公司控股子公司电子玻璃公司新增铂金销售。 期待G8.5代玻璃基板国产化:今年以来,公司在发展G5、6代线的同时,积极打造G8.5代线,并于6月投资31,530万元建设G8.5代液晶基板玻璃后加工生产线。由于目前国内尚未有G8.5代基板玻璃生产商,而近几年大陆此项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出现爆发式增长,公司作为国内液晶基板玻璃龙头企业,将面临广阔的面板原材料国产化替代市场,一旦年底G8.5代线正式投产,公司业绩提振可期。 国企改革预期强烈,肩负面板材料配套的重责:今年彩虹电子、彩虹集团与中电彩虹完成股权转让,彩虹股份的直接控股股东变更为中电彩虹,主要有2方面影响:1)层级扁平化、执行效率提升。彩虹股份原直接控股股东彩虹电子为港股上市公司,集团对于股份公司的决策也同时影响着港股公司的运营,审批过程中难免存在繁琐的流程,而此次股权调整后将彻底免除中间环节,提升管理效率。2)企业定位更为明确,发展意义上升于集团总体规划。彩虹股份已彻底剥离了基板非相关业务,并定调基板为主营业务方向,此次归入中电彩虹旗下,将与液晶材料公司形成产业合力,与中电熊猫集团形成协同效应,完成中电集团面板产业链的总体布局。 投资策略:我们预计公司2015-2017年营收将达3.64/11.40/15.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8.3%/213%/37.6%,对应PE为-31/112/31倍,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集团改革风险、产线建设低于预期、新技术替代等。
彩虹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5-08-31 12.44 -- -- -- 0.00%
14.51 16.64%
详细
1H15业绩不及预期:彩虹股份公布的中报显示,公司1H15业绩不及市场预期。公司上半年营收实现平稳增长,而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出现大额亏损。造成净利润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对于未完工项目持续投入,并追加投资G8.5代线。未来随着公司G5、6代线的逐步转固,产能将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 G8.5代线待落地:今年以来,公司在发展G5、6代线的同时,积极打造G8.5代线,并于6月投资31,530万元建设G8.5代液晶基板玻璃后加工生产线。由于目前国内尚未有G8.5代基板玻璃生产商,而近几年大陆此项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出现爆发式增长,公司作为国内液晶基板玻璃龙头企业,将面临广阔的面板原材料国产化替代市场,一旦年底G8.5代线正式投产,公司业绩提振可期。 投资策略:我们预计公司2015-2016年营收将达5.58亿元、10.05亿元,同比增长250.0%、80.0%,对应的EPS分别为0.03元、0.14元,对应PE为462倍、97倍,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集团改革风险、产线建设低于预期、新技术替代等。
彩虹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5-03-18 11.77 17.00 279.46% 15.50 31.69%
23.87 102.80%
详细
年报摘要: 在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0亿元,同比下降33.41%;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为-10.24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为亏损1.390元。 2014年,公司累计生产G5/G6液晶玻璃基板122万片,销售玻璃基板92.64万片。 我们的点评: 14年公司大幅亏损,主要由大幅计提资产减值所致。根据年报公布数据,2014年度计提减值损失6.8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27亿元,在建工程减值准备3.01亿元,计提工程物质减值准备4733.95万元,主要受玻璃基板市场环境的影响。此外,业务清理、产品售价周期性调减及汇兑损失、费用提升及政府补助减少等因素进一步拉低公司业绩。经过此次计提减值,公司资产质量得到提升。冗余业务的清理将整合公司资源布局高端玻璃基板业务,做精做强。公司虽面临短暂阵痛,但长期而言此举有利于公司甩掉包袱,轻装上阵。 加大自主研发,重点布局高端玻璃基板。2014年公司在G5/G6综合良率较2013年有较大提升;产线复制有序开展,为实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公司将以技术优化提升为突破口,积极布局高端基板领域,全面推进G8.5基板玻璃、IGZO/LTPS 等高端基板玻璃以及盖板玻璃等产品的研发、投产。 理顺股权,借助CEC 资源谋发展。公司经股权调整后,虽然实际控制人仍为中电集团,但其定位将更加清晰,有利于集团对其进行重点扶持。公司有望受益于集团产业链,一方面在技术、资金上获得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凭借CEC 的产业链资源为中电熊猫供货。 盈利预测与估值。根据我们的盈利预测模型,预计公司2015-2017年的净利润为3315万、9711万和1.83亿,对应的EPS 为0.045元、0.13和0.25元,继续维持“买入”评级,对应的目标价为17元。
彩虹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5-03-16 11.30 15.80 252.68% 14.85 31.42%
23.87 111.24%
详细
事件1:公司公布2014年报,营收1.6亿,同比下滑33%,亏损10.2亿。 事件2:近期华东科技公告8.5代线开始试生产。 核心观点 8.5代基板今年底建成投产:今年1月彩虹集团董事长赖总提出未来三年全面推进8.5代基板、IGZO/LTPS基板和盖板玻璃——三年内新建4座8.5代熔炉(后续再建10-15座)、5条IGZO/LTPS线、月产30万片盖板玻璃。 此次年报中也明确表示“8.5代线体设计逐步完善,预计2015年底建成投产”,我们认为可能采取先后道再前道的方式配套中电熊猫8.5代线,与中电熊猫8.5代线3月试产、年底达产的进度一致。6代盖板玻璃项目也将于今年实施。后续与彩虹电子、彩虹集团的股权调整完毕之后将加速启动。 5、6代线基板屡超预期,2015年产销翻倍以上增长:公司去年下半年以来良率进展屡超预期,目前3条5代线、3条6代线在产,5代线良率80%以上,6代线良率70%以上。其中CH016代线即将转固,CH02线点火2个多月以来也已经迈过60%的盈亏平衡点,CH05线点火也提上日程,通过技改可提升30%产量。公司去年玻璃基板收入1.45亿,产销122和93万片,今年预计产量288万片,产销率90%以上,而且以6代线为主。 去年计提6.75亿减值,今年起产线将顺利盈利:公司去年10亿亏损中,6.75亿来自资产减值,主要是对咸阳、合肥、张家港的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计提减值,其中咸阳1.09亿、合肥4.38亿、张家港0.81亿,加上工程物资减值0.47亿,合计6.75亿元。去年大举计提减值后,今年起产线盈利门槛大幅降低,去年剔除异常情况的基板毛利率为-7.61%,主要是5代线竞争激烈拖累所致,6代线盈亏平衡点在60%,目前70%以上的良率已能形成良性循环。 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2013年初彩虹集团并入中电,经过两年大刀阔斧的改革,2015年开始真正进入业绩和产线的考核期,在甩掉包袱、理顺股权,预计2015-2016年EPS0.04、0.44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水平,并给予一定溢价,维持16年36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15.80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5、6代线良率波动;8.5代线进展不顺。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