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27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万华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18-01-24 -- -- -- -- 0.00%
-- 0.00%
详细
事件。 公司于1月19日晚发布业绩快报,2017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110.39亿元,同比增长200%左右;实现扣非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6.16亿元,同比增长189%左右。 简评。 聚氨酯量价齐升,业绩增长显著。 公司2017年实现归母净利110.39亿元,同比增长200%左右,主要是受益于聚氨酯系列产品价格同比大幅上涨,且销量上升:其中2017年纯MDI 市场均价为28083元/吨,同比增长58.3%;聚合MDI 市场均价为27011元/吨,同比增长90.68%。2017年公司聚合MDI 分销市场/聚合MDI 直销市场/纯MDI 挂牌均价分别为27008/26175/26867元/吨,价格同比显著上升。2017年第四季度公司聚合MDI 分销市场/聚合MDI 直销市场/纯MDI 挂牌均价分别为31200/31200/29533元/吨,处于全年价格高位。 聚氨酯寡头垄断,供需优化,景气有望长期维持。 聚氨酯装置属于高壁垒、高投入,行业内企业在9家左右,CR4市占率达到76%,行业呈现较为明显的寡头垄断格局,未来三年产能投放不超过90万吨,而行业整体需求增速6%以上,即每年需求增量超过35万吨,考虑到老装置占比较多,投放产能爬坡过程,实际投产大概率将低于预期,未来几年供需仍呈现紧张态势,景气有望长期维持,价格中枢有望维持相对高位。 石化业务逐渐放量,多元化进程加快。 2017年前三季度石化系列量价齐升,实现营收107.59亿元,比2016全年增加30.24%,占总营收的27.61%。未来新增产能不断,石化上升空间巨大,万华烟台工业园是国内领先的丙烯及衍生物制造基地,未来公司拟投资178亿建设聚氨酯产业链一体化-乙烯项目。万华北京、表面材料、聚醚、功能化学品、新材料五大事业部相关产品陆续投产,助力公司业绩实现二次腾飞。 BC 资产预期注入,跻身世界领先化工企业可期。 万华实业收购BC 后由上市公司托管,得益于依托万华全球平台进行全方位整合,BC 公司业绩逐步提升,2015年、2016年分别实现盈利2461、9600万欧元,同比增速达161.81%、290.09%,远超预期,并且根据承诺逐步启动BC 资产注入计划,世界性的化工巨头呼之欲出。 预计公司2017-2019年EPS分别为4.04、4.62、5.23元,对应PE分别为9.4X、8.2X、7.3X,维持买入评级。
华鲁恒升 基础化工业 2018-01-18 18.04 -- -- 20.23 12.14%
20.23 12.14%
详细
产品价格全线上涨,季度业绩有望节节升高 根据我们定时跟踪数据,公司Q4季度相比Q3季度而言,除了多元醇(正丁醇和辛醇)外,其余产品Q4季度均价都超过Q3季度,对比当前价格(1月15日)与Q4季度均价以及月度涨幅而言,所有产品价格全线上涨或持稳,未有下跌,公司Q3、Q4、2018Q1季度业绩有望节节升高。 氨醇联产装置10月投产,煤化工龙头再度扩产 公司年生产能力为13.68亿方的羰基合成气(CO+H2)生产装置置于2017年10月正式投产,至此公司再新增100万吨氨醇生产能力,平台总产能达到320万吨,新产能主要以甲醇为主,投产后公司的甲醇将不仅仅自给自足,甚至外售一部分(年预计外售量为80万吨),同时采暖季期间,受到气荒影响,气头甲醇装置大部分处于停产状态,带动甲醇价格大涨,价格由11月初的2670元/吨涨至3300元/吨。 “一头多线”柔性联产,煤化工成本全行业最低 公司是国内煤化工企业龙头,1)采用水煤浆气化工艺形成最上游的煤气化平台,造气后以甲醇、合成氨为主要原料中间体向下游进行延伸,相比于传统的UGI固定床造气工艺,节省成本300元/吨左右;2)公司煤炭采购通过专用铁路线,节省了陆运成本,相比其他存在陆运的企业,煤炭成本每吨可以节省20元左右;3)“一头多线”柔性联产,可以灵活调节合成氨和甲醇生产比例,实现利润最大化。 50万吨乙二醇明年中投产,煤化工龙头再迎高成长 公司新建5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预计2018年中正式投产,上游甲醇配套已经建成,投产后公司乙二醇成本有望控制在4000元/吨以下,按照当前价格计算将为公司带来35亿元的销售收入和10亿元左右的净利润,拓宽公司未来成长空间。 预计公司2017-2019年EPS分别为0.82、1.18、1.48元,对应PE为22X、15X、12X,维持买入评级。
新安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18-01-15 11.91 -- -- 13.82 16.04%
15.15 27.20%
详细
事件 公司于1月16日晚发布2017年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17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5.12-5.51亿元,同比增加560%至61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77-2.16亿元,相比去年大幅扭亏为盈。 简评 2017下半年虽有搬迁,产品价格上涨和投资收益仍带动全年业绩大爆发 2017年下半年受到白南山厂区搬迁以及迈图技改扩产影响,下半年业绩受到较大影响,但是公司主营产品价格在2017年大幅提升,其中有机硅DMC、草甘膦2017均价分别为24260元/吨、23768元/吨,分别同比上涨71%、28%,毛利率同比上涨4.26%,带动公司全年扣非业绩仍然实现1.77-2.16亿元,相比去年大幅扭亏为盈;同时公司2017 年度非经常性损益约3.34 亿元,带动公司归母净利大增560%-610%。 搬迁技改完毕,2018将迎大爆发 公司四季度搬迁技改完成,在12月底彻底满负荷生产,公司当前具备DMC权益产能14.5万吨,当前价格(2.8万元/吨)下我们预计毛利率超过30%;同时有机硅行业2018无新增产能,内需维持6%以上增速,外需增速超过50%,2018行业景气维持向上,公司业绩将迎大爆发。 草甘膦价格虽有波动,但盈利中枢提高 一方面,草甘膦经过行业整合,生产企业仅剩10家;另一方面,农药行业整体迎来长周期景气复苏;草甘膦价格中枢有望提高,而且公司具备草甘膦原药和制剂,一体化优势进一步提高盈利中枢。 传化入主管理层,进入全新发展期 去年传化入主公司管理层后,历史遗留问题基本解决完,公司迎全新发展期,未来打造有机硅全产业链龙头+农药品种多元化发展+农资综合服务平台。 我们预计公司2017-2018年净利润为5.4亿(包含投资收益)、7.3亿,对应PE为15X、11X,维持买入评级。
新安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18-01-11 12.00 -- -- 13.82 15.17%
15.15 26.25%
详细
草甘膦和有机硅双龙头,一体化优势显著 公司历经半世纪厚积而薄发,从农药厂成为国内草甘膦和有机硅双龙头,实现了氯元素及有机硅产业内部资源的循环利用,有机硅则实现了金属硅-有机硅-有机硅深加工的一体化产业链,公司2017年白南山搬迁完成,草甘膦、有机硅产品再度升级,在降本增效的基础上,形成8万吨草甘膦、34万吨有机硅产能。 有机硅行业:冬尽春来格局优,产业延伸方为强 有机硅DMC最新报价28500元/吨,较2017年初涨幅56%,价差为16594元/吨,较2017年初涨幅108%;我们判断有机硅冬尽春来格局优,景气长期望维持:成本端,煤炭受供给侧改革价格高位长期维持,能源价格的上涨将抬升有机硅产业的价格中枢;供给端,历经五年行业重塑,2017年有机硅企业缩减至12家,CR5市占率提高到55%;2017年有机硅单体有效产能约在270万吨/年、产量约在200万吨,开工率已提升至74%以上,全球有机硅行业开工率提升至82%,环保、政策去产能压力下,国内2018无新增产能,2019-2020产能投放低于规划产能;需求端,房地产后周期传导仍存且不必过于悲观,中国在电力、新能源及电子电器等领域还将进一步发力,预计有机硅产品需求的增长每年约6%。 草甘膦:行业格局优化,价格中枢提高 草甘膦2013-2016年价格单边下行,行业历经4年重塑,部分落后产能彻底淘汰,2017年以来行业仅有10家左右的企业在产,实际有效产能仅为67万吨,行业供给格局大幅优化;需求端,草甘膦主要用于转基因作物,2016年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再回涨势,转基因种子销售额增速扩大,未来几年行业需求恢复上涨,价格中枢有望不断提高,企业盈利持续改善 预计公司2017-2019年EPS分别为0.80(包含投资收益)、1.08、1.16元,对应PE分别为13.27X、9.80X、9.08X,调高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房地产行业景气下滑超预期,有机硅下游需求下降导致有机硅价格下降超预期;草甘膦方面,若全球某个国家禁用草甘膦,将对草甘膦需求超预期下降,价格走低的风险。
浙江交科 基础化工业 2018-01-05 16.05 12.60 220.61% 16.85 4.98%
16.85 4.98%
详细
事件 齐翔腾达今晚发布公告,其20万吨/年顺酐装置由于催化剂使用寿命及装置运行周期已达上限,公司将于近期进行例行停车检修,预计停车检修时间50天。 简评 龙头停产,顺酐价格有望再度上涨 2017年Q3季度受到下游集中采购、开工较低、成本(加氢苯)价格上涨,顺酐价格自10月中旬开始上涨,12月中旬曾一度高达13000元/吨,当前由于淡季原因,价格回落到10000元/吨,但是齐翔腾达发布公告,公司讲停产检修长达50天,其中齐翔腾达产能占比达到10%,龙头停产,顺酐有望供给端再收缩,价格有望稳中上涨,叠加公司2018Q1季度扩产2万吨,顺酐业务有望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黑马。 PC2018年供需缺口拉大,景气长期维持 PC2018年预计供需缺口将进一步拉大:1)2018年新增产能仅有鲁西化工13.5万吨、万华化学7万吨,新增需求有25万吨,供应紧张加剧;2)中国裁定进口泰国的双酚A倾销,PC成本端不断上涨;3)中国禁止废塑料进口,此环节禁止的再生PC料至少有15万吨,因此未来对合成PC料的需求进一步增长。2019年虽然计划产能投放很多,但是考虑到多数装置都是“从无到有”,实际投产进度很可能低于预期,即使投产调试时间至少需要一年左右,因此本轮景气期持续时间也有望超预期。当前价格下我们预计公司单吨净利有望超过8000元/吨。 浙江交工正式合并,两翼齐飞格局已成 浙江加工正式合并,受益于国家“十三五”交通投资额快速增加、PPP模式推行以及行业政策扶持。2017年1-7月新承接合同金额222亿元,同比增长130.66%,而且未来几年工程业务有望继续维持高增速,有望超额完成业绩承诺。预计公司(合并后)2017-2019年EPS分别为0.76、1.00、1.21元,对应PE为21X、16X、13X,调高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产能投放不及预期。
金禾实业 基础化工业 2017-11-30 25.13 26.03 26.13% 26.00 3.46%
29.25 16.39%
详细
大举扩产,投资项目有望再造一个金禾实业。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8-10亿元,建设期2年,预计20年投产,计划建设:①年产1.5万吨糠醛配套燃烧糠醛渣及生物质原料为主的75t/h次高温次高压锅炉项目;②利用盐化工氯气为原料,新上年产5000吨高效食品添加剂甲乙基麦芽酚项目;③以氯气为原料,新上年产8万吨氯化亚砜项目;④以氯气为原料,新上高效消毒剂项目;⑤配套新上3000t/d的污水处理厂项目;二期投资10-12亿元,2020年6月前开工,预计2022年投产,计划建设:①以木薯为原料,新上年产10万吨工业酒精项目;②新上年产4万吨谷元粉、4万吨面粉,溶液用于制酒精综合利用项目;③以酒精为原料,年产3万吨乙醛项目;④以乙醛为原料,年产2万吨巴豆醛项目;⑤年产3万吨双乙烯酮项目;⑥年产3万吨高效食品防腐剂山梨酸钾项目;⑦以硫磺为原料,开发系列化工产品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额22.5亿元,截止2017年三季报,公司固定资产总计16.5亿元,项目投资额是公司固定资产总额的约1.36倍,项目建成后公司规模将翻番有余。 巩固龙头地位,构建一体化产业链。 公司具备麦芽酚产能4000吨,目前全球麦芽酚市场基本由公司和北京天利海(3000吨)垄断,但天利海一年内连续发生两起严重事故被扣押安全生产许可证而长期停产,公司今年已经在麦芽酚涨价潮中大幅受益。此次项目中一期5000吨麦芽酚投产后公司将具备麦芽酚产能9000吨,坐稳行业第一把交椅。公司安赛蜜产能12000吨,占全球53%;三氯蔗糖产能2000吨,占全球25%。安赛蜜行业产能位居第二的江苏浩波当前经营混乱,原料装置停产,退出行业已成定局。江苏浩波退出后公司市占率将达到73%,占据垄断地位。公司本次投资项目中8万吨氯化亚砜是三氯蔗糖上游原料,3万吨双乙烯酮是安赛蜜的上游原料,随着项目的投产,公司甜味剂一体化产业链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化工产品价格普涨,盐化工加速平衡布局。 公司四季度以来,化工产品价格迎来普涨,特别是双氧水,从10月初的850元/吨翻倍涨至当前的1700元/吨,浓硝酸、浓硫酸、三聚氰胺分别从10月初的1600元/吨、270元/吨、8100元/吨涨至2100元/吨、320元/吨、8400元/吨,浓硫酸价格从10月初的270元/吨涨至320元/吨,化工产品价格的提升有望使公司Q4业绩超预期,此外,公司本次投资项目中多项产品以氯气为原料,加速耗氯产品投放,近两年由于烧碱持续景气,液氯又存在运输半径,因此液氯倒贴现象时有发生,公司继续加大耗氯产品的产能规划,未来有望加速盐化工平衡布局。 预计公司2017-2019年EPS分别为1.63、1.83、2.22元,对应PE15X、14X、11X,给予买入评级。
鲁西化工 基础化工业 2017-11-17 13.30 10.77 84.23% 17.42 30.98%
25.10 88.72%
详细
公司近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斯德哥尔摩商会的仲裁裁决书,裁决结果为:鲁西化工违反了《低压羰基合成技术不使用和保密协议》。鲁西化工应当赔偿各项合计人民币约7.56亿元,但是公司认为,仲裁过程存在严重瑕疵,仲裁结果明显不公正。 简评。 仲裁结果不公平,公司大概率不会按照赔偿金额赔偿。 公司虽然收到电子版裁决书,但是公司认为仲裁存在瑕疵,结果明显不公正。尽管SCC(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做出仲裁,公司的丁辛醇生产不会受到影响,而且丁辛醇在公司的毛利占比重极低,按照当前价格利润仅够保本,贡献量不大;根据同类事件的历史而言,此类仲裁案的执行率为50%左右,即使执行,执行的实际赔偿金额也会远远小于应当赔偿金额,多以和解为主,对历史上类似案件进行追溯:1)英力士诉中石化、化工研究员、顾伟民等侵害技术秘密要求赔偿2亿人民币,最终以和解结束; 2)成可与多氟多技术合同服务纠纷案,根据国际商会最终裁决书多氟多需赔偿1500万元,最终国内法院判定驳回,后续多氟多将预计负债转回。 四季度业绩更好,今年实际业绩影响有限。 根据我们的价格和价差追踪,截止到当前,仅丁辛醇价格和价差有所下滑,其余产品价格和价差环比均呈现大涨,基本面而言,四季度业绩环比三季度会进一步增长。 此次仲裁事件可能导致公司2017年计提一定比例的预计负债,但是即使今年计提一定比例的预计负债,也对今年的业绩影响有限:一方面,计提金额按照一定比例计提,后续如果仲裁不执行将逐步转回;另一方面,公司四季度业绩环比更好,可以很大程度上抵消掉预计负债对利润的侵蚀。 公司未来产能投放加快,成长性极佳。 公司年底之前CPL 和PA6二期投产,2018年初PC 二期、甲酸二期,上半年退城进园一系列产品,新建包括甲醇、合成氨、尿素和硝基肥等新产能,完全达产后预计实现营收120亿营收,新增净利润20亿以上。 我们继续坚定看好鲁西化工,基本面不会受到影响,并且未来两年基本面大幅向好,维持2017-2018年EPS 分别为1.1、1.5元,对应PE 仅为 11、8X,继续建议买入。
蓝晓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17-11-17 19.13 10.80 -- 18.98 -0.78%
35.28 84.42%
详细
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碳酸锂需求高增速。 国内新能源汽车受政策和行业趋势影响,销量增速迅猛,2017、2018、2019预计销量分别为70、100、150万辆,带动新能源汽车2019年碳酸锂需求有望超过16万吨,年复合增速达到40%以上,需求快速增长带动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15年初的4万/吨上涨到当前的18万/吨。 盐湖提锂潜力巨大,吸附+分离技术优势突出。 国内锂资源主要分为盐湖锂和矿石锂,其中盐湖锂占比为71%;由于国内盐湖高镁锂比、资源禀赋差、技术未突破,前期主要是矿石锂占据优势,但是随着矿石锂能耗高、成本高、污染高问题突出,以及盐湖提锂技术逐步攻克,盐湖提锂逐渐成为行业发展大趋势;目前盐湖提锂成熟技术主要是膜分离法、吸附法、萃取法等,在众多盐湖卤水提锂工艺中,吸附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组合的吸附法提锂技术以其环境友好、适用性强、综合成本低等特点,具有独特的产业化优势。 公司吸附分离技术储备丰富,合作将加速工业化进程。 公司作为国内吸附分离树脂行业的龙头企业,主营业务包括吸附分离树脂、系统装置、技术服务,公司在金属-特别是镓,吸附分离树脂方面技术储备雄厚,而且公司于2009年即开始盐湖卤水提锂的吸附材料和工艺开发,已经积累了包括核心材料、工艺和设备的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其中部分已产业化,并成功应用于盐湖卤水资源综合利用。如从盐氯化镁卤水中除硼技术已成功产业化。2017年预计完成盐湖卤水提锂吸附剂、工艺和系统装置核心技术的工业化生产。研究院目前已在青海省海西州建设了中试生产线,预计在2017年底生产出工业级、电池级碳酸锂产品,并在2018年进一步扩大产能。两者合作有望在膜法和吸附法方面联合优势互补,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 预计公司2017-2018年EPS分别为0.53、0.62元,对应PE分比为37X、32X,维持增持评级。
赛轮金宇 交运设备行业 2017-11-02 3.68 4.01 15.75% 3.74 1.63%
3.79 2.99%
详细
10月26日晚公司公布2017年三季度业绩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02.62亿,同比增长27.47%;实现归母净利1.81亿,同比增下降40.72%;基本每股收益为0.38元/股,同比增长882.05%。 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37.36亿,同比增长28.80%;实现归母净利1.62亿,同比增长65.52%,环比增长131.73%。 前三季度受制原料上涨,增收不增利。 公司前三季度受益于汽车行业需求向好以及公司越南工厂第一条全钢胎于2016年底成功下线带来29.79万条销量增加,公司前三季度营收保持27%的增速,但是主要原材料在2017年前三季度采购价格平均值较2016年前三季度采购价格平均值上涨幅度较大:天然橡胶价格增长44.64%;合成橡胶价格增长47.60%;炭黑价格增长55.58%;钢丝帘线价格增长20.12%,虽然公司自2016年11月份以来,逐步提高了部分轮胎产品的销售价格,但由于产品售价的提升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15.34%,同比下降4.42个百分点,导致业绩出现了41%的下降幅度,前三季度整体仍然增收不增利。 三费方面,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6.02%、4.20%和2.23%,同比分别变化-1.03、-1.34和+1.00个百分点,财务费用增加主要是本期借款规模增加所致。 三季度单季量价齐升、成本下降,业绩大超预期,四季度业绩有望更好。 2017年第三季度单季虽然公司天然橡胶同比增长16.54%;合成橡胶同比增长13.21%;炭黑同比增长44.98%;钢丝帘线同比增长12.44%,但是公司半钢胎2017年第三季度销售均价同比增长12.60%,全钢胎销售均价同比增长31.74%,已经基本覆盖原材料的成本上涨,而且公司三季度单季属于传统的旺季,单季销量实现948.6万条,以及越南工厂低成本、高利润全钢胎投产,带动Q3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长66%。 公司Q2单季天胶均价为13128元/吨、Q3单季均价为12927元/吨,当前价格为11550元/吨,而且ANPRC产胶国前九月份产量同比增长5.1%,上期所库存创历史性能高,基本面也不支持天胶价格上涨,因此四季度成本端进一步下降,而轮胎价格四季度基本不会下降(公司主要以出口为主,出口订单往往会提前1-2个月确定价格),虽然四季度销量环比可能有所下降,但是成本端下降更多,因此我们预计四季度业绩有望更好。 定增发行已过会,股权结构有望改善,越南工厂有望助推业绩增长。 本次定增发行前,新华联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为7.06%,发行后持股比例提高至12.66%,以杜玉岱为代表的公司管理层合计能够行使表决权的比例将提升至16.18%,公司股权分散的局面将得到改善。同时公司“赛轮越南年产120万套全钢子午线轮胎和3万吨非公路轮胎项目”,第一条全钢胎在2016年末已成功下线,2017年1-9月累计生产全钢胎29.79万条,预计后续随着募投资金的逐步到位,越南工厂的建设进度有望加速,而且越南具备较低的天胶运输成本以及优惠的税收政策,未来全部投产后有望极大地助推公司业绩,实现高速成长。 预计2017-2018年EPS分别为0.15、0.22元,对应PE为25X、18X,维持增持评级。
浙江龙盛 基础化工业 2017-11-02 9.92 12.93 15.09% 11.23 13.21%
13.26 33.67%
详细
销量增长+投资收益结算,业绩大幅增长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增长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在经历了2015年、2016 年连续两年国内染料市场需求持续下滑后,终端行业去库存步入尾声,伴随着2016 年国内染料市场重新迈入有序竞争的市场格局,2017 年国内染料市场景气依然,公司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36.72%,同比微降0.07%,毛利稳定的同时销量提升是营收增长的主要因素。2016 年全年公司销售染料19.60 万吨,助剂6.93 万吨,中间体8.42 万吨。而2017 前三季度公司已经销售染料19.63 万吨,助剂5.89 万吨,中间体6.68 万吨,三。季度末-四季度初又是印染行业的传统旺季,预计公司全年销量同比2016 年将实现较大增长;另一方面,公司在报告期内出售锦州银行股份实现了约3.2 亿元税后净利润,导致投资净收益高达4.92 亿。 三费方面,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59%、8.56%和2.24%,同比分别变化-0.40、-1.70 和+1.33 个百分点,财务费用提升主要系公司发展需要,资金需求增加,致使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增长较大,以及去年 同期收取绍兴嘉业利息收入。 环保高压稳定染料市场,国际龙头海外拓展当前国内环保政策趋严已成为常态,染料行业成为重点整治领域,今年八月“染料重镇”浙江绍兴“已经有部分企业开始关停。作为行业的领先者,公司在节能减排方面,起步早,投资大,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创新,在浙江上虞生产基地构建了染料-中间体-硫酸-减水剂循环经济一体化产业园,提出“零排放”管理概念,使得公司的环保优势将在未来环保趋严形势下愈加凸显;同时公司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纺织用化学品生产服务商,在全球拥有超过年产30 万吨染料产能和年产约10 万吨助剂产能,公司通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经营活动的全球化布局。通过海外并购,公司已取得对昔日世界染料巨头德司达的控股权,公司全球化运营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对德司达业务的成功重组使公司增加了全球运作经验。 多产业布局效果显著,外延房地产,盈利前景广阔公司最新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高达34.06 亿,而且随着公司的投资经验日渐增多,多个投资项目逐渐步入收获期,公司未来将持续不断的受益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同时,公司外延房产业务持续大力推进,体量最大的华兴新城项目拆迁快速推进,创造了“华兴速度”,为 2018 年第二季度末的开工建设打下良好基础,2019 年开始预售,2020 年可以实现利润,其项目总用地82,573 平方米,是上海地王融信静安地块的2.6 倍,而且比融信地块更加靠近苏州湾和陆家嘴,若能开放成功,净利润高达百亿以上;大统基地项目居民户全部拆迁完毕,规划方案正在优化中,总投资55 亿,预计2020 年完全竣工,贡献利润超过40 亿,房产项目将推动公司更上一个台阶,前景广阔。 预计公司2017-2018 年EPS 分别为0.77 元、0.92 元,对应PE 分别为14 倍、11 倍,维持增持评级。
华鲁恒升 基础化工业 2017-11-02 12.49 -- -- 14.37 15.05%
19.88 59.17%
详细
事件。 公司于10月27日晚发布2017年三季报,2017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32亿元,同比增长31.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8亿元,同比增长31.51%。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25.18亿元,同比增长54.42%,环比增长11.66%;归母净利为3.02亿元,同比增长95.45%,环比增长30.49%。 简评。 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公司业绩水涨船高。 公司三季度营收、归母净利同比均大幅上涨,主要系公司产品价格上涨所致,前三季度公司尿素、DMF、己二酸、醋酸均价分别为1582元/吨、5768元/吨、9985元/吨、2765元/吨,分别同比增长26%、35%、44%、52%,同时原材料同比出现较大的涨幅,导致公司公司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为19.41%,对比去年同期的20.30%稍有下降0.89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83%、1.58%、1.46%同比分别减少0.24、0.56、0.50个百分点,主要由公司营收增长导致;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57.77亿元,为同期营收的80%;期末应收账款总额约2500万元,占公司总资产比例不足0.2%,表明公司销售回款状况良好。 氨醇联产装置投产,产品价格涨多跌少,四季度业绩值得期待增量方面:公司年生产能力为13.68亿方的羰基合成气(CO+H2)生产装置,替代采用传统UGI 固定床气化技术的水煤浆气化合成气生产装置日前已经正式投产,至此公司再新增100万吨氨醇生产能力,平台总产能达到320万吨,新产能主要以甲醇为主,投产后公司的甲醇将不仅仅自给自足,甚至外售一部分,在当前甲醇盈利向好的情况下增厚公司业绩;同时公司另有100万尿素的新增产能、50万吨复合肥产能将于四季度投产;价格方面:“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督察仍然持续进行,而北方正式迎来秋冬季雾霾频发季节,随着采暖季的到来,环保将更为严格,当前产品中尿素、己二酸、醋酸、DMF 价格均相对上涨,仅异辛醇略有下降,公司不仅仅在降本增效的道路上继续深化,更有增量产能不断投放,价格涨多跌少,四季度业绩值得期待。 “一头多线”柔性联产,煤化工成本最低。 公司是国内煤化工企业龙头,采用水煤浆气化工艺形成最上游的煤气化平台,造气后以甲醇、合成氨为主要原料中间体向下游进一步延伸:一方面进料为烟煤,比无烟煤成本低200-300元/吨,工艺技术先进,成本做到全行业最低;另一方面,可以灵活调整产品产量和产品品种(例如去年尿素亏损的时候,减少尿素产量增加甲醇产量),具备跨越周期的工艺优势。 50万吨乙二醇明年中投产,煤化工龙头再迎高成长。 公司新建5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预计2018年中正式投产,上游甲醇配套已经建成,投产后公司乙二醇成本有望控制在4000元/吨以下,按照当前价格计算将为公司带来30亿元的销售收入和5亿元左右的净利润,拓宽公司未来成长空间。 预计2017-2018年EPS 分别为0.79、1.07元,对应PE 为16X、12X,维持买入评级。
康得新 基础化工业 2017-10-31 24.08 24.05 583.24% 26.78 11.21%
26.78 11.21%
详细
事件: 公司于10月24日晚发布2017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94.50亿元,同比增长32.05%;归母净利为18.79亿元,同比增长32.86%。其中Q3实现营收34.00亿元,同比增长30.12%,实现归母净利6.24亿元,同比增长28.18%,环比下降12.48%。预计2017年全年实现归母净利25.52-27.48亿元,同比增长30%-40%。 简评: 业绩稳步增长,现金流大幅改善。 公司2017年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双双实现30%以上的高速增长,主要受益于光学膜一期产品的高端化以及二期部分产能的投产,前三季度整体毛利率37.9%,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公司报告期内强化账期管理,加速应收款回流,使得企业经营性现金流实现大幅改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50亿,同比增长569.38%。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94.36亿元,与同期94.50亿元的营收非常接近,表明公司销售回款良好。未来公司将持续进行客户结构的调整,目前已经形成以国际、国内一线客户主导的客户结构,以保持公司的毛利水平,减少公司的回款风险,预计未来现金流将持续改善。 三费方面,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29%、6.86%、4.40%,分别同比变化-0.03、-0.76、+1.10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有所改善,财务费用增加主要是利息支出和汇兑损益增加所致。 携手三星,开启裸眼3D 新时代。 2017年9月7日,公司公告与三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于近期逐步推出搭载裸眼3D 解决方案的系列终端产品,此前公司裸眼3D 产品已在部分国产手机中小规模应用。公司是全球裸眼3D 龙头,在裸眼3D 全产业链内进行了广泛布局,与京东、飞利浦、Epica、京东方、海信、创维、TCL、长虹、康佳、海尔、华星光电等国际一线厂商展开了合作。公司目前在裸眼3D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建成投产了全球首条裸眼3D 第三代技术生产线,实施显示终端、内容端、应用端三端齐发的平台型战略。公司正在建造年产1亿片裸眼3D 模组项目,目前已投产1000万片,其余产能将在两年内投入生产,随着产能的陆续释放,裸眼3D 模组将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强力支撑点。
金正大 基础化工业 2017-10-31 -- 9.40 301.71% -- 0.00%
-- 0.00%
详细
事件: 公司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89.18亿元,+8.62%,归母净利为9.08亿元,-19.48%。其中Q3实现营收64.43亿元,-5.96%;实现归母净利1.13亿元,同比下降67.53%,环比下降70.13%。预计2017年全年实现归母净利7.12-11.19亿元,同比变动幅度在下降30%-增长10%之间。 简评: 行业仍显低迷,外延并购带来阵痛,业绩下滑明显。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同比增长,但是归母净利同比下滑19.48%,主要是由于销售费用大幅增加所致。其中前三季度销售费用为10.9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5.44亿元增加5.62亿元。公司销售费用的大幅增加主要是由合并COMPO GmbH 等公司所致;2017年化肥行业整体仍显低迷,下游玉米种植面积有所减少,行业整体仍显过剩,但是公司作为龙头,在内部管理方面积极进取,公司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15.47%,相较去年同期的14.02%仍然提高了1.45个百分点。 复合肥未来前景仍然光明,行业龙头布局全球。 相比发达国家复合化率达80% 的现状相比,我国差距仍然较大,复合化率提升空间巨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高端复合肥用量增加;公司2016年先后完成了对Ekompan、德国康朴、Navasa的收购,报告期内公司60万吨/年硝基复合肥及40万吨/年水溶性肥料项目投资建设,加速推进公司“引进来,走出去”的全球化战略布局,从国内龙头逐步走向国际市场。 进军全产业链农资服务,筹划收购农资消费及渠道公司。 公司发起、多方参与的“金丰公社”7月份在北京正式成立:一方面,金丰公社可以减少以前多层经销商的层级,从而降低上下游采购成本;另一方面,公司汇聚种植业产业链全球资源让这些优质资源为中国农民提供全方位的农业服务,提高种植户的粘性,为即将滚滚而来的土地改革奠定坚实基础。金丰公社目前在全国已经设立首批16家县级试点,未来几年将呈现跳跃式发展。 公司近期筹划资产购买事项停牌,标的资产为农资消费及渠道相关行业公司股权,预期将在农服业务上更进一步。 预计2017-2018年EPS 分别为0.32、0.38元,对应PE29X、24X,维持增持评级。
山东海化 基础化工业 2017-10-31 10.26 13.42 301.15% 11.65 13.55%
11.65 13.55%
详细
事件; 10月24日晚公司公布2017年三季度业绩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4.32亿,同比增长56.06%;实现归母净利5.26亿,同比增长690.07%;基本每股收益为0.59元/股,同比增长742.86%。 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12.05亿,同比增长39.53%,环比增长7.3%;实现归母净利1.89亿,同比增长371%,环比增长204.84%;基本每股收益为0.21元/股,同比增长425%,环比增长200%。 简评: 业绩增长符合预期,纯碱价格大幅提升。 2017年前三季度华东地区重质纯碱均价为1886元/吨,同比增长32.63%,带动公司前三季度整体毛利率为23.26%,同比提升8.03个百分点,第三季度7月份和8月初价格平稳,维持在较低的水平,8月末开始逆势调涨,9月因货源紧俏而价格大涨,华东地区重质纯碱价格由8月初的1725元/吨涨至9月末的2425元/吨,均价为1902元/吨,同比增长35.76%,Q3季度单季毛利率为23.20%,环比提升9.07个百分点。第三季度纯碱价格呈阶梯式上行走势。纯碱价格上升成为公司业绩的主要助推力,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5.26亿,同比增长690.07%;第三季度单季实现归母净利1.89亿,同比增长371%。 纯碱行业高景气持续,四季度业绩将迎来爆发。 公司主导产品为纯碱,是国内主要的纯碱生产企业之一,2016年公司纯碱销售收入占总营收的87.69%。纯碱供需格局持续向好,10月下旬开始纯碱下游平板玻璃企业将增加原料存库,下游需求持续增长;同时环保趋严,落后产能退出加速,供给有限。受益于纯碱行业高度景气,预计纯碱价格将在四季度稳中有升。按照65万吨/季的销量估计,公司第四季度较第三季度将增加2.2亿元,单季度归母净利有望达4.1亿元以上,全年业绩预计达9亿元以上。 纯碱大周期反转,未来几年是黄金期。 纯碱行业已经迎来大周期反转,主要原因为13年以来落后产能淘汰完成、经济稳增长下带来的需求稳增长,随着环保趋严和国家政策限制,未来几无新增产能,未来几年纯碱将进入短缺时代,高盈利将持续。本次纯碱价格从4月份开始稳步上涨,已经连续上涨了7个月的时间,作为供需最敏感的指标,本次价格长时间的上涨正是供需短缺的直接表现。未来几年纯碱价格易涨难跌,并且需要进口弥补缺口,但在全球经济复苏和东南亚地区玻璃产能增加的背景下,全球纯碱的供需也日益紧张,所以纯碱的周期是一个全球性的景气大周期。 产品协同效应显著,资源利用率高。 公司地处国内重要的海盐产区,卤水资源丰富。公司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相继开发了纯碱、原盐、溴素等产品,各产品相互依托,相辅相成,不仅实现了资源有效利用,且彼此间的协同效应,显著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抵御了市场风险,提高了企业竞争力。主导产品纯碱价格的上升也将带动其他产品的业绩不断增长。 预计2017-2018年EPS 分别为1.09、1.27元,对应PE 为11X、9X,维持买入评级。
新疆天业 基础化工业 2017-10-31 8.60 12.04 168.22% 8.72 1.40%
8.72 1.40%
详细
事件 10月24日晚公司公布2017年三季度业绩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4.77亿元,同比下降13.82%,实现归母净利5.11亿,同比增长27.84%;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11.88亿元,同比增长2.06%,环比下降10.12%,实现归母净利1.67亿,同比增长27.89%,环比下降10.21%。 简评 主营产品价格同比上涨,前三季度业绩稳步增长 前三季度公司主营产品PVC、烧碱同比上涨,其中PVC(糊树脂)、32%离子膜烧碱前三季度1均价分别为8436元/吨、1000元/吨,分别同比上涨11%、58%,带动公司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32.38%,同比上升4.4个百分点,在主营产品价格上涨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公司营收下滑主要是公司由买断出口恢复为代理出口,导致外贸公司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减少所致。 三费方面,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6.47%、4.43%、2.74%,分别同比变化+0.21、+0.16、-1.18个百分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08亿元,同比增长640.46%,主要系改变付款结算方式所致。 PVC粉四季度价格回落,PVC糊价格回落幅度小,公司抵抗价格波动能力强 PVC价格在6月中旬触底之后,受原材料端电石价格上涨和库存低位影响,不断拉涨,9月中旬最高价达到7800元/吨,但是之后受到期货价格下跌,企业开工上行,同时下游需求逐渐转入淡季,价格开始回落,最新价格下跌到6700元/吨,我们认为后续继续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主要是电石持续稳中上涨,而PVC糊价格走势与PVC粉基本相当,但是价格波动幅度更小,当前价格8200元/吨,较9月中旬高点仅下滑300元/吨;同时公司配套烧碱产能15万吨,受供需改善、下游氧化铝需求大增和液氯胀库影响,整个2017年一直维持景气期,32%离子膜烧碱毛利高达600元/吨以上,一定程度上抵消了PVC价格下跌对利润的侵蚀。 新疆基建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业务迎来反弹 在《新疆农业节水建设发展规划》和《新疆高效节水建设方案》中,新疆自治区确立了“每年完成农业高效节水面积300万亩以上,至2020年全区农业高效节水面积累计达到4300万亩以上”的目标,并继续加大滴灌、低压管道灌等田间高效节水技术的应用,同时2017年,新疆将投资超过1.5万亿,大力加速公路、铁路、机场、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新疆未来发展特别是农业高效节水发展将进入快车道;公司自身拥有滴灌带、PVC硬管、PE软管、管件等塑料节水器材,可供应600万亩塑料节水配套器材,而且公司是率先实现滴灌技术创新突破并在中国节水农业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企业,首创的大田膜下滴灌技术可以大面积应用于40余种作物种植,具备领先的技术优势,同时随着公司“十三五”期间确立向南疆大力发展的战略目标,毛利率较高的大包业务将有所增加,实现节水灌溉业务的大幅反弹。 集团资产证券化低,乙二醇注入预期强烈 天业集团当前资产证券率仅有20%,资产证券化率比较低,天业集团旗下尚有20万吨1,4-丁二醇、25万吨乙二醇等优质项目,其中煤质乙二醇项目为国内首套、技术先进、且具备资源优势。公司是集团旗下唯一一家A股上市公司,从战略发展方面和国改政策方面,未来集团资产证券化率提高预期比较强烈。公司报告期内发布公告,与大股东联合投建6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一方面打开了公司未来新的盈利增长点,另一方面,加强了未来集团将乙二醇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预期。 预计2017-2018年EPS分别为0.72、0.82元,对应PE为13X、11X,维持增持评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27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