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邵帅

首创证券

研究方向: 策略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证书:S0110512080001,策略研究员,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3年证券行业从业经验。...>>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中国平安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17-04-10 36.94 -- -- 38.38 3.90%
50.77 37.44%
详细
中国平安于3月23日发布2016年报:公司2016年度实现营业收入7124.53亿元,同比增长14.9%,其中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623.94亿元,同比增长15.1%。公司基本每股收益3.50元,同比增长17.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7.4%,较去年增长0.3个百分点。 业绩点评 个险产能优势明显,产险承保质量提升 2016年公司寿险业务实现规模保费3552.74亿元,同比增长25.3%;新业务价值508.05亿元,同比增长32.2%;实现净利润244.44亿元。其中,代理人渠道规模保费3146.51亿元,同比增长24.12%,渠道收入占比88.57%。此外,公司2016寿险新业务规模保费收入合计1217.07亿元,同比增长38.12%,对保费收入的拉动效应明显。这主要得益于2016年中国平安强大的分销网络和个人寿险代理人的规模和产能双提升。公告显示,中国平安2016年个人寿险代理人111.08万人,较2015年增长超过24万人;代理人首年规模保费由人均每月7236元提高至7821元,产能提升明显。 2016年平安养老险管理的企业年金和投资资产共计4400.94亿元,实现净利润6.75亿元,同比增长4.7%,市场份额位居行业前列。平安健康险业务保持稳健增长,保费收入7.88亿元,同比增长50.7%。通过产品创新和体验升级,平安健康险在中高端医疗保险市场领先优势扩大,行业影响力提升,未来发展前景看好。 平安产险2016年实现保费收入1779.08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车险保费收入1485.01亿元,同比增加13.4%,在产险总保费中的占比提高3.4个百分点至83.4%。平安产险综合成本率较2015年提升0.3个百分点至95.9%。这主要是由于财险业务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业务费用率提升较快所致。而公司产险业务赔付率下降了2.3个百分点至54.4%,显示出公司在保证承保质量,筛查风险优化成本方面的能力提升明显,业务竞争力较强。 业绩回顾 公司2016年总投资资产规模达1.97万亿元,同比增长13.87%,实现净投资收益1050.3亿元,同比提升23.94%,这主要是由于公司固定收益类投资的利息收入和权益投资分红增加所致。而公司的总投资收益为917.14亿元,同比下降20.1%,主要是由于去年股票市场的行情低迷,股票基金投资收益大幅下降导致。 银行业务盈利能力稳定,严控资产质量下滑 平安银行2016年实现净利润225.99亿元,同比增长3.4%。全年吸收存款1.9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8%,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发放贷款及垫款1.47万亿元,同比增长24.4%。我们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平安银行在2016年加大了经营机构建设,新增75家营业机构,为业绩增长奠定良好基础。公司2016年受持续低利率因素以及央行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共同影响,净利差和净息差分别同比下降0.02和0.06个百分点至2.60%和2.75%。公司成本收入比较2015年下降5.34个百分点达到25.97%,显示银行业务资金运用效率提升明显,成本控制到位。 2016年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部分贷款企业经营困难等因素影响,平安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激增45.66%至257.02亿元,不良贷款率提高0.29个百分点至1.74%。对此公司采取了加大拨备计提和清收力度等措施,同时严控贷款增量,遏制资产质量下滑势头。我们认为,2016年的银行业整体面临着不良贷款余额升高的问题,但只要对风险管控到位,难以构成系统性金融风险,未来或将逐渐在体系内得到消化。 资产管理规模增长稳健,证券业绩优于同业 平安信托2015年业务增长稳健,全年信托资产管理规模6772.21亿元,同比增长21.3%,实现信托产品管理费收入51.58亿元,同比下降25.51%,实现净利润23.22亿元,同比下降19.60%。在实体经济下行,市场风险加大的环境下,平安信托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减少融资类信托资产管理规模,其中房地产融资类信托规模较年初下降41.7%至271.63亿元;而事务管理类资产管理规模达到3910.95亿元,同比增长74.2%。 在2016年证券行业受市场波动和成交低迷影响业绩大幅下滑的背景下,平安证券通过战略转型,打造差异化优势,是公司业绩表现优于同业。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78.7亿元,同比下滑15.47%,实现净利润22.15亿元,同比下降10.6%。其中,经纪业务的互联网转型成绩突出,经纪客户达1008万,同比增长138.4%。公司债券主承销家数位列行业第三,在市场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债券交易业务保持13%的较高投资收益水平;债券做市、利率互换做市业务排名券商行业第一。同时,公司还在固定收益产品方面不断创新,先后发行了境内首单绿色可续期公司债,国内首单房地产供应链金融ABS。 平安资产管理2016年实现净利润22.21亿元,同比下降5.97%,年末资产管理规模达2.26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4.9%。平安大华基金2016年公募基金规模达到837亿元,较年初增长117.4%,市场排名提升18位至第30名。平安融资租赁总资产规模超千亿,较年初增长50.7%。2016年平安租赁实现净利润13.52亿元,同比增长108.6%。总的来看,平安资产管理业务的各个子公司在2016年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业绩增速明显,在各自行业内逐步成长为重要组成部分。 互联网金融依托客户培养,完成平台搭建 中国平安的互联网金融业务2016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陆金所控股整合了旗下陆金所、重金所、前交所、普惠金融“三所一惠”的战略布局,进一步提升个人消费和第三方机构产品的获取能力。截止2016年底,陆金所平台累计注册用户2838万,较上年末增长55.0%;通过陆金所平台交易的资产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期末零售端资产管理规模达4383.79亿元,同比增长74.7%;机构端交易量4.20万亿元,同比增长近4倍。2016年,平安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及其他的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公司确认了普惠金融重组交易中,由平安海外控股转让锦联有限100%的股权给陆金所控股的净利润94.97亿元。 投资建议 中国平安2016年报业绩优于同业,核心业务均增长稳健且优于同业,当前公司PEV倍数仅1.07倍,处于较低水平,安全边际较高,成长性较强。而保险行业属于长期政策利好板块,市场关注度较高,增长空间巨大。中长期我们看好公司互联网创新金融业务对公司传统业务的协同促进效应,健康险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养老险递延税收政策的催动为公司长期发展提供的广阔空间,预计2017年EPS4.0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资本市场下行压力加大,行业政策落实程度低于预期
中国太保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16-11-07 29.76 -- -- 31.67 6.42%
31.67 6.42%
详细
深耕保险市场,布局保险全牌照 中国太保在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专注于深耕保险市场,打造国内领先的综合性保险集团公司。自成立以来,公司先后组建了太保寿险、太保产险、太保资管、太保在线、安联健康险等多家子公司,实现了在寿险、产险、养老险、健康险、资产管理和养老投资等方面的全牌照布局。当前,公司仍在积极向农业保险、互联网保险等新型保险领域扩张,正逐步成长为当前我国保险市场上经营范围最广,业务范围最全的保险集团。 寿险笃定大个险战略,财险维持在承保盈利区间 太保寿险在大个险战略的指引下,加强了对个险渠道的投入力度,通过改善保单期限,优化险种结构等方式提升产品业务价值,拉动保费收入快速增长。太保产险则通过主动放缓业务增速,着重提升承保质量,加强费用控制等方式使综合成本率进一步下降,使产险业务维持在了承保盈利区间内。 代理产能提升较快,投资风格凸显稳健 四家上市险企当中,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均是以寿险为主营业务,而中国太保和中国平安则涵盖寿险和产险两大板块。相对于其他三家保险公司,中国太保今年以来在代理人产能和数量方面均有较大提升,企业运营能力持续改善。在资产配置方面,中国太保的权益资产占比是四家上市险企中最低的,这使得公司能够在震荡的市场行情中保持较为稳定的盈利能力,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行业处于上升周期,改革政策护航发展 当前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风险保障意识的加强,保险的风险保障和财富管理功能显得愈发突出,保险产品的社会需求与日俱增,保险行业的资产规模也逐步攀升。尽管如此,我国目前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仍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保险市场增长空间仍未得到充分释放。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监管层坚持与时俱进,一方面继续坚持落实行业市场化改革措施,推进相关险种的税收优惠政策落地,放宽险资投资渠道;另一方面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角度出发,从投融资两端进一步规范保险公司的经营活动,引导保险行业服务实体,维护行业健康发展。 估值分析与盈利预测 根据合理假设条件,我们计算出公司2016年净利润增速为-37.82%,对应每股收益为1.24元。由公司的历史估值数据分析,中国太保的PEV倍数区间为0.84倍至1.73倍,而当前市场较为低迷,公司股价的PEV倍数为1.23倍,安全边际较高。未来考虑行业利好政策持续落地,市场增长空间巨大,而公司作为行业领先的保险集团,受益最为明显,因此我们认为公司合理的PEV倍数应为1.4倍,目标股价为34.4元,对应过去一周的股票均价有15%的增长空间,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资本市场下行使公司业绩和估值面临双重压力。
新华保险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16-09-09 43.29 -- -- 43.89 1.39%
48.80 12.73%
详细
业绩回顾 新华保险于8月30日发布2016年中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74.5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5.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33亿元,同比下降50.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63%,同比下降7.18个百分点;基本每股收益1.07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0.5%。 公司点评 主动降速优化结构,聚焦转型提升价值 新华保险近年在保险业务经营上采取主动降速转型的策略,积极优化业务结构,收缩趸交业务、发展期交业务。 上半年累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710.35亿元,同比下降2.2%,成为四家上市保险公司中保费收入唯一下降的公司。其中,首年趸交保费收入212.43亿元,同比下降27.22%;首年期交业务收入135.87亿元,同比增长45.9%;续期保费收入353.72亿元,同比增长6.1%。在价值转型战略指引下,公司保费收入虽然增速下滑但业务整体内含价值稳健提升,上半年实现新业务价值40.49亿元,同比提升18.1%;拉动内含价值同比提升6.2%至1096.84亿元,转型效果明显。 减员增效提升品质,健康险异军突起 公司上半年保险营销员渠道拥有员工24.2万人,较2015年底下降6.5%,但有效人力同比增长37.8%至11.4万人,拉动营销员渠道保费收入增长17.7%至324.08亿元。银保渠道在转型战略引导下,首年趸交保费收入大幅下滑28.1%,而期交保费同比提升70.4%。公司产品质量提升明显,上半年退保率为4.5%,较上年同期下降2.7个百分点。 公司在产品设计方面坚持“回归保险本原”策略,重点发展以多倍保障重大疾病保险为代表的健康险产品。健康险保费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41%至115.34亿元,在首年保费收入中的比重同比提升5.9个百分点至15%,而传统险和分红险保费收入则同比分别下降13.1%和2.0%,预计未来公司险种结构将面临分化,理财型分红险占比继续下降而健康险产品成为主要营销险种。 谋取绝对收益,主攻非标理财 在股票市场低迷,利率中枢下移形成的资产荒背景下,公司上半年的投资规模虽然较去年末增加4.8%达到6661.35亿元,但由于市场下跌行情所导致的总投资收益同比大幅下降48.2%至162.93亿元,拉低总投资收益率同比下降5.2个百分点至5.3%。 虽然保险资金的配置难度加大,但是公司投资业务仍以绝对收益目标为原则,坚持优化投资组合配置,对权益投资坚持防御策略,对固收投资注重高等级利率债投资,并逐步提高了非标资产在投资资产结构中的占比。 上半年公司投资非标资产规模达到2066.5亿元,在总投资资产中的占比较去年末提高8.4个百分点至31%。在非标资产中,尤以期限较短、安全性高的银行理财占比最高,占非标投资总额的比例较去年末大幅提升24.9个百分点至36.8%。 投资建议 公司正处于转型全面深化阶段,保费增速虽有所下降但是业务价值提升明显。新增的低成本保障型产品使公司投资压力低于同业,而对健康险的重点布局则使公司直接受益于相关政策红利,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上半年公司经营业绩同比大幅下滑主要是受到投资收益下降及传统险准备金折算率变更因素影响,因此我们调低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016至2018年公司EPS分别为1.91元、2.23元、2.49元。对应公司当前股价的PEV倍数仅为1.08倍,具有较强的安全边际,未来我们看好公司转型完成后的业务增长空间,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资本市场下行压力加大,行业政策落实程度低于预期,高价值产品退保增加带来经营风险。
中国人寿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16-05-31 20.28 -- -- 21.51 6.07%
23.10 13.91%
详细
弱势环境下,行业龙头抗风险能力更强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正处于结构转型调整阶段,经济增速趋缓,内生动力偏弱,基本面企稳尚需时日。作为强周期性的金融行业因自身杠杆效应影响使系统内面临的潜在风险因素进一步增大。加上进入到2016年以来,债券市场利差收窄,权益市场震荡下行,资本市场整体收益率一路下滑,金融行业整体利润水平受到冲击,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作为金融行业的子板块,保险业受市场环境因素影响面临的经营风险也进一步增大,部分中小险企甚至出现业绩亏损。而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我们看好作为行业龙头的中国人寿能够凭借庞大的资产规模,雄厚的资本实力和突出的品牌价值在弱势发展环境中体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公司长期生存发展前景向好,值得市场重点关注。 公司报表利润下降可控,运营能力突出 受市场整体投资收益下滑以及公司变更会计精算假设因素共同影响,今年以来公司净利润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但在我们看来这种下滑处于可控区间,公司可通过调整资产配置和增加假设溢价对冲掉部分报表利润的下降。而从公司运营角度来看,目前公司主打的两全保险和年金保险产品在市场上广受青睐,拉动保费收入快速增长。同时,公司注重发展长期期缴业务以提升内含价值,产品期限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再加上公司近来积极建设渠道营销网络。一方面扩充营销队伍,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另一方面通过投资银行股份大力拓展银保渠道,为全年公司保费快速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也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寿险行业的龙头地位。 行业处于上升周期,改革政策护航发展 当前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风险保障意识的加强,保险的风险保障和 财富管理功能显得愈发突出,保险产品的社会需求与日俱增,保险行业的资产规模也逐步攀升。尽管如此,我国目前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仍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保险市场增长空间仍未得到充分释放。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监管层坚持与时俱进,一方面继续坚持落实行业市场化改革措施,推进相关险种的税收优惠政策落地,放宽险资投资渠道;另一方面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角度出发,从投融资两端进一步规范保险公司的经营活动,引导保险行业服务实体,维护行业健康发展。 估值分析与盈利预测 根据合理假设条件,我们计算出公司2016年净利润增速为-6.7%,对应每股收益为1.14元。我们认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投资收益下滑和会计准则变更对公司税前利润的负面影响已经在股价中得到充分反映。目前中国人寿的PEV 倍数仅为1.04倍,接近历史估值区间底部,安全边际较高。未来考虑行业利好政策持续落地,市场增长空间巨大,而公司作为寿险行业龙头,受益最为明显,因此我们认为公司合理的PEV 倍数应为1.3倍,目标股价为25.97元, 对应过去一周的股票均价有26%的增长空间,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资本市场下行使公司业绩和估值面临双重压力。
中材国际 建筑和工程 2016-05-12 6.14 -- -- 6.51 6.03%
7.26 18.24%
详细
基本面状况良好。财务方面:总资产稳步增长,成长性良好;货币资金占比逐步提高,资产流动性强。营收呈现一定的波动性,收入、利润质量高。账面资金充裕,长短期偿债能力均有保障;主要业务毛利率首次出现扭转,成本控制效果明显;股东回报显著增强,分红金额保持在30%以上(占归属股东净利润),显示了较强盈利能力及较高的盈利质量。主要受资产减值大幅下降影响,公司利润近两年出现爆发式增长,业绩改善显著。 布局多元化业务,加大国外市场拓展。受国内水泥市场持续去库存影响,公司试水环保产业,2015年完成对安徽节源的股权收购。一方面借助于安徽节源的客户群可以将自身所擅长的粉磨系统节能改造、窑炉系统节能改造、烟气除尘设备制造、脱硫脱硝工程技术服务等迅速拓展到煤矿、电力、化工、煤气焦化、机械制造等多个行业;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中材国际三家大型工程设计研究院的工艺设计优势,以设计优化实现节能改造,弥补安徽节源在自身所服务行业中的不足。而对于EPC业务,则积极开拓海外市场,2015年新签合同中海外订单金额占比已突破90%。 投资建议。公司专业从事水泥技术装备及工程服务,是全球最大的水泥工程系统集成服务商之一,主要以EPC/EP模式开展国际业务,海外业务收入占比突破80%,行业龙头地位稳固。受国内水泥行业去产能影响,公司在立足主营业务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多元化,收购了安徽节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德国HAZEMAG公司,切入环保领域和矿山制造与销售等领域,同时积极开拓物流、矿业、电力、基础设施、民用建筑等业务,“1+N”产略雏形已现。节能环保产业是朝阳产业,行业发展空间巨大,预期未来公司该业务将呈现爆发式增长,同时由于其高毛利率,也将改善公司综合毛利率。此外,国内部分原有水泥生产线由于技术更新、设备老化和能耗等因素,存在一定的改造需求,有利于发挥公司作为行业龙头的专业技术优势。而对于国外业务,随着“亚投行”的贷款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有望持续加大,对水泥的需求也将持续上升,由于水泥存在销售半径制约,亚洲国家将建立自己的水泥生产线以满足自身供给,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将持续受益。此外,公司积极重视费用控制,连续3年三项费用占营收比重持续下降,显示出较强的国际业务管理能力。考虑到公司的强大技术储备,以及“一带一路”所带来的机会,预测2016/2017/2018年EPS分别为0.841/1.062/1.229元,对应目前股价的PE为11.02/8.73/7.54,给以“增持”评级。 主要风险。全球经济低迷,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加大。
中工国际 建筑和工程 2016-04-15 19.22 -- -- 23.78 1.75%
21.33 10.98%
详细
基本面状况良好。财务方面:总资产稳步增长,成长性良好;货币资金占比高,资产流动性强;预收款暴增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拓展能力。营收下降但利润逐年增长;收入和利润质量高。 速动比率高企,短期偿债能力强;财务费用多年为负,无长期偿债风险。综合毛利率有所提升,竞争力有所增强;股东回报有所下降。主要成长性指标变化持续向好,成长性良好。 生效合同显著增长,在手订单充足,下游覆盖多个领域。 2013年、2014年和2015年新签合同分别为12.73亿美元、32.07亿美元和14.91亿美元,呈现波动。但生效合同却保持稳步增长,2015年同比增长高达70%。生效合同是需要实际履约项目,指标持续增长表明公司业绩增长有充分保障。所承揽工程业务涉足多个领域,不仅包括工业工程、农业工程、水务工程、电力工程、交通工程,还包括矿业和石化工程。多类业务同时开展有效降低了单一业务过度集中风险。 销售能力强,支付信誉佳,管理能力突出。公司在海外设立了40余个代表处、分公司和非经营性子公司,拥有中工老挝投资公司、加拿大普康公司两家境外经营性子公司,并参股中白工业园区公司,构建了遍布全球各地区的高效快捷、反应灵敏的国际营销网络,国际项目承揽经验丰富。成本控制端,2011年投入搭建了项目管理信息平台,对项目各阶段实现动态跟踪和重点监控,同时推行合作伙伴管理体系,对分包商选择和管理进行规范,项目进度、质量和成本控制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 投资建议。国内总体投资放缓的背景下,政府鼓励企业走出去,掘金海外市场成为大趋势。“亚投行”的开业和“一带一路”起航为国际工程承包注入持续动力,形成长期利好。公司长期深耕亚非拉市场,生效合同逐年攀升,在手订单充足,下游覆盖多个领域,安全边际高。公司近年来加大投资以促进业务领域拓展,覆盖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工程承包和进出口、投资管理、矿山建设和开采、运输代理、工程机械售后服务等多类业务,进一步完善工程承包各环节业务领域。考虑到公司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以及“一带一路”所带来的投资机会,预测公司2016/2017/2018年EPS分别为1.835/2.23/2.449元,对应最新股价的PE为12.485/10.273/9.355,考虑到大盘走势尚不明朗,出于谨慎性考虑,给以“增持”评级。 主要风险。全球经济低迷,海外工程项目款项结算或存在一定困难,应收账款存在回收风险加大。
中国平安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16-03-22 32.39 -- -- 33.04 2.01%
33.50 3.43%
详细
业绩回顾 中国平安于3月16日发布2015年报:公司2015年营业收入6199.90亿元,较2014年增长33.9%,实现利润总额934.13亿元,同比增长49.8%。其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42.03亿元,同比增长38.0%,对应每股EPS2.98元,较去年提高0.51元。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7.1%,较去年下降1.2个百分点。2015年公司核心金融客户新增3000万达到1.09亿;互联网金融客户总量约2.42亿,较年初增长75.9%。 业绩点评 保险业务增长稳健,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稳步提升 2015年公司寿险业务实现规模保费2998.14亿元,同比增长18.6%,新业务价值308.38亿元,同比增长40.39%,增幅明显。个人寿险渠道实现规模保费2691.07亿元,同比增长19.4%,占寿险业务总保费89.76%,个人寿险新业务规模保费804.56亿元,同比增长50.9%。我们认为这主要得益于2015年中国平安强大的分销网络和个人寿险代理人的规模和产能双提升。公告显示,中国平安去年个人寿险代理人将近87万人,较2014年增长超过23万人;代理人首年规模保费由人均每月6244元提高至7263元,产能提升明显。 2015年平安养老险管理的企业年金、投资资产达到3128.44亿元,实现净利润6.45亿元,同比增长30.3%,市场份额位居行业前列。平安健康险业务保持稳健增长,保费收入5.23亿元,同比增长25.4%。通过产品创新和体验升级,平安健康险在中高端医疗保险市场领先优势扩大,行业影响力提升,未来发展前景看好。 平安产险去年实现保费收入1636.41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车险保费收入1311.17亿元,同比增加18.5%;非机动车辆保费收入287.39亿元,同比下降1.8%。这主要是由于公司调整产品结构,减少保证保险的销售,以及企业财产保险市场整体增速放缓,竞争加剧导致费率下降所致。意外与健康保险保费收入40.99亿元,同比增加27.1%,业务发展稳健。平安产险综合成本率较2014年提升0.3个百分点至95.6%。这主要是由于财险业务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业务费用率提升较快所致。而公司产险业务赔付率下降了1个百分点至56.7%,显示出公司在保证承保质量,筛查风险优化成本方面的能力提升明显,业务竞争力较强。 公司2015年实现总投资收益1147.50亿元,同比提升80.06%,拉动总投资收益率提升2.6个百分点至7.8%。我们认为公司2015年投资收益大增主要得益于资本市场去年上半年的一轮上涨行情以及公司把握住了A股投资机会,增加权益资产配置的同时也加大了收益率较高的固收类资产投资,考虑到去年上涨行情或难复制以及投资收益基数较大,预计今年公司投资业绩压力不小。 银行业务盈利能力稳定,严控资产质量下滑 平安银行2015年总资产规模达到2.51万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218.65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行业领先。全年吸收存款1.7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3.1%,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发放贷款及垫款1.22万亿元,同比增长18.7%。我们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平安银行在2015年加大了经营机构建设,新增250家营业机构,为业绩增长奠定良好基础。公司业务结构优化明显,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同比下降0.49个百分点,信贷资产占比同比提高1.65个百分点,净利差和净息差分别为2.63%和2.77%,同比提升0.23和0.20个百分点,成本收入比较2014年下降5.02个百分点达到31.31%,显示银行业务资金运用效率提升明显,成本控制到位。 2015年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部分贷款企业经营困难等因素影响,平安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激增68.03%至176.45亿元,不良贷款率提高0.43个百分点至1.45%。对此公司采取了加大拨备计提和清收力度等措施,同时严控贷款增量,遏制资产质量下滑势头。我们认为,2015年的银行业整体面临着不良贷款余额升高的问题,但只要对风险管控到位,难以构成系统性金融风险,未来或将逐渐在体系内得到消化。 资产管理业务增长稳健,证券业绩创新高 平安信托2015年业务增长稳健,全年信托资产管理规模5584.35亿元,同比增长39.7%,实现信托产品管理费收入51.57亿元,同比增长25.1%,实现净利润29.12亿元,同比增长31.6%。在实体经济下行,市场风险加大的环境下,平安信托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减少融资类信托资产管理规模,其中房地产融资类信托规模较年初下降13.9%至466.11亿元。 平安证券在2015年资本市场的上涨行情中获利颇丰,实现净利润24.78亿元,同比大增168.2%,创历史新高。其中,经纪业务的互联网转型成绩突出,全年新增客户293万人,超过历史存量客户总数2倍。股票IPO和债券主承销家数均位列行业第三,债券交易稳健,收益率超25%。我们认为平安证券业绩大增得益于去年股票市场的上升行情,市场交易量大幅提升,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增加,券商两融业务增长以及自营投资取得的良好业绩。随着今年资本市场走出震荡行情以及去年的较大基数因素影响,预计平安证券2015年的超高收益或难复制。 平安资产管理2015年实现净利润23.62亿元,同比增长141.8%,年末资产管理规模达1.9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0.5%。平安大华基金2015年公募基金规模达到385亿元,较年初增长205%,子公司专户规模位居行业第2位。平安融资租赁总资产规模超700亿元,注册资本93亿元,行业排名第四。总的来看,平安资产管理业务的各个子公司在2015年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业绩增速明显,在各自行业内逐步成长为重要组成部分。 互联网金融依托客户培养,完成平台搭建 中国平安的互联网金融业务2015年围绕客户“医、食、住、行、玩”等需求,积极推动业务模式创新,打造“财富管家、健康顾问、生活助手”三大功能。陆金所已成为最大的互联网金融交易信息服务平台,注册用户1831万,较年初增长257.6%,全年总交易量1.5万亿,同比增长逾5倍。普惠金融服务个人金融以及小微贷款,累计借款人达124万人,贷款量990亿元。平安付和万里通通过资源整合实现战略协同,全年交易规模达1.59万亿元,增长近6倍。平安一账通平台搭建完成,用户规模突破1亿元,管理资产逾万亿元。 我们认为,平安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依托持续增长的客户规模和创新性的多元金融服务,已经初步打造出了较为完整的互联网金融生活圈,这个生活圈从盈利角度来看仍处于投资阶段,直接收益尚不明显,但通过与核心金融业务之间的客户迁徙、资源共享不仅为自身发展赢得了信用背书和业务支持,也为综合金融业务提供了良好的用户体验和创新服务,一举两得。未来随着互联网金融子企业用户粘性提高,盈利能力增强,企业估值将进一步提升,长期利好集团业绩增长。 投资建议 中国平安2015年报业绩靓丽,核心业务均增长稳健且优于同业,当前公司PEV倍数仅1.06倍,处于较低水平,安全边际较高,成长性较强。而保险行业属于长期政策利好板块,市场关注度较高,增长空间巨大。中长期我们看好公司互联网创新金融业务对公司传统业务的协同促进效应,健康险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养老险递延税收政策的催动为公司长期发展提供的广阔空间,预计2016年EPS3.6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资本市场下行压力加大,行业政策落实程度低于预期。
中国平安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16-03-08 31.38 32.04 -- 33.80 7.71%
33.80 7.71%
详细
投资要点 中国平安—基本面优良的全牌照金融控股集团 中国平安1988年成立于深圳蛇口,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公司逐渐成长为融保险、银行、投资三大主营业务为一体、核心金融和互联网金融业务并行发展的多元化金融服务平台,也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金融全牌照的金融控股集团。多年来,凭借发展综合金融的经营模式优势,中国平安集团在构建金融生态系统方面成效显著。通过旗下各专业子公司建立的多渠道分销网络,以统一品牌客户提供保险、银行、投资等全方位、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集团先后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分别为2318.HK和601318.SH。 公告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公司总资产规模达到4.67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4732.06亿元,同比增长37.4%。其中,保险业务收入2968.31亿元,同比增长18.21%,总投资收益率达到7.7%,较去年末提高2.7个百分点。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2.76亿元,同比增长52.4%。 各个板块齐头并进,发挥综合金融竞争优势 相较于其他保险公司,中国平安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发展的综合金融经营模式在整合资源实现内部协同效应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得益于此,中国平安从最初的保险公司发展成为拥有全牌照的金融控股集团,在保险、银行、投资三大核心业务方面均取得显著的经营成果。寿险业务新业务增长强劲,个险渠道优势进一步巩固,产险业务承保质量继续优化,养老险市场地位稳固,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稳步提升。平安银行经营效率提高,业务转型步伐加快。平安信托抗风险能力增强,继续保持稳健发展。 平安证券抓住市场机遇,各项业务指标跻身行业前列。在综合金融发展模式下,各子板块通过交叉销售的方式提升了各自公司的获客能力,拉动新业务的增长。 打造开放式互联网金融平台,步入“平安3.0”时代 作为平安集团金融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在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方面,公司积极探求将金融服务融入客户“医、食、住、行、玩”等各项生活场景,先后布局了陆金所、万里通、车市、房市、支付、移动社交金融门户等业务,形成“一扇门、两个聚焦、三个平台、五个市场”的互联网金融体系。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任意门"衔接起丰富的应用场景,聚焦于资产云和健康云理推动大数据的挖掘、分析及应用,通过搭建资产管理平台、健康管理平台、生活服务平台,打造开放式的资产交易市场、积分交易市场、汽车交易市场、医疗健康服务市场以及房产金融市场,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生活服务。 估值分析与盈利预测 从公司历史数据来看,中国平安过去三年以来PEV 倍数区间为0.68 倍至1.61 倍,平均值为1.05 倍。而对应当前公司股价的PEV 倍数为0.95 倍,仍靠近估值底部,安全边际较高。此外,对于中国平安这样的综合金融控股集团,我们认为其估值应划分为寿险业务和非寿险业务两个角度分别测算。公司寿险业务根据内含价值估值体系测算,预计2015 年公司寿险业务一年新业务价值300.36 亿元,按照6 倍至8 倍的新业务价值倍数区间计算,每股精算估值区间为28.65 元~31.93 元。公司非寿险业务净资产在2015 年预计达到2325.05 亿元,估值区间参照行业1 倍至2 倍PB 区间,每股价值区间为12.72元~25.44 元。因而公司整体每股价值区间在41.37 元至57.37 元范围内。在保守情况下,估计目标价格41.37元,对应过去一周平均股价有38.31%的上涨空间,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资本市场下行使公司业绩和估值面临双重压力
新华保险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16-01-29 35.21 -- -- 41.58 18.09%
41.97 19.20%
详细
公司经营业绩优良,积极拓展寿险产业链. 新华保险作为中央汇金旗下唯一直接控股的保险公司,历经近二十年的发展,逐渐成长为全国第四大寿险公司,市场占有率达到7.6%。根据公司公告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公司总资产规模达到6309.05亿元,保险业务收入946.23亿元,同比增长9.7%,总投资收益率达到6.51%,较去年末提高0.71个百分点。公司多年来除了在寿险领域精耕细作,还积极通过投资运作拓展寿险产业链,先后布局健康医疗、养老地产等项目,扩大公司业务规模,促进各产业协同共赢。 寿险市场空间巨大,政策推动行业站上腾飞风口. 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深,我国寿险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在保险“国十条”顶层设计的指导下,行业利好政策不断,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地实施为寿险行业的养老健康等保障型产品提供了政策支持,对于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管放宽也为寿险公司积极参与实体经济,提高资金运用效益提供了广阔舞台,激发出行业发展的创新活力。 业务转型升级,提升盈利能力. 公司近年受行业发展环境影响,赔付支出和退保金一路攀升,对公司稳健经营构成一定挑战。同时,多年来依赖银保渠道销售理财型保险产品的经营模式受监管力度的加强而面临业绩增长乏力的发展困境。为了实现公司长期健康发展,2015年新华保险加快了业务转型升级的步伐,开始聚焦业务盈利能力的提升。一方面积极扩大个险渠道营销员队伍规模,提升人均绩效产能,优化业务渠道结构;另一方面针对保险费率改革的行业背景积极调整产品策略,大力推进险种结构转型升级,加大长期期缴产品的营销力度,收缩短期理财保险的业务规模,提升产品新业务价值,促进保险产品回归保障本质。 灵活配置资产结构,凸显投资弹性. 得益于较高的权益资产配置,新华保险在2015年上半年的资本市场上升行情中获利颇丰,资产投资收益率一度达到10.5%,虽然下半年的行情波动使公司浮盈有所减少,但相对于其他上市险企,新华保险的资产配置结构更加多元,投资风格也更加灵活,能够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适时调整资产配置结构,获取最大收益。 估值分析与盈利预测. 根据内含价值估值体系,我们推算出2015年公司每股内含价值约为31.78元,一年新业务价值约为63.86亿元,按照2.5倍的新业务价值倍数计算,公司每股精算价值约为36.9元。由公司的历史估值数据分析,新华保险的PEV倍数区间为0.77倍至2.2倍,区间中值为1.33倍。未来考虑行业利好政策持续落地,市场增长空间巨大,而公司作为市值最小的纯寿险标的,受益最为明显,因此我们认为公司合理的PEV倍数应为1.5倍,股价估值为47.67元,对应过去一周的股票均价有28.07%的增长空间,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资本市场下行使公司业绩和估值面临双重压力.
葛洲坝 建筑和工程 2015-11-04 7.61 -- -- 8.66 13.80%
8.66 13.80%
详细
基本面较好。财务方面:总资产保持稳定增长,成长性良好;存货类资产占比较高,地产开发成本是主要成分;流动负债增速较快,短期偿债压力有所增加。收入增长较快,非工程施工类业务表现突出;营收和利润中现金占比较高,质量较高。经营活动现金管控能力待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外投资增长迅速;现金储备总体充裕,无流动性风险。业务方面:工程承包类业务营收占比最高;水力发电和高速公路运营类项目毛利率最高;以国内业务占主导,国外业务发展空间巨大,业务总体情况较好。 新签合同同比增长趋缓但高于行业投资增速;国内新签量占比逐年微增,2015上半年增长超预期。2012年~2014年的新签合同由1012.36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375.7亿元,复合增速为16.58%,高于建筑业同期9.88%的投资增速;2015上半年新签合同人民币1447.16亿元,占年度签约计划的90.45%,同比大增105.45%,表现抢眼。公司通过把握政策机遇和创新商业模式,实现了市场开发的重大突破。 国际业务凭借水利建设优势斩获大订单,国内业务追求多元化挖掘新增长点。2015上半年中标45.32亿美元安哥拉卡古路卡巴萨水电站项目、8.79亿美元喀麦隆Nyong河MouilaMogue水电站EPC项目,连同去年签订的47亿美元阿根廷圣克鲁斯河总统电站(NestorKirchner)和省长电站(JorgeCepernic)水电站项目,公司将国际上近期大型水电站项目尽收囊中。国内业务谋求多元化发展,除水利建设外还涉足房地产、民用爆破、水泥生产销售等,并快速布局能源、环保和公路运营等新兴产业,多元化发展特征明显。 投资建议。公司核心业务为水利水电工程承包,并坚持国际业务优先原则,在国内水利建设作为清洁能源主要政策推手的行业背景下,公司作为亚龙头性企业必然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2015年上半年斩获新订单金额已达全年计划的90.45%,全年新订单显著超预期;同时,公司在国际承包业务方面表现不俗,连续签订多项国际大单,业务增长显著。公司积极饯行多元化战略,布局环保业务、机械装备与船舶制造等,已有大订单斩获,后期增长可期。预测公司2015/2016/2017年EPS分别为0.445/0.553/0.57元,对应目前股价的PE为17.0/13.7/13.31,考虑到大盘走势尚不明朗,以及公司涨跌与大盘走势趋同特性,出于谨慎性考虑,给以“增持”评级。 主要风险提示。行业投资增速总体下滑;地缘政治风险。
中联重科 机械行业 2015-09-17 4.91 6.71 26.73% 5.49 11.81%
5.87 19.55%
详细
投资要点 基本面良好。财务方面:总资产增长显著放缓,非流动资产和流动资产此消彼长;存货占比低,资产流动性强;负债和净资产占比较均衡,负债率适中。收入明显下降但质量高;利润下降较快且质量较低。经营活动现金管控能力较好;对外投资现金支出较高;债务融资高于借款融资;现金储备充裕,安全性较高。短期偿债能力强,但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亟待改善。 管廊建设全力推进、环保产业迎来黄金十年和农业机械现代化提速三项重大利好将有效提振公司业绩增长。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正式下发,预期万亿地下管廊建设将推动相关机械设备(包括挖掘机、起重机、铲土运输机等)的大量投入,利于消化部分过剩产能。环保产业包括除尘脱销、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重金属治理等多个方面,2012~2014年政策密集出台,包括能源行业大气防治、锅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水污染防治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多个方面,政府推动行业全面发展意图十分明显;公司在收购意大利LADURNER 公司后,不但快速布局全球环境产业,还能通过借鉴国外环境治理经验和技术,有效拓展国内市场;《中国制造2025》将农机装备作为机械化要发展领域之一,提出加快发展大型拖拉机及其复式作业机具、大型高效联合收割机等高端农业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公司凭借既有的竞争优势和强大的研发投入,将大力推动农业机械的装备升级,农业机械未来的营收有望进一步增长。 投资建议。公司以工程机械制造与销售为主营,产品线丰富,涵盖土木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环卫机械和消防设备等多领域,下游覆盖多行业,安全边际高。近年来扩张步伐提速,包括收购荷兰Raxtar 公司进军全球升降机领域,收购奇瑞重工实践农业机械战略,联合曼达林基金收购意大利LADURNER 全面布局环境产业等,系列并购有望进一步拓展公司业务边界、提升装备制造水平。同时,借助于农业机械板块、环境产业以及在干混砂浆设备制造方面的先入优势,公司有望先于行业周期调整结束前进入二次腾飞。我们预测公司2015/2016/2017年EPS 分别为0.12/0.18 /0.28元,当前股价对应2015/2016年 45/29倍PE。考虑到农业机械装备升级被列为国家制造业振兴的重点领域,以及环境产业未来的巨大潜力,给以6个月目标价9.2元,给出“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整体受房地产下行影仍将持续。
中国电建 建筑和工程 2015-05-29 16.29 23.60 633.43% 16.85 3.44%
16.85 3.44%
详细
基本面状况很好。财务方面:总资产规模保持稳定增长,公司成长性良好;营业收入增速平稳,盈利质量高;现金流充裕为公司参与特许经营项目奠定基础,无流动性风险。业务方面:工程承包类业务营收占比最高,水利水电投资建设仍是传统核心业务,非水利水电业务正进入品牌塑造阶段;地产开发销售类业务增速最快;在手订单充裕为后期持续盈利奠定基础。 提前布局“一带一路”,先发优势助推后期建设。在“一带一路”区域内的34 个国家中承担工程承包业务,在建项目223个、跟踪项目948 个,业务范围覆盖电力、水利、房屋建筑、市政、交通等领域,合同总额约232.78 亿美元,后期将将重点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非洲互联互通、中巴经济走廊、中孟印缅经济走廊、中泰铁路、中老铁路等双边和多边合作。我们认为,作为国内水利水电建设龙头企业,公司凭借其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以及国外项目的经验积累,将在一带一路中大展拳脚,预期海外业务增速将大幅提高。从业务开展模式上,预期公司将探索EPC 模式实现工程总承包。 清洁能源建设长期利好中国电建。国务院《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明确提出:到2020 年力争常规水电装机达到3.5 亿千瓦左右;建设9 个大型现代风电基地以及配套工程,积极发展分布式风电,稳步发展海上风电,风电装机达2 亿千瓦;到2020 年,风电装机达到2 亿千瓦,风电与煤电上网电价相当。 我们认为,发展可再生能源,逐步削弱煤炭消费是今后5~10 年能源政策基调,特别是水利水电建设将成为未来几年建设的主攻点,这与公司主营业务非常契合;风力发电占总发电量比例仍很小,市场潜力巨大,除了发展陆上风电外,海上风电建设预期也将成为非常重要的市场空间。公司于2014 年并入了风力勘察设计业务,快速切入这一市场。 投资建议。考虑到政府对发展清洁能源的高度重视,以及清洁能源市场的广阔前景,长期看公司股价在基本面的支撑下仍有上涨空间。预测公司2015/2016/2017 年EPS 0.508/0.55/0.599元,给予27 元6 个月目标价(对应2016 年49 倍PE),给以“增持”评级。 主要风险提示。海外项目建设、运营和投资回收较长。工程所在国的政治波动、自然灾害、法规变动及汇率波动都可能对海外业务的正常开展产生不利影响。
金螳螂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5-04-15 33.23 26.28 251.73% 34.48 3.45%
38.98 17.30%
详细
进入家装领域,装饰业务全面发展。2014 年公司设立金螳螂装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切入家装市场,以O2O 模式进军家装和小额公装领域。未来3 年公司还将根据需要投入近10 亿元人民币资金整合交易服务平台,形成覆盖全国2000 多个城市的线下体验及完整的施工、售后服务,实现建筑装饰全覆盖。 O2O 模式进入家装领域优势显著。1、基于大数据计算、保证合理利润的前提下实现了设计包、施工包、材料包一口价报价。2、供应链整合上,凭借金螳螂多年在公装领域的优势,去掉中间环节直接签约主材厂家,实现F2C 模式,导致主材价格比传统家装公司低30%以上;3、用户体验方面,落地城市都有线下体验店,客户可先体验、后线上下单选择服务的所见即所得。4、O2O模式剔除了中间环节的加价,使服务更便捷和高效,同时,设计、施工和材料采购实现真正分离,有效避免了传统家装报价不透明、施工增项等传统家装顽疾,消除灰色收入并让利消费者。 O2O 实现了用户和公司的双赢。对公司利好:1、下单时间大大缩短,订单转化率大为提高;2、线上业务为线下业务提供参考,线下服务品质提升线上流量;3、品牌延伸效应显著,线下资源整合能力提升。对用户的利好:1、一口价相对传统模式更便宜,而且用户选择余地大;2、客户线下体验为线上下单提供基于实际感受的依据,实现所见即所得;3、后付款的交易模式,对工长更有约束力,有效保障用户的利益。线上线下流量大约3:7,未来线上部分将加码,预计达到5:5。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测公司2014/2015/2016 年EPS1.074/1.284/1.523 元,给予45 元6 个月目标价(对应2015年35 倍PE),给以“增持”评级。 核心风险提示:1、管理难度加大;2、线上流量激增或将导致线下服务不能及时跟进。
中国交建 建筑和工程 2014-11-10 6.86 -- -- 7.85 14.43%
15.72 129.15%
详细
公司简介。中国交建是国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行业龙头,世界500强企业,控股公司多达53家,且多为100%控股;主营业务包括疏浚、基建、海上装备制造以及设计业务四大板块,分别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基建各类资质全面且等级很高;被国资委确定为“国际化经营战略10家重点联系企业”和“培育世界一流企业10家重点联系企业”,是央企中仅有的3家“双十”企业之一。 投资要点。1.基建领域行业龙头,控股公司数量庞大,业务覆盖面广泛;2.多项政策利好行业发展,未来固定资产投市场潜力巨大,企业新订单数量有望继续增加。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区域一体化,“一带一路”建设将促进公路、铁路和航运建设优先发展;《关于支持铁路建设实施土地综合开发的意见》要求按照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实施铁路用地及站场毗邻区域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政策,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3.海外市场业务虽体量较小但增长迅猛,公司海外业务承揽能力不断增强。2009~2013年公司来自海外市场的营收占比逐年增长,由最初的10%上升到17%,其中2013年变化最明显,海外市场直接上升0.04个百分点,凸显公司海外市场持续发力。 投资建议。股价多日涨幅明显领先其它主要竞争对手,市场表现良好,长期增值空间大。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在不考虑公司增发的情况下,预计公司2014~2016年EPS分别为0.89元、1.05、1.37元,建议投资者“增持”。 风险提示。1.公司海外业务的扩张将成为集团经营战略重点之一,因此外汇变动所形成的收付款项变动以及外国政府政策、可能发生的政治动荡等成为公司未来所面临的风险;2.公司业务开展需要大量的先期投入,贷款比例较高,因此利率变动对公司短期财务风险影响较大。3.地方政府债务高企,再贷款能力下降,对公司营收的支付预计产生不良影响。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