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陈铁林

西南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1250516100001...>>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2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丽珠集团 医药生物 2018-04-26 50.47 -- -- 75.20 11.09%
56.07 11.10%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2018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7亿元,同比增长11.43%;实现归母净利润3.5亿元,同比增长26.31%;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8亿元,同比增长19.56%;EPS为0.63元。 业绩略超市场预期,消化、IVD和原料药快速增长。公司2018Q1实现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26.31%和19.56%,业绩略超市场预期。公司2018Q1收入实现23.7亿元,同比增长11.43%,分业务线看:西药制剂实现10.96亿元,同比增长16.07%;原料药和中间体实现5.75亿元,同比增长21.93%;中药制剂实现5.31亿元,同比下滑6.99%;体外诊断(IVD)产品实现1.54亿元,同比增长19.09%。从重点品种看,公司产品优化下,多个二线品种高速增长:参芪扶正注射剂实现2.98亿元,同比下滑24.74%,预计业绩贡献占比在20%左右,对公司整体业绩影响变小;抗病毒颗粒在流感带动下实现1.81亿元,同比增长36.91%,超市场预期,成为中药制剂重要增长点;消化线的艾普拉唑肠溶片实现1.40亿元,同比增长44.61%,雷贝拉唑实现7320.82万元+66.63%,均呈高速增长态势;生殖线的亮丙瑞林微球实现1.78亿元,同比增长21.74%,而尿促卵泡素实现1.05亿元,同比增长6.81%,与2017年相比显著恢复;鼠神经生长因子实现1.17亿元,同比下滑17.80%,在重回广东市场带动下,预计全年能实现正增长;其他二线品种:氟伏沙明、哌罗匹和伏立康唑则同比增速30%-60%,呈高速增长态势。同时原料药方面公司也有较好表现,代表性品种增长如下:米尔贝肟4138.78万元,同比+239.93%;阿卡波糖5678.42万元,同比+12.67%;美伐他汀3673.82万元,同比+146.70%;林可霉素3402.22万元,同比+53.22%。整体看虽然传统参芪扶正和鼠神经生长因子有所下滑,但公司其他产品线和二线品种表现优异,公司产品结构优化下整体业绩略超市场预期。 国家创新战略驱动下,精准医疗布局驱动公司估值逐步提升。精准医疗为未来医学发展方向,是医药创新的主要表现形式,公司已初步形成“丽珠试剂+丽珠单抗+丽珠圣美+丽珠基因”的精准医疗的产业链布局。丽珠试剂:IVD产品,分子诊断和化学发光研发加快;丽珠单抗:公司12个项目在研,其中PD1、CD20、HER2、TNFa和rhCG分别临床I-III期,rhCG临床III期,已处于国内第一梯队;丽珠圣美:高端液体活检检测设备及试剂;丽珠基因:第三方实验室服务,落地精准诊断。随着肿瘤细胞检测和单抗的持续落地,在国家鼓励创新发展的大的政策背景下,我们认为精准医疗布局有望带动公司估值逐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18-2020年EPS分别为2.07元、2.51元和3.03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32倍、26倍和22倍。我们认为新医保和重磅产品获批将驱动公司业绩提升,新产品研发推进和精准医疗布局将推动公司估值有望同步提升,故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药业务不及预期的风险、新产品获批进度或低于预期的风险、参芪扶正注射液和鼠神经生长因子,受控费降价或超预期的风险。
亚太药业 医药生物 2018-04-25 19.03 -- -- 21.45 12.07%
21.32 12.03%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25.5%;实现归母净利润2.0亿元,同比增长61.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64.4%;EPS为0.38元。同时公司发布2018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29.5%;实现归母净利润6549万元,同比增长40.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497万元,同比增长38.9%。预告2018年中报归母净利润1.27-1.42亿元,同比增长25%-40%。 母公司业绩恢复,CRO业绩持续快速增长。公司2017年实现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5.5%和61.4%,2018Q1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9.5%和40.0%。分业务看:1)制剂业务:收入4.3亿元,同比14.5%,其中抗生素和非抗生素制剂业务收入分别为1.9亿元和2.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和27.9%;2)CRO业务:收入6.2亿元,同比增速34.6%。其中临床前4.3亿元,临床1.9亿元。从子公司看:CRO业务子公司新生源贡献净利润1.5亿元,母公司财务费用影响降低,非CRO业务预计合计利润贡献0.5亿元左右。 国家鼓励创新战略下,CRO业务将延续高速成长态势。CRO行业处于医药研发产业链核心位置,为新药研发不可或缺。受益于国家鼓励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CRO行业得到迅速发展,子公司上海新高峰凭借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运营团队,创新性地开发出GRDP管理体系,累积了大量的三甲医院、临床专家、技术平台、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研究机构等渠道和研发资源,形成了可以涵盖新药研发和产品上市后的各个主要阶段的CRO全业务链服务能力将延续高速增长态势,2018年大概率将继续超额完成业绩承诺。 产业和资本双轮驱动,积极构建健康产业生态系统。公司积极利用资本市场的有利平台,以现有业务为基础,坚持内生式拓展和外延式并购的发展战略,一方面按计划积极推进绍兴滨海新城“现代医药制剂一期、二期项目”和“武汉光谷生物城医药园新药研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建设;另一方面积极寻求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并购标的,构建健康产业生态系统,目前公司正在筹划的购买资产事项尚处于商务谈判过程中,公司与东方泓泰资本共同组成收购财团,正在对标的资产进行竞价前的准备工作。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8-2020年EPS分别为0.50元、0.64元、0.82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29.7%的复合增长率,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38倍、29倍和23倍。考虑到CRO业务前景广阔,且公司存外延发展预期,我们认为公司业绩和估值有望同步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CRO业务拓展或不及预期,制剂或存降价风险,外延或低于预期。
智飞生物 医药生物 2018-04-25 37.52 -- -- 50.18 33.39%
53.92 43.7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公告,公司代理的默沙东口服五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Vero细胞)获得批准上市。 五价轮状病毒疫苗为30亿量级品种,可为公司贡献5亿元左右净利润。2013年WHO立场文件指出,几乎所有儿童在出生后3至5年都感染过轮状病毒;婴幼儿一旦感染,轻则出现短暂的稀便,重则发生严重腹泻,呕吐继而引起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休克、死亡等。轮状病毒严重危害婴幼儿健康,WHO建议将接种轮状病毒疫苗作为控制腹泻病综合战略的一部分,轮状病毒感染为国家重点防治的“小儿四病”之一。目前国内仅兰州所上市1价苗(1剂/人份),价格172元/支,近8年年均批签发700万支,对应700万小孩。五价轮状病毒疫苗于2006年在美国正式获批上市,程序为3剂每人份,目前已在95个国家和地区投入使用,累计接种剂量近2.22亿剂次,为全球7,900万婴幼儿提供保护,是全球使用最为广泛的轮状病毒疫苗之一。此次上市的五价轮状病毒疫苗可覆盖在G1、G2、G3、G4和G9等常见毒株,相对国内已上市的单价苗优势非常明显。假设五价轮状病毒疫苗国内定价300元/支,考虑到公司强大的销售能力,我们保守假设替代单价轮状疫苗50%份额,则市场规模350万人X3剂/人X300元/剂=31亿元,可保守为公司贡献5亿元左右净利润,为公司另一重磅产品。按照法规要求,五价轮状疫苗须经过进口、批签发、招投标等多步流程,预计从获得注册批件到上市销售需要6-7个月左右时间,我们预计五价轮状疫苗有望从2019年开始为公司贡献业绩。 在研品种储备丰富,中长期动力十足。公司自主研发的冻干Hib疫苗、15价肺炎疫苗和冻干人用狂犬疫苗(MRC-5)等产品相继获得临床批件,公司后续产品梯队储备丰富。同时公司拥有全国最全,进度最快的结核病仿制产品梯队,目前预防用疫苗和第三代EC诊断试剂均已完成临床,正在报产,预计2018年底或2019年初获批,考虑到中国为结核病大国,结核产品市场空间巨大。结合公司的渠道优势,公司成长性显著,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4亿元、20.2亿元和25.5亿元,对应当前估值分别为43倍、29倍和23倍。公司业绩未来三年将呈爆发增长态势,高增长,低估值,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AC-Hib疫苗和HPV疫苗推广及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五价轮状疫苗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默沙东疫苗供应不足导致缺货的风险。
泰格医药 医药生物 2018-04-25 54.91 -- -- 63.50 15.20%
69.96 27.41%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43.6%;实现归母净利润3.0亿元,同比增长114.0%;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4亿元,同比增长146.0%;EPS为0.60元。 BE试验+创新药临床,公司业绩高速增长。2017年公司实现收入同比增速43.6%,扣除新增子公司捷通泰瑞并表5672万元后,内生同比增速38.8%,保持高速增长。分业务线看:1)临床试验技术服务:实现收入8.2亿元,同比增长73.2%,其中BE业务实现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190.8%,I-IV等临床、注册业务实现6.4亿元,同比增长55.4%;2)临床研究相关咨询服务:实现收入8.3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SMO业务实现1.3亿元,同比增长74.3%,主要系杭州思默订单和人员大幅增长,预计2018年增速有望维持在50%以上。其中统计业务实现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20.5%,方达医药实现收入3.4亿元,同比增长16.1%。从毛利率看:公司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5.66pp,导致利润增速远超收入增速。其中临床研究相关咨询服务毛利率同比提升1.39pp,而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毛利率同比提升13.96pp,主要系临床试验数据核查后,公司合理提高报价,毛利率逐步回到正常水平。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和鼓励创新背景下,公司业绩将持续快速增长。从2015年底开始,CFDA推出系列药审新政:临床试验数据核查、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化药注册分类改革、药品上市许可人持有制度、优先审评审批、加入ICH、认可海外临床试验数据等,极大的优化和净化了行业发展环境,特别是在10月1日两办发布《创新意见》后,公司明确受益新药政的推进。在一致性评价方面,公司已与18家医院共建临床试验基地,床位数增加近1000张,将助力公司BE业务在2018年爆发。在创新药临床方面,公司目前正在执行的国内创新药项目52个,其中I期临床试验30个,II期临床试验11个,III期临床试验11个公司共参与了100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是为数不多的能承担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本土CRO企业之一。作为国内最具潜质的CRO企业,我们认为公司将持续享受国家政策红利,业绩持续高增长确定性强。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8-2020年EPS分别为0.84元、1.11元和1.42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67倍、51倍和40倍。考虑到国内药品政策明确利好CRO行业,行业趋势确定向上且处于爆发初期,公司为国内优质临床CRO龙头企业,可以享受高估值溢价,维持“买入”评级。
迪瑞医疗 医药生物 2018-04-25 23.87 -- -- 46.78 8.29%
26.00 8.92%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8.7亿元,同比增长14.4%;实现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33.8%;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30.3%;EPS为1.09元。同时公司发布2018年一季报,实现营收1.9亿元,同比增长22.5%;归母净利润3452.6万元,同比增长25.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221.3万元,同比增长26.0%。 业绩符合预期,封闭销售模式下试剂高速增长。公司2017年和2018Q1实现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3.8%和25.9%,业绩符合预期。公司收入增速超利润增速主要系公司高毛利率的试剂增速超仪器销售增速。分产品线看:1)仪器收入:2017年3.2亿元,同比增长5.7%,主要系生化仪器和尿有型成份分析仪器销量增加所致;2)试剂收入:2017年5.4亿元,同比增长19.9%,其中母公司试剂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29.4%,控股子公司宁波瑞源则实现生化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9.4%。母公司试剂收入高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采取了仪器与试剂闭环销售模式,依托多年仪器销售的市场积累,带动了试剂高增长。2018Q1试剂收入同比增长29.8%,其中控股子公司宁波瑞源实现收入5422.3万元,同比增长13.5%。 全自动化学发光和妇科分泌物系统上市,驱动公司步入发展新阶段。公司一直以来都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2017年公司研发投入达1.02亿元,同比增长25.2%,占营收比例超过11%,位居行业前列。2017年公司完成了1项全自动妇科分泌物分析系统、1项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1项全自动尿液分析系统、3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3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等新产品的注册工作,这些新项目进一步拓展及完善了公司产品线。妇科分泌物分析系统:为全球首创,解决了低效率、手工不能自动化检测和自动分型等行业痛点,国内单品种市场空间在20亿量级,有望再造一个迪瑞医疗。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其上市标志着公司步入壁垒高(仪器试剂必须封闭)、空间大(2017年预计国内市场规模近200亿元)、增速快(行业增速预计20%-25%)的免疫诊断领域,公司依托其在仪器领域深厚的积累,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后来居上,成为化学发光前五企业。在两款重磅产品驱动下,公司步入发展新阶段。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1.47元、1.91元、和2.46元,对应PE分别为29倍、22倍和17倍。我们认为看好公司仪器+试剂封闭化推广模式,在新产品驱动下公司成长性确定性强,维持“增持”评级。
迈克生物 医药生物 2018-04-25 24.79 -- -- 29.36 17.82%
29.21 17.83%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9.7亿元,同比增长32.3%;实现归母净利润3.7亿元,同比增长19.9%;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7亿元,同比增长28.5%;经营性现金流7903万元,同比增长60.3%;EPS为1.06元。同时公司2018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5.2亿元,同比42.9%;归母净利润1亿元,同比增长24.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880.7万元,同比增长27.2%。 业绩符合预期,自产产品保持快速增长:公司2017年年报及2018年一季报实现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9.9%和24.5%,业绩符合预期,其中一季报在研发投入同比增长93.5%的情况下,扣非业绩增速达27.2%,略超预期。从收入结构上看:1)自产产品:2017年实现7.8亿,同比+32.6%,保持快速增长,其中化学发光试剂近2.8亿,同比+57.6%;生化超过4.5亿,同比+20.5%,远超行业增速;血球近2000万,同比+113.4%。2)代理产品:实现11.7亿,同比+32.7%。自产生化和代理业务快速增长主要系打包模式推广和渠道扩张。从2018年一季报看,化学发光预计保持40%以上增速,业绩贡献占比估计近30%,生化试剂预计30%-40%增长,血球在低基数上预计实现翻倍增长。我们认为公司收入全年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存量单产提升+新高速仪器获批,公司业绩有望提速。虽然2017年仪器发货预计在200-300台,但公司化学放光试剂收入仍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公司仪器单产正持续提升:我们测算化学发光仪器单产从2015年的10-11万/台,增长到了2016年的13万/台,到2017年测算已达17-18万/台。考虑到基层检测项目的不断丰富,我们认为公司仪器单产2018年有望超过20万/台,将有力带动试剂快速增长。另外公司针对三甲医院的模块化300速新仪器已经获批,预计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销售。参考安图生物30万/台以及进口150-300万/台的单产,我们认为新仪器获批后带动公司仪器单产进一步提升,驱动化学发光业务高速增长,2019年公司业绩有望提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8-2020年EPS分别为0.84元、1.05元、1.33元,对应PE为29倍、23倍和18倍。考虑到“齐全产品线+营销渠道扩张”赋予公司成为IVD龙头企业的必备素质和潜质,我们仍然坚定看好公司发展,公司为国内最优秀IVD企业之一,维持“买入”评级。
贝瑞基因 交运设备行业 2018-04-24 60.10 76.00 719.85% 68.99 14.79%
68.99 14.79%
详细
事件: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南方医院、贝瑞基因子公司福建和瑞共同启动全国多中心、前瞻性万人队列肝癌极早期预警标志物筛查项目。 肝癌早诊能够大幅度降低疾病负担。由于PET-CT 等影像学检查无法发现早期肿瘤,只能发现直径1-50px 以上的肿块;肿瘤标志物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不足,早期漏诊率高。尤其是考虑到肝癌侵袭性强、死亡率高,由于早期症状无特异性,确诊时大多数患者已处于进展期或晚期,治疗手段非常受限,伴随着血行转移和癌栓形成,术后生存率低。因此肝癌早诊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提高肝癌患者生存时间,大幅度降低肝癌疾病负担。 肝癌早诊市场空间超千亿,技术可拓展至其他肿瘤。全球有超过4 亿慢性乙肝和丙肝感染者,每年约140 万人死于肝炎病毒感染,肝癌死亡病例中有80%由乙肝和丙肝引起。中国乙肝携带者超过1.2 亿,肝癌病例占全球比例超过50%。 与正常人相比,乙肝患者更容易发生肝硬化,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的危险更大,比例甚至高达3%。我国有接近1000 万肝硬化患者,属于肝癌高危人群,按照每人1 个季度检测1 次,每次检测费用5000 元测算,肝癌早诊市场空间就高达2000 亿。另外1.1 亿携带者如每年检测一次,对应5500 亿市场。未来还可以拓展至肺癌、乳腺癌等肿瘤,保守估计合计市场空间至少万亿。 贝瑞肿瘤早诊检测在全国技术水平最高,得到专家高度认可。此次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主任、科技部传染病专项副总师王红阳教授、亚太地区肝病学会主席/广州南方医院侯金林教授牵头,得到界内很多专家的支持,全国多家医院和研究机构的强强联手,代表我国最成熟最先进的肝癌早期基因检测技术及数据分析水平。先导实验已稳步开展并累积了大量数据。整个项目将纳入1-1.5 万例高危人群,开展为期3 年的前瞻性队列试验。3 年试验完成后公司可申请诊断试剂上市销售,但在此之前获得良好的临床数据即可通过基因检测服务的形式在合作医院推广,估计检测服务最快有望在2019-2020 年上市。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2018-2020 年EPS 分别为0.95 元、1.28 元、1.75 元,对应估值分别为62 倍、46 倍、34 倍。业绩高增长提供股价支撑,肿瘤早诊技术市场潜力巨大,可提升公司估值,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NIPT 业务收费大幅降价的风险、国内对新产品审批进展低于预期的风险、新业务推广或不及预期的风险。
美康生物 医药生物 2018-04-24 22.49 29.25 168.35% 26.80 18.48%
26.64 18.45%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71.1%;实现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增长20.7%;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28.5%;EPS为0.62元。同时公司公告2亿元收购邹炳德先生持有美康基金26.92%的财产份额,即对其旗下杭州倚天传奇开始整合及并表。 渠道扩张+区域检验中心,驱动公司高速增长:公司2017年实现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71.1%和20.7%,收入高增长的主要原因系渠道扩张和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带动公司试剂和服务业务高速增长。分产品线看:1)体外诊断试剂实现13.1亿元收入,同比增长63.3%,我们估计其中自产产品收入约7.6亿元,在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带动下预计增速在35%左右,代理销售和渠道并表带动贡献30%左右的增速。由于代理产品毛利率较低,诊断试剂整体毛利率同比下降7.08pp;2)体外诊断仪器实现1.8亿元收入,同比增长43.3%,毛利率同比下降2.57pp,原因同体外诊断试剂;3)公司体外诊断服务实现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105.5%,主要系公司在深圳、江西、湖南、河南、杭州、金华、杭州等地设立了30余家区域检验共享中心,带动该业务高速增长。考虑到公司将继续拓展新的检测中心和老中心逐渐成熟盈利,我们预计该业务2018年有望实现大幅增长,开始显著为公司贡献利润。从子公司看,公司2017年因海外子公司亏损,商誉减值计提了763万,还原后公司实际增长预计在40%左右,呈快速增长态势。 发展“产品+服务一体化”的商业模式,打造专业医学检验集约化系统供应商。公司为体外诊断行业中发展最为迅猛的新秀之一,销售能力和执行能力显著。公司上市后进行了大量的资本运作,积极推进“以诊断产品为核心,诊断产品+诊断服务一体化”的商业模式。在产品线方面:通过自研+外延,布局了生化、免疫、分子、血球等产品线;在渠道方面:公司收购人多家区域经销商并建立了30多家区域检验共享中心,为公司打造医学检验集约化供应商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使公司自产产品和公司诊断服务得到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0.87元、1.14元、和1.44元,对应PE分别为27倍、21倍和16倍。我们看好公司“产品+服务一体化”商业模式,公司未来几年有望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给予行业平均35倍估值,目标价30.45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外延渠道并购及整合进度或低于预期;POCT及新产品产品放量速度或低于预期。
通化东宝 医药生物 2018-04-20 20.19 -- -- 31.20 27.97%
27.51 36.26%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25.5亿元,同比增长24.8%;实现归母净利润8.4亿元,同比增长30.5%;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3亿元,同比增长34.0%;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9.6亿元,同比增长32.4%,EPS为0.49元。 业绩符合预期,重组人胰岛素延续快速增长态势:公司2017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4.8%和30.5%,业绩符合预期。从单季度看,2017Q4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3.4%和33.8%,与2017Q3的14.1%和28.6%相比,呈加速增长态势。分产品线看:1)公司重组人胰岛素产品实现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20.4%,毛利率约88.9%,带动生物药毛利率同比提升0.82pp。重组人胰岛素呈快速增长态势,主要系公司多年来持续开拓基层医疗市场,在基层医疗市场的占有率有所提升所致,在分级诊疗下,有望保持20%以上快速增长态势;2)公司医疗器械业务实现收入2.7亿元,同比+16.7%,毛利率同比提升1.3pp,主要系血糖试纸和注射笔等销量大增,公司药品和器械协同效应明显。3)公司房地产业务实现2.1亿元,同比增长209.9%。 三代胰岛素已经报产,携国内最强糖尿病用药梯队,公司步入发展新阶段。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药物之一,国内市场空间近千亿元。其中三代胰岛素正高速增长,2016年全球市场规模已超170亿美元,公司甘精胰岛素已经报批生产,目前处于现场核查阶段,有望2018年底到2019年初上市,成为国内第三家生产企业。凭借价格优势,公司在终端拥有巨大的进口替代机会。同时公司作为国内重组胰岛素龙头企业,持续保持较高研发投入力度,目前已经布局了4种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和赖脯胰岛素)、2种激动类降糖药(利拉鲁肽和度拉糖肽)和3种化药口服降糖药(瑞格列奈、曲格列汀和西格列汀),形成国内最为齐全的糖尿病药物梯队。最重点的三代胰岛素方面:甘精胰岛素处于生产现场核查阶段、门冬胰岛素已完成III期临床,即将报产。地特胰岛素和赖脯胰岛素已经获批临床试验。借助公司在二代胰岛素方面的客户基础和强大的销售团队,三代胰岛素获批后将使公司发展步入新阶段。 布局慢病管理,致力成为糖尿病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2015年公司设立了“糖尿病平台型企业”的战略目标,以“你的医生APP”为核心的慢病管理平台以渐现成效,截至2017年底,已有9000多名内分泌科一线医生利用该平台有效管理超过20万病人,通过平台进行的病人教育达75万余人次。在糖尿病慢病管理的品牌下,公司串联气了人胰岛素,超薄壁胰岛素注射笔用针头和血糖监测试纸的立体营销体系,公司正积极转型为糖尿病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8-2020年EPS分别为0.63元、0.80元、1.01元,对应当前估值分别为39倍、31倍和24倍。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近30%的复合增长率,考虑到公司在糖尿病慢病管理的全产业链布局,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三代胰岛素获批进度或低于预期的风险、胰岛素招标降价的风险。
贝瑞基因 交运设备行业 2018-04-18 59.62 76.00 719.85% 68.99 15.72%
68.99 15.72%
详细
事件:公司拟出资500万美元购买BioNano发行的可转换债券;启动基因大数据中心产业园一期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约4.2亿元。 向基因检测上游延伸,布局基因测序仪器和耗材。我们认为这两笔投资标志着公司开始向基因检测上游延伸,延长基因检测产业链,对公司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BioNano拥有全球创新性和唯一性的基因组mapping和结构变异测定技术,未来有望成为第四代测序设备领军企业之一。现有基因测序技术的检测序列短,最先进的第3代测序技术也只能覆盖数十K的序列,而人类基因组序列高达数十M。BioNano具有基因组结构变异检测技术,能够通过对长序列的碱基之间的距离检测从而判断碱基序列是否组装正确,从而大幅度提升碱基组装的成功率和效率,在检测速度、检测精度等指标上较传统方法获得数量级的提升。基因大数据中心产业园的一期项目主要用于细胞外游离DNA保护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现有技术对游离DNA的保护只能持续4小时左右,超过时限后细胞就会破裂导致游离DNA含量减少,检测精度降低。贝瑞投资的新技术和耗材能大幅度延长游离DNA保护时间,既能提高检测精度,又能进行长距离运输,使NIPT和肿瘤检测的应用范围大幅度提升,市场规模有望迎来进一步扩大。 ctDNA肿瘤检测业务扬帆起航,未来空间容量达千亿元。参股子公司福建和瑞正在开展基于ctDNA技术的肿瘤早诊业务,与现有检测技术相比优势明显,与影像学检查相比能够提前至少6-12个月发现肿瘤;组织活检需要穿刺取样,只有30%左右的患者能够成功取样,而ctDNA采血即可而且适用于所有患者。贝瑞的ctDNA技术灵敏度达到万分之三,明显高于其他竞争对手。研发进度快,已完成技术路径开发,预计年内将开展大规模数据测试为上市销售提供准备。ctDNA技术应用于肿瘤早诊的技术壁垒高,贝瑞目前处在全球领先地位,有望成为国内上市的第一个肿瘤早诊产品。肿瘤早诊在临床应用大,早诊断早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医疗费用,上市后或将获得保险公司的大规模订单从而实现快速放量。我国肿瘤患者人数多且发病率,未来市场空间有望达到千亿级。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2018-2020年EPS分别为0.95元、1.28元、1.75元,对应估值分别为62倍、46倍、3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NIPT业务收费大幅降价的风险、国内对新产品审批进展低于预期的风险、新业务推广或不及预期的风险。
贝瑞基因 交运设备行业 2018-04-16 58.50 76.00 719.85% 68.99 17.93%
68.99 17.93%
详细
业绩符合预期,试剂销售快速增长。总体来看,公司业绩符合预期,2017年北京贝瑞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32亿,略超业绩承诺的2.28亿。分业务来看,各业务板块都有明显增长。试剂销售实现收入3.8亿,同比增长81%,随着规模扩大毛利率也提升1.4pp至79.6%;医学检测服务实现收入6.5亿,同比增长9%,毛利率下降6.6pp至57.7%;设备销售实现收入0.8亿,同比增长12%;科研服务实现收入0.5亿,扭转了下滑趋势,同比增长19%。从产品收入来看,公司加大对试剂销售的推广力度,增速大幅度提升,且设备销售也保持稳定增长趋势,为后续试剂销售打下良好的基础。从盈利能力来看,综合毛利率为61%基本持平,规模扩大使得期间费率下降约6pp,净利率提升至21%。 渗透率提升+产品升级,公司生育健康业务仍有4倍以上增长空间:生育健康筛查为公司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我们认为仍有4倍以上增长空间主要系:1)渗透率提升:NIPT业务:行业2017年近400万人份,二胎高龄产妇约300万人都需要做该业务,另外头胎渗透率50%,合计至少1000万人。保守估计按1000元/人份计算,约100亿市场规模,4倍空间;科诺安、科孕安和贝聪安等遗传筛查:市场才刚刚兴起,有望再造一个NIPT业务;2)产品升级:从贝比安向贝比安Plus升级,检测水平从染色体非整倍体提升至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检测更多,价格提升20%以上。该业务公司技术沉淀深厚、市场领导者,峰值很可能做到30-40亿元以上,目前不到10亿元。 ctDNA肿瘤检测业务扬帆起航,未来空间容量达千亿元:公司2017年底引进战投8亿元增资福建和瑞,国内肿瘤业务正扬帆起航。美国FDA在2017年批准了两款用于肿瘤检测的大panel,表明ctDNA检测的临床价值已获得美国医保机构的认可。相对于PCR检测优势:多重PCR出错概率大、不能检测新突变、只有30%人能取到组织样本且穿刺可能带来转移、不能做连续监测。NGS克服了PCR的缺点,做10个位点以上就相比PCR便宜、可以做预后监测。肿瘤病人渗透率约30%、4次检测,随检查费用降低、带瘤生存者增多,这个市场约千亿级。公司依托其独家肿瘤的液态活检系统--昂科益,我们认为肿瘤检测业务将成公司第二大现金牛业务,空间巨大。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2018-2020年EPS分别为0.95元、1.28元、1.75元,对应估值分别为57倍、43倍、31倍。参照行业给予公司2018年80倍PE,对应目标价76.0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NIPT业务收费大幅降价的风险、国内对新产品审批进展低于预期的风险、新业务推广或不及预期的风险。
贝瑞基因 交运设备行业 2018-04-16 58.50 76.00 719.85% 68.99 17.93%
68.99 17.93%
详细
事件:公司预计2018Q1 归母净利润为6000-8000万元,同比增长55-107%。 业绩超出市场预期,收入保持快速增长,规模效应使得盈利能力提升。总体来看,一季度预告略超我们预期。参照2017 年报表结构,我们估计业绩超预期的主要原因在于NIPT 检测和科研服务都实现了快速增长,同时规模效应使得期间费率略有降低。NIPT 检测业务将随着产品升级带来毛利率提升,市场扩容推动销量增长;科研服务业务则随着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新设备投产将迎来快速增长。公司各项业务积极向好,估计全年业绩或超预期。 渗透率提升+产品升级提价,公司生育健康业务仍有4 倍以上增长空间。生育健康筛查为公司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我们认为仍有4 倍以上增长空间,主要原因包括:1)渗透率提升:NIPT 行业2017 年检测量约400 万人份,二胎高龄产妇约300 万人都需要做该业务,另外头胎产妇渗透率达到50%,则年需求量至少1000 万人份。保守估计按1000 元/人份计算,约100 亿市场规模,至少还有4 倍空间。2)产品升级:从贝比安向贝比安Plus 升级,检测水平从染色体非整倍体提升至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检测的基因位点更多,价格提升20%以上。目前贝比安Plus 占比仅20%左右,随着贝比安Plus 对贝比安逐步替代, 收入和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贝瑞基因是国内NIPT 检测业务的行业领导者,技术沉淀深厚、峰值收入有望突破30-40 亿元,目前规模不到10 亿元,成长空间巨大。另外公司还在大力推广科诺安、科孕安和贝聪安等遗传筛查新项目,还处在市场开发阶段,随着渗透率提升,有望再造一个NIPT 业务。 ctDNA 肿瘤检测业务扬帆起航,未来空间容量达千亿元。参股子公司福建和瑞正在开展基于ctDNA 技术的肿瘤早诊业务,与现有检测技术相比优势明显,与影像学检查相比能够提前至少6-12 个月发现肿瘤;组织活检需要穿刺取样,只有30%左右的患者能够成功取样,而ctDNA 采血即可而且适用于所有患者。贝瑞的ctDNA 技术灵敏度达到万分之三,明显高于其他竞争对手。研发进度快, 已完成技术路径开发,预计年内将开展大规模数据测试为上市销售提供准备。ctDNA 技术应用于肿瘤早诊的技术壁垒高,贝瑞目前处在全球领先地位,有望成为国内上市的第一个肿瘤早诊产品。肿瘤早诊在临床应用大,早诊断早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医疗费用,上市后或将获得保险公司的大规模订单从而实现快速放量。我国肿瘤患者人数多且发病率,未来市场空间有望达到千亿级。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2018-2020 年EPS 分别为0.95 元、1.28 元、1.75 元, 对应估值分别为60 倍、45 倍、32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NIPT 业务收费大幅降价的风险、国内对新产品审批进展低于预期的风险、新业务推广或不及预期的风险。
贝瑞基因 交运设备行业 2018-04-05 56.00 79.20 754.37% 68.99 23.20%
68.99 23.20%
详细
精准医疗市场在千亿量级,基因测序为精准医疗基石,公司为行业龙头之一:精准医疗已被多国列入国家战略规划,为医药发展最有潜力的领域,我们预计市场规模在千亿量级。基因测序是实现精准医疗的基础,目前公司在国内生育健康基因测序领域市场占比约1/3,为国内龙头企业之一。 渗透率提升+产品升级,公司生育健康业务仍有4倍以上增长空间:生育健康筛查为公司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我们认为仍有4倍以上增长空间主要系:1)渗透率提升:NIPT业务:行业2017年近400万人份,二胎高龄产妇约300万人都需要做该业务,另外头胎渗透率50%,合计至少1000万人。保守估计按1000元/人份计算,约100亿市场规模,4倍空间;科诺安、科孕安和贝聪安等遗传筛查:市场才刚刚兴起,有望再造一个NIPT业务;2)产品升级:从贝比安向贝比安Plus升级,检测水平从染色体非整倍体提升至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检测更多,价格提升20%以上。该业务公司技术沉淀深厚、市场领导者,峰值很可能做到30-40亿元以上,目前不到10亿元。 ctDNA肿瘤检测业务扬帆起航,未来空间容量达千亿元:公司2017年底引进战投8亿元增资福建和瑞,国内肿瘤业务正扬帆起航。美国FDA在2017年批准了两款用于肿瘤检测的大panel,表明ctDNA检测的临床价值已获得美国医保机构的认可。相对于PCR检测优势:多重PCR出错概率大、不能检测新突变、只有30%人能取到组织样本且穿刺可能带来转移、不能做连续监测。NGS克服了PCR的缺点,做10个位点以上就相比PCR便宜、可以做预后监测。肿瘤病人渗透率约30%、4次检测,随检查费用降低、带瘤生存者增多,这个市场约千亿级。公司依托其独家肿瘤的液态活检系统--昂科益,我们认为肿瘤检测业务将成公司第二大现金牛业务,空间巨大。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2018-2019年EPS分别为0.99元和1.27元,对应估值分别为57倍和44倍。对标行业龙头华大基因2018-2019年130倍和102倍估值(wind一致预期),公司股价严重低估。考虑到基因测序行业趋势向上,且公司发展空间巨大,我们给予公司2018年80倍估值,对应目标价79.2,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NIPT业务收费大幅降价的风险、国内对新产品审批进展低于预期的风险、新业务推广或不及预期的风险。
润达医疗 医药生物 2018-04-04 15.88 -- -- 16.27 1.94%
16.19 1.95%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43.2亿元,同比增长99.5%;实现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增长88.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增长105.8%;EPS为0.38元。 业绩符合预期,内生与外延齐头并进:公司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99.5%和88.3%,业绩符合预期。从母公司收入增速看:公司内生收入约40%左右,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从归母净利润分拆看:扣除新增并表6000万后同比达+37.4%,再扣除同比增幅达69.4%的国控润达后,增速也有+26.6%,即公司内生业绩增速在30%左右,延续快速增长态势。从参控股子公司看,2016年和2017年收购的标的均基本完成业绩承诺,公司外延标的均健康发展。目前,公司整体综合服务医院数量预计270家左右,2017年实现收入13亿元,收入占比逐年上升,2017年度约占总收入的30%,若加上公司间接服务的国控润达,整体综合服务业务收入达23亿元,为国内龙头。我们认为公司内生高速增长,外延标的健康发展,双轮驱动下,公司收入和业绩将呈高速增长态势。 多个指标改善,平台价值凸显:公司服务网络已覆盖华东、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地区,在行业招标降价和医院降本增效的背景下,公司覆盖全国的渠道平台价值开始逐渐显现:1)叠加自产产品,协同效应明显:2017年公司自产产品实现1.7亿元,同比增长33.5%,其中质控产品同比+42%,生化产品同比近30%,随着2018年自产化学发光产品上市,自产产品收入增速有望提速;2)议价能力提升,现金流改善明显:2017Q4经营性现金流6254万,近三年首次转正,改善明显。公司与主流品牌供应商大成集团采购协议,获得优惠价格且获得一定的信用期限和额度,显著减少了预付账款公司平台价值凸显。我们认为随着公司规模和覆盖面的扩大,平台价值将更加凸显。 打包模式已成行业趋势,公司发展空间巨大。在医院检验科降本增效的诉求下,IVD打包已成趋势,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平台属性突出,我们认为公司业务可拓展性极强:公司第一阶段通过管理输出异地扩张,类GPO模式下,发挥规模优势并提高向上游议价能力;第二阶段向上布局特色产品,嫁接公司终端实现快速上量,目前公司已布局自产生化、糖化血红蛋白、化学发光、POCT、分子诊断、自免及过敏原检测等产品;第三阶段可依托医疗终端向下发展服务业务。我们认为上述逻辑正逐步兑现,公司发展空间巨大。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2018-2020年EPS分别为0.59元、0.84元、1.15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45%的复合增长率。考虑到行业趋势,公司龙头地位以及未来持续的外延预期,维持“买入”评级。
华东医药 医药生物 2018-04-03 43.33 -- -- 72.80 10.91%
53.20 22.78%
详细
业绩基本符合预期,两票制影响商业,但工业保持快速增长。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3%和+23.3%,基本符合预期。分业务看:1)医药商业:浙江省两票制2017年11月正式实施,商业分销中低毛利的调拨业务收入流失10亿元以上,导致2017Q4收入同比-1.2%,但对净利润影响很小,从母公司报表分析看,我们预计商业净利润率同比提升了0.2pp-0.3pp,2017年实际毛利和净利润增速在10%左右。我们预计2018年开始医药商业收入将重回2位数增长;2)医药工业:核心子公司中美华东实现营业收入66.13 亿元,实现净利润13.36亿元,同比增长21.7%、21.6%,四大产品线均保持较好增长,符合预期。我们预计其中核心产品百令胶囊同比15%左右,阿卡波糖片预计同比25%-30%,均成为超20亿元级的重磅产品,免疫抑制条线合计同比近+30%,泮托拉唑同比近+20%。考虑到公司有3个重要产品新入医保,血小板凝聚抑制剂吲哚布芬为独家品种,超级抗生素达托霉素为首仿,地西他滨为抗肿瘤药及免疫调节剂,同时百令胶囊分类由肿瘤辅助用药调至气血双补剂,未受到限制;阿卡波糖片由医保乙升甲;环孢素、他克莫司、吡格列酮均取消了适应症限制。我们预计2018年医药工业将延续20%-25%同比增速。 研发投入高增长,贯彻国际化和创新转型发展战略:公司2017年研发投入4.6亿元,同比+74.8%,占工业收入比重从4.7%上升到7.0%,提升了2.3pp。在加快从仿制药向创新药的研发模式转型的大战略下,预计2018年研发支出同比+30%以上。公司目标:1)每年争取立项研发一类创新药2-3个;2)每年争取从欧美国家引进或受让中国权益的一类创新药一个;3)每年有2-3个制剂产品开展国际注册;4)每年至少引进一项制药重大技术或一项重大技术装备; 受让百令卡和利拉鲁肽减肥适应症临床批文,进一步丰富产品梯队:1)百令片:已获生产批件,为公司核心产品百令胶囊的补充剂型,可形成互补,可为患者提供更多选择性,我们认为该品种空间将超5亿元;2)利拉鲁肽减肥适应症:同传统降糖药对比,GLP-1不仅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还可以抑制β细胞凋亡,还能延缓胃排空,并作用于中枢的饱胀中心而降低食物的摄入,通过抑制食欲从而产生减肥的功效。原研三期临床数据显示降低体重效果明显,2017年利拉鲁肽减肥适应症销售额超过4亿美元,同比增长62%。考虑到国内竞品很少且减肥市场巨大,结合公司市场营销推广能力,我们认为该品种适应症或超20亿元。公司产品梯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中长期成长动力十足。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2.27元、2.82元、和3.47元,对应PE分别为28倍、22倍和18倍。我们认为利用强大的销售网络、通过自研和引进不断叠加创新产品放量,公司成长性确定性强且所属糖尿病、自身免疫、肾科和超级抗生素空间巨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药品招标价格或大幅降低;产品研发进度或不及预期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2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