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张文臣

华金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910523020004。曾就职于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8.33%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5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联美控股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4-09-09 5.06 -- -- 5.19 2.57% -- 5.19 2.57%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2024H1实现营业收入19.50亿元,同比+5.20%,实现归母净利润4.77亿元,同比-19.67%,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99亿元,同比-18.90%。 24H1毛利短暂承压,Q2业绩符合预期。公司是一家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综合能源服务商,通过下属子公司分别在清洁供热与高铁数字传媒主要业务领域形成了核心竞争力。在清洁燃煤热电联产、中水源热泵供热、生物质热电联产、天然气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等多能利用、多能供给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发展优势,同时还在高铁数字媒体领域积极布局。分业务来看,供暖/广告业务/接网费/发电/工程施工分别实现收入13.87/3.21/1.08/0.75/0.46亿元,其中供暖领域子公司浑南热力/新北热电/国惠新能源分别实现营收6.56/5.00/5.50亿元,同比+4.10%/+5.46%/+0.00%,实现净利润1.50/0.88/2.39亿元,同比-25.46%/+9.93%/-16.77%,净利润整体承压。 整体来看,2024H1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5.46%/25.15%,同比分别-8.52pct/-8.70pct,主要受煤炭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以及地产周期等多因素影响。公司24Q2实现营收2.33亿元,同比+17.79%;实现归母净利润-0.87亿元,同比+8.25%,业绩发展呈现长期向好态势。 技术与区位优势明显,氢能布局持续加码。公司全资子公司新北热电在热电联产生产领域积累的丰富技术和管理经验,各项指标在同行业中领先;公司全资子公司国惠新能源拥有授权专利69项(截止2024年6月30日),在热网平衡、热网自控、低位热能利用等方面正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且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公司全资子公司国新新能源的烟气余热回收利用项目2022年正式投产,节能减排、降耗增效成果显著。此外,氢能业务拓展方面,继公司战略入股爱德曼氢能后,进行了深入的尝试和探索,在分布式综合能源服务、加氢站、制氢及氢能热电联产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同时公司结合目前正在推进的热源超低排放工程、中水源热泵供热、工业余热利用、智慧能源运营等,正在构建一套涵盖源、网、荷多个节点,实现多能互补、需供互动的新型综合能源服务体系。且公司的各大热源厂正处于沈阳市可发展和新城区的优越地理位置,用热需求增长迅速,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空间。 眼户外裸眼3D业务持续突破,打造业绩新增长极。高铁数字传媒业务方面,兆讯传媒实现营收3.21亿元,同比+25.84%,实现净利润0.41亿元,同比-40.60%。分产品来看,高铁媒体/户外裸眼3D高清大屏媒体分别实现营收2.81/0.40亿元,同比+13.98%/+378.49%,毛利率分别为37.73%/-22.99%,同比-12.02pct/+189.65pct。户外裸眼3D高清大屏媒体业务虽仍未扭亏,但在业务推进上已实现较大突破。截至本报告期末,国内18家铁路局集团已全部签署了媒体资源使用协议,签约564个铁路客运站,运营5310块数字媒体屏幕,自建了一张以点带面,线线相交,面面俱到的高铁数字媒体网络,并先后在各个核心城市顶级商圈打造“地标级”户外裸眼3D大屏媒体,积极拓宽数字户外媒体业务。24年6月,公司携手圣象推出全新裸眼3D品牌大片,赋能品牌户外传播,实现裸眼3D内容生产和制作技术对公司数字运营优势的进一步加码。 费用管控良好,在手现金充足。报告期内,公司继续通过降本增效,精细化管理,较好地完成各项生产经营任务,保持了稳定的现金流及充沛的盈利能力。公司2024H1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94%/3.14%/-3.82%/0.31%,同比+0.13/-0.46/+1.66/+0.06pct,继续保持较低水平。截止2024年6月30日,公司在手货币资金77.24亿元,在手资金十分充裕,且以2024年9月4日收盘价计算的2023年股息率达3.73%,投资性价比突出。 投资建议:公司清洁供暖业务盈利能力整体保持稳定,供热面积稳步增长,构建多能互补新型综合能源服务体系,广告发布业务有望持续增厚公司利润。我们看好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预测公司20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04、10.02和11.19亿元,对应EPS为0.4、0.44和0.49元,PE为13、12、11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煤价回落不及预期或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2、管网设备维护成本增加风险、3、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欣旺达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8-01 16.61 -- -- 17.18 3.43%
17.18 3.43% -- 详细
事件:2024年7月16日,公司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2024H1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7~8.99亿元,同比增长75.00%~105.00%;预计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7.38~8.70亿元,同比增长99.79%~135.38%。 公司盈利能力提升。2024H1公司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主要系市场营销力度加大,主营业务收入稳步增长,盈利能力提高所致。2024Q2归母净利润4.48~5.80亿元,同比-25.70%~-3.81%,环比+40.44%~+81.82%;扣非归母净利润4.59~5.91亿元,同比-25.61%~-4.21%,环比+64.52%~+111.83%。 AI大模型时代到来,消费电池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随着AI快速发展,AI、MR在手机、笔记本上的应用广泛,带动智能硬件的更新换代。根据Canalys的最新研究,2024Q2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2.88亿台,同比增长12%。其中,三星仍然是全球领导者,拥有18%的市场份额;苹果以16%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小米以1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vivo以9%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四;传音排名第五,市场份额约9%。随着AI大模型时代的到来,预计未来会给手机、电脑PC带来换机潮,进而带来消费电池销量的增加。 公司消费电池业务客户结构优秀,电芯自供率逐步提升。2023消费电池收入285.43亿元,占公司总营收59.64%。手机电池方面,公司重点客户包括苹果、华为、OPPO、vivo、小米等国内外主流智能手机厂商。笔记本电脑电池方面,公司已进入华为、联想、戴尔、惠普等一流制造商供应链。公司未来主要是在维持原有客户份额基础上积极开拓新的市场,不断提高电芯在客户端的占有率,提升电芯自供率,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份额以及产品利润率。其中,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锂威消费电芯主要为自供,大部分为内部交易,2023年锂威消费电芯收入实现了增长10%以上,随着公司消费类电芯自供率的提高对消费类产品毛利率也有提升。 动力电池发展潜力大。2023动力电池收入107.95亿元,占公司总营收22.55%。 2022年公司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9.2GWh,同比增长253.2%,排名前十,市占率1.8%、同比提升0.9pct。2023年公司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10.5GWh,同比增长15.4%,排名第十,市占率为1.5%。SNEresearch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1-5月全球动力电池总装机量约285.4GWh,同比增长23.0%。其中,公司装机量5.9Gwh,同比增长62.0%,排名第十,市占率为2.1%。公司动力电池的当前客户主要包括吉利、东风、理想、零跑、雷诺、日产等国内外头部车企及新兴造车新势力,同时公司还获得了沃尔沃、德国大众等客户定点。另外,公司在固态电池的研发和量产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第一代能量密300Wh/kg的半固态电池已完成开发,第二代半固态电池产品正处于中试开发阶段,其能量密度将达到400Wh/kg,预计将于今年年底装车验证;第一代能量密度400Wh/kg的全固态电池产品已实现小试,第二代全固态电池也在加紧开发中,全固态电池产线设计建设也在同步加速推进,计划2026年具备量产能力。 逐步完善海外布局。公司7月15日发布公告,将于越南设立越南锂威有限公司,并以自有资金投资建设越南锂威消费类锂电池工厂项目,进行消费类电芯、SiP和电池的生产,预计总投资额不超过20亿元。本次对外投资有利于服务国际客户,满足市场需求,拓展海外业务,优化公司全球生产布局。 投资建议:公司为消费电池Pack龙头企业,电芯自供率不断提升,预计将带动公司消费电池业务的盈利能力提升,叠加公司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业务快速推进中,公司有望持续快速发展。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4亿元、20.1亿元和24.1亿元,对应的PE分别是19.0、15.5、12.9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摩擦影响;公司新建产线投产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宁德时代 机械行业 2024-08-01 182.00 -- -- 186.00 2.20%
192.16 5.58% -- 详细
事件:公司7月26日发布中报,2024年中期实现营收1667.67亿元、同比-11.9%,归母净利润228.65亿元、同比+10.4%,扣非归母净利润200.54亿元、同比+14.2%。 2024Q2实现营收869.96亿元、同比-13.2%、环比+9.1%,归母净利润123.55亿元、同比+13.4%、环比+17.6%,扣非归母净利润108.07亿元、同比+10.8%、环比+16.9%。 公司业绩稳健增长。公司上半年整体销量超过200GWh,二季度动力和储能电池整体销量近110GWh,其中储能电池占比超过20%。神行电池和麒麟电池今年开始大规模放量,全年来看,神行和麒麟电池在公司动力电池出货中占比30%~40%,未来出货比重会持续提升。2024H1公司其他收益53.64亿元、同比增长78.71%。 投资净收益20.77亿元、同比增长46.5%,主要系部分参股公司净利润提升相应增加投资收益。资产减值损失-19.14亿元,主要系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计算的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可回收金额低于账面价值计算的减值准备。24H1末公司存货480.51亿元、同比下滑2%、环比增长9%,库存管理策略持续见效。公司报告期内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47.09亿元,同比增长20.6%、环比增长57.7%。此外,2024H1公司产能利用率65.33%,下半年排产和订单饱满,产能利用率预计会进一步提升。 主业市场份额持续全球领先。在动力电池领域,根据SNEResearch数据,公司2017至2023年连续7年动力电池使用量排名全球第一,2024年1-5月公司动力电池使用量全球市占率37.5%,较去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仍排名全球第一。 在储能领域,根据SNEResearch数据,公司2021-2023年连续3年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2024年1-6月,根据公司半年报援引数据,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量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的市场份额。 产品持续创新迭代。公司陆续推出了高镍三元电池、CTP结构、M3P电池、钠离子电池以及神行4C超充电池等创新技术及产品,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成组效率、快充性能、安全性、成本等主要指标方面在业内持续领先。公司在固态电池等前沿研发领域深耕多年,率先发布了可应用在航空领域的凝聚态电池。今年4月发布的新产品神行PLUS是从材料到结构的系统性创新升级,产品与整车厂的研发端有一些比较深度的合作。从神行电池到神行PLUS电池,体现了渐进式的快速迭代。 储能领域,公司发布了全球首款5年零衰减、单体6.25MWh的天恒储能系统,较上一代产品单位面积能量密度提升30%,占地面积降低20%,可进一步提升储能项目收益率。 海外业务保持增长。公司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获得了海外客户的高度认可,2024年上半年,在欧洲的市场排名保持第一,未来增长潜力可期。目前,公司在欧洲市场份额已经达到约35%。德国工厂在产能爬坡过程中,全年目标是能够实现盈亏平衡。匈牙利工厂已完成部分厂房封顶及设备调试,相关建设工作有序推进中。并且,匈牙利工厂采用了超级拉线,公司对产能规模动态规划,匈牙利扩产潜力较大。 投资建议:宁德时代作为全球龙头锂电池企业,在技术、规模等多方面均全球领先。考虑2024年公司市占率持续提升,神行电池和麒麟电池等新产品快速放量,我们上调盈利预测,前次预测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9.03亿元、568.70亿元和665.20亿元,本次预测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7.12、579.66、644.92亿元,EPS分别为11.53、13.18、14.66元,P/E分别为16、14、13,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摩擦影响;公司新建产线投产不及预期等。
英联股份 有色金属行业 2024-07-30 6.82 -- -- 7.14 4.69%
7.14 4.69% -- 详细
持续推进双主业协同发展。公司成立于2006年,主要产品是食品、饮料、日化用品的金属包装易开盖,是国内易开盖领域领跑者。2023年,成立江苏英联复合集流体子公司,未来将持续推进金属包装制品板块与复合集流体板块协同发展,落实“双主业”驱动战略。 主营业务稳定增长。公司易开盖的产能将继续扩张,销量有望稳步增长,2017-2022年干粉易开盖、罐头易开盖和饮料易开盖销量的CAGR分别达到了20.6%、28.8%和43.1%。罐头、啤酒罐等在中国渗透率远低于全球,市场空间广阔。 复合集流体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曲线。复合铜箔主要优势:1)提升能量密度。以三元电芯、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分别为250wh/kg、200wh/kg为基准,若以复合箔材替代传统铜箔和铝箔,电芯能量密度、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可以分别提高11.2%、8.8%;2)降低生产成本。物料成本理论下降幅度约65%和75%,在行业逐步成熟后将明显体现;3)提高电芯安全性。公司高举高打,复合箔材项目在2023-2026年预计投资30.89亿元,拟建设134条复合铜箔和10条复合铝箔生产线,据公司测算,总项目达产后,年创收逾36亿元(含税)。 投资建议:在未来几年,公司将形成易开盖和复合箔材双主业运营。考虑到当前复合箔材产业化已经取得明显进步,我们认为复合铝箔将率先批量出货,公司作为行业内少有的同时布局复合铜箔和复合铝箔的公司,将率先受益。我们预期公司传统业务将恢复稳步增长,复合箔材业务将快速扩张,成为第二增长曲线。预测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2、0.39、0.48亿元,对应的PE分别为89.1、74.4、60.3,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复合箔材进展不及预期;快消品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珠海冠宇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7-16 15.73 -- -- 17.19 9.28%
17.19 9.28% -- 详细
事件:2024年 7月 9日,公司发布公告,基于消费电池客户的需求和公司完善海外产业布局的需要,公司在马来西亚的全资子公司优尼思科技马来西亚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马来西亚冠宇电池新能源项目,总投资额预计不超过人民币 20亿元。 海外产业布局稳步推进。公司在马来西亚的全资子公司优尼思科技马来西亚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马来西亚冠宇电池新能源项目,用于生产笔记本、平板、手机电池等消费类电池产品,总投资额预计不超过 20亿元,预计项目建设周期 2-3年。该项目有望助力国际市场的开拓,进一步完善公司全球化的布局。 消费电池为公司核心业务。财务数据方面,公司 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 114.46亿元,同比增长 4.3%;归母净利润 3.44亿元,同比增长 278%。公司业务主要包含消费电池业务和动储电池业务,消费电池业务 2023年实现收入 104.80亿元,收入占比约 91.6%;2023年动力电池业务收入 5.48亿元,占比 4.8%,目前处于起步阶段。2024Q1实现营业收入 25.49亿元,同比增长 7.2%,环比下滑 12.3%;归母净利润 0.10亿元,去年同期为-1.40亿元、同比扭亏,环比下滑 81.7%。2024Q1毛利率 24.66%,同比+6.0pct,环比-1.8pct。净利率-1.43%,同比+5.4pct,环比-1.5pct。 消费电池业务增长潜力大。消费类电池目前为公司核心产品,包含笔电电池、手机电池等。根据 Techno Systems Research 统计,2023年公司在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锂电池市场占有率为 31.10%,并且不断扩大在现有客户如惠普、联想、戴尔、华硕、宏碁、微软、亚马逊等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厂商中的供货份额。随着 AIPC产品的推出,公司笔电类电池出货量有望进一步提升。手机电池上,公司与现有客户华为、荣耀、小米、OPPO、vivo、联想、中兴等智能手机厂商持续开展深度合作,并于 2023年开始供应苹果手机电池。随着头部客户的产品放量和公司供应占比的提升,公司手机类电池市场份额有望逐步提升。同时,因 iPhone 16新增 AppleIntelligence 功能,预计其出货量同比增幅较大,有望带动公司手机电池出货量快速增长。 低压锂电池有望成为公司第二成长曲线。公司动储电池业务包含汽车低压电池、行业无人机电池、家庭储能电池、电动摩托车电池等。公司汽车低压锂电池产品在安全性、低温性能、寿命等方面,取得突破成果,性能卓越,表现优异,此前已获得上汽、智己、捷豹路虎等多家国内外知名车企多个车型项目定点函,在全球领先车企中的认可度持续提升。根据公司 4月 8日公告,公司收到 Stellantis 定点通知,将为 Stellantis 供应 12V 汽车低压锂电池,公司正式进入 Stellantis 供应链。根据公司 6月 17日公告,珠海冠宇获得通用汽车 General Motors LLC 12V 锂电全球定点的通知,将为其供应 12V 汽车低压锂电池,供应其全球车型。在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的大浪潮下,低压锂电池替代铅酸电池大势所趋,公司将聚焦汽车低压电池,力争成为汽车低压锂电池领域头部企业。 投资建议:公司为消费电池龙头企业,消费电池业务潜力大,客户结构优异,且低压锂电池有望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82亿元、9.95亿元和 15.60亿元,对应的 PE 分别是 31.3、18.3、11.7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摩擦影响;公司新建产线投产不及预期等。
望变电气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5-15 18.69 -- -- 20.00 5.88%
19.79 5.89%
详细
民营取向硅钢龙头, 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突出。 公司是国内民营取向硅钢龙头, 取向硅钢产量排名全国第三, 民营企业第一。 2023年全年生产取向硅钢12.59万吨, 较去年增加1.47万吨, 同比+13.25%, 创历史新高。 输配电业务实现收入13.53亿元, 同比+38.52%; 毛利率15.32%,同比+0.49pct。 在国内取向硅钢大量产能投放市场、 销售价格持续下跌的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下, 仍然实现两大业务产销量增长, 凸显了产业相互补充和依存的战略定位精准及产业链协同优势。 变压器持续景气, 收购云变强化竞争力。 公司全年生产电力变压器1,133.25万kVA, 同比+32.90%, 创历史新高。 110kV及以下节能型变压器智能化工厂技改项目24Q1进入设备交付安装高峰期。 24年完成云变电气的收购, 电压等级提升至500kV, 在铁路牵引变、 高海拔大容量等级领域的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 随着“双碳” 政策、 配网政策及新能效标准(GB 20052-2024) 的陆续发布, 同时受益于能源转型趋势下风光的高速发展、 AI算力崛起引致的用电量上升与全球电网新周期下电力设备庞大的海外需求, 变压器景气度有望持续。 高牌号取向硅钢产能提升, 受益高牌号硅钢价格上涨与需求上升。 24年4月, 取向硅钢价格出现22年底以来的首次上涨, 宝钢股份24年4月B30G130、 B23R085型号取向硅钢月均价环比均上涨176.62元/吨, 且高牌号取向硅钢产品市场上资源偏紧, 需求逐渐增加。 截至24年4月,公司八万吨高端磁性新材料项目进入全线调试阶段, 首批取向硅钢成品卷下线在即, 可明显受益价格上涨及高牌号取向硅钢需求增加趋势。 公司23年研发投入1.70亿元, 同比+70%, 实现了0.20mm、 0.23mm和0.27mm厚度规格产品稳定生产, 突破23QH080牌号的技术瓶颈, 以23QH085/23QH090牌号为代表的高端产品已研发成功并陆续实现销售。 随着产品牌号的结构变化升级, 市场竞争力有望进一步增强。 投资建议: 公司是国内唯一打通上游原材料至下游服务的变压器厂商, 受益于能源转型和全球电网建设进入新周期, 高牌号硅钢的占比提高带来业绩向上弹性, 随着变压器智能化工厂技改项目推进以及云变收购完成, 综合竞争力提升。 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 预测公司20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9、 4.59和6.12亿元, 对应EPS0.93、 1.38和1.84元, PE为19.7、 13.3、 9.9倍, 维持“买入-A” 评级。 风险提示: 1.新品研发不及预期; 2.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3.汇率变动风险; 4.其他不可抗因素。
明阳智能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5-07 9.74 -- -- 10.72 10.06%
10.72 10.06%
详细
投资要点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8.59亿元,同比下滑9.39%,归母净利润3.72亿元,同比下滑89.1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06亿元,同比下滑93.36%。20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75亿元,同比增长84.6%,归母净利润3.04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91亿元。 海陆并进,引领风电新技术。公司是国内风电整机龙头企业,产品种类丰富,包括单机功率覆盖1.5-11MW系列陆上型风机和单机功率覆盖5.5-22MW系列海上型风机。2023年,公司实现风机对外销售9.69GW,同比增长32.66%;对应实现风机及相关配件销售235.17亿元,同比增长3.11%;风机及相关配件销售毛利率6.35%,同比降低11.42个百分点。公司是国内风机大型化的引领者,明阳智能MySE18.X-20MW海上风机因其卓越的性能和技术创新,获评“全球最佳海上风电机组”金奖。该风电机组是目前全球已下线单机容量最大、风轮直径最大的海上机组,并得到国家能源局的认可,成功入选《2023年度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公司海上风机装机容量保持行业领先,根据WoodMackenzie统计,2023年公司以1.8GW的订单量位列年度海上风电新签订单量之首。 发电项目运营和滚动开发,增厚公司盈利水平。2023年报,公司在运营的新能源电站装机容量2.56GW,同比增长70.47%;在建装机容量3.30GW,同比下降3.49%。新能源电站共实现发电量40.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46%,电站运营收入14.99亿元,同比增长12.24%;毛利率为63.00%,同比增加3.12pct,在运营电站平均发电小时数1,568小时。同时,公司电站滚动开发实现营业收入20.8亿元,毛利率30.97%,同比增加8.83pct,盈利能力远高于整机,该业务极大增厚公司利润。发行基础设施公募REITs是公司实现新能源电站“滚动开发”的重要模式,通过产业与资本双轮驱动,提升公司资产运营模式及商业模式,进一步打造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产业集团,实现能源绿色、普惠和智慧化。 立足风能,积极推进光储氢发展。报告期内,公司以智慧能源应用场景创造牵引需求,推动新能源技术高端化、产业生态化、应用场景化,探索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应用场景和实现路径,形成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通过持续加大对光伏产业、储能产业和氢能产业的投入,以实现平衡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从而提高能源整体利用效率和电网的稳定性。随着公司风光储氢一体化布局的持续完善,通过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结合风光储氢整体电站的设计理念和实施能力,实现风光储氢协同效应,逐步达成风光两翼一体化布局的产业集团宏伟蓝图。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风电龙头企业,海陆并进,引领行业发展,电站滚动开发模式增厚公司利润,公司还同步开发了光储氢系列产品打造了新的潜在增长极,我们预测公司2024-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12、31.08和37.98亿元,对应EPS 为1.06、1.37和1.67元,PE为9、7、6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行业装机低于预期。2、新品研发低于预期。3、行业竞争加剧。
中国西电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5-06 7.04 -- -- 8.05 13.38%
8.08 14.77%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和 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 2023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10.51亿元, 实现归母净利润 8.85亿元, 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 6.41亿元, 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2.15亿元。 2024年第一季度, 实现营业总收入 47.11亿元, 同比-2.94%; 实现归母净利润 2.03亿元, 同比+7.27%; 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 1.9亿元, 同比+6.78%。 输配电一次设备龙头, 特高压中标提升。 公司作为能源电力装备行业内多年深耕的国资央企, 输配电产业链设备齐全, 主导产品包括 11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高压开关、 变压器、 电抗器、 电力电容器、 互感器、 绝缘子、 套管、 氧化锌避雷器、 直流输电换流阀等。 2023年, 分产品来看, 开关/变压器/电容器&避雷器/分别实现收入 76.63/78.23/8.03亿元, 同比分别+21.53%/+40.31%/+20.67%, 毛利率分别为25.23%/8.47%/21.71%, 同比分别+2.19/-0.89/+0.05pct, 毛利率增加主要系本期高毛利产品收入占比上升导致开关产品毛利率同比增加。 24Q1营收略有下滑, 主要系较去年同期相比合并范围发生变化, 去年同期含西电新能源、 西电综合能源收入。 公司 2023年国网特高压设备实现中标约 79.28亿元, 份额占比约为 19.56%; 输变电设备实现中标约 53.94亿元, 同比+71.35%, 份额占比约为 7.56%。 2024年第一批输变电设备实现中标约 11.33亿元, 市占率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从电网规划上来看, “十四五” 期间, 我国规划建设特高压工程“24交 14直” 共 38条特高压线路, 线路里程为 3万余公里。伴随大基地的持续落地以及用电量的快速增长,特高压的建设需求与推进节奏全面加速,预计 2024年有望核准并开工“四直两交”,特高压将保持高景气。 国家电网表示今年将加大电网投资力度, 加快建设特高压和超高压等骨干网架, 预计 2024年电网建设投资总规模将超 5000亿元, 24年 1-3月份, 我国电网工程完成投资 766亿元, 同比增长 14.7%。 公司作为国内一次设备龙头, 有望充分受益。 网外市场持续增长, 国际市场战报频传。 2023年, 公司“五大六小” 等产品类新签合同同比提升, 成功中标首个商业化招标的发电机断路器成套项目, 打破进口设备垄断; 中标国内首台 1000千伏百万机组核电变压器, 实现核电领域新突破。 同时, 设备类出口新签合同总量翻番, 中标孟加拉 400千伏变电站、 沙特国网项目,创近年来组合电器设备海外最大订单。 工程总包业务再获突破, 成功进入非洲新能源市场。 开放合作成果丰硕。 与三峡集团、 南水北调等建立长期战略关系, 与南方电网、 中国电建等签订技术合作协议。 高水平高起点共建“一带一路” , 与埃及电力控股公司签署配网升级改造合作备忘录, 与乌兹别克斯坦国家配电网公司签订百个变电站建设框架协议。 在全球能源转型、 电网升级改造及制造业扩张等多重因素驱动下, 全球电网投资迎来新周期, 电力设备出海链景气持续(1-3月高压开关、变压器继续维持 30%、 26%高增速) , 公司作为国内输配电装备龙头有望充分享受海外红利。 研发投入加大, 提质增效深化改革。 2023年, 公司研发费用 7.18亿元, 同比+19.70%,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成功研制 190千安发断、 550千伏/8000安/80千安 GIS、 世界首台混合换相换流器、 大容量绿氢高压变流变压器等“卡脖子” 核心设备和高端装备, 填补多项行业空白; 百兆瓦级高压级联直挂式储能系统等 7类产品入选第三批能源领域首台(套) 名单; 抽水蓄能机组成套开关设备等 18项科技成果通过国家级行业鉴定; “10兆瓦级磁悬浮飞轮储能关键技术” 等 3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批立项, “特高压直流套管” 项目成功申报工信部专项。 同时积极推进智慧园区建设, 制氢电源实现设备供货, 长时储能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以上领域具有较大市场增量。 为进一步优化公司业务布局, 2023年公司完成处置西电新能源、 西电综能股权, 并入恒驰电气。 公司着力深化改革攻坚, 增强发展活力,新一轮国企改革行动全面实施, 管理效能持续提升, “两金” 周转率同比提升,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同比改善。我们认为, 随着央企改革深化以及考核体系的逐步完善,看好公司发展活力的进一步增强。 投资建议: 公司是国内能够为交直流输配电工程提供成套输配电一次设备的领先企业, 是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所属历史积淀厚重、 成套能力强、 研发制造体系完整、 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上市公司, 有望持续受益我国特高压线路的建设及海外市场的持续开拓。 我们预测公司 20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63、 14.64和 19.04亿元,对应 EPS 为 0.23、 0.29和 0.37元, PE 为 31、 25、 19倍, 首次覆盖, 给予“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 1、 电网投资低于预期。 2、 新品研发低于预期。 3、 行业竞争加剧。
海力风电 机械行业 2024-05-03 49.53 -- -- 54.50 10.03%
54.50 10.0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与2024年一季报,2023全年实现营收16.85亿元,同比+3.22%,归母净利润-0.88亿元,同比-143.0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340.14%;24Q1单季度实现收入1.24亿元,同比-75.22%,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10.2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73亿元,同比+5.60%。 23年盈利有所承压,24Q1环比改善。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0.88亿元,同比-143.00%;毛利率9.77%,同比-4.98pct。其中桩基毛利率10.32%,同比-3.26pct,风电塔筒毛利率3.52%,同比-7.11pct。24Q1单季度实现收入1.24亿元,同比-75.22%,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10.28%。盈利能力下滑,主要系海风平价带来的产品价格下降和“抢装潮”后市场需求阶段性不足,加之公司参投的风电场上网发电量较小,以及新建基地建成转固后折旧摊销的增加。同时全年累计计提减值1.84亿元,进一步拖累业绩。24Q1公司业绩环比转正,公司收回部分长账龄应收账款,相应坏账准备转回;截止一季度末,合同负债1.57亿,较23年底增加117%,反应出下游景气有所回升,随着海风项目进展提速,公司收入规模提升有望摊薄费用,盈利能力修复可期。 海风投建有望加速,产能扩张进程顺利。基于“十四五”海上风电发展计划,各省海上风电规划并网总容量近60GW。截至目前,仍有超30GW并网装机需求未得到释放,有望在2024-2025年迎来大规模建设,需求确定性较高。据风电招标数据,从项目建设节奏看,目前已经开工或已经招标的项目约有11-12GW预计并网时间在2024年,有望奠定2024年海风装机景气基础。公司拥有海力海上、海力装备、海恒设备等多个生产基地;海力风能基地、山东东营基地、威海乳山基地在2023年底已基本建设完成,预计2024年将投入生产;同时,江苏启东基地一期也有望2024年度投产。报告期内,公司分别在广东湛江、浙江温州进行基地项目布局。温州和湛江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海风资源优势,有望为将来业务增长奠定坚实基础;湛江基地更是公司未来进军海外市场的重要支撑。随着海风产业复苏以及产能陆续落地,公司业绩有望修复。 期间费用率整体趋稳,研发投入上升。23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57%/4.97%/1.48%/-0.41%,同比-0.04/+1.28/+0.66/+1.41pct。公司重视技术创新,23年研发投入1.20亿元,同比+19.56%。报告期内,积极参与深水导管架、漂浮式风电等技术的研发,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投资建议:公司是是海桩/塔龙头,多地布局海风设备生产基地,拥有优质码头资源。公司业绩在海风景气度提升背景下有望迅速回升。考虑到23年以来海上风电行业受非经济因素影响进度的放缓,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6、7.17和9.14亿元(2024-2025预测前值为9.37、13.63亿元),对应EPS2.33、3.30和4.20元/股,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1、行业竞争加剧。2、风电装机低于预期。3、产能投放节奏低于预期。
通灵股份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4-24 31.54 -- -- 37.36 18.45%
37.36 18.45%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年度报告与 2024年一季报, 2023年全年,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40亿元,同比增长 23.35%,实现归母净利润 1.65亿元,同比增长 42.6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51亿元, 同比增长 54.75%。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09亿元,同比增长 24.20%,实现归母净利 3577.70万元,同比下降 3.77%。 23年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24Q1下游光伏组件盈利承压导致公司盈利能力下降: 2023年公司毛利率、 净利率为 22.90%、 10.71%, 同比提升 7.18、 1.44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2024年 Q1公司毛利率、 净利率为 18.90%, 9.62%, 与 2023年全年相比小幅下滑, 我们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下游光伏组件盈利承压导致, 但公司作为光伏接线盒龙头企业成本控制能力优秀, 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2023全球光伏装机再创新高, 辅材需求随之扩大: 太阳能发电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之一, 在可再生能源中占有重要位置。 根据 IRENA 统计数据, 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量达到 473GW, 占新增电力总装机的 86%, 累计达到3.87TW。 其中, 太阳能光伏装机量新增 345.5GW, 占同期可再生能源装机的 73%,全球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达到 1.42TW。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 乐观预计2024-2026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为 430GW/462GW/511GW, 对应光伏接线盒需求量为 8.90/9.40/10.22亿套, 全球市场空间广阔。 主要客户为行业龙头企业, 客户资源优势显著: 公司主要客户为隆基绿能、 天合光能、 晶澳科技、 无锡尚德等。 公司的前五大客户都是行业中的龙头企业, 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 出货总量占公司出货的比例在 75%-85%左右。 投资建议: 考虑到公司作为光伏接线盒龙头企业, 所处市场空间较大, 客户资源优势显著,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76、 3.67及 4.12亿元, 对应 EPS 分别为 2.30、 3.06及 3.43元/股, 对应 PE 分别为 13.7、 10.3及 9.2倍,维持“买入-A” 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供应及价格波动风险、 下游行业景气度波动风险、 产品结构较为单一的风险
天赐材料 基础化工业 2024-03-29 21.29 -- -- 25.81 19.49%
25.44 19.4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度财报,实现营业总收入154.05亿元,同比下降30.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90亿元,同比减少66.92%。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分红3元(含税),分红比例超2023年度归母净利润的30%。 聚焦电解液产业链,出货量持续增长。全球新能源汽车和储能持续高速增长,对锂电池的需求持续强劲,电解液作为锂电池重要的材料,起到传递离子的媒介作用,对电池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公司,不断完善电解液产业链,提高核心材料的自供比例,液体六氟磷酸锂、LiFSI自供比例达到93%以上,部分核心添加剂自供比例达到80%以上。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公司在国内外的多个地区均布局了供应基地,保证灵活柔性交付能力。报告期内,公司重点落地了四川、池州和宜昌产能,持续推进德国OEM以及北美项目。公司实现电解液销量39.6万吨,同比增长24%,市占率预期为36.4%。收入下降主要系产品售价下滑所致,2023年,公司锂离子电池材料毛利率为25.26%,较上年同期下滑13个百分点。目前,行业内价格已处于底部,静待产能出清,格局好转。 完善锂电正极材料产业链,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磷酸铁是磷酸铁锂电池的重要原料,需求持续增加,但行业壁垒较低,竞争激烈,价格快速下降,盈利承压。因此,公司积极调整,聚焦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性能并降低成本,增加竞争力。公司积极推进正极材料一体化布局,建成九江碳酸锂提纯产能,进一步提高核心原材料的自供能力。目前,围绕碳酸锂的供应,公司形成了废旧电池拆解及回收,碳酸锂的提纯等业务布局,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增加利润增长点。 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稳定。报告期内,公司该业务板块实现收入10.17亿元,同比下降10.43%,毛利率35.84%,同比增加了6个百分点。公司日化材料深度绑定国内外大客户,牛磺酸钠获得进入雅诗兰黛供应链体系的重大突破,同时扩大在欧莱雅、保洁、联合利华等国际MNC的市场份额,该业务持续为公司提供丰厚利润。 投资建议:全球新能源汽车储能对锂电池的需求不断增加,行业规模持续扩大,公司作为锂电池材料的重要供应商,将长期受益。我们预计当前锂电材料产业链价格均处于底部,继续下降空间有限。考虑到碳酸锂价格下降幅度超预期,带动收入和利润下调,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72、20.62、30.31亿元(前次2024-2025年盈利预测分别为65.02、83.58亿元),对应的PE分别为35.7、20.3、13.8,维持“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摩擦影响;公司新建产线投产不及预期等。
四方股份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3-22 15.25 -- -- 16.71 5.29%
20.10 31.8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57.51亿元,同比+13.24%;归母净利润6.27亿元,同比+15.46%;扣非归母净利润6.23亿元,同比+17.77%。 点评:业绩符合预期,现金流表现亮眼。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51亿元,同比+13.2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27亿元,同比+15.46%。分季度来看,23Q4实现营业收入15.14亿元,同比+2.3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6亿元,同比+1.05%。分业务来看,电网自动化产品实现营收29.24亿元,同比+11.01%,毛利率41.89%,同比+1.98pct,主要受益于国内新型电力系统及双碳政策的推动;电厂及工业自动化产品实现营收24.91亿元,同比+11.55%,毛利率27.54%,同比+2.77pct,主要系新能源市场的持续突破。此外,2023年公司经营现金流12.33亿元,同比+73.63%,表现亮眼。公司派发现金红利4.99亿元,股息率可观(3.78%)。 紧跟新型电力系统需求,海外业务有望贡献新增量。随着能源变革加速以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持续推进,市场机遇凸显,风电、光伏及储能行业迎来高速发展期。 2024年2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发表《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推动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公司作为领先的新型电力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智慧发电及新能源、智能电网、智慧配电、智慧用电、新型储能等领域,将持续受益于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从地区来看,国际业务发货合同额有所增长,受合同结构变化,综合毛利率有所上升。2023年公司国际业务实现营收1.60亿元,同比+10.60%,毛利率35.77%,同比+5.97pct,看好在全球能源转型、电网升级改造及制造业扩张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公司作为电力二次设备领军企业之一,有着较大的出海潜力,海外业务有望贡献新增量。 专注技术创新前沿,前瞻布局领域持续突破。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专注技术创新与产品竞争力提升,研发费用投入5.41亿元,同比+27.22%,资本化研发投入0.22亿元,同比+75.40%。新能源领域,SVG产品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中标华能集团、中核汇能集团等大型发电集团年度框架招标项目;氢能领域,国重项目配套的慈溪氢电耦合直流微网示范工程完成离网运行试验正式投运;柔性输配电领域持续领先,中标珠海供电局、佛山供电局等多个紧凑化柔性互联重大科技项目;储能领域深入研究构网型控制技术,中标南网储能科研院液冷式级联电池储能设备研制与系统集成技术服务、2023-2025年级联电池储能系统框招,在新型高压级联储能方向保持领先优势。 投资建议:公司二次设备产品市场份额稳步提升,重点开拓新能源市场,有望长期受益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0、8.65和10.10亿元,对应EPS0.90、1.04和1.21元/股,对应PE18、15和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电网投资不及预期;2、新品研发低于预期;3、行业竞争加剧。
阿特斯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2-05 13.35 -- -- 14.92 11.76%
14.92 11.76%
详细
老牌劲旅,团队优秀。阿特斯集团由瞿晓铧博士在2001年创立,业务遍及全球,海外出货占比高,光伏组件出货量长期位居行业前五名。公司主营业务为光伏组件、光伏应用解决方案及运营三大板块,其中组件业务作为主力贡献营收近80%。翟董事长拥有20余年光伏研发和管理经历,丰富的行业经验、广阔的国际化视野。公司管理层亦多数拥有海外留学和工作经验,在国际化业务的管理能力和经验方面具有优势,为公司国际化奠定良好基础。 资本助力,加快光伏一体化产能建设。公司作为光伏行业内领先企业,集团公司早在2006年美股上市,子公司CSISolar于2023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功上市,进一步拓宽了融资渠道。光伏主产业链分工模式在不断打破,一体化厂家成为主流。公司在N型电池方面具备深厚的技术储备,恰逢行业即将完成从P型电池向N型电池升级换代,根据公司的公告,公司将不断拓宽产品范围,加快一体化产能建设。中国光伏企业极大地推动了行业进步,供应全球,公司也加快了海外建厂步伐,以满足市场需求。 横向发展,积极开拓储能市场。储能系统具有削峰填谷、解决消纳、解决电力需求等作用,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公司结合自身优势,已经建成10GWh储能体统产能,并打造了SolBank和EPCbe储能产品,2022年,储能系统在营收占比7.32%。与集团公司协同,积极开拓美国、欧洲和澳洲市场,截至2023年11月14日,公司已签署包括长期服务合同在内的订单金额26亿美元,这为储能业务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投资建议:公司是光伏行业的知名企业,长期经营全球市场,拥有核心竞争力。公司快速推进光伏一体化产能建设,并持续扩大储能市场,业绩将保持快速增长。考虑2024年-2025年光伏行业预期会增速放缓,我们预计2024年新增装机493GW,2025年新增装机681GW,结合整体产业链现状我们小幅下调原有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536.11/756.58/972.39亿元(前次587.07、764.37及986.03亿元),同比增长12.8%/14.1%/28.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54/47.01/59.24亿元(前次44.04、55.94及78.45亿元),同比增长69.4%/28.8%/26%,对应EPS0.99/0.28/1.61元,PE12.9/10.0/7.9,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海外收入占比高,汇率相关风险及国际贸易关系值得重点关注;光伏行业产能释放较快,行业竞争加剧;公司产能建设不及预期等风险;测算模型失效,关键假设出现偏差;其他不可抗因素等。
通灵股份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1-25 44.50 -- -- 48.86 9.80%
48.86 9.8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2023年全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90-2.15亿元,同比增长64.21%-85.8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73-1.98亿元,同比增长77.52%-103.18%。2023年第四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45-0.70亿元,同比增长110.60%-227.6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1-0.66亿元,同比增长143.50%-291.97%。 2023全球光伏装机再创新高,辅材需求随之扩大::2023年全球太阳能光伏电站新增装机量持续强劲发展,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为345-390GW,较2022年提升明显,太阳能光伏辅材市场需求随之扩大。2023年公司持续拓展销售渠道、巩固产品销售价格、提高产品性能和布局,品牌、产品、研发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持续增强,获得市场与客户认可,业务规模提升;同时,公司积极采取增加主要材料的自供比率、提升生产效率等多项措施,有效控制原材料成本,公司盈利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产能稳步扩张,规模优势逐步显现::2023年公司日生产规模约30万套光伏接线盒,随着越南产能逐步落地,公司预计未来光伏接线盒产能将达1.5亿套。公司通过自主研掌握了多项接线盒的核心技术,截至目前公司拥有的已获得授权并有效的专利共50多项。整体看来,公司为国内光伏接线盒主要生产企业之一,具有相对较大的生产规模、技术及质量等优势,公司凭借多年经营形成的良好品牌和口碑,处于一定的市场优势地位。 主要客户为行业龙头企业,客户资源优势显著:公司主要客户为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无锡尚德等。公司的前五大客户都是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出货总量占公司出货的比例在75%-85%左右。 研发能力出色,核心技术团队稳定::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以用户满意为最高追求,作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之一,公司董事长严荣飞先生亲自带领公司研发团队进行自主研发。公司拥有专业的技术研发团队及软硬件资源,重视技术研发投入,核心技术人员实践经验丰富、研发能力出色,技术团队人员构成合理稳定,薪酬水平具备一定竞争力。公司拥有符合TUV要求的实验室,为公司产品从研发到量产各阶段提供标准化测试,确保产品各项性能要求得到有效保障,为客户提供高性能高质量的产品。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2023-2025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17.86亿元、26.25亿元、35.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3%、47%、36%,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12亿元、3.1亿元、4.25亿元,对应PE分别为25.5倍、17.5倍、12.7倍,考虑到公司所处市场空间较大,产能有序扩张市占率稳步提升,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建议风险提示:原材料供应及价格波动风险、下游行业景气度波动风险、产品结构较为单一的风险
东方电缆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1-25 38.80 -- -- 43.00 10.82%
48.30 24.48%
详细
事件:2024年1月22日晚公司发布公告: (1)公司拟通过境外直接投资的方式认购英国XlinksFirstLimited公司约2.4%股权,投资总金额4,999,380.51英镑。 (2)公司拟通过境外直接投资的方式认购英国XLCCLimited公司约8.5%股权,投资总金额10,000,000英镑。 英国海风产业世界领先,项目规划体量巨大。目前英国清洁能源的项目规划及待建基础设施的体量和规模巨大,也带来了新的合作与投资机遇。根据2022年4月发布的《英国能源安全战略》,英国计划到2030年实现50GW海上风电产能,其中包括5GW的创新型风能。公司拟参股的XlinksFirst公司(此前已获道达尔能源、阿布扎比国家能源等公司的投资)计划从摩洛哥建造长达3,800公里的输电线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电缆)到英国,通过该输电线路,将摩洛哥产出的新能源电力跨境供应给英国国家电网。该项目已被英国政府纳入国家重点项目名单。项目建成后,预计到2033年将向英国提供3.6GW的清洁、稳定的电力供应,届时可满足700多万户家庭的用电量需求,有助于英国2035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 欧洲海风市场加速放量,海缆市场供应趋紧。2023年4月,G7联合公报发布承诺,到2030年将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增加至150GW。海上风能建设规划力度的增长推动了市场对电缆的需求。受风力发电活动快速增长和离岸距离不断增加的推动,预计到2030年,欧洲的风电电缆将大幅增长,头部企业的订单已积压到2030年及以后。根据4COffshore外部市场容量预测,直到2031年,海底电缆市场都会存在供应紧张局面。本次投资的标的公司XLCC将在英国建立一个以开发和运营高压直流电缆为主导的电缆制造工厂,以抓住该市场机遇。 公司欧洲海风布局加码,有望持续受益。2022年,公司分别中标欧洲输电网运营商TenneT的HollandseKstWestBeta(HKWB)项目与JanDeNl的苏格兰PentlandFirthEast项目,中标金额分别为5.3亿和1亿元,并已在荷兰鹿特丹设立欧洲全资子公司。2023年5月,东方电缆与Orsted-沃旭和PGE-波兰电网的合资公司签署了《海上风电产品供货协议》,合同总金额约3.5亿元,欧洲业务不断实现新突破。此次公司拟参股的XlinksFirst和XLCCLimited公司为风电项目开发公司和电缆制造公司,顺应英国国家电网新能源电力需求量大与欧洲海缆市场供应趋紧的市场机遇,发展有望提速。本次境外投资有望拓展公司欧洲海风布局,提升品牌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并且显著提升公司后续获取相关订单的能力。 投资建议:全球范围内海上风电发展已呈现高景气态势,公司在海缆领域优势地位显著,看好公司发展前景。我们维持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 13、16.41和23.65亿元,对应EPS1.76、2.39和3.44元/股,对应PE21、15和11倍,维持“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1、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2、风电装机低于预期;3、新品研发低于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5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