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邱迪

国海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350522010002。曾就职于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硕士,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专业,4年证券从业经验,曾任职于明阳智能资本市场部、华创证券等,主要覆盖风电、电力电子设备、电气设备及储能等方向。...>>

20日
短线
5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7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东方电缆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3-27 46.80 -- -- 46.44 -0.77%
46.44 -0.77% -- 详细
3月 20日, 东方电缆发布 2023年年报: 2023年, 公司实现净利润10.00亿元, 业绩符合预期。 投资要点: 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海缆毛利率水平进一步提高 公司 2023年实现 10.00亿元净利润, 同比增加 18.78%。 海缆业务毛利率实现49.14%, 同比增加 5.87个百分点, 盈利能力超预期, 我们认为得益于公司交付的粤电青洲一、 二项目 500kV 海缆以及脐带缆项目。 整体来看, 公司继续维持了海缆高盈利能力水平, 以及领先的市场地位。 年底海缆库量、 存货有望支撑 2024年一季度业绩增长 2023年,公司海缆生产量 1070km, 同比增长 113%, 销售量 853km, 同比增长 23.79%。 值得注意的是, 公司 2023年底海缆库存量为 307.6km,同比增加 242%, 我们认为主要为跨年交付未能确认部分, 该部分收入预计将在 2024年 Q1确认。 可以看出, 公司在 2023年底依然有大量项目待确认交付, 按照 2023年海缆每公里均价计算, 库存部分对应海缆收入约 9.98亿元,我们认为这部分存货有望支撑公司 2024年一季度业绩实现增长。 浙江、 广东海风项目核准加速, 订单有望实现新突破 截至 2024年 3月 15日, 公司海缆在手订单 31.6亿元, 考虑到 2023年底待确认收入 9.98亿元, 2024年海缆收入有望进一步提高。 截至 2024年3月,国内已核准待招标海风项目 18GW,浙江 3.3GW、广东 8.2GW,其中共有 9.3GW 为柔性直流或 500KV, 总需求超 1500km, 订单体量预计超 150亿, 预计在 2024、 2025年陆续招标, 东缆有非常强的订单预期。 因此我们预计 2024年公司在手订单有望结束连续四个季度的下滑周期, 重新进入上升周期, 带动 25、 26年业绩进一步提高。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考虑到 2023年后, 国内海上风电项目建设进度低于预期, 导致相关订单未能如预期招标、 交付, 因此下调公司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5年分别有望实现净利润 13.46亿元、 16.88亿元, 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23.77x、 18.95x。 考虑到 2023年开始, 国内新增核准海上风电招标项目大量涌现, 以及公司入股英国初创海缆公司 XLCC、 Xlinks 有望打开欧美市场, 带来长期增长空间, 且公司 PE 估值仍处于中位水平, 仍有提升空间, 故盈利预测虽有调减但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国内海上风电建设启动不及预期; 国内用海政策不及预期; 公司新增订单获取不及预期; 铜价持续上涨造成成本上行挤压盈利能力; 海外订单获取进度不及预期。
金盘科技 机械行业 2024-03-26 41.21 -- -- 52.49 27.37%
52.49 27.37% -- 详细
金盘科技 3月 20日发布 2023年年报: 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 66.68亿元,同比+41%; 归母净利 5.05亿元, 同比+78%; 扣非归母净利 4.81亿元,同比+105%。 2023Q4实现营业收入 18.95亿元, 同比+22%, 环比+1%; 归母净利润 1.71亿元, 同比+49%, 环比+21%; 扣非归母净利润 1.59亿元, 同比+130%, 环比+17%。 投资要点: 数字化赋能成果显著,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2023年, 公司积极拓展新能源市场、 新行业和客户, 获得了长期大额订单, 叠加数字化提效升级后产能补充, 公司业绩实现高增。 报告期内, 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加权 ROE 为 16.45%, 同比+5.59pct; 毛利率为 22.8%,同比+2.5pct, 净利率 7.5%, 同比+1.6pct, 主要系数字化制造能力提升, 加上材料价格下降, 优质客户占比提升, 管理费用下降; 此外, 公司数字化精益库存, 减少库存资金占用和加大货款催收, 实现经营现金流净额 2.05亿元, 相比去年同比+297%。 新能源领域营收同比高增, 储能、 外销收入增长明显。 变压器系列及输配电收入 61.41亿元, 同比+36%; 储能系列收入 4.14亿元,同比+547%, 实现高增长; 数字化工厂收入 0.7亿元, 同比-48%,主要系项目周期比较长, 部分项目尚未完成验收所致。 分下游来看: 新能源领域收入 37.23亿元, 同比+68%, 非新能源领域收入 28.33亿元, 同比+20%, 其余是数字化工厂; 其中新能源领域收入占比为: 光伏 51%(营收同比+89%), 风电 30%, 储能 17%(营收同比+303%)。 非新能源领域收入占比: 工业企业电气配套 42%(营收同比+40%)、 重要基建 19%、 高效节能 13%、 新基建 6%; 分内外销来看: 内销 54.49亿元, 同比+35%, 外销 11.77亿元, 同比+80%。 在手订单充足, 新增拓展几百家海外客户, 外销订单增长亮眼。 公司 2023年整体销售订单 78.32亿(不含税), 同比+35%, 2023年新承接的储能系统订单达 6.41亿元(不含税), 同比+145%; 外销订单 19.91亿元, 同比+119%, 年内新增拓展近百家海外客户, 海外业务在发电供电、 工业电气配套、 新基建多领域销售快速增长。 2024年公司新签数字化订单 2.29亿元(含税), 截至目前累计承接 数字化订单超 6亿元。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公司以变压器为基本盘, 纵向拓展储能+数字化工厂, 随着变压器、 储能数字化工厂的投产, 公司产能不断提升,业 绩 有 望 高 增 。 我 们 预 计 公 司 2024-2026年 实 现 营 业 收 入91.65/120.46/152.53亿元, 同比增长 37%/31%/27%, 2024-2026年 实 现 归 母 净 利 润 7.96/10.68/13.34亿 元 , 同 比 增 长58%/34%/25%, 对应 PE 为 22X/17X/13X。 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风险, 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政策变动风险。
明阳电气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2-05 27.95 -- -- 34.66 24.01%
39.17 40.14% -- 详细
公司基本面:为明阳集团旗下子公司,赓续“能动”基因,国内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骨干企业。公司从配电箱制造起步,现已发展成为以智能变压器、箱变,智能成套开关设备三大业务为主体的智能化输配电装备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光伏、风能、储能)和新基建(数据中心、智能电网)领域。 主营业务方面:2023H1,公司箱式变电站/成套开关设备/变压器占比分别为69%/15%/12%,毛利率分别为20%/19%/27%。 财务分析:2022-2023Q3,公司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均保持同比50%以上的高增速。2023Q1-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03亿元,同比+65.94%,归母净利润3.19亿元,同比+88.66%,公司毛利率达23%,净利率达10%,行业看点:新能源建设++电网升级改造驱动国内外输配电设备需求共振。 变压器驱动力:新能源配套、电网升级改造等需求提升。以风电、光伏为主的新能源装机容量加速扩张,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217GW,同比+148%,风电新增装机76GW,同比+102%。2024-2025年,我们预计装机分别为:光伏:220GW、260GW,同比+1%、+18%。 陆风:75GW、80GW,同比+7%、+7%。 海风:10GW、15GW,同比+67%、+50%。 海风大型化、高容量趋势下,海风油变具备渗透率提升、竞争格局较优的强β属性。 海风机组高容量、大型化趋势下,油变由于价格低、容量大、电压等级高且适合潮湿环境等特点,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另外,海上环境恶劣,对变压器的质量要求极为苛刻,变压器故障的更换成本远高于变压器的采购成本,所以海风客户的价格敏感度不高,具有较强的品牌忠诚度。 目前,像海风、船舶制造等高端市场的变压器主要由外资品牌占据,竞争格局较优。变压器面临的认证和供应商准入壁垒需要厂商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并且需要通过主机厂较长时间的考核。我们认为,海风变压器国产替代过程中,率先给主机厂供货的变压器企业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和先发优势。公司核心看点:市场++产品//技术++客户高端化驱动公司由周期走向成长,海上产品有望贡献新增长点。 市场高端化:聚焦新能源+新基建,受益下游行业高景气,公司由周期走向成长。 产品与技术高端化:高技术门槛的海上产品率先实现进口替代,打破外资品牌垄断,有望贡献新增长点。 海风变压器(一次升压):公司干变和油变技术路线并行,在高技术门槛的海风升压变压器和海风充气式环网柜成功实现进口替代。 海上升压站(二次升压):公司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风35KV、66KV智能升压系统。公司海上升压系统总体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截至2022年年底,公司海上升压系统已应用在30多个海上风场。 海上光伏:成功中标66kV预制式智能化海上光伏升压系统,将成为首款GW级应用于海上光伏发电项目的66kV升压系统,国内领先。 高电压等级产品:公司110KV等级以上的GIS、变压器等产品已具备出货能力。 客户高端化:已与五大六小、两大电网、两大EPC等大型公司建立长期合作,截止至2023H1,华电集团、大唐集团、中广核、三峡能源等10余个大型央、国企发电集团业主,在30余个海风项目中选择公司的海上升压系统产品。未来若由业主方主导海风招标,公司产品有望凭借项目经验及客户关系放量。 投资建议:基于以上公司核心看点,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50.6/63.3/78.2亿元,归母净利润4.8/6.4/8.4亿元,对应当前PE为18X/13X/10X,首次覆盖,给予明阳电气“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及标准发生变动的风险;竞争格局恶化的风险;电网投资规模不及预期;海风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公司订单执行不及预期。
爱旭股份 房地产业 2023-11-29 16.74 -- -- 16.60 -0.84%
19.18 14.58%
详细
深耕光伏十四年,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爱旭股份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科技企业,核心业务包括光伏电池、组件研发制造与提供光储用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2022年电池出货超34GW,全球市占率12.5%,2018-2022年,电池销量稳居行业全球前二,电池龙头地位稳固。公司是管式PERC技术发明者,引领上一轮PERC技术迭代。2021年创新发明N型ABC电池,再次引领电池技术变革,我们预计2023年底公司将具备10GW ABC电池组件满产产能,全年ABC组件出货有望超2GW,并另建设、规划义乌、济南两地合计45GW的ABC产能。 XBC行业:高壁垒的高效路线,龙头押注加速迭代蜕变。IBC(叉指式背接触电池)是一种将正面的金属栅线放到电池背面减少阳光遮挡从而提高转换效率电池结构,具备高效、美观优势。 XBC技术历史悠久,原本聚焦“小而美”的高端分布式市场,其高效、高壁垒的特点吸引了爱旭、隆基的共同押注。在龙头企业巨额投入、行业关注度迅速提升的背景下,有望迎来降本迭代从而的走向广阔市场的蜕变。BC结构与主流的TOPCon、HJT叠加后可带来1%+的效率提升,对应组件端同版型获得20-40W功率优势摊薄电站端BOS成本获取更高溢价。XBC行业当前双龙头格局稳固,是产能集中度高,不内卷的稀缺赛道格局。同时,多家光伏龙头厂商在XBC技术均有储备,未来有望成为各家TOPCon、HJT产能提效升级的方向。 三年积淀铸就ABC组件,大功率优势驰骋高价值市场。爱旭2021年发明ABC技术到今年底珠海10GW产能满产,三年时间成功打造电池效率26.5%,组件交付效率24%的大功率产品,美观、高功率的优势在海外高价值市场给予了ABC高额溢价,2023H1ABC 组件不含税均价约 2.20元/W,较欧洲地区PERC组件销售溢价约30%。根据我们测算,在国内地面电站市场,大功率及发电增益优势也给与ABC超0.26元/W的理论溢价,而在BOS成本更高海外分布式及地面电站溢价将更为可观。未来随着良率、效率、双面率逐步提升,ABC组件在维持高盈利的同时有望开拓更为广阔的地面电站市场。我们预计2023年公司ABC组件出货超2GW,国内占比超50%。2024年ABC组件出货超15GW,海外占比持续提升,有望贡献利润超20亿元。核心逻辑:公司是PERC电池龙头,发明高效ABC技术持续引领行业创新,产能加速扩张出货增速显著,未来有望持续受益于新技术溢价带来的超额利润。我们预计2023年公司PERC电池出货36GW,ABC组件出货2GW。基于光伏行业竞争加剧、产业链价格大幅下滑,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4/25年收入301/346/524亿元,归母净利24/33/46亿元,对应PE 13X/10X/7X。公司是N型BC先锋,看好公司受益于新技术溢价带来的超额利润,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摩擦与壁垒加强、新技术进展低于预期、关键原材料出现供应不足风险、专利风险、产能规划进展不及预期。
贝斯特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9-12 24.38 -- -- 31.25 28.18%
38.50 57.92%
详细
基本面梳理:公司专注精密制造,已成长为涡轮增压器零部件龙头。公司1997年成立以来,专注精密零部件和智能装备及工装产品,持续拓展产业布局,已形成“工装夹具、铸造产业、精密加工、智能制造”四大产业联动发展的独特竞争优势:1)工装夹具起家,21世纪初精密零部件加工业务进入汽车领域,随后逐步发展为涡轮增压器零部件龙头,2019年以来通过收购布局新能源车产业链,2022年设立全资子公司宇华精机,切入“工业母机”新赛道;2)财务状况健康,业绩保持逐年提升,盈利水平相对稳健;3)股权结构相对集中,保证决策稳健高效。 电动智能化大势叠加自主化浪潮,催生行业新机遇:1)政策与市场驱动下,新能源汽车与节能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一方面,混动汽车仍需要涡轮增压器且渗透率高于传统燃油,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产业处于快速成长阶段,零部件供应格局尚未定型,率先布局、绑定优质主机厂的企业仍将享受发展红利;2)自主可控成为制造行业发展趋势,高端机床等领域的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我们认为未来在滚珠丝杠等核心部件的国产化道路上将涌现一批优质国产企业;3)人形机器人有望实现“从0至1”的产业突破,核心零部件如丝杠产品迎来国产供应链切入的成长机遇。 公司核心看点:传统业务保持稳健,加速新能源转型、“工业母机”步入收获期。基于以下三点逻辑,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发展:1)公司作为涡轮增压器核心零部件龙头厂商,传统燃油做实做强,并向增程式、混动汽车零部件拓展,确保公司的现金流和基本盘;2)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能释放,持续拓展主流客户,有望迎来量价齐升,成为公司短中期业绩增长的有力支撑;3)切入“工业母机”,滚珠丝杠等核心部件已下线并送样,将为公司长期发展注入新动能。 投资建议:基于以上公司核心看点,我们认为公司将形成保障业绩稳健增长的三梯次产业链。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13.6/17.1/22.3亿元,归母净利润2.7/3.4/4.3亿元,对应当前PE为29.9/23.8/18.6X,首次覆盖,给予贝斯特“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周期波动的风险;涡轮增压器行业竞争格局恶化的风险;新能源转型不及预期的风险;工业母机核心零部件送样不及预期;公司订单执行不及预期;汇率变动的风险。
广信材料 基础化工业 2023-09-01 14.44 -- -- 27.54 90.72%
27.54 90.72%
详细
事件:2023 年 8 月 29 日,广信材料发布 2023 年半年报。2023H1 公司营收 2.43亿元,同比-15.85%;归母净利 0.20 亿元,同比扭亏。其中 2023Q2 营收 1.39 亿元,同比-0.64%;归母净利 0.07 亿,同比扭亏。 投资要点 光刻胶盈利大幅改善,光伏用胶多点开花 2023H1 公司 PCB 光刻胶及配套材料业务营收 1.50 亿元,同比-4.45%,毛利率 33.95%,同比+15.02pct。我们预计 PCB 光刻胶及显示光刻胶等光刻胶收入共约 1.4 亿元,毛利率近 30%,公司 PCB 光刻胶盈利能力大幅改善,我们认为得益于公司产品结构优化及树脂等原材料成本改善。我们预计光伏 BC 绝缘胶收入 0.1 亿元,全年预计收入 0.5-0.6 亿元。公司在光伏条线另外一核心产品为电镀铜感光胶(掩膜材料),目前价值量我们预计在 3000 万/GW 左右,已向各头部厂家送样。此外,公司还布局 0BB 点胶胶水、抗氢氟酸蚀刻胶、抗电镀胶等光伏新技术相关产品,各类产品均已向下游客户送样测试,未来有望贡献增量。 涂料业务仍待修复,电动车及印铁材料有望开启第二增长极2023H1 公司涂料业务营收 0.69 亿元,同比-31.13%,毛利率33.65%,同比+0.60pct。我们预计其中电动汽车内外饰涂料、金属包装涂料、功能膜材涂料等新业务 0.1-0.2 亿元,全年有望贡献收入超 0.6 亿元,有望开启涂料业务第二增长极。消费电子涂料约贡献收入 0.5-0.6 亿元,主要来自子公司江苏宏泰,2023H1 仍处亏损状态。 我们认为随着下半年新涂料收入规模提升及子公司管理改善,全年涂料业务整体有望扭亏。 股权激烈绑定核心管理、技术人员,提升公司业绩确定性 公司8 月 3 日公告拟向公司高管、核心技术/业务人员共 38 位激励对象授予 150 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 7.79 元/股;业绩考核目标:2023-25 收入不低于 5/6/7 亿元或净利润不低于 0.35/0.45/0.6 亿元。 股权激烈草案的出台有利于公司绑定核心管理及技术人才,保证公司业务发展的稳定性,我们预计随着股权激励发出公司业绩确定性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公司切入光伏材料领域、发展迅速,PCB 油墨及涂料主业企稳、盈利复苏,看好公司光伏业务的成长性。基于 PCB 需求及消费电子需求复苏不及预期,我们下调公司业绩,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0.35/0.80/1.48亿,对应PE 80X/35X/1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行业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摩擦与壁垒加强、新技术进展低于预期、汇率波动过大、行业产能扩张过快竞争加剧。
东方日升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8-29 20.58 -- -- 20.99 1.99%
20.99 1.99%
详细
事件:2023年8月25日,东方日升发布2023年半年报。2023H1公司营收176.07亿元,同比增长39.56%;归母净利8.61亿元,同比增长70.65%。 其中2023Q2营收108.3亿元,同比增长50.38%,环比增长59.81%;归母净利5.50亿,同比增长88.53%,环比增长76.95%。公司Q2业绩超出我们预期。 投资要点组件量利双升,产能扩张加速2023H1公司组件出货约8.4GW,收入135.26亿元。其中Q2我们预计出货5.2-5.3GW,单W盈利约6分。我们预计公司Q2组件盈利环比大幅提升主要得益于硅料跌价前签订的高价单与美国组件收入确认。公司现有马来西亚组件产能3GW,预计后续各季度将稳定向美国出货700-800MW,有望持续提升公司组件盈利能力。2023H1公司组件产能已达25GW,我们预计当前在建组件产能约21GW,预计到2023年底公司组件产能将达到46GW。另外,硅料业务2023H1出货0.48万吨,我们预计Q2出货超0.25万吨,贡献利润超0.7亿元。 储能业绩超预期,美国渠道、品牌优势显现2023H1公司储能系统我们预计出货超1.5GWh,其中确认收入预计超1GWh,净利润约1.7亿元。其中Q2预计确认收入超600mwh,净利润约1亿元,净利率13-14%。储能盈利超预期,我们认为主要得益于碳酸锂跌价的剪刀差收益、美国市场高盈利。公司美储渠道、品牌壁垒优势逐步显现,我们预计公司储能全年出货4GWh,海外出货占比60%+。 异质结降银先锋,投产进展顺利公司在异质结降银路线上量产进度快,报告期内公司金坛二期异质结电池4GW量产线介质供应后12天首线首批下货;两个月首线实现满产,吸杂后平均效率25.5%,冠军电池量产效率26%,可利用良率98.5%,单日单线产量达34万片,碎片率低于0.9%。我们预计金坛4GW产能9月中旬满产,宁海5GW预计8月底实现出片,年底满产。我们预计公司HJT组件2023年出货约2GW,2024年出货有望超10GW。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是异质结龙头玩家,大储异质结双轮驱动,我们预计2023年全年组件出货超25GW,其中HJT出货约2GW,大储出货超4GWh。基于硅料价格下行压力及下游市场竞争加剧,我们下调公司业绩,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19/26/35亿,对应PE11X/8X/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摩擦与壁垒加强、新技术进展低于预期、汇率波动过大、行业产能扩张过快竞争加剧。
通威股份 食品饮料行业 2023-08-24 31.21 -- -- 33.83 8.39%
33.83 8.39%
详细
事件: 2023年 8月 21日,通威股份发布 2023年半年报。2023H1公司营收740.68亿元,同比增长 22.75%;归母净利 132.70亿元,同比增长 8.56%。 其中 2023Q2营收 408.24亿元,同比增长 14.50%,环比增长 22.80%; 归母净利 46.69亿,同比减少 33.58%,环比减少 45.72%。公司二季度末资产减值约 14.5亿,其中包含存货减值约 5亿、固定资产减值约 9亿,我们预计分别来自组件存货减值与无法升级的 PERC 产线计提。同时二季度其它收益约 7.7亿元,我们预计主要为经营相关政府补助。 投资要点 硅料龙头地位稳固,布局硅粉深挖降本潜力 2023H1公司硅料出货 17.77万吨,同比增长 64%,实现满产满销。硅料国内市占率达到约 30%,龙头地位稳固。其中 2023Q2我们预计出货超 9.5万吨,权益出货约 7.5万吨。公司硅料生产成本目前已降至 4万元/吨以内,我们预计 Q2单吨净利约 5万元。同时,公司 N 型料出货迅速提升,销量同比增长 447%。年内公司在包头、广元两地分别规划新建 30万吨、 40万吨工业硅项目,其中一期项目均拟于 2024年底前建成投产,布局上游硅粉持续深挖降本潜力。 电池盈利维持高位,新技术多线进展顺利 2023H1公司电池销量35.87GW,同比增长 65%,我们预计其中外售约 27GW,自用约9GW。2023H1公司 PERC 电池非硅成本同比下降 16%,我们预计电池公司 PERC 及 TOPCon 电池 2023Q2单 W 平均盈利约 7分。 公司各条电池技术路线进展顺利,TNC 电池量产平均转换效率已提升至 25.7%(未叠加 SE 技术),良率超过 98%。当前公司 TNC 电池产能已达 25GW,预计到 2024H1公司 TNC 电池产能将达 66GW。 同时,公司 THC 电池中试线已完成双面纳米晶技术开发,当前最高转换效率已达到 26.49%,210-66版型叠加 0BB 技术后组件最高功率已达 743.68W,使用 110μm 硅片量产良率依然可达到 97%以上。 此外,公司铜互连技术在设备、工艺和材料等方面的开发均取得重要突破,将持续推动 HJT 产业化进程加快。公司还在背接触电池、钙钛矿/硅叠层电池等前沿技术领域取得积极进展,P 型 TBC 研发批次效率达到 25.18%,N 型 TBC 最高研发效率达到 26.11%,钙钛矿/硅叠层电池效率达到 31.13%。 组件产能攀升迅速,国内外市场全面发力 2023H1公司实现组件 销量 8.96GW,组件年产能已提升至 55GW。公司抢抓国内风光大基地项目提速契机,连续中标包括华润电力、三峡、中电建、国家能源集团等多个项目,累计中标容量超 9GW。在国内分布式市场,与正泰、阳光、创维等平台客户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实现市场份额显著提升。海外市场方面,公司上半年继续聚焦欧洲、亚太、南美等目标市场,完成超 6GW 海外框架订单签约。 新投 32GW 拉棒、切片、电池产能,完善一体化布局 2023年 8月 21日,公司公告拟在乐山市五通桥区、峨眉山市分别建设 16GW拉棒、切片、电池项目。单个项目投资总额均为约 100亿元,其中年产 16GW 拉棒切片投资约 50亿元,年产 16GW 电池片项目投资总额约 50亿元。两项目合计投资总额约 200亿元,合计新扩 32GW拉棒、切片、电池产能,均将力争在 2024年底建成投产,2025年底达产。我们认为公司此举将补足硅片产能,完善从上游硅料到下游组件的一体化产能布局。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电池环节双龙头,看好公司转型、跻身一体化龙头行列。基于硅料价格下行压力及下游市场竞争加剧,我们下调公司业绩,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 174/135/189亿元,对应 PE 8X/10X/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光伏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硅料价格大幅波动;海外市场拓展受阻;新技术投产不及预期等。
聚和材料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8-23 74.09 -- -- 78.88 6.47%
78.88 6.47%
详细
事件: 2023年 8月 17日,聚和材料发布 2023年中报。2023H1公司营收 41.81亿元,同比增长 23.56%;归母净利 2.69亿元,同比增长 24.71%。其中2023Q2营收 23.98亿元,同比增长 41.86%,环比增长 34.42%;归母净利 1.45亿,同比增长 29.32%,环比增长 16.94%。 投资要点: 正银龙头地位稳固,产能持续扩张 2023H1公司正面银浆出货量为 844吨,较比上年同期增长 23%,其中 2023Q2正面银浆出货预计超 470吨,环比增长约 27%。我们预计 2023H1正面银浆出货结构中,PERC/TOPCon/HJT 占比分别为 87%/12%/1%,N 型占比约13%,N 型占比较 2023Q1提升。我们预计 2023Q3随着 TOPCon新增产能投放,N 型出货占比有望超 30%。我们预计 2023Q3公司正面银浆出货 550-600吨,全年出货有望超 2000吨。 2023H1公司项目“年产 3,000吨导电银浆建设项目(二期)”已投入建设,拟于 9月底建成。同时,公司拟在泰国建设年产 600吨银浆的项目,公司国内外产能持续扩张,支撑市占率进一步提升。 收购上游银粉公司,扩张银粉产能 2023H1公司收购江苏连银100%股权(更名为聚有银),聚有银将建设全球顶尖的粉体研发中心,以拓展开发 MLCC、锂离子电池、半导体等领域使用的纳米级粉体材料。此外,公司拟投资 12亿在常州建设“高端光伏电子材料基地项目”,完成后可实现年产 3,000吨电子级银粉。公司在上下游市场深度协同,有利于公司进行新业务的开发与合作,降低整体经营风险。 加大研发投入,打造第二、第三成长曲线 2023H1公司研发投入2.7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 6.62%,公司在加大核心技术研发的同时,公司产品全面覆盖光伏银浆主流技术路线需求,持续围绕“高铜含低电阻低温浆料技术”等多项光伏金属化关键技术进行突破创新; 非光伏银浆领域,电子浆料经过 3年多的技术沉淀,公司已形成 8大系列,70余个 SKU,产品覆盖射频、片式元器件、电致变色玻璃、LTCC 等多个市场;胶粘剂围绕光伏、动力储能和消费电子等核心市场需求,开发了包括导热、结构、灌封、功能粘接等多个功能系列产品,其中多个主打产品已通过核心客户验证,获得稳定订单需 求。电子浆料、胶粘剂有望成为公司第二、第三成长曲线。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认为公司是光伏正面银浆龙头,充分受益于 N 型电池渗透率提升,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6/8/10亿元,对应 PE 22X/16X/13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光伏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海外市场拓展受阻; N 型电池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政策变化风险。
苏文电能 综合类 2023-07-11 55.80 -- -- 60.47 8.37%
60.47 8.37%
详细
苏文电能:行业内稀缺EPCOS一站式电能服务商 公司成立于2007年,深耕江苏市场多年,取得了较为全面的业务资质,积累了丰厚的技术和人才储备,成为了独特的EPCOS一站式电能服务商,是行业内较少的同时具备电力设计服务、电力设备、电力施工及智能用电服务、光伏储能一站式全产业链服务能力的民营企业。 电网投资高景气,智能配电网成投资重点,结构性机会显现 电网投资高景气:自2021年进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阶段以来,电源、电网投资规模逐步提升,2022年电网投资达到5012亿元,同比增长2%,电源投资达到7208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新能源投资占比提升至87%。为了匹配高比例的新能源接入以及满足源-网-荷-储协同互动、高电气化率等新型电力系统需求,我们认为电网投资有望持续高增长。 智能配电网成投资重点: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新格局下,组成配电网的元素日益多样化,网架结构日益庞杂,配电系统中的多元源-荷-储呈现出非线性、随机性等特征,对配电网的智能化改造升级任务愈发急迫。十四五期间,针对配电网建设投资,国家电网规划超过1.2万亿元,南方电网规划3200亿元,分别占各自电网建设总投资的60%/48%以上。 结构性机会显现:1)电力勘察设计行业:电力工程施工与设计服务主要服务于电网项目建设,与国家对电网的投资力度息息相关。竞争格局长期以国有电力设计院为主,随电力体制改革推进,行业市场化程度加深,民营企业市场机遇逐步扩大。2)电力设备行业:“十四五”期间,智能配电网成投资重点,配电设备有望迎升级、新增需求。3)智能用电服务行业:随着智能电网的高速发展,智能用电服务已成为了智能电网建设中增长最为迅速的子行业之一。在“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推进和用户端用电模式的转变下,智能用电服务行业有望拥抱巨大发展机遇。 EPCOS一站式电能服务优势显著,资质+客户+技术构筑公司护城河 EPCOS一站式电能服务优势显著。相比单一从事设计或者EPC总包的企业来说,公司链条完整,在设计、施工和设备生产方面具备自主承做能力,还具备项目后续智能运维服务能力,在业务跨区域拓展中有差异化竞争能力。 受益能源数字化浪潮,智能用电业务(O端)有望打开成长空间。公司智能用电业务主要面向工商业用户,旗下电能侠云平台可通过削峰填谷和需求侧管理,持续为企业节省电费,客户黏性较强。截止2022年年底,公司已接入变电站4300+,光伏站100+,储能站30+,有望通过此业务挖掘储能潜在客户。 资质+客户+技术构筑公司护城河。1)资质:业务资质全面,在江苏省内处于第二梯队,竞争实力突出。江苏作为电力投资大省,电力服务产业发达,市场竞争激烈。公司资质齐全,在江苏省内竞争实力突出,处于第二梯队。另外,在电力咨询设计业务方面,公司于2023年4月10日取得了甲级工程设计资质(行业/电力/送电工程),后续可获取特高压业务。2)客户: 工商业客户资源优势显著,公司异地扩张动力足。公司立足江苏开拓省外,对已形成业务合作的工商业客户具备较强的黏性,2022年公司省外业务占比达到27%,主要客户均为大型头部企业,包括北汽新能源、中创新航、比亚迪、蜂巢能源、当升科技、理想汽车、恩捷股份等大型工业和商业服务企业。业务区域覆盖上海、安徽、浙江、湖南、内蒙、天津、广东、山东、陕西、河南等十余个省份。3)技术:技术研发创新优势显著,高校合作助力新产品落地。苏文电能相比同业公司永福股份研发投入较大,2022年苏文电能研发投入0.85亿元,营收占比3.6%,而同业公司永福股份研发投入0.71亿元,营收占比3.3%。 另外,公司与高校深入合作,加快PCS等新产品的研发和投产。 深度参与新能源发展浪潮,光-储-充贡献新增长点p (1)光储行业:电力供需紧平衡有望带来持续政策利好和收益提升。光储收入端:工商业分时电价调整,峰谷价差拉大,经济性凸显。光储成本端:碳酸锂、硅料等原材料价格下降。收入端和成本端的双重利好,有望给工商业光、储带来需求弹性。 公司光伏业务:工商业客户资源有利支撑分布式光伏EPCO导入。公司分布式光伏EPC经验丰富,有望通过EPCO模式顺利导入,另外公司过去积累的工商业客户资源丰富,有利于支撑光储业务快速放量。 公司储能业务:储能EPC工程放量,定增发力PCS、逆变器等设备。公司在工商业储能+大储EPC工程上取得丰富的项目经验。另外,2022年4月公司募集不超过13.8亿元用于建设“智能电气生产基地”和“电力电子设备及储能技术研发中心”项目,其中电力电子设备研发中心将研发PCS、逆变器等设备,公司储能板块日趋完善,推动储能EPC降本增利。2023年2月,公司全资子公司思贝尔海纳储能与瑞浦兰钧就电芯、储能、综合能源业务达成合作框架协议,瑞浦兰钧将基于自身在地方区域的优势、工控领域的积累,向苏文电能推荐相关高能耗企业,推进大型储能、工商业储能客户及优质项目合作。 p (2)充电桩行业: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推动充电桩需求高增 为拓展用户侧电力设备和与原有EPC业务形成配套,公司布局充电桩业务,未来有望采取差异化战略切入细分市场。2022年,公司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江苏思贝尔海纳储能有限公司负责充电桩业务。公司充电桩设备包括直流快充桩和交流慢充桩,公司充电品牌为“电能侠充电”,截止至2023年一季报,“电能侠充电”加盟的站点约200座左右,未来将以充电桩网络的形式运营,并且此200座站点中快充与慢充的比例约为1:3,基于居配项目、居民小区慢充充电桩将为公司此次充电网络设计的重点之一。未来,公司规划采取差异化竞争战略切入较为空白的细分市场,比如针对工业园区推出叉车、工程车的慢充充电桩。 盈利预测与估值 苏文电能是行业内稀缺的全产业链布局的电力EPCOS企业,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36.38、50.04、68.5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83/8.04/11.05亿元,对应PE为19、 14、10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配电网投资不及预期,光伏、储能、充电桩等新能源业务发展不及预期,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公司省外业务开拓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威胜信息 计算机行业 2023-07-04 30.39 -- -- 30.48 0.30%
30.48 0.30%
详细
基本面梳理:公司是领先的能源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物联网“连接与通信”相关领域,产品贯穿物联网感知层、网络层及应用层,场景覆盖“网内”+“网外”。1)发展逐步实现技术积累并与国网、南网等知名客户开展长期合作;具备敏锐的政策跟随与技术趋势洞察能力,实现不同阶段相关产品和方案的快速增长;随数字化、智能化兴起,持续拓展下游场景+海外市场。2)财务层面,公司收入稳健增加、海外占比提升,盈利水平呈波动上升态势。3)公司股权结构相对集中,核心架构稳定,主要人员具备长期行业积淀,有助公司持续稳健经营与发展。 行业趋势:全球推进“数字赋能”,我们认为未来将在长周期中演绎数字电网+数智城市的新时代,具体来看将呈现三大趋势:1) “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转型升级,投资向配网智能化倾斜;2)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主要国家共识,数字经济发展活力持续释放,将加快数智化城市建设,丰富产品应用场景;3)海外市场迎来电力AMI及智慧水务市场机遇,尤其是拉美、中东、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大,中国企业积极出海。 公司核心看点:核心技术构建产品矩阵,优质客户基础走向国际。基于以下三点逻辑,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发展:1)公司持续高研发形成核心技术,产品性能优异渗透多元场景,将充分受益于“数字电网”+“数智城市”两大发展方向;2)行业具备较高壁垒,公司先发优势突出,与知名企业长期深度合作,将保障公司收入的稳健增长、行业市占率领先;3)全球迎接能源物联网、城市物联网建设发展机遇,公司海外业务将成为新增长引擎。 投资建议:基于以上公司核心看点,我们认为公司将迎来“网内”+“网外”、国内+国外的新发展阶段。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25.9/32.8/39.5亿元,归母净利润5.4/6.9/8.5亿元,对应当前PE为28.08/21.94/17.79X,首次覆盖,给予威胜信息“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及标准发生变动的风险;行业竞争格局恶化的风险;电网投资规模不及预期;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公司订单执行不及预期。
东方日升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6-16 22.33 -- -- 27.20 20.89%
26.99 20.87%
详细
深耕光伏十七年,老牌组件企业紧抓新机遇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光伏组件制造商,并多线布局太阳能电站 EPC、储能系统和光伏硅料等业务。2017-2022年,公司组件出货处于全球 5-7名区间,22年公司组件出货 13.5GW,销量市占率 4.9%,一体化组件二线龙头地位稳固。公司深耕异质结技术多年,N 型技术变革下引领异质结路线扩产,2023年将新投产 9GW/16GW 异质结电池/组件,异质结新增电池产能规模位居行业第二。同时,公司前瞻性切入海外储能市场,目前是国内领先的储能集成系统供应商。面对大储需求爆发,通过电芯采购与新增产线建设持续加码。截止 23年 1月,公司大储、工商储系统合计订单已达 4GWh。 异质结大功率优势显著,降银先锋量产领跑 异质结组件在各尺寸相同版型下,相较 PERC/TOPCon 组件均具备功率优势,其发电增益优势也逐步获得电站端认可从而拥有高额的单瓦溢价。公司系统性布局专利落实异质结降本,应用无主栅技术叠加银包铜大幅降低异质结银浆成本至 7-8分/W,有望助力异质结成本与 TOPCon 打平。降银技术领先与定增的成功发行让公司异质结量产领跑行业,2023年公司将新投产 9GW 异质结电池、16GW 异质结组件。我们预计公司 2023年异质结组件出货有望超 2GW,盈利能力超过 PERC组件。 紧抓储能机遇,前瞻布局开启第二曲线 公司 2018年前瞻性布局储能,目前是国内领先的储能系统供应商,储能系统出货国内前十。 近年持续耕耘海外市场,与 FlexGen、SMA 等海外厂商合作紧密,在北美、欧洲均有多个项目落地。 2022年储能系统完成 GW 级出货,净利润超 4000万元。公司当前储能系统订单合计 4GWh,签订15GWh 电芯采购与 10GWh 集成产线建设持续加码。随着电芯价格回落及零部件自供率提升,公司储能产品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储能业务有望量利齐增,开启第二成长曲线。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公司是异质结降银路线先锋,将在本轮 N型技术变革潮流中引领异质结路线的量产。同时公司前瞻布局海外储能,爆发元年持续加码,将充分享受尚处产业初期的大储、工商储的超高行业增速。我们预计 2023年公司组件出货 25GW,储能系统出货 4-5GWh,维持公司业绩预期。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 利 21/29/36亿元,对应 PE 12X/9X/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行业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摩擦与壁垒加强、新技术进展低于预期、关键原材料出现供应不足风险、各国产业政策变化。
禾迈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5-01 406.92 -- -- 576.44 -5.72%
419.47 3.08%
详细
事件:2023年4月26日,禾迈股份发布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营收15.4亿,同比增长93%,归母净利5.3亿,同比增长164%。 其中2022Q4,营收6.0亿,同比增长108%,环比增长42%,归母净利1.7亿,同比增长113%,环比增长6%。2023Q1实现营收5.8亿,同比增长153%,环比减少3%;归母净利1.8亿,同比增长102%,环比增长4%。 投资要点:微逆销量翻倍增长,2023年高增速持续2022年公司微型逆变器与监控设备营收12.4亿元,同比+175%,其中微逆销量116.4万台,同比+188%,监控设备销量19.7万台。分地区看,欧洲占比46%,北美26%,拉美19%,其中北美、欧洲市场毛利率均超50%。我们预计2023Q1微逆出货约45万台,预计欧洲市场占比近60%,2023Q2微逆出货有望超55万台,环比提升。我们预计2023年微逆出货有望超250万台,监控设备出货有望超30万台,总销量实现翻倍以上增长。 储能系统、户储逆变器2023年放量在即2022年公司储能系统营收0.69亿元,储能系统为2022年新设单独披露业务,主要为国内市场的大储和工商业系统。2023年预计储能系统有望增长5-10倍,对应约4-5亿收入,净利率有望达7-8%,2024年预计有望保持2-3倍高速增长。同时,2023年户储逆变器业务开始放量,全年销量有望超6万台,对应约4-5亿收入。公司储能业务储备多年,2023年多品类同步发力,有望与微逆渠道形成共振。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认为当前全球分布式光伏市场微逆渗透率较低,渗透率提升逻辑不变。基于公司是国内微逆龙头,发力储能。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11/18/28亿元,对应PE32X/19X/12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光伏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海外市场拓展受阻;微逆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政策变化风险。
通威股份 食品饮料行业 2023-04-28 37.18 -- -- 40.08 -0.47%
37.00 -0.48%
详细
事件: 2023年 4月 24日,通威股份发布 2022年年报及 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 1424亿元,同比增长 119.7%,归母净利 257亿元,同比增长 217%。其中,2022Q4,公司营收 403亿元,同比增长 122%,环比减少 3.4%,归母净利 40亿元,同比增长 85%,环比减少 58%。 2023Q1公司实现营收 332亿元,同比增长 35%,环比减少 17.6%%; 归母净利 86亿元,同比增长 66%,环比增长 115%。 投资要点 硅料量利齐增、产能持续扩张稳固龙头地位 2022年公司硅料销量 25.68万吨,同比+138%,预计权益销量约 20.2万吨,估计全年均价 22万元/吨(不含税),单吨净利超 12万元/吨。我们预计 2023Q1硅料销量约 8万吨,权益销量超 6万吨,单吨净利预计超 12万元/吨,贡献归母净利超 80亿元。2022年底公司硅料产能 26万吨,2023Q3乐山 12万吨投产后,将达到 38万吨,预计 2023年出货超30万吨。同时,公司拟募资 160亿元,投资包头 20万吨、云南 20万吨硅料项目,总投资 201.8亿元。当前公司硅料平均生产成本预计 4.5-5万/吨,已投产+在建+规划产能已接近 80万吨,龙头地位稳固。 电池片盈利修复、新技术多线进展顺利 2022年公司电池销量48GW,同比+37%,我们预计单瓦净利 5-6分,2022Q4单瓦预计 9分以上,全年净利润贡献约 25亿元。我们预计 2023Q1电池出货15GW,单瓦净利约 6-7分。2022年底公司电池产能超 70GW,182mm 及以上产能占比超 95%,PERC 产品非硅成本同比再降13%,大尺寸占比与降本进度领先行业。公司 TOPCon 技术选择PECVD Poly 产线并推出 TNC 电池产品,2022年已投产 9GW,平均转换效率 25.5%,叠加 SE 等技术后预计将提高至 25.7%。彭山16GW TNC电池项目预计 2023年下半年投产,建成后公司 TOPCon路线电池产能将达到 25GW。同时,公司拥有行业首条双面纳米晶+210半片铜互联 HJT 中试线,栅线线宽低至 15μm 以下,效率较印刷工艺增益 0.2%以上,良率达到 95%。叠层电池方面,公司小尺寸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实验室第三方认证效率达到 27.19%。 组件业务加速推进、国内外市场全面发力 2022年公司实现组件销量 7.94GW,同比增长 226%,2022年组件产能提升至 14GW, 出货量已进入全球 top10,预计 2023年底产能将达到 80GW。公司依托头部品牌+全球渠道,瞄准国内外市场,预计 2023年组件业务盈利将环比持续改善,公司组件全年出货目标 35GW,跻身一体化龙头行列。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基于硅料价格下行压力,我们略微下调2023年业绩。公司是硅料、电池环节双龙头,看好公司转型、跻身一体化龙头行列,我们上调 2024年业绩,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 188/192/242亿元,对应 PE 9X/9X/7X,维持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光伏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硅料价格大幅波动;海外市场拓展受阻;新技术投产不及预期等。
阳光电源 电力设备行业 2023-04-28 114.76 -- -- 123.05 7.00%
126.30 10.06%
详细
事件:2023 年4 月24 日,阳光电源披露2022 年年报和2023 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营收 402.6 亿元,同比增长67%,归母净利35.9 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2022Q4,营收180.3 亿元,同比增长106%,环比增长81%,归母净利15.3 亿元,同比增长1867%,环比增长32%。 2023Q1实现营收125.8 亿元,同比增长175%,环比减少30%;归母净利15.1亿元,同比增长267%,环比持平。2023Q1 净利润同比大增,环比基本持平,业绩超市场预期。 投资要点 逆变器2023Q1 盈利超预期,模块紧缺支撑价格 2022 年公司光伏逆变器出货量77GW, 同比+64%。逆变器全年渠道发货90 万台,我们测算工商业约15 万台(15GW),户用光伏约65 万台(10GW),户储PCS 约10 万台(1GW),集中式出货超50GW。我们预计逆变器2023 年出货120-140GW,渠道出货翻倍以上,中大功率IGBT模块紧缺有望支撑集中式逆变器全年挺价,逆变器业务高盈利预计维持全年。 储能海外占比高、电芯价格下行,有望量利齐增 2022 年公司储能系统出货量7.7GWh, 同比+157%,收入101.3 亿元,同比+223%,其中我们测算大储出货超7GWh,户储700-800MWh。公司预计2023 年全球大储市场约100GWh,我们预计公司储能系统全年出货18-20GWh,其中大储预计约16-17GWh,户储超30 万套(3GWh),海外业务占比预计超70%。海外占比高与碳酸锂价格下行背景下,公司储能业务有望量利齐增。 电站、风电、氢能业务全面向好 2022 年公司电站业务营收116亿元,同比+20%。2022 年风电变流器业务出货23GW,同比+53%,实现营收14.6 亿元,同比+24%,毛利率23.9%,同比+3.7pct,2023年风电进入装机大年业务有望进一步提高。公司新接大量氢电解槽订单,预计2023 年确认收入大幅提升。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公司2023Q1 业绩超预期,光储盈利全年向好,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 年归母净利64/90/120 亿元,对应PE 24X/17X/1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光伏逆变器竞争加剧;芯片等持续短缺导致公司出货不及预期;海外市场进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政策变化风险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7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