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蒋颖

开源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790523120003, 曾就职于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理学学士,商务英语双学位。 2017年到 2020年,先后就职于华创证券、招商证券,2021年 1月加入信达证券研究开发中心,深度覆盖 IDC&云计算产业链、物联网产业链、5G 产业链等。曾获 2020年 wind“金牌分析师”通信第 1名;2020年 21世纪“金牌分析师”通信第 3名;2020年新浪金麒麟“新锐分析师”通信第 1名;2019年新浪金麒麟“最佳分析师”通信第 5名。...>>

20日
短线
2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16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宝信软件 计算机行业 2023-08-22 49.00 -- -- 50.38 2.82%
50.38 2.82%
详细
事件 :2023年8月18日公司发布 2023 年半年报,2023 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56.77 亿元,同比增长 14.4%,实现归母净利润 11.62 亿元,同比增长 17.2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1.05 亿元,同比增长 17.29%。 点评: 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环比均大幅提升,各项业务实现较快发展根据公司公告,2023Q2 单季度实现营收 31.54 亿元,同比增长 28%,环比增长 25%,同比增速相比于 Q1 大幅提升(2023Q1 同比增速为 0.99%),2023Q2 实现归母净利润 6.63 亿元,同比增长 24%,环比增长 33%,同比增速相比于 Q1 大幅提升(2023Q1 同比增速为 9.66%)。 分业务来看,2023 年上半年软件开发业务实现营收 39.98 亿元,同比增长15%,服务外包业务实现营收 16.21 亿元,同比增长 14%,系统集成业务0.48 亿元。 在自动化方面,公司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与破解行业“卡脖子”难题等领域持续取得突破,持续加大机器人、 PLC、工艺模型等领域投入,实现机器人规模化、标准化入驻“宝罗云”,提供平台化运营服务;启动一批新产品研发与首台套攻关,不断提升机器人业务核心竞争力;迭代优化宝信新一代多核 PLC 主控产品,引领建立国内工业控制软件及系统国产化生态;明确构建工艺模型技术生态圈的突破方向,探索基于宝联登工业互联网平台,依托人工智能, 构建全流程、全产线工艺控制模型知识图谱,形成以工具库、模型库、数据库、案例库为架构的核心技术平台。 在工业互联网方面,宝联登工业互联网平台逐步迈入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产业生态套件ePlat 进入规模化推广阶段, 一网统管、智慧办公相关通用组件建设上线;工业互联套件iPlat 聚焦生产现场痛点,解决工控软件“卡脖子”问题,推出面向实时场景的、全集成、轻量化开发框架 iPlat4J-Smart;工业大数据套件 xData 持续提升各类业务用户的数据运用水平,提供一站式数据生态研发设计工具集;人工智能套件 xAI 实现 AI 模型高效构建管理,已沉淀多个核心工业智能算法模型库;基于应用开发套件 xDev 发布低代码组件并上线开发者社区。 公司的创新能力、行业地位和品牌形象持续得到巩固和提升。宝联登再次入选 2023 年度工业互联网国家“双跨”平台,始终保持国家第一梯队,入围中国科学院《互联网周刊》2023工业互联网 500 强(排名第三);荣获中国软件行业协“2022 年软件行业工业互联网领域领军企业”“2022-2025 中国软件诚信示范企业”“2022 年软件行业典型示范案例”;多项产品荣膺“2022 年度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最佳、优秀解决方案”;参与编制的国标获评“2022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二等奖”;电磁冶金项目获得“2022 年度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双碳时代,公司作为央企旗下信息高科技公司及国产软件提供商,深入践行“新基建”、“产业链安全”、“自主可控”等国家战略,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国产化替代与破解行业“卡脖子”难题,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全面推进国产自主可控高端控制系统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赋能产业智慧化。 上半年毛利率同比提升,高端自动化业务有望带动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公司 2023 年 H1 毛利率为 39.46%,同比提升 3.29 个百分点,未来,随着公司“从软到硬”一体化布局的不断延展,以自动化、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业务有望给公司软件开发业务毛利率带来较大提升空间,同时在双碳政策下,公司核心地段 IDC 机房资源稀缺性日益凸显,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以大型 PLC 工业软件为核心,赋能高端自动化业务全面发展高端自动化是公司未来重点战略方向,公司是国内稀缺的推出自主大型 PLC 控制系统的企业,在高端自动化领域拥有强劲的软硬件一体化竞争实力,“三大核心增长逻辑”助推公司自动化业务打开广阔发展空间。公司以大型 PLC 自动化工业软件为核心,积极拓展机器人(搭配宝信自主研发的 PLC)、SCADA 工业软件等自动化产品,同时有能力向大型 DCS(DCS=PLC+SCADA)控制系统切入,持续延展自动化能力边界,未来有望成长为国内全生态自动化龙头。 公司自动化三大核心增长逻辑为:1)产品序列扩张:公司未来将从大型 PLC 向中大型 PLC下沉,配齐高中端 PLC 产品线,并深化机器人、SCADA 工业软件等自动化产品布局,同时具备向 DCS 及 DCS 控制系统扩张的能力;2)增量+存量替换逻辑:双碳时代+国产替代背景下,以钢铁行业为代表的流程型行业“有必要+有能力”大力投入资本开支布局智能制造;大型 PLC/DCS 将逐渐开始进入到存量替换新周期;自动化产品标准化程度更高,跨行业扩张潜力十足;3)毛利率提升逻辑:自动化产品毛利率较高,有望带动整体盈利能力提升。 工业互联网平台厚积薄发,夯实智能制造云化基石公司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自主研发工业互联网平台宝联登 xIn3Plat 和人工智能中台等,工业互联网的布局一方面给公司打开成长新曲线,另一方面有望增强公司智能制造核心竞争力。在双碳时代,以钢铁、冶金、石化、化工为代表的高耗能流程行业,面临着“降本、增效、提质”的迫切需求,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新技术将发挥核心作用,流程行业“有能力+有需求”大力进行资本开支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国家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底座和组成部分,持续受到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公司工业互联网平台 xIn3Plat 连续多年持续入围工信部“双跨”平台,排名稳步提升,为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成长赛道;从长远来看,PLC 等自动化产品云化为大势所趋,而工业互联网平台是自动化产品云化的基础,为自动化云化筑就坚实根基,云化 PLC 有望助力公司实现弯道超车,持续夯实公司智能制造产业龙头地位。 宝联登 4.0 是公司基于 20 多年工业软件研发的技术储备,经过多年持续大规模研发,在宝武各类数智化应用场景中迭代优化而形成。产业生态 ePlat 套件 4.0 已进入规模化推广阶段,能快速满足用户需求,增强用户粘度,挖掘用户价值,促进平台规模化推广;工业互联 iPlat套件 4.0 助力实现工控软件国产化替代,解决工控软件“卡脖子”难题,基于“宝罗云”项目研发了物联网组件,推出工业互联套件高性能版;数据生态 5S 套件 4.0 持续提升各类业务用户的数据运用水平,提供一站式数据生态研发设计工具集,助力企业用户的数据研发;人工智能 xAI 套件 4.0 实现 AI 模型高效构建管理,已沉淀多个核心工业智能算法模型库;应用开发 xDev 套件 4.0 积极探索和改进应用构建、应用交付方面,为低代码和开发者社区的发布积蓄力量。 “宝罗”机器人应用场景不止于钢铁,未来行业扩张空间大2022 年 6 月 20 日,中国宝武开展万名“宝罗”上岗动员,将重任赋予旗下的宝信软件。 “宝罗”是宝武机器人的统称,截至 2021 年 11 月 24 日已上岗“宝罗”数约 1432 名,预计在 2026 年实现超万名“宝罗”上岗的总目标。目前,宝罗机器人种类繁多,按定位可分为工业、服务、特种三大类,工业宝罗已实现贴牌、取样、拆捆、喷印、家炮泥、铁水运输等功能;服务宝罗主要是 AI 虚拟服务机器人,即时满足客户需求;特种宝罗包括应用在矿山、港口码头等机器人(全自动装卸料机、重载 AGV 等)、专业运检机器人(水道巡检无人艇、高炉巡检无人机等)、检查维修机器人等。所有宝罗均接入“宝罗之家”云平台,可以实现OTA 在线升级,不断提升算法效率。 宝罗机器人能有效取代钢铁行业中的 3d 岗位即 dangerous(风险大)、dusty(环境差)、difficult(困难),解决许多工业化场景中的难点和痛点,有效降低人员劳动强度,缓解制造业领域劳动力短缺状况。公司承担宝钢万名宝罗计划的重任,持续赋能钢铁智能制造,除了钢铁自动化产线外,三大种类宝罗机器人还覆盖运输、矿山、港口、客户咨询等场景,其他多个场景也在定制化开发中,据公司机器人事业部介绍,公司未来有望走出宝武,在其他工业领域推广机器人应用,持续助力其他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劳动效率。据《2022 年世界机器人报告》,2021 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 322 台/万人,相比全球最高的韩国 1000 台/万人,新加坡 670 台/万人,日本 399 台/万人,密度仍有较大差距。截至 2023 年 1 月底,上海重点产业的机器人密度达到 383 台/万人,规上企业机器人密度仅到达 260 台/万人,潜在提升空间较大。我们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下,工业机器人需求或将持续增长,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伴随亿吨宝武数智化转型,信息化业务发展空间大背靠宝武大平台,乘数智化转型的战略东风,公司作为宝武集团“一基五元”战略中信息化的基石、智能制造核心,伴随亿吨宝武数智化转型,信息化发展空间大。公司是可以从 L0 做到 L5 的工业软件企业,信息化产品包括 MES、BI、WMS、MOM 等,其中,MES 产品近几年在国内企业市占率排名中稳居第一,已应用到多个行业。在“双限”、“双控”背景下,国家对于钢铁行业发展提出了“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加快推进兼并重组”、“严禁新增钢铁产能”等要求,宝武集团作为全球最大钢铁集团,并购重组进展不断加快,将从“信息系统的更新替换+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深化布局+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及新增需求+云计算部署需求”四方面大幅提升对于公司智能制造业务的需求。公司传统软件业务也早已拓展到除宝武集团以外的钢铁企业,以及非钢领域,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IDC 供需格局演变利好龙头,公司 IDC 业务进入投放新周期短期 IDC 行业供需格局演变利好龙头,公司作为批发型 IDC 龙头将核心受益,同时 IDC 业务将进入投放新周期,有望带来盈利+估值的戴维斯双击。短期来看,国家对于能耗、电力、安全合规等管控趋严,大量老旧、不合规机房被取缔,以及需求向核心地段大规模&绿色 IDC倾斜,使得优势 IDC 龙头竞争优势越发强劲,长期来看,IDC 行业需求将随着新应用爆发而持续增长。“资源禀赋+工业软件能力”结合赋予了公司 IDC 业务得天独厚的能力禀赋,上一轮 IDC 建设投放时间周期为 2013-2020 年,共计投建与上架近 3 万个标准机柜,从 2021年开始,公司启动宝之云华北宣化+宝之云上海罗泾五期机房项目,共计超 5 万个标准机柜,若我们不考虑其他新建机房项目,便已经是前一轮投放量的 1.7 倍。从 2021 年开始,新建项目部分机柜已经开始投放上架,未来随着上架率的持续提升,将赋能公司持续成长。 优秀的管理层和市场化激励机制,保障长期发展活力公司拥有优秀的管理层,推行市场化的激励机制,使得公司具备充足的发展活力和动力。公司作为央企,管理团队管理经验丰富,管理体制灵活,另外内部考核制度市场化,且多次推行市场化的激励方案,公司于 2017 年、2020 年、2022 年共发布 3 次股权激励,激励覆盖范围广,覆盖公司管理层、技术骨干、业务骨干等,一方面彰显了公司管理层对于未来长远发展的坚定信心,同时也有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充分释放公司发展活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宝信软件传承央企优质基因,深度布局自动化、工业互联网、信息化、云计算四大智能制造赛道,是国内稀缺的在高端自动化工业软件领域实现突破的企业,是国内产品序列完整的高端智能制造龙头,肩负高端智能制造国产替代的使命,长期成长空间大。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5.69 亿元、31.56 亿元、40.58 亿元,当前收盘价对应 PE 为45.83 倍、37.31 倍、29.01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IDC 建设与上架不及预期、宝武重组并购低于预期、5G 发展不及预期
宝信软件 计算机行业 2023-08-14 50.05 -- -- 50.54 0.98%
50.54 0.98%
详细
事件:2023年8 月 10 日,据宝信软件公众号信息,宝信软件全资子公司武汉港迪电气有限公司和广东永通起重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广东颐德港口钢卷库区无人化项目,项目建成后,库区将成为华南第一个港口无人化自动化库区。 点评:与子公司协同作战,持续拓展业务范围,拓宽市场空间武汉港迪电气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 年,2021 年被宝信软件收购,是公司的全资控股子公司。武汉港迪业务涵盖电气控制系统、高低压配电、机电工程总承包,下设电控事业部、配电及工程事业部,年产值8 亿元。依托自身强大的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港迪电气的产品与服务遍及港口、造船、铁路、盾构、建筑、冶金、水利、电力、矿业、环保、建材、石油石化、海洋工程等多个行业。 在公司智能装备事业本部的支持和协助下,广东颐德港口钢卷库区无人化项目成功签订。武汉港迪将提供8 台无人化桥式起重机电控系统和库区无人全自动行车控制系统(简称UACS),项目建成后,库区将成为华南首个港口无人化自动化库区。我们认为此次项目的签订,不但是公司和武汉港迪协同合作下的市场突破,更是为公司自动化业务进行行业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宝信软件作为央企旗下信息高科技公司及国产软件提供商,以大型PLC 和自动化工业软件为核心,积极拓展创新工业机器人、SCADA 和宝联登4.0工业软件等产品,深入践行“新基建”、“产业安全”、“自主可控”等国家战略,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国产化替代与破解行业“卡脖子”难题,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全面推进国产自主可控高端控制系统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赋能产业智慧化,长期成长空间广阔。 以大型PLC 工业软件为核心,赋能高端自动化业务全面发展高端自动化是公司未来重点战略方向,公司是国内稀缺的推出自主大型PLC 控制系统的企业,在高端自动化领域拥有强劲的软硬件一体化竞争实力,“三大核心增长逻辑”助推公司自动化业务打开广阔发展空间。公司以大型PLC 自动化工业软件为核心,积极拓展机器人(搭配宝信自主研发的PLC)、SCADA 工业软件等自动化产品,同时有能力向大型DCS(DCS=PLC+SCADA)控制系统切入,持续延展自动化能力边界,未来有望成长为国内全生态自动化龙头。 公司自动化三大核心增长逻辑为:1)产品序列扩张:公司未来将从大型PLC 向中大型PLC下沉,配齐高中端PLC 产品线,并深化机器人、SCADA 工业软件等自动化产品布局,同时具备向DCS 及DCS 控制系统扩张的能力;2)增量+存量替换逻辑:双碳时代+国产替代背景下,以钢铁行业为代表的流程型行业“有必要+有能力”大力投入资本开支布局智能制造;大型PLC/DCS 将逐渐开始进入到存量替换新周期;自动化产品标准化程度更高,跨行业扩张潜力十足;3)毛利率提升逻辑:自动化产品毛利率较高,有望带动整体盈利能力提升。 工业互联网平台厚积薄发,夯实智能制造云化基石公司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自主研发工业互联网平台宝联登xIn3Plat 和人工智能中台等,工业互联网的布局一方面给公司打开成长新曲线,另一方面有望增强公司智能制造核心竞争力。在双碳时代,以钢铁、冶金、石化、化工为代表的高耗能流程行业,面临着“降本、增效、提质”的迫切需求,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新技术将发挥核心作用,流程行业“有能力+有需求”大力进行资本开支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国家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底座和组成部分,持续受到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公司工业互联网平台xIn3Plat 连续多年持续入围工信部“双跨”平台,排名稳步提升,为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成长赛道;从长远来看,PLC 等自动化产品云化为大势所趋,而工业互联网平台是自动化产品云化的基础,为自动化云化筑就坚实根基,云化PLC 有望助力公司实现弯道超车,持续夯实公司智能制造产业龙头地位。 宝联登4.0 是公司基于20 多年工业软件研发的技术储备,经过多年持续大规模研发,在宝武各类数智化应用场景中迭代优化而形成。产业生态ePlat 套件4.0 已进入规模化推广阶段,能快速满足用户需求,增强用户粘度,挖掘用户价值,促进平台规模化推广;工业互联iPlat套件4.0 助力实现工控软件国产化替代,解决工控软件“卡脖子”难题,基于“宝罗云”项目研发了物联网组件,推出工业互联套件高性能版;数据生态5S 套件4.0 持续提升各类业务用户的数据运用水平,提供一站式数据生态研发设计工具集,助力企业用户的数据研发;人工智能xAI 套件4.0 实现AI 模型高效构建管理,已沉淀多个核心工业智能算法模型库;应用开发xDev 套件4.0 积极探索和改进应用构建、应用交付方面,为低代码和开发者社区的发布积蓄力量。 “宝罗”机器人应用场景不止于钢铁,未来行业扩张空间大2022 年6 月20 日,中国宝武开展万名“宝罗”上岗动员,将重任赋予旗下的宝信软件。 “宝罗”是宝武机器人的统称,截至2021 年11 月24 日已上岗“宝罗”数约1432 名,预计在2026 年实现超万名“宝罗”上岗的总目标。目前,宝罗机器人种类繁多,按定位可分为工业、服务、特种三大类,工业宝罗已实现贴牌、取样、拆捆、喷印、家炮泥、铁水运输等功能;服务宝罗主要是 AI 虚拟服务机器人,即时满足客户需求;特种宝罗包括应用在矿山、港口码头等机器人(全自动装卸料机、重载AGV 等)、专业运检机器人(水道巡检无人艇、高炉巡检无人机等)、检查维修机器人等。所有宝罗均接入“宝罗之家”云平台,可以实现OTA 在线升级,不断提升算法效率。 宝罗机器人能有效取代钢铁行业中的3d 岗位即dangerous(风险大)、dusty(环境差)、difficult(困难),解决许多工业化场景中的难点和痛点,有效降低人员劳动强度,缓解制造业领域劳动力短缺状况。公司承担宝钢万名宝罗计划的重任,持续赋能钢铁智能制造,除了钢铁自动化产线外,三大种类宝罗机器人还覆盖运输、矿山、港口、客户咨询等场景,其他多个场景也在定制化开发中,据公司机器人事业部介绍,公司未来有望走出宝武,在其他工业领域推广机器人应用,持续助力其他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劳动效率。据《2022 年世界机器人报告》,2021 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322 台/万人,相比全球最高的韩国1000 台/万人,新加坡670 台/万人,日本399 台/万人,密度仍有较大差距。截至2023 年1 月底,上海重点产业的机器人密度达到383 台/万人,规上企业机器人密度仅到达260 台/万人,潜在提升空间较大。我们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下,工业机器人需求或将持续增长,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伴随亿吨宝武数智化转型,信息化业务发展空间大背靠宝武大平台,乘数智化转型的战略东风,公司作为宝武集团“一基五元”战略中信息化的基石、智能制造核心,伴随亿吨宝武数智化转型,信息化发展空间大。公司是可以从L0 做到L5 的工业软件企业,信息化产品包括MES、BI、WMS、MOM 等,其中,MES 产品近几年在国内企业市占率排名中稳居第一,已应用到多个行业。在“双限”、“双控”背景下,国家对于钢铁行业发展提出了“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加快推进兼并重组”、“严禁新增钢铁产能”等要求,宝武集团作为全球最大钢铁集团,并购重组进展不断加快,将从“信息系统的更新替换+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深化布局+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及新增需求+云计算部署需求”四方面大幅提升对于公司智能制造业务的需求。公司传统软件业务也早已拓展到除宝武集团以外的钢铁企业,以及非钢领域,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IDC 供需格局演变利好龙头,公司IDC 业务进入投放新周期短期IDC 行业供需格局演变利好龙头,公司作为批发型IDC 龙头将核心受益,同时IDC 业务将进入投放新周期,有望带来盈利+估值的戴维斯双击。短期来看,国家对于能耗、电力、安全合规等管控趋严,大量老旧、不合规机房被取缔,以及需求向核心地段大规模&绿色IDC倾斜,使得优势IDC 龙头竞争优势越发强劲,长期来看,IDC 行业需求将随着新应用爆发而持续增长。“资源禀赋+工业软件能力”结合赋予了公司IDC 业务得天独厚的能力禀赋,上一轮IDC 建设投放时间周期为2013-2020 年,共计投建与上架近3 万个标准机柜,从2021年开始,公司启动宝之云华北宣化+宝之云上海罗泾五期机房项目,共计超5 万个标准机柜,若我们不考虑其他新建机房项目,便已经是前一轮投放量的1.7 倍。从2021 年开始,新建项目部分机柜已经开始投放上架,未来随着上架率的持续提升,将赋能公司持续成长。 优秀的管理层和市场化激励机制,保障长期发展活力公司拥有优秀的管理层,推行市场化的激励机制,使得公司具备充足的发展活力和动力。公司作为央企,管理团队管理经验丰富,管理体制灵活,另外内部考核制度市场化,且多次推行市场化的激励方案,公司于2017 年、2020 年、2022 年共发布3 次股权激励,激励覆盖范围广,覆盖公司管理层、技术骨干、业务骨干等,一方面彰显了公司管理层对于未来长远 发展的坚定信心,同时也有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充分释放公司发展活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宝信软件传承央企优质基因,深度布局自动化、工业互联网、信息化、云计算四大智能制造赛道,是国内稀缺的在高端自动化工业软件领域实现突破的企业,是国内产品序列完整的高端智能制造龙头,肩负高端智能制造国产替代的使命,长期成长空间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69 亿元、31.56 亿元、40.58 亿元,当前收盘价对应PE 为46.74 倍、38.05 倍、29.59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IDC 建设与上架不及预期、宝武重组并购低于预期、5G 发展不及预期
宝信软件 计算机行业 2023-08-09 50.47 -- -- 50.73 0.52%
50.73 0.52%
详细
2020年12月24事件:2023年8月7日,《学习时报》头版头条刊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谱写国资央企新篇章》(以下简称“《新篇章》”),其中提出,把科技创新摆在“头号工程”的重要位置,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打造更多“国之重器”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点评:国家强调推进国资央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做好高科技自立自强国家队《新篇章》提出,国有企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功不可没。1)国资央企要牢牢把握总目标、总原则和总要求。总目标即坚持做优做强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总要求即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2)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3)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 要强化中央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积极培育产业链龙头企业,加快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国家安全、资源安全、产业安全等方面发挥兜底托底作用。 《新篇章》提出,国资央企要为国内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1)国资央企要当好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数字中国等,助推国内经济平稳回升。2)加快锻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队。立足国家所需、产业所趋、产业链供应链所困,把科技创新摆在“头号工程”的重要位置,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打造更多“国之重器”助力科技强国建设。3)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排头兵。 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增强能源资源、骨干网络等关键领域支撑托底能力。 宝信软件作为央企旗下信息高科技公司及国产软件提供商,以大型PLC和自动化工业软件为核心,积极拓展创新工业机器人、SCADA和宝联登4.0工业软件等产品,深入践行“新基建”、“产业安全”、“自主可控”等国家战略,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国产化替代与破解行业“卡脖子”难题,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全面推进国产自主可控高端控制系统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赋能产业智慧化,长期成长空间广阔。以大型PLC工业软件为核心,赋能高端自动化业务全面发展高端自动化是公司未来重点战略方向,公司是国内稀缺的推出自主大型PLC控制系统的企业,在高端自动化领域拥有强劲的软硬件一体化竞争实力,“三大核心增长逻辑”助推公司自动化业务打开广阔发展空间。公司以大型PLC自动化工业软件为核心,积极拓展机器人(搭配宝信自主研发的PLC)、SCADA工业软件等自动化产品,同时有能力向大型DCS(DCS=PLC+SCADA)控制系统切入,持续延展自动化能力边界,未来有望成长为国内全生态自动化龙头。 公司自动化三大核心增长逻辑为:1)产品序列扩张:公司未来将从大型PLC向中大型PLC下沉,配齐高中端PLC产品线,并深化机器人、SCADA工业软件等自动化产品布局,同时具备向DCS及DCS控制系统扩张的能力;2)增量+存量替换逻辑:双碳时代+国产替代背景下,以钢铁行业为代表的流程型行业“有必要+有能力”大力投入资本开支布局智能制造;大型PLC/DCS将逐渐开始进入到存量替换新周期;自动化产品标准化程度更高,跨行业扩张潜力十足;3)毛利率提升逻辑:自动化产品毛利率较高,有望带动整体盈利能力提升。 工业互联网平台厚积薄发,夯实智能制造云化基石公司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自主研发工业互联网平台宝联登xIn3Plat和人工智能中台等,工业互联网的布局一方面给公司打开成长新曲线,另一方面有望增强公司智能制造核心竞争力。在双碳时代,以钢铁、冶金、石化、化工为代表的高耗能流程行业,面临着“降本、增效、提质”的迫切需求,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新技术将发挥核心作用,流程行业“有能力+有需求”大力进行资本开支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国家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底座和组成部分,持续受到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公司工业互联网平台xIn3Plat连续多年持续入围工信部“双跨”平台,排名稳步提升,为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成长赛道;从长远来看,PLC等自动化产品云化为大势所趋,而工业互联网平台是自动化产品云化的基础,为自动化云化筑就坚实根基,云化PLC有望助力公司实现弯道超车,持续夯实公司智能制造产业龙头地位。 宝联登4.0是公司基于20多年工业软件研发的技术储备,经过多年持续大规模研发,在宝武各类数智化应用场景中迭代优化而形成。产业生态ePlat套件4.0已进入规模化推广阶段,能快速满足用户需求,增强用户粘度,挖掘用户价值,促进平台规模化推广;工业互联iPlat套件4.0助力实现工控软件国产化替代,解决工控软件“卡脖子”难题,基于“宝罗云”项目研发了物联网组件,推出工业互联套件高性能版;数据生态5S套件4.0持续提升各类业务用户的数据运用水平,提供一站式数据生态研发设计工具集,助力企业用户的数据研发;人工智能xAI套件4.0实现AI模型高效构建管理,已沉淀多个核心工业智能算法模型库;应用开发xDev套件4.0积极探索和改进应用构建、应用交付方面,为低代码和开发者社区的发布积蓄力量。 “宝罗”机器人应用场景不止于钢铁,未来行业扩张空间大2022年6月20日,中国宝武开展万名“宝罗”上岗动员,将重任赋予旗下的宝信软件。 “宝罗”是宝武机器人的统称,截至2021年11月24日已上岗“宝罗”数约1432名,预计在2026年实现超万名“宝罗”上岗的总目标。目前,宝罗机器人种类繁多,按定位可分为工业、服务、特种三大类,工业宝罗已实现贴牌、取样、拆捆、喷印、家炮泥、铁水运输等功能;服务宝罗主要是AI虚拟服务机器人,即时满足客户需求;特种宝罗包括应用在矿山、港口码头等机器人(全自动装卸料机、重载AGV等)、专业运检机器人(水道巡检无人艇、高炉巡检无人机等)、检查维修机器人等。所有宝罗均接入“宝罗之家”云平台,可以实现OTA在线升级,不断提升算法效率。 宝罗机器人能有效取代钢铁行业中的3d岗位即dangerous(风险大)、dusty(环境差)、difficult(困难),解决许多工业化场景中的难点和痛点,有效降低人员劳动强度,缓解制造业领域劳动力短缺状况。公司承担宝钢万名宝罗计划的重任,持续赋能钢铁智能制造,除了钢铁自动化产线外,三大种类宝罗机器人还覆盖运输、矿山、港口、客户咨询等场景,其他多个场景也在定制化开发中,据公司机器人事业部介绍,公司未来有望走出宝武,在其他工业领域推广机器人应用,持续助力其他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劳动效率。据《2022年世界机器人报告》,2021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322台/万人,相比全球最高的韩国1000台/万人,新加坡670台/万人,日本399台/万人,密度仍有较大差距。截至2023年1月底,上海重点产业的机器人密度达到383台/万人,规上企业机器人密度仅到达260台/万人,潜在提升空间较大。我们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下,工业机器人需求或将持续增长,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伴随亿吨宝武数智化转型,信息化业务发展空间大背靠宝武大平台,乘数智化转型的战略东风,公司作为宝武集团“一基五元”战略中信息化的基石、智能制造核心,伴随亿吨宝武数智化转型,信息化发展空间大。公司是可以从L0做到L5的工业软件企业,信息化产品包括MES、BI、WMS、MOM等,其中,MES产品近几年在国内企业市占率排名中稳居第一,已应用到多个行业。在“双限”、“双控”背景下,国家对于钢铁行业发展提出了“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加快推进兼并重组”、“严禁新增钢铁产能”等要求,宝武集团作为全球最大钢铁集团,并购重组进展不断加快,将从“信息系统的更新替换+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深化布局+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及新增需求+云计算部署需求”四方面大幅提升对于公司智能制造业务的需求。公司传统软件业务也早已拓展到除宝武集团以外的钢铁企业,以及非钢领域,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IDC供需格局演变利好龙头,公司IDC业务进入投放新周期短期IDC行业供需格局演变利好龙头,公司作为批发型IDC龙头将核心受益,同时IDC业务将进入投放新周期,有望带来盈利+估值的戴维斯双击。短期来看,国家对于能耗、电力、安全合规等管控趋严,大量老旧、不合规机房被取缔,以及需求向核心地段大规模&绿色IDC倾斜,使得优势IDC龙头竞争优势越发强劲,长期来看,IDC行业需求将随着新应用爆发而持续增长。“资源禀赋+工业软件能力”结合赋予了公司IDC业务得天独厚的能力禀赋,上一轮IDC建设投放时间周期为2013-2020年,共计投建与上架近3万个标准机柜,从2021年开始,公司启动宝之云华北宣化+宝之云上海罗泾五期机房项目,共计超5万个标准机柜,若我们不考虑其他新建机房项目,便已经是前一轮投放量的1.7倍。从2021年开始,新建项目部分机柜已经开始投放上架,未来随着上架率的持续提升,将赋能公司持续成长。 优秀的管理层和市场化激励机制,保障长期发展活力公司拥有优秀的管理层,推行市场化的激励机制,使得公司具备充足的发展活力和动力。公司作为央企,管理团队管理经验丰富,管理体制灵活,另外内部考核制度市场化,且多次推行市场化的激励方案,公司于2017年、2020年、2022年共发布3次股权激励,激励覆盖范围广,覆盖公司管理层、技术骨干、业务骨干等,一方面彰显了公司管理层对于未来长远发展的坚定信心,同时也有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充分释放公司发展活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宝信软件传承央企优质基因,深度布局自动化、工业互联网、信息化、云计算四大智能制造赛道,是国内稀缺的在高端自动化工业软件领域实现突破的企业,是国内目前产品序列最完整的高端智能制造龙头,肩负高端智能制造国产替代的使命,长期成长空间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69亿元、31.56亿元、40.58亿元,当前收盘价对应PE为47.16倍、38.39倍、29.8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IDC建设与上架不及预期、宝武重组并购低于预期、5G发展不及预期
广和通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08-08 22.55 -- -- 22.91 1.60%
22.91 1.60%
详细
事件:2023年8 月4日,公司发布2023 年半年度报告,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8.65 亿元,同比增长59.87%;实现归母净利润3.03 亿元,同比增长48.5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84 亿元,同比增长44.69%。 点评: 上半年业绩实现较快增长,积极进行研发投入根据公司公告,2023 年Q2 实现营业收入20.52 亿元,同比增长66%;归母净利润1.62 亿元,同比增长6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47 亿元,同比增长52%。公司2023 年上半年海外营收达到24.24 亿元,占全部营收比为62.72%。 2023 年上半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同时积极拓宽市场:1)持续研发: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和布局,发布多款4G、5G 新产品,如2023年 2 月,公司发布基于高通最新一代骁龙?X75 和 X72 5G 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的 5G R17 模组 Fx190/Fx180 系列;2023 年 3 月,公司与中国联通、紫光展锐联合发布 LTE Cat 1 bis 模组雁飞 VN200; 2023 年 5月,子公司广通远驰基于 MT2735 平台推出的首个 5G 模组 AN768 已在国内某新能源品牌正式量产交付,成为全球首款量产的基于 MT2735 5G平台的车规模组;2023 年 6 月,公司发布尺寸更精简、地区版本和封装方式更齐全的 5G RedCap 模组 FG131&FG132 系列。 2)拓宽市场:公司持续对重点行业投入资源进行深度拓展,在车载前装、FWA 等垂直行业获得较好的市场成效。公司构建覆盖全球的营销力量,有望逐步形成完善的营销管理体系。 毛利率同比提升,未来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恢复从盈利能力来看,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盈利能力较为稳定。2023 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22.14%,同比上升0.75 个百分点,净利率为7.83%,同比下滑0.60 个百分点;单季度来看,公司2023 年Q2 毛利率为23.26%,同比上升2.45 个百分点,环比上升2.38 个百分点,净利率为7.91%,同比下滑0.10 个百分点,环比下滑0.16 个百分点。整体来看,公司盈利能力稳定,略有变动,2022 年盈利能力略有下降,主要是由于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且公司产品出货结构发生变化,我们预计未来随着公司产品线逐渐丰富,营销布局逐渐完善,在车载和FWA 行业市场拓展进一步取得成效后,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恢复。 整体费用管控较好,精细化把控能力较强从费用端来看,公司整体费用管控较好。公司2023 年上半年期间费用率为14.57%,同比保持稳定,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02%、1.91%、0.32%。公司拥有较好的费用管控能力,未来有利于公司长久可持续发展,在体量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有望保持良好的费用支出及管理能力。 研发投入不断加大,后续成长动力充足公司注重研发且继续投入,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与研究开发,为后续发展提供可持续性动力。 2023 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为3.61 亿元,同比增加54.03%,研发费用率为9.33%;单季度来看,2023 年Q2 公司研发费用2.09 亿元,同比增加77%,研发费用率为10.2%,同比和环比均得到提升。 短期来看,公司核心业务业绩修复确定性高——PC 模组出货量有望恢复PC+POS 模组基础稳固,笔电深度绑定大客户,订单修复确定性高,短期内有望助力公司进一步扩大营收及抬升毛利率。市场普遍担心公司PC 模组市场份额下滑,我们认为,公司在笔电市场拥有丰富经验,绑定笔电龙头大客户,订单普遍提前规划,根据上下游调研,公司短期内订单需求恢复的确定性较高,市场份额有望重新提高。此外,市场担心PC 出货量整体放缓,公司PC 模组需求度将会随之降低,我们认为,即便未来PC 整体出货量放缓,但作为PC 模组主要应用场景的商务本笔记本的需求较为稳定,叠加未来流量资费的下降和业内生态的优化,PC 模组内置率有望得到一定的提升,带动公司PC 模组出货量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中期来看,公司新兴业务市场空间广阔——车载模组布局进展顺利收购海外车载模组企业,深度布局车联网业务,打开未来发展空间。公司通过发行股份/支付现金等方式收购锐凌无线,锐凌无线于2022 年11 月14 日正式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通过外延并购锐凌无线深度布局车载业务,有望完善公司车联网全球化战略布局,与国内车联网业务形成良性互动:一方面,锐凌无线在车载无线通信模组领域拥有成熟的技术和完善产品认证体系,拥有经验丰富并长期任职的研发团队,其车载无线通信模组安装量在全球位居前列,通过并购公司可以全面整合研发团队及相关技术经验,与自身车载业务形成技术协同;另一方面,锐凌无线与境外优质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拥有优质境外客户资源,而公司于2018 年成立广通远驰布局车载业务,主要客户为境内客户,通过收购,有助于公司快速切入境外市场并整合优质资源,强化整体竞争力,形成资源协同。 长期来看,公司成长曲线清晰——“笔电+pos”为基石,积极拓展“车载+泛IOT”物联网下游长尾行业众多,碎片化特征明显,公司布局泛IoT 等风来。公司在泛IoT 领域广泛布局,积极铺设下游应用领域,涉及多项业务,始终保持对下游市场发展变化的高度敏感,在爆品出现时有望第一时间抓住机遇。此外,公司保持高度的研发投入,积极进行5G 模组的开发与试验,未来有望应用于更多下游领域如安防、网关等,卡位高质量赛道。 整体来看,我们认为有三大核心看点勾勒出长期成长曲线:1)笔电+POS 模组是公司最坚定的业务基石,笔电模组绑定大客户,流量稳定,未来需求稳中有升;2)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庞大,公司收购锐凌无线,深度卡位车规级模组,将打开新成长曲线;3)IoT 下游碎片化导致爆发点较多且难以把握,公司延伸布局泛IoT,有望率先抓住物联网爆发性机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作为模组行业白马龙头,以笔电+POS 为基础,深度布局车载市场,同时在泛IOT 行业广泛布局,未来发展空间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5 亿元、7.75亿元、9.94 亿元,对应PE 为28.99 倍、22.64 倍、17.64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物联网行业发展不及预期、物联网行业竞争加剧引发价格战、物联网下游需求发展不及预期
中兴通讯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08-03 39.62 -- -- 41.85 5.63%
41.85 5.63%
详细
事件 020 年:81ummar 2月月22日y] 4,据中兴通讯微信公众号,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宣布,其基于国产分布式数据库 GoldenDB 建设的大型银行新核心系统成功投产上线,随着项目成功投产,标志着广发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实现自主可控。 GoldenDB 在金融和运营商市场持续领先,助力国产替代中兴通讯 GoldenDB 与广发银行携手,继 2022 年实现支付中心和互联网中台顺利投产后,再次实现分布式银行核心业务的顺利投产,向全行数据库自主可控迈出了又一步。在数据库领域,公司具备超过十八年的技术积累,GoldenDB 产品版本从 1.0 迭代发展至 7.0,实现了从股份制行到国有大行核心场景,再到混合交易负载场景的持续提升。截至今年 5 月,全新 GoldenDBV7.1 从功能、性能和安全性方面都实现全方位提升。 1)在金融市场,截至目前,GoldenDB 已成为业界唯一一家实现全面覆盖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工行、建行、中行)、股份制行(中信、广发、光大、浦发、民生、渤海、恒丰、浙商等)、城商行、农商行及证券机构(国泰君安等)等核心业务交易系统数据库实践的产品。此外,GoldenDB 已完成在深交所生产交易灾备系统投产,正开展生产机房交易系统测试。截至今年 5 月,GoldenDB 分布式数据库已服务 40+金融机构,承担超过 30 家金融机构的核心业务建设。据沙利文联合头豹研究院发布的《2021 年中国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市场报告》,GoldenDB 市场综合竞争表现蝉联第一。 2)在运营商市场,2022 年 8 月和 9 月,GoldenDB 均以第一份额中标中国移动(70%)和中国联通(60%)的国产数据库集采。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2022 年 9 月公布的《电信行业数据库产品测评榜单》,金篆信科 GoldenDB 综合排名第一。GoldenDB 在运营商行业的核心业务占比已超过 70%。 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综合性通信制造业公司和全球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不断在金融和运营商领域开展核心业务数据库信创替代工作。在自主可控背景下,信息安全重要性日益凸显,我们认为公司数据库领域竞争实力较强,随着国产替代浪潮持续,数据库业务有望长期受益。
威胜信息 计算机行业 2023-07-31 26.49 -- -- 27.65 4.38%
30.09 13.59%
详细
2020年12月24事件:2023年7月27日,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2023年上半年实现总营收10.12亿元,同比增长6.75%,实现归母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增长12.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28亿元,同比增长20.3%。 点评:二季度营收和扣非净利润保持增长,在手订单饱满根据公司公告,2023年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9亿元,同比增长3.11%;实现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下降1.2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9.52%。此外,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截至2023年六月底,公司在手合同30亿元,同比增长34%,为后续业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纵观全年,公司在主业继续维持龙头地位,同时积极拓展物联网赛道不同层级,并且持续发力海外业务,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成长空间广阔。 1)电网主业稳固——维持数字电网市场头部地位:公司在数字电网领域的行业龙头地位稳固,2022年公司成为唯一一家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蒙西电网三大主流电网用电信息采集领域招标中均有中标的企业,中标金额排名第一。 2)产业链全系发展——应用层&感知层协同发展:公司坚定“主翼突出、两翼协同”战略,在应用层以大数据应用管理、边缘计算及通信芯片等技术为核心,构建威胜信息物联网智慧云平台;在感知层水气热传感终端、电监测终端方面均取得优异成绩。2023年上半年公司感知层实现营收3.19亿元,占主营收入的31.66%,同比增长25.8%;应用层实现营收0.56亿元,占主营收入的5.58%,同比下降11.7%。 3)海内外双循环——海外业务持续发力:公司持续加大对海外市场的研发与销售投入,积极在海外布局电力物联网业务及电水气热综合能源解决方案业务,2023年上半年国际业务实现营收1.16亿元,占主营收入的11.6%。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取得较好成果。公司持续发力海内外业务,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2023年上半年公司国内营收8.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88.4%;海外收入1.17亿元,占营收比重为11.6%。公司海外业务成长速度较快,且海外业务营收占比持续提升,主要得益于埃及、巴勒斯坦、加纳、印尼市场业务的增长。公司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销售网络已经覆盖亚洲、非洲、南美等市场,在国际市场实现了千万个以上的用户连接数,目前公司在海外布局的业务主要涉及两大类,第一类是以物联网AMI整体解决方案为基础的电力物联网建设业务,另一类是以电水气热综合能源解决方案为基础的城市物联网业务。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发展和能源互联网建设,持续加大对海外市场的研发与销售投入,进一步推动公司业务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产品结构方面,公司主业网络层持续稳定增长,两翼应用层&感知层协同发展。公司产品分为网络层、感知层、应用层,其中网络层产品分为通信模块、通信网关;感知层产品分为电监测终端、水气热传感终端;应用层产品为智慧公用事业管理系统。2023年上半年,网络层实现营收6.32亿元,同比增长0.9%,占主营收入比重为62.76%;感知层实现营收3.19亿元,同比增长25.8%,占主营收入比重为31.66%;应用层实现营收0.56亿元,同比下降11.7%,占主营收入比重为5.58%。盈利能力再上台阶,毛利率及净利率双提升从盈利能力来看,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双双得到提升。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达到40.8%,较去年提升3.82个百分点;净利率达到21.2%,较去年提升1.16个百分点。整体来看,公司盈利能力呈现整体稳定向上抬升趋势,伴随公司未来营收体量进一步扩大,电网产品持续升级换代,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整体费用管控良好从费用端来看,公司精细化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整体费用管控良好,期间费用率进一步下降。公司2023年上半年整体费用率为14.37%,较去年同期下降0.46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为4.3%,较去年同期增加5.44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1.72%,较去年同期下降3.57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为-2.11%,主要是美元汇率上升带来汇兑收益增加导致财务费用减少所致。费用率的下降一方面是由于公司营收增长,另一方面也体现公司费用管控能力的提高,运营管理效率提升,整体费用占比下降,在体量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公司能够保持良好的费用支出及管理能力,有利于未来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保持研发投入,持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保持研发投入,为后续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石。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投入,以三大类研发模式积极开展研发工作:1))自主研发为主,公司构建“技术委员会+技术中心+事业部产品研发部门”的三层级研发组织架构,支撑公司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2)合作研发为辅,公司一方面结合客户实际应用场景和需求,积极与客户技术部门建立完善的合作研发模式,另一方面也积极与国内知名高校和重点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持续开展前沿技术研究;3)创新平台支撑,公司建立多个创新平台,跟踪内外部技术与行业发展信息,整合优势研发资源。2023年上半年,研发费用0.9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36%,同比增长9.24%,持续稳定的研发一方面有利于公司深入技术研究、不断发布新品,另一方面也保障了公司长期可持续的成长动力。新型电力系统受政策大力支持,公司三大类主营业务核心受益国家大力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配电网、用电侧智能化成为投资主要方向,公司“通信模组+通信网关+监测终端”将核心受益。全国电网“十四五”期间规划投资总额有望达到3万亿元,其中配网智能化改造受到重视,各省份致力于建立负荷管理系统,将有力拉动公司通信模组、网关、电检测终端产品的需求量;此外,技术升级将提升产品价值量,通信模组由单模转向双模、网关增加边缘计算功能等,使得产品价值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受益于产品“量价齐升”新机遇,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增强。 公司深度合作腾讯云,在智慧城市领域发展空间广阔数字经济为大势所趋,与腾讯云深度合作,智慧城市为公司勾勒成长新曲线。国家政策持续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智慧水务、智慧消防、智慧水利等将进入高景气建设时代,公司可提供从数据感知、通信组网到数据管理的整套解决方案。公司与腾讯云深度合作,发力智慧城市,2021年公司成为腾讯在物联网领域的战略合作企业,并引入腾讯战略投资发力产业互联网和数智化城市。长期来看,公司有望充分享受数字经济时代红利。 深耕能源物联网&电力物联网,研发领先且海外业务不断拓展研发水平领先,海外业务加速发展,竞争实力不断夯实。公司拥有多项国际领先技术,是多款产品的行业首创者;经过多年的海外市场开拓,公司已经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等主流市场建立了稳定的业务渠道,公司将以AMI整体解决方案为基础深度参与海外地区电力物联网建设,同时以电水气热综合能源解决方案为契机,积极拓展海外城市物联网市场,海外业务有望成为公司发展新引擎。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作为能源物联网领军企业,深度受益于智能电网与数字经济建设,同时海外业务加速布局,长期成长空间广阔。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净利润分别为5.39亿元、7.21亿元、9.24亿元,对应PE为25.56倍、19.10倍、14.9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行业发展不及预期、行业内部竞争加剧
亨通光电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07-18 15.95 -- -- 15.81 -0.88%
15.81 -0.88%
详细
事件:_2023年7月 13日, 公司发布 2023年业绩预增公告, 预计 2023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1.6亿元到 13.3亿元,同比增加 35%到 55%; 预计 2023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11.1亿元到 12.9亿元, 同比增加24.94%到 45.50%。 点评: 业绩符合预期, 通信网络与能源建设推动业绩增长根据公司公告, 公司 2023年 Q2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7.66亿元到 9.38亿元, 同比增长 48.48%到 81.92%, 环比增长 93.96%到 137.51%, 取中值 8.52亿元, 同比增长 65.15%, 环比增长 115.74%; 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7.45亿元到 9.27亿元, 同比增长 29.60%到 61.25%, 环比增长 106.43%到 156.85%, 取中值 8.36亿元, 同比增长 45.43%, 环比增长 131.64%。 营收端, 在“新基建”“碳达峰、 碳中和” 等背景下, 国家电网和新能源基础建设稳步推进; 同时国内 5G 网络、 物联网、 大数据的继续发展,“东数西算” 的部署、 人工智能的应用发展等推动了通信网络传输能力的持续建设, 公司利用自身综合优势, 积极把握市场机遇, 带动相关业务保持了较快增长, 市场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并实现营收增长。 利润端, 公司通信和能源领域核心产品技术研发及成本管控能力进一步加强, 期间费用率得到良好控制, 推动盈利能力提升。 我们认为公司坚持专注于通信网络与能源互联两大核心主业, 提供行业领先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公司具备集“设计、 研发、 制造、 销售与服务”为一体的综合能力, 进行全球化产业与营销网络布局, 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数字经济的发展和新能源建设的推进。
中天科技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07-05 16.43 -- -- 16.29 -1.51%
16.56 0.79%
详细
事件:2023年7月 3日,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公司和中天储能科技有限公司陆续通过招投标和竞争性谈判取得储能业务订单,合计约 12.07亿元。 点评: 公司积极布局储能业务,市场领先地位不断巩固公司于 2008年开始布局储能产业,为客户提供“芯组舱站”全栈级安全储能系统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储能系统集成方案供应商”。 大型储能项目:江苏丰储共享储能项目,采购内容为 200MW/400MWh储能系统设备,包含电池预制舱、逆变升压预制舱、能量管理系统等; 洪 江 市 黔 城 100MW/200MWh 电 网 侧 储 能 项 目 , 采 购 内 容 为100MW/200MW 储能设备,包含电池仓、BMS 系统、汇流柜、消防、暖通、舱体等;嘉峪关嘉西光伏园区 120MW 光伏发电项目用储能设备,采购内容为 24MW/48MWh 储能系统设备,包含电池预制舱和逆变升压一体机等;琼海潭门 100MW 农光互补示范项且配套 25MW/50MWh 储能系统设备采购项目,采购内容为 25MW/50MWh 储能系统设备;项目订单金额合计约 95,343万元。 通信储能项目:中国移动 2022年至 2024年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产品集中采购(第一批次),招标内容为总规模 5.586亿 Ah 的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产品。本次中标份额 13.53%,排名第二,中标金额约 25,373.23万元。 公司本次新增的储能业务订单金额合计约 120,716.23万元人民币,占公司 2022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 3.00%,对公司 2023年经营业绩有望产生积极影响。我们认为公司着力发展新能源配储、共享储能业务,再次中标中国移动集采项目,进一步夯实在通信基站储能领域地位。 深度布局能源产业,致力提供能源网络解决方案公司以“3060”低碳绿色目标为指引,致力于提供能源网络解决方案,通过科技创新和全球化运营,提高在能源网络中的服务能力,实现向“系统集成服务商”的转型,打造全产业链能源网络产业体系。 在海上风电建设上,公司持续推动技术研发降低成本同时进行技术储备,目前公司成功研发轻型系列海底电缆、环保型海底电缆、不等截面海底电缆、铝导体海底电缆、超高压三芯交流海底电缆、超高压柔性直流海底电缆和动态海底电缆等,公司突破了±525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直流海底电缆、±525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直流电力电缆关键技术瓶颈,满足了深远海超大容量海上风电建设的需求;2022年,公司在山东、广东两地中标、执行多个海上风电典型项目。 海洋工程服务上,公司实现贯穿设计、采购、施工、运营期维护的全生命周期的工程总承包服务模式,2022年,公司海洋工程服务海上风电项目 30余个;公司实现大功率风机吊装科技成果,获得专利 100余件。公司与风电设备制造行业龙头企业合资打造两艘先进的风电施工船舶。公司工程总承包能力和运维总承包能力不断提升,运维销售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公司在南通、盐城、阳江、汕尾、乳山等地建设多个海缆工厂和工程公司。在产业布局上形成“设备+施工”并行的局面,在区位业务上发展为以江苏为中心辐射黄海与东海,以山东、广东为两翼拓展渤海与南海的良好形势。 在海外海风项目上,公司不断拓宽海外市场,新增中标额达到历史新高,2022年,中天海缆完成菲律宾高压海缆总包项目现场工作的竣工验收、德国高压海缆总包项目的调试验收,以及越南等大长度中压海缆项目的顺利交付。在海上油气领域,公司新增中标 220kV 海缆项目,并继续扩大该领域新市场新客户,相继在南美、中东获得多项重大项目,巩固了公司国际主流油气行业海缆供应商地位。 在光伏 EPC 总包业务上,公司依据“双碳”目标战略,积极布局光伏发电领域,形成资源开发-总包服务-电站运维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公司基于光伏业务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产业合作、项目示范、技术研发等手段,不断拓展资源获取渠道、提高专业化能源服务能力,重点加强项目储备库建设,目前已取得承装(修、试)许可证,并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升级等手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成工程设计与总包资质升级准备工作。 在储能产业板块,公司提供以锂电池及其系统集成为核心的系统化产品、解决方案及运营服务,专注于新型电力储能全场景系统应用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2022年公司自主研发的“高安全长寿命”储能专用磷酸铁锂电芯已经大量服务于电力储能市场;相继发布的液冷储能系统、户外液冷储能柜等新产品亦已面向市场。公司连续中标中广核、中石油、中节能、中电建等大型发电企业储能系统招标项目,与央企、电力单位等保持紧密合作,公司储能系统集成产品和服务业务发展良好。并不断拓宽业务渠道,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先后中标并启动执行蒙古能源部 80MW/200MWh 储能系统项目、巴基斯坦国家电网公司20MW/20MWh 调频项目等,同时积极布局欧洲市场,未来面向欧洲提供专业总包服务。 在电网建设业务板块,公司布局“绿色能源、绿色输送”创新研发,实施架空线路用导线的节能降耗、扩容升级,绝缘线路的高压电缆性能升级,数字电网的智慧电力产品实现,陆地输电电缆的多元设计,开展发-输-配领域创新项目百余项,助力我国新型电网的坚强智能运行。 公司响应“低碳”战略,开展“产、学、研”联合研发。依托校企联合科研平台,研发的高性能耐热导线、全系列低损耗导线、大长度绝缘电缆、平滑铝套高压电缆、聚丙烯绝缘电缆及附件、110kV 超导电缆等新一代产品,解决了特殊工况、绝缘故障、更高节能、环 保降解等难题,为培育第二增长曲线奠定了基础。 攻关通信网络核心项目,通信行业地位领先公司聚焦新一代通信产业与核心技术的研发创新,提升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与集成能力,积极拓展海洋通信、矿井通信、智慧城市、轨道交通及激光等领域业务,形成通信产业从产品到服务的全产业链及自主核心技术,打造“产品-服务-运营”的全产业链模式,提高市场业务竞争力、新市场占有率。 在光通信业务上,公司在主营产品光缆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的集采中投标排名分别为第一、第三和第四;馈线产品在中国铁塔 2022年第二次馈线产品集中采购排名第一;室分天线在中国铁塔、美化天线在中国电信、基站天线和 444及单 4天线在中国移动集采投标中均排名前列。光模块研发上,公司从 2018年开始研发光模块,目前应用于 5G无线接入场景的全系列工业级光模块产品均已大批量出货。公司完成 SiN 工艺高速硅光学调制/解调芯片研发和小批量试产,并借助自建 SiP 光学封装技术工艺平台,完成 400GQSFP-DD 封装 DR4+硅光模块和 400G FR4光模块研发试产,800G 硅光模块研发工作有序推进,公司已就下一代 NPO、CPO 和液冷光模块等技术领域研发工作也已经开展,同步积极与目标客户进行产品技术标准对接。 积极拓宽海外市场,2022年,公司突破英国电信光缆认证,并抓住欧盟碳税机会窗口期,提升海外生产基地产能,稳定给德国电信、法国以及东欧等运营商供货,海外光缆销售规模翻倍增长;同时积极布局拉美和非洲等区域,紧抓 FTTH 建设机遇,在菲律宾等东亚国家和地区提供总包工程等服务,实现利润增长。 在产品研发上,2022年,公司通信领域共有 11项新产品通过鉴定,其中 5项新产品、新技术在关键技术水平、生产工艺、性能指标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6项新产品、新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申请通信相关专利 183项,授权专利 194项。公司长期专注于细分产品市场的深耕,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达到国际领先,部分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先后将 ADSS、漏泄同轴电缆等打造成制造业单项冠军,创新能力、质量效益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均引领行业发展。2022年内,公司漏泄同轴电缆成功通过单项冠军复评;“松套层绞式全介质自承式光缆”、“高兼容性超细弯曲不敏感单模光纤”、“波长段扩展的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室外光缆接头盒”四项产品荣获江苏精品认证;荣膺“中国移动集采 A 级供应商(普通光缆)”、“菲律宾第二大运营商 Globe Telecom Inc.最佳供应商”称号;公司通信产业牵头 2项国际标准、参与 4项国际标准和 9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引领行业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战略布局海洋、新能源、电力电缆、光通信四大业务,覆盖通信和新能源两大核心赛道,作为海风龙头,有望核心受益于海上风电行业长期成长,同时随着光通信行业复苏,新能源业务逐步发展,有望打开公司成长新曲线。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61亿元、49.59亿元、59.14亿元,当前收盘价对应 PE 分别为 14.17倍、11.31倍、9.4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海洋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海洋板块分拆风险
中天科技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06-30 15.90 -- -- 16.66 4.13%
16.56 4.15%
详细
事件:2023 年6月 27日,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公司向中天科技集团收购如东和风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20%股权,股权转让价格为 34,012.00万元。 点评: 资源整合有望深化国电投合作,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公司以“3060”低碳绿色目标为指引,致力于在储能、光伏、海上风电、氢能等新能源产业链提供综合解决方案,持续增强在能源网络领域的市场地位和服务能力。 业务拓展方面:根据公司公告,标的公司如东和风风电主营业务为海上风力发电,新能源发电投资管理等,持有海上风电场总装机容量为400MW,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 7.9亿元,净利润 1.76亿元。其主营业务为公司海洋产业的下游产业,在业务上具有协同效应。本次收购后,公司将海上风电全产业相关业务和资源均纳入上市公司统一管理,全产业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同时积极参与到标的公司的海上风电场运维中,我们认为该收购有望进一步拓展海上风电业务,有利于增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资源开发方面:标的公司股权结构大股东为国电投集团江苏电力有限公司,为国内绿色能源开发的龙头企业。我们认为通过本次收购,公司可以深化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资本合作,推广在全国范围内获取潜在新能源项目资源,有望提升海风拿单能力,带动公司新能源产业链发展。 深度布局能源产业,致力提供能源网络解决方案公司以“3060”低碳绿色目标为指引,致力于提供能源网络解决方案,通过科技创新和全球化运营,提高在能源网络中的服务能力,实现向“系统集成服务商”的转型,打造全产业链能源网络产业体系。 在海上风电建设上,公司持续推动技术研发降低成本同时进行技术储备,目前公司成功研发轻型系列海底电缆、环保型海底电缆、不等截面海底电缆、铝导体海底电缆、超高压三芯交流海底电缆、超高压柔性直流海底电缆和动态海底电缆等,公司突破了±525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直流海底电缆、±525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直流电力电缆关键技术瓶颈,满足了深远海超大容量海上风电建设的需求;2022年,公司在山东、广东两地中标、执行多个海上风电典型项目。 海洋工程服务上,公司实现贯穿设计、采购、施工、运营期维护的全生命周期的工程总承包服务模式,2022年,公司海洋工程服务海上风电项目 30余个;公司实现大功率风机吊装科技成果,获得专利 100余件。公司与风电设备制造行业龙头企业合资打造两艘先进的风电施工船舶。公司工程总承包能力和运维总承包能力不断提升,运维销售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公司在南通、盐城、阳江、汕尾、乳山等地建设多个海缆工厂和工程公司。在产业布局上形成“设备+施工”并行的局面,在区位业务上发展为以江苏为中心辐射黄海与东海,以山东、广东为两翼拓展渤海与南海的良好形势。 在海外海风项目上,公司不断拓宽海外市场,新增中标额达到历史新高,2022年,中天海缆完成菲律宾高压海缆总包项目现场工作的竣工验收、德国高压海缆总包项目的调试验收,以及越南等大长度中压海缆项目的顺利交付。在海上油气领域,公司新增中标 220kV 海缆项目,并继续扩大该领域新市场新客户,相继在南美、中东获得多项重大项目,巩固了公司国际主流油气行业海缆供应商地位。 在光伏 EPC 总包业务上,公司依据“双碳”目标战略,积极布局光伏发电领域,形成资源开发-总包服务-电站运维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公司基于光伏业务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产业合作、项目示范、技术研发等手段,不断拓展资源获取渠道、提高专业化能源服务能力,重点加强项目储备库建设,目前已取得内已取得承装(修、试)许可证,并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升级等手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成工程设计与总包资质升级准备工作。 在储能产业板块,公司提供以锂电池及其系统集成为核心的系统化产品、解决方案及运营服务,专注于新型电力储能全场景系统应用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2022年公司自主研发的“高安全长寿命”储能专用磷酸铁锂电芯已经大量服务于电力储能市场;相继发布的液冷储能系统、户外液冷储能柜等新产品亦已面向市场。公司连续中标中广核、中石油、中节能、中电建等大型发电企业储能系统招标项目,与央企、电力单位等保持紧密合作,公司储能系统集成产品和服务业务发展良好。并不断拓宽业务渠道,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先后中标并启动执行蒙古能源部 80MW/200MWh 储能系统项目、巴基斯坦国家电网公司20MW/20MWh 调频项目等,同时积极布局欧洲市场,未来面向欧洲提供专业总包服务。 在电网建设业务板块,公司布局“绿色能源、绿色输送”创新研发,实施架空线路用导线的节能降耗、扩容升级,绝缘线路的高压电缆性能升级,数字电网的智慧电力产品实现,陆地输电电缆的多元设计,开展发-输-配领域创新项目百余项,助力我国新型电网的坚强智能运行。 公司响应“低碳”战略,开展“产、学、研”联合研发。依托校企联合科研平台,研发的高性能耐热导线、全系列低损耗导线、大长度绝缘电缆、平滑铝套高压电缆、聚丙烯绝缘电缆及附件、110kV 超导电缆等新一代产品,解决了特殊工况、绝缘故障、更高节能、环 保降解等难题,为培育第二增长曲线奠定了基础。 攻关通信网络核心项目,通信行业地位领先公司聚焦新一代通信产业与核心技术的研发创新,提升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与集成能力,积极拓展海洋通信、矿井通信、智慧城市、轨道交通及激光等领域业务,形成通信产业从产品到服务的全产业链及自主核心技术,打造“产品-服务-运营”的全产业链模式,提高市场业务竞争力、新市场占有率。 在光通信业务上,公司在主营产品光缆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的集采中投标排名分别为第一、第三和第四;馈线产品在中国铁塔 2022年第二次馈线产品集中采购排名第一;室分天线在中国铁塔、美化天线在中国电信、基站天线和 444及单 4天线在中国移动集采投标中均排名前列。光模块研发上,公司从 2018年开始研发光模块,目前应用于 5G无线接入场景的全系列工业级光模块产品均已大批量出货。公司完成 SiN 工艺高速硅光学调制/解调芯片研发和小批量试产,并借助自建 SiP 光学封装技术工艺平台,完成 400GQSFP-DD 封装 DR4+硅光模块和 400G FR4光模块研发试产,800G 硅光模块研发工作有序推进,公司已就下一代 NPO、CPO 和液冷光模块等技术领域研发工作也已经开展,同步积极与目标客户进行产品技术标准对接。 积极拓宽海外市场,2022年,公司突破英国电信光缆认证,并抓住欧盟碳税机会窗口期,提升海外生产基地产能,稳定给德国电信、法国以及东欧等运营商供货,海外光缆销售规模翻倍增长;同时积极布局拉美和非洲等区域,紧抓 FTTH 建设机遇,在菲律宾等东亚国家和地区提供总包工程等服务,实现利润增长。 在产品研发上,2022年,公司通信领域共有 11项新产品通过鉴定,其中 5项新产品、新技术在关键技术水平、生产工艺、性能指标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6项新产品、新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申请通信相关专利 183项,授权专利 194项。公司长期专注于细分产品市场的深耕,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达到国际领先,部分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先后将 ADSS、漏泄同轴电缆等打造成制造业单项冠军,创新能力、质量效益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均引领行业发展。2022年内,公司漏泄同轴电缆成功通过单项冠军复评;“松套层绞式全介质自承式光缆”、“高兼容性超细弯曲不敏感单模光纤”、“波长段扩展的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室外光缆接头盒”四项产品荣获江苏精品认证;荣膺“中国移动集采 A 级供应商(普通光缆)”、“菲律宾第二大运营商 Globe Telecom Inc.最佳供应商”称号;公司通信产业牵头 2项国际标准、参与 4项国际标准和 9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引领行业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战略布局海洋、新能源、电力电缆、光通信四大业务,覆盖通信和新能源两大核心赛道,作为海风龙头,有望核心受益于海上风电行业长期成长,同时随着光通信行业复苏,新能源业务逐步发展,有望打开公司成长新曲线。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61亿元、49.59亿元、59.14亿元,当前收盘价对应 PE 分别为 12.57倍、10.04倍、8.42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海洋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海洋板块分拆风险
宝信软件 计算机行业 2023-06-19 49.99 -- -- 55.40 10.82%
55.40 10.82%
详细
2020年12月24事件:2023年6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6月14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暨并购重组工作专题会,部署中央企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及并购重组工作,中央企业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上市公司为平台开展并购重组,助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 点评:工业机器人助力制造业数字化发展,万名“宝罗”竞相上阵《行动计划》提出4大主要目标:1)大幅提升高端制造引领功能,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5%,工业劳动生产率超50万元/人,三大先导产业总规模达1.8万亿元;2)显著增强自主创新策源水平,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持续提高,重点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2.5%以上;3)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成效明显,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达80%以上,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力争达到360台/万人;4)整体提升企业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据上海市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到2025年上海工业机器人密度将提升100台/万人,着力打造10家行业一流的机器人头部品牌、100个标杆示范的机器人应用场景、1000亿元机器人关联产业规模。 2022年6月20日,中国宝武开展万名“宝罗”上岗动员,将重任赋予旗下的宝信软件。“宝罗”是宝武机器人的统称,截至2021年11月24日已上岗“宝罗”数约1432名,预计在2026年实现超万名“宝罗”上岗的总目标。目前,宝罗机器人种类繁多,按定位可分为工业、服务、特种三大类,工业宝罗已实现贴牌、取样、拆捆、喷印、家炮泥、铁水运输等功能;服务宝罗主要是AI虚拟服务机器人,即时满足客户需求;特种宝罗包括应用在矿山、港口码头等机器人(全自动装卸料机、重载AGV等)、专业运检机器人(水道巡检无人艇、高炉巡检无人机等)、检查维修机器人等。所有宝罗均接入“宝罗之家”云平台,可以实现OTA在线升级,不断提升算法效率。“宝罗”机器人应用场景不止于钢铁,未来行业扩张空间大宝罗机器人能有效取代钢铁行业中的3d岗位即dangerous(风险大)、dusty(环境差)、difficult(困难),解决许多工业化场景中的难点和痛点,有效降低人员劳动强度,缓解制造业领域劳动力短缺状况。公司承担宝钢万名宝罗计划的重任,持续赋能钢铁智能制造,除了钢铁自动化产线外,三大种类宝罗机器人还覆盖运输、矿山、港口、客户咨询等场景,其他多个场景也在定制化开发中,据公司机器人事业部介绍,公司未来有望走出宝武,在其他工业领域推广机器人应用,持续助力其他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劳动效率。据《2022年世界机器人报告》,2021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322台/万人,相比全球最高的韩国1000台/万人,新加坡670台/万人,日本399台/万人,密度仍有较大差距。截至2023年1月底,上海重点产业的机器人密度达到383台/万人,规上企业机器人密度仅到达260台/万人,潜在提升空间较大。我们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下,工业机器人需求或将持续增长,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双碳时代,公司作为央企旗下信息高科技公司及国产软件提供商,深入践行“新基建”、“产业链安全”、“自主可控”等国家战略,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国产化替代与破解行业“卡脖子”难题,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全面推进国产自主可控高端控制系统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赋能产业智慧化,长期成长空间广阔。 宝联登4.0发布,五大套件多维度助力客户智能化、数字化发展宝联登4.0是公司基于20多年工业软件研发的技术储备,经过多年持续大规模研发,在宝武各类数智化应用场景中迭代优化而形成。产业生态ePlat套件4.0已进入规模化推广阶段,能快速满足用户需求,增强用户粘度,挖掘用户价值,促进平台规模化推广;工业互联iPlat套件4.0助力实现工控软件国产化替代,解决工控软件“卡脖子”难题,基于“宝罗云”项目研发了物联网组件,推出工业互联套件高性能版;数据生态5S套件4.0持续提升各类业务用户的数据运用水平,提供一站式数据生态研发设计工具集,助力企业用户的数据研发;人工智能xAI套件4.0实现AI模型高效构建管理,已沉淀多个核心工业智能算法模型库;应用开发xDev套件4.0积极探索和改进应用构建、应用交付方面,为低代码和开发者社区的发布积蓄力量。 以大型PLC工业软件为核心,赋能高端自动化业务全面发展高端自动化是公司未来重点战略方向,公司是国内稀缺的推出自主大型PLC控制系统的企业,在高端自动化领域拥有强劲的软硬件一体化竞争实力,“三大核心增长逻辑”助推公司自动化业务打开广阔发展空间。公司以大型PLC自动化工业软件为核心,积极拓展机器人(搭配宝信自主研发的PLC)、SCADA工业软件等自动化产品,同时有能力向大型DCS(DCS=PLC+SCADA)控制系统切入,持续延展自动化能力边界,未来有望成长为国内全生态自动化龙头。 公司自动化三大核心增长逻辑为:1)产品序列扩张:公司未来将从大型PLC向中大型PLC下沉,配齐高中端PLC产品线,并深化机器人、SCADA工业软件等自动化产品布局,同时具备向DCS及DCS控制系统扩张的能力;2)增量+存量替换逻辑:双碳时代+国产替代背景下,以钢铁行业为代表的流程型行业“有必要+有能力”大力投入资本开支布局智能制造;大型PLC/DCS将逐渐开始进入到存量替换新周期;自动化产品标准化程度更高,跨行业扩张潜力十足;3)毛利率提升逻辑:自动化产品毛利率较高,有望带动整体盈利能力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厚积薄发,夯实智能制造云化基石公司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自主研发工业互联网平台宝联登xIn3Plat和人工智能中台等,工业互联网的布局一方面给公司打开成长新曲线,另一方面有望增强公司智能制造核心竞争力。在双碳时代,以钢铁、冶金、石化、化工为代表的高耗能流程行业,面临着“降本、增效、提质”的迫切需求,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新技术将发挥核心作用,流程行业“有能力+有需求”大力进行资本开支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国家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底座和组成部分,持续受到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公司工业互联网平台xIn3Plat连续四年持续入围工信部“双跨”平台,排名稳步提升,为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成长赛道;从长远来看,PLC等自动化产品云化为大势所趋,而工业互联网平台是自动化产品云化的基础,为自动化云化筑就坚实根基,云化PLC有望助力公司实现弯道超车,持续夯实公司智能制造产业龙头地位。 伴随亿吨宝武数智化转型,信息化业务发展空间大背靠宝武大平台,乘数智化转型的战略东风,公司作为宝武集团“一基五元”战略中信息化的基石、智能制造核心,伴随亿吨宝武数智化转型,信息化发展空间大。公司是可以从L0做到L5的工业软件企业,信息化产品包括MES、BI、WMS、MOM等,其中,MES产品近几年在国内企业市占率排名中稳居第一,已应用到多个行业。在“双限”、“双控”背景下,国家对于钢铁行业发展提出了“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加快推进兼并重组”、“严禁新增钢铁产能”等要求,宝武集团作为全球最大钢铁集团,并购重组进展不断加快,将从“信息系统的更新替换+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深化布局+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及新增需求+云计算部署需求”四方面大幅提升对于公司智能制造业务的需求。公司传统软件业务也早已拓展到除宝武集团以外的钢铁企业,以及非钢领域,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IDC供需格局演变利好龙头,公司IDC业务进入投放新周期短期IDC行业供需格局演变利好龙头,公司作为批发型IDC龙头将核心受益,同时IDC业务将进入投放新周期,有望带来盈利+估值的戴维斯双击。短期来看,国家对于能耗、电力、安全合规等管控趋严,大量老旧、不合规机房被取缔,以及需求向核心地段大规模&绿色IDC倾斜,使得优势IDC龙头竞争优势越发强劲,长期来看,IDC行业需求将随着新应用爆发而持续增长。“资源禀赋+工业软件能力”结合赋予了公司IDC业务得天独厚的能力禀赋,上一轮IDC建设投放时间周期为2013-2020年,共计投建与上架近3万个标准机柜,从2021年开始,公司启动宝之云华北宣化+宝之云上海罗泾五期机房项目,共计超5万个标准机柜,若我们不考虑其他新建机房项目,便已经是前一轮投放量的1.7倍。从2021年开始,新建项目部分机柜已经开始投放上架,未来随着上架率的持续提升,将赋能公司持续成长。 优秀的管理层和市场化激励机制,保障长期发展活力公司拥有优秀的管理层,推行市场化的激励机制,使得公司具备充足的发展活力和动力。公司作为央企,管理团队管理经验丰富,管理体制灵活,另外内部考核制度市场化,且多次推行市场化的激励方案,公司于2017年、2020年、2022年共发布3次股权激励,激励覆盖范围广,覆盖公司管理层、技术骨干、业务骨干等,一方面彰显了公司管理层对于未来长远发展的坚定信心,同时也有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充分释放公司发展活力。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宝信软件传承央企优质基因,深度布局自动化、工业互联网、信息化、云计算四大智能制造赛道,是国内稀缺的在高端自动化工业软件领域实现突破的企业,是国内目前产品序列最完整的高端智能制造龙头,肩负高端智能制造国产替代的使命,长期成长空间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69亿元、31.56亿元、40.58亿元,当前收盘价对应PE为46.97倍、38.23倍、29.7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IDC建设与上架不及预期、宝武重组并购低于预期、5G发展不及预期
宝信软件 计算机行业 2023-06-09 45.12 -- -- 55.40 22.78%
55.40 22.78%
详细
2020年12月24事件:2023年5月25日,宝信软件微信号发布宝武“钢铁工业大脑”战略计划成果,通过AI赋能钢铁智慧制造;6月7日,宝信软件微信号发布宝联登4.0。 点评:宝信AI模型赋能多个钢铁生成流程,构建智慧“钢铁工业大脑”宝信软件有序推进“钢铁工业大脑”战略计划,打造多个人工智能与钢铁行业深度融合的示范项目,支撑钢铁主业从“自动化、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型。 公司推出开发视觉模型的自动化开发工具,有效降低了各类钢铁领域的视觉识别模型开发难度,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云边协同机制,加速模型部署,使模型开发周期从传统三、四个月缩短至数天,大幅提高了开发效率;推出大包开浇视觉检测模型,通过智能视觉识别技术,成功改善铸坯由于分坯混乱所导致的实物流与信息流不一致问题,比传统称重手段判定提前了15秒,提高了连铸二级系统的分坯准确度;打造AI智能排产,有效降低罐型生产切换频次,提升机组利用率,成为制罐行业首个成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铁前一体化配料模型,模型能结合原燃料信息、控制约束条件、工序加工成本等因素输出合理的配料比,比人工配料成本降低30元/吨铁,有效降低成本,优化钢铁生产流程;研发AI行车调度模型,可根据炼钢厂实时生产状况进行智能调度,在有效保障炼钢节奏、保证连铸不断浇的同时,降低重包等待时间3%,大大降低钢水能耗;推出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压差预测模型,有效解决高炉“黑箱”难题,1小时后在5kPa内达到了80%的预测精度,为高炉操炉提前干预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差。 双碳时代,公司作为央企旗下信息高科技公司及国产软件提供商,深入践行“新基建”、“产业链安全”、“自主可控”等国家战略,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国产化替代与破解行业“卡脖子”难题,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全面推进国产自主可控高端控制系统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赋能产业智慧化,长期成长空间广阔。宝联登4.0发布,五大套件多维度助力客户智能化、数字化发展宝联登4.0是公司基于20多年工业软件研发的技术储备,经过多年持续大规模研发,在宝武各类数智化应用场景中迭代优化而形成。产业生态ePlat套件4.0已进入规模化推广阶段,能快速满足用户需求,增强用户粘度,挖掘用户价值,促进平台规模化推广;工业互联iPlat套件4.0助力实现工控软件国产化替代,解决工控软件“卡脖子”难题,基于“宝罗云”项目研发了物联网组件,推出工业互联套件高性能版;数据生态5S套件4.0持续提升各类业务用户的数据运用水平,提供一站式数据生态研发设计工具集,助力企业用户的数据研发;人工智能xAI套件4.0实现AI模型高效构建管理,已沉淀多个核心工业智能算法模型库;应用开发xDev套件4.0积极探索和改进应用构建、应用交付方面,为低代码和开发者社区的发布积蓄力量。 以大型PLC工业软件为核心,赋能高端自动化业务全面发展高端自动化是公司未来重点战略方向,公司是国内稀缺的推出自主大型PLC控制系统的企业,在高端自动化领域拥有强劲的软硬件一体化竞争实力,“三大核心增长逻辑”助推公司自动化业务打开广阔发展空间。公司以大型PLC自动化工业软件为核心,积极拓展机器人(搭配宝信自主研发的PLC)、SCADA工业软件等自动化产品,同时有能力向大型DCS(DCS=PLC+SCADA)控制系统切入,持续延展自动化能力边界,未来有望成长为国内全生态自动化龙头。 公司自动化三大核心增长逻辑为:1)产品序列扩张:公司未来将从大型PLC向中大型PLC下沉,配齐高中端PLC产品线,并深化机器人、SCADA工业软件等自动化产品布局,同时具备向DCS及DCS控制系统扩张的能力;2)增量+存量替换逻辑:双碳时代+国产替代背景下,以钢铁行业为代表的流程型行业“有必要+有能力”大力投入资本开支布局智能制造;大型PLC/DCS将逐渐开始进入到存量替换新周期;自动化产品标准化程度更高,跨行业扩张潜力十足;3)毛利率提升逻辑:自动化产品毛利率较高,有望带动整体盈利能力提升。 工业互联网平台厚积薄发,夯实智能制造云化基石公司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自主研发工业互联网平台宝联登xIn3Plat和人工智能中台等,工业互联网的布局一方面给公司打开成长新曲线,另一方面有望增强公司智能制造核心竞争力。在双碳时代,以钢铁、冶金、石化、化工为代表的高耗能流程行业,面临着“降本、增效、提质”的迫切需求,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新技术将发挥核心作用,流程行业“有能力+有需求”大力进行资本开支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国家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底座和组成部分,持续受到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公司工业互联网平台xIn3Plat连续四年持续入围工信部“双跨”平台,排名稳步提升,为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成长赛道;从长远来看,PLC等自动化产品云化为大势所趋,而工业互联网平台是自动化产品云化的基础,为自动化云化筑就坚实根基,云化PLC有望助力公司实现弯道超车,持续夯实公司智能制造产业龙头地位。 伴随亿吨宝武数智化转型,信息化业务发展空间大背靠宝武大平台,乘数智化转型的战略东风,公司作为宝武集团“一基五元”战略中信息化的基石、智能制造核心,伴随亿吨宝武数智化转型,信息化发展空间大。公司是可以从L0做到L5的工业软件企业,信息化产品包括MES、BI、WMS、MOM等,其中,MES产品近几年在国内企业市占率排名中稳居第一,已应用到多个行业。在“双限”、“双控”背景下,国家对于钢铁行业发展提出了“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加快推进兼并重组”、“严禁新增钢铁产能”等要求,宝武集团作为全球最大钢铁集团,并购重组进展不断加快,将从“信息系统的更新替换+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深化布局+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及新增需求+云计算部署需求”四方面大幅提升对于公司智能制造业务的需求。公司传统软件业务也早已拓展到除宝武集团以外的钢铁企业,以及非钢领域,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IDC供需格局演变利好龙头,公司IDC业务进入投放新周期短期IDC行业供需格局演变利好龙头,公司作为批发型IDC龙头将核心受益,同时IDC业务将进入投放新周期,有望带来盈利+估值的戴维斯双击。短期来看,国家对于能耗、电力、安全合规等管控趋严,大量老旧、不合规机房被取缔,以及需求向核心地段大规模&绿色IDC倾斜,使得优势IDC龙头竞争优势越发强劲,长期来看,IDC行业需求将随着新应用爆发而持续增长。“资源禀赋+工业软件能力”结合赋予了公司IDC业务得天独厚的能力禀赋,上一轮IDC建设投放时间周期为2013-2020年,共计投建与上架近3万个标准机柜,从2021年开始,公司启动宝之云华北宣化+宝之云上海罗泾五期机房项目,共计超5万个标准机柜,若我们不考虑其他新建机房项目,便已经是前一轮投放量的1.7倍。从2021年开始,新建项目部分机柜已经开始投放上架,未来随着上架率的持续提升,将赋能公司持续成长。 优秀的管理层和市场化激励机制,保障长期发展活力公司拥有优秀的管理层,推行市场化的激励机制,使得公司具备充足的发展活力和动力。公司作为央企,管理团队管理经验丰富,管理体制灵活,另外内部考核制度市场化,且多次推行市场化的激励方案,公司于2017年、2020年、2022年共发布3次股权激励,激励覆盖范围广,覆盖公司管理层、技术骨干、业务骨干等,一方面彰显了公司管理层对于未来长远发展的坚定信心,同时也有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充分释放公司发展活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宝信软件传承央企优质基因,深度布局自动化、工业互联网、信息化、云计算四大智能制造赛道,是国内稀缺的在高端自动化工业软件领域实现突破的企业,是国内目前产品序列最完整的高端智能制造龙头,肩负高端智能制造国产替代的使命,长期成长空间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69亿元、31.56亿元、40.58亿元,当前收盘价对应PE为41.01倍、33.38倍、25.9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IDC建设与上架不及预期、宝武重组并购低于预期、5G发展不及预期
中兴通讯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06-07 36.01 -- -- 46.75 29.83%
46.75 29.83%
详细
2020 年12 月24[T事ab件le:_S6u月mma5ry日] ,在 31 届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共同面向业界发布了《电信运营商液冷技术白皮书》。 点评: 运营商力推液冷应用,液冷渗透率有望提升,中兴通讯有望核心受益为推进电信运营商液冷技术应用,《电信运营商液冷技术白皮书》提出“三年景愿”,即2023 年开展液冷技术验证;2024 年开展规模测试,新建数据中心项目10%规模试点应用液冷技术,推进产业生态成熟;2025 年及以后开展规模应用,50%以上数据中心项目应用液冷技术。 中兴通讯是运营商算力产业链核心合作伙伴,公司连续2 年取得国内运营商服务器市场份额第一,2022 年运营商市场X86 服务器以17.5 万台的发货量位居首位,公司已提前深度布局液冷技术:1)IDC 机房侧:公司已完成单板级、插箱级、机柜级、机房级四个不同维度的液冷技术攻关,于23 年Q1 推出全液冷系统解决方案,实现DC 液冷数据中心机房、IT 液冷服务器设备、CT 液冷路由交换设备一体化集成开发、交付,整机能耗预计可降低约5%,液冷数据中心PUE 可降至1.2 以下;2)服务器侧:全新G5 系列服务器支持不同的冷板式液冷方案,如CPU 液冷、CPU+内存条液冷,以及CPU+内存条散热+VR 液冷,冷板液冷占比最高可达80%以上,充分满足不同制冷需求,浸没式液冷方案还在研发当中;3)液冷路由器:中兴通讯与中国电信研究院和中国电信云计算公司联合建设T8000 核心路由器的冷板式液冷试验局。试验局实现核心芯片运行温度降低10℃,理论故障率约减少一半;大容量核心机房综合PUE≤1.2,解决了高功率路由器空调散热难的问题。 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综合性通信制造业公司和全球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将液冷技术应用到通信领域,我们认为公司作为运营商算力产业链核心合作伙伴,在未来运营商液冷数据中心项目的建设中有望率先受益。 运营商服务器市场:服务器产品实力强劲,在多个运营商项目中排名均位列第一我们认为2023 年数字经济建设是国家发展主线之一,算网基础设施建设或将逐步加快,2023 年三大运营商在算力方面的资本开支均保持20%以上增速,中兴通讯有望核心受益。 1)公司在中国电信2022-2023 年服务器集中采购中实现全标包入围,总份额第一,其中标包1、4、6 中排名第一,标包2、3、7 中位列第二。 2)公司在中国联通2022 云服务器集中采购中总份额第一,其中标包1 排名第一;在2022-2024 年中国联通国际服务器集中采购标段1 中排名第二;在2022 年中国联通人工智能服务器集中采购中排名第三;在2022 年中国联通通用服务器集采中总份额第二。 3)公司在中国移动2019-2020、2020PC 服务器集采、2021-2022PC 服务器集采(网络云标包)中均排名第一;在中国移动2021-2022PC 服务器集采(第一批次)中总份额位列第二;在中国移动2021-2022PC 服务器集采(第二批次,1-6 标包)中总份额排名第三;在中国移动2022 政企客户算力服务器集采中排名第二;在中国移动集中网络云资源池第三期工程计算型服务器采购中排名第一。 AI 服务器:产品性能强劲,成为“文心一言”可靠算力底座3 月16 日,据中兴通讯微信公众号,中兴通讯和百度联合宣布,中兴通讯服务器将支持百度“文心一言”,为AI 产品应用提供更加强劲的算力支撑,助力AI 产业化应用和生态繁荣。 “文心一言”是百度基于文心大模型技术推出的生成式AI 产品,具备跨模态、跨语言的深度语义理解与生成能力,“文心一言”将通过百度智能云对外提供服务,为产业带来AI 普惠。 在服务器产品方面,公司服务器产品全面满足百度定制化要求,针对百度智能云AI、深度学习的需求,中兴通讯服务器产品采用高密度、模块化、精细化设计,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易扩展、易管理等优势,在AI、云计算、大数据、NFV 等领域具有出色的表现,适用于百度大脑、飞桨深度学习平台。目前,公司服务器产品已规模应用于百度智能云,充分满足百度智能云不同业务场景差异化配置需求、资源分配和上云服务。我们认为此次合作体现了公司在提供AI 服务器解决方案的强大实力,公司服务器产品可充分满足AI 模型所需的蓬勃算力需求和庞大的数据吞吐量需求。未来,随着国产AI 模型持续发展,AI 下游应用的落地,模型推理算力需求有望带动公司AI 服务器持续放量。 截至目前,公司最新的R6500 G5 GPU 服务器可支持20 张单宽半长GPU 加速卡,具备高密度算力、灵活扩展、异构算力、海量存储、稳定可靠等特性,双路最大支持120 核,AI 性能提升10 倍,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算力支持。在中兴通讯2022 年年报解读交流会上,公司表示年底有望推出支持Chatgpt 的GPU 服务器以及高性能交换机,2023 年运营商数据中心交换机营收有望倍增,同时公司是全球领先的 ICT 解决方案提供商,研发实力强劲,我们看好公司强劲技术研发实力在AI 等新应用领域的持续价值变现。 服务器方面:市场份额快速提升,保持较高增速据IDC 数据,2022 年中国服务器市场规模为 273.4 亿美元(1888.37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9.1%,中兴通讯2022 年服务器收入已达100.08 亿元;根据中兴通讯官网,2022 年,中兴通讯服务器及存储营业收入百亿元,同比增长近80%;据IDC 2022 年第四季度中国服 务器市场跟踪报告,Top8 服务器厂商中,浪潮、戴尔、联想份额均出现下滑,超聚变和中兴则取得明显增长,其中中兴通讯市场份额从3.1%提升至5.3%,位居国内第五。公司在今年新产品发布会上表示将快步实现服务器及储存产品国内前三(按照2022 年份额超10%以上)、全球前五的经营愿景。 谷歌、Meta、百度等深度学习库均已接入中兴Adlik 架构,长期需求有望持续释放2022 年12 月28 日,公司联合英特尔共同发布《英特尔联手中兴优化深度学习模型推理,实现降本增效》白皮书,本白皮书深入介绍了中兴通讯主导的开源项目Adlik 如何与英特尔OpenVINO 工具结合。为解决购买专用 GPU 硬件会大幅增加部署成本,而且应用范围有限,灵活度较低的问题,中兴通讯通过硬件创新和软件层面的深度优化,在部分场景中,如果能够直接使用CPU 来进行推理,将有助于降低成本,提升灵活度,白皮书指出通过中兴Adlik 可以对AI 模型进行自动剪枝、蒸馏,实现模型大小的优化,再通过OpenVINO?的量化工具和推理引擎,对模型实现INT8 量化,从而实现模型压缩,以降低模型推理所需的计算资源和内存带宽,提高模型的推理性能。通过使用中兴Adlik+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 OpenVINO?工具套件的组合,可使已完成训练的高精度AI 模型转换成参数较小、结构简单、精度基本不下降的AI 小模型,其性能与大模型接近,模型数据吞吐量更高,从而实现在不增加GPU 硬件,大幅减少部署成本的情况下,直接使用CPU 服务器即可满足模型的日常推理需求,成功实现降本增效,并使得模型更易部署在算力有限的场景下,比如自动驾驶车端场景。我们认为此解决方案能够实现AI 模型推理的降本增效,适用各垂直领域的AI 小模型有望加速落地,充分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Adlik 是用于将深度学习模型从训练完成到部署到特定硬件,提供应用服务的端到端工具链,其应用目的是为了将模型从研发产 品快速部署到生产应用环境。Adlik 可以和多种推理引擎协作, 支持多款硬件,提供统一对外推理接口,并提供多种灵活的部署方案。目前谷歌TensorFLOW,Meta PyTorch 和百度的PP 飞桨深度学习库都已能够接入Adlik 架构。随着Meta AI SAM 开源图像分割模型的问世,计算机视觉产业或将加速发展。由于SAM 中的图像编码器功能必须在PyTorch 中实现,并需要 GPU 才能进行高效推理,我们认为计算机视觉产业的发展有望进一步带动对Meta 深度学习库PyTorch 以及其他AI 互联网企业深度学习库的需求,公司adlik 软硬整体架构的需求有望提升。 测试效果如下图所示,在 ImageNet val 验证数据集上,ResNet50 剪枝模型经过蒸馏后精度略有提升,剪枝模型的吞吐量比原始模型提升了2.74 倍。INT8 量化后的模型的吞吐量比未量化模型提升了2.96 倍。经过Adlik 剪枝蒸馏和INT8 量化等方法优化后的ResNet50模型,在精度无损失的情况下,吞吐量比原始模型提升了 13.82 倍,效果显著。 目标检测YOLOv5m 模型优化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在COCO2017 验证集上,YOLOv5m经剪枝蒸馏和 INT8 量化后的模型,精度损失在1%以内。优化后的YOLOv5m 模型吞吐量比原始模型提升了3.39 倍。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具有软件、硬件、芯片、操作系统等基础能力,将基础能力外溢赋能更多数字经济应用,有望打开公司第二成长曲线。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1.90 亿元、123.35 亿元、149.90 亿元,对应 PE 为 16.77 倍、13.85 倍、11.40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5G 建设不及预期、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
均胜电子 基础化工业 2023-05-04 15.31 -- -- 16.14 5.42%
21.58 40.95%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报,23年 Q1公司实现营收 132.2亿元,同比+12.7%,归母净利润 2.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3亿元,上年同期亏损 0.5亿元。 点评: 盈利水平同比改善明显,费用管控卓有成效。2023Q1公司毛利率13.0%,同比+2.1pct,环比-1.1pct;净利率 1.4%,同比+4.0pct,环比-0.3pct。盈利水平同比改善明显,环比略有下滑。费用端,公司 2023Q1期间费用率为 11.84%,同比-1.7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0.8%、4.7%、4.4%、2.0%,同比变动-0.6/-1.4/-0.4/+0.8pct,公司费用管控卓有成效。 汽车电子业务持续放量,毛利创历史新高。公司汽车电子业务 2023Q1实现营收约 40.6亿元,同比+18.5%,毛利率约 20%,较 2022全年+1.5pct。智能座舱板块与华为合作进一步深化,智驾板块围绕域控产品落地、合作英伟达、打造智能传感器技术生态,构建全栈能力推动 AI+汽车产业融合。公司汽车电子业务产品附加值高,随产品持续量产,汽车电子业务有望进一步贡献利润。 安全业务回暖明显,助力公司业绩增厚。公司汽车安全业务 2023Q1实现营收 97.1亿元,同比+10.3%,毛利率约 10%,较 22全年+约 0.9pct,安全业务盈利能力持续向好。我们认为,公司安全业务订单结构持续优化,逐步过渡至更高利润率、更高新能源占比、更多国内订单的项目订单组合,有望带动公司业绩增厚。 订单储备充足,新能源业务打开新局面,23年公司有望迎来业绩大年。 2023Q1公司新获订单生命周期总金额 174亿元,其中约 130亿元为某知名车企全球新能源汽车 800V 高压平台功率电子类产品,公司新能源业务由此获得较大突破。公司 2022年共计新获订单 763亿元,安全/电子分别为 481/282亿元,其中新能源订单占比超 60%。随着汽车电子放量、在手订单爬坡、安全业务欧洲区减亏、客户结构优化、产能释放,公司盈利水平有望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认为公司正持续兑现“汽车安全主业拐点向上+智驾、座舱、新能源三箭齐发”增长逻辑,中长期基本面有望持续向上。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 9.1、13.1、20.1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23/16/1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原材料价格波动、芯片供给短缺、车市下行、增量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等。
宝信软件 计算机行业 2023-04-28 44.03 -- -- 55.75 3.97%
55.40 25.82%
详细
2020 年12 月24[T事ab件le:_S2u0m2m3ar年y]4 月 27 日,公司发布 2023 年一季报,实现总营收 25.22亿元,同比增长0.99%,实现归母净利润4.99 亿元,同比增长9.66%。 点评: 毛利率环比同比大幅提升,高端自动化有望带动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根据公司公告,2023 年一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达40.26%,环比提升12.72个百分点,同比提升7.84 个百分点,我们判断随着公司毛利率的高端自动化业务的逐步起量,以及智能制造业务的发展,长期来看,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在自动化方面,2022 年,公司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与破解行业“卡脖子”难题等领域持续取得突破,围绕冶金产线工业控制“卡脖子”问题,致力于打造推广全栈国产化控制系统,构建新一代自主可控工控软件iPlat,成功实现全工序进口工控软件国产化替代;完成 PLC 产品总方案及架构设计,推进新一代 PLC 产品关键技术攻关,实现多个项目的国产化替代与规模化应用;全面推动“万名宝罗上岗”计划,倾心打造“宝罗”云平台,探索 RaaS 服务模式,实现机器人平台化服务模式的行业首创。 在工业互联网方面,2022 年,公司正式发布工业互联网平台中文品牌“宝联登”,再次入选 2022 年国家“双跨” 平台,中钢协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结论为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牵头“面向钢铁产业生态圈的工业互联网公有云平台” 项目,以冶金组第一名入选国资委第一批中央企业行业领域公有云项目清单。 在IDC 云计算方面,2022 年,公司积极参与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和国家数据中心产业集群建设,推进宝之云 IDC 各基地的建设、招商与运营;发挥宝之云平台效应,推出集团云文档、欧信签电子签章、加密证书服务、 RPA 数字机器人等 SaaS 服务产品,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基于 One+平台能力在分子公司的推广,完成“一总部多基地” 架构下的宝之云整体服务交付管理方案。 双碳时代,公司作为央企旗下信息高科技公司及国产软件提供商,深入践行“新基建”、“产业链安全”、“自主可控”等国家战略,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国产化替代与破解行业“卡脖子”难题,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全面推进国产自主可控高端控制系统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赋能产业智慧化。 以大型PLC 工业软件为核心,赋能高端自动化业务全面发展高端自动化是公司未来重点战略方向,公司是国内稀缺的推出自主大型PLC 控制系统的企业,在高端自动化领域拥有强劲的软硬件一体化竞争实力,“三大核心增长逻辑”助推公司自动化业务打开广阔发展空间。公司以大型PLC 自动化工业软件为核心,积极拓展机器人(搭配宝信自主研发的PLC)、SCADA 工业软件等自动化产品,同时有能力向大型DCS(DCS=PLC+SCADA)控制系统切入,持续延展自动化能力边界,未来有望成长为国内全生态自动化龙头。 公司自动化三大核心增长逻辑为:1)产品序列扩张:公司未来将从大型PLC 向中大型PLC下沉,配齐高中端PLC 产品线,并深化机器人、SCADA 工业软件等自动化产品布局,同时具备向DCS 及DCS 控制系统扩张的能力;2)增量+存量替换逻辑:双碳时代+国产替代背景下,以钢铁行业为代表的流程型行业“有必要+有能力”大力投入资本开支布局智能制造;大型PLC/DCS 将逐渐开始进入到存量替换新周期;自动化产品标准化程度更高,跨行业扩张潜力十足;3)毛利率提升逻辑:自动化产品毛利率较高,有望带动整体盈利能力提升。 工业互联网平台厚积薄发,夯实智能制造云化基石公司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自主研发工业互联网平台宝联登xIn3Plat 和人工智能中台等,工业互联网的布局一方面给公司打开成长新曲线,另一方面有望增强公司智能制造核心竞争力。在双碳时代,以钢铁、冶金、石化、化工为代表的高耗能流程行业,面临着“降本、增效、提质”的迫切需求,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新技术将发挥核心作用,流程行业“有能力+有需求”大力进行资本开支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国家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底座和组成部分,持续受到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公司工业互联网平台xIn3Plat 连续四年持续入围工信部“双跨”平台,排名稳步提升,为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成长赛道;从长远来看,PLC 等自动化产品云化为大势所趋,而工业互联网平台是自动化产品云化的基础,为自动化云化筑就坚实根基,云化PLC 有望助力公司实现弯道超车,持续夯实公司智能制造产业龙头地位。 伴随亿吨宝武数智化转型,信息化业务发展空间大背靠宝武大平台,乘数智化转型的战略东风,公司作为宝武集团“一基五元”战略中信息化的基石、智能制造核心,伴随亿吨宝武数智化转型,信息化发展空间大。公司是可以从L0 做到L5 的工业软件企业,信息化产品包括MES、BI、WMS、MOM 等,其中,MES 产品近几年在国内企业市占率排名中稳居第一,已应用到多个行业。在“双限”、“双控”背景下,国家对于钢铁行业发展提出了“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加快推进兼并重组”、“严禁新增钢铁产能”等要求,宝武集团作为全球最大钢铁集团,并购重组进展不断加快,将从“信息系统的更新替换+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深化布局+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及新增需求+云计算部署需求”四方面大幅提升对于公司智能制造业务的需求。公司传统软件业务也早已拓展到除宝武集团以外的钢铁企业,以及非钢领域,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IDC 供需格局演变利好龙头,公司IDC 业务进入投放新周期短期IDC 行业供需格局演变利好龙头,公司作为批发型IDC 龙头将核心受益,同时IDC 业务将进入投放新周期,有望带来盈利+估值的戴维斯双击。短期来看,国家对于能耗、电力、安全合规等管控趋严,大量老旧、不合规机房被取缔,以及需求向核心地段大规模&绿色IDC倾斜,使得优势IDC 龙头竞争优势越发强劲,长期来看,IDC 行业需求将随着新应用爆发而持续增长。“资源禀赋+工业软件能力”结合赋予了公司IDC 业务得天独厚的能力禀赋,上一轮IDC 建设投放时间周期为2013-2020 年,共计投建与上架近3 万个标准机柜,从2021年开始,公司启动宝之云华北宣化+宝之云上海罗泾五期机房项目,共计超5 万个标准机柜,若我们不考虑其他新建机房项目,便已经是前一轮投放量的1.7 倍。从2021 年开始,新建项目部分机柜已经开始投放上架,未来随着上架率的持续提升,将赋能公司持续成长。 优秀的管理层和市场化激励机制,保障长期发展活力公司拥有优秀的管理层,推行市场化的激励机制,使得公司具备充足的发展活力和动力。公司作为央企,管理团队管理经验丰富,管理体制灵活,另外内部考核制度市场化,且多次推行市场化的激励方案,公司于2017 年、2020 年、2022 年共发布3 次股权激励,激励覆盖范围广,覆盖公司管理层、技术骨干、业务骨干等,一方面彰显了公司管理层对于未来长远发展的坚定信心,同时也有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充分释放公司发展活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宝信软件传承央企优质基因,深度布局自动化、工业互联网、信息化、云计算四大智能制造赛道,是国内稀缺的在高端自动化工业软件领域实现突破的企业,是国内目前产品序列最完整的高端智能制造龙头,肩负高端智能制造国产替代的使命,长期成长空间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69 亿元、31.56 亿元、40.58 亿元,当前收盘价对应PE 为42.45 倍、34.55 倍、26.87 倍,参考可比公司,给予公司2023 年65 倍合理PE,对应目标市值1669.85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IDC 建设与上架不及预期、宝武重组并购低于预期、5G 发展不及预期
中控技术 机械行业 2023-04-28 63.96 -- -- 104.00 11.23%
72.43 13.24%
详细
2020年12月24[事Ta件bl:e_2S0u2m3m年ar4y]月26日,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和2023年一季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总营收66.24亿元,同比增长46.56%;实现归母净利润7.98亿元,同比增长37.18%;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83亿元,同比增长51.97%。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总营收14.46亿元,同比增长47.30%;实现归母净利润0.92亿元,同比增长54.29%;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67亿元,同比增长70.15%。 点评:业绩持续高增长,多产品市场份额居于首位根据公司公告,我们测算,2022年公司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98亿元,同比增长50.16%,环比增长53.72%;第四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23亿元,同比增长29.72%,环比增长100.62%。2022年公司业绩持续增长,产品市场份额实现较大增幅。分产品来看,2022年,工业软件及含有工业软件的解决方案业务共实现收入19.27亿元,同比增长121.13%,根据睿工业、工控网统计数据,2022年,公司工业软件产品先进过程控制软件(APC)国内市场占有率为33.2%,排名第一;其他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2022年共实现收入30.72亿元,同比增长12.02%,公司集散控制系统(DCS)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6.7%,连续十二年蝉联国内DCS市场占有率第一名,其中化工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54.8%,石化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4.8%;仪器仪表2022年实现收入3.45亿元,同比增长23.59%,2022年,安全仪表系统(SIS)国内市场占有率29.0%,首次位居国内流程工业市场占有率第一名。 2023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均实现较快增长,主要受益于:1)持续深耕传统行业,优势显著。核心产品及服务在石化、化工等传统优势行业持续突破大客户及大项目;2)新行业市场突破顺利,跨行业能力强。公司产品及服务在新能源、制药食品、冶金行业的市场拓展成效显著。公司跨行业能力强,下游市场开拓顺利,客户覆盖率持续上升分行业来看,传统优势行业营收稳步增长,竞争力不断提升;新行业开拓顺利,增速较快。2022年,化工行业实现收入25.70亿元,同比增长31.79%,实现毛利率35.03%,同比下降5.38个百分点;石化行业实现收入12.97亿元,同比增长50.44%,实现毛利率44.61%,同比提升2.84个百分比;电池、制药食品、油气、建材、冶金行业收入持续保持较快增长趋势,制药食品行业实现收入6.66亿元,同比增长70.85%;油气行业收入同比增长69.02%;建材行业收入同比增长68.67%;冶金行业收入同比增长63.70%。 截至2022年12月末,公司已覆盖流程工业领域26,909家客户,客户覆盖率稳步上升,并通过签订战略合作等方式,与大客户及行业标杆客户实现强强联合,同时突破多位国际高端客户包括壳牌、科思创、巴斯夫等,持续构建优质客户生态圈,提升客户渗透率。毛利率稳中略降,净利率保持稳定2022年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35.68%,同比下降3.62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实现12.19%,同比下降0.85个百分点,毛利率下降主要是主要产品收入中低毛利率大项目占比提升,以及新S2B平台业务毛利率较低叠加所致,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33.33%,同比下降5.81个百分比。我们认为未来随着公司新产品的拓展、新行业的开拓以及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毛利率具备修复空间。坚持管理改革,运营效率显著提升公司持续推进管理变革、经营基线变革,推动以毛利率提升、人均效率提升和存货周转率提升为三大主线目标的全流程降本工作。2022年公司实现销售费用率9.41%,同比下降2.44百分点,实现管理费用率5.69%,同比下降0.95百分点。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销售费用率10.24%,同比下降3.02百分点,实现管理费用率7.05%,同比下降1.41百分点,降本增效成果显著。坚持自主研发,参与多项国家重点项目公司通过集成产品开发(IPD)变革搭建全新矩阵化研发体系,将研发团队向市场端、销售端前移,以需求为导向,充分满足客户对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等产品及技术的迫切需求。截至2022年底,公司研发人员为2092人,占公司总员工的34.20%,人数较2021年底上升20.92%,公司拥有已获授权的专利522项(含355项发明专利,142项实用新型专利和25项外观设计专利),其中2022年度新授权专利127项(含103项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和4项外观设计专利);取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575项,其中2022年度新取得软件著作权登记66项。2022年公司承担、参与发布了国家标准4项、参编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1项。 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6.92亿元,同比增加39.24%,研发费用率为10.45%。2023年一季度公司研发投入1.86亿元,同比增长36.76%,研发费用率为12.86%,同比提升2.52个百分点。“双碳”背景利好流程型智能制造,高端工控产品国产替代提振公司成长长期来看,我国流程工业在“双碳”目标下,工控产品更新换代所带来的市场空间较大。 我国流程工业在碳排放方面有两个特点:第一,国内流程工业平均工艺水平与设备落后、自动化程度低、能耗方面依旧处于粗放式管理阶段,仅靠工艺流程优化、节能技术等方式难以显著控制能耗,必须进行自动化设备的更新换代与基础自动化升级改造;第二,目前国内流程工业的能耗总量可观,可改进空间较大,可以通过降低流程行业能耗的途径来明显降低全国碳排放量。在“双碳”的长期目标下,我国流程工业自动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是必然趋势,工控产品更新换代的市场空间较大。 深耕石化化工行业,工业软件核心竞争力强生产制造类工业软件具备较强的下游行业属性,通常来讲,一款生产制造类工业软件往往只负责某个领域甚至某一工艺,需要大量的行业经验和行业模型的积累。公司深耕石化、化工领域多年,深度绑定多个下游大客户,拥有海量的现场数据与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有助于公司构建成熟的经验模型。我们认为,与石化化工行业的深度绑定赋予了公司较强的工业软件开发和运维能力,大大提升了公司工业软件产品的实用性和竞争力,同时某一细分行业中的工业软件又呈现“一家独大”的特点,有助于公司工业软件产品未来在石化化工行业中广泛普及,提振公司长期成长。 深化全产业链布局,多类产品协同提振公司业绩中控技术以控制系统(DCS+SIS+PLC)为基石,向下打造“工业触手”,布局仪器仪表相关产品,向上打造“工业智慧大脑”,布局多款工业软件,各业务间具备明显的协同效应,提升公司整体的竞争优势。同时公司“线上+线下”协同发力,5S自动管家店和S2B平台共同打造完善的营销网络和服务体系。在智能制造大背景下,国家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工控行业景气度提升,公司作为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的国内工控龙头,积极深化全产业链布局,多类产品协同发力,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行业有望提速发展,公司作为国内工控&智能制造龙头企业,积极推进“一体两翼”布局,未来“一纵一横”发展空间大。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79亿元、14.38亿元、19.12亿元,对应PE为46.43倍、34.84倍、26.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下游行业波动风险、公司发展不及预期、新冠疫情蔓延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16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