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王德安

平安证券

研究方向: 汽车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机械专业学士,产业经济学硕士。平安证券研究所汽车行业高级分析师。...>>

20日
短线
16.67%
(--)
60日
中线
16.67%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64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9-01 13.05 -- -- 16.38 25.52%
21.48 64.60%
详细
事项: 公司披露 2023年半年度业绩报告,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54.9亿元(同比+15.8%),实现归母净利润 76.5亿元(同比+30.6%),实现扣非净利润 15.1亿元(同比-51.3%)。单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09.4亿元,同环比分别增长 40.6%/-10.5%,实现归母 净利润 6.83亿元 ,同环 比分别 增长-48.3%/-90.2%。 平安观点: 自主新能源实现较快增长,合资销量下滑较大。2023年上半年长安汽车实现整车销量 121.6万台,同比增加 8.0%,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 76.8万台,同比增加 22.1%,自主品牌海外销量 11.6万台,同比增加 14.3%。 新能源车方面,上半年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销量达到 17.6万台,同比增加107.2%。合资板块方面,长安福特和长安马自达上半年销量分别为 9.8万/3.2万台,同比分别下降 12.6%/49.4%。 多重因素导致公司二季度业绩出现下滑。单二季度,公司实现扣非自主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联合营企业投资收益)为 1.5亿元,环比下滑较大,主要是由于价格战影响公司二季度毛利率(二季度毛利为 16.4%,同环比分别下滑 5.9/2.1个百分点)、二季度研发费用环比增加 2.4亿元、资产减值损失增加 4.0亿元所致。根据公司上半年财报数据以及我们测算,公司上半年扣非自主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联合营企业投资收益)为 16.9亿元,其中深蓝汽车自 2月起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至 6月末净亏损为10.6亿元(归属于公司的净亏损为 5.4亿元),若剔除深蓝汽车的影响,上半年公司传统自主业务扣非净利润为 22.3亿元。主要联合营企业方面,阿维塔目前仍然处于投入期,上半年净亏损 17.6亿元(归属公司投资收益为-7.2亿元),长安福特和长安马自达销量有所下滑,上半年归属于公司的投资收益为 4.0亿/-1.0亿元。 下半年新品周期较强,多款新能源车型齐发。深蓝 S7已于 6月份正式上市,我们认为深蓝目前在渠道方面具备领先优势,S7具备月销过万的实力。长安启源在 23年底之前将推出 4款车型,其中包含 3款 P13架构的插混车型。阿维塔方面,阿维塔第二款车型也将于下半年上市交付,此外阿维塔已确定新一轮增资扩股,此次共募集资金 30亿元,其中长安汽车增资 12.3亿元,增资完成后,长安汽车仍然持有阿维塔 40.99%的股权,投后阿维塔估值近 200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受行业价格战、并表深蓝汽车、研发费用增加、联合营企业亏损(包括阿维塔、长安马自达)等因素的影响,二季度盈利出现下滑,但上半年公司传统的自主业务依然实现了稳健的盈利。公司在新能源领域转型坚决,形成长安启源、深蓝、阿维塔三大品牌矩阵,下半年将迎来新的产品周期。结合公司上半年业绩情况,我们调整公司 2023~2025年净利润预测为 93.6亿/60.3亿/93.9亿元(原净利润预测为 109.3亿/75.7亿/92.5亿元),目前汽车行业处于大变革中,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短期内可能不会缓解,对于整车企业的盈利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我们认为长安汽车在新能源转型过程中动作较快,看好新能源转型带给公司的估值提升,依然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深蓝、阿维塔等新能源车型销量可能不达预期,将对公司估值造成较大压力;2)公司传统的燃油车业务面临下行压力,导致公司自主品牌业务盈利承压;3)公司因并购深蓝汽车增加的无形资产摊销、商誉减值(当深蓝业绩不达预期时)可能会对公司业绩造成影响;4)公司合资板块持续下滑,对公司业绩造成一定压力。
长城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9-01 26.49 -- -- 31.30 18.16%
31.30 18.16%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3年上半年业绩报告。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9.7亿元,同比增加12.6%。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下降75.7%,扣非归母净利润达到7.5亿,同比下滑63.6%。 平安观点:产品结构改善,单车均价提升,毛利率下降,渠道变革+新品推出导致销售费用高增长。2023年上半年公司销量51.9万台,同比微增。新能源车销量约9万辆,同比增加约49%。皮卡国内终端市占率超50%,龙头地位稳固。硬派SUV坦克品牌销量同比增长约8%达5.8万台。2023上半年整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2%,超过销量增幅,产品单价提升至13.6万元。毛利率减少了1.5个百分点至16.9%。销售费用增幅高达46.8%,销售费用率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至4.7%,高增长原因是加大新能源车型投放力度所致。研发费用增长10.5%达35.1亿,与公司整车业务收入增幅较为接近。 出口表现亮眼,贡献强劲业绩。上半年海外销售高增长,实现出口销量超12万台,五大品牌全面出海,连续4个月海外销售突破2万辆。实现海外收入207亿,同比增长122%,海外单车收入16.8万,高于公司总体单车均价水平。俄罗斯哈弗公司实现收入67.7亿,净利润13.6亿,净利率达20%,盈利强劲。 打造独特技术特色,加快插混转型,公司以两档DHT、Hi4、Hi4-T越野混动等插混技术赋能哈弗及WEY品牌插混转型。插混产品陆续上市,哈弗新能源枭龙系列于5月中旬上市,但目前月度销量表现低于预期。哈弗品牌于2Q23正式上线了新能源产品专属、独立的销售服务体系,融合4S店、城市地标店、商超快闪店等多种模式的渠道布局,哈弗新能源渠道已覆盖400家店面,计划2023年底完成800家店面规划。高端插混品牌魏牌蓝山和新摩卡于上半年上市,蓝山上半年销量达1.1万辆,符合市场预期。纯电方面,欧拉继续坚定女性品牌定位,上半年销量下滑20%为4.7万台,表现不佳。硬派SUV坦克品牌市场地位稳固,表现稳健。多款战略单品即将上市,产品结构将继续优化。定位大型全用途硬派SUVHi4架构全新插电混动车哈弗猛龙定位"新能源越野SUV普及者",拓宽龙序列的产品布局,配备电控后桥差速锁有望成为同级差异化亮点。哈弗H5定位大型全用途硬派SUV。 魏牌首款高端MPV高山DHT-PHEV。魏牌新款拿铁造型与动力全面焕新,标配Hi4智能电混四驱。坦克将上市坦克400Hi4-T车型及坦克500Hi4-T,坦克硬派科技旗舰车型坦克700。多款新品上市,有望提振公司销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由于行业竞争加剧,公司上半年毛利率低于我们预期,且销售费用增长超出预期。由此我们调整公司业绩预测,预计2023/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49.4亿/80.7亿/99.1亿元(前次预测值:2023/2024/2025净利润为51.5亿/86.7亿/107.1亿),长城汽车插混技术定位独特,皮卡及硬派越野品牌坦克护城河突出,公司长期深耕出口业务,海外盈利能力强劲,我们依然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竞争日趋激烈,新品推出后终端销量不达预期;2)出口业务面临汇率、地缘政治风险;3)插混及纯电转型带来各项费用高增长。
宇通客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8-30 12.91 -- -- 13.95 8.06%
14.35 11.15%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3年上半年业绩报告。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14亿元,同比增加34.56%。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70亿元,去年同期亏损0.65亿元,同比扭亏。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达到3.31亿元。 平安观点:n出口销量增幅高,新能源客车销量下滑。受国内旅游客运、海外客车等市场需求持续恢复,公司销量实现同比大幅增长。据公司公告,宇通客车2023年上半年累计销售15134台,同比增长30.84%。其中大/中/轻型客车分别销售7693/5261/2180台,同比变动为+62.3%/+21.5%/-12.7%。新能源客车销量2502台,同比减少36.9%,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出口客车4107台,占总销量的27.1%,同比增长119.6%。 n单价提升,毛利率与2022全年水平相当。上半年收入增幅高于销量增幅,达34.6%。销售毛利率22.84%,与2022全年基本持平。售后服务费增加导致销售费用增幅达40%,咨询代理费减少致管理费用大幅下降,职工薪酬减少使得研发费用下降。由于电池成本较2022年改善,若新能源车销量占比提升,公司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改善。 n2023年上半年国内旅游客运恢复,客车行业出口增幅高。旅游客运市场需求恢复带动公路客运需求增长。海外客车市场需求恢复明显,据中客网,2023上半年行业大中型客车出口量同比增长83.9%,下半年预计仍将延续增长态势,其中欧洲、拉美、东南亚等地区新能源公交需求存在增长机会。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累计出口各类客车超过9万台,累计出口新能源客车超过3700台,在海外30多个国家或地区形成批量销售并实现良好运营。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最新情况,我们下调了公司2023年国内新能源客车销量,上调了公司2023年客车出口销量。我们调整公司2023/2024/2025年净利润预测值为13.1亿/17.8亿/23.5亿元(此前业绩预测为15.0亿/15.5亿/18.7亿元)。当前国内客运出行处于需求复苏阶段,老旧客车加速淘汰,加之出口前景较好,宇通客车龙头地位稳固,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地方保护主义加剧,宇通客车国内市占率未能如期修复;2)竞争加剧、公司未能享受到电池降本红利;3)国际形势复杂,出口业务未达预期。
广汽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8-29 10.51 -- -- 10.42 -0.86%
10.62 1.05%
详细
事项: 公司发布 2023年半年度业绩报告,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15.9亿元,同比增长 27.1%,实现归母净利润 29.7亿元,同比下降 48.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7.0亿元,同比下降 52.1%,分红预案为:每 10股派发 0.5元(含税)中期现金股息。单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51.9亿元,同环比增长39.1%/33.3%,实现归母净利润 14.3亿元,同环比下降 47.9%/7.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2.7亿元,同环比下降 53.8%/11.6%。 平安观点: 上半年广汽自主业务实现减亏。上半年公司实现整车销量 116.3万台,同比增长 1.1%,其中广汽乘用车、广汽埃安、广汽丰田、广汽本田销量分别 为 18.8万 /20.9万 /45.3万 /29.0万 台 , 同 比 增 长9.0%/108.8%/-9.5%/-18.9%。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 3.34%,同比下降 1.15个百分点。自主业务盈利方面,公司 2023年上半年自主业务净亏损(扣非净利润-投资收益)达到 27.5亿元,同比减亏 1.1亿元,根据公司财报电话会披露,自主业务减亏主要是由于广汽乘用车销量增加、车型结构优化,毛利率提升以及集团对广汽埃安持股比例下降,少数股东承担一部分亏损所致。 合资两田下滑拖累公司业绩,合资板块加快新能源转型。公司上半年净利润 29.7亿元(同比-48.4%),上半年净利润下滑主要受合资板块投资收益下降所致。根据公司半年报数据,公司上半年投资收益为 54.5亿元(同比下滑 35.9%),其中联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主要是广本、广丰的投资收益)为 53.0亿元,同比下滑 37.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增长,全年渗透率有望超过 30%,广丰、广本所处的燃油车市场份额逐渐下滑,加之行业价格战激烈,导致广汽两大合资公司盈利能力出现下降。 为应对新能源汽车浪潮,两大合资公司加快新能源转型步伐,广汽本田在上海车展发布了新能源战略,推出了全新的雅阁 PHEV 和皓影 PHEV 两款新能源车,同时在 2027年之前推出 5款纯电车型,广汽丰田计划未来5年将维持每年至少导入一款新能源车型,到 2025年新能源占比达到20%。 埃安销量超预期,昊铂引领广汽新能源品牌上行。广汽埃安上半年销量达到 20.9万台(同比+108.8%),目前单月交付量已达到 4.5万台,仅次于比亚迪、特斯拉,居国内纯电车销量第三位。盈利方面,根据公司业绩电话会披露的信息,由于原材料成本下降以及埃安的降本措施,成本改善可以覆盖新能源车国补退出的影响,但由于行业竞争加剧,公司加大促销,导致埃安上半年毛利率由正转负(6月毛利已实现转正)。公司高端新能源品牌昊铂首款车型 Hyper GT 已正式上市,昊铂品牌将采用全新品牌、产品和营销渠道,加快公司在高端新能源领域的探索。 “NEXT”计划发布,助理传祺品牌新能源转型。广汽在上海车展发布了“NEXT”计划,力求在保持广汽埃安 EV 领先优势的基础上,实现传祺向 XEV,即 PHEV、REV 和 HEV 的转型。传祺首款插混 MPV 传祺 E9于 5月份正式上市,据乘联会, 6、7月份批发销量分别达到 2669台/2461台,助力传祺新能源转型取得开门红。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到燃油车市场规模萎缩将继续影响广丰、广本的盈利能力,以及公司推动昊铂渠道独立要加大相关投入,我们调整公司 2023~2025年净利润预测为 56.2亿/66.3亿/73.3亿元(原净利润预测为 93.4亿/98.5亿/105.9亿元),公司的新能源品牌埃安目前在主流纯电车领域具备较强的先发和规模优势,昊铂品牌的推出将加快公司在高端新能源领域的布局,传祺品牌也凭借传祺 E9的推出实现新能源转型开门红,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新能源转型进一步深入,公司的估值水平有望迎来提升,依然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埃安品牌销量和高端化进程不及预期,将影响公司估值空间;2)合资公司广汽丰田、广汽本田盈利不及预期,将对集团整体盈利能力造成负面影响;3)公司混动布局相对其他车企较慢;4)宏观经济恢复不及预期导致汽车消费增长乏力。
星宇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8-28 142.00 -- -- 157.56 10.96%
157.56 10.96%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3半年度业绩报告,2023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4.2亿元,同比增长19.0%。实现归母净利润4.7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1亿元,同比增长0.8%。 平安观点:n二季度业绩改善显著,上半年毛利率有所下滑。公司在一季度业绩下滑的情况下,上半年业绩依然实现了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公司二季度的业绩改善,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0亿元,环比增加30.1%,实现归母净利润2.6亿元,环比增长29.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4亿元,环比38.5%。毛利率方面,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21.7%,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费用方面,公司上半年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分别为0.4亿/1.3亿/2.7亿,同比变化-0.9%/24.1%/16.2%,其中管理费用增加较多,主要是由于职工薪酬增加等综合所致。公司上半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达到2129万元,同比下降97.6%,主要是由于公司应收账款增加所致,根据公司财报数据,截至23年6月底,公司应收账款为21.4亿元,同比增加91.6%。 n积极开拓新能源客户,与地平线达成战略合作拓展智能驾驶业务。根据公司半年报披露的信息,公司上半年承接17个车型的车灯开发项目和2个车型的电子开发项目,实现36个新车型的项目批产,优质的新项目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公司基于DMD技术的DLP智能前照灯预计2023年底可实现量产。公司积极拓展新能源客户,其产品目前已经覆盖理想汽车、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及某国际知名新能源车企等多家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企业。23年2月,公司与地平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公司基于地平线J3芯片研发的“行泊一体”解决方案已获得国内某头部车企正式定点,将于2023年量产。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未来公司车灯业务将长期受益于车灯电子化、智能化和交互化的发展趋势,公司未来的单车配套价值量有望持续提升。根据公司上半年业绩情况,我们调整公司2023~2024年净利润预测为11.8亿/14.7亿元(此前净利润预测为17.46亿/20.72亿元),同时新增公司2025年净利润预测为18.1亿元,公司是国内车灯系统综合解决方案的龙头提供商之一,具备车灯设计、开发和制造垂直一体化能力,我们看好未来车灯单车价值量提升的长期逻辑,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汽车消费需求下降导致公司客户销量不及预期,进而影响公司业绩;2)公司主要客户发生流失或缩减需求,将对公司的业绩产生较大影响;3)公司在建项目投产后经济效益不及预期;4)汽车行业价格战可能会传导到公司端,公司可能面临竞争加剧、主机厂压价等不利局面。
华阳集团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8-22 29.50 -- -- 34.98 18.58%
38.80 31.53%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7亿元(同比+15.4%),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11.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13.3%)。单二季度看,公司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5亿元,同环比分别增加20.8%/18.0%,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环比分别增加11.3%/34.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595.7万元,同环比分别增加14.6%/31.8%。 平安观点:n二季度业绩基本符合预期,精密压铸业务盈利能力稳健。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7亿元(同比+15.4%),其中汽车电子和精密压铸业务分别实现营收18.6亿/7.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5.8%/21.6%,占上半年公司营收的比例分别为64.7%/25.8%。净利润方面,公司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11.6%),根据公司半年报数据拆解,公司精密压铸业务(子公司华阳精机)盈利能力依然稳健,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0亿元,约占公司上半年净利润的53.7%,汽车电子业务(含精密电子部件)上半年实现净利润约0.8亿元,约占公司上半年净利润的46.6%。 n毛利率稳中有升,汽车电子研发投入大。公司毛利率总体保持稳定,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达到22.2%,同比增加0.7个百分点,汽车电子、精密压铸两项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分别达到21.9%/26.1%,同比增加1.1/0.4个百分点。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达到3.0亿元(其中费用化2.8亿元),同比增加34.2%,占公司营业收入的10.4%,汽车电子研发投入占其营业收入的12.8%(据此测算上半年公司汽车电子业务研发投入约2.4亿元,约占上半年研发总投入的80%)。销售和管理费用方面,上半年公司销售和管理费用率达到6.4%,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体现公司良好的费用管控水平以及规模化效应的提升。多项汽车电子产品实现较快增长,定增项目落地为公司后续增长提供产能和资金支持。公司是国产HUD厂商的龙头之一,目前累计出货量已经超过100万套,领先国内其他HUD供应商,在技术路线上,公司AR-HUD目前已经实现TFT、DLP和LCoS成像技术的全面布局,根据公司半年报披露的信息,上半年公司屏显示、AR-HUD、车载无线充电、座舱域控、数字声学系统、数字钥匙、APA自动泊车、DAB数字收音等产品销售额实现大幅增长,汽车电子业务突破了大众SCANIA、一汽丰田、上汽大众等新客户。公司另一项新的汽车电子产品电子外后视镜完成商用车平台预研,也已获得车厂项目定点。此外根据公司近期的公告信息显示,公司的本次定增项目共募资13.9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所募资金将用于汽车电子、精密压铸业务的产能扩张以及智能驾驶平台的研发,这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提供了产能和资金支持。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汽车座舱电子公司,以HUD为代表的多项座舱电子产品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我们认为随着汽车智能座舱渗透率的提升,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受益,此外公司精密压铸业务增长确定性较强,盈利能力稳健。结合公司上半年公司的业绩情况,我们调整公司2023~2024年净利润预测为4.7亿/6.3亿/8.6亿元(原预测值为5.2亿/7.0亿/9.6亿元),考虑到未来HUD市场空间以及公司在HUD领域当中的领先优势,我们依然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HUD渗透率或搭载量不及预期。HUD是公司强势产品,如果HUD的渗透率和搭载量不及预期,将直接影响公司HUD产品的市场空间;2)HUD市场竞争环境日渐激烈,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可能下滑,进而导致公司HUD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下滑;3)公司座舱电子产品以及智驾产品的拓展情况可能不及预期;4)汽车消费恢复程度不达预期,导致公司下游客户销量下滑,将直接导致公司业绩承压。
福耀玻璃 基础化工业 2023-08-21 37.92 -- -- 39.85 5.09%
39.85 5.09%
详细
事项: 福耀玻璃披露 2023年中报,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0.3亿元(同比+16.5%),实现归母净利润 28.4亿元(同比+19.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7.9亿元(+20.9%)。 平安观点: 得益于高附加值玻璃占比提升 10个百分点,公司收入增幅优于汽车产量增幅。1H23我国汽车产量同比增加 9%,其中乘用车产量同比增加 8%,同期公司总收入/汽车玻璃收入同比增长 16%/14%,主要是由于智能全景天幕玻璃、可调光玻璃、抬头显示玻璃等高附加值玻璃占比相比 1H22提升 10个百分点。1H23美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约 13%,1H23福耀美国营业收入 25.4亿元(+14%),净利润 1.9亿元,净利率 7.5%(1H22为 9.8%)。 汇兑收益同比增长,海运费下降,原料及能源价格上升,资本开支增幅高。 1H23汇兑收益 6亿元(1H22为 5亿),汇兑增加、海运费降价导致利润总额同比增加 0.9亿/1.5亿,能源涨价、纯碱涨价导致利润总额同比减少1.1亿/0.38亿。由于原料及能源价格上升,1H23公司浮法玻璃毛利率下降。费用控制良好,2023年上半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均同比下降。 资本开支增幅高达 79%,1H23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 24.9亿元(1H22资本开支为 13.9亿元),其中福耀美国汽玻/苏州汽玻/长春汽玻项目资本性支出约 6.5亿/3.4亿/2.1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新能源汽车逐步渗透至主流价格带,汽车新四化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新技术集成到汽车玻璃中,智能全景天幕玻璃、可调光玻璃、抬头显示玻璃、超隔绝玻璃等高附加值玻璃产品占比持续提升。 考虑到汇兑损益增长较多,我们上调公司 2023/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为 59.33亿/64.01亿/76.43亿元(此前净利润预测值为 50.95亿/61.81亿/74.95亿元),依然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6-27 12.46 -- -- 14.90 19.58%
16.41 31.70%
详细
事项: 深蓝品牌首款 SUV 车型深蓝 S7正式上市,其中增程版车型售价 14.99~16.99万元,纯电版车型售价 18.99~20.29万元,另外深蓝 S7将于 6月 30日开启万人交付。 平安观点: S7售价超市场预期。深蓝 S7是 2023年 15-20万元价格带内的又一重磅车型,同时也是深蓝品牌乃至长安汽车在 2023年的重磅战略车型之一,S7此前于 5月 20日开启先享预订,先享预订的起售价为 16.99万元,正式上市后起售价降低到 14.99万元,与同平台的 SL03增程版终端售价一致,但在配置方面,S7与 SL03有所不同,SL03增程版纯电续航仅有 200公里一个配置,而 S7作为与 SL03同级别的 SUV 车型,通过增加 120公里纯电续航的配置来拉低车型的起售价,进而增加车型的覆盖群体。 相比主要竞品车型竞争力较强,具备月销过万的潜力。由于深蓝 S7在哈弗枭龙 MAX、吉利银河 L7和比亚迪宋 Plus 冠军版上市后发布正式售价,因此在定价方面拥有更大的灵活性,S7相比上述 3款车型在轴距、车身尺寸等方面具备优势,同时 14.99万元的起售价也低于上述 3款车型(不包括 55km 版本的银河 L7)的起售价,另外 S7更强调年轻、科技,在定位方面与上述 3款车型有区分。我们认为深蓝 S7延续了 SL03极具性价比的竞争优势,考虑到深蓝 SL03目前月销维持在 7000-8000台左右,我们预计 S7具备月销过万的潜力,甚至月销量有机会达到 1.5~2.0万台。 深蓝渠道变革速度比其他车企快。车型产品力的成功仅仅是成功的一半,渠道则是影响车型上市后销量的关键。长安在 2022年便推出了深蓝品牌,并在 2022年开启深蓝的渠道变革,而吉利银河、长城龙网的渠道建设是从 2023年初才开始,目前深蓝已经在建立起独立的订单中心、交付中心和维保中心,根据深蓝汽车官网公布的门店信息,截至 2023年 5月底,深蓝可触达用户的体验中心(含移动展厅)已经超过 1000家,领先吉利银河和长城龙网。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深蓝 S7最终的起售价相比预售价再降 2万元,超过市场预期,我们认为 S7竞争力强劲,将是深蓝品牌的又一款爆款车型,另外深蓝在渠道方面的领先优势突出,为 S7成为爆款车型加码助力。公司的传统自主燃油车拥有多款热销车型,盈利能力稳健,为公司转型提供稳定的造血能力,我们维持公司 2023~2025年净利润预测为 109.3亿/75.7亿/92.5亿元,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深蓝车型销量可能不达预期,将对公司估值造成较大压力;2)公司新能源车业务短期内仍将处于亏损状态,对公司业绩造成一定负面影响;3)公司传统的燃油车业务面临下行压力,导致公司自主品牌业务盈利承压;4)公司合资板块持续下滑,对公司业绩造成一定压力。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6-06 11.95 -- -- 14.58 20.00%
16.41 37.32%
详细
核心观点:长安汽车热销燃油车型数量较多,盈利能力稳健。深蓝品牌定位主流价格带,渠道变革领先优势突出。全新序列启源推出后,长安汽车在主流价格带内的新能源车将形成双拳出击态势。 热销车型数量多,自主燃油车盈利领先国内其它车企。热销燃油车型数量较多成为公司盈利向上的重要原因。目前长安的燃油车盈利已超国内大部分自主车企,成为公司的盈利支柱。 深蓝S7 有望月销过万,渠道领先优势突出。目前深蓝SL03 的月销量稳定在7000~8000 台。第二款车型S7 预订价格仅比SL03 高2 万元,性价比优势突出,我们认为S7 具备月销过万台的潜力。深蓝的渠道优势领先于其他车企,截至23 年5 月底,深蓝用户触达的门店数量超过1000 家,作为对比,哈弗的龙网、吉利的银河渠道变革始均始于2023 年初,且目前进度稍慢,在门店数量、覆盖城市数量等方面均落后于深蓝。 长安启源即将发布,首款车型A07 对标比亚迪汉。长安启源定位家庭用户市场,与深蓝形成互补。首款车型A07 与SL03 轴距一致,搭载相同的动力系统,对标比亚迪汉,我们认为A07 是一款极具竞争力的车型,启源单车销量或不低于深蓝。此前长安UNI 系列的成功经验可被启源借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合资品牌下滑程度可能超预期、且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仍较激烈,我们调整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09.3 亿/75.7 亿/92.5 亿(原净利润预测为114.5 亿/83.8 亿/104.4 亿元)。公司自主燃油车盈利稳健,可为公司转型提供稳定的造血能力,深蓝的产品、渠道均具备较强的竞争力,长安启源推出后,将携手深蓝品牌进行双拳出击,进一步加强公司在主流价格带上的新能源车的竞争优势,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公司自主业务盈利能力下滑;2、深蓝、阿维塔等新能源车型销量可能不达预期;3、合资板块可能持续下滑。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5-23 11.74 -- -- 12.88 7.87%
16.41 39.78%
详细
事项:深蓝品牌首款SUV车型深蓝S7正式开启先享预订,预订价格区间16.99万~23.99万元。 平安观点:nS7开启先享预订,预订价格区间彰显性价比优势。深蓝S7是深蓝品牌的第二款车型,也是深蓝品牌乃至长安汽车在2023年的重磅战略车型之一。 S7此前于上海车展发布亮相,车型定位超感驾趣电动SUV。S7与SL03同属于EPA1平台,提供增程式混动、纯电动以及氢电三种动力形式,将于6月份上市交付。S7与SL03轴距均为2900mm,目前SL03增程版终端售价为14.99万元,S7作为与SL03同级别的SUV车型,预售价格仅比SL03终端售价高2万元,体现了深蓝S7较高性价比的竞争力。 n深蓝S7竞争力较强,具备爆款潜力。市场上部分观点将S7与比亚迪宋Plus作为直接竞品,但我们认为深蓝在品牌定位、用户群体方面与宋Plus具有较大差别,两款车型并不具备直接的可比性。另外S7轴距比宋Plus长135mm,车身尺寸也更大,增程版续航里程预计也会比宋PlusDMi更长。在舒适性配置方面,深蓝S7创新性地搭载了双零重力按摩座椅和副驾超感智慧屏,内饰设计方面相较SL03有较大提升。此外S7将主驾仪表取消,全系标配AR-HUD。我们认为深蓝S7延续了SL03极具性价比的竞争优势,具备月销过万的潜力。 n深蓝渠道变革步伐较快。深蓝品牌的另一大优势在于渠道的变革速度,相较于吉利银河、长城龙网从23年开始全新渠道建设,深蓝的渠道变革在2022年便已开启,目前深蓝已经建立了独立的深蓝订单中心,并依托长安现有渠道建立了交付中心和维保中心,订单中心采用轻资产的运营模式,并不负责背库存。据长安披露数据,截至2023年初,长安汽车在全国217个城市建立了572家深蓝订单中心,394家临时仓交中心,507家维保中心。在品牌塑造方面,深蓝与长安传统燃油车的品牌形象切割,新能源车的品牌形象塑造较为成功。长安启源与深蓝品牌定位形成互补。公司预计会在近期发布长安启源以及首款车型A07,长安启源聚焦12~25万元家庭用户市场,深蓝品牌定位则是年轻、时尚、科技,价格区间在15~25万元。长安启源隶属于长安主品牌,类似于吉利银河,哈弗龙网。长安启源发布后,公司在12-25万元价格带内将会有两个新能源品牌,面向不同的用户群体。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在新能源转型方面坚决,深蓝S7开启预售,竞争力较强,深蓝品牌在2023年的两款车型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此外深蓝在渠道变革方面领先国内大部分传统车企。公司传统自主燃油车拥有多款热销车型,盈利能力稳健。 公司在上海车展期间发布海外战略规划,汽车出口前景广阔,有望进一步打开公司的上升空间。我们维持公司2023~2025年净利润预测为114.5亿/83.8亿/104.4亿元,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深蓝车型销量可能不达预期,将对公司估值造成较大压力;2)公司传统的燃油车业务面临下行压力,导致公司自主品牌业务盈利承压;3)自主品牌的混动车型销量可能不达预期;4)公司合资板块持续下滑,对公司业绩造成一定压力。
上汽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5-04 13.65 -- -- 14.34 2.65%
14.98 9.74%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7209.9亿(-5.1%),实现归母净利润161.2亿(-34.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9.9亿(-51.6%),分红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37元(含税),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406.6亿(-20.4%),实现归母净利润27.8亿(-49.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1.6亿(-56.3%)。 平安观点:n新能源汽车和海外市场销量均突破100万台。2022年上汽集团实现整车销量530.2万台(-2.9%)。其中上汽乘用车83.9万台(+4.8%),上汽大众132.1万台(+6.4%),上汽通用1117.0万台(-12.1%),上汽通用五菱160.0万台(-3.6%)。公司2022年新能源车销量达到107.3万台(+46.5%),海外销量达到101.7万台(+45.9%),新能源汽车和海外市场销量在2022年均突破100万台。 n合资公司盈利承压,自主同比实现减亏。2022年上汽集团整车业务收入5050.7亿(-9.3%),投资收益147.0亿(-45.9%),其中上汽大众/上汽通用2022年分别实现净利润87.3亿(-14.3%)/55.8亿(-23.2%),两家合资公司合计贡献投资收益71.5亿(-18.0%)。集团2022年自主业务毛利率为2.4%,同比降低2.4个百分点,根据母公司报表口径,剔除投资收益后,集团自主业务净亏损达到42.3亿元,同比缩小49.3%。 n2023年一季度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承压,海外销量维持高速增长。2023年一季度,受汽车行业终端消费下滑,集团在一季度整车销量为89.1万台,同比下滑27.0%,其中上汽乘用车、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分别实现销量19.6万/22.6万/18.6万/19.3万台,同比分别增长1.2%/-31.7%/-32.3%/-41.0%。新能源车销量14.2万台(-26.0%),海外销量达到25.7万台(+49.6%)。一季度销量下滑导致公司在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8亿/21.6亿元,同比分别下滑49.6%/56.3%。新能源战略发布,智己、飞凡23年两款新车竞争力较强。公司在上海车展期间发布了全新的新能源战略,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能源车销量350万台,较2022年增长2.5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0%,其中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整体销量中的占比将达到70%,基本完成新老赛道的发展动力切换。2023年一季度智己、飞凡分别上市了智己LS7和飞凡R7,其中智己LS7起售价仅为30.98万元,相比同级别车型售价更低,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拥有丰富的资源赋能新能源车的发展,从智己、飞凡在23年的两款新车定价可以体现出公司新能源转型的紧迫感,公司海外市场起步早,市场规模大,将持续受益于我国汽车出口市场的增长。鉴于公司一季度业绩情况以及大众、通用两大合资公司燃油车销量可能持续下滑,我们调整公司2023/2024年净利润预测为128.9亿/142.9亿(原净利润预测为216.5亿/236.7亿),新增公司2025年净利润预测为151.1亿。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燃油车销量下滑程度可能超预期,导致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承压;2)智己、飞凡两大新能源品牌销量可能不达预期;3)公司在插混车型方面布局相较其他车企动作偏慢;4)公司海外市场销量可能不达预期。
华域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5-01 16.08 -- -- 18.03 6.94%
19.68 22.39%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2 年年报及2023 年一季报,2022 年实现收入1583 亿(+13%),归母净利润72 亿(+11%),扣非归母净利润65 亿(+29%)。1Q23 实现收入368 亿(-1%),归母净利润14 亿(-16%),扣非归母净利润12 亿(-6%)。2022年度分红预案为每股派息0.88 元(含税)。 平安观点: 业绩增速跑赢行业。公司2022 年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9%,2023一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仅下滑6%,公司业绩增速高于国内乘用车市场平均增速。主要系公司把握住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和自主品牌市占率不断提升的趋势,抓住了市场变化带来的结构性增量机会,推动产品结构升级和客户结构优化。 各业务板块业绩实现稳健增长。2022 年内外饰件/功能件/金属成型和模具/电子电器件业务实现净利润分别为43.5 亿/23.9 亿/3.3 亿/2.8 亿,同比分别增加3.3%/18.5%/0.1%/279.0%,净利润60%来自内外饰,33%来自功能件。电子电器件板块利润上升主要是受本期出售参股公司上海法雷奥汽车电机雨刮系统有限公司27%股权收益影响。2022 年华域汽车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增加0.7 个百分点至13.7%,其中内外饰件/金属成型及模具/电子电器件毛利率同比提升。各项费用控制较好,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增幅为4.2%/5.5%,研发费用同比增12.8%为72 亿,均低于收入增幅。 客户结构快速优化,特斯拉与自主品牌订单金额占比高。按汇总口径统计,2022 年华域汽车主营业务收入的49.57%来自于上汽集团以外的整车客户, 业外整车客户收入占比持续提升,特斯拉上海、一汽大众、比亚迪、长安福特、吉利汽车、奇瑞汽车、长安汽车、华晨宝马、北京奔驰、东风日产成为公司收入占比国内排名前十的业外整车客户,其中特斯拉上海已成为公司第三大整车客户和第一大业外整车客户。特斯拉上海、比亚迪、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国内主要新能源整车客户2022 年汇总销售额已超过200 亿元;2022 年公司新获取业务生命周期订单中,新能源汽车相关车型业务配套金额占比已超55%,国内自主品牌配套金额占比已超35%,成为新获业务中占比最高的国别细分市场。 推进核心业务国际化发展。除在全球汽车内饰市场保持较高的占有率外,旗下汽车座椅和被动安全等核心业务板块,借助其全球客户关系和运营能力,已在大众、通用、奥迪、宝马、奔驰、特斯拉等重点全球客户上取得配套定点。此外,公司轻量化铸铝、油箱系统及汽车电子等部分优势业务和产品也已进入欧、美、韩、澳及东南亚等地区市场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2023 年公司力争实现合并营业收入1650 亿元(+4.2%),近年来华域汽车实现了核心主业自主可控,其内外饰、座椅、车灯均处于国内头部地位,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和突出的规模效应,随着以特斯拉、比亚迪为代表的上汽外客户配套占比持续提升,华域汽车在汽配细分领域的头部地位将获得更好的增长空间,华域汽车较早布局全球化,海外收入占比接近20%,但由于持续的整合,毛利率仍较低。当前中国自主品牌全球化推进迅速,中国汽车的出口大有可为,华域汽车的海外业务将迎来盈利修复期。根据最新情况,我们2023~2024 年净利润预测为77.3 亿/85.1 亿元(原净利润预测为80.4亿/90.1 亿元),首次给出公司2025 年净利润预测为94.2 亿元,公司作为国内汽车零部件龙头,在产业链拥有较强的话语权,主营业务行业地位突出,竞争优势明显,我们认为公司客户结构优化将带来估值提升空间,当前公司估值处历史低位,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汽车行业产销量不达预期,将导致公司业绩不达预期;2)上汽集团销量下滑,公司有50%的营收来自上汽集团,受上汽集团产销影响较大,若上汽集团销量不及预期,将影响公司业绩;3)公司上汽集团以外客户拓展情况不及预期;4)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公司盈利能力。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4-28 10.97 -- -- 13.00 16.49%
14.90 35.82%
详细
事项: 公司披露 2023年一季度业绩报告,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45.6亿元,与 21年同期持平,一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69.7亿元(+53.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4.8亿元(-34.8%)。 平安观点: 一季度公司自主品牌销量实现稳健增长,合资板块销量下滑较大。2023年一季度长安汽车实现整车销量 60.8万台,同比下降 6.7%,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 39.6万台(+9.0%),自主品牌海外销量 6.0万台(+10.0%),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销量 8.5万台(+105.4%),合资板块方面,长安福特和 长 安马 自 达一 季度 销 量分 别为 4.5万 /1.4万 台 ,同 比分 别 下 降25.7%/66.1%。 自主业务盈利表现依然稳健,深蓝并表产生投资收益达到 50亿元。公司自主并表业务盈利表现依然稳健,一季度毛利率达到 18.6%,同比微增0.35个百分点,根据我们测算,2023年一季度公司自主并表业务实现净利润 15.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扣非投资收益),考虑到一季度整个汽车行业产销承压、燃油车销量大幅下滑、车企之间大打价格战,以及公司在2月份将深蓝汽车纳入公司合并报表的情况下,公司自主业务在一季度依然实现亮眼的盈利表现,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司自主业务的盈利韧性。 公司在 2月份实现深蓝汽车并表,并由此产生 50.2亿元的投资收益,这直接导致了公司在一季度归母净利润达到了 69.7亿元。 “海纳百川计划”发布,汽车出海业务有望迎来高增。在 4月份的上海车展期间,公司正式发布“海纳百川计划”,提出到 2030年海外市场投资突破 100亿美元,海外市场销量突破 120万台,海外业务从业人员突破 10000人,将长安汽车打造成世界一流汽车品牌的“四个一”的发展目标,为此长安汽车计划到 2030年推出不少于60款全球产品,并加快海外产能布局。 长期看我们预计我国汽车出口销量有望达到 1000万台,公司的出口业务也必将长期受益。 新能源产品周期强劲,S7具备爆款潜力。深蓝在 2023年上海车展发布了旗下第二款车型深蓝 S7,S7预计将在二季度上市交付,我们预计 S7增程版车型售价会在 20万元以下,考虑到 S7的定价、产品力以及竞争环境,我们认为 S7成为爆款的潜力较大。阿维塔 11单电机版于 3月份正式上市,起售价降低到 31.99万元,销量有望逐渐提升。传统品牌 2023加速新能源转型,将加快智电 iDD 插混车型的推出节奏,同时在 2023年底长安品牌的新能源序列 OX 也将推出首款纯电轿车。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传统自主业务已经成为公司的盈利支柱,2023年一季度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自主业务盈利依然保持稳健。公司在新能源转型方面坚决,深蓝品牌在 23年的两款车型爆款潜力较大。公司发布海外战略规划,汽车出口前景广阔,有望进一步打开公司的上升空间,结合公司一季度业绩情况,我们调整公司 2023~2025年净利润预测为 114.5亿/83.8亿/104.4亿元(原净利润预测为 66.2亿/87.8亿/108.7亿),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深蓝、阿维塔等新能源车型销量可能不达预期,将对公司估值造成较大压力;2)公司传统的燃油车业务面临下行压力,导致公司自主品牌业务盈利承压;3)自主品牌的混动车型销量可能不达预期;4)公司合资板块持续下滑,对公司业绩造成一定压力。
经纬恒润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4-28 136.00 -- -- 146.99 8.08%
189.05 39.01%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2 年年报和2023 年一季度业绩报告,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2 亿元(+23.3%),归母净利润达到2.3 亿元(+60.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2 亿元(+7.6%),不进行利润分配。2023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4 亿元(+4.3%),实现归母净利润-8750 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达到-9261 万元。 平安观点:2022 年业绩符合预期,汽车电子业务和研发服务业务稳健增长。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2 亿元,同比增长23.3%,其中电子产品业务和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分别实现营收30.8 亿/9.3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2%/31.2%。毛利率方面,2022 年公司整体业务毛利率为29.0%,同比下滑1.9 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产品业务毛利率为24.7%,同比下滑2.9个百分点,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毛利率为42.9%,与2021 年基本持平。 研发投入加大,各项费用控制较好。公司围绕域控制器、软件工具、高级别智能驾驶等方面加大研发投入,2022 年公司研发投入达到6.83 亿元同比增长49.9%,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17.0%,研发投入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公司2022 年研发人员增加所致,截至2022 年底公司研发人员达到2428人,同比增加44.4%,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比重达到49.2%。费用方面,由于公司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员工薪酬增加以及股份支付费用等原因,公司2022 年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同比增加10.5%/25.1%,但销售费用率同比下滑0.6 个百分点。 域控制器加快放量,汽车电子产品矩阵不断完善。智能驾驶方面,公司在L2+领域的第二代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基于TI TDA4 平台打造)已成功配套一汽红旗、江铃、赢彻等客户,同时22 年新增配套哪吒S。底盘域控制器在2022 年量产配套蔚来NT2.0 平台车型,并与传统品牌车企客户达成相关合作,车身域控制器也已获得多个新能源车企的项目定点。除域控制器外,公司加快智能座舱产品布局,公司AR-HUD 目前已经获得吉利和上汽大通的定点,将在2023 年实现量产供货。此外公司高级别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业务在2022 年中标山东济宁龙拱港无人水平运输系统项目,此项目目前是国内首个内河全自动集装箱码头项目,具有技术和产业代表性,目前已完成系统部署,并达到运营状态。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业绩的季度波动性较大,2023 年一季度实现亏损,主要是由于汽车行业一季度产销处于底部,叠加公司一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3.1%所致。公司是我国汽车电子领域的龙头公司之一,在智能驾驶等领域具备领先地位,随着L2 级智能驾驶在主流价格带内渗透率逐渐提高,公司的ADAS 产品有望受益,同时智能汽车发展加大域控制器的需求,公司在智能驾驶域控、车身域控、底盘域控等领域均已实现定点或量产出货,AR-HUD 也将在2023 年实现量产出货。基于公司最新业绩情况以及公司季度性的业绩波动,我们调整公司2023/2024 年净利润预测为3.1 亿/4.2 亿元(原净利润预测3.2/4.3 亿元),新增公司2025 年净利润预测为5.2 亿元,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公司主营汽车电子产品受下游汽车产销规模影响较大,若公司客户销量不及预期,将直接影响公司汽车电子产品的出货量;2)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公司处在汽车电子和智能汽车赛道,参与者众多,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对公司业绩可能会产生较大影响;3)新客户拓展情况不及预期:如果公司新客户拓展不及预期,原有客户切换供应商,将对公司盈利产生较大影响;4)新技术和新产品迭代不及预期:公司主要产品涉及技术面广,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但市场环境瞬息万变,若公司新技术和产品不能为公司带来业绩增量,将导致公司竞争力下滑。
长城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4-25 26.36 -- -- 29.12 9.19%
28.78 9.18%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度业绩报告,1Q23实现收入290.4亿(-13.6%),扣非净利润-2.2亿(-116.7%)。 平安观点:长城汽车一季度汽车销量出现较大幅度下滑。1Q23长城汽车整车销量下滑22.4%为219968台,其中哈弗/WEY/欧拉/坦克品牌销量下滑幅度依次为24.6%/76.2%/47.4%/6.0%,皮卡销量同比增长13.7%。1Q23海外销售5.2万台。1Q23公司销售新能源车2.8万台。 产品结构调整使得公司一季度出现亏损(扣非后)。单季度亏损(扣非后)的原因主要系公司处于产品结构调整期,且基于2023年新产品上市节奏,加大新能源品牌建设及研发投入所致。1Q23公司单车收入环比下降同比上升,为13.2万元。1Q23毛利率同环比下降至16.1%,由于规模效应下降、哈弗龙网建设需要厂家较大力度支持、新品推广导致1Q23公司销售费用率达5.0%,同比有较大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2023年是公司向新能源赛道全面转型的一年,内部调整加之外部竞争加剧。根据最新情况我们下调公司业绩预测,预计2023/2024/2025年净利润分别为51.5/86.7/107.1亿(此前净利润预测值为66.9/102.4/126.4亿)。公司WEY品牌六座SUV蓝山上市后终端试驾火爆,性价比优于竞品。哈弗枭龙MAX将开启全民电四驱时代。WEY全新MPV高山亮相上海车展,有望于2023年内上市。纯电品牌方面,公司2023款欧拉芭蕾猫上市,进一步坚定走女性主义细分品类。近日坦克品牌在上海车展开启坦克500HI4-T预售,坦克400HI4-T全球首秀,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新能源战略转型逐步落地,新能源车销量以及业绩将逐步回稳,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公司新品订单不及预期;2)销售费用率超预期增长;3)市场竞争加剧,公司份额下降。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64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