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唐月

中原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证书编号:S0730512030001...>>

20日
短线
4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1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天融信 电力设备行业 2023-11-09 9.81 -- -- 10.58 7.85%
10.60 8.05%
详细
投资要点:公司发布三季报:2023 年前三季度收入 16.48 亿元,增速 12.63%;归母净利润-2.48 亿元,减亏 1.71 亿元;扣非净利润-2.64 亿元,减亏 1.94 亿元。明泰资本持股已全部通过司法拍卖完成了登记过户。 Q3 公司收入和利润环比改善都较为明显。Q3 收入 6.44 亿元,增速 10.32%,环比增长 20.05%。前三季度,公司成为行业仅有的3 家净利润保持高增长的企业。由于公司 2023 年在订单上已经较好恢复,我们预计随着 1 万亿国债的落地,4 季度的行业需求也将得到较好的恢复,将助力公司全年业绩释放(正常年份 Q4 收入占比高达 55%)。 Q3 公司信创、云计算业务表现亮眼,政府行业恢复明显。公司作为网络安全行业信创体量最大的企业,继上半年信创增长74.27%以后,前三季度继续保持了 185.73%的高增速。云计算业务增速也有明显回升,从半年报的略有增长,到 3 季报增长35.83%,回归到较高的增长轨道。行业中,来自政府收入实现了32.62%的高增长,其中来自地方政府的收入增长了 43.9%。 公司毛利率、费用率、现金流都呈现向好趋势。Q3 公司毛利率73.03%,是 2021Q4 以来的最高值,Q3 收入虽然是平稳增速水平,但收入的质量是非常高的。2023 年公司在费用端整体处于收紧的趋势,仅有销售费用还在保持增长势头。Q3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 1.12 亿元,在净利润亏损的基础上,仍然获得了正向现金流。 维持对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公司经过过去几年较大的研发投入,在一些主要的新产品赛道都颇具优势,其中信创业务优势尤其明显,有望给公司带来持续高增长。预计 23-25 年公司 EPS分别为 0.47 元、0.58 元、0.68 元,按 11 月 6 日收盘价 9.59 元,对应 PE 为 20.51 倍、16.45 倍、14.13 倍。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经济形势影响政府财政预算
金山办公 计算机行业 2023-11-03 283.59 -- -- 351.76 24.04%
351.98 24.12%
详细
公司发布三季报:2023 年前三季度收入 32.70 亿元,增速16.99%;归母净利润 8.93 亿元,增速 9.86%;扣非净利润 8.60 亿元,同比增长 29.85%。 Q3 公司收入 10.98 亿元,金额低于 Q2 的水平,增速 9.40%。分项业务来看,2023Q3 公司两大订阅业务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受到党政信创需求下滑的拖累,Q3 国内机构授权业务同比下滑42%。Q4 随着学校开学以及政府层面资金的改善,我们认为公司的个人订阅业务和国内机构收取业务都会有改善预期,同时费用增速有望下降。 2023 年 4 月份开始公司进行了会员体系的调整,目前业务已经度过调整后的波动期,重回良性增长通道中。会员制的改革打破了原来的业务天花板,让传统的会员增值服务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AI 作为 2023 年初起公司全面投入的产品方向,目前已经融入到了公司所有产品线的研发和布局中。2023 年 11 月 1 日起,文心一言专业版正式开启商用,成为了国内第一个实现商用的 AI 大模型,也意味着国内的 AI 应用将进入到加速发展的进程中。公司产品的 AI 产品目前还是处于内测和邀请测试的阶段。从产品测试的情况来看,好于公司预期,也有望在 2024 年给公司带来更多积极的影响。 维持对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重大突破,办公软件将迎来重要的产业变革,公司作为国产办公软件龙头有望迎来新机遇。预计 23-25 年公司 EPS 分别为 3.11 元、4.02元、5.78 元,按 11 月 1 日收盘价 283.74 元计算,对应 PE 为91.20 倍、70.67 倍、49.06 倍。 风险提示: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国内在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经济形势对客户需求的影响。
中望软件 计算机行业 2023-10-26 100.81 -- -- 116.95 16.01%
116.95 16.01%
详细
公司发布三季报:前三季度收入 4.65亿元,增速 33.07%;归母净利润 415万元,增速 121.79%;扣非净利润-6910万元,较上年减亏520万元。2023Q3收入 1.89亿元,增速 21.95%;归母净利润 543万元,下滑 68.69%;扣非净利润-1194万元,亏损增加 709万元。 单季度数据来看,Q3较 Q2显现出增速下滑的态势。从分业务来看,教育是增速下滑最为明显的部分,海外业务表现仍然亮眼。 Q3公司商业、教育、境外分别实现 23.62%、-14.51%、71.34%的增速。受到新产品的带动境外业务表现仍然亮眼,但是国内业务表现不及预期,其中商业市场中 KA 受到了房地产市场景气度和收入确认节奏的影响,教育领域受到了政府拨款因素的拖累。 此外由于博超并表因素,三季度费用端增速仍然较快。随着 10月 24日 1万亿特别国债的发行,我们认为 Q4经济总体形势将有所缓解,有利于公司全年业绩目标的完成。 在外延式收购方面:目前公司对博超的整合还处于早期阶段,2023年博超预计仍将对公司整体业绩形成拖累。预计随着股权的变更和整合的深入,2024年博超的业绩也有望持续改善。对于CHAM 的收购,补齐了公司在 CAE 中计算流体力学方面的短板,对于底层技术的完善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维持对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公司作为国内 CAD 领域龙头,通过上市加快推进产品的研发和业务布局。2023年随着增速的恢复和投入力度的放缓,预计公司将步入持续的业绩改善通道。预计 23-25年公司 EPS 分别为 0.62元、1.42元、2.47元,按 10月 24日收盘价 98.79元计算,对应 PE 为 160.44倍、69.65倍、39.98倍。 风险提示:国产化推进进度不及预期;海外业务推进受到政治因素影响;汇率波动的影响。
天融信 电力设备行业 2023-09-15 9.39 -- -- 10.05 7.03%
10.60 12.89%
详细
从网络安全厂商上半年业绩来看,公司的收入增速不高,但结合两年收入增速来看,公司居行业第三。2021年公司有 1.9亿元在年报审计中被调减计入 2022年,两年收入增速更具有参考意义。 2023H1三大费用合计增长 0.64%,较 2022年全年 5.16%的增速进一步下滑,公司员工减少了 310人,处于提质增效的过程中。 业绩驱动因素方面的亮点包括: (1)2022年股权激励计划调整后的目标为 2023年、2024年将分别较2022年实现 29.83%和 49.59%的收入增长,以及 140.64%、182.35%的利润增长。 (2)信创业务:2022H1实现 120%的高增长,2023H1继续实现 74%的增长。2022年该业务在公司整体收入占比约达到 20%,2023年预计占比还将进一步加大,也将对公司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2023H1公司订阅业务收入 1.26亿元,同比增长 121.05%,占比从2022年的 8.84%大幅提升到了 12.59%,收入整体延续性强。 (4)多家业务重合度较高的企业近期出现股权和董事长变更,或给行业格局带来新的变化。 维持对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公司经过过去几年较大的研发投入,在一些主要的新产品赛道都颇具优势,其中信创业务优势尤其明显,有望给公司带来持续高增长。预计 23-25年公司 EPS分别为 0.41元、0.59元、0.73元,按 9月 13日收盘价 9.40元,对应 PE 为 22.74倍、16.06倍、12.92倍。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经济形势影响政府财政预算;股东方股权问题解决对股价的干扰。
启明星辰 计算机行业 2023-09-08 28.30 -- -- 28.40 0.35%
28.40 0.35%
详细
投资要点: 2023H1 公司收入增速 25.33%,在同行中表现较为优异,订单增速 30%,表现更优。受到永信至诚、三维天地上市后公允价值变动和航天软件上市带来的收益影响,上半年归母净利润 1.85 亿元,是网络安全上市公司中最高的。扣除该因素,上半年扣非净利润-0.81 亿元,上年同期亏损 2.82 亿元,也呈现向好趋势。 Q2 公司虽然收入增速下滑,但是毛利率提升明显,收入的质量较高。Q2 扣非净利润 0.19 亿元,已经实现了盈利。销售、研发、管理三费合计下滑了 13.21%,控费效果明显。 与移动的定增事宜尚需要获得证监会同意注册后即将进入实施。 上半年公司与移动的关联交易总计 1.85 亿元,待定增完成后,双方合作的紧密度有望进一步加大,预计全年关联交易约 10 亿元。 与移动云安全业务合作值得期待。上半年移动云收入 422 亿元,增速 81%,三大运营商中表现最佳。公司云安全业务继 2022 年增长 41%以后,2023 年上半年实现了 100%的高增速。8 月公司苏州云安全总部的成立,将助力与移动云的深度协同,同时双方还共同发布了移动云|星辰安全品牌,相关产品持续发布中。 维持对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随着移动定增事宜的落地,我们预计下半年移动与公司的业务融合将进一步深入。考虑到移动作为数据承载者和传输者的重要地位,我们认为其随着数据产业的发展,其作为基础设施的地位将进一步凸显,也会给公司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暂不考虑本次定增对公司股本的影响,预计 23-25 年公司 EPS 分别为 1.29 元、1.41 元、1.94 元,按 9 月 5 日收盘价 28.21 元计算,对应 PE 为 21.91 倍、19.94 倍、14.54 倍。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经济形势影响政府财政预算;与移动的合作进程不及预期。
中望软件 计算机行业 2023-08-25 130.28 -- -- 140.80 8.07%
140.80 8.07%
详细
投资要点: 2023上半年公司回归快速增长通道,盈利改善迹象明显。H1收入 2.76亿元,增速 41.97%;归母净利润-129万元,减亏 3510万元;扣非净利润-5716万元,减亏 1229万元。Q2收入 1.60亿元,增速 48.32%,较 Q1进一步加快;归母净利润 1638万元,实现扭亏为盈;扣非净利润-609万元,减亏 2649万元。 2023年,预计公司业绩将获得持续改善,主要推动因素包括: (1)公司内外部基本面获得改善,同时也在积极加大海外业务拓展; (2)上市后公司积极的研发投入和产品布局,推动了产品能力的持续提升,年内三维数字创新平台-3D Innovation 的发布、BIM 在建筑专业的研发都值得期待; (3)公司人员扩张告一段落,盈利情况有望逐步恢复; (4)国产化趋势下,公司作为国产 CAD 领域龙头,正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5)上市后公司与包括华阳国际、苏交科、博超等企业开展了股权合作,后续在股权投资方面的进展仍然值得期待。 首次覆盖,给予对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公司作为国内 CAD领域龙头,通过上市加快推进产品的研发和业务布局,2023年随着内外部环境的改善,公司海内外业务都有望回归到快速增长轨道。预计 23-25年公司 EPS 分别为 0.74元、1.74元、3.02元,按 8月 23日收盘价 130.38元计算,对应 PE 为 176.15倍、75.04倍、43.17倍。 风险提示:国产化推进进度不及预期;海外业务推进受到政治因素影响;汇率波动的影响。
启明星辰 计算机行业 2023-07-21 29.60 -- -- 30.52 3.11%
30.52 3.11%
详细
公司发布业绩预告:上半年收入15.1-15.6亿元,增速24.37%-28.48%;归母净利润1.75-1.9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50亿元;扣非净利润-0.85至-0.7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82亿元。 2023Q2公司收入增速11.17%-18.86%,较Q1下滑了28.39-20.70pct;净利润2.41-2.61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52亿元;扣非净利润0.15-0.2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60亿元。 相对Q1来看,Q2公司虽然收入增速下滑,但是收入的质量是比较高的:(1)Q2公司毛利率为66.1%-72.8%,较Q1提升了15.0-21.7pct,较上年同期提升了0.2-6.8pct。(2)在费用控制方面,Q2公司毛利额较上年提升0.97-0.82亿元,扣非净利润较上年提升1.85-1.75亿元,预计Q2在控费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效。 与移动的定增事宜已经获得了国防科工局和国资委的批复,尚需要获得深交所审核、证监会同意注册后方能进入实施。Q1公司来自联通、电信、移动的收入与2022年全年比值分别为13%、15%、33%,双方的合作还在持续深入中。6月,公司又有4款产品及4款子产品新入围移动核心能力及自主产品清单。移动不光是对公司进行了股权的投资,在业务层面双方也在快速融合的过程中,这对于双方的能力提升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维持对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据要素市场地位的提升,我们认为移动将在新的市场格局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将给公司带来产品的加持和能力的跃升。暂不考虑本次定增对公司股本的影响,预计23-25年公司EPS分别为1.16元、1.44元、1.74元,按7月18日收盘价29.63元计算,对应PE为25.63倍、20.59倍、16.99倍。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经济形势影响政府财政预算;与移动的合作进程不及预期。
中控技术 机械行业 2023-07-14 56.07 -- -- 56.26 0.34%
56.26 0.34%
详细
投资要点:公司发布业绩预告:上半年收入363964 万元,增速36.48%;归母净利润49719 万元,增速58.57%;扣非净利润41188 万元,增速72.68%。 2023Q2 公司收入、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0.18%、59.58%、73.19%,分别较Q1 增长-17.12、5.30、3.03 个百分点,受到上年基数的影响,收入增速有一定幅度的下滑,但是盈利改善的效果非常明显,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在国际化方面,2023 年6 月,公司在中东取得了重要的突破,接连斩获了来自沙特阿美、科威特石油公司等国际顶级客户的数千万级别订单,后续随着在中东的第一家5S 旗舰店的规划和建设,在国际化业务方面值得期待。 在多元生态融合方面,继对石化盈科、众一伍德、Hobre、达美盛的股权投资之后,公司又战略投资了培慕科技。对培慕科技的战略投资,将进一步完善公司数智化工厂解决方案,强化在智能优化、智能运维等链条的关键能力。 数字化方面,公司管理变革持续深化,数字化转型加速,也成为了业绩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维持对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公司作为国内流程工业自动化领域龙头,受益于国产化、数字化的行业趋势,通过产品能力的提升、商业模式的革新和国际业务的开拓,正在迎来自己的第二增长曲线,值得长期关注。预计23-25 年公司EPS 分别为1.45元、1.94 元、2.64 元,按7 月12 日收盘价55.66 元计算,对应PE 为38.28 倍、28.71 倍、21.11 倍。 风险提示:经济形势对下游客户信息化进度的影响;海外业务推进受到地缘政治影响。
中控技术 机械行业 2023-06-02 71.09 -- -- 71.55 0.65%
71.55 0.65%
详细
投资要点: 2022年对于计算机行业上市公司来说,普遍是景气度较低的年份,但是公司在如此大的体量基础上,仍然保持了高速的收入增长和几乎同步的利润增速,是难能可贵的。 2022年以来的高增速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 (1)公司业务优势从控制系统进一步向工业软件进行拓展; (2)5S 店和 S2B 相互结合,实现对客户的贴合式服务; (3)在电池、制药食品、油气、建材、冶金等行业取得较好的突破; (4)海外业务成效显著,2022年合同额 5.18亿元,同比增长 148.7%; (5)客户层级和大客户服务能力的提升。 当前公司正处于第二增长曲线中。围绕着两大战略转型,2022年以来公司进行了一系列并购,在 1种商业模式、3大产品技术平台、5T 技术三大创新模式下将获得持续的增长动能。同时,2023年公司的国际化、数字化和多元生态融合都值得重点关注。 虽然 S2B 和大项目的快速增长对公司毛利率形成拖累,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公司人均指标和运营效率在持续提升过程中。 维持对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公司作为国内流程工业自动化领域龙头,受益于国产化、数字化的行业趋势,通过产品能力的提升、商业模式的革新和国际业务的开拓,正在迎来自己的第二增长曲线,值得长期关注。预计 22-24年公司 EPS 分别为 2.07元、2.82元、3.73元,按 5月 30日收盘价 103.00元计算,对应PE 为 49.80倍、36.50倍、27.62倍。 风险提示:经济形势对下游客户信息化进度的影响;海外业务推进受到地缘政治影响。
天融信 电力设备行业 2023-05-15 10.48 -- -- 10.77 2.77%
10.95 4.48%
详细
2022 年公司收入35.43 亿元,同比增长5.71%;净利润2.05 亿元,同比下滑10.83%;扣非净利润1.54 亿元,同比下滑0.14%。根据IDC 数据,2022 年中国网络安全硬件市场规模36.5亿美元,同比下降3.3%,首次出现下滑。疫情管控影响下,公司来自政府的收入下滑32.89%,对于整体业绩形成拖累。但与此同时,公司在能源、运营商等行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渠道业务也取得了31.1%的增幅。 2023 年公司目标为收入增长30%。在剥离了同天科技和电缆业务的以后,我们可以看到公司近几年的成长性其实是非常优异的,随着原材料短缺、疫情管控这类短期和阶段性影响因素的消失,我们认为2023 年公司的基本面也将持续恢复。2023 年,公司在云计算、渠道、信创、数据安全等业务方面都颇具看点。 2022 年人员控制动作明显,对减轻2023 年费用控制的压力和实现净利润率恢复方面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公司2020 年有较大的研发人员增长和投入的动作,也给2021 年业绩带来了较大压力。随着新品研发准备告一段落,2022 年公司研发投入仅增长4.36%,转而把更多精力放在行业深耕、地市下沉和渠道拓展方面,实现研发成果的落地。 维持对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公司经过过去几年较大的研发投入,在一些主要的新产品赛道都颇具优势,有望随着行业复苏和新赛道需求的释放,实现较好的业绩表现。预计23-25 年公司EPS 分别为0.40 元、0.58 元、0.73 元,按5 月11 日收盘价10.47 元计算,对应PE 为26.36 倍、18.06 倍、14.33 倍。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经济形势影响政府财政预算;股东方股权问题解决对股价的干扰。
金山办公 计算机行业 2023-04-18 411.33 -- -- 485.00 17.72%
529.63 28.76%
详细
由于2020年、2021年收入增长基数较高,2022年在信创发展不及预期的情况下,公司整体收入增速有所放缓。但与此同时,2022年公司个人业务和数字办公平台的亮点突出,带来订阅业务整体占比进一步增大,收入结构也更加健康。 2023年及之后,我们认为公司个人业务、信创业务、数字办公业务、海外业务都具备增长看点,而从更加长期的角度来看,在人工智能的布局将成为公司下一个阶段产业地位的决定性因素。 由于ChatGPT给人工智能行业带来的影响,公司也将积极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相应的投入。结合微软Copiot来看,我们认为大语言模型对办公软件及公司的改变主要可以表现为:通过人机交互降低用户使用门槛并提升使用效率、提供低代码平台、建立办公应用生态、移动领域办公能力的提升、文件数据的应用、正版化率和付费意愿的提升。 从目前ChatGPT的的情况来看,目前并未对国内用户开放,要实现在中国的应用落地,还会面临其在中国算力不足、数据安全审查和合规问题、美国对中国前沿科技封锁等一系列困难与障碍。这对于国内大模型厂商和下游应用厂商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窗口期去打磨自主的产品。 维持对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重大突破,办公软件环节将迎来重要的产业变革,公司作为少数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国内软件企业有望占据更加有力的行业地位。预计23-25年公司EPS分别为3.98元、5.39元、7.55元,按4月14日收盘价418.00元计算,对应PE为105.00倍、77.62倍、55.36倍。 风险提示: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国内在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经济形势对客户需求的影响。
金山办公 2023-03-02 291.98 -- -- 426.00 45.90%
524.26 79.55%
详细
投资要点: 公司发布了 2022年业绩快报:公司收入 38.85亿元,同比增长18.44%;归母净利润 11.18亿元,同比增长 7.40%;扣非净利润9.44亿元,同比增长 12.28%。 分业务来看,2022年个人业务和数字办公平台的亮点突出,很好地弥补了信创业务下滑带来的负面影响: 个人业务方面:虽然受到 PC 和手机出货量疲软的影响,但是用户基数仍然在持续增长,实现了国内个人办公服务订阅业务实现了20.50亿元收入,增长了 40%,成为了全年业绩增长的基石。 机构业务方面:公司数字办公平台产品实现了高增长,带动国内机构订阅及服务业务实现了 6.92亿元收入,增长 55%。此外,国内机构授权业务收入 8.36亿元,同比下降 13%,主要是受到了2022年信创采购节奏的影响,但是由于公司的努力和正版化带来的需求,机构授权业务的下滑比例仍然好于其他信创厂商。 互联网广告及其他业务方面,全年收入 3.06亿元,同比下降24%。考虑到公司正在主动调整互联网广告业务,Q4该业务(含海外业务)整体下滑的速度是低于我们预期的。 单季度来看: 总体上:Q4公司收入 10.90亿元,同比增长 20.04%;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 57.85%,较上季度提升 59.76个百分点;扣非净利润 2.81亿元,同比增长 103.75%,较上季度提升 100.87个百分点。收入增长情况略好于我们的预期,同时随着公司招人进度回归常态,人员成本得到较好的控制,Q4盈利改善明显。 分业务:Q4机构订阅业务同比增长 69%,显著高于企业业务增速水平,环比提升 22个百分点,加速趋势明显;个人订阅业务增速36%,环比下降 7个百分点;机构授权业务增速 24%,环比下跌18个百分点,受到疫情因素影响最为明显。 国产化推进加速,公司迎来在国内办公软件市场发展的历史性机遇。2月 21日举行的第二十届第三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将“加强基础研究”作为的重要学习内容,同时提出要打好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国产化攻坚战,提升国产化替代水平和应用规模,争取早日实现用我国自主的研究平台、仪器设备来解决重大基础研究问题。随着 2022年 10月美国禁令的出台,国产化推进进程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此次学习更是希望从基础研究的 角度,从底层构建我国的科研实力,保障各项安全工作的推进和国家长期的高质量发展。公司作为国内最具市场竞争力的基础软件厂商,有望在国产化推进过程中构筑一个更加坚实的应用生态。 由于微软投资的 OpenAI 的 ChatGPT 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获得了市场的高度关注,相关技术和产品与微软 Office 的融合上可能带来产品方面较大提升。但是我们认为这个因素目前对公司影响有限,原因为: (1)公司目前主要市场仍然是国内,Office 相关产品对其影响有限; (2)公司还可以通过与百度等公司的ChatGPT 的竞品合作,来实现相似功能; (3)ChatGPT 与商业应用的结合还有需要做大量的铺垫工作。 维持对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作为国内办公软件领域龙头,公司是国内软件领域少有的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2023年公司3大业务都具备较强的增长动能,同时在人员增长放缓以后,业绩弹性将持续释放。预计 22-24年公司 EPS 分别为 2.56元、4.22元、6.38元,按 2月 27日收盘价 288.71元计算,对应 PE 为112.79倍、68.46倍、45.25倍。 风险提示:疫情加重给业务带来的不确定性;信创推进速度低于预期; 海外业务推进受到地缘政治影响。
卫宁健康 计算机行业 2023-02-07 11.25 -- -- 11.25 0.00%
15.47 37.51%
详细
公司发布了2022年业绩预告:公司收入长同比增长10%以上;润归母净利润0.99-1.47亿元,降同比下降61.13%-73.82%;公司扣非润净利润1.1-1.58亿元,降同比下降25.44%-48.09%。 单季度来看,Q4公司收入11.54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6.92%以上;净利润-0.41至0.07亿元,同比下滑94.12%-134.64%;扣非净利润-0.16至0.32亿元,同比下滑25.44%-48.09%。总体来看,在Q4疫情影响下,公司招投标、实施、验收都受到了影响,Q4收入增速较Q2、Q3明显加快,超出我们的预期,但是盈利表现低于预期。 全年来看,由于医院端受到疫情影响较大,2022年全行业进入到持发展的低谷期,在这样背景下,公司能保持10%的收入增速实属不易。此外,公司医疗信息化业务全年新签订单合同金额同比小幅增长,千万级订单金额及数量大幅增长,意味着其大客户获取能力也有显著提升。回款金额的同比增长,表明收入的质量是相对较高的,同时公司的管控措施效果明显。 同行对比来看,9家以医疗信息化为主业的A股公司中,5家公布了业绩预告,4家未公布业绩情况。5家公司中,仅有卫宁实现了10%以上的收入增长,仅卫宁和创业2家公司实现了盈利,3家出现亏损,5家公司都出现了净利润下滑或者亏损的情况。此外,根据交易所的规定亏损和业绩波动在50%以上的公司都需要披露业绩预告,因而我们认为其余4家也实现了全年的盈利,同时保持了业绩的稳定性。总体来看,受到疫情因素的影响(医院收入下滑+防疫精力占用+封控对项目进度和实施效率的影响),2022年医疗信息化行业总体表现是比较惨淡的。 在盈利能力下降方面,我们认为原因主要有:( (1))品新产品WiNEX的投入:由于WiNEX与老版本HIS产品还没有形成融合,人员没有实现复用,导致了公司成本和费用压力加大。2023年公司将两套产品融合作为工作的重点,将对盈利能力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 ( (2))创新业务处于亏损加大::3家创新业务子公司2022年亏损额度从2021年的2.1亿元,增长到约3亿元,从而导致归母净利润亏损约增加0.4亿元。随着各方面秩序的恢复,我们预计2023年相关业务的盈利能力也有望改善。 (3)行业景气度下滑,项目竞争更加激励,毛利率响应下滑。2023年的机会和看点主要包括:( (1)随着疫情管控的放松,医疗缺口增大,医疗信息化将作为重要的补足手段来提升医院工作效率,同时基层医院新基建需求驱动下,又会更多响应的需求释放。 (2)WiNEX带来的新需求和新用户:在WiNEX的加持下,2022年公司在复星、泰康、北大等项目上已经有了较大的突破,龙头的竞争优势得到进一步凸显。 (3)行业集中度提升:2022年行业景气度较低,这对于行业内企业上市来说,会面临更多业绩方面的阻力,有利于行业头部公司的收并购事宜的推进和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4)WiNEX与老版本HIS产品的融合。 首次覆盖,并给予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公司作为国内医疗信息化领域的龙头企业,在产品上的领先优势在逐步凸显。在疫情因素下,医院端还有较强新基建需求,同时医疗缺口带来的矛盾有望提升信息需求,利好于公司的发展。计预计22-24年公司EPS分别为0.05元、0.17元、0.36元,按2月月3日收盘价11.26元计算,对应PE为为220.93倍、65.45倍、31.41倍。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恢复不及预期;病毒演绎超出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用友网络 计算机行业 2023-02-02 24.55 -- -- 26.68 8.68%
28.82 17.39%
详细
投资要点: 公司发布了 2022年业绩预告:公司归母净利润 2.0-2.2亿元,同比下降 68.9%-71.7%;公司扣非净利润亏损 0.85-1.05亿元,同比下降 74.1%-79.0%。 2022年是公司的投入年。由于看到数字化和信创发展的重大机遇,公司加大了人员方面的投入,全年新增员工超过 4000名,意味着有 19%以上的人员增长,同时还在积极引入高级人才,这导致了公司人员薪酬压力增大,短期对全年的盈利水平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但是长期来看这样的投入对于公司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考虑到公司在高端 ERP 和大型客户的服务领域竞争力远超国内其他同行,因而在对 SAP 和 Oracle 的国产替代方面具有更大业务优势。 从 Q4来看: (1)收入:虽然公司在 2022年前 3季度都保持了较好的收入增长稳定性,但在 Q4还是受到了疫情较大的负面影响,令主营业务全年增速放缓。 从公司收入的季节性来看,历年 Q4占比都在 40%以上,对于全年的业绩完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认为 Q4的疫情因素对公司的影响是阶段性和短期的,并对 2023年公司的表现充满期待。因为从收入结构来看大型企业客户在公司收入占比的较大(2021年占比 67%),同时 2022前 3季度,公司来自这部分客户的收入维持了较高景气度,后续在信创和数字化的发展趋势下大型企业客户将仍有持续的需求释放。此外,公司剥离金融服务业务(2021年收入 2.91亿元)带来的负面影响,在 2023年将可以忽略不计。 (2)净利润:Q4公司归母净利润 7.40-7.60亿元,同比增长 27.32%-30.76%;Q4公司扣非净利润 6.25-6.45亿元,同比增长 7.25%-10.69%。 相对于收入端受到的疫情因素影响而言,我们认为 4季度公司盈利端的增长表现出了更多积极的信号。随着战略性投入和人员快速增长告一段落,公司在费用端的压力将持续减弱,由此带来的盈利改善值得期待。 同行对比来看,ERP 行业的 9家上市公司中,3家公布了业绩预告,其中 2家公司实现了主营业务的增长,1家公司未披露收入增长情况;3家企业都实现了盈利,其中公司利润下滑,其他两家净利润增长。此外,根据交易所的规定亏损和业绩波动在 50%以上的公司都需要披露业绩预告,因而我们认为其余 2家 A 股公司也实现了全年的盈利,同时保持了业绩的稳定性。 首次覆盖,并给予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公司作为国内 ERP 领域的龙头,在积极向信创和数字化趋势进行投入后,有望迎来业务端长期较快的增长和业绩的持续改善。预计 22-24年公司EPS 分别为 0.06元、0.22元、0.40元,按 1月 31日收盘价24.51元计算,对应 PE 为 398.91倍、111.83倍、60.57倍。 风险提示:国产化替代进度不及预期;下游景气度下滑风险;病毒演绎超出预期;地方债务风险。
奇安信 2023-02-02 78.14 -- -- 82.45 5.52%
82.45 5.52%
详细
投资要点: 公司发布了 2022年业绩预告:公司收入 64.8-66.8亿元,同比增长 11.55%-14.99%;归母净利润 0.5-0.6亿元,增加 6.0-6.1亿元;公司扣非净利润亏损 3.11-3.01亿元,减亏 4.77-4.87亿元。 2022年公司在疫情形势下实现了扭亏为盈,也成为了公司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公司提到 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较上年增加 1.2亿元至 2.91亿元,主要为处置威努特股权产生的收益,这部分收益对当年实现盈利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单季度来看,Q4营收 34.88-32.88亿元,同比增长 11.28%-4.90%, Q3净利润 11.85-11.75亿元,同比增长 96.80%-95.14%,扣非净利润 10.63-10.53亿元,同比增长 113.72%-111.71%。收入增速较 Q3的 0.39%有了明显的提升,表现上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同行对比来看,目前有 6家披露了业绩预告,其中 5家实现了全年收入的正增长,但是增速较低,都在 20%以下。共计 5家实现了盈利,1家亏损,仅有公司实现了盈利的改善,其余 5家出现了业绩不同程度的下滑。此外,根据交易所的规定亏损和业绩波动在 50%以上的公司都需要披露业绩预告,因而我们认为其余 4家也实现了全年的盈利,同时保持了业绩的稳定性。根据赛迪的数据,2021年公司以 6.8%的份额位列网络安全行业第一,我们认为 2022年公司还将大概率维持龙头地位。 在业务上支撑来自: (1)行业上:电力、油化、非银金融、运营商、银行为代表的关基行业保持了高速增长。这方面公司在年初就开始调整组织架构,用军团方式加大布局,通过规划安全体系进行业务切入。考虑到 2022年受到疫情影响政府业务较差,公司在关机行业的发力对全年业绩的完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产品上:以数据安全、云安全、应用安全为代表的产品实现了收入的快速增长。 (3)在能力上:研发平台量产带来定制化生产能力的提升和规模效应的显现,同时冬奥会和残奥会项目也给公司品牌和能力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关于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其他数据要素相关政策的密集发布,国家对产业的重视度达到空前高度。意见 提出到 2025年数据安全产业将保持 30%的年复合增速,对于公司这样的头部数据安全企业来说,又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同时,我们也看到 2022年公司是数据安全业务发展最快的企业之一,2023年有望在数据安全业务上获得更加亮眼的成绩。 维持对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公司作为网络安全龙头,在2022年实现盈利和稳定的增长,2023年有望受益于数据安全的发展和疫情影响的减弱,迎来业绩的持续改善。预计 22-24年公司 EPS 分别为 0.08元、0.43元、1.10元,按 1月 30日收盘价81.00元计算,对应 PE 为 1024.00倍、188.77倍、73.86倍。 风险提示:网络安全行业竞争加剧;病毒演绎超出预期;地方债务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1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