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王建伟

东北证券

研究方向: 电子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1180514070002,北京大学工学博士,2008~2011年于中国科学院从事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规划研究,研究领域涵盖新能源汽车、机器人、高性能计算、高端医学影像、先进纳米材料、云计算、激光显示等新兴产业领域,2011~2014年于招商证券从事中小市值股票研究,2014年加盟申万宏源证券任电子行业研究团队组长。...>>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7/25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弘信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7-08-18 68.10 -- -- -- 0.00%
72.62 6.64%
详细
2017年8月15日,弘信电子披露2017年半年报:2017H1公司实现营收8.2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1.42%;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889.2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6.69%;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2847.6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7.8%。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712.5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21.92%。 点评: 研发投入效果显现,上行的良率和充足的订单推动业绩增长。公司此前用自有资金先行投入募集资金投资“卷对卷”项目,随着17年该高端生产线逐渐磨合,公司产品的生产效率及良率均得到稳步提升;上升的良率也让弘信接到更多的优质订单。另外,公司控股子公司厦门弘汉光电背光模组产品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203.7%,实现扭亏。 FPC销售增77%,背光源模组收入及毛利率双升,软硬结合板依然亏损。公司产品分为:FPC、背光源模组和软硬结合板三类;上半年各产品营收占比分别为:69%、25%、5%;营收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7.38%、203.73%、203.44%;毛利率分别为:14.78%、19.9%、-17.44%。 FPC产品毛利率基本维持稳定;背光源模组毛利率同比增长13.21%,主要源于上半年该产品生产效率和产品直通率的大幅提升;软硬结合板毛利较上年同期下降26.85%,主要源于弘信华印之前产品大多用于指纹识别模组,今年重点开拓摄像头模组用软硬结合板;客户端对高像素摄像头模组用软硬结合板平整度要求高,而公司技术储备不足,致使大量贴装完元器件后的产品报废,从而导致亏损增加;公司称该状况已得到有效遏制,下半年有望扭亏。 荆门基地投产,产能瓶颈有望缓解。弘汉光电背光模组与弘信电子FPC业务均出现订单大幅增加导致产能不足状况。弘汉光电荆门生产基地已于2017年6月末投产,将有效缓解产能瓶颈。 风险提示:公司项目推进进度不及预期。
德赛电池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7-08-17 54.75 -- -- 60.25 10.05%
60.25 10.05%
详细
事件 2017年8月15日,德赛电池披露2017年半年报:2017H1公司实现营收46.6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5.43%;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7.74%;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1.1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6.69%。销售毛利率8.94%,同比减少0.77个百分点。 点评: 新厂区搬迁影响利润增速。17Q2德赛营收23.8亿元,同比增长61%;净利润4548万元,同比增长35%。净利增速低于营收增速原因主要是上半年搬迁至惠州新厂区,搬迁过程产生额外费用。 国内智能手机份额增加,助推营收提升。公司主营业务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主要受益于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增加。惠州的国内智能手机电池封装业务同比迅速增长;惠州蓝微电动工具业务聚焦BMS等核心客户,供应份额有所提升。此外,公司创新业务新能源车动力电池项目尽管目前尚未形成规模销售,但通过导入国际车规体系,得到了国际客户的认可,后续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研发投入加大,储备技术实力。17上半年研发投入约124万元,同比增加42.14%。公司对传统中、大型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业务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动力电池创新业务上,惠州新源设立了北京研发中心以吸纳优秀的高校技术人才;同时,公司通过强化自动化生产线的自主开发设计,创建柔性化自动生产线,从而提高了设备的通用性,有效降低了制造成本。 维持“买入”评级。下半年苹果和国产机将迎来销售旺季;动力电池等预计下半年将实现规模销售。预计公司2017-2019年EPS分别为1.56/2.17/2.6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动力电池业务市场拓展未达预期;毛利率进一步下降。
士兰微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7-08-17 6.68 -- -- 7.17 7.34%
15.81 136.68%
详细
公司发布2017 年半年报,2017 年1-6 月总营收为12.98 亿元,同比增长22.90%;净利润为0.84 亿元,同比增长243.77%;扣非净利润为0.62 亿元,实现扭亏。 点评。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分立器件、集成电路和和发光二级光三项,其营收增速分别为17.5%、17.1%和53%。增长的原因来自于:1、新产品业务的持续增长,士兰集成和成都士兰的产能利用率显著提升,芯片制造毛利率也相应改善;2、士兰明芯的发光二极管产销量同比大幅提升,士兰明芯实现扭亏为盈。 产能释放带来盈利改善。今年上半年公司三大主要业务产线均实现了产能释放,大大改善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士兰集成公司芯片生产线保持了较高的生产负荷,总共产出芯片 110.86 万片;成都士兰公司模块车间的功率模块封装能力已提升至 80 万只/ 月,MEMS 产品的封装能力已经提升至 300 万只/月;发光二极管市场下游需求也十分旺盛,士兰明芯营业收入增长53%。 高功率IGBT 产品布局增量市场。公司8 英吋芯片生产线通线、调试工作进展顺利,已进入试生产阶段,下半年将完成高压集成电路、超结 MOSFET、IGBT 等工艺平台的导入和量产爬坡。未来五年,轨道交通和新能源车等下游需求将会产生规模约为300 亿元的IGBT 增量市场,这将对公司高功率IGBT 产品业务形成有效的长期支撑。 维持“买入”评级。我们认为随着公司产能的持续释放,公司盈利能力将会得到改善。同时公司积极布局高功率IGBT 产品,未来五年下游增量市场空间巨大,公司业务将具有长期的成长空间。预计公司2017-2019 年 EPS 分别为 0.13/0.21/0.32 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线进度、下游需求不达预期。
法拉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7-08-17 58.38 -- -- 61.81 5.88%
61.81 5.8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17年半年度报告,2017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03亿,同比增长11.88%;实现归母净利润1.90亿,同比增长6.37%,基本每股收益实现0.84元,同比增长6.38%。 点评:薄膜电容行业龙头,业绩稳健增长。公司主营业务为薄膜电容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全系列薄膜电容器,所属行业为电子元件制造行业。公司位列中国电子元件百强,薄膜电容器产量排名世界前三位。2017年上半年,公司通过优化生产工序及加强精细化管理的加强产能管理,另外东孚新区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86亿元,工程已完工并通过验收,已部分投入使用,加快市场开拓节奏。未来薄膜电容器行业的市场竞争将从产品生产线的扩张转向技术服务的强化,高端产品占全部产品的比重将逐年增大,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新能源薄膜电容成公司增长亮点。公司在新能源领域布局主要包括光伏、风电与电动汽车,公司在国内电动汽车薄膜电容市场占有率近50%,充分受益于国内电动汽车高增长。公司未来将加大新型能源用薄膜电容器的研发力度,提升整体产品技术水平,我们认为,新能源领域薄膜电容有望引领公司业绩新一轮增长。 给予“增持”评级。我们认为,公司在传统照明领域薄膜电容业务有望触底企稳,同时家电领域受益于中高端家电逐步采用薄膜电容有望维持稳定增长,新能源薄膜电容有望引领公司业绩新一轮增长,预计2017~2019年EPS分别为2.09/2.72/3.38,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薄膜电容业务进展不及预期。
蓝思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7-08-16 32.80 -- -- 33.45 1.98%
40.99 24.97%
详细
市场份额扩大,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上半年,公司充分发挥已有的核心竞争优势,经营上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产能利用率为主,使得产销量、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公司产品分为:手机视窗防护屏、平板电脑防护屏和其他产品;上半年营收占比分别为: 64.69%、12.67%、22.64%;毛利率分别为:23.83%、13.12%、29.42%; 营收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47.61%、49.74%、74.73%。手机防护屏增长系因国产品牌需求量增长拉动公司订单及产销量上升,公司所占市场份额提升。其他产品高增长主要由于智能穿戴式设备防护产品、手机陶瓷后盖、金属件产销量同比大幅增长所致。所有产品毛利率基本维持稳定。 新生产基地、扩产项目稳步推进;Q2 人力资源储备完成,静待下半年产能释放。未来几年,智能手机后盖将逐步由金属材质变为以玻璃为主要代表的非金属材质,公司将显著受益这一变革,为满足未来市场需求,公司加紧推进包括浏阳南园新生产基地、越南新生产基地、联胜科技厂房设备收购和蓝思精密子公司设立在内的多个新生产基地和扩产项目。此外,公司从Q2 开始为浏阳南园新生产基地提前招聘大量新员工进行培训,为下半年大客户新产品集中大量投产储备人力资源,确保下半年按照客户订单足额按期交货,实现重大效益。 风险提示:公司项目推进进度不及预期。
科森科技 机械行业 2017-08-15 44.51 -- -- 70.00 12.34%
50.99 14.56%
详细
利润下降系高研发投入所致,预计下半年研发项目量产会拉低全年研发费用率。根据3C 产品特点,一般在下半年发布新产品,因此1-2 季度为研发阶段。报告期内,公司为A 客户系列产品储备了较多的金属结构件研发项目,导致研发支出5671.51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5.11%。但随着下半年研发项目的量产,预计全年研发费用率将下降。 下半年3c 结构件产能瓶颈将逐步缓解,医疗结构件稳中求进。公司近年来持续遭受3c 结构件产能不足困扰,目前公司占地90 余亩的募投项目精密金属制造项目和东台科森占地200 亩的新项目正在逐步、有序推进建设。预计项目完工后将大大缓解3c 结构件产能瓶颈。医疗结构件方面,公司根据行业稳定性特点,以与柯惠的合作为主线,在提供稳定产品的同时,为客户的多项新产品投放市场提供试制平台, 推动与客户的进一步合作。此外,公司以美敦力收购柯惠为契机,顺利成为美敦力旗下其他公司的供应商。 估值与财务预测:预计公司2017-2019 营业收入为23.6、36.2、49.2 亿元,净利润为3.4、6.9、8.96 亿元,EPS 分别为1.61、3.27、4.25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项目推进进度不及预期。
扬杰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7-08-10 19.55 -- -- 21.47 9.82%
31.00 58.57%
详细
公司发布2017年半年报,2017年1-6月总营收为6.87亿元,同比增长25.8%;实现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38.2%;扣非净利润为1.07亿元,同比增长13.21%。 点评:公司是我国第二大半导体分立器件IDM企业,专业致力于功率半导体芯片及器件制造、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等高端领域的产业发展。主要产品包括各类电力电子器件芯片、功率二极管、整流桥等等,下游应用主要包括于汽车电子、通讯电源、智能电网、LED照明等诸多领域。业绩稳健增长,渠道能力持续增强。公司近几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获得了20%以上的复合增长,业绩的稳健增长来源于公司渠道能力的不断加强。目前公司已经完全整合美国MCC、台湾美微科的国际渠道资源,实行“扬杰”和“MCC”双品牌运作,持续扩大销售网络的辐射范围。公司已经初步完成EMEA地区销售网络搭建,并通过欧美(飞利浦、GE等)、日韩(松下、LG等)、台湾(台达等)等大客户的来访审核,为未来发展积累了可靠地客户资源。 合作研发布局SiC技术,国产替代延伸至高端市场。我国分立器件市场增速较快,但是高端市场一直被美国和日本企业所掌握。扬杰科技重视SiC新技术研发,通过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及与五十五所合作SiC产品已经开始实现收入。公司近几年不断向功率半导体高端市场渗透,整流桥等高毛利业务营收占比持续提高,国外市场营收比例也持续提升,我们看好公司逐步实现高端市场的国产替代。 维持“买入”评级。我们看好公司主营业务稳定增长的持续性,并且对于公司未来在海外及功率半导体高端市场的持续性渗透十分乐观,预估2017-2019年EPS为0.63/0.85/1.2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外延渠道扩张不及预期。
亿纬锂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7-08-03 24.70 -- -- 24.87 0.69%
29.97 21.34%
详细
业绩大幅增长,锂电黑马崭露峥嵘。公司为国内锂原电池龙头企业,受益于共享单车、GPS、E-CALL 及水热气表等新兴物联网下游行业的发展,锂原电池业务相比去年实现翻倍增长;动力电池业务方面,公司已形成6Gwh 磷酸铁锂及三元电池产能,分别为商务车、专用车和乘用车提供动力电源,广受下游客户认可,锂离子电池业务同比增长高达155.63%;电子雾化器领域,子公司麦克韦尔自有品牌及ODM大客户订单持续增长,带来业绩高增长。公司以锂原电池及电子雾化器奠定利润基石,积极开拓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市场的发展战略已明显奏效,锂电黑马崭露峥嵘。 主营锂原电池业务为成长基石,看好公司战略开拓动力电视市场。公司主营业务锂原电池领域为国内龙头企业,另外公司瞄准共享单车+TPMS+E-CALL 等新兴物联网细分领域市场,利润保持稳定增长,夯实公司成长基础;随着湖北金泉等项目的投产,公司到2017 年年底预计将形成9.8GWh 的电池总产能,届时产能将进入国内第一梯队,在目前动力电池行业洗牌的格局中,我们认为亿纬锂有望以其优质的产能脱颖而出,快速成长为动力电池国内龙头企业之一。 维持“买入”评级。我们看好公司锂原电池业务稳定增长,动力和储能电池市场将快速抢占份额,麦克韦尔保持高增长提供利润支撑,公司打造国内一流锂电池平台的战略规划稳健与高增长兼顾,预计公司2017-2019 年EPS 分别为0.53/0.77/1.16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锂电池业务进展不及预期。
和而泰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7-07-31 9.42 -- -- 10.50 11.46%
11.45 21.55%
详细
行业景气度提升,“三把火”推进公司业绩高速增长。公司为智能控制器龙头企业,基于智能控制器市场需求和行业变革,公司点燃市场开拓“三把火”:一方面进一步拓展产品种类并进行升级改造,另一方面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同时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为公司的业绩高速增长夯实坚定基础。 智能控制器行业高增长,公司作为龙头率先受益。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控制器,定位高端市场和客户,是伊莱克斯、惠而浦、西门子GE 等全球知名企业的供应商,大客户关系稳定。在物联网高速发展和全球经济回暖的背景下,智能控制器行业带动新一波增长热潮,同时受益于产业链从国外转向国内的趋势,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有望持续获得优质订单,维持业绩高速增长。 依托智能控制器底层数据,C-life 打通从厂商到用户的全景大数据闭环。公司平台通过对大数据的深度处理,一方面为厂商提供完整细致的用户画像和设备运行情况分析,另一方面帮助用户享受到更加定制化的厂商服务,在家电、睡眠、美容、母婴、卫浴、健康等家居生活热点场景率先实现了数据闭环。同时公司自组AI 团队,和海尔、国美、香江、百果园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政府机构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后续公司有望依托数据优势和核心大数据处理能力以及打造第三方服务平台的战略,快速成长为大数据服务平台龙头企业。 维持“买入”评级。我们看好公司主营业务稳定增长同时持续耕耘物联网大数据平台的战略,预估2017-2019 年EPS 为0.25/0.38/0.54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大数据平台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合力泰 基础化工业 2017-07-28 9.16 -- -- 10.84 18.34%
12.15 32.64%
详细
战略进军锂电池领域,提供利润稳定增长来源。珠海光宇是从事锂电池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主要产品为聚合物电池,目前拥有90 余项发明专利以及实用新型专利,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珠海光宇主要客户涵盖了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医疗产品等领域全球众多知名电子设备制造商,产品拥有核心竞争力。2017~2019 年珠海光宇扣非归母净利润目标分别为0.8 亿、1.1 亿及1.3 亿元或合计不低于3.3 亿元。本次公司入股珠海光宇,一方面拓展锂电池业务,另一方面为公司提供稳定增长的利润来源,进一步加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进一步加强公司1+N 产品开拓战略,夯实公司成长基础。公司市场开拓采取1+N 战略,即从原来的单件产品销售拓展到从显示屏模组、触摸屏模组、摄像头、指纹识别模组、无线充电到盖板玻璃的一系列产品解决方案,在整合珠海光宇后将把锂电池加入1+N 战略销售大版图,为公司未来营收进一步增长夯实坚定基础。 电子标签将成为“新零售”模式的核心环节和标配产品。我们认为, 以电子标签为关键核心媒介的智慧O+O模式正对零售市场造成重大冲击,未来有望颠覆传统零售行业引领智慧零售新模式。在电子标签领域,公司上游锁定电子纸产能、下游紧密绑定国内独角兽汉朔科技的战略将有望在电子标签引领智慧零售的浪潮中率先获益。 维持“买入”评级。我们看好公司智能硬件及电子价签布局,预计公司2017~2019 年EPS 分别为0.42/0.59/0.76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智能硬件及ELS 业务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康盛股份 机械行业 2017-07-07 9.27 -- -- 9.36 0.97%
9.84 6.15%
详细
报告摘要: 事件: 7月5日晚间,康盛股份公告全资子公司康盛投资拟与坤裕基金、董事长陈汉康共同投资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基金规模为不超过20亿人民币。其中坤裕基金作为普通合伙人出资额不超过500万元,康盛投资与陈汉康均为劣后级有限合伙人,康盛投资出资不超过2亿元,陈汉康出资不超过5亿元人民币。产业基金投资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充电桩生产、车用独立悬架生产、专用车整车制造、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生产、动力电池生产等产业方向。 点评: 20亿元规模产业基金彰显大股东信心爆棚,核心领域链条式布局有望持续推动公司业绩高速增长。此次的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为不超过20亿人民币,其中除去全资子公司康盛投资不超过2亿人民币的认缴出资额外,董事长陈汉康个人还将认缴出资不超过5亿元人民币,占据产业投资基金较大份额。我们认为,康盛股份对于新能源汽车从“制造-零部件-整车-销售-租赁-服务”的全产业链布局链条已基本完整,董事长此次出资5亿元认缴资金彰显了大股东对于未来公司发展的绝对信心;而从另一角度来看,大股东的进一步巨额投资反应了管理层对于提升公司经营水平的强大动力,为公司业绩高速增长从内生动力上夯实了坚实基础!布局产业基金有利于巩固公司大股东地位,康盛翻开新的成长篇章。 从公司一季报来看,大股东陈汉康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为28.61%,本次大股东个人斥资不超过5亿元出资产业投资基金,实质上进一步巩固了大股东地位,可以预期后续产业投资基金对于产业链一系列的资源整合将使得大股东地位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公司管理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将得到大幅提升,从而全面提升公司经营管理能力和执行力,持续推动公司进入新一轮成长的快车道。 产业基金锁定五大核心领域,为打造国内最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奠定坚实的基础。此次产业投资基金方向主要囊括了充电桩、车用独立悬架(配套轮边电机)、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动力电池及专用车整车领域。从公司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来看,公司本身具备新能源电机及电控的核心技术,加上子公司成都联腾的轮边电机核心技术将与车用独立悬架技术紧密结合,将具备国内最完整的底盘模块化供应解决方案;动力电池方面公司已携手国轩高科合资建设产能,未来进一步加大动力电池领域整合力度的举措将使公司具备新能源汽车核心三大零部件电机电控电池的完备供应能力,完善公司在新能源最具备价值的核心零部件布局;投资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领域将与公司子公司合肥卡诺空调互相结合优势互补,进一步加大公司在电动车空调行业的竞争力;而专用车整车领域的持续布局拓展则是进一步完善公司在新能源整车领域的布局,锁定整车优势细分领域,形成从零部件到整车的整体化产业链规划;充电桩领域的投资则是彰显公司进军充电桩运营行业的决心,进一步完善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服务领域的布局。综上所述,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有望快速锁定并补全公司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底盘-整车-融资租赁-运营服务”的全产业链布局,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少有的全产业链完善布局者之一,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借力产业基金快速成长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龙头!维持“买入”评级。我们认为公司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龙头,致力于打造“零部件-整车-运营服务”全产业链经营模式,预计公司17-19年EPS分别为0.31/0.49/0.70元,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公司新能源汽车领域业务拓展低于预期。
欧菲光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7-07-07 18.56 -- -- 19.83 6.84%
24.00 29.31%
详细
携手TPK强化触控业务,共享OLED时代大蛋糕。公司于17年3月携手TPK设立合资公司,并持有合资公司51%的股权。TPK的优势在于高端触控技术的研发以及后段模块的贴合工艺,公司自身优势在于前段塑料薄膜触控传感器与精密光学感测技术。两者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有利于公司形成从触控产品设计到前后段制造的全方位解决方案。2013年以来,公司薄膜触控屏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在全面屏时代,薄膜外挂方案是柔性OLED面板最好的触控方案,公司将受益于这一趋势继续保持触控行业龙头地位。 收购索尼切入A客户产业链,获得最先进的摄像头FC封装技术。公司拥有领先的双摄模组解决方案和3D成像算法相关技术,在3D-camera领域,技术领先所有同行6-9个月,同时双摄业务将快速向中低端千元机渗透,预测2020年市占率将达到50%。公司于16年11月收购索尼获得了最先进的FC封装技术,FC封装可以使摄像头模组的最轻薄、封装尺寸最小,在全面屏时代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生物识别技术向超声波式和光学式发展。公司于2014年开始布局指纹识别模组,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预计underglass技术今年成熟,明年将突破underdisplay技术。客户涵盖大部分国内智能手机品牌如华为、小米、oppo、联想等,产线覆盖除芯片外的所有环节,产能超28KK/月,预计2017年扩充到32-35KK/月,目标出货量为3亿片(2016年出货量为1.9亿片),预计2017利润为5亿元,市场渗透率从40%提升至60%。从长期看,全面屏时代光学式及超声波式指纹识别技术是大势所趋,公司将受益于产品升级带来的单价提升和需求增加,引来新一轮增长。 估值与财务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17-2019营业收入为414.56、551.36、716.77亿元,净利润12.56、20.40、30.43亿元,EPS分别为0.46、0.75、1.1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项目推进进度不及预期。
富瀚微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7-07-07 174.92 -- -- 190.11 8.68%
229.00 30.92%
详细
公司成立于2004年4月,专注于视频监控芯片及解决方案,产品是高性能视频编解码SoC和图像信号处理器芯片,以及基于此的视频监控产品方案。在2011年后将业务着力点由集成电路后端设备(DVR等)转变为前端设备(安防视频监控摄像机芯片),主要原因是市场上CMOS对CCD的逐步替代。公司近年来业绩瞩目:2016年营收为3.22亿元,同年增长77.14%;归母净利润为1.12亿元,同比增长199.37%。17Q1营收为0.84亿元,同比增长15.76%,归母净利润为0.27亿元,同比增长21%。 公司重要客户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销量上升,助力公司业绩增长。海康威视是全球安防视频监控设备龙头企业。公司早期与海康的合作主要是DVR芯片,2013年开始向海康威视供应ISP芯片、IPCSoC芯片,并在两款芯片上实现采购额增长。海康威视2015年全球市场份额为19.5%,远高于第二名的厂商,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其市值和利润亦保持高速增长。海康威视将带动上游富瀚微订单额的增加,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数字IPCSoC将成为重要增量来源。CMOS彩色图像传感器替代CCD是大势所趋,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公司成功研发了同轴高清芯片,该芯片目前占公司ISP芯片的一大半。预计未来ISP芯片业务的增长主要会基于ISP同轴高清芯片的增长。相比于ISP,公司IPC的业务增长潜力更大。根据IHS等机构预测,未来两年芯片的国内市场容量或超1亿颗,市场前景乐观。另外,公司在人工智能等技术上亦有领先布局。 估值与财务预测:预计公司2017-2019营业收入为4.70、6.58、9.37亿元,净利润1.63、1.97、2.66亿元,EPS分别为3.68、4.43、5.98元。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项目推进进度不及预期。
科森科技 机械行业 2017-07-07 45.44 -- -- 65.44 2.88%
50.00 10.04%
详细
公司客户群优质,工艺及技术实力雄厚。科森在消费电子结构件业务已经积累了苹果、富士康、联想、索尼、捷普、乐视等优质客户资源, 在光伏领域进入了Solar City 等知名企业供应商名单,在医疗手术器械领域发展了强生、柯惠、Zimmer 等国际知名客户,后续有望延伸进入Tesla 产业链。苹果客户贡献公司60%以上收入。科森目前在ipad 和iphone 的多款结构件中供货占比大多低于10%;按照苹果和供应商的供货惯例,未来有望提升至30%以上,空间较大。科森过去依靠供货给顶尖3C 客户,实现规模的增长和核心工艺技术的提升。公司已掌握了铝合金、不锈钢等多种材料的冲压、锻造、CNC、抛光、阳极、PVD 等全制程工艺。 3C 结构件产品线延伸,长期看医疗结构件业务有望成为新发动机。在消费电子领域,科森提供的产品由此前的单一的Ipad 系列逐渐拓展到Iphone 手机、索尼手机、乐视手机、Macbook、Beats 耳机等。公司医疗器械业务目前占比较小,保持着约50%的高毛利。随着医疗器械行业的景气及加工工艺的高壁垒,我们预计结构件业绩在未来3-5 年有望保持50%以上的CAGR。 得益于高端机的双面玻璃+金属中框趋势,公司业务需求增加,适时大幅提升产能。双面玻璃+中框有望在三星、苹果等巨头的带领下成为外观件发展的长期趋势。科森自16 年起大幅扩张产能,缓解产能瓶颈。预计17 年底CNC 设备将增加至6000 台。场地方面,昆山募投项目中的技改项目已完成,金属件产线正在建设,东台130 亩和200 亩项目也陆续建成开工。 估值与财务预测:预计公司2017-2019 营业收入为23.60、36.20、49.20 亿元,净利润为4.23、6.50、8.96 亿元,EPS 分别为2.01、3.08、4.25 元。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项目推进进度不及预期。
大族激光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7-07-06 35.75 -- -- 38.48 7.64%
53.00 48.25%
详细
报告摘要: 事件:公司于2017年7月4日发布17H1业绩预告修正公告:预计今年上半年盈利7.99亿元-9.19亿元,同比增长100%-130%。其中,大族激光因对大族冠华担保而承担连带担保责任预计损失8000万元,该预计损失计入2017年上半年。若排除该影响,大族激光今年上半年的经营业绩增速将达到120%-150%,大幅超出此前60%-90%的预期。 点评:苹果激光方案核心供应商,全面屏趋势推动激光设备加速放量。 17年苹果新机的发布将引领18:9OLED全面屏的大趋势,增加了对柔性切割、窄边框加工、修复等多工序的激光需求。在异形切割领域,大族激光技术深厚的皮秒切割技术是最佳选择,其精细化程度高、加工速度快。2016年大族激光销售皮秒激光器1200台,我们预计今年销量将更加乐观。 公司是国内细分行业经验最丰富、激光设备最齐全的公司,目前形成的激光设备和自动化产品型号已达到300多种。业务范围已从小功率激光应用的消费电子领域拓展至大功率激光应用的汽车、航天等制造领域;预计17年公司大功率及自动化销售将突破20亿(16年为14.6亿)。公司的核心激光器打破了国外在核心光源上的垄断,并于16年11月收购Coractive的80%股权,帮助公司快速攻克特种激光难点。 投资智能制造,提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设备端的先进程度将成为制造业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公司投资51.7亿元成立大族智能装备集团,预计2020年贡献年销售收入200亿元。另外,公司前期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3亿元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投资于“高功率激光切割焊接系统及机器人自动化装备产业化项目”,进一步夯实技术水平。 估值与财务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17-2019营业收入为100.12、123.38、161.47亿元,净利润15.01、18.71、23.52亿元,EPS分别为1.41、1.75、2.20元。上调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项目推进进度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7/25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