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贺根

光大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0930518040002,曾就职于:华金证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6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国泰集团 基础化工业 2024-01-15 10.56 -- -- 11.27 6.72%
12.28 16.29% -- 详细
“民爆++非民爆”产业双核驱动发展。国泰集团以民爆一体化业务为核心,2016年上市后,公司新增军工新材料+轨交自动化及信息化两大板块的布局,一体两翼的业务格局打开未来发展空间。公司控股股东为江西军工控股集团。2022年公司营收为21.52亿元,其中民爆一体化业务占比67.72%;军工新材料业务占比快速提升,达到8.37%。由于对子公司太格时代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2亿元,2022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0.13%。不利因素消除,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26亿元,同比增长12.41%,公司业绩有望重回上行趋势。 民爆板块:江西省唯一民爆生产集团,有望受益于浙赣粤运河等周边基建项目需求。公司是江西省唯一的民爆生产企业,渠道覆盖江西省、粤东地区,有望充分受益于“十四五”期间江西省瑞梅铁路、长赣铁路、浙赣粤运河等基建项目落地,其中,浙赣粤运河预计整体投资3200亿元,江西省占有60%的河段。截至23H1,公司工业炸药产能为17.4万吨,工业雷管产能为4980万发。23年前三季度,公司工业炸药、电子雷管销量同比增长13.38%、195.65%。 军工新材料板块:军工血脉,多点并进。公司军工业务由多个控股子公司开展。 其中,澳科新材拥有完整的钨合金材料和新型非金属纤维材料生产线,是非金属材料LH丝团的国内唯一供货商;三石有色、拓泓新材从事钽铌湿法冶炼加工,钽铌氧化物及氟钽酸钾年产能预计将达到1500吨;新余国泰自主研发出无人机火箭助推器,23年已量产并批量供货;神舟智汇核心产品MAXSim是具有完全自主可控知识产权的仿真平台系统,在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支部队、武警和军工集团中广泛应用,截至23H1其累计在手订单超1.8亿元。 永宁科技:高氯酸钾龙头,产品量价齐升。公司控股子公司永宁科技为国内高氯酸钾领域龙头,23年以来其业务实现量价齐升。一方面,受益于烟花爆竹“禁改限”趋势、环保政策从严影响,高氯酸钾价格大幅上涨;另一方面,公司加大产品研发及市场推广力度,粗颗粒和球形高氯酸钾研发取得成功,在下游全球跨国制造企业及军工科研院所方面实现收入,后续高端新品有望逐步放量。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预测公司23-25年归母净利润为3.13/3.87/4.67亿元,对应EPS为0.50/0.62/0.75元,对应PE为21x/17x/14x。国泰集团为江西唯一民爆生产企业,有望受益于省内及周边“十四五”期间基建工程落地,同时,军工新材料受益于下游需求提升,高氯酸钾业务则受益于高端产品放量、环保趋严及烟花爆竹“禁改限”。公司估值具备提升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安全生产风险,收购形成商誉余额较高的风险。
华辰装备 机械行业 2024-01-04 30.20 -- -- 29.97 -0.76%
29.97 -0.76% -- 详细
国内数控轧辊磨床细分领域领军企业,323年业绩显著改善。公司在数控轧辊磨床的多个细分领域率先实现国产替代,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客户覆盖宝武集团、首钢集团、鞍钢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产品亦出口到泰国、印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23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9/0.96亿元,同比提升44.79%/337.17%。22年、23H1公司存货均为4.1亿元,其中发出商品分别为2.3、2.1亿元,伴随后续客户验收、收入逐步确认,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数控轧辊磨床:工业母机核心分支,国产化进行时。数控轧辊磨床通过影响轧辊加工精度进而影响下游产品质量及产业发展。近年下游钢铁等行业产业升级,拉动了磨床高端化需求。当前国产数控轧辊磨床的数控系统、核心部件仍依赖进口。 竞争格局方面,行业第一梯队为德国HERKULES、意大利POMINI、美国CAPCO等外企,国产轧辊磨床企业正由中高端向高端领域渗透。 丝杠导轨:国产化进行时,精密磨床价值凸显。高精度的丝杠导轨在航空、制造、机器人等行业具备广阔应用前景,如:汽车领域,滚珠丝杠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制动系统、驻车系统和悬架系统等;机器人领域,马斯克曾在2022特斯拉AIDAY上预估Optimus机器人产量将达到数百万台量级,而行星滚柱丝杠为其线性执行器核心部件。当前高精度的丝杠及直线导轨生产用磨床仍主要由海外品牌供应,国内华辰装备、日发精机等厂商国产化进行中。 公司:立足精密磨削技术,推出内外圆复合磨床新品;合作贝斯特,进入丝杠导轨磨领域。公司基于精密磨削技术底蕴,扩大产品矩阵。2017年起公司与德国Wieland公司联合研发数控内外圆复合磨床,搭载公司自主研发的华辰HCK2000数控系统。该产品各项精度指标比肩国外同类产品领先水平,23年已正式推向市场,24年有望逐步放量。此外,23年10月份,公司战略合作贝斯特,计划于1年内向其提供对标国际行业龙头企业领先水平的精密数控直线导轨磨床产品,该产品为目前全球磨削长度最长、技术难度及磨削效率最高的产品。 产能方面,23年底全自动数控轧辊磨床产能有望扩大至100台/年,24年6月有望建成高精密数控万能外圆磨床60台/年、数控连续轨迹坐标磨床20台/年的新产能。此外,公司还基于超硬磨料砂轮技术,拓展半导体划片刀等领域产品。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预测23-25年归母净利润为1.23/1.51/1.95亿元,对应EPS为0.49/0.60/0.77元。华辰装备为高端数控轧辊磨床领域龙头,数控系统实现自主研发;基于精密磨削技术,推出数控内外圆复合磨床,切入精密数控直线导轨磨等新领域,定位高端磨削设备国产替代,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募投项目推进不及预期风险。
常润股份 机械行业 2023-12-26 28.56 -- -- 28.60 0.14%
28.60 0.14% -- 详细
全球千斤顶领域的单项冠军。常润股份主要从事各类汽车维修保养设备、汽车配套零部件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产品覆盖全球六大洲、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整车配套市场和汽车后市场的维修保养装备方面拥有全品类供应能力。公司是全球千斤顶领域的单项冠军,且经营稳健,具备较强的产品定价能力,毛利率连续两年保持提升。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为 21.44 亿元,同比增长 1.13%;归母净利润为 1.26 亿元,同比下滑 1.51%。2023 年公司股权激励落地,2025年目标收入达到 45.50 亿元或者净利润达到 2.95 亿元,彰显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国内千斤顶后来居上,逐浪汽车前后装市场。千斤顶是一种用途广泛的轻小型起重设备,国内产品后来居上,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汽车前装、后市场均具备广阔成长空间。汽车后市场对供应商的产品、供应链、渠道与品牌等均提出了较高要求,欧美市场相对成熟,新兴市场国家有望成为未来主要增长点;整车配套零部件市场方面,每辆整车通常配备一台千斤顶及轮扳手等相关工具,供应商认证较为严格。此外,近年政策为国内企业电商出海营造了良好环境,欧美为中国出口跨境电商的主要市场,且品牌独立站模式逐步受到青睐。 全球千斤顶市场份额稳居第一,自主品牌效应显著。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四大系列:商用千斤顶及工具、随车配套零部件、专业汽保维修设备以及外购辅助产品。公司商用千斤顶销量已连续十多年排名第一;2021 年随车配套千斤顶的全球乘用车市场占有率约为 20%,国内市场占有率超 35%。公司一直注重国际化品牌的建立,“BIGRED”等多个自有品牌已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公司成长核心推动:产品种类扩充以及跨境电商业务。营销渠道优势为公司发展的护城河。公司目前收入以千斤顶为主,公司依托现有的全球营销渠道,积极推行新产品的销售。例如,公司为比亚迪供应汽车举升设备,新能源车电池拆装举升平台出口到多个海外客户,收购普克科技,在与公司产品互补性强的工具箱柜产品领域发力。公司重点布局跨境电商业务,已具备线上平台优势,着力打造海外仓及海内外电商团队。2022 年公司跨境电商业务营收 2 亿元,同比增速 55%。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测公司 2023-2025 年营收分别为 31.22、37.61和 45.13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07、2.49、3.08 亿元,对应 EPS 为 1.83、2.21 和 2.73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15x、13x 和 10x。产品种类扩充以及跨境电商业务为公司发展的核心动能,前期业务布局完善,公司进入加速成长期。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境外销售的风险、次新股股价波动风险
欧陆通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3-06 57.54 -- -- 70.44 22.25%
84.68 47.17%
详细
事件:公司披露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88亿元(含7.88亿元),其中4.03亿元拟用于充换电设施的充电模块生产项目,2.70亿元拟用于新总部及研发实验室升级建设项目,其余为补充流动资金。 完善充电模块战略布局,乘风行业需求释放。充换电设施的充电模块生产项目旨在扩大充电模块产能,实施地点为长三角,拟投资金额为 4.03亿元。在能源转型和双碳背景下,我国和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增长,充电设施缺口较大,充电桩需求快速释放,充电模块在直流充电桩成本中占比达 41%,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需求增长,为公司新增产能的消化提供有力保障。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以上海为总部、在苏浙皖设制造基地的联动模式。公司现有生产资源主要在珠三角地区,新增长三角产能,把握行业机遇期,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直流桩电压不断提升,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年报(2021)》,我国直流充电桩平均功率从 2016年的 63KW 提升至 2020年的 132KW。公司在 2022年末推出自主研发的充电桩 63kw 和 75kw 液冷模块,以及 25kw 和 30kw 的双向模块,部分产品采用碳化硅技术设计,推升效率高,并取得欧规、美规 EMI/EMC 等证书,产品技术突出,符合充电模块行业趋势。 增强研发技术储备,把握下游需求机遇。新总部及研发实验室升级建设项目旨在增强公司研发技术储备,丰富产品体系和竞争力,拟投资金额为 2.70亿元。开关电源涉及多学科交叉技术领域,产业集群度高,规模效应显著。公司深耕电源行业,不断延伸产品线,提高产品功率,拓宽应用场景,增强产品附加值和业务成长性,积极把握高功率、智能化、绿色化等发展趋势下的电源产品升级机遇。 根据中国信通院《数字中心白皮书(2022年)》,2021年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达 520万架,同比增长 30%。随着我国各地区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数据中心投资力度有望加大,将会带动配套电源产品需求量增长。公司增强相关储备,有望进一步满足客户的精细化、个性化需求,提升市场份额并增加中高端产品占比,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发布可转债预案,拟募资约 8亿元发力充电模块及其他业务领域,充分彰显公司对业务发展的信心。我们维持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 1.04、2.25、3.74亿元,对应 EPS 为 1.02、2.21、3.68元,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后归母净利润 1.70、2.51、3.84亿元,维持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客户较为集中的风险;次新股风险。
金奥博 基础化工业 2022-11-28 10.97 -- -- 13.82 25.98%
14.60 33.09%
详细
乘政策东风,电子雷管市场空间广阔。电子雷管即采用电子控制模块对起爆过程进行控制的电雷管,相较传统工业雷管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与爆破效率。近年国家发布多项促进政策,其中《“十四五”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安全发展规划》, 要求除保留少量产能用于出口或其它经许可的特殊用途外,2022 年6 月底前停止生产、8 月底前停止销售除工业数码电子雷管外的其它工业雷管。从替代率来看,2022 年1-10 月,我国电子雷管渗透率为35%,电子雷管市场仍具备成长空间。据我们测算,2024 年我国电子雷管行业市场空间有望达150 亿元。 电子雷管加速渗透,多家上市公司布局。以2022 年7 月为拐点,电子雷管对传统工业雷管替代明显加速。2022 年7 月,伴随政策规定的停产时限到来,我国工业雷管月度产量由2022 年6 月的1.19 亿发下滑至7 月的0.44 亿发,电子雷管单月产量渗透率由此前2022 年3 月-6 月的约20%,迅速提升至2022 年7 月的61%,至2022 年10 月,进一步提升至84%。当前雅化集团、保利联合、壶化股份、南岭民爆、金奥博等多家上市公司均对电子雷管进行了布局。 电子雷管许可产能8522 万发,公司业绩有望逐步释放。公司现有电子雷管许可产能8522 万发,同时保留4000 万发导爆管雷管、工业电雷管产能用于出口。产能建设方面,目前第一期产线改造已通过验收正式投产或通过试生产条件考核的设计产能约为4500 万发,第二期产线改造预计于2023H1 投产。截至2022 年6 月底,公司已生产电子雷管520 多万发,比去年同期增长约257%,2022Q3 产销量亦均同比提升。此外,公司旗下公司山东圣世达、泰山民爆分别于2022 年9 月、2022 年10 月取得了煤矿许用数码电子雷管安标。 民爆智能装备龙头,军工及其他装备领域拓展顺利。公司专注工业机器人核心控制技术,智能装备产品应用领域已由民爆行业拓展至多个行业。军工装备订单有序推进。截至2022 年6 月公告,公司中标的军工企业销毁装备项目已进入安装调试阶段,自动筛分工艺设备已在客户现场进行了试验验证。同时,公司的智能装备产线业务在化工、食品、电气用纸等民用领域亦不断取得突破。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金奥博作为民爆智能装备龙头,布局民爆一体化,电子雷管产线建设、产品放量有望带动公司业绩释放;此外,智能装备业务成功切入军工等领域,打开成长上限。我们维持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0.97 亿元、3.38 亿元、4.19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28 元、0.97 元、1.21 元,对应PE 分别为40x、11x、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业链延伸及扩张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电子雷管产线投产进度推迟风险,军工市场开拓不达预期风险
阿石创 机械行业 2022-11-15 25.92 29.99 45.16% 30.00 15.74%
30.39 17.25%
详细
深耕 PVD 镀膜材料二十余载,战略布局 PET 铜箔业务。公司成立于 2002年,主营产品为 PVD 镀膜材料,包括 ITO、钼、铜、铝、硅、钛、钽及各类合金与稀有金属靶材,应用领域从光学到节能玻璃,再扩展至 LED 与显示面板、光伏与半导体等。公司发展以研发创新为本,创始团队专业背景深厚,股权结构十分稳定。公司的核心竞争实力,为对于 PVD 镀膜技术的复合理解力以及应用拓展力。2022前三季度,公司业绩维持稳定增长,实现营收 4.98亿元,同比增长15.91%;实现净利润 1889.59万元,同比增长 0.43%。公司厚积薄发,未来在PET 铜箔及光伏 ITO 靶材的双轮驱动,有望迎广阔的发展空间。 公司为溅射靶材产业国产化的领军者,ITO 靶材业务值得期待。物理气相沉积PVD 是一种优势显著的真空镀膜技术。在 PVD 技术下,用于制备薄膜材料的物质统称为 PVD 镀膜材料,为泛半导体领域制备功能薄膜的核心原材料。公司自主研发 200多款高端镀膜材料,竞争优势显著。平板显示领域,公司目标实现ITO、钼、铜、铝靶材的一站式供应。ITO 靶材技术门槛高,被列为 35项“卡脖子”技术之一,光伏异质结产业有望大幅扩容 ITO 靶材市场。公司布局 ITO靶材近十年,2017年量产线投产,积极推动 ITO 靶材在光伏领域的扩产与验证。 PVD 溅射镀膜技术延伸,公司 PET 铜箔业务有望率先实现量产:在锂电池行业中,PET 复合铜箔是传统锂电池集流体(铜箔)的良好替代材料,可节省约 2/3的铜,显著降低材料成本,实现量产后进一步扩大电芯的降本空间。另外,PET铜箔充当了保险作用,如果出现针刺的情况,PET 铜箔可以将针刺位点迅速断开,从而大幅提升了锂电池的安全性。PET 铜箔未来几年产业化进程有望加速,达到电池 GWh 级别对应的量产规模。而当前 PET 铜箔工业化生产的难点在于 PVD溅射镀膜环节。公司丰富的 PVD 镀膜经验,正好对应解决当前 PET 铜箔的技术难点,为公司发展 PET 铜箔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2年 10月,公司与东威科技、腾胜科技正式签署复合铜箔设备装备协议,完成了设备选型和下定的工作,PET 铜箔业务取得关键进展,未来有望实现 PET 铜箔的量产。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深耕 PVD 镀膜材料二十余载,PET 铜箔业务有望崛起,未来发展空间广阔。我们预测公司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将分别为 6.95、9.23、12.1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21、0.70、1.15亿元,对应 EPS 为 0. 14、0.46、0.76元,参考相对估值以及绝对估值结果,我们给予公司 30元的目标价(23年 PE 66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光伏异质结产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国内光伏/风电政策波动风险;全新技术变革的风险;PET 铜箔业务量产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等。
西菱动力 机械行业 2022-10-25 23.66 -- -- 26.59 12.38%
29.00 22.5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三季报。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34 亿元, 同比增长40.46%;实现归母净利润4113.06 万元,同比增长36.20%。 业绩快速成长,盈利能力修复,现金状况改善。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40.46%,主要原因为公司涡轮增压器产品量产,产销量逐步提升,凸轮轴、连杆、皮带轮等合资品牌客户销售同比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修复。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3.12%,较上年同期提升1.67pct;净利润率为6.40%, 较2021 年全年2.81%提升3.59pct。公司现金流状况显著改善。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6.93 亿元,同比增长51.57%,主要由于公司涡轮增压器产品及传统产品合资品牌客户销售收入增长;同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21.02 万元,较去年同期的-3556.99 万元显著好转。 涡轮增压器业务成长动力强劲。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涡轮增压器产品合计销售14.32 万台,其中Q3 合计销售9.13 万台。公司具备从核心零部件设计到整机制造验证的全流程的涡轮增压器核心技术。2022 年公司投建高温合金铸造线, 可采用自主研发的快速主动充型工艺,批量生产涡壳,因而在涡轮增压器产品的生产中具备成本优势。市场拓展方面,截至2022 年8 月,公司产品已应用在吉利、理想、比亚迪等多家客户共计30 多款发动机的研发中,其中17 款已获定点,并已开始对包括吉利、航天三菱、江淮等多家客户在内的多款发动机型号批量供货。据公司公告,2022 年、2023 年销量分别有望达到35 万台、65 万台。 定增获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有望助力涡轮增压器扩产、氢燃料电池领域布局。2022 年10 月17 日,公司定增获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公司拟定增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36 亿元,投向涡轮增压器扩产项目、研发中心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其中,涡轮增压器扩产项目建成后,公司涡轮增压器产能预计将提升20 万台/ 年至80 万台/年,项目新增的上游零部件产能还可用于匹配公司总装线的产能需求,节约成本;研发中心项目的研发内容包括第一代燃料电池空气供给系统、第一代燃料电池氢气循环泵的研制,有助于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到疫情及四川限电对公司业务开展的不利影响,我们将公司2022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下调19.7%至1.06 亿元,维持2023-2024 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2.22、3.13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61、1.29、1.82 元,对应PE 倍数为39x、19x、13x。我们认为伴随疫情影响的逐步减弱,及公司涡轮增压器产品的持续放量,公司业绩仍具备较大成长空间,因此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纯电新能源车持续渗透风险,销量不及预计风险。
东华测试 计算机行业 2022-10-24 37.29 -- -- 44.40 19.07%
49.48 32.6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公司2022年前三季营业收入为2.23亿元,同比增长34.76%,2022年前三季归母净利润为0.56亿元,同比增长40.70%。 营收净利润双增长,盈利能力提升。由于下游需求旺盛、公司订单交付能力较强等原因,在部分地区仍受到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公司2022Q3 营业收入仍有较快增长,2022Q3 营收为0.83 亿元,同比增长31.35%。公司2022Q3 归母净利润为0.29 亿元,同比增长19.37%,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尽管公司2022 年全年共有股权激励费用摊销1358.01 万元,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仍呈现提升。公司2022 年前三季净利率为24.96%,同比提升了1.06 个百分点,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3.04、0.39、0.85 个百分点。 优质科学仪器国产企业,充分受益行业政策: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支持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的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的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的设立等政策的推动下,科学仪器行业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设备更替周期加速。科学仪器作为基础性设备,对于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发展、自主可控具有关键意义,国产科学仪器使用粘性有望提升。高校科研等领域是东华测试科学仪器产品的重要应用场景,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这一政策,实现快速发展。 结构力学业务稳步发展,PHM 和电化学工作站业务开拓顺利:公司是国内结构力学测试行业的龙头企业,技术实力突出,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海洋、土木工程、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也积累了神州系列飞船、大飞机、磁悬浮等“大国重器”相关研究项目测试的成功应用案例,客户涵盖科研检测机构、高校市场、军工市场和企业市场。公司在PHM 和电化学工作站领域开拓顺利。PHM 产品在民用领域需求旺盛,应用前景开阔;在军队加速列装、军工业务高景气的背景下, 军工领域业务稳步开拓。公司的电化学工作站产品可用于电化学分析、腐蚀与防护研究、新能源研究、材料研究、生物研究等多个领域,与国外竞品对比性价比高,已广泛应用于国内知名高校及研究所。随着电化学工作站应用的进一步推广, 产品有望逐步放量,未来成长可期。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东华测试深耕科学服务赛道,产品具备竞争优势。受益于行业趋势,结构力学、PHM 系统及电化学工作站业务稳步发展。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47、2.10、2.94 亿元,2022-2024 年对应EPS 分别为1.06、1.52、2.13 元,对应PE 分别为36x、25x、18x,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项目推进不达预期风险;延迟交货风险;内外部经营环境变化的风险;核心技术失密风险。
东华测试 计算机行业 2022-10-19 39.80 -- -- 44.40 11.56%
48.58 22.06%
详细
事件:9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配套支持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扩市场需求、增发展后劲。9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专项支持金融机构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制造业、社会服务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设备更新改造提供贷款,贷款额度为2000亿元以上,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每次展期期限1年。 政策贴息及专项再贷款设立推动科学仪器需求释放,多个应用场景受益。本次政策支持领域为教育、实训基地、新型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转型等 10个领域。 政策补贴的推进将会加速设备的更替周期,科学仪器需求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 科学仪器作为基础性设备,对于推动产业安全发展、自主可控具有关键意义。高校科研等领域是东华测试科学仪器产品的重要应用场景,东华测试有望充分受益于这一政策,实现业务快速发展。 公司为科研领域结构力学测试仪器的领导者。公司是国内结构力学测试行业的龙头企业,在该领域深耕近 30载,掌握行业核心技术。公司结构力学性能测试系统曾应用于神州系列飞船、大飞机、磁悬浮等“大国重器”相关研究项目的测试,积累了众多成功应用的案例。公司下游客户积累深厚,涵盖科研检测机构、高校市场、军工市场和企业市场。目前,国内结构力学仪器市场以外资为主,主要供应商包括美国 NI、比利时 LMS 与美国 PCB,三家企业在各自领域术业有专攻。 随着公司不断推进新品研发及原有产品更新迭代,业务布局逐渐完善,有望进一步加速科研领域结构力学测试仪器的国产替代。 电化学工作站市场开拓顺利,广泛应用于各类科研机构。公司电化学工作站产品可用于电化学分析、腐蚀与防护研究、新能源研究、材料研究、生物研究等多个领域。目前公司持续拓展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以及企业配套服务等市场方向。作为国产高端科学仪器产业化的成功实践者,公司电化学工作站产品优势突出,与国外竞品对比性价比高,已广泛应用于国内知名高校及研究所。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东华测试深耕科学仪器赛道,结构力学、电化学工作站等业务稳步发展,有望受益于政策贴息及专项再贷款设立带动的科学仪器需求释放。我们维持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 1.47、2. 10、2.94亿元,2022-2024年对应 EPS 分别为 1.06、1.52、2.13元,对应 PE 分别为 36x、25x、1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项目推进不达预期风险;延迟交货风险;内外部经营环境变化的风险;核心技术失密风险。
欧陆通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10-12 42.70 56.92 18.88% 53.07 24.29%
59.99 40.49%
详细
开关电源优质企业,紧抓行业机遇多维度布局业务。公司是我国优质的开关电源企业,电源业务营收规模在国内较为突出。公司2021 年营收为25.72 亿元,同比增长23 %,2022H1 营收为13.61 亿元,同比增长12%。公司深耕电源行业, 紧抓行业机会多维度发展,2022H1 电源适配器和服务器电源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69%和17%,产品结构向高毛利产品演进。公司产品通过多国多项认证,2021 年境外销售额占比超过60%,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 电源适配器:全瓦布局满足精细化需求,高附加价值产品放量带动营收增长。公司全面覆盖3 瓦-400 瓦电源适配器产品,2021 年在办公电子和安防监控领域两大应用场景营收同比增速为34%和60%。随着公司产品结构中中高端产品的占比逐渐增加,GaN 等高附加价值原材料的应用,叠加产品线不断拓宽,电源适配器业务有望实现量价齐升,营收进一步增长。 服务器电源:深度绑定头部客户,乘风国产替代业务高速成长。受益于数据中心不断扩张和多元化应用,2021 年我国服务器出货量为391 万台,2018-2021 年CAGR 为5.78%。公司2014 年布局服务器电源,早年绑定浪潮等头部客户,积极配合客户定制化需求,逐渐成为多家服务器客户的重要供应商。在服务器全产业链国产替代诉求增强、信创和“东数西算”政策的推进以及数据中心PUE 标准的颁布的背景下,业务迎来高速成长期,2022H1 营收同比增长150%。 其他电源业务:发展机遇众多,多产品发力。公司立足自身优势,不断开拓动力电池充电器等新业务领域,产品应用领域包括电动工具、家电充电器等,并积极布局应用于纯电交通工具电源、便携式储能产品电源等新能源相关领域的产品及业务。较早导入境内外头部客户产业链,大客户资源丰富是公司的重要特征之一。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深耕电源领域,电源适配器业务基本盘稳固,服务器电源业务高速成长。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 年营业收入将分别为31.45、41.90、54.96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2.25、3.74 亿元,对应EPS 为1.02、2.22、3.68 元,剔除股权激励费用的影响后归母净利润1.70、2.51、3.84 亿元,对应EPS 为1.68、2.47、3.78 元,参考相对估值以及绝对估值结果,我们给予公司57 元的目标价(按照剔除股权费用后的EPS 及对应22 年PE 34x 计算),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客户较为集中的风险;次新股风险。
东华测试 计算机行业 2022-09-26 32.75 39.84 -- 44.40 35.57%
46.90 43.21%
详细
乘政策之风,电化学工作站市场存国产替代空间。电化学工作站是电化学测量系统的简称,应用场景广泛。科学服务业蓬勃发展,电化学工作站作为重要科研仪器,当前市场规模虽小,但在国产化浪潮下具备成长潜力。据Market Watch, 2021 年全球电化学工作站产品市场规模为2.2 亿美元。当前普林斯顿、Gamry、万通等外资企业市占率较高,国产企业较少。 公司成功实现电化学工作站国产化,产品市场开拓顺利,广泛用于各类科研机构。电化学工作站与公司传统结构力学测试仪器的技术本质均是数据采集与分析,公司历经7 年研发,成为我国成功研制电化学工作站产品的企业之一。2022H1, 公司营收、净利润分别为1.40 亿元、0.27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6.84%、73.59%; 同时,盈利能力增强,净利率为19.25%,同比提升4.08pct。公司的电化学工作站业务主要由全资子公司东华分析开展,产品可用于电化学分析、腐蚀与防护研究、新能源研究、材料研究、生物研究等多个领域,市场拓展方向既包含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等机构,又包括产线检测、质量控制等企业配套服务。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国内知名高校及研究所。 科研仪器国产化浪潮下,公司新能源市场应用具备想象空间。交流阻抗(又称电化学阻抗谱,简称EIS)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具备广泛应用:在生产质控领域,可用于判断电解液浸润程度、缩短自放电筛选时间;在服役管理领域,可实现对电池的温度估计、老化估计、老化诊断、寿命预测等,亦可实现对电池一致性差异的评估、故障诊断,还可实现无损析锂检测。当前具备交流阻抗功能的电化学工作站产品多为国外品牌,国内品牌如东华分析近年迅速崛起。 公司电化学工作站产品在新能源领域应用不断取得突破。公司交流阻抗技术实力强,测试精度高,产品性能可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并具备价格优势。公司产品广泛用于科研机构、企业客户的电池研发测试;在储能领域,可实现电池性能优化、储能电站安全性在线监测。我们测算,2026 年我国电化学工作站在储能领域的需求空间为28 亿元。新能源领域是公司电化学工作站的重点研发方向。截至2021 年底,多个电化学工作站产品研发项目已取得进展,应用领域已拓展至产线检测,其中,DH7000C 电化学工作站可用于电池生产产线上的漏电流、分容等电化学测试,已经完成批量生产,正向高校和研究所、电池生产厂家推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维持预测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7、2.10、2.94 亿元,对应EPS 为1.06、1.52、2.13 元。根据相对估值法以及绝对估值法,我们给予公司40 元的目标价(23 年2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项目推进不达预期风险;延迟交货风险;核心技术失密风险。
西菱动力 机械行业 2022-09-19 28.18 -- -- 27.90 -0.99%
27.90 -0.99%
详细
涡轮增压器的核心优势为节能减排,当前其国产化亟待突破。涡轮增压器可降低燃料消耗、节能减排,汽车行业是其最大应用产业,主要用于商用车、纯燃油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混合动力汽车(HEV)、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EREV)。竞争格局方面,全球市场中,霍尼韦尔、康明斯、博格华纳、三菱重工、石播五大跨国公司占据了大多数份额;国内市场也被博格华纳等外商垄断。在国内涡轮增压器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掌握核心技术、具备较高产品质量以及较快生产响应速度的涡轮增压器国产商有望充分受益。 混动车型迎发展风口,2025 年我国涡轮增压器市场规模有望达130 亿元。受制于续航里程短和充电桩普及度低等问题,预计未来五到十年内,汽车市场仍主要通过发展混动车型以及通过燃油汽车搭载涡轮增压器的方式,逐步由燃油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发展。混动车市场发展迅猛,2022 年1-8 月,插混车型在新能源车中占比提升至21%。我们假设,2025 年我国新增的3000 万车辆中,纯电动汽车渗透率为40%,涡轮增压器在非纯电动汽车中渗透率为80%,测算得2025 年我国涡轮增压器需求量有望达到1440 万个,对应市场规模约130 亿元。 22 年公司涡轮增压器产品将对9 款发动机批量供货,预计销量35 万台。公司具备从核心零部件设计到整机制造验证的全流程的涡轮增压器核心技术。成本方面,2022 年公司投建高温合金铸造线,采用自主研发的快速主动充型工艺,批量生产涡壳,从而具备成本优势。产能方面,2021 年底,公司第一条涡轮增压器总装产线正式投产,年产能20 万台,考虑当前产能规划,未来产能有望达到80 万台/年。市场拓展方面,截至2022 年8 月,公司产品已应用在吉利、理想、比亚迪等多家客户共计30 多款发动机的研发中,其中17 款发动机已获定点开发需求,当前,对吉利、航天三菱、江淮3 家客户的4 款发动机型号已经开始批量供货,另有5 款发动机型号将于2022 年下半年开始批量供货。2022H1 公司涡轮增压器产品合计销量为5.65 万台,据公司公告,2022 年、2023 年销量分别有望达到35 万台、65 万台。伴随该产品放量,公司业绩有望迎来释放。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西菱动力的涡轮增压器产品核心技术自研,其中涡壳采用创新铸造工艺自产,具备成本优势。公司涡轮增压器产品的产线建设稳步推进, 市场拓展顺利,产品放量有望推动业绩释放。此外,公司的传统汽车三大件、军工航空零部件、高温合金等业务也具备成长潜力。我们维持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32、2.22、3.13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77、1.29、1.82 元,对应PE 倍数为37x、22x、1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纯电新能源车持续渗透风险,销量不及预计风险。
西菱动力 机械行业 2022-08-30 28.00 -- -- 29.95 6.96%
29.95 6.9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半年报。2022H1,公司实现营收4.66 亿元,同比增长32.96%;实现归母净利润3555.36 万元,同比增长10.91%。 汽车零部件收入提升驱动营收增长,经营活动现金流改善明显。2022H1,公司营收同比提升32.96%。公司丰田凸轮轴、连杆等产品产销量稳步增长,凸轮轴、连杆组件分别实现营收1.28 亿元、1.20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76%、59.85%, 其中凸轮轴业务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升8.07pct;涡轮增压器正式量产,产销量逐步上升,实现收入5317.86 万元。公司毛利率为25.78%,较去年同期提升0.74pct;净利润率为8.47%,较去年同期降低1.46pct,主要是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及所得税费用提升所致。现金流方面,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2478.45 万元,较去年同期由负转正,增长7729.73 万元。 汽车三大件业务的中高端客户战略卓有成效,涡轮增压器业务成长动力强劲。汽车三大件业务领域,公司推进以中高端客户开发为主的市场战略,与广汽丰田、一汽丰田、韩国斗山、舍弗勒、理想汽车、长城汽车、比亚迪等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22H1,尽管汽车行业受到疫情影响,但得益于客户结构升级, 公司对丰田等合资品牌客户的产品交货量同比保持较快增长,凸轮轴、连杆等产品增长迅速。涡轮增压器方面,公司涡轮增压器部分定点客户如吉利、江淮、航天三菱、理想等开始陆续进入量产,产品交付有望推动下半年业绩快速成长。此外,军品及民用航空零部件业务领域,公司持续推进市场开拓,子公司成都鑫三合成立成都鑫三合航空航天,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大。 定增通过深交所审核,有望助力涡轮增压器扩产、氢燃料电池领域布局。2022 年8 月17 日,公司定增计划获深交所审核通过。公司拟定增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36 亿元,投向涡轮增压器扩产项目、研发中心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其中, 涡轮增压器扩产项目建成后,公司涡轮增压器产能预计将提升20 万台/年至80 万台/年,此外,项目新增的上游零部件产能还可用于匹配公司总装线的产能需求,节约成本;研发中心项目的研发内容包括第一代燃料电池空气供给系统、第一代燃料电池氢气循环泵的研制,有助于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到疫情对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业绩的不利影响,我们将公司2022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下调17.5%至1.32 亿元,维持2023-2024 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2.22、3.13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77、1.29、1.82 元,对应PE 倍数为37x、22x、1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创新工艺市场拓展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政策调整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汽车零部件业务受新能源车发展冲击的风险。
兰剑智能 2022-08-29 38.27 -- -- 39.50 3.21%
41.14 7.5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半年报,2022H1 营业收入为4.30 亿元,同比增长131.17%;归母净利润为0.31 亿元,同比增长87.5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25 亿元,同比增长1715.59%。 营收净利高增,费用管理能力增强。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4.30 亿元,产品智能仓储物流自动化系统在新能源、农牧业、跨境电商、医药、烟草、航空航天等行业实现交付。由于新能源、农业等领域的智能仓储设备市场竞争较为充分,公司整体盈利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2022H1 毛利率为25.07%,同比下降7.20pct。上半年公司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与内部降本增效,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6.83pct 和7.65pct。公司持续推进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上半年研发支出为0.41 亿元,同比增幅57.38%,研发费用率为9.48%。 重点拓展各行业头部客户,在手订单总额增长。依靠全面覆盖又有专精特长的产品链、持续的研发创新和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等优势,公司重点拓展各个行业的头部客户。经过不断积累,近年来公司步入收获期,新签订单不断创新高。2022H1 公司新增订单金额6.31 亿元,其中已签合同金额4.70 亿元,中标暂未签合同金额1.61 亿元。截至2022 年6 月30 日,公司未确认收入的在手订单为10.28 亿元(统计单笔10 万元以上合同金额,不包含售后服务),其中已签订合同金额8.52 亿元,已中标暂未签合同金额1.76 亿元。 下游客户涵盖领域宽广,新能源及航空航天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公司聚焦高端市场及头部客户,下游应用领域涵盖多个行业,彰显出公司业务由“细分”拓展到“全面”的特点。2022 年上半年,公司在航空航天、通信设备、新能源、工程机械、食品、电商、医药、烟草等行业继续获取订单,客户黏度保持较高。在新能源领域,公司首次推出化成分容环节的专用堆垛机设备。另外,公司在航空航天行业订单取得重大突破,上半年签订合同和中标金额累计达到1.54 亿元。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深耕智能物流行业,重点拓展智能物流仓储自动化系统业务,订单量逐步增长。随着研发的推进及产品竞争力的提升,叠加各应用领域对智能物流装备需求增长这一趋势,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27、1.70、2.23 亿元,对应EPS 为1.74、2.35、3.08 元,对应PE 为21x、16x、12x,维持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环境风险;客户订单不能持续的风险;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坏账风险;次新股股价波动风险。
华荣股份 机械行业 2022-08-29 21.60 -- -- 23.47 8.66%
25.85 19.6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半年报。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3.72亿元,同比增长 14.7%;实现归母净利润 1.54亿元,同比下降 10.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74亿元,同比增长 12.4%。 2022H1克服疫情影响,营收、扣非归母净利润均实现稳定增长。厂用业务板块,公司实现营收 8.76亿元,同比增长 15.4%;实现净利润 1.60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国内方面,新兴业务取得了较好增长;国际方面,外贸部门 2022Q1营收下降的形势得到扭转,2022Q2营收迎来反弹,单季度同比增长 7.1%,拐点确立。能源业务板块,公司实现营收 3.82亿元,同比增长 33.6%,其中,矿用防爆产品、新能源 EPC 业务收入分别为 1.34亿元、2.4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3.5%、29.5%;实现净利润 0.22亿元,同比增长 1.9%。专业照明业务板块,由于业务所在地湖州南浔上半年受疫情影响较大,加之厂房折旧等费用增加,营收、利润均同比降低。2022H1,公司毛利率为 48.2%,较去年同期降低 2.7pct,主要由于毛利率相对较低的新能源 EPC 业务收入占比提升所致;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率为 12.7%,与去年同期水平持平。 归母净利润受非经常性损益拖累,主业经营情况良好。2022H1,公司营收同比增长 14.7%,但归母净利润同比降低 10.1%,主要由于产生非经常性损益-2087.13万元。主要原因是公司于 2021年 5月通过受让 6000万元财产份额,间接参与金开新能的定增,而金开新能股价 2022H1期间出现了回撤。公司主业经营状况良好,不考虑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业绩的影响,2022H1,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1.74亿元,实现 12.4%的同比稳定增长。 疫情不改成长趋势,防爆电器龙头下半年业绩有望迎来快速成长。2022H1,尤其是 4-5月份,公司所在地上海及周边地区发生大规模新冠疫情,公司 90%以上近 1800名员工在厂区内封控,无“阳性”病例,并实现收入、扣非净利润同比均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厂用板块,外贸部门 2022Q2营收增速已实现反弹;新能源 EPC 业务领域,上半年受疫情影响,项目延期开工,伴随国内疫情缓解,预计三季度项目有望陆续落地;而专业照明板块业务上半年受湖州南浔疫情影响较大。伴随下半年国内外疫情影响减弱,公司业务有望步入成长快车道。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非经常性损益影响,我们将公司 2022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下调 9.9%至 4.53亿元,维持 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 6. 12、7.38亿元,对应 2022-2024年 EPS 分别为 1.34、1.81、2.19元,对应 PE 倍数分别为 17x、12x、1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6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