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倪昱婧

光大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5090002...>>

20日
短线
25%
(第372名)
60日
中线
25%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5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上汽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5-05-09 16.33 -- -- 17.32 6.06%
17.32 6.06% -- 详细
2024业绩承压,1Q25利润环比改善: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15.4%至6,140.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88.2%至 16.7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转亏至-54.1亿元(vs. 2023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00.4亿元),毛利率同比-0.8pcts至 9.4%。1Q25公司营业收入同比-0.9%/环比-29.2%至 1,376.8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11.4%/环比转正至 30.2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34.4%/环比转正至 28.5亿元,毛利率同比-0.7pcts/环比-2.3pcts 至 8.1%。2024年公司业绩承压主要受累于整车销量下滑+上汽通用亏损,此外 MG 印度股权转让及增资扩股导致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大幅增加;1Q25利润环比改善主要受益于整车产销回升(1Q25上汽整车批售销量同比+13.3%至 94.5万辆)。 合资仍面临转型困境,通用五菱成绩亮眼:2024年对联营与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13.3亿元(vs. 2023年对联营与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 107.2亿元),1Q25对联营与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同比-30.1%/环比转正至 15.4亿元(vs. 4Q24对联营与合营企业的投资亏损为 45.9亿元)。1)上汽大众:2024年销量同比-5.5%至 114.8万辆,净利润同比+51.3%至 47.4亿元(单车盈利同比+60.2%至 0.41万元);2025年 1-4月销量同比-8.6%至 31.1万辆。2)上汽通用:2024年销量同比-56.5%至 43.5万辆,净亏损 266.9亿元(单车亏损 6.14万元 vs. 2023年单车盈利 0.25万元);2025年 1-4月销量同比-6.3%至 15.1万辆。3)上汽通用五菱:2024年销量同比-4.5%至 134.0万辆,净利润同比+12.3%至 10.4亿元(单车盈利同比+17.6%至 0.08万元);2025年 1-4月销量同比+45.2%至 50.4万辆。我们判断,1)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仍面临产品结构转型问题,静待燃油效率提升+智能化转型加速;2)上汽通用五菱销量及利润快速增长主要受益于星光 S 等新车型上市进一步巩固公司紧凑型 SUV 领导者地位。 中欧电动车贸易破局出口或迎转机,重组+对外合作推动自主品牌新发展:1)出口:2024年上汽出口零售销量同比+2.6%至 108.2万辆。2024年公司通过在欧洲市场新车抢运+新增 HEV 车型、以及拓展南非等新市场积极应对欧盟反补贴调查等不利影响;4/10欧盟委员会宣布与中国达成共识,将共同研究以“最低进口价格”机制代替现行对华电动汽车关税,预计公司出口业务或迎转机。2)自主品牌:2024年上汽自主品牌销量占比同比+5pcts 至约 60%。公司已完成荣威和飞凡品牌的融合、并推进一体化网络建设,与华为联合打造智选车品牌尚界首款车型将于 2025E 秋季上市,预计在重组和对外合作的双重推动下上汽自主品牌将迎来新发展。 维持“增持”评级:考虑合资品牌仍待转型,我们下调 2025E-2026E 归母净利润预测 35%/5%至 80.5/131.2亿元,新增 2027E 归母净利润预测为 165.3亿元。 长期我们看好公司品牌/技术/产业链优势带动自主品牌销量增长前景,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自主品牌发展不及预期;合资减亏幅度不及预期;关税波动风险。
九号公司 家用电器行业 2025-05-07 61.92 -- -- 69.83 10.68%
68.54 10.69%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25Q1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1亿元(YoY+100%),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5/4亿元,同比+236%/+208%。 点评:两轮车&割草机器人增长亮眼。25Q1分品类看,1)电动两轮车:收入29亿元(YoY+141%),销量、均价分别为100万台(YoY+141%)、2851元(同比持平),收入大幅增长得益于渠道门店扩展及店效提升;2)割草机器人:品类所属板块(其他收入及配件)收入8.3亿元(YoY+229%),产品处于渠道快速导入期。3)自牌零售滑板车:收入4亿元(YoY+30%),销量、均价分别为21万台(YoY+36%)、1911元(YoY-4%);4)全地形车:收入2亿元(同比持平),销量、均价分别为0.48万台(YoY-12%)、44587元(YoY+14%);5)ToB产品直营:25Q1收入8亿元(YoY+92%),主要系共享滑板车市场回暖,带动公司订单交付金额增长。 规模效应持续显现,净利率大幅提升。25Q1公司毛利率为29.7%(同比+0.4pct)、25Q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8.2%/5.1%/4.9%/-1.7%(同比-1.3/-2.0/-1.5/-0.7pct),规模效应助力毛利率提升及期间费用率下行。25Q1公司归母净利率8.9%(同比+3.6pct),公司净利率水平大幅提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长期来看,九号公司聚焦短交通和机器人领域,研发投入及商业化转化效率高,国际化和多元化战略保障成长空间。随着两轮车、割草机器人持续放量,25Q1业绩超预期,我们上调公司2025-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8亿/24亿(较前次预测分别上调10%/12%),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3亿元,现价对应PE为25、18、14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两轮车行业竞争加剧,新品销量不及预期,目标市场关税政策变化。
拓普集团 机械行业 2025-05-01 49.18 -- -- 55.55 11.73%
54.95 11.73% -- 详细
2024业绩稳健,1Q25净利润率回落:2024年公司总营业收入同比+35.0%至266.0亿元(vs. 我们预测 27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39.5%至 30.0亿元(vs.我们预测 29.3亿元)。1Q25公司营业收入同比+1.4%/环比-20.4%至 57.7亿元(约占我们原预测 17%),归母净利润同比-12.4%/环比-26.2%至 5.7亿元(约占我们原预测 14%)。我们判断公司业绩总体表现稳健,1Q25净利润率回落主要由于下游大客户销量下滑、以及新工厂+新业务开拓费用增加。 短期盈利性波动,九大产品线稳步推进:2024年公司毛利率同比-2.1pcts 至20.8%,销管研费用率同比-1.1pcts 至 8.0%;1Q25公司毛利率同比-2.5pcts/环比+0.1pcts 至 19.9%,销管研费用率同比+1.8pcts/环比+2.7pcts 至 10.4%。 从 2024年业务分拆来看,车端:1)汽车电子业务(空气悬架/智能驾驶/智能座舱部件)持续高增,收入同比+906%至 18亿元;2)内饰功能件、底盘系统、热管理系统收入保持稳步增长,收入同比+28%至 84亿元、同比+34%至 82亿元、同比+38%至 21亿元;3)减震系统收入同比+2%至 44亿元。机器人端: 电驱系统已开始批量供货,灵巧手电机已多次向客户送样并开始批量供货,预计机器人相关业务将持续正向贡献利润(2024年公司电驱系统业务毛利率为50.9%)。我们判断,公司短期业绩或受下游大客户的车型周期波动、关税导致的海外销量回落/成本分摊风险、以及新工厂爬坡等拖累;长期持续看好公司基于智能汽车+机器人的业务布局与产品储备驱动的业绩增厚前景。 全球化步伐加速,智能汽车+机器人双平台化布局前景可期:1)国内外产能布局加速:国内:公司计划于 2025E 新增第三条闭式空气悬架产线,建成后闭式空气悬架总产能可达 120万套/年;国外:拓普墨西哥热管理工厂和内饰工厂分别于 2024/8和 2024/9投产(其中热管理工厂年产能已达 30万套),公司已开始筹划建设墨西哥二期项目,此外泰国一期工厂计划于 2026年初投产、波兰工厂计划进一步扩产。2)智能汽车+机器人双平台化布局:车端:公司单车配套金额至高可达 3万元,已凭借平台化供应商优势配套特斯拉、赛力斯、极氪、小米、比亚迪等客户;机器人端:公司已布局直线执行器、旋转执行器、灵巧手电机、传感器、躯体结构件、足部减震器、电子柔性皮肤等产品,预计有望形成机器人业务平台化供应优势。我们认为,公司具备核心零部件自研+平台化供应优势,拓展客户/业务+消化年降压力能力强,随着 2025E-2026E 大客户新车型投产+人形机器人逐步步入量产,看好公司全年车端及机器人端业绩兑现。 维持“买入”评级:鉴于关税导致的海外销量回落风险、新工厂投产+爬坡、以及研发持续投入,下调 2025E/2026E 归母净利润预测 15%/3%至 33.1亿元/45.6亿元,新增 2027E 归母净利润预测 53.9亿元。我们长期持续看好公司在机械/电控/软件的一体化研发整合能力、以及在空气悬架/机器人执行器等智能化业务的布局与兑现前景,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建产能爬坡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关税政策波动风险
嵘泰股份 机械行业 2025-04-30 34.20 -- -- 46.89 37.11%
46.89 37.11% -- 详细
业绩稳步增长:2024年公司总营业收入同比+16.4%至人民币 23.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11.9%至人民币 1.6亿元;其中,4Q24营业收入同比+2.3%/环比-1.2%至 6.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19.8%/环比-7.6%至 0.37亿元。1Q25营业收入同比+29.7%/环比+10.6%至 6.6亿元(约占我们原预测 2025全年的18%),归母净利润同比+13.8%/环比+30.2%至 0.48亿元(约占我们原预测 2025全年的 16%)。我们判断,2024年公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1Q25利润端部分受到来自新项目爬坡拖累。 1Q25毛利率短期承压:2024年公司毛利率同比+1.8pcts 至 24.0%,销售/管理/研发三费费用率同比-0.2pcts 至 14.1%;其中 4Q24公司毛利率同比+7.0pcts/环比+1.7pcts至25.2%,销售/管理/研发三费费用率同比+2.0pcts/环比+1.0pcts至 14.7%。1Q25毛利率同比+0.4pcts/环比-3.6pcts 至 21.6%,销售/管理/研发三费费用率同比-1.4pcts/环比-1.3pcts 至 13.5%。我们判断,1Q25公司毛利率短期承压主要由于蔚来、采埃孚等新项目爬坡,预计后续随项目上量+墨西哥工厂逐步盈利(2H24莱昂嵘泰净亏损环比减少 62%至 433万元),公司毛利率有望逐步改善。 新项目+客户持续开拓巩固龙头地位,进军机器人培育第二增长曲线:我们看好公司 1)新项目+客户持续开拓,海外布局深化提高全球客户粘性需求:公司依托电动转向机壳体产品优势+新能源三电等新产品布局,新获/新增开发博世、采埃孚、蒂森克虏伯、蔚来等新项目,珠海嵘泰持续扩大欧洲出口项目并已获多个项目定点;同时,公司于 2024/4成立泰国子公司、2025/3募资建设扬州新工厂,全球化布局深化有助于北美、欧洲市场业务进一步拓展。2)进军机器人,第二增长曲线开启:2025/4/10公司公告拟与江苏润孚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江苏润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用于人形机器人和汽车底盘系统的行星滚柱丝杠/滚珠丝杠的研发/生产/销售,嵘泰将持有合资公司 45%股权,嵘泰子公司河北力准机械制造公司还将与润孚动力成立合资螺纹设备公司用于制造行星滚柱丝杠/滚珠丝杠相关专用型设备及通用设备;此外,公司还将加大对减速器、电机等产品的研发,预计公司在开拓新业务条线同时也有望将压铸主业向机器人领域延伸。 维持“买入”评级:鉴于海外工厂爬坡不确定性较大,我们下调 2025E/2026E归母净利润预测 15%/5%至人民币 2.52亿元/3.43亿元,新增 2027E 归母净利润预测为 4.34亿元。我们看好公司新能源业务转型及海外获取新订单能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海外工厂产能爬坡不及预期、年降风险、汇率波动、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下游汽车需求不及预期、关税政策波动风险。
博俊科技 机械行业 2025-04-03 27.69 -- -- 27.89 0.72%
27.89 0.72% -- 详细
2024年业绩披露,全年表现亮眼:2024年公司总收入同比+62.6%至 42.3亿元(vs. 我们此前预期 42.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98.7%至 6.1亿元(vs. 我们此前预期 6.0亿元);其中,4Q24公司收入同比+51.8%/环比+19.9%至 13.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93.4%/环比+80.8%至 2.5亿元。4Q24公司营收和利润端均表现强劲主要受益于小鹏 MONA M03放量带动广东新工厂爬坡。 4Q24毛利率如期爬坡,坚持研发创新构筑长期利润护城河:2024年公司毛利率同比+2.1pcts 至 27.7%,其中 4Q24毛利率同比+2.1pcts/环比+5.7pcts 至30.3%;2024年销管研三费费用率同比+0.2pcts 至 7.3%(研发费用率同比+0.6pcts 至 3.8% vs. 销 售 / 管 理 费 用 率 分 别 同 比 -0.1pcts/-0.3pcts 至0.3%/3.3%),其中 4Q24销管研三费费用率同比+1.2pcts/环比+0.5pcts 至7.6%。我们判断,1)爆款车型放量为驱动公司毛利率爬坡的主要原因,2)费用率同比提升主要由于研发投入增加,预计随规模效应持续扩大+研发成果逐步转化,公司长期利润可期。 2025E 或再配套强周期车型,扩产持续同步保障:1)客户结构+配套车型持续拓宽:公司 2024年在主要客户理想/赛力斯/吉利/比亚迪均已实现品类拓展、并新开拓零跑/小鹏等客户,2025E 公司有望持续受益于问界 M8、小鹏 Mona M03、零跑 B 系列等强周期车型放量爬坡。2)扩产同步推进快速响应客户需求:2025/1以来公司陆续成立常州、重庆等子公司扩大生产基地布局,公司当前已在昆山、常州、宁波、重庆、成都、西安、济南、河北、广东均设立子公司/生产基地,有望为新势力头部主机厂+积极转型电动智能化的传统主机厂提供快速响应的配套服务、从而获得更多模块化产品合作机会。我们看好公司全面车身工艺布局、通过白车身一站式解决方案实现量价齐升前景,预计随 2025E 一体压铸产能逐步释放(目前两台 9,000T 压铸单元已完成安装、第三台 9,000T 压铸单元计划于 1Q25E 进场安装),或有望开启公司业绩第二增长曲线。 维持“买入”评级:我们看好公司配套下游优质客户/车型+多工艺布局驱动业绩增长前景,上调 2025E/2026E 归母净利润预测 7%/3%至 8.0/9.4亿元,新增预测 2027E 归母净利润 10.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客户车型销量不及预期、新建工厂产能爬坡不及预期、一体压铸推进程度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福耀玻璃 基础化工业 2025-03-26 56.31 69.96 21.35% 59.49 2.37%
60.88 8.12% -- 详细
全年业绩符合预期:2024年福耀总营业收入同比+18.4%至 392.5亿元(vs. 我们预测约 398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33.2%至 75.0亿元(vs. 我们预测约75.1亿元);其中,4Q24营业收入同比+17.2%/环比+9.7%至 109.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34.3%/环比+2.0%至 20.2亿元。 全年盈利稳健,静待美国工厂爬坡:2024年公司汽车玻璃销量同比增长 11.2%,ASP 同比增长 7.5%(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同比+5.0pcts 至 59.0%),汽车玻璃收入同比+19.5%至人民币 357亿元;其中,国内/海外汽车玻璃收入分别同比+19.4%/+19.6%。2024年毛利率同比+0.8pcts 至 36.2%,销管研费用率同比-1.7pcts 至 14.6%;其中,4Q24毛利率同比-4.4pcts/环比-6.7pcts 至 32.1%,4Q24销管研费用率同比-5.7pcts/环比-4.8pcts 至 11.3%,主要由于包装费用计入科目调整。我们判断,1)美国工厂二期爬坡/员工培训费用增加+天然气价格上涨短期拖累毛利率;2)2025E 美国工厂盈利向上趋势有望延续(2024年美国工厂营业利润率同比+1.7pcts 至 13.1%)、叠加原材料价格或持续下行(4Q24末纯碱价格较 4Q24初下降约 25%)+海运成本有望下降,看好公司汽玻毛利率持续增长前景。 高分红+高成长龙头标的,或持续受益于行业智能化加速:2024年公司资本开支54.8亿元,主要用于美国工厂二期、安徽/福建新工厂等项目的建设,预计 2025E将持续投入资本开支用于新产能建设。分业务来看,1)汽玻业务方面,随着国内外新产能逐步释放,公司全球领军地位有望进一步加固;2)铝饰条方面,国内福清/长春工厂已实现盈利、德国 FYSAM 呈营业好转迹象(2024年子公司FYSAM 资产减值计提同比减少 1.28亿元)。我们看好福耀持续实现 1)高分红: 公司上市至今保持稳定高分红比例,2024年公司拟现金分红占归母净利润比率高达 62.65%;2)高成长:受益于公司全球产能扩张+行业智能化提速,量/价/利齐升逻辑有望延续。量:竞争对手量产承压+公司产能优势,有望带动福耀全球市占率稳步抬升;价:行业智能化加速,调光天幕/AR-HUD/车内互联等新品类产品放量将带动高附加值产品收入占比提升、以及 ASP 持续向上;利:预计成本控制/规模效应+公司精益化运营管理,有望带动利润率趋稳改善。看好公司规模效应、智能电动化助力业务持续向上以及汽车玻璃与铝饰条长期协同。 维持 A 股“买入”评级,H 股“买入”评级:鉴于公司有望受益于行业智能化加速,我们上调 2025E/2026E 归母净利润预测 3%/3%至约人民币 88.4亿元/105.9亿元,新增预测 2027E 归母净利润 122.0亿元;维持 A/H 目标价分别为人民币 72.19元/69.05港币,维持 A/H 股“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产能利用率爬坡不及预期;智能电动化推进/高附加值产品应用比例增加幅度不及预期;成本控制不及预期;毛利率爬坡不及预期;德国SAM 持续拖累风险;全球市占率抬升不及预期;汇率风险;市场风险。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5-02-13 327.50 -- -- 388.66 18.67%
403.40 23.18%
详细
比亚迪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召开,增配不加价超预期:2/10比亚迪智能化战略发布会正式召开,推出天神之眼 A、B、C 三套智驾技术方案;此外,比亚迪旗下21款搭载天神之眼的智驾版新车上市,10万元以上车型全系标配智驾系统。比亚迪的三套智驾技术方案分别对应:1)天神之眼 A(DiPilot 600):采用三颗激光雷达,主要搭载于仰望品牌;2)天神之眼 B(DiPilot 300):采用 1颗或2颗激光雷达,主要搭载于腾势、王朝/海洋中高配车型;3)天神之眼 C(DiPilot100):采用“二郎神”前视三目摄像头,主要搭载于王朝/海洋网走量车型(海鸥、海豹 05、秦 Plus 等 10万元以下车型部分配置智驾系统)。我们判断,智驾功能的推进节奏符合预期,本次发布的 21款智驾版车型增配不加价超预期。 比亚迪示范效应有望加速行业平价智能化落地,国内智能化拐点有望临近:2024年开始,国内各大主机厂陆续引用端到端智驾大模型、并推动城市 NOA 功能落地。我们认为:1)影响汽车智驾驶放量突破的关键在于功能与体验、以及成本与性价比,预计供给端或走在需求端释放前列,比亚迪上车平价智能化或具备示范效应,有望加速国内平价智能化落地;2)预计 2025E-2026E 国内智驾的拐点有望临近、2027E-2028E 国内智驾有望迎来 2.0时代高速增长阶段。 智驾版车型上市加固公司竞争力,关注平价城市 NOA 落地:我们认为,1)比亚迪天神之眼智驾技术方案已覆盖低/中/高价格带全系车型,预计低价格带智驾配置升级将进一步增强其国内竞争力;2)比亚迪主销车型集中在 10-20万元的王朝/海洋网走量车型,预计主流消费者对智驾的需求或集中在城市场景(vs. 天神之眼 C 当前仅具备高速 NOA 功能),建议关注后续比亚迪平价车型的城市智驾功能落地节奏、以及 20万元以上具备城市 NOA 功能的智驾新车型订单表现情况。我们看好公司中长期通过智能化配置升级稳固国内市场份额、以及通过供应链降本+与海外经销商深化合作带动的海外市场份额提升趋势。 维持“买入”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4-2026E归母净利润预测393.9/472.8/539.2亿元。看好公司智能化转型布局,维持 A/H 股“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平价智能化技术推进及消费者接受程度不及预期、行业需求不及预期、公司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赛力斯 机械行业 2025-01-24 133.05 -- -- 135.44 1.80%
137.98 3.71%
详细
4Q24归母净利润环比下滑,预计与年终费用计提及折旧摊销有关: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302.3%-309.3%至 1442.0-1467.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5.0-60.0亿元(2023年亏损 24.5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 51.5-56.5亿元(2023年亏损 48.2亿元)。其中,4Q24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96.1%-109.1%至 375.7-400.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14.6-19.6亿元(4Q23亏损 1.6亿元/3Q24盈利 24.1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13.9-18.9亿元(4Q23亏损 18.1亿元/3Q24盈利 23.3亿元)。我们判断单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下滑或与年底奖金费用计提、燃油车型等资产折旧摊销等因素有关。 M8正式官宣,智能化属性扩写 35万以上豪华市场:公司 2024年汽车销量同比+97.0%至 49.7万辆,问界销量同比+281.3%至 38.7万辆(M9销量占比 40.3%); 4Q24汽车销量同比+9.6%/环比-4.5%至 12.8万辆,问界销量同比+50.1%/环比-12.7%至 9.6万辆(M9销量占比 49.7%)。1)问界 M8已完成工信部申报预计于 1H25E 上市,其外观沿用 M9的设计风格叠加年轻动感的设计细节,车身轴距 3100mm+并定位中大型 SUV,预计新车型将率先补足在 30-40万元市场的智能豪华 SUV 产品空白。2)4Q24问界销量扰动或与相似定位的竞品车型增加有关,M5\M7受到冲击相对较大,但是考虑到高 ASP 车型整体的订单储备充足(截至 2024年底 M9待交付大定超过 4万台)、以及后续新车型及迭代车型上市,我们充分看好品牌对应的销量爬坡能力。 渠道端积极改革拓张,生产端自主权强化:自公司以 25亿元从华为方收购“问界”商标,公司开始强化在渠道与生产端的自主能力,1)渠道端:2024/11公司与国内经销商中升集团开启合作,由中升负责新能源汽车的分销可以有效降低公司渠道成本并提升销售运营效率,预计 2025年春节前夕有 40余家 AITO 问界用户中心开启营业。2)产能端:2025/1公司公告拟通过股份发行购买龙盛新能源 100%股权,交易对价为 81.6亿元,本轮收购完成后龙盛新能源从向赛力斯提供租赁服务转为全资子公司。我们认为赛力斯在保证生产端资产完整性的同时,也预计改善报表端的资产负债率、及经营性现金流流出情况,节约的资金预计用于研发活动以保证公司的先进生产力。我们判断公司已充分掌握“问界”商标的主动权,并预计公司将更充分享受到华为方的技术资源,以智能化为核心竞争优势将有望持续带动公司与华为合作车型开启强势车型周期。 维持“买入”评级:考虑到公司处于新老车型交替的过渡周期、市场竞争等因素,我们下调 2024E-2026E 归母净利润预测 12.2%/8.8%/11.0%至 57.1/79.0/88.4亿元,但鉴于问界已初步形成豪华品牌优势,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华为对汽车相关战略转变、华为对汽车领域转型效果有限、华为系车型相互蚕食市场份额。
拓普集团 机械行业 2025-01-22 57.51 -- -- 76.21 32.52%
76.21 32.52%
详细
全年业绩符合预期:2024年公司业绩预告披露,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32.73%-46.68%至28.55-31.55亿元(vs.我们原先预测全年归母净利润29.31亿元);其中,预计4Q2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12.2%-66.4%/环比减少20.2%-增加18.4%至6.2-9.2亿元。我们判断,4Q24公司业绩表现稳健得益于汽车电子业务大幅增长、以及平台化战略持续推进带动传统汽车业务销售收入稳步增长。 智能汽车++电驱双产业发展:车端:八大系列汽车产品中,我们判断,1)汽车电子业务(空气悬架/智能驾驶/智能座舱部件)持续高增,公司预计2024年汽车电子业务收入同比+906%;其中,闭式空气悬架系统共计交付24万余套、2024/11/16第1万套智能刹车系统(IBS)正式下线。2)减震器、内饰功能件、底盘系统收入保持稳步增长。3)热管理系统表现稳健(自研高精度+平台化电子膨胀阀已在中国/欧洲/美洲工厂全面量产、核心优势进一步加强)。机器人端:电驱系统已正式投产并开始交付产品,预计电驱系统业务将持续正向贡献利润(1H24毛利率为52.3%)。我们认为,公司已形成智能汽车+电驱双产业发展模式,业绩增长动力充足。 新老客户配套车型拓宽,国内外产能有序推进:11)新老客户配套车型拓宽:大客户特斯拉已于2025/1推出ModelY焕新版、并计划于1H25E推出全新车型;此外,公司已凭借平台化供应商优势配套华为、极氪、小米、比亚迪等客户,长期来看业绩增长动力充足。22)国内外产能有序推进:国内:公司计划于2025E新增第三条闭式空气悬架产线,建成后闭式空气悬架总产能可达120万套/年;国外:拓普墨西哥热管理工厂和内饰工厂分别于2024/8和2024/9投产(其中热管理工厂年产能已达30万套),此外公司还在积极谋划扩大东南亚生产基地布局。我们认为,1)公司积极推进车端核心零部件自研,通过研发创新+数智制造能力不断提升平台化供应优势、以及驱动降本,拓展客户/业务+消化年降压力能力强,预计汽车电子等新业务将持续保障车端收入增长;2)随2025E大客户人形机器人逐步步入量产,关注机器人端业绩兑现+主题性事件带来估值催化。 维持“买入”评级:看好公司机械/电控/软件的一体化研发整合能力、以及在空气悬架/机器人执行器等智能化业务的布局,维持2024E/2025E/2026E归母净利润29.3/39.1/47.2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增速不及预期、线控底盘渗透率不及预期、新建产能爬坡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全球贸易摩擦与地缘政治风险。
博俊科技 机械行业 2025-01-21 25.50 -- -- 27.48 7.76%
32.70 28.24%
详细
全年业绩超预期:2024年公司业绩预告披露,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90%-120%至5.86-6.79亿元(vs.我们原先预测全年归母净利润5.08亿元);其中,预计4Q2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72.2%-145.2%/环比增加60.9%-129.2%至2.18-3.11亿元。我们判断,4Q24公司业绩超预期主要受益于小鹏MONAM03爬坡上量、以及理想/赛力斯等下游核心客户销量稳健增长。 公司配套车型强势放量:2024年公司主要客户销量表现亮眼,其中,理想全年销量同比+33.1%至50.1万辆、赛力斯全年销量同比+316.5%至38.6万辆、比亚迪全年销量同比+48.2%至355.1万辆、吉利全年销量同比+34.4%至183.4万辆;新配套车型小鹏MONAM0312月单月交付已突破1.5万辆。 拓品类++客户同步推进,持续获取优质项目:公司同步推进拓展产品品类+新客户,2024年在主要客户理想/赛力斯/吉利/比亚迪均已实现品类拓展、并新开拓零跑/小鹏等客户。我们认为,公司核心优势在于:11)绑定优质头部客户,配套强周期车型并有望持续拓宽::公司凭借车身模块化产品已成功升级转型Tier1(截至3Q24,公司前五大客户中有四家主机厂客户),当前公司已深度绑定新势力头部车企理想/赛力斯、并与小鹏/零跑/比亚迪/吉利/长安等均展开合作。22)车身工艺布局全面,E2025E压铸新工艺将逐步兑现::公司通过白车身一站式解决方案或实现量价齐升,并有望凭借完整结构件设计和生产经验通过一体压铸布局打开长期增长空间;常州博俊已投放5,000T和9,000T压铸设备、成都博俊已投放2,500T、3,500T和5,000T压铸设备,公司已获取后底板、减震塔、前端模块、侧围后部内板产品订单,一体化压铸产品预计2Q25E量产。我们判断,1)公司开拓新客户+获取优质新项目能力突出,冲压主业规模持续增长具备良好保障;2)预计2025E一体压铸产能释放后,公司业绩有望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维持“买入”评级:我们看好公司配套优质核心客户+布局多工艺协同发展,分别上调2024E/2025E/2026E归母净利润18%/15%/7%至6.0/7.5/9.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客户车型销量不及预期、新建工厂产能爬坡不及预期、一体压铸推进程度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长城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5-01-17 25.54 -- -- 26.34 3.13%
27.79 8.81%
详细
全年业绩符合预期:2024年公司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 76.6%-85.1%至 124.0-130.0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 94.5%-106.9%至 94.0-100.0亿元。其中,4Q24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19.7-25.7亿元(上年同期 20.3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 10.3-16.3亿元(上年同期 10.3亿元)。我们测算,公司 4Q24扣非后单车盈利同比+24.9%/环比-62.2%至 0.4万(根据业绩预告中值测算),单季度盈利环比下降的原因或为期间内年终奖一次性计提,若剔除掉该部分影响预计扣非后单车盈利稳中有增。 高端化发展持续,重点细分市场向好:2024年公司汽车销量同比+0.2%至123.3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22.8%至 32.2万辆(渗透率约 26.1%)。 4Q24公司汽车销量同比+3.5%/环比+29.0%至 36.7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20.3%/环比+39.4%至 11.0万辆(渗透率约 29.1%)。2025E 公司将同步推进新车型+改款车型,通过差异化技术在细分市场巩固优势。1)坦克:元旦上市的坦克 500Hi4Z 在上市 1天内大定即超过 0.6万台,新车型将用户场景拓宽以泛越野+通勤需求为主,百公里综合油耗相较于 Hi4T 版本下降 1.3L,随着更多 HiZ 版本车型上市预计坦克的市场优势将进一步扩大,从小众市场切换至大众品类。2)魏牌:新蓝山上市以来持续热销并保持月销稳态超过 6000台,标志着魏牌在补齐产品差距后品牌势能的进一步提升。2025E 魏牌将通过技术迭代、优化用车场景、渠道优化三管齐下以更好塑造高端品牌形象。 预计海外市场仍保持稳健增长,非俄地区成为最大增量:2024年公司海外销量同比+43.4%至 45.3万辆(占销量总量 36.7%),4Q24海外销量同比+23.6%/环比+5.0%至 12.9万辆(占销量总量 34.0%)。我们预计公司 2025E 海外市场仍保持稳健增长,其中俄罗斯市场保持平稳,以中南美、中东、非洲等区域贡献增量。1)俄罗斯市场:2025E 长城品牌在俄的品牌优势或将对冲当地报废税、市场竞争加剧等负面因素,但考虑到长城品牌在俄的品牌优势,预计在当地的经营能够保持领先。2)非俄市场:公司当前已推动马来西亚和印尼 KD项目投产,完成塞内加尔和越南 KD 项目签约,2025E 还将会有巴西整车工厂投产。公司重视新开拓市场的品牌及全生命周期的建设,通过丰富车型种类、以及海外工厂的投产保持市场竞争力。 维持 A/H 股“增持”评级:我们下调 2024E 归母净利润预测 2.5%至 128.2亿元;考虑到公司持续高端化和出海业务的布局已逐步打开盈利向上空间,我们上调 2025E-2026E 归母净利润预测 4.9%/6.1%至人民币 154.5亿元/177.9亿元。维持 A/H 股“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车型上市与销量爬坡不及预期;出海不及预期;市场/金融风险。
一汽解放 交运设备行业 2025-01-03 8.18 -- -- 8.12 -0.73%
8.38 2.44%
详细
资产置换登陆资本市场,行业头部地位稳固:公司深耕商用车领域数十载,2016-2021年连续6年保持重卡市场份额第一。公司凭借2020年与一汽轿车进行重大资产置换并成功重组上市,完成置换后上市公司完全从事商用车整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对产业上下游进行有效垂直整合,在产品、技术、渠道方面的布局领先市场。1)产品端:公司产品线覆盖全面并储备各动力类型、以及各个细分场景的车型,受到行业产品结构调整的影响较小。2)技术端:传统领域公司掌握世界级整车及动力总成核心技术、新能源领域把握三电系统技术,推出的产品充分匹配市场需求。3)渠道端:公司在注重区域高覆盖率的同时保证产品全周期运营。我们认为,公司已在商用车领域长期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2025E是公司战略转型元年,既要实现阶段性智能电动化突破,又要通过出口带动销量与业绩高速增长。 海外市场成为销量与业绩重要增长极:开拓海外市场已成为公司重要发展战略,旗下解放J7、J6P、JH6、虎V等车型已相继出口至东南亚、中东、拉美、非洲等80余个国家和地区。1)在假设贸易格局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我们测算自主品牌的海外市场空间约35-40万辆。不排除在自主品牌占据稳固市场份额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基建需求提升,自主品牌持续受益于市场扩容。2)公司在渠道、研发、产能端均采取属地化策略,我们预计2025-2026E公司海外销量将提升至7.3、8.5万辆。3)并且考虑到后续出口通过全资子公司进行,出口车型的ASP、盈利溢价并入上市公司报表,预计成为关键利润增长点。 商用车智能化、电动化发展在即,公司率先布局智能场景:新能源重卡是行业产品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之一,受益于补贴优惠,新能源销量有望快速抬升。公司在商用车电动化趋势下积极探索转型,2024/10公司在资产重组后首次再融资,5.6亿元募集资金用于智能电动化产品开发。我们判断,1)公司电动化领域的优势依托于在传统重卡行业积累的产品+渠道布局经验、以及自研技术。2)智能化方面,公司积极对外合作开发L4智能驾驶产品,相关合作模式有望推动公司率先实现商用车智能化大规模商用落地,以形成头部先发优势。 给予“增持”评级:我们预计一汽解放2024-2026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6/11.6/14.2亿元(同比增速+13.2%/+33.9%/+23.1%),EPS分别为0.18/0.24/0.29元。公司当前由于基本面持续向好享有估值溢价,短期我们看好公司的业绩兑现能力,中长期看好公司率先实现商用车智能电动化转型带动的更高估值弹性。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环境修复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海外拓展不及预期;价格竞争持续激烈。
旭升集团 有色金属行业 2024-11-05 12.77 -- -- 15.81 23.81%
17.50 37.04%
详细
3Q24业绩不及预期: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8.4%至32.7亿元(占我们原先全年预测的71%),归母净利润同比-42.8%至3.23亿元(占我们原先全年预测的59%);其中,3Q24营收同比-7.4%/环比+11.4%至11.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66.0%/环比-45.9%至0.58亿元。3Q24业绩不及预期主要由于毛利率承压、以及可转债利息支出增加(3Q24财务费用环比增加超2,000万元)。 3Q24毛利率持续承压,2025E盈利能力有望逐步修复: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同比-3.9pcts至21.2%,销售/管理/研发三费费用率同比+2.3pcts至9.2%;3Q24毛利率同比-7.1pcts/环比-3.4pcts至18.2%,销售/管理/研发三费费用率同比+1.0pcts/环比-1.3pcts至8.5%。我们判断,1)3Q24公司毛利率同环比下滑主要由于终端客户年降压力传导、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模具收入占比下降;2)3Q24销售/管理/研发三费费用率环比改善主要由于3Q24下游客户销量提振,同比看仍受累于整体营收规模缩小+海外墨西哥建厂前期投入成本较高。预计随2025E公司客户结构优化+大客户车型周期改善,公司盈利能力有望逐步修复。 长期看好公司客户多元化+产能加速扩张: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增长潜力:1)客户多元化:公司已成功开拓并构建了全球客户资源体系,已覆盖国内外新势力车企,并与宁德时代、采埃孚等Tier1达成合作,大客户营收占比逐年下降(2023年27.9%vs.2022年34.4%),1H24首次获得德国宝马锻件业务项目定点、持续斩获国内外知名主机厂压铸及挤压项目新定点。2)海内外产能加速扩张:2024/6公司正式启动升24转债发行,募资28亿元主要用于建设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项目/轻量化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汽车轻量化结构件绿色制造项目;海外方面,预计墨西哥工厂有望年底完工,静待海外关税政策明朗。我们判断,公司已建立压铸/锻造/挤压三大工艺技术优势,有望通过客户及项目拓宽逐步消化新增产能(已获国内某知名新能源主机厂车身纵梁、防撞梁等自动化集成系列产品项目定点,预计2025E逐步量产)。 维持“买入”评级:考虑到下游主要客户承压、以及海外建厂前期投入较大,我们下调2024E/2025E/2026E归母净利润21%/7%/1%至4.3亿元/6.2亿元/8.3亿元。长期看好公司依托三大工艺协同优势开拓集成化业务、实现量价齐升前景,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控制权变更、下游客户销量增长不及预期、国内外新工厂建设进度滞后、国际贸易摩擦与政策风险、汇率波动、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户储业务进展不及预期、挤压及锻造获新订单情况不及预期。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4-11-04 13.72 -- -- 16.25 18.44%
16.25 18.44%
详细
三季度业绩低于预期: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2.5%至 1,109.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63.8%至 35.8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53.5%至 16.8亿元,毛利率同比-2.2pcts 至 14.4%。3Q24营业收入同比-19.8%/环比-13.8%至342.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66.4%/环比-55.3%至 7.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75.7%/环比-51.6%至 5.1亿元,毛利率同比+0.6pcts/环比+2.5pcts 至15.7%。公司单季度毛利率环比改善的原因是采购降本推进;盈利环比下降的主要原因,1)新车密集上市增加营销投入;2)合联营企业投资亏损。 长安福特一次性计提费用+阿维塔亏损扩大影响投资收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应占合营联营投资亏损 0.5亿元(去年同期盈利 2.0亿元),3Q24应占合营联营投资亏损 3.1亿元(3Q23、2Q24分别盈利 3.8、1.0亿元)。我们判断,应占合营联营投资亏损主要受到长安福特电马停产计提一次性赔付、以及阿维塔增加新车营销投入亏损扩大影响。1)合资:3Q24长安福特销量同比-11.1%/环比+8.7%至 6.1万辆,长安马自达销量同比-36.8%/环比-16.4%至1.5万辆。展望来看,两家合资企业或将保持平稳运营,不会有大规模调整。 其中,福特已基本完成产能调整,保留重庆和杭州工厂;马自达保持稳定小规模亏损,对公司报表端影响有限。2)阿维塔:3Q24阿维塔销量同比+85.9%/环比-30.8%至 0.7万辆。年内阿维塔进行包括渠道、营销、产品等方面调整且初有成效,2024/9月底上市的阿维塔 07已累计大定超过 3万台(国庆期间日均大定约 1000台、近期日均大定约 260台),预计通过前期累计订单月销有望过万。1Q25E 公司计划上市 B 级轿车有望提升品牌价值与市场竞争力。 新产品布局加速电动化转型,自研+合作驱动智能化发展:2024/9-10月公司上市包括深蓝 L07+S05、启源 E07,新产品密集上市将加速公司电动化转型。 1)深蓝:10月深蓝大定已超过 3万台,新车型均有优秀订单贡献。2025E 深蓝计划投放 2-3款新车型+大量改款车型,叠加相对成熟的营销策略、以及华为智能化赋能,预计深蓝将保持稳定良好的销量水平。2)启源:启源 E07搭载了首次落地的自研高阶智驾方案,未来启源也将采用长安自研方案并全系标配500TOPS 算力。3)与华为的合作进展:阿维塔已通过自有资金支付参股引望的首笔款项 23亿元,后续双方合作将深化为“Hi PLUS”增加产品开发+营销方面的合作,长期看好旗下车型在技术+品牌双赋能基础上的走量前景。 维持 “买入”评级:考虑到公司处于转型关键期存在较大规模的费用投入,下调 2024E-2026E 归母净利润预测 36.8%/34.8%/32.1%至 51.2亿元/64.1亿元/76.1亿元。我们看好公司中长期的转型前景,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自主品牌转型不及预期、合资品牌销量低于预期。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4-11-01 302.01 336.99 -- 310.00 2.65%
310.00 2.65%
详细
3Q24业绩符合预期: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18.9%至 5,022.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18.1%至 252.4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19.9%至 231.9亿元,毛利率同比+1.0pcts 至 20.8%;其中,3Q24营业收入同比+24.0%/环比+14.2%至 2,011.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11.5%/环比+28.1%至 116.1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12.7%/环比+27.0%至 108.8亿元,毛利率同比-0.2pcts/环比+3.2pcts 至 21.9%。我们测算 3Q24汽车业务毛利率环比改善,单车盈利环比+8.9%至 9,378.4元,受益于规模效应、产品结构改善。 DM5.0巩固主流市场优势,腾势 Z9有望重塑公司豪车格局:2024年前 9月公司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32.2%至 273.6万辆,纯电销量同比+11.6%至 117.0万辆,插混销量同比+53.3%至 156.7万辆。比亚迪国内市场的驱动力来自于王朝+海洋网的稳固基盘、以及高端品牌的势能提升,1)王朝+海洋:公司通过DM5.0技术优势巩固 20万以内市场份额并带动基本面改善(3Q24DM5.0车型销量占公司总销量接近 35%),后续可关注公司纯电平台迭代对应的车型更新、以及 20-25万市场产品布局(汉/唐 L)。2)高端品牌:针对前期公司存在对于高端市场包括家用、个性化赛道的布局不足的问题,公司进行以下调整,a)腾势:腾势 Z9GT 已于 2024/9底开启交付,一周内交付量 1100+台;2024/11轿车版计划上市,较长预售期或可增加市场认知+产能储备、以及更及时对消费者反馈的意见进行调整。我们判断腾势 Z9已成为奠定比亚迪高端纯电市场认知的核心车型,销量快速爬坡更有助于品牌转型。b)方程豹:两款新车豹 3/8均计划 4Q24E 上市,走量核心仍在于产品设计可以兼顾城市+越野两类场景。 出口高增,看好公司中长期海外市场份额抬升趋势:2024年前 9月比亚迪出口销量同比+104.7%至 29.8万辆,出口市场获得明显增长。1)公司的海外核心区域为亚太、中东非、拉美,以上有 90万产能规划。公司自有滚装船也已到位,可有效保障交付并节约运输成本。2)欧洲市场是长期发展的关键。10/30欧盟决定对公司执行的反补贴税率为 17.0%,属于自主品牌中最低。考虑到公司在欧洲的车型有较高溢价,预计以上车型仍有较为可观利润及竞争力。我们判断,公司短期或通过供应链降本等方式弱化关税影响,中长期或依托于海外生产基地、与经销商深化合作等方式提升在海外市场的品牌力与竞争力,看好公司在海外的市场份额持续抬升趋势。 维持“买入”评级:我们维持公司 2024-2026E 归母净利润预测至 393.9/472.8/539.2亿元。持续看好公司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增长潜力,因此上调 A 股目标价至336.99元(对应 25x 2024E PE),H 股目标价至 324.56港元(对应 22x 2024EPE)。维持 A/H 股“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插混渗透率不及预期、行业需求不及预期、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5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