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星化学
|
基础化工业
|
2025-03-10
|
21.35
|
29.25
|
83.96%
|
23.19
|
8.62% |
|
23.19
|
8.62% |
-- |
详细
维持增持评级,上调盈利预测,上调目标价:我们上调2024-2026年EPS为1.84/1.95/2.79元(原为1.70/1.93/2.77元),参考可比公司给予2025年15XPE估值,上调目标价为29.25元(原为22.10元),维持“增持”评级。 2024年业绩超越市场预期:公司公告2024年业绩快报,2024实现营收474.26亿元,同比+14.32%,净利润60.82亿元,同比+26.9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0.06亿元,同比+28.54%。其中,2024Q4实现净利润23.89亿元,同比+73.37%,环比+45.9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9.18亿元,同比+47.77%,环比+3.5%。我们预计四季度非经常性损益主要为环氧乙烷装置催化剂白银租赁以及远期外汇估值变动损益影响。因第四季度公司提高产能利用率,乙烷成本中低位运行,多元醇项目陆续投产贡献业绩,公司2024全年业绩超越市场预期。 四季度公司部分产品价差扩大,化工品价格继续修复:2024Q4公司主要产品价差乙烯-乙烷/丙烯-丙烷/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价差为3339/2492/2791/1180/725元/吨,环比10.18%/+16.06%/+67.70%/+21.37%/-9.74%。 多碳醇项目贡献业绩,α-烯烃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预计于年底达产:公司多碳醇项目于7月开车,低成本一体化竞争优势提升,多碳醇已经于2024Q4起贡献业绩。公司α-烯烃新材料产业园顺利开工,预计于2025年底陆续投产。产业园将围绕α-烯烃产业链延伸,布局包括聚烯烃(含茂金属聚乙烯),聚乙烯弹性体POE,聚α-烯烃等新材料。2025年公司将有EAA、高分子乳液丙烯酸及酯等新产能陆续落地。公司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12.93亿元,同比+4.30%。公司多项高性能材料对标国际标准。未来公司有望以新质生产力助推新材料发展。 风险提示:乙烷价格上涨,产能建设进度低于预期。
|
|
|
神马股份
|
基础化工业
|
2024-11-14
|
7.44
|
9.25
|
14.06%
|
8.43
|
13.31% |
|
8.43
|
13.31% |
|
详细
切片,己二酸等景气底部,公司盈利承压。公司聚焦主业,上下游产业链积极突破。 公司在布局己二腈、氢氨、氨基己腈等原料,并携手屹立进军PA66民用领域。 投资要点:维持“增持”评级。受行业景气度下行影响,下调公司24-26年EPS为0.05/0.26/0.32元(原为0.26/0.39/0.49元)。参考可比公司,考虑到公司为尼龙66行业龙头,给予公司25年30倍PE,1.37倍PB,上调公司目标价为9.25元(原为7.80元)。 行业景气底部,公司业绩承压。公司发布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102.06亿元,同比上升8.21%,归母净利润2667.21万元,同比下降62.09%。其中,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32.36亿元,同比下降2.89%,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769.57万元,同环比转亏。前三季度,公司主要产品景气底部,其中尼龙66工业丝/尼龙66帘子布/尼龙66切片/尼龙6切片//己二酸等品种不含税价格分别为24605/29180/16825/12245/7736元/吨,分别同比-6.63%/-8.15%/-2.52%/-2.64%/-5.00%,环比-4.66%/-2.33%/-11.74%/-4.73%/-8.64%。 公司盈利能力下降,其中24Q3销售毛利率/净利率9.93%/-0.81%,分别同比-0.66/-4.68pct,环比-1.95/-1.90pct。 布局上下游产业链,拓展PA66民用领域。产业链布局上,公司自建氢氨项目已投产,5万吨己二腈项目有序推进,未来将实现关键原料己二腈自给。公司控股股东的2万吨氨基己腈项目已投产,10万吨产能在建,开发己内酰胺下游产品和己内酰胺制己二胺新工艺路线。下游民用领域积极拓展,公司与屹立合作在平顶山成立公司,同时收购屹立锦和屹立塑料纶各25%股权,并向屹立锦纶增资,进军尼龙66民用丝领域。公司拟在泰国建设2万吨/年尼龙差异化纤维项目,满足和扩大东南亚地区和北美地区轮胎制造业的发展需求。 股权激励彰显公司发展信心。9月25日,神马股份发布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公司拟向222名激励对象一次性授予限制性股票1024.4万股,约占9月20日公司总股本的0.98%,此次激励计划授予股票的价格为3.8元/股。考核目标明确,以2023年利润总额为基数,2025年利润总额增长率不低于60%,2026年利润总额增长率不低于100%,2027年利润总额增长率不低于150%。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在建项目延期;尼龙66需求下滑。
|
|
|
泰和新材
|
基础化工业
|
2024-11-08
|
10.09
|
11.74
|
2.09%
|
11.79
|
16.85% |
|
11.79
|
16.85% |
|
详细
公司Q3业绩略低于预期,氨纶、芳纶行业价差承压运行,静待需求复苏。远期新应用驱动芳纶需求高增,公司转向新材料平台型企业助力成长。 投资要点: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11.74元。氨纶行业仍在底部震荡,公司Q3业绩承压,下调2024-25年EPS至0.25/0.39元(原为0.61/0.74元),新增2026年EPS预测为0.57元,参考可比公司,考虑公司是国内芳纶与氨纶双龙头,从传统主业迈向新材料平台型公司,给予25年30倍PE,下调目标价至11.74元,维持“增持”评级。 2024年Q3业绩承压。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23亿元,同比+0.43%,归母净利1.51亿元,同比-45.75%,扣非净利0.55亿元,同比-76.9%。其中Q3实现营业收入9.71亿元,同比+0.2%,环比-1.5%,归母净利0.34亿元,同比-47.0%,环比-63.6%,扣非净利0.15亿元,同比-66.8%,环比-55.1%,公司业绩环比承压。 三季度氨纶行业价差下行,静待需求复苏。据隆众资讯统计,2024年三季度氨纶40D华东市场均价25977元/吨,环比二季度-9.8%,氨纶行业平均毛利-1414元/吨,环比二季度下降1180元/吨,行业仍承压运行。2024年9月国内氨纶装置产量为8.2万吨,环比-3.5%,产能利用率81%。三季度氨纶供给偏宽松,行业承压运行,但当前氨纶行业已处于底部区间,向下空间有限,供给端行业扩产周期接近尾声,供需格局有望改善,静待需求复苏。 新应用驱动芳纶需求高增,但短期行业竞争加剧。三季度芳纶下游需求提升有限,行业逐步增加供给,芳纶行业竞争压力有所增长。但远期来看,根据帝人预测,全球芳纶市场空间2025年有望达到53亿美元,CAGR为9.7%。公司作为芳纶龙头具有10000吨对位芳纶以及16000吨间位芳纶产能,分别为全球第三和全球第二,公司有望充分受益行业增长。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超预期下行,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
|
|
宝丰能源
|
基础化工业
|
2024-11-07
|
16.26
|
19.69
|
26.06%
|
16.80
|
3.32% |
|
17.64
|
8.49% |
|
详细
投资要点:维持增持评级,下调目标价:因油价波动,检修灯因素影响三季度业绩,我们维持公司24/25/26年EPS为1.07/1.75/1.83元。参考可比公司,结合产能释放进度,给予公司2024年18.4XPE,下调目标价为19.69元(原为21元),维持“增持”评级。 油价波动以及油价波动影响三季度盈利: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42.75亿元,同比+18.99%,归母净利45.37亿元,同比+16.60%。2024Q3公司实现营收73.77亿元,同比+0.90%,环比-14.91%,Q3实现净利润12.32亿元,同比-24.60%,环比-34.61%。 公司Q3业绩略低于预期,因为三季度原油价格波动影响烯烃价格,且三季度聚烯烃检修影响部分销量。2024年三季度聚烯烃产量50.26万吨,环比-14%。2024Q3公司聚乙烯/聚丙烯均价分别为7023/6806元/吨,环比-3.80%/+0.17%。LLDPE-动力煤/HDPE-动力煤/聚丙烯-动力煤价差分别为5099/5033/5135元/吨,环比-2.60%/-7.00%/-10.06%。受下游地产链新开工拖累,焦炭需求承压,板块盈利仍被拖累。 聚烯烃需求保持增长,煤制烯烃成本优势明显:根据公司公告,2024年上半年国内聚烯烃表观消费量3706万吨,同比+3.3%,其中聚乙烯/聚丙烯表观消费量1968/1738万吨,同比分别为+3%/+3.5%。2024年上半年国内聚乙烯/聚丙烯进口依赖度分别为30.9%/2.9%。2024年6月煤制聚乙烯相较于油制聚乙烯高出约2200元/吨利润。 新项目稳步推进,提质增效高成长:公司内蒙一期项目按计划完成中交,预计将陆续进入试生产阶段。公司宁东四期烯烃前期工作即将启动。此外,公司拟在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包括390万吨/年聚烯烃在内的新材料产品,项目环评参与第一次公示。疆煤成本优势大,打开公司后续盈利空间。 风险提示:煤价大幅上涨,下游需求及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
|
|
华峰化学
|
基础化工业
|
2024-10-29
|
8.10
|
9.90
|
48.65%
|
9.15
|
12.96% |
|
9.15
|
12.96% |
|
详细
维持“增持”评级。己二酸行业景气下行致公司24Q3业绩承压,下调公司2024年EPS为0.55元(原为0.64元),维持公司2025/2026年EPS为0.72/0.83元。公司为氨纶、己二酸和原液行业龙头,给予公司13.75倍PE,维持公司2025年目标价9.90元。 己二酸行业景气下行,公司24Q3业绩低于预期。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03.73亿元,同比增长3.51%,归母净利润20.15亿元,同比增长4.46%;扣非净利润达到19.08亿元,同比增长4.24%。其中,24Q3营收66.28亿元,同比下降6.11%,环比下降6.47%,归母净利润达到4.96亿元,同比下降12.88%,环比下降40.52%。24Q3公司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为13.69%/7.53%,同比分别-0.58pct/-0.55pct,环比-3.19pct/-4.53pct。 氨纶、原液板块盈利稳定,己二酸价格价差下行。根据百川,24Q3氨纶40D含税均价25724元/吨,20D含税均价29487元/吨,分别同比-18.86%/-119.02%,环比-9.58%/-10.51%。40D价差11953元/吨,同比+5.6%,环比-0.1%。己二酸24Q3均价8880元/吨,同比5.65%,环比-7.36%,价差同比-53.03%,环比-11.89%。己二酸行业进入集中检修季,价格出现反弹,公司四季度利润有望修复。 低成本扩张,底部利润坚实,氨纶价格磨底后有望向上。弹性面料(瑜伽服、紧身衣、防晒服、卫材等)需求趋势起,氨纶需求增速预计保持在7-8%,供给端行业扩产周期接近尾声,行业供需格局持续改善,公司有望受益。公司通过规模优势、产业链优势及能源等方面实现氨纶多维度降本并低成本扩张,规划建设BDO、PTMEG等项目,成本优势有望进一步夯实。母公司华峰集团通过己二酸氨化法实现年产30万吨己二腈项目22年顺利开车,集团同时布局PA66、PBAT、PPC等项目,有望与公司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并且,公司持续科研攻关,实现差异化氨纶产业化推广,有望获得新的业绩增长点。 风险提示:在建项目不及预期;产品需求不及预期;氨纶产能消化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
|
|
|
卫星化学
|
基础化工业
|
2024-10-24
|
18.99
|
22.10
|
39.08%
|
19.88
|
4.69% |
|
20.39
|
7.37% |
|
详细
公司三季度业绩超市场预期,财政刺激政策频出化工品回暖预期强。公司α-烯烃高端新材料产业园开工,多个项目陆续落地贡献增量。 投资要点:维持增持评级,维持盈利预测,上调目标价:我们维持公司2024-2026年EPS为1.70/1.93/2.77元,参考可比公司给予2024年13XPE估值,上调目标价为22.10元,维持“增持”评级。 2024年三季报业绩超越市场预期:公司2024Q3实现营收128.75亿元,同比+9.89%,环比+21.51%。公司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6.37亿元,同比+2.08%,环比+58.3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8.54亿元,同比+32%,环比+58.27%。非经常性损益主要为环氧乙烷装置催化剂白银租赁以及远期外汇估值变动损益影响。因三季度公司提高产能利用率,乙烷成本中低位运行,且多元醇项目陆续投产贡献业绩,公司三季度业绩超越市场预期。 三季度公司主要产品价差扩大,化工品价格预期修复:2024Q3公司主要产品价差乙烯-乙烷/丙烯-丙烷/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价差为3696/2148/1689/971/802元/吨,环比+3.57%/+1.22%/+1.68%/+48.75%/+36.31%。根据彭博数据,2024年Q3公司主要原料乙烷均价为15.73美分/加仑,环比19.26美分/加仑下滑18.33%。此外9月底起国内多项经济刺激频出,存量房贷款下滑等政策提振经济修复预期,化工品价格有望回暖。 α-烯烃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顺利开工,多碳醇项目投产:2024年Q2公司α-烯烃新材料产业园顺利开工,预计于2025年底陆续投产。 产业园将围绕α-烯烃产业链延伸,布局包括聚烯烃(含茂金属聚乙烯),聚乙烯弹性体POE,聚α-烯烃等新材料。2025年公司将有EAA、高分子乳液丙烯酸及酯等新产能陆续落地。7月16日公司多碳醇项目开车成功,C3产业链打造一体化产业链,低成本竞争力再度提升。公司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12.93亿元,同比+4.30%。公司多项高性能材料对标国际标准。未来公司有望以新质生产力助推新材料发展。 风险提示:乙烷价格上涨,公司产能建设进度低于预期。
|
|
|
荣盛石化
|
基础化工业
|
2024-09-16
|
8.16
|
11.20
|
39.13%
|
11.39
|
39.58% |
|
11.39
|
39.58% |
|
详细
维持“增持”评级,维持盈利预测及目标价:因成品油需求低于预期,且炼化板块仍处于底部复苏期,二季度聚酯工厂停产影响,我们下调公司2024-2025年EPS为0.24/0.69/1.16元(原为0.47/0.74/0.83元)。参考可比公司采用PB估值法估值,可比公司平均PB为2.58,下调目标价为11.20元(原为14.04元),维持“增持”评级。 二季度聚酯停产影响业绩:2024年H1公司实现净利润8.5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扣非后净利润6.72亿元,同比+148%。其中Q2实现净利润3.06亿元,同比-14.5%,环比-47.8%,扣非后净利润1.98亿元,同比-10.4%,环比-44.7%。因为成品油需求低于预期,且聚酯因为政策原因停产检修,公司业绩低于市场预期。 主要能化产品价格上涨,化工品需求仍需时间:2024Q2布油均价85美元/桶,环比Q1的83.46美元/桶增加1.5美元美元/桶。由于Q2原料成本增加,且成品油需求疲弱,化工下游衍生品需求承压,根据产品划分,2024H1炼油/化工/PTA毛利率分别为18.57%/14.72%/-1.14%,环比-1.69%/+4.56%/-0.5%。根据钢联数据,Q2主营炼厂毛利为430元,环比Q1的680元减少250元。价差方面,PXN/PTAPX/POY原料价差分别为351/347/1125元/吨,环比Q1+10/-7/+20元,虽然价差略微扩大,负荷下降对利润影响较大。 与沙特阿美合作,增持彰显信心:公司与沙特阿美方签署多份战略协议,拟通过子公司互相参股,共建项目等方式拓展下游市场,共同开发海外市场。8月21日公司公告控股股东拟以不低于5亿元不高于10亿元金额继续增持公司股票,且不设定增持价格区间。此次大股东增持能够提振投资者信心,支持公司长远健康发展。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大幅波动,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
|
|
|
新凤鸣
|
基础化工业
|
2024-09-06
|
10.54
|
15.15
|
43.33%
|
13.90
|
31.88% |
|
13.90
|
31.88% |
|
详细
维持增持评级,下调目标价:因三季度高位影响长丝产销率,我们下调公司24-26年EPS为1.01/1.27/1.52元(原为1.22/1.46/1.80元),参考可比公司给予2024年PE均值为15X,下调目标价为15.15元(原19.18元),维持“增持”评级。 2024中报业绩符合市场预期:公司2024中报实现营收313亿元,同比+10.96%,归母净利润6.05亿元,同比+26.17%。扣非后净利润为5.39亿元,同比+46.33%。2024Q2公司实现净利润3.29亿元,同比+13.70%,环比+19.73%。二季度业绩符合市场预期。得益于二季度长丝龙头企业“一口价”模式的推进,以及价差的扩大,Q2毛利率净利润分别为6.11%/1.96%,同比+0.21%/+0.06。 二季度产销向好,价差回暖贡献业绩:得益于一口价模式带来的价格协同,以及二季度长丝行业需求复苏,公司Q2POY/FDY/DTY销量分别为124/37/19万吨,环比2024Q1分别增加15.1%/13.8%/13.8%。价差方面,根据wind数据,POY/FDY/DTY价差同比=14.33%/+4.98%/+5.42%,环比+5.64%/-1.26%/0%。 静待下游拐点,公司积极回购增强信心::展望下半年,2024年三季度起长丝受高温天气影响需求低于预期,下游织机负荷下滑,虽然一口价模式下价差保持,但行业累库,需求疲软等原因导致上游长丝开工率下滑。展望后市,期待冬季国内外刚需补库需求带动需求回升。纵观全行业,行业格局向好。截止2023年底,国内长丝产能4286万吨,同比+9.98%,其中CR6产能占全国产能近7成,龙头企业强者恒强的趋势显现。根据百川盈浮数据,2024,2025年行业新增产能分别规划265万吨/年,285万吨/年,同比2023年+6.2%/+6.6%,行业新增产能放缓,中小企业加速出清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此外公司积极回购股票增加信心,截止8月底,公司已经累计回购1472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0.97%。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油价大幅波动。
|
|
|
中国石油
|
石油化工业
|
2024-09-05
|
8.26
|
10.54
|
31.09%
|
9.92
|
20.10% |
|
9.92
|
20.10% |
|
详细
维持增持评级,上调盈利预测:因公司持续降本增效,原油价格强于市场预期,我们上调公司2024/2025/2026年EPS为0.95/1.01/1.03元(原来为0.94/1/1.02元),综合考虑,我们采用EV/EBITDA估值,可比公司EV/EBITDA平均为5.91,2024年预计公司EBITDA为335899百万元,对应目标价为10.84元,我们下调公司目标价为10.84元(原为12.37元),维持“增持”评级。 中报业绩符合预期:公司2024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886.1亿元,同比+3.9%,其中Q2实现归母净利润429亿元,同比+3.07%,环比-6.03%。公司中报业绩符合市场预期。此外,公司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22元,中期总派息额人民币402.6亿元,派息率为45.4%,中期股息连续三年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分板块来看,油气与新能源/炼油/化工/销售/天然气销售经营利润分别为487/35.3/19.8/33.4/44.9亿元,同比+9.38%/-61.24%/+159.0%/+19.8%/+12.7%。 上游板块增利,化工业务盈利能力提升:2024H1油气和新能源/化工板块经营业绩同比+9.38%/+159%。上游板块增利原因主要得益于油气产品价格上涨,2024H1布油均价84.26美元//桶,同比2023H1的79.77美元/桶增加5.6%,2024H1油气产品价格变化增加收入213.6亿元,油气产品销量变化增加收入16亿元。2024H1油气单位操作成本11.03美元/桶,同比2023H1的10.82美元/桶增加1.9%。 化工板块2024H1改善明显。得益于化工品销量增加以及价格回暖,2024H1经营利润增加32.9亿元。化工品销量增加增加收入149.8亿元,产品价格变化增加收入74.3亿元。 海内外业务加速推进,资本开支保证油气稳产:2024H1公司国内油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1项,重要发现3项,落实多个规模油气储量区。公司海外业务持续推进。公司上游资本性支出保持稳定,2024H1资本性支出为人民币789.42亿元,同比-7.3%。其中油气和新能源板块资本性支出673亿元,占比85.4%。公司高强度上游资本性支出保障公司油气增储上产。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化工品复苏低于预期。
|
|
|
华峰化学
|
基础化工业
|
2024-08-13
|
7.47
|
9.90
|
48.65%
|
7.63
|
2.14% |
|
9.24
|
23.69% |
|
详细
维持“增持”评级。公司24Q2业绩符合预期,己二酸等产品成本端改善,上调公司2024年EPS为0.64元(原为0.59元,)维持公司2025/2026年EPS为0.72/0.83元。公司为氨纶、己二酸和原液行业龙头,给予公司15.47倍PE,维持公司2024年目标价9.90元。 24Q2业绩符合预期。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137.44/15.1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89%/11.74%。其中24Q2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70.87/8.3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21%/14.78%,环比6.46%/22.25%。报告期内,公司化学纤维板块/化工新材料/基础化工产品板块营业收入同比-0.11%/-0.11%/+42.38%,毛利率同比-0.71pct/-3.52pct/-1.87pct。 主要产品价格价差下行,但公司凭借成本优势以量补价。根据百川,24Q2氨纶40D含税均价28451元/吨,20D含税均价32951元/吨,分别同比-11.96%/-12.39%,环比-4.49%/-3.90%。40D价差11962元/吨,同比-7.29%,环比-3.86%。己二酸24Q2均价9586元/吨,同比+1.12%,环比-2.01%,价差同比-57.25%,环比-43.15%。原液上半年均价稳定。己二酸收入同比增长40%左右,以量补价,毛利率在全行业大幅下行的背景下微跌,体现出公司的成本和规模优势。 低成本扩张,底部利润坚实,氨纶价格磨底后有望向上。弹性面料(瑜伽服、紧身衣、防晒服、卫材等)需求趋势起,氨纶需求增速预计保持在7-8%,供给端行业扩产周期接近尾声,行业供需格局持续改善,公司有望受益。公司通过规模优势、产业链优势及能源等方面实现氨纶多维度降本并低成本扩张,规划建设BDO、PTMEG等项目,成本优势有望进一步夯实。母公司华峰集团通过己二酸氨化法实现年产30万吨己二腈项目22年顺利开车,集团同时布局PA66、PBAT、PPC等项目,有望与公司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并且,公司持续科研攻关,实现差异化氨纶产业化推广,有望获得新的业绩增长点。 风险提示:在建项目不及预期;产品需求不及预期;氨纶产能消化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
|
|
|
华峰化学
|
基础化工业
|
2024-07-16
|
7.72
|
9.90
|
48.65%
|
7.80
|
1.04% |
|
9.24
|
19.69% |
|
详细
本报告导读:以量补价,公司24Q2业绩环比保持增长。公司加码上游PTMEG布局,夯实成本优势。弹性面料需求带动氨纶需求增长,行业供需格局持续改善,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投资要点:维持“增持”评级。以量补价,公司24Q2业绩环比保持增长。维持公司2024-2026年EPS为0.59/0.72/0.83元。参考可比公司,结合PE/PB两种估值方法,维持公司2024年目标价9.90元。 24Q2业绩环比保持增长。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3.8亿元至16.8亿元,同比增长51%-80%;扣非净利润预计13.25亿元至16.25亿元,同比增长1.35%至24.30%,环比增长14.94-30.65%。其中24Q2业绩6.97亿-9.97亿,中值8.47亿,同比-4.13%~+37.14%,环比+7.93~+45.97%。报告期内,公司氨纶、己二酸(重庆华峰40万吨2023.09试生产)板块较上年同期有产能释放,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主要产品的产销量均较上年同期上升,因此公司盈利水平较上年同期有所上升。 氨纶,己二酸价格价差下行。24Q2氨纶40D含税均价28451元/吨,20D含税均价32951元/吨,分别同比-11.96%/-12.39%,环比-4.49%/-3.90%。40D价差11962元/吨,同比-7.29%,环比-3.86%。己二酸24Q2均价9586元/吨,同比+1.12%,环比-2.01%,价差同比-57.25%,环比-43.15%。原液上半年均价维持在19400元/吨。 低成本扩张,底部利润坚实,氨纶价格磨底后有望向上。弹性面料(瑜伽服、紧身衣、防晒服、卫材等)需求趋势起,氨纶需求增速保持在7-8%,供给端行业扩产周期接近尾声,华峰20万吨新增产能预计25年投产,行业供需格局持续改善,氨纶龙头有望受益。公司成本优势明显,能够在行业低谷期实现盈利并低成本扩张,根据我们分析,公司通过规模优势、产业链优势及能源等方面实现氨纶多维度降本,公司规划建设BDO、PTMEG等项目,并且公告加码上游PTMEG项目,由12万吨增加至24万吨规划,成本优势有望进一步夯实。母公司华峰集团通过己二酸氨化法实现年产30万吨己二腈项目22年顺利开车,集团同时布局PA66、PBAT、PPC等项目,有望与公司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并且,公司持续科研攻关,实现差异化氨纶产业化推广,有望获得新的业绩增长点。 风险提示:在建项目不及预期;产品需求不及预期;氨纶产能消化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
|
|
|
华峰化学
|
基础化工业
|
2024-07-15
|
7.50
|
9.90
|
48.65%
|
7.80
|
4.00% |
|
9.24
|
23.20% |
|
详细
本报告导读:公司是国内氨纶、己二酸和聚氨酯原液行业龙头,具备低成本、一体化等优势。弹性面料需求趋势起,氨纶需求保持增长,行业供需格局持续改善,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投资要点: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华峰化学是国内氨纶、己二酸和聚氨酯原液行业龙头,将受益于氨纶下游弹性面料需求扩张。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为0.59/0.72/0.83元。参考可比公司,结合PE/PB两种估值方法,给予公司2024年目标价9.90元(对应16.78倍PE,1.82倍PB)。 氨纶、己二酸和聚氨酯原液龙头,将受益于下游需求扩张。华峰化学目前具有32.5万吨氨纶产能,远期将达到52.5万吨、己二酸产能135.5万吨、聚氨酯原液产能52万吨,是行业龙头。氨纶行业:供给端,新增产能持续投放,行业扩产周期即将结束;需求端,下游弹性面料需求扩张,高氨纶含量服装需求持续增长,差异化氨纶发展空间广阔。 己二酸:随着己二腈实现国产化加速,下游PA66需求持续增长,并且限塑令下PBAT规划产能较多,有望大幅拉动己二酸需求。聚氨酯原液:国内生产技术成熟,行业集中度高,鞋底市场需求刚性,新兴领域应用范围广泛,下游拓展空间大。综合来看,华峰化学作为氨纶、己二酸及聚氨酯原液领军企业,有望受益下游需求扩张。 低成本扩张,产业链协同发展。公司夯实成本优势,实现低成本扩张。 公司作为氨纶行业龙头,成本优势明显,能够在行业低谷期实现盈利并低成本扩张,根据我们分析,公司通过规模优势、产业链优势及能源等方面实现氨纶多维度降本,公司规划建设BDO、PTMEG等项目,提高原料自供比例,成本优势有望进一步夯实。公司是国内最大己二酸生产厂家,母公司华峰集团通过己二酸氨化法实现年产30万吨己二腈项目22年顺利开车,打破己二腈国外技术垄断,集团同时布局PA66、PBAT、PPC等项目,有望与公司实现聚氨酯、聚酰胺及可降解塑料产业链协同发展。并且,公司持续科研攻关,实现差异化氨纶产业化推广,有望获得新的业绩增长点。 催化剂:公司氨纶扩产顺利,有序放量;氨纶需求爆发,行业增速维持,价格出现弹性。 风险提示:在建项目不及预期;产品需求不及预期;氨纶产能消化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
|
|
|
东方盛虹
|
纺织和服饰行业
|
2024-05-20
|
9.54
|
11.62
|
40.34%
|
9.82
|
2.94% |
|
9.82
|
2.94% |
|
详细
公司2023年以及2024Q1业绩承压,未来有望随下游回暖业绩修复。公司拟战略性引入沙特阿美有望实现强强联合。 投资要点:[Tabe_Summary]维持增持评级,下调盈利预测与目标价:因化工品需求承压,资产减值影响,我们下调公司2024-2025年EPS为0.49/0.69元(原为0.87/1.02元),新增2026年EPS为0.81元。参考可比公司给予2024年PE24X,下调目标价为11.76元(原为13.05元),维持增持评级。 公司2023年以及2024年一季度业绩承压:公司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7.17亿元,同比+17.35%,扣非后净利润2.17亿元,同比+155.20%。 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是资产减值以及政府补贴。2024Q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2.47亿元,同比-66.53%,环比+114.01%,扣非后净利润0.86亿元,同比-87.63%,环比+104.68%。因油价成本上行以及产品价格压力较大,公司业绩承压,业绩低于市场预期。 看好炼化盈利逐级修复,向上空间大:2023年布油均价约83美元/桶,同比下滑17%,受益成本端原油成本下降,以及下游成品油以及化工品回暖,2023年公司石化及化工新材料毛利率12.40%,同比+4.45%。根据钢联数据,国内主营炼厂2024Q1炼油毛利680元/吨,环比+256%。炼化板块回暖带动公司改善。 “1+N”产业布局提高抗风险能力:2023年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释放,盛虹炼化实现净利润4.8亿元,同比+12.7亿元。2023年,公司实现了“油头”“煤头”与“气头”三种烯烃制取工艺路线的全覆盖,有望发挥规模经营优势,降低周期性波动产生的风险。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
|
|
新凤鸣
|
基础化工业
|
2024-05-09
|
15.17
|
19.18
|
81.46%
|
16.01
|
5.54% |
|
16.10
|
6.13% |
|
详细
公司一季度业绩符合预期,长丝下游需求旺盛。2024年长丝新增产能有限,行业供需格局向好价差有望扩大。 投资要点: 维持增持评级,上调目标价:考虑到长丝行业景气度向上,我们维持公司 24-26年 EPS 为 1.22/1.46/1.80元,参考可比公司给予 2024年16XPE 上调目标价为 19.52元(原 18.30元),维持“增持”评级。 2024Q1业绩符合预期:公司 2024Q1实现营收 144亿元,同比+15.53%,归母净利 2.75亿元,同比+45%,扣非后利润 2.3亿元,同比+103%,公司一季度业绩符合预期。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是部分政府补助,以及原料端资产减值。 下游需求向好,价差有望扩大:2024年春节后下游需求旺盛,织机开工率提升长丝价格环比向上。2024Q1POY/FDY/DTY 均价分别为6819/7357/7951元/吨,环比+2.53%/+2.10%/+1.71%。高油价背景提振下游补库预期,下游需求支撑,叠加龙头企业挺价意愿强烈,长丝价差有望进一步扩大。 长丝行业格局向好,扩产布局向上弹性:长丝经历 2023年累库-去库-复苏周期后当前供需格局向好,行业维持较高景气区间。2024年长丝新增产能有限,产能增速放缓,中小企业加速出清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公司规划年产 250万吨差别化聚酯纤维材料及 10万吨聚酯膜材料项目,预计一期合计 65万吨将在 25年先后释放。产能释放节奏与行业增速相符,产品结构差异化保障盈利空间。新项目不改变行业供需格局,公司有望在涤纶长丝龙头企业中获得中长期盈利弹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油价大幅波动。
|
|
|
中国石油
|
石油化工业
|
2024-05-08
|
9.73
|
12.03
|
49.63%
|
10.53
|
5.72% |
|
10.75
|
10.48% |
|
详细
中国石油2024Q1业绩符合预期,上游板块提质增效以及天然气销量增长与结构调整带动业绩稳步提升。 维持增持评级,上调目标价与盈利预测:因公司持续降本增效,原油价格强于市场预期,我们维持公司2024/2025/2026年EPS为0.94/1/1.02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EV/EBITDA为6.68,我们上调公司目标价为12.66元(原为10.66元),维持“增持”评级。 2024Q1业绩符合预期:得益于上游板块提质增效以及天然气销售高增。2024Q1公司实现营收8122亿元,同比+10.9%,归母净利457亿元,同比+4.7%。2024Q1布油均价83.16美元/桶,同比+2.5%。分版块来看,油气与新能源/炼油/化工/销售/天然气销售经营利润分别为430/70/11/68/123亿元,同比+20/-24/+21/-14/+22亿元。 上游板块提质增效,化工板块扭亏增利:上游板块提质增效,稳油增气带动经营业绩增长:2024Q1公司油气当量产量413百万桶,同比2.6%,其中原油产量197.3百万桶,同比+0.9%,国内可销售天然气产量1294.5十亿立方英尺,同比+4.2%。油气单位操作成本10.38美元/桶,同比-1.8%。2024Q1原油加工量/成品油产量/化工品同比+8.2%/+9.8%/+16.7%。炼油毛差受油价上行有所拖累,化工业务受益下游补库需求以及广州石化扭亏实现扭亏增利。 销量增长带动天然气销售高增:2024Q1天然气销售经营业绩123亿元,同比增加22亿元,同比+21.5%。2024Q1国内天然气销量671亿立方,同比+7.5%,销量增长与直供比例增加带来盈利高增长。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化工品复苏低于预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