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李唯嘉

华西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1120520070008,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曾任民生证券研究院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分析师,2020年加入华西证券研究所。...>>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5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天奈科技 2020-12-25 54.68 -- -- 74.37 36.01%
86.70 58.56%
详细
碳纳米管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导电剂之一 碳纳米管(CNT)为管状的纳米级石墨晶体,在力学、电学、热 学等性能方面具备优异表现。 在锂电池领域,达到同样的导电效果,碳纳米管的用量仅为传统 炭黑的 1/6-1/2,且可以大幅提升锂电池的循环寿命,为最具替代 优势的导电剂类型之一;在导电塑料、芯片、金属基复合材料、 润滑油、 防腐控制涂层产品等其他领域也均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锂电池需求扩大+渗透率提升, CNT 导电剂迎来发展期 随着碳纳米管导电剂在锂电池中逐步渗透,消费电池平稳增长+动 力电池高增长,将驱动碳纳米管导电剂应用规模逐步扩大,行业 迎来快速发展期。 随着高镍正极+硅基负极应用规模扩大,叠加快充性能需求的提 升,碳纳米管导电浆料需求有望增长,对于传统炭黑的不断替代 带动渗透率提升。 打开导电塑料蓝海市场,持续增添业绩新增长极 导电塑料为功能型高分子材料,需要导电剂提供导电性能。 碳纳 米管作为导电剂具备添加量小(用量仅为炭黑的 1/5-1/15)、避免 脱碳污染等优势, 未来增长空间较大。 公司已经和 SKI、 SABIC、 Total、 Clariant 和 Polyone 等知名国际化工企业展开合作,与 SABIC 公司的合作意向已经进入实质性供货报价阶段。 另外,公司还在芯片制造、金属基复合材料、润滑油产品、防腐 材料等领域进行碳纳米管应用的布局。 碳纳米管导电剂龙头,综合优势持续突显助推发展 公司研发基础深厚, 率先解决 CNT 连续化宏量制备生产的难题。 产品性能优异,持续迭代有望推动综合毛利率保持较高水平。下 游覆盖主流锂电客户,市场份额领先,龙头地位稳固。 产能规模 行业领先并持续扩大,供应能力不断提升。 投资建议 公司为碳纳米管导电剂行业龙头企业,随着下游动力电池快速增 长以及导电母粒、芯片等新领域的持续开拓,公司有望凭借强劲 的综合竞争优势实现业绩快速增长,行业地位实现稳中有升,持 续看好公司较高的成长性。 我们预计, 2020-2022年公司 EPS 分别为 0.50元、 1.02元、 1.52元,对应 PE 为 108X、 52X、 35X(以 2020年 12月 22日收盘价 计算)。参考可比公司磷酸铁锂及碳纳米管导电液领域的德方纳 米、电解液领域的新宙邦及天赐材料的估值,考虑公司在碳纳米 管行业的领先地位以及未来的潜在发展空间,首次覆盖,给予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 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变化等导致动力电池领域碳纳米管导 电剂的需求及渗透不及预期; (2) 3C 电池领域碳纳米管导电剂 的需求及渗透不及预期; (3)导电塑料领域碳纳米管导电剂渗 透不及预期; (4)产能建设及投放不及预期; (5)公司技术产 品迭代不及预期,新品渗透不及预期; (6)下游客户开拓不及预期; (7)受到疫情等影响,下游需求减少导致公司产品出货 量不达预期。
通威股份 食品饮料行业 2020-11-09 32.80 -- -- 34.71 5.82%
51.49 56.98%
详细
硅料产能持续扩张,成本优势突出公司现有硅料产能 8万吨,稳居行业第一梯队,且仍在持续扩产,规划 2021/ 2022/ 2023年产能分别扩至 11.5-15万吨、15-22万吨和 22-29万吨,龙头地位将持续巩固。 公司擅长精细化管理,成本优势领先。据 20年中报,公司多晶硅平均生产成本 3.95万元/吨,其中新产能平均生产成本 3.65万元/吨;我们预计新产能生产成本将进一步下降。 四季度行业步入抢装阶段,加之下游硅料库存消耗,我们认为硅料价格有望维持相对高位。另外,全球光伏发展趋势明确,新增装机有望持续攀升,但近两年硅料新增有效产能有限,预计后续硅料将继续保持供应偏紧格局,公司有望显著受益。 电池产能及成本行业领先, 积极布局前沿技术2020H1公司具备电池产能 27.5GW,且正持续扩张,其电池片非硅成本行业领先。我们认为随着技术进步、产能扩大及大尺寸应用,非硅成本有进一步下降空间。 产品线持续完善,目前已实现对 PERC 电池主流尺寸全覆盖。同时,积极布局前沿技术,2019年正式切入异质结电池的量产研发,截至 2020年 5月,最高研发效率突破 24.6%。 未来随着 HJT 技术不断成熟,公司有望持续引领行业发展。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光伏中长期行业发展趋势明确。随着对光伏产业链布局的不断深化,目前公司已迅速发展成为多晶硅和电池片业务的全球头部厂商,在产能的持续扩张以及新技术应用下,公司在成本、规模、转换效率上都将有望继续巩固行业优势地位,受益于行业的可持续增长。预计 2020-2022年 EPS 分别为 1.14/1.35/1.60元,对应 PE 为 28/24/20倍(以 2020年 11月 5日收盘价计算),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能投产不达预期,行业装机需求不达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降风险,疫情发展超预期风险。
大金重工 建筑和工程 2020-09-08 8.85 -- -- 10.48 18.42%
12.60 42.37%
详细
深耕风电塔筒制造,开启业绩增长通道公司目前主营业务为风电设备制造,主要产品包括风力发电塔架和海上风电单管桩及其相关零部件,技术及工艺能力领先,大机型方面具备优势。 受益于行业需求增长、管理优化、市场开拓、供应能力增强等因素,单季度归母净利润自2019年Q1以来连续实现同比高速增长。同时,近年多项财务指标向好,包括单吨毛利水平取得显著改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稳步回升等。 产能不断拓展,在手订单饱满近年来,公司持续进行产能扩张,已布局针对陆上风电的阜新、张家口、兴安盟生产基地和针对海上风电+海外市场的蓬莱生产基地,产能扩大为销量增长提供保障。 公司在手订单饱满,有利支撑未来发展。公司2020年订单情况基本饱和,近一年时间,公司中标多个国内陆上及海上项目,包括19年9月中标的9.16亿元中广核兴安盟风电场塔筒采购标段1、今年中标的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山东半岛南3号海上风电总承包工程第一批辅机设备采购及单桩基础招标等。 两海战略稳步推进,打开增量空间实施两海战略,开拓海上风电和海外市场增量空间。海上风电方面,公司的蓬莱基地具备区位优势,可有效控制物流成本,也有助于海外出口,目前已具备海上风电订单储备。海外市场方面,公司风电塔筒产品已进入全球市场参与竞争,通过了全球知名风机制造厂的认证,成为Vestas、SGRE、Senvion、GE 等全球合格供应方。 投资建议公司深耕风电制造领域多年,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客户开拓、产能布局以及管理优化,显著受益于本轮风电行业快速发展,业绩进入上行通道。我们认为,未来在行业优化、产能保障、两海战略等因素共振下,公司业绩有望实现持续增长。预计2020-2022年EPS 分别为0.75元、1.11元、1.30元,对应PE 为12X、8X、7X(以2020年9月4日收盘价计算),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风电行业政策变化风险,公司产能投放、产能利用率等不达预期,交付不达预期,公司海上风电业务和海外业务进展不达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等。
当升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09-02 33.60 -- -- 45.08 34.17%
57.57 71.34%
详细
事件概述根据公司公告,2020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90亿元,同比下滑18.61%;实现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6亿元、1.13亿元,同比分别下滑3.32%、10.13%。 分析判断:Q2业绩环比修复,未来发展预期向好根据公司公告,2020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90亿元,同比下滑18.61%;实现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6亿元、1.13亿元,同比分别下滑3.32%、10.13%。 Q2业绩实现环比高增长。拆分公司季度业绩,2020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5亿元,同比下滑1.66%,环比增长62.21%;实现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3亿元、0.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08%、下滑11.35%,环比分别增长243.98%、48.97%。 单吨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修复。毛利率方面,2020H1,公司销售毛利率为19.09%,同比提升0.89个百分点;2020Q2销售毛利率为20.05%,同环比分别提升0.64个百分点、2.51个百分点。 我们认为,公司正极材料单吨盈利能力在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随着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升、市场需求扩大以及产品结构优化等,预计公司单吨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修复。 不断拓展优质客户范围,持续布局海外市场客户范围持续优化。公司产品应用领域覆盖车用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以及数码消费类电子多个领域,客户范围涵盖中国、日本、韩国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全球前十大锂电巨头大部分已成为公司客户,并持续开拓及深化与优质锂电池厂商的合作。 正极材料海外销售比重不断提升。2020H1公司正极材料海外销量4,142.69吨,实现销售收入5.02亿元,销售收入同比大幅提升71.55%,在正极材料收入中的占比提升至48.68%;其中三元材料实现海外销量4,095.01吨,收入为4.91亿元,在正极材料海外收入中的占比为97.78%。 根据公司公告,公司与多家国际动力锂电大客户及车厂建立了深度合作,是国内出口动力锂电正极材料数量最多的公司,并成为海外某著名动力电池企业的全球第一大供应商。 我们认为,随着海外市场正极材料需求提升以及海外客户持续开拓,公司海外客户出货量有望持续扩大,进一步夯实全球市场领先地位。 高镍领域研发深入,前沿技术储备多元高镍领域布局较早,不断深入。公司在高镍正极材料方面布局较早,在国内率先批量生产出车用高镍多元材料并配套适用于多款国内外著名品牌新能源汽车,且高镍正极材料产品不断迭代优化。2020年上半年,公司成功为第二代高镍NCM811产品配套研发了具有特殊晶体结构的前驱体,使得高镍NCM811产品的比容量和循环性能、高温存储稳定性更加优异。第三代高镍NCM811产品研发工作再次取得重大突破,相较于前代NCM811产品,此款正极材料具有高容量、高密度、高稳定性等性能优势。此外,公司在单晶型NCM811、单晶高电压多元6系等产品性能方面持续突破。 储备前沿技术,打造技术护城河。公司第二代固态锂电材料研发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材料的导电率、比容量均实现大幅提升,循环性能优良。另外,公司还在开展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等前瞻性技术的研发,持续提升技术优势。 产能利用率较高,产能持续释放海外需求助力产能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上半年公司正极材料产能利用率达88.81%,其中三元材料产能利用率高达90.16%,在今年上半年疫情的影响下,仍能保持较高水平,预计随着后续国内需求修复,利用率有望进一步保持高位水平。 产能实力持续扩充,保障产品供应稳定。根据公司公告,2020年1-6月,公司锂电材料业务产能为1万吨,其中三元材料、钴酸锂分别为8,560吨、1,440吨;在建锂电材料业务产能2万吨。2020H1,江苏当升三期8,000吨产能完成工程建设和工艺调试,顺利通过国内外大客户认证,并实现大批量出货,目前保持较高的产能利用率。常州锂电新材料产业基地远期规划产能为10万吨,首期项目计划建成产能5万吨。报告期内,一期工程第一阶段已经完成生产厂房施工、生产线安装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产线调试和产品试制工作。 投资建议公司为国内正极材料优质供应商,高端产能释放+客户结构优化+技术实力提升,公司全球综合竞争实力将持续增强。看好未来正极材料市场格局持续优化以及公司的向好发展,鉴于上半年海内外疫情的影响,将前期预计的2020-2021年的EPS分别1.08元、1.40元,调整至2020-2022年的EPS分别为0.74元、1.17元、1.38元,对应PE为51X、32X、27X(以2020年8月27日收盘价计算),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行业政策变化或技术路线发生重大调整;(2)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不达预期,导致正极材料需求不达预期;(3)公司产能释放不达预期;(4)公司订单及出货量释放不达预期;(5)客户回款不达预期等。
科士达 电力设备行业 2020-03-06 16.05 -- -- 15.89 -2.69%
15.62 -2.68%
详细
2019年毛利率回升,归母净利润同比稳步增长 公司发布19年度业绩快报,实现营收26.10亿元,同比-3.9%;归母净利润3.20亿元,同比+38.9%。19Q4实现营收9.69亿元,同比+5.9%;归母净利润0.90亿元,同比+997.3%,18年同期计提了较高的资产减值损失,基数较低。 5G应用推动产品需求扩大,光伏逆变器有望受益行业向上 数据中心为公司营收占比最大业务,产品以UPS为主。公司在国内UPS电源市占率稳居前列,逐步扩大具备高毛利率优势的中大功率UPS产品销售占比,持续推进优质客户合作。5G技术的加速普及,利于促进数据中心建设规模增长,拉动通信电源需求提升,公司储备相应产品及产线,未来有望持续受益。 19年光伏新能源板块业绩受到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减少及市场竞争环境影响有所下滑,但随着度电成本的下降,国内及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将持续提升,逆变器产品需求量随之扩大。公司具备多类型的光伏逆变器产品,积极开拓海外客户,未来发展空间有望持续提升。 储能市场前景广阔,携手宁德时代深远布局 全球及国内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同比增长,截至19年底,分为8.22GW、1.59GW,同比+24.0%、+48.4%,在所有储能类型中的占比均同比提升。未来全球及国内电化学储能规模增长可期,根据CNESA,20-22年预计全球新增投运规划超16GW;国内19-23年累计装机规模复合增速预计将为86.6%。公司与宁德时代建立合资公司,将借助双方优势,共谋储能领域发展。 充电设施不断完善,设备端需求将持续扩大 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推动下,下游充电设施不断完善,19年底,国内车桩比由2015年的7.84:1提升至3.50:1,车桩比逐年提升。公司具备自主研发充电桩核心模块及整桩的能力,产品覆盖多种类型,并积极布局外资品牌及海外市场,18年成功入围特斯拉体系充电桩设备中国直接供应商。未来在新能源汽车景气度向上的情况下,公司作为设备商有望受益行业需求增长。 投资建议 公司深耕电力电子领域多年,主营业务板块依托同源技术进行延伸,有望受益各业务板块所在行业的景气度向上。预计2019/2020/2021年EPS分别为0.55、0.66、0.82元,对应PE(3月4日收盘价)为27X、23X、18X。参考中恒电气2020年PE为39X(Wind一致预期)以及科华恒盛2020年PE为27X(Wind一致预期),均高于当前公司2020年对应PE。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变化,所处行业发展不达预期,产能及销售情况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降风险。
宁德时代 机械行业 2020-01-24 132.50 -- -- 169.89 28.22%
169.89 28.22%
详细
一、事件概述 1月21日,公司发布2019年年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实现归母净利润40.64-49.11亿元,同比增长20.0%-45.0%;扣非归母净利润35.98-42.23亿元,同比增长15.0%-35.0%。 二、分析与判断 2019全年净利润实现较高增长,Q4装机量环比提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市场需求较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长;加上公司加强市场开拓,前期投入拉线产能释放,产销量相应提升;同时,公司持续加强费用管控,费用率降低,2019年业绩实现较高增长。 2019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6.00-14.47亿元,同比增长-40.5%至43.5%,环比增长-55.9%至6.2%;归母净利润中值为10.24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增长1.5%、下滑24.8%。2019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33-12.59亿元,同比增长-44.6%至10.1%,环比增长-44.8%至9.8%;扣非归母净利润中值为9.46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下滑17.3%、17.5%。根据GGII数据,公司Q4装机量为10.88GWh,环比提升39.7%。我们预计,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放缓以及确认收入节奏影响是19Q4公司归母净利润预告区间中值环比下滑的主要因素。 行业地位优势突出,持续全球化开拓下游优质客户 根据GGII数据,2019年全年,公司装机量为32.31GWh,市占率高达51.79%,同比提升10.52个百分点,行业领先优势不断突显。在国内市场,通过建立合资公司的方式,公司深度绑定上汽、一汽、吉利、广汽等主流车企,保障后续动力电池的需求稳定。海外市场开拓方面,2019年持续斩获大众、宝马等强势车企的订单,合作及供应的客户网络覆盖全球,长单供应展现国际化竞争实力。 动力电池产品持续升级,推进成本下降 2019年9月,公司正式推出全球首款CTP电池包,率先应用于北汽新能源EU5车型上。通过节省电池模组组装环节,CTP电池包较传统电池包体积利用率提高15%-20%,零部件数量减少40%,生产效率提升了50%,能量密度可达到200Wh/kg以上。在提质降本的大趋势下,公司动力电池技术持续升级,驱动应用成本不断优化,领先于行业发展,助力公司产品提升全球竞争力。 三、投资建议 公司动力电池业务稳步推进,在手优质长单充裕,产能持续投放,全球化布局不断深化,行业领航优势凸显。预计19/20/21年EPS分别为2.06/2.48/3.00元,对应PE分别为59X/49X/41X。参考锂电池(中信)板块PE(2020年)40X,考虑公司龙头地位、高市占率、行业及公司未来持续向好的发展前景,给予“推荐”评级。 四、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不达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降风险;产能投放不达预期;订单释放不达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