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士达
|
电力设备行业
|
2020-03-06
|
16.05
|
--
|
--
|
15.89
|
-2.69% |
|
15.62
|
-2.68% |
|
详细
2019年毛利率回升,归母净利润同比稳步增长 公司发布19年度业绩快报,实现营收26.10亿元,同比-3.9%;归母净利润3.20亿元,同比+38.9%。19Q4实现营收9.69亿元,同比+5.9%;归母净利润0.90亿元,同比+997.3%,18年同期计提了较高的资产减值损失,基数较低。 5G应用推动产品需求扩大,光伏逆变器有望受益行业向上 数据中心为公司营收占比最大业务,产品以UPS为主。公司在国内UPS电源市占率稳居前列,逐步扩大具备高毛利率优势的中大功率UPS产品销售占比,持续推进优质客户合作。5G技术的加速普及,利于促进数据中心建设规模增长,拉动通信电源需求提升,公司储备相应产品及产线,未来有望持续受益。 19年光伏新能源板块业绩受到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减少及市场竞争环境影响有所下滑,但随着度电成本的下降,国内及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将持续提升,逆变器产品需求量随之扩大。公司具备多类型的光伏逆变器产品,积极开拓海外客户,未来发展空间有望持续提升。 储能市场前景广阔,携手宁德时代深远布局 全球及国内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同比增长,截至19年底,分为8.22GW、1.59GW,同比+24.0%、+48.4%,在所有储能类型中的占比均同比提升。未来全球及国内电化学储能规模增长可期,根据CNESA,20-22年预计全球新增投运规划超16GW;国内19-23年累计装机规模复合增速预计将为86.6%。公司与宁德时代建立合资公司,将借助双方优势,共谋储能领域发展。 充电设施不断完善,设备端需求将持续扩大 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推动下,下游充电设施不断完善,19年底,国内车桩比由2015年的7.84:1提升至3.50:1,车桩比逐年提升。公司具备自主研发充电桩核心模块及整桩的能力,产品覆盖多种类型,并积极布局外资品牌及海外市场,18年成功入围特斯拉体系充电桩设备中国直接供应商。未来在新能源汽车景气度向上的情况下,公司作为设备商有望受益行业需求增长。 投资建议 公司深耕电力电子领域多年,主营业务板块依托同源技术进行延伸,有望受益各业务板块所在行业的景气度向上。预计2019/2020/2021年EPS分别为0.55、0.66、0.82元,对应PE(3月4日收盘价)为27X、23X、18X。参考中恒电气2020年PE为39X(Wind一致预期)以及科华恒盛2020年PE为27X(Wind一致预期),均高于当前公司2020年对应PE。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变化,所处行业发展不达预期,产能及销售情况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降风险。
|
|
|
宁德时代
|
机械行业
|
2020-01-24
|
132.50
|
--
|
--
|
169.89
|
28.22% |
|
169.89
|
28.22% |
|
详细
一、事件概述 1月21日,公司发布2019年年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实现归母净利润40.64-49.11亿元,同比增长20.0%-45.0%;扣非归母净利润35.98-42.23亿元,同比增长15.0%-35.0%。 二、分析与判断 2019全年净利润实现较高增长,Q4装机量环比提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市场需求较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长;加上公司加强市场开拓,前期投入拉线产能释放,产销量相应提升;同时,公司持续加强费用管控,费用率降低,2019年业绩实现较高增长。 2019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6.00-14.47亿元,同比增长-40.5%至43.5%,环比增长-55.9%至6.2%;归母净利润中值为10.24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增长1.5%、下滑24.8%。2019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33-12.59亿元,同比增长-44.6%至10.1%,环比增长-44.8%至9.8%;扣非归母净利润中值为9.46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下滑17.3%、17.5%。根据GGII数据,公司Q4装机量为10.88GWh,环比提升39.7%。我们预计,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放缓以及确认收入节奏影响是19Q4公司归母净利润预告区间中值环比下滑的主要因素。 行业地位优势突出,持续全球化开拓下游优质客户 根据GGII数据,2019年全年,公司装机量为32.31GWh,市占率高达51.79%,同比提升10.52个百分点,行业领先优势不断突显。在国内市场,通过建立合资公司的方式,公司深度绑定上汽、一汽、吉利、广汽等主流车企,保障后续动力电池的需求稳定。海外市场开拓方面,2019年持续斩获大众、宝马等强势车企的订单,合作及供应的客户网络覆盖全球,长单供应展现国际化竞争实力。 动力电池产品持续升级,推进成本下降 2019年9月,公司正式推出全球首款CTP电池包,率先应用于北汽新能源EU5车型上。通过节省电池模组组装环节,CTP电池包较传统电池包体积利用率提高15%-20%,零部件数量减少40%,生产效率提升了50%,能量密度可达到200Wh/kg以上。在提质降本的大趋势下,公司动力电池技术持续升级,驱动应用成本不断优化,领先于行业发展,助力公司产品提升全球竞争力。 三、投资建议 公司动力电池业务稳步推进,在手优质长单充裕,产能持续投放,全球化布局不断深化,行业领航优势凸显。预计19/20/21年EPS分别为2.06/2.48/3.00元,对应PE分别为59X/49X/41X。参考锂电池(中信)板块PE(2020年)40X,考虑公司龙头地位、高市占率、行业及公司未来持续向好的发展前景,给予“推荐”评级。 四、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不达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降风险;产能投放不达预期;订单释放不达预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