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商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3-01-16
|
40.00
|
--
|
--
|
42.63
|
6.58% |
|
42.63
|
6.58% |
|
详细
2022 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08%。招商银行披露2022 年业绩快报,2022年实现营收3448 亿元(+4.08%),归母净利润1380 亿元(+15.08%)。其中四季度单季实现营收800 亿元(+0.1%),归母净利润311 亿元(+18.2%)。 2022 年加权ROE 为17.06%,同比提升0.1 个百分点,盈利维持在高位。 四季度营收增速放缓主要是非息收入下降,净利息收入仍实现了较好增长。 2022 年全年营收增长4.08%,四季度单季营收仅增长0.14%。其中,全年非息收入下降了0.62%,四季度单季下降了10.23%,拖累了营收增速。全年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7.02%,四季度单季增长5.3%,维持了较好增长。我们预计四季度公司非息收入下降一方面是理财产品赎回潮带来理财业务手续费收入下降,另一方面预计债市调整带来其他非息收入增速有所回落。 总资产规模突破10 万亿元,存款高增。期末资产总额10.14 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6%;期末贷款总额6.05 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64%,今年房地产市场景气度低迷,实体融资需求疲软,公司信贷增速有所放缓。期末公司存款余额7.54 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8.73%,存款规模高增也彰显了公司扎实的客群基础。 不良生成放缓,不良率在对标行中处在低位。上半年受房地产客户风险上升及局部地区疫情对零售贷款业务影响,不良贷款、关注贷款、逾期贷款余额和占比均较上年末有所增加。在此背景下,公司持续加大不良确认和处置。 下半年公司不良生成放缓,不良率趋于稳定。期末不良率0.96%,较年初提升5bps,较9 月末提升1bp。期末公司拨备覆盖率450.79%,较年初下降33.1个百分点,较9 月末下降4.9 个百分点。 投资建议:招行核心竞争力是优异管理机制、组织文化和人才队伍建设等软实力,2023 年随着房地产风险的缓释以及大零售大财富业务的逐步复苏,公司估值有望提升。由于业绩快报披露数据有限,我们暂不调整盈利预测,维持2022-2024 年净利润1355/1523/1718 亿元预测,对应13.0%/12.4%/12.8%的增速,对应摊薄EPS 为5.23/5.89/6.67 元,动态PB 为1.22x/1.08x/0.98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带来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可能会对银行资产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业绩快报披露的主要财务数据为初步核算数据,可能与最终公告的财务报告中披露的数据存在差异。
|
|
|
杭州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2-10-20
|
13.74
|
--
|
--
|
14.08
|
2.47% |
|
14.08
|
2.47% |
|
详细
杭州银行披露 2022年三季度业绩快报。 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260.62亿元, 归母净利润 92.75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 16.5%和 31.8%。 其中三季度单季分别增长 16.8%和 32.2%, 业绩维持高增。 公司前三季度年化 ROE 为 15.61%, 同比提升 2.29个百分点。 贷款维持高增, 预计公司主动压降高成本存款。 9月末公司总资产 1.56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 12.4%, 其中期末贷款余额 6776亿元, 较年初增长 15.1%,资产结构持续优化。 9月末存款余额 8709亿元, 较年初增长 7.4%, 但较 6月末压降了 3.7%, 预计是公司主动压降了高成本存款。 营收维持高增, 预计净息差基本保持稳定。 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6.5%, 与上半年基本持平, 营收维持高增。 我们预计三季度净息差基本保持稳定, 一方面受益于优化资产结构, 另一方面是负债端压降高成本的存款,加大吸收低成本的同业款项等。 政策引导金融机构让利实体以及 LPR 重定价的影响下, 预计未来净息差仍有一定的压力, 但公司积极优化资负结构以及受益于监管引导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 预计未来净息差下行幅度有限。 不良双降, 拨备覆盖率提升至 583.7%。 期末公司不良率 0.77%, 较年初下降9bps, 较 6月末下降 2bps, 三季度不良余额小幅下降了 0.7%至 52.2亿元。 受益于不良余额下降, 期末公司拨备覆盖率 583.7%, 较年初提升了 16.0个百分点, 较 6月末提升了 2.1个百分点。期末拨贷比 4.50%, 较年初下降 0.36个百分点。 投资建议: 公司业绩高增, 积极优化资负结构稳定净息差, 资产质量持续优化好于我们预期,我们上调2022-2024年净利润至120.3/145.5/175.3亿(原预测 114.2/138.0/161.9亿元) , 对应 29.9%/20.9%/20.5%的增速, 对应摊薄 EPS 为 2.03/2.45/2.96元, 当前股价对应动态 PB 为 0.99x/0.87x/0.75x,维持“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 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带来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
|
|
成都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2-10-19
|
15.67
|
--
|
--
|
15.59
|
-0.51% |
|
15.67
|
0.00% |
|
详细
成都银行披露 2022年三季度业绩快报。 公司 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2.5亿元, 同比增长 16.1%, 增速较中报小幅回落 0.9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67.5亿元, 同比增长 31.6%, 增速较中报基本持平。 公司前三季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3.9%, 同比回升 1.6个百分点。 规模稳定扩张。 公司 2022年三季末总资产较年初增长 18.1%至 9075亿元,同比则增长了 21.6%, 增速较中报基本持平, 稳定扩张。 三季末公司归母普通股股东净资产 518亿元, 较年初增长 18.1%, 整体权益乘数保持稳定。 营收增速处于较高水平, 业绩表现与中报接近。 公司 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52.5亿元, 同比增长 16.1%, 增速较中报小幅回落 0.9个百分点,但仍然处于较高水平。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利润 77.5亿元, 同比增长35.9%, 实现利润总额 77.4亿元, 同比增长 36.1%, 均与中报增速基本一致。 资产质量改善推高利润增速。 公司利润增速明显高于营收增速, 主要受益于资产质量改善, 公司 2022年三季末不良率 0.81%, 较二季度末下降 0.02个百分点, 较年初下降 0.17个百分点。 公司上半年不良生成率接近于零, 资产质量十分优异, 拨备反哺利润增长的空间较大, 考虑到三季度利润表以及不良率等主要指标表现与中报接近, 我们认为公司三季度延续了优异的资产质量水平。 投资建议:公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不变, 预计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 95.4/114.2/136.1亿元, 同比增速 21.9%/19.6%/19.2%; 摊薄EPS 为 2.56/3.08/3.69元; 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6.3/5.2/4.4x, PB 为1.07/0.93/0.80x。 成都银行营业收入增速、 净利润增速均达到两位数, 且在行业整体不良压力较大去情况下维持了优异的资产质量, 我们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形势走弱可能对银行资产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快报数据可能与最终报告中披露的数据存在差异。
|
|
|
常熟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2-10-18
|
8.00
|
--
|
--
|
8.28
|
3.50% |
|
8.28
|
3.50% |
|
详细
常熟银行披露2022年三季度业绩快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6.82亿元,归母净利润20.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62%和25.24%。其中三季度单季分别增长18.16%和33.16%。公司前三季度ROE为13.38%,同比提升1.49个百分点。 营收维持稳定增长,资负结构持续优化。9月末贷款余额1873亿元,较年初增长15.21%,较6月末仅增长1.1%,主要是公司三季度进一步加大了信贷出表,以及压缩了低利率的票据贴现(上半年票据贴现增加了26.3亿元),预计加回出表后的一般贷款实现了较好增长。三季度末存款余额2070亿元,较年初增长13.26%,与6月末基本持平,预计主要是高成本存款有所压降。 预计公司净息差稳定,一方面公司通过做小做散战略以及压缩票据贴现来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但由于个人消费贷和按揭贷款利率下行,以及信贷资产出表使得部分净利息收入转为非息收入,因此预计三季度披露的净息差维持稳定。 不良双降,信用成本下行带来净利润高增,拨备覆盖率提升至542%。期末公司不良率0.78%,较年初下降3bps,较6月末下降2bps,三季度不良余额下降了1.7%至14.6亿元,信用成本下行带来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实现33.16%的高增。受益于不良余额下降,期末公司拨备覆盖率542%,较年初提升了10个百分点,较6月末提升了6个百分点。 投资建议:公司业绩优异,常熟微贷模式竞争力持续增强,企业核心壁垒在进一步深化。2020年以来公司持续深化做小做散战略,客群黏性强。同时,公司在江苏省常熟市以外区域分支机构布局相对完善,且通过村镇银行有望逐步实现全国布局,因此业务空间广阔。近年来公司持续优化微贷模式和业务布局以提升人均产能,看好公司未来在小微赛道上的长期扩张能力。业绩快报披露数据有限,我们仍维持2022-2024年净利润26.55/32.62/38.10亿的预测,对应21.3%/22.9%/16.8%的增速,对应摊薄EPS为0.97/1.19/1.39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B为0.98x/0.88x/0.7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
|
|
沪农商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2-09-12
|
5.57
|
5.65
|
0.53%
|
5.63
|
1.08% |
|
6.08
|
9.16% |
|
详细
上海农商行以科创园区为抓手, 科创业务布局早经验足, 保持快速发展。 截至 2022年 6月末, 上海农商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 634.71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 108.95亿元, 增幅 20.72%, 规模增速持续加快, 科技贷款占对公贷款的比重也逐年上升; 科技型企业贷款客户数 2242户, 较上年末增加 304户,累计服务科技型企业超 5500户。 在科创金融业务保持较快发展的基础上,上海农商行注重整体的风险管控, 科创金融业务资产质量保持较优水平, 截至 2022年 6月末科技型企业不良率为 0.14%。 上海农商行长期深耕上海本地, 并聚焦郊区, 科创业务与上海郊区发展同频共振。 截至 2021年末, 上海农商行共有 239家网点位于上海外环以外, 占比超过 65%, 而在上海市 108个乡镇中布设网点的乡镇达到 106个。 上海市政府将科技创新的中小微企业和先进制造业企业集中布局在郊区, 而上海农商行无论从网点布局、 科创业务特色还是未来增长点都与郊区发展方向高度契合。 在服务科技企业方面, 截至 2022年 6月末, 上海农商行累计服务科技型企业户数超 5500户, 已服务上海市近半数的“专精特新‘小巨人’ ”企业和超三成的“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 上海农商行对标“硅谷银行模式” , 科创金融业务发展走在农村金融机构前列。 硅谷银行的“投贷联动” 模式是国际上科创金融业务的典范, 上海农商行对标国际先进水平, 依托在上海本土的差异化优势, 打造以“鑫动能” 为特色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 对科技型企业采取“名单制” 管理, 整体把控风险; 开展投贷联动业务, 切入具有核心技术、 高成长性的初创期、 早中期科技企业进行培育; 并根据科技企业的生命周期为其提供专属的产品与服务。 打造“鑫动能” +“鑫科贷” 双鑫品牌服务特色, 立足“企业培育” , 提供“全生命周期” 服务。 上海农商行设立专门的投贷联动业务决策委员会, 从机制上推动“投贷联动” 业务发展。 同时, 上海农商行加强与 PE/VC 等外部机构合作, 从而更好地利用资金支持科创企业发展。 2021年, 上海农商行发布“鑫动能 2.0” 服务方案, 为不同阶段的科创企业设计了更精准匹配“全生命周期” 的产品及培育服务。 此外, 上海农商行推出“鑫科贷” 全生命周期产品体系, 以满足科技型企业在不同阶段的融资需求。 投资建议: 综合绝对估值与相对估值, 我们认为公司股票合理估值区间在6.0-7.3元之间, 今年动态市净率 0.6-0.7倍, 动态市盈率为 5.2-5.6x, 维持“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 估值的风险; 盈利预测的风险; 政策风险; 财务风险; 市场风险。
|
|
|
无锡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2-08-29
|
5.85
|
--
|
--
|
6.14
|
4.96% |
|
6.14
|
4.96% |
|
详细
资产质量优异,公司减提拨备反哺利润,业绩高增。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 23.4亿元, 同比增长 6.7%, 归母净利润 10.2亿元, 同比增长 30.3%。 二季度单季实现营收11.4亿元,同比增长4.3%,归母净利润5.8亿元,同比增长37.0%。 公司上半年资产减值损失同比下降 16.6%反哺利润, 主要是去年大幅计提非信贷减值损失后今年不再计提。 但上半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 6.4亿元, 同比仅下降 1.2%, 仍保持了较高计提力度。 期末拨备覆盖率 532%, 较 3月末提升了 12个百分点。 净息差收窄以及规模增速放缓拖累净利息收入, 其他非息收入高增支撑营收增长。 上半年净利息收入同比仅增长 2.6%, 增速有所回落, 一方面受净息差收窄拖累。 上半年净息差为 1.85%, 同比收窄 11bps, 较 2021年全年收窄10bps, 与行业趋势一致。 另一方面受规模扩张放缓拖累, 上半年公司总资产仅增长 3.3%, 贷款增长 5.9%, 期末贷款净额占生息资产比重较年初提升了 1.4个百分点至 58.5%。 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降 15%, 主要是代理业务手续费及银行卡手续费都有所下降。 但其他非息收入同比高增143.8%, 一方面是处置债权等取得的投资收益大增, 另一方面是公司加大普惠小微支持后获得政府补助, 这也是账面净息差大幅收窄的重要因素。 公司加大核销力度, 资产质量优异。 我们测算的上半年年化不良生成率为0.24%, 虽然较 2021年全年 0.09%的水平有所反弹, 但仍处在非常低的水平,资产质量优异。 同时, 公司加大了核销力度, 上半年核销不良 1.6亿元, 超过 2021年全年 0.9亿元的水平。 期末, 公司不良率 0.87%, 与 3月末持平,关注率 0.27%, 较 3月末提升 3bps, 逾期率 0.89, 较年初下降 4bps。 公司资产质量指标均处在非常好的水平, 资产质量优异是核心优势之一。 投资建议: 维持 “增持” 评级无锡区域经济优势明显, 公司资产质量优异, 业绩实现高增。 考虑到二季度减提拨备释放利润, 小幅上调 2022-2024年净利润至 20/23/26亿元(原预测为 19/22/25亿元) , 对应 26.2%/15.1%/13.8%的增速, 对应摊薄 EPS 为1.03/1.19/1.36元, 动态 PB 为 0.71x/0.64x/0.57x, 维持“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 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带来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
|
|
平安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2-08-22
|
12.27
|
--
|
--
|
13.05
|
6.36% |
|
13.75
|
12.06% |
|
详细
2022年中报业绩增速平稳,盈利能力有所回升。2022年上半年营收920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较一季度回落1.9个百分点,主要是受市场因素影响,代理基金等收入减少导致;上半年PPOP同比增长12.3%,增速较一季度回落1.0个百分点;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增长25.6%,增速较一季度降低1.3个百分点,与去年年报持平,总体变化不大,比较平稳。2022年上半年加权ROE12.2%,同比回升1.5个百分点。 资产规模增速放缓,存款增长较快。2022年上半年总资产同比增长8.2%至5.1万亿元,增速比前期略有下降;不过公司零售AUM仍然维持两位数增长,二季末零售AUM达到3.47万亿元,同比增长16.4%。此外,存款同比增长13.3%至3.3万亿元,明显快于资产增速;贷款同比增长12.2%至3.2万亿元;期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53%。 净息差有所降低。公司上半年净息差2.76%,同比降低7bps,主要是加大对低风险业务和优质客群的信贷投放,以及LPR下降等多重因素影响,导致贷款收益率下降,而存款成本保持稳定。从单季净息差来看,二季度单季净息差2.72%,环比一季度降低8bps。 不良边际生成回升,拨备覆盖率保持稳定。我们测算的2022年上半年不良生成率2.24%,同比上升94bps。公司期末拨备覆盖率290%,较一季末上升1个百分点,较年初上升2个百分点,基本上保持稳定。此外,公司期末不良率1.02%,也保持稳定;关注率1.32%,较年初降低10bps;不良偏离度74%,较年初上升1个百分点。 投资建议:维持“增持”评级。公司整体表现比较平稳,我们维持前期盈利预测不变,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437/513/601亿元,同比增速20.4/17.2/17.3%;摊薄EPS为2.11/2.49/2.95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5.9/5.0/4.2x,PB为0.66/0.59/0.53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形势持续走弱可能对银行资产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
|
|
苏农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2-08-19
|
5.13
|
--
|
--
|
5.55
|
8.19% |
|
5.55
|
8.19% |
|
详细
苏农银行业绩延续20%以上高增。公司已披露业绩快报,2022 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0.8 亿元,同比增长6.4%,实现归母净利润8.4 亿元,同比增长21.9%,增速较一季报均基本持平。公司上半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7%,同比回升1.4 个百分点。 资产质量优异,信用成本下行带动净利润高增。上半年公司信用成本为0.89%,同比下行45bps,环比2021 年全年下降59bps,信贷成本下降带动归母净利润增速明显高于营收增速。 测算的公司上半年年化不良生成率0.38%,处在低位,6 月末不良率0.95%,较3 月末下降4bps。期末关注贷款率1.86%,较3 月末大幅降低55bps;逾期率0.62%,90 天以上逾期率为0.34%,较年初分别提升13bps 和5bps,但均处于低位。公司不良延续改善态势,期末拨备覆盖率达到436%,较3 月末提升16 个百分点,较年初提升24 个百分点。 规模稳步扩张,苏州城区贷款实现高增。公司6 月末总资产1703 亿元,贷款总额1044 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7.3%和9.6%,二季度单季贷款扩张了5.9%,不受疫情影响。其中,期末吴江区以外苏州地区贷款余额达190 亿元,较年初增长20.1%,占贷款余额比重达到18.2%,较年初提升了1.6 个百分点。上半年吴江区以外苏州地区营收比重达到17.5%,较去年同期提升了6.2个百分点。公司苏州城区发展态势较好,未来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净息差收窄,存款定期化带动存款成本小幅上行。公司上半年净息差为2.13%,同比收窄22bps,较2021 年收窄24bps。一方面是LPR 下调以及政策鼓励让利实体经济使得贷款收益率下行;另一方面是存款成本小幅上行,上半年存款成本1.98%,同比提升6bps,主要是定期存款比重有所上行。6月末公司活期存款占存款总额的37.2%,较年初下降了5.8 个百分点。 投资建议:维持“增持”评级。 公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我们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13.9/16.1/18.2 亿元,同比增速19.9%/15.5%/13.2%;摊薄EPS 为0.77/0.89/1.01 元; 当前股价对应PE 为6.6/5.7/5.1x , PB 为0.68/0.63/0.57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形势走弱可能对银行资产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
|
|
江阴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2-08-17
|
4.51
|
--
|
--
|
4.64
|
2.88% |
|
4.64
|
2.88% |
|
详细
业绩增速进一步提升。江阴银行上半年实现营收20.36 亿元(+26.0%),归母净利润5.75 亿元(+22.1%)。其中二季度单季实现营收10.40 亿元(+29.7%),归母净利润3.00 亿元(+23.6%)。 公司大幅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二季度净利润高增受益于免税收入的影响。第二季度营收增长29.7%,但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大幅增长69.8%,拖累利润总额同比下降6.3%。但受益于免税收入影响,二季度归母净利润高增23.6%。 期末拨备覆盖率达到496%,较年初上升165 个百分点。 资产结构持续优化,净利息收入实现高增。上半年总资产同比扩张9.4%,规模稳步扩张。其中,贷款总额同比扩张9.8%,贷款占总资产的比例提升至62.24%,较年初提高2.5 个百分点,资产结构持续优化。期末存款同比增长7.4%,其中活期存款占存款比重为30.9%,较年初下降3.7 个百分点,与行业存款定期化趋势一致。但受益于市场利率持续下降,以及监管引导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上半年存款成本率2.14%,同比下降了10bps。 公司上半年净息差2.19%,同比上行1bp,较2021 年全年提升了5bps。收益于规模稳步扩张以及净息差同比小幅上行,上半年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20.1%。 加大核销力度,不良指标延续下行态势,拨备覆盖率大幅提升。疫情冲击下上半年不良生成率0.51%,较2021 年0.31%的水平小幅反弹,与对标行趋势一致。在此背景下公司加大核销处置力度,上半年累计核销4.6 亿元(2021年全年核销4.9 亿元)。期末不良率0.98%,较年初下降34bps,较3 月末下降1bp。不良先行指标也呈现持续下降态势,期末关注率0.49%,逾期率0.89%,较年初分别下降6bps 和40bps。 投资建议:维持“增持”评级公司进一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净息差走阔。同时,疫情对公司资产质量冲击较小, 不良指标延续改善态势。我们维持2022-2024 年净利润15.2/17.5/19.9 亿元的预测,对应19.1%/15.6%/13.7%的增速,对应摊薄EPS为0.70/0.81/0.92 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B 为0.68x/0.62x/0.57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带来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
|
|
江阴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2-07-21
|
4.80
|
--
|
--
|
5.02
|
4.58% |
|
5.02
|
4.58% |
|
详细
江阴银行披露2022年半年度业绩快报,营收、利润增速均超过20%。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8亿元,同比增长22.1%,增速较一季报小幅提高1.5个百分点,处于上市以来的高位。公司在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4亿元,同比增长26.0%,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均实现较快增长,表现亮眼。 公司盈利能力回升,上半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未年化)4.3%,同比回升0.5个百分点。 业务规模稳健扩张。公司2022年二季末总资产同比增长9.4%至1601亿元,增速较一季基本持平,规模总体保持稳健增长。与年初相比,总资产增长4.6%,其中贷款较年初增长9.0%,存款较年初增长5.7%,存款增长平稳,信贷增长较好。 营收增长表现亮眼。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净收入20.4亿元,同比增长26.0%,增速较一季度提高3.7个百分点,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公司能够同时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的快速增长,表现十分亮眼。 资产质量向好,拨备覆盖率大幅提升。公司2022年二季末不良率0.98%,较年初下降0.34个百分点;2022年二季末关注率0.49%,较年初下降0.07个百分点。受益于资产质量改善一季营收高增长下无需通过拨备反哺利润,公司期末拨备覆盖率达到496%,较年初大幅提升165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 投资建议:公司业绩表现略超此前预期,我们小幅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15.2/17.5/19.9亿元, 同比增速19.1%/15.6%/13.7%;摊薄EPS 为0.70/0.81/0.92元;当前股价对应PE 为6.6/5.7/5.1x,PB 为0.71/0.65/0.60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形势走弱可能对银行资产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快报数据可能与最终半年度报告中披露的数据存在差异。
|
|
|
苏州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2-07-21
|
6.35
|
--
|
--
|
6.54
|
2.99% |
|
7.28
|
14.65% |
|
详细
二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提升。苏州银行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9.54亿元(+8.04%),归母净利润21.77亿元(+25.11%)。其中二季度单季实现营收29.53亿元(+11.3%),归母净利润11.04亿元(+29.8%),二季度业绩提升。2022年上半年加权平均ROE为12.9%,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 上半年规模实现较好扩张,预计净息差下行幅度有所收窄。公司2022年6月末资产总额5057亿元,较年初增长了11.6%,二季度单季环比仅增长了1.7%。其中,6月末贷款净额为2280亿元,较年初增长了11.9%,二季度单季环比增长了4.0%,期末存款总额3116亿元,较年初增长了11.9%,二季度单季环比增长了3.3%。二季度规模扩张速度有所放缓一方面与公司信贷投放节奏有关,往年一季度公司都会加大信贷投放;另一方面是疫情蔓延对公司资产扩张形成一定制约,但上半年整体规模仍实现了非常好的扩张。 我们认为二季度营收增速提升主要受益于净息差下行幅度有所收窄。LPR下调带来公司一季度净息差大幅下行,一季度净息差为1.77%,环比2021年下行14bps,同比收窄31bps,预计二季度净息差有企稳迹象,下行幅度收窄。 不良率延续下行态势,拨备覆盖率提升至505%。6月末公司不良贷款率为0.90%,较3月末下降9bps,较年初下降21bps,不良率大幅下降至低位,资产质量优异。受益于资产质量优化,期末公司拨备覆盖率达到504.9%,较3月末提升41个百分点,较年初提升82个百分点。疫情冲击对公司资产质量影响有限,不良率大幅下降,拨备覆盖率则提升至高位,抵御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投资建议:上调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 公司资产质量受疫情冲击有限,优化幅度好于我们的预期,我们上调2022-2024年净利润为38.2/44.4/50.0亿元(原预测为36.1/41.5/47.7亿元),对应23.0%/16.3%/12.2%的增速,对应摊薄EPS为1.15/1.33/1.50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B为0.61x/0.56x/0.51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疫情反复,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带来经济复苏不及预期;2、城投政策超预期收紧的风险。
|
|
|
苏农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2-07-14
|
5.45
|
--
|
--
|
5.59
|
2.57% |
|
5.59
|
2.57% |
|
详细
事项:苏农银行发布《关于董事长及部分董事、监事自愿增持公司股份计划的公告》,公司董事长徐晓军先生及现任董事、总行副行长缪钰辰女士、现任监事朱九锦先生计划在未来六个月,以自有资金增持不少于200万元人民币公司A股股份。苏农银行基本面稳中向好,最新披露的业绩快报显示公司战略持续落地,管理层增持也彰显了发展信心。我们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13.9/16.1/18.2亿元,同比增速19.9%/15.5%/13.2%;摊薄EPS为0.77/0.89/1.01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7.0/6.1/5.4x,PB为0.69/0.63/0.58x,维持“增持”评级。 评论:董事长连续三次增持,彰显发展信心此次增持股份是徐晓军先生第三次进行增持。苏农银行董事长徐晓军于2020年9月底上任,上任至今已经连续三次增持:(1)在2021年一季度期间,徐晓军完成上任后的首次增持计划,共增持公司股份46.28万股,增持金额218.70万元;(2)在2021年下半年,徐晓军再次进行增持,共增持公司股份20.32万股,增持金额101.65万元;(3)此次公告是董事长的第三次增持计划,计划增持金额不低于100万元。 苏农银行董事长徐晓军先生自上任以来连续进行增持,前两次增持价格平均为4.73元、5.00元,增持价格逐次提升。我们认为这彰显出董事长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也有利于提高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一致性。 管理层普遍增持,有利于打造利益共同体除董事长之外,苏农银行的其他管理层也在增持股份。其中:(1)2021年上半年,苏农银行9名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份102.28万股,累计增持金额468.83万元。增持主体包括总行副行长徐卫忠先生、总行副行长邱萍女士、董事会秘书陆颖栋女士以及零售金融总部总监傅巍群先生、金融市场总部总监王亮先生、分行行长王寰先生、分行副行长沈建忠先生、苏州地区业务负责人姚怀来先生、苏州以外地区业务负责人袁秀娟女士等。 (2)此次是其他管理层的第二次增持计划,计划增持金额不低于100万元,增持主体包括公司现任董事、总行副行长缪钰辰女士和公司现任监事朱九锦先生。 我们认为苏农银行管理层普遍的股份增持,一方面显示出管理层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信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打造全行利益共同体,并保持管理层与股东利益一致,长期来看有助于提升股东回报。苏农银行半年度快报显示公司战略持续落地,资产质量向好公司最新披露的2022年半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公司发展稳中向好。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5亿元,同比增长21.9%。二季末苏州除吴江外的其他地区贷款快速增加,较年初增长20.1%至190亿元,明显快于贷款总额增幅,在贷款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至18.2%,向苏州市区进军的战略持续落地。公司2022年二季末不良率0.95%,较一季度末下降0.04个百分点,关注贷款率则较一季末大幅降低0.55个百分点至1.86%,公司期末拨备覆盖率达到430%,较一季度末提升10个百分点,较年初提升18个百分点。 投资建议公司基本面稳中向好,最新披露的业绩快报显示公司战略持续落地,管理层增持也彰显了发展信心。我们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13.9/16.1/18.2亿元,同比增速19.9%/15.5%/13.2%;摊薄EPS为0.77/0.89/1.01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7.0/6.1/5.4x,PB为0.69/0.63/0.58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形势持续走弱、货币政策超预期宽松、监管政策变动等可能对银行产生不利影响。
|
|
|
张家港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2-07-14
|
5.46
|
--
|
--
|
5.55
|
1.65% |
|
5.55
|
1.65% |
|
详细
张家港行披露2022年半年度业绩快报。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6亿元,同比增长27.7%,增速较一季报略微回落2个百分点,但依然处于近几年高位。公司盈利能力回升,上半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未年化)6.0%,同比回升0.8个百分点。 业务规模稳健增长。公司2022年二季末总资产同比增长13.8%至1775亿元,增速较一季有所回落,但规模总体保持了稳健增长。与年初相比,总资产增长7.8%,其中贷款较年初增长9.5%,存款较年初增长10.0%,存贷结构优化。 从单季度数据来看,一季度信贷投放较多,但二季度贷款投放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估计主要受疫情等暂时性外部因素影响导致。 利息净收入增速小幅回升,资产质量改善反哺利润增长。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净收入23.5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较一季度有所下降,估计主要受投资收益波动性因素影响。其中上半年实现利息净收入19.0亿元,同比增长6.6%,增速较一季度回升1.0个百分点。而受益于资产质量改善,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利润7.0亿元,同比增长13.6%,明显快于营业收入增速。此外,受一季度对太仓农商行的股权投资确认营业外收入影响,公司利润总额在上半年同比大幅增长29.3%。 资产质量向好,拨备覆盖率大幅提升。公司2022年二季末不良率0.90%,较一季度末和年初均下降0.04个百分点。受益于资产质量改善,公司期末拨备覆盖率达到534%,较一季度末提升52个百分点,较年初提升59个百分点。 公司运用科技赋能,不断强化风险管控体系,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夯实。 投资建议:公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我们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16.2/18.8/21.6亿元,同比增速24.5%/15.6%/15.3%;摊薄EPS为0.90/1.04/1.20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7.2/6.2/5.4x,PB为0.85/0.77/0.69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形势走弱可能对银行资产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快报数据可能与最终半年度报告中披露的数据存在差异。
|
|
|
杭州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2-07-13
|
14.57
|
--
|
--
|
14.92
|
2.40% |
|
14.92
|
2.40% |
|
详细
业绩维持高增。杭州银行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72.95亿元(+16.26%),归母净利润65.85亿元(+31.52%)。其中二季度单季实现营收85.26亿元(+16.81%),归母净利润32.76亿元(+31.65%),延续高成长性。 贷款维持高增,资负结构进一步优化。公司2022年6月末资产总额1.5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了10.3%,二季度单季环比增长了5.2%,规模维持高增。 其中,6月末贷款总额为0.6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了12.41%,二季度单季环比增长了5.0%,二季度疫情冲击下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公司信贷仍实现高增。期末公司贷款总额占总资产比重为43.1%,较年初提升了0.8个百分点。期末公司存款余额0.90万亿元,较年初增长了11.60%,其中二季度单季环比增长了4.1%,存款实现较好增长。期末存款余额占总负债比重为62.9%,较年初提升了0.5个百分点。公司资产负债结构仍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将有助于缓解LPR下调对净息差的冲击。 资产质量优异,拨备覆盖率进一步提升。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6.26%,归母净利润高增31.52%,主要是资产质量优异带来信贷成本下行反哺利润。 虽然二季度疫情冲击等因素给公司关注率贷款和逾期贷款带来一定冲击,但幅度有限不改资产质量整体持续向好态势。期末关注率贷款比率0.46%,较年初提升8bps,逾期贷款率0.66%,较年初提升了5bps。但期末不良贷款率0.79%,较6月末下行3bps,逾期90天以上贷款率0.49%,较年初下降5bps,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62.29%,较年初下降了2.5个百分点,公司资产质量优异。受益于不良率持续下行,期末公司拨备覆盖率达581.6%,较年初提升了13.9个百分点,位列上市行首位。 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 公司规模维持高增,资产质量优异,近年来积极布局科创金融,我们维持2022-2024年净利润为114/138/162亿元的预测,对应23.3%/20.9%/17.3%的增速,对应摊薄EPS为1.93/2.33/2.73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B为1.04x/0.92x/0.80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11、疫情反复,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带来经济复苏不及预期;22、城投政策超预期收紧的风险。
|
|
|
苏农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2-07-08
|
5.19
|
--
|
--
|
5.59
|
7.71% |
|
5.59
|
7.71% |
|
详细
苏农银行披露 2022年半年度业绩快报。 公司 2022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5亿元, 同比增长 21.9%, 增速较一季报基本持平。 公司上半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2.7%, 同比回升 1.4个百分点。 规模稳步扩张, 异地扩张战略持续落地。 公司 2022年二季末总资产同比增长 13.1%至 1705亿元, 增速与一季末接近, 规模保持稳健增长。 与年初相比,总资产增长 7.4%, 其中贷款较年初增长 9.6%, 存款较年初增长 6.2%, 信贷保持较好增长。 二季末苏州除吴江外的其他地区贷款快速增加, 较年初增长20.1%至 190亿元, 明显快于贷款总额增幅, 在贷款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至18.2%, 向苏州市区进军的战略持续落地。 营收增速略有回升, 资产质量改善推高利润增速。 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净收入 20.9亿元, 同比增长 6.5%, 增速较一季度略微提高 0.2个百分点。 不过受益于资产质量改善,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利润 9.3亿元, 同比增长17.8%, 实现利润总额 9.3亿元, 同比增长 17.7%, 均延续了去年中报以来的两位数增长。 资产质量向好, 拨备覆盖率持续回升。 公司 2022年二季末不良率 0.95%, 较一季度末下降 0.04个百分点, 关注贷款率则较一季末大幅降低 0.55个百分点至 1.86%。 受益于资产质量改善, 公司期末拨备覆盖率达到 430%, 较一季度末提升 10个百分点, 较年初提升 18个百分点投资建议:公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不变, 预计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 13.9/16.1/18.2亿元, 同比增速 19.9%/15.5%/13.2%; 摊薄EPS 为 0.77/0.89/1.01元; 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6.6/5.7/5.1x, PB 为0.65/0.59/0.54x, 维持“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形势走弱可能对银行资产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快报数据可能与最终半年度报告中披露的数据存在差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