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周义

中国银河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130520060002...>>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金辰股份 机械行业 2021-03-22 31.54 -- -- 33.30 4.75%
43.07 36.5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0.61亿元,同比增长23.05%,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增长37.28%。 组件设备业务与费用管控共振,助力业绩高速增长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3.05%、37.28%,基本符合预期。 分业务来看,光伏组件设备业务收入9.59亿(同比+21.96%),收入占比超过90%,是公司收入增长的最主要原因;光伏电池设备收入0.86亿(同比+165.51%),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由于行业竞争加剧、执行新收入会计准则等因素影响,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4.14pct。 期间费用率18.42%(同比-6pct),是除收入增长带动之外业绩增长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4.83pct,管理费用率同比-2.83pct。前瞻性指标方面,由于下游加速扩产的带动,存货同比增加41.56%,预收款同比增长27.62%,2021年业绩持续高增长可期。 组件设备龙头地位稳固,纵向一体化布局电池片设备突破在即组件方面,公司是全球光伏组件设备龙头,具备高效光伏组件生产线整线交付能力。同时积极布局下一代新型组件封装技术,具备激光划片、叠瓦焊机、层压机等各类主流组件产线的交钥匙能力,其中叠瓦焊机/层压机等新技术领先于行业。下游客户覆盖隆基、通威、东方日升、晶科、晶澳、阳光能源等知名厂商,市场占有率超过50%。电池片方面面,近年来公司纵向一体化延伸动作明显,目前业务涵盖HJT、TOPCON、PERC三大技术路径,其中,HJT由子公司金辰双子负责,主要生产PECVD、丝印设备;TOPCON由子公司拓升智能负责,主要生产PECVD设备;PERC由子公司辰锦智能负责,主要生产丝印等后道设备。电池片设备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与组件业务协同驱动,形成“双核心”的业务模式。增发码加码PECVD设备研制,HJT领域有望率先突破2020年12月12日,公司发布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二次修订稿),预计募集资金不超过3.80亿,其中2.75亿用于HJT高效电池片用PECVD设备项目。本次非公开发行的顺利实施将助力公司进一步开拓光伏电池片设备,抢占电池片环节的核心生产装备PECVD的市场。在研究与开发HJT的PECVD设备的过程中,公司引进瑞士先进技术,并建立了国内真空镀膜研发技术团队,掌握并优化了核心技术。预计达产后可形成年均收入约7.5亿元、年均税后利润约0.88亿元。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年至2023年归母净利分别为1.33亿、2.05亿和2.90亿,EPS为1.25元、1.94元和2.74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4x、15x和11x。参照行业可比公司,公司估值优势非常明显。公司是我国光伏组件设备的龙头,同时全面布局光伏电池片设备环节,并有望在HJT技术路线上率先取得突破性进展,公司长期成长潜力较大。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行业扩产不及预期的风险,电池片设备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
晶盛机电 机械行业 2021-03-17 33.03 -- -- 35.44 7.30%
44.99 36.21%
详细
事件2021年3月13日,公司发布公告,近日与中环协鑫、中环光伏签订光伏设备订单,金额合计20.79亿元。 与中环签订大额订单,公司短期业绩或将提速近日,公司与中环协鑫、中环光伏签订20.79亿光伏设备大单,拆分来看:与“中环协鑫”签订合同金额为18.12亿元,其中:全自动晶体生长炉16.18亿元(2021年5月31日前完成交付)、单晶硅棒加工设备1.94亿元(2021年6月30日前完成交付);与“中环光伏”签订合同金额为2.67亿元,全部为线切机(2021年9月30日前完成交付)。公司与中环股份保持了多年的业务合作,中环是全球光伏单晶硅片领先企业,规模大、资金实力雄厚,具备良好的履约能力。此次设备合同的签订,充分体现了公司晶体生长设备及智能化加工设备的市场竞争力和技术先进性,总金额约占公司2019年营业收入的66.85%,将对公司业绩将产生积极影响,强化公司在晶体生长加工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 硅片设备龙头长期受益于下游的扩产浪潮公司是我国晶体生长设备龙头,特别是在光伏领域,依然是国内硅片大厂新增产能的优势供应商,客户覆盖了除隆基以外的几乎所有硅片厂商,与国内知名光伏企业均保持着深入的合作关系。截止2020年9月30日,公司未完成订单合计59亿元,保持新增订单市场份额第一。根据国家能源局最新统计,我国2020年光伏新增装机48.2GW,远超市场预期。另据CPIA测算,十四五全球光伏装机量预计达到222-287GW,较十三五大幅提升73%-123%。光伏行业发展持续向好,叠加单晶硅大尺寸技术加速迭代,市场需求有望大幅增长,国内硅片厂商加大投资扩产,必将带来较大的设备需求。公司是硅片设备龙头,完成了从单一长晶设备制造商向晶片材料装备供应商转型,订单业绩有望持续走高。 半导体业务进展顺利,有望迎来发力期公司目前已形成8英寸硅片晶体生长、切片、抛光、外延加工设备全覆盖,产品已经批量进入客户产线,国产化加速落地;公司已成为国内稀缺的具备12英寸半导体级单晶炉生产能力的国产供应商,已实现小批量出货,同时12英寸加工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也在加速推进。第三代半导体方面,公司已经开发出SiC长晶炉、外延设备,其中SiC长晶炉已经交付客户使用,外延设备完成技术验证,产业化前景较好。公司的半导体硅片抛光液、半导体坩埚、磁流体等重要半导体零部件、耗材已经取得客户的认证应用,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国内半导体材料客户中的综合配套能力。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0年至2022年归母净利分别为8.57亿、12.94亿和17.62亿,EPS为0.67元、1.01元和1.37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49x、33x和24x。参照行业可比公司,公司估值优势明显。公司是我国晶体生长设备龙头,同时向半导体设备和蓝宝石材料领域拓展,公司长期成长潜力较大,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硅片行业扩产不及预期的风险,半导体硅片国产化进程不及预期的风险。
先导智能 机械行业 2021-03-09 79.13 -- -- 80.23 1.39%
98.00 23.85%
详细
事件 2021年 2月 26日,公司发布公告:与 CATL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之补充协议,明确战略合作的细节和目标。 与 CATL 签订战略合作补充协议,明确合作的细节和目标。《补充协议》指出,未来三年内,在公司产品质量、服务、技术、价格等条件有竞争力的前提下,CATL 按不低于电芯生产核心设备(包括涂布、卷绕、化成等)新投资额 50%的额度给予公司优先权。根据对全球动力电池未来需求量的预测,预计 CATL 在 2021-2023年电芯生产核心设备总采购额分别约 100亿元、120亿元和 155亿元,因此公司2021-2023年的订单金额预计不低于 50亿元、60亿元和 77.5亿元。假设毛利率为 35%、净利率为 14.5%,对应净利润分别为 7.23亿元、8.67亿元和 11.20亿元。同时,公司还将为 CATL 提供设备的日常运维服务、智能物流等设备,另外考虑两强联合集采带来成本下降,预计本次战略合作在未来三年内将增加公司收入 247.44亿元,毛利 90.18亿元,净利润 38.79亿元。 CATL 全额参与公司定增,战略入股实现深度捆绑 2020年 9月,公司宣布以定向增发方式募资 25亿元,宁德时代全额认购,约占发行后总股本的 7.3%,增发完成后成为公司第三大股东,通过这一方式公司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关系和业务绑定将更加深入。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华南总部制造基地项目建设、现有老旧基地升级改造和补充流动资金,资金不足部分由公司自筹解决。同月,公司斩获宁德时代 32亿元大额订单,占 2019年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69%。短期看,2021年业绩驱动力十足;中长期看,与 CATL 实现深度捆绑,公司龙头地位稳固。 与 Northvolt 达成战略合作,合力开拓欧洲市场。 2019年,公司与Northvolt 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计划在未来进行约 19.39亿元的业务合作。Northvolt 成立于 2016年,是欧洲唯一一家本土的第三方动力电池初创企业。2019年,Northvolt 获得 10亿美元的股权融资,用来将瑞典的电池工厂 Northvolt Ett 扩建为“超级工厂”,这将是欧洲首个锂离子电池超级工厂。该超级工厂预计于2021年实现大规模生产,初期年产量为 16GWh,随后可达 32GWh 以上。同年,Northvolt 与大众宣布合资设立 Northvolt Zwei 厂,规划产量 16GWh。据悉,2030年Northvolt 计划实现约 150GWh 的电池产能,相当于欧洲市场需求的1/4。公司与 Northvolt 建立战略合作和长期伙伴关系,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入欧洲锂电池市场,这将进一步提升公司锂电设备技术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0年至 2022年归母净利分别为 8.80亿、13.60亿和 17.90亿,EPS 为 0.97元、1.50元和 1.97元,当前股价对应 PE为 80x、52x 和 39x。参照可比公司,公司估值优势不明显。但公司是全球范围内锂电整线设备龙头,深度捆绑下游巨头 CATL,随着锂电行业新一轮扩产周期的到来,公司将深度受益,维持“推荐”评级。
晶盛机电 机械行业 2021-02-01 42.30 -- -- 44.55 5.32%
44.55 5.3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7.97亿元-9.56亿元,同比增长25%-50%,扣非归母净利润7.51亿元-9.16亿元,同比增长23%-50%。 业绩持续高速增长,Q4单季略超预期近期,公司公布2020年业绩预告:受益于光伏设备订单量持续增长,公司2020年业绩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7.97亿元-9.56亿元,同比增长25%-50%;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51亿元-9.16亿元,同比增长23%-50%。其中,Q4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2.73亿元-4.32亿元,同比增长65%-161%,表现略超市场预期。 硅片设备龙头长期受益于下游的扩产浪潮公司是我国晶体生长设备龙头,特别是在光伏领域,依然是国内硅片大厂新增产能的优势供应商,客户覆盖了除隆基以外的几乎所有硅片厂商。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新取得光伏设备订单超过45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保持新增订单市场份额第一。公司与国内大型知名光伏企业中环股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上机数控、阿特斯等均保持着深入的合作关系。根据国家能源局最新统计,我国2020年光伏新增装机48.2GW,远超市场预期。另据CPIA测算,十四五全球光伏装机量预计达到222-287GW,较十三五大幅提升73%-123%。光伏行业发展持续向好,叠加单晶硅大尺寸技术加速迭代,市场需求有望大幅增长,国内硅片厂商加大投资扩产,必将带来较大的设备需求。公司是硅片设备龙头,完成了从单一长晶设备制造商向晶片材料装备供应商转型,订单业绩有望持续走高。 半导体业务进展顺利,有望迎来发力期公司目前已形成8英寸硅片晶体生长、切片、抛光、外延加工设备全覆盖,产品已经批量进入客户产线,国产化加速落地;公司已成为国内稀缺的具备12英寸半导体级单晶炉生产能力的国产供应商,已实现小批量出货,同时12英寸加工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也在加速推进。第三代半导体方面,SiC具有功耗低、耐高压、散热强、尺寸小等显著优势,有望逐步替代硅基功率器件。公司已经开发出SiC长晶炉、外延设备,其中SiC长晶炉已经交付客户使用,外延设备完成技术验证,产业化前景较好。公司的半导体硅片抛光液、半导体坩埚、磁流体等重要半导体零部件、耗材已经取得客户的认证应用,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国内半导体材料客户中的综合配套能力。 以蓝宝石生长设备为切入点,布局消费电子领域在蓝宝石材料领域,公司拥有国际领先的超大尺寸蓝宝石晶体生长技术,建立了从长晶到切磨抛环节的生产能力,与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视窗防护制造龙头蓝思科技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建设蓝宝石材料制造基地,为蓝宝石材料在消费电子应用领域的规模应用提前布局。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0年至2022年归母净利分别为8.59亿、12.54亿和16.64亿,EPS为0.67元、0.98元和1.29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63x、43x和32x。参照行业可比公司,公司估值优势明显。公司是我国晶体生长设备龙头,特别是在光伏领域,客户覆盖了除隆基以外的几乎所有硅片厂商,同时向半导体设备和蓝宝石材料领域拓展,公司长期成长潜力较大。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硅片行业扩产不及预期的风险,半导体硅片国产化进程不及预期的风险。
迈为股份 机械行业 2021-01-28 531.12 -- -- 607.77 14.43%
648.00 22.01%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0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3.65亿元-4.05亿元,同比增长 47.45%-63.61%,其中非经常性损益为 6700万元左右。 业绩高速增长,基本符合预期 近期,公司公布 2020年业绩预告: 受益于丝网印刷设备销量稳步上升,公司 2020年销售收入及营业利润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3.65亿元–4.05亿元,同比增长 47.45%-63.61%,基本符合预期。另外,由于收到的政府补助资金等原因而产生一定的非经常性损益,预计对净利润的影响约为 6700万元,对应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2.98亿元-3.38亿元,同比增长30.70%-48.25%。 丝印龙头优势依然显著,受益于下游的扩产需求 在传统 PERC 领域,公司是丝网印刷行业的绝对龙头,市占率超 70%,已超越 Baccini、DEK、ASYS 等海外厂商,成功打破国外垄断、替代进口设备。公司开发的二次印刷与双头双轨设计,目前产能可达到单轨 3400片/小时、双轨 6800片/小时,碎片率小于 0.1%,印刷精度±5微米,为业内领先水平,与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阿特斯、隆基股份、通威股份等主流光伏企业保持良好合作。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最新统计,2020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 48.2GW,超出市场预期,光伏行业整体呈现高景气度,公司有望受益于下游电池片厂商持续的产能扩张,业绩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提前布局真空,向 HJT 整线提供商跃进 公司提前布局 HJT 领域,致力于提供整线设备。HJT 四个主要工艺环节中,制绒清洗环节与 YAC合作、非晶硅沉积环节 PECVD 设备自主开发、TCO 制备环节 PVD 设备与冯·阿登纳合作,金属化环节设备自主开发,公司自研设备在 HJT整线中价值占比可达 90%。其中,技术难度最大、设备价值量最高的真空环节,公司已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产品已在通威产线上充分验证,并亮相宣城项目:2019年为通威合肥 HJT 中试线提供 PECVD 设备,目前该设备各项数据指标稳定;2020年 8月,中标安徽宣城 500MW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生产线,为价值量 1.88亿元的 HJT 整线设备,包含两套制绒清洗、一套 PECVD 及一套丝网印刷线,PECVD 设备产能达到 8000片/小时,达业内领先水平。还中标了两套合计 0.6亿元的 PVD设备订单,合计产能 13500片/小时。PVD 的首次亮相,表明公司的PVD 设备已完成研发,具备量产条件。目前,PERC 丝印成套设备单GW 设备投资约为 5000-6000万元,而 HJT 整线单 GW 国产设备投资可达 5-6亿元。公司提前布局,有望实现由 PERC 丝网印刷设备商向HJT 整线设备提供商的跃进,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激光技术立足于光伏,同时多元化布局 OLED 光伏领域,公司主要提供 PERC 激光开槽设备、SE 激光掺杂设备,凭借高性价比、丝印配套优势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市占率位居第二;OLED 领域,公司以 Cell 段激光切割为主,模组段切割和激光修复仍在研发,其中,CELL 段设备,中标维信诺固安 AMOLED 面板生产线激光项目,2020年已成功交付客户,成功打破了日韩企业的垄断。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0年至 2022年归母净利分别为 3.82亿、5.60亿和 7.52亿,EPS 为7.32元、10.74元和 14.42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74x、50x 和 37x。参照行业可比公司,公司估值优势不明显。但公司是光伏领域的丝网印刷龙头,市场占有率较高,布局 HJT 转型升级成为整线设备提供商,未来成长空间广阔,维持“推荐”评级
全信股份 机械行业 2020-12-30 14.29 -- -- 17.13 19.87%
17.13 19.87%
详细
军用高端线缆专家,布局光电信息传输产业 公司以军工业务为核心,主要从事军用光电线缆及组件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业务,目前产品覆盖航空、航天、船舶、兵器、电子五大 军工领域。公司以军用线缆业务为主线,推行协同发展战略,先后收 购全信光电、上海赛治,布局光电系统。同时积极探索民品业务,设 立全信轨道交通,开拓轨交高端线缆市场,与军品业务形成有益补充。 2019年 4月,公司与成飞所签订《产权交易合同》,全信光电成为 公司全资子公司。 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4492.73万元,净利润 673.52万元。 未来公司将以全信光电系统为技术平台,定位光电系统级产品。 国防投入增长提升配套需求,线缆传输核心业务持续发力 近年来, 我国军事装备的国产化率和自主可控要求大幅提升,带 动军工线缆、光纤总线等配套业务快速发展。 2020年我国军工线缆行 业规模有望突破 12亿元。公司在军工线缆领域的核心配套地位十分稳 固, 2020年上半年年公司线缆及组件(包括光电系统产品)营业收入 上升至 2.99亿元,比上年增长约 11.3%,预计未来几年受公司线缆及 组件业务将深度受益于新机型的强劲拉动,业绩保持较快增长。 转让常康环保、注销南京赛创,公司轻装上阵再度启航 2018年, 子公司常康环保未完成业绩承诺,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 备 5.08亿元,系归母净利润亏损 2.53亿元的主要原因。 2020年 11月, 公司与赛瑞鸥签署股权转让协议,约定以 5340万元的价格转让常康环 保 60%股权。 此外,从事热传输业务的子公司南京赛创由于经营不佳, 2018年度全额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360万元。 2020年 6月,公 司已完成南京赛创的清算注销工作。 公司对业务外延的调整有利于集 中优势资源、实现资源整合,重新聚焦光电信息传输主业。 行业估值的判断与评级说明 预计公司 2020年至 2022年归母净利分别为 1.49亿、 1.55亿和 1.87亿, 扣非后净利润增长可观, EPS 为 0.51元、 0.53元和 0.64元,当前 股价对应 PE 为 30x、 29x 和 24x,维持“推荐”评级。
振华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10-30 43.58 -- -- 45.98 5.51%
63.74 46.26%
详细
1.事件公司发布三季报,营收30.71亿元,同比增长2.44%,归母净利3.59亿元,同比增长20.25%,扣非净利3.10亿元,同比增长31.50%,EPS为0.70元。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一)聚焦主业成效显著,Q3业绩增长明显提速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44%、20.25%,业绩实现稳定增长。其中,公司核心业务新型电子元器件板块通过加大市场开拓,营业收入同比增加3.99亿元,若剔除2019年深圳通信的收入贡献,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02%。 单季来看,第三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6.84%和120.72%,业绩改善有加速趋势。在完成不良资产剥离后前三季度营业成本同比减少3.09亿元,高附加值军品收入占比提升直接拉动公司毛利率同比大幅+9.02pct。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前三季度公司业绩仍一定程度地受到不良资产减值的影响,目前对深圳通信的资产减值已全部计提,未来公司或将轻装上阵,业绩增长有望换档提速。 (二)完成不良资产剥离,聚焦基础元器件主业近年来,经过持续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特别是2019年完成对深圳通讯的资产剥离,并对持有的深圳通信的其他应收款和委托贷款净额全额计提了信用减值损失,至此困扰公司业绩增长的因素已完全清除,未来公司将轻装上阵。 目前,公司主业已经非常明确,高度聚焦于核心业务新型电子元器件,主要包括钽电解电容器(振华新云)、片式电阻器(振华云科)、片式电感器(振华富)、半导体分立器件(振华永光)、微型继电器(振华群英)、厚膜混合集成电路(振华微)等产品,逐渐发展成为国内技术实力最为雄厚、配套种类最为齐全的军用电子元器件核心供应商。与此同时,在国产化提速的驱动下,在大数据、区块链、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牵引下,公司对振华云科增资6385万元,用于提升振华云科电子陶瓷材料的研发生产能力,MLCC介质材料等电子功能材料在满足自用的同时开始向外批量销售,进一步丰富了公司在基础电子元器件领域的配套种类。 (三)联手森未科技,向高端芯片加速转型IGBT是电力电子领域理想的开关器件,是军民用市场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功率半导体器件之一,同时在诸多新兴行业(如轨道交通、电动及混合动力汽车、风力及光伏发电、智能电网等)也为IGBT提供了巨大的应用市场。IGBT的需求不断增大。 目前,IGBT芯片制造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国际半导体巨头手中,我国相关应用市场被完全垄断,掌控关键核心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将国际领先技术和国防建设需求相结合,成为眼下公司亟待解决的难题。自2015年以来,公司与成都森未科技就IGBT产品研发一直在展开积极合作,并取得较大进展,研发的IGBT产品已实现向市场的小批量量产及销售。振华永光基于对IGBT产业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判断,公司在2019年完成对成都森未科技20%的股权收购。森未科技的IGBT产品可对标英飞凌,拥有国内一流的IGBT技术研发团队和第4代Plan-NPTIGBT技术、第5代Plan-FS-IGBT技术和第6代trench-FSIGBT技术自主开发能力。永光与森未强强联手,叠加国内自主可控、国产替代的刚性需求强烈,我们预计公司IGBT业务发展前景将持续向好。 (四)集团旗下优质上市平台,存在优质资产注入预期公司第一大股东——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近年来陆续通过资产置换、非公开发行股票等方式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目前还有多家电子元器件类企业仍在体外,如振华风光、成都华微,其中振华风光主要从事数字放大器、芯片封装等业务;成都华微主要从事AD/DA和FPGA的芯片设计制造,两者均属大规模集成电路行业,未来一旦成功注入,将对上市公司有较为可观的业绩增厚。 3.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0年至2022年归母净利分别为4.85亿、6.96亿和8.93亿,EPS为0.94元、1.35元和1.73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47x、33x和26x。 参照行业可比公司,公司估值有一定优势。考虑剥离不良资产后公司轻装上阵,军工电子业务全面发力,盈利能力有望加速提升,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军用电子元器件国产化替代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IGBT产品放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航天发展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0-10-28 21.28 -- -- 22.00 3.38%
31.86 49.72%
详细
1.事件公司发布三季报,前三季度营收28.78亿元(+22.37%),归母净利4.18亿元(+35.79%),扣非净利3.82亿元(+34.08%),EPS为0.26元。Q3单季营收9.46亿(+10.04%),归母净利1.06亿(+24.37%),扣非归母净利0.84亿(+1.59%)。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一)防务装备产业带动,全年业绩快速增长可期经营层面,2020Q3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2.37%、35.79%,增收更增利,究其原因主要是防务装备等产业收入的快速增长以及盈利能力的提升所致。受益于期间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的显著降低,公司在综合毛利率下滑3ppt的情况下,依然实现了净利率1.53ppt的提升。 此外,公司Q3单季营收和归母净利分别增长10.04%和24.37%,略低于预期,锐安科技收入确认延迟或是主因之一。 但四季度作为公司产品集中交付的重要节点,过去两年Q4收入和净利全年占比的均值约为48.3%和46.2%,我们预计今年Q4利润占比依然将维持较高水平,看好公司Q4的业绩表现。 运营层面,公司三季度存货余额13.46亿,较年初增长约76.18%,高增长的原因主要是疫情对产品交付的扰动和公司备产需求增加。合同负债4.21亿元,较年初增长约153.61%,该指标反映了公司接单情况较好。后续随着产品交付进度加快,公司全年业绩快速增长可期。 现金流层面,受防务装备产业销售商品回款加速回流影响,公司销售商品现金流入同比增加57.77%,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增加40.28%,现金流改善较为明显。 (二)大力推进资本运作,确立五大业务方向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军用产业和民用产业领域的信息技术企业,以电子信息科技为主业,通过持续的资产结构调整,目前主要业务涵盖数字蓝军与蓝军装备、5G通信与指控装备、网络空间安全、微系统、海洋信息装备等五大领域,形成“内生+外延”双轮驱动的优势局面。 存量业务方面:电子蓝军装备依然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业内龙头地位稳固,2017年公司完成江苏大洋65%股权的收购,升级成为高速水上目标系统总体单位,同时继续将蓝军业务做大做强,论证筹建蓝军装备研究院,统筹蓝军板块;通信与指控系统方面,随着军改影响逐渐消除,业绩持续改善明显,稳步推进新一代通信技术研究院建设,实现5G通信军民产业协同发展。新领域产业方面:网络信息安全领域,通过新设、收购方式加速外延发展,稳步推进锐安科技控股权收购,为构建网络信息安全综合解决能力、打造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国家队夯实基础;在通信指控领域,与重庆市共同签订《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院合作项目战略框架协议》,推动在重庆投资发展5G、6G等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产业,着力打造研发及产业平台;微系统板块,与航天科工内部单位共同设立微系统技术公司,布局新一代武器装备系统级芯片及复杂微系统的技术开发和研制生产,并逐步向民用领域扩展,部分产品实现快速落地,形成较为可观的收入。 (三)背靠科工集团,资源优势明显公司依托科工集团特有的央企战略地位和航天品牌优势,不仅具有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方面的便利,也具备与军方及其他军工企业合作的优良基础。公司定位明确,是集团公司“新产业、新领域的拓展平台”。公司在注重传统优势业务发展的同时,积极拓展新业务,推动系统内企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发展,最大限度发挥内部资源利用效率和充分激发混合所有制企业活力,提升企业市场化配置资源的综合能力,推动更高质量发展。 (四)优化产业结构,持续推进非核心资产的剥离与处置公司适时开展亏损企业治理、低效公司清理工作,持续推进公司产业结构优化、变革升级进程。电磁防护产业实现军品聚焦,推动完成原欧地安民品业务剥离,欧地安分拆军品成立航天长屏、南京波平,推动航天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3.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0年至2022年归母净利分别为9.32亿、12.40亿和16.11亿,EPS为0.58元、0.77元和1.00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37x、28x和21x。 参照行业可比公司,公司估值优势较为明显。公司是典型的国防信息化标的,业绩增长持续性较强,依然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标的公司业绩承诺不达预期的风险,产品交付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高德红外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09-28 34.23 -- -- 36.78 7.45%
43.10 25.91%
详细
1.事件 9月23日,公司发布公告,收到与客户签订的政府装备类产品订货合同,合同金额为6420万元。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军品研制生产任务饱满,红外龙头地位稳固 公司此次与客户签订的是政府装备类产品订货合同,合同金额为6420万元。自今年年初以来,公司已发布五次重要军品合同公告,合计8.47亿元,占2019年营业收入的51.69%,将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公司凭借多年来在红外行业的技术领先和创新优势,一方面实现了各型号产品的陆续定型和批量供货,另一方面陆续承担了我军多个新型号高端装备类系统产品的研制工作,大幅提升了公司产品在各军兵种的大批量应用程度,巩固了公司在国内红外军品领域的龙头地位。 (二)军民业务齐发力,上半年业绩持续高速增长 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6亿元(同比+76.50%),实现归母净利润5.18亿元(同比+246.70%),业绩持续高速增长,表现略超预期,具体来看: 收入方面,我们认为主要是疫情下红外测温产品需求上升以及军品订单持续放量带动公司收入迅猛增长,分业务来看:首先,政府装备类产品,在巩固既有型号产品任务高质量交付的同时,一方面多个重点型号产品在今年完成定型并实现了首批批量订货,另一方面,在军贸完整武器系统方面实现首次订单销售,母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7.44亿元(同比+87.62%),净利润1.07亿元(同比+82.58%);其次,民品方面,由于全球疫情的爆发,市场对红外测温产品的需求大幅提升,子公司智感科技出货量远超去年全年数量,上半年实现收入5.33亿元(同比+354.63%),净利润2.80亿元(同比+1090.78%);第三,核心器件领域,受益于政府装备类及民用产品市场对国产化红外芯片需求增大,公司芯片除自用外,外销比重快速提升,子公司高芯科技上半年实现收入3.64亿元(同比+94.61%),净利润2.07亿元(同比+194.00%)。 利润方面,除了主营业务增长的强劲带动外,毛利率提升和费用率下降也是业绩大幅提升的重要原因。毛利率方面,上半年同比大幅提升19.40pct,除了产品结构变化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公司产品规模效益带来了制造成本的显著下降;期间费用率方面,同比下降15.35pct,其中,管理费用率下降最为明显(同比-11.95pct)。 (二)完成全产业链布局,转型升级为武器系统提供商 多年来公司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及全产业链布局:构建了从底层红外核心器件,到综合光电系统,再到顶层完整武器系统总体的全产业链布局,成功搭建了一个完整的现代军工集团科研生产体系,逐步完成了由政府装备类产品配套商向完整武器系统提供商的转型发展,是国内首个取得完整武器系统总体资质的民营企业。 (三)核心器件自主可控优势显著 公司全面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红外芯”,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品线最完整的红外热成像探测器芯片提供商,是国内唯一一家能同时大批量提供制冷、非制冷两种探测器芯片的民营企业。 公司制冷型、非制冷型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已批量装备于国内多个政府装备类产品型号中;同时紧盯西方最先进技术的Ⅱ类超晶格红外探测技术,目前已中标装备于国内某高端型号装备产品;随着晶圆级封装探测器芯片的批量生产,高成本、低量级的难题得以攻克,未来将直接带动公司产品逐渐普及至诸多新兴民用领域。 (四)订单放量产能释放,军品业绩增长可期 公司凭借核心器件国产化的大批量生产优势、红外行业的技术领先及创新优势,持续推动综合光电系统及高端装备产品的科研生产工作。在多类型型号政府装备类产品竞标项目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陆续承担了多个重点型号高端装备类系统产品的研制、生产任务。在巩固既有型号产品任务的高质量交付的同时,多个重点型号产品在今年完成定型并实现了首批批量订货。在出口领域,上半年公司在军贸完整武器系统方面首次实现了订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据公司公告,自今年年初以来已签署5项重大军品合同,订单金额接近8.5亿元,后续产品的陆续交付及收入确认,将对公司未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五)民品业务取得突破进展,打造红外生态圈 2019年晶圆级红外封装探测器芯片量产,低功耗、低成本、小型化的产品特点和生产优势凸显,解决了多年来困扰红外新兴民品应用高成本、低量级的难题。公司以此为契机,加速推进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消费品化,公司在测温、交通夜视、智能家居、个人视觉、消费电子、安防监控等新兴领域均取得一定突破。重要子公司智感科技在2020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实现了355%、1091%的同比增长。另外,此次疫情爆发也充分激发了社会对红外设备重要性的认知,有望进一步打开民品市场空间。 3.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0年至2022年归母净利分别为8.82亿、10.86亿和13.40亿,EPS为0.55元、0.68元和0.84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62x、50x和41x。 参照行业可比公司,公司估值优势不明显。但作为国内红外行业龙头,公司核心技术实力突出,军品订单持续放量,民品业务发展迅速,业绩增长持续性较强,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需求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民品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中航电测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09-02 15.80 -- -- 17.44 10.38%
18.50 17.09%
详细
1.事件 公司发布半年报,营收8.22亿元,同比增长5.26%,归母净利1.43亿元,同比增长15.08%,扣非净利1.41亿元,同比增长14.02%,EPS为0.24元。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各项业务平稳有序,公司业绩快速增长 面对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公司全力组织科研生产,弥补生产交付差距,同时紧抓行业发展机遇,2020年上半年实现了经营业绩平稳增长,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5.26%、15.08%。其中,二季度单季业绩恢复明显,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8.49%与16.66%,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分业务来看: 应变电测与控制业务:实现业务收入3.63亿元(同比+9.03%),营收占比44.21%,是收入的主要来源。公司紧抓消费电子、智慧物流、公路计重、畜牧饲养等行业的发展机遇,积极布局产品在新兴行业领域的应用,促进应变电测与控制业务的稳定发展。 航空与军品业务:实现业务收入1.50亿(同比+0.70%),其中子公司汉中一零一贡献最大,实现营业收入1.06亿元(同比+9.05%),净利润795.72万元(同比+73.73%),主要是由于下游客户需求旺盛,军品生产任务增加,测量控制设备类产品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同时由于毛利较高产品收入增加,带动利润快速增长。 智能交通业务:实现业务收入2.68亿(同比+3.87%),石家庄华燕积极组织售后服务人员安装调试,推进新能源车改装等新项目落地,有效降低了疫情对智能交通业务的影响。利润端,由于新兴业务前期投入成本较高,销售服务费用同比增长,石家庄华燕净利润同比下降4.64%。 费用方面,公司期间费用率上升1.85pct,其中,主要是由于石家庄华燕为加快对发出商品的安装进度,导致公司销售费用率整体上升0.34pct;另外,由于研发人员人工支出的增长以及科研试制领用的原材料增加,导致研发费用率上升2.15pct。我们认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是必要的,而销售费用的上涨是公司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的短期举措,这与公司近年来一直倡导的提质增效并不矛盾。 另外,公司综合毛利率40.47%(同比+2.97pct),主要是应变电测与控制业务、航空和军工业务毛利率大幅提升所致,两者同比分别增长3.60pct、6.04pct。存货方面,期末余额4.35亿元,同比增长44.58%,增幅较大的原因是公司为保障生产按期交付,原材料采购储备及在制品领料投入增加,表明公司生产任务饱满,全年业绩持续快速增长可期。 (二)民品拓展有力,军品稳定增长 作为应变测控领域的龙头企业,近年来公司“内生+外延”并重,一直致力于传统业务的转型升级,以实现多领域协调发展。目前来看,公司已经在健康医疗、消费电子、车联网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积极布局新零售和智慧物流等新领域。为提升业务配套层级和议价能力,公司积极向产业链下游拓展,应变测控业务已经逐步转型升级成为系统级产品供应商,进一步打开未来的成长空间。另外,公司军品广泛应用于我国主力直升机、运输机等型号,预计随着新型装备加速列装,公司军品业务将持续受益。 (三)员工持股计划出台,助力公司长远发展 公司于2019年5月7日通过了《关于回购公司股份的方案》,至2020年5月7日完成回购计划,累计回购545.81万股,成交金额5049.96万元。于2020年6月4日推出首期员工持股计划,参与员工包括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预计不超过204人。目前公司管理层和技术骨干整体持股较少,且部分核心员工没有持股。我们认为,本次激励计划若成功推行,建立、健全了公司长效激励约束机制,有利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吸引和保留优秀管理人才和业务骨干,提高公司员工的凝聚力和公司核心竞争力,同时大大增强公众投资者对公司信心。 3.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0年至2022年归母净利分别为2.58亿、3.12亿和3.71亿,EPS为0.44元、0.53元和0.63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35x、29x和24x。 参照行业可比公司,公司估值有一定优势。公司各项业务齐头并进,业绩增长持续性较强,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军品订单不及预期的风险。
海格通信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0-07-02 12.93 -- -- 14.78 14.31%
15.96 23.43%
详细
1.事件。 公司发布公告,近日收到与特殊机构客户签订的订货合同,主要为无线通信(含数字集群、卫星通信)、北斗导航产品及配套设备,合同总金额约2.83亿元,占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营业收入的6.14%,合同履行将对公司业绩将产生积极影响。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公司新签大额订单,全产业链布局优势显著。 公司在无线通信、导航领域具有60余年的专业底蕴,作为我国无线通信、导航及信息化领域最大的整机和系统供应商之一,具备芯片→模块→天线→终端→系统及运营服务的全产业链产品研制与服务能力,全频段覆盖、产品系列全、用户覆盖广,产业优势明显。 公司此次与特殊机构客户签订的订货合同,主要为无线通信(含数字集群、卫星通信)、北斗导航产品及配套设备,总金额约2.83亿元,占2019年营业收入的6.14%,将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随着国防信息化建设继续加强,可以预见未来在军品市场的潜力广阔。 (二)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完成,导航业务有望进入快速发展期。 近日,北斗三号已完成全球组网,考虑系统调试时间,或将于2021年正式投入使用。在北斗导航领域,公司拥有全产业链研发与服务能力,突破了北斗三号核心技术,特别是首发面向北斗三号应用的全频点覆盖的卫星导航高精度射频+基带全芯片解决方案。我们认为,三号全球组网的完成,将为北斗应用市场注入全新活力,作为公司主营优势业务之一,北斗导航将有望进入快速发展期,从而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三)5G时代基站迎来井喷,蓄力公司运维业务。 国内5G经过2019年试商用建设,目前市场、技术、政策面驱动要素日臻成熟,5G建设有望提速。5G时代宏基站数量庞大,运维需求上升。根据工信部数据,截至2019年底我国共建成5G基站超13万个,预计2020年我国将建设超过60万-80万个5G宏基站,提速明显。 子公司海格怡创是中国移动老牌运维承包商,通过对不同业。务类型和环节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了跨技术专业、多网络制式、多厂家设备的全业务服务模式。公司中标广东移动5G通信主设备安装和室内覆盖工程项目,继续保持在广州移动运维项目中的领先份额,是广东移动5G切片式网络搭建的核心服务供应商,迎来公司在“十四五”5G建设和应用服务的良好开局。 3.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0年至2022年归母净利分别为6.64亿、8.32亿和10.71亿,EPS为0.29元、0.36元和0.46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44x、35x和27x。 参照行业可比公司,公司估值优势明显。公司四大业务齐头并进,具备高估值的北斗导航业务进入快速发展期,业绩增长持续性较强,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需求落地不及预期;北斗民用市场发展不及预期;运营商网络优化市场竞争激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