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4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迈为股份 机械行业 2023-02-06 418.00 -- -- 428.93 2.61%
428.93 2.61% -- 详细
事件:三五互联发布公告,控股孙公司琏升光伏与迈为股份签订《设备采 Table_Summary]购合同》,拟向迈为股份购买 1.2GW HJT 电池生产线。 投资要点 获三五互联 1.2GW 整线订单, HJT 新进入者扩产纷至沓来: 三五互联2022年 12月 25日公告拟与眉山市丹棱县人民政府签署项目投资协议,建设 5GW 异质结电池 5G 智慧工厂项目,总投资 25亿元, 5GW 生产线预计将于 2024年 12月前全部建成并正式投产。本次签约,迈为股份提供三五互联 2条 HJT 电池生产线,产能为 0.6GW/条,共计 1.2GW,全部用于 5GW 超高效异质结电池 5G 智慧工厂项目。 充分受益于新进入者招标热潮,整线订单有望持续提升公司市占率: HJT 作为电池片环节的革命性技术目前仍处于扩产早期,传统厂商尚未大规模布局,新进入者此时投资扩产可获得先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因此新进入者数量持续高增。我们认为尚不具备光伏电池生产经验的新进入者出于降低风险、减少各环节设备磨合调试成本等方面考虑,更偏向于选择 HJT 整线设备,例如金刚光伏一期 1.2GW 及二期 4.8GW 均选择迈为作为整线设备供应商。近期 HJT 新进入者三五互联、奥维通信、海源复材、乾景园林、正业科技共规划 24GW 电池项目,设备招标有望启动且选择整线设备可能性高。我们认为迈为专利保护完善且通过存量产线反馈加速技术改进,能够保持整线供应方面先发优势,公司将充分受益于新进入者招标热潮,通过整线订单进一步提升公司市占率。 设备持续降本即将加速 HJT 行业扩产爆发,迈为具备高订单弹性: 目前 HJT 整线设备价值量约 4亿元/GW,随着 2023-2024年零部件国产化替代、国产零部件扩产加速的规模效应显现, HJT 设备的单 GW 投资额可降低至 3-3.5亿元。我们预计 2024年设备单 GW 投资额有望降低至约 3亿元,若电池片单 W 利润为 0.14元,则此时回本期约为 2年,传统厂商布局叠加新进入者加码,即将迎来 HJT 扩产爆发(测算过程见图)。我们预计 2023年 HJT 扩产 60-80GW,考虑迈为股份 80%市占率及 HJT 设备价值量 3.5亿元/GW,预计 2023年迈为潜在 HJT 设备订单体量 168-224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公司为 HJT 整线设备龙头受益于 HJT 电池加速扩产,长期泛半导体领域布局打开成长空间。我们维持公司 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为 9.80/19.13/28.42亿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为 75/38/2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 HJT 扩产不及预期,新品拓展不及预期。
迈为股份 机械行业 2022-11-02 477.12 -- -- 526.00 10.24%
526.00 10.24%
详细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三季报。22年前三季度营收 30.26亿元,同比+38.01%,归母净利润 6.87亿元,同比+50.62%,扣非归母净利润 6.35亿元,同比+50.51%。22Q3营收 12.55亿元,同比+32.67%,归母净利润 2.91亿元,同比+42.50%,扣非归母净利润 2.76亿元,同比+49.62%。 22年订单有望或超 20GW,为 23-24年业绩增长提供支撑。公司毛利率 36.7%,环比-2.93pct,同比-1.48pct,净利率 22.33%,环比-0.35pct,同比+1.27pct,维持较高水平。22年前三季度合同负债 34.70亿元,同比+58.0%,环比+22.9%;存货 41.14亿元,环比+12.6%,同比+47.2%。 2021年全行业 HJT 整体市场订单达到 8.1GW(不包括欧洲),较 2020年增长 330%,其中公司获得 5.8GW 订单,市占率达 72%。我们预计22年在手订单有望超 20GW,对应金额约 70-80亿元,增厚 23-24年业绩。公司与印度信实工业、爱康、浙江润海、华晟、宝馨、金刚玻璃等客户,或新签超过 23GW 订单,公司作为 HJT 设备龙头,保持高市占率优势,充裕订单有望支撑明年业绩高增。 效率端、成本端齐发力,公司作为 HJT 电池整线设备龙头持续推动 HJT 量产技术路线成熟化, 23年初 HJT 预计与 PERC 组件成本持平。 (一)迈为与澳大利亚 SunDrive 合作研发的 HJT 效率自 2021年 9月的 25.54%提升至 2022年 9月的 26.41%。9月 2日公司官方公众号公布采用迈为自主创新的可量产微晶设备技术和工艺研制的全尺寸(M6,274.5cm2)N 型晶硅异质结电池,其转换效率高达 26.41%。该电池效率较 3月发布的 26.07%提高了 0.34%。该批次电池的 PECVD工艺在迈为最新一代的量产双面微晶设备上完成,优化了钝化层和微晶 p 工艺,同时结合 PVD 新型 TCO 工艺。在电池的金属化方面,SunDrive 优化了其无种子层直接电镀工艺,使电极高宽比得到提升(栅线宽度可达 9μm,高度 7μm)。 (二)低铟无银技术及薄片化趋势推动持续降本。2022年 8月,公司公布采用特殊的低铟 TCO 技术与铜电镀结合,使铟的用量降到常规水平的 30%,省去昂贵的银浆成本。 另外,薄片化是 HJT 特有的降本项,华晟的薄片化也已取得成效,目前量产线硅片厚度已达 130μm,2022年目标将厚度降低至 120μm。 根据公司 8月 26日交流披露,预计 22年底或 23年初,HJT 成本与PERC 持平可以大概率实现。 2022年 HJT 预计扩产 20-30GW,23年预计 40GW 以上。 (一)首个 10GW 级组件采购协议对于行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华晟 9月 3日发布与中电建 10GW 组件采购协议(22-25年),此前华晟与大唐、华能均有相关业务合作。 (二)华晟再次大额订单合作,体现了下游客户对公司认可度。近一年来公司已累计与华晟签约 9GW 订单,包括华晟 7.2GW(12条生产线)以及 21年 1.8GW(3条产线)。(三)公司目前现有异质结设备订单已达 14.4GW,考虑金刚玻璃公告的 4.8GW、及其他国内外下游企业潜在扩产需求,公司 22年全年异质结订单也有望 在 80亿左右,大幅高于去年的 5.2亿元。预计 23年公司收入结构中,异质结设备占比有望超 50%。 投资建议:预计 2022-2024年可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8.90/16.56/22.70亿元,对应 EPS 为 5.15/9.57/13.12元,对应 PE 为 101.42/54.52/39.77倍。维持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确认不及预期;下游订单需求不及预期;下游产能落地不及预期;技术发生重大变革公司应对不力。
迈为股份 机械行业 2022-10-28 487.18 -- -- 526.00 7.97%
526.00 7.97%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16亿元,同比增长38.01%;归母净利润6.87亿元,同比增长50.6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35亿元,同比增长50.51%。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2.55亿元,同比增长32.67%,环比增长35.61%;归母净利润2.91亿元,同比增长42.50%,环比增长34.3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76亿元,同比增长49.62%,环比增长47.59%。 平安观点:业绩增长稳健,规模效应助力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毛利率38.67%、净利率22.04%,分别较上年末提升0.37和1.79个百分点,业绩增长稳健。其中,三季度实现毛利率36.7%、净利率22.33%,环比略有下降。前三季度,在规模效应影响下公司期间费用率降至16.4%,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其中受汇兑收益增加影响,财务费用率-3.85%,同比下降2.88个百分点。预计后续随着HJT等高价值量与高毛利率产品在营收占比中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水平有望继续向好。 HJT设备招标提速,在手与新签订单持续扩充。公司在手订单充裕,前三季度,随着客户预付款持续增加,公司合同负债达到34.7亿元,同比增长58.0%,环比增长22.9%;同期,公司存货金额达到41.14亿元,同比增长47.24%,环比增长12.56%,预计在产品和发出商品维持高位。去年,公司取得金刚玻璃、华晟、爱康等客户共约5.8GWHJT订单,预计今年将有部分订单实现收入确认。今年以来,下游HJT电池厂商扩产招标提速,根据我们对公司及客户关于合同披露及项目中标等公开信息梳理,公司与印度信实工业、爱康、浙江润海、华晟、宝馨科技、金刚玻璃等客户或新签超23GWHJT订单。公司为HJT设备绝对龙头,保持高市占率和高利润率优势,充裕订单有望支撑明年业绩高增。 持续加码研发投入,降本提效新技术进展顺利。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3.39亿元,同比增长71.3%;研发费用率11.26%,同比提升2.19个百分点。今年8月,公司采用低铟含量的TCO工艺结合SunDrive公司的铜电镀栅线,在全尺寸(M6,274.4cm2)单晶硅异质结电池上获得了25.94%的光电转换效率。9月,公司联合SunDrive采用公司自主创新的可量产微晶设备技术和工艺研制的全尺寸(M6,274.5cm2)N型晶硅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实现26.41%的突破。公司持续引领并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创新、降本增效。 投资建议。鉴于HJT等新技术产品盈利水平较高,且公司汇兑收益增加,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9.52亿元、14.48亿元、21.04亿元(原预测值分别为8.97亿元、13.58亿元、18.98亿元),EPS5.50、8.37、12.16元,动态PE87.3、57.4、39.5倍。光伏行业景气向上,HJT电池降本增效空间广阔,预计今年扩产规模有望达到20-30GW,明年有望达到40-50GW,公司持续引领行业发展,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行业受产业链价格波动和贸易政策等因素影响,下游装机需求不及预期。(2)HJT降本增效快速不及预期,下游扩产落地进度较慢。(3)公司半导体、钙钛矿等新型业务研发与商业化推进不及预期。
迈为股份 机械行业 2022-10-27 479.01 -- -- 526.00 9.81%
526.00 9.81%
详细
事件:2022年10月26日晚迈为股份发布2022年三季报。 投资要点业绩超预期,规模效应下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迈为股份2022前三季度营收30.2亿元,同比+38%;归母净利润6.9亿元,同比+51%;扣非归母净利润6.4亿元,同比+51%。Q3单季营收12.6亿元,同比+33%,环比+36%;归母净利润2.9亿元,同比+43%,环比+34%;扣非归母净利润2.8亿元,同比+50%,环比+48%,规模效应下利润增速均高于营收增速。2022前三季度确认的收入和利润中已有部分是HJT订单,我们预计2021年迈为获得的5.8GWHJT整线设备中,部分能够在2022年确认收入,其余受疫情影响发货、客户厂房土建和改造成微晶线等原因,我们预计将在2023年全部确认收入。 规模效应下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022前三季度毛利率为38.7%,同比+0.3pct,净利率为22.0%,同比+1.7pct;期间费用率为16.4%,同比-0.9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5.9%,同比+0.4pct,管理费用率(含研发)为14.3%,同比+1.6pct,财务费用率为-3.9%,同比-2.9pct。Q3单季毛利率为36.7%,同比-1.5pct,环比-2.9pct,净利率为22.3%,同比+1.3pct,环比-0.4pct,主要系汇兑收益带来财务费用率有所降低。合同负债&存货高增,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持续为正:截至2022Q3末公司合同负债为34.7亿元,同比+58%;存货为41.1亿元,同比+47%,侧面表明公司订单充足保障业绩高增。现金流情况良好,2022前三季度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6.3亿元,同比+52%,Q3单季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2.0亿元,2022年以来季度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均为正。 HJT产业化加速推进,迈为股份作为龙头设备商赢者通吃:目前HJT的核心降本路径均在顺利推进,例如银包铜浆料国产化、0BB技术、硅片薄片化等,我们预计2022年底HJT电池片的单W生产成本与PERC打平,2022年HJT扩产规模有望突破30GW,2023年开始全行业扩产爆发&主流大厂将开始规模扩产,2023年HJT扩产规模将超过TOPCon。迈为作为HJT整线设备龙头将迎高订单弹性,我们预计2022年到目前为止行业落地订单中迈为股份的市场份额约90%,光伏设备商赢者通吃的逻辑得到验证,我们预计2022年迈为有望获得近30GWHJT订单,光伏新业务HJT整线可达120亿元订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为HJT整线设备龙头受益于HJT电池加速扩产,长期泛半导体领域布局打开成长空间。我们上调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9.80(前值9.61,上调2%)/19.13(前值16.53,上调16%)/28.42(前值26.17,上调9%)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85/43/2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HJT扩产不及预期,新品拓展不及预期。
迈为股份 机械行业 2022-10-04 480.00 621.00 98.69% 531.23 10.67%
531.23 10.67%
详细
事件:事件:9月29日,迈为股份和金刚玻璃同时发布公告,迈为与金刚玻璃控股子公司金刚羿德签署两份《设备买卖合同》,金刚羿德拟向公司采购HJT双面微晶整线设备8条,共计4.8GW。 核心观点: 金刚玻璃原产线完成微晶改造,迈为全额斩获4.8GW设备采购,双面微晶设备获充分认可。 此次金刚玻璃设备采购,为其甘肃酒泉4.8GW 高效异质结电池片及组件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一、二期项目分别各建设1GW700W+组件和2.4GW210mm电池产能,建设周期分别为10、8个月,合计18个月;项目总投资41.9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6.91亿元,其中设备购置费及安装费用26.69亿元。 本次项目采购是金刚玻璃在其原有1.2GW异质结光伏项目(设备由迈为供应)投产基础上的扩产,且该1.2GW已于2022年3月投产,目前1.2GW项目两条产线已完成微晶改造。本次复购,并采用双面微晶工艺,同时迈为获得全部4.8GW设备采购份额,说明迈为的双面微晶HJT设备已受到客户验证和认可。根据迈为股份《HJT奔跑在正确的方向上(续)》,微晶n/p叠加可以提供超1.3%的效益提升,效率有望突破25.5%。 全行业2022年以来已落地HJT32GW采购,超过年初预期,迈为市占率80%。截至目前,经不完全统计,迈为2022年以来已累计获25.6GW HJT设备订单,全行业目前已招标/签署协议32GW(详见附表),迈为市占率80%。迈为作为HJT整线设备龙头,技术优势明显,在HJT大规模产业化前期,下游客户生产经验不足,更倾向于向龙头品牌商采购整线设备,迈为有望充分享受红利。 各方势力积极推动HJT产业化,HJT2022年以来规划产能达266.4GW。经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19日,2022年以来规划及投产的HJT产能达266.4GW,其中2022/2023年预计投产产能分别为25.7/61.4GW(详见附表)。同时,9月以来,央企等采取不同方式积极参与HJT市场,其中,电建华东院2022-2025年将从华晟新能源采购10GW异质结组件用于光伏电站EPC项目,华润电力物流、舟山海洋、爱康科技联合投资的12GW项目一期中的1.8GW设备落地。预计未来随着银包铜、薄片化、0BB等技术的验证和应用以及铜电镀技术进一步发展,HJT成本 的不断降低,叠加HJT市场接受度的持续提高,HJT扩产有望进一步加速。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9.73/16.24/ 24.03亿元,增速分别为51.4%/66.9%/48.0,成长性突出,对应当前股价的PE为86/52/35X,给予“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HJT商业化进程不及预期,政策风险,下游新增装机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迈为股份 机械行业 2022-10-03 514.99 -- -- 531.23 3.15%
531.23 3.15%
详细
事件 : 2022年 9月 29日晚公司公告金刚玻璃子公司金刚羿德拟采购双面微晶高效异质结电池生产线 8条,产能为 600MW/条,共 4.8GW。 投资要点 再获金刚玻璃 4.8GW 订单, 2022年以来新签订单已达 25GW: 2022年以来迈为股份已获 REC(4.8GW)、爱康(1.2GW)、华晟(7.2GW)、华润(1.8GW)等多家客户订单,再叠加此次金刚玻璃的 4.8GW 订单,我们预计 2022年以来迈为股份新签订单已达 25GW。 降本增效不断兑现, 2022年底 HJT 电池片生产成本有望与 PERC 打平: 目前 HJT的核心降本路径均在顺利推进,我们预计 2022年底 HJT 电池片的单 W 生产成本与PERC 打平: (1)银浆: 伴随着银浆环节的钢板印刷替代网板印刷、银包铜浆料国产化、 SMBB 和 0BB 的量产导入,我们预计 2023-2024年银浆耗量可以降低到12mg/W; (2)硅片薄片化: 薄片化是 HJT 特有的降本项,高测股份等龙头切片机企业已经研发出 80μm 硅片且效率损失极低,华晟薄片化也已取得成效,目前量产线硅片厚度已达 130μm, 2022年目标将厚度降低至 120μm,均使用高测股份的切片机。 扩产规模逐渐清晰, HJT 2022年扩产规模有望突破 30GW: 据华晟官方微信公众号,2022年 9月 29日华晟宣城 7.5GW 异质结全产业链项目开工,满产后形成 8.7GW硅片、 7.5GW 电池和 5GW 组件产能。到“十四五”末华晟宣城建成 20GW 产能,“十五五”期间产能将超 50GW。我们认为随着 HJT 降本增效加速推进, 2022年HJT 扩产规模有望突破 30GW; 2023年开始全行业扩产爆发&主流大厂将开始规模扩产, 2023年 HJT 扩产规模将超过 TOPCo。迈为作为 HJT 整线设备龙头将迎高订单弹性,我们预计 2022年迈为有望获得近 30GW HJT 订单,光伏新业务 HJT 整线可达 120亿订单。 迈为股份市占率稳步提升,龙头设备商赢者通吃: 迈为股份市占率持续提升,我们预计 2022年到目前为止的行业落地订单中迈为股份的市场份额约 90%,再次证明迈为股份 HJT 设备领域的显著优势,光伏设备商赢者通吃的逻辑再次得到验证,随着下游新玩家和老龙头扩产加速,迈为股份有望迎订单高速增长。 规模效应凸显,公司盈利能力将持续提升: 类比于光伏设备硅片环节的晶盛机电,在隆基之外的单晶炉市场占比已达 90%,得益于一款标准产品的大规模放量(月出货量可达 1000台),晶盛机电毛利率约 40%、净利率约为 30%,高盈利能力充分体现了规模效应。故我们认为随着 HJT 行业规模扩产、迈为股份 HJT 设备占据高市场份额,设备产品逐步放量,规模效应下公司盈利能力将持续提升,净利率有望超25%(2022H1净利率为 22%)。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公司为 HJT 整线设备龙头受益于 HJT 电池加速扩产,长期泛半导体领域布局打开成长空间 。我们维持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9.61/16.53/26.17亿,对应当前股价 PE 为 91/53/3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 HJT 扩产不及预期, 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迈为股份 机械行业 2022-10-03 514.99 -- -- 531.23 3.15%
531.23 3.15%
详细
迈为股份:获金刚玻璃子公司 4.8GW 异质结产线订单, HJT 设备订单加速落地1) 根据 9月 29日晚间公告, 公司与金刚玻璃控股子公司金刚羿德签署两份《设备买卖合同》,金刚羿德拟向公司采购双面微晶高效异质结电池生产线 8条(600MW/条), 共 4.8GW, 采购总额超过公司 2021年度经审计营收的 50%,未达 100%。 2)签约客户: 甘肃金刚羿德是金刚玻璃与其控股股东广东欧昊集团共同设立的合资公司, 金刚玻璃持股 51%,主要从事高效异质结电池片及组件生产和销售。 3) HJT 设备订单加速: 2021年公司累计获 HJT 订单超 5GW。 2022年公司累计已获 16.2GW 异质结设备订单(据公告),为公司未来业绩提供保障。 4) HJT 设备产能: 2021年公司已完成 28亿定增用于 HJT 设备产能扩张, 达产后可实现年产 PECVD、 PVD 及自动化设备各 40套(约 20GW/年产能),实现年销售收入 60亿、净利润 8.9亿。在下游 HJT 电池扩产到来之际强化公司产能供给能力。 光伏 HJT 设备:下半年行业招标密集落地;公司为 HJT 设备龙头将充分受益1)预计下半年进入 HJT 设备招标密集落地期。 2022年以来公司已累计获 16.2GW异质结整线设备订单, 作为 HJT 设备龙头充分受益与行业招标密集落地。 2) HJT 设备订单市场空间: 预计 2025年 HJT 设备订单市场空间有望超 600亿元,2020-2025年 CAGR 为 98%。如净利率保持 20%(120亿净利润),给予 25倍 PE,测算 HJT设备行业合理总市值 3000亿元!我们判断,行业龙头市占率有望超 50%,未来有望超 1500亿元市值。 半导体设备:拟投资 21亿建“半导体装备项目”;向泛半导体设备龙头进军1) 公司拟投资建设“迈为半导体装备项目”,总投资 21亿元,计划用地约 210亩。 公司激光设备在半导体、面板领域进展顺利, 本次加码将进一步强化公司在泛半导体领域布局。 2)半导体领域: 公司半导体晶圆激光开槽设备已获长电科技(国内首家)、三安光电订单,并与其他五家企业签订试用订单。半导体晶圆激光改质切割设备已研发完成、产品验证中。 3)面板领域: 公司柔性屏弯折激光切割设备已获京东方第 6代 AMOLED 生产线项目两套订单,为全球知名的手机品牌制造高端显示屏。公司为国内首家成功研制该款设备的企业。 盈利预测:看好公司在光伏、半导体行业未来大发展中战略地位、高成长性预计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 8.8/13/18亿元,同比增长 37%/48%/38%,对应 PE为 100/68/4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异质结电池推进速度不达预期;光伏需求不及预期;下游扩产不及预期。
迈为股份 机械行业 2022-09-27 497.00 -- -- 531.23 6.89%
531.23 6.89%
详细
迈为股份:与宝馨签HJT 设备战略合作;HJT 设备龙头将进入订单、业绩加速期1)据宝馨科技官方微信公众号,迈为与宝馨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就光伏HJT 设备举行采购签约仪式。双方将就异质结专用设备、铜电镀等领域结成共赢。 2)签约客户:宝馨科技2GW 光伏HJT 电池+组件已在蚌埠市怀远县开工,计划2023 年5 月8 日前竣工投产。项目投资总额约16.8 亿元(宝馨参股70%、地方政府30%),宝馨已与怀远县政府签订协议,将为其提供2GW 绿电资源(保障下游销售)。 3)HJT 设备订单加速:2021 年公司累计获HJT 订单超5GW。2022 年以来公司已累计获16.2GW异质结设备订单(据公告),市占率龙头领先,为公司未来业绩提供保障。 4)公司HJT 设备产能:2021 年公司已完成28 亿定增、用于加码HJT 设备产能扩张。预计达产后可实现年产PECVD、PVD 及自动化设备各40 套(对应约20GW/年产能),实现年销售收入60亿、净利润8.9 亿。在下游HJT 电池扩产到来之际强化公司产能供给能力。 光伏HJT 设备:下半年行业将进入招标密集落地期;公司为HJT 设备龙头将充分受益1)预计下半年将进入HJT 设备招标密集落地期。2022 年以来公司已累计获16.2GW 异质结整线设备订单。我们预计下半年将进入HJT 招标落地密集期,公司作为HJT 设备龙头将充分受益。 2)HJT 设备订单市场空间:预计2025 年HJT 设备订单市场空间有望超600 亿元,2020-2025 年CAGR 为98%。如净利率保持20%(120 亿净利润),给予25 倍PE,测算HJT 设备行业合理总市值3000 亿元!我们判断,行业龙头市占率有望超50%,未来有望超1500 亿元市值。 半导体设备:拟投资21 亿建“半导体装备项目”;向泛半导体设备龙头进军1)公司拟投资建设“迈为半导体装备项目”,总投资21 亿元,计划用地约210 亩。公司激光设备在半导体、面板领域进展顺利,本次加码将进一步强化公司在泛半导体领域布局。 2)半导体领域:公司半导体晶圆激光开槽设备已获长电科技(国内首家)、三安光电订单,并与其他五家企业签订试用订单。半导体晶圆激光改质切割设备已研发完成、产品验证中。 3)面板领域:公司柔性屏弯折激光切割设备已获京东方第6 代AMOLED 生产线项目两套订单,为全球知名的手机品牌制造高端显示屏。公司为国内首家成功研制该款设备的企业。 盈利预测:看好公司在光伏、半导体行业未来大发展中战略地位、未来高成长性预计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为8.8/13/18 亿元,同比增长37%/48%/38%,对应PE 为98/66/4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异质结电池推进速度不达预期;光伏需求不及预期;下游扩产不及预期。
迈为股份 机械行业 2022-09-19 485.00 621.00 98.69% 531.23 9.53%
531.23 9.53%
详细
事件: 9月 13日, 根据浙江政府采购网,迈为股份以 3.72亿元/GW报价成为浙江润海新能源 3GW HJT 整线设备采购唯一中标候选人。 核心观点: 再次中标 1.8GW 整线设备,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 本次招标包含 3条整线设备, 合计约 1.8GW 产能(根据公司官网, PVD 设备年产能约600MW 测算), 3.72亿/GW 中标额给迈为带来的订单金额约 6.7(=1.8*3.72) 亿元。本次整线设备采购包含制绒清洗设备 2台、 PECVD真空镀膜设备 3台、 PVD 磁控溅射设备 3台、丝网印刷设备 5台及匹配的电池段整线自动化设备和辅助设备。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整线中标金额并未涵盖退火吸杂及 P 面微晶工艺,因此整体来看 HJT 单 GW设备整线投资额尚未出现明显缩水,短期 HJT 整线仍以提升整体性能的方式变相降本。 浙江润海由华润电力物流(持股 40%)、舟山海洋(持股 40%,国有控股)、爱康科技(持股 20%) 2021年 12月共同出资成立,用于建设 HJT电池及组件项目,其中一期 3GW(目前约 1.8GW,同上述测算),整体规划 12GW。从设备交付节奏来看,预付款完成后, 120天内完成第一条电池设备整线交付, 180天内完成剩余设备交付。 2022年以来公司市占率 85%,预计全年有望落地近 30GW。截至目前,根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 2022年初至今 HJT 合计招标 19GW,迈为股份累计中标 16.2GW(整线),市占率约 85%, 目前 2022年潜在招标量为 8.5GW(详见附表), 全年有望接近 30GW HJT 招标落地。迈为股份作为 HJT 设备龙头,具备整线设备供应能力,先发优势充足,产业化初期红利更为明显。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2年-2024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 53.9%、54.7%、 35.7%,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51.4%、 60.6%、 36.5%,成长性突出;维持买入-A 的投资评级,12个月目标价为 621元,相当于 2024年 50倍动态市盈率。 风险提示: HJT 商业化进程不及预期,政策风险,下游新增装机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迈为股份 机械行业 2022-09-16 526.00 -- -- 531.23 0.99%
531.23 0.99%
详细
事件 : 2022年 9月 13日据浙江政府采购网,迈为股份获润海一期 3GW 异质结项目中的 1.8GW 订单,报价 3.72亿/GW。 投资要点 迈为获润海一期 1.8GW 订单,其余 1.2GW 有望年内落地: (1) 2021年 8月 13日华润电力启动建设 12GW 异质结项目,包括 24条 500MW 二代异质结电池生产装备线和 24条 500MW 电池组件封装生产线等。 (2) 2021年 12月 6日,华润电力、舟山海投及爱康科技共同出资成立浙江润海新能源有限公司作为建设主体,分别持股 40%/40%/20%,项目分 4期建设,一期先行建设 3GW。 (3) 润海一期 3GW 先行招标 1.8GW,迈为已中标,其余 1.2GW 有望年内落地: ①2022年 8月 23日润海新能源公告招标三条电池整线(年产能 1.5GW-1.8GW),单线年产能大于 500MW,采购包含但不限于制绒清洗设备 2台、 PECVD 真空镀膜设备 3台、 PVD 磁控溅射设备 3台、丝网印刷设备 5台及匹配的电池段整线自动化设备和辅助设备等; ②9月 13日公告迈为中标,我们认为按照目前设备的交付节奏,从订单到设备进驻厂房交付需要约 3-6个月,故我们认为最快 2023年 Q1设备能够搬入厂房实现交付。 迈为累计已获爱康系 3.6GW 订单,龙头设备商赢者通吃: (1) 2021年 11月 30日爱康控股子公司湖州爱康光电向迈为采购一条 210半片 HJT 整线设备,产能超600MW,主设备已于 2022年 6月陆续进场; (2) 2022年 7月 5日湖州爱康光电再次采购迈为两条 210半片 HJT 电池整线,每条产能均超 600MW,合计 1.2GW; (3)迈为累计获爱康单独招标 1.8GW,叠加此次润海一期 1.8GW,已获爱康系 3.6GW订单,我们预计 2022年底润海一期有望将再下 1.2GW,即爱康系订单有望达 4.8GW,再次证明迈为 HJT 设备领域的显著优势,我们预计随着下游新玩家和老龙头扩产加速,龙头设备商份额有望不断提高,市占率均 80%以上,光伏设备赢者通吃的逻辑再次得到验证,迈为有望迎订单高速增长。 降本增效不断兑现, HJT 2022年扩产规模有望突破 30GW: 我们认为随着 HJT 电池片生产成本与 PERC 打平, HJT 的扩产规模将超过 TOPCo,而 HJT 的多条降本路径均在顺利推进中, (1) 银浆: 伴随着银浆环节的钢板印刷替代网板印刷、银包铜浆料国产化、 SMBB 和 0BB 的量产导入,我们预计 2023-2024年银浆耗量可以降低到 12mg/W; (2) 硅片薄片化: 薄片化是 HJT 特有的降本项,高测股份等龙头切片机企业已经研发出 80μm 硅片且效率损失极低,华晟薄片化也已取得成效,目前量产线硅片厚度已达 130μm, 2022年目标将厚度降低至 120μm,均使用的是高测股份的切片机。故我们预计 2022年 HJT 降本增效加速推进, 2022年底 HJT 电池片的单 W 生产成本与 PERC 打平, 2023年开始全行业扩产爆发&主流大厂将开始规模扩产。 HJT 获央企认可,国内市场快速成长: 华润电力作为“五大六小”之一的央企,与地方国资舟山海投和爱康共同建设的 12GW 异质结项目顺利推进,同时过去 HJT组件主要销往欧美市场的华晟近期也获电建华东院(为国内五大六小 EPC 承包商)10GW 组件订单,表明 HJT 组件的高效和低衰减正在逐步被国内客户认可,国内市场有望快速成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维持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 9.61/16.53/26.17亿,对应当前股价 PE 为 94/55/3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 HJT 扩产不及预期。
迈为股份 机械行业 2022-09-15 529.00 -- -- 531.23 0.42%
531.23 0.42%
详细
迈为股份:获润海新能源3GW异质结设备订单;公司HJT设备订单进入加速期1)据浙江政府采购网。公司获润海新能源3GW异质结设备订单,中标报价:3.72亿/GW,对应测算预计总金额约11亿元。预付款完成后,120个日历天内开启整线交付;180个日历天内将本次招标剩余设备全部运抵项目地。2)签约客户:浙江润海新能源成立于2021年12月,华润电力(央企)持股40%。项目总体规模12GW电池+组件,落户舟山高新技术产业园。本次3GW招标项目资金来自自筹、出资比例100%。3)HJT设备订单加速:2021年公司累计获HJT订单超5GW。2022年以来公司已累计获16.2GW异质结设备订单(据公告),预估对应金额约64亿元,为公司未来业绩提供保障。4)公司HJT设备产能:2021年公司已完成28亿定增、用于加码HJT设备产能扩张。预计达产后可实现年产PECVD、PVD及自动化设备各40套(对应约20GW/年产能),实现年销售收入60亿、净利润8.9亿。在下游HJT电池扩产到来之际强化公司产能供给能力。 光伏HJT设备:下半年行业将进入招标密集落地期;公司为HJT设备龙头将充分受益1)预计下半年将进入HJT设备招标密集落地期。2022年以来公司已累计获16.2GW异质结整线设备订单。我们预计下半年将进入HJT招标落地密集期,公司作为HJT设备龙头将充分受益。2)HJT设备订单市场空间:预计2025年HJT设备订单市场空间有望超600亿元,2020-2025年CAGR为98%。如净利率保持20%(120亿净利润),给予25倍PE,测算HJT设备行业合理总市值3000亿元!我们判断,行业龙头市占率有望超50,未来有望超1500亿元市值。半导体设备:拟投资21亿建“半导体装备项目”;向泛半导体设备龙头进军1)公司拟投资建设“迈为半导体装备项目”,总投资21亿元,计划用地约210亩。公司激光设备在半导体、面板领域进展顺利,本次加码将进一步强化公司在泛半导体领域布局。2)半导体领域:公司半导体晶圆激光开槽设备已获长电科技(国内首家)、三安光电订单,并与其他五家企业签订试用订单。半导体晶圆激光改质切割设备已研发完成、产品验证中。3)面板领域:公司柔性屏弯折激光切割设备已获京东方第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两套订单,为全球知名的手机品牌制造高端显示屏。公司为国内首家成功研制该款设备的企业。 盈利预测:看好公司在光伏、半导体行业未来大发展中战略地位、未来高成长性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8.8/13/18亿元,同比增长37%/48%/38,对应PE为103/70/51倍。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异质结电池推进速度不达预期;光伏需求不及预期;下游扩产不及预期。
迈为股份 机械行业 2022-09-09 538.00 621.00 98.69% 543.88 1.09%
543.88 1.09%
详细
事件: 9月 4日, 迈为股份发布公告, 与华晟新能源签署多份设备采购合同,向其供应 HJT 生产线 12条,共 7.2GW。 核心观点: 公司获大额复购, 市占率持续提升, 龙头地位强化。 根据华晟新能源微信公众号,此次采购共计 10GW,分别由迈为股份、江苏启威星(迈为持股 30%)、理想万里晖提供,用于华晟宣城三四期、大理一期、无锡一期项目。去年公司已中标华晟 HJT 1.8GW 订单,此次获大额复购,再中标 7.2GW 订单(占约 7成份额),公司 HJT 设备产品市场认可度充分彰显。叠加 2022H1公司所获的 7.2GW HJT 订单,公司 2022年订单 市 占 率 超 8成 , 相 对 于 2019/2020/2021年 的 HJT 市 占 率50%/57%/72%(来源: SOLARZOOM),公司 HJT 设备龙头地位进一步强化。 HJT 2022年有望落地 30.1GW,公司多路径降本方案突破,技术优势凸显。 公司目前在多路径全尺寸(M6, 274.4cm2) HJT 降本解决方案上均实现技术突破,其中“低铟+银包铜” 方案效率达 25.62%,“低铟+铜电镀” 方案达 25.94%,“双面微晶”工艺达 26.41%,公司研发技术优势凸显。 截至 2022年 9月 4日, 2022年以来 HJT 已实现招标 17.2GW,预计 2022全年 HJT 采购规模有望落地 30.1GW(详见附表), 公司多方向布局,技术优势明显,可满足下游多维度需求,有望持续受益。 技术降本+下游央企认可,助推 HJT 产业化, 公司品牌+先发优势明显,有望充分享受红利。 HJT 产业化持续推进: 1)硅片薄片化: 多家厂商硅片厚度降低至 100um 上下,其中晋能硅片厚度从 150μm 减薄至100μm,爱康已完成 90um 中试,东方日升目前中试线采用 120um,华晟规划 2022年应用 120um 硅片;2)银浆:华晟电池银耗已降至 150mg/片, 准 GW 级产线良率达 99.3%, 规划 2022年内实现量产导入银包铜浆料,预计电池银耗降至 100mg/片。我们预计伴随着 0BB、银包铜等技术的发展应用,银耗或将降至 12mg/w, 2022年底 HJT 单瓦成本有望实现逼近 PERC,乃至打平。 3)国内下游 HJT 认可度:近日, 华晟与电建华东院(隶属于中国电力建设集团) 正式签署光伏组件采购框架协议, 2022-2025年,电建华东院将从华晟新能源采购 10GW 异质结光伏组件,用于承建的光伏电站 EPC 项目,下游央企对 HJT 产品的进一步认可,有望“倒逼”上游 HJT 产业化加速。 截至目前, 2022年初事件: 9月 4日, 迈为股份发布公告, 与华晟新能源签署多份设备采购合同,向其供应 HJT 生产线 12条,共 7.2GW。 核心观点: 公司获大额复购, 市占率持续提升, 龙头地位强化。 根据华晟新能源微信公众号,此次采购共计 10GW,分别由迈为股份、江苏启威星(迈为持股 30%)、理想万里晖提供,用于华晟宣城三四期、大理一期、无锡一期项目。去年公司已中标华晟 HJT 1.8GW 订单,此次获大额复购,再中标 7.2GW 订单(占约 7成份额),公司 HJT 设备产品市场认可度充分彰显。叠加 2022H1公司所获的 7.2GW HJT 订单,公司 2022年订单 市 占 率 超 8成 , 相 对 于 2019/2020/2021年 的 HJT 市 占 率50%/57%/72%(来源: SOLARZOOM),公司 HJT 设备龙头地位进一步强化。 HJT 2022年有望落地 30.1GW,公司多路径降本方案突破,技术优势凸显。 公司目前在多路径全尺寸(M6, 274.4cm2) HJT 降本解决方案上均实现技术突破,其中“低铟+银包铜” 方案效率达 25.62%,“低铟+铜电镀” 方案达 25.94%,“双面微晶”工艺达 26.41%,公司研发技术优势凸显。 截至 2022年 9月 4日, 2022年以来 HJT 已实现招标 17.2GW,预计 2022全年 HJT 采购规模有望落地 30.1GW(详见附表), 公司多方向布局,技术优势明显,可满足下游多维度需求,有望持续受益。 技术降本+下游央企认可,助推 HJT 产业化, 公司品牌+先发优势明显,有望充分享受红利。 HJT 产业化持续推进: 1)硅片薄片化: 多家厂商硅片厚度降低至 100um 上下,其中晋能硅片厚度从 150μm 减薄至100μm,爱康已完成 90um 中试,东方日升目前中试线采用 120um,华晟规划 2022年应用 120um 硅片;2)银浆:华晟电池银耗已降至 150mg/片, 准 GW 级产线良率达 99.3%, 规划 2022年内实现量产导入银包铜浆料,预计电池银耗降至 100mg/片。我们预计伴随着 0BB、银包铜等技术的发展应用,银耗或将降至 12mg/w, 2022年底 HJT 单瓦成本有望实现逼近 PERC,乃至打平。 3)国内下游 HJT 认可度:近日, 华晟与电建华东院(隶属于中国电力建设集团) 正式签署光伏组件采购框架协议, 2022-2025年,电建华东院将从华晟新能源采购 10GW 异质结光伏组件,用于承建的光伏电站 EPC 项目,下游央企对 HJT 产品的进一步认可,有望“倒逼”上游 HJT 产业化加速。 截至目前, 2022年初
迈为股份 机械行业 2022-09-09 538.00 -- -- 543.88 1.09%
543.88 1.09%
详细
事件:近日,公司获华晟 7.2GW 异质结设备订单。 8月下旬至 9月初,公司公告联合 SunDrive 刷新低铟无银(25.94%)和微晶(26.41%)效率。 效率端、成本端齐发力,公司作为 HJT 电池整线设备龙头持续推动 HJT 量产技术路线成熟化, 23年初 HJT 预计与 PERC 成本持平。 (一)迈为与澳大利亚 SunDrive 合作研发的 HJT 效率自 2021年9月的 25.54%提升至 2022年 9月的 26.41%。9月 2日公司官方公众号公布采用迈为自主创新的可量产微晶设备技术和工艺研制的全尺寸(M6,274.5cm2)N 型晶硅异质结电池,其转换效率高达 26.41%。该电池效率较 3月发布的 26.07%提高了 0.34%。该批次电池的 PECVD 工艺在迈为最新一代的量产双面微晶设备上完成,优化了钝化层和微晶 p工艺,同时结合 PVD 新型 TCO 工艺。在电池的金属化方面,SunDrive优化了其无种子层直接电镀工艺,使电极高宽比得到提升(栅线宽度可达 9μm,高度 7μm)。 (二)低铟无银技术及薄片化趋势推动持续降本。2022年 8月,公司公布采用特殊的低铟 TCO 技术与铜电镀结合,使铟的用量降到常规水平的 30%,省去昂贵的银浆成本。另外,薄片化是 HJT 特有的降本项,华晟的薄片化也已取得成效,目前量产线硅片厚度已达 130μm,2022年目标将厚度降低至 120μm。根据公司 8月 26日交流披露,预计 22年底或 23年初,HJT 成本与 PERC 持平可以大概率实现。 2022年 HJT 预计扩产 20-30GW,23年预计 40GW 以上。公司 21年 HJT 订单超 5GW,2022至今已获 13.2GW,市占率超 70%。 (一)首个 10GW 级组件采购协议对于行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华晟 9月3日发布与中电建 10GW 组件采购协议(22-25年),此前华晟与大唐、华能均有相关业务合作。 (二)华晟再次大额订单合作,体现了下游客户对公司认可度。近一年来公司已累计与华晟签约 9GW 订单,包括本次华晟 7.2GW(12条生产线)以及 21年 1.8GW(3条产线)。 (三)公司 22年全年订单有望超 20GW,市占率在 70%基础上有望进一步提升。2021年全行业 HJT 整体市场订单达到 8.1GW(不包括欧洲),较2020年增长 330%,其中公司获得 5.8GW 订单,市占率达 72%。目前,迈为在手订单合计 13.2亿元,除本次 7.2GW,另含印度信实工业、爱康的 4.8、1.2GW 订单。同时考虑金刚玻璃 4.8GW 扩产、日升等国内用户及海外其他 HJT 扩产,今年公司订单望超 20GW,市占率有望稳中有升。 22年订单有望增厚 23-24年业绩。公司 22H1实现营收 17.6亿元,同比+42.08%,归母净利润 3.96亿元,同比 57.2%。公司上半年合同负债28.23亿元,同比增长 32.41%;存货 36.55亿元,同比增长 24.19%。我们预计 22年在手订单有望超 20GW,对应金额约 70-80亿元,增厚 23-24年业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4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