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吕子炜

东莞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340522040001...>>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25%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锦波生物 医药生物 2024-03-04 238.83 -- -- 258.00 8.03%
258.00 8.03% -- 详细
公司主营业务为以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和抗HPV生物蛋白产品。 公司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以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和抗HPV生物蛋白产品为核心的各类医疗器械和功能性护肤品,这些产品的核心成分是公司自行开发的重组Ⅲ型胶原蛋白和酸酐化牛β -乳球蛋白。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一个全产业链业务体系,涵盖从上游功能蛋白核心原料到医疗器械和功能性护肤品终端产品。公司的终端产品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包括妇科、皮肤科、外科、五官/口腔科、肛肠科以及护肤等不同的场景。 近两年公司业绩实现大幅增长。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3.9亿元,同比增长67.38%, 2020至2022年CAGR为55.64%;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5.17亿元,同比增长105.98%。公司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1.09亿元,同比增长91.23%, 2020至2022年CAGR为84.56%;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92亿元,同比增长174.29%。 重组胶原蛋白的蓝海市场。 中国的胶原蛋白产品市场正在迅速扩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统计,从2017年到2021年,中国胶原蛋白产品市场规模从97亿元增长至28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1.3%;预计到2027年,该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1,738亿元。随着胶原蛋白产品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和普及,中国胶原蛋白产品市场规模预计将持续快速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统计, 2017年至2021年期间,重组胶原蛋白产品的市场规模从15亿元增加到了108亿元, CAGR高达63.0%;同期,动物源性胶原蛋白产品的市场规模则从82亿元增加到179亿元, CAGR为21.8%,复合增长率远低于重组胶原蛋白产品。 投资建议。 公司已覆盖胶原蛋白产品全链条,“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产品推出即放量,随着后续应用的普及,将持续为公司业绩带来增长,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成长性。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0亿元、 4.41亿元、 6.27亿元, PE为55倍、 37倍、 26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胶原蛋白产品市场竞争风险,销售数据低于预期的风险,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
中航西飞 交运设备行业 2023-11-14 22.29 -- -- 23.19 4.04%
23.19 4.04%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度业绩报告。 2023年前三季度, 实现营业收入284.1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29%。 点评: 2023年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实现快速增长。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84.13亿元, 同比增长0.24%; 2023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57亿元,同比下降3.99%。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8.04亿元,同比增长22.29%; 2023年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38亿元,同比增长36.82%。 2023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8.53%,较2022年同期+1.3pct,环比+2.69pcts;净利率为2.69%,较2022年同期+0.8pct,环比-0.15pct。 公司2023年三季度单季业绩增速超越前三季度增速; 盈利能力出现改善。 2023年三季度合同负债出现下滑。 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公司合同负债为181.12亿元, 同比下降28.25%; 公司预付款项为53.94亿元, 同比增长111.53%, 主要是本期预付采购商品款增加; 公司应收账款为276.76亿元,同比增长24.69%, 主要是本期销售商品增加,尚未收到回款。 财务费用大幅下降。 2023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为3.41亿元,同比增长45.73%, 主要原因是销售商品售后服务费用增加;管理费用为6.58亿元,同比增长9.85%;财务费用为-2.44亿元,同比下降343.64%,主要是与上年同期相比, 利息支出减少及利息收入增加;研发费用为1.12亿元,同比下降10.40%。 投资建议: 公司研制的飞机零部件产品已涵盖所有国产民用大中型飞机主力型号,承担了新舟系列飞机、 AG600 飞机、 C919 大型客机、 ARJ21支线飞机的机身、机翼等关键核心部件研制工作,是上述飞机型号最大的机体结构制造商。同时,公司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转包生产,承担了波音公司737系列飞机垂尾、波音公司747飞机组合件,空客公司A320/A321系列飞机机翼、机身等产品的制造工作。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88亿元、 13.00亿元、 16.13亿元, PE为63倍、 48倍、 3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增订单数量不及预期;上游供应不及时影响生产;采购风险
中国船舶 交运设备行业 2023-11-13 25.58 -- -- 28.28 10.56%
32.00 25.1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6.53亿元,同比增长28.8%;归母净利润25.61亿元,同比增长74.82%。 点评:公司220233年三季度业绩实现高增。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6.53亿元,同比增长28.8%;2023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1.28亿元,同比增长30.86%,主要为完工交付船舶数量同比增加。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5.61亿元,同比增长74.82%;2023年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0.08亿元,同比增长58.47%。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28亿元,同比下降226.72%;2023年三季度,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11亿元,同比下降363.93%;主要原因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外高桥造船处置海工平台产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25.21亿元。 公司盈利水平环比提升。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11.04%,同比+1.01pct;2023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16.53%,同比+4.19pcts,环比+9.71pcts。净利率方面,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率为5.16%,同比+1.28pct;2023年三季度,公司净利率为10.49%,同比+1.7pct,环比+8.09pcts。 20233年三季度合同负债规模大幅增长。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公司合同负债为637.44亿元,较上一季度增加73.59亿元,同比增长39.66%,公司合同订单再度增加。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公司期间费用为12.89亿元,同比下降34.77%;期间费用率为2.60%,同比-2.52pct,公司费用管理水平较好。 投资建议:公司是全球造船企业龙头,同时公司也是国内造船业务覆盖最广企业,预计将充分受益本轮造船周期。当前,公司业绩拐点已现,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98亿元、68.00亿元、79.18亿元,PE为36倍、17倍、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航运景气度大幅下降,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全球船厂竞争加剧风险。
中国船舶 交运设备行业 2023-10-31 25.61 -- -- 26.85 4.84%
30.50 19.09%
详细
全球运价指数触底反弹。 全球干散货运输业的景气程度,与全球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 指数)则是全球经济的晴雨表。进入2023年, BDI以及BDTI走势触底后开始反弹,市场情绪有所恢复。克拉克森预计,中国的投资和消费将得到更多支持并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此外“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将继续得到重视,积极的刺激政策将对2023年部分航运市场带来较好的影响。 全球新船价格指数持续走高。 2020年下半年至今,全球新船价格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油轮价格更是屡创新高。从2021年至今,中国新造船价格指数也出现了大幅上涨,各项指数均涨至近几年高点,主要为近三年订单大幅增加,产能与供求错配,造船价格持续创新高。 中国船厂新接订单占比在逐年递增。 2023年1至9月份,中国船厂新船订单量为5,734万载重吨,占比68.5%,占比进一步提升,稳居全球新接单量第一。韩国接单量1,507万载重吨,占比18.00%,韩国新接订单量排名全球第二。日本船企接单量897万修正吨,占比10.70%,排名第三。 2022年,以载重吨统计,全球9大造船集团手持订单量占全球比重的75%,中船集团以21%的占比全球领先。 公司处于新一轮船舶周期下的业绩反转期。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5.26亿元,同比增长27.48%,主要为当前公司生产任务饱满,民品船舶交付数量同比增加,船舶建造收入大幅增加;实现归母净利润5.53亿元,同比增长182.46%;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7亿元,主要系公司全资子公司外高桥造船处置海工平台产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5.34亿元。公司已经进入新一轮船舶周期的业绩兑现期。 目前,部分成本较高的老订单已交付,同时上游材料价格已出现较大回落,外汇端的压力也出现较大改善,我们预计公司未来盈利能力将会回升至较高水平。 投资建议。 公司是当前全球造船企业龙头,手持订单数量全球领先,同时公司也是国内造船业务覆盖最广企业,预计将充分受益本轮造船周期。公司不良资产与亏损订单逐步出清,叠加上游材料价格持续下跌,后续业绩增长可期。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78亿元、 70.82亿元、 86.41亿元, PE为43倍、 16倍、 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航运景气度大幅下降, 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 全球船厂竞争加剧风险
中航西飞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5-08 25.40 -- -- 26.95 5.69%
27.00 6.3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度业绩报告。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79.4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6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52.38%。 点评:2023年一季度业绩实现高增。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79.4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6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52.3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23亿元,同比上升47.21%。2023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为7.51%,较2022年+0.46pct;净利率为2.97%,较2022年+1.58pcts。公司2023年一季度业绩同比增加的主要原因为销售商品增加;2023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毛利率与净利率实现不同程度提升。 2023年一季度合同负债大幅增长。截至2022年末,公司合同负债为192.38亿元,同比增长275.91%,主要是本期预收产品货款较2022年一季度增加。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公司预付款项72.99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97.09%,主要是本期预付采购商品款增加;公司应收账款为105.15亿元,同比增长35.34%,主要是本期销售商品增加,尚未收到回款。 研发费用和财务费用大幅下降。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费用为0.77亿元,同比-12.01%;管理费用为2.20亿元,同比+32.70%;财务费用为-0.65亿元,同比-0.65,主要是利息支出减少及利息收入增加;研发费用为0.25亿元,同比-64.00%,主要是自筹项目研发投入减少。2023年一季度,税金及附加为0.65亿元,同比+182.84%,主要原因是本期缴纳增值税增加,导致税金及附加增加。 股权激励如期进行。公司已经完成第一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首次授予登记工作,本次向 261名股权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1,309.5万股,授予价格为每股13.45 元,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上市日期为2023年2月16日。本次限制性股票授予登记完成后, 公司股份总数由原来的2,768,645,071股增至2,781,740,071股。 投资建议:公司是我国主要的大中型运输机、轰炸机、特种飞机等飞机产品的制造商;是新舟系列飞机、C919、ARJ21、AG600飞机以及国外民用飞机的重要供应商,具备稀缺性。公司2023年一季度业绩实现大幅增长,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61亿元、11.63亿元、15.17亿元,PE为75倍、62倍、4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增订单数量不及预期;上游供应不及时影响生产;采购风险。
广联航空 机械行业 2023-04-27 27.23 -- -- 31.30 14.15%
31.08 14.1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与2023年一季度业绩报告。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为6.6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9.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0.55%。2023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13%。 点评: 公司2022年业绩翻倍增长。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6.64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79.55%;营业成本为3.10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32.02%;利润总额为1.74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316.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0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290.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40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745.6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1.81%。 公司2023年一季度业绩维持高增长。公司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58亿元,同比增长51.3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25亿元,同比增长50.1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0.22亿元,同比增长40.36%。公司在2023年一季度订单持续稳定增长,业绩维持高增。 航空航天零部件及无人机业务收入不断扩大。2022年,航空工装业务营业收入为1.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24%,毛利率为40.76%,毛利率相对稳定,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凭借公司在航空工装设计制造领域内的技术及加工工艺优势,报告期承接的订单比较充裕;航空航天零部件及无人机业务营业收入为5.18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332.28%,毛利率为55.80%,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8.97%,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力量,加大投资,在原有航空航天零部件工艺优势基础上,加大新产品和新客户的开发工作,如复合材料零部件、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及燃气轮机成套等关键件重要件。同时,子公司成都航新和景德镇航胜承接订单多为来料加工批产零部件,便于公司积极改进工艺加工方法,提高生产效率。 2022年期间费用大幅增加。2022年,公司期间费用1.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9.85%;研发投入0.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6.10%,完结14项科研课题,拥有授权专利171项,其中19项发明专利、150项实用新型专利及2项外观设计专利。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费用为70.98万元,同比+ 9.73%; 管理费用为1,952.82万元,同比+10.09%;财务费用为990.98万元,同比102.22%,主要系本期借款利息增加所致。 投资建议:公司参与了国家批复的多个大型飞机研制项目,是C919大型客机的零部件、成型工装供应商和CR929货仓门等零部件的预选供应商,设计制造了AG600水陆两栖飞机的总装配生产线,此外还为多种型号战斗机、 直升机、通用飞机和无人机研制航空配套产品。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收入,分别为2.17亿元、3.10亿元、3.76亿元,PE为29倍、21倍、17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下降的风险;研发成本过高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三角防务 航空运输行业 2023-04-24 36.89 -- -- 38.13 3.05%
38.02 3.0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与2023年一季度业绩报告。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为18.7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0.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1.51%。2023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4.21%。 点评: 公司2022年业绩实现快速增长。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为18.7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0.06%;营业利润为7.1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0.74%;利润总额为7.1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0.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2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51.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1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2.30%。公司在巩固已有市场份额的同时,继续挖掘市场潜力,以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巩固老型号订单,以新品研发带动销售额的提升。 公司2023年一季度业绩维持高增长。公司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6.58亿元,同比增长53.9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8亿元,同比增长54.2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18亿元,同比增长56.36%。公司在2023年一季度销售订单较上年同期增长,业绩维持高增。 飞机产品收入实现正增长。2022年,公司实现模锻件产品收入16.94亿元,同比增长51.98%,毛利率为47.71%,较2021年+0.44pct;实现自由锻件产品收入1.07亿元,同比增长219.52%;其他收入0.76亿元,同比增长209.71%。 利息收入大幅增加。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费用为154.87万元,同比+78.18%,主要是上年同期受疫情影响销售人员出差减少,费用较低所致;管理费用为1,435.72万元,同比+93.62%,主要是增加限制性股票-股份支付费用所致;财务费用为-1,677.07万元,同比-255.27%,主要是利息收入大幅增长所致。 投资建议:公司充分运用400MN大型航空模锻液压机这一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缸精密模锻液压机的优势,已成为国内军用和民用领域核心供应商,盈利能力突出。不仅较好的完成了年度经营目标和工作任务,并且为2023年的良性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上调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收入,分别为9.25亿元、11.77亿元、13.67亿元,PE为21倍、16倍、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下降的风险;研发成本过高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中航西飞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4-19 26.49 -- -- 26.95 1.32%
27.00 1.9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与2023年一季度业绩预告。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76.6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84%。预计2023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8亿元~2.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65%。 点评:公司2022年业绩低于预期。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76.60亿元,同比增长15.17%,完成年计划的103.18%;全员劳动生产率60.51万元/人,完成年计划的182.86%。2022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3亿元,同比下降19.84%,低于市场预期;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18亿元,同比下降26.33%。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1.30亿元,主要原因为本期销售商品缴纳增值税增加,导致税金及附加较上年同期增加4.00亿元。 2023年一季度业绩预计高增。公司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8亿元~2.55亿元,同比增长41%~6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01亿元~2.38亿元,同比增长33%~57%,业绩大幅增长。公司聚焦客户需求和航空装备系列化发展方向,持续提升市场开拓能力,本报告期内产品产量较上年同期增加,营业收入实现增长,因此公司2023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 飞机产品收入实现正增长。2022年,公司实现飞机产品收入373.08亿元,同比增长15.21%;实现其他产品收入4.92亿元,同比下降0.30%;内部抵消1.4亿元,同比下降20.50%。 2022年合同负债大幅增长。截至2022年末,公司合同负债为228.62亿元,同比增长247.12%,主要是本期预收产品货款增加。截至2022年末,公司预付款项37.03亿元,同比增长3.69%;公司存款216.16亿元,同比+71.13%。 投资建议:公司是我国主要的大中型运输机、轰炸机、特种飞机等飞机产品的制造商;是新舟系列飞机、C919、ARJ21、AG600 飞机以及国外民用飞机的重要供应商,具备稀缺性,合同订单数量大幅提升,看好公司在“十四五”期间发展。公司预告显示2023年一季度业绩实现大幅增长,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6亿元、12.95亿元、13.48亿元,PE为67倍、57倍、5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增订单数量不及预期;上游供应不及时影响生产;采购风险。
三角防务 航空运输行业 2023-02-03 39.39 -- -- 39.67 0.71%
39.67 0.71%
详细
公司是国内航空锻件核心供应商。公司主营业务为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的锻件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和服务。在航空领域,公司为我国军用和民用航空飞行器提供包括关键的结构件和发动机盘件在内的各类大型模锻件和自由锻件,也是公司占比最大的业务类型。公司目前已进入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的各大主机厂供应商名录。 模锻件产品为公司营收与毛利主要来源。公司业务可分为模锻件产品、自由锻件产品及其他三大部分。2017年至2021年间,公司模锻件产品业务收入分别为3.29亿元、4.15亿元、5.02亿元、5.34亿元和11.14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长率为25.60%,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89.06%、91.01%、81.74%、86.84%和95.05%,为公司业务收入主要来源。在2017至2021年间,公司模锻件产品业务毛利分别为1.63亿元、1.91亿元、2.39亿元、2.46亿元和5.27亿元,分别占公司总体毛利的94.23%、93.84%、86.39%、88.91%和96.31%,模锻件产品业务对公司毛利润贡献程度最高。 卡位发展,聚焦高景气赛道。公司借助400MN大型模锻液压机设备参与新一代战斗机、大型运输机等军工装备重要型号的预研到定型的整个阶段,成功进入主机厂的供应商体系;同时,400MN大型模锻液压机设备也可以用于民用客机各类框、梁整体化生产,也可作为航空发动机用涡轮盘、压气机盘、燃气机盘生产研制平台,适用于铝合金、钛合金、高温合金、高强度合金钢等难变形材料大型构件的整体模锻成型,可以满足目前在研、在役的先进飞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中的大型模锻件生产。因此,在同行业的竞争中,公司已占据有利地位,未来随着主机厂新一代装备的批量化生产,公司的规模与业绩将会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 投资建议。公司充分运用400MN大型航空模锻液压机这一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缸精密模锻液压机的优势,已成为国内军用和民用领域核心供应商,盈利能力突出;同时,公司积极扩大中小锻件生产能力,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未来业绩增长可期。随着募投项目达产,公司成长速度将再次提速,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将不断提升。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6亿元、8.39亿元、10.84亿元,PE为34倍、26倍、2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下降的风险,研发成本过高导致的企业业绩低于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广联航空 机械行业 2022-12-30 27.99 -- -- 34.80 24.33%
35.02 25.12%
详细
专注航空航天装备,产品覆盖军民两用。广联航空专注于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的研发、生产、制造,是国内知名的民营航空航天工业配套产品供应商。公司产品覆盖军用和民用领域,主要为航空工装、航空航天零部件与无人机产品,其中复合材料工艺装备、零部件和部段的加工制造技术处于行业先进水平。公司的客户主要为中航工业、中国商飞、中国航发、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国兵器、中国兵装、中船重工等军工央企集团下属主机厂、科研院所及科研生产单位,军队研究所等军方单位。 募集资金提升自身实力。公司拟通过发行可转债募集不超过7亿元,投资项目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金属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航天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大型复合材料结构件轻量化智能制造项目。相关项目系围绕公司现有主营业务的展开,提升公司高端精密产品加工能力、提升自动化水平、丰富复合材料结构件产品。 航空航天零部件及无人机业务收入与占比大幅增长。公司营业收入来源主要为航空航天零部件及无人机业务和航空工艺装备业务,2022年上半年,公司航空航天零部件及无人机业务营收为2.04亿元,同比增长374.42%;航空工艺装备业务营收为0.42亿元,同比下降37.31%;营收占比分别为80.51%、16.62%。2022年上半年,随着哈尔滨疫情影响的减弱,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恢复正常,2021年末未能及时交付的产品陆续启动交付验收;同时,公司子公司成都航新、景德镇航胜2022年上半年主营业务发展形势良好,综合带动公司营业收入恢复。 投资建议。近年来公司积极布局航空产业链,并不断加大对航空航天零部件业务投入,当前已成为航空产业链中的核心配套商。随着收购公司业绩兑现以及募投项目达产,公司成长速度将再次提速,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将不断提升。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3亿元、2.12亿元、3.03亿元,PE为49倍、28倍、20倍,给予“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由于市场需求下降导致的新增订单数量不及预期。研发成本过高导致的企业业绩低于预期。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公司利润下降的风险。
航发动力 航空运输行业 2022-08-30 47.70 -- -- 50.30 5.45%
50.30 5.4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H1业绩报告。2022H1,公司实现营收148.06亿元,同比增长46.83%;实现归母净利润6.51亿元,同比增长41.21%;实现扣非净利润4.73亿元,同比增长22.6%。 点评: 2022Q1业绩实现大幅增长。2022H1,公司实现营收148.06亿元,同比增长46.83%,主要是客户需求增加,产品交付增加;实现归母净利润6.51亿元,同比增长41.21%,主要是期间费用同比减少及投资收益同比增加; 实现扣非净利润4.73亿元,同比增长22.6%。2022H1,公司毛利率为11.68%,同比-5.85pct;净利率为4.66%,同比-0.15pct。 分产品,航空发动机及衍生产品业务增长最为明显。航空发动机及衍生产品业务实现收入136.95亿元,同比增长50.05%;外贸出口转包业务实现收入7.24亿元,同比增长20.92%;非航空产品及其他业务实现收入1.37亿元,同比减少35.12%。 公司经营稳健,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费用端方面,2022H1,公司销售费用为2.54亿元,同比增加 66.82%,主要是售后保障任务增加,销售服务费增加;管理费用为6.76亿元,同比下降14.86%;研发费用2.70亿元,同比下降9.41%,主要是部分研发项目未到结项时间,费用结转同比减少; 财务费用为-0.45亿元,同比下降260.39%,主要是本期美元汇率升值,汇兑收益增加;期间费用率为7.79%,同比-4.83pct。 生产经营稳健。2022H1公司合同负债为197.08亿元,同比下降20.61%,公司合同负债虽然有所下降,但依旧维持高位。2022H1公司预付款项33.03亿元,同比增长15.76%;公司存货为260.54亿元,同比增长27.00%,主要是订单增加,产品投入增加。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唯一航空发动机总装上市公司,具备稀缺性。 2022H1公司业绩大幅增长,合同订单数量维持高位,经营稳健,看好公司在“十四五”期间发展。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78亿元、21.45亿元、29.83亿元,PE为77倍、60倍、43倍,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型号研发不及预期导致业务收入下降的风险;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成本增加的风险;期间费用大幅上涨导致的成本增加风险。
紫光国微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8-25 177.10 -- -- 170.00 -4.01%
170.00 -4.01%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2022H1业绩报告。 2022H1, 公司实现营收29.05亿元, 同比增长26.72%; 实现归母净利润11.98亿元, 同比增长36.81%; 实现扣非净利润11.54亿元, 同比增长43.89%。 点评: 2022H1业绩维持高增速。 公司2022H1实现营收29.05亿元, 同比增长26.72%, 报告期内, 特种集成电路收入大幅增加; 实现归母净利润11.98亿元, 同比增长36.81%。 2022H1公司销售毛利率为65.77%, 较2021年+6.29pcts; 销售净利率为41.45%, 较2021年+4.31pcts, 公司盈利能力较上年有所提升。 特种集成电路业务营收增速及占比大幅提升: 报告期内, 实现收入19.53亿元, 同比增长42.54%, 占公司营收比重67.23%; 毛利率为78.64%, 较上年同期+1.87pcts。 报告期内, 特种集成电路需求持续增长。 公司新推出了2x纳米的低功耗 FPGA 系列产品, 进一步完善了产品种类; 新一代1x纳米更高性能 FPGA 系列产品也在顺利推进中。 在特种存储器方面,公司继续保持着国内系列最全、 技术最先进的领先地位, 新开发特种Nad FLASH、 新型存储器等多个种类, 领先优势持续扩大。 公司网络总线、 接口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领先, 同时也将推出新的总线产品。 智能安全芯片业务: 报告期内, 实现收入8.03亿元, 同比增长4.11%,占公司营收比重27.66%; 毛利率为41.66%, 较上年同期+12.00pcts。 报告期内, 公司智能安全芯片业务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和电子旅行证件等证照类产品稳定供货。同时,公司继续为全球通信 SIM卡芯片市场提供丰富的产品选型, 发布了首款支持双模联网的中国联通5G eSIM产品, 并深度参与中国移动新一代超级SIM芯片工作, 该产品支持5G、 数字货币、 数字身份等创新应用的需求, 代表着SIM卡产品的发展趋势。 金融支付安全产品方面, 公司持续为国内外银行IC卡芯片市场提供多种产品方案。 另外, 公司车规级安全芯片在数字车钥匙、 车载 eSIM等多种方案中实现批量应用, 随着 5G、 车联网等场景的不断发展, 车规级安全芯片将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晶体业务: 实现收入1.36亿元, 同比增长4.76%, 占公司营收比重4.67%; 毛利率为27.55%, 较上年同期+8.24pcts。 报告期内, 公司推进小型化、高频化、 高精度制造技术及产业技术研发, 并搭建智慧运营管理系统, 实施精益化、 数字化、 智慧化生产, 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获批河北省工业设计中心、 河北省频率元器件产业技术研究院。 同时, 公司持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 产业化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顺利实施, “年产2亿件5G通信网络设备用石英谐振器产业化项目” 通过验收, “年产1.92亿件石英谐振器技改项目” 建设顺利。 应收账款、 预付张开、 合同负债同比快速增长。 截至报告期末, 公司应收账款为30.38亿元, 同比增长15.65%,主要系集成电路业务销售规模增长所致; 预付账款为5.33亿元, 同比增长79.07%; 公司合同负债余额为4.00亿元, 同比增长110.81%。 研发投入大幅增加, 财务费用有所减少。 2022年H1, 公司销售费用为1.27亿元, 同比增长37.31%, 主要系人工费用和市场推广费增加所致; 销售费用率为4.39%, 同比+0.34pct。 2022年H1, 公司管理费用为1.09亿元,同比增长29.21%, 主要系人工费用增加所致; 管理费用率为3.75%, 同比+0.07pct。 2022年H1, 公司研发投入4.65亿元, 同比增长37.66%, 主要系人工费用、 测试费投入增加所致; 研发费用率为13.20%, 同比+4.32pcts。 2022年H1, 公司财务费用为0.07亿元, 同比减少18.79%; 财务费用率为0.26%, 同比-0.14pct。 投资建议: 公司是国内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龙头之一, 是国内最早从事设计研究智能安全芯片和高可靠集成电路的企业;公司SIM卡芯片业务在中国和全球的市场占有率均名列前茅。 报告期内, 公司业绩保持高增速,毛利率稳步提升,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 分别为30.82亿元、 41.89亿元、 57.41亿元, PE为45倍、 33倍、 24倍, 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导致业务收入下降的风险; 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成本增加的风险; 信息化改革推进不及预期导致需求下降的风险。
中无人机 2022-08-01 53.00 -- -- 60.42 14.00%
60.42 14.00%
详细
国内大型固定翼长航时无人机系统的领军企业。中无人机(下面简称“公司”)是专注于大型固定翼长航时无人机系统成体系、多场景、全寿命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从事无人机系统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和服务。公司是国内大型固定翼长航时无人机系统的领军企业,公司无人机系统产品包括翼龙-1、翼龙-1D、翼龙-2等翼龙系列无人机系统,具备长航时、全自主多种控制模式、多种复合侦察手段、多种载荷武器集成、精确侦察与打击能力和全面灵活的支持保障能力。 公司无人机业务收入大幅增长。2019年至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51亿元、12.17亿元、24.76亿元,收入规模快速增长。公司于2019年开始建立了独立的采购及销售体系,并开始独立面向市场对外销售翼龙无人机系统,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快速增长。公司主营业务为无人机系统产品销售及提供相关无人机技术服务,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突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均在99.90%以上。公司整体经营情况良好,后续随着无人机应用场景不断扩展,叠加军用无人机以及民用无人机采购订单增加,业绩有望进一步释放。 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增长可期。近年来,在信息化战争的发展形势下,无人机等新型装备需求大幅提升,再加上不断爆发的安全问题、领土争端,装备无人机成为了以较低成本增强自身国防实力的有效手段,导致全球军用无人机需求不断扩大。根据蒂尔集团的报告,2019年-2028年全球军用无人机年产值(含采购)逐年增长,到 2028年产值预计达到147.98亿美元,年产值(含采购)复合增长率约 5.36%,市场保持可持续的稳定发展。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大型固定翼长航时无人机系统的领军企业,产品获得海内外广泛认可,同时产品具有稀缺性。报告期内公司合同负债大幅增长,订单饱满,未来业绩增长确定性高;业绩增长与毛利率等多项指标优于同业可比公司。公司在军用市场龙头地位难以撼动,后续随着民用无人机订单增加有望打开业绩增长新通道。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7亿元、6.62亿元、8.60亿元,PE为87倍、53倍、41倍,给予“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由于市场需求下降导致的新增订单数量不及预期。研发成本过高导致的企业业绩低于预期。俄乌战争风险导致的上游材料涨价。
中航沈飞 航空运输行业 2022-05-06 50.07 -- -- 58.12 16.08%
63.98 27.7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Q1业绩报告。2022Q1公司实现营收78.03亿元,同比增长34.78;实现归母净利润5.11亿元,同比增长48.18%;实现扣非净利润4.65亿元,同比增长60.91%。 2022Q1业绩实现大幅增长。2022Q1公司实现营收78.03亿元,同比增长34.78,主要是销售产品增加所致,环比下降-14.92%;实现归母净利润5.11亿元,同比增长48.18%,环比增长111.67%;实现扣非净利润4.65亿元,同比增长60.91%,环比增长111.56%。2022Q1毛利率为9.64%,同比-0.31pct。公司产能释放,一季度业绩超预期。 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盈利能力稳定。费用端方面,2022Q1公司销售费用为0.02亿元,同比下降42.18%;管理费用为1.43亿元,同比增加27.47%;研发费用0.52亿元,同比下降21.90%;财务费用为-0.5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0.31亿元,主要是利息收入增加所致;期间费用率为1.84%,较上年同期-0.92pct。2022Q1公司毛利率为9.64%,同比-0.31pct;净利率为6.55%,同比+0.59pct。随着公司产品放量,叠加规模效应下成本下降,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高景气延续。2022Q1公司合同负债为304.52亿元,同比增长800.48%,合同订单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2022Q1公司预付款项214.58亿元,同比增长4020.60%;公司存货为80.68亿元,同比增长23.27%。公司订单充足,需求旺盛,生产任务增加,采购增加,景气度提升得到进一步验证。 投资建议:行业进入军机换代加速期,下游需求旺盛,公司作为歼击机主机厂,具备稀缺性,合同订单数量大幅提升,看好公司在“十四五”期间发展。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13亿元、30.40亿元、39.13亿元,PE为44倍、32倍、25倍,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导致业务收入下降的风险;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成本增加的风险;期间费用大幅上涨导致的成本增加风险。
紫光国微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22 174.17 -- -- 197.88 13.61%
213.20 22.4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业绩报告。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53.42亿元,同比增长63.35%;实现归母净利润19.54亿元,同比增长142.28%;实现扣非净利润17.96亿元,同比增长158.10%。 点评:集成电路业务是公司业绩增长主要贡献来源。2021年,公司集成电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0.28亿元,同比增长65.04%,占公司营业收入的94.13%,电子元器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37.60%,占公司营业收入的5.07%。报告期内,集成电路业务市场需求旺盛,业务规模快速增长。 2021Q4业绩同比高增。2021Q4,公司实现营收15.53亿元,同比增长63.43%,环比增长3.69%;实现归母净利润4.96亿元,同比增长307.33%,环比下降14.69%;实现扣非净利润4.37亿元,同比增长510.42%,环比下降21.52%。 全球半导体产品需求旺盛。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10458.3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设计业销售额为4519亿元,同比增长19.6%;制造业销售额为3176.3亿元,同比增长24.1%;封装测试业销售额2763亿元,同比增长10.1%。根据海关统计,2021年中国进口集成电路6354.8亿块,同比增长16.9%;进口金额4325.5亿美元,同比增长23.6%。出口集成电路3107亿块,同比增长19.6%,出口金额1537.9亿美元,同比增长32%。 重大项目稳步推进,研发任务有序进行。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市场需求,持续开展芯片核心技术攻关,全力推动各研发项目执行落地,增强核心竞争力。特种集成电路方面,数百种系列化产品持续迭代,电源管理芯片不断丰富、新一代SoPC芯片开发顺利;智能安全芯片方面,大容量多应用SE安全芯片设计定型,车载安全芯片批量出货。此外,公司在小型化、高频化晶振产品,多次外延超结MOSFET产品研发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此外,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夯实未来发展基础,研发投入8.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42%。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龙头之一,是国内最早从事设计研究智能安全芯片和高可靠集成电路的企业;公司SIM卡芯片业务在中国和全球的市场占有率均名列前茅,在未来数字化改革潮下公司大有可为。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96亿元、42.01亿元、56.82亿元,PE为36倍、25倍、19倍,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导致业务收入下降的风险;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成本增加的风险;信息化改革推进不及预期导致需求下降的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