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付浩

长城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070523030001...>>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5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一拖股份 机械行业 2023-04-05 10.90 -- -- 11.95 7.46%
12.11 11.1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年度报告。 抢抓技术升级和市场机遇,提质增效成果显著。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125.64亿元,同比增幅 34.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6.81亿元,同比增幅 55.42%。公司抓住农业规模化作业需求增长、“国四”切换带来的市场需求前移以及行业技术升级的机会,通过优化产品结构、丰富产品组合、持续强化渠道建设等一系列举措,提升大中型拖拉机市场综合竞争力,全年大中拖销售创历史新高,实现销售 8.84万台,同比增长 27.58%,市场份额和行业位势持续巩固和提升。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 17.07次,同比提升 4.98次,存货周转率 6.8次,同比提升 2.14次。盈利能力方面,公司全年销售毛利率为 15.72%,较上年同期下降 0.53pct,其中主要原因为原材料价格高位波动及能源价格大幅增长;销售净利率为 5.15%,较上年同期上升 0.44pct。 费用率方面,全年销售费用率为 1.78%,较上年同期下降 0.43pct;管理费用率为 3.17%,较上年同期下降 0.78pct;财务费用率为-0.34%,较上年同期下降 0.9pct。公司作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将坚定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各项重点任务,持续实施“瘦身健体”、资源整合,提升企业资源配置及运营效率,并且强化业绩考核目标的刚性约束作用,通过工资与效益联动、正向激励等方式激发各层级能动性、释放经营发展活力。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大中型拖拉机销量稳增。分产品来看,公司农业机械实现营收 116.48亿元,同比+37.64%,毛利率为 14.05%,较上年同期减少0.23pct;动力机械实现营业收入 25.75亿元,同比+13.08%,毛利率为12.51%,较上年同期减少 0.13pct;分部间抵消为 17.68亿元。公司积极克服俄乌冲突等不利因素影响,通过增强策划能力、差异化营销,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适应性、强化渠道建设等举措,实现海外市场销量的持续增长,全年大中拖产品出口数量同比增长 37.80%;全年国外收入达到 7.17亿元,同比+81.68%。行业方面,受益于国家持续重视三农工作,稳定粮食生产、国内粮食价格保持高位波动以及 2022年底实施非道路柴油机“国四”排放等因素影响,国内拖拉机市场出现较大增长,据中国农机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全年行业骨干企业大中型拖拉机销量 37.50万台,同比增长 17.2%。在“强化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背景下,龙头 企业的市占率有望进一步增长。 投资建议:考虑到农机市场的政策支持、国企改革的影响以及中大马力拖机市场的增长,公司作为龙头企业,预计未来公司的收入及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维持“买入”评级,预计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28亿元、10.76亿元、13.96亿元,EPS 分别为 0.74元、0.96元、1.24元,对应 PE为 15倍、11倍、9倍。 风险提示:农业、农机补贴等支持政策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改革效果不及预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冲击、材料及部件成本大幅增加的风险、统计误差、预测参数、假设等不及预期等等风险。
中直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3-30 43.28 -- -- 43.53 0.58%
43.53 0.5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公司 2022年实现营收194.73亿元,同比下降 10.63%;实现归母净利润 3.87亿元,同比减少57.6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3.43亿元,同比下降 62.06%。 平衡生产资源,效率稳步提升。公司通过科学制定生产计划、合理平衡生产资源,强化生产全流程管控机制,确保实现均衡生产目标。第一,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方面,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94.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23.1亿元,同比下降 10.63%;实现营业成本 174.6亿元,较上年同期 190.8亿元减少 16.1亿元,同比下降 8.45%。第二,在期间费用方面,销售费用较之上年有所增长,增长的幅度超过了 10%,管理费用、研发费用以及财务费用较之上年都有所减少,其中研发费用的下降幅度超过了 10%。随着公司生产经营逐步常态化,研发投入力度有望加大。第三,在其他重要影响利润因素方面,本年的其他收益较之上年有所增加,体现出政府对其的支持力度的加大。在 2022年,公司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型号科研稳步推进,并以年度总目标为牵引,实现了全面创收。 聚焦用户需求,完善产业谱系。公司发展以用户需求为基础,在积极开拓外贸市场的同时,公司致力于提升客户满意度,公司主动收集处理用户需求和市场反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将用户需求置于市场营销战略的重中之重,有利于在消费者群体中打造更好的口碑。同时,公司大型多用途直升机AC313A 在江西景德镇吕蒙机场成功首飞,产品由试制阶段转入试飞阶段; 中国民用航空局在哈尔滨颁发了先进中型多用途民用直升机 Z15(AC352)型“吉祥鸟”直升机型号合格证,填补了我国民用直升机谱系的空白;直8L 宽体直升机首次亮相珠海航展,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运 12E+飞机通过详细设计评审,标志着运 12E+飞机全面进入工程制造阶段。这些在技术层面的成就的取得,也体现出公司坚持以“科技为第一生产力”,钻研核心技术,不断完善自身的产业谱系,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公司在科技研发方面的任务的顺利推进与高质量的完成,将会进一步拓宽未来的市场。 国内直升机领先地位稳固,军用市场有望突破发展。公司是国内直升机制造业的龙头,产业谱系全面、研发实力强劲、生产规模庞大,如今已形成“一机多型、系列发展”的产业结构。同时在 2022年 12月,公司以公司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昌飞集团 100%股权、哈飞集团 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两大直升机总装优质资产的注入,无疑会对巩固公司的领先地位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在促进直升机相关资源和资产的整合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直升机是我国的军工装备的短板之一,也是国防军工的重要建设领域,具有非常大的需求缺口。公司得益于旺盛的需求,加之自身在直升机领域实力强劲,有利于实现业绩的显著增长,进一步巩固自身在直升机领域的龙头地位。 股权结构调整,改革发展初有成效。2022年 2月 22日公告称哈尔滨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中航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拟向中航科工按账面净值划转其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分别持有 26.71%和 12.78%的公司无限售流通股)。本次调整后,中航科工直接+间接持有股份数量达到 2.9亿股,持股比例为 49.30%。2022年初的股权调整对公司在治理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公司在战略规划上更加注重自身能力的建设,并推行产品创新战略,持续改善自身的经营效率,实现了全面创收。股权结构的调整使公司在自身发展的道路上走的更为行稳致远,我们也预期其在未来会拥有更好的表现。 投资建议:公司的业务涉猎范围十分广泛,并进入高速发展期,下游市场需求不断提升。同时公司作为我国军用直升机核心供应商,未来有望充分获益、实现收入的提升。根据模型测算,公司的业绩预计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 2023年至 202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18亿元、6.94亿元、8.72亿元,EPS 分别为 0.88元、1.18元、1.48元,对应 P/E 为 52.4倍、39.2倍、31.2倍。首次给与 “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行业竞争风险;国际市场开拓风险;产品质量与安全生产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火炬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3-29 40.55 -- -- 43.37 5.94%
42.96 5.9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 35.59亿元,同比减少 11.75亿元,跌幅 24.83%;实现净利润 8.26亿元,同比减少 1.51亿元,跌幅 15.46%;实现归母净利润 8.01亿元,同比减少 1.55亿元,跌幅16.21%。 业绩短期承压,费用率整体上升。2022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加剧宏观经济波动,产业链在物料、交付、库存消耗等多环节承压,整体增速放缓。在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减少 24.83%,其中公司自产元器件及新材料业绩板块业绩稳定,公司贸易业务同比下降 36.76%。贸易业务拖累整体表现,消费类电子市场需求疲软是主要原因。在报告期内,公司费用率整体上升。其中销售费用率上升 1.43%,主要受薪酬增加及房产转固折旧摊销增加的影响;管理费用率上升 2.21%,主要受薪酬增加、房产转固折旧摊销及中介机构费增加的影响;财务费用率上升 0.36%,主要受银行贷款增加的影响;研发费用率上升 0.74%。 汇聚企业发展动能,形成较强竞争优势。报告期内,公司投入研发费用1.07亿元,持续开展自主创新,通过发展多元化产品线、稳定产品性能,提供技术标准、自主创新等一系列差异化竞争策略,积累了一大批下游用户,也推动了行业技术标准的提升,截止期末拥有 359项专利,形成了较强的技术研发优势。电子元器件行业集中度较高、竞争格局较为稳定,报告期内公司以 31位荣登 2022年中国电子元件行业骨干企业榜单,在技术、产品、客户等方面具备优势地位。公司新设成都火炬电子有限公司,利用成都地区产业、人才、客户群等优势,为公司未来发展助力。公司着眼数智化转型,自 2019年投入新系统建设起,已完成多个子公司执行上线。股份公司于报告期内完成新运营系统的升级上线,为公司智能制造、数字化提升、自动化发展提供软件基础。同时,公司建设数字化试点产线,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未来,随着军工信息化的发展,公司自产业务或将获得较大盈利空间。同时若下游需求恢复,公司贸易业务也将迎来增长。 分拆子公司上市夯实主业,设立产业基金优化布局。2022年 6月子公司天极科技分拆上市获上交所受理。天极科技拥有自主可控的介质材料制备技术和半导体薄膜工艺,是国内少数实现从介质材料配方、制备到微波无源元器件生产全过程的企业之一。分拆上市后有助于双方夯实主业、获得长足发展。2022年 8月,公司与全资子公司立亚新材与福创投、华兴创投投资设立产业基金,产业基金将专注于国家支持的新材料领域战投,重点扶植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相关产业链标的。有利于通过股权投资促进新材料领域企业的稳步发展,对公司在新材料领域的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投资建议:公司是特种 MLCC 的领军企业,主要从事电子元器件、新材料及 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检测及服务业务。公司在复合材料领域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和领先的行业地位,在电容器及陶瓷新材料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报告期内在科技研发、生产制造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报告期内业绩短期承压但行业景气度高,考虑到公司的发展潜力,预计公司未来业绩稳中向好。预测公司 2023-2025年 EPS 分别为 3.06元、3.65元、4.70元,对应 PE 分别为 13.5、11.3、8.8。维持“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经营范围扩大导致的管理风险;供应配套风险;质量控制风险;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奕瑞科技 2023-03-24 265.71 -- -- 388.80 3.68%
308.94 16.27%
详细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 2022年年度报告。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加速科技成果转化。2022年,公司的营业收入为 15.49亿元,同比增长 30.47%,主要原因系公司在持续搭建平台化产品结构、扩大产能储备的同时,继续开拓全球市场,深化战略大客户策略,取得齿科、工业产品销售的快速增长,普放、放疗等产品销售亦整体保持稳定增长。归母净利润为 6.4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2.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5.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51.18%,主要原因系 2022年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等利润指标持续增长;其中公司销售毛利率为 57.34%,较上年同期上升 2.09pct,销售净利率为 41.23%,较上年同期上升 0.42pct。费用率方面,公司 2022年销售费用率为 5.61%,较上年同期+0.69pct;管理费用率为 5.85%,较上年同期 +1.11pct;财务费用率为-4.01%,较上年同期-2.6pct;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人力成本增加及股权激励成本所致,财务费用变动的主要原因系利息收入及汇兑收益增加所致。研发投入方面,公司实现研发投入 2.3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 15.41%,较上年增加 3.14pct,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大对CMOS 探测器、TDI 探测器、CT 探测器、SiPM 探测器、CZT 光子计数探测器等新型探测器的研发投入,并成功推出柔性屏升级产品曲面探测器、CMOS工业探测器、TDI 探测器等新产品。去年公司采用 CMOS、IGZO、柔性等新传感器技术的产品收入超过 3.8亿元。 齿科及工业领域产品快速成长,空间广阔。根据 Frost & Sullivan 报告,2021年全球探测器的市场规模为 22.8亿美元,预计至 2030年,全球数字化 X 线探测器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50.3亿美金。分产品看,2022年公司静态领域产品实现营业收入 8.16亿元,同比增长 8.90%;动态领域产品实现营业收入6.34亿元,同比增长 68.12%。静态产品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动态产品收入因齿科及工业新产品实现规模销售快速增长。齿科方面,受全球牙科行业的发展带动,口腔内牙科影像系统市场需求持续攀升,规模也随之扩大。根据Allied Market Research 数据显示,预计 2030年全球口内探测器市场规模将达到 4.46亿美元。在 2020年中国口腔内牙科影像系统市场规模约为 6千万美元,预计到 2025年将达到 8千万美元。目前,口腔 CBCT 三合一设备上的主流配置一般需要一块动态平板探测器和至少一块 TDI 探测器。公司已经开 发了数款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平板探测器和线阵探测器以满足市场需求。工业领域,动力电池检测是近年来 X 线探测器在工业领域应用新的增长点。根据 SNE Research 数据,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由 2018年的 106GWh 快速增长至 2021年的 296.8GWh;根据高工产业研究(GGII)预测,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超过 1,500GWh。动力电池出货量的增加会带动检测需求的增加,进而带动 X 射线系统的检测需求进一步增长;此外,传统工业探测器由于辐射剂量较高,工作环境较为恶劣,通常使用寿命较短,拥有较大增量市场的同时,还具有较大的换新市场。 投资建议:鉴于公司作为国产 X 线探测器的龙头企业,考虑到未来随着医疗需求的不断加强、市占率的提升以及工业领域的市场扩容等因素,我们预计公司 2023年-2025年 EPS 分别为 8.06元、11.10元、14.52元,对应 PE 分别为 43倍、31倍、24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贸易摩擦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新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业务增速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中航电子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3-24 18.20 -- -- 18.23 0.16%
18.23 0.1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 111.86亿元,同比增长 13.47亿元,增幅 13.69%;实现净利润 9.02亿元,同比增长 0.84亿元,增幅 10.29%;实现归母净利润 8.72亿元,同比增长 0.73亿元,增幅 9.17%。 三费费率整体下降,研发投入大幅提升,盈利能力短期承压。2022年公司三费费率整体下降 0.23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的下降是主要原因,分别下降 0.14个百分点、0.26个百分点。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8.72亿元,同比增长 9.17%,增幅有所下降,主要受财务费用率上涨和研发投入大幅增加的影响。财务费用率增加 0.17个百分点,主要因为 2022年冲回已计提的未涉及清偿义务的利息。公司研发费用率增加 2.24个百分点,研发投入达到营收的 10.65%,公司研发人员人数增加,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 31%。在报告期内公司科技创新取得了多方位突破,多项航空电子新兴技术应用于科研生产,多项航空电子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有力支撑产品研制和生产交付;多家子公司成立技术中心、专业实验室,打造“沉浸式”科研环境,持续推进建设“产学研用”有机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公司持续加码研发投入将进一步巩固技术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长期发展潜力大。 航空主业突出,军民飞机产业链市场广阔。公司 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 111.86亿元,同比增长 13.47亿元,增幅 13.69%,其中,航空产品实现营收 98.4亿,占总营收 88%,同比增长 13.81%,毛利率 31.25%,较上年增加 1.75个百分点。在防务航空领域,公司保质保量圆满完成各项防务产品交付任务,持续保障产品订货供给;在民用航空领域,公司稳步推进产业战略布局,多家子公司成为 C919项目配套供应商,在国产支线涡桨客机 MA700、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 AG600、以及通用飞机和民用直升机上进行产品配套,在民机服务市场积极拓展航材分销、民航维修、民机加改装、航线运行支持业务。公司作为国内航空电子系统的龙头企业,将引来军用航空和民用航空的市场机遇期。根据《Flight global》杂志发布的《2023World Air Forcesdirectory》中国现役军机 3,284架,战斗直升机 913架,而美国现役军机 13300架,战斗直升机 5584架,中国军机仅占美国 24.69%,战斗直升机占比更低,仅 16.35%。当前正处在航空强国建设的关键期,中国军机数量与美国相比仍存在进万台的差距,可以预见,未来军用飞机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根据 中国商飞预测年报(2021~2040),2021~2040年中国航空市场将补充 50座级以上客机 9084架,价值约 1.4万亿美元,民用航空市场广阔,需求将逐步释放,公司未来订单或将进一步增长。 换股吸并中航机电,打造机载系统集成供应商。中航机电是航空工业旗下航空机电系统的专业化整合和产业化发展平台,承担航空机电产品的市场开拓、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维修保障的全价值链管理,为航空装备提供专业配套系统产品,在国内航空机电领域处于主导地位,市场占有率约为55%-60%。中航机电近年来陆续开展了 12家航空机电企业的资产整合,通过资产注入和管理,公司的航空军品业务收入从 2013年的 24.45亿元,逐年提升至 2021年的 111.63亿元,航空主业占比从 36%提升至 74.46%。飞机制造业的主要产业链分类包括机体材料、机身结构、动力系统、机电系统和航电系统,其中机电系统与航电系统被统称为“机载系统”。在过去十几年中,中航电子与中航机电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龙头作用,如今中航电子通过换股吸并中航机电,公司将增加航空机电相关业务,推动更多优质机载业务科研、生产等各方面资源向上市公司平台汇聚,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公司在系统级的整体研制能力和供应能力将进一步提升。这次交易顺应全球航空机载产业系统化、集成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有望将公司打造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机载系统集成供应商。在重大资产重组的关键期,中航电子获控股股东增持股份。中航科工于 2022年 10月 17日增持中航电子 1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0.05%,进一步彰显了控股股东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和未来稳定发展的信心。目前,换股吸并相关工作仍在稳步推进中,中航机电于 3月16日发布公告称已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中航工业机电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根据该决定,中航机电股票于 2023年 3月 17日起终止上市并摘牌。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航空电子系统的龙头企业,航空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未来或将受益于防务航空市场和民用航空市场需求的释放,市场空间广阔。不考虑吸收合并中航机电的影响,我们预测公司的业绩预计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 2023年至 202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6亿元、12.94亿元、17.08亿元,EPS 分别为 0.55元、0.67元、0.89元,对应 P/E 为 32.5倍、26.6倍、20.2倍。首次给与 “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降;供应链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中航重机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3-23 24.74 -- -- 26.09 4.82%
27.78 12.29%
详细
事件:公司于 2023年 3月 17日发布 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实现营收105.70亿元,同比增长 20.25%;实现利润总额 15.34亿元,同比增长 34.18%; 实现归母净利润 12.02亿元,同比增长 34.93%;基本每股收益盈利 0.82元,同比增加 28.13%。 需求供给齐发力,业绩稳中向好。据公司 22年年报显示,22年实现营收105.70亿元,同比增长 20.25%;实现利润总额 15.34亿元,同比增长 34.18%,主业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实现归母净利润 12.02亿元,同比增长 34.93%;基本每股收益盈利 0.82元,同比增加 28.13%。主要原因有:22年市场订单增加,产品交付能力提升;营业收入同比增幅较大,成本费用增幅小于收入增幅,利润率得到提升。公司国内市场份额稳步增长,全年订单出现复苏,业绩稳中向好,未来上升空间大。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募投项目产能待释放。据公司 22年年报显示,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同比增长 5.58%、15.15%;财务费用由正转负,主要原因有: 公司积极开拓市场、销售管理人员薪酬增加,费用增速较快;公司利息收入、汇兑净收益增加,利息支出减少。22年公司对新产品研发投入 4.3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4.11%,同比增长 25.31%,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 22年新品开发 4096项,完成全年计划的 102%;申报专利 275项,其中发明专利 165项;完成航空科技报告 9篇;承担集团标准编制任务 7项。22年公司募投项目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陆续投入,在建工程 7.29亿元,同比增长 136.47%。截至 2022年 12月 31日,2018年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资金所投资项目陆续投产,其中航空高效热交换器及集成生产能力建设项目达到预计效益,其余项目产能仍待释放。 加大锻铸业务布局,主业营收有望稳步增长。根据公司相关公告显示,22年公司对特材公司和安吉精铸分别实际增资 13220万、5000万,有利于公司提升关键核心产品制造工艺水平和生产能力,做强精密铸造主业。公司与双龙管委会于贵州省贵阳市签署投资协议,建设贵阳航空通用基础结构制造产业园,有利于公司现业务区域的覆盖和延伸,有利于加快公司能力建设,进一步满足公司主业发展需要。23年公司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用途之一拟用于收购宏山锻造 80.00%的股权。若收购完成将有助于公司加大锻铸业务布局,顺应行业专业化整合的发展趋势。22年公司锻铸产业实现营业收入 85.84亿元,同比增长 28.19%,公司聚焦主责主业,未来锻铸业务有望进一步扩展市场份额,主业营收有望稳步增长。 航空市场空间广阔,看好未来市场需求。根据《中国商飞市场预测年报(2020-2039年)》对未来 20年全球和中国民用飞机市场做出的分析与预测,中国航空市场正在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根据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数据,截至 2021年底,我国民航全行业运输飞机期末在册数为 4054架,预计到2039年中国客机数量将达 9641架,未来将有数千架飞机交付市场。公司主要涉及锻铸、液压及环控产业,为军民用航空领域配套。未来军民用航空需求扩张将有效传导至产业链中上游的锻铸造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投 资 建 议 : 我 们 预 计 公 司 2023年 至 2025年 营 业 收 入 分 别 为130.9/167.1/219.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7.70/25.01/38.27亿元,EPS分别为 1.20/1.70/2.60元,对应 PE 分别为 20.8/14.7/9.6倍,首次给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超预期;订单及收入确认进度不及预期;技术创新进展不及预期;募投项目进展及收益不及预期;生产能力扩张不及预期。
中航高科 机械行业 2023-03-21 23.11 -- -- 23.35 1.04%
25.62 10.8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4.46亿元,同比增长 16.77%;实现归母净利润 7.65亿元,同比增长 29.40%;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7.43亿元,同比增长 35.48%。 聚焦主业,稳中有进。营收方面,航空新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43.58亿元,上年同期 36.71亿元,同比增长 18.71%(其中:航空工业复材同比增长19.87%),主要系本期航空复合材料原材料产品销售增长所致;机床装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8,432.23万元,上年同期 1.39亿元,主要受国内供应链运转等影响,部分需求订单不能及时响应导致产品交付下降所致。利润方面,航空新材料业务实现归母净利润 8.25亿元,上年同期 6.77亿元,同比增长21.74%(其中:航空工业复材同比增长 22.08%),主要系预浸料销售增长所致;2.机床装备业务实现归母净利润-3,382.63万元,上年同期-3,006.10万元,同比增亏 376.53万元。2022年公司的销售毛利率为 30.94%,较上年同比提升 0.87pct;销售净利率为 17.26%,较上年同比提升 1.73pct,其中主要原因系公司控费增效导致,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 0.27pct,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 0.3pct,财务费用率下降 0.15pct。同时公司积极推动新材料及高端装备业务研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节奏,全年研发投入 1.85亿元,申请受理专利 25项,获授权专利 23项。 航空复材需求稳定提升,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受益于下游放量。航空复合材料经过多年的发展,应用范围已经从非承力构件发展到次承力和主承力构件,可获得减轻飞机质量 20%-30%的显著效果。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航空复合材料原材料(高性能树脂及预浸料、蜂窝及芯材)、复合材料构件在飞机上的应用比例也不断增加。从结构用量来看,空客 A350、波音 B787等都大量使用了复合材料,波音 B787复合材料的结构用量高达 50%,空客 A350飞机复合材料结构用量高达 52%。未来我国 CR929飞机复合材料含量占比将超过 50%。《中国商飞市场预测年报(2021-2040)》预测:未来 20年全球旅客周转量将以每年 3.9%的速度增长,预计未来 20年全球将有超过 41,429架新机交付,价值约 6.1万亿美元(以 2020年目录价格为基准),用于替代和支持机队的发展,行业的发展叠加国产大飞机需求提升将为复材行业提供增长的需求。去年公司在 C919项目,协助中国商飞公司完成了 C919飞机垂直尾翼优化设计;CR929项目,与客户形成了联合工作推进机制,持续推进 CR929前机身工艺研制和复合材料国产化工作,完成了前机身上壁板 PPM(试生产制造);在 AG600项目完成了三架份整流罩、副翼、方向舵和升降舵的制造、装配、适航挂签和产品交付,顺利完成了 AG600复合材料零部件全年交付任务。 23年全年经营工作目标彰显信心,聚焦创新引领,提升发展动能。根据公司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对于 2023年全年经营工作目标是:营业收入 49亿元,同比+10.2%;利润总额 11.76亿元,同比+31.5%。其中航空新材料业务(含民品转化业务)力争实现营业收入 48.62亿元,利润总额 12.96亿元。 机床装备业务力争实现营业收入 0.93亿元,利润总额-0.30亿元。 投资建议:公司是航空复合材料领域龙头,业务现以进入高速发展期,下游市场需求不断提升。根据模型测算,公司的业绩预计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2023年至 202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15亿元、13.10亿元、16.31亿元,EPS分别为 0.73元、0.94元、1.17元,对应 P/E 为 31倍、24倍、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行业竞争风险;国际市场开拓风险;产品质量与安全生产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东华测试 计算机行业 2023-03-17 45.96 -- -- 46.88 2.00%
49.10 6.8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年度报告。 业绩稳步成长,盈利能力得到持续提升: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67亿元,同比增长 42.8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22亿元,同比增长 52.1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1.17亿元,同比增长 52.36%。公司全年的销售毛利率为 67.54%,较上年同比-0.25pct;销售净利率达到 33.17%,较上年同比+2.04pct,盈利能力得到提升。费用率方面,公司 2022年销售费用率为 11.38%,较去年下降 2.18pct;管理费用率为 11.41%,较去年下降 2.08pct,财务费用率为-0.12%,较去年提升 0.04pct;研发投入方面,公司研发投入为 0.35亿元,较去年的 0.27亿元同比提升 29.6%,研发费用率为 9.43%,较去年同比下降 1.11pct;公司不断投入研发力量进行新技术的开发,例如结构力学性能分析领域的光学测试及分析技术(光纤类、光学感知类、声发射等等)和电化学领域的数据分析方法,同时优化改造传感器生产线,提高了传感器的生产供应能力,丰富了现有产品体系。2022年公司推进生产工艺技术升级、设备改造、费用管控等降本增效措施,进一步提升了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各项业务延续稳健增长,电化学工作站业务快速发展,打造未来新的业绩增长点:分业务来看,结构力学性能测试分析系统业务实现营收 2.16亿元,较去年同比+22.25%;结构安全在线监测及防务装备 PHM 系统业务实现营收 0.82亿元,同比+70.36%;基于 PHM 的设备智能维保管理平台业务实现营收 0.32亿元,同比+94.49%;电化学工作站业务实现营收0.31亿元,同比+167.82%。随着新能源行业的迅猛发展,在锂电池、燃料电池、液流电池等测试、储能安全测试等方面的需求逐步增加,将带动作为高效检测工具的电化学工作站的市场需求的上升。并且随着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加大,国产电化学设备的生产工艺、仪器性能将会有较大的进步。 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苏东华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依托母公司在测试技术及应用领域的近三十年的技术积累,产品广泛应用于电极材料/溶液/传感器的电分析研究、材料的耐腐蚀评价、催化剂性能测试、析氢/析氧测试、单 体电池/锂电池堆/燃料电池堆在静态或动态下的交流阻抗测试等,是电化学分析测试、腐蚀与防护、各种新能源电池性能分析等方面研究必不可少的智能测试分析科学仪器。未来我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量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先一步掌握核心技术,未来国产电化学仪器市场广阔。 投资建议:公司是传统力学测试领域龙头,同时自主研发的电化学工作站,开辟新能源领域发展,打造未来新的业绩增长点;并且在线监测业务高速发展,PHM 业务市场潜力较大,预计公司未来业绩有望实现较快增长,维持“买入”评级,预计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4亿元、2.53亿元、3.58亿元,EPS 分别为 1.41元、1.83元、2.59元,对应 PE 为 33倍、25倍、18倍。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的不确定性风险; 统计误差、预测参数、假设等不及预期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5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