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谢鸿鹤

中泰证券

研究方向: 有色金属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17080003,曾先后供职于国信证券、高盛高华证券、华创证券研究所和招商证券研究所。金融学硕士。5年多有色金属行业研究经验。2010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二名(团队),2011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一名(团队),2013 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三名(团队)。2016年3月加入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44.44%
(第123名)
60日
中线
33.33%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6/1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诺德股份 电力设备行业 2016-09-29 9.52 19.47 358.43% 13.56 42.44%
13.56 42.44%
详细
事件 公司公告1)因各方未达成一致,决定终止对辽源鸿图、河南惠强两家隔膜企业的收购,2)并与28日复牌交易。 简评 铜箔产业链:08到18,或将实现10年大周期回归 1)以史为鉴,自03 年以来,铜箔产业链经历过两轮大周期,分别是03-09年以及09-14年;目前正在经历第三轮周期上升阶段。以07-08年为例,锂电铜箔和标准铜箔加工费分别为7-8万和6-7万,为目前加工费水平的一倍以上。 2)继往开来,供需结构的差异或使得此轮周期更为迅猛和持久。铜箔产能从08年至今调整已历经8年之久,在14-15年新能源汽车锂电需求的带动下行业完成从供给过剩向供给不足的蜕变。受制于产能建设周期,规模化产能释放将落脚于2018-2019年,在需求稳健甚至超预期增长的推动下,供给缺口终将迈向两位数。供需双向推动,加工费突破历史、创出新高我们也并不奇怪! 3)卖方市场出现端倪,拐点已然来临:我们了解到,需求未充分释放背景下,锂电铜箔加工费已由3.2万升至3.8万元,标箔则由2万元升至3.7-3.8万元一线。付款方式也已有“1-3个月账期”转为“现金,甚至预付款”。这意味着四季度伴随着需求的释放,或迎来又一轮明显的上涨周期。(具体可参考前期报告) 诺德股份全球锂电铜箔龙头地位毋庸置疑 诺德股份(原中科英华)在大股东更换后,不断聚焦锂电铜箔资产,目前铜箔产能为2.7万吨/年,其中80%用于锂电铜箔生产,锂电铜箔产能已占到全球的20%,国内30%以上,为名副其实的全球锂电铜箔龙头;伴随着惠州联合的改扩建,这一市场龙头地位也将进一步加强。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将充分受益于这一轮将维持2-3年的铜箔产业链高景气周期,给予买入评级。若因收购事项引发股价波动,反而带来了更好的买入时机!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生产项目推进不达预期的风险,大盘风险
天齐锂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16-09-29 37.89 35.55 59.75% 41.89 10.56%
41.89 10.56%
详细
事件 天齐锂业拟收购SCP所持有的SQM4.58%B类股权,并获得期权 据天齐锂业公告,公司拟以38美元/股的价格,收购SailingStone Capital Partners LLC(SCP)持有的SQM 5,516,772股B类股。交易总金额为20,963.73万美元。同时,公司以1美元的价格获得期权,获得在6个月内,购买SCP届时持有的所有可供出售/买方拟认购(两者以较少的数量为准)的SQMB类股的权利。 简评 SQM是全球知名盐湖企业与锂盐供应商,2015年锂盐销量3.89万吨,市场占有率约26%,今年上半年SQM共产出锂盐2.3万吨,较去年上升31%。SQM预计今年锂盐产量将上升25%。此外,SQM正与Lithium Americas合资、共同开发阿根廷境内的Cauchari盐湖,规划分批建设5万吨碳酸锂当量的锂盐加工产能。 收购溢价显著。此次天齐锂业收购SQM股份的收购价为38美元/股,较其上一交易日收盘价25.12美元,溢价超过了50%。 向SQM再进一步。公司此前已提交无约束性报价,拟购买Oro Blanco持有的23.02%SQM股权。此次,公司购买SQM4.58%B类型股票股权(占总股本的2.10%),并获得了购买SCP所有SQM持股的权利(截至2016年6月30日,SCP持有SQM2415.73万股B类股票,占SQM的B类股票的20.07%,占SQM总股本的9.18%),向SQM又前进了一步。若公司顺利全部完成上述交易,公司有望持有SQM32.20%股权。 天齐锂业与SQM的股权交易,将强化其全球锂市场的地位,导致全球锂供给结构的改变。天齐锂业即便完成上述全部股权交易,获取SQM的控制权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SQM第二大控股集团加拿大钾肥公司PCS,持股32%(目前推荐了3名董事)。但上述股权交易将强化天齐锂业和SQM的关系,甚至于产销的协调,从而影响仍至控制全球50%以上的锂盐供应,强化天齐锂业在全球锂市场上的地位,强化其价格影响力与市场控制力,整个行业的供给结构也将因此而改变,并对锂价产生支撑作用。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16年的业绩为16.63亿元,EPS1.67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水平为22倍,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不及预期,锂价持续回落,并购风险等。
海亮股份 有色金属行业 2016-09-27 7.56 9.35 4.68% 8.42 11.38%
9.44 24.87%
详细
主业做大做精,剑指全球最强大的铜管制造企业 经历了重组与调整之后,公司发展思路明确,主业要做精做强做大,致力于成为引领铜加工行业发展的国际化百年企业。此次更是提出要成为全球最强大的铜管制造企业的战略目标。 铜管制造行业的结构调整为公司主业发展创造机遇。一是,下游行业特别是家电行业对节能降耗需求和成本控制要求持续提升,下游客户对高精度、高性能的铜管产品需求不断加大,但行业部分传统设备与生产线已无法满足高精度、高性能产品的生产需求。二是,市场需求整体疲软,同行经营业绩普遍微利或亏损,许多铜管制造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但公司业绩一枝独秀。行业重整的机会已经出现,为公司成为全球最强大铜管制造企业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2016年,公司已经在广东和本部建成了5万吨铜管产能,目前还在达产之中。但公司仍有大量的客户需求是通过委托加工满足的(上半年的量为7.05万吨)。 多管齐下,新增27.5万吨产能,优化结构,向全球最强大的铜管制造企业迈进。此次,公司拟以自筹资金在广东、安徽、上海、越南等生产基地新建高档铜管生产线,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和生产基地布局;同时,公司拟以自筹资金并购美国铜管生产企业或在美国投资新建铜管生产线,加快推进国际化战略,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有效规避贸易壁垒风险。介时,公司的总产能将达到60万吨/年(新增27.5万吨产能)。 在主业之外,公司也明确了通过品牌扩展发展其他产业的思路。 股权激励理顺激励机制。此前,公司出台了股权激励,授予管理层与核心技术人员等2098万股,解禁的业绩条件为2016-2018年业绩较2015年相比增长20%、40%和60%。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16年、2017年的业绩分别为0.34,0.41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水平分别为22倍和19倍。我们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业绩低于预期,空调行业持续低迷等。
天齐锂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16-09-12 40.00 35.55 59.75% 40.46 1.15%
41.89 4.73%
详细
事件 天齐锂业洽购SQM23.02%股权 据天齐锂业公告, 公司正与Oro Blanco 进行接触, 洽购Pampa100%股权(Pampa 的主要资产为SQM23.02%股权),并提供了无约束报价。 简评 SQM 是全球知名盐湖企业与锂盐供应商,2015年锂盐销量3.89万吨,市场占有率约26%,今年上半年SQM 共产出锂盐2.3万吨,较去年上升31%。SQM 预计今年锂盐产量将上升25%。此外,SQM 正与Lithium Americas 成立了合资公司(50/50),共同开发阿根廷境内的Cauchari 盐湖,规划分批建设5万吨碳酸锂当量的锂盐加工产能。 SQM 目前由前董事长Ponce 控制,前董事长Julio Ponce 通过其控制的企业持有SQM29.97%,再加上与Kowa(持股2.12%)的一致行动协议,成为SQM 最大的股东与控制人(在董事会8名成员中占4席)。但Ponce 被迫于2015年辞职,因政治等问题,SQM 与智利政府存在多项法律纠纷,包括公司与Corfo 关于锂采矿权的仲裁。Ponce 控制的企业Oro Blanco 于2015年末表示有意转让其持有的SQM 股权(23.02%)。 天齐锂业若能成功购买SQM23.02%股权(不一定能取得控制人地位),将强化全球第一大锂供应商地位。 天齐锂业若能成功购买SQM23.02%股权,其不一定能取得SQM控制人地位,因SQM 第二大控股集团加拿大钾肥公司PCS,持股32%(并推荐了3名董事)。但上述股权将强化天齐锂业和SQM的关系,甚至于产销的协调,从而强化天齐锂业全球第一大锂供应商的地位,强化其价格影响力与市场控制力。 新能源汽车骗补核查及处罚落地,补贴政策明确在即,旺季来临,锂价有望回暖。 今年以来,骗补调查、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迟迟没有落地,令市场担忧政策的不明确将影响今年整体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随着骗补核查与处罚的落地,我们预计补贴政策也有望明确,四季度旺季,叠加冬季盐湖产能收缩,锂盐价格有望阶段性回暖。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16年的业绩为16.63亿元,EPS1.67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 水平为24倍,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不及预期,锂价持续回落,并购风险等。
金钼股份 有色金属行业 2016-09-12 8.07 7.75 47.72% 8.06 -0.12%
9.20 14.00%
详细
事件 金钼股份进军新一代核电安全技术关键材料领域 2016年9月7日,金钼股份在深圳与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研究院”)就新型核燃料包壳材料相关技术及成品委托研发达成合作协议(公司网站,中国有色网)。 简评 强强联合,开拓钼合金包壳材料新天地。 此次金钼股份承担的钼合金包壳材料研制项目,属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事故容错燃料关键技术研究”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旨在实现事故容错燃料包壳材料的突破,替代传统核燃料棒包壳材料,从而提高核电安全性和经济性。该项目是全球核电最前沿的研究领域。 当前,包壳材料都采用锆合金,但福岛核事故表明锆合金材料存在着严重的风险。相比之下,钼合金不会和水发生反应,可以规避锆水反应及氢爆风险,其他性能相比于锆均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内,是一种更稳定的包壳材料。 事故容错燃料关键技术研究,是中国核燃料研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事关核电走出去的国家战略。 锆合金包壳材料我国核电国产化最难攻克的几个核心环节之一,由于存在着专利与技术的壁垒,高代系的锆合金需依赖于进口。 中核集团所主导的自主牌号的研制还在推进。锆合金材料产业链的不足,制约了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与走出去的步伐。钼合金包壳材料的研究将绕开当前技术的种种问题,开据新的天地,是中国核燃料研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契机。 核电用钼市场潜力较大。以当前锆市场类比评估,我国国内核级锆的需求量以千吨计,市场规模达数亿,预计,如材料研发成功,钼合金及包壳制品的市场规模也将向其看齐。 但核电材料,特别是包壳材料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并非一蹴而就。 从产品的研制、性能的测试、到入堆实验,再到反馈、调整、定型,到最终产业化,时间需以年计。但万里长征总算迈出了战略性的一步。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随着钼价的回暖与公司高端材料获得市场认可,公司的业绩有望进一步回暖。2016、2017年的EPS分别为0.01和0.03元。我们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高端材料产品市场化进展不及预期,钼价持续低迷等。
金钼股份 有色金属行业 2016-09-02 7.92 7.75 47.72% 8.36 5.56%
9.20 16.16%
详细
钼价下挫,公司利润亏损。 2016年上半年,钼价格呈现低位盘整、触底回升态势,国内45%钼精矿价格运行区间在730-1020元/吨度,均价为850元/吨度,同比下降23%。产品价格的下跌,使公司钼矿采选、冶及深加工产业链的毛利率下降了5.69%,营收下降了21.44%。 积极调整产品结构,钼化工、钼金属业务营收提升。 在价格低迷期,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降低了钼炉料的产量和营收,其中,公司生产钼精矿17847吨(45%)、焙烧钼精矿17239吨(48%)、钼铁5518吨(55%),同比分别下降7.2%、14.8%和27.4%,钼炉料实现营收4.81亿元,同比下降33.31%;同时,着力提升钼化工、钼金属产品产量,钼酸铵、高纯三氧化钼和钼粉产量分别为5888吨(56%)、3753吨(实物量)和1442吨,同比增长10.0%、12.0%和43.2%。 公司钼深加工产品屡有突破。近来,公司在核电钼新材、大宽幅高品质钼溅射靶材、钼合金靶材、蓝宝石长晶钼坩锅、3D打印用钼粉等高端材料领域的研究与市场开拓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例如,2015年,公司钼产业链精深加工项目钼板材生产线建成投产,使公司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能够生产大规格高品质轧制钼板的公司。该项目自主研发出包括全球最大规格5.5代靶在内的5个系列20种以上靶材产品,打破了国外技术壁垒,使公司一举晋身全球平板显示器(LCD及OLED等)、蓝宝石等钼消费领域重要的高端钼材料供应商之列。 期待钼高端材料业务取得市场突破。核电钼新材、大宽幅高品质钼溅射靶材、钼合金靶材等高端材料多是我国核电、电子等行业急需的关键原材料,我们期待技术突破后能早日实现市场突破。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随着钼价的回暖与公司高端材料获得市场认可,公司的业绩有望进一步回暖。2016、2017年的EPS分别为0.01和0.03元。我们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高端材料产品市场化进展不及预期,钼价持续低迷等。
华友钴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16-09-02 35.30 18.67 -- 36.10 2.27%
36.95 4.67%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2016年半年报 华友钴业发布2016年半年报称,公司报告期实现营收21.66亿元,同比增长2.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29万元,同比下降320%。EPS-0.058元。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1.13亿,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2万元。 简评 销量增长,钴主业进一步强化。 报告期内,公司各类钴产品销量总计超过15000吨(折合金属量8530吨),较上年同期增长约37%;钴产品销售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约为60%,同比增加约8%,钴产品在公司业务结构中主导地位更加明显。 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钴主业:CDM湿法扩产项目基本完成,粗制氢氧化钴的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PE527矿山开发项目初步设计工作基本完成;CDM硫化矿应用、MIKAS选矿厂整体升级改造等技改项目有序展开。同时,衢州公司602型四钴项目、硫酸钴项目已完成建设进入调试,年产2000吨电积钴项目已完成开工前准备工作。 新能源材料业务进展积极,地位稳固。 在客户开拓方面,公司成功进入三星SDI、LGC等国际知名电池企业供应链,供应量稳步增加;在此基础上,又与数家国际知名公司展开了良好的沟通交流。 在产品研发方面,多款为客户定制的三元前驱体产品研发和认证工作稳步推进,正在研发用于动力电池多个类型的前驱体材料。 在产能建设方面,年产20000吨三元前驱体项目在1、2号线建成投产的基础上,启动3、4、5、6号生产线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升公司三元动力电池材料产品的产能规模。 在产量与盈利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各类锂离子电池正极原材料产品销量13000多吨,较上年同期增长约53%。公司新能源板块产品产量、质量逐步提高,产品毛利率逐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评级:钴价自7月开始上涨,由于产品调价滞后,且第三季度财务费用支出仍较大,公司预计第三季度产生的盈利可能仍无法弥补前期亏损。我们预计,随着钴价格的回暖与公司增发落地,降低财务费用,公司的业绩继续回暖。我们预计2016、2017年公司的EPS分别为0.07和0.21元。我们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钴价持续低迷,公司新能源材料客户开拓迟缓等。
中色股份 有色金属行业 2016-08-30 9.25 14.89 244.68% 9.76 5.51%
9.98 7.89%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2016年中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16亿元,同比下降8.11%,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1.24亿元,同比下降36.41%,EPS为0.06元。 简评 业绩下滑已有预期。公司此前预计上半年业绩下滑不超过50%,中报披露的业绩在预期范围之内。业绩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资源开发业务盈利下滑,一方面,上半年锌价同比下跌,鑫都矿业利润同比下滑近30%,另一方面,稀土价格持续低迷,珠江稀土投入产出成本倒挂,公司停产,上半年亏损5699万元(去年同期亏损3315万元);二是,公司装备制造业务仍无起色,板块内沈冶机械亏损约1亿(去年同期亏损5315万元),中色泵业亏损1429万元(去年同期盈利59万元)。三是,公司工程承包业务收入低于预期。上半年,公司工程承包业务实现收入21.96亿元,同比下降3.66%。 锌价上行利好铅锌业务,有色资源开发业务改善。我们预计,受海外铅锌矿山关停减产影响,锌供给缺口扩大,锌价将维持强势,公司铅锌业务板块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中色矿业和鑫都矿业推进增储探矿工作,鑫都矿业深边部探矿工作成果显著。 公司工程承包业务受益于一带一路战略。目前,公司工程承包业务确立了以伊朗为基地的中东地区,以哈萨克斯坦为中心的中北亚地区,以赞比亚为中心的中南非洲地区以及越南、老挝、蒙古等周边地区国家的几大主要市场区域。受益于也依托于一带一路战略,公司充分发挥在“一带一路”沿线优先布局的区位优势,不断加大重点国别项目的开发和执行力度。我们预计今年工程承包业务收入约90亿,毛利率将维持高水平(上半年,工程承包毛利率上升3.33%至18.76%)。 今年公司与Metalkol SA签署《刚果金RTR项目总承包合同》,合同金额6.54亿美元。该项目拥有36万吨钴、168万吨铜储量,是未来2-3年全球最大的钴矿开发项目,一期钴产能1.4万吨。 投资建议:公司2016年、2017年的业绩分别为0.23和0.28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水平分别为40和33。当前公司业务已被低估(合理价值约270亿),而在一带一路战略及产能合作的推动下,公司有色工程承包与资源开发业务具备对外扩张的期权价值,对公司进行“重估”势在必行。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订单持续性与应收账款风险,稀土与锌价风险。
湖南黄金 有色金属行业 2016-08-29 12.87 17.51 132.33% 13.46 4.58%
14.19 10.26%
详细
事件 公司披露2016年中报 中报称,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1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0.48亿元,同比上升193.22% 简评 1、成本下降是贯穿半年报的关键词 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31.1亿元,同比+6.3%;净利润实现0.5亿元,同比+193.2%。除了金价的回升外,成本下降是公司净利润近两倍增长的关键: 1)据我们测算,黄金生产成本从年初的135元/克回落至100元/克附近,氧化锑和锑锭的生产成本也平均下降了5000元/吨左右。 2)各项费用均处于下降态势,期间费用率从年初的12.6%下降至11.05%。 2、市场可能仍低估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弹性 成本下降和费用管控能力的提升超出之前预期,这意味着公司更将充分受益于“金+锑”双景气回升周期。我们倾向于认为在亮丽半年报背后,市场或将进一步修正对于公司盈利能力和弹性的认识。(金、锑景气周期的判断,可参见报告《为什么湖南黄金将创5年新高?》) 3、投资建议: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我们看好黄金和锑两者的趋势性行情,而作为独有的“金+锑”湖南黄金将充分受益于这一景气周期。在黄金1500美元/盎司,锑锭50000元/吨的价格假设下,公司EPS(摊薄后)将达到0.7元;上半年业绩同比增长193%或许仅仅是个开始,市场对湖南黄金”质变“的重估仍将进行,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天齐锂业 基础化工业 2016-08-26 39.01 35.55 59.75% 41.11 5.38%
41.89 7.38%
详细
公司锂盐产量显著上升,产出增长仍具潜力 在今年上半年,公司射洪和江苏天齐生产基地,超过3万吨锂盐深加工产能,实现连续运行,其中,张家港基地按照既定计划,首次实现了春节期间保持连续运行的记录,并实现满负荷生产,经2016年5月停产技术改造,目前已能达到1200吨/月的产量目标(相比之下,2015年上半年,张家港基地停产)。 产出增长仍具潜力。公司正在对射洪基地持续进行技术改造,以提高生产效率,最大程度发挥产能以满足客户的需求。而公司也披露了2万吨氢氧化锂的扩产计划。未来,公司锂盐加工产能与产量将进一步增长。 锂盐价格上升,毛利率显著增长。 受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需求的爆发,而锂盐供给增长滞后,自2015年9月以来,锂盐价格大涨,如今年上半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均价达16.26万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73万元,增长244%。 受价格上涨驱动,公司综合毛利率上升至72.38%,较上年提高25.02%。特别是锂衍生产品的毛利率由34.04%上升至76.97%。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明确在即及旺季来临,锂价有望回暖。 今年以来,骗补调查冲击之下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迟迟没有落地,令市场担忧政策的不明确将影响今年整体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我们预计,相关政策有望在下半年明确,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旺季,叠加冬季盐湖产能收缩,锂盐价格有望阶段性回暖。 盈利预测: 公司在半年报中预计,2016年1-9月份,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14-11.74亿元,同比增长17-18倍。我们预计,公司2016年的业绩为16.63亿元,EPS1.67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水平为24倍,我们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不及预期,锂价持续回落等。
赣锋锂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16-08-26 33.25 22.74 -- 33.50 0.75%
33.50 0.75%
详细
公司业绩大增,源于锂产品量价齐升 一是,受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需求的爆发,而锂盐供给增长滞后,自2015年9月以来,锂盐价格大涨,如今年上半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均价达16.26万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73万元,增长244%。受价格上涨驱动,公司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达34.84%,较上年同期19.85%增长14.99%。二是,公司锂产品的产销量上升。三是美拜电子于2015年7月并表。 原材料瓶颈破解在即,公司将进入全新发展期 RIM投产在即(4季度前后),公司已获得其43.1%股权,RIM的产能达20万吨锂精矿。随着RIM的投产,公司面临的上游原材料瓶颈将迎刃而解,公司有望借机进入全新发展期:一是,公司因原材料不足未充分利用的产能将得到发挥;二是,原材料的稳定,将促进公司产品质量的提升,如一致性、稳定性指标提升;三是,充足的原材料供应有望支撑公司2万吨氢氧化锂和1.5万吨电池级碳酸锂的扩产计划。 从短期来看,到2季度末,公司的存货水平不降反升,显示在当前产出水平下,公司原材料的问题并不突出。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明确在即及旺季来临,锂价有望回暖。 今年以来,骗补调查冲击之下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迟迟没有落地,令市场担忧政策的不明确将影响今年整体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我们预计,相关政策有望在下半年明确,下半年尤其是在四季度旺季,叠加冬季盐湖产能收缩,锂盐价格有望阶段性回暖。 盈利预测:公司在半年报中预计,2016年1-9月份,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5-5.07亿元,同比增长450%-500%倍。我们预计,公司2016年、2017年的EPS分别为0.91和1.20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水平为37倍和28倍,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公司海外矿的进展不及预期,锂价持续回落等。
云海金属 有色金属行业 2016-08-02 20.81 11.69 39.42% 22.07 6.05%
22.25 6.92%
详细
事件 公司披露2016年中报 中报称,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6,894.9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9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993.02万元,同比上升363.01%。 简评 镁业务终迎爆发:量价齐升,成本下降,毛利大增 公司毛利增长最主要的贡献力量为公司镁及镁合金业务,上半年公司镁业务贡献了9400万毛利,超过了去年全年,同时镁业务的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6.66%,提升到20.95%。具体来看,首先,受益于供给收缩,镁价上扬,报告期镁价上涨10.73%。其次,公司镁产销量上升,按营业收入计,公司镁合金业务营收增长12.70%,特别是公司的巢湖云海基地产能投放顺利,在上半年实现了2.63亿营收及900万净利润,而去年同期该公司营收为1.70亿,净利润亏损约900万;惠州云海今年开始放量,上半年贡献了7564万销售收入和约650万净利润。再次,伴随着产量的放量,镁业务成本反而下降了4.56%,例如,巢湖云海原镁自给量上升,规模经济性得到发挥,强化了公司镁成本较低的优势。 深加工业务后劲十足。 上半年,公司以压铸件和铝扁管为代表的深加工业务也实现了营收的快速增长,同比增速都在30%以上,同时压铸件也保持了高毛利率,铝扁管业务,因产能的扩张,成本上升较快,但未来的爆发潜力不小。 公司镁挤压业务稳步推进,上半年,镁合金挤压产品开始中批量供货。未来料将先在3C、军工等用镁领域爆发。 供给收缩,镁价料将保持强势,镁业务贡献仍将扩大 镁价料将保持强势。陕西、山西焦炭、兰炭产量下降,原镁原料焦炉煤气供应受限,原镁产能利用率较低,镁供给大幅萎缩,虽然出口等需求也并不景气,但焦炭、兰炭等进一步收缩的前景,将约束原镁产出的增长,供给收缩局面将给镁价提供强劲支撑。同时,行业库存也处较低水平。此外,硅铁与煤炭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推动了镁价上扬。 公司于5月份,完成了对巢湖云海少数股东权益的收购,巢湖云海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巢湖云海是公司镁业务的核心生产基地,通过收购,公司的镁业务弹性与贡献仍将扩大。 公司财务费用下降,但管理费用有所上升。 上半年,公司完成了定向增发,融资4亿元,解决了公司面临的资金短缺或财务费用较高的问题,融资后,公司财务状况明显好转,财务费用及财务费用率都出现了下降。不过,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市场布局的拓展,公司的管理难度也在增加,管理费用也在明显地上升。 盈利预测 公司中报预计,公司2016年前三季度,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达1.08亿~1.20亿,同比增长341%~391%。我们预计,2016年和201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5亿和2亿(EPS0.46和0.62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水平分别为46倍和34倍,我们看好公司深加工产品放量前景,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镁价、铝价不利波动风险。公司深加工订单不及预期等。
中色股份 有色金属行业 2016-07-14 10.41 14.89 244.68% 10.60 1.83%
10.60 1.83%
详细
事件 近日,公司公告称,公司与Metalkol SA公司于北京签署《刚果金RTR项目总承包合同》,由公司负责Metalkol SA公司在刚果金的RTR尾矿湿法冶炼处理厂的建设总承包。 简评 一带一路战略给公司工程承包与资源开发业务带来机遇 公司工程承包业务核心区域都被一带一路所覆盖,受益于一带一路战略,自2014年以来,公司快速在中亚等地拿下了数百亿订单。预计,公司工程承包的营业收入将持续增长,同时受益于中国相关政策银行的支持及公司的组织与管理能力,项目的毛利率也在改善。公司工程承包业务的盈利能力提升。 此次,公司承包的RTR开发项目,合同金额达6.54亿美元,该项目拥有丰富的铜钴储量(钴36万吨,铜168万吨),是未来2-3年全球最大的钴矿开发项目,一期达产后,钴产能达1.4万吨。 创新工程承包业务模式,抓住“一带一路”机遇,搭建海外发展大平台。公司2015年年报指出,依托我国政府实施“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的战略的历史良机,积极探索海外项目的合作模式,推动形成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对于前景较好的资源型工程项目,在工程总包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入股、包销产品和参与生产运营。 有色金属资源开发业务弹性十足:公司资源开发业务有四大基地,包括铅锌金属品种的赤峰和蒙古基地,南方稀土基地和老挝铝土矿基地。目前,公司拥有和控制铅锌金属储量约233万吨,年产铅锌金属量约10万吨,并与澳大利亚TZN、俄罗斯MBC、印尼BRMS等企业有合作。公司南方稀土基地是全国重要的中重稀土冶炼基地,并在缅甸、格菱兰等地有稀土业务布局。公司还拥有铝土矿储量1.6亿吨。未来,公司有色金属资源开发业务有望受益于锌价、稀土价格回升。公司大量的有色资源储备,也为公司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投资建议:公司2016年、2017年的业绩分别为0.23和0.28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水平分别为47和38。当前公司业务已被低估(合理价值约270亿),而在一带一路战略及产能合作的推动下,公司有色工程承包与资源开发业务则具有了对外扩张的期权价值,对公司进行“重估”势在必行。我们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海外订单持续性与应收帐款风险,稀土与锌价格不及预期
南山铝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16-05-13 6.66 2.79 50.00% 7.40 11.11%
8.20 23.12%
详细
作为全球唯一、短距离拥有最完整铝产业链的南山铝业,在2016年将迎来两个拐点: 1)定增完善上游“铝电”资产,将充分受益于电解铝景气度回升周期: 我们认为电解铝行业正处于一个拐点期,随着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以及电解铝企业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高耗能并且远离消费地的电解铝产能将持续退出市场,电解铝行业的“扭转趋势”不会被改变。 完成怡力电业收购后,公司依靠“高自备电+紧靠电解铝消费地”,将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 2)汽车板、航空板、航空发动机锻件等“高端铝加工业务”随着工程的推进,2016年加工业务也或将跨越式发展: 从公司更为长远的发展来看,我们更看重的是公司“高端铝加工”业务。随着20万吨高性能特种铝合金材料生产线、1.4万吨航空锻件生产线的投产,公司铝加工业务也将迎来一个拐点。 3)我们认为,公司合理价值区间为8.5-10.6元/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以及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带来的风险
华友钴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16-05-09 23.55 11.62 -- 35.50 50.74%
48.35 105.31%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非公开增发预案(修订稿) 公司拟以不低于19.16元/股(原价格为25.25)的价格,发行不超过11694万股,募集不超过224,052.41万元,其中,华友投资拟以现金方式参与本次发行认购,认购金额为人民币22,452.41万元,扣除费用后,用于刚果(金)PE527铜钴矿权区收购及开发项目上,钴镍新材料研究院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简评 钴行业供需趋于改善,拐点将现。 当前钴仍供大于需,但我们预计,随着新能源汽车放量,正极材料中三元材料占比提升,动力电池用钴需求将成倍增长,且其他锂电池用钴需求、高温合金用钴需求仍然旺盛,整体上钴需求扩张态势将持续,年增速可达7%。而钴供给将面临刚果的政策与政治风险,及铜镍矿在铜镍价压力下关停对钴供应的冲击,年增速不到3%。钴供需整体向好,我们预计,2016年钴供需有望大体平衡,而2017年将出现约3000吨的供给缺口,钴价中长期有望走高。 华友钴业:钴业龙头。 公司以钴采、选、冶业务为主,拥有钴冶炼产能约1.6万吨,2015年钴产品产量达1.23万吨钴金属量,在国内钴市场中市场占有率稳定在20%以上,是国内最大的钴供应商。 原材料渠道独特,增发强化上游资源优势 公司原材料源于:一是自有矿山,公司在刚果有多个矿权,其中MIKAS在产,钴年产能1000吨。二是公司在刚果经营了十余年,建立了独特的钴原料采购渠道,通过该渠道采购的钴原料较向大型贸易商采购的成本要低10%以上;三是直接向大型钴生产贸易商(如嘉能可、ENRC)采购。公司前两大渠道自供的原材料占比已提升至70%。增发收购PE527后,MIKAS和PE527合计控制钴7万吨,铜58万吨储量,PE527项目投产后,将增加3100吨自产钴;将强化公司原材料优势,提升对钴价格的弹性。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6年、2017年的业绩分别为0.07和0.21元。我们看好钴价走势,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钴需求释放不及预期风险,钴产能增长超出预期。公司债务与外汇等财务风险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6/1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