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黄细里

东吴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证号:S0600520010001 曾任职:长江证券、上海华信证券、浙商证券...>>

20日
短线
16.33%
(第447名)
60日
中线
18.37%
(第99名)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35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黄细里 8 5
宇通客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2-06 15.10 -- -- 19.30 27.81%
29.29 93.97%
详细
公司公告: 宇通客车 2024 年 1 月销量为 2797 辆,同环比分别+122%/-41%;产量为 2997 辆,同环比分别+152%/-31%。 淡季不淡,一月产销数据超预期。 24 年一月销量数据同比+122%,超过我们预期,我们认为是国内国外共振推动的高景气度延续。国内方面,2023 年一季度受到 2022 年新能源补贴退坡透支影响较大,叠加疫情放开初期交付尚有阻碍, 2023 年一季度交付数据基数较低;国外方面,根据中客网数据, 2023 年出口实现了同比 51%的高增, 2024 年预计出口高增延续,推动这轮客车大周期上行。 大中客占比同环比高增。 分车辆长度看, 2024 年 1 月大中轻客销量为1773/728/296 辆,同比分别+211%/+69%/+15%,环比分别-28%/-53%/-58%。大中客销量占比 89%,同环比+10pct/+4pct。 公司整体补库。 2024 年 1 月公司整体补库 200 辆,大中轻客库存变化为+180/+51/-31 辆。 交付国内公交大单,公交复苏趋势初现。 1 月公司 100 辆客车交付攀枝花,其中包括 88 辆新能源公交; 1 月公交 99 辆高端纯电动公交车交付南京。国内公交车迎来新一轮换车周期, 2024 年有望实现销量复苏。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 我们维持公司 2023~2025 年营业收入为267/347/414 亿元,同比+23%/+30%/+19%,归母净利润为 16.5/24.4/30.4亿元,同比+117%/+48%/+24%,对应 EPS 为 0.8/1.1/1.4 元,对应 PE 为20/14/11 倍。公司为高股息标的,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全球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国内外客车需求低于预期。
黄细里 8 5
继峰股份 有色金属行业 2024-02-06 10.10 -- -- 13.47 33.37%
14.18 40.4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2023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61亿元至2.40亿元,同比扭亏为盈;预计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67亿元至2.46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公司2023年业绩整体符合我们的预期。2023Q4业绩符合预期,全年业绩实现同比扭亏。公司2023年全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61亿元至2.40亿元,同比实现扭亏。其中,若按照业绩预告范围的中值计算,公司2023Q4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47亿元,同比扭亏,环比下降35%。全年来看,营收端受益于全球主要汽车市场的需求复苏,叠加公司新产品乘用车座椅年内实现量产并贡献收入,公司预计其2023年营收将超过200亿元;利润端,受益于公司整合措施持续深化,叠加海外能源价格、原材料价格以及运费下降等因素,在乘用车座椅费用增加的情况下,公司整体仍实现了扭亏为盈。 格拉默业务整合稳步推进,乘用车座椅打开成长空间。公司收购格拉默后,在管理层和组织架构调整、全面推行降本措施、调整产能布局、拓展格拉默中国区业务等多方面持续推进格拉默的整合工作,后续随着整合工作的推进,格拉默盈利能力将稳步提升。此外,公司目前正大力布局乘用车座椅总成业务,公司在成本控制、服务响应等方面相比外资座椅企业有着较大的优势。当前,公司已经累计获得了多个新能源汽车座椅定点,并在2023年上半年实现了乘用车座椅的正式量产。随着后续各主机厂陆续完成验厂,公司乘用车座椅新定点可期,长期看好公司在乘用车座椅市场的份额提升。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海外业务仍在减亏中,叠加乘用车座椅业务的相关费用支出,我们将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的预测调整为2.01亿、5.67亿、10.54亿(前值为3.01亿、7.13亿、11.14亿),对应的EPS分别为0.17元、0.49元、0.91元,2023-2025年市盈率分别为59.69倍、21.14倍、11.38倍,考虑到公司正大力开拓乘用车座椅业务,成长空间广阔,因此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下游整车销量不及预期;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海外整合不及预期。
曾朵红 1 1
黄细里 8 5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2-05 165.00 253.40 10.65% 196.52 19.10%
231.99 40.60%
详细
比亚迪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0.15万辆,出口表现亮眼。比亚迪1月电动车销量20.15万辆,同环比+33%/-41%,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出口36174辆,同环比+247.5%/+0.22%。其中,新能源乘用车1月销量为20.10万辆,同环比+34%/-41%;新能源商用车1月销量为474辆,同环比-60%/-45%。插混份额环比提升,新车型仰望、方程豹环比逆势增长。2024年1月比亚迪插混乘用车销量为9.57万辆,同环比+21.4%/-35.9%,占比47.6%,同比下滑4.9pct,环比提升3.7pct;纯电乘用车销量为10.53万辆,同环比+47.6%/-44.8%,占比52.4%,同比增长4.9pct,环比下滑3.7pct。比亚迪王朝、海洋网车型1月销18.51万辆,同增+28.8%;腾势品牌1月销9068辆,同增+40.8%。新车型中,仰望1月销1652辆,环增3.7%;方程豹1月销5203辆,环增2.3%。产品矩阵覆盖各价格区间,海外市场加速布局贡献出口增量。公司产品矩阵完备,H2多款新车型推出,包括仰望U8、腾势N8、海豹DMI、方程豹豹5等,2024年将推出王朝、海洋10余款改款车型、腾势3款、方程豹豹8及豹3、仰望U7及U9。考虑到新车推出、高端车型逐步放量以及海外出口贡献增量,同时积极布局智能化,24Q3实现30w+车型高阶智驾标配,Q3上市20w+车型高阶智驾选配,我们预计24年销量约400万辆,同比增长32%,其中出口40-50万辆,同比高增67%~110%。1月电池装机量环降36%,预计2024年电池产量维持35%-40%增速。 1月动力和储能电池装机11.30GWh,同环比+39%/-36%。受益于电动车高增长且全球大电站项目需求高增,我们预计2023年公司电池产量约175gwh,同比增长90%,其中储能电池出货约25gwh,同比增长约80%,贡献明显增量,我们预计2024年电池产量240gwh,同增37%。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新能源车单车盈利下滑,我们维持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303/369/447亿元,同比增长83%/22%/21%,对应PE分别为17/14/12x,我们给予公司2024年20xPE,目标价253.4元,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黄细里 8 5
金龙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2-01 6.49 -- -- 6.99 7.70%
9.21 41.91%
详细
公司公告: 公司发布 2023年业绩预告,业绩符合我们预期。公司预计2023年年度归母净利润为 0.78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2022年为-3.87亿元),对应 2023年四季度归母净利润 0.2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2022Q4为-1.38亿元),环比+111%。预计 2023年年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61亿元,同比亏损收窄 2.35亿元(2022年为-5.96亿元),对应2023年四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94亿元,同比亏损收窄 0.05亿元,环比 Q3亏损增加 2.76亿元。 销量结构优化, 出口高增驱动业绩兑现。 1)车型上看,销售结构明显改善。从整体 2023年公司整体产量为 43415辆,同比-2%; 2023年公司 整 体 销 量 42079辆 , 同 比 -9% , 其 中 大 中 轻 客 销 量 分 别 为16196/6481/19402辆,同比分别为+27%/-3%/-27%,大中客占比明显提升, 2023年大中客销量占比 60%,同比+6%; 2)地域上看,出口销量超预期。根据中客网数据, 2023年金龙大中客出口 10982辆,相比 2022年同期同比+60%,主要原因是客车出口走过渠道建设阶段,步入销量兑现,金龙作为行业龙头直接享受行业红利, 2023年全年大中客出口市占率达到 34%。 出口客车盈利能力更强, 销量结构转化直接带动盈利中枢上移, 叠加 2023年公司加强应收账款管控与存货管理相应减值有所减少, 公司 2023年业绩实现扭亏为盈。 盈利拐点已现, 2024年利增趋势有望延续。 我们认为 2023是客车新一轮大周期向上的起点,国内回暖、出口高增的行业红利下金龙有望充分受益,尤其是出口方面,油车和新能源车共振, 2024年出口量有望实现进一步增长,且出口客车盈利更强,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参考公司业绩预告, 我们维持公司 2023~2025年营业收入 205/233/266亿元,同比+12%/+14%/+14%, 下调 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 0.78亿元(原为 1.44亿元), 基本维持 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 3.05/6.26亿元, 2024~2025年同比+292%/+105%, 2023~2025年对应 EPS 为 0.11/0.43/0.87元, PE 为 60/15/7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全球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国内外客车需求低于预期。
黄细里 8 5
赛力斯 机械行业 2024-02-01 58.80 -- -- 99.89 69.88%
106.66 81.39%
详细
公司公告: 公司预计 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 355-365亿元,同比+4.09%~+7.02%;归母净利润为-27~-21亿元(2022年为-38.3亿元),同比减亏 11.3~17.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0~-46亿元(2022年为-43亿元),亏损同比扩大 3-7亿元。 Q4单季度营收 188.2~198.2亿元,同比+71.4%~+80.5%,环比+233.2%~+250.9%; Q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为-4.1~1.9亿元(2022Q4为-11.6亿元, 2023Q3为-9.5亿元); Q4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9.9~-15.9亿元(2022Q4为-14.3亿元, 2023Q3为-11.3亿元)。 业绩符合预期,新车持续上量。 1)营收层面: 公司 Q4单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核心来自新 M7贡献。 Q4总销量为 11.64万辆,同环比分别+66.3%/+160.8%,其中 AITO 品牌销量 6.61万辆 ,同环比分别+117.4%/+303.6%。 公司 Q4单车收入为 16.2~17.0万元/辆,同比+3%~+9%,环比+28%~+35%。 2)盈利层面:规模效应下公司单车减亏。 公司 Q4单车净利(扣非后归母净利润/总销量计算)为-1.71~-1.37万元/辆(2022Q4为-2.0万元/辆, 2023Q3为-2.5万元/辆)。 3)其他: 2023年非经损益为 19~29亿元(2022年为 4.6亿元),主要变动来自子公司瑞驰电动引入投资者公司确认投资收益(需经审计机构确认,具体数值以年报披露为准) +政府补助等。 4)最终公司 Q4实现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9.9~-15.9亿元(2022Q4为-14.3亿元, 2023Q3为-11.3亿元)。 渠道+产品多点催化下有望开启新一轮上量周期。 公司作为华为智选模式下首家合作车企,与华为合作紧密。 2023年问界全年销量 10.3万辆,同比+33%,全年发布 M5智驾版/新 M7/M9三款新车型(含改款),在手未交付订单充足,同时交付能力稳步提升, 1月第 2周以来周度交付稳定在 7k 以上。展望 2024年,受益于智能化产业趋势,渠道+产品多点催化下有望开启新一轮上量周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由于 2023年非经损益较高, 我们上调公司 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期至-23.39亿元(原为-29.48亿元),由于公司新车型M9订单表现较佳,我们上调公司 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期至-8.46/12.13亿元(原为-8.90/11.47亿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芯片/电池等关键零部件供应链不稳定;新平台车型推进不及预期;公司与华为合作推进进度不及预期
黄细里 8 5
保隆科技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2-01 43.46 -- -- 50.88 17.07%
53.76 23.70%
详细
公告要点: 公司发布 2023年业绩预告,业绩不及我们预期。 2023年全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3.6~4.3亿元, 同比+68%~+101%; 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8~3.5亿元, 同比+236%~+320%。 受非经营性项目影响 Q4表观业绩承压。 根据业绩预告区间中值, 2023年 Q4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0.56亿元, 同环比-43%/-64%, 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0.38亿元, 同环比+1316%/-71%。 2023年四季度公司表观业绩承压, 主要系产生较大额股权激励费用及资产减值所致,实际经营情况维持稳定。 携手主流新势力主机厂, 新产品+新项目加速落地。 根据公司披露, 公司先后与蔚来、 理想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有望实现新产品在新势力更多车型上的落地。 国际化持续推进, 2023年 11月公司披露获得全球知名车企的电池包连接铜排硬排部分的定点; 2024年 1月公司披露获得全球高端品牌车企的轮速传感器全球项目定点, 角雷达获得 VinFast 全系车型定点。 底盘产品横向拓展, 公司的空气悬架供气单元共获得 3家车企 7个车型项目的定点, CDC 减震器处于 B 样开发阶段, 底盘产品配套价值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考虑到公司 2023年业绩预告不及预期, 我们维持公司 2023-2025年营收预测为 63.47/78.10/95.04亿元,同比分别+33%/+23%/+22%; 下调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 3.94/5.70/7.26亿元(原为 4.46/6.22/7.81亿元), 同比分别+84%/+45%/+27%,对应 PE分别为 23/16/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乘用车需求复苏不及预期,新产品落地不及预期, 乘用车价格战超出预期。
曾朵红 1 1
黄细里 8 5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1-31 173.08 253.40 10.65% 196.52 13.54%
231.99 34.04%
详细
Q4 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2023 年归母净利润 290-310 亿元,同比增长 74%~86%;扣非净利润 274-297 亿元,同比增长 75%~90%,其中 Q4 归母净利润 76-96 亿元,同比增长 4.1%~32%,环比-22%~0%,中值 86 亿元;扣非净利润 81-104 亿元,同比增长 5.2%~35%,环比-16%~+8%,利润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Q4 冲量销量创新高、 我们预计 2024 年销量增加 32%至 400 万辆。 Q4 公司电动车销 94.5 万辆,同比增长 38%,环比增长 15%,其中海鸥、元、海豹系列贡献主要增量,分别贡献 3.6/2.8/2.8 万辆,低价车型(海鸥、元、海豹)占比 32%,环比增长7pct,同时豹 5、仰望 U8 逐步放量,贡献 0.8 万辆增量。 23 年累计销售电动车 302万辆,同比增长 62%, 销量市占率 32%,同比提升 5pct,累计出口 24 万辆, 占国内出口销量份额 20%。公司产品矩阵齐全,高端车型补足, 2024 年将推出王朝、海洋 10 余款改款车型、腾势 3 款、方程豹 8 及豹 3、仰望 U7 及 U9。考虑到新车推出、高端车型逐步放量以及海外出口贡献增量,同时积极布局智能化, 24Q3 实现30w+车型高阶智驾标配, Q3 上市 20w+车型高阶智驾选配, 我们预计 24 年销量约400 万辆,同比增长 32%,其中出口 40-50 万辆,同比高增 67%~110%。 Q4 单车盈利环比下滑、扣非净利润较亮眼。 若扣除比亚迪电子利润( Q4 中值 10.2亿,权益预计 6.7 亿),预计 Q4 单车净利 0.8w,环比下降约 27%, Q4 单车扣非净利约 0.9w,环降 15%,降幅窄于单车净利,报表质量较优,主要为年底促销降价冲量, 11 月宋秦汉唐等车型降价约 1-1.5w,护卫舰 07、海豚、驱逐舰 05 等车型降 0.5-1.8w,降幅 5-10%不等,且年底销售、管理费用较高,我们预计 2023 年全年单车净利近 1 万元,同比增长 6%。展望 24 年,考虑到高价位车型逐步上量带来的车型结构优化、碳酸锂降价等因素,可部分抵消价格下滑,预计 2024 年单车盈利约 0.8-0.9万元左右。 Q4 装机量同比高增、预计 2024 年电池产量维持 35%-40%增速。 2023Q4 动储电池装机量 50gwh,同比增长 55%,环比增长 23%, 23 年累计装机 151GWh,同比增长68%;受益于电动车高增长且全球大电站项目需求高增, 我们预计 2023 年公司电池产量约 175gwh,同比增长 90%,其中储能电池出货约 25gwh,同比增长约 80%,贡献明显增量, 我们预计 2024 年电池产量 240gwh,同增 37%。 投资建议: 考虑年底降价单车盈利下滑,我们下调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03/369/447 亿元(原预测值为 334/442/540 亿元),同比增长 83%/22%/21%,对应PE 分别为 17/14/12x,我们给予公司 2024 年 20xPE,目标价 253.4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 行业竞争加剧
黄细里 8 5
恒帅股份 机械行业 2024-01-31 76.99 -- -- 86.12 11.86%
93.71 21.7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2023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1.95亿元至 2.15亿元,同比增长 33.99%至 47.7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80亿元至 2.00亿元,同比增长 38.10%至 53.44%。公司 2023年业绩符合我们之前的预期。 2023Q4业绩符合预期,全年业绩实现同比高增。 公司 2023年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95亿元至 2.15亿元,同比增长 33.99%至 47.74%。 单四季度来看, 按照业绩预告范围的中值计算, 公司 2023Q4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0.54亿元, 同比增长 42.11%, 环比微降 8.47%; 2023Q4单季度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0.49亿元, 同比增长 36.11%, 环比下降 14.04%。 整体来看,公司 2023年业绩同比大幅增长主要系: 1)电动四门两盖渗透率持续提升,公司微电机业务实现快速增长; 2)公司流体技术产品领域收入保持稳定增长; 3)原材料价格趋稳叠加规模效应,公司毛利率逐步改善。 公司在技术研发、成本控制、客户覆盖、产品拓展和产能布局五个方面拥有核心竞争力。 技术研发: 公司在产品自主同步研发;产品试验;模具开发设计;智能化全自动产线自主研发、设计及集成等方面具有领先的技术优势。 成本控制: 公司通过对产品实施平台化战略,叠加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布局,并实现了智能化全自动生产,有效地提升了成本优势。 客户覆盖: 公司深度配套宝马、吉利、北美新能源客户、理想等主机厂客户以及斯泰必鲁斯、庆博雨刮、爱德夏等国际知名 Tier 1客户。 产品拓展: 微电机技术作为平台型技术,有较强的延展性。公司以微电机技术为核心,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和产品谱系,挖掘新增量。 产能布局: 公司持续推进泰国工厂和美国工厂的建设,有利于公司提高对全球客户的配套效率,扩大公司海外业务市场份额。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维持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0亿、 2.64亿、 3.30亿的预测, 对应 EPS 分别为 2.62元、 3.30元、4.12元,市盈率分别为 29.57倍、 23.48倍、 18.81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乘用车行业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超预期;新产品应用拓展不及预期。
黄细里 8 5
潍柴动力 机械行业 2024-01-26 14.66 -- -- 17.04 16.23%
19.02 29.74%
详细
公告要点: 潍柴动力公布 2023年业绩预告,预计 2023年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85.84-93.20亿元,同比分别+75.0%-90.0%;扣非归母净利润73.90-82.10亿元,同比分别+125.1%-150.1%。 2023Q4折合归母净利润为 20.83-28.19亿元,中值为 24.51亿元,中值同环比分别+553.9%/-5.8%; 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17.51-25.71亿元,中值 21.61亿元,中值同环比分别+78.0%/+6.5%。 Q4业绩表现略超我们预期。 重卡行业来看, 23Q4实现产批量 22.0/20.4万台,同比分别+71.9%/+37.3%,环比分别+4.5%/-6.3%,行业同比保持高增趋势,环比基本持平;中汽协口径, 23Q4公司旗下重卡整车子公司陕重汽销量 3.49万台,同比+38.9%/-3.6%,与行业变化趋势基本相当。交强险口径, 23Q4潍柴重卡发动机配套量 4.29万套,同环比分别+52.9%/-18.1%,其中天然气重卡发动机出货量 28141台,占自身出货量比例 66%,环比基本持平。 公司 Q4归母净利润环比下滑主要受行业整体批发趋势影响,同比保持高增,业绩强兑现。 重卡板块强α属性,燃气重卡&大缸径等多维业务共振向上保障强业绩确定性。 1)短期来看,受益天然气重卡持续热销量利齐升。燃气重卡月度渗透率持续提升,潍柴充分受益,燃气重卡高市占率&高利润率驱动向上双击。 2)中期维度,高利润率的大缸径发动机为公司重点突破机遇性产品,公司持续拓展产品海外市场,加速上量;此外,陕重汽经营结构持续优化,终端折扣收窄,盈利性向好。 3)长期维度,公司积极做好产品储备,加快 WPDI、甲醇发动机、氢内燃机的开发;构建完善的电驱动零部件、电机总成及动力总成等试验能力;推进燃料电池核心技术突破,加速实现市场化。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考虑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向好, 我们上调公司2023~2025年盈利预测,归母净利润由之前的 84.84/114.65/141.48亿元上调至 89.55/115.60/133.99亿元,分别同比+83%/+29%/+16%,对应 EPS分别为 1.03/1.32/1.54元,对应 PE 估值分别为 14/1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国内物流行业复苏不及预期;海外经济波动超预期等。
黄细里 8 5
一汽解放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1-26 7.98 -- -- 8.90 11.53%
9.53 19.42%
详细
公告要点:一汽解放公布2023年业绩预告,2023年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8亿元,同比+90%-118%;扣非归母净利润-1.4至0.4亿元,同比+92%-98%;2023Q4折合归母净利润2.88-3.88亿元,中值同环比分别-67%/+295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25至-0.4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缩减5.1亿元,环比Q3亏损增加0.68亿元,2023Q4业绩略低于我们预期。 Q4扣非归母亏损同比收窄主要系规模效应提振,环比增加主要系年终费用计提所致。Q4公司销量表现同比高增,重卡受行业整体影响销量下滑,亏损环比略增。2023Q4公司合计销量55105辆,同环比分别+55.01%/+0.13%,其中重卡销量41174辆,同环比分别+55.38%/-1.44%,占比74.72%,同环比分别+0.18/-1.19pct。23Q4规模效应同比明显增加,驱动单季度扣非净亏损收窄;但高盈利重卡销量占比环比下滑,叠加Q4年终奖/研发费用等费用项集中计提,环比维度亏损小幅扩大。 重卡行业市占率稳固,全球化+电动化+智能化加速技术进步。2023全年重卡行业累计实现批发销量91万辆,同比+36%,同环比大幅增长主要系去年同期国内疫情封控导致基数较低。公司角度,2023全年重卡批发销量约18.4万辆,同比+47%,主要系公司持续推进国内重卡销量增长,确保中重卡行业终端双第一的战略目标,2023年市占率达20.2%;同时公司着力重卡出口渠道建设,全球化战略布局更加清晰;此外,公司电动智能化转型持续,战略合作华为,持续加盟成立苏州挚途、赋界科技等子恭肃,加速技术突破,丰富产品矩阵。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重卡行业燃气化转型节奏波动带来行业销量预期下修,我们下调公司2023~2025年盈利预期,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由之前的9.32/11.98/19.71亿元下调为7.52/10.28/17.24亿元,分别同比+104%/+37%/+68%,对应EPS为0.16/0.22/0.37元,对应PE为47/34/21倍。鉴于公司商用车全产业链覆盖,新能源持续发力,业绩有望高增,我们认为公司应该享受更高估值溢价,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重卡行业复苏不及预期;海外出口波动超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黄细里 8 5
中国重汽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1-26 14.34 -- -- 17.42 21.48%
18.55 29.36%
详细
段落提要: 中国重汽披露 2023年业绩预告,预计 2023年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0.05-11.12亿元,同比+369.6%-419.6%; 2023年扣非归母净利润 9.97-10.90亿元,同比分别+438.9%-489.2%。2023Q4归母净利润 3.50-4.57亿元,中值同比 2022Q4增长 5.44亿元,环比 2023Q3+152.85%,增长 2.45亿元; Q4扣非归母净利润 3.58-4.51亿元,中值同比 2022Q4增长 5.54亿元,环比 2023Q3+177.40%,增长 2.59亿元。 重 卡 行 业 来 看 , 23Q4实 现 产 批 量 22.0/20.4万 台 , 同 比 分 别+71.9%/+37.3%,环比分别+4.5%/-6.3%,行业同比保持高增趋势,环比基本持平,其中出口实现 6.59万台;中汽协口径,中国重汽集团批发销量实现 4.29万台,同环比分别+29.2%/-30.4%,同环比表现相比行业略差。重汽 A 作为重汽集团核心整车业务, Q4销量逆势同环比增长,规模效应提振带动毛利率同环比明显改善,且进一步摊平费用率,公司23Q4费用率或小幅下滑,驱动业绩强兑现。 以强产品力为抓手,公司持续优化提升自身在海内外市场竞争力: 展望后续,随着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向好、物流重卡需求回升等因素推动,叠加出口保持的强劲势头,重卡行业的复苏形势明显。公司抢抓国际市场机遇,提高中东、拉美等高端市场占有率,在欧美品牌主导的高端细分市场建立竞争优势;加快重点产品开发,确保典型车型在动力性、经济性、风阻系数、整车疲劳寿命等各方面领先行业;围绕燃气车、大马力等细分市场,确保细分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加快产品优化升级和结构调整,精准实施营销策略,驱动产销量不断增长,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考虑行业周期上行以及公司盈利能力向好,我们上调公司 2023~2025年盈利预测,归母净利润由之前的 9.0/13.9/19.0亿元上调至 10.5/15.1/19.0亿元,分别同比+393%/+43%/+26%,对应 EPS分别为 0.90/1.28/1.61元,对应 PE 估值分别为 15/10/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国内物流行业复苏不及预期;海外经济波动超预期等
黄细里 8 5
中集车辆 机械行业 2024-01-26 8.85 -- -- 9.85 11.30%
11.11 25.54%
详细
公告要点:中集车辆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2023年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3.98-24.78亿元,同比增长115%-12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33-16.13亿元,同比增长67%-76%;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1.19元/股至1.23元/股。2023Q4折算归母净利润1.21-2.01亿元,中值同环比分别-65%/-5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9-2.09亿元,中值同环比分别-34%/-54%,2023Q4业绩表现略低于我们预期。 北美市场竞争对手半挂车供需紧张缓解,叠加公司内部推行星链计划开支增加,23Q4业绩表现低于我们预期。从Q4单季度来看,中集车辆归母净利润区间约1.21亿-2.01亿元(中值为1.61亿元,同比下降64.80%);扣非归母净利润区间约1.29亿-2.09亿元(中值为1.69亿元,同比下滑33.87%,与Q3环比下降54.18%),主要原因为:1)北美半挂车市场供应链短缺状况缓解,半挂车供需回归常态,单价与利润贡献回归正常水平;2)本公司正在推行星链计划,全面进行组织发展调整与优化,优化组织在四季度继续产生了一次性大额费用,同时在四季度也计提了星链计划大额的咨询费用;3)Q4子公司资产清理及减值计提产生影响,同时因今年利润基数较大,考核奖金计提也产生一定影响;4)中国国内市场需求正在缓慢复苏,半挂车和专用车市场正在稳步改善。 展望未来,海内外业务拓展助力公司持续夯实龙头领先地位。1)公司积极推动构建国内半挂车发展新格局,围绕星链计划,以灯塔LTP+LoM工厂为抓手,半挂车品牌全面覆盖,叠加售后一栈式运营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公司国内半挂车市场市占率、销量与利润贡献;2)北美业务、欧洲以及其他新兴市场等海外业务继续保持稳固,持续贡献正盈利;3)EVRT新能源混凝土搅拌车将进入国内试运营阶段,开启新的篇章。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北美半挂车市场后续供应链短缺影响基本消除,我们下调公司2023~2025年盈利预测,归母净利润由之前的26.72/23.63/32.72下调至24.49/14.75/18.64亿元,分别同比+119%/-40%/+26%,对应EPS分别为1.21/0.73/0.92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7/12/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物流行业复苏不及预期;海外经济波动超预期等。
黄细里 8 5
爱柯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1-26 19.55 -- -- 21.90 12.02%
21.90 12.02%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 年年度业绩预告, 2023 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57.60 亿元至 61.60 亿元,同比增长 35.05%至 44.42%;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8.85 亿元至 9.45 亿元,同比增长 36.46%至 45.71%;预计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8.40 亿元至 9.00 亿元,同比增长 39.24%至 49.19%。公司2023 年业绩整体超出我们之前的预期。 单季营收利润环比增长,公司 2023Q4 业绩超预期。 按照业绩预告范围的中值计算,公司 2023Q4 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7.25 亿元,环比增长8.42%; 2023Q4 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3.18 亿元,环比增长 57.43%; 2023Q4 单季度实现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 2.81 亿元,环比增长 41.21%。其中,公司 2023Q4 收入端环比增长预计主要系前期开拓的新能源客户订单持续放量,驱动公司收入规模持续增长; 2023Q4 公司利润端的环比高增我们预计主要系收入端的提升叠加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措施,提高经营质量和盈利水平所致,此外, 我们预计 2023Q4 来自汇率变动的影响也对业绩产生了正向的贡献。 公司产品品类不断完善,产能扩张助力全球化布局。 产品端: 公司产品品类持续扩张,铝合金精密压铸件基本实现对三电系统、热管理、智能驾驶、线控制动/转向系统的全覆盖。 产能端: 1、公司墨西哥一期生产基地在 2023 年 7 月开始量产, 目前拟在墨西哥建设第二期生产基地,二期主要生产 3000T~5000T 压铸机生产的新能源汽车用铝合金产品,深化国际市场布局; 2、 2024 年 1 月公司公告投资建设匈牙利生产基地,在欧洲布局车身结构件及壳体类零部件; 3、 安徽马鞍山基地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零部件及汽车结构件智能制造项目一期已于 2023 年 3 月动工,计划在 2024 下半年交付,为后续订单释放做准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考虑到公司收入规模持续增长带来的盈利能力的提升,我们将公司 2023-2025 年的归母净利润从 8.47 亿/11.37 亿/15.03亿调整至 9.15 亿/11.58 亿/15.17 亿,对应的 EPS 分别为 1.02 元、 1.29元、 1.69 元,市盈率分别为 18.98 倍、 15.00 倍、 11.45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乘用车行业销量不及预期;铝压铸行业竞争加剧超预期;铝合金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
黄细里 8 5
伯特利 机械行业 2024-01-25 57.69 -- -- 64.00 10.94%
64.00 10.94%
详细
公告要点:公司公布2023年业绩预告,业绩略超我们预期。2023年预计实现营收74.5-78.6亿元,同比+34.50%~+41.84%;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8.81-9.57亿元,同比+26.09%~+37.02%。按照公司业绩预告区间中值计算,公司2023年Q4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5.48亿元,同环比分别+37.36%/+26.7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24亿元,同环比分别+47.01%/+35.51%。 下游客户放量,线控制动逐季度放量。2023年Q4公司收入端同环比均实现30%以上增速增长,核心下游客户奇瑞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产量分别为58.0/56.5/49.2万辆,同比分别+67.7%/+19.4%/+12.1%,环比分别+21.8%/+18.9%/+10.7%,下游客户放量叠加公司新项目量产爬坡推动公司Q4收入实现同环比高增。公司新产品线控制动销量逐季度爬坡,除自主车企外,核心配套新势力客户理想汽车在2023年Q4产量为13.7万台,同环比分别+167%/+32%,驱动公司线控制动产品快速放量。 盈利中枢逐季度提升,业绩兑现超预期。2023年Q4公司利润释放超预期,根据公司业绩预告区间中值来算,公司Q4归母净利率约为12.73%,同环比分别+0.84pct/+0.83pct。我们认为盈利中枢抬升核心来自基盘产品受益于自主客户产销提升逐步放量,叠加新产品(线控制动、转向产品等)盈利逐步转好的规模效应,具备增长持续性。 发布可转债扩充墨西哥轻量化及制动产能,出海步伐加快。公司于1月5日发布公告,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28.32亿元,扩充国内制动+轻量化产能及墨西哥轻量化+制动钳产能,尤其重视墨西哥基地的产能扩张和产品品类拓展,公司在国内基盘业务快速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出海进度,国内国外共振成长空间显著打开。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参考公司业绩预告,考虑到公司海外业务拓展进度加速,我们提高公司2023-2025年营收预测为76.5/104.3/141.3亿元,同比分别+38%/+36%/+35%;提高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盈利预测为9.2/12.1/16.6亿元(原为8.7/11.9/15.3亿元),同比分别+32%/+32%/+37%,对应PE分别为27/21/15倍,鉴于后续加快产能建设,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芯片短缺超出预期;新能源渗透率增长不及预期
黄细里 8 5
松原股份 机械行业 2024-01-24 27.67 -- -- 30.70 10.95%
32.33 16.8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公司2023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90亿元至2.10亿元,同比增长60.96%至77.91%。其中,2023Q4单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73亿元至0.93亿元,同比增长87.18%至138.46%,环比增长35.19%至72.22%。公司2023Q4业绩超过我们之前的预期。 客户销量环比增长叠加新业务放量,公司2023Q4业绩超预期。根据乘联会数据,2023Q4我国狭义乘用车行业实现批发770.32万辆,环比增长14.07%;新能源狭义乘用车行业实现批发295.60万辆,环比增长24.81%。主要客户方面,奇瑞汽车2023Q4实现批发销量60.33万辆,环比增长24.60%;吉利汽车2023Q4实现批发销量53.12万辆,环比增长15.18%;上汽通用五菱2023Q4实现批发销量51.67万辆,环比增长41.05%;长城汽车2023Q4实现批发销量36.67万辆,环比增长6.35%。 下游主要客户2023Q4产销量环比提升推高了公司的营收规模,此外,公司新业务气囊+方向盘的持续放量也对业绩产生了正面影响。 安全带业务量价齐升,气囊+方向盘成为第二曲线。安全带方面,公司凭借技术、成本和服务响应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有望持续提升安全带产品的市场份额,实现对外资的国产替代;此外,高性能安全的功能复杂,安全性更好,价值量更高,特别是集成主被动可逆预紧式安全带(电动安全带)的价值量更是大幅提升,公司安全带业务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而方向盘+气囊业务则是公司的第二曲线,公司于2021年实现方向盘+气囊产品的量产,目前已经突破吉利、上通五菱、奇瑞和合众等客户,后续有望持续为公司业绩贡献增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收入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对公司盈利能力带来提升,我们将公司2023-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从1.81亿/2.44亿/3.26亿调整至2.01亿/2.70亿/3.58亿,对应的EPS分别为0.89元、1.20元、1.59元,市盈率分别为32.54倍、24.14倍、18.2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乘用车行业销量不及预期;新客户及新产品开拓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盈利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35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