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中船科技 建筑和工程 2023-04-17 14.97 -- -- 30.50 103.33%
30.70 105.08%
详细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2 年年度报告和《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修订稿)》。 业绩稳健成长。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49 亿元,同比+39.01%;实现归母净利润1.10 亿元,同比+37.35%。其中,承接工程设计、勘察、咨询和监理业务营业收入约为5.32 亿元;工程总承包业务营业收入约为 27.12亿元;船舶配套业务营业收入约为 5,655.67 万元。2022 年,公司是以公司全资子公司中船九院的工程设计、勘察、咨询及监理、工程总承包、土地整理服务等业务和公司全资子公司中船华海的船用舱口盖、艏艉通道、舷侧通道、斜坡板、集装箱绑扎系统等船用设备业务为主。公司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加的主要系因公司全资子公司中船华海在2021 年度对其持有江南德瑞斯 100%股权处置确认投资损失导致公司2021 年度净利润减少,2022 年度公司无此类业务;同时,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主要系公司全资子公司中船九院营业收入增加致使毛利增加所致。 优质风电资产注入,打开成长天花板。此前,公司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装)100%股份、中国船舶集团风电发展有限公司(中船风电)88.58%股权、中船重工海为(新疆)新能源有限公司(新疆海为)100%股权、洛阳双瑞风电叶片有限公司(洛阳双瑞)44.64%少数股权、中船重工(武汉)凌久电气有限公司(凌久电气)10%少数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中国海装、中船风电、新疆海为、洛阳双瑞、凌久电气将成为上市公司直接或间接持股的全资子公司。),交易价格为91.98 亿元,其中公司拟发行7.68 亿股,发行价格为11.39 元/股,股份支付对价为87.43 亿元,剩余4.55 亿元将以现金支付。同时公司拟向不超过 35 名符合条件的特定投资者,以询价的方式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 股)募集配套资金,募集配套资金总额拟不超过 30 亿元,其中15 亿元拟用于“兴城2 号30 万千瓦风电项目”、“江苏盐城风电叶片产线升级改造项目”、“中国海装象山大型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总装基地建设项目”、及“正镶白族乌宁巴图风电二期100MW 风电项目”,剩余15 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海上风电建设加速,未来开发潜力广阔。根据《2022 年中国风电吊装容量统计简报》,2022 年,全国(除港、澳、台地区外)新增装机容量50GW,同比减少10.9%;累计装机容量约396GW,同比增长14.1%。近年来,风电机组功率和风轮直径都呈现逐渐扩大之势,大兆瓦级风电机组的研发进程正在加快,市场上大兆瓦机型风电项目数量也逐渐增多。 风机单机容量的增加,将有效提高风电机组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度电成本。 同时面对平价上网的发展趋势,风力发电提升发电收入和降低成本的要求将推动风电机组产品迭代升级,风电产品将具有更强的发电能力和更低的成本造价。根据财联社的报道,3 月风电招标量为6GW。其中,海风、陆风分别为0.9GW 和5.1GW,与2 月风电招标规模2.35GW 相比,环比大幅增加。 一季度,国内风电总招标量19.86GW,同比增加2.80%。其中,陆风招标17.11GW,同比增加14.69%;海风招标2.75GW,同比下降37.50%。继2023年2 月海风加权平均价格回暖后,3 月仅2 个海风项目确定(预)中标商,加权平均价格(不含塔筒)为3442 元/kW,环比下降13.8%;3 月陆上风机加权平均中标均价(不含塔筒)为1253 元/kW,环比下降18.3%。风机大型化以及成本控制等将继续降低风机的生产成本。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有望将优质的风电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体内,随着我国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海上风电建设加速,看好公司未来成长潜力,因此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暂不考虑资产注入,我们预计公司2023 年-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0 亿元、1.83 亿元、2.39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80 倍、61 倍、47 倍。 风险提示:资产重组进度不及预期风险;风电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盈利预测不及预期的风险。
中船科技 建筑和工程 2023-04-04 14.57 -- -- 24.48 67.67%
30.70 110.71%
详细
事件描述 2023年 4月 1日, 公司发布 2022年年度报告, 营业收入达到 33.49亿元, 同比增长 39.01%, 归母净利润达 1.10亿元, 同比增长 37.35%, 略超预期。 同时公司更新了《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修订稿)》, 并发布公告回应了之前证监会的审核意见, 申请恢复并购审核。 事件点评 疫情影响下营收与盈利逆势上涨, 业绩超预期。 报告期内, 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大幅上涨, 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 一方面是 2021年度存在子公司中船华海在处置江南德瑞斯 100%股权时存在投资损失, 对比基数较低。 另一方面是公司下半年在上海疫情后业绩修复超预期, 船舶行业景气度上升带动中船九院在工程设计相关业务增长, 造成营收和毛利高额增长。 根据注册制新规回应监管意见, 申请恢复并购审核。 2022年 11月 22日, 证监会就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的申请给出意见, 对标的公司财务情况、 关联交易、 股权结构、 风险提示等方面提出补充信息要求。 此后, 公司于 2023年 1月 17日向证监会申请暂时中止审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核准项目, 并购审查与进度一度搁置。 在 2023年 3月 3日, 公司再度公告相关内容后, 在注册制新规下, 上交所已对公司申请予以受理。 截至目前, 公司已按照相关规定完成本次交易的加期评估、 审计及申请文件的更新工作, 向上交所提交恢复审核的申请。 2023年一季度风电招标延续高增, 海风价格企稳, 中国海装长期受益。 2023年一季度风电总计招标 20.8GW, 同比增长近 100%, 其中海上风电招标 2.15GW, 1月与 2月含塔筒均价分别为 4148元/kw 和 3668元/kw, 3月最新中标价为 3580元/KW, 基本维持了 2022年四季度以来的价格水平, 逐渐企稳。 标的公司中国海装研发实力雄厚, 于 2023年 1月下线 18MW 海风机组, 速度为国内最快, 有望在中长期的海风降本竞争中占据优势。 此外,中国海装完成的“扶摇号” 漂浮式风电示范平台, 在深远海领域技术领先。 子公司在叶片、 主控系统等方面为风电机组整体设计与制造提供一体化支持, 有利于公司成本控制与最新机组的快速量产, 在海风装机领域优势较大。 投资建议 目前并购重组仍在进行, 上市公司与标的公司暂未并表。 预计公司2023-2025年 归 母 公 司 净 利 润 1.31/1.81/2.64亿 元 , 同 比 增 长19.3%/38.1%/45.9%, 对应 EPS 为 0.18/0.25/0.36元, PE 为 81.4/58.9/40.4倍。 如公司并购重组成功, 公司将以 11.39元/股新增发行 7.68亿股份, 并购后公司总股份将增至 15.04亿股, 直接或间接完成对中国海装、 中船风电、新疆海为、 洛阳双瑞和凌久电气的全资控股。 基于海风规划与招标需求带动海风行业装机需求提高, 以及预期风电场开发业务稳定推进, 我们预计公司新增风电业务在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 6.06/8.65/11.92亿元, 同比增长12.4%/42.7%/ 37.7%, 以收购对价对应的 PE 为 15.2/10.6/7.7倍。 考虑到以收购对价计算的误差以及公司各业务之间成长性的差异, 我们采用 PB 估值。 根据 2023年同业可比公司的平均 PB 为 2.49, 我们认为如果公司并购成功, 风电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后, 业绩维持预期增速, PB 估值将有望对标同业可比公司。 因此我们给予公司 2023年新增风电业务估值在180-200亿元, 预计并购成功后 2023年目标市值 260-280亿元, 维持“买入-B” 评级。 风险提示 并购与募集资金失败或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风电新增装机不及预期风险; 关联交易风险;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疫情风险。
中船科技 建筑和工程 2023-03-06 13.57 -- -- 17.28 27.15%
30.45 124.39%
详细
事件描述2023年3月2日,公司召开第九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6号——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等全面注册制规则要求修订的《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修订稿)》,并发布公告。 事件点评回应监管意见,信息详实清晰,推进并购进行。2022年11月22日,证监会就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的申请给出意见,对标的公司财务情况、关联交易、股权结构、风险提示等方面提出补充信息要求。此后,公司于2023年1月17日向证监会申请暂时中止审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核准项目,并购审查与进度一度搁置。此次公司再度公告相关内容,在重大事项与重大风险提示、交易、发行与标的公司概况、合规与财务分析和经营情况讨论等方面做出重要更新与披露,公司信息披露进一步完善,继续并购审查,有望加速并购进度。 新增补充资产估值数据,风电资产价值稳步上升。公司补充了标的资产以2022年6月30日为基准日的评估值。其中,在“抢装潮”后2022年风电装机规模下行的情况下,中船风电估值上升约4亿元,新疆海为与洛阳双瑞估值略微降低,标的公司资产估值总计上升3.6亿元,本次收购仍以2021年12月31日估值锚定的原先对价收购,上市公司有望获得2022年风电资产的增值溢价。 2023年风电招标景气持续,海风价格企稳,中国海装长期受益。2023年1月与2月,海上风电招标2.15GW,1月与2月含塔筒均价分别为4148元/kw和3668元/kw,基本维持了2022年四季度以来的价格水平,逐渐企稳。 陆上风电招标总计8.87GW,1月与2月含塔筒均价分别为2069元/kw与1702元/kw。标的公司中国海装研发实力雄厚,于2023年1月下线18MW海风机组,速度为国内最快,有望在中长期的海风降本竞争中占据优势。此外,中国海装完成的“扶摇号”漂浮式风电示范平台,在深远海领域技术领先。子公司在叶片、主控系统等方面为风电机组整体设计与制造提供一体化支持,有利于公司成本控制与最新机组的快速量产,在海风装机领域优势较大。 投资建议目前并购重组仍在进行,上市公司与标的公司暂未并表。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公司净利润0.90/1.53/2.11亿元,同比增长13.0%/69.0%/37.8%,对应EPS为0.12/0.21/0.29元,PE为109.3/64.6/46.9倍。 如公司并购重组成功,公司将以11.39元/股新增发行7.68亿股份,并购后公司总股份将增至15.04亿股,直接或间接完成对中国海装、中船风电、新疆海为、洛阳双瑞和凌久电气的全资控股。基于海风规划与招标需求带动海风行业装机需求提高,以及预期风电场开发业务稳定推进,我们预计公司新增风电业务在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6.06/8.65/11.92亿元,同比增长12.4%/42.7%/37.7%,以收购对价对应的PE为15.2/10.6/7.7倍。 考虑到以收购对价计算的误差以及公司各业务之间成长性的差异,我们采用PB估值。根据2023年同业可比公司的平均PB为2.52,我们认为如果公司并购成功,风电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后,业绩维持预期增速,PB估值将有望对标同业可比公司。因此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新增风电业务估值在180-200亿元,预计并购成功后2023年目标市值260-280亿元,维持“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并购与募集资金失败或进度不及预期风险;风电新增装机不及预期风险;关联交易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疫情风险。
中船科技 建筑和工程 2022-12-07 13.34 -- -- 13.28 -0.45%
17.28 29.54%
详细
核心逻辑:转型新能源、海风高景气、深远海技术领先、风电资源储备丰富并购整合中船系风电业务,募集资金助推发展。公司将对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风电资产进行整合,拟通过发行股份与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中国海装100%股份、凌久电气10%少数股权、洛阳双瑞44.64%少数股权、中船风电88.58%股权和新疆海为100%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直接或间接对所有标的公司全资控股,从而转型为以风电业务为主的新能源公司。本次重组标的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风电机组和设备的制造、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开发与运营、新能源工程建设服务等。公司同时拟配套募集不高于30亿资金投入海风总装基地、叶片产线改造以及风电场开发项目,全面提升公司的营收及盈利水平。 海风进入长景气周期,平价后政策驱动需求放量。受碳中和愿景以及全球能源形势变化影响,美国与欧洲等国家或地区加码海风规划,GWEC上调未来10年全球海风装机增长,CAGR达22%。成本上,陆上风电已实现平价,海上风电正步入平价中。2021年后除部分省份外,中国海上风电补贴全面退坡。但是根据各沿海省份“十四五规划”统计,2022-2025年仍有近70GW海风装机规划,驱动需求放量。为此行业依靠大型化风机与技术进步实现降本增效,以及原材料价格下行拓宽盈利空间,达到平价过度。2022年海风招标持续放量,截至11月已经超过20GW,同比增长超5倍。 大容量机组与漂浮式平台技术领先,海风市场份额快速追赶。公司在风机大型化研发方面实力雄厚,背靠中船系支持,海风优势明显,拥有两项国家级研发平台,预计年底将下线海风16MW以上机型。此外,“扶摇号”示范平台在深远海领域技术领先。子公司在叶片、主控系统等方面为风电机组整体设计与制造提供一体化支持,有利于公司成本控制与最新机组的快速量产。截至11月,在2022年海风招标中,公司已经达到16%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3,未来有望稳步实现海风装机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攀升。 自营电场盈利丰厚,在手资源充足,稳步推进滚动开发。公司目前自营风电与光伏电场约693MW,并购后拟募集资金再开发400MW,拟在建项目1049MW。公司自营电场消纳率良好,平均利用时间高于全国平均,运营端毛利率稳定在60%左右,采用滚动开发模式。并购后,公司业务整合,有望依托上市公司工程实力快速推进电场建设,从电力销售与电场滚动开发转让方面贡献利润高增长。盈利预测、估值分析和投资建议:目前并购重组仍在进行,上市公司与标的公司暂未并表。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公司净利润0.90/1.53/2.11亿元,同比增长13.0%/69.0%/37.8%,对应EPS为0.12/0.21/0.29元,PE为106.2/62.8/45.6倍。 如公司并购重组成功,公司将以11.39元/股新增发行7.68亿股份,并购后公司总股份将增至15.04亿股,直接或间接完成对中国海装、中船风电、新疆海为、洛阳双瑞和凌久电气的全资控股。基于海风规划与招标需求带动海风行业装机需求提高,以及预期风电场开发业务稳定推进,我们预计公司新增风电业务在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6.06/8.65/11.92亿元,同比增长12.4%/42.7%/37.7%,以收购对价对应的PE为15.2/10.6/7.7倍。 考虑到以收购对价计算的误差以及公司各业务之间成长性的差异,我们采用PB估值。根据2023年同业可比公司的平均PB为2.14,我们认为如果公司并购成功,风电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后,业绩维持预期增速,PB估值将有望对标同业可比公司。因此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新增风电业务估值在180-200亿元,预计并购成功后2023年目标市值260-280亿元,维持“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并购与募集资金失败或进度不及预期风险;风电新增装机不及预期风险;关联交易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疫情风险。
中船科技 建筑和工程 2022-04-29 10.33 14.91 -- 12.80 23.31%
13.44 30.11%
详细
事件:4月 23日,公司发布 2021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4.09亿元(+28.51%);归母净利润 0.80亿元(-44.20%);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0.78亿元,去年同期为-0.28亿元。综合毛利率 14.04%(-0.05pcts)。 投资要点: 营业收入稳步增长,扣非归母净利润创历史新高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4.09亿元(+28.51%)为公司执行新收入准则以来最高;归母净利润 0.80亿元(-44.20%),同比减少 0.63亿元下降明显,主要是因公司全资子公司中船华海完成其持有江南德瑞斯 100%股权处置确认投资损失所致,影响金额约为 6,695.00万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0.7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 1.06亿元,为公司披露以来最高值。 从公司产品及收入结构来看,公司业务主要包括工程设计勘察咨询和监理、工程总承包、土地整理服务和船舶配件四类。
中船科技 建筑和工程 2019-04-23 17.68 -- -- 16.64 -6.04%
17.14 -3.05%
详细
一、事件概述 4月17日,公司发布2018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2.64亿元,同比减少23.44%;实现归母净利润6543万元,同比增长115.09%。二、分析与判断 营收延续下降趋势,2019年有望实现增长 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64亿元,同比减少23.44%,主要原因为子公司中船九院收入减少,2017年母公司停止承接原有业务,且大部分未完工项目已于去年完工,导致船舶配件业务收入大幅下降;归母净利润6543万元,同比增长115.09%,系子公司中船九院转让徐州中船阳光投资股权获得收益所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7841万元,原因为中船九院研发投入增加,对联营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减少。本年度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4.47%,较2017年的10.49%增加3.98pct,系子公司中船九院职工薪酬及咨询费增加以及研发费用增长所致。其中,研发费用为9841万元,增幅达到28.47%。2018年实现毛利率10.07%,延续了去年较高的毛利率水平。2019年公司经营计划为全年实现营收35.5亿元,较2018年同比增长8.8%。 以中船九院工程业务为主,土地整理服务大幅萎缩 2015年,中船九院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工程总承包、工程设计咨询和工程服务成为公司三大业务板块。2018年工程领域实现营收31.34亿元,同比减少14.76%,;毛利率为11.65%,较2017年基本持平。其中,工程总承包业务营收26.06亿元,同比增长5.62%;工程设计咨询业务营收4.22亿元,同比下降0.27%;土地整理服务营收1.01亿元,同比下降86.37%。土地整理服务业绩下降的原因为经营模式改变及拆迁滞后等。报告期内,传统设计咨询业务参与市场竞争更加充分,总承包业务受管理模式影响,市场份额进一步被挤压。预计2019年建筑行业将在《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整体规划下继续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公司有望在转型升级中获得发展机遇。 船舶配件业务持续下降,整体转型快速推进 2017年公司原有业务船舶配件停止接受新项目,随着在手项目的完成,该业务营收将逐渐下降。2018年船舶配件业务实现营收1.11亿元,同比下降80.64%,主要原因为在手项目大部分于2017年完工,导致相关收入大幅减少;由于受船舶市场等整体外部环境低迷的影响,收入减少导致板块最终亏损。报告期内,共完成跨期遗留项目52项,项目收款合计约1.75亿元,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原遗留项目绝大部分已完成。我们预测,随着在手项目逐步完成,2019年船舶配件业务的营收将继续下降,公司业务转型将快速推进。 收购海鹰集团100%股权,高科技上市平台形成 3月6日,公司发布公告披露,拟收购海鹰集团100%股权,海鹰集团是中国第一家水声设备制造企业,主要从事业务为水声设备、海洋电子、医疗电子、机电装备等,公司2017、2018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3亿元和1.02亿元,对于中船科技未来业绩将有重大贡献。公司《2018-2025年发展战略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面建设成为中船集团高科技、新产业的多元化平台型管理公司。本次收购中船电子科技旗下海鹰集团凸显了公司打造高科技上市平台的决心,未来资产注入预期持续提高。 三、投资建议公司目标成为中船集团下高科技上市平台,未来资产注入预期较大,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外延收购带来的业绩增厚。预计公司2019~2021年EPS分别为0.11、0.14和0.18元,对应PE为148X、116X和92X,公司历史平均估值698X,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四、风险提示 1、资产注入进度不及预期;2、船舶配件业务持续下滑。
中船科技 建筑和工程 2019-03-22 14.34 -- -- 19.69 37.31%
19.69 37.31%
详细
此次中船科技拟收购的两个标的海鹰集团,有助于使得中船科技成为集团多元化发展平台。整合海鹰集团业务,助力公司业务多元化发展,创造新的利润空间。中船科技新发布了《2018-2025发展战略规划(纲要)》,致力于打造中船集团旗下高科技、新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平台。收购海鹰集团将在中船科技此前现代服务业的基础上,加强多元装备制造业务和现代服务业务之间的支撑协调关系。 海鹰集团船用、陆用多方面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相关业务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海鹰集团始建于1958年,是中国第一家水声设备制造企业,目前由中船电子科技集团100%持股,中船电子科技集团由中船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持股39.04%,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持股60.96%。海鹰集团形成了以水声设备、海洋电子、医疗电子、机电设备等业务为主体的科研生产体系。2018年海鹰集团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06%,经营利润同比增长51.63%,实现连续七年正增长。 船用产品方面,海鹰集团主要主要产品包括海洋测绘仪器、海洋地球物理勘察仪器、水文与环境检测仪器、海洋工程与安防仪器;水陆一体测量系统、海鹰船舶吃水检测系统、水下结构无损检测的ROV解决方案。海鹰集团是国家认定的重点军品研发和生产双保骨干单位,在水声探测、海洋测绘等相关产业领域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多项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海鹰集团近年来先后承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装备部、国防科工局、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装备发展部、中船集团等数百项型号研制、预先研究等项目,取得了多项军工重大科技成果,获得了多项国防科技进步奖项。 陆用产品方面,海鹰集团主要依托无锡海鹰电子医疗系统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专业从事超声类产品研制的高科技企业,海鹰公司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数字黑白B超和多普勒彩超,在声场控制、多自由度精密扫描、三维重建和治疗热积累均化等方面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目前,海鹰公司正积极建设我国全数字黑白B超、全数字彩超、全数字超声引导可视人流系统、多功能监护仪、肿瘤治疗系统、临床检验等多类高档医疗设备的产业基地。 打造集团公司多元化发展资产平台,多元化制造和现代服务业双翼齐飞 公司打造集团多元化和科技创新发展的资本运作平台。本次重组前,中船科技主要业务系以公司全资子公司中船九院的工程设计、勘察、咨询及监理、工程总承包、土地整理服务等业务为主,其服务的行业包括船舶、机械、建筑、市政、环保、水工等行业。公司在2016年由原钢构工程与中船九院资产重组而来,定位于集团多元化产业的上市平台,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资产证券化和科研院所改制的试点首家单位。公司近年来以设计咨询、工程总承包及城镇化建设三大业务为依托,开展多元化的业务布局。公司于2017年停止承接船舶配件业务,随着以前年度遗留项目的完工,公司船舶配件业务收入同比下降84.99%,2018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7.35%。公司主营业务综合毛利提升至12.54%,其中设计咨询业务毛利率为18.87%、工程总承包毛利率为10.04%、土地整理业务毛利率达39.82%。中船科技作为集团高科技+新产业业务的上市平台,并有望受益于院所改制、员工持股等改革红利。 未来将持续拓展多元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业务。根据《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纲要(2018-2050)》的总体规划,中船科技定位为中船集团旗下高科技、新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平台,主要发展方向为促进军民融合发展、发挥集团整体优势定位,做大做强做优应用产业。本次重组注入水声探测装备和各类电子设备的研制、生产和销售业务,符合中船集团的战略布局和中船科技的发展使命。公司《2018-2025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着力布局舰船海洋工程装备、军用高科技装备产业,并打造与之互为支撑协调的多元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包括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及装备、城镇化建设、工程总包和综合设计。在传统船舶设备制造工业低迷的背景下,预计未来公司将持续发展多元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拓展新的增长点。
中船科技 建筑和工程 2018-11-05 7.35 -- -- 8.29 12.79%
8.29 12.7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18年第三季度报告,年初至报告期末实现营业收入22.56亿元,同比减少17.35%,实现归母净利润263.4万元,同比减少84.19%,基本每股收益0.004元/股,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072%。 业务模式顺利转变,营收业绩有所降低,主业毛利率提升明显。公司2018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减少17.35%,主要是受子公司中船九院本期收入减少。受拆迁滞后等因素影响,中船九院土地整理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目前中船九院收到了部分房屋动迁补偿款,营业外收入增加。公司 2016年度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并实施公司原有长兴岛部分资产处置及所属人员的分流安置,使得业务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于2017年停止承接船舶配件业务,以前年度遗留未完工项目大部分已于去年完工,导致船舶配件业务收入同比减少。公司主营业务部分分产品毛利率提升显著,其中工程设计、勘察、咨询和监理(增加11.42个百分点),工程总承包(增加1.51个百分点),土地整理费用(增加18.00个百分点)。公司的综合毛利率提升至12.54%。 打造中船集团高科技、新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平台。公司新发布了《2018-2025》发展战略规划(纲要),致力于打造中船集团旗下高科技、新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平台,着力布局舰船海洋工程装备、军用高科技装备产业,并打造与之互为支撑协调的多元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包括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及装备、城镇化建设、工程总包和综合设计。公司近年来以设计咨询、工程总承包及城镇化建设三大业务未依托,积极布局豪华邮轮、舰船内装业务等,已经形成多元化业务布局雏形。在传统造船工业处于低迷的大背景下,我们认为中船集团的增长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和新兴业务增长。中船科技作为集团高科技+多元化业务上市平台,在集团的战略地位有望提升,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国企改革、资产证券化以及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全方位立体受益,存在一定的资产预期。中船集团目前的资产证券化率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公司系由原钢构工程与中船九院于2016年资产重组而来,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资产证券化和科研院所改制的试点首家单位。随着公司被定位为集团高科技+新产业业务的上市平台,我们认为公司将充分受益国企改革、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以及军工科研院所改制的多重红利,并有望进一步得到中船集团高科技、新产业的资产注入。我们看好公司的平台价值。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18-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75/1.14/1.38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10/0.15/0.19元。同时看好公司作为南船高科技+新产业发展平台的价值,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集团资产证券化不及预期;科研院所改制不及预期;公司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中船科技 建筑和工程 2018-09-03 8.66 -- -- 8.72 0.69%
8.72 0.6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18年半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47亿元,同比减少22.36%,实现归母净利润818.61万元,同比减少38.98%,扣非后净利润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011元/股,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22%。 业务模式顺利转变,营收业绩有所降低,主业毛利率提升明显。公司2018上半年度营收同比减少22.36%,主要是受子公司中船九院本期收入减少。受拆迁滞后等因素影响,中船九院土地整理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2.72亿元。公司2016年度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并实施公司原有长兴岛部分资产处置及所属人员的分流安置,使得业务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于2017年停止承接船舶配件业务,以前年度遗留未完工项目大部分已于去年完工,导致船舶配件业务收入同比减少2.14亿元。公司主营业务部分分产品毛利率提升显著,其中工程设计、勘察、咨询和监理(增加11.42个百分点),工程总承包(增加1.51个百分点),土地整理费用(增加18.00个百分点)。公司的综合毛利率提升至12.54%。 打造中船集团高科技、新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平台。公司新发布了《2018-2025》发展战略规划(纲要),致力于打造中船集团旗下高科技、新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平台,着力布局舰船海洋工程装备、军用高科技装备产业,并打造与之互为支撑协调的多元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包括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及装备、城镇化建设、工程总包和综合设计。公司近年来以设计咨询、工程总承包及城镇化建设三大业务未依托,积极布局豪华邮轮、舰船内装业务等,已经形成多元化业务布局雏形。在传统造船工业处于低迷的大背景下,我们认为中船集团的增长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和新兴业务增长。中船科技作为集团高科技+多元化业务上市平台,在集团的战略地位有望提升,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国企改革、资产证券化以及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全方位立体受益,存在一定的资产预期。中船集团目前的资产证券化率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公司系由原钢构工程与中船九院于2016年资产重组而来,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资产证券化和科研院所改制的试点首家单位。随着公司被定位为集团高科技+新产业业务的上市平台,我们认为公司将充分受益国企改革、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以及军工科研院所改制的多重红利,并有望进一步得到中船集团高科技、新产业的资产注入。我们看好公司的平台价值。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18-2020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75/1.14/1.38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10/0.15/0.19 元。同时看好公司作为南船高科技+新产业发展平台的价值,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集团资产证券化不及预期;科研院所改制不及预期;公司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中船科技 建筑和工程 2018-05-03 11.99 -- -- 12.80 6.76%
12.80 6.7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17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2.64亿元,同比减少19.62%,实现归母净利润3041.92万元,扣非后净利润770.24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业务结构顺利调整,公司实现扭亏为盈。公司2017年营收同比减少19.62%,主要是受子公司中船九院部分项目未达到收入确认标准影响,占总营收比重近六成的工程总承包板块收入同比下降27.05%,此外,工程设计勘察咨询板块收入同比下降33%。预计该部分收入将在后续业务期得到逐步确认。2017年是公司完成并购中船九院、实现业务转型后的第一年,公司顺利实现扭亏为盈。公司2016年度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并实施公司原有长兴岛部分资产处置及所属人员的分流安置,致使业务结构发生较大变化。17年公司的综合毛利率由2016年的6.39%提升至10.23%。另一方面,母公司17年未承接与原有业务相关的新项目,期间费用及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度减少,母公司大幅减亏8530万元,控股孙公司江南德瑞斯减亏1581万元。其中,销售费用(-24.96%)、管理费用(-20.33%)、财务费用(+114.27%,子公司中船九院本期利息支出增加),税金及附加(-56.35%)。 打造中船集团高科技、新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平台。公司新发布了《2018-2025》发展战略规划(纲要),致力于打造中船集团旗下高科技、新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平台,着力布局舰船海洋工程装备、军用高科技装备产业,并打造与之互为支撑协调的多元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包括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及装备、城镇化建设、工程总包和综合设计。公司近年来以设计咨询、工程总承包及城镇化建设三大业务未依托,积极布局豪华邮轮、舰船内装业务等,已经形成多元化业务布局雏形。中船集团十三五规划集团营收3600亿,在传统造船工业处于低迷的大背景下,我们认为集团的增长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和新兴业务增长。中船科技作为集团高科技+多元化业务上市平台,在集团的战略地位有望提升,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国企改革、资产证券化以及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全方位立体受益,存在一定的资产预期。中船集团目前的资产证券化率约为40%(总资产口径),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公司系由原钢构工程与中船九院于2016年资产重组而来,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资产证券化和科研院所改制的试点首家单位。随着公司被定位为集团高科技+新产业业务的上市平台,我们认为公司将充分受益国企改革、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以及军工科研院所改制的多重红利,并有望进一步得到中船集团高科技、新产业的资产注入。我们看好公司的平台价值。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18-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75/1.14/1.3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10/0.15/0.19元。同时看好公司作为南船高科技+新产业发展平台的价值,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集团资产证券化不及预期;科研院所改制不及预期;公司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中船科技 建筑和工程 2017-12-04 14.17 -- -- 14.25 0.56%
14.25 0.56%
详细
子公司中船九院中标708所总部研发中心工程项目。11月30日公司公告,全资子公司中船九院收到708所中标通知书,确定中船九院(设计)、中船勘察院(勘察)、中核华兴(建设)组成的联合体为708所上海总部研发中心工程项目中标单位。中船九院为总包单位,中标金额约6.11亿元,占公司2016年营收的11.51%。项目设计周期45天,勘察周期15天,施工周期860天,地上地下面积合计约8.7万平米。 成功转型后高价值新业务积极开展,提升公司业绩。公司此前已剥离中船鼎盛、绿洲环保、芮江实业等资产,并于2016年11月10日完成中船九院的注入。中船九院从事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工程项目总承包的骨干单位,能承担多类大型项目的工程总承包业务。公司成功转型后,新业务积极开展,主业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此次中标708所总部项目,是对中船九院工程总包能力以及公司成功转型的印证,同时也将增厚公司业绩。 公司是中船工业集团科技平台,关注其平台价值。根据16年报,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后,公司战略定位为“逐步成为中船集团下属高科技业务的上市平台”。中船工业集团旗下除中船九院外,仍有系统院、上船院等优质资产,具备进一步整合空间。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预计公司17-19年净利润为5.3/14.2/22.2千万元,按最新收盘价计算对应PE为198/74/47倍。考虑公司在中船工业集团的平台定位以及中船九院的成长空间,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业务增长低于预期;科技平台资产整合预期降温。
中船科技 建筑和工程 2017-07-28 17.39 19.67 81.55% 19.98 14.89%
19.98 14.89%
详细
并购与剥离并举,完成转型南船高科技业务上市平台的第一步,整体业绩有望迎来反转:公司陆续剥离旗下芮江实业、中船鼎盛、中船绿洲等资产,同时完成对中船九院的并购以及子公司的调整,完成转型南船高科技业务上市平台的第一步。公司积极向控股型公司进行转变,侧重于资产经营与投资管理。中船九院注入上市公司后,公司主营业务将从制造环节向高附加值的设计、勘察、工程总承包等环节延伸,有助于上市公司产业链的完善,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公司转型升级,进而提升盈利能力和发展空间。中船九院2016年实现营收45.66亿,净利润1.24亿。我们预计公司整体17年业绩有望大幅提升,迎来反转,完成有里有面有平台的转身。 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军工和新兴业务值得期待:公司以设计咨询、工程总承包及城镇化建设三大业务为依托,布局豪华邮轮,舰船内装业务,进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智能制造,拓展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设计、非标设备环保领域,借助产研结合,设计咨询规划带动工程总承包,形成专业总承包+军工业务+新兴热门产业的优秀格局。公司2016年签订军工项目近5000万监理合同,为后续发展军工业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认为,随着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以及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公司作为船舶修造基地的领导者,提前布局舰船内装,借助自身强大的设计咨询总承包能力,将充分受益海军建设带来的红利,提前布局智能制造与智慧城市有望为公司发展注入新动能。 顺应PPP浪潮,新型城镇化建设业务爆发,借势一带一路战略,海外业务多点开花:公司以国家城镇化战略为契机,初步建立了城镇化建设合作模式,参与“千企千镇工程”梅李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目前有多个项目如徐州棚户区改造、西昌棚户区改造、宜昌综合PPP项目、台州市政设施PPP项目等正在洽谈和实施。公司成立PPP项目承接的专业团队,将进一步提升市场开拓能力,随着PPP项目的加速落地和城镇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公司PPP和城镇化业务前景可期。公司借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带来的机遇,发挥自身在设计资源和工程总承包上的专业优势,以及船舶工业规划设计领导者的品牌,先后完成埃及军工船厂、澳大利亚温德姆港码头等项目,并向非船业务如酒店、城镇建设、核电建设拓展,目前已中标美国浮船坞吊车和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海工项目,尚有厄瓜多尔基尔船厂设计、阿尔及利亚奥兰船厂联合厂房总承包等多个海外项目正在洽谈。我们分析随着一带一路的加速推进,公司海外业务将稳步增长,成长潜力巨大。 南船高科技业务上市平台,国企改革、资产证券化以及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全方位立体受益,存在一定的资产预期:公司已更名为中船科技,将逐步成为中船工业集团高科技业务上市平台。公司和中船九院分别作为集团资产证券化和科研院所改制的试点首家单位,为集团资本运作树立了典范。我们认为公司将充分受益国企改革、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以及军工科研院所改制的多重红利,树立深改革+真成长的典型公司。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17-2019年实现收入分别为65/77/86亿元,同比增长23%/18%/11%;实现归母净利润2.75/3.50/4.24亿元,同比增长741%/27%/21%;对应17-19年EPS分别为0.37/0.48/0.58元。我们估算公司17年市值为148亿元,当前股本7.36亿股,对应股价为20元,相当于54倍估值,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集团资产证券化不及预期;科研院所改制不及预期;公司军工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中船科技 机械行业 2016-11-22 15.03 -- -- 20.39 35.66%
22.82 51.83%
详细
进一步剥离亏损资产,有利公司长期发展。按公司近年资产调整和本次运作情况,公司正在逐步剥离亏损资产,注入盈利能力强的科研院所及高科技资产。本次重组前,上市公司已经开始通过资产、股权出售等方式处置相关资产,如2015年出售上海芮江实业100%股权,此次协议转让中船鼎盛与中船绿洲环保有利于公司聚焦高科技业务布局。 公司高科技业务平台更加明确。2016年11月10日,公司非公开发行购买资产完成,中船九院是中船集团下属第一家改制的科研设计院所。公司此次资产注入后,产业链向高附加值两端延伸,有助于上市公司实施转型升级、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提升盈利能力和发展空间,同时成为集团旗下高科技业务平台。本次亏损资产剥离后后,公司的高科技业务平台更加清晰。 重点关注新的平台价值,后续资产证券化看点多。除去本次注入的中船九院,中船集团还有系统院、上船院等优质的科研院所资产。依据《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本次交易后,集团高科技资产仍具备进一步整合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不考虑本次配套融资,我们预计公司2016-18年EPS为0.18/0.25/0.33元。考虑公司在中船集团新定位的平台价值以及中船九院的成长空间,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重大资产重组与资产证券化进度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船舶行业持续低迷;集团高科技产业发展低于预期。
钢构工程 机械行业 2016-08-24 14.70 -- -- 15.09 2.65%
16.26 10.61%
详细
公司2016年8月22日公布半年度报告,2016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06亿元(-30.71%),归母净利润-505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亏损2147万元)。 核心观点: 船舶配套行业持续低迷,公司业绩持续下滑。受船舶市场持续走低的影响,船舶配套行业需求量及产品价格双双下降,子公司江南德瑞斯的船用舱口盖业务萎缩,上半年净利润为-2819万元(去年同期为112万元),导致公司业绩持续亏损。 重大资产重组过会,钢构工程迎来业绩拐点。钢构工程此次资产注入后,产业链向高附加值两端延伸,有助于上市公司实施转型升级、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提升盈利能力和发展空间。2016年8月17日,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获得中国证监会有条件通过,后续资本运作有望加速。 平台定位逐渐清晰,高科技业务平台浮出水面。中船九院是中船集团下属第一家改制的科研设计院所。本次交易后,钢构工程的定位逐渐清晰,未来将逐步成为中船集团高科技业务的上市平台。 重点关注新的平台价值,后续资产证券化看点多。除去本次注入的中船九院,中船集团还有系统院、上船院等优质的科研院所资产。依据《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本次交易后,集团高科技资产仍具备进一步整合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不考虑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我们预计公司2016-18年EPS为-0.04/0.01/0.02元。考虑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影响,公司备考EPS分别为0.14/0.20/0.27元。考虑公司在中船集团新定位的平台价值以及中船九院的成长空间,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重大资产重组与资产证券化进度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船舶行业持续低迷;集团高科技产业发展低于预期。
钢构工程 机械行业 2016-08-22 15.25 -- -- 15.16 -0.59%
16.26 6.62%
详细
核心观点: 资产注入大幕开启,钢构工程迎来业绩拐点。公司此次资本注入并配套募集资金后,钢构工程的产业链向高附加值两端延伸,有助于上市公司实施转型升级、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盈利能力和发展空间。业绩有支撑,收购标的承诺业绩快速增长。本次重大资产重组获审核通过,后续资本运作有望加速。 平台定位逐渐清晰,高科技业务平台浮出水面。中船九院是中船集团下属第一家改制的科研设计院所。本次交易后,钢构工程定位逐渐清晰,未来将逐步成为中船集团高科技业务的上市平台。 重点关注新的平台价值,后续资产证券化看点多。除去本次注入的中船九院,中船集团还有系统院、上船院等优质的科研院所资产。依据《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本次交易后,集团高科技资产仍具备进一步整合空间。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不考虑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我们预计公司2016-18年EPS为-0.04/0.01/0.02元。考虑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影响,公司备考EPS分别为0.14/0.20/0.27元。考虑公司在中船集团新定位的平台价值以及中船九院的成长空间,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重大资产重组与资产证券化进度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船舶行业持续低迷;集团高科技产业发展低于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