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张湃

山西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证书编号:S0760519110002...>>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7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上汽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1-01-12 26.00 -- -- 27.32 5.08%
27.32 5.08%
详细
事件描述:上汽集团12月份产销分别为66.43万辆和74.66万辆,同比+8.62%、+7%;全年累计产销546.42万辆、560.05万辆,同比-11.18%、-10.22%。 事件点评月销量同比环比提升,累计产销同比降幅收窄。2020年12月份,公司汽车产销比为1.12倍(前值0.98倍),汽车当月产销量分别为66.43万辆和74.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62%、7.01%,增速分别较上月+0.29pct、-3.64pct,产量环比增长0.71%,销量环比增长15.95%,销量持续6个月同比正增长,同比增速有所下降。2020年全年,公司汽车累计产销量产销比为1.02倍(前值1.01倍),公司本年累计汽车产销量分别为546.41万辆和560.0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1.18%和10.22%,同比降幅分别较上月收窄2.19pct和2.17pct,累计产销量延续二季度以来的同比降幅收窄态势。上汽集团自主品牌贡献明显,全年销售260万辆,占总销量的46.4%,创下新高;新能源汽车销售32万辆,同比增长77.8%,海外市场销量为39万辆。 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表现亮眼,上汽大众销量同比降幅较大。子公司口径来看:上汽通用月销量持续同比高增长,12月实现月销量19.38万辆,同比增长55.73%;上汽乘用车月销量同比延续正增长态势,实现单月销量同比高增长,12月月销量10.34万辆,同比增长33.66%。五菱宏光MINIEV销售3.5万辆,上汽荣威热销近5万辆,同比增长近11%,环比增长超36%,其中荣威RX5系列热销破2万、荣威新能源再度破万、荣威i5连续3月破万、荣威iMAX8上市两月销量破万。此外,上汽大通、依维柯红岩、南京依维柯、上汽正大月销量均延续同比高速增长态势,本月同比增速为43.92%、50.33%、44.93%、41.52%,申沃同比下降37.84%。2020年全年,旗下名爵和MAXUS在欧洲市场销量突破4万辆,海外总体销量创下39万辆新纪录,同比增长11.3%,占中国车企海外总销量的三分之一。 行业复苏+自主品牌持续回升。,有望带动公司销量持续改善。行业层面,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复苏态势持续向好,汽车销售热度仍将高位维持,上汽集团车型全面,将受益于行业整体回暖带动;公司层面,一是公司高性价比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可帮助公司解决新能源积分问题,并有望抢占三四线城市市场,二是公司部分车型销量爬坡,叠加后续多款新车型投放,有望带动公司产销持续改善。 投资建议:公司车型覆盖面广,产业链布局充分,产品体系完善,且持续推进汽车新四化创新落地,具备高安全边际和长期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预计公司2020年、2021年EPS为1.98、2.17,对应2020年12月4日公司收盘价25.24元/股,公司2020年、2021年PE为12.76、11.63,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下行;汽车销量不及预期;行业政策大幅调整。
上汽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0-12-09 24.48 -- -- 26.25 7.23%
27.32 11.60%
详细
月销量同比环比提升,累计产销同比降幅收窄。2020年11月份,公司汽车产销比为0.98倍(前值0.99倍),汽车当月产销量分别为65.96万辆和64.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32%、10.65%,增速分别较上月提升5.26pct、1.04pct,产量环比增长9.40%,销量环比增长7.91%,销量持续6个月同比正增长,且本月同比增速环比提升。2020年1-11月,公司汽车累计产销量产销比为1.01倍(前值1.02倍),公司本年累计汽车产销量分别为479.99万辆和485.3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3.36%和12.39%,同比降幅分别较上月收窄2.68pct和2.70pct,累计产销量延续二季度以来的同比降幅收窄态势。 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表现亮眼,上汽大众销量同比降幅扩大。子公司口径来看:上汽通用五菱月销量持续同比高增长,11月实现月销量19.46万辆,同比增长21.68%,较上月增加2.35pct,截止2020年11月,上汽通用五菱月销量同比持续6个月超过15%;荣威iMAX8上市后表现亮眼,一个月销量近5000辆,成为20万元MPV销量冠军,五菱宏光MINIEV销售3.3万辆,带动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224.6%,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月销量同比延续正增长态势,且同比环比提升,实现单月销量同比高增长,11月月销量分别为166,016辆、80,730辆,同比分别增长39.15%、27.06%,同比分别较上月提升25.12pct、10.77pct;此外,上汽大通、依维柯红岩、南京依维柯、上汽正大月销量均延续同比高速增长态势,本月同比增速分别为45.64%、43.33%、12.99%、41.46%,上海申沃同比下降84.66%。 行业复苏+公司新车型投放,有望带动公司销量持续改善。行业层面,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复苏态势持续向好,叠加促销费政策拉动,以及2019年下半年产销低基数,国内乘用车市场未来有望延续低速缓增态势,公司作为国内乘用车整车龙头有望受益;公司层面,一是公司新能源汽车井喷式增长,有望为公司提供持续增量,二是公司部分车型销量爬坡,叠加后续多款新车型投放,有望带动公司产销持续改善。 投资建议:公司车型覆盖面广,产业链布局充分,产品体系完善,且持续推进汽车新四化创新落地,具备高安全边际和长期竞争优势。同时,国内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公司有望凭自身优势巩固扩大领先优势,推动盈利能力整体提升。在此基础上,预计公司2020年、2021年EPS为1.98、2.17,对应2020年12月4日公司收盘价25.24元/股,公司2020年、2021年PE为12.76、11.63,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下行;汽车销量不及预期;行业政策大幅调整。
上汽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0-11-11 28.00 -- -- 27.46 -1.93%
27.46 -1.93%
详细
月销量同比环比提升,累计产销同比降幅收窄。2020年 10月份,公司汽车产销比为 0.99倍(前值 1.05倍),汽车当月产销量分别为 60.30万辆和 59.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5.21%、9.61%,增速分别较上月提升 6.35pct、0.01pct,产量环比增长 5.42%,销量环比下降 0.93%,销量持续 5个月同比正增长,且本月同比增速环比提升。2020年 1-10月,公司汽车累计产销量产销比为 1.02倍(前值 1.02倍),公司本年累计汽车产销量分别为 414.03万辆和 420.9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 16.04%和 15.09%,同比降幅分别较上月收窄 2.57pct、3.05pct,累计产销量延续二季度以来的同比降幅收窄态势。 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表现亮眼,上汽大众销量同比降幅扩大。子公司口径来看:上汽通用五菱月销量持续同比高增长,10月实现月销量 17.9万辆,同比增长 19.33%,较上月收窄 0.40pct,截止 2020年 10月,上汽通用五菱月销量同比持续 5个月超过 15%;荣威 iMAX8上市后表现亮眼,以及别克、凯迪拉克品牌销量强势拉动等因素,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月销量同比延续正增长态势,且同比环比提升,实现单月销量同比高增长,10月月销量分别为 156,014辆、70,381辆,同比分别增长 14.03%、16.29%,同比分别较上月提升 4.56pct、10.43pct,其中别克品牌、凯迪拉克品牌同比分别增长 27%、81%;上汽大众本月销量为 15.5万辆,同比下降 8.01%,同比降幅较上月扩大 6.83pct;此外,上汽大通、上海申沃、依维柯红岩、南京依维柯、上汽正大月销量均延续同比高速增长态势,本月同比增速分别为 33.24%、41.61%、57.51%、13.31%、63.24%。 行业复苏+公司车型投放,有望带动公司销量持续改善。行业层面,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复苏态势持续向好,叠加促销费政策拉动,以及 2019年下半年产销低基数,国内乘用车市场有望延续复苏态势,公司作为国内乘用车整车龙头有望受益;公司层面,一是公司新能源汽车井喷式增长,有望为公司提供持续增量,二是公司部分车型销量爬坡,叠加后续多款车型投放,有望带动公司产销持续改善。 投资建议:公司产业链布局充分,产品体系完善,且持续推进汽车新四化创新落地,具备高安全边际和长期竞争优势。国内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公司有望凭自身优势扩大领先优势,推动盈利能力整体提升,预计公司 2020年、2021年 EPS 为 1.72、2.17元/股,对应 2020年 11月 6日公司收盘价27.72元,公司 2020年、2021年 PE 为 16. 10、12.75,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下行;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海外业务推进不及预期; 行业政策大幅调整。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0-11-02 16.72 -- -- 23.67 41.57%
28.38 69.74%
详细
业绩高速增长,单季度扣非净利润转正。2020Q3,主要受益公司汽车销量持续高速增长,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均高速增长,单季度扣非净利润为5.19亿元,同比增长183.52%;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51.32%、309.70%,增速同比分别提升44.06pct、304.08pct。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3.77%、230.98%,分别较2020H1提升14.05pct、14.81pct,较2019年同期提升33.28pct、559.81pct。 自主合资共同发力,销量持续领先行业。2020年以来,公司自主、合资共同拉动,汽车月销量同比持续领先行业,且4-9月速均超过30%。2020年7月、8月、9月,公司汽车月销量分别为16.49万辆、16.94万辆、20.5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91%、35.51%、28.59%,分别领先行业21.14pct、23.85pct、15.62pct。后续来看,行业持续复苏,公司自主合资多款优质车型拉动,叠加新车产品周期,有望助力公司汽车销量延续高增长态势。 销量增长+产品结构优化,盈利能力整体改善。一是公司销量持续领先行业,二是公司多款车型于2020年上市,进一步完善产品矩阵,优化产品结构,三是公司强化营销攻坚,完善营销渠道,自主业务盈利能力大幅改善,合资业务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020Q3,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3.90%、3.83%,同比分别-4.88pct、+6.60pct;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37%、8.80%、-0.25%,同比分别-5.64pct、+0.78pct、-0.01pct。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1.20%、6.24%,同比分别-0.59pct、+12.15pct;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67%、8.34%、-0.28%,同比分别-2.58pct、-0.05pct、+0.02pct。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有望助力公司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近年来,公司积极布局汽车智能化、轻量化等新兴产业,并加速推进“北斗天枢”、“香格里拉”计划。2020Q3,公司研发费用为8.32亿元,同比增长141.58%,研发费用率为3.61%,同比提升1.35pct。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为22.97亿元,同比增长39.41%,研发费用率4.11%,同比提升0.46pct。后续,随着公司高新技术加速落地,有望整体加大公司技术优势,优化产品结构,进而助力公司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投资建议:公司持续打造经典车型,并积极突破汽车智能化、新能源、轻量化技术,拓宽销售渠道,自主合资共同发力,有望整体提升核心竞争力。预计公司2020、2021年EPS分别为0.91、1.01元/股,对应公司10月30日收盘价16.52元,2020年、2021年PE分别为18.11、16.35,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景气度下行;行业政策大幅调整;新车销量不及预期。
上汽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0-11-02 23.48 -- -- 28.80 22.66%
28.80 22.66%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报,2020Q3,公司营业收入为2149.2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54亿元;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4846.4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66.48亿元。 事件点评行业整体复苏,公司销量改善。2020Q3,汽车单月销量同比均超过10%,累计销量同比降幅持续收窄,上汽通用、上汽大众、上汽乘用车销量整体改善,上汽通用五菱月销量同比增速4-9月均超过10%,公司销量整体改善,2020年7月、8月、9月,公司月销量同比增速分别为4.04%、3.57%、9.51%,前三季度公司累计销量为361.32万辆,同比下降18.14%,较上半年累计销量同比降幅30.24%显著修复。后续来看,一是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复苏态势持续向好,叠加促销费政策拉动等因素影响,乘用车市场有望延续复苏态势,二是2020年以来公司多款新车投放。行业复苏+新品销量爬坡,公司整车销量有望延续回暖态势。 单季度营收同比增幅扩大,毛利率下滑。2020Q3,公司扣非净利润为80.09亿元,同比增长26.71%;营收同比增长2.55%,增速环比提升1.75pct,同比提升3.07pct;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43%,增速环比下降14.49pct,同比提升36.56pct;毛利率为9.55%,环比下降0.34pct,同比下降2.71pct;净利率为4.94%,环比下降0.57pct,同比提升0.30pct。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降幅分别较2020H1收窄9.99pct、19.08pct;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9.94%、4.41%,较2020H1分别-0.30pct、+0.41pct。 现金流改善,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2020Q3,公司加强费用及现金流管理,以及公司为应对疫情可能带来的长期影响,加大了资金拆入,公司费用率整体下降,现金流同比改善。截止2020年三季度末,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06%、4.44%、0.14%,较2020H1分别+0.03pct、-0.59pct、-0.03pct;研发费用为30.59亿元,同比增长2.88%;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52.40亿元、-41.23亿元、-188.22亿元,同比分别+38.25%、+82.61%、-506.91%。 投资建议:公司车型覆盖面广,产业链布局充分,产品体系完善,且持续推进汽车新四化创新落地,具备高安全边际和长期竞争优势,维持“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0年、2021年EPS分别为1.92、2.25元/股,对应10月30日收盘价23.15元,2020年、2021年PE分别为12.05、10.28。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下行;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海外业务推进不及预期;行业政策大幅调整。
中国重汽 交运设备行业 2020-11-02 36.89 -- -- 40.89 10.84%
42.81 16.05%
详细
事件描述述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报,2020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2.19亿元,归母净利润5.83亿元;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8.34亿元,归母净利润13.11亿元。 事件点评重卡行业持续高景气度,公司重卡销量同比高速增长。2020年Q2以来,受益“新基建”、“国三淘汰”、“持续治超”等政策机遇,以及下游需求拉动,重卡行业持续高景气度,销量同比高速增长,4-9月,重卡月销量同比增速连续6个月超过60%,前三季度,全行业累计销售重型货车约123.62万辆,同比增长39.05%。公司作为重卡制造商,前三季度重卡销量实现同比高速增长,中国重汽2020年前三季度重卡累计销量为13.84万辆,同比增长40%。政策及需求支撑下,重卡行业2020年高景气度确定性较高,公司重卡产品在国内具有较高的销售份额,叠加公司新品推出,公司全年重卡销量有望实现高速增长。 销量增长拉动,业绩高速增长。2020Q3,公司扣非净利润为5.79亿元,同比增长234.53%,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38.83%、223.82%,较2020Q2分别提升70.63pct、182.48pct,较2019Q3分别提升160.57pct、251.30pct。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扣非净利润为12.72亿元,同比增长66.11%,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46.40%、59.90%,较2020H1分别提升27.94pct、46.12pct。 净利率提升,管理费用率环比下降。2020Q3,公司毛利率为10.23%,较2020Q2、2019Q3分别下降0.06pct、0.93pct,公司净利率为4.80%,较2020Q2、2019Q3分别提升1.29pct、1.34pct。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10.52%,较2020H1下降0.18pct,净利率为4.11%,较2020H1提升0.42pct,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44%、2.00%、0.14%,较2020H1分别+0.23pct、-0.41pct、-0.09pct。目前,公司卡车领域驱动行驶及吨位覆盖均较全,并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优化营销网络,提升营销能力,有望带动公司重卡产品销量规模及单车利润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重卡行业持续高景气度,公司重卡产品线完善,在国内市场持续占据较高份额,有望带动公司受益。同时,公司积极布局智能驾驶,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有望带动公司销售份额和单车利润进一步提升,进而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上调公司盈利预期,预计公司2020年、2021年EPS分别为2.42、2.72元/股,对应公司10月29日收盘价37.05元,2020年、2021年PE分别为15.31、13.63,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重卡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公司产品销量不及预期;行业政策大幅调整。
中国重汽 交运设备行业 2020-11-02 36.89 -- -- 40.89 10.84%
42.81 16.05%
详细
重卡行业持续高景气度, 公司重卡销量同比高速增长。 2020年 Q2以 来, 受益“新基建”、 “国三淘汰”、 “持续治超”等政策机遇, 以及下游需求拉 动, 重卡行业持续高景气度, 销量同比高速增长, 4-9月, 重卡月销量同 比增速连续 6个月超过 60%, 前三季度, 全行业累计销售重型货车约 123.62万辆,同比增长 39.05%。 公司作为重卡制造商, 前三季度重卡销量实现同 比高速增长, 中国重汽 2020年前三季度重卡累计销量为 13.84万辆, 同比 增长 40%。 政策及需求支撑下, 重卡行业 2020年高景气度确定性较高, 公 司重卡产品在国内具有较高的销售份额, 叠加公司新品推出, 公司全年重 卡销量有望实现高速增长。 销量增长拉动, 业绩高速增长。 2020Q3, 公司扣非净利润为 5.79亿元, 同比增长 234.53%, 营业收入、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 138.83%、 223.82%, 较 2020Q2分别提升 70.63pct、 182.48pct, 较 2019Q3分别提升 160.57pct、 251.30pct。 2020年前三季度, 公司扣非净利润为 12.72亿元, 同比增长 66.11%, 营业收入、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 46.40%、 59.90%, 较 2020H1分别提升 27.94pct、 46.12pct。 净利率提升, 管理费用率环比下降。 2020Q3, 公司毛利率为 10.23%, 较 2020Q2、 2019Q3分别下降 0.06pct、 0.93pct, 公司净利率为 4.80%, 较 2020Q2、 2019Q3分别提升 1.29pct、 1.34pct。 2020年前三季度, 公司毛利 率为 10.52%, 较 2020H1下降 0.18pct, 净利率为 4.11%, 较 2020H1提升 0.42pct, 公司销售费用率、 管理费用率、 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2.44%、 2.00%、 0.14%, 较 2020H1分别+0.23pct、 -0.41pct、 -0.09pct。 目前, 公司卡车领域 驱动行驶及吨位覆盖均较全, 并持续优化产品结构、 优化营销网络, 提升 营销能力, 有望带动公司重卡产品销量规模及单车利润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重卡行业持续高景气度, 公司重卡产品线完善, 在国内市场持续占据 较高份额, 有望带动公司受益。同时, 公司积极布局智能驾驶,持续优化 产品结构,有望带动公司销售份额和单车利润进一步提升, 进而增强公司 核心竞争力, 上调公司盈利预期, 预计公司 2020年、 2021年 EPS 分别 为 2.42、 2.72元/股,对应公司 10月 29日收盘价 37.05元, 2020年、 2021年 PE 分别为 15.31、 13.63,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重卡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 公司产品销量不及预期; 行业政 策大幅调整。
广汽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0-10-30 11.76 -- -- 15.80 34.35%
15.80 34.35%
详细
事件描述述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报,2020年三季度,公司营业收为175.0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6.84亿元;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428.4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0.02亿元。 事件点评业绩持续改善,营收同比转正。2020Q2以来,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好转,经济运行总体复苏态势持续向好,叠加促销费政策拉动,汽车产销持续回暖,公司销量持续好转,业绩持续改善。2020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8.78亿元、147.64亿元、175.07亿元,同比分别为-24.49%、5.82%、19.55%,Q3同比分别较2020Q2、2019Q3提升13.73pct、29.20pct;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8亿元、22.00亿元、26.84亿元,同比分别为-95.73%、2.74%、89.51%,Q3同比分别较2020Q2、2019Q3提升86.77pct、141.46pct;Q3,公司扣非净利润为23.40亿元,同比增长113.87%。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38%,同比较2020H1提升9.92pct;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1.04%,降幅较2020H1收窄31.83pct;公司扣非净利润为43.64亿元,同比增长0.08%。 毛利率承压,净利率改善,管理费用率下降改善期间费用率。2020Q3,公司毛利率为4.76%,环比下降1.58pct,同比下降0.61pct,净利率为15.66%,环比提升0.45pct,同比提升5.73pctpct,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34%、4.42%、0.64%,环比分别-0.53pct、-2.79pct、+1.35pct,同比分别-1.26pct、-2.66pct、+0.29pct。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5.10%、11.83%,较2020H1分别-0.23pct、+2.62ct,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48%、6.01%、0.12%,较2020H1分别-0.10pct、-1.08pct、+0.36pct。 自主品牌销量修复,广丰销量表现亮眼。2020年二季度以来,公司自主品牌及三大合资品牌(广本、广丰、广菲克)累计销量同比均持续好转,其中广丰累计销量自2020年6月以来,连续4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具体来看,2020年9月,广本、广汽乘用车、广菲克累计销量同比分别下降5.69%、14.56%、47.16%,累计同比降幅分别较上半年收窄14.89pct、11.64pct、3.81pct,广丰累计销量同比增长9.52%,累计同比较上半年扩大6.41pct,且显著领先同期乘用车累计销量同比-12.40%。后续,国内乘用车市场整体回暖,而公司具备多款明星车型,并持续推进新品和改款车型投放,其销量有望延续良好态势,进而持续为公司提供业绩增量。 投资建议公司产业链布局完善,并不断完善产品矩阵,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目前,国内乘用车市场持续回暖,公司自主品牌整体向好,广本、广丰景气度向上,看好公司长期发展。预计公司2020年、2021年EPS分别为0.60、0.81元/股,对应公司10月29日收盘价13.05元,2020年、2021年PE分别为21.89、16.15,维持“买入”评级。 存在风险汽车行业景气度下行;行业政策大幅调整;乘用车销量不及预期;海外疫情持续蔓延。
德邦股份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0-10-30 16.40 -- -- 14.87 -9.33%
15.42 -5.98%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9.52亿元,同比增长2.7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6亿元,同比增长165.82%。;其中Q3实现营业收入73.34亿元,同比增长11.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2245.62%。 事件点评业务稳健发展,快运业务收入略有下滑。分业务来看,快递业务保持较快增速,因开单子母件及大件货物占比提升,票均重量呈上升趋势。Q3快递业务实现营收44.49亿元,同比增长21.97%;货量同比增长20.35%,票数1.49亿票,同比增长10.47%。快运业务Q3营业收入26.70亿元,同比下滑3.73%,主要是公司退出部分毛利率较低的产品所致。其他业务主要为仓储与供应链业务,Q3营业收入2.15亿元,同比增长60.50%。 成本精细化管理,毛利率大幅提升。2020Q3,公司主营业务成本63.83亿元,同比增长5.47%;毛利率12.96%,同比提升5.29pct。据公司介绍,Q3毛利率提升的主要原因一是前端收派效率提升带动人力成本同比下降1.94pct,二是在规模效应下公司开始应用动态路由技术,并通过提高自有车辆占比、提高车辆装载率、实施精细化管理,实现运输成本占收入比重2.99pct的降幅。 加大后端投入导致费率上升。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期间费用率10.64,同比增长0.91pct,其中Q3销售期间费率11.96%,同比增长2.85pct,主要影响因素是管理费大幅增加,公司加大了后端职能资源投入,同时业绩改善也增加了奖金计提,因此Q3管理费率同比提升2.96pct。 投资建议::在经历了2019年的动荡和业务转型后,公司经营重回正轨,业绩持续改善,在保留传统快运主业的同时,公司快递业务稳健发展,相比通达系,公司在大件快递细分领域有较强的竞争力。预计公司2020年、2021年EPS为0.57、0.70,对应10月28日收盘价16.59元,PE分别为28.95、23.71,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业务量增速不及预期;价格战超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华域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0-10-29 27.33 -- -- 35.88 31.28%
35.88 31.28%
详细
事件描述述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报,2020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381.04亿元,同比增长8.7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7.96亿元,同比增长14.90%;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717.26亿元,同比下降13.1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1.02亿元,同比下降37.03%。 事件点评国内汽车产销回暖,公司业绩整体向好。一方面,公司作为国内汽车零部件龙头供应商,深度绑定优质客户,而宏观经济稳定恢复,供需关系逐步改善背景下,国内汽车产销持续回暖,公司紧抓机会带动业绩改善;另一方面,公司紧跟海外疫情防控形势,稳步推进海外业务复工复产,公司业绩企稳向好。2020Q3,公司营业收入同比较2020Q2、2019Q3分别提升24.04pct、14.52pct,归母净利润同比较2020Q2、2019Q3分别提升37.74pct、16.63pct。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降幅分别较2020上半年收窄10.87pct、24.13pct。 Q3毛利率提升,利润端环比改善。利润端来看,公司生产运行和经营业绩整体呈现逐步企稳向好态势,利润率整体提升,三费合计在营收中占比环比下降,利润端环比改善。2020Q3,公司毛利率为15.22%,较2020Q2提升1.84pct,同比提升0.98pct;净利率为6.19%,较2020Q2提升1.05ct,同比提升0.47pct。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4.09%、4.37%,较2020H1分别提升0.81pct、1.29pct;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22%、9.90%、0.09%,分别较2020上半年+0.02pct、-0.48pct、-0.04pct,三费合计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为11.22%,较2020H1下降0.50pct。 持续高研发,有望支撑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立足于技术提升,公司为各所属企业制定了具备针对性的技术发展路线。一方面,公司维持高研发投入,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35.97亿元,同比下降6.21%,第三季度研发费用13.98亿元,同比增长6.89%。另一方面,公司认真研判行业发展态势,不断完善公司业务布局,加深在行业重点领域的布局,目前公司的汽车内饰、汽车照明、轻量化铸铝、油箱系统等业务已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自主研发能力。后续,随着公司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等新兴领域的布局加深,以及公司业务结构的持续优化,叠加公司在海内外优质客户的开发积累,有望整体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龙头,深度绑定优质客户,技术优势显著。同时,公司业务布局不断优化,客户结构逐步完善,尽管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公司有望依托自身技术、产品、客户、业务布局层面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公司竞争实力,提升自身盈利能力,预计公司2020年、2021年EPS分别为1.47、1.98元/股,对应公司10月28日收盘价27.95元,2020年、2021年PE分别为18.99、14.11,维持“买入”评级。 存在风险汽车行业景气度下行;行业政策大幅调整;产品配套车型销量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持续下行;海外疫情持续蔓延。
宁德时代 机械行业 2020-10-29 227.65 -- -- 275.23 20.90%
424.99 86.69%
详细
事件描述述公司10月28日发布2020年三季报,公司实现营收126.93亿元,同比+0.80%;归母净利润14.20亿元,同比+4.24%;扣非归母净利润11.91亿元,同比+3.91%。前三季度营收为315.22亿元,同比-4.06%,归母净利润为33.57亿元,同比-3.10%。 事件点评三季度回暖,四季度有望高速增长。由于去年同期新能源补贴数额较高以及今年疫情影响,动力电池上半年装机量同比下降42%,但公司三季度迅速回暖,营收同比回升0.80%,考虑到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对相关资产计提资产和信用减值准备10.14亿元,三季度利润增幅好于预期。 销量持续领先,产能扩张加速。今年9月,宁德时代的装车量为3.12GWh,国内市占率达47.4%。前9月,宁德时代的装车量为16.75GWh,市占率为49%。龙头优势地位显著。此外,至三季度结束,公司在建工程规模为56.56亿元,较2019年底增加了183%。在电池系统产能、在建产能、产能利用率等方面优于竞争对手。 几乎车企全覆盖,合作客户广泛。目前国外合作客户包括宝马、丰田、本田、戴姆勒、现代、捷豹路虎、大众、沃尔沃、标致雪铁龙、特斯拉。 国内合作客户包括上汽、北汽、广汽、东风、宇通、吉利、长安、东风、蔚来、威马、小鹏等国内车企。广泛优质的客户成为稳定营收的保障。 技术投入加速提升,实力明显增强。公司研发人员5368名,单季研发投入8.2亿元,均高于同行业其他企业,占总营收6.73%。产品方面,CTP方案优化了电池包结构,提升空间利用率,降低整体成本,优势显著。 投资建议宁德时代从技术到市场拓展均展现出较强的实力,随着新能源汽车下半年开始的持续热销,以及公司开始为Model3等车型的供货,预计四季度销售情况将大幅好于去年同期。此外,欧洲工厂建设完成后将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预计公司2020/2021年EPS分别为2.28/2.90元,对应公司10月27日股价237.21元,2020/2021年PE分别为104.08/81.82倍,维持“增持”评级。 存在风险新能源销量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持续下行;疫情蔓延持续。
圆通速递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0-10-29 14.35 -- -- 14.13 -1.53%
14.13 -1.53%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4.20亿元,同比增长8.3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86亿元,同比增长0.69%;其中Q3实现营业收入88.39亿元,同比增长15.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5亿元,同比减少19.22%。 事件点评业务量保持高增长,市占率稳中有升。前三季度公司共完成业务量83.01亿票,同比增长34.95%,超出行业增速7.05pct,其中Q3完成快递业务量33.65亿件,同比增长43.25%,增速较Q2回落9.24pct。截至三季度末公司业务量市占率达15.12%,相比二季度末再次提升0.55pct。 价格战持续,成本大幅增长。公司Q3单票收入2.15元,同比下降21.82%,行业延续着上半年激烈的价格战。公司Q3快递业务收入72.31亿元,同比增长11.80%,但由于成本增速超出营业收入增速,公司净利润出现同比下滑:Q3公司营业收入88.39亿元,同比增长15.35%;营业成本81.58亿元,同比增长22.00%,超营收增速6.65pct。我们认为成本大幅增长主要是公司加大产能投放所致。 成本管控良好,费用率环比改善。公司Q3费用率相比Q2改善,截至三季度末,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31%、3.31%、-0.08%,其中销售和管理费率较二季度末分别下降0.03pct、0.16pct。 阿里跻身第二大股东,继续推进战略合作。截至三季度末,阿里巴巴集团持有公司3.7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此前,圆通速递控股股东蛟龙集团及实际控制人喻会蛟、张小娟向阿里网络协议转让其所持公司股份3.79亿股,并已于9月18日完成过户登记。至此,阿里系对圆通速递的持股比例整体达到22.5%,双方不断加深合作关系,有望进一步提升协同效应。 投资建议:公司快递业务量持续高增长,市占率稳步提升。通过精细化的成本管控不断降低单票成本,在一线快递公司中保持着较强的竞争力。预计公司2020年、2021年EPS为0.67、0.77,对应10月27日收盘价14.68元,PE分别为21.84、18.97,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业务量增速不及预期;价格战超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顺丰控股 交运设备行业 2020-10-28 85.96 -- -- 90.86 5.70%
96.87 12.69%
详细
Q3业务量持续高增长,前三季度业务量超去年全年。2020Q3,公司完成业务量 20.16亿票,同比增长 64.71%,本年业务总量达到 56.72亿票,同比增加 75.06%,超过去年全年 48.30亿票的业务总量。由于通达系复工复产后业务量恢复,公司 Q3市占率小幅回落至 9.1%,前三季度业务量累计市场份额仍达到 10.1%。 单票收入下滑,毛利率持续走低。Q3公司毛利率 17.15%,同比减少1.28pct,环比 Q2减少 3.86pct,我们认为公司毛利率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经济件板块在公司业务收入中占比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是电商特惠件受通达系价格战影响毛利率持续下滑。此外,2020年 7月、8月、9月,公司单票收入分别为 17.87元、17.11元、18.47元,同比分别下滑 20.96%、20.97%、15.16%。 资本结构优化,费用率持续改善。截至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跌破 50%,环比 Q2减少 4.24pct 至 49.57%,资本结构进一步优化。从费率来看,公司 Q3三费持续改善,截至三季度末,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48%、9.18%、0.62%,较二季度末分别下降 0.01pct、0.09pct、0.04pct。 资本开支扩张,Q4业绩增长确定性强。Q3公司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现金 34.21亿元,同比增长 163.78%,环比 Q2增长 65.96%,我们认为资本开支扩张是为保证电商件业务增长而增加的产能投入。双十一旺季将至,线上消费有望带动公司业务量维持高增长。 投资建议:公司精准定位中高端市场,开展时效快递、经济快递、同城、快运、冷链物流、国际业务等全方位综合物流服务,科技实力雄厚,“三网”全面覆盖,用户满意度高,品牌辨识能力强,相比通达系拥有更强的产品溢价和议价能力,随着公司收入结构更加多元,综合物流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增长。预计公司 2020年、2021年 EPS 为 1.76、2.30,对应 10月 26日收盘价 87.25元,PE 分别为 49.57、37.93,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时效件增速不及预期;价格战影响超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上汽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0-10-14 20.10 -- -- 28.80 43.28%
28.80 43.28%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2020年9月份产销快报,本月公司汽车产销量分别为571,981辆、602,318辆,累计产销量分别为3,537,299、3,613,228辆。 事件点评月销量持续同比正增长,累计产销同比降幅持续收窄。2020年9月,公司汽车产销比为1.05倍(前值1.01倍),汽车当月产销量分别为57.20万辆和60.23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4.75%、19.45%,产量同比下降1.14%,降幅较上月收窄5.82pct,销量同比增长9.51%,同比较上月提升5.94pct,销量持续4个月同比正增长。2020年1-9月,公司汽车累计产销量产销比为1.02倍(前值1.02倍),公司本年累计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53.73万辆和361.3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8.61%和18.14%,同比降幅分别较上月收窄2.90pct和3.94pct,累计产销量延续二季度以来的同比降幅收窄态势。 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销量同比转正,上汽大众销量降幅收窄。分公司口径来看,除海外分公司上汽印尼、名爵印度公司外,上汽大众月销量延续二季度以来的收窄态势,9月降幅收窄至1.19%,其余分公司销量均实现同比正增长;上汽通用五菱表现依然亮眼,9月实现月销量17.6万辆,同比增长19.73%,较上月提升3.19pct,截止2020年9月月销量同比持续6个月超过10%;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月销量同比均转正,9月月销量分别为153,326辆、60,366辆,同比分别为9.47%、5.86%,分别较上月提升12.84pct、7.07pct;此外,上汽大通、上海申沃、依维柯红岩、南京依维柯、上汽正大同比增速分别为40.31%、145.26%、84.56%、16.14%、63.53%。 行业整体向好,公司作为国内乘用车龙头有望受益。短期来看:一方面,9月、10月是国内乘用车传统销售旺季,叠加9月底举办的北京车展作为今年全球唯一一次A级车展,市场关注度较高,有望进一步刺激汽车购车需求释放,根据中汽协预估情况,9月汽车、乘用车销量预估同比分别增长13.3%、7.6%,同时,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复苏态势持续向好,叠加促销费政策拉动,以及2019年下半年产销低基数,乘用车市场有望延续复苏态势,公司作为国内乘用车整车龙头有望受益;另一方面,2020年以来公司多款新车投放,随着新品销量爬坡,有望带动公司产销延续回暖态势。 投资建议:公司车型覆盖面广,产业链布局充分,产品体系完善,且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加强战略升级,推进汽车新四化创新落地,具备高业绩安全边际和长期竞争优势,预计公司2020年、2021年EPS为1.72、2.17,对应2020年10月12日公司收盘价20.10元/股,公司2020年、2021年PE为11.68、9.24,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海外业务推进不及预期;行业政策大幅调整;新冠疫情反复。
新泉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20-09-24 32.72 -- -- 34.97 6.88%
34.97 6.88%
详细
持续完善产品体系,合理规划产能布局。一方面,公司作为国内汽车饰件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产品包括仪表板总成、顶置文件柜总成、门内护板总成、立柱护板总成、流水槽盖板总成和保险杠总成等,产品布局传统能源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覆盖商用车和乘用车,在汽车内饰件领域的产品体系布局较为完善,具备较为优异的业绩安全边际。另一方面,立足于更优质的产品配套和客户服务,公司结合公司客户情况,拟新建西安生产基地、上海智能制造生产基地、上海研发中心、重庆分公司,进一步加大产能储备,优化产能储备。 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助力公司竞争优势扩大。商用车层面,公司储备了国内前五大中、重型卡车企业,即一汽解放、北汽福田、陕西重汽、中国重汽、东风汽车为主的商用车客户,优质客户储备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业绩增量。乘用车层面,公司与吉利汽车深度合作,与包括长安福特、上海汽车、一汽大众、广汽集团等国内优质整车厂建立合作关系,并取得了上汽大众 NEO、Modle Y 等新车型项目仪表板、副仪表板等重点产品的定点开发和制造,布局新能源汽车、豪华车客户,进一步完善、优化公司客户结构。在国内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国产替代加速的大背景下,公司有望依托优质客户,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国内汽车内饰件行业的影响力,持续拓展优质客户,进而带动公司市占率整体提升。 产品技术护航,持续提升公司竞争力。汽车内饰件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公司作为供应商,拥有先进的设备储备、领先的工艺储备、可观的人才储备,具备同步开发能力、模具自主开发能力、检测试验能力,筑高公司业务护城河。同时,公司持续研发高投入,并加大对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力度,随着研发成果逐步转换,有望更进一步扩大公司领先优势,提升公司竞争实力,助力公司盈利能力整体提升。 投资建议:公司拥有优质的成本管控能力和客户储备,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能布局,商乘业务并举,后续有望持续加大市场份额,扩大领先优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020年、2021年EPS 分别为0.78、1.16,对应9月22日收盘价32.33元,2020年、2021年PE 分别为41.59、27.80。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行业政策大幅调整;配套车型销量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7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