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城汽车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3-07-10
|
25.59
|
44.98
|
69.67%
|
31.55
|
23.29% |
|
31.55
|
23.29% |
|
详细
事件:据公司公告,6月批发销量为10.5万辆,同比增长4%,环比增长4%。其中新能源销售2.7万辆,同比增长110%,环比增长12%。 6月新能源销量表现优异,分品牌来看:1)魏牌:6月销售6,602辆,同比增长129%,环比增长14%,主要由于蓝山和新摩卡贡献增量。后续魏牌销量有望持续向上:①蓝山迎来智能化升级,产品竞争力提升:据魏牌APP,7月5日蓝山迎来首次OTA,升级内容包括:提升语音唤醒响应速度和识别率,HUD信息布局优化,高德导航车标优化等。 ②新摩卡有望推出DHT四驱版:据工信部第372批《公告》,新摩卡DHT四驱版纯电续航165km,相比老款,新摩卡四驱版发动机升级(最大功率从115kW优化到125kW),油耗降低(百公里馈电从6.3L降低至5.95L),新车上市后新摩卡配置将更丰富,营销有望发力,销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③新拿铁即将搭载Hi4:据工信部《公告》,新拿铁搭载Hi4,采用蓝山同款造型,纯电续航130km,馈电油耗5.68L/100km,预计具有较高性价比,有望热销。 ④年内有望推出高山MPV及其长轴版:魏牌MPV专属平台采用二三排共轨设计,三排TIP-UP设计,实现同级最大乘坐空间;二排具有悬浮零重力座椅;搭载DHT四驱,NEDC纯电续航190km。目前行业MPV优质插混供给较少,基于该平台打造的高山MPV及其长轴版有望于年内上市,有望热销。 2)坦克:6月销售1.3万辆,同比下降10%,环比提升22%,坦克新能源销量有望提升:①坦克500Hi4-T订单表现较好:6月26日,坦克500Hi4-T正式上市,售价33.5万元,和燃油版相比,动力性能提升(系统综合功率/扭矩由265kW/500Nm提升至300kW/750Nm),油耗降低(百公里油耗由11.19L降至9.55),纯电续航110km,相较同配置燃油版售价低2万元,性价比优势凸显,有望热销。据坦克APP,7月5日坦克500Hi4-T订单已超过4千台,表现优异;随着产能爬坡,订单有望加速交付。 ②坦克400Hi4-T即将上市:据工信部《公告》,坦克400Hi4-T轴距2850mm,搭载2.0T+9HAT,纯电续航105km,馈电油耗9.52L/100km,造型采用硬派机甲风格,有望热销。 3)哈弗:6月销售5.9万辆,同比增长15%,环比增长6%(环比增加3407辆),主要由枭龙系列贡献增量:6月枭龙系列销售6098辆,环比增加3010辆。哈弗新能源持续向好:①哈弗新能源渠道加速开拓:据哈弗公众号,截至7月1日,哈弗新能源网已完成326家门店部署,对国内主流市场实现全面覆盖;预计到2023年底,哈弗新能源渠道将实现覆盖全国200+地级市,800+家店面正式运营。②翔龙即将上市:据工信部《公告》,哈弗将推出翔龙(B26),轴距2738mm,搭载1.5THi4,纯电续航81/115km,百公里馈电油耗为5.98/6.09L,采用与二代大狗PHEV同款内饰,有望于Q3上市。 ③枭龙MAX即将启动OTA升级:据哈弗公众号,枭龙MAX有望搭载超级桌面功能,实现手机车机海量内容共享,车机导航与手机无缝衔接,解决车机生态相对封闭的缺陷;未来其座舱还将引入AI大模型,为用户带来更好的语音交互体验。 4)欧拉6月销售1.0万辆,同比下降13%,环比下降6%。 5)皮卡6月销售1.7万辆,同比下降22%,环比下降11%,主要受7-8月为皮卡市场淡季影响。6月2023款龙弹、火炮以及越野炮相继上市,长城炮有望持续热销。 公司变革成效显著,销量高增长仍在路上,产品结构有望持续升级。公司变成效显著:1)战略目标明确:全面转向新能源;2)技术变革:全系普及四驱;3)产品策略:打造大单品;4)定价策略:向性价比转变;5)渠道焕新:加速独立新能源网络建设;6)营销:营销显著改善。重磅新车将密集上市,新车具有三大特点:1)全面打造大单品,均追求爆款;2)车型谱系全面且定位清晰分明;3)持续高端化:20万以上车型居多。公司新能源车销量有望高增长,同时新能源新品ASP显著提升,有望带来产品结构升级,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A”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2、130.6、170.7亿元,对应当前市值PE分别为36.3、16.7和12.8倍,给予公司2025年22.7倍市盈率,对应12个月目标价45.5元/股。 风险提示:新产品进展不及预期,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行业价格战持续加剧。
|
|
|
比亚迪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2-11-07
|
268.98
|
358.43
|
81.90%
|
282.03
|
4.85% |
|
306.13
|
13.81% |
|
详细
事件:比亚迪公布了2022年十月的销售数据,当月共计销售新能源乘用车21.75万辆,同比增长了144.7%、环比增长了8.23%。 十月销量表现优异:公司2022年十月共计销售新能源乘用车21.75万辆,同比增长144.7%、环比增长8.23%,再次创新历史新高。其中纯电车型销量为10.32万辆,环比增长8.65%;插电式混动车型销量为11.44万辆,环比增长7.86%。整体来看公司十月的销量表现优异,同时展现出了三大经营亮点: 1)高端车型销量占比提升:2022年十月比亚迪汉共销售31614辆,环比增长0.4%;唐系列销量为17161辆,环比增长了13.97%;全新高端轿车海豹销量达到11267辆,环比增长50.8%,月销量成功实现破万。十月中这三款高端车合计销量占比达到27.6%,环比增长0.72pct。比亚迪高端化进程正在稳步推进。 2)e平台3.0车型销量占比提升:元家族十月销量为27548辆(主要为元PLUSEV),其中包含出口7130辆,环比增长了12.66%,其中e平台3.0打造的元PLUS EV环比增长19.4%;海豚十月销量为25336辆,环比增长1.5%;海豹月销环比增长了50.8%。十月e平台3.0车型销量占比达到29.49%,环比增长1.66pct。我们认为e平台3.0打造的车型拥有明显的技术优势,未来销量有望长期保持优异。 3)宋家族销量亮眼:2022年十月宋家族销量为56843辆,环比增长22.3%,月销量首次突破5万,其中包含出口705辆,我们认为主要系宋DM系列销量增长所拉动(2022M10销量同比增长333.8%);秦家族销量为34670辆,环比下滑12.61%;驱逐舰05 DM-i销量为9111辆,与九月基本持平。整体来看,十月这三款中端车型合计销量占比为46.26%,环比下滑1pct。我们认为主要系秦EV等e平台2.0打造的车型销量占比下滑所致,未来比亚迪销量结构有望持续优化。 Q4 销售结构有望进一步优化,带动业绩高增:我们认为公司四季度业绩有望持续高增:1)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充足、产能稳步扩张,叠加汽车销售旺季的推动,2022Q4 中月销量有望再创新高;2)比亚迪汉、海豹等高端车型和毛利率较高的DM-i系列和e平台3.0系列车型销量占比和收入占比有望继续提升,公司销量结构优化,带来更高的利润单车利润;3)车型销量增长会带来更明显的规模效应,预计未来费用率持续下行、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看好公司业绩长期潜力:展望未来3-5年,三大要素有望持续驱动公司业绩高成长:1)品牌向上:从汉开始,公司一方面通过不断推出高价格产品来实现品牌升级,另一方面通过精准营销、优质服务等措施来实现品牌力的续向上,长期有助形成明显的产品溢价;2)技术创新:比亚迪深耕新能源汽车三电技术,不断的技术创新使公司产品持续领先,也降低了产品成本,实现盈利的持续向上;3)规模效应:随着总量以及收入的扩张,单车折旧摊销、费用率有望持续下行,进而实现较高的盈利弹性,因此我们对公司未来几年的业绩较为乐观。 投资建议:继续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94.85%、41.17%、35.00%,归母净利润为182.6、281.2、343.1 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42.7、27.7、22.7倍,6个月目标价360元。 风险提示:补贴大幅退坡;新品推进力度不及预期
|
|
|
长城汽车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2-10-25
|
27.00
|
44.98
|
69.67%
|
32.22
|
19.33% |
|
33.16
|
22.81% |
|
详细
事件:长城汽车发布2022Q3业绩:2022Q3实现归母净利润25.6亿元,同比增长80.8%,环比下降35.5%;2022Q3实现扣非净利润22.8%,同比增长181.1%,环比增长201.6%。Q3业绩表现优异,超我们预期。 Q3单车收入、毛利率均创历史新高。Q3单车收入达到13.2万元,同比提升2.3万元,环比提升1.0万元,创历史新高,我们预计其主要原因在于:1)高售价车型占比提升,坦克品牌Q3销量占比12.4%,同比提升5.2pct,环比提升0.3pct;2)低售价车型黑、白猫停产。Q3毛利率达到22.5%,同比提升5pct,环比提升3pct,创历史新高,表现超预期,我们预计其主要原因在于:1)产品结构优化,高毛利品牌坦克销量占比提升,低毛利品牌欧拉销量占比下降(Q3占比9.0%,同比下降2.8pct,环比下降1.8pct);2)Q3销售28.4万辆,同比增长6.8%,环比增长20.7%,规模效应作用凸显。费用方面,Q3销售费用率为4.4%,同比下降1pct,环比持平;管理费用率为3.3%,同环比持平;研发费用率为4.1%,同比增长1pct,环比下降2pct(Q2基数较高);Q3财务费用为1.9亿元,回归正常水平(Q2财务费用为-32.2亿元,主要由汇兑收益产生)。 定价策略调整,运营逐步改善。今年9月中旬以前,公司受制于芯片等物料的紧缺,车型定价以追求盈利为主导,营销力度受限。展望Q4及明年,缺芯逐步缓解,并且公司通过自主垂直开发+多点供应体系确保供应链稳定;车型定价向性价比路线、对标策略转变(如哈弗H6 PHEV、好猫低配版、WEY C01、闪电猫等);同时哈弗加快渠道改革,向新能源转型,WEY品牌逐步开拓商超、快闪等。此外,10月19日WEY品牌开启旗舰大六座智能SUV的造型和命名的共创,倾听用户声音、营销重视程度加大。 即将迎来产品大年,新能源销量有望高增长。公司开启新能源时代:1)多品牌混动车型矩阵即将推出:哈弗系列PHEV、WEY系列长续航PHEV、坦克系列混动车型,同时哈弗、WEY品牌渠道和营销焕新,公司混动车销量有望实现高增长;2)欧拉闪电猫(10月底正式上市)、纯电SUV等新车型均面向更大众的纯电市场,具有较大的销量潜力。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A”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6、132.2、179.5亿元,对应当前市值,PE分别为21.8、18.2和13.4倍,维持“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45.5元/股。 风险提示:芯片持续短缺,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
|
|
方正电机
|
机械行业
|
2022-10-18
|
9.35
|
15.00
|
104.64%
|
9.25
|
-1.07% |
|
9.25
|
-1.07% |
|
详细
事件:10月14日,方正电机发布公告:1)公司控股股东将由卓越汽车变更为湖州智驱科技,实控人变更为湖州莫干山高新区管委会;2)公司与湖州莫干山高新区管委会签署项目合作协议,建设年产600万套新能源汽车智能驱动系统项目,分两期各300万套。 股权改革顺利推进,新股东定增助力公司发展。公司控股股东卓越汽车及其一致行动人中振汉江拟在限售期满后3个月内,分别向智驱科技转让公司股份2500万、2000万股,并且卓越汽车拟在股权转让完成后,将剩余1500万股对应表决权委托给智驱科技,同时智驱科技拟全额认购公司向其发行的1亿股股票。 本次交易完成后,智驱科技将直接持有公司1.45亿股股票,并合计可控制公司26.69%的表决权,公司控股股东将由卓越汽车变更为智驱科技,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湖州莫干山高新区管委会。 本次股权改革对公司影响包括:1、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显著提升,表决权提升至25%以上,对公司控制权进一步提升,治理结构更加清晰,公司决策效率进一步提升;2、湖州智驱科技成为实控人后,与公司合作开展新的扩产计划,市场份额有望加速提升。 产能快速扩张,市场份额有望提升。公司与实控人签订“年产600万套新能源汽车智能驱动系统项目合作协议”,该项目分两期进行,一期投资约32亿元,新建15条电驱系统产线和5条核心零部件产线,投产后将形成年产300万套驱动电机的产能,年产值约60亿元,二期根据公司产能需求情况而定。 一期项目再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募资6.69亿元,2023年3月投产,形成年产80万套驱动电机产能(52万套扁线电机+28万套圆线电机);第二阶段2024年10月投产,形成年产220万套驱动电机产能。国资股东入股后,公司扩产规划清晰:1、一期扩产计划投产后,叠加丽水接近200台的产能,有望在24-25年形成约500万台驱动电机的产能,市场份额有望提升至20%以上;2、规模效应驱动的成本优势进一步体现,叠加中高端客户占比提升,毛利率有望保持在15%以上,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 222022H2拐点可期,收入和业绩有望双升。2022Q4有望迎来拐点:1)蔚来、小鹏和长城等客户的多个中高端车型Q4开始量产,公司单季度出货量和中高端占比均有提升;2)原材料价格逐步趋稳,价格传导逐步体现。长期来看,公司收入有望保持高增长,盈利能力改善可期:1)产品结构高端化,根据公告,公司高功率扁线电机出货量占比提升,单车价值量逐步提升;2)新客户拓展顺利,公司新客户包括蔚来、小鹏、长城和上汽等头部新势力车企和自主品牌客户;3)产能快速扩张,扁线电机自动化产线价值量较高,国资入主后,助力公司产能扩建,市场份额有望加速提升。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5/44.7/80.4亿元,净利润为0.4/2.2/4.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01/20/10倍,维持“买入-A”评级,维持6个月目标价15元/股。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缺芯的影响,新能车销量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
|
|
广汽集团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2-10-13
|
12.20
|
17.51
|
77.77%
|
13.10
|
7.38% |
|
13.10
|
7.38% |
|
详细
事件:广汽集团发布9月销量数据,9月共销售汽车23.72万辆,同比增长44%,环比增长9%。 埃安销量再创新高,自主表现优异。 1)9月广汽埃安销量破3万,连续5个月创新高,同比增长121%,环比增长11%。其中AION S销售13522辆,同比增长76%,环比增长16%;AION Y销售13408辆,同比增长168%,环比增长22%,表现优异。我们认为主要由于:明星车型AION S和AION Y具有显著的产品优势、市场优质车型供给较少、渠道持续扩张。9月广汽埃安全面焕新:发布全新LOGO和全新高端品牌Hyper昊铂,同时发布新品牌首款纯电超跑HyperSSR,助力埃安品牌向上;9月6日广汽埃安完成股份制改革,同时引入产业链战略协同董事,2023年有望择机上市。未来,埃安产销有望持续向上:据广汽埃安,目前在手订单充裕;10月12日埃安第二智造中心将竣工投产,广汽埃安将具备40万辆年产能;2023年,广汽埃安将有A19、A02等新平台重磅车型上市。 2)9月广汽传祺销量3.3万辆,同比增长46%,环比增长12%,我们认为主要由于行业旺季、新车型影酷(9月交付)贡献销量。后续影酷燃油+HEV有望持续爬坡,影豹及M8的HEV、M6及M8的PHEV将陆续上市,传祺混动有望从0-1,带动自主销量持续增长。 广丰销量环比增长13%,表现亮眼。9月广丰销量9.6万辆,同比增长99%,环比增长13%,我们认为主要由于行业旺季来临、新车型(包括新品锋兰达+赛那、新款雷凌+威兰达等)表现优异。受物料紧缺影响,9月广本销量6.9万辆,同比增长4.4%,环比下降3%,表现稍弱,但环比较上月(-6%)有所改善。全新SUV致在销量有望持续爬坡,型格HEV(搭载第四代本田immd)即将上市。 广汽集团的三大投资亮点:埃安、传祺、丰田&本田。广汽埃安:1)品牌持续向上(产品和品牌高端化);2)销量持续高增长;3)融资落地,即将上市;4)2023新品周期。广汽传祺:1)混动从0到1;2)新品周期(影酷、影豹等);3)持续的盈利改善。合资品牌的新品周期:1)丰田的新品如塞那、锋兰达表现卓越,业绩弹性大;2)广本致在新品上市,型格HEV即将上市;3)依靠卓越的混动技术+产品快速迭代,广丰、广本有望在长期持续保持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A”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119.6、139.2、163.8亿元,对应当前市值,PE分别为10.4、9.0和7.6倍,维持“买入-A”评级,6 个月目标价17.90元/股。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芯片短缺加剧;自主销量不及预期风险;疫情失控风险
|
|
|
长城汽车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2-10-13
|
26.85
|
44.98
|
69.67%
|
32.00
|
19.18% |
|
33.16
|
23.50% |
|
详细
事件:9月长城汽车销售新车9.36万辆,同比下降6%,环比增长6%。 9月销量环比改善,10月供给有望提升。9月销售新车9.36万辆,同比下降6%,环比增长6%,环比逐步改善。9月哈弗销售5.4万辆,同比下降1%,环比增长7%,表现稍弱,我们预计其主要由于:1)多媒体芯片供应不足;2)产品向新能源切换、主动减少燃油车批发量;3)进行渠道变革。10月随着多媒体芯片二供比例增大,哈弗产能有望提升。坦克销售1.3万辆,同比增长57%,环比增长26%,表现较好。但根据坦克APP,9月坦克300通风窗盖板及左/右延长板产能供应不足,此外,受防疫管控影响,多地暂缓发车。坦克品牌已启动了备用供货渠道开发,预计10月底实现车辆补装及发运工作。欧拉销售7605辆,同比下降40%,环比下降17%。长城皮卡销售1.7万辆,同比下降14%,环比增长10%。WEY品牌销售2354辆,同比下降50%,环比下降24%。 哈弗插混有望热销,WEY高端混动即将发力。和同配置的宋PLUS Dmi相比,H6 PHEV售价低0.2-0.3万元,性价比优势突出。此外,从全行业看,10-20万元插混车优质供给较少,供不应求,H6 PHEV有望热销。随着H6 PHEV 10月开展试驾、H-DOG等更多混动车型交付,哈弗销量有望提升。WEY品牌智能豪华SUV、梦系列、MPV、轿车等众多品类有望陆续上市,产品具有长续航+智能化的优势,同时有望采用对标策略定价,实现较强的竞争力。 超强产品周期开启,新能源销量有望高增长。公司开启新能源时代:1)多品牌混动车型矩阵即将推出:哈弗系列PHEV、WEY系列长续航PHEV、坦克系列混动车型,同时哈弗、WEY品牌渠道和营销焕新,公司混动车销量有望实现高增长;2)欧拉闪电猫(展车已陆续到店、10月底正式上市)、纯电SUV等新车型均面向更大众的纯电市场,具有较大的销量潜力。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A”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1.0、131.9、179.2亿元,对应当前市值,PE分别为26.3、18.1和13.4倍,维持“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45.5元/股。 风险提示:芯片持续短缺,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
|
|
比亚迪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2-10-10
|
252.27
|
358.43
|
81.90%
|
283.02
|
12.19% |
|
293.80
|
16.46% |
|
详细
事件:比亚迪公布了2022年9月的销售数据,共计销售新能源乘用车20.13万辆,同比增长了151.2%、环比增长了15.06%。 9月销量亮眼:公司2022年9月共计销售新能源乘用车20.13万辆,同比增长了151.2%、环比增长了15.06%。其中纯电车型销量为9.49万辆,环比增长14.8%;插电式混动车型销量为10.6万辆,环比增长16.1%。整体来看,在渡过了7-8月的传统淡季之后,比亚迪9月销量实现了超出我们预期的环比高增长,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多地疫情散发的大背景下,展现了行业龙头的韧性。分车型看: 1)高端车型销量环比高增长:2022年9月汉系列共销售31497万辆,环比增长了21.1%,其中汉DM同比增长645%。汉的销量再次创下单月历史新高,累计销售量超过33万,仍在持续谱写国产高端轿车的销量奇迹。唐系列销量为15058辆,环比增长了39.2%,其中唐EV同比增长了536.6%,8月底上市的唐DM-p也为环比高增做出明显的贡献。全新一代高端轿车海豹也在9月份开启交付,当月累计销售7473辆,随着产能的持续扩张,预计将会带来显著的增量。整体来看,比亚迪高端化的进程在持续稳步推进。 2)经济型车销量稳定:2022M9中,宋家族销量为46475辆,其中包含出口541辆,环比增长9.4%,其中宋DM系列同比增长294.3%;秦家族销量为39515辆,与8月销量基本持平,其中秦EV同比增长142.1%;驱逐舰05 DM-i销量为9101辆,环比增长4.3%。整体来看,9月中比亚迪的中端车型销量基本保持了小幅增长的稳定态势。我们认为公司产品竞争力强,未来销量增长潜力大。 3)e平台3.0车型销量持续优异表现:元家族8月销量为23503台(主要为元PLUSEV),其中包含出口6368辆,环比增长了28.7%;海豚8月销量为24956辆,环比增长6.3%。整体来看,e平台3.0车辆景气度依旧较高,主要由于:纯电平台技术领先带来显著的产品优势、市场优质车型供给较少。未来还会有海鸥、海狮等多款车型面世,叠加海豹的陆续交付和元plusEV出口到全球所带来的增量,我们认为e平台3.0车型销量有望长期保持优异。 量价齐升持续兑现,下半年业绩有望再超预期:我们认为,公司下半年业绩有 望持续高速增长:1)目前在手订单充足、产能逐步扩张,叠加汉、唐及元PLUS等向欧洲出口的拉动作用,比亚迪下半年的月度销量有望持续创新高;2)海豹、护卫舰07、腾势D9 等高附加值车型即将开始放量,有望拉动高价格段车型销量占比不断提升,改善公司产品结构和盈利结构,量价齐升有望持续兑现;3)随着车型销量的持续拉升,费用率有望持续下行;叠加1、2季度提价的效果将在下半年逐步体现,有望驱动公司盈利明显上行,业绩有望再超预期。 看好公司业绩长期潜力:展望未来3-5年,三大要素有望持续驱动公司业绩高成长:1)品牌向上:从汉开始,公司一方面通过不断推出高价格产品来实现品牌升级,另一方面通过精准营销、优质服务等措施来实现品牌力的续向上,长期有助形成明显的产品溢价;2)技术创新:比亚迪深耕新能源汽车三电技术,不断的技术创新使公司产品持续领先,也降低了产品成本,实现盈利的持续向上;3)规模效应:随着总量以及收入的扩张,单车折旧摊销、费用率有望持续下行,进而实现较高的盈利弹性,因此我们对公司未来几年的业绩较为乐观。 投资建议:继续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39.40%、29.90%、26.19%,归母净利润为110.5、165.9、248.3 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66.4、44.2、29.6倍,6个月目标价360元。 风险提示:补贴大幅退坡;新品推进力度不及预期
|
|
|
长城汽车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2-10-03
|
28.05
|
44.98
|
69.67%
|
32.00
|
14.08% |
|
32.60
|
16.22% |
|
详细
事件:9月28日哈弗H6 PHEV正式上市,哈弗发布新能源新车计划。 哈弗22Q4-23年将推出7款PHEV,新能源战略加速推进。哈弗计划22Q4-23年底共推出7款新能源车型,其中5款布局新能源家庭主力车,2款A-级SUV布局新能源家庭代步车。节奏方面,22Q4将推出神兽PHEV和H-DOG PHEV,23年Q1和Q2分别推出两款新能源车型,23Q3将推出1款新车型。同时,哈弗全面启动新能源渠道焕新,加速哈弗新能源店中店的建设,形成专属的人员、形象、展区,提升新能源网络的覆盖和经销商的服务质量,进一步带来销售增量。此外,哈弗全力提升用户体验,目前哈弗已经全面开放了私域账号,在品牌的App、微博、知乎、论坛等多个社交媒体平台上建立全栈式深度ToC体系。 哈弗新车定价策略调整,哈弗H6 PHEV性价比高,有望热销。哈弗H6 PHEV正式上市:55km版15.98万元,较预售价降低0.9万元;110km慢充版16.98万元,较预售价降低0.7万元;新增110km快充版17.38万元,全系新增对外放电功能。和同配置的宋PLUS Dmi相比,H6 PHEV售价低0.2-0.3万元,性价比优势突出。此外,从全行业看,10-20万元插混车优质供给较少,供不应求,H6 PHEV有望热销。 超强产品周期开启,新能源销量有望高增长。公司开启新能源时代:1)多品牌混动车型矩阵即将推出:哈弗系列PHEV、WEY系列长续航PHEV(智能豪华SUV、梦系列、MPV、轿车等众多品类)、坦克系列混动车型,同时哈弗、WEY品牌渠道和营销焕新,公司混动车销量有望实现高增长;2)欧拉闪电猫、纯电SUV等新车型将面向更大众的纯电市场,具有较大的销量潜力。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A”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1.0、131.9、179.2亿元,对应当前市值,PE分别为31.5、21.7和16.0倍,维持“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45.5元/股。 风险提示:芯片持续短缺,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
|
|
长城汽车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2-09-15
|
31.45
|
44.98
|
69.67%
|
32.00
|
1.75% |
|
32.60
|
3.66% |
|
详细
事件:长城汽车发布8月销量数据:共销售8.8万台,同比增长19%,环比下降13%。 高温短暂影响销量,哈弗加快新能源转型。8月受重庆工厂高温限电影响,坦克销售1.0万台, 同比增长67%,环比下降20%;皮卡销售1.6万台,同比增长41%,环比下降5%。后续随着电力恢复、行业旺季来临,坦克和皮卡产能有望回升。哈弗销售5.0万台,同比增长24%,环比下降18%,我们预计其主要由于:1)产品即将向新能源切换、主动减少燃油车批发量;2)哈弗进行渠道变革、为转型做准备。后续随着H6、H-DOG等更多混动车型交付以及行业旺季来临,哈弗销量有望提升。WEY销售3091台,同比下降31%,环比增加2%,我们预计拿铁PHEV销量仍在爬坡。欧拉销售9161万台,同比下降25%,环比增长4%。 H6混动版、好猫低配版竞争力强,标志新车定价策略调整。H6 DHT(售价14.98万元)仅比同配置的油车贵2万元,性价比优势显著(省油30%、驾驶体验类似纯电);与合资车相比,性价比优势非常显著。H6 PHEV(110km版)预售17.68万元,与同配置的宋PLUS DM-i价格相当,有望热销。9月9日好猫推出低配版(售价12.99万元),较此前最低价降低1.11万元;从全行业看,10-20万纯电动车优质供给稀缺、供不应求,好猫销量有望明显提升。这几款新车型均采取高性价比、对标竞品的定价策略,后续新车型众多,若延续这一策略,整体销量规模提升可期。 WEY运营逐步改善,新品驱动品牌向上。WEY完成品牌定位向高端新能源转型,运营有望逐步改善,具体措施包括店面形象改造、销售队伍重塑、高层全面toC、建设直营店等。此外,智能豪华SUV、MPV、轿车等重磅新品即将上市,有望显著提升销量规模、驱动品牌向上。 超强产品周期开启,新能源销量有望高增长。公司开启新能源时代:1)多品牌混动车型矩阵即将推出:哈弗系列HEV&PHEV、WEY系列多款长续航PHEV(智能豪华SUV、梦系列、MPV、轿车等众多品类)、坦克系列混动车型,同时哈弗、WEY品牌渠道和营销焕新,公司混动车销量有望实现高增长;2)欧拉闪电猫、纯电SUV等新车型将面向更大众的纯电市场,具有较大的销量潜力。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A”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1.0、131.9、179.2亿元,对应当前市值,PE分别为34.4、23.8和17.5倍,维持“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45.5元/ 股。 风险提示:芯片持续短缺,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
|
|
比亚迪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2-09-05
|
268.77
|
358.43
|
81.90%
|
286.69
|
6.67% |
|
286.69
|
6.67% |
|
详细
事件:比亚迪公布了2022年8月的销售数据,共计销售新能源乘用车17.4万辆,同比增长了187.5%、环比增长了7.3%。 8月销量表现优异:公司2022年8月共销售新能源乘用车17.4万辆,同比增长了187.5%、环比增长了7.3%,销量成绩优异。其中纯电车型销量为8.27万辆,环比增长2%;插电式混动车型销量为9.13万辆,环比增长12.4%。在多地高温、限电、疫情、行业淡季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依旧表现亮眼。分车型看: 1)高端车型销量稳定:2022年8月汉系列共销售26003万辆,再次创下新高;唐系列销量为10815辆,其中唐EV同比增长了230.6%,高端车型表现稳定。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以及行业销售淡季的背景下,非常难得。预计海豹将继续拉动20W以上车型销量,其单车利润较高,能够公司带来更显著的业绩弹性。 2)中端车型高速增长:宋家族销量为42500辆,环比增长9.8%;秦家族销量为39512辆,环比增长15.8%。我们认为,随着合肥等新基地的产能逐步投放,中端车型的销量稳步增长,有望持续攻占10-20万之间的主力家用轿车的市场。 3)DM-i超级混动持续热销:汉DM销售量同比增长351.6%、宋DM同比增长321.9%、秦PLUS DM-i同比增长85.9%、驱逐舰05 DM-i8月销售8725辆,环比增长15.6%,拉动比亚迪插电混动车8月销量环比增长了12.4%。DM-i车型性价比高、驾驶体验好,预计未来将持续替代同级别燃油车,带来明显的销量增长。 4)e平台3.0车型表现亮眼:元家族8月销量为18265台(主要为元PLUSEV);海豚8月销量为23469辆,环比增长11.7%,e平台3.0车辆景气度依旧较高,我们认为主要由于:技术领先带来显著的产品优势、市场优质车型供给较少。此外,即将正式发售的海豹产品力强,预计将为公司纯电车带来更大的销量弹性。 量价齐升持续兑现,下半年业绩有望再超预期:我们认为,公司下半年业绩有 望持续高速增长:1)目前在手订单充足,后续随着新车型的上市、产能逐步扩张,月度销量有望持续创新高;2)下半年高附加值车型,如汉dmi、海豹、护卫舰07、腾势D9 等车型销量占比有望不断提升,进一步改善公司产品结构、 盈利结构,量价齐升有望持续兑现;3)随着收入的进一步扩张,费用率有望持续下行;4)一季度提价的效果将在下半年有明显的效果体现,驱动盈利上行。 看好公司业绩长期潜力:展望未来3-5年,三大要素有望持续驱动公司业绩高成长:1)品牌向上:从汉开始,公司一方面通过产品升级(众多定价20 万以上的车型)实现品牌升级,另一方面通过精准营销、优质服务等措施实现品牌的持续向上。长期看,品牌的崛起有利于产品溢价的形成;2)技术创新:不断的技术创新可使公司产品持续领先,也可降低现有产品成本,实现盈利的持续向上;3)规模效应:随着总量以及收入的扩张,单车折旧摊销、费用率有望持续下行,进而实现较高的盈利弹性,因此我们对公司未来几年的业绩较为乐观。 投资建议:继续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39.40%、29.90%、26.19%,归母净利润为110.5、165.9、248.3 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74.3、49.5、33.1倍,6个月目标价360元。 风险提示:补贴大幅退坡;新品推进力度不及预期
|
|
|
经纬恒润
|
|
2022-08-31
|
210.94
|
219.90
|
80.01%
|
232.00
|
9.98% |
|
232.00
|
9.98%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H1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6.7亿元(同比+21.24);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同比+266.30)。其中,单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61亿元(同比+48.12%、环比+35.67);实现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2745.62%、环比+515.63%)。此外,受益于公司营业收入增加毛利上升、投资的上下游产业链新一轮融资估值变化等因素,上半年公司实现非经常性损益6542.20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3472.94万元(同比+60.94%)。分拆业务来看:2022H1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实现收入12.95亿元(同比+4.22);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实现收入3.72亿元(同比+190.48);高级别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业务实现收入51.91万元(同比-59.05)。 业绩超预期,疫情扰动之下核心产品保持高景气度、斩获多家客户定点 2022H1,受各地疫情持续、商用车销量大幅下滑等因素影响,公司整体经营情况承压,但汽车电子产品等核心业务仍旧保持着同比正向增长,业绩整体超我们预期。根据公司公告,上半年以来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持续发力,其中行泊一体域控制器、AR-HUD、区域控制器ZCU等高价值量的核心产品已相继斩获合众、广汽、吉利等多家客户定点。此外,在软件研发领域,公司功能安全合规测试解决方案亦获得首个订单,自研自动化测试软件已成功适配英伟达Orin和芯驰E3系列,进一步夯实公司在自动驾驶工程化落地环节的优势。 舱驾研发储备项目充沛,未来有望成长为国内少有的智能驾驶平台型Tier1 公司多年以来维持15%左右的研发费用率,前瞻布局汽车智能化趋势下多个方向的新技术、新产品。根据公司公告,当前4D毫米雷达研发已处于样机项目阶段;组合导航模块将于今年底首次量产;千兆以太网网关已处于装车试制阶段;可满足L4级安全性能的重载平板线控底盘已量产至无人驾驶商用车。我们认为,公司此前的高研发投入现已逐步进入收获期,伴随智能汽车行业景气度的持续上行,未来公司有望成长为该领域国内少有的平台型Tier1。 投资建议: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4.0、5.4亿元,对应当前市值,PE分别为78.9、52.3以及38.7倍,维持“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219.9元/股。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缺芯情况加剧;产能投放进度不及预期
|
|
|
华安鑫创
|
机械行业
|
2022-08-16
|
67.54
|
84.53
|
37.72%
|
71.50
|
5.86% |
|
71.50
|
5.86% |
|
详细
事件:华安鑫创发布《关于拟与深天马设立合资公司的公告》。公司与深天马拟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名称为江苏天华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其中,公司出资4500万元,持股比例为45%;深天马出资5500万元,持股比例为55%。 成功以合资公司的形式绑定国内两大屏厂,并以此为基石加速转型至Tier1: 早在2021年10月,公司已公告将与京东方精电成立合资公司,持股比例为85%。叠加此次与深天马成立合资公司的事件,我们认为,公司已通过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成功与国内两大车载屏厂(根据Omida数据统计,2021H1全球车载面板供应商中,深天马份额第一、占比13.9%;京东方份额第四、占比11.6%。)实现了强绑定关系。同时,在疫情持续扰动、日韩台屏厂减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能否充分保障车载面板供货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将成为屏显系统供应商的重要核心竞争力之一。因此,率先卡位上游屏厂资源,将成为公司由Tier2战略转型至Tier1,充分享受车载屏显系统行业大屏化、高端化趋势红利的重要基石。 Tier1在手订单充沛、产线量产在即,公司将实现从0到1的历史性突破 根据此前公告,目前公司已具备在手订单超100亿元,其中已作为Tier1成功斩获多家传统主机厂及新势力屏显系统项目。同时,公司首批Tier1产线(临时厂房)预计将于今年9月正式投产,标志着公司将正式迈向Tier1,实现在完整车载屏显系统领域从0到1的历史性突破。此外,公司155亩的自建主体厂房也已完成设计规划,预计将于2023年底正式投产,届时将进一步扩大公司智能座舱屏显模组及屏显系统产线,并以此延伸智能驾舱域控制器产品、高级辅助驾驶系统、智能网联终端等产品的制造产线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2、1.95、3.14亿元,对应当前市值,PE分别为70.2、29.5以及18.3倍,维持“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84.95元/股。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缺芯情况加剧;产能投放进度不及预期
|
|
|
长城汽车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2-08-11
|
31.87
|
44.98
|
69.67%
|
35.72
|
12.08% |
|
35.72
|
12.08% |
|
详细
事件: 长城汽车发布 7月销量数据:共销售 10.2万台,同比增长 11%,环比增长 1%。 产销持续向好,哈弗表现优异。长城汽车 7月共销售 10.2万台,同比增长 11%,环比增长 1%,在 7月受高温假影响、为行业淡季的情况下表现优异。哈弗销售61279台, 同比增长 7%, 环比增长 20%,我们认为主要由于物料供给改善、购臵税减半带来需求增长。坦克销售 12473台,同比增长 128%,环比下降 13%,其中坦克 300和坦克 500分别销售 9955和 2518台,我们预计坦克 500(采用全新动力总成)产能仍在爬坡,订单充足,销量有望逐步提升。 WEY 销售 3034台,环比增长 5%;欧拉(好猫+芭蕾猫)销售 8829台,环比下降 23%;皮卡销售 16305台,环比下降 23%(7月为皮卡淡季)。 新品密集上市,高端化、电动化持续推进。 1) 哈弗 H6(HEV+PHEV)、大狗等混动新车型即将上市。 2) WEY 拿铁 PHEV 正式上市, 线上询单量表现较好,期待销量超预期; 圆梦、美梦和六座 SUV 等 PHEV 新车型有望于年内上市。 3)坦克 500产能持续爬坡; 坦克 700有望于 22Q4上市。 4)芭蕾猫精准营销力度加大, 终端需求有望持续提升,闪电猫、朋克猫即将上市。 5)沙龙机甲龙将于年内上市。 随着物料供应持续改善,众多高端化、电动化新品加速上市,公司迎来量利齐升。 三大核心优势驱动公司稳健成长。 展望未来 3-5年,三大核心优势驱动公司稳健成长: 1) 敢于聚焦细分,差异化定位助力品牌向上:欧拉芭蕾猫/闪电猫、坦克 300/500、 长城炮均是成果; 2) 不断进步的组织架构: 一车一品牌一公司,带来车型精准焕新, 持续热销, 例如大狗追猎版、 坦克 300边境限定版上市即热销; 3) 极高的研发效率和执行力:柠檬混动技术在燃油经济性、动力性能、 NVH和平顺性表现出色;智能化布局自主领先,坚持全栈自研; 纯电平台技术正在加紧研发。长期来看,我们认为这三大核心优势将驱动公司不断成长。 投资建议: 维持“买入-A”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1.0、 132.1、 179.6亿元,对应当前市值, PE 分别为 32.7、 22.6和 16.6倍, 维持“买入-A”评级, 6个月目标价 45.5元/股。 风险提示:芯片持续短缺,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
|
|
比亚迪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2-08-08
|
330.00
|
358.43
|
81.90%
|
327.44
|
-0.78% |
|
327.44
|
-0.78% |
|
详细
事件: 比亚迪发布 2022年 7月销售数据: 7月份共销售汽车 16.3万台,同比增长 221.9%。 7月销量表现超预期,呈现 3大亮点。 公司 7月共销售新能源乘用车 16.2万台,同比增长 224.1%,环比增长 21.3%,表现好于预期。其中,纯电动、插电混动均约为 8.1万台,同比均增长 224%。分车型来看,呈现 3大亮点: 1) 秦、唐、宋系列销量分别为 3.4万、 3.9万、 1.2万台,环比分别增长: 28.1%、 20.6%、 44.9%,表现优异, 预计其主要原因在于:合肥等新基地产能逐步投产,西安、深圳等老基地产能进一步释放; 2) 汉系列销量达 2.6万,再创历史新高, 其中汉 EV、汉 DM 均表现优异,在行业淡季均出现了环比增长,非常难得,汉 DM 盈利可观,其热销可为公司带来显著业绩弹性; 3) E 平台 3.0表现耀眼。 7月份,海豚、元 Plus 销量分别为 2.1万、2.0万台, e 平台 3.0首批两款车型表现极为亮眼,我们认为其主要由于:技术领先带来显著的产品优势、市场优质车型供给较少、高油价带来经济型车型需求持续高增长。 量利齐升,下半年业绩有望持续超预期。 我们认为,公司下半年业绩有望持续高速增长: 1)目前在手订单充足,后续随着新车型的上市、产能逐步扩张,月度销量有望持续创新高; 2)下半年高附加值车型,如汉 dmi、海豹、护卫舰 07、腾势 D9等车型销量占比有望不断提升,进一步改善公司产品结构、盈利结构; 3)随着收入的进一步扩张,费用率有望持续下行; 4) 1季度提价的效果将在下半年充分体现,驱动盈利上行。 三大要素驱动公司长期高成长。 展望未来 3-5年,三大要素有望持续驱动公司业绩高成长: 1)品牌向上:从比亚迪汉开始,公司一方面通过产品升级(众多定价 20万以上的车型)实现品牌升级,另一方面,通过精准营销、优质服务等措施实现品牌的持续向上,长期来看,品牌的崛起有利于产品溢价的形成; 2)技术创新:不断的技术创新可使公司产品持续领先,也可不断降低现有产品成本,实现盈利的持续向上; 3)规模效应:随着总量以及收入的扩张,单车折旧摊销、费用率有望持续下行,进而实现较高的盈利弹性。 投资建议: 维持“买入-A”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0.5、 165.9以及 248.3亿元,对应当前市值, PE 分别为84.8、 56.5以及 37.8倍,维持“买入-A”评级, 6个月目标价 360元/股。
|
|
|
广汽集团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2-08-08
|
15.04
|
17.43
|
76.95%
|
15.33
|
1.46% |
|
15.26
|
1.46% |
|
详细
事件:广汽集团发布 7月份销量数据:7月共销售汽车 22.01万台,同比增长 21.9%,环比下降 6.1%。 埃安销量再创新高,自主表现优异。 1) 7月份广汽埃安销量破 2.5万辆,再创新高,同比增长 138.3%,环比增长 3.8%,表现优异,我们认为其主要优于:明星车型 AION S 和 AION Y 具有显著的产品优势、市场优质车型供给较少、高油价带来经济型车型需求持续高增长。未来埃安产销有望持续向上:据广汽埃安,目前积累的未交付订单较多; 2023年,广汽埃安将有 A19、 A02、 AS9(百万级超跑)等新平台重磅车型上市;埃安第二工厂产能即将落地, 2023年广汽埃安将具备 40万辆年产能。 2) 7月广汽传祺销量 31344辆,同比增长 7.2%,环比下降 4.0%,在 7月受高温影响、为行业淡季的情况下表现优异。 随着行业迎来旺季, GM8、 GS8、影豹等重磅车型销量有望持续向上;新品影酷和影豹混动版即将上市, 2023年自主混动平台更多新车型有望推出,传祺电动化加速。 两田表现较好,销量有望稳步向上。 7月广汽本田销量 75436辆,同比增长 24.8%,环比增长 1.9%; 其中雅阁、皓影和缤智分别销售 24097、 12201和 10550辆。 7月广汽丰田销量 84000辆,同比增长 11.8%,环比下降 16.7%; 其中凯美瑞、 威兰达和雷凌分别销售 20598、 12652和 16881辆。后续行业迎来旺季,叠加购臵税减半拉动需求增长,两田销量有望稳步向上。 广汽集团的三大投资亮点:埃安、传祺、丰田&本田。 广汽埃安: 1)品牌持续向上(产品和品牌高端化); 2)销量持续高增长; 3)融资落地,即将上市; 4) 2023新品周期。广汽传祺: 1)混动从 0到 1; 2)新品周期(GS8、影豹、影酷); 3)持续的盈利改善。合资品牌的新品周期: 1)丰田的新品如塞那、锋兰达表现卓越,业绩弹性大; 2)广本型格表现佳,致在即将上市; 3)依靠卓越的混动技术,广丰、广本有望在长期持续保持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投资建议: 维持“买入-A”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119.6、 139.2、 163.8亿元,对应当前市值, PE 分别为 13.1、 11.3、 9.6倍,维持“买入-A”评级, 6个月目标价 17.90元/股。 风险提示: 汽车行业芯片短缺加剧;自主销量不及预期风险;疫情失控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