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李春驰

信达证券

研究方向: 煤炭、电力、天然气等大能源板块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500522070001。曾就职于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CFA,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硕士,南京大学金融学学士,曾任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煤炭行业及公用环保行业分析师,2022年7月加入信达证券研发中心,从事煤炭、电力、天然气等大能源板块的研究。...>>

20日
短线
14.29%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7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新集能源 能源行业 2025-03-27 7.14 -- -- 7.27 1.82%
7.27 1.82% -- 详细
事件:2025年3月21日,新集能源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7.27亿元,同比减少0.92%;实现归母净利润23.93亿元,同比增长13.44%;扣非后净利润23.88亿元,同比增加16.30%。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4.58亿元,同比减少8.91%;基本每股收益0.92元/股,同比增加13.51%。其中,单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38亿元,同比增加12.21%,环比增加10.43%;实现归母净利润5.69亿元,同比增加201.28%,环比减少12.32%;扣非后净利润6.01亿元,同比增加283.77%,环比减少7.43%。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60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4.14亿元。 点评:煤炭板块:Q4产量同环比回升明显,煤质提升叠加成本管控共筑煤炭板块优秀业绩。煤炭产销量方面,2024年全年公司原煤产量2152.22万吨,同比+0.57%;商品煤产量1905.51万吨,同比-1.62%;商品煤销量1887.20万吨,同比-4.14%。其中,单Q4原煤产量594.51万吨,同比+23.92%,环比+14.37%;商品煤产量517.13万吨,同比+15.37%,环比+14.32%;商品煤销量508.60万吨,同比+14.20%,环比+8.62%。价格方面,2024年全年煤炭销售均价567.43元/吨,同比+2.91%。其中,单Q4煤炭销售均价582.07元/吨,同比+1.51%,环比+4.35%。成本方面,2024年全年商品煤成本339.68元/吨,同比-3.22%。其中,单Q4商品煤成本336.41元/吨,同比-17.82%,环比-2.36%。虽然公司刘庄煤矿2024年历经两次停产影响单季产量,但Q4公司煤炭产量提振明显,公司全年煤炭产量下滑有限。公司单Q4商品煤售价同环比均逆势上行,我们预计公司煤质出现进一步提升是主要原因;叠加公司成本管控效果凸显,吨煤成本同环比下降,共筑公司煤炭板块实现单Q4毛利同比+49.77%,板块业绩表现优异。2025年初以来港口煤价下行明显,但一方面公司销售现货比例较小、以长协为主,另一方面煤炭热值及产量均有进一步提升空间,且公司成本管控能力较强,我们预计煤炭分部利润降幅有限。 电力板块:2024年电力分部盈利大增,我们预计2025年板集二期增发电量可弥补安徽电价小幅下行的影响。2024年Q4,受益于板集二期电厂如期投产发电,公司电力板块业绩实现稳中有增。电量方面,公司电量同比高增。2024年全年实现上网电量122.55亿千瓦时,同比+16.95%。其中单Q4上网电量41.39亿千瓦时,同比+34.78%,环比+9.99%。电价方面,受益于安徽电价顶格上浮,公司电力板块实现平均上网电价(不含税)406.5元/兆瓦时,同比-0.81%,继续维持较高的电价水平。展望2025年,虽然安徽长协电价同比-23.64元/兆瓦时,但在安徽电力存在硬缺口的背景下公司机组利用小时数有望维持高位,板集二期满发带来上网电量增长,有望“以量补价”抵消电价下行对板块业绩的影响。同时,板集二期电厂投产也进一步加深公司煤电一体化进程。公司单Q4煤炭自用比例已经提升至38.50%,较去年同期提升7.55pct。我们预计随着公司在建电厂持续投产,公司煤炭内销比例有望实现持续提升。 分红:每股股利持续提升,资本开支达峰后分红比例有望大幅提升。分红方面,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60元(含税),同比提升0.01元/股;共计派发现金红利4.14亿元,分红比例达17.32%,对应当前公司市值的股息率为2.23%。虽然公司当前分红比例偏低,但公司自2018年以来每股分红绝对额实现持续提升。且考虑到公司目前有上饶、六安、滁州三个电厂在建,资本开支规模较大;待2026年公司在建电厂实现投产,资本开支实现达峰后,受益于公司自由现金流的改善和盈利中枢的提升,公司有望具备大幅提升分红的能力,从而成为潜在的高分红标的。 核心优势:煤电一体化协同发展,盈利有望持续提升。公司在建及规划燃煤机组容量高达464万千瓦,分布于安徽、江西等地。其中,江西上饶电厂、滁州电厂和六安电厂均已开工建设,我们预计均于2026年中投运。至2026年,公司煤电控股装机有望达到796万千瓦,带动板块业绩实现高增长。待在建电厂全部投运后,我们预计电厂燃料用煤将主要由公司自产煤供应,形成“煤电一体”模式,从而有望获得稳定盈利。同时,在安徽经济高速发展推动用电量需求增长、电力供需相对偏紧的背景下,新建煤电机组的利用小时数有望维持高位,且我们预计可维持较好的电价水平。叠加安徽电力现货市场加快推进,省内煤电机组有望获得额外收益。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新集能源作为中煤旗下煤电一体化龙头,其煤炭资产优质、成本管控能力强,电厂装机快速增长、煤电一体化协同发展,兼具稳健经营和业绩高增长潜力。我们调整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22.84/27.06/28.48亿元;EPS分别为0.88/1.04/1.10元/股;对应3月21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7.87/6.64/6.3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煤价大幅下降风险,电价和煤电利用小时数下滑风险,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风险。
瀚蓝环境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5-03-14 21.29 -- -- 24.88 16.86%
24.88 16.86% -- 详细
瀚蓝环境背靠佛山市南海区国资委,是垃圾焚烧行业盈利稳定、产业链完备的优质龙头公司。公司以供水业务起家,上市20余年来不断通过并购扩张等方式拓展业务版图,形成以垃圾焚烧业务为主体,能源、水务业务为辅的“一体两翼”格局。2024Q3公司归母净利润13.85亿元,同比增长18.82%。 23年自由现金流转正,24年每股分红同比提高66.7%,彰显回报股东信心。公司承诺2024-2026年每股分红同比增长不低于10%。 2025年2月,公司发布公告拟派发现金红利0.8元/股(含税),同比提高66.7%,大幅超过分红承诺。以此测算2024年静态股息率为3.4%,按分红承诺假设未来两年分红,25-26年公司股息率均有望超过4%。 垃圾焚烧主业稳健运营,水务及能源业务贡献稳定现金流。截止2024Q3,公司垃圾焚烧发电在手项目规模3.58万吨/日,在运规模约3.1万吨/日。主要增长来自(1)降本增效,厂用电率下降及供热量提升保障盈利;(2)国内及海外项目投产短中期产能增加;(3)电费确认预计为24年增厚收入1.54亿元,以后每年增收3700万元。水务及能源业务现金流回款佳,或将受益于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推进。佛山市供水价格9年未调,存在上浮空间;燃气业务用户主要为工商业用户,调价相对顺畅,板块盈利已逐步趋稳。 拟收购粤丰环保,瀚蓝环境有望实现“量质双升”。瀚蓝环境拟不超过113亿港元私有化粤丰环保,交易完成后,瀚蓝环境拟持有粤丰环保股权52.45%。对瀚蓝的影响(1)垃圾处理规模跃升A股上市公司首位。收购完成后,瀚蓝环境在运规模由约3.1万吨/日提升至7.43万吨/日,在手项目规模超9万吨/日;(2)25-26年有望分别为瀚蓝增厚利润4.18亿元、4.33亿元;(3)业务&管理协同效应增强。降低粤丰环保财务成本,乐观情况下一年有望节省利息2.21亿港元。 2021年以来公司涨业绩杀估值,估值修复与盈利增厚可期。2021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涨幅43.7%,而估值从15x左右下降至10x左右。截止2025年3月11日,瀚蓝环境PE-TTM为10.49x,处在历史13.7%分位数。当前公司估值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考虑到公司运营稳健且分红能力持续增强,中性预期下,我们参考行业可比公司,给予公司12x估值,对应2026年公司目标市值为218亿元,对应当前还有市场空间25.7%,若成功收购粤丰环保对应目标市值为267亿元,市场空间54.3%。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公司为全国性综合环境运营商,主业盈利稳健,自由现金流回正。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2.77/134.19/139.71亿元,归母净利润17.08/17.24/18.13亿元,按3月11日收盘价计算,对应PE为10.13x/10.04x/9.54x,低于行业平均12x左右估值。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收购粤丰环保进度不及预期、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公用事业价格市场化改革进度缓慢、产能推进不及预期。
兖矿能源 能源行业 2025-02-24 13.01 -- -- 13.80 6.07%
14.07 8.15% -- 详细
事件:2025年2月20日晚,兖矿能源的海外核心子公司兖煤澳大利亚(3668.HK)发布2024年业绩,对此我们点评如下:点评:受需求较弱影响,煤炭中枢价格有所回落。2024年兖煤澳大利亚实现煤炭综合平均售价176澳元/吨,同比下降24%。动力煤方面,2024年实现销售均价160澳元/吨,同比下降24%。冶金煤方面,2024年实现销售均价276澳元/吨,同比下降23%。2024年,澳大利亚煤炭供给呈恢复态势,价格维持相对稳定。动力煤方面,澳大利亚动力煤出口量增长2%,未来东南亚经济增长有望带动煤炭需求继续上升。冶金煤方面,受全球钢铁产量较2023年下降约6%影响,钢铁市场疲软,2024年下半年冶金煤市场需求下降。截至2025年2月20日,纽卡斯尔港5500卡动力煤FOB价格为78美元/吨,价格走势相对稳健。 产销量持续增长,2025年权益商品煤产量指引为3500-3900万吨。2024年兖煤澳大利亚实现商品煤权益产量3690万吨,同比增加10%;商品煤销量3770万吨,同比增加14%。销量高于产量,主要是铁路事故导致的前期库存累计,当前铁路事故对销量的影响基本褪去。分煤种来看,2024年动力煤销量为3250万吨,同比增加14%;冶金煤销量为520万吨,同比增加11%。分季度来看,2024Q1-4,公司商品煤权益产量分别为880/8201020/970万吨,整体上呈现下半年产量高于上半年的态势。展望2025年Q1,由于开采计划排期,公司预计产量可能较低。2025年,公司权益商品煤产量指引为3500-3900万吨之间,仍然维持2024年产量指引水平。 产量恢复带动成本下降,2025年现金成本指引区间为89-97澳元/吨。2024年公司实现现金经营成本93澳元/吨,其中2024上半年现金经营成本为101澳元/吨,2024下半年现金经营成本为86澳元/吨。2024全年现金成本同比下降3%,下半年成本下降15%,主要是权益商品煤售产量增长部分抵消了持续的成本膨胀压力。受煤炭价格回落影响,2024年公司特许权使用费为17澳元/吨,同比下降18%。展望2025年,公司现金经营成本指引区间为89-97澳元/吨,维持2024年成本指引水平。 公司持续创造自由现金流,兼顾股东回报与收购成长。截至2024年12月末,兖煤澳大利亚拥有现金24.6亿澳元,并宣布派息6.87亿澳元,分红率达56%。以2月20日收盘价计算,股息回报水平达9%。在保持高额分红的同时,公司也预留相关资金,本次派息后仍有能力寻求增长机会。 2025年兖煤澳大利亚有望实现净利润8.1亿澳元,有望为兖矿能源带来盈利贡献约23亿元人民币。我们预期兖煤澳洲2025年权益商品煤产量保持增长态势,而现金经营成本进一步回落。结合我们对煤炭产能周期的研判,我们认为煤炭中枢价格仍有望维持中高位,预计兖煤澳洲2025年,商品煤综合售价实现162澳元/吨,较2024年回落8%。综上,我们预期兖煤澳洲2025年净利润有望实现8.1亿澳元,对应兖矿能源62.26%的持股比例,有望为兖矿能源带来盈利贡献约23亿元人民币。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持续看好拥有海外优质煤炭资产,且具备持续成长能力和高成长空间的能源化工龙头兖矿能源,我们对兖矿能源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的预测分别为153/178/198亿元,对应2025年2月20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8.55/7.37/6.6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国内外能源政策变化带来短期影响;国内外宏观经济超预期下滑;发生重大煤炭安全事故风险;公司资产注入进程受到不可抗力影响
广汇能源 能源行业 2024-11-04 7.70 -- -- 8.14 5.71%
8.14 5.71%
详细
事件:10月30日晚,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3.91亿元,同比下降46.76%;实现归母净利润20.03亿元,同比下降58.7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0.04亿元,同比下降58.5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40.67亿元,同比增长1.63%,基本每股收益0.3050元。其中,2024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43亿元,同比下降36.87%,环比增长26.85%,实现归母净利润5.48亿元,同比下降24.90%,环比下降15.45%。点评:2024Q3公司业绩下滑主要受到煤化工装置大修导致煤化工产品产销量大幅下降,以及煤炭价格下降及成本上升带来吨煤盈利下滑的影响。1)煤炭:Q3马朗投产煤炭产量大幅增长,煤价下降下吨煤盈利有所承压。产量方面,2024Q3公司实现煤炭产量1253.53万吨(不含自用煤),同比上升130.95%,其中原煤产量1188.63万吨,同比增长168.67%,提质煤产量64.90万吨,同比下降35.34%。2024前三季度公司实现煤炭产量2404.4万吨(不含自用煤),同比上升23.77%,其中原煤产量2165.30万吨,同比上升32.80%,提质煤产量239.10万吨,同比下降23.38%;销量方面,2024Q3公司实现煤炭销量1289.63万吨,同比上升91.05%,其中原煤销量1212.36万吨,同比上升145.80%,提质煤销量77.27万吨,同比下降57.49%。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煤炭销量2860.64万吨,同比上升24.97%,其中原煤销量2550.46万吨,同比上升36.07%,提质煤销量310.18万吨,同比下降25.19%;价格方面,2024Q3,根据Wind数据显示,秦皇岛5000K动力煤平仓价均价752.65元/吨,同比下降11.80元/吨,降幅1.54%;秦皇岛5500K动力煤平仓价均价852.48元/吨,同比下降15.55元/吨,降幅1.79%。2)天然气:气价回落下外购气贸易业务规模缩减。产量方面,2024Q3公司实现LNG自产量11867.80万方(约合8.48万吨),同比减少12.8%;前三季度公司实现LNG自产量48508.21万方(约合34.65万吨),同比增长8.94%。销量方面,受国内外供需宽松,价差收窄影响,2024Q3公司实现LNG销量86492.48万方(约合59.64万吨),同比下降35.7%;前三季度公司实现LNG销量261,051.82万方(约合180.25万吨),同比下降49.32%。价格方面,2024Q3气价有小幅反弹,全国LNG出厂均价4823.04元/吨,同比上涨19.49%。3)煤化工:受煤化工装置大修影响,公司煤化工产品产量大幅下滑。2024Q3公司甲醇产量18.64万吨,同比减少16.23%,销量22.62万吨,同比下降58.89%;前三季度公司甲醇产量76.47万吨,同比增长9.88%,销量78.88万吨,同比下降47.46%。2024Q3公司生产煤基油品10.59万吨,同比下降35.58%,销量11.03万吨,同比下降22.19%。前三季度公司生产煤基油品39.94万吨,同比下降19.69%,销量41.54万吨,同比下降17.34%。2024Q3公司生产二氧化碳1.34万吨,销量1.34万吨;前三季度公司生产二氧化碳6.59万吨,销量6.48万吨。 展望未来,马朗煤矿已获得核准,我们预计Q4产量有望快速释放;引入淖毛湖东部煤矿战略合作方,合作共同开发煤化工项目,推进东部煤矿审批流程;新建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分级利用示范项目,提升煤炭就地消纳能力。长期来看,公司各项产能扩建稳步推进,煤、油、气、煤化工产量释放助力长期高成长。1)马朗煤矿正式获得采矿权证,Q4产量环比有望大增。2024年8月30日,公司发布公告称马朗一号煤矿项目已取得核准批复,煤矿产能1000万吨/年,其中常规产能800万吨/年、储备产能200万吨/年。10月18日,公司发布公告称马朗一号煤矿正式取得采矿许可证。马朗煤矿取得核准后已开始贡献产量,我们预计Q4马朗煤矿产量环比有望大增,2025年产量有望进一步释放。2)引入淖毛湖东部煤矿战略合作方,合作共同开发煤化工项目,推进东部矿区手续办理。2024年10月26日公司发布《关于引入淖毛湖东部煤矿战略合作方暨转让全资子公司伊吾能源开发公司少数股权的公告》,称将伊吾广汇能源开发有限公司40%股权现金转让给新疆顺安能源有限公司,股权转让价款约为20.5亿元。顺安能源未来具有在区域投建煤化工项目的规划设想,实际若推行可有效扩增区域煤炭市场容量即可就地消纳增量煤炭。此次战略合作,有助于公司全面推进区域煤炭、煤化工一体化产业链发展,加速推进淖毛湖东部煤矿开发进度及加大资源就地转化增量。3)投建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分级利用示范项目,提升煤炭就地消纳能力。2024年9月21日,公司发布《关于投建“伊吾广汇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分级利用示范项目”的公告》,拟生产提质煤714万吨、煤焦油150万吨、LNG77.766万吨、燃料电池氢气2万吨(量可调节)、液体二氧化碳50万吨等,并围绕产业链延伸规划建设下游高端化学品、新材料等项目。投建此项目可充分发挥公司自有富油气煤资源优势和煤炭煤化工产业集群优势,加速促进公司富油气煤资源优势转化和循环经济发展,积极打造传统煤化工向现代煤化工、现代煤化工向新能源和氢能“两个耦合”发展的新局面。4)斋桑油气项目进入试开采阶段,未来有望建成300万吨/年的规模级油田。斋桑油气项目区块已发现了5个圈闭构造,落实了2个油气区带。主区块二叠系油藏C1+C2储量2.58亿吨、C3储量近4亿吨,主+东区块侏罗系C1+C2储量4336万吨,原油储量丰富,未来有望建成生产能力300万吨/年以上的规模级油田。 盈利预测及评级:广汇能源在新疆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同时配套出疆铁路通道,有望充分受益于疆煤开发和疆煤外运的提速。旗下马朗煤矿已获核准并有望快速释放产量、东部煤矿有望于“十四五”末投产,公司煤炭产量有望持续增长。天然气方面,公司拥有海外优势长协资源,启东LNG接收站2025年有望提升至1000万吨/年,助力公司售气量的长期增长。我们调整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48.3亿、64.1亿、75.6亿,EPS分别为0.74/0.98/1.15元,对应10月31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10.39/7.83/6.6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马朗煤矿产量释放不及预期、国内能源品价格大幅下跌、新疆铁路运力不足等。
新天然气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4-10-31 31.70 -- -- 35.00 10.41%
35.00 10.41%
详细
事件: 10 月 29日晚,公司发布 2024年三季报, 2024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9.64亿元,同比上升 16.70%; 实现净利润 9.07亿元,同比下降12.97%;实现归母净利润 8.82亿元,同比增长 30.2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 8.77亿元,同比增长 31.2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 14.73亿元,同比增长 12.73%,基本每股收益 2.08元。 其中, 2024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13亿元,同比增长 42.67%,环比增加23.47%; 实现净利润 2.91亿元,同比上升 46.16%,环比上升 4.81%;实现归母净利润 2.77亿元,同比上升 43.76%,环比上升 1.55%。 销售毛利率43.11%,同比下降 5.06pct;销售净利率 30.59%,同比下降 10.43pct。 点评: 公司潘庄区块资源优质, 24-28年有望维持稳产;马必区块中深部煤层气储量丰富,快速上产,紫金山加快勘探进程,产量有望释放,共同驱动公司业绩长期持续稳步增长。 潘庄区块为全国最优质的煤层气区块之一, 24-28年产量有望维持 10亿方/年左右;马必区块已探明资源量合计 530多亿方, 南区 10亿方/年项目在产, 13-15亿方/年产能在建,公司预计总产能可达 25亿方/年以上。近年来公司加大钻井力度,推动马必区块快速上产,我们预计 24-26年马必区块产量分别可达到 8/10/12亿方,中长期气量预期在 20亿方以上。此外,公司紫金山区块资源量丰富,致密砂岩气及中深部煤层气资源量合计超过 2000亿方,目前处在前期勘探阶段,公司预计在 2024年底或 2025年开始贡献产量。 新收购新疆喀什北区块丰富油气储量提供产能接续,公司长期资源储备充足。 2024年 5月 6日,公司发布公告拟以 1.63亿港币的对价现金收购中能控股 10.2%的股权。 6月 24日,公司再度发布公告拟现金收购中能控股 4.47亿港币可换股票据(全部换股后约占股比 21.87%),同时收购共创控股 100%股份。通过两次收购,公司合计持有中能控股合计29.84%的股份以及共创控股 100%的股份。中能控股和共创投控分别享有新疆喀什北区块第一指定地区(阿克莫木气田)、第二指定地区各 49%的权益。据公司公告, 第一指定地区 2016年获国家储委会批复天然气探明储量 446.44亿方, ODP 设计产能 11.1亿方/年,气田于 2020年开始商业生产, 2023年产量达到 5.62亿方。第二指定地区目前仍处于勘探期, 公司初步预计天然气资源量约 2000亿方、原油资源量约 8000万吨。 我们预计未来几年内第一指定地区产量有望爬坡,第二指定地区丰富的油气储量有望为公司天然气生产业务提供稳定的产能接续,支撑公司长期业绩增长。 四季度用气旺季将至,公司煤层气销量及售价有望提升;新疆启动天然气顺价,有望带动公司城燃业务毛差修复。 四季度为传统意义上的用气旺季, 通常天然气需求会有所增长,带动气价上行。 2024年 10月(截至 10月 29日) LNG 市场价 4764元/吨,同比上涨 3.62%,进入四季度,公司煤层气销量及售价有望提升。 2024年 6月 12日,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理顺乌鲁木齐市管道天然气销售价格的通知》 ,将居民用天然气销售价格由 1.37元/立方米调整为 1.50元/立方米,将工商业用气销售价格由 2.25元/立方米调整为 2.50元/立方米。 顺价有望带动公司城燃毛差持续修复,实现盈利改善。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新天然气为国内少有的拥有上游丰富、优质煤层气资源的标的。全资子公司亚美能源旗下潘庄区块为全国最优质的煤层气区块之一; 近年来公司加大马必区块投资推动区块快速上产,为公司注入业绩增长动力;紫金山区块资源储量丰富,未来开采潜力大。 新收购新疆喀什北区块丰富油气储量提供产能接续,公司天然气产量有望维持长期高增长。 在我国能源转型、天然气行业增储上产以及市场化改革的驱动下,伴随煤层气开采技术的持续进步,公司煤层气业绩有望迎来高增长。同时,公司城燃业务也有望迎来毛差和气量的修复,从而实现业绩改善。 我们维持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 12.8亿元、 15.2亿元、 17.1亿元, EPS 分别为 3.03/3.59/4.04元,对应 10月 29日收盘价的 PE 分别为 10.33X/8.71X/7.7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 国内外气价大幅下降; 新区块增产情况不及预期; 煤层气行业补贴政策变化。
陕西能源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4-10-29 9.89 -- -- 10.29 4.04%
10.29 4.04%
详细
事件:2024年10月28日,陕西能源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Q1-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8.35亿元,同比增长18.60%;实现归母净利润24.97亿元,同比增长13.77%;扣非后净利润24.76亿元,同比增长12.33%。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4.58亿元,同比增加11.85%;基本每股收益0.67元/股,同比增加4.69%。其中,单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60亿元,同比增加26.53%,环比增加26.87%;实现归母净利润9.57亿元,同比增加9.35%,环比增加72.80%;扣非后净利润9.30亿元,同比增加5.66%,环比增加66.88%。 点评:煤炭板块:生产经营基本平稳,省外产能成长有望。煤炭产销量方面,2024年Q1-3公司原煤产量1763.4万吨,同比+2.36%;自产煤外销量566.85万吨,同比+46.15%。其中,单Q3原煤产量598.02万吨,同比+0.48%,环比+4.81%;自产煤外销量186.21万吨,同比21.32%,环比-16.70%。公司煤炭板块生产经营基本平稳。上半年园子沟东翼200万吨/年顺利投产,助力公司原煤产量同比持续攀升;7月清水川三期200万千瓦煤电正式投运,公司煤炭自给率持续攀升,煤炭外销量环比走低。 此外,公司于9月公告竞得钱阳山煤矿800万吨/年采矿权,为期两年。 我们预计公司有望在两年内完成矿产资源开发与恢复治理方案的编制和评审,并顺利完成项目核准和开工建设。这是继公司丈八煤矿400万吨/年,小壕兔二号井600万吨/年后又一待核准煤矿项目。公司煤炭产能增长有望扩张至陕西省外,实现持续增长。 电力板块:清水川三期如期投产,煤电一体进程再进一步。2024年Q3,受益于清水川三期电厂如期投产发电,公司电力板块业绩实现稳中有增。电量方面,公司电量同比高增。2024年Q1-3实现上网电量369.16亿千瓦时,同比+20.38%。其中单Q3上网电量148.12亿千瓦时,同比+39.28%,环比+53.68%。综合来看,清水川三期电厂于7月正式投产运营,作为“陕北-湖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配套电源点,我们认为其发电利用小时数有望维持高位。同时,清水川三期电厂投产也进一步加深公司煤电一体化进程。公司单Q3外销煤占原煤比例降至31.14%,较今年Q2环比降低8.04pct。我们预计随着公司后续在建及电厂持续投产,公司煤炭内销比例有望实现持续提升。 核心优势:煤-电产能成长接续,灵活煤电一体协同发展。公司在建煤矿及煤电产能体量可观,近三年产能接续投产落地。其中,煤矿在建赵石畔煤矿600万吨/年,我们预计2025年投产;煤电在建商洛二期132万千瓦、延安热电二期70万千瓦,信丰二期200万千瓦,合计402万千瓦,公司预计均有望于2026年投产。另外公司仍在推进丈八煤矿、小壕兔二号煤矿、钱阳山煤矿、赵石畔二期电厂等煤炭煤电项目的核准与开工,“十五五”后期及“十六五”公司产能扩张有望持续。此外,公司煤炭销售包括煤矿配套坑口电厂、内部煤炭转运自有电厂、及对外部客户销售三种途径,其比例可根据煤价波动灵活调整,灵活煤电一体化经营模式有望实现公司整体收益的最大化。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陕西能源作为陕投集团控股的西北煤电一体运营龙头,其煤炭资产优质储量大,煤电电价可观成本管控较强,叠加未来煤炭煤电产能有望持续落地,稳健经营的同时又具有高增长潜力。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05/34.81/40.22亿元;EPS分别为0.80/0.93/1.07元/股;对应10月28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12.35/10.66/9.23倍。假设公司维持2023年的分红比例52.82%,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分红有望维持在15.87/18.39/21.24亿元,对应10月28日收盘价的股息率分别为4.28%/4.96%/5.73%。我们看好公司煤电一体化战略实施带来的业绩成长性,目前仍处于低估状态,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煤电利用小时数大幅下滑及电价大幅下降的风险;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风险;在建及规划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兴蓉环境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4-10-28 7.57 -- -- 7.76 2.51%
7.76 2.51%
详细
事件: 2024 年10月 24日晚,兴蓉环境发布 2024年三季度报告。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2.13亿元,同比增长 9.17%;实现归母净利润16.26亿元,同比增长 9.1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6.03亿元,同比增长 9.45%;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21.47亿元,同比增加 18.5%;基本每股收益 0.55元/股,同比增加 8.94%。 2024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2.05亿元,同比下降 0.29%,环比增长 1.97%; 实现归母净利润 6.98亿元,同比增长 8.57%,环比增长 48.1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6.92亿元,同比增长 8.64%,环比增长 49.61%。 点评: 盈利能力回升, 销售净利率较中报提高 3pct。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率 26.87%,同比提升 0.06pct,相较半年度提升 3pct,说明上半年影响盈利的负面因素在逐步减弱。 收现比为 93.98%,同比下降0.17pct。净现比为 132%,同比增长 10.43pct。应收账款 32.58亿元,同比增长 18.48%。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129.45天, 与中报基本持平。 期间费用率同比微升, Q3信用减值损失同比持平。 期间费用率为11.21%,同比提高 0.94pct,主要由于垃圾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等项目课题发生研发费用增加。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 1.08亿元,同比增加 0.48亿元, 单季度计提 0.11亿元,同比减少 0.07亿元。 水务业务内生外延增长并重,成长性可期。 自来水业务方面, 公司现有在建七厂(三期)项目 80万吨/日(其中 40万吨/日已投运), 我们预计产能陆续释放。同时,公司公告拟在成都市大邑县投资建设三坝水厂(一期),产能 15万吨/日,建设期 2年。我们认为公司有望不断整合拓展成都二三圈层的供水市场,扩大经营规模与竞争力。 污水业务方面, 公司现有洗瓦堰再生水厂(20万吨/日)、凤凰河二沟(8万吨/日)、六厂二期(5万吨/日)等项目在建,我们预计有望在未来三年陆续投产贡献业绩。 盈利预测及评级: 兴蓉环境业绩稳定性与成长性并存。 (1)盈利能力: 自来水&污水业务在成都主城区市占率在 100%,盈利能力行业领先; (2)稳定性:自来水业务使用者付费模式保障现金流稳定流入,同时工程业务占比小,运营类资产占比接近 90%, 业绩稳定性较强; (3)成长性: 公司目前运营、在建和拟建的供排水项目规模超 900万吨/日,我们预计在建和拟建产能在 2024-2025年及以后陆续投产,同时公司正在积极拓展二三圈层水务市场,有望贡献业绩增量。 综合考虑到公司现有资产及未来业绩成长性,我们预测公司 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91.4/96.11/104.54亿元,归母净利润20.91/22.83/24.77亿元,按 10月 24日收盘价计算,对应 PE 为10.78x/9.87x/9.1x,我们看好公司稳健成长能力及分红潜力,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 产能扩张不及预期,调价进程不及预期, 市场拓展风险
兴蓉环境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4-10-25 7.50 -- -- 7.76 3.47%
7.76 3.47%
详细
事件: 2024年10月 24日晚,兴蓉环境发布 2024年三季度报告。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2.13亿元,同比增长 9.17%;实现归母净利润16.26亿元,同比增长 9.1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6.03亿元,同比增长 9.45%;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21.47亿元,同比增加 18.5%;基本每股收益 0.55元/股,同比增加 8.94%。 2024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2.05亿元,同比下降 0.29%,环比增长 1.97%; 实现归母净利润 6.98亿元,同比增长 8.57%,环比增长 48.1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6.92亿元,同比增长 8.64%,环比增长 49.61%。 点评: 盈利能力回升, 销售净利率较中报提高 3pct。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率 26.87%,同比提升 0.06pct,相较半年度提升 3pct,说明上半年影响盈利的负面因素在逐步减弱。 收现比为 93.98%,同比下降0.17pct。净现比为 132%,同比增长 10.43pct。应收账款 32.58亿元,同比增长 18.48%。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129.45天, 与中报基本持平。 期间费用率同比微升, Q3信用减值损失同比持平。 期间费用率为11.21%,同比提高 0.94pct,主要由于垃圾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等项目课题发生研发费用增加。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 1.08亿元,同比增加 0.48亿元, 单季度计提 0.11亿元,同比减少 0.07亿元。 水务业务内生外延增长并重,成长性可期。 自来水业务方面, 公司现有在建七厂(三期)项目 80万吨/日(其中 40万吨/日已投运), 我们预计产能陆续释放。同时, 公司公告拟在成都市大邑县投资建设三坝水厂(一期),产能 15万吨/日,建设期 2年。我们认为公司有望不断整合拓展成都二三圈层的供水市场,扩大经营规模与竞争力。 污水业务方面, 公司现有洗瓦堰再生水厂( 20万吨/日)、凤凰河二沟( 8万吨/日)、六厂二期( 5万吨/日)等项目在建,我们预计有望在未来三年陆续投产贡献业绩。 盈利预测及评级: 兴蓉环境业绩稳定性与成长性并存。 ( 1)盈利能力: 自来水&污水业务在成都主城区市占率在 100%,盈利能力行业领先; ( 2)稳定性:自来水业务使用者付费模式保障现金流稳定流入,同时工程业务占比小,运营类资产占比接近 90%, 业绩稳定性较强;( 3)成长性: 公司目前运营、在建和拟建的供排水项目规模超 900万吨/日,我们预计在建和拟建产能在 2024-2025年及以后陆续投产,同时公司正在积极拓展二三圈层水务市场,有望贡献业绩增量。 综合考虑到公司现有资产及未来业绩成长性,我们预测公司 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91.4/96.11/104.54亿元,归母净利润20.91/22.83/24.77亿元,按 10月 24日收盘价计算,对应 PE 为10.78x/9.87x/9.1x,我们看好公司稳健成长能力及分红潜力,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 产能扩张不及预期,调价进程不及预期, 市场拓展风险
国电电力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4-10-25 5.11 -- -- 5.07 -0.78%
5.07 -0.78%
详细
事件:2024年10月24日晚,国电电力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Q1-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38.62亿元,同比减少2.79%;实现归母净利润91.91亿元,同比增加63.4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6.55亿元,同比减少12.49%。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70.53亿元,同比增加30.75%。其中,单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0.34亿元,同比减少2.08%,环比增加19.27%;实现归母净利润24.75亿元,同比减少6.47%,环比减少49.82%;单Q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4.71亿元,同比减少5.09%,环比增加451.71%。 点评:公司经营情况:火电电量环比恢复,水电同比涨幅回落,单季度电价同环比略有下行。电量方面,Q3用电量持续高增,叠加8月以来水电出力同比涨幅回落,火电出力环比出现明显恢复。2024年Q1-3,公司上网电量实现3296.95亿千瓦时,同比+2.52%。其中,火电上网电量2605.90亿千瓦时,同比-1.11%;水电上网电量470.28亿千瓦时,同比+15.46%;风电上网电量141.30亿千瓦时,同比+5.76%;光伏上网电量79.47亿千瓦时,同比+99.82%。其中,单Q3公司上网电量实现1267.26亿千瓦时,同比+1.24%,环比+23.90%。其中,火电上网电量964.13亿千瓦时,同比-0.57%,环比+23.36%;水电上网电量227.81亿千瓦时,同比+1.80%,环比+37.90%;风电上网电量41.63亿千瓦时,同比+5.45%,环比-13.79%;光伏上网电量33.69亿千瓦时,同比+78.67%,环比+21.28%。Q3火电电量环比改善明显,水电电量同比降幅收窄。电价方面,受全国多地电价下行影响,公司Q3电价略有下行。2024年Q1-3公司实现平均上网电价428.17元/兆瓦时,同比2.31%。单Q3公司实现平均上网电价410.48元/兆瓦时,同比-0.09%,环比-2.98%。装机方面,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合并报表口径控股装机容量为10806.33万千瓦,其中:火电7196.90万千瓦;水电1495.06万千瓦;风电953.23万千瓦,单Q3新增0.9万千瓦;光伏1161.14万千瓦,单Q3新增152.93万千瓦。 装机长期成长空间广阔:火电开工投产稳健成长,风光有望持续高增,霍山抽蓄项目接续水电装机增长。火电方面:2022-2023年,公司火电项目分别开工485万千瓦和664万千瓦,2023年投产100万千瓦。 公司近两年的火电机组开工保持稳健,我们预计开工火电项目将于2024-2025年逐步投产。风光方面,2024年Q1-3公司新增新能源装机330.86万千瓦。公司计划在2024年实现新能源项目开工830万千瓦,投产860万千瓦且“十四五”规划新能源发展体量3500万千瓦,我们预计2024-2025年公司新能源板块装机将持续高增,持续带来收益增厚。水电方面:截至2023年末,公司在建水电装机有大渡河流域总装机352万千瓦,我们预计2026年公司有望迎来水电装机投产高峰。此外,公司公告将另外开工安徽霍山抽水蓄能项目120万千瓦,预计项目实现上网电价0.3844元/千瓦时(含税),抽水电价预计按照燃煤发电基准价的75%执行,项目容量电价预计为565.9元/千瓦(含税),最终资本金内部有望实现收益率6.5%。霍山抽蓄项目是继8月老鹰岩二级水电站项目后年内公司水电板块又一新增开工装机。公司水电板块业绩有望实现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及评级:国电电力行业地位、股东背景、资产质量、发展格局等多方面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1)行业地位:公司作为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的核心常规能源上市公司,火电装机位居市场第二位,体量较大;2)股东背景:公司背靠国家能源集团,长协煤供给保障较强,火电板块成本端管控能力突出;3)资产质量:公司火电机组以60万千瓦以上的大机组为主,质地较优,且技改投入多调节能力强;4)发展格局:公司已经实现以煤电发电为主,水风光多业务板块协同发展格局,稳健经营的同时又具装机增长潜力。我们维持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的预测92.04/90.96/99.97亿元不变(注:盈利预测已含出售察哈素煤矿的一次性收益);对应增速分别为64.1%/-1.2%/9.9%,对应2024年10月24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10.15/10.28/9.35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项目建设进展不及预期;电价超预期下行;电力市场化改革推进不及预期。
陕西煤业 能源行业 2024-09-09 22.80 -- -- 29.87 30.44%
29.74 30.44%
详细
事件:2024年9月5日,陕西煤业公告与控股股东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签订《资产转让意向协议》,陕煤集团有意将其持有的陕煤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全部股权转让给陕西煤业。本次交易是公司迈向“煤电一体化”运营的第一步,能够进一步减少关联交易、增加营业收入、延伸煤炭主业产业链,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点评:坐拥陕北优质资源,煤炭主业行稳致远。公司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拥有煤炭可开采储量104.41亿吨(截至2023年末),可开采年限达70年以上。97%以上的煤炭资源位于陕北、彬黄等优质采煤区,煤炭品质优异、赋存条件好,开采成本低。公司共拥有煤炭核定产能1.62亿吨,且公司在陕北矿区拥有5对千万吨级别矿井,产能优势显著。公司煤炭产量稳步提升,2024年1-8月累计实现煤炭产量1.14亿吨,同比+2.45%。未来随着小壕兔一号和西部勘查区相关井田批复建设,叠加公司低开采成本和高服务年限优势,公司煤炭主业有望行稳致远。电力资产以煤电为主,盈利情况较好。 截至2024年3月末,陕煤电力集团可控装机容量为941.8万千瓦,其中火电902万千瓦。机组主要分布在河南、陕西、山西、湖南等省份。电量方面,2023年集团实现发电量349.39亿千瓦时,上网电量326.61亿千瓦时。电价及成本方面,集团实现平均售电电价437元/兆瓦时,实现入炉标煤单价846.44元/吨,供电煤耗324.03克/千瓦时。按集团2023年利润总额17.98亿元和25%所得税率计算,机组度电盈利达到3.86分。受益于集团煤炭资源协同供应,公司入炉标煤单价较主要火电公司具有明显优势,即便供电煤耗水平受热电机组拖累,依然实现度电3.86分钱的盈利。公司整体盈利情况较好。 在建及核准项目体量可观,装机成长可期。在建煤电项目包括长安益阳200万千瓦、陕煤石门132万千瓦,陕煤信电200万千瓦,陕煤汨罗200万千瓦,合计732万千瓦煤电项目。另有陕煤上高200万千瓦获得核准,在建及待建项目合计932万千瓦,全部建成投产后集团煤电装机容量可实现翻倍增长。且在建及待建机组主要分布于湖南、江西等电力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省份,我们预计公司在建及待建机组有望受益于区域电力供需格局,实现电价电量“双高”。 煤电一体协同发展,业绩和盈利确定性有望提升。2024年,国家能源局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推动煤炭、煤电一体化联营,合理布局支撑性调节性煤电。公司本次收购陕煤电力集团是打造“煤电一体化”运营模式的重要举措,通过“煤电一体化”运营熨平煤炭价格波动和电力需求变化带来的影响,使企业能够保持稳定运营。同时,通过延伸煤炭主业产业链公司盈利空间也将得以提升。煤电一体协同发展背景下,未来公司业绩空间和经营稳定性均有望得以提升,估值抬升空间广阔。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认为在能源大通胀持续背景下,国内动力煤价格中枢有望中高位运行。陕西煤业坐拥陕北优质煤炭资源,长期来看具备较大的产量释放空间,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未考虑股价波动对净利润的影响,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16/223/232亿元;EPS为2.23/2.3/2.39元/股,PE为10.79/10.46/10.0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形势存在不确定性;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全球经济;煤炭、电力相关行业政策的不确定性;煤矿出现安全生产事故等。
兖矿能源 能源行业 2024-09-02 13.96 -- -- 18.11 29.73%
18.11 29.73%
详细
事件:2024年8月30日,兖矿能源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3.1亿元,同比-24.07%;归母净利润75.7亿元,同比31.6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73亿元,同比-27.3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6.2亿元,同比+85.42%。 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6.78亿元,同比-18.26%,环比-17.55%;归母净利润38.12亿元,同比-16.37%,环比+1.4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36.31亿元,同比-18.03%,环比-0.98%。 点评:煤炭:产销量增加&成本下降,公司煤炭主业稳中向好。产销量方面:2024H1,公司实现煤炭产量6908万吨,同比+8.2%;煤炭销量6788万吨,同比+2.9%;其中自产煤销量6376万吨,同比+9%。2024Q2,公司实现煤炭产量3444万吨,环比-0.6%;煤炭销量3369万吨,环比-1.4%;其中自产煤销量3263万吨,环比+4.8%。价格方面:2024H1,公司实现煤炭销售均价698元/吨,同比-23.5%;自产煤销售均价为668元/吨,同比-22.1%。2024Q2,公司煤炭销售均价为668元/吨,环比8.1%;自产煤销售均价为660元/吨,环比-2.3%。成本方面:2024H1,公司实现煤炭单位成本427元/吨,同比-15.2%;自产煤单位成本为382元/吨,同比-4.1%。2024Q2,公司煤炭单位成本385元/吨,环比-17.9%;自产煤单位成本371元/吨,环比-5.8%。二季度以来,公司自产煤产销量稳步增长,叠加自产煤成本下降,公司煤炭主业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煤化工:产销量保持稳健态势,二季度毛利率环比改善。产销量方面:2024H1,化工品产量418万吨,同比+0.8%;化工品销量375万吨,同比-1%。2024Q2,化工品产量202万吨,环比-6.8%;化工品销量187万吨,环比-0.8%。价格方面:2024H1,化工板块实现收入125亿元,同比-1.4%。2024Q2,化工板块实现收入63亿元,环比持平。成本方面:2024H1,化工板块成本为101亿元,同比-5.1%。2024Q2,化工板块成本为49亿元,环比-5.2%。公司化工业务2024上半年及二季度分别实现毛利率18.9%和21%,化工板块环比呈现改善态势。 煤炭主业稳步成长,远期增量空间广阔。2024年7月,公司实现单月商品煤产量1263万吨,创历史新高。公司将通过优化生产组织,陕蒙矿井达产达效,澳洲矿井产量恢复提升,确保2024年商品煤产量达到1.4亿吨以上。未来公司将稳步推进增量项目建设,规划2024-2025年建成万福煤矿、五彩湾四号露天矿,2024-2030年霍林河一号煤矿、曹四夭钼矿、刘三圪旦煤矿、嘎鲁图煤矿陆续开工、相继建成,若上述项目规划如期完成,将新增煤炭产能4,000万吨以上,助力公司实现原煤产量3亿吨的目标。此外,控股股东资产注入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公司远期成长空间广阔。 控股股东和管理层集体增持,派发中期股息回馈股东,彰显公司投资价值。公司披露2024年中期利润分配预案,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3元(含税)。按公司已发行总股本计算,分红总额达到23亿元,约占上半年净利润的30.5%。上半年,公司控股股东出资3亿元增持股份,公司管理层也集体增持公司,彰显公司投资价值。截至8月30日收盘价,以分红率60%计算,公司A/H股息率分别约为7.1%和11%,PE倍数分别为8.5和5.4倍。公司远期成长空间广阔,当前股息回报水平优异,我们看好公司远期估值修复空间。 盈利预测及评级:产能短缺驱动的新一轮景气周期仍处于早中期,我们预计未来3年的国内外煤炭中枢价格将中高位运行。随着公司内生产能不断释放,集团股东优质资产有序注入和深化国企改革下的员工股权激励持续推进,兖矿能源有望朝向“清洁能源供应商和世界一流企业”持续成长。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168、191、210亿元,EPS为1.67、1.9、2.09元/股,对应PE为8.49、7.48、6.8倍。我们看好公司高水平的治理、内生外延的成长空间和未来发展转型战略,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国内外能源政策变化带来短期影响;国内外宏观经济失速或复苏严重不及预期;发生重大煤炭安全事故风险;公司资产注入进程受到不可抗力影响。
洪城环境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4-08-05 11.90 -- -- 12.03 1.09%
12.03 1.09%
详细
洪城环境作为南昌市综合环境运营商,具备稳定盈利ummary]]+高分红属性。公司大股东为南昌水业集团(持股29.79%),公司充分依托集团资源,先后注入水务、燃气、固废等优质资产,已经成为区域环境综合运营商。 公司水务业务运营能力领跑行业,2023年供水业务毛利率45%,污水业务毛利率42%。同时,公司在江西省支持下资产的获利能力较强,公司资产周转率显著高于行业。2023年公司ROE达到14.4%,位居行业可比公司第一,体现公司突出的盈利能力。公司运营业务毛利占比接近80%,占抵销前净利润比重近90%,盈利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同时公司承诺2024-2026年分红比例不低于归母净利润50%,2023年静态股息率达到4.82%,2024年预测股息率为4%。 水务业务发展稳健,持续贡献稳定现金流。供水业务:公司目前供水产能194万吨/日,在南昌市供水市场处于领先地位,且成本控制能力较强,板块毛利率维持在45%,在可比公司中排名靠前。当前江西省已有多地开展水价调整,南昌市存在水价上调的可能。我们预计供水业务有望伴随水价改革而带来盈利增厚。同时,公司积极拓展直饮水业务,并目标在2024年底建成100个直饮水项目,实现直饮日供水量达400吨的目标。污水处理业务:公司现有污水处理产能370万吨/日,在江西省内市占率超过80%,产能利用率超过85%。江西省正在推进水污染治理改革,2022年江西省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率不到50%,不及全国平均水平。公司顺应改革趋势进行厂网一体化投资建设,目前已经完成项目投资37亿元,项目内部收益率在5%-10%,厂网一体化的推进或将为公司带来运营和工程的收入和盈利增量。 燃气顺价机制落地有望保障板块盈利稳定性。公司燃气板块分为燃气销售与燃气工程两部分业务,合计毛利占比15.67%。公司燃气销售在南昌市具有垄断经营地位,2018-2023年燃气用户数复合增长率为9.3%,支撑燃气销售收入稳步增加。2022年受到上游气价上涨影响,毛利率有所收缩,2023年恢复至10%。我们认为伴随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调整,上游成本压力有望得到及时疏导,燃气业务经营稳定性或将增强。 鼎元生态连续三年完成业绩承诺,近期新注入资产增厚盈利。2023年鼎元生态新增光伏发电项目及飞灰填埋业务,全年实现毛利率分别为67%、81%,有望提高板块综合盈利水平。根据业绩承诺,2024年鼎元生态完成净利润不低于1.35亿元。 投资建议:公司深耕水务环保行业,盈利能力突出。同时,公司做出分红承诺,2024-2026年将保持50%以上比例分红,持续为投资者创造分红回报。考虑到公司运营业务较为稳定,且水务、燃气业务有望受益价格改革,而带来盈利增加。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4.47/89.05/94.19亿元,归母净利润11.69/12.35/12.89亿元,按7月31日收盘价计算,对应PE为12.27x/11.61x/11.13x,我们看好公司稳健成长能力及分红潜力,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水价上调不及预期风险;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市场拓展风险。
新集能源 能源行业 2024-08-01 8.44 -- -- 8.85 4.86%
9.60 13.74%
详细
事件:2024年7月30日,新集能源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年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85亿元,同比减少4.40%;实现归母净利润11.76亿元,同比减少10.11%;扣非后净利润11.38亿元,同比减少11.57%。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55亿元,同比减少10.24%;基本每股收益0.45元/股,同比减少10.00%。其中,单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27亿元,同比减少12.99%,环比减少4.27%;实现归母净利润5.78亿元,同比减少19.03%,环比减少3.25%;扣非后净利润5.56亿元,同比减少21.03%,环比减少4.50%。 点评:煤炭板块:安监力度升级叠加刘庄煤矿停产整顿,煤炭产量同比下滑。 煤质提升实现以价补量,板块业绩基本维持稳定。煤炭产销量方面,2024年H1公司原煤产量1037.90万吨,同比-7.65%;商品煤产量936.02万吨,同比-4.82%;商品煤销量910.36万吨,同比-10.24%。其中,单Q2原煤产量536万吨,同比-6.02%,环比+6.99%;商品煤产量467万吨,同比-7.82%,环比-0.43%;商品煤销量458万吨,同比-14.52%,环比+1.33%。价格方面,2024年H1煤炭销售均价564元/吨,同比+4.53%。 其中,单Q2煤炭销售均价546元/吨,同比+0.45%,环比-5.11%。成本方面,2024年H1商品煤成本339元/吨,同比+2.72%。其中,单Q2商品煤成本332元/吨,同比-1.19%,环比-4.33%。综合来看,2024年3月淮河能源集团谢桥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全省煤炭安全监管力度有所加强,Q2安徽省原煤累计产量为2540万吨,同比-10.82%。同时,5月国家矿山安全局安徽局就2023年顶板事故责令公司刘庄煤矿停产整顿。安监力度升级叠加刘庄煤矿停产整顿,公司煤炭产销量同比下滑,但下降幅度低于安徽省整体水平。且得益于煤质提升,公司煤炭板块实现以价补量。我们预计下半年随着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影响逐步减弱,公司煤炭产量有望恢复至正常水平。 电力板块:煤电联营优势突出,板集二期电厂即将投产有望贡献业绩增长。2024年上半年,受益于电价电量同比双提升的优势,公司电力板块业绩实现稳中有增。电量方面,板集一期电厂实现发电量同比高增。2024年H1实现发电量46.10亿千瓦时,同比+12.41%。其中单Q2发电量21.48亿千瓦时,同比-0.74%,环比-12.75%。电价方面,受益于安徽电价顶格上浮,板集一期电厂实现平均上网电价(不含税)411.5元/兆瓦时,同比+1.28%,继续维持较高的电价水平。我们预计,随着板集二期电厂在下半年落地投产发电,公司电力板块业绩有望实现同比提升,为公司创造增量业绩贡献。 核心优势:煤电一体化协同发展,盈利稳定估值有望提升。公司在建及规划燃煤机组容量高达596万千瓦,分布于安徽、江西等地。其中,板集电厂二期有望于2024年10月投产;江西上饶电厂、滁州电厂和六安电厂均已开工,公司预计均于2026年投运。至2026年,公司煤电控股装机有望达到796万千瓦,未来三年装机与板块业绩有望实现高速增长。未来其电厂的煤炭需求主要由公司自产煤供应,新建电厂有望具备较强的燃料成本优势,形成“煤电一体”产业新格局。至2027年公司有望实现商品煤由大部分外销转向基本内销,实现从煤炭公司向煤电一体化公司的转型,从而获得稳定盈利实现估值修复。同时,在安徽经济高速发展推动用电量需求增长的大背景下,新建煤电机组的利用小时数有望维持高位,且我们预计可维持较好的电价水平。叠加安徽电力现货市场加快推进,省内煤电机组有望获得现货增量收益。 盈利预测及估值:新集能源作为中煤能源集团控股的华东地区动力煤央企龙头,其煤炭资产优质、成本管控能力强,叠加未来煤电一体化的协同发展,稳健经营的同时又具有高增长潜力。基于公司Q2煤炭产销量下滑的影响,我们调整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22.60/24.51/28.22亿元;EPS分别为0.87/0.95/1.09元/股;对应7月30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9.73/8.97/7.79倍。我们看好公司煤电一体化战略实施带来的业绩成长性,目前仍处于低估状态,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煤电利用小时数下滑风险;煤电电价下降风险;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煤质下降风险。
国投电力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4-05-01 15.35 -- -- 17.98 17.13%
19.21 25.15%
详细
事件: 4 月29 日晚, 公司发布 2023 年年报, 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67.12亿元,同比增长 12.32%; 实现归母净利润 67.05 亿元,同比增长 64.3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65.89 亿元,同比增长 66.7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212.68 亿元,同比下降 3.17%,基本每股收益 0.875 元。 其中, 2023Q4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1.6 亿元,同比增长 15%;实现归母净利润 6.5 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同日,公司发布 2024 年一季报, 2024Q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1.08 亿元,同比增长 6.43%; 实现归母净利润 20.35 亿元,同比增长 26.14%。2023 年及 2024Q1 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由于: 1)雅砻江水电上网电价同比提升; 2) 全社会用电量持续增长、水电来水不足以及 2023 年底钦州三期电厂投产带来火电电量大幅提升,同时燃煤成本同比显著下降。 3)新能源装机量增长带来电量提升。 点评:2023 年公司水电业务实现营收 255.75 亿元,同比增长 7.61%,毛利153.84 亿元,同比增长 5.13%,占比 75.2%。火电业务实现营收 228.74亿元,同比增长 13.09%,毛利 24.67 亿元, 扭亏为盈,占比 12.1%。新能源业务实现营收 45.55 亿元,同比增长 25.86%,毛利 36.19 亿元,同比增长 25.1%,占比 12.56%。 水电: 2023 年各流域来水同比偏枯, 上网电量小幅下滑,雅砻江电价上涨带动盈利提升。 2023 年,受各流域来水偏枯的影响, 公司水电上网电量 936.43 亿千瓦时,同比下降 5.05%,其中 Q4 公司水电上网电量245.05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4.21%; 2023 年水电平均上网电价 0.300 元/千瓦时,同比上升 10.29%。 分流域来看: 1)雅砻江水电: 2023 年雅砻江水电上网电量 837.66 亿千瓦时,同比下降 4.86%,其中 Q4 水电上网电量 221.64 亿千瓦时,同比增加 3.12%;受益于锦官电源组送苏电价的抬升以及来水偏枯带来的电价上浮, 全年雅砻江水电平均上网电价0.310 元/千瓦时,同比上升 11.11%。 2)国投大朝山: 2023 年国投大朝山实现上网电量 61.48 亿千瓦时,同比减少 9.53%,其中 Q4 实现上网电量 13.14 亿千瓦时,同比增加 19.15%; 全年平均上网电价 0.186 元/千瓦时,同比上升 0.54%。 3)国投小三峡: 2023 年国投小三峡上网电量 37.29 亿千瓦时,同比减少 1.30%,其中 Q4 上网电量 10.26 亿千瓦时,同比增加 11.86%; 全年平均上网电价 0.251 元/千瓦时,同比下降4.56%。2024Q1 雅砻江来水同比偏枯,小三峡有所改善, 水电上网电价持续抬升。 2024Q1 公司水电上网电量 213.04 亿千瓦时,同比下降 8.35%; 水电平均上网电价 0.318 元/千瓦时,同比上升 4.26%。 1)雅砻江水电:2024Q1 雅砻江水电上网电量 195.16 亿千瓦时,同比减少 8.25%; 平均上网电价达到 0.328 元/千瓦时,同比上升 4.46%。 2) 国投大朝山: 2024Q1 国投大朝山实现上网电量 11.51 亿千瓦时,同比减少 17.74%;平均上网电价 0.187 元/千瓦时,同比上升 1.08%。 3)国投小三峡: 2024Q1国投小三峡来水有所恢复, 实现量价齐升, 上网电量 6.37 亿千瓦时,同比增加 10.88%; 平均上网电价 0.271 元/千瓦时,同比上升 4.23%。 火电: 2023 年火电电量大幅增长, 燃煤成本下降带动盈利修复。 收入端: 公司火电机组所在区域全社会用电量增长叠加水电出力不足, 2023年公司火电上网电量 545.59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5.29%,其中 Q4 火电上网电量 127.30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5.30%。 2023 年公司火电平均上网电价 0.472 元/千瓦时,同比下降 1.87%。 成本端: 2023 年煤价中枢同比显著下降,秦皇岛动力煤( Q5500)平仓价同比下降 23.85%, 广州港印尼煤( Q5500)库提价同比下降 20.59%。2024Q1 受益于新机组投产,火电电量持续增长,电价同比微降。 收入端: 受益于部分地区社会用电量增长以及国投钦州二电首台机组( 66 万千瓦)投产的影响, 2024Q1 公司火电上网电量 142.54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7.91%; 此外, 国投钦州电厂三期 2 号机组( 66 万千瓦) 已于2024 年 4 月 29 日正式投产发电,公司火电发电量有望持续提升。 火电平均上网电价 0.463 元/千瓦时,同比下降 1.91%。 成本端, 2024Q1 煤价中枢同比下降,秦皇岛动力煤( Q5500)平仓价同比下降 20.09%;广州港印尼煤( Q5500)库提价同比下降 9.74%,公司燃料成本压力持续缓解。 新能源: 2023 年及 2024Q1 新能源装机增长带动电量大幅上升。 电量方面, 2023 年公司新增新能源装机量 243.24 万千瓦,其中风电 23.31万千瓦,光伏 219.93 万千瓦; 2024Q1 新增装机容量 8.01 万千瓦,主要为光伏。受新能源项目投产以及部分区域风光资源好于同期的影响, 2023 年公司新能源实现上网电量 92.54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40.75%,其中风电上网电量 63.38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33.24%,光伏上网电量29.16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60.42%。 2024Q1 公司新能源实现上网电量28.89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45.32%,其中风电上网电量 17.42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6.17%,光伏上网电量11.47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34.71%。电价方面, 受电力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及新投产机组平价上网的影响, 2023 年新能源上网电价下降,风电平均上网电价 0.486 元/千瓦时,同比下降 4.33%, 光伏发电平均上网电价 0.665 元/千瓦时,同比下降21.30%。 2024Q1 公司风电平均上网电价 0.492 元/千瓦时,同比上升1.03%, 光伏发电平均上网电价 0.551 元/千瓦时,同比下降 33.21%。 展望未来, 公司雅砻江水电业务兼具稳健及高成长性, 两杨电站有望为雅砻江水电贡献明显的发电增量,长期具备 1000 万千瓦以上的装机增量空间。火电有望继续受益于电量增长及成本下降带来的业绩改善,新能源装机增长提速下成长空间大。 雅砻江优质大水电资产稀缺性凸显,水电业务兼具稳健及高成长性。 公司水电业务的核心资产雅砻江水电为雅砻江流域水电资源开发的唯一 主体。雅砻江为我国第三大水电开发基地,流域自然资源禀赋优越,作为优质大水电资产的稀缺性凸显。此外,流域已建成二滩、锦屏一级、两河口三大调节水库,梯级调度能力强,雅砻江流域水电的发电利用小时数高且年际波动较小,公司水电的经营稳健性凸显。 雅砻江全流域规划装机量 3000 多万千瓦,目前已开发 1920 万千瓦,待开发资源储备丰富。 2021-2022 年两河口、杨房沟电站陆续投产,装机量合计 450 万千瓦,随着两河口基本完成蓄水、 电站自身发电能力及对下游的梯级补偿效益将不断释放,我们预计 2024 年雅砻江流域水电仍将贡献明显的发电增量。 此外,卡拉、孟底沟水电站在建,装机量合计 342 万千瓦,公司预计将于 2029-2030 投产; 中游牙根一级(已获核准)、牙根二级、愣古以及上游 10 座水电站处于前期规划阶段,装机量合计 738 万千瓦。 雅砻江水风光互补优势显著,新能源装机增长提速下成长空间可期。 截至 2023 年底,公司新能源装机量合计 703.58 万千瓦,其中风电 318.25万千瓦,光伏 385.33 万千瓦。根据公司规划, “十四五”期间公司新能源装机规模将达 1472 万千瓦, 2024-2025 年装机增长空间超过 700 万千瓦。 公司在雅砻江打造水风光一体化基地有显著的项目获取及消纳优势,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互补示范基地远期规划新能源装机量超 4000 万千瓦,开发潜力大。 盈利预测及评级: 国投电力坐拥雅砻江优质、稀缺大水电资产, 随着来水改善以及两杨电站发电量的释放,水电业绩有望显著增长;火电有望继续受益于电量增长及成本下降带来的业绩改善。 新能源装机量快速增长,未来增长空间大。 我们预测公司 2023-2026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 83.9 亿元、 92.7 亿元、 98.4 亿元,对应增速 25.1%/10.6%/6.1%, EPS分别为 1.12 元、 1.24 元、 1.32 元, 对应 4 月 29 日收盘价的 PE 分别为13.56X/12.26X/11.5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 国内外煤炭价格大幅上涨;公司水电项目所在流域来水较差;两杨电价不确定性;公司新能源项目建设进展不及预期。
平煤股份 能源行业 2024-04-29 12.34 -- -- 13.62 10.37%
13.65 10.62%
详细
事件: 2024 年4 月25 日,平煤股份发布2024 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单季度营业收入82.44 亿元,同比下降4.47%,环比下降2.6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7.40 亿元,同比下降35.40%,环比下降14.45%;单季度扣非后净利润7.55 亿元,同比下降26.12%,环比下降20.53%。基本每股收益0.3157 元/股, 同比下降36.24%。 点评: 十二矿事故影响一季度产量,煤价同环比上涨,毛利率仍维持较高水平。2024 年一季度公司原煤产量663 万吨,同比下降117 万吨(-15.04%), 环比下降103 万吨(-13.42%);商品煤销量691 万吨,同比下降102 万吨(-12.86%),环比下降101 万吨(-12.75%);可能受煤炭产品结构改善(精煤占比抬升)的影响,一季度煤价同环比上升,公司商品煤单位售价1156 元/吨,同比上升100 元/吨(+9.49%),环比上升163 元/吨(+16.41%);受十二矿矿安全事故等因素影响,一季度公司商品煤单位销售成本834 元/吨,同比上升84 元/吨(+11.25%),环比上升163 元/吨(+24.37%);受产量同环比下降等的影响,公司一季度煤炭采选业务实现销售收入79.90 亿元,同比下降4.58%,环比增长1.57%。受成本抬升的影响,毛利率27.86%,同比下降1.14pct,环比下降4.62pct。 承诺未来三年分红比例不低于60%,高股息彰显投资价值。2023 年11 月,公司发布《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2023 年至2025 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规划》指出在满足现金分红条件下,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原则上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合并报表可供分配利润的60%。2023 年,公司兑现承诺现金分红比率达60.59%,截至4 月25 日收盘价,按照分红预案公司2023 年分红后股息率为7.42%。我们认为,高股息带来了出色的股东回报,彰显了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 公司提前布局转型发展,统筹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2024 年4 月, 公司发布公告拟设立全资子公司“河南卡宝瑞材料有限公司”,与顺鑫煤化工公司开展技术合作,建设6000 吨/年煤基碳材料耦合工艺技术中试项目。该项目为研发项目,估算总投资 2.3 亿元,其中技术使用费 3000 万元,固定资产投资约 2 亿元。该项目为公司在高质量转型发展方向的尝试,在不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下,积极布局煤炭清洁高效高附加值利用,如果实验成功,未来项目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推动公司创新发展。 辅业剥离改革提效,降本增效保障行稳致远。公司持续深化主辅分离与“减员提效”战略,2023 年,公司分三个批次对煤矿辅业实施实质性分 8605 人;公司人均功效由2022 年的571 吨/人提升至2023 年689 吨/人,同比大幅提升。公司进一步剥离生产辅助与生活辅助业务,推动公司市场化体制改革,提高生产经营效率,为公司更加长期的战略发展与转型升级筑牢基础。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看好焦煤行业基本面和公司开展“智能化” 新基建、“减员提效”和精煤战略产品结构优化带来的效益提升,控股股东资产注入带来的煤、焦产业的延伸与增长,以及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进程中的业绩弹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为45.91 亿、50.48 亿、54.19 亿,EPS 分别1.85/2.04/2.19 元/股;截至4 月25 日收盘价对应2024-2026 年PE 分别为7.12/6.48/6.03 倍;我们看好公司的收益空间,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国内宏观经济增长失速;安全生产风险;产量出现波动的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7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