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蒋领

民生证券

研究方向: 计算机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100521110002。曾就职于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民生证券计算机行业资深分析师,萨塞克斯大学商科硕士,2021年加入民生证券研究院...>>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3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吕伟 1
均胜电子 基础化工业 2022-10-12 13.84 -- -- 16.80 21.39%
16.80 21.39%
详细
事件概述:10月 10日,公司发布 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营业收入 357亿元,同比增长约 4.67%;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1.15-1.3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 0.96-1.11亿元,同比增长 534%-671%;预计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15-2.3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 1.06-1.21亿元,同比增长 97%-111%。 连续两个季度超预期。在此前公司的中报点评中,我们深度剖析了公司 Q2业绩超预期的核心原因,主要系缺芯/原材料/运输等问题的逐步缓解,以及良好的控费促使了公司 Q2归母净利润在“缺芯+疫情”等因素的扰动下仍能扭亏为盈、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 114%高增的战绩。而在此次业绩预告中,我们惊喜的发现,公司业绩的增长不仅在于其自身费用端的优化,亦提现在营收端中,根据预告显示,Q3单季度公司预计实现营收 128亿元,同比增长约 22%,其中汽车电子业务保持了高效增长,该业务 Q3预计实现营收约 41亿元,同比增长约 31%,汽车安全业务逐步恢复,预计实现营收约 87亿元,同比增长约 18%,并实现了扭亏为盈。在此营收有效增长下,公司延续了此前的“控费战略”,并优化了全球供应链体系,致使 Q3利润端实现了逆势增长,单季度约实现归母净利润 2.20-2.35亿元,大幅扭亏为盈(去年同期亏损 2.51亿元)。展望后续,我们认为,随着后续缺芯等因素的进一步缓解,公司在拥有饱和新订单基础上(2022H1汽车电子斩获新订单 250亿元、汽车安全斩获新订单约 400亿元),其盈利能力或将进一步提振,后续成长更值得期待。 以智能化为抓手,看好公司在座舱/自驾赛道下的成长。在汽车智能化浪潮下,公司将依托均胜普瑞+均联智行,以及智能汽车技术研究院,实现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的双向拓展。其中,在智能座舱中:依循着“外设硬件革新-内在智能深化-应用生态重塑”的渐进路线,公司在背靠均胜普瑞+均联智行下已展开了“一横一纵”的先手布局,并在此基础上联手华为打造“硬核”产品,首款合作产品预计年底量产,后续合作也值得期待;在自动驾驶中:公司早已深度卡位“感知-决策”。其中,感知层:战略投资图达通,已实现在蔚来 ET7中激光雷达的供货;决策层:实现了 V2X 技术、智能云技术的赋能,其中 5G-V2X 设备也已向蔚来等主机厂量产供货。而此次英伟达 Orin 平台的切入,意味着公司在高端域控方案下也已实现了“0-1”突破,而在此基础上叠加自动驾驶软件能力的提升,真正实现了从“域控制器+激光雷达+5G-V2X +软件算法”的全栈闭环布局。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2-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5.85/8.45/12.71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22/23年 PE 分别为 30/21倍。我们认为,汽车安全的边际拐点出现,而智能化的前瞻布局是公司在长期逻辑下的核心看点,在行业红利席卷之际,公司未来的成长性值得期待,故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车市波动影响;业务整合进程不达预期;缺芯影响加剧。
吕伟 1
德赛西威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8-22 171.98 -- -- 166.66 -3.09%
166.66 -3.09%
详细
事件概述:8 月18 日,公司正式发布2022 年半年度报告:期间实现营业收入64.07 亿元,同比增长56.93%;实现归母净利润5.21 亿元,同比增长40.96%;实现扣非后净利润4.97 亿元,同比增长37.44%。 Q2 业绩超预期。两个角度看待超预期:1)营收角度:2022Q2 公司实现营收32.66 亿元,同比增长60%,环比增长4%,超出我们此前预期(此前我们预期为28-30 亿元)。根据中汽协的数据显示,2022Q2 我国乘用车产量相较上年同期增长仅2.96%,公司收入增速明显好于车市平均水平,从绝对值看,营收也达到了历史峰值;从环比来看,由于Q2 在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下,导致我国乘用车产量环比2022Q1 仍呈现下滑,达到-9.23%,而公司收入环比增速大幅优于行业平均水平,体现了显著的α属性;2)净利率角度:2022Q2 公司销售净利率达6.10%,虽然同比下降了0.79pct。但我们认为还是超预期,原因在于:从成本端看,在全球缺芯的影响下,公司销售毛利率却仍能保持24%,同比下降也仅为0.79pct;费用端看,2022Q1 公司研发投入达3.71 亿元,同比增幅达62.72%,而在延续高投入+缺芯影响的基础上,公司仍能保持净利率的相对稳定,这也是超出市场普遍预期。 座舱、自驾持续高增,展望后续保持乐观。其中,座舱业务2022H1 实现营收52.44 亿元,同比增长57.11%,我们判断主要增量来自于在上汽大众、丰田等主机厂中占比的提升,以及长安、奇瑞等客户单车配置价值的提升所致;自驾业务中,IPU01 已实现规模化量产、IPU02 也已获多家定点,并于21 年底已实现量产供货、IPU03 在P7、P5 大规模供货、IPU04 也已累计获得超过10 家主流车企的项目定点,并已进入量产规模爬坡期。根据中报显示,2022H1 公司自驾业务实现收入8.63 亿元,同比增长高达51.17%。展望后续,我们判断,座舱业务仍将保持显著增长,其中驾驶信息显示业务贡献或将相对明显,而第三代智能座舱域控制器、4K 高清屏等座舱产品产量也已快速爬坡,第四代智能座舱产品也正紧密开发,并已获得客户订单,根据我们预测,保守预计公司全年座舱收入或将达到80 亿元以上;而在自驾业务中,我们预计IPU01 仍将保持稳定增长,IPU02/IPU03 也或将进一步突破,IPU04 预计也将实现批量出货,根据我们预测,保守预计公司全年自驾收入或将达到30 亿元以上。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2-24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1.49/15.49/20.81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22/23 年PE 分别为82/61 倍。我们认为,公司客源优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卡位优势明显,故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车市波动影响;供给恢复不及预期;业务进展不及预期。
吕伟 1
道通科技 2022-08-18 36.20 -- -- 36.65 1.24%
46.65 28.87%
详细
事件概述:8月17日,公司正式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期间实现营业收入10.33亿元,同比下滑1.24%;实现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下滑62.96%;实现扣非后净利润0.74亿元,同比下滑61.72%。 黎明前的黑暗:短期业绩镇痛明显。根据此次中报测算,公司2022Q2实现营收5.20亿元,同比下滑12.27%,其中北美市场实现营收2.12亿元,同比下滑约40%,主要原因系ADAS产品和电池检测产品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ADAS前装大客户推广力度下降)所致;欧洲市场、中国及其他市场分别实现营收0.91、2.0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8%、32%,主要原因系汽车综合诊断产品、TPMS产品和软件云服务等业务实现高效增长。在净利率方面,2022Q2公司销售净利率为4.30%,同比下降16.16pct,主要原因系公司加大了对智能化和新能源化的投入,致使当期研发费用高达1.33亿元,同比增长21.70%。此外,为满足新能源业务规模的扩大,人员扩张、宣传推广费同比增加,致使当期销售、管理费用分别达0.80亿元、0.64亿元,同比增长分为46.50%、17.18%(根据公告披露,2022H1新能源业务产生销售及研发费用合计0.78亿元)。在经营性现金流方面,2022Q2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24亿元,主要系公司为增加新能源业务相关的资源和备货增加等所致。 看好疫情恢复下传统业务的增长,22年新能源业务将有望放量贡献。根据公司中报显示,各产品线迭代进展显著。其中,汽车诊断产品:在中国区发布新一代新能源诊断平板MS909EV,支持全球主流品牌新能源车型的全面诊断功能,并于2022年4月发布第二品牌OTOFIX的综合诊断平板D1Pro、D1Max;TPMS:推出第二品牌OTOFIX的Sensor产品TPSEZ1及工具TS1,适用于不同车型,性能品质媲美原厂;ADAS:公司新研发ADAS校准与四轮定位二合一设备IA900,打破了汽车后市场四轮定位和ADAS标定环节相割裂的局面,大幅提高了四轮定位与标定的效率和准确度,病获得客户高度认可。此外,公司已于2021年9月底正式发布新能源全系列充电桩及新能源诊断系列新品,其产品覆盖7KW交流、10KW交流和12KW交流、20kW直流、120KW直流快充等多项直流超充,并获得了包括美国UL、CSA等多方认真,对比同等级MID友商产品,体积降低50-70%,整机成本降低30%,计量误差度小于0.5%。我们认为,随着疫情缓和,公司战略备货充足,传统业务将有望维持高增,而新能源业务的开展或将为公司业绩成长奠定更强基础。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汽车后市场的领军企业,有望受益智能化、新能源化,迎来第二轮成长曲线。我们预计公司22-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39/7.49/9.97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2/23年PE分别为32/23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汇率风险;运费上涨风险;新能源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吕伟 1
四维图新 计算机行业 2022-08-18 13.98 -- -- 15.81 13.09%
15.81 13.09%
详细
事件概述:8月 15日,公司正式发布 2022年半年度报告:期间实现营业收入 13.68亿元,同比增长 14.22%;实现归母净利润-0.35亿元,同比增长36.79%;实现扣非后净利润-0.35亿元,同比增长 46.77%。 业绩符合预期。此次中报业绩无论是收入端,亦是利润端均处于此前预告中枢,整体而言符合预期。从表观数据看,公司业绩增速可能不及一季度,但在预告点评中我们就已强调,如果“剥茧抽丝”其实公司中报情况是符合预期,甚至超预期的,原因在于:1)智芯:报告期内该业务实现营收 2.12亿元,同比增长39.27%,符合我们此前预期(预期增速 40%)。其中,我们判断 MCU 在行业供不应求的背景下,其收入增速或达到倍数级增长,而新一代座舱 SoC 也已实现量产,并获得多家乘用车和商用车客户新的量产车型定点,公司预计多数项目将会在 2023年开始进入量产;2)智云:报告期内该业务实现营收 8.47亿元,同比增长 18.60%,从表观增速看或不及预期,但我们在此前预告点评中也已提及,该业务的组成包含了政企大数据服务+基于针对车企的全栈式 MaaS 服务等。而根据公司在中报预告中的表述,该业务受到影响的主要是政企大数据服务,数据合规业务及相关的 MaaS 地图服务收入呈现增长。根据我们的预测,2022年 H1合规服务及相关地图 MaaS 服务(更多是新增量)预计超过 1亿元,已实现“0-1”的巨大突破,同时考虑到“订单发布-实施-量产收费”时间差,上半年更多收取的是平台的搭建费,而“年费”形式的收入或将在下半年开启,而根据订单均价判断,公司掌握的订单或不止于现有发布的,因此后续该业务的成长更值得期待;另外,政企大数据业务需要说明的是,其主要受到疫情影响导致项目落地延后,并非“终止”,预计后续或将“回补”以充实业务弹性。 后续成长性值得期待。我们判断,1)智芯业务:在充分证明竞争力后或将受益于“缺芯”,其车规级 MCU 客户规模,芯片出货量与智芯业务收入或将同比均实现较大增幅;座舱 SoC 也已获得量产,后续随着新定点的量产,成长性值得期待。此外,根据公告显示,在产能端,多条产品线均获取了新增产能,新增产能将逐渐在 Q4释放。我们认为,在需求端保证的情况下,产能的释放将有效提升该业务成长性,因此预计该业务或仍将维持高速增长;2)智云业务:展望下半年,随着大数据服务合作项目的加速推进/增多,以及前期项目所带来的“年费”收入的落地,我们预计“平台搭建费+年费”均将呈现大幅增长趋势,以带动业绩成长;3)智驾业务:受益于商业化量产合作的大幅增加(如 2022年 6月公司获得定点,成为国内某头部车厂 2022年 9月至 2027年 9月量产的部分 L2车型的自驾方案商),我们预计其增速或达 40%+;4)智舱业务:受商用车下滑影响较大,后续或有边际修复可能。而在以上观点下,结合公司收入的确认周期(主要释放在 Q3/Q4),我们认为下半年公司成长性仍然显著,也更值得期待。 投资建议:2022年是“地图数据+合规安全”SaaS 收入的放量元年,预计2022-2023年收入为 10.4亿、22.8亿,参考 A 股 SaaS 龙头企业金山办公(其处于 2020-2021年 SaaS 高成长期 PS 分别为 38、26倍),该类业务合理估值区间为 270亿-395亿。暂不考虑公司旗下拥有的:中国最好的高精度定位服务商之一六分科技、最优质的乘用车联网商之一四维智联、国内头部商用车前装企业中寰卫星等众多“独角兽”,仅考虑传统导航业务 100亿估值(2014年腾讯以 11.73亿元入股公司 11.28%股份作为产业资本定价基准)、芯片业务估值140亿(参考 A 股同类芯片龙头企业兆易创新 19-20年高成长期估值区间 20-30倍 PS,保守给予杰发 2022年 20倍 PS,对应估值 140亿)+云服务估值270-395亿估值,公司目前合理估值区间在 510亿-635亿。考虑目前云服务收入尚处于放量元年,中长期具备更高向上弹性,故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车市波动影响;业务整合进程不达预期;新技术研发进程不达预期;疫情爆发影响;芯片短缺影响;智能汽车需求不及预期。
吕伟 1
均胜电子 基础化工业 2022-08-03 21.30 -- -- 22.01 3.33%
22.01 3.33%
详细
事件概述:根据公司官网显示,汽车电子业务斩获多个新订单。其中,预计V2X全生命周期订单约9亿元,800V高压快充全生命周期订单56亿元。此外公司还获得Orin域控平台订单,实现“0-1”突破。 安全整合进入尾声,经营拐点出现。从两点观察公司安全业务已到拐点,收入端:均胜安全目前在手订单共计超过2200亿元,在2018-2021年期间,新增订单保持稳定,公司预计22年斩获新订单达66亿美元,主要来源于全球知名整车厂商,以及一线自主品一线车厂。按照历史订单的情况,预计毛利率达到18%左右,显著高于原有订单,而这部分订单预计于2022年开始陆续释放;费用端:人员整合进入尾声+自动化水平提升+整合费用的完结。对标奥托立夫(21年近525亿元收入、40%+的市占率、5%净利率),公司(21年近323亿元收入、近25%的市占率、1%净利率)随着整合的结束,利润的回转空间明显,而这也正是公司牢不可破的基本盘。 “一横一纵”战略下的谋进。在汽车智能化浪潮下,公司将依托“均胜普瑞+均联智行”,以及智能汽车技术研究院,不管是智能座舱还是智能驾驶方面,均已进行了前瞻布局。其中,在智能座舱中,依循着“外设硬件革新-内在智能深化-应用生态重塑”的渐进路线,公司在背靠“均胜普瑞+均联智行”下已展开了“一横一纵”的先手布局,并在此基础上联手华为打造“硬核”产品,首款合作产品预计年底量产,后续合作也值得期待。 携手英伟达,补齐自驾拼图下的最后块“积木”。在自动驾驶中,公司前瞻布局早已深度卡位“感知-决策”。其中,感知层:战略投资图达通,已实现在蔚来ET7中激光雷达的供货;决策层:实现了V2X技术、智能云技术的赋能,其中5G-V2X车载终端设备也已向华人运通、蔚来等主机厂量产供货,而此次英伟达Orin平台的切入(已有定点客户,英伟达选择方案商更多看重其新增客户数量/质量),意味着公司在高端域控方案下也已实现“0-1”突破(预计24年起逐步起量),而在此基础上叠加自动驾驶软件能力的提升,其真正实现了“域控制器+激光雷达+5G-V2X+软件算法”的全栈闭环布局。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2-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85/8.45/12.71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2/23年PE分别为52/36倍。我们认为,汽车安全业务的边际拐点已然出现,而智能化的前瞻性布局是公司在长期逻辑下的核心看点。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不管是智能座舱还是自动驾驶方面,公司均已进行了先手布局,并获得了明显的卡位优势。在行业红利席卷之际,公司未来的成长性值得期待,故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车市波动影响;业务整合进程不达预期;新技术研发进程不达预期;疫情爆发影响;芯片短缺影响;智能汽车需求不及预期。
吕伟 1
经纬恒润 2022-07-22 174.50 -- -- 251.00 43.84%
251.00 43.84%
详细
聚焦控制器赛道,“三位一体” 协同发展。 公司业务涵盖电子产品、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高级别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透视其三大业务的内核,我们认为,公司并非为选择市场普遍认知的“广而全”路线,而是在顺应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下,深度聚焦“控制器”这一优质赛道,并持续发力,以确保自身的成长性;同时, 通过全面的业务布局尤其是通过“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 业务,与主机厂建立良好合作,并前瞻性地洞察其需求与规划;此后,针对性开发相关电子产品,亦或是全栈式解决方案,并凭借超强的研发能力及高性价比获取主机厂青睐;最后,通过积累,以实现“五大域” 的全线布局,并以共性的软硬件技术,抢占更“高瞻” 的自动驾驶方案,以最终实现在战略上协同,攫取更多市场份额。 以广获取,由广见深:打造硬核“软实力” , 前瞻洞悉客户需求。 公司凭借多样化的软件研发服务,已深度覆盖了众多主机厂前期的研发/规划环节,进而洞悉了客户需求,获得明显的先发优势,并最终实现产品的“深入” 。而在此谋进战略的背后,我们更应该关注公司在“硬件制造” 能力下其内核的“软实力” 。即,从基础软件、中间件到整车SOA 的超强软件底蕴:公司通过代理众多工业软件以打磨工具链,经由“魔方化” 组合形成方案级供主机厂选择。通过回溯发现,公司最早实质是以软件代理起家,而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其目前已代理/自主拥有共计几十种电子系统研发软件,如 Model Scroll、XORAYA SUITE 等。结合行业发展趋势,我们判断,公司此举的目的在于以代理软件为基石,使自身一直保持技术敏感性,并为后续软实力迭代做铺垫,从而以汽车软件国产替代的先锋身份比肩诸如博世、大陆等的国际一流巨头。 以深占优,由深至广:聚焦智能化,向全栈解决方案进击。 公司产品横跨“五大域”,并以控制器为“焦点”贯穿“感知-决策-执行” 环节,以全面拥抱汽车智能化浪潮。 经纬恒润在智驾“感知-决策-执行” 的三大环节均有布局,但结合公司战略以及控制器等技术储备,我们认为,公司最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 在于其对于决策层域控制器产品的把握。 其中,在感知-决策环节, 针对智能驾驶域控制器产品(含一体机),未来其营收增量主要来源于: 1) Mobileye 方案下: VO/1V1R 将获取更多自主品牌客户订单(Mobileye/经纬恒润市占率的双重提升),并有望在行泊一体市场中斩获更多定点(协同赋能+组合打法,开拓新市场); 2)多芯片方案下:依托于其平台化能力,协同多类芯片打造差异化方案,以获取更多市场(多元化合作+自身软硬件能力)。 投资建议: 公司产品横跨“五大域”,并以控制器为“焦点”贯穿“感知-决策-执行”环节,以全面拥抱汽车智能化浪潮,是智能汽车大时代冉冉升起的“全能新星”。基于对行业/业务的分析,我们认为,现阶段对于公司的价值应采用分布式估值法。而根据我们的分析,其现有的合理估值约为 260亿元,同时考虑到智能驾驶仍处于发展初期,公司现有业务中长期具备更强的向上弹性,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经营风险; 市场风险; 上游原材料风险; 政策风险;技术风险; 其他风险等。
吕伟 1
宏英智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7-19 29.66 -- -- 46.60 57.11%
46.60 57.11%
详细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深度绑定三一集团。宏英智能是移动机械与专用车辆智能电器控制系统及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自成立以来,公司先后与三一集团、中联重科、潍柴雷沃重工、山河智能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三一集团联盟供应商”,与三一集团具备长期良好合作历史。公司与三一集团合作始于2006年,并获得了三一集团及下属子公司的各项荣誉奖项,2020年,公司成为72家“三一集团联盟供应商”之一。由于三一集团近年来规模快速扩张,公司的业务也相应得到快速发展。 技术与应用融合,“一揽子”方案立足移动专用车市场。自成立以来,公司坚持自主研发,基于自主研发的标准化软硬件技术平台为客户提供产品,凭借创始人及核心团队在移动机械与专用车辆智能电气控制系统领域的多年技术积累及对相关技术产业化运用的深刻理解,成功开发出应用于移动机械与专用车辆的智能电气控制系统产品,实现了智能电气控制系统软硬件平台的持续优化升级。 积极拓展乘用车领域。根据2022年7月15日公司发布的《上海宏英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的仪表及控制模块等产品和技术可应用于乘用车领域,且已通过IATF16949认证。同时,公司已开始与车企进行方案对接,并积极开拓乘用车领域的市场机会。随着公司股东三一集团着手布局光伏锂电业务,公司依靠自身配电、充电、电驱、电控等用于新能源领域的相关产品,有望短期内在电动化、智能化等领域实现新的技术突破,根据市场需求及战略规划,分阶段、分步骤进行市场开拓及市场应用。同时,公司所从事的工业自动化控与汽车智能化相比,两者无不是提高了机动车的自动化、精确化以及效率化。同时,公司凭借着其电控产品遍布显示、传感、控制、信号传输等方向等全方位的布局,有足够的技术基础将公司的产品横向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工程机械及专用汽车领域电控业务的龙头企业,凭借自身产品技术的明显优势,有望将产品及客户覆盖范围从专用车向乘用车等通用市场横向扩展。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0、2.15、3.16亿元,对应PE 为22X、14X、10X,与同行业公司相比具有一定估值优势。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下游行业需求波动风险;中美贸易摩擦导致的原材料采购风险。
吕伟 1
四维图新 计算机行业 2022-07-15 12.81 -- -- 14.75 15.14%
15.81 23.42%
详细
事件概述:7月14日,公司正式发布2022年H1业绩预告: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3.2~14.0亿元,同比增长10.23%~16.9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0.38~-0.29亿元,同比增长31.32%~47.17%;预计实现扣非后净利润-0.38~-0.30亿元,同比增长42.17%~55.43%。业绩仍超预期。根据公司预告,2022年H1实现营收13.2~14.0亿元,同比增长10.23~16.91%。从表观数据看,公司业绩增速可能不及一季度。但我们认为,如果“剥茧抽丝”其实公司中报情况是符合预期,甚至超预期的,原因在于:1)智芯:出货量井喷,印证产品极强竞争力,根据我们的预测,预计该业务H1实现收入增速或超40%,呈现高速增长,其中MCU收入增速或达到倍数级增长,均超我们此前预期;2)智云:根据2021年报公司对于该业务组成划分的解释,其主要包含了政企大数据服务+基于针对车企的全栈式MaaS服务等。而根据公司在中报预告中的表述,该业务受到影响的主要是政企大数据服务,数据合规业务及相关的MaaS地图服务收入呈现增长。而根据我们的预测,2022年H1合规服务及相关地图MaaS服务(更多是新增量)预计超过1亿元,已实现“0-1”的巨大突破,同时考虑到“订单发布-实施-量产收费”时间差,上半年更多收取的是平台的搭建费,而“年费”形式的收入或将在下半年开启,而根据订单均价判断,公司掌握的订单或不止于现有发布的,因此后续该业务的成长更值得期待;另外,政企大数据业务需要说明的是,其主要受到疫情影响导致项目落地延后,并非“终止”,预计后续或将“回补”以充实业务弹性。 后续成长性怎么看?我们判断,1)智芯业务:在充分证明竞争力后或将受益于“缺芯”,其车规级MCU客户规模,芯片出货量与智芯业务收入或将同比均实现较大增幅,我们该业务预计仍将维持高速增长;2)智云业务:展望下半年,随着大数据服务合作项目的加速推进/增多,以及前期项目所带来的“年费”收入的落地,预计“平台搭建费+年费”均将呈现大幅增长趋势,以带动业绩成长;3)智驾业务:受益于商业化量产合作的大幅增加,我们预计其增速或达40%+;4)智舱业务:受商用车下滑影响较大,后续或有边际修复可能。而在以上观点下,结合公司收入的确认周期(主要释放在Q3/Q4),我们认为下半年公司成长性仍然显著,也更值得期待。
吕伟 1
均胜电子 基础化工业 2022-07-15 16.42 -- -- 22.80 38.86%
22.80 38.86%
详细
事件概述:7月 11日,公司正式发布 2022年 H1业绩预告:预计实现营业收入 227亿元,同比下降约 4%;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1亿元,其中 Q1实现归母净利润-1.6亿元,Q2逆势改善,预计达 0.5亿元(去年同期为 0.47亿元); 预计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0.8亿元,其中 Q1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约-0.5亿元,Q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约 1.3亿元(去年同期为 0.6亿元)。 控费效用显著,Q2利润大幅逆转。在“缺芯+疫情”等因素的扰动下,全球车市受到较大程度影响,致使公司在营收端仍存在一定承压(同比下滑 4%),但从单季度来看,以公司预告口径为基础,预计 Q2实现营收 109.7亿元,同比下降略有收窄,为-3.46%。从利润端来看,因 H1受到“停工停产+人员整合”影响,造成非经常损失达 3.4亿元,因此我们认为从扣非净利润角度更能清晰看清公司整体经营情况。根据公司披露数据,预计 H1实现扣非后净利润 0.8亿元,其中 Q2改善显著,达到 1.3亿元,同比增长 116.7%,环比增长 160%。我们判断,缺芯/原材料/运输等问题尚未完全消除,公司利润端的提振或更多是费用端,如人员结构/效率以及费用控制上的成效,而随着后续缺芯等影响的缓解,公司盈利将进一步提振,后续成长也更值得期待。 以智能化为抓手,看好公司在座舱/自驾赛道下的成长。智能座舱:依循着“外设硬件革新-内在智能深化-应用生态重塑”的渐进路线,公司在背靠“均胜普瑞+均联智行”下已展开了“一横一纵”的先手布局,并在此基础上联手华为打造“硬核”产品,首款合作产品预计年底量产,后续合作也值得期待;智能驾驶:公司前瞻布局自动驾驶,已深度卡位“感知-决策”环节,并在基础上成立智能汽车技术研究院,以谋求在域控制器上的突破,预计相关合作/定点或将在今年重磅亮相。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2-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5.85/8.45/12.71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22/23年 PE 分别为 34/23倍。我们认为,汽车安全业务的边际拐点已然出现,而智能化的前瞻性布局是公司在长期逻辑下的核心看点。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不管是智能座舱还是自动驾驶方面,公司均已进行了先手布局,并获得了明显的卡位优势。在行业红利席卷之际,公司未来的成长性值得期待,故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车市波动影响;业务整合进程不达预期;新技术研发进程不达预期;疫情爆发影响;芯片短缺影响;智能汽车需求不及预期。
吕伟 1
华安鑫创 机械行业 2022-07-11 54.83 -- -- 77.30 40.98%
77.30 40.98%
详细
屏显领域隐形冠军,技术、产能优势双轮驱动市场拓展,实现主流车型全面覆盖公司为液晶中控屏、仪表屏等座舱显示硬件产品的核心供应商,以现有产品为基础横向拓展新产品,当前已具备AR-HUD、疲劳驾驶系统等完整解决方案供货能力。同时,公司具备较强的软件开发能力,不同于应用层能力建设,底层系统架构技术门槛更高,利润空间大,软件开发业务毛利率达70%左右。基于强大的软件开发能力以及丰富的行业经验,目前公司产品实现了主流热门车型全覆盖。公司当前下游客户主要为长城哈弗、吉利博越。参与定制开发的液晶显示屏已经量产并运用于比亚迪汉、唐、宋、秦和小鹏G3、P5等车型。2021年,公司为威马汽车、第一汽车、长安福特、东风柳汽、江铃汽车等整车厂以及亿咖通、唯联科技、延锋伟世通等知名系统集成商提供设计开发服务,并运用于威马M7、奔腾E05、奔驰Smart精灵、吉利星越L、领克02、领克09、哈弗大狗等主流车型。 智能座舱大屏化及多屏联动趋势下,屏显市场量价双升驱动市场持续增长,公司现有业务持续受益座舱芯片、域控制器及操作系统等软硬件技术的升级,为主机厂在多屏和联屏方向提供更多空间,座舱厂商纷纷发力多屏联动解决方案,车厂将多屏化智能座舱作为车型卖点,持续驱动车载屏幕用量提升。同时,大屏化和显示技术升级带来单位面积屏幕价格、单块屏幕价格的不断提升,屏幕价值量将持续走高。量价双轮驱动屏显市场加速扩张,公司作为屏显领域头部企业,将充分受益。 屏幕资源、客户资源与开发经验多轮驱动公司向Tier1转型,量价利三升打开公司第二成长曲线公司在汽车产业链中属于Tier2级别,为产业链下游的Tier1企业提供复杂屏显模组。长期液晶中控屏、仪表屏等座舱显示硬件产品开发经验,积累了稳定的上游屏幕资源与开发经验。智能座舱EEA架构的升级下,座舱域控制器加速座舱硬件屏机分离趋势发展。公司抓住行业机遇,于2021年10月公告与京东方精电合资成立控股子公司,用于投资建设自动驾驶及智能辅助驾驶软硬一体方案,战略性升级成为Tier1供应商。产业链升级,公司产品由原有的向Tier1供应简单模组转变为直接向主机厂提供复杂模组,产品单车价值量由几百元升级为2-3千元,单车价值量的提升进一步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5/1.45/1.80亿元,同比增长56.7%/70.0%/24.1%,当前市值对应的PE倍数分别为49x/29x/23x,看好公司向Tier1转型带来的估值切换,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汽车销量不及预期、产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上涨导致毛利率不及预期等。
吕伟 1
四维图新 计算机行业 2022-06-30 15.58 -- -- 16.04 2.95%
16.04 2.95%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于近日收到《定点通知书》,将成为国内某头部主机厂在2022年9月-2027年9月期间量产上市L2级车型的方案供应商。 超越图商重大预期差拐点,从地图延展的“硬实力”。根据公告,公司将为此车型提供包括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离预警、自动紧急制动等功能在内的L2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软硬一体解决方案。基于此描述,我们判断,公司主要提供的产品或为单V/1R1V形式的一体机(单车价值在800-1500元)。区别于市场对于公司“图商”属性的单一认知,我们再次强调,地图的“底层技术+海量数据”将是公司在自驾方案下“性价比”的体现,而继凯翼汽车后,公司再度斩获头部主机厂订单,也已充分印证了其在自驾方案上高度“可行性”,并实现了从图商到Tier 1方案商的华丽转身,后续订单更值得期待。 “三山叠峦”确立史诗级机遇,坚定看好公司“亮剑”元年。我们于前期发布深度报告《电动看宁德,智能看四维》,核心观点:过去几年汽车电动化大潮之下,能源成为这一红利的最大公约数与“掘金铲”,宁德时代一举跃升为时代巨头。如今,汽车智能化大潮刚刚开启,数据就是燃料,算法就是引擎,站在数据制高点的四维图新迎来同样的历史机遇。同时,我们认为公司正面临从“行业机遇-业务范畴-商业模式-业绩拐点”的全新变化,盈利模式也将向数据服务年费模式转变(且单车年服务费收入根据车型不同在几百元不等),当前市场预期差与公司潜在机遇一样大。 投资建议:2022年是“地图数据+合规安全”SaaS收入的放量元年,预计2022-2023年收入为10.4亿、22.8亿,参考A股SaaS龙头企业金山办公(其处于2020-2021年SaaS高成长期PS分别为38、26倍),该类业务合理估值区间为270亿-395亿。暂不考虑公司旗下拥有的:中国最好的高精度定位服务商之一六分科技、最优质的乘用车联网商之一四维智联、国内头部商用车前装企业中寰卫星等众多“独角兽”,仅考虑传统导航业务100亿估值(2014年腾讯以11.73亿元入股公司11.28%股份作为产业资本定价基准)、芯片业务估值140亿(参考A股同类芯片龙头企业兆易创新19-20年高成长期估值区间20-30倍PS,保守给予杰发2022年20倍PS,对应估值140亿)+云服务估值270-395亿估值,公司目前合理估值区间在510亿-635亿。考虑目前云服务收入尚处于放量元年,中长期具备更高向上弹性,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车市波动影响;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新技术研发进程不达预期;商誉减值风险。
吕伟 1
道通科技 2022-05-02 27.01 -- -- 35.08 29.88%
40.09 48.43%
详细
事件概述:4月28日,公司发布2022Q1季报:期间实现营业收入5.13亿元,同比增长13.16%;实现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下降42.48%;实现扣非后净利润0.47亿元,同比下降47.37%;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8亿元。 Q1业绩受疫情+供应链影响较大,战略备货致使现金流同比减少。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3亿元,同比增长13.16%,增速相较去年同期下降较为明显,主要原因系核心市场,如北美地区受疫情+供应链影响,期间实现营业收入仅为2.25亿元,同比增长仅4.87%,其中云服务仍保持高增,ADAS、TPMS等产品供应相对受限;其余地区,如欧洲市场实现收入0.86亿元,同比增长23.21%,其中ADAS实现高速增长,TPMS、云服务呈现高速增长;中国及其他地区实现收入2.01亿元,同比增长24.31%,其中TPMS、ADAS实现高速增长,云服务呈现快速增长。在净利率方面,2022年Q1公司销售净利率为12.33%,同比下降11.93pct,我们判断,主要受到两方面原因:1)成本端:受到汇率、运费及原材料上涨的影响,导致毛利率出现下滑,仅为58.94%,下降了3.3pct;2)费用端:公司加大了对智能化和新能源化的投入,致使当期研发费用达1.14亿元,同比增长13.51%。此外,为满足新能源业务规模的扩大,人员扩张、宣传推广费同比增加,致使当期销售、管理费用分别达0.70亿元、0.71亿元,同比增长分为57.40%、38.72%。在经营性现金流方面,当期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8亿元,主要系公司为满足业务规模扩大需求及应对全球供应链紧张局势,增加安全库存与备货,原采购付款大幅增加所致。 看好疫情恢复下传统业务的增长,22年新能源业务也有望放量贡献。根据前期发布的21年年报,公司各业务均呈现了较高增长,其中TPMS、ADAS增长相对显著。TPMS:公司发布了第一代胎纹检测仪TBE200、TBE100,处于领先水平,而针对欧洲区域,公司又推出两款多协议预编程,实现了装车即用,并覆盖了70%左右的热销车型;ADAS:公司新研发ADAS校准与四轮定位二合一设备IA900,打破了汽车后市场四轮定位和ADAS标定环节相割裂的局面,大幅提高了四轮定位与标定的效率和准确度,获得好评。此外,公司已于2021年9月底正式发布新能源全系列充电桩及新能源诊断系列新品,其产品覆盖7KW交流、10KW交流和12KW交流、20kW直流、120KW直流快充等多项直流超充。我们认为,随着疫情缓和,公司战略备货充足,传统业务将有望保持高增,而新能源业务的开展或将为公司业绩成长奠定更强基础。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汽车后市场的领军企业,有望受益智能化、新能源化,迎来第二轮成长曲线。我们预计公司22-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39/7.49/9.97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2/23年PE分别为23/17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汇率风险;运费上涨风险;新能源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吕伟 1
中科创达 计算机行业 2022-05-02 85.19 -- -- 117.49 37.92%
145.45 70.74%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2022Q1季报:期间实现营业收入11.53亿元,同比增长45.81%;实现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41.36%;实现扣非后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53.12%;经营性现金流净额0.72元,同比增长26.85%。 收入呈现高增长,疫情影响相对有限。公司凭借全球研发协同及客户粘性,以及长期积累的组织效能,最大程度减轻了疫情对公司经营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1.53亿元,同比增长达45.8%。其中,智能软件业务实现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24.6%。在手机销量下滑的背景下,我们判断,公司或是凭借其领先的技术优势,在业务量以及市场率层面实现双向提升,从而使得该业务实现逆势增长;智能汽车业务实现收入3.55亿元,同比增长50.4%。我们判断,公司在延续协同的高通优势下,也积极拓展了更多的底层平台以及汽车客户,致使该业务持续保持高增;智能物联网业务实现收入4.18亿元,同比增长67.2%。 我们判断,在品类拓展的背景下,公司在机器人、智能视觉、XR、手持终端等领域也积极进行了客户拓展所致。从毛利率角度,2022Q1公司销售毛利润率为41.40%,20/21Q1公司毛利润率分别达48.14%、45.73%,略呈下降趋势。我们判断,主要系随着智能物联网业务占比的提升,其受到硬件成本及原材料上涨导致成本端的影响较大,致使整体销售毛利率略有下滑。 展望后续保持乐观。1)智能座舱:智能座舱是赋予传统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的关键,而对于其底层芯片的选择则会基于三点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包括芯片价格、算力与5GModern技术。我们在此指标下判断,高通优势将会愈发凸显,而公司在基于“高通+QNX”双IP下方案的成熟,一方面实现了从外包商向方案商的跃升,另一方面则能借助该方案的优势,享受行业成长红利;2)智能驾驶:从收购自主泊车领域明星企业-辅易航51.48%股权,到与华人运通成立合资公司,联手打造下一代汽车计算平台和工具链,公司均已进行了先手布局。 而在自动驾驶域中,英伟达相较于高通的优势之一在于软件生态及工具链的成熟。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在汽车计算平台及软件开发工具链的成熟,其在拥有与高通多年深度合作的关系下,不仅能有效弥补高通在车载软件及工具链上能力的缺失,同时公司也能借此机遇顺利切入自动驾驶领域,并有望实现现有自动驾驶IP的全面输出;3)智能物联网:随着5G商用序幕的拉开,下游物联网应用产品将获得较大成长机遇,公司在基于高通芯片的优势下,将凭借其自身OS、视觉算法、5G协议栈等能力持续拓展新品类,或将成为未来最核心的增量点。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2-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33/12.98/17.49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2/23年PE分别为38/27倍。我们看好公司在智能车、IOT的布局和竞争力,有望受益于5G+AI掀起新一轮科技浪潮,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导致毛利率降低、IoT、汽车业务不及预期、缺芯影响加剧。
吕伟 1
华阳集团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28 26.28 -- -- 41.51 57.95%
54.30 106.62%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 2021年年报、2022年 Q1季报: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 44.88亿元,同比增长 33.01%;实现归母净利润 2.99亿元,同比增长 64.94%; 实现扣非后净利润 2.59亿元,同比增长 117.71%,均贴近预告上限。2022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00亿元,同比增长 25.23%;实现归母净利润 0.69亿元,同比增长 25.57%;实现扣非后净利润 0.65亿元,同比增长 19.69%。 21年各业务呈现稳定增长,核心客户销量增长推动 Q4业绩环比提升。分业务看,2021年汽车电子、精密压铸、LED 照明、精密电子部件分别实现营收29.46亿元、9.38亿元、1.63亿元、3.4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39.88%、47.55%、15.31%、(-12.26%)。其中,汽车电子、精密压铸业务表现亮眼:1)汽车电子: 在深耕原有客户的同时积极拓展新能源车及海外主机厂客户,其中包括长安福特、北京现代、Stellantis 集团等客户新项目;2)精密压铸:成功导入比亚迪、大陆、博格华纳等客户新项目,其中新能源汽车和汽车电子(HUD、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相关订单增加。在毛利率方面,2021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21.57%,同比下降 2.05pct,其中汽车电子、精密压铸分别同比下降 1.91pct、5.00pct,主要原因系受会计准则影响,将合同中产生的运费计入成本,进而影响了毛利率,但对应费用端的减少叠加管控的深入(四费率减少了 2.38pct,达15.63%),致使公司净利润增速远超营收增速。从单季度来看,2021Q4公司实现营收 13.57亿元,同比增长 8.09%,环比提升达 25.66%,我们判断是受芯片供应链短缺以及补库存影响,公司核心客户销量增长叠加产品市占率提升所致。 两个角度看待 22年 Q1业绩超预期。1)营收角度:2022Q1公司实现营收12.00亿元,同比增长 25.23%,环比下降仅 11.61%。而根据中汽协数据,2022Q1我国乘用车产量同比增长仅为 10.85%,公司收入增速明显好于车市平均水平; 从环比来看,由于 Q1在疫情+缺芯+春节的影响下,导致我国乘用车产量环比2021Q4大幅下滑,达到-18.59%,而公司收入环比的降速显著小于行业平均水平,体现了显著的α属性;2)净利率角度:2022Q1公司销售净利率达到 5.82%,同比提升 0.13pct,我们认为超预期,原因在于:成本端看,2022Q1在全球缺芯的巨大影响下,公司销售毛利率仍能保持 21.98%,同比仅下降 1.03pct(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性缺芯影响真正爆发始于 2021Q2);费用端看,2022Q1公司研发投入达 1.05亿元,同比增幅达 53.79%,而在延续高投入+缺芯影响的基础上,公司仍能保持净利率的相对稳定,这也是超出市场普遍预期。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2-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4.49/5.62/7.55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22/23年 PE 分别为 29/23倍。我们认为,公司客源优质,汽车电子、精密压铸优势明显,故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车市波动影响;供给恢复不及预期;业务进展不及预期。
吕伟 1
道通科技 2022-04-27 28.50 -- -- 35.08 23.09%
40.09 40.67%
详细
微软雅黑微软雅黑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 2021年年报:期间实现营业收入 22.53亿元,同比增长 42.84%;实现归母净利润 4.39亿元,同比增长 1.31%;实现扣非后净利润3.83亿元,同比下降 4.41%。 受汇率、运费及原材料上涨等多因素影响,真实业绩超市场预期。根据公告,若剔除汇率、运费及原材料上涨的影响(综合增加成本 2.18亿元),期间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 65.14%,同比提升 0.92pct,实现归母净利润 6.68亿元,同比增长 54.19%。值得注意的是,在此高增速的背后,我们并没有考虑公司在此期间在研发投入上的高增,2021年公司共计投入研发 5.22亿元(加大了新能源化和智能化方面相关投入),同比增长 84.10%(其中费用化投入 4.83亿元,同比增长 77.64%),若剔除相关影响,公司真实业绩超市场预期。从经营性现金流来看,2021年公司经营现金流净值为-1.44亿元,同比下降 125.41%(其中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 183.52%,达 16.57亿元),主要原因系增加了大量安全库存及子公司备货以应对全球供应链风险,2021年公司期末存货账面价值 9.67亿元,同比增长 118.34%,我们认为,公司现已充分考虑到了后续全球供应链紧张的局势并已积极备货,后续相关风险或将逐步降低。从单季度来看,2021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19亿元,同比增长 22.72%,环比提升 5.12%,实现销售毛利率 58.88%,环比增长 2.99pct,呈现逐季向好趋势。 传统业务均呈现高增长,22年新能源业务有望放量。从各业务板块来看,2021年公司汽车综合诊断产品、TPMS 产品、软件升级服务和 ADAS 产品分别实现营收 11.97亿元、4.17亿元、3.00亿元、2.29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28.64%、51.30%、44.42%、105.46%,其中,TPMS、ADAS 增长相对显著。TPMS:公司发布了第一代胎纹检测仪 TBE200、TBE100,处于领先水平,而针对欧洲区域,公司又推出两款多协议预编程,实现了装车即用,并覆盖了 70%左右的热销车型; ADAS:公司新研发 ADAS 校准与四轮定位二合一设备 IA900,打破了汽车后市场四轮定位和 ADAS 标定环节相割裂的局面,大幅提高了四轮定位与标定的效率和准确度,获得好评。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已于 2021年 9月底正式发布了新能源全系列充电桩及新能源诊断系列新品,其产品覆盖了 7KW 交流、10KW 交流和 12KW 交流、20kW 直流、120KW 直流快充等多项直流超充,而在汽车新能源化趋势下,公司或将凭借其产品优势迎接第二轮成长曲线。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汽车后市场的领军企业,有望全面受益汽车智能化、新能源化趋势,迎来第二轮成长曲线。我们预计公司 22-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44/7.52/9.98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22/23年 PE 分别为 24/17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汇率风险;运费上涨风险;新能源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3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