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张旭

国联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590521050001,曾就职于国泰君安证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6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中金环境 机械行业 2023-08-24 3.00 3.97 33.67% 3.04 1.33%
3.09 3.00%
详细
事件:2023 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23.41 亿,同比增长 10.55%,归母净利润 1.11 亿,同比增长 93.79%。 不锈钢离心泵业务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均稳步增长公司作为国内不锈钢多级离心泵行业龙头企业,是国内冲压焊接多级离心泵领域产销量最大的专业生产商,泵产品定位于中高端市场,依靠众多的泵产品种类、完善的直销体系、可靠的品牌效应以及长期高比例的研发投入,自上市以来,公司泵产品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始终保持持续稳健增长。 受益于国产替代和供热、储能、数据中心、水利等行业需求的增加,2023H1公司泵业务实现营收约 20.7 亿,同比增长约 20.4%,实现归母净利润约2.37 亿,同比增长约 29.3%。 “瘦身健体”,未来可期公司环境治理类业务主要涉及危固废处置、环保咨询、勘察设计、环保运营等业务,在细分领域、区域市场具备一定竞争优势,但整体体量较小,发展不平衡,盈利能力有待改善。公司结合国企改革,将通过多种方式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有望实现相关亏损业务亏损幅度逐步收窄或扭亏为盈,从而提升公司整体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65.28/79.03/92.5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4.01%/21.06%/17.0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7/3.82/5.9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1.73%/104.35/56.83%,EPS分别为0.10/0.20/0.31元/股,3年CAGR为73.06%。鉴于公司主营业务泵类产品收入有望放量,叠加传统亏损业务逐渐收窄,参考可比公司2024年平均估值14倍,我们给予公司2024年20倍PE,目标价3.97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泵类行业需求不及预期;(2)公司泵产能释放不及预期;(3)亏损业务收窄不及预期等
东华测试 计算机行业 2023-08-23 40.61 59.97 51.44% 42.70 5.15%
52.00 28.05%
详细
事件:8月21日,公司发布23年半年报,公司23H1实现营收2亿元,同比增长42.72%;实现归母净利润0.45亿元,同比增长66.5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5亿元,同比增长77.62%。其中Q2实现营收1.28亿元,同比增长36.87%;实现归母净利润0.35亿元,同比增长55.9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35亿元,同比增长68.59%,业绩符合预期。 结构力学测试仪器主业发展稳健,PHM等新业务逐步落地公司23H1结构力学性能测试分析系统/结构安全在线监测及防务装备PHM系统/基于PHM的设备智能维保管理平台/电化学工作站/自定义测控分析系统/开发服务及其他分别收入1.35/0.35/0.10/0.11/0.05/0.0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00%/115.65%/72.50%/41.88%/212.34%/128.28%,公司业绩实现高增长。公司已形成以“抗干扰、智能感知以及力学模型优化算法”为核心技术,延伸拓展电化学分析测试、PHM业务、自定义测控业务以及实验与仿真融合分析平台,深入开拓军工&民用市场的多层次战略布局。23年在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节奏加快的背景下,公司主业结构力学性能测试仪器持续稳健发展;同时公司PHM等产品技术领先,销售收入持续增加,为公司业绩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公司23H1毛利率66.03%,基本保持稳定公司23H1毛利率为66.03%,同比减少0.13pct,其中结构力学性能测试分析系统/结构安全在线监测及防务装备PHM系统/基于PHM的设备智能维保管理平台/电化学工作站/自定义测控分析系统/开发服务及其他毛利率分别为66.19%/66.15%/65.08%/65.58%/65%/65%,各业务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23年公司深耕智能化测控系统的研发和生产,不断促进新产品、新工艺的改进与开发,并持续推进生产工艺、技术开发模块化建设,我们认为未来公司毛利率仍有望维持较高水平。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维持预计公司2023-2025年的收入分别为6.04/8.60/11.31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64.47%/42.52%/31.4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4/2.56/3.34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51.37%/38.79%/30.43%。EPS分别为1.33/1.85/2.41元/股,3年CAGR为39.94%。鉴于公司结构力学产品在行业内竞争优势明显;公司从科研仪器小市场切入PHM大市场,随着PHM渗透率提高,公司成长性强;电化学站等新业务有望带来增量。参照可比公司估值,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45倍PE,目标价59.97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PHM渗透率不及预期、新品推进不及预期、政策变化风险
华工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8-23 31.39 39.20 24.56% 34.60 10.23%
35.50 13.0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上半年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24/5.82/5.45亿元,分别同比-19.20%/+3.28%/+2.89%。 智能制造和联接业务承压,感知业务持续高增长2023上半年公司智能制造业务营收14.73亿元,同比下降9.53%;联接业务营收18.37亿元,同比下降43.74%,营收下降主要是受5G建设周期影响,网络终端业务交付规模缩减导致;公司传感器业务营收14.61亿元,同比增长45.31%。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市场销售规模同比增长76%,在公司整体销售中的占比达到56%。其中,新能源汽车PTC加热器出货量同比增长107%,车载温度传感器出货量同比增长46%。 公司毛利率整体提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3上半年公司智能制造业务、联接业务、感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29.33%/36.56%/29.08%,毛利率分别为37.18%/9.70%/23.17%,分别同比提升5.17/1.25/1.97pct,我们认为主要系产品结构优化及成本控制所致。 2023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3.00亿元,同比增长26.6%,主要系主要是公司继续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力度。 公司联接业务持续迈向国内外高端市场公司400G及以下全系列光模块批量交付,进入海内外多家头部互联网厂商;在5G业务领域,无线光模块系列产品发货量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客户侧10G-400G传输类光模块全覆盖,3月在OFC2023上成功发布400GZR/ZR+/ZR+Pro高输出功率版本相干光模块,引起业内广泛关注;接入网业务领域,10GPON全系列产品批量交付,并完成全国产方案替代,交付能力进入行业第一梯队;下一代25GPON光模块产品已与客户开展联调,50GPON启动产品布局。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1.59/160.90/196.9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56%/22.27%/22.4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26/14.91/17.7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4.30%/32.40%/18.93%,EPS分别为1.12/1.48/1.76元/股,3年CAGR为25.09%。鉴于公司光模块业务拓展顺利,参照可比公司估值,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35倍PE,目标价39.2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PTC制热推广不及预期;5G推广不及预期;光模块竞争加剧。
伟创电气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8-18 31.00 38.50 41.86% 38.13 23.00%
38.13 23.0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上半年实现营收6.25亿元,同比增长41.81%;实现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35.59%;实现扣非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63.83%。 公司产品持续获得国内外客户认可,规模和利润率同步提升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6.25亿元,同比增长41.81%。公司通过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和性能、强化供应链整合、控制采购成本等精细化管理手段实现降本增效,剔除股份支付的因素后,2023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2亿元,同比增长40.7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1亿元,同比增长63.83%。 公司积极布局印度、欧洲、东南亚等海外市场,海外增长173.88%公司积极布局印度、欧洲、东南亚等多个地区,有序拓展海外市场,外销收入规模稳定增长。公司2022年海外收入为2.03亿元,同比增长184.27%,占公司营收的比例从2019年的6.42%提升至22.39%,2023年上半年海外同比增长173.88%。我们认为公司海外市场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公司伺服和控制系统业务打开第二成长曲线公司伺服及控制系统2019-2022年复合增速为64.98%,占整体营收的比例提升至26.25%,2023上半年伺服及控制系统实现营收2.01亿元,同比增长58.62%。我们认为随着公司伺服和中小型PLC等产品矩阵不断完善,产品销量有望随着公司工业控制领域解决方案能力的提升而提升,加之产品零部件自研比例不断提升和产品生产及销售规模效应,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13.02/18.42/26.0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3.76%/41.42%/41.1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9/2.80/3.8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2.58%/40.55%/38.90%,EPS分别为1.10/1.55/2.15元/股,3年CAGR为40.67%。参考可比公司估值,鉴于公司伺服及控制系统新产品不断推出,海外市场快速发展,参考同行业可比公司,给予公司对应2023年35倍PE,目标价38.50元,上调为“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升级迭代滞后及新产品研发失败风险、IC芯片和IGBT等电子元器件进口依赖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印度市场贸易政策风险。
鼎泰高科 机械行业 2023-08-17 21.26 24.80 37.78% 21.44 0.09%
22.04 3.67%
详细
投资要点: 传统业务PCB钻针产能叠加毛利提升,有望实现稳步增长产销方面,2021年公司PCB钻针产能为7.07亿支,销量为6.02亿支,2022H1微钻销量占比为13%;IPO中4.8亿支PCB微型钻针项目将助力公司产能提升67.86%,微型钻针产品占比提升有望助力PCB钻针毛利率提升。市占率方面,2020年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19%,位列第一,未来随着海外市场开拓及产能提升,市占率有望上升。产能叠加毛利提升,传统业务有望实现稳步增长。 新业务1:功能性膜产品有望逐步放量公司功能性膜产品包括硬化膜、AG防爆膜、手机防窥膜、车载光控膜,其中,车载光控膜,解决了车载显示屏会在前挡风玻璃上显示影像,从而干扰驾驶员视线问题。目前膜类产品主要为应用于家具家电表面保护的硬化膜,预计今年车载光控膜有望逐步放量。 新业务2:数控刀具产能加速提升,渠道不断拓宽公司数控刀具主要为杆状刀具,2021年数控刀具销量为140.99万支,IPO项目中180万支数控刀具投产后,产能将加速上升;随着销售渠道不断拓宽,该业务收入有望放量。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13.93/18.12/23.27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4.33%/30.05%/28.4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6/3.47/4.67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4.90%/35.61%/34.37%,EPS分别为0.62/0.85/1.14元/股,CAGR为27.93%。绝对估值法测得公司每股价值为24.42元,可比公司2023年平均PE为15.87倍,鉴于公司高端钻针产品不断提升、车载光控膜有望国产替代并放量,综合绝对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40倍PE,目标价24.98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PCB 行业发展不及预期、公司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及供应风险、PCB 机械钻孔被激光钻孔取代。
苏试试验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8-10 18.09 28.40 112.57% 18.42 1.82%
18.42 1.82%
详细
事件:8 月 9 日,公司发布 23 年半年报,公司 23H1 营收 9.71 亿元,同比增长21.57%;实现归母净利润 1.36 亿元,同比增长约 27.82%。公司 23Q2 实现营收 5.33 亿元,同比增长 17.12%;实现归母净利润 0.91 亿元,同比增长约 18.17%,业绩略低于预期。 公司设备销售及环试服务持续增长,集成电路扩产费用影响盈利能力公司 23H1试验设备/环试服务/集成电路检测分别收入 3.41/4.69/1.08亿,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9.39%/25.52%/12.22%。设备方面,市场对大型化、复杂化、综合化系统的需求显著提升,检测机构类客户活跃,已成为设备销售类第一大客户,受益于公司试验设备和试验服务融合发展的商业模式及产能的扩充,公司设备销售增长明显。在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服务端,各实验室子公司深入新能源、储能、光伏、医疗器械等行业深度开发客户,加快拓展应用领域步伐,前期扩建的实验室进一步释放产能,整体盈利水平进一步提高。在集成电路验证与分析服务端,公司业务稳步增长,但因人才储备数量的快速提升,费用增幅较大,盈利能力短期受到一定的影响。 公司上半年订单端受到收入推迟确认影响公司 Q2 业绩增速略低于预期,主要原因或受军工项目开展节奏放缓,确认时间延长,导致公司环试服务业务的部分军工订单收入推迟确认;同时上半年宜特扩产节奏加快,前期投入产生的成本和费用对利润端产生拖累。 整体上公司上半年面临延迟确认收入的问题,但下游需求及新签订单量没有产生明显变化。我们认为 23 年全年公司业绩仍有望维持 30%-40%的稳健增速。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维持预计公司 23-25 年营业收入分别 23.3/29.0/35.9 亿元,对应增速分别 29.1%/24.46%/23.72%,归母净利润分别 3.6/4.8/6.2 亿元,对应增速分别 33.60%/32.85%/29.41%,EPS 分别 0.71/0.94 元/1.22 元/股,3 年 CAGR增速为 31.90%。考虑到 2023 年公司检测设备将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布局风电、光伏、电力通讯设备等新兴行业;检测服务产能将进一步扩充,继续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子公司宜特将加大上海、深圳和苏州三地集成电路测试验证能力的扩建。公司营收有望稳步增长,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高。 我们给予公司 23 年 40 倍 PE,对应目标价 28.4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试验服务竞争加剧,项目确认时间延长,并购不达预期
伟创电气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7-24 34.49 38.25 40.94% 34.97 1.39%
38.13 10.5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半年度实现营收5.99亿-6.52亿元,同比增长36%到48%;归母净利润实现0.99亿元-1.10亿元,同比增长25%-48%;扣非净利润实现0.96亿元-1.08亿元,同比增长55%-75%。 公司产品持续获得国内客户认可,规模和利润率同步提升公司通过强化供应链整合、控制采购成本等精细化管理手段实现降本增效,2023年半年度毛利率提升至38.39%,较上年同期增加4.31pct。剔除股份支付的因素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0%到45%,股份支付较上年增加了48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55%到75%,政府补助较上年同期减少了1,400万元。 公司积极布局印度、欧洲、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外销规模稳定增长公司2022年海外收入为2.03亿元,同比增长185.92%,占公司营收的比例从2019年的6.42%提升至22.39%。公司积极布局印度、欧洲、东南亚等多个地区,有序拓展海外市场,外销收入规模稳定增长。 公司伺服和控制系统业务打开第二成长曲线公司伺服及控制系统2019-2022年复合增速为64.98%,占整体营收的比例提升至26.25%。随着公司低压伺服和中小型PLC等产品矩阵不断完善,产品销量有望随着公司工业控制领域解决方案能力的提升而提升,加之产品零部件自研比例不断提升和产品生产及销售规模效应,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 13.02/18.42/26.0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43.76%/41.42%/41.1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8/2.75/3.8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41.32%/39.25%/38.21%,EPS分别为 1.09/1.52/2.10元/股,3年CAGR为39.59%。参考可比公司估值,鉴于公司伺服及控制系统新产品不断推出,海外市场快速发展,参考同行业可比公司,给予公司对应2023年35倍PE,目标价38.25元,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升级迭代滞后及新产品研发失败风险、IC芯片和IGBT等电子元器件进口依赖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印度市场贸易政策风险。
苏试试验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7-20 19.47 28.40 112.57% 18.73 -3.80%
18.73 -3.80%
详细
事件:7月14日,公司发布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23H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7-1.38亿元,同比增长约20%-30%;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1–1.32亿元,同比增长约25.40%-36.41%。 公司23Q2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增加7.44%-21.17%,业绩略低于预期公司23H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747.79-13810.11万元,同比增长约20%-30%;扣非归母净利润12098.64-13160.95万元,同比增长约25.40%-36.41%。其中Q2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8314.93-9377.25万元,同比增长约7.44%-21.17%,扣非归母净利润8003.68-9065.99万元,同比增长约12.23%-27.13%,公司业绩略低于预期。 公司上半年业绩受订单收入推迟确认影响,订单量并未产生明显变化公司Q2业绩增速预期为30-40%,实际增速略低于预期,主要原因或受军工项目开展节奏放缓,确认时间延长,导致公司环试服务业务的部分军工订单收入推迟确认;同时上半年宜特扩产节奏加快,前期投入产生的成本和费用对利润端产生拖累。整体上公司上半年面临延迟确认收入的问题,但下游需求及新签订单量没有产生明显变化。23年公司继续贯彻“双轮驱动、制造与服务融合”的发展战略,在专业领域精耕细作,同时加快拓展应用领域步伐,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试验设备和试验服务业务持续增长,我们认为23年全年公司业绩仍有望维持30%-40%的稳健增速。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维持预计公司23-25年营业收入分别23.3/29.0/35.9亿元,对应增速分别29.1%/24.46%/23.72%,归母净利润分别3.6/4.8/6.2亿元,对应增速分别33.60%/32.85%/29.41%,EPS分别0.71/0.94元/1.22元/股,3年CAGR增速为31.90%。考虑到2023年公司检测设备将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布局风电、光伏、电力通讯设备等新兴行业;检测服务产能将进一步扩充,继续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子公司宜特将加大上海、深圳和苏州三地集成电路测试验证能力的扩建。公司营收有望稳步增长,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高。 我们给予公司23年40倍PE,对应目标价28.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试验服务竞争加剧,项目确认时间延长,并购不达预期
信测标准 综合类 2023-07-18 42.66 63.45 89.97% 43.02 0.84%
43.02 0.84%
详细
事件: 7月14日,公司发布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23H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0.79-0.84亿元,同比增长约40%-50%;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71–0.76亿元,同比增长约45%-55%。 23H1公司持续采取精细化管理措施,业绩超预期公司23H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7879.24-8442.05万元,同比增长约40%-50%;扣非归母净利润7124.07-7615.38万元,同比增长约45%-55%。其中Q2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731.11-5293.92万元,同比增长约39.55%-56.15%,扣非归母净利润4243.78-4735.09万元,同比增长约40.92%-57.23%,公司业绩超预期。23年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及时掌握客户需求,稳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经营效率,公司营收取得稳健增长。 国内新势力车型加速迭代,新车型研发费用投入带来公司业务增量23年国内车企加速推出新车型,例如上半年蔚来发布的 5款新车型;零跑在 3月初发布的 T 和 C 系列三款 2023版车型;理想的 L7和 L8的 Air 版本,以及小鹏的 P7i、G6等车型。同时下半年将有比亚迪宋 L、仰望 U8、奇瑞 eQ7、星途星纪元 STERRAET、坦克 300PHEV 等新车型相继发布。下游车企竞争激烈,车型加速迭代带来汽车研发费用投入增加。 传统燃油车厂商积极布局电动化,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加速传统燃油车厂商积极布局电动化转型,例如宝马旗下的BMW i7M70L、BMWXM Label Red;奔驰旗下的EQS、EQE等车型均为其电动化新车型。燃油车厂商布局新能源汽车加速,汽车电动化带来公司汽车检测业务增量。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维持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7.51/9.97/12.44亿元,对应增速分别37.83%/32.76%/24.74%,归母净利润分别1.61/2.21/2.85亿元,对应增速分别36.10%/37.62%/28.83%,EPS分别1.41/1.94/2.50元/股,3年CAGR增速为34.13%。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我们给予2023年45倍PE,维持目标价63.4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变化风险、外延并购不达预期、募投项目业绩不达预期
东华测试 计算机行业 2023-07-17 44.33 59.97 51.44% 42.62 -3.86%
42.70 -3.68%
详细
事件: 7月13日,公司发布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23H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0.43-0.49亿元,同比增长约60%-80%;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3–0.48亿元,同比增长约71.06%-92.55%。 公司 23H1业绩实现高增长,结构力学测试仪器主业发展稳健公司23H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322.62-4862.95万元,同比增长约60%-80%;扣非归母净利润4302.62-4842.95万元,同比增长约71.06%-92.55%。其中Q2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293.75-3834.08万元,同比增长约47.98%-72.26%,扣非归母净利润3319.07-3859.40万元,同比增长约60.61%-86.75%,公司业绩实现高增长。公司已形成以“抗干扰、智能感知以及力学模型优化算法”为核心技术,延伸拓展电化学分析测试、PHM业务、自定义测控业务以及实验与仿真融合分析平台,深入开拓军工&民用市场的多层次战略布局。23年公司主业结构力学性能测试仪器持续稳健发展,军工订单持续增加,为公司业绩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PHM、电化学工作站等新业务逐步落地,未来成长可期23H1公司深耕智能化测控系统的研发和生产,不断促进新产品、新工艺的改进与开发,并持续推进生产工艺、技术开发模块化建设。受益于市场需求增加、营销服务体系优化、以及客户的高度认可,公司新业务实现稳定增长。我们认为随着PHM渗透率提高,电化学站等新业务相继落地,公司未来成长可期。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维持预计公司2023-2025年的收入分别为6.04/8.60/11.31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64.47%/42.52%/31.4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4/2.56/3.34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51.37%/38.79%/30.43%。EPS分别为1.33/1.85/2.41元/股,3年CAGR为39.94%。鉴于公司结构力学产品在行业内竞争优势明显;公司从科研仪器小市场切入PHM大市场,随着PHM渗透率提高,公司成长性强;电化学站等新业务有望带来增量。参照可比公司估值,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45倍PE,目标价59.97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PHM渗透率不及预期、新品推进不及预期、政策变化风险
博威合金 有色金属行业 2023-07-17 15.62 22.14 28.65% 15.69 0.45%
15.99 2.37%
详细
事件:预计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3-4.7亿元,同比增长55.10%-69.53%。 海外光伏需求旺盛,新材料业务产销逐渐向好新能源业务:1GW电池片扩产项目于2023年第二季度投产,海外市场需求旺盛,产能利用率饱和,销量同比大幅增加;新材料业务:2023年上半年,新项目产能逐步释放,产销逐月向好,2季度销售量及盈利能力环比有较大改善。 新材料业务产能预计2233年达到2277万吨,产销量有望变好根据公司公告,2022年新材料产能达21.15万吨,产销量分别为17.56万吨、17.56万吨。公司新项目5万吨产能已于2023年上半年逐步释放,我们预计至23年末新材料总产能将达27万吨,随着公司下游智能互联装备、智能终端设备、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等行业发展,叠加产能逐步提升,公司新材料业务产销量有望逐步变好。 光伏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公司产品处于行业一线效率水平根据iFinD数据,2017-2022年全球累计光伏装机量从396GW增长至1053GW,年复合增速为21.61%,光伏产业维持了较快的增速,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1年规模化生产的P型单晶电池均采用PERC技术,平均转换效率为23.1%,较2020年提高0.3pct,先进企业转换效率达到23.30%。公司新增1GW的PERC电池片转换效率可达到23.40%,处于行业一线效率水平。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5年收入分别为163.89/192.56/220.70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21.87%/17.49%/14.6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75/12.58/14.65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81.48%/29.11%/16.43%,三年CAGR为39.73%,EPS分别为1.23/1.59/1.85元/股。鉴于公司光伏组件业务处于扩产期,我们给予公司23年18倍PE,目标价22.1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扩产不及预期,合金产品价格下降,光伏行业发展不及预期等。
华测检测 综合类 2023-07-13 18.94 27.58 134.72% 21.10 11.40%
21.10 11.40%
详细
事件: 7月11日,公司发布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23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22-4.37亿元,同比增长约17%-21%;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79–3.94亿元,同比增长约17%–22%。 公司 23H1业绩符合预期,净利率仍有提升空间公司23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2231-43674万元,同比增长约17%-21%;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7931万元–39374万元,同比增长约17%–22%,业绩符合预期。公司18年开始进行改革并推行精细化管理,财务状况持续优化,净利率持续提高,23年公司围绕既定的经营目标,巩固核心业务优势,在战略赛道持续发力,各板块业务实现协同发展。公司不断深入推进精益管理,持续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挖掘提质增效潜力,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我们认为未来公司净利率仍有提升空间。 公司积极拓宽消费品业务领域,各板块业务均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在生命科学检测业务中的环境检测领域,公司共有25地实验室入围全国土壤三普实验室名单,其中15地实验室被授予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标准化实验室,随着土壤三普政策逐渐落地,我们认为公司23年下半年在环境检测领域有望迎来新增需求。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车联网、无线通讯等检测领域,在拓宽消费品业务方向上取得较大进展,培育相关业务新的增长点。在医疗检测领域,公司在上海、广州均建立了实验室,23年公司将在特检、功能医学等方面重点发力。23年公司深入推进“精益管理+战略投资”模式,整体运营效率持续优化,各板块业务均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营收和净利润有望实现稳健增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61.73/73.78/86.69亿元,对应增速分别20.32%/19.52%/17.50%,归母净利润分别11.1/13.4/15.8亿元,对应增速分别23.43%/20.16%/17.97%,EPS分别0.66/0.80元/0.94元/股,3年CAGR增速为20.5%。我们给予公司23年42倍PE,对应目标价27.5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公信力受损风险、政策变化风险、并购不达预期、募投项目业绩不达预期
捷顺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3-07-07 11.35 15.50 94.48% 11.46 0.97%
11.46 0.97%
详细
事件: 7月5日,公司发布23H1业绩预告,公司23H1实现归母净利润2500~35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比去年同期增加约6367~7367万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70~257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比去年同期增加约6146~7146万元)。Q2公司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3996~4996万元(同比增加约319.04%~423.9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542~4542万元(同比增加约474.98%~637.31%),公司业绩明显恢复。 23H1公司新业务继续实现高速增长22年公司停车场云托管业务实现在线托管服务车道超9000条,对应停车场数量2400多个;捷停车累计签约智慧停车场超3.1万个,实现新增车场覆盖超1万个,线上触达车主用户数近亿(22年新增2000多万);停车时长及停车收费业务新签订时长合同金额1.45亿元。23年上半年,公司停车场云托管SaaS业务、捷停车智慧停车运营业务、停车场数字化运营业务、充电业务等新业务实现较高增速,带动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增长。 23H1传统智能硬件业务恢复增长趋势公司坚持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的精细化运营策略,助力社区、园区等客户实现精细化运营,深挖存量客户价值,利用新业务带来的差异化优势,加大对存量市场的开拓。上半年,传统智能硬件业务在克服地产新建项目需求大幅下滑带来的不利影响情况下,仍实现了恢复增长。 23年公司将稳步推进新业务,目标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40%以上22年公司各项新业务合计收入占公司收入的比例首次超过25%,23年公司目标实现新业务同比增长40%以上,并将占比提升至30%以上。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 23-25年营收分别为 15.9/18.3/20.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5.72%/14.74%/12.7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6/2.6/3.3亿元,同比增速分 别 为 980.08%/32.64%/25.91%,CAGR 为 162.44% 。 EPS 分 别 为0.30/0.40/0.50元/股,对应 PE 分别为 37/28/22。我们维持目标价 15.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云托管开拓速度低于预期,竞争格局重新恶化、应收账款减值风险
伟创电气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6-15 28.92 38.25 40.94% 43.31 49.76%
43.31 49.76%
详细
深耕行业专机差异化战略带来变频器业务高增长公司变频器业务采用深耕细分行业的差异化战略,行业专机专用功能强大,价格低,收入占比从2017年的43.29%增长至2021年的62.98%,2017-2021年年均复合增速为30.7%,2022年由于下游起重机领域不景气有所下滑,而随着行业专机切入其他领域,此块业务将有望恢复高速增长。公司发展高压变频器,补齐项目型市场的产品短板,提升公司项目型市场整体解决方案的实施能力。 公司伺服和控制系统业务打开第二成长曲线公司伺服及控制系统2022年实现营收2.38亿元,2019-2022年复合增速为64.98%,占整体营收的比例从11.9%提升至26.25%。随着公司低压伺服和中小型PLC等产品矩阵不断完善,产品销量有望随着公司工业控制领域解决方案能力的提升而提升,加之产品零部件自研比例不断提升和产品生产及销售规模效应,毛利率有望提升。 积极布局印度、欧洲、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外销规模高速增长公司2022年海外收入为2.03亿元,同比增长185.92%,占公司营收的比例从2019年的6.42%提升至22.39%。公司积极布局印度、欧洲、东南亚等多个地区,有序拓展海外市场,外销收入整体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13.02/18.42/26.0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3.76%/41.42%/41.1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8/2.75/3.8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1.32%/39.25%/38.21%,EPS分别为1.09/1.52/2.10元/股,3年CAGR为39.59%。可比公司2023年平均PE24.73倍,鉴于公司变频器业务不断切入新的行业,伺服及控制系统新产品不断推出,海外市场快速发展,参考同行业可比公司,给予公司对应2023年35倍PE,目标价38.2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升级迭代滞后及新产品研发失败风险、IC芯片和IGBT等电子元器件进口依赖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印度市场贸易政策风险。
中金环境 机械行业 2023-06-15 2.88 3.97 33.67% 2.99 3.82%
3.08 6.94%
详细
投资要点: 泵类业务有望受益于国产替代,叠加产能提升有望放量2021年国内泵市场空间超2000亿,产量达2.16亿台。公司定增项目(70万台套多级离心泵)预计2024年底投产,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泵产能分别为116.58/123.58/165.99万台。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不锈钢离心泵制造企业,研发的CDM产品性能完全能比肩国外同类品牌,有望受益于国产替代,叠加产能逐步提升,泵业务有望为公司主营业务带来增长动力。 2022年已扭亏为盈,亏损业务有望逐渐收窄2018-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0.23/-19.60/-7.79/1.16亿元,2022年已实现扭亏为盈,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0.98/-3.54/-22.21/-9.98/-0.87亿元。公司2020及2021年净利润大幅度为负的主要原因是资产大幅度减值,且大部分为商誉减值损失。2017-2022年,公司商誉减值损失分别为0/-0.28/-3.48/-18.80/-5.07/0亿元,2022年商誉减值为0。 公司打造“瘦身计划”,未来可期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16亿元,其中制造业(泵业)净利润为4.42亿元,亏损的业务主要是环境治理类。截至2022年底,公司还有14.86亿合同资产,较2022年初增加10.85亿,原因是两个环保运营PPP项目完工通过验收并确认为建造服务收入。公司未来将加大内部整合,对前期发生减值损失的业务落实盘活盘盈措施,积极推动环保业务“瘦身健体”,通过“关停并转”等方式处置低效无效资产,有望实现亏损幅度逐步收窄或扭亏为盈。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65.28/79.03/92.5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4.01%/21.06%/17.0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7/3.82/5.9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1.73%/104.35/56.83%,EPS分别为0.10/0.20/0.31元/股,3年CAGR为73.06%。鉴于公司主营业务泵类产品收入有望放量,叠加传统亏损业务逐渐收窄,参考可比公司2024年平均估值14倍,我们给予公司2024年20倍PE,目标价3.97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泵类行业需求不及预期; (2)公司泵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3)亏损业务收窄不及预期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6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