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戴仕远

国信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980521060004。曾就职于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7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宇通客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3-06 9.29 -- -- 12.37 23.33%
13.44 44.67%
详细
事项:宇通发布2 月产销报告,2023 年2 月,宇通客车实现销售788 辆,同比下降6.19%,环比下降37.5%;实现生产1,206 辆,同比增长122.51%,环比增长1.34%。2023 年1-2 月,宇通累计销售客车2049 辆,同比下降23.02%;累计生产客车2396 辆,同比下降0.04%。同时,宇通客车乌兹别克斯坦800 辆客车(300 台纯电动和500 台CNG 天然气)订单开始首批交付。 国信汽车观点:1)公司2 月生产同环比显著改善,轻客受疫情等因素冲击较小,表现好于大中客车产品。 2)公司海外市场拓展顺利,产品+服务获取信任,2022 年10 月出口乌兹别克斯坦近500 台客车,在中国出口该国的客车品牌中占比达43%以上。新的800 辆订单再创中国对乌兹别克斯坦客车出口新纪录。目前,宇通已累计出口客车超86000 辆,全球占有率超10%,海外营收占比持续增长。 国信汽车观点:客车行业已经是一个较为成熟的市场,大中客行业集中度较高(CR10 约90%),宇通客车作为全球大中客龙头,2004 年奠定客车行业龙头地位至今,持续创新推进,当前已经占据国内超三分之一的大中客市场(其中公交客车市占率20%+,公路(旅游)客车市占率50%,校车市占率60%+),且产品力和盈利能力远超竞争对手。公司技术实力强悍,具备整车、技术、方案输出能力,业绩有望随行业回暖加速,当前位置推荐核心逻辑在于——1)需求底部改善:公交客车随着国内新能源透支效应消化、疫情见底,政府采购数量逐渐恢复;公路客车随着疫后旅游复苏,被抑制的需求将持续释放;在公交客车和公路客车的周期复苏之外,房车和出口是两大成长性市场,国内房车保有量距离欧美日有数十倍到几百倍的提升空间,海外客车行业销量是国内市场的1.5-2 倍,宇通客车出口近年来受海外新能源客车升级促进,产品结构和盈利水平持续改善。 2)供给侧加速出清:客车市场里面公交市场有部分地方保护行为,部分区域有本地客车品牌长期占据,此背景下宇通的公交客车市场份额(不到30%)长期低于公路客车(50%),疫情这两年供给侧出清加速,部分客车企业退出市场,宇通客车后续公交市场份额提升有望加速。 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大中客车龙头地位稳固,海外市场拓展顺利,随2023 年疫情影响进一步减弱,需求有望进一步恢复。“碳中和”下,海外电动客车出口市场空间广阔;随着5G 大规模应用、商业模式拓展,城市微循环公交市场有望持续扩容。考虑到2022 年出口新能源加速,我们预计单车利润有所提升,以及国内外客车市场恢复、海外电动车需求增长,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 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为6.1/12.3/17.4 亿元(前次预测为4.2/9.1/12.6 亿元),对应PE 为40/20/14 倍。 评论: 2 月生产客车1206 辆,同比增长123%2023 年2 月,宇通客车实现销售788 辆,同比下降6.19%,环比下降37.5%;生产客车1,206 辆,同比增长122.51%,环比增长1.34%。2023 年1-2 月,宇通累计销售客车2049 辆,同比下降23.02%;累计生产客车2396 辆,同比下降0.04%。 2 月轻型、中型客车销售同比回升。从销售结构看,2023 年1-2 月,宇通累计销售大中型客车1513 辆,同比下降30%,轻型客车累计销量506 辆,同比下降2.5%;单2 月数据,大型客车单月销售324 辆,同比-32.08%;环比-43.26%;中型客车单月销售216 辆,同比6.93%;环比-50%;轻型客车单月销售248 辆,同比+54.04%;环比-3.88%。疫情严重挤压公共交通需求,大中型客车受到更为强烈冲击,市场缓慢恢复。 单车营收持续增长。回顾过去十年,受政策变动及疫情影响,宇通客车总销量先升后降,从2013 年5.6万辆提升至2016 年7.1 万辆后持续回落至2022 年3.0 万辆;但是单车均价稳中有升,从2013 年39.4 万元提升至2021 年55.5 万元,十年来均价提升约16 万元(+41%)。 公司新能源客车销量先升后降,以2016 年为顶峰。2012-2016 年,公司新能源客车销量自1840 辆增长至26856 辆,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5%;2016-2021 年公司受新能源产品提前消费、疫情挤压出行需求等影响,新能源客车销量逐步回落到12571 辆。2016 年之后,公司通过对下游转嫁和配置升级(电池容量增加、中大型公交占比提升、智能网联增配等)等充分对冲新能源客车补贴减少带来的单价下降,2015-2021 年间,宇通新能源客车单车营收保持在64~73 万元之间相对稳定。 海外市场进展顺利,800 辆客车出口乌兹别克斯坦,创造出口新纪录基于环保压力和社会责任,诸多国家持续加大新能源推广力度,新能源客车需求预计将快速增长,欧洲、拉美、东南亚等市场存在批量订单机会。同时中国新能源车领跑全球,具备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成熟的产品设计、强悍的成本控制能力等诸多优势,越来越多的客车企业瞄准出口业务,积极扩展海外市场,我国客车出口数量持续增长。宇通打造“技术+服务出口”创新模式,抓住海内外新能源发展差异的窗口期努力获取订单,综合竞争力卓越,海外营收占比持续攀升。 800 辆乌兹别克斯坦订单陆续交付,创造出口新纪录。宇通基于核心“三电”技术,为乌兹别克斯坦提供定制化产品解决方案,在当地设立长期驻扎的售后服务专业团队,定期组织客户司机培训,不定时线上跟车指导;并在当地储备近13 万美元配件保证车辆安全高效运营。以扎实的产品品质和用户的客户服务获取客户信任。截至2022 年10 月,公司已经出口当地近500 台客车,在中国出口该国的客车品牌中占比达43%以上。2023 年3 月2 日,乌兹别克斯坦订购的800 辆宇通客车订单开始首批交付,再创中国对乌兹别克斯坦客车出口新纪录,这也是今年以来最大的新能源客车订单。本次订单共300 台纯电动和500 台CNG天然气,预计年内陆续交付,首次大批量引进新能源客车的乌兹别克斯坦将在宇通助力下实现公共交通出行电动化、低碳化转型。 目前,宇通已累计出口客车超86000 辆,全球占有率超10%,其中新能源客车已在超过30 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良好运营。在“一带一路”沿线,截至目前,宇通客车出口覆盖了近80%的“一带一路”国家,实现了在“一带一路”沿线115 个国家的客车出口,累计销售客车超68000 辆。其中,在卡塔尔、沙特、乌兹别克斯坦、波兰等多个国家,宇通均为该国唯一的新能源客车供应商或最大的新能源客车供应商,成为“一带一路”沿线的一张“中国名片”。 5G 时代公交智能化提速,商业模式有望拓展5G 车联网、智慧交通基建发展背景下,带给客车企业新的发展机遇。无人驾驶背景下客车行业有望从以下四个维度陆续实现商业模式的升级,公交市场规模有望拓展至4000 亿元。 1)模式一:单纯销售无人驾驶大巴。传统客车均价30-40 万,新能源客车均价60 万,无人驾驶客车单价约200 万, 其中软件端(无人驾驶算法)基本都是宇通自研,增量ADAS 硬件(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等感知层产品)外购。模式一市场空间:假设国内公交客车稳态年销量在10 万辆,无人驾驶客车单价降低至100 万,则完全替换无人驾驶,公交市场规模有望从600 亿提升至1000 亿。 2)模式二:方案销售,大数据平台对运营客户售卖提升效率方案。根据驾驶硬件对路况、驾驶员和乘员的信息收集,做线路定制和时间规划,提升运营效率,将方案打包出售给客户(通常是政府或者景区单位),可按次收费,或类似软件服务商年费模式。客车企业每年收取10-20 万数据支持和方案设计费用,全国公交保有量60-70 万辆,完全替换无人驾驶公交有望带来1000 亿元潜在增量空间,假设远期50%年费收取率,则远期增量空间约500 亿元。 3)模式三:车路协同整体解决方案总包商。客车企业作为项目总承包商的角色,整合基建、车联网通信等厂商共同建设示范园区,并提供无人驾驶大巴测试运营,由于全国推开无人驾驶线路建设周期极长,且需要法规配合,目前在机场、景区、部分产业园区的固定路线+特殊场景的客户更偏好于试用新模式,我们仅考虑国内机场数量(约240 个),5A 级景区数量(约260 个),假设平均单项目总包费用1 亿元,模式三潜在市场空间约500 亿元。 4)模式四:从生产端转型运营商。模式四市场空间:考虑每人次公交车付费2-3 元,2020 年全国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总量2052785 万人次,当前公交客车基础(不考虑广告投放等)运营市场空间约为500 亿元;若考虑广告投放(月租1.5-2 万元/辆公交,月租3000 元/站点,60-70 万存量公交和5 万+公交站点),有望增加1200 亿元广告收入空间;若考虑闲暇模式(Robobs)包车服务收费1000 元/天,单车单周平均出租1 天,全年可出租约50 天,有望增加300 亿包车服务运营市场空间。综合看模式四潜在市场空间在2000 亿元。 宇通客车作为大中客行业引领者,于2013 年就已开始布局并专注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技术的研究。2019年3 月,宇通L4 级自动驾驶巴士“小宇1.0”亮相博鳌亚洲论坛;2020 年11 月,宇通发布了“小宇2.0”。 “小宇2.0”是业内首款支持无安全员运营的自动驾驶巴士,可实现在晴、雨、雾等各类天气及不同路况下自动驾驶,造就了业内首款支持无安全员运营的L4 级自动驾驶微循环。小宇2.0 版能够满足园区、景区、公交、机场等多种应用场景需求,“小宇系列”已在宇通工业园、海南博鳌、郑州智慧岛、金融岛等多地运营。 疫情影响减弱、新能源透支效应消化、电动客车出口、智能化加速,公司有望迎来周期与成长共振公司是大中客车行业龙头,具备周期及成长双重属性,未来随新冠疫情影响减弱、新能源透支效应消化以及电动客车出口、智能化加速,公司有望迎来周期与成长共振。 周期性:新能源透支消化、疫情影响减弱,行业有望迎来拐点。1)公司营收约90%来源于大中客。大中客营收约50%、销量约40%来源于公交车,公交车的周期性一方面来源于自身的更换周期,另一方面和地方财政支出高度相关。大中客销量中40%+来源于座位客车,周期性主要来源于自身的更换周期。2)公交车进入新能源透支效应的第三年,公路车中旅游和团体为新能源透支效应消化的第五年,均处于后期;公路车中客运班线已经历8 年运营更换周期,有望企稳。3)随海内外疫苗普及,国内公交、旅游、客运以及出口被抑制的需求有望释放。 成长性:电动车出口、智能化迎来催化。1)“碳中和”背景下,欧洲通过《欧洲气候法》以及拜登当选,海外电动客车迎来催化,有效出口市场有望扩容,预计提供10 万辆潜在出口市场(2022 年我国大中客销量为9.2 万辆,其中出口2.0 万辆)。2)随着5G 大规模应用,公交智能化将提速,传统客车企业商业模式有望拓展至解决方案、总包建设,市场规模将从500 亿元提升至2000 亿。若考虑到运营服务市场,约新增2000 亿空间。3)宇通客车在公交客车市占率(约24%)远小于在公路车市占率(约50%),随着新能源补贴退坡,格局改善,公司市占率仍有提升空间。 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大中客车龙头地位稳固,海外市场拓展顺利,随2023 年疫情影响进一步减弱,需求有望进一步恢复。 “碳中和”下,海外电动客车出口市场空间广阔;随着5G 大规模应用、商业模式拓展,城市微循环公交市场有望持续扩容。考虑到2022 年出口新能源加速,我们预计单车利润有所提升,以及国内外客车市场恢复、海外电动车需求增长,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 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为6.1/12.3/17.4亿元(前次预测为4.2/9.1/12.6 亿元),对应PE 为40/20/14 倍。 风险提示海外市场拓展不如预期风险,国内市场恢复不如预期风险,宏观经济系统性风险,大规模传染疫情风险,人民币升值影响客车出口价格竞争力风险等。
爱柯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2-10-25 18.80 20.76 14.89% 23.50 25.00%
26.42 40.53%
详细
事项: 2022年 10月 20日, 爱柯迪发布 2022年三季度业绩预告。 2022年 1-9月, 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3.9~4.2亿元(扣非 3.8~4.1亿元) , 同比增长 40%~51%(扣非同比增长 73%~87%) 。 2022年 Q3实现归母净利润 1.77~2.07亿元(扣非 1.94~2.24亿元) , 同比/环比分别增长 119%~156%/38%~62%(扣非同比/环比增长 177%~220%/58%~82%) 。 2022年 9月 28日, 公司发布公告, 完成 15.7亿元可转债发行, 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智能制造科技产业园项目。 项目新增建筑面积 137,255平方米, 新增中大型精益压铸单元、 数控加工中心等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 共计 704台(套) 。 项目建成后, 新增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单元、 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 新能源汽车车身部件和新能源汽车电控及其他类壳体等 710万件产能。 国信汽车观点: 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原因为产品结构完善、 新能源客户贡献收入增长及外部环境改善。 1) 公司坚定“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 的产品定位, “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 业务增长强劲, 国内新能源汽车客户收入规模快速增长。 报告期内, 公司不断完善产品结构, 新项目增长强劲, 单车价值量持续提升; 基本实现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 智能驾驶/ADAS 影像系统、 热管理系统用铝合金精密压铸件产品全覆盖, 汽车结构件项目取得重要突破。 2) 公司致力“打造隐形冠军, 铸就百年企业” 。 长期坚持艰苦奋斗, 苦练内功, 叠加国际海运费回落明显, 美元回升等外部因素好转, 经营质量得以改善。 公司现有生产场地主要满足中小件和部分新能源中大件产品的需求, 募投项目将专注于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核心零部件及大型结构件, 产品范围涵盖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单元、 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 新能源汽车车身部件和新能源汽车电控及其他类壳体等产品; 并将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中大型精益压铸单元, 进一步加大公司在中大型压铸设备上的投入, 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拓展在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核心零部件及大型结构件的布局, 实现公司战略转型升级。 一体化压铸车身是轻量化技术的升级, 减少车身零件数量, 使得车身结构大幅简化; 在轻量化的同时, 简化供应链环节, 具备降低车重减少电池成本、 原材料利用率高、 工厂占地面积减少等多种优点, 实现汽车组装效率大幅提升。 公司将引进 800吨到 8400吨不等的国内外先进中大型精益压铸单元, 增强公司在一体化压铸领域竞争力。 公司是铝压铸转向、 制动、 动力、 雨刮等中小件隐形龙头, 在提升传统产品市占率的同时铝压铸品类向新能源化、 智能化发展。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 预计 2022-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5.44/7.28/9.42亿元,对应 EPS 为 0.63/0.84/1.09元, 对应 PE 为 30/23/17倍。 参考可比公司估值, 考虑公司未来的成长性和确定性, 维持一年期(2023年) 目标估值 21-25元, 对应 2023年 PE 为 25-30倍, 维持“增持” 评级。
伯特利 机械行业 2022-10-21 86.31 99.51 90.23% 103.59 20.02%
103.59 20.02%
详细
事项: 2022年 10月 19日,伯特利发布 2022年三季度业绩预告。2022年 1-9月,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4.67~5.0亿元(扣非 3.89~4.16亿元) , 同比增长 27%~36%(扣非同比增长 23%~31%) 。 2022年 Q3实现归母净利润 1.87~2.2亿元(扣非 1.74~2.01亿元) , 同比/环比分别增长 46%~72%/32%~55%(扣非同比/环比增长 76%~103%/69%~95%) 。 2022年 10月 11日, 公司发布公告, 全资子公司伯特利电子拟与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吉润汽车共同设立合资公司, 以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为支点, 共同投资布局汽车智能底盘线控制动产品的制造和销售及技术的升级创新。 合资公司注册资本 9,000万元人民币, 其中伯特利电子认缴出资额为 5,850万元人民币, 持股比例为 65%; 吉润汽车认缴出资额为 3,150万元人民币, 持股比例为 35%。 国信汽车观点: 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原因为新增项目快速增长及产品结构优化。 1) 报告期内, 公司与更多国内外车企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市场开拓迅速, 新定点项目及量产项目较快增长, 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加。 2) 随着智能电控产品(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 、 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 、 线控制动系统(WCBS) ) 、 轻量化产品等实现增量, 电子电控产品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毛利率。 在汽车行业智能化、 电动化的发展趋势下, 线控制动系统将成为 ADAS 执行层主流产品。 公司发布的 WCBS具备快速增压、 高度集成、 解耦制动、 噪声性能优良等优点, 性能与线控制动系统 T1厂商处于同一水平。 合资公司有利于充分整合发挥投资双方优势及资源, 使产品技术、 质量和成本满足不同级别整车配套要求。 公司是国产制动系统龙头企业, 轻量化零部件、 电控制动系统前景广阔。 1) 差压铸造工艺是公司轻量化零部件业务的护城河: 国家燃耗与排放标准不断提高, 汽车轻量化势在必行; 2) 受益于国产化替代, 电子驻车系统(EPB) 是伯特利中短期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 3) 线控制动系统将成为公司切入 ADAS 执行层的核心产品。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 22-24年实现净利润 6.5/10.3/13.8亿元, 每股收益 1.60/2.51/3.37元, 对应 2022-2024年 PE 为 53/34/25倍。 公司线控制动产品取得国产突破, 是智能驾驶执行层核心产品,产品竞争力强、 客户拓展顺利, 有望充分受益于汽车行业智能电动大趋势, 长期增长空间大, 考虑公司业务拓展顺利, 维持一年期目标估值 100-113元, 对应 23年 40-45倍 PE, 维持“买入” 评级。
科博达 机械行业 2022-10-17 66.00 67.42 13.60% 78.90 19.55%
78.90 19.55%
详细
2022年 10月 12日,科博达发布 2022年三季度业绩预告。2022年 1-9月,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3.5~3.7亿元(扣非 3.2~3.4亿元) , 同比增长 28.63%~35.99%(扣非同比增长 33.42%~41.76%) 。 2022年 Q3实现归母净利润 1.51~1.71亿元(扣非 1.38~1.58亿元) , 同环比分别+260%~307%/+40%~58%(扣非同环比分别+360%~427%/+44%~65%) 。 2022年 10月 11日, 科博达发布公告, 拟与上海恪石、 三亚恪石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科博达智能科技,正式进入智能驾驶领域。 合资公司主营汽车智能化技术平台的软件算法与中心域控制器硬件产品, 以及相关高性能传感器等相关产品, 同时提供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整套技术解决方案及全栈式技术咨询服务。 注册资本 2亿元, 公司以自有资金出资 4000万元, 占比 20%。 国信汽车观点: 公司三季度业绩增长主要原因为行业回暖、 汇率波动以及投资收益。 1) 一系列促进消费、 稳定增长宏观政策带动行业企稳回升。 公司主要客户受益于此, 交付量增量较大, 促使公司营业收入快速增长带来利润增长; 2) 公司出口业务主要以欧元结算, 受汇率波动影响, 汇兑收益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 3) 联营企业科世科汽车部件(平湖) 有限公司经营业绩同比增长较快, 带动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长。 公司前期产品以各类系统末端的智能执行器为主, 在此基础上积累了扎实的电子控制技术、 AUTOSAR 软件开发能力, 公司不断探索域控制器与智能执行器的技术架构与通讯要求, 适应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的发展趋势。 域控制器领域公司先后布局底盘域控制器、 车身域控制器产品, 相关产品有望明年 SOP,本次对外投资有助于进一步拓展更高附加值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产品。 公司是国内汽车电子稀缺标的, 客户结构优质, 核心产品车灯控制器具备强竞争优势, 未来受益于量增、价升和多品类, 有望成长为全球汽车域控制器平台型企业, 中长期增长逻辑通顺。 考虑到公司产品和业务拓展顺利, 我们上调盈利预测, 预计 22/23/24年实现净利润 5.1/7.2/10.0亿元(前次预测为 5.1/6.7/9.7亿元) , 更新一年期目标价格区间为 68-77(前次为 58-67元) , 维持“买入” 评级。
新泉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9-01 41.00 -- -- 46.50 13.41%
47.47 15.78%
详细
2022 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8 亿元,同比增长24%。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 亿元,同比增长24%(上半年汽车产量为1211 万辆,同比下降4%,销量为1205 万辆,同比下降7%);实现归母净利润1.67 亿元,同比增长1.66%。 Q2 实现营业收入13 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归母净利润0.84 亿元,同比增长23%。上半年汽车行业受到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但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呈现高速增长,行业转型升级的成效进一步巩固,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公司深度绑定自主客户,同时新能源业务扩展卓有成效,受益于客户订单持续放量,业绩营收实现逆势增长。 毛利率略有下降,研发持续投入。考虑会计准则变更,我们以“毛利率-销售费用率”拆解,该口径2022H1 为17.23%,同比-1.22pct;2022Q2为16.91%,同比持平,环比-0.06pct;我们认为主要由于上半年毛利率较高的商用车产品占比下降所致。2022Q2,公司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4.8%/5.2%/-0.4% , 同比变动+0.6/+1.4/-1.5pct , 环比变动-0.2/+0.3/-0.9pct,我们认为财务费用率降低主要受益于汇兑收益,研发费用率增加主要由于研发项目增加,同时加大了对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投入所致。 紧跟新能源汽车发展步伐,积极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公司近年来始终紧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步伐,积极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2022 年上半年实现诸如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上海汽车、广汽新能源、比亚迪、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国际知名品牌电动车企业等品牌下的部分新能源汽车车型项目配套。 汽车内饰空间广阔,公司产品成为行业标杆,成长潜力大。当前我国汽车行业内饰件(除座椅)市场规模约在1400 亿元,全球汽车市场规模约4200 亿元。公司核心产品汽车仪表板已成为行业标杆,成长潜力极大。 风险提示:行业销量下滑风险,新客户拓展不达预期风险。 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公司逐步切入合资客户以及国际知名品牌电动车企业和部分新势力造车企业,乘用车业务后期成长空间更大。我们维持盈利预测, 预计22/23/24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47/6.63/7.96 亿元,对应PE 为40.6/27.4/22.8 倍。考虑到新客户拓展顺利,更新公司一年期合理估值区间41-48 元(前次估值区间为44-53元),对应23 年30-35 倍PE,维持“买入”评级。
泉峰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8-26 29.83 38.00 319.89% 31.03 4.02%
31.03 4.02%
详细
2022年上半年实现7亿元营收,同比减少8%。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7.42亿元,同比-8%;实现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127%。Q2实现营收3.35亿元,同比-12%,环比-18%;实现归母净利润-0.39亿元,同比-224%,环比-319%。主要受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3月中下旬以来吉林、上海等地区新冠疫情的多点爆发的负面影响。 原材料及天然气价格上涨,盈利能力承压。2022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12.44%,同比下滑5.27%;净利率为-2.83%,同比下滑1.18%。2022年Q2公司毛利率为8.18%,同比下滑16.16%,环比下滑7.75%;净利率为-11.54%,同比下滑19.67%,环比下滑15.89%。 公司战略布局“压铸一体化”技术领域,大型压铸设备逐步用于量产。公司制定了大型压铸技术的研发计划,将主要布局于新能源“多合一”铝合金压铸件、电池构件及车身构件领域。目前正在进行5000-8000T压铸机用模具的设计和研发,同时公司在免热处理压铸材料应用上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相关技术已经成功应用在一体化托盘的生产上。截止2022年上半年,公司压铸一体化生产中心安徽马鞍山生产基地已经有一台4400T压铸机投入使用,另有4000T、4200T正在调试安装;6100T和8000T压铸机预计今年年底到厂。 战略布局压铸一体化,中长期发展战略清晰。公司5000T的压铸机2021年下半年用于量产,马鞍山基地首批增设7台大型压铸机,匈牙利工厂也将布局大型压铸设备。面对汽车行业变革,公司将业务划分为退出线、成长底线、增长线、爆发线、天际线,有望实现中长期跨越式发展。 风险提示:毛利下滑的风险、政策风险、原材料涨价风险、同行竞争风险。 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考虑到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疫情对汽车供应链的影响,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06/2.53/4.12亿元(前次盈利预测为1.66/2.52/4.14亿元)。公司作为优质铝压铸企业,新能源客户优质、布局早、产品拓展全,更新一年期(2023年)目标估值区间为38-44元(前次估值区间为18.8-22.5元),维持“买入”评级。
宇通客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8-26 7.53 -- -- 7.99 6.11%
8.10 7.57%
详细
2022 年上半年实现83 亿元营收,同比减少15%。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83亿元,同比减少15%;实现归母净利润-0.65 亿元,同比减少145%。Q2实现营业收入47 亿元,同比下降24%;实现归母净利润0.5 亿元,同比减少80%。公司业绩下降主要原因为受国内新冠疫情局部反复影响,各地人员流动受限,客车市场需求减少,行业竞争加剧;同时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运输成本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成本有所增加。 毛利率、净利率回升,研发持续投入。2022 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18.65%,同比+1.17%;净利率为-0.82%,同比+0.30%。2022 年Q2 公司毛利率为21.40%,同比+5.42pct,环比+6.44%;净利率为1.05%,同比-3.09pct,环比+4.39pct。2022 年上半年公司四费率为20%,同比+2.87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77%/5.11%/9.00%/-1.77%,同比变动+0.75/+1.01/+2.57/-1.45pct,主要原因公司紧跟电动化、智能网联化、低碳化、轻量化等技术发展趋势,围绕安全、节能、舒适、环保等方面持续深入研究,研发持续投入。 二季度客车市场承压,下半年有望恢复。2022 年Q2 大中客销售0.5 万辆,同比下降54%。受全国多点散发疫情影响,宇通客车2022 年Q2 销售大中客0.5 万辆,同比-54%;轻客销量1622 辆,同比-36%。展望2022 年全年,随着“双碳政策”对新能源市场推动,全球疫情影响减弱,小车、公交、座位客车市场将持续恢复。 大中客龙头,行业进入弱复苏阶段。随着国内新能源透支效应消化、疫情见底,被抑制的需求将持续释放,行业有望迎来拐点。“碳中和”下,海外电动客车出口市场空间较大;随着5G 大规模应用、商业模式拓展,城市微循环公交市场有望扩容。短期随着行业企稳,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恢复。公司电动车具备全球竞争力,中长期看好出口业务;远期看好客车行业从生产制造商到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进化的四维盈利模式拓展。 风险提示:补贴持续退坡、客车行业销量不达预期、人民币升值影响客车出口价格竞争力 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考虑疫情影响客车需求,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 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7/11.3/16.5 亿元(前次预测为8.8/11.8/17.7 亿元)。更新一年期目标合理价格区间分别为10-12.5元(前次为10.4-13.0 元),维持“买入”评级。中长期随着智能化商业模式随地,公司估值中枢有望提升。
文灿股份 机械行业 2022-08-19 87.02 -- -- 91.83 5.53%
91.83 5.53%
详细
2021年上半年实现24亿营收,同比增长20%。2022年1-6月,公司实现营收24亿元(同比+20%);实现归母净利润1.36亿元(业绩预告为1.25-1.45亿元),同比+86%。Q2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同比+22%);实现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145%)。主要受益于客户缺芯缓解,公司销售订单恢复,收入带来增长,且新能源汽车产品收入占比提高,带动公司毛利增长。 二季度毛利率有所下滑,净利率同比提升。受疫情、芯片涨价等影响,公司毛毛利率及净利率逐年走低。2022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18.34%,同比下滑1.14PCT;净利率为5.58%,同比提升1.97PCT。2022年Q2公司毛利率为17.22%,同比下滑-0.58PCT,环比下降2.20PCT;净利率为5.58%,同比提升2.38PCT,环比下降-1.65PCT。 新能源、结构件业务持续高增长,百炼整合进入提速阶段。公司已批量为特斯拉、奔驰供应铝合金车身结构件,在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件轻量化方面具有先发优势。2022年上半年公司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产品贡献收入5.5亿元,扣除法国百炼占主营业务收入的49.37%,同比增长98.32%。车身结构件产品贡献收入3.6亿元,扣除法国百炼占主营业务收入的32.55%,同比增长48.44%。2022年上半年法国百炼实现营收13.0亿元,公司与法国百炼集团整合协同进入提速阶段。 大型一体化车身结构件先行企业,项目定点顺利。公司于2020年下半年开始从材料、模具、设备等多方面进行大型一体化车身结构件产品的研发,公司与压铸机供应商力劲集团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公司在一体化车身结构件产品领域位于行业前列。报告期内,公司获得某客户某车型全部的车身结构件共十个项目定点,其中包括四个大型一体化铸件;在电池盒产品领域,公司获得某客户在汽车领域的电池盒项目定点;在副车架领域,公司近期获得了某新能源汽车客户两款副车架项目定点;同时近期公司还获得了华为汽车包括电机壳在内的十个产品定点。 风险提示:毛利下滑的风险、政策风险、原材料涨价风险、同行竞争风险。 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考虑到百炼集团营收随全球布局推进稳步增长,一体化压铸结构件项目铸件落地,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61/6.29/8.90( 前次预测为3.61/5.74/8.26亿元),更新一年期(2023年)目标估值96-106元(前次为83-92元),对应2023年PE 为40-44倍,维持“买入”评级。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7-28 17.00 21.63 27.01% 20.88 22.82%
20.88 22.82%
详细
长安深蓝 SL03正式上市,增程版 16.89万元起售。7月 25日长安深蓝 SL03线上发布会公布 SL03综合补贴后售价, 其中 1200增程版售价 16.89万元, 515纯电版售价 18.39万元, 705纯电版售价 21.59万元, 730氢电版售价 69.99万元。 深蓝 SL03起售价低于此前 6月 25日公布的17.98-23.18万元预售价, 33分钟下单量突破一万台, 整车预计 8月开始交付。 新品深蓝定位新能源主流市场, 公司品牌力不断向上。 在长安旗下阿维塔、长安深蓝、 UNI、 欧尚以及国民代步车 LUMIN 序列五大新能源品牌中,深蓝主要面向中端市场。 长安深蓝 SL03是长安汽车全新数字纯电品牌EPA1首款战略车型, 配备 Low-E 全景天幕、 19英寸轮毂、 电动掀背门、全系后轮纯电驱动、 14.6寸向日葵屏、 无框车门等科技感配置, 首批交付车型即搭载 IACC 集成式自适应巡航功能, NID3.0+APA7.0智能辅助驾驶配置今日同步接受预定, 预计 12月 31日后启动交付; 第二款产品是SUV, 后续会保持每年一款产品或者每半年一款产品节奏, 预计在 2025年前推出 6-7款产品。 长安汽车将优先受益于本轮购置税政策。 在本轮购置税提振消费需求下,我们认为具备丰富产品矩阵的优质燃油车企和具备强产品力、 新品周期的新能源车企以及优质汽车零部件厂商有望优先受益。 长安汽车 1.6-2L排量受益车型占比高, 自主品牌 UNI 系列+CS 系列新车周期, 叠加新能源深蓝品牌首发, 企业产品周期相对优异, 有望充分享受本轮整车行情。 2022年, 长安集团总体目标为 245万辆(目标同比+6.5%), 分品牌看,长安品牌乘用车冲击 100万辆产销, 欧尚品牌冲击 25万辆目标, 凯程品牌冲击 20万辆目标, 海外和新能源今年各冲击 20万辆目标, 长安福特冲击 35万辆目标, 马自达冲击 20万辆目标。 风险提示: 行业销量下滑风险, 新车型不达预期风险。 投资建议: 维持盈利预测, 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智能化布局早, 同时着力推动拥护、 品牌、 产品、 服务模式四大转型, 有望受益于自主崛起机遇。 考虑购置税政策刺激车市景气度提升, 叠加一季度阿维塔评估增值的投资收益,我们预计 22-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91/95/116亿元 , 维持一年期(2023年)目标价 22-25元, 对应 2023年 PE 为 18-20倍, 维持“买入” 评级。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7-21 17.81 21.63 27.01% 20.88 17.24%
20.88 17.24%
详细
产品结构优化、盈利能力提升,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公司公告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0~62亿元(扣非25~35亿元),同比提升189%~259%(扣非同比增长238%~373%)。Q1、Q2归母净利润为45.4亿元(同比+451%)、4.6-16.6亿元(同比-47%~+90%);Q1、Q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2.7亿元(同比+215%)、2.3-12.3亿元(同比+1068%~+6144%)。业绩同比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阿维塔非经常损益及公司品牌持续向上,产品结构持续优化,自主品牌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新品深蓝定位新能源主流市场,公司品牌力不断向上。6月25日重庆车展,长安深蓝作为长安汽车全新数字纯电品牌,首款战略车型SL03开启预售,价格区间为17.98万元-23.18万元。长安深蓝SL03共推出纯电版、增程版、氢燃料电池版三种动力车型,面向主流新能源市场,主打性价比,智能化配置丰富,补全公司20万元纯电轿车市场空白,月销目标1万-1.5万辆,预计8月开始交付;第二款产品是SUV,后续会保持每年一款产品或者每半年一款产品节奏,预计在2025年前推出6-7款产品。 坚定推进第三次创业,加速战略转型。长安汽车以“坚定转型、创新突破、数字驱动、提质增效”为关键,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推进第三次创业,2021年,全年实现销量230.1万辆,同比增长14.8%,市占率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重回汽车集团第四;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销售175.5万辆,同比增长16.7%,居行业第二;中国品牌狭义乘用车企业排名行业第二。2022年,长安集团总体目标为245万辆(目标同比+6.5%),分品牌看,长安乘用车冲击100万辆产销,欧尚25万辆,凯程20万辆,海外和新能源今年各冲击20万辆,长安福特35万辆,马自达20万辆。 风险提示:行业销量下滑风险,新车型不达预期风险。 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智能化布局早,同时着力推动拥护、品牌、产品、服务模式四大转型,有望受益于自主崛起机遇。考虑购置税政策刺激车市景气度提升,叠加一季度阿维塔评估增值的投资收益,我们预计22-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1/95/116亿元,维持一年期(2023年)目标价22-25元,对应2023年PE 为18-20倍,维持“买入”评级。
文灿股份 机械行业 2022-07-20 81.33 66.78 177.90% 99.00 21.73%
99.00 21.73%
详细
订单恢复叠加新能源业务拉动, 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 2022年 1-6月, 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1.25~1.45亿元(扣非 1.2~1.4亿元) , 同比提升 78%~105%(扣非同比增长 71%~100%) 。 Q1、 Q2归母净利润为 0.79亿元(同比+58%) 、0.51~0.71亿元(同比增长 122%~209%) ; Q1、 Q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0.77亿元(同比+57%) 、 0.43~0.63亿元(同比+105%~+200%) 。 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客户缺芯缓解, 公司销售订单恢复及新能源汽车客户和汽车产品收入占比提高,带动公司毛利增长。此外,公司主要原材料铝锭六月底价格回落至 1.94万元/吨, 较三月下降 15%, 较去年六月底 1.87万元/吨上升 4%。 铝合金压铸件供应商, 新能源、 结构件和国际化打开市场。 公司是铝合金压铸件供应商, 产品主要应用于中高档汽车的发动机系统、 变速箱系统、 底盘系统、 制动系统、 车身结构件等。 近几年新能源、 结构件和国际化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已批量为特斯拉(TESLA) 、 奔驰供应铝合金车身结构件, 在新能源(电动) 汽车、 车身结构件轻量化方面具有先发优势。 2021年贡献公司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产品收入 7.3亿元, 如扣除法国百炼收入, 新能源汽车产品 2021年占主营业务的收入为 37.76%, 同比增长 143.30%。 车身结构件产品 2021年贡献收入 64.713.42万元, 如扣除法国百炼收入, 车身结构件产品 2021年占主营业务的收入为 33.67%, 同比增长 83.67%。 大型一体化车身结构件先行企业, 超大一体压铸后地板产品试制成功。 为推进公司大型一体化车身结构件产品的发展, 公司于 2020年下半年开始从材料、 模具、 设备等多方面进行大型一体化车身结构件产品的研发, 公司与压铸机供应商力劲集团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公司在一体化车身结构件产品领域位于行业前列。 2022年 4月公司完成超大型一体化铝合金后地板产品试制, 该产品系国内某新势力客户 2021年所定点, 由9000T 压铸机压铸而成, 尺寸约为 1600×1400mm, 重量约 45-55kg。 风险提示: 毛利下滑的风险、 政策风险、 原材料涨价风险、 同行竞争风险。 上调盈利预测, 维持“买入” 评级。 考虑到百炼集团营收随全球布局推进稳步增长, 一体化压铸结构件项目铸件落地, 我们上调盈利预测, 预计2022-2024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3.61/5.74/8.26亿元(前次预测为3.24/5.31/7.77亿元) , 更新一年期(2023年) 目标估值 83-92元(前次目标为 67-73元) , 对应 2023年 PE 为 38-42倍, 维持“买入评级。
玲珑轮胎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7-20 29.36 35.41 45.78% 30.49 3.85%
30.49 3.85%
详细
二季度利润转正,业绩反转上行拐点已现。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2H1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86%,单拆Q2来看,预计Q2实现归母净利润2.0亿元,同比-28%,环比改善显著(Q1为-0.9亿元);22H1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0.13亿元,同比-98%,预计Q2实现扣非净利润1.76亿元,环比扭亏为盈(Q1为-1.63亿元),整体来看公司依旧受到1)原材料成本上涨;2)疫情对供应链、生产、销售等环节的压力;3)终端需求下滑的影响,但以上因素在Q2已逐渐改善,行业基本面向好,公司业绩上行拐点已现。 原材料及海运成本压力缓解,行业基本面有望持续复苏。海运费方面,截至7月前中旬,中国港口到美东、美西、欧洲港口集装箱运价指数较年初分别-40.8%、-45.7%、-26.6%;泰国港口到美东、美西、欧洲港口集装箱运价指数较年初分别-41.5%、-43.0%、-27.3%,海运费下行趋势明显;原材料方面,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碳黑价格较年初分别-11.3%、-4.9%、+6.1%,原材料价格整体上涨趋缓;终端需求层面,车市回暖明显(6月汽车销量250万辆,同比+24%),下半年随疫情缓解以及稳经济方针下,预计基建有望回暖+新车型上市带来新动力,需求延续可期。 产能、配套、零售全方位布局,看好公司业绩向上持续突破。公司在产能、配套、零售等方面皆有全面、前瞻性布局:1)产能端:中短期看欧洲工厂带来盈利能力边际修复(有望复刻泰国工厂佳绩),长期看“7+5”战略下的全球化市场拓展;2)配套端:看好配套业务在中高端产品+中高端车型+中高端品牌渗透提速;配套战略推进=提振盈利能力+拉动零售需求;3)零售端:看好新零售战略驱动利润稳定增长。另外公司将由传统“以销定产”逐渐转变为“以价值流为核心的柔性定制化生产模式”,优化产品结构,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看好公司市场竞争力日益提升。 风险提示:行业复苏不及预期,疫情影响,项目落地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有拐点+有空间的国内半钢龙头,维持“买入”评级公司作为国内半钢胎企业龙头,实行“7+5”战略,配套持续高端化突破,海外产能持续增加。旗下半钢和全钢胎产品具较强的竞争力,2020年起公司渠道生态发力,线上线下结合开启新零售元年。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2-23年净利润分别为9.5/19.5亿元,对应PE 42/20x,维持一年期目标价35.5元,对应2023年PE 25x,维持“买入”评级。
上汽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7-12 17.74 -- -- 16.93 -4.57%
16.93 -4.57%
详细
事项:2022年6月,上汽集团生产整车49.2辆,同比增长50%,环比增长37%;销售整车48.4辆,同比增长47%,环比增长33%。其中上汽乘用车生产8.3辆,同比增长87%,环比增长16%;销售8.3辆,同比增长76%,环比增长17%;新能源车生产9.0辆,同比增长101%,环比增长23%;销售9.1辆,同比增长86%,环比增长27%。分品牌看,上汽大众销售12.5万辆,同比增长94%;上汽通用销售12.5万辆,同比增长47%;上汽自主销售8.3万辆,同比增长76%;上汽通用五菱销售12.0万辆,同比增长29%。 国信汽车观点:2022年6月,全国范围疫情防控总体向好。广东、上海等重要汽车生产基地的多数车企、零部件供应商已全面复工复产,汽车产能得到充分释放。同时购车税等利好政策落地,终端店面恢复营业,汽车行业整体回暖,销售情况亦大幅改善。 上汽集团在复工复产积极因素下叠加新车智己L7+飞凡R7联合造势,销量增长空间有望持续扩大。智己L项目背靠上汽,携手阿里,落子浦东,布局全球,定位高端,由上汽集团、浦东新区和阿里巴巴集团三方联合打造,致力于成为“智能时代出行变革的实现者”。飞凡R 项目由上汽内部孵化,主打新品牌、新零售、新产品、新体验,定位中高端,以电动车+智能化采用“无界新零售”营销模式,配套推出R-Space、R-Store 等新生活空间,以全新的产品姿态、互动模式与消费者建立联系,展现上汽在汽车体验、销售、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商业思路。 6月继续推进分拆捷氢科技上市,有助于提升专业化经营水平,持续激发创新活力和动力、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完善公司治理体系。捷氢科技为氢燃料电池龙头。2019年装机市占率12.6%,排名第五。上汽集团直接持有捷氢科技4.6211%的股权,公司合计直接/间接持有捷氢科技68.3011%的股权,为捷氢科技的间接控股股东。2021年11月25日公司拟分拆上海捷氢科技有限公司至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2022年6月,该申请获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 自主新车型矩阵丰富,新品周期即将开启。1)智己汽车:智己品牌对应30万元以上市场,定位高端+豪华,其首款车型L7定位高端智能纯电轿车,已于6月18日起交付。此外智己品牌预计今年推出新车LS7,定位高端智能纯电中型SUV,有望后续打造更为完整产品矩阵。2)上汽乘用车:根据公司介绍,R 标、荣威和名爵品牌目前在研的新车型至少有14款,并在定位上有明显区分:R 标针对20-30万元市场,强调科技+高端;名爵品牌以10-20万元为主要价格,主打运动及海外市场;荣威品牌针对10-20万元市场,主打国潮风味,继续侧重“舒适+空间”,在性价比方向上继续扩张。 自主品牌准备充分,新能源车型持续跟进,同时着力推动海外市场扩展,有望受益于自主崛起机遇。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55/290/351亿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我们维持一年期(2023年)目标估值20-22元,考虑到公司产品矩阵完善,多款车型陆续上市,维持“买入”评级。
广东鸿图 机械行业 2022-07-08 23.79 25.77 118.02% 37.05 55.74%
37.05 55.74%
详细
铝压铸龙头, 全产业链布局、 聚焦主业、 加速转型。 公司深耕压铸件行业 20余年, 是国内铝压铸龙头(传统高压压铸行业格局分散, 鸿图国内市占率约 4%) 。 公司工艺、 材料、 模具全产业链布局, 提供汽车轻量化整体解决方案。 2020年起先后转让处置竞争优势不明显或协同效应较弱的业务与资产, 目前形成了精密轻合金零部件成型制造和汽车内外饰产品制造两大主要业务板块。 铝压铸行业大型化、 一体化趋势下, 公司加速转型, 持续拓展新客户, 2021年压铸板块新增蔚来汽车、 宁德时代、 小鹏汽车、 广东和胜四家客户, 实现新能源汽车总成件销售收入 3.9亿元,占压铸板块产品营收比例 9.9%。 铝压铸行业: 应用范围扩大、 产品形态变化, 工艺壁垒加大、 竞争格局改善、价值量提升。 在铝压铸件大型薄壁化、 高精度高性能的背景下, 对产业链公司材料、 设备、 结构设计、 验证能力、 功能测试能力、 自身工艺的原理性和材料性能理论认识提出较高要求, 技术及资金壁垒将大幅提升,格局有望显著改善(国内传统高压压铸小件企业超 1000家, 当前国内具备一体化压铸能力的企业不到 10家) 。 传统铝压铸件价值量低, 小件价值量基本为百元以下, 一体化压铸产品价格我们预计为 1500-2000元, 全球一体压铸市场规模约为 5100-6800亿元, 行业扩容显著。 前瞻布局、 龙头卡位, 一体化压铸从 0-1突破。 公司多重并举, 从设备、 材料、 模具等多维度布局。 设备方面, 布置武汉、 广州、 肇庆三大工厂,向力劲集团采购包括 2套 12000T 压铸单元在内的 8套大型及超大型压铸单元(规划设备新增产值较现有翻倍) 。 材料方面, 自研免热材料,具备多种配方专利。 模具方面, 公司于 2019年成立了模具公司, 小件模具自制, 有望逐步掌握核心生产工艺。 公司于 2022年 1月正式下线国内首个 6800T 大型压铸单元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底盘一体化结构件,2022年 6月 10日收到小鹏汽车定点, 为小鹏某车型提供底盘一体化结构件产品。 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 评级。 预计 2022-2024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50/5.19/6.38亿元, 利润年增速为 50%/15%/23%。 首次覆盖, 我们给予一年期(2023年)目标估值 26-29元, 当前股价距目标估值有 16%-29%的提升空间, 考虑到公司大型一体化业务前瞻布局, 给予“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毛利下滑的风险、 政策风险、 原材料涨价风险、 同行竞争风险。
玲珑轮胎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7-07 25.40 35.41 45.78% 30.50 20.08%
30.50 20.08%
详细
事项: 近一年以来我国轮胎行业经受原材料及海运成本上涨、 国内需求转弱的多重压力, 轮胎企业“量” 与“利”承受双重打击, 轮胎行业经历“至暗时刻” 。 进入 5月以来, 随疫情缓解, 俄乌冲突影响消化, 原材料价格及海运费下行, 叠加国家及各地陆续出台政策刺激消费, 行业环境逐渐向好, 轮胎企业的业绩表现迎来修复机遇: 行业端供需双边压力持续得到释放: 1) 海运费呈下行趋势: 截至 6月底, 中国港口到美东、 美西、 欧洲港口集装箱运价指数较 5月底分别-20.4%/-21.9%/-0%; 截至 6月中旬, 泰国港口到美东、 美西、 欧洲港口集装箱运价指数较 5月同期分别-1.8%/-10.9%/-3.7%; 2) 原材料价格上涨趋缓: 截止 6月底, 轮胎主要原材料天然橡胶、 合成橡胶以及碳黑较 5月底分别-1.3%/+2.2%/-6.8%, 加权测算的轮胎原材料价格指数略有下降; 3) 终端需求持续回暖: 随购置税减征政策持续深化, 叠加下半年新车型的陆续上市带来的增长新动能, 搭配各地消费刺激政策的催化, 汽车销量有望同环比显著改善。 玲珑轮胎有望迎来业绩上行拐点: 我们认为在以下不同维度因素的催化下, 玲珑轮胎拐点逐渐显露, 业绩表现有望迎来转机。 催化点 1(最直接) : 海运费下行, 出口松弛, 原材料价格上涨趋缓; 催化点 2: 车市产销回暖, 新能源车高增长; 稳经济方针下基建(全钢) 有望回暖; 催化点 3: 塞尔维亚产能释放在即,有望持续拓展高毛利欧美市场份额; 以及催化点 4(立足中长期视角) : 配套战略推进, 高端品牌+高端车型+高端产品持续渗透, 对主机厂涨价顺利传导, 提振板块盈利能力并形成对零售需求的有效拉动。 国信汽车观点: 公司作为国内半钢胎企业龙头, 实行“7+5” 战略, 配套持续高端化突破, 海外产能持续增加。 旗下半钢和全钢胎产品具较强的竞争力, 2020年起公司渠道生态发力, 线上线下结合开启新零售元年。 考虑到去年以来原材料成本及海运费价格上涨的影响, 预计 22-23年净利润分别为 9.5/19.5亿元(前次预测为 26/32亿) , 对应 PE 分别 36/18x, 给予公司 2023年 25倍 PE(前次目标估值为 23-27倍) , 对应目标价 35.5元(前次目标价 43-50元) , 维持“买入” 评级。 评论: 供需两侧逐渐转好, 我国轮胎行业迈过“至暗时刻”2021年中旬以来, 近一年以来我国轮胎行业经受原材料及海运成本上涨、 国内需求转弱的多重压力。 供给端: 原材料及海运价格持续上涨, 叠加疫情导致的出口及国内物流受阻, 侵蚀利润。 4月俄乌冲突加剧原材料价格上行, 叠加能耗双控限制产能释放。 需求端: 卡客车国五国六切换, 汽车供应链吃紧, 消费持续低迷, 压缩销量的同时原材料成本难以向下游疏导, 轮胎企业“量” 与“利” 承受双重打击, 经营形势愈发严峻, 业绩及股价表现整体表现弱势, 轮胎行业经历“至暗时刻” 。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7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