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立医疗
|
机械行业
|
2024-09-03
|
30.68
|
--
|
--
|
43.06
|
40.35% |
|
43.06
|
40.35%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0.13亿元(yoy-2.94%),归母净利润1.71亿元(yoy-37.53%),扣非归母净利润1.55亿元(yoy-43.27%)。其中,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33亿元(yoy-6.48%),归母净利润0.70亿元(yoy-47.70%),扣非净利润0.63亿元(yoy-57.49%)。公司业绩受终端采购扰动,上半年加大战略投入2024H1,公司营收10.13亿元,其中超声业务营收6.10亿元(yoy-5.94%),内镜业务营收3.87亿元(yoy+2.84)。 2024年上半年业绩波动因素:一、终端医院的采购减少,超声、内镜等的招标数量同比下滑较多;二、公司上半年仍保持较高的投入强度,员工数量上半年增长超过300人,员工总数突破3000人,公司的研发和销售团队实力进一步增长。公司在行业低谷期加大战略投资彰显业务定力,对公司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助力。预计随着下半年设备以旧换新政策落地,医疗设备招标逐步恢复,公司业务有望回暖。持续增大研发投入,稳固长久竞争力公司重视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不断增强对公司研发与产品战略的资金支持。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投入分别为3.29亿元、3.84亿元和2.12亿元,分别占公司营业收入的18.66%、18.12%、20.95%,研发投入力度持续增强。 超声:已形成完备的超高、高、中、低不同产品档次,涵盖台式和便携式产品形态,临床解决方案覆盖较为全面的产品格局,2023年新一代超高端彩超平台S80/P80系列已小规模推向市场。 内镜:已推出覆盖多科室应用,满足高端、中端、低端等多层次用户需求的内窥镜产品系列,并率先提出了比较完善的科室综合解决方案。2023年公司推出国内首款支气管内窥镜用超声探头UM-1720,丰富和完善了公司呼吸内镜产品组合,逐步形成呼吸疾病临床诊疗综合解决方案。 微创外科:多年技术沉淀,产品线完善,公司精确把握临床需求,提供丰富灵活的术式导向组合方案,包括超腹联合方案、双镜联合方案和智荟手术室方案。 心血管介入:自主研发的血管内超声IVUS主机V10,以及全资子公司上海爱声自主研发的一次性使用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TJ001已获得NMPA颁发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并在2023年正式上市,启动商业化运作。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端有望分别实现24.14亿元、29.27亿元和35.03亿元(前值为25.72亿元、31.47亿元和38.28亿元),对应收入端增速分别为13.8%、21.2%和19.7%,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计有望分别实现5.11亿元、6.56亿元和8.19亿元(前值为5.94亿元、7.49亿元和9.29亿元),利润端增速分别为12.5%、28.4%和24.8%。2024-2026年对应的EPS分别约1.18元、1.52元和1.89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26倍、20倍和16倍,考虑到公司是国产内镜和超声领域的头部优秀公司,公司内镜进入快速成长期,超声保持稳定增长,微创外科和血管介入业务正在培育期,产品线丰富,持续增长能力强,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 设备采购需求下滑风险。
|
|
|
迈瑞医疗
|
机械行业
|
2024-09-02
|
234.56
|
--
|
--
|
351.60
|
49.00% |
|
349.49
|
49.00% |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4年半年报,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05.31亿元,同比增长 11.12%;归母净利润 75.61亿元,同比增长 17.37%; 扣非归母净利润 73.80亿元,同比增长 16.39%。 其中, 2024年第二季度,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1.58亿元,同比增长 10.35%;归母净利润 44.01亿元,同比增长 13.69%;扣非归母净利润 43.43亿元,同比增长 13.94%。 事件点评 业绩符合预期, 盈利能力提升, 三大业务线稳健增长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05.31亿元, 分季度看,2024Q1/Q2收入分别为 93.73/111.58亿元(yoy+12.06%/+10.35%),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1.60/44.01亿元(yoy+22.90%/+13.69%)。 2024Q1/Q2,销售毛利率分别为 65.96%/66.50%,销售净利率分别为33.73%/39.56%, 2024Q2的销售净利率达到了近五年的最高水平。 从业务线看, 三大业务线稳健发展, 毛利率较高的体外诊断试剂和中高端监护类以及影像类产品的收入占比不断提升。 (1)生命信息与支持 2024年上半年实现收入 80.09亿元(yoy-7.59%), 其中预计国内下滑 20%、国际增长 10%,细分领域来看其中微创外科增长超过了 90%,硬镜系统实现了翻倍增长,高值耗材业务如超声刀开始逐步放量。国内下滑主要原因在于受行业整顿及设备更新政策影响,医疗设备招采活动因普遍处于观望状态而有所延。 预计中国市场医疗行业整顿已逐渐进入常态化,对于医院招标采购的影响也将消退,迈瑞的竞争力在一个更加透明和规范的采购环境中将更加凸显。 据公司统计,截至报告期末,国内医疗新基建待释放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提升至 240亿元以上。 (2)体外诊断收入 2024年上半年实现收入 76.58亿元(yoy+28.16%), 其中,化学发光业务增长超过了 30%,预计公司在国内化学发光排名升至第三(前二为罗氏和雅培)。 试剂等耗材类业务在门诊、手术等诊疗需求的持续增长下,增长迅猛,国内体外诊断业务上半年增长超过了 25%。其中,国内血球业务上半年增长超过 30%,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国内血球市场第一的地位,并持续拉开与竞争对手之间的份额差距。 海外方面,公司通过并购和自建的方式加快了对海外体外诊断市场生产制造、物流配送、临床支持、 IT 服务等本地平台化能力的建设进度,DiaSys 的并购整合进展顺利,海外中大样本量客户的渗透速度仍在持续加快,上半年成功突破了超过 60家海外第三方连锁实验室,并完成了首条 MT 8000流水线的装机,推动国际体外诊断业务上半年增长超过了 30%。凭借血球业务线已经建立起来的技术创新和临床价值等各方面的优势,公司仍在不断加深和海外第三方实验室的合作关系。其中,公司已经成为拉美第一大实验室 DASA 的独家血球供应商,并将借此机会横向拓展更多业务。 (3)医学影像 2024年上半年实现收入为 42.74亿元(yoy+15.49%),其中超声高端及以上型号增长超过 40%。在国内市场,受益于去年底推出的国产首款超高端超声平台 Resona A20放量,公司进一步巩固了超声业务国内市场第一的行业地位。随着今年底妇产应用超高端超声的上市,长期被进口品牌占据的超高端市场未来也将有迈瑞的一席之地。 在国际市场,公司迅速地对营销策略做出针对性调整,加大海外高端市场的覆盖投入力度,加速高端客户突破的进程,进一步巩固了超声业务全球第三的行业地位。 (4)电生理和血管介入 2024年上半年实现收入约 3.74亿元。公司 2024年上半年战略性收购惠泰医疗的控股权,拓展进入到了心血管耗材领域,预计该板块未来也将保持高于公司整体增速增长。 费用控制加强, 产品推出加速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约 29.35亿元,收入占比约为 14.30%(同比下降了 1.04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约 8.23亿元,收入占比 4.01%(同比下降了 0.30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约 17.75亿元,收入占比 8.65%(同比下降了 1.37个百分点)。 2024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推出新产品,丰富产品线。 公司在生命信息与支持领域推出了瑞智重症决策辅助系统、 A3/A1麻醉系统、 4K三维电子胸腹腔内窥镜系统、腔镜吻合器、 AniFM I1动物输液泵、 Veta3X 动物专用麻醉机、 TMS30Vet 动物遥测监护系统、 Veta5Plus 动物专用麻醉机等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在体外诊断领域,公司推出了 CL-2600i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BS-1000M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M680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测定试剂盒、巨细胞病毒 IgG 抗体亲合力检测试剂盒、弓形虫 IgG 抗体亲合力检测试剂盒、胃泌素 17(G-17)测定试剂盒、 BC-20Vet 动物专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等新产品,这些重磅产品的推出将成为助力体外诊断业务延续高速增长的坚实基础。 公司在医学影像领域主要推出了中高端台式超声 Resona/NuewaI9精英版、中高端台式超声 Resona/Nuewa I8、 Vetus 80动物专用台式彩超、 Vetus Nova 动物专用台式彩超、 VetiPad 系列平板与软件升级方案等重磅新产品及解决方案。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收入端有望分别实现 403.57亿元、484.31亿元、 578.78亿元(前值为 427.8亿元、 509.7亿元、 607.5亿元), 同比增长分别为 15.5%、 20.0%和 19.5%,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有望实现 138.81亿元、 166.95亿元、 202.16亿元(前值为 139.7亿元、 168.0亿元、 202.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19.8%、 20.3%和21.1%。 2024-2026年对应的 EPS 分别约 11.45元、 13.77元和 16.67元,对应的 PE 估值分别为 20倍、 17倍和 14倍, 考虑到公司主营业务发展态势良好,三大主线业务稳健增长, 综合实力强,品牌力突出,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及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国际贸易摩擦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
|
|
可孚医疗
|
综合类
|
2024-09-02
|
29.75
|
--
|
--
|
47.50
|
57.28% |
|
46.79
|
57.28% |
|
详细
主要观点: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59亿元(yoy+2.60%),实现归母净利润1.85亿元(yoy-7.00%),扣非归母净利润1.66亿元(yoy-2.7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07亿元(yoy-11.21%)。其中,2024年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51亿元(yoy+13.21%),归母净利润0.84亿元(yoy+30.06%),扣非归母净利润0.74亿元(yoy+62.14%)。 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核心品类保持稳健增长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59亿元(yoy+2.60%),剔除口罩、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等防护产品后,常规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超20%,呈现稳健成长的态势。分产品线来看,康复辅具收入6.01亿元(yoy+72.84%),毛利率61.52%(+15.61pct),医疗护理收入3.86亿元(yoy-7.24%),健康监测收入2.40亿元(yoy-33.44%),呼吸支持收入1.75亿元(yoy-34.59%)。分渠道来看,公司发力兴趣电商,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推广等为公司提供新的增长驱动力,线上渠道实现收入10.69亿元(yoy+8.08%),线下渠道实现收入4.21亿元(yoy-10.21%)。 销售策略更聚焦核心品类,健耳听力持续拓展门店公司逐渐将战略重心转移到重点推广核心品类,提高核心产品的市场占有率。2024年公司敷贴/敷料、理疗仪、助听器、雾化器等核心单品收入同比增长超30%,促进了公司整体收入增长和盈利能力提升。听力保健板块,公司2024年持续加大拓展力度,除了自开门店,公司积极开展并购整合,陆续完成了湖南泽聆、上海天籁之音、北京聆韵的并购,截止到2024H1,健耳听力已开业验配中心达814家(较2023年末增加了49家),听力业务实现收入1.33亿元(yoy+33.48%)。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分别为34.06亿元、40.69亿元和48.36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19.4%、19.5%和18.9%,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3.55亿元、4.68亿元和5.82亿元,增速分别为39.5%、32.0%和24.5%,2024-2026年EPS预计分别为1.69元、2.24元和2.78元,对应2024-2026年的PE分别为18x、13x和1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销售费用投放效率不及预期风险。公司行业竞争格局恶化风险。
|
|
|
澳华内镜
|
医药生物
|
2024-08-27
|
38.59
|
--
|
--
|
43.15
|
11.82% |
|
58.00
|
50.30% |
|
详细
主要观点: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54亿元(yoy+22.29%),归母净利润0.06亿元(yoy-85.13%),销售毛利率71.46%(yoy-4.82pp)。其中,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84亿元(yoy+12.61%);归母净利润0.03亿元,环比增速5.17%,销售毛利率66.91%(yoy-9.45pp)。 事件点评国内外均稳健增长,预计下半年国内市场有望招标提速2024年上半年,公司国内收入约2.86亿元(yoy+22.26%),国外收入6781万元(yoy+22.40%)。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国内收入增速较公司以往季度30-50%左右的高增长而言,增速有所放缓,我们认为主是是受到行业整顿及设备更新政策尚未落地导致的招标放缓所致,预计随下半年招标逐步改善,收入增速有望提升。 公司近几年也重点拓展海外市场,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市场准入方面也取得了多项进展,在欧盟地区、巴西、韩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或地区,一系列有竞争力的机型获批上市。公司对研发高度重视,新产品不断推出。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约8,733.68万元,同比增长25.48%,占营业收入比例24.70%。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研发人员268人,占公司总人数21.46%。2024年3月公司相继推出电子经皮胆道镜以及电子膀胱镜,从消化科、呼吸科领域迈入了肝胆外科以及泌尿领域,可以确保镜体进入更细的自然腔道,为临床检查和探索发现提供了更多的选择。2024年5月公司发布了电子输尿管肾盂镜,超细外径的镜体可以进入狭窄的输尿管,助力泌尿结石的治疗。 费用率提升较多,短期影响公司利润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1.23亿元(yoy+44.93%),销售费用率34.69%(yoy+0.52pp),主要系职工薪酬、差旅费等增长较多,且公司市场样机投入较多折旧摊销增长,相关修理费跟着上涨所致;公司管理费用约0.59亿元(yoy+45.89%),管理费用率16.6%(yoy+2.69pp),主要系职工薪酬、股份支付及差旅增长所致;公司研发费用约0.87亿元(yoy+25.48%),研发费用率24.7%(yoy+0.62pp),主要系职工薪酬及差旅费等费用增长所致。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端有望分别实现9.97亿元、14.01亿元、20.04亿元(前值为10.48亿元、14.53亿元、20.0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47.0%、40.5%和43.1%,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有望实现0.45亿元、1.67亿元、2.79亿元(前值为1.07亿元、1.76亿元、2.8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2.4%、272.6%和66.5%。2024-2026年对应的EPS分别约0.33元、1.24元和2.07元,对应的PE估值分别为117倍、31倍和19倍,考虑到公司是国产软镜设备的头部公司,品牌价值已经凸显,AQ-300等高端设备带动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及推广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
|
|
圣湘生物
|
机械行业
|
2024-08-21
|
18.97
|
--
|
--
|
18.78
|
-2.44% |
|
25.58
|
34.84% |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4年中报, 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7.17亿元(yoy+67.63%),实现归母净利润 1.57亿元(yoy+70.93%),扣非归母净利润 1.21亿元(yoy+288.48%)。 其中, 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26亿元(yoy+40.21%),归母净利润 0.76亿元(yoy+139.02%),扣非归母净利润 0.47亿元(yoy+71.62%),和公司此前公告的业绩预告相符合。 事件点评 呼吸道产品需求提升, 上半年已与去年全年水平相当呼吸道疾病高发,病原体种类多样,精准检测和精准用药的理念越来越普及, 临床对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需求越来越高。 公司在呼吸道疾病领域,从产品、服务到销售模式全面创新,探索生态打造实施路径,取得重大突破。门、急诊精准诊疗以及“互联网+医疗”到家自检需求增长持续拉动, 2024年上半年呼吸道类产品营业收入已与去年全年总额基本持平。 公司在呼吸道领域深耕多年,在产品方面,公司有上下呼吸道六联检、单检、 免疫抗原、耐药基因筛查、病原体二代测序等多种组合方案; 在技术领域,公司自主研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高精度“磁珠法”、“一步法”和通用型“全自动统一样本处理”、“POCT 移动分子诊断”等一系列核心技术, 引领生命科技从疾病解决方案到智能健康管理、从三甲医院到基层医疗机构、从 B 端到 C 端的全方位升级,实现覆盖全人群、全医疗机构、全渠道的变革。 服务全民健康主题,匠心打造精准医学整体化解决方案公司搭建了覆盖全生命周期不同人群的全方位产品线,自主研发了传染病防控、妇幼健康、血液安全、癌症防控、伴随诊断等一系列性能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的产品 1,000余种,可提供各类检测服务 2,200余项,形成了集试剂、仪器、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分子实验室共建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在妇幼健康领域,公司产品矩阵进一步完善,柯萨奇病毒 A6型/A10型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人 MTHFR 基因多态性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获批上市。圣湘“HPV 快速检测法”是以快速核酸释放技术平台开发的 HPV 核酸检测产品和即时检测 POCT 系统 iPonatic 为基础开发的创新方案, 40min 即可完成全流程检测,该方案可作为一种宫颈癌筛查/临床管理的创新、高效、精准的新模式。 在血源感染性疾病领域,公司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BV RNA)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获批上市,肝炎全场景解决方案进一步完善。血清 HBV RNA 是近年发展起来的 HBV 病毒学指标,业内认为 HBVRNA 有力弥补了现有乙肝临床诊疗指标的不足。 在基因测序领域,公司推出的病原超多重靶向测序(tNGS)、病原宏基因组测序(mNGS)和病原全基因组(WGS)等多种检测技术,已运用于结核诊断及耐药防控、呼吸道感染、血流感染、中枢系统感染等多个临床重点及难点领域。 期间费用率下降,销售毛利率改善,盈利能力提升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达 77.27%(yoy+10.53pp), 毛利率提升主要与公司高毛利的试剂收入占比提升有关;期间费用方面,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31.18%(yoy-4.92pp)、 16.57%(yoy-1.15pp)、 16.41%(yoy-4.75pp), 各项费用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2024年上半年公司扣非归母净利率达16.88%(yoy+9.73pp)。 预计随着公司规模进一步提升,平均成本逐渐下行,期间费用率仍有继续下行空间,盈利能力未来还会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收入有望分别实现 15.43亿元、 20.52亿元和 26.6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约 53.2%、 33.0%和 29.9%,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 3.33亿元、 5.00亿元和 6.93亿元,同比增长分别约-8.5%、 50.2%和 38.8%。 2024-2026年的 EPS 分别为 0.57元、0.86元和 1.19元,对应 PE 估值分别为 34x、 23x 和 16x。 综合来看,公司通过多元化布局,打造平台型 IVD 企业, 在呼吸道感染和生殖道感染多个领域竞争优势显著,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呼吸道感染检测试剂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
|
|
三鑫医疗
|
医药生物
|
2024-08-14
|
6.29
|
--
|
--
|
6.61
|
3.44% |
|
9.08
|
44.36% |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4年中报,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8,645.2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0,624.7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8.74%。 血液净化类: 2024年上半年,血液净化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52,250.5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25.55%,该类产品营业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为 76.11%。公司国内外市场开拓成效显著,优势产品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液(粉)、血液透析管路经营业绩快速增长,血液透析设备出口订单放量增长。 输注类: 2024年上半年,输注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 9,702.54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13.16%,该类产品营业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为14.13%。 心胸外科类: 2024年上半年,心胸外科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3,472.2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4.86%,该类产品营业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为 5.05%。 点评: 血液净化业务线 2024年上半年实现快速增长,行业刚需特点显著2024年上半年, 公司血液净化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 52,250.55万元, 同比增长 25.55%,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为 76.11%,是公司的核心业务。 血透板块销售毛利率 33.89%,较 2023年同期提升 2.03pct,我们预计公司整体规模越来越大,规模效应增强,同时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移动,带动了整体的毛利率提升。 公司在血透领域,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布局,耗材+设备并行,而且也布局了一些有创新疗法属性的新产品,如针对早中期肾病的肠道无创介入治疗装置(结肠透析机)。 2024年上半年,公司海外市场实现收入 1.12亿元,同比增长约 38%,我们预计是公司血液透析设备出口订单大增所致。 公司的血液透析产品已累计为国内外5000余家医院及透析中心提供了超过3亿人次的血液透析服务,营销网络覆盖国内 3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透析需求极其刚性,即使在新冠疫情期间医院也正常开展, 以保障血透病人的生命底线, 因此血透行业呈现出持续稳健增长的特性,增长来源来自每年血透病人数的增加以及病人全生命周期中透析时间的延长。 根据国家肾脏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统计的数据,2012年国内医保覆盖血液透析后,我国大陆地区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人数从 24.8万人快速增加至 2023年的 91.7万人,透析患者数量增长 3.7倍。根据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 2024年学术年会数据,截止到 2023年底,血液透析患者的平均透析龄达 53.8个月,相比2011年增加了 22个月;透析龄超过 5年的患者数量比例为 33.4%,超过 10年的患者数量比例为 10.2%。 进口替代空间仍大,集采政策落地有望加速进程血液透析设备及透析器因其较高的技术壁垒,国内市场份额仍然由进口产品占据主导。 2023年 1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明确提出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定点医院设置独立的血液透析中心,血液透析中心配备至少 30台血液透析机,为国产透析机提供国产替代新空间。根据二十三省和京津冀“3+N”血透产品集采政策,将国产企业与进口企业产品安排同组招标,国产透析器竞争优势凸显,国产替代速度有望加快。 2021年,我国血透透析器的国产份额约为 45%, 血液透析机的国产份额约为 19%,还有大量的市场份额由外资品牌占据,尤其是透析器作为直接关系血液透析效果的核心产品,且为一次性使用耗材,具有刚需、高频特征,高额的材料费用也带给血透病人或医保资金较大的费用负担。 集采政策的执行,一方面有利于满足更多血透病人的透析需求、降低费用负担,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国产血透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关键耗材、设备领域的自主可控。 业务线不断拓展延伸, 肾脏病患者全周期医疗器械产业布局成型近年来,公司在深耕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治疗领域的基础上,加速向早中期肾脏病干预和治疗、晚期肾脏病透析患者内瘘保护方面延伸产业链,正逐步形成“糖尿病-早中期肾病-终末期肾病”的肾脏病患者全周期医疗器械产业布局。在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治疗方面,围绕拓展治疗模式、针对不同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及现有产品的迭代升级,不断丰富产品群,陆续获得血液透析设备、血液透析器(PP,高通)、 一次性使用血液透析器(PP,低通)、 连续性血液净化管路及附件(CRRT) 等产品。 在早中期肾脏病干预和治疗、晚期肾脏病透析患者内瘘保护方面,公司正积极开展对糖尿病、早中期肾脏病及血管介入器械等领域的布局,陆续获得医用无针注射器、一次性使用无菌直肠导管、肠道水疗机、PTA 高压球囊扩张导管等产品,尤其是一次性使用透析用留置针为我国第一张该产品注册证,打破了进口垄断,具备市场领先优势。 目前公司血管介入产品在研项目 10余项,随着注册证的陆续获取,公司将进一步丰富针对内瘘狭窄、堵塞及病变治疗的介入/植入产品群。 另外,公司子公司成都威力生自主研发的血液透析制水系统为我国首台三级反渗透血液透析制水系统,通过了四川省省级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认定。公司的血液透析机、血液透析滤过机、血液透析制水系统入选由国家卫健委委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组织专家遴选的“第八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目录”。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公司收入分别为 14.97亿元、 17.09亿元和20.13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 15.1%、 14.2%和 17.7%,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 2.34亿元、 2.65亿元和 3.11亿元,增速分别为13.2%、 13.5%和 17.1%,对应 2024-2026年的 PE 分别为 15x、 13x和 11x。考虑到血透行业尤其是透析机和透析器还存在较大的进口替代空间, 行业增长稳健,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血透设备海外市场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集采以量换价不及预期风险。
|
|
|
爱博医疗
|
医药生物
|
2024-07-03
|
72.62
|
--
|
--
|
80.24
|
10.49% |
|
83.83
|
15.44% |
|
详细
公司是国内比较稀缺的眼科耗材技术研发平台,横向拓展品类能力强:短期内看人工晶体(包括国内外市场)、角膜塑形镜、离焦镜及美瞳产品收入的快速放量;中期内看多焦点人工晶体、屈光晶体、自有消费品牌产品(包括自有彩瞳产品、医美类产品)等产品放量;长期看公司产品迭代能力和品类拓展能力,包括向眼科诊断及治疗设备、其他眼内植入物、再生材料(如宫腔补片等)等领域的拓展。 三大核心业务,保持快速增长 (1)双焦点人工晶状体,国产第一家,集采放量可期公司手术治疗领域包括多款“普诺明”“普诺特”系列的基础及功能性人工晶状体以及“利尔美”系列的辅助手术产品, 在研的国内 EDoF、非球面三焦散光矫正人工晶状体等先进设计的产品临床进展顺利。 2023年公司人工晶体实现收入约 5.0亿元,同比增长约41.66%。 其中, 公司双焦点人工晶状体全视是国产第一个多焦点且有视力改善功能的人工晶状体,预计会随着国家集采中标快速放量。 2023年公司国内市场人工晶状体销量突破 100万片,市场占有率超 20%,竞争地位突出。 目前白内障患者群体的视力改善需求越来越高, 而且国内白内障手术率(CSR)仍较低, 预计随着白内障手术整体价格下降以及老龄化程度加深,国内高端人工晶状体的占比会显著提升。 (2)近视防控业务市场空间大, OK 镜和离焦镜适应不同支付群体需要我国各年龄段青少年的近视呈现发病年龄早、进展快、程度深的趋势。 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为 51.90%,预计超过 1.1亿人患有近视。 OK 镜是最有效的延缓近视程度的防控手段之一,离焦镜伴随近些年技术进步也逐渐被市场认可,成为近视防控手段的有效补充。 公司在光学设计和材料研发领域有较强的积累,无论是 OK 镜还是离焦软镜,高透氧的材料特性能够为角膜提供更多氧气,保护眼睛健康。公司目前提供的近视防控组合产品包括 iBright 普诺瞳角膜塑形镜、普诺瞳 Pro 系列 OK 镜、普诺瞳?渐进离焦 RGP 硬性透气接触镜、普诺瞳?高次非球面软性接触镜、欣诺瞳环状多焦点离焦镜、普诺瞳仿生复眼多焦点离焦镜以及普诺瞳 B 仿生复眼离焦镜,产品丰富,满足不同群体的配镜需求。 2023年公司近视防控收入实现 2.76亿元,同比增长约 33%,其中 OK 镜实现增速约 26%,显著高于行业增速。 (3)美瞳业务并购顺利,后续期待产能提升和利润改善参考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中国软性接触镜厂商端市场规模由 2018年的 76亿人民币增长为 2022年的 122亿人民币,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12.4%,其中透明隐形眼镜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8.9%,彩色隐形眼镜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18.8%。 公司在隐形眼镜领域已布局多年,沉淀了丰富的产品和产线经验,通过并购天眼医药、福建优你康、美悦瞳快速提升产能, 拓展隐形眼镜市场,目前彩片产线处于满产状态,并依托公司研发优势持续提升产线效率。 2023年,公司隐形眼镜收入 13,658.70万元,销量约 6037万片,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14.36%,同比增长 1,504.78%。 其中,天眼医药实现营业收入约 7185.77万元,净利润约-763.48万元;优你康实现营业收入约 3016.15万元,净利润约-784.54万元。 2024年预计公司美瞳业务继续提高出货量, 规模提升后综合毛利率和净利润也会改善。 投资建议综上,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将分别达到 13.47亿元、16.77亿元和 21.6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41.7%、 24.5%、 29.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16亿元、 5.34亿元、 7.08亿元,同比增长 36.8%、 28.4%、32.5%。 2024-2026年对应的 EPS 分别为 2.20元、 2.82元和 3.74元,对应的 PE 分别为 33x、 26x 和 20x。 考虑公司是眼科领域比较稀缺的耗材平台公司,目前三大主业保持快速增长,人工晶状体借集采实现高端产品放量,近视防控产品组合丰富,美瞳业务并购顺利,预计未来利润持续改善,未来公司也会向眼科设备等方向拓展,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双焦点人工晶状体放量不及预期风险。 PR 产品、三焦点人工晶状体注册不及预期风险。 OK 镜、离焦镜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美瞳代工产能及产能利用率提升不及预期风险。
|
|
|
美好医疗
|
机械行业
|
2024-05-21
|
24.61
|
--
|
--
|
28.28
|
14.91% |
|
29.88
|
21.41% |
|
详细
深耕医疗器械精密组件,业绩稳健增长美好医疗成立于 2010年,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医疗器械精密组件及产品领域,致力于为国内外医疗器械客户提供从产品设计开发到批量生产交付的全流程服务。公司发展稳健, 2018~2022年公司营收复合增长率达 24.87%,归母净利复合增长率达 32.25%。 2023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3.38/3.13亿元,同比减少 5.49%/22.08%,业绩波动主要原因系传统业务家用呼吸机组件下游客户阶段性去库存影响呼吸机交付节奏。 2024Q1,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82亿元/5803.99万元,同比减少 23.34%/46.46%,公司家用呼吸机板块客户是全球家用呼吸机市场核心企业,短期业务波动不改公司业务长期向好发展趋势。 基石业务:家用呼吸机组件和人工植入耳蜗组件公司基石业务为家用呼吸机组件和人工植入耳蜗组件,家用呼吸机主要用于 OSAHA 与 COPD 患者症状改善,相关疾病诊疗率提升加速家用呼吸机市场规模扩张, Frost&Sullivan 数据显示,全球 OSAHA 和 COPD 患者人数预计 2025年分别达 11.58/5.33亿人,目前中国两种疾病的诊疗率均远低于美国,随着患者对呼吸和睡眠疾病的了解不断深入,家用呼吸机市场将稳步扩大,预计 2025年全球家用无创呼吸机与通气面罩市场规模将 分 别 达 55.77/28.99亿 美 元 , 2020~2025年 复 合 增 长 率 分 别 为15.54%/12.38%。 市场扩张与大客户竞争力提升,助力公司家用呼吸机组件营收高速增长。 2018~2023年,公司家用呼吸机组件营收由 4.80亿元增长至 8.67亿元,复合增长率达 12.55%。 人工植入耳蜗市场亦是高集中度市场, CR3=95%, QYResearch 数据显示,2015年至 2019年,全球人工植入耳蜗植入系统市场规模从 10.51亿美元增长至 14.5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 8.38%, 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球人工植入耳蜗需求下滑至 13.38亿元,预计未来几年全球人工植入耳蜗市场将恢复增长趋势。 2020~2023年,公司人工植入耳蜗组件营收由 5515.23万元增长至 1.14亿元,复合增长率达 27.22%。 技术为基,主要客户粘性强医疗器械精密组件制造需要具备模具设计、工程技术、自动化生产到组装、成品功能测试等批量化生产制造能力。公司精密模具设计与制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动化生产系统助力公司生产效率优于大客户海外供应商,先进设备及设施保障产品质量。医疗器械企业更换供应商成本大,公司早期介入客户新产品设计与开发,深度绑定大客户,保障业务稳健性。 增厚产品管线,加强公司成长韧性公司十余年在家用呼吸机和人工耳蜗行业树立的较高品牌知名度和良好口碑,叠加精密模具、液态硅胶等核心技术与能够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的产品设计开发到批量生产交付的全流程服务能力,助力公司不断拓展全球优质客户,为飞利浦、雅培、强生、西门子、迈瑞等企业提供组件的开发及生产服务;产品线持续增加, 公司在家用呼吸机和人工植入耳蜗两大基石业务的基础上陆续拓展发展自产产品业务、 家用及消费电子组件业务、 精密模具及自动化设备等, 为企业提供新增长驱动,加强公司成长韧性。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 16.93/21.16/26.59亿元,同比增速为 26.5%/25.0%/25.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97/5.05/6.41亿元,同比增速为 26.6%/27.2%/27.0%;对应 2024~2026年 EPS 为 0.98/1.24/1.58元/股;对应 2024~2026年 PE 为 26x/20x/16x。考虑到美好医疗为国内器械精密组件领先企业,技术沉淀深厚,客户合作关系稳固。我们首次覆盖,给予“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单一客户重大依赖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原材料涨价风险。
|
|
|
迈瑞医疗
|
机械行业
|
2024-05-13
|
302.29
|
--
|
--
|
312.92
|
3.52% |
|
312.92
|
3.52% |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49.3亿元,同比增长 15%;归母净利润 115.8亿元,同比增长 20.6%。 公司发布 2024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 93.7亿元,同比增长12.1%;归母净利润 31.6亿元,同比增长 22.9%;扣非归母净利润 30.4亿元,同比增长 20.1%。 事件点评 业绩符合预期, 盈利能力提升, 三大业务线稳健增长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49.3亿元,同比增长 15%。 分季度看,2023Q1/Q2/Q3/Q4单季度收入 83.6/101.1/88.3/76.3亿元(yoy+20.5%/+20.2%/+11.2%/+7.9%),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7/38.7/33.9/17.5亿元(yoy+22.1%/+21.6%/+20.5%/+16.2%)。24Q1单季度收入 93.7亿元(yoy+12.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 31.6亿(yoy+22.9%),一季度净利润增速较为明显,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持续提升。 从业务线看, 三大业务线稳健发展, 毛利率较高的体外诊断试剂和中高端监护类以及影像类产品的收入占比不断提升。 (1)生命信息与支持 2023年收入 152.3亿元(yoy+13.8%),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常规诊疗活动持续恢复,国外高端客户群体不断增加,与此同时,该业务也受到医疗反腐影响。截至 2023年 12月, 公司潜在的新基建待执行订单仍有 200亿元。PMLS 产线增长 13.8%,国际 PMLS下半年增长超过 20%。种子业务微创外科全年增速超过了 30%,硬镜系统市场份额提升至国内第三。 (2)体外诊断收入 2023年 124.21亿元(yoy+21.1%),国内常规诊疗活动稳步增长,推动国内 IVD 全年实现 20%的快速增长,试剂收入增长超过 25%,发光市场排名位列第四,国际两年 CAGR 超 30%,海外新突破超过 100家 ICL。 (3)医学影像 2023年收入为 70.3亿元(yoy+8.8%),受到医疗反腐带来的国内公立医院超声采购活动推迟影响及海外基础医疗市场遭受经济低迷和美元强势的影响,产线 23年增速有所放缓。但超声高端型号增长超 20%,超声市场实现国内第一、全球第三。 加大研发投入,向数智能化升级,竞争力持续巩固2023年研发投入 37.79亿元(+18.43%), 24Q1研发投入 10.30亿元。截至 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共获授权专利 4,94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 2,346件。公司持续加大产品创新研发,尤其在高端领域不断突破, 推出 4K 三维电子胸腹腔内窥镜系统 UX5系列、全实验室智能化流水线 MT8000和超高端全身台式彩超 ResonaA20等产品, 并集合床旁设备数据构建数据库,与医院数据库形成组合拳,加强大数据科研。 2023年“三瑞”数智产品表现亮眼, “瑞智联”生态系统新增装机医院超过 400家, “瑞影云++”新增装机近 5,500套, “迈瑞智检”试验解决方案新增装机 65家。 投资建议我们增加了对公司 2026年的业绩预测,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收入端有望分别实现 427.8亿元、 509.7亿元、 607.5亿元, 同比增长分别为 22.5%、19.1%和 19.2%,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有望实现 139.7亿元、168.0亿元、202.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20.6%、20.3%和 20.7%。 2024-2026年对应的 EPS 分别约 11.52元、 13.85元和 16.73元,对应的 PE 估值分别为 27倍、 22倍和 19倍, 考虑到公司主营业务发展态势良好,三大主线业务稳健增长, 综合实力强,品牌力突出,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及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国际贸易摩擦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
|
|
华大智造
|
机械行业
|
2024-05-10
|
60.15
|
--
|
--
|
61.98
|
3.04% |
|
61.98
|
3.04% |
|
详细
主要观点: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9.11亿元(yoy-31.19%),归母净利润-6.07亿元,扣非净利润-6.83亿元,经营性现金流-8.7亿元。2023Q4实现营业收入7.07亿元,归母净利润-4.10亿元,扣非净利润-4.40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1亿元(yoy-14.26%),归母净利润-2.01亿元,扣非净利润-2.13亿元,经营性现金流-2.19亿元。 事件点评基因测序仪板块保持快速增长,试剂占比提升明显2023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29.11亿元(yoy-31.19%),其中基因测序仪业务实现收入22.91亿元(yoy+30.31%),实验室自动化业务实现收入2.18亿元(yoy-82.51%),新业务实现3.58亿元(yoy-70.17%)。实验室自动化业务和新业务下降主要是与新冠疫情相关的产品需求下降有关,扣除疫情应急产品,公司披露常规口径下的实验室自动化业务收入约1.53亿元(yoy+4.95%),新业务收入约2.54亿元(yoy+21.4%)。基因测序仪业务来看,2023年合计实现收入22.91亿元(yoy+30.31%),其中测序仪新增销售装机854台(yoy+41.39%),占全球新增装机市场份额的18.7%,仪器设备实现收入8.98亿元(yoy+18.75%),测序试剂耗材实现收入13.54亿元(yoy+38.31%),增速快于仪器设备,呈现放量增长趋势。从测序仪的销售区域来看,2023年国内营收14.43亿元(yoy+24.38%);海外营收8.49亿元(yoy+41.82%),其中亚太区域营收3.23亿元(yoy+11.39%),欧洲区域营收3.67亿元(yoy+48.31%),美洲区域营收1.59亿元(yoy+160.27%)。2024Q1公司基因测序仪业务营收4.49亿元(yoy+4%),其中国内营收2.92亿元(yoy-2.60%),海外营收1.57亿元(yoy+19%),一季度通常来说由于假期等因素,设备开机率下降,试剂使用量下降,而2024Q1在传统淡季的背景下,也由于国内需求阶段性低迷、海外地缘政治等因素业绩承压,全年来看,我们预计2024Q2会有所恢复。 持续保持高研发投入,表观利润受到影响,但长期竞争力加强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为9.10亿元(yoy+11.74%),占营收比例为31.26%(同比+12.01pct);2024Q1公司研发投入2.02亿元(yoy-7.47%),占营收比例为38.15%(同比+2.8pct)。公司致力于打造性能领先、成本可及的生命科技核心工具体系,推动组学工具创新,扩大组学技术可及性,拓展产业应用新空间。公司已推出多项重磅产品,包括(1)StandardMPS2.0:新一代测序试剂,推动测序准确度较此前行业普遍的Q30提升一个数量级至Q40,显著提升各类应用场景的测序精确度;(2)DNBSEQ-E25:占桌面积仅为0.1平米,重量仅为15kg,为全球同等通量测序仪中最小型化机型之一,且可在3000米以上高原。环境下进行测序;(3)MGISEQ-2000RSFluoXpert:多组学分析仪,中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集成病理染拍功能和测序功能、能够做病理组织切片空间蛋白组学的测序仪;(4)MGIDS-1000:千万级酶定向进化筛选系统,集液滴制备、分选、注入融合、打印入孔多功能于一体。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端有望分别实现34.73亿元、42.03亿元、50.80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9.3%、21.0%和20.9%,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有望实现-3.31亿元、0.60亿元、2.2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45.5%、118.0%和283.1%。2024-2026年对应的EPS分别约-0.80元、0.14元和0.55元,2025-2026年对应的PE估值分别为417x和109x,2024-2026年对应的PS估值分别为7倍、6倍和5倍,考虑到公司是全球基因测序仪领域的领军企业,未来海外市场占有率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面临国际地缘政治等风险,但资产稀缺性高,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及推广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地缘政治风险。国内需求持续下行。
|
|
|
麦澜德
|
机械行业
|
2024-05-10
|
23.27
|
--
|
--
|
25.33
|
5.54% |
|
24.56
|
5.54%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3.41亿(yoy-9.57%),归母净利润0.90亿元(yoy-26.19%),扣非净利润0.72亿元(yoy-19.43%)。2023年销售毛利率约71.11%,销售净利率约27.14%。 2024Q1实现营业收入1.04亿元(yoy-4.39%),归母净利润0.36亿元(yoy+12.04%),扣非净利润0.34亿元(yoy+24.67%)。2024Q1公司销售毛利率回升至74.05%,销售净利率约36.60%。 事件点评2023年全年多重因素影响,收入利润增长未达成股权激励目标公司于2023年2月推出了中长期的股权激励计划,激励计划考核2023-2026年四个会计年度的归母净利润,以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基数,2023-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30%/69%/120%/186%。 2023年由于多重因素影响未实现股权激励目标,目前该股权激励计划已经终止,公司预计会根据2024年上半年的经营情况以及经营环境变化情况,重新做股权激励计划。 2023年公司收入同比略有下降,主要原因包括:(1)行业政策环境变化,合规趋严导致的招投标节奏放缓、订单金额下降以及经销商进院困难、装机节奏变慢。根据公司年报,2023年公司生殖康复条线销量约625台,其中库存量174台,而库存中的84台为产品已出库,客户尚未完成验收,当然这部分收入也不能及时确认。(2)公司新产品推出计划延迟。公司新产品包括二代电刺激仪、二代磁刺激仪、盆底超声设备在2023年推出,但实际于2024年3月推出,新产品推出节奏也导致了公司原有的收入预算目标没有实现。 2023年公司加大研发支出,新产品序列丰富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约0.58亿元,研发费用率约为17.09%,远高于公司过往10-12%的水平。盆底及妇产康复器械行业属于多学科交叉的技术密集型行业,涉及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工业设计、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公司围绕盆底及妇产康复领域持续进行高效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公司在2023年进一步完善了盆底超声、盆底电、盆底磁等多个设备,2024年3月推出了行业领先的盆底智能诊疗系统(PI-ONE系统)。PI-ONE系统的推出,将进一步夯实公司在盆底智能诊疗化领域的龙头地位,并为盆底康复临床规范诊疗路径的形成和成熟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另外,公司也增加在医美板块的投入,公司完成了对杭州小肤科技的控股收购以及对上海奥通激光技术有限公司的全资收购。2024年是公司继续丰富医美板块产品矩阵的一年,目前公司已有的医美产品主要围绕女性私密、卵巢保养等方面,增加了小肤科技、奥通激光后,公司的医美产品矩阵扩充到皮肤、形体的管理领域。我们预计2025年公司医美板块将会取得更大进展的一年。 小肤科技是一家专注于科技测肤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率先在3D面部建模、AI皮肤与形态分析领域完成影像采集硬件、应用软件、底层分析算法与业务场景深度匹配、为客户提供一体化医美数字化诊断及解决方案。核心产品“美际3D皮肤分析仪”现已服务全国超过1,000家头部医美机构,同时首次实现了3D数据与市场各SaaS软件打通,为客户深度数字分析与运营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数据基础。 奥通激光拥有近二十年皮肤科医疗激光技术积累,收购完成后将有助于公司提升激光自主研制能力,改进完善现有在研激光产品的性能与质量,同时也加强了公司对皮肤科的覆盖和延伸,对于公司进一步布局战略之女性美的领域有积极的意义。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收入有望分别实现4.11亿元、5.18亿元和6.5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0.5%、26.0%和25.6%,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1.19亿元、1.56亿元和2.0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32.6%、31.3%和33.6%。2024-2026年的EPS分别为1.18元、1.55元和2.08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20x、15x和12x。基于公司2024年新产品顺利推出,“磁电热影”组合协同效应强,公司同时又大力拓展医美板块业务,新产品+新业务助力公司回归高增长态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及推广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
|
|
海泰新光
|
机械行业
|
2024-05-10
|
46.83
|
--
|
--
|
48.60
|
3.78% |
|
48.60
|
3.78% |
|
详细
主要观点: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实现收入4.71亿元(yoy-1.31%),归母净利润1.46亿元(yoy-20.19%),扣非净利润1.36亿元(yoy-19.20%)。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18亿元(yoy-20.74%),归母净利润0.38亿元(yoy-20.68%),扣非净利润0.36亿元(yoy-21.40%)。 事件点评:2023年公司收入受大客户采购节奏影响有所下降,2024Q1镜体发货已经恢复2023年公司国外收入3.27亿元(-10.19%),主要是供应美国大客户史赛克,2023年受大客户1788内窥镜系统推出延期(较预期延期了近2个季度),公司的发货节奏放缓,收入因此有一些下降。2024Q1公司镜体发货量预计已经基本回到了2023年同期水平,史赛克1788内窥镜系统上市后,市场反馈较好,预计2023Q4已经消化了较多的镜体库存。公司是史赛克1788内窥镜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供应商,其中荧光镜体、光源模组、适配镜头等组件均由公司独家提供。展望未来,我们预计1788内窥镜系统在北美、日本、欧洲等多个区域上市并放量,将带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另外,公司与史赛克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包括代工4mm宫腔镜(进入量产阶段,2024年6月上市)、2.9mm膀胱镜、3mm小儿腹腔镜以及开放手术外视镜,未来也会考虑将海泰新光除雾功能整合到史赛克的系统中。公司与大客户的合作从原有腹腔内窥镜,已经延展到泌尿、妇科以及开放手术领域。而且,公司在美国设子公司,用于承担与史赛克的沟通、镜体的维修以及前沿技术的研发等职能,未来史赛克的订单会直接下达至公司美国子公司,双方沟通更顺畅,公司在泰国也同步建有工厂用于组装,产能充足,用于降低关税对公司的影响。 镜种更丰富,科室覆盖能力提升,国内整机业务值得期待公司国内市场的产品布局也越来越全面,目前公司关节镜、三维腹腔内窥镜、胸腔内窥镜已完成产品注册,并在市场销售;全系列腹腔镜,包括白光、荧光、除雾、3D荧光、标准长度、加长型、超细型等几十种规格的腹腔镜在陆续注册取证中,预计2024年能够完成注册,届时公司腹腔镜将全面覆盖腹腔手术需求;针对泌尿科、妇科以及头颈外科开发的宫腔镜、膀胱镜、鼻窦镜等内窥镜产品已经完成产品开发并开始进行注册检验,预计产品在2024年中期能够完成注册,这些小镜种将会有力支撑公司在妇科、头颈外科等专科的品牌建设和业务发展。另外,公司三条整机销售渠道各有特色。联营子公司国药新光4K超高清内窥镜系统和4K除雾内窥镜均已获证,借助国药器械的渠道实现销售;中国史赛克的赛镜TS884K荧光内窥镜系统(具有除雾功能)也已在国内获批上市,采购公司的光源、摄像、镜体后配合史赛克的台车等设备组合成整机销售,品牌力更强,目前已在市场上有中标。公司自主品牌二代整机自2023年11月取证,借助公司自身在山东省内医疗机构的影响力实现销售,未来可能会在全国范围内签更多的经销商。整体来看,公司国内整机业务三条主线平稳推进,未来放量可期。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端有望分别实现5.92亿元、7.04亿元、8.44亿元,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5.8%、18.9%和19.9%,归母净利润预计2024-2026年分别实现2.00亿元、2.60亿元和3.15亿元,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7.4%、29.7%和21.1%。2024-2026年对应的EPS分别约1.65元、2.14元和2.59元,对应的PE估值分别为29倍、22倍和18倍,考虑到公司硬镜产品行业领先,在光学技术积累深厚,和大客户史赛克的合作紧密,且自身从零部件进军整机系统,未来在国产替代浪潮中有望取得一定市场份额,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大客户供应链体系变化风险。
|
|
|
伟思医疗
|
机械行业
|
2024-05-09
|
32.37
|
--
|
--
|
49.00
|
4.79% |
|
33.92
|
4.79% |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 4.6亿元(yoy+43.7%),实现归母净利润 1.4亿元(yoy+45.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2亿元(yoy+58.9%)。剔除股份支付和所得税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1.5亿元(yoy+63.9%),完成股权激励计划目标。 公司发布 2024年一季报,实现收入 8767万元(yoy-8.2%),实现归母净利润 2175万元(yoy-27.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921万元(yoy-27.4%)。若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归母净利润 2775万元(yoy-8.8%),与收入下滑幅度相当。 事件点评 2023年新产品推广顺利,磁刺激放量增长2023年公司推出了全新一代盆底功能磁、经颅磁、团体生物反馈仪等产品, 同时公司销售团队改革完成, 叠加康复行业需求反弹, 公司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分产品来看: (1)磁刺激类收入 2.00亿元(同比+46.59%),毛利率 76.86%(yoy-1.50pct); (2)电生理类收入 0.65亿元(同比+30.67%),毛利率 72.81%(yoy+1.02pct); (3)耗材及配件收入 0.76亿元(同比+30.68%),毛利率 67.95%(yoy+3.21pct); (4)激光射频类收入 0.37亿元(同比+476.50%),毛利率 60.61%(yoy+4.87pct); (5)电刺激类收入 0.63亿元(同比+6.80%),毛利率 69.57%(yoy-0.67pct)。 分业务来看,公司致力于三大康复领域:盆底及产后康复、精神康复、神经康复。 2023年盆底及产后康复收入占比约 42%(yoy+15%),精神康复收入占比约 30%(yoy+40%),神经及运动康复占比约 18%(yoy+100%), 新业务医美及泌尿总占比约在 10%。 其中盆底业务在2024Q1仍受到医疗反腐影响,收入出现小幅下滑,精神康复业务增长,神经康复业务持平,整体公司收入下滑约 8.2%,我们预计 2024Q2公司业务会持续改善。 伟思美学产品逐渐丰富,期待 2024年贡献业绩增量医美是公司第二大战略方向, 公司医美业务覆盖妇产科、皮肤科、医疗美容、生活美容等多应用场景。 目前已经上市的产品包括:私密电、私密磁、私密射频和塑形磁四款设备。塑形磁已在2023年拿证并在2024年开展销售, 预计将会成为医美板块当前的主力产品。 另外, 在研的皮秒激光类设备目前也在推进临床注册中,预计在 2024年第三季度拿到产品注册证。 射频类设备,包括射频溶脂设备和射频抗衰设备预计在2025年前拿到产品注册证。 2024年是公司医美业务启动元年,我们预计医美板块也将为公司贡献 3000万元左右收入,未来随着医美设备增多,公司医美板块的业绩会呈现更快速增长。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收入有望分别实现 5.89亿元、 7.41亿元和 9.3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 27.4%、 25.9%和 25.9%。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 1.70亿元、 2.15亿元和 2.7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 25.0%、 26.2%和 26.5%。 2024-2026年的EPS 分别为 2.48元、 3.13元和 3.96元,对应 PE 估值分别为 19x、 15x和 12x。 展望未来, 公司持续改善产品结构, 拓展在能量源器械领域的布局,看好公司在医美、康复、泌尿等多个领域的发力,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种研发及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
|
|
可孚医疗
|
综合类
|
2024-05-08
|
36.70
|
--
|
--
|
40.95
|
8.02% |
|
39.64
|
8.01%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54亿元(yoy-4.14%),实现归母净利润2.54亿元(yoy-15.71%),扣非归母净利润2.01亿元(yoy-18.56%)。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7亿元(yoy-5.64%),归母净利润1.01亿元(yoy-24.75%),扣非归母净利润0.92亿元(yoy-26.55%)。 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核心品类保持稳健增长2023年公司五大产品线均衡发展,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8.54亿元(yoy-4.14%),在2022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基本持平,实属不易。其中呼吸、制氧、雾化等核心产品收入均实现50%以上增长,助听、助行、矫姿等核心产品收入实现40%以上增长。 分产品线来看,2023年呼吸支持业务实现收入4.55亿元(yoy+91.40%),主要是制氧机、雾化器、呼吸机等高价值品类快速增长;康复辅具业务实现收入7.73亿元(yoy+30.46%),其中助听器收入约1.98亿元,贡献了较大增长,此外由于疫情管控政策放开后,康复辅具类的需求如轮椅也快速提升;中医理疗业务实现收入1.45亿元(yoy+21.01%),主要是理疗仪的疫后需求恢复;健康监测和医疗护理业务收入有所下降,分别为5.87亿元(yoy-25.35%)和7.40亿元(yoy-32.65%),但这两条产品线剔除口罩、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等防护类产品,也均保持正向稳定增长。 2024Q1公司收入延续2023Q4态势,收入环比继续提升,公司发力兴趣电商,在抖音快手平台,收入快速起量,为公司线上收入增长贡献了较多增量。2023年全年抖音快手收入约6000万元,2024Q1预计已经实现收入约1亿元,全年来看,预计抖音快手平台贡献收入超4亿元。 健耳听力线下门店扩展迅速2023年公司加快门店拓展速度,在湖南、四川、广西、湖北等区域实现了门店的高密度布局,截止至2023年底,健耳听力已签约直营听力验配中心820家,已开业765家,连锁网络覆盖全国20个省级市场、128个地级市场。2023年健耳听力实现营业收入1.98亿元(yoy+63.99%),净利润为-0.25亿元。 公司自2019年开始发力听力验配门店连锁,2018年以前的门店共45家,均实现了较好的盈利,平均收入在70-80万元,门店模型目前已经基本清晰,公司是国内直营门店数量最多的连锁品牌之一。我们预计2024年公司健耳听力利润初步实现减亏,2025年预计会实现盈亏平衡。远期来看,公司门店数将达到2000-3000家,成熟期单店收入达80万元,客单价约8000元,年成交量约100单,门店净利润率约为20%,健耳听力可为公司贡献利润3-5亿元,前景可期。 投资建议我们增加了2026年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分别为34.06亿元、40.69亿元和48.36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19.4%、19.5%和18.9%,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3.55亿元、4.68亿元和5.82亿元,增速分别为39.5%、32.0%和24.5%,2024-2026年EPS预计分别为1.69元、2.24元和2.78元,对应2024-2026年的PE分别为22x、17x和1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销售费用投放效率不及预期风险。 公司行业竞争格局恶化风险。
|
|
|
怡和嘉业
|
机械行业
|
2024-05-08
|
65.13
|
--
|
--
|
65.25
|
0.18% |
|
72.74
|
11.68% |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和 2024年一季报。 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11.22亿元(yoy-20.70%)、归母净利润 2.97亿元(yoy-21.81%)、扣非归母净利润 2.42亿元(yoy-33.67%)。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 1.92亿元(yoy-60.02%)、归母净利润 0.50亿元(yoy-67.89%)、扣非归母净利润 0.42亿元(yoy-71.54%)。 点评: 2023年公司受美国家用呼吸机波动影响,业绩季度间波动较大从收入拆分来看,2023年公司家用呼吸机诊疗业务收入 8.53亿元,占比 75.96%,耗材类业务 1.95亿元,占比 17.33%;从区域结构来看,国际业务 7.33亿元,占比 65.31%,国内业务 3.89亿元,占比 34.69%。 从产品品类看, 家用呼吸机诊疗业务收入 8.53亿元,同比增长-27.20%; 毛利率 39.87%,同比增长 2.77%。耗材类业务 1.95亿元,同比增长-1.70%;毛利率 64.91%,同比增长 2.10%。 从季度波动来看, 2023年 Q1-4分别收入为 4.80/2.66/1.99/1.77亿元,季度收入环比处于下降状态,主要是美国市场业绩下滑所致,2021-2022年飞利浦产品在限定时间进行召回的偶发性影响消退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程度渠道库存,预计后续随着库存压力的逐渐消退,行业将回归均态。 从美国的竞争格局来看,怡和嘉业和独家代理商 RH 公司合作关系稳定,而且已经成为美国第二大家用呼吸机品牌, 同时,公司加大了在医生端和 DME 端的品牌投入,进一步巩固市场份额。 未来公司也将在美国持续推进耗材业务。 若美国市场恢复后,预计季度间的波动也会更平稳。 24Q1拐点或显现,高毛利耗材业务占比提升公司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 1.92亿元,环比提升 8.45%;毛利率 51.75%,环比提升 6.39%,同比提升 4.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4,991.38万元,环比提升 85.80%。 其中, 家用呼吸机诊疗业务收入 1.08亿元,环比增长-17.12%;耗材类业务 0.76亿元,环比增长 96.80%。分区域看, 国际业务收入 1.25亿元,环比增长 44.91%; 国内业务收入 0.67亿元,环比增长-26.26%。 2024Q1公司的耗材业务表现亮眼,收入占比来看提升至 39.6%,较 2023年全年耗材收入占比提升 22.22个百分点,我们预计公司耗材业务主要是在海外区域有较好增长。公司在美国市场和欧洲市场均加大了耗材业务的投入,其中在美国市场, 2023年已组建耗材团队,同时公司每个月会在睡眠监测机构免费发放一定数量的面罩,旨在提升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 在欧洲市场, 2023年公司成立了法国数据型子公司,服务范围覆盖欧洲,有效解决了当地医保报销问题,基础设施完善后使得更多代理商与公司合作共同开拓欧洲市场。 投资建议我们增加对 2026年业绩预测, 预计 2024-2026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1.31亿元、 13.30亿元和 15.70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 0.7%、 17.6%和 18.1%,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 3.29亿元、 4.03亿元和4.85亿元,增速分别为 10.6%、 22.5%和 20.4%, 2024-2026年 EPS预计分别为 5.14元、 6.30元和 7.58元, 对应 2024-2026年的 PE 分别为 18x、 14x 和 12x, 公司持续深耕家用呼吸机市场,在海外市场已经形成大规模销售,尤其在美国市场占据行业第二,目前正处于耗材业务的放量前期, 公司的经营业绩 2024年有望逐季改善,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CGM 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海外子公司经营出现不可预期亏损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