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3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中闽能源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5-04-15 5.03 -- -- 5.42 7.75% -- 5.42 7.75% --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发电量完成情况: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下属各项目累计完成发电量8.9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2.40%;完成上网电量8.76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2.89%。 事件评论福建风电强势引领增长,一季度业绩展望积极。2025年一季度公司下属各项目累计完成发电量8.9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2.40%;完成上网电量8.76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2.89%。其中,福建区域风电一季度完成发电量8.38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9.25%;黑龙江区域风电一季度完成发电量4569.93万千瓦时,同比减少35.79%,生物质发电完成发电量888.3万千瓦时,同比减少52.67%;新疆区域光伏一季度完成发电量582.87万千瓦时,同比减少12.42%。整体来看,虽然福建省外机组受风光资源偏弱影响,一定程度拖累一季度电量表现,但得益于福建风况持续改善,公司一季度发电量仍实现同比增加12.40%,在电量稳健增长的拉动下,公司一季度业绩展望积极。 集团体内优质资源充沛,抽蓄注入增厚每股收益。2024年12月31日公司收到控股股东福建投资集团《关于启动永泰抽蓄资产注入中闽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通知》,福建投资集团启动并筹划闽投抽水蓄能51%股权注入公司。此次注入资产为永泰抽蓄51%股权,永泰抽蓄2023年净利润2.18亿元,当期ROE高达16.49%,盈利能力优异。此次资产注入进一步体现出集团对上市公司的支持,而且本次资产注入完成后也有望增厚公司每股收益。此外,根据集团于2019年重大资产重组时的承诺,当前集团体内仍存在大量的优质电力资产有望在满足注入条件后陆续注入,集团丰沛的资源储备将进一步强化公司远期成长空间。 汇流站、长乐B区项目获批,未来贡献业绩增量。公司负责开发建设的长乐B区项目以及汇流站项目也已经于2024年12月份陆续获得福建省发改委批准,其中长乐B区项目总装机容量11.4万千瓦,鉴于福建省整体风况较好,且拟安装风机单机规模也处于国际领先,该项目后续有望平稳运行并保持较高利用小时。基于4250的利用小时、电价0.27元/千瓦时测算项目的盈利情况,预计长乐B区项目资本金内部收益率约为8.21%,本次核准暂无相关电价批复,后续电价不排除有调升可能,同时若后续绿电绿证等环境溢价进一步体现,项目收益水平有望得到相应增厚。对于汇流站项目而言,其项目主体为公司控股51%,建设输出容量为210万千瓦,建设±525千伏的海上柔性直流换流站和陆上集控站,项目总投资73.35亿元,资本金为总投资的20%。由于其商业模式为征收输配电价,商业模式及盈利或将高度稳定,因此随着长乐B区海上风电项目以及汇流站项目建成、投产,将为公司业绩带来增量贡献,进一步增厚公司盈利。 投资建议:根据最新经营数据,预计公司2024年-2026年EPS分别为0.36元、0.47元和0.51元,对应PE分别为13.95倍、10.70倍和9.86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海风电价不及预期风险;2、资产注入不及预期风险。
中闽能源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4-12-24 6.37 6.72 26.08% 6.50 2.04%
6.50 2.04%
详细
中闽能源或正处于价值重估阶段,盈利增速有望提升。大股东优质电力资产有望注入,平海湾海电三期等待补贴核查结果,我们预计闽投抽蓄在25年具备启动注入条件。控股长乐B区、参股长乐外海I区(南)项目获得核准,有望在26年底前贡献海上风电权益装机268MW、增厚归母净利。维持“买入”评级。 10/11月风资源表现强劲,预计4Q24风电盈利同比增长15%以上来风大小是影响公司业绩的核心变量,2024年10/11月福建省平均风功率密度同比分别偏大30%以上/偏大20%~30%、黑龙江省为同比偏大5%~10%/偏小5%~10%,同时参考其他绿电公司月度经营数据,我们预计公司10-11月风电发电量有望同比增长15%~25%;考虑到4Q23福建省风资源偏弱、福建省内风电电价平稳,我们预计公司4Q24风电发电量与盈利有望实现同比增长15%以上。 大股东优质电力资产有望注入,海上风电与渔光互补新项目启动公司大股东旗下平海湾海上风电三期项目312MW于21年底投产,尚未进入补贴合规清单、仍在等待核查结果;闽投抽蓄项目1.2GW已于1Q23投运,我们预计25年可满足启动注入条件(完整会计年度实现盈利、不存在其他合规问题)。12月初,公司控股的长乐B区海上风电项目114MW、参股49%的长乐外海I区(南)项目314MW获得核准,我们预计有望于25年开工、26年底前投运;公司成立莆田闽投光伏子公司,用于投资开发中闽北岸400MW渔光互补项目,处于前期筹备阶段;福建2024年海上风电竞配已截止申报、等待后续结果,公司作为省属能源企业具备竞争优势。 上调25-26年盈利预测,上调目标价上调风电与光伏装机,我们预测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为7.14/8.03/8.91亿元(25-26年较前值上调1.9%/6.2%),yoy为+5.3%/+12.4%/+10.9%,EPS为0.38/0.42/0.47元。Wind一致预期下可比公司25年PE均值14x,考虑到增量海上风电盈利能力强,给予公司25年16xPE,上调目标价至6.72元(前值6.56元,基于25年16xPE)。 风险提示:新项目建设滞后;补贴核查结果低于预期;新项目获取不及预期。
中闽能源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4-11-07 5.92 -- -- 6.60 11.49%
6.60 11.49%
详细
事件:公司披露2024年三季度报告,2024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7亿元,同比增长1.19%,实现归母净利润0.67亿元,同比增长14.95%,符合我们的预期。 福建风电电量略有增长,毛利增长或因生物质燃料成本下降。2024Q3公司实现上网电量4.65亿千瓦时,同比几乎持平,其中福建风电实现上网电量4.23亿千瓦时,同比小幅增长3.4%,从福建省风资源来看,7、8月份风况比较一般,9月份显著好转,从而使得三季度风电电量增速转正。受福建风电增长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小幅增长,同时Q3公司营业成本同比下滑3.94%,推测或为生物质项目燃料下降,受此影响Q3公司毛利率提升3.3个百分点,Q3公司毛利提升约0.1亿元,成为公司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 新增核准10万千瓦海风项目,期待未来海风持续审批带来的成长性。2023年在福建省海上风电市场化竞争配置(第一批)中,福建投资集团获得40万千瓦海风项目,其中10万千瓦的长乐B区(调整)海上风电场项目交由上市公司进行开发,我们认为过去海风项目由集团建设,后注入上市公司的模式虽然减少了资本开支,但是注入节奏和时间存在不确定性,本次将项目交由上市公司开发,其确定性更强,预计剩下30万千瓦有可能采取同样方式,这些项目有望在2025-2026年陆续投产,给公司带来较高利润增厚。 集团承诺注入1.2GW海风指标和1.2GW抽蓄指标,期待海风项目率先注入。2019集团承诺,“在闽投海电、闽投电力、闽投抽水蓄能、宁德闽投、霞浦闽东中的任意一家实体稳定投产、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内实现盈利、不存在合规性问题并符合上市条件后一年内启动资产注入流程”,这些电力公司拥有121万千瓦的海风指标(其中莆田平海湾三期项目31万千瓦已投产,霞浦B区海风项目30万千瓦已核准未投产,剩余未核准),抽水蓄能指标120万千瓦(已投产),其中莆田平海湾三期项目因为补贴问题迟迟没有启动注入,若后续项目补贴合规性得到解决,预计该项目有望最先注入公司,该项目电价较高,参考二期项目,预计年均利润预估4-5亿元,若实现注入将给公司带来较高的利润弹性。 福建省海风竞配有望加速,公司获取海风具有优势。根据福建省“十四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十四五期间福建省计划新增开发省管海域海上风电规模约1030万千瓦,力争推动深远海风电开工480万千瓦。十四五前期福建省仅新增审批约6GW的海上风电项目,预计未来两年福建省海风审批有望加速,公司作为地区能源企业在获取项目中具有显著优势,预计将迎来新一轮增长。从收益率的角度来说,过去福建省海风项目竞价为主,中标电价一度降至0.2元/千瓦时附近,导致海风项目盈利能力较低,预计未来福建省审批方式将更加合理,在造价下降、风资源全国第一的背景下,福建省未来新增项目收益率有望大幅提高。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6.93、7.04、7.7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14%、1.61%、8.85%,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6、16、15倍,考虑到公司较高的成长性,继续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海风项目核准进度不及预期,莆田平海湾三期项目补贴核查进度不及预期
中闽能源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4-10-31 5.78 -- -- 6.60 14.19%
6.60 14.19%
详细
中闽能源发布 20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0.95亿元,同比-0.9%; 归母净利润 4.09亿元,同比+6.34%。 营收稳健增长, 业绩超预期。 中闽能源发布 20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0.95亿元,同比-0.9%;归母净利润 4.09亿元,同比+6.34%。其中,3Q24实现营业收入 2.77亿元,同比+1.19%;归母净利润 0.67亿元,同比+14.95%。 二季度以来福建风电电量修复。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上网电量 18.41亿千瓦时,同比-2.55%。其中,福建风电上网电量 16.41亿千瓦时,同比+0.55%。 受益于二季度以来来风转好, Q2、 Q3公司福建风电上网电量分别为 5.33、4.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34.8%、 3.5%。 盈利能力提升,重视股东回报。 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 53.91%,同比+0.84pct;净利率为 39.58%,同比+2.07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率分别为 0%/4.47%/0.21%/6.57%,同比 0pct/+0.22pct/+0.21pct/-0.76pct。公司此前发布中期分红公告,计划发放中期股息 0.02元/股,对应分红率 11.13%,彰显对于股东回报的重视。 大股东资产注入+福建海风竞配预期落地,业绩增长弹性充足。 公司目前的风电装机均为带补贴的高收益项目,盈利能力较强。控股股东下属平海湾三期30万千瓦海风项目、永泰 120万千瓦抽蓄项目均已满足注入条件,注入后预计带来超 5亿元业绩增量。同时,福建省管海域海风项目指标预计于今年进行分配,公司有望获得 60-120万千瓦指标。 此外,大股东中标长乐 B 区(调整) 1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并将该商业机会优先提供给公司选择。若未来集团中标项目均交由公司建设,也将带来可观业绩增量。 盈利预测与估值。 保守估计下,不考虑资产注入和新增项目贡献,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44、 8.15、 8.90亿元,同比增长 9.7%、9.5%、 9.1%;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5.1x、 13.7x、 12.6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风光资源不及预期、项目获取和开工进度不及预期、资产注入情况不及预期、上网电价下行风险、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风险。
中闽能源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4-10-14 5.08 -- -- 6.24 22.35%
6.60 29.92%
详细
优秀的海风运营商,扎根福建盈利水平行业前列。 公司是福建省投资开发集团旗下的国有上市公司,是以风力发电为主,辅以光伏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的纯新能源发电运营商。截至2024年H1,公司控股并网装机容量95.73万千瓦,其中,风电项目装机容量90.73万千瓦(包含陆上风电装机容量61.13万千瓦、海上风电装机容量29.6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装机容量2万千瓦,生物质发电项目装机容量3万千瓦。通过并购中闽海电,公司在海上风电领域的建设与运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莆田平海湾海上风电场一期项目更是东南沿海地区的代表项目。 福建风力资源丰富,成本下行促经济性提升。 由于狭管效应,风速显著增强,风能的可利用时间也相应延长,使得福建地区的风能资源极为丰富,整体海风发电效率较高。此外,在风机大型化、运维管理水平提升等因素的影响下,当前陆风已实现平价上网,海风也已基本实现平价上网,未来随着发电成本的进一步下行,海风项目的经济性有望持续提升。 福建十四五规划明确,海风开发有望提速,竞配机制回归理性。 根据《福建省“十四五”能源发展专项规福建、黑龙江陆上风电补贴电价划》,十四五期间福建省计划增加并网海风装机410万千瓦,新增开发省管海域海风规模约1030万千瓦,力争推动深远海风开工480万千瓦。考虑到2021年至今福建省仅新增审批海风项目体量距离十四五总体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我们预计今明两年福建省海风审批有望加速。公司作为省属电力企业,在获取项目中具有显著区域优势,发展空间可期。 集团承诺注入,后续空间可期。 集团下属闽投海电的平海湾海风三期30.8万千瓦项目已投产,在集团的持续支持下,公司已完成闽投海电的整合。展望未来,宁德闽投(宁德霞浦海上风电场A、C区项目)、霞浦闽东(宁德霞浦海上风电场B区项目)在投产后也将逐步注入到上市公司体内,公司海风规模有望继续突破,为公司带来更多经济效益。 海风就近消纳,无需担心弃电和外送问题。 公司省内已投产陆上风电场主要位于风资源较优的福清、平潭、连江等福建沿海地区,实际运行年利用小时数高、无弃风限电。公司海上风电场位于福建莆田平海湾,用电需求保障性较强,且海风发展处于初期阶段,我们认为随着福建的竞配机制逐渐回归理性,电价长期看有较强支撑。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收分别为17.93/19.12/20.6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7%/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7/7.59/8.2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7%/9%,对应PE分别为14/13/12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风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可再生补贴拖欠滞后。
中闽能源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4-09-10 4.37 -- -- 5.56 26.65%
6.60 51.03%
详细
福建优质海风标的,大股东资产注入增厚业绩;省属海风指标分配预期落地+大股东原有竞配项目建设,业绩增长弹性充足。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福建省属清洁能源运营商,集团资产注入带动装机增长。公司成立于1998年,于2015年进行资产重组,置入中闽能源100%股权,控股股东为福建投资集团。为避免同业竞争,大股东承诺将海风、抽蓄等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并于2019年向公司注入中闽海电所属的平海湾一、二期总计29.8万千瓦海风项目。公司营收结构中,风电占比较大,其中海风营收贡献占比持续增长。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32亿元,归母净利润规模6.78亿元。 福建海风建设向好,竞配机制改善,直配政策有望落地。福建风资源优渥,风电利用小时较全国平均高出600小时以上,且几乎不存在弃风弃光。海风竞配带来的电价恶性竞争问题是市场普遍担心点,福建2023年的竞配细则已有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评分标准单一导致的恶性竞价问题,且直配政策或有望出台,长期来看海风上网电价有望回归合理水平,加上海风建设成本持续下行,项目收益率有望得到保障。 优质资产为基,预期装机增量赋能增长。公司目前风电装机均为带补贴的高收益项目,盈利能力较强。平海湾三期30万千瓦海风项目、永泰120万千瓦抽蓄项目均已满足注入条件,若成功注入,将有望为公司带来超5亿元业绩增量。同时,福建省管海域海风项目指标有望于今年进行分配,假设公司可获得60-100万千瓦指标,若按福建省标杆电价预期,100万千瓦新增海风项目有望带来业绩增量5.9-6.8亿元。此外,大股东中标长乐B区(调整)1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并将该商业机会优先提供给公司选择。若未来集团中标项目均交由公司建设,也将带来可观业绩增量。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拥有优质风电项目,大股东原有资产注入有望增厚业绩;福建海风指标分配有望落地,叠加大股东2023年中标竞配项目,将进一步带来业绩增量。保守估计下,不考虑资产注入和新增项目贡献,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44、8.15、8.90亿元,同比增长9.7%、9.5%、9.1%;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1.2x、10.2x、9.3x。若考虑新增项目和资产注入,未来将有更大业绩弹性。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风光资源不及预期、项目获取和开工进度不及预期、资产注入情况不及预期、上网电价下行风险、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风险。
中闽能源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4-09-02 4.62 -- -- 5.56 19.83%
6.60 42.86%
详细
事件: 1) 公司发布 2024年半年报,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18亿元,同比下滑1.59%,实现归母净利润 3.42亿元,同比增长 4.8%,对应 2024年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 143.77%,符合我们的预期。 2)公司发布 2024年利润分配预案, 2024年上半年拟派发现金 0.02元/股,对应分红率 11.13%二季度风况资源较好弥补一季度电量下滑的不利影响,上半年利润略有增长。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上网电量 13.8亿千瓦时,同比下滑 3.28%,其中福建省风电实现 12.2亿千瓦时,同比下滑 0.44%, Q2公司实现上网电量 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24.3%,其中福建省风电实现5.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34.7%,二季度风况较好弥补了一季度电量下滑带来的不利影响,带动公司上半年利润小幅上涨。 首次中期分红,体现公司重视股东回报。在半年报发布的同时,公司同时发布中期分红公告,计划发放中期股息 0.02元/股,对应分红率 11.13%,充分展现了公司对于股东回报的重视。 新增核准 10万千瓦海风项目,期待未来海风持续审批带来的成长性。 2023年在福建省海上风电市场化竞争配置(第一批)中,福建投资集团获得 40万千瓦海风项目,其中 10万千瓦的长乐 B 区(调整)海上风电场项目交由上市公司进行开发,我们认为过去海风项目由集团建设,后注入上市公司的模式虽然减少了资本开支,但是注入节奏和时间存在不确定性,本次将项目交由上市公司开发,其确定性更强。 展望未来,福建省海风竞配有望加速,公司作为地方能源企业获取海风项目存在相对优势。 根据福建省“十四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十四五期间福建省计划增加并网海上风电装机 410万千瓦,新增开发省管海域海上风电规模约 1030万千瓦,力争推动深远海风电开工 480万千瓦。十四五前期福建省仅新增审批约 6GW 的海上风电项目,预计未来两年福建省海风审批有望加速,公司作为地区能源企业在获取项目中具有显著优势,预计将迎来新一轮增长。 从收益率的角度来说, 过去福建省海风项目竞价为主,中标电价一度降至 0.2元/千瓦时附近,导致海风项目盈利能力较低,预计未来福建省审批方式将更加合理,在造价下降、风资源全国第一的背景下,福建省未来新增项目收益率有望大幅提高。当前海上风机(含塔筒)中标价格降至约 3000元/kW,较 2021年最高价腰斩,若能平价上网,海风项目运营利润极为可观,我们测算资本金 IRR 超过 15%。 集团承诺注入 1.2GW 海风指标和 1.2GW 抽蓄指标,若后续兑现也将为公司带来规模和利润的显著增长。 为避免同业竞争,集团曾承诺将旗下其余电力公司择机注入上市公司, 2019年集团践行承诺,将中闽海电拥有的莆田平海湾海上风电场一期、二期的项目总计 29.8万千瓦的海风项目注入,助力公司装机和利润大幅增长。由于部分项目尚未投产, 2019集团再次承诺,“在闽投海电、闽投电力、闽投抽水蓄能、宁德闽投、霞浦闽东中的任意一家实体稳定投产、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内实现盈利、不存在合规性问题并符合上市条件后一年内启动资产注入流程”, 这些电力公司拥有 121万千瓦的海风指标(其中 31万千瓦已投产, 30万千瓦已核准未投产),抽水蓄能指标 120万千瓦(已投产), 若承诺逐步兑现,将有效保障未来几年公司装机和利润持续增长。 盈利预测与评级:不考虑资产注入,我们维持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 6.93、7.04、 7.7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2.04%、 1.6%、 9.4%,当前股价对应的 PE 分别为 13、 13、 11倍,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海风项目核准不及预期,风资源不及预期。
中闽能源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4-07-24 5.24 5.86 9.94% 5.54 5.73%
5.78 10.31%
详细
中闽能源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4-07-17 5.14 5.14 -- 5.54 7.78%
5.56 8.17%
详细
公司概况:福建省优质风电运营商。 中闽能源长期深耕新能源发电业务, 目前公司已形成风力发电、 光伏发电、 生物质发电三个板块。 截至2023年, 公司控股并网装机容量95.73万千瓦, 其中陆上风电61.13万千瓦, 占比63.86%;海上风电29.6万千瓦, 占比30.92%;光伏2万千瓦, 占比2.09%;生物质发电3万千瓦, 占比3.13%。 公司近2年无新增装机, 业绩受来风情况影响有所波动;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32亿元(-3.30%) , 实现归母净利润6.78亿元(-6.91%) , 公司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系风电项目风资源状况不及2022年同期水平, 公司发电量、 上网电量有所下降。 海上风电项目有序开发, 未来收益有望维持合理水平。 截至2023年, 国内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3729万千瓦, 同比增长22.4%, 占全国风电装机容量的比例为8.45%。 “十四五” 期间, 沿海主要省份将有序推进海上风电开发、 建设, 未来随着沿海地区海上风电项目逐步投产, 预计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保持较快增速。 项目收益率方面, 海上风电项目平价/竞价上网推进, 技术进步和产业规模化发展使得投资成本下降, 近年来风电机组大型化发展提升风能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投资成本, 提升风电项目经济性, 促进风电项目实现合理收益水平。 此外, 绿电/绿证交易、 CCER交易体现海上风电环境价值, 增厚项目收益。 福建电力市场电源结构较为合理, 产业结构优化支撑用电需求增长。 目前, 福建省电源以火电为主。 截至2023年, 福建省累计投产电源装机容量8141万千瓦(+8.1%) , 其中火电3717万千瓦(+1.0%) , 占比45.66%;水电1606万千瓦(+4.4%) , 占比19.73%;核电1166万千瓦(+5.9%) , 占比14.32%;风电762万千瓦(+2.7%) , 占比9.36%;光伏875万千瓦(+88.1%) , 占比10.74%。 “十四五” 期间, 福建将加快核电、 风电、 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展, 其中风电新增41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 “十四五” 期间, 福建城镇化、 工业化进程加快, 数据服务等第三产业的比重将进一步提升, 第二产业比重仍将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 对电力需求形成较强支撑。 《福建省“十四五” 能源发展专项规划》 提出, 据经济发展对电力需求, 预计2025年全省用电量3300-3436亿千瓦时, 年均增长5.9%-6.7%; 用电最高负荷5600-5815万千瓦, 年均增长5.8%-6.6%。 公司存量资产优质, 未来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持续增长。 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台湾海峡独特的“峡管效应” 为福建地区提供了优越的风力资源。 中闽能源公司目前在运风电项目均位于风能资源较好的地区, 尤其是福建省内的风电项目, 公司项目资源优势更为突出。 2023年, 公司福建区域内陆上风电、 海上风电和黑龙江区域陆上风电的利用小时数分别为2744、 3905、 2443小时,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公司开始自主开发海上风电项目, 同时公司股东福建省投资集团储备的海上风电项目投产后将注入上市公司体内, 公司未来海上风电项目增长空间较大。 2024年, 福建省海上风电配置将有序推进, 公司竞争优势突出, 预计有望新获项目。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7.68/18.10/19.86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2.1%/2.4%/9.7%,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1/7.67/8.51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3.4%/9.4%/11.0%; EPS分别为0.37/0.40/0.45元,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4.0/12.8/11.5x。 综合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结果, 我们认为公司股票价值在5.16~5.53元之间, 较当前股价有0%-7%的溢价。 首次覆盖, 给予“优于大市” 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项目投运不及预期;来风情况较差;电价下调;宏观经济下行。
中闽能源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4-06-05 4.97 -- -- 5.20 3.59%
5.54 11.47%
详细
2024年6月1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在福建省2023年海上风电市场化竞争配置(第一批)中,公司控股股东福建投资集团成为长乐B区(调整)海上风电场项目的中标投资主体,鉴于长乐海电项目与公司业务相关,福建投资集团将上述商业机会优先提供给公司选择。 福建投资集团下属能源上市平台,风电装机近1GW。公司为福建投资集团控股的国有上市公司,目前主要专注于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建设,已相继建成和并购14个路上风电场、2个海上风电场和1个光伏电站、1个生物质热电厂,投产装机容量957.3MW,在福建沿海、新疆、黑龙江等区域储备了一批风光电资源项目,并投资参与福建省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具有较强的持续开发能力、丰富的建设运营经验和专业的管理人才团队。 2023年以来项目风资源状况有所下滑,导致2023年业绩有所承压。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32亿元,同比-3.3%,实现归母净利润6.78亿元,同比-6.91%,营收能力下滑主要系福建区域项目风资源状况不及上年同期,导致福建省区域风电项目发电量同比降幅较大,2023年公司风电发电量为280038.16万千瓦时,同比-10.84%,其中福建省区域风电发电量同比-11.59%。2023年公司毛利率/归母净利率分别为56.68%/41.72%,分别同比-5.00pct/-2.11pct。2024Q1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4.65/2.13亿元,分别同比-16.07%/-22.18%;实现毛利率/归母净利率63.14%/48.20%,分别同比-6.00pct/-4.51pct。 静待海电三期项目注入,有望为公司提供业绩弹性。2019年公司在申请重大资产重组即向福建投资集团发行股份和可转债购买福建中闽海上风电公司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时,公司控股股东福建投资集团就关于闽投海电资产注入做出承诺,在闽投海电稳定投产,于一个会计年度实现盈利、不存在合规性问题时,集团将与上市公司充分协商,启动符合上市条件的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程序。截止2023年底,以闽投海电为项目单位投资的海电三期项目装机规模30.8万千瓦,已稳定投产满一年,2022年实现少量盈利,未来若能实现资产注入,将为公司未来几年装机和利润的持续增长提供保障。 盈利预测: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8.38/19.85/21.4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22/7.87/8.71亿元,对应PE分别为13.21x/12.12x/10.94x。 风险提示:国内外宏观形势变化超出预期,来风情况不及预期,项目注入情况不确定风险,盈利预测与估值模型不及预期
中闽能源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4-04-29 4.30 5.77 8.26% 5.48 26.27%
5.43 26.28%
详细
2023年归母净利同比-6.9%;上调盈利预测和目标价中闽能源发布年报, 2023年实现营收 17.3亿元(同比-3.3%),归母净利SAC No. S0570517050002SFC No. BEB090wangweijia@htsc.com+(86) 21289720796.78亿元(同比-6.9%),扣非净利 6.51亿元(同比-10.2%),归母净利低 研究员 黄波于华泰预测(7.53亿元),主要是来风情况低于预期。其中Q4实现营收 6.26亿元(同比+2.2%),归母净利2.94亿元(同比+6.4%)。基于公司2024年SAC No. S0570519090003SFC No. BQR122huangbo@htsc.com+(86) 75582493570经营计划和风资源改善预期,上调风电小时数;上调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 研究员 李雅琳司 2024-2026年 EPS 分别为 0.45/0.46/0.48元(前值 0.42/0.44/-元)。大股东旗下两大优质资产(平海湾海上风电三期、永泰抽蓄)有望满足资产注SAC No. S0570523050003SFC No. BTC420liyalin018092@htsc.com+(86) 1063211166入的先决条件、新中标海上风电项目,推动公司中长期业绩增长。可比公司2024年 Wind 一致预期 PE 均值为 13倍,给予公司 2024年 13倍 PE,目标价 5.85元(前值 5.6元),维持“买入”评级。 发电装机短期内无变化,风资源直接影响盈利表现截至 2023年底公司并网装机合计 95.73万千瓦,同比无变化;其中陆上风电 61.13万千瓦、海上风电 29.6万千瓦。 2023年福建海上风电净利润同比+4%,福建陆上风电净利润同比-25%,黑龙江风电净利润同比+131%。来风大小是影响公司业绩的核心变量之一, 2023年公司的福建陆上/海上风电利用小时分别为 2,744/3,905小时(同比-584/-133小时),低于/高于福建全省风电平均水平(2,880小时);公司的黑龙江风电利用小时数为 2,443小时(同比-75小时),低于黑龙江全省风电平均水平(2,538小时)。 集团旗下资产满足注入先决条件,储备资金用于投资并购大股东福建省投资集团在中闽能源 2019年重大资产重组时承诺,集团旗下相关资产可启动资产注入的先决条件包括: 1)稳定投产; 2)一个完整会计年度内实现盈利; 3)不存在合规性问题。集团旗下平海湾海上风电三期项目于 21年底投产,已满足上述先决条件。集团旗下永泰抽蓄项目安装有 4台机组共 1.2GW,已于 2023年 3月 28日全容量投产发电,我们预计 24年可满足注入条件。 2023年公司现金分红比例低于 30%,期末留存未分配利润同比+58%至 12.8亿元,未来将主要用于公司新项目投资建设、并购和日常经营。 风险提示:新项目建设滞后;补贴核查结果低于预期;新项目获取不及预期。
中闽能源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4-04-19 4.40 5.73 7.50% 5.34 20.27%
5.43 23.41%
详细
公司主营清洁能源发电业务,近年在海风方面持续发力。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福建投资旗下定位电力业务的上市公司平台。多年来深耕电力领域,风电、光伏、生物质等多领域布局。截至2023Q3公司控股并网装机容量95.73万千瓦,陆风/海风/光伏/生物质分别为61.13/29.6/2/3万千瓦,公司后续坚持定位清洁能源发电平台。v行业对海风和福建海风目前存在两个误区:1)第一个是担忧海风作为绿电存在因市场化交易导致的电价折价风险和因为消纳问题导致的弃风风险;2)第二个是此前两年福建海风的竞配机制导致的大幅折价风险。但我们认为,本质上看,海风基本分布在沿海地区,用电需求旺盛保证电量正常消纳,对于福建无论是电价还是电量,海风的基本面均有一定的支撑。同时海风仍处于较为初期的发展阶段,如何合理制定项目分配制度仍需要不断摸索,福建海风竞配电价或将回归正常水平,项目核准的进程或将进一步加快。v福建资源优渥,发展天花板高,成本下行背景下项目盈利水平优质。从福建省“十四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中指定的具体政策来看,25年全省电力规划装机达8500万千瓦,风电目标900万千瓦,新增410万千瓦。海风方面新增开发规模体量在10GW+。当前福建能源结构中风光占比低于全国水平,风光提速需求迫切。同时在风电成本下行的背景下,项目的建设进程和收益水平都将有所提升。 v省属企业有较强竞争优势,对应未来较大的项目增长空间。我们构建了地方性运营商的评价体系,一是地方资源好不好决定了发展空间是否充裕。二是竞争格局的好坏决定公司是否有拿项目优势。在地方性运营商两维度的筛选标准下,依托于福建的优质海风,公司作为省属企业会获得政府在海风配置上一定的资源倾斜;同时依托于集团的助力,后续将在海风推进方面不断发力,打造当地海风运营的标杆形象。v集团资源注入叠加政策倾斜,后续业绩弹性大。一方面,海电三期和永泰抽蓄项目有望近两年陆续完成注入,此前公司曾公告在满足合规手续之后将尽快启动项目的注入程序。此外福投集团高度履行社会责任,承建铁路等民生工程,对应有望获得政府资源倾斜,中闽能源作为集团的主要电力上市公司平台,有望获得更多的资源加持。v投资建议:公司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依托于较好的风资源条件和母公司背景的加持,公司后续增长空间广阔。同时公司后续有集团项目的资产注入预期,进一步拔高公司的业绩弹性。暂时不考虑资产注入,预计公司23-25年将实现营业收入17.91/19.32/21.93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0%/7.9%/13.5%;预计23-25年将实现归母净利润7.37/8.16/8.75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0%/10.7%/7.3%。参照可比公司24年PE均值为13x,按照24年预计归母净利8.16亿元,给与24年目标市值109亿元,给予目标价5.8元,空间31%。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 v风险提示:项目核准不及预期,资产注入不及预期,自然资源风险,电价及其他风险。
中闽能源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4-04-19 4.40 -- -- 5.34 20.27%
5.43 23.41%
详细
事件:2024年4月17日,公司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发电量完成情况的公告。 福建地区风况不及预期,下降幅度高于全国水平。2024年1-2月,福建省风电利用小时数为541小时,同比下降124小时,下降幅度为18.65%,但仍远远高于全国平均风电利用小时数373小时(同比下降6.98%)。部分沿海省份风电利用情况如下:江苏509小时,同比增长23.54%;上海486小时,同比增长22.42%;浙江436小时,同比增长5.06%;广东389小时,同比减少17.76%;山东425小时,同比增长16.44%。从全国范围看,2024年1-2月,西藏地区风电利用小时数同比下降53.33%,其在去年同期的风电利用小时高于福建省排名全国第一;2024年1-2月,云南、四川风电利用小时数分别为629、594小时,风机利用率明显高于福建地区。 受地区风况较差影响,2024Q1发电量下滑。公司风电机组分布在福建及黑龙江地区,这两个地区在2024年1-2月的风电利用小时数分别同比下降18.65%、2.95%。根据公司发电量公告,2024年一季度,公司完成发电量7.99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7.45%;完成上网电量7.76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7.51%。其中,福建省风电发电量同比减少17.12%;黑龙江风电同比减少13.98%、生物质发电同比减少38.39%;新疆哈密光伏发电量同比减少6.48%。 投资建议:考虑福建省通常一、四季度为大风季,叠加1-2月省内风况不及预期,我们对2024年盈利预测进行微调,在不考虑三期海风注入的情况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17.49、18.55、18.8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7.38、8.01、8.52亿元,同比增长1.2%、8.6%、6.3%。对应EPS为0.39、0.42、0.45,对应的PE倍数为11.2、10.3、9.7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来风不及预期,自然灾害,项目注入时间不确定风险,新项目进程不及预期。
中闽能源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3-09-01 4.75 -- -- 5.01 5.47%
5.01 5.4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半年报,实现营收 8.3亿元,同比减少 9.9%;实现归母净利润 3.3亿元,同比减少 22.3%。 风况不佳业绩下滑。报告期内公司下属各项目累计完成发电量/上网电量 14.7亿千瓦时/14.2亿千瓦时,分别同比减少 8.9%/9.2%。其中,风电/光伏发电分别下滑-11%/-8%。公司发电量下滑主要系福建项目风资源、新疆哈密光伏项目光资源状况不及往年同期。 风场资源优质,利用小时数高于国内平均水平。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控股并网装机容量 96万千瓦,其中,风电项目装机容量 91万千瓦(陆风 61万千瓦、海风 30万千瓦),光伏/生物质项目装机容量分别为 2/3万千瓦。公司风场位于风资源较优地区,海上风电资源处于全国前列,公司福建陆上风电场/海上风电场的平均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分别为 1390/1885小时,在黑龙江省所属三个风电场平均发电设备利用小时为 1281小时,均高于国内平均水平 1237小时,Q3台风频发,来风改善背景下,凭借显著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公司有望实现业绩修复。 控股股东省内获配新能源资源优势显著,开放并购双轮驱动。公司控股股东在省内争取资源配置具有优势,2023年 7月投资集团中选长乐外海 J区项目(装机容量 65万千瓦),与国投电力联合体中选长乐外海 I区(南)项目(装机容量30万千瓦)。另外,公司通过项目滚动开发与资产并购,促进装机规模不断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先后与昌都康电、重庆缙云资产等共同出资成立昌都康援有限公司并中标金沙江 70万千瓦光伏项目。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3-25年 EPS 分别为 0.43元、0.49元、0.52元,归母净利润为 8.2/9.3/9.9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资产注入不及预期、弃风率上升、补贴滞后、电价波动等风险。
中闽能源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3-08-31 4.96 -- -- 5.01 1.01%
5.01 1.01%
详细
事件:2023年 8月 30日,公司发布 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31亿元,同比下降 9.89%;实现归母净利润 3.26亿元,同比下降 22.3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3.14亿元,同比下降 24.89%。 Q2来风情况较差,发电量同比下降 25.13%。 2023H1公司下属各项目累计完成发电量/上网电量 14.68/14.23亿千瓦时,同比减少 8.85%/9.18%,Q2单季度发电量同比下降 25.13%。其中福建省项目风资源状况不及上年同期,发电量同比下降 12.55%,新疆哈密光伏项目发电量同比减少 8.16%,直接导致上半年售电收入下降。黑龙江富锦生物质发电项目发电量 0.2亿千瓦时,虽然同比增长 179.46%,但项目自投产后净利率持续为负,2023年上半年净利率为-48.18%,虽较去年同期收窄但因售电量增加带来的亏损绝对值也大幅增加,依旧处于存在“发电即亏损”的状态。 “自建+并购“双轮驱动,积极开拓省外新能源市场。2023年 7月,福建省投集团在省内第一批海上风电市场化竞配中,中选长乐外海 J 区项目(装机容量 65万千瓦),与国投电力作为联合体中选长乐外海 I 区(南)项目(装机容量 30万千瓦),公司作为省投唯一新能源上市平台,将受益于集团在 2019年公司资产重组时做出的承诺,具备大量的优质海风资源储备。做好福建省内新能源工作的同时,公司积极开拓省外新能源市场,出资 160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 16%)设立合资公司康援新能源。目前,公司通过参加竞配,已中标金沙江上游 70万千瓦光伏项目,所在地区光照资源良好,投产后将通过金上至湖北特高压直流外送。 投资建议:公司具备优质海风资源,平海湾三期海风项目已具备注入条件。 预计 2023至 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为 19.26、20.02、20.18亿元,实现归净利润为 8.88、9.34、9.63亿元,同比增长 21.7%、5.2%、3.1%。对应 EPS 为 0.47、0.49、0.51,对应的 PE倍数为 10.7、10.1、9.8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来风不及预期,自然灾害,项目注入时间不确定风险,新项目进程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3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